髋关节置换技术准入

2024-04-08

髋关节置换技术准入(共9篇)

篇1:髋关节置换技术准入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2012版)

为规范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包括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表面及部分置换等髋关节重建技术,不包括髋部肿瘤切除后的假体重建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原则上在三级医院开展。

(三)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骨科诊疗科目及其他相关科室和设备。1.骨科。

(1)开展骨科临床诊疗工作8年以上,床位不少于50张,设有关节外科专科病房或专业组,关节外科床位不少于10张。

(2)可独立完成髋部创伤及髋关节骨病手术,每年完成各类髋关节外科手术量不少于200例,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50例以上。

2.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手术室。

(1)有至少1间手术室达到I级洁净手术室标准(手术区100级层流、周边区1000级)。

(2)手术室使用面积30平方米以上,布局合理。(3)配有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满足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需要的手术器材。

(4)配备符合放射防护条件的C臂X线机。3.其他相关科室和设备。

(1)设有麻醉科、重症监护室、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及康复科等专业科室或专业医师,具备全身合并症、并发症的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2)具备CT、床边X线摄影机、术后功能康复系统。

(四)具有专业骨科医师队伍,其中包括至少2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五)符合下列条件的二级甲等医院仅限于开展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 1.符合本规范规定的人员、科室、设备、设施条件。2.符合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技术管理相关规定。

3.有人工髋关节置换诊疗需求。设区的市以区为单位,区域范围内无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县域内需要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急诊手术时无法及时到达有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资质的医疗机构。

4.由有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资质的三级医院帮扶至少1年。5.帮扶1年后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应用能力评估。

(六)拟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新建或者新设骨科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本规范的人员、科室、设备、设施条件,并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后方可开展。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医师。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专业、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

2.有8年以上骨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近3年每年作为术者完成髋关节相关手术不少于30例。

4.经过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或具备免培训考核条件。

(二)其他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经过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骨科相关疾病的诊疗指南和技术操作规范,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因病施治,合理治疗,科学、严格掌握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由2名以上具有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在职医师决定,术者由具有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担任。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术前、术后管理方案。

(三)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前,应当向患者、被授权人或法定监护人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可替代治疗方案、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在完成每例次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例诊疗后10个工作日内,使用卫生部规定的软件,按照要求将有关信息报送至卫生部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五)髋关节置换质量标准应达到卫生部《第一批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卫办医政函[2009]425号)中“髋关节置换术质量控制指标”和《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09]757号)的相关规定,如实记录各项指标。

(六)建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记录。

(七)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准予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医疗机构和医师名单进行公示。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组织省级骨科质量控制中心或技术指导中心对已经获得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师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例选择、手术成功率、严重并发症、死亡病例、医疗事故发生情况、术后病人管理、平均住院日、病人生存质量、病人满意度、随访情况和病历质量等。评估不合格的医疗机构或医师,暂停相关技术临床应用资质并责令整改,整改期不少于3个月。整改后评估符合条件者方可继续开展相关技术临床应用;整改不合格或连续2次评估不合格的医疗机构和医师,取消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临床应用资质,并向社会公示。

(八)建立人工髋关节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假体来源可追溯。在患者住院病历的手术记录部分留存人工髋关节假体条形码或者其它证明合格文件。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人工髋关节植入材料。

四、培训

拟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医师应当接受至少6个月的系统培训。

(一)培训基地。

由卫生部认定,且具备下列条件: 1.三级甲等医院,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准予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2.具备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每年独立完成各类髋关节置换病例至少200例。

3.骨科病房床位数至少120张,其中关节病区至少40张。

4.有至少4名具有人工髋关节置换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其中至少3名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有与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诊疗培训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

6.相关专业学术水平居国内前列,且在当地有较强的影响力。

(二)培训工作基本要求。

1.使用经卫生部认可的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

2.拟定科学的培训计划,保证接受培训的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3.按照培训要求,对接受培训的学员进行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操作水平进行测试、评估。培训结束后,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进行考核、评定,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并将学员名单及时报卫生部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培训、考试及考核档案。5.根据实际情况和培训能力决定培训学员的数量。

(三)医师培训要求。

1.在指导下参加对人工髋关节置换诊疗患者的全过程管理,包括术前评价、手术计划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康复指导和术后随访等。

2.在指导下参与完成至少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

五、其他管理要求 在本规范实施前具备下列条件的医师,可以直接认定具有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资质:

(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行专家评议专业技术水平较高,并获得2名本专业主任医师推荐,其中至少1名为外院医师。

(二)在三级甲等医院连续从事骨科诊疗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三)近3年累计独立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诊疗病例100例以上。

(四)髋关节置换技术手术质量相关指标符合卫生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有关要求,近3年内未发生过二级以上与开展人工髋关节手术直接相关的负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

篇2:髋关节置换技术准入

临床应用能力评价申请书

广东省卫生厅:

海丰县中医院创建于1960年,骨伤科同期创办,早期以岭南中医特色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及中草药内服、外用等治疗为主。1990年起逐渐开展简单的四肢骨折临床手法治疗。1998年起在 广州上级医院人援建帮扶下开展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而后能独立完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逐渐完善关节手术病人的管理,形成了较完善的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在汕尾市乃至粤东地区享有一定的赞誉。

目前骨科开放70多张病床,具备有专业的骨科医师队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2名,并设有关节骨科专业组及关节骨科专科病房,设有20张床位。

医院设有麻醉科及重症监护室康复科、心血管、呼吸、内分泌内科等专业科室齐备。具有对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病人所出现的全身合并症、并发症的综合处理和抢救能力。

