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关节置换

2024-05-13

老年关节置换(精选十篇)

老年关节置换 篇1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护理配合,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是外科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方法, 但由于该类患者多为老年人, 患者机体功能衰退, 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这增加了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麻醉的风险。同时, 置换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 患者如果在治疗中不积极配合, 将会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1]。因此, 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中, 进行积极的护理配合, 实施优质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并给予了优质护理干预,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6例老年髋关节置手术患者, 所有患者在入院经过临床病理检查, 患者的疾病类型分为:骨性关节炎16例, 外伤致股骨头骨折11例,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4例, 外伤致股骨颈骨折8例, 创伤性关节炎5例, 骨肿瘤2例。所有患者均为首次采用髋关节置换术, 并且患者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及精神异常等病症。其中男性32例, 女性24例, 年龄61~83岁, 平均年龄 (70.6±5.4) 岁;将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28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护理:在手术前,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骨折患肢的牵引, 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值, 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 并给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 要求患者学会有效的咳嗽及深呼吸的方法, 讲解并练习床上排便, 为患者耐心的讲解手术中的注意事项,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缓解患者在手术前的焦虑心情, 同时指导患者饮食作息, 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术前应根据患者的病例资料、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并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出科学的手术方案和应急措施。②术中护理:提前准备好手术所用的麻醉药物、急救药物、假体材料及手术器械等, 在麻醉前, 要仔细进行核对和检查, 并要了解患者的既往麻醉药物过敏史, 以及患者是否按照医嘱禁食、禁饮;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摆好体位, 使手术视野充分暴露, 协助医师完成准备工作;手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如面色、神志、血压、心率、呼吸、出血量等, 用留置针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并做好抢救预案和相关设备的准备工作。③术后护理:患者在术后苏醒前, 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衰退导致麻醉苏醒时间推迟, 因此, 要待患者清醒并能够抬头时, 再拔管。将患者送回病房后, 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麻醉后注意事项, 并及时随访, 同时要和患者多进行交流, 对患者的手术结果进行耐心的解释。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恶心、呕吐等麻醉并发症, 对照组出现恶心3例, 伤口感染2例, 呕吐1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恢复关节的活动功能, 有效缓解患者的髋关节疼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是目前外科手术中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治疗中最成功的治疗手段[2]。由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多为老年人, 他们的身体各项功能都逐渐减弱, 记忆力下降, 反应缓慢, 因此, 在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能够时刻的进行监护, 并且耐心的进行指导, 这样才能使患者在治疗中更好地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 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和密切护理配合是保证髋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的关键, 优质护理能够在术前、术中、术后做好全面的护理, 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心情, 做好病情的评估、手术准备及抢救预案, 有效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促进患者的康复。在本研究中, 优质护理干预使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中未出现麻醉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配合时, 对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全方位干预, 能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锦英, 李丽娟, 危友华, 等.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麻醉护理配合体会[J].当代医学, 2012, 16 (24) :1341-1342.

膝关节置换查房 篇2

时间:2016-4-25 地点:骨伤科 主持人:姜雪芹

参加人员:宫振翠、李丰艳、谭慧娟、李冲、时玉、林晓静、李慧、王荣、曲美姣、姜文 患者姓名: 主要诊断:

由责护时玉汇报病例

40床,女,王兆英,61岁,住院号137746诊断:双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主诉:双膝关节疼痛不适10余年,加重半年。于2016-4-308:27由家属用轮椅推入病房。T36.5℃

P65次/分

R18次/分

BP197/119mmhg,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高血压性心脏病病史5年。

专科情况:双髋关节屈伸活动受限,不能完全伸直,双膝关节內翻畸形,双膝关节外观轻微肿胀,皮温正常,浮髌试验弱阳性,股四头肌阻挡实验(+),髌骨研磨试验(+),麦氏症(+),内外侧关节间隙处压痛,屈伸膝关节疼痛加重,活动范围左膝45-100°,右膝30-100°,足背动脉搏动好,足趾血运好。

X平片回示:双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胫骨内侧骨缺损,关节间隙明显变窄,大量骨赘形成。入院给予骨伤科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于2016-4-5,8:40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膝关节置换术,麻醉满意,手术顺利,于11:40术毕安返病房,术后血压194/122mmhg,患者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患肢弹力绷带包扎完好无渗出,伤口引流管固定在位,引流通畅,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术中出血约400ml,输注血浆400ml,红细胞2U,术后3小时恢复趾动,术后给予消炎、疏通血管药物治疗。

2.什么是关节退行性病变?它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有什么治疗方法?请时玉回答

(1)关节退行性病变又称骨质增生,即骨的退行性病变,是关节炎的一种表现。本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由于机械应力分布失衡或负载过度引起软骨磨损所致。

(2)起病缓慢者膝关节疼痛不严重,可持续性隐痛,气温降低时疼痛加重,与气候变化有关,晨起后开始活动,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或久坐起立开始走时膝关节疼痛僵硬,稍活动后好转,上、下楼困难,下楼时膝关节发软,易摔倒。蹲起时疼痛,僵硬,严重时,关节酸痛胀痛,跛行,关节功能受限,以下蹲最为明显,伸屈活动有弹响声,部分患者可见关节积液,局部有明显肿胀、压痛现象,合并风湿病者关节红肿、畸形。(3)

a.西药治疗

目前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药;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但这些治疗方法均不理想,病情易复发。

软骨保护剂如硫酸氨基葡萄糖能促进软骨的合成、抑制关节软骨的分解,同时还具有抗炎作用。硫酸根本身也是合成软骨基质的必需成分之一。此类药物能够缓解疼痛症状,改善关节功能,长期服用(2年以上)还能够迟滞关节结构的破坏。硫酸氨基葡萄糖起效较慢,但药物安全性佳,适合作为基础治疗用药长期服用。b.理疗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充分发挥了药物的作用,但因导入药物为液体,易挥发,药效不持久,限制了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紫外线疗法的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杀菌作用;②消炎作用;③止痛作用;④促进伤口愈合作用;⑤脱敏作用;⑥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⑦调解机体免疫功能等。其他可采用红外线,微波,激光,蜡疗等方法也有一定的效果。c.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不是首选疗法。当选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d.中医治疗

本病引起的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多属于风寒湿痹。可因风寒湿邪侧重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方药,风邪胜者为行痹,治以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方药可选宣痹达经汤。寒邪胜者为痛痹,治以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方药可选乌头汤。湿邪胜者为着痹,治以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方药可选薏苡仁汤加减。

推拿按摩治疗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关节炎有不错的效果。手法可归纳为解除软组织紧张与痉挛手法,止痛手法,松解粘连手法,增加髌骨活动度手法,消除膝关节肿胀手法等,可明显缓解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

针灸疗法也有一定的效果。针灸治疗基本以病痛局部穴为主,结合循经及辨证选穴。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配穴:行痹者,加膈俞、血海;痛痹者,加肾俞、关元;着痹者,加阴陵泉、足三里。

3.膝关节专科查体都有哪些呢?下面有我为大家演示 髌骨研磨试验

病人取俯卧位,膝关节屈曲,检查者双手握住踝部将小腿下压,同时做内外旋活动。麦氏症试验

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小腿踝部,另一手扶住膝部将髋与膝尽量屈曲,然后使小腿外展、外旋和外展、内旋,或内收、外旋,或内收、内旋,逐渐伸直。