医院配备有CT、床边X光机、手术C臂机、术后功能康复等一系列设施。

手术室设置达1级洁净手术室标准间,面积36平方米,布局合理。手术器材、植入器械均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要求。本院人工转换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符合市、省医疗部门及卫

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技术管理相关规定。

本县内髋关节置换病人群对疾病认识较高。如遇需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时,及时到达有资质医院(如本院),本地区存在此方面诊疗需要。

本院自1998年起,相继得到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附属一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药学院附院等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帮扶援建。使骨伤科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其中刘庆思教授、巫发祥教授、庄洪教授、黄枫教授、刘少军教授、周琦石教授、张顺聪教授、陈民教授等对我院骨科的发展更是倾注热情和全力。近期医院管理年,“十一五”省农村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等省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工作中通过了。

三、本院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手术质量符合卫生部《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管理规范》,认为我院基本符合有关规定。在此,我们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申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能力认定,恳请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批准。

海丰县中医医院

篇3:髋关节置换技术准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56例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之间在我院借助数字技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病历资料, 其中男35例, 女21例, 患者的年龄在15岁~7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6.5±2.1) 岁, 25行半髋置换, 31例行全髋置换。其中5例为骨性关节炎, 10例为股骨头坏死, 41例为股骨颈骨折, 于术前, 对以上所有患者实施髋部CT检查, 采集DICOM数据。

1.2 方法

1.2.1 实施数字化技术的方法

以Mimics软件对采集的DICOM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同时测量相关指标, 对髋关节周围的情况予以了解。之后再进行髋臼最大深度、髋臼内径和外径的测量, 以此为依据选择大小合适的人工髋臼。之后再借助Mimics软件进行3或者是4枚球体的制作, 以内径最小值作为半径, 以1 mm的长度依次增大, 并对术中可选取的髋臼内经大小进行评估,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之后再进行术中人工髋关节的安装和选择指导[1]。

1.2.2 手术方法

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或者是全身麻醉, 取健侧卧位, 之后再用体位架固定。酒精和碘酒消毒消毒术野皮肤, 并铺巾, 切口选择为髋关节后外侧, 于髋臼缘上方3.0 cm做长约15 cm的切口, 切口方向由臀大肌纤维方向延伸至股骨粗隆下方。将皮肤逐层切开, 股骨大粗隆充分暴露, 将臀大肌于股骨大粗隆后方钝性分离, 将外旋肌群充分暴露, 并将旋外肌群于梨状窝切断、牵开, 对坐骨神经予以充分的保护。之后再对髋关节囊外的脂肪组织进行钝性分离, 将关节囊暴露, 同时将滑膜和关节囊切除, 对截骨平面采用试模测量, 在股骨小粗隆和梨状窝的上方1.5 cm做与股骨颈截骨垂直的连线, 取出股骨头。应用髋臼拉钩暴露髋臼, 将髋臼内软组织、髋臼周围关节囊完全清理, 促进对髋臼韧带的保护。之后以髋臼锉磨锉髋臼, 分别为外翻45°、前倾15°, 直至髋臼底部, 并将选好的金属外杯置入外翻45°和前倾15°的方向, 并以长松质骨螺钉实施固定处理, 安装内杯。应用髓腔锉在股骨颈很断面中点进一步扩髓, 直至型号合适, 将试模取出, 将选好的股骨假体柄和股骨头假体安装, 在复位的情况下对髋关节的稳定情况进行检查, 确保没有活动性出血后放置引流管, 并将切口缝合。之后对患者加强全方位的护理, 出院后做好随访。

1.3 疗效评价标准[2]

以Harris髋关节评价标准为依据进行治疗效果评估, 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其关节活动度等多个方面, 当患者的评分在90分以上的情况下, 则视为治疗效果优, 当评分在80~89分的情况下则视为良, 当评分在60~79分之间的情况下则视为治疗效果中等, 当评分在60分以下的情况下, 则视为差。

2 结果

所有患者在出院之后, 对其进行10个月的随访, 术后2周对患者以Harris髋关节评价标准为依据进行评估, 所有患者的得分均在60分以上, 在6周之后进行再次评估, 所有患者的得分均在75分以上, 而半年之后的评分则均在80分以上。对10个月后的随访情况进行统计, 35例的治疗成效为优, 而21例为良, 治疗优良率达到100% (56/56) , 并未发生脱位等情况, 患者均能正常行走。

3 讨论

3.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数字化骨科技术的应用

在该术中, 正确地置入髋臼杯具有重要作用, 对患者应用假体的时长、并发症、脱位现象的发生等均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借助数字化技术的情况下, 能合理选择人工髋臼的大小, 并明确安装的深度和角度, 并以健侧的模型为依据进行模拟安装操作, 进而促进假体选择和安置准确率的提升。将手术时间缩短, 并发症概率大大降低, 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3.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计算机三维重建的应用

骨髓腔大小、髋臼深浅和大小的准确判断是选择股骨柄、髋臼大小的重要依据。由于在解剖形态上髋臼较复杂, 采用透明模板和X线检查假体, 则会放大比例或者是影像重叠, 进而导致股骨柄和髋臼的选择错误。但是应用CT进行三维重建, 则能对髋部形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除此之外还能测量髋部, 进而以次为基础进行手术方案的制定, 并将假体大小确定[3]。

3.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透明模板的应用

由于选择的人工关节型号大小存在个体性差异, 采用数字摄片技术如CR、DR等进行测量, 在不确定放大比例的情况下, 会对假体选择的准确性造成误导。但是相关研究证实于术前应用透明试模进行手术计划的制定, 可能造成假体尺寸和未知错误。

综上所述,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中, 髋关节外展张力平衡、下肢、假体安放的位置、假体的选择等都与髋关节置换术的成功与否有着直接的相关性, 假如失败就会导致患者双下肢不等长, 进而对行走和步态等造成严重影响, 甚至还会导致患者下腰痛、骨盆倾斜、假体松动等。因此要想促进髋关节周围疾病患者的治愈, 必须借助现代化数字技术, 并且熟悉掌握相关软件的应用方法等, 以此来保证假体选择的精确性和科学性, 确保下肢长度均衡, 重建髋关节生物力学平衡。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56例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之间在我院借助数字技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 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在应用数字技术检查的前提下实施手术方案, 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治疗有效率达到100%。结论 在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前借助计算机辅助分析和三维重建, 能够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大大提升。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数字技术,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姚辉, 蔡林, 卢华定, 等.计算机辅助置入髋臼假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 27 (6) :481-484.