4.人工膝关节是什么概念?置换的目的是什么?手术方法是怎样的?请姜文回答(1)人工膝关节完全参照了正常人膝关节的解剖形状,是一种仿生设计制品。

模仿人体膝关节的结构及活动方式,人工膝关节由四个部件组成:股骨部分、胫骨部分、髌骨部分以及衬垫。

四个部分安装好后就组成了一副完整的人工膝关节,有时髌骨部分可以不用置换,仍保留病人自身破坏较轻的髌骨。

(2)缓解关节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改善患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3)手术常采用膝前正中纵行切口,自髌骨上方6手~10cm开始,向下至胫骨结节下1~2cm。切除关节内病变的软组织、破坏的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塑造股骨远端骨、胫骨近端及髌骨内侧面,达到适应安装人工关节的几何形状。选择合适型号的人工关节,安装股骨部分、胫骨部分、髌骨部分,用骨水泥固定。安装衬垫,复位,关闭术口,手术结束。

5.膝关节置换的适应症有哪些呢?禁忌症又有哪些?请时玉回答 适应症:

退行性骨关节炎(OA)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强直性脊柱炎(AS)

创伤性关节炎 膝关节结核强直后

骨肿瘤切除术后

绝对禁忌症

--全身和关节局部的任何活动性感染

--膝关节周围肌肉瘫痪

--膝关节已长期融合于功能位,无疼痛和畸形

相对禁忌症

--年纪轻,术后活动多,肥胖,手术耐受力差

--病人合作态度不好,如有精神疾病等

6.有高血压性心脏病史多年,平时应注意?由林晓静为大家讲解

(1)饮食宜用低盐低脂饮食,食盐每天不超过5~10克,不吸烟,不喝酒(2)选择对体力负担不大的运动,如散步

(3)定期检查血脂,控制高脂肪饮食,不吃动物的内脏及其制品,可常食用黑木耳等。(4)从卧位到立位时不能太快,以防止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5)降压药、降血脂药应遵医嘱服用。避免突然停用降压药而导致“停药反跳现象”。(6)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是促发高血压的原因之一,治疗高血压时,应首先改善患者的便秘。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往往会因药物而引起便秘。因为降压药利尿剂具有排除体内水分的作用,会使体内水分不足,使大便变硬,引起便秘。协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协助患者做好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鼓励患者增加进食水果、蔬菜及食纤维的食物,每晨饮用适量的温水,制订易于消化排便的饮食计划。

(7)培养稳定而乐观的情绪,避免激动,做到心平气和。

7.术前要为患者进行指导,请李慧演示下

阿姨,您好,您将在明日08:30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膝关节置换术。硬膜外麻醉就是在腰椎间隙打麻醉,从腰部以下没有感觉,手术时不会感到疼痛,术后会使用静脉镇痛泵也不会疼,您放心就好。您今日晚餐可以正常吃喝,晚22:00后需禁食水好吗?为了明日的手术,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准备。

(1)手术部位需要备皮,我的动作会尽量轻柔,避免损伤皮肤。范围是大腿上1/3至足趾,并修剪脚趾甲,备皮后可温水擦拭局部皮肤。

(2)这是手术腕带,上面有您的个人信息及手术名称,咱们现在核对一下好吗?(...)术前半小时我会给您再次核对信息并给您带上腕带,手术衣要求咱们术前半小时换好并将首饰活动义齿取下。

(3)您需要跟我学习做深呼吸,方法是用鼻子吸气,憋住1s,缩嘴唇慢慢呼气,这样可以锻炼肺部功能,预防肺不张;再来学习有效咳嗽,方法是用鼻子吸气,憋住1s,用力咳嗽,将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4)为保证您夜间充足睡眠,我会为您进行耳针治疗,取穴神门、心、皮质下等穴起镇静助眠作用。

(5)术后回来还要进行一系列锻炼,您跟我做一下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张收缩锻炼(6)我让您之前准备的助行器好了吗?咱们来调节一下高度,然后您跟我学习一下

(7)术后6h内因麻醉未完全消退,我们需要禁食水,以免发生呛咳,6h饮食应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次日低盐低脂饮食,但不能吃发物,比如海鲜、狗羊肉、辛辣食物

如果术后您有心慌、出虚汗、无力等症状请及时通知我,以上这些您记清楚了吗?如果您有忘记的可以随时问我,我会为您讲解的。

8.术后有哪些观察要点,由李冲为大家来说一下(1)患者回到病房后,要合理安排患者的搬运,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及安全,术后去枕平卧6h,并交代患者6h不可抬头,其他关节可活动,以缓解患者术中疲劳(2)麻醉针眼处要加强护理,一旦发现渗出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3)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及时进行生命征的观察并记录

(4)观察管路(氧气、留置针、止疼泵、尿管、引流管等)固定情况及是否通常。告知家属止疼泵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副作用如恶心、低血压等,若出现恶心呛咳要将患者头偏一侧,防止吸入性肺炎发生。密切观察引流量,遵医嘱夹闭或开房引流管。

(5)查看全身皮肤情况,如背部、骶尾部、扎止血带处皮肤有无破损、发红、水泡等(6)术后要抬高患肢,高于心脏,以利血液循环,防止患肢肿胀。密切观察血运、皮肤温度、神经感觉末梢循环的充盈度、伤口渗血及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7)将床挡抬起,轮子固定,预防坠床。注意保暖,切不可使用热水袋、暖手宝等以防烫伤患者。

9.患者术后要如何进行功能锻炼,请王荣为大家演示

术后早起锻炼,以避免粘连和肌肉萎缩预防血栓为主要目标,不得过多行走,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的方法,否则极易引起关节肿胀和关节积液,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1)手术当天,待麻醉消退后可进行功能锻炼: ①患者主动训练:继续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训练。

②被动锻炼:家属协助患者抬起患肢做小范围的屈伸活动; 患者健腿屈曲踩在床上,把身体抬起,家属给患者进行背部及臀部按摩;家属给予挤压按摩双下肢(从下到上);以上训练每2小时一次,每次15分钟。③肺功能锻炼:同术前指导。(2)术后第一日:

① 患者主动训练:继续踝泵锻炼、股四头肌训练

② 膝关节伸直训练:将枕头放于患肢脚下,把膝部悬空,要求患者把膝关节伸直并用力往下压,保持10秒,每次练习30分钟,3-4次/日。

③ 膝关节屈曲练习:将床挡立起,双手扶床挡坐于床边,双腿下垂于床边,缓慢屈曲膝关节90度,每次练习15-30分钟,3-4次/日,当感到劳适当休息。

10.该患者术后中医护理治疗有哪些,由林晓静为大家讲解一下

11.根据该患者的体征进行中医辩证施护,注意事项由曲美姣为大家讲解一下 该患者为气滞血瘀症

饮食指导:宜食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白萝卜、红糖、山楂、生姜、桃仁、百合等,忌煎炸、肥腻、厚味、寒凉的食品。食疗方:山楂桃仁粥。生活指导:(1)避风寒湿邪入侵,局部注意保暖(2)加强对膝关节保护,戴护膝保暖

(3)患肢抬高,避免爬山,以免关节过度负重(4)适当控制体重,增加户外活动,防止骨质疏松(5)有任何部位的感染及时通知医生

12.如何预防患者发生意外事故,(1)预见患者跌倒、坠床的潜在危险因素:填写坠床跌倒评估单,在患者床尾悬挂防跌倒、坠床的标志,提醒所有医护人员注意安全,落实安全规程。如外出检查时需用轮椅并全程陪同,对年龄偏大、活动能力较差,应使用床档,护士及时巡视病区,协助入厕、穿衣等生活护理,活动时护士应在床边指导、协助,以免发生意外。

(2)创造安全环境:呼叫器置于患者床头,并教会正确的使用方法,将生活日用品放在患者触手可及的地方,病床加床档并固定,保持地面清洁、干燥,让患者穿稳定性好、防滑的鞋子。夜间保证照明,使患者起床时能看清病室环境,护士及时巡视病区,提示患者注意走廊的障碍物及地面情况,防止发生意外。(3)加强护患沟通,保证患者安全。