[2]王春彦.股骨外旋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数字化模板测量的影响[D].吉林大学, 2014.

篇4:全髋关节置换的假体选择

在接受全髋置换的病人,患者本身的年龄、骨质条件、体重、活动量就已经决定了需要用什么样的假体柄和髋臼,这些需要有大量髋关节置换手术经验的医生来为病人制定计划。而患者对人工关节材料的选择,主要指的是摩擦界面的选择。

摩擦界面的组合主要有:陶瓷对陶瓷、金属对超高分子聚乙烯、金属对金属、陶瓷对聚乙烯。金属对金属由于金属离子在体内蓄积的潜在风险,目前使用较少。陶瓷对聚乙烯也不常用,长期疗效有待评估。在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最常用的两种摩擦界面是陶瓷对陶瓷、金属对超高分子聚乙烯。不同的材料,费用不等,从4万到7万不等。同时,这两种组合各有各的优点。

陶瓷对陶瓷摩擦界面费用会相对高些。这个组合的主要优点是相对更耐磨。在陶瓷与陶瓷摩擦时,同样的负荷,磨损相对金属界面小很多,而因磨损残留在关节腔内的微小颗粒也极其少,基本不会出现身体对磨损颗粒发生排斥反应。但陶瓷比较脆,在剧烈活动或姿势不当的情况下,极少数有陶瓷破裂的风险。有极少数病人在活动时会出现“咯吱”的陶瓷摩擦产生的异响。

金属对超分子聚乙烯是应用历史较长,是比较经典的组合。金属对超高分子聚乙烯,一般不会出现在活动有异常的响声,也不会有碎裂等情况。但与陶瓷对陶瓷摩擦界面比较,它在相同负荷相同时间下,磨损相对多一点点。而在极少数敏感的病人,会对磨损下来的碎屑产生反应,引起磨损碎屑周围炎症发生反应,而逐渐出现假体周围疼痛,假体松动等。

在进行选择全髋假体时,是不是越贵越好呢?个人认为不是这样的。陶瓷对陶瓷、金属对超高分子聚乙烯都是非常成熟,又很经典的摩擦界面组合。进行全髋置换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疼痛,恢复功能。对于绝大多数病人术后都能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并能在术后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具体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骨质条件、体重、活动量、基础疾病、经济条件等综合考虑。只有适合自己的假体,才是最好的,才能使假体发挥最大的功效。个人认为,对于相对年轻活动量大的患者,可以优先选择更耐磨的陶瓷对陶瓷的假体。而年龄较大、活动量较少的老年,可以优先选择宽容度相对更好的超高交联聚乙烯对金属的组合。

篇5: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查房详解

出席人员:王国秀、李海凤、陆汉芹、杨基华、葛九干,戴云芳、孙婕、郭蓉、邵星星、卞化、张勤、杨艳、吉秀娟、胡娴、王晓玲、钱圆圆、实习生

李海凤护士长:今天我们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本月的护理查房。内容是: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护理。希望通过这次护理查房,我们能从中学习到新知识,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年轻同志的专科知识,增长大家的护理经验。下面请责任护士介绍一下有关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王晓玲:股骨颈骨折(fractures of femoral neck)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绝大多数患者其骨折线均在髋关节囊内,故又称为股骨颈囊内骨折,它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其发病率亦有增加趋势。

股骨颈骨折病因;分为直接外力损伤和间接外力损伤,老年人多由于骨质疏松,骨小梁变得极为脆弱,同时老年人的自愈能力比较差,反应迟缓,因而当遭受轻微外力时即可发生骨折,大多为生活性损伤,如平地滑倒或绊倒,由床上或坐椅上跌下致伤等。青壮年人一般不存在骨质疏松,股骨近端骨结构十分坚硬,需要较大的暴力才能发生股骨颈骨折,如交通损伤或高处坠落伤等。此外疲劳骨折、病理性骨折也是病因之一。

股骨颈骨折分型:按骨折部位可以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和基底型。根据骨折线与股骨干垂直线所成的角度(Linton角)分型,则小于30°为Ⅰ型,介于30°与50°之间为Ⅱ型,大于50°为Ⅲ型。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分型),则Ⅰ型为不全骨折;Ⅱ型为完全骨折,但无移位;Ⅲ型为完全骨折,部分移位;Ⅳ型为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骨折临床表现 1.症状:老年人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活动受限。