(4)防范意识的教育,使每个护士自觉建立防范的安全理念,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安全。

13.针对患者整体情况我们的护理问题就来了,首优问题及护理措施,由姜文来说一下(1)疼痛 与手术创伤,术后体位不当,加压包扎过紧有关 护理措施:

1>术后24小时内遵医嘱适当使用止痛药。2>抬高患肢15-30度,以减轻肿胀压迫。3>定时观察患肢血运、感觉、活动情况。4>观察患肢肿胀程度,鉴别引起疼痛的原因。

5>教病人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如:交谈、听音乐、有节奏的呼吸。6>按摩患肢减轻肌肉紧张和疲劳。

(2)潜在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措施:

1>术后多饮水,每天2000-3000ml 2>抬高患肢20-30°,增加静脉回流

3>鼓励早期功能锻炼,遵医嘱给予使用动静脉泵、抗凝溶栓药物治疗等辅助预防

4>定期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皮肤颜色、温度、肌肉疼痛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潜在并发症:关节腔内出血 护理措施:

1>一般情况下手术后会出现关节内少量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h内,可自行吸收,不会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

2>如患肢皮肤淤血、瘀斑范围扩大,肿胀加大、敷料渗血、疼痛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及时更换敷料,适当加压包扎,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手术置引流管。

14.中优问题及护理措施,由姜雪芹来说一下

(1)发热 于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外科吸收热有关 护理措施:

1>倾听病人主诉,评估患者的症状、体征并告诉患者体温升高的早期表现,如:呼吸增快,脉搏加速,虚弱等。

2>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趋势,必要时随时测量。

3>调节室内温度、湿度,使病人舒适;体温超过39℃时,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并观察反应,半小时后测体温。若用药物降温,观察病人出汗情况,要防虚脱、受凉。4>鼓励病人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加强营养。

(2)潜在并发症:关节腔内感染 护理措施:

1>一般在术后4-8h出现,如膝部肿胀加剧,但疼痛不明显,无明显全身症状,为关节滑膜受刺激后的反应

2>查体膝关节张力大,肿胀明显,应报告医生进行处理,以防淤血沉积引起疼痛和感染 3>早期行关节穿刺,将关节内积液松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早期更换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

4>发生感染后,应及早切开引流,也可在关节镜下行感染关节清理术,必要时可考虑行关节镜下关节清洗、滴注引流术

15.次优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由曲美姣回答(1)自理能力缺陷 与制动不能正常活动有关 护理措施:

1> 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

2> 鼓励病人多饮水多吃含纤维多的蔬菜水果。3> 便器放在病人能够达到的范围。准备辅助器械,如:拐杖、坐便器。

(2)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围手术期卧床有关 护理措施:

1>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

2> 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保持皮肤清洁,衣服质地柔软宽松。3> 协助患者更换体位,经常按摩骨突处以促进血液循环。

4> 定期观察受压部位皮肤,有无发红,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6.该患者出院时,应做哪些指导?由责护时玉讲解下如何指导患者

(1)

在关节功能恢复过程中,应避免跑步、跳跃、爬山等能够对膝关节造成冲击的活动。

(2)

在体力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多走,控制疼痛,口服一些缓解疼痛的药物,疼痛与肿胀是正常的,但当这种不适感非常强烈的时候,可适当减少活动量或与您的经治医生取得联系。

(3)

在家时可以将足跟垫高,用沙袋(或盐袋)压于膝部帮助伸直膝关节,并按照指导坚持练习。

(4)

置换后的关节是人工的,会偶尔产生不适,且在膝关节手术切口疤痕附近会有一些麻木感。(5)控制饮食,维持理想体重,以使您新的膝关节能够承受身体的重量,不应负荷过重。(6)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人工关节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感染,出院后如出现以下症 应及时就医:伤口渗液 或有异味;无其他原因体温超过38.0℃两天以上;膝关节疼痛和红肿。