2.体征:①畸形:患侧下肢呈现屈曲短缩、内收外旋畸形。②肿胀:股骨颈骨折多为囊内骨折,故骨折后局部肿胀不明显。③疼痛:活动患侧髋关节时疼痛明显,腹股沟中点有压痛,患侧足跟或大粗隆叩击痛阳性。④功能障碍:移位骨折病人伤后不能坐起或站立,髋关节和下肢活动受限,但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要特别注意。⑤患侧大粗隆升高:大粗隆位于髂—坐骨结节连线(Nelaton线)之上;大粗隆与髂前上棘的水平距离(Bryant三角的底边)缩 医技检查 1.X线检查:髋关节正、侧位多可以清楚显示骨折及骨折类型,是骨折首选检查,如当时未能显示骨折,而临床仍有怀疑者,可嘱患者卧床休息,两周后复查X线片,此时由于骨折局部的吸收,骨折线多可清晰可见。2.CT或MRI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比较轻微的线状骨折或无明显移位的骨折,较X线检查更灵敏,但费用较高。治疗原则

1.无移位骨折的治疗:对于无移位如GardenⅠ型、GardenⅡ型骨折和外展嵌插型骨折,可给予卧床休息,患肢置于轻度外展位并辅以牵引治疗。但临床上常遇到转变成错位骨折,而且长期卧床易发生致命并发症,故近来多主张采取内固定,以利病人早期活动。

移位骨折的治疗:股骨颈骨折中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移位,除年龄较大全身情况差,合并有心、肺、肝、肾等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手术者以外,均应手术给予复位和内固定。①复位方法包括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和切开复位;②内固定术包括三刃钉内固定、空心加压螺

护理查房内容: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护理 时间:2011-10-26 地点:三十七病区示教室 主持人:李海凤 主讲人:王晓玲

出席人员:王国秀、李海凤、陆汉芹、杨基华、葛九干,戴云芳、孙婕、郭蓉、邵星星、卞化、张勤、杨艳、吉秀娟、胡娴、王晓玲、钱圆圆、实习生

李海凤护士长:今天我们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本月的护理查房。内容是: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护理。希望通过这次护理查房,我们能从中学习到新知识,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年轻同志的专科知识,增长大家的护理经验。下面请责任护士介绍一下有关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王晓玲:股骨颈骨折(fractures of femoral neck)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绝大多数患者其骨折线均在髋关节囊内,故又称为股骨颈囊内骨折,它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其发病率亦有增加趋势。

股骨颈骨折病因;分为直接外力损伤和间接外力损伤,老年人多由于骨质疏松,骨小梁变得极为脆弱,同时老年人的自愈能力比较差,反应迟

滑倒或绊倒,由床上或坐椅上跌下致伤等。青壮年人一般不存在骨质疏松,股骨近端骨结构十分坚硬,需要较大的暴力才能发生股骨颈骨折,如交通损伤或高处坠落伤等。此外疲劳骨折、病理性骨折也是病因之一。股骨颈骨折分型:按骨折部位可以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和基底型。根据骨折线与股骨干垂直线所成的角度(Linton角)分型,则小于30°为Ⅰ型,介于30°与50°之间为Ⅱ型,大于50°为Ⅲ型。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分型),则Ⅰ型为不全骨折;Ⅱ型为完全骨折,但无移位;Ⅲ型为完全骨折,部分移位;Ⅳ型为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骨折临床表现

1.症状:老年人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活动受限。2.体征:①畸形:患侧下肢呈现屈曲短缩、内收外旋畸形。②肿胀:股骨颈骨折多为囊内骨折,故骨折后局部肿胀不明显。③疼痛:活动患侧髋关节时疼痛明显,腹股沟中点有压痛,患侧足跟或大粗隆叩击痛阳性。④功能障碍:移位骨折病人伤后不能坐起或站立,髋关节和下肢活动受限,但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要特别注意。⑤患侧大粗隆升高:大粗隆位于髂—坐骨结节连线(Nelaton线)之上;大粗隆与髂前上棘的水平距离(Bryant三角的底边)缩 医技检查

线检查:髋关节正、侧位多可以清楚显示骨折及骨折类型,是骨折首选检查,如当时未能显示骨折,而临床仍有怀疑者,可嘱患者卧床休息,两周后复查X线片,此时由于骨折局部的吸收,骨折线多可清晰可见。

2.CT或MRI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比较轻微的线状骨折或无明显移位的骨折,较X线检查更灵敏,但费用较高。治疗原则

1.无移位骨折的治疗:对于无移位如GardenⅠ型、GardenⅡ型骨折和外展嵌插型骨折,可给予卧床休息,患肢置于轻度外展位并辅以牵引治疗。但临床上常遇到转变成错位骨折,而且长期卧床易发生致命并发症,故近来多主张采取内固定,以利病人早期活动。

2.移位骨折的治疗:股骨颈骨折中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移位,除年龄较大全身情况差,合并有心、肺、肝、肾等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手术者以外,均应手术给予复位和内固定。①复位方法包括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和切开复位;②内固定术包括三刃钉内固定、空心加压螺 护理查房内容: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护理 时间:2011-10-26 地点:三十七病区示教室 主持人:李海凤 主讲人:王晓玲

郭蓉、邵星星、卞化、张勤、杨艳、吉秀娟、胡娴、王晓玲、钱圆圆、实习生

李海凤护士长:今天我们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本月的护理查房。内容是: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护理。希望通过这次护理查房,我们能从中学习到新知识,掌握相关护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年轻同志的专科知识,增长大家的护理经验。下面请责任护士介绍一下有关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王晓玲:股骨颈骨折(fractures of femoral neck)是指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绝大多数患者其骨折线均在髋关节囊内,故又称为股骨颈囊内骨折,它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其发病率亦有增加趋势。

股骨颈骨折病因;分为直接外力损伤和间接外力损伤,老年人多由于骨质疏松,骨小梁变得极为脆弱,同时老年人的自愈能力比较差,反应迟缓,因而当遭受轻微外力时即可发生骨折,大多为生活性损伤,如平地滑倒或绊倒,由床上或坐椅上跌下致伤等。青壮年人一般不存在骨质疏松,股骨近端骨结构十分坚硬,需要较大的暴力才能发生股骨颈骨折,如交通损伤或高处坠落伤等。此外疲劳骨折、病理性骨折也是病因之一。股骨颈骨折分型:按骨折部位可以分为头下型、头颈型、经颈型和基底型。根据骨折线与股骨干垂直线所成的角度(Linton角)分型,则小于

30°与50°之间为Ⅱ型,大于50°为Ⅲ型。按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分型),则Ⅰ型为不全骨折;Ⅱ型为完全骨折,但无移位;Ⅲ型为完全骨折,部分移位;Ⅳ型为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股骨颈骨折临床表现

1.症状:老年人伤后髋部疼痛,不能站立及行走,活动受限。2.体征:①畸形:患侧下肢呈现屈曲短缩、内收外旋畸形。②肿胀:股骨颈骨折多为囊内骨折,故骨折后局部肿胀不明显。③疼痛:活动患侧髋关节时疼痛明显,腹股沟中点有压痛,患侧足跟或大粗隆叩击痛阳性。④功能障碍:移位骨折病人伤后不能坐起或站立,髋关节和下肢活动受限,但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要特别注意。⑤患侧大粗隆升高:大粗隆位于髂—坐骨结节连线(Nelaton线)之上;大粗隆与髂前上棘的水平距离(Bryant三角的底边)缩 医技检查

1.X线检查:髋关节正、侧位多可以清楚显示骨折及骨折类型,是骨折首选检查,如当时未能显示骨折,而临床仍有怀疑者,可嘱患者卧床休息,两周后复查X线片,此时由于骨折局部的吸收,骨折线多可清晰可见。

2.CT或MRI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比较轻微的线状骨折或无明显移位的骨折,较X线检查更灵敏,但费用较高。

治疗原则

1.无移位骨折的治疗:对于无移位如GardenⅠ型、GardenⅡ型骨折和外展嵌插型骨折,可给予卧床休息,患肢置于轻度外展位并辅以牵引治疗。但临床上常遇到转变成错位骨折,而且长期卧床易发生致命并发症,故近来多主张采取内固定,以利病人早期活动。

篇6: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正常解剖

髋关节是球窝关节,股骨头嵌入骨盆的关节

窝内(髋臼)

手术指征

髋关节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老年人。由于人造关节会发生磨损,手术通常不用于青年。髋关节置换术适应症:

*保守治疗无效的髋关节疼痛(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6个月以上)

*X线确诊的髋关节骨关节炎或关节炎 *因髋关节疼痛不能工作、睡觉或活动

*髋关节修复术后关节不稳

*部分髋部骨折 *髋关节肿瘤 手术禁忌症: *髋部感染

*髋关节周围皮肤缺失

*股四头肌瘫痪

*腿和足部严重的血管性疾病(周围血管病

变)

*神经病变(神经病)影响髋部 *严重的限制性神经功能紊乱

*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疾病晚期,如癌转移)

*病理性肥胖(体重超过300磅)

手术过程1

髋关节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连接股骨头和骨盆的关节窝。全髋关节置换术就是手术置换髋关节内损害的骨质。全髋关节置换

术包括三个部分:

*用塑料关节窝置换髋关节窝(髋臼)

*用金属关节头置换碎裂的股骨头

*用金属杆插入股骨干来增加人工关节的稳

定性

半髋置换术,是用假体置换股骨头或髋关节

窝(髋臼)

术前将对患者作全面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残疾程度及其对生活的影响、术前身体状况

和心肺功能,以判定他是否应该接受髋关节

置换手术。

手术在局麻或腰麻下进行。整形外科医生沿着患侧髋关节作一个切口,暴露髋关节,切除股骨头和髋关节窝

手术过程2

然后将金属关节头和金属杆置入股骨,将塑料关节窝置入扩大了的骨盆关节凹。将人工关节固定好(常常用一种特殊的水泥固定),将骨附近的肌肉和肌腱复位,最后关闭切口。术后患者髋部包扎大量敷料。术中放置一条细引流管以排出关节区多余的液体。

1.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1.1 一般护理

术后进行常规监测T、P、R、BP、SpO2、HCE等,24h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切口疼痛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同时,保持引流管通畅,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保持持续负压,防止扭曲、压迫,防止血块堵塞,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记录出入量及伤口出血情况,如术后4~6h内引流量>300ml、色呈鲜红,或短时间引流量较多伴血压下降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止血、输血的准备工

作。并随时观察患者神志、表情、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还需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 体位护理

患者术后的体位不应一成不变,主要取决于手术中所安置的人工臼杯前倾角与假体柄前倾角的相互关系而决定患者体位[2],因此,术后需与手术医生交流,了解术中安置的人工髋关节位置,这对术后正确的体位护理有重要意义[3]。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位,应取仰卧位,患侧肢体常规置于髋关节外展30°、屈伸0°、内外旋0°、膝关节0°位(外展中立位),或根据人工假体柄和臼置入的角度将患髋置于屈伸0°、外展30°、内旋15°、膝关节0°位(外展内旋位)。允许患者健侧卧位,但应注意保持患侧肢体处于上述体位。为此可将特制的梯形软枕放于患者两腿之间,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允许患侧肢体在上述体位状态下髋膝关节伸屈角度为0°~9°。

1.3 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

术后当天:患者清醒后即可开始踝、膝关节活动训练,鼓励其行跖趾关节伸屈和双侧踝关节伸屈,2~3次,5min/次;逐渐做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锻炼,要求患者尽量将膝关节伸直。术后第1~2天:床头摇起(不应超过30°),取平卧位,加强训练强度,指导患者有规律地、主动地进行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和跖屈活动,并指导患者作踝关节环转运动,每组顺逆时针环转各30~50次,以上两种练习交替进行,每隔1h练习5~10次,早中晚共3回;同时开始髋、膝关节屈伸训练,即交替抬高髋关节和膝关节,被动做登自行车动作,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时要保持髋关节相对稳定或将硬枕放在患侧膝关节下,鼓励患者尽量在旋转中立位的状态下将膝关节伸直,抬起小腿,20次/h,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每天做4~8h;同时加强健侧肢体锻炼,屈髋、屈膝收缩健侧下肢肌肉,锻炼过程中,鼓励患者配合深呼吸运动。手术后第3~7天:主要是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当股四头肌足够强时,可开始练习直腿抬高

试验,为患者下床负重锻炼做准备,指导患者床上坐起—坐床边—床边站立—拐杖行走及肌力训练;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或陪护共同掌握协助患者上、下床的方法,从健侧移坐至床边,待患者适应后离床;手扶床沿站立,健肢负重,患肢不负重,至下肢肌力恢复后进行站立后伸和外展练习;将患肢慢慢后伸,抬头挺胸,保持上身直立,拉伸屈髋肌群,然后下肢伸直位向外抬起,慢慢收回,拉伸髋关节内收肌,30次/组,每天3组,应避免髋关节屈曲>90°(>90°会增加髋关节脱位危险)。术后第8~14天:训练到患者有足够的力量可自行站立时,可在护理人员和学步器的帮助下进行3点交替步态训练,或扶掖杖进行4点交替步态训练,逐渐过渡到2点步态,使患肢部分负重和4点步态完全负重,然后由双拐过渡到单拐,最后弃拐行走,最后进行生活习惯训练,如坐在椅子上穿脱鞋袜训练,下楼梯训练,自行车训练等。术后2周后可拆线出院。

1.4 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及指导

一般术后2周出院休养,但患肢功能的恢

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必须指导患者坚持在家锻炼:一般情况下扶双拐行走6~8周,这期间继续住院时的各种锻炼,逐渐加大运动量,增加行走距离;术后8周~4个月,此阶段主要锻炼提高肌肉的整体力量,可使用单侧手杖,单腿平衡练习,术侧单腿站立1min;指导患者术后6个月内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如二郎腿、坐位穿鞋、坐矮凳及弯腰拾物,以防假体脱位。为保护假体和延长假体的寿命,要求患者禁止跑步、跳跃、爬山和举重等活动,并且控制体重以减轻假体的负担。嘱患者术后1、3、6个月来本院复查。

2.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通常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手术”,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成形术是患者一次特殊的身体体质考验,该手术并具较高致残率。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护理工作和康复指导在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的地位尤

篇7:髋关节置换技术准入

为规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我院伦理委员会对该项目相关医学伦理问题进行了审查。项目信息:

项目类型:医院医疗技术 项目名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承担单位:XX人民医院

项目负责人: XXX 职称:主任医师

涉及人体研究的主要内容:

该项目进行人工髋关节的置换。该项目的结果用于髋关节疾病的临床治疗,不存在利益冲突。伦理审查评议意见: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议,该技术属国内比较成熟的技术项目,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和公平性原则,其内容对患者的伤害和风险在可控范围内。患者的选取将基于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将尽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权益及隐私,内容和结果不存在利益冲突。结论:

在该技术中,患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对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可控,同意该项目继续进行。

XXX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

篇8:髋关节置换技术准入

由于线束硬化和部分容积效应的作用,膝关节置换后,CT轴位图像产生了严重的星芒状放射伪影;同时薄层扫描可以降低金属伪影,但降低了密度分辨率。笔者在未使用“抹消金属伪影”专用软件的条件下,适度提高曝光剂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属伪影,提高了密度分辨率,权衡了抑制金属伪影与提高密度分辨率在层厚方面的矛盾。

2 材料和方法

2.1 临床资料

在2008年4月至2010年1月期间,对25名成年膝关节置换患者(男∶女=3∶2,年龄23~53岁,平均年龄34岁)在前后2次CT膝关节申请检查中(间隔时间不等)实行不同曝光剂量,同层厚的扫描,对比同一患者前后2次扫描所得图像中金属伪影和密度分辨率的情况。

2.2 使用仪器

应用西门子6排全身螺旋CT扫描机,Kodak打印机。

2.3 检查方法

CT检查包括患者准备、容积扫描和图像后处理。

2.3.1 患者准备

检查穿着病号服。

2.3.2 容积扫描

实验组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包括整个膝关节置换体全长,层厚由常规的5 mm增加到6 mm以降低曝光剂量,螺距1.0。

2.3.3 图像处理

将容积扫描的图像数据用1.25 mm间隔进行重建及3D重建。并传至诊断组,确定图像质量满意与否。

2.3.4 分析方法

所有膝关节置换患者CT检查结果由2位以上的CT诊断医师进行共同读片,比较同一患者前后2次不同曝光剂量的图像效果,判断是否满足以下诊断要求:应能显示人工关节是否在位,关节间隙是否存在,周围软组织密度是否异常,肌间隙、脂肪间隙是否异常,骨皮质是否异常。

3 结果

全部病例没有发生与CT检查相关的副反应,在增加曝光剂量后的CT图像,其星芒状金属伪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密度分辨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满足了人工置换膝关节的图像诊断要求(能显示人工关节是否在位,关节间隙是否存在,周围软组织密度是否异常,肌间隙、脂肪间隙是否异常,骨皮质是否异常)。但同时患者接受的剂量也相应升高了。如图1~图4为同一患者的CT图像和3D重建图像。

图2为图1同一患者一个月后的复诊CT扫描图,由于曝光条件的改进其金属伪影得到明显的提高。图3为图1的3D图,图4为图2的3D图。图4较图3在金属伪影上明显减轻。

4 分析与讨论

4.1 金属伪影的探讨

4.1.1 金属伪影产生原因和抑制方法

X射线在穿过高密度物质后急剧衰减,导致无法进一步有效携带高密度物质周围被检测对象的密度信息是金属伪影产生的本质原因,这里面存在2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即部分容积效应和线束硬化伪影。金属伪影在图像上主要表现为向周围发出的黑白条状或星状伪影[1]。伪影的形状受高密度物质的形状和密度分布的影响。

抑制金属伪影以采用多层螺旋CT机,薄层扫描技术为宜,降低螺距和采用60%的叠加重组方法。3D宜采用标准算法[2]。

4.1.2 部分容积效应伪影产生原因和抑制方法

在同一扫描层面内含有2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相互重叠时,所测得的CT值不能如实反映该单位体素内任何一个组织真实的CT值,而是这些组织的平均CT值,这种现象称部分容积效应[3]。在CT机的数据采集过程中,由探测器负责接收数据,而探测器的尺寸至少目前是无法做到几乎接近电磁线束的尺寸的,而是远远大于这个尺寸。当2个不同密度的物质交界被探测器采集时,其输出的信号对应密度值就只能是2个物质的密度平均值,这就导致了图像像素与被采集对象的真实密度的不同,也即导致部分容积效应。

鉴于部分容积效应的产生原因,其抑制方法从工程角度来讲就是减小探测器尺寸,或者说增大矩阵。但对于医院固定的CT机来讲,减小探测器尺寸是不现实的,我们所能做的往往只能是采用薄层扫描,即最大限度地利用探测器的最小尺寸。当然这对降低人体辐射是不利的。

4.1.3 射束硬化伪影产生原因和抑制方法

X线吸收系数与X线能量之间有着依赖关系,X线能量愈低,吸收系数愈高,吸收系数随X线能量的增大而减小。这意味着在X线能谱中,低能射线将比高能射线更快地被滤过掉,这种现象称为X线束的硬化效应。CT成像中一般希望X线束以单一频率、固定能量线束穿透物体,可检测到比较稳定的吸收系数[4]。现实应用中球管产生的X射线是一个宽频谱的电磁波,包含了一系列的X能量等级。由于电磁波能量越低,在物质中衰减越快,所以随着X线在被照体中的衰减,其平均能量会变高,即射线逐渐变硬。射束硬化效应通常易形成两类伪影:一类是致密物体(骨结构)之间的暗区或条状伪影,另一类是骨脑界面模糊/帽状伪影。

对于线束硬化效应,只有使用单能X线,才可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医院的CT设备是不可能做到单能X线束的。在现实应用中可以提高管电压来提高X线的单色性,当然这对降低人体辐射也是不利的。

4.2 密度分辨率的探讨

密度分辨率,表示可以分辨最小密度差异的能力。

密度分辨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信噪比和均匀度。降低图像噪声,提高信噪比(SNR)和均匀度,才能得到好的密度分辨率。在各种图像噪声中,量子噪声是最主要的成分,X线的剂量、滤过方法、物体对X线的衰减,检测器的检测能力、层面厚度都影响量子噪声的大小。显然提高X线的剂量,X线量子数增加,探测器接受到信号量增加,将有利于降低量子噪声。影响信噪比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被扫描组织结构的几何尺寸。层厚增大,由于螺旋扫描的原因,探测器可接收到更多的X线量子,因此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密度显示。所以要想提高信噪比,就必须提高X线剂量和增大扫描层厚。均匀度是指同一组织断面不同位置上CT的一致性。显然均匀度受图像噪声的影响,噪声越多,均匀度越差;同时它还受X线束硬化效应的影响。所以提高均匀度的方法是提高X线的剂量,提高管电压。综上所述,提高密度分辨率的方法包括增加X线剂量和增大扫描层厚。增大扫描剂量的方法当然包括增加管电量和管电压值。但增加管电压会增加散射线的量,降低对比度,所以增加管电压的方法不可取。

4.3 降低金属伪影和提高密度分辨率的关系

扫描参数中可降低金属伪影的方法包括增加管电压,减小层厚。扫描参数中可提高密度分辨率的方法包括增加管电量,增大层厚;所以增加曝光剂量是两者一致的地方,所以在增加管电压降低金属伪影的前提下,应该再适当增加管电量以消减高管电压对对比度的影响。

4.4 提高曝光量的弊端和解决方法

显而易见,提高曝光量势必提高了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增加了患者产生辐射效应的危险性。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适度增加螺距和扫描层厚。虽然增加螺距和层厚会加大金属伪影和降低空间分辨率,但只要能满足诊断要求,这种方法还是可取的(西门子6排膝关节扫描的DLP控制为167.64 mGycm)。

5 结语

综上所述,若想同时提高密度分辨率和降低金属伪影,提高图像质量,在不利用任何抹除金属伪影的专用软件的前提下,势必要提高曝光量,即提高管电压和管电量。但受检体接受X线剂量总是存在一定的限度,即存在一个安全标准,所以不能无限制的增大剂量。在实际的CT扫描中,就应该针对人工膝关节置换的图像诊断要求合理控制扫描曝光条件。目前双源CT的双能量扫描也在消除金属伪影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由于作者水平所限,在此不作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杨德文,丁鹏,常生,等.医学CT图像伪影的对比分析研究[J].临床误治误诊,2009,22(10):60-61.

[2]傅强,赵宇,冷仁利,等.矫形金属植入物CT扫描技术的初步经验[J].放射学实践,2007,22(5):531-533.

[3]于兹喜,田富强,承益清.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1.

[4]李月卿,黄林,余建明.成像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9.

篇9:髋关节置换技术准入

患者男性,,54岁,体重78k。主诉右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左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七年前因左髋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七年患者出现患肢疼痛等症状,x线片提示诊断为左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肢体松动,右髋关节炎。拟行左全髋关节翻修术右髋关节置换术。既往史: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哮喘、青光眼等疾病史,无嗜烟酒史。辅助检查:胸部X线:未见异常。ECG: 窦性心律不齐,正常心电图。入室后常规予以EKG、NIBP、SpO 监测,并开放右前臂浅静脉通路输液扩墨 中速),给予地塞米松lOmg,此时SpO 为98%(未吸氧),NIBP为130/80mmHg,窦性心律,心率为70次/rain。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咪唑安定:1mg,舒芬太尼:10ug。丁卡因充分口腔及气管内麻醉后,经口明视下插入7,5#气管插管,插入深度为23cm,听诊两肺呼吸音对称,确认气道压力正常后予以固定,插管后予以异氟醚复合吸入,诱导过程平顺。行颈外静脉穿刺置入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补液并监测中心静脉压;行左桡动脉穿刺进行有创测压;同时做好自体血回输准备,所有术中出血均收集于贮血槽内(整个手术出血量为约6000m1)。手术开始前,在保持CVP正常的前提下输入液体l500ml,其中胶体500ml。手术开始后,根据手术操作的需要调整麻醉深度,分次静注麻醉维持:异氟醚,异丙酚,瑞芬太尼,间断静注舒芬太尼、爱可松注入。并根据CVP、尿量调整补液速度,保持CVP在15cmH2O以下,尿量8:30~l0:00为200ml,l0:00~l1:00为lOOml。当手术进行到骨水泥置入后15min左右时,患者出现 血压进行性下降,同时伴有心率下降(约60次/rain),即静注麻黄素30rag、阿托品0.5mg、多巴胺4mg,效果不明显,30s后心跳骤停。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每隔lmin静注肾上腺素1mg-3mg,10min累计用肾上腺素12mg。静注异丙肾上腺素4mg。血压回升至最高140/60mmHg,心率升至最高120次/rain,立即重新实施胸外心脏按压,静脉EtCO~40 mmHg,继续实施头部冰帽降温,物理降温。查血气:K 2.1,pH 7.17,BE.9,血糖:22.1 mmol/L,立即给予氯化钾2g泵注,5%碳酸氢钠150 mL,胰岛素1~4U/h泵注。1 h后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手术继续进行,手术结束,查血气、血糖K2.7,pH 7.217,BE 一4.血糖22.9 mmol/L,继续补钾,纠正酸中毒,强心利尿治疗,手术结束15 rain后病人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生血气、2h后病人在完全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带管送入ICU血气分析pH7.143、PCO248.1mrnHg、PO2 475mmHg、BE-12,予以5%NaHCO22OOml静滴,血压仍难以维持,静注肾上腺素200pg,并以1.2pg,kg~’rain 泵注肾上腺素,氨力农30mg/h泵注,血压仍难以维持,期间辅以胸91",b脏按压,根据血气结果补钾、补钙,输血支持、给予sB纠正酸中毒,发生室早给予利多卡因20mg,经15min后自主心跳恢复,讨论

骨水泥植入综合征(bone cement implantationsyndrome,BCIS)是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和术后致死致残的最重要原因,目前尚未统一定义。BCIS为骨水泥植入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包括低血压、心律失常、严重低氧血症、心肌梗死、肺动脉压(PAP)增高、出血(凝血功能改变)、哮喘发作等[1]。BCIS的发生并不局限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但与之最为相关。据文献[2]报道,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心跳骤停的发生率为0.5 ~1O,而BCIS导致的死亡率为0.6 ~1.0。全髋置换术(THR)中,有严重症状的脂肪栓塞发生率不高,死亡率更低,但如上述患者两肺、脑广泛脂肪栓塞,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故我们需做好早期预防、诊断,避免广泛的心肺脑脂肪栓塞的发生。

2,1预防 因THR中发生脂肪栓塞的必要条件有三个:脂肪来源、血管破口、血管内外压力差。在THR中主要是扩髓后进入髓腔的脂肪颗粒,因而骨科医生已尝试使用多种方法以减少髓腔压力。置入骨水泥时在髓腔内插入一通气管;用一长嘴的骨水泥填充器由髓腔远端向近端填充骨水泥;股骨远端钻孔减压;植入股骨假体前髓腔内吹入CO 等,可不同程度地减少空气脂肪栓塞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脂肪栓塞的发生率与病人的年龄、性别以及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有报道称肥胖患者发生率高于消瘦患者,但从上述病例可以看出无绝对性。2.2诊断脂肪栓塞的诊断依据:(1)上胸部、腋窝及眼睑膜可见淤血淤斑,颈静脉怒张,72h内可见气急、尿失禁;(2)低氧血症PaO2<60mmHg;(3)心率>l l0次/rain、体温>38.5~C;(4)尿中可见脂肪液滴;(5)抽血静置后不凝,送检验科可见游离脂肪酸;(6)胸片可见“暴风雪”现象,心影增大。另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可直接清楚的显示直径<2ram的栓子。再者它可敏感地检测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清楚地显示心内分流,为反常栓塞提供诊断依据。附1患者两次的血气分析结果,见附表。

附2骨水泥成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十甲基丙烯酸甲酯单~MMA)固定人工关节用,部分用来补骨缺损。

上一篇:六年级军训活动设计下一篇:服装店铺激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