②出院后如需要做以下特殊检查,您应该口服抗生素以避免关节发生感染:膀胱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或直肠镜检查;包括牙齿清洗在内的口腔科操作;各种外科手术;插导尿管。

③身体任何部位发生感染,都需要与您的手术医生联系。(7)人工假体在通过飞机安全检验时会引发警报,您可以将出院诊断书出示给机场安检人员,以证明您的身上有金属关节。

(8)大约需要6个星期左右时间扶双拐或扶助行器练习走路,等待肌肉力量基本恢复正常后即可弃拐行走。

老年关节置换 篇3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4-0455-02

中图分类号:R 687.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4.044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人均寿命延长,社会活动的增加,老年人髋部损伤有增多的趋势[1]。人工关节置换术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常见治疗方法,其临床常用的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我院骨科自2004年至2008年间共进行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术3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37例患者中男16例,女21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58岁,平均年龄为66.5岁。本组病例中股骨颈骨折25例(其中属陈旧性骨折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12例。

2.治疗措施

(1)术前准备 ①加强手术宣教,增强患者对人工关节的认识,加强医护结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对于预防髋关节脱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②手术前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如改善贫血等。②入院后常规行伤肢皮肤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一般牵引3天,陈旧性骨折行股骨髁上大重量牵引,合理进行功能训练,防止肌肉萎缩,这样可以保证手术后有足够的肌肉张力,降低脱位发生率。③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所有患者术前1天应用足量抗生素。④常规检查。术前常规行心电图、肝肾功能、血糖检查。37例患者心电图提示STT改变6例,8例血糖<8.0 mmol/L,请心内科会诊治疗;病情控制后进行手术。⑤摄骨盆平片,估计股骨头大小和股骨颈长短。

(2)手术方法 采用改良Gibson髋关节后侧入路。①股骨距的处理:显露小转子,认准股骨距位置和长度,用锐凿或摆锯及线锯由股骨距向外上作大转子截骨,以免股骨距劈裂,一旦股骨距有劈裂、缺损,则可用骨水泥、骨块修补或用钢丝加固定;截骨面应平整;且保持与股骨纵轴成45°截骨角度,以免假体上浮不稳定而影响假体与骨质的生物学固定。②髓腔扩大的处理:应保持正确的前倾角5°~15°。扩髓应适中,切勿偏内或偏外,使假体正确依托在股骨距上,扩髓时应从小到大使用髓腔扩大器,循序渐进不能心急,更不能用暴力,以免造成转子间或股骨干劈裂骨折。③全髋关节置换时应注意髋臼安装要点:应保持(10±5)度前倾角,(45±10)度外展角,术中应彻底刮除髋臼面的软骨,使臼面粗糙,适当加深髋臼,切除关节增生的骨质,术毕应常规放置引流管24 h~72 h。

(3)术后处理 ①针对老年人抵抗力低、易感染的特点,术后应用抗生素7~10 d。

②患肢穿丁字鞋,髋关节置于外展中立位;③功能锻炼。术后要有步骤的适量活动及功能锻炼, 麻醉消失后开始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第2天开始行CPM被动运动;置负压引流管24~72小时;2~3周扶双腋拐下地行走,一般6个月可弃拐活动。

结果

经治疗后,34例手术治愈,占91.9%;2例术后出现假体松动,占5.4%;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占2.7%,经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平均住院数18~26 d。所有创口均一期愈合,2例术后出现假体松动的病例经再次手术后达到治愈。X线结果:假体无中心移位、松动,髋臼无硬化及内陷等。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多发常见病,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约为30%~40%[2]。有资料报道: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增多,骨折不愈合率、股骨头坏死率高达10%~25%[3]。虽然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但由于传统非手术疗法卧床时间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且不愈合,缺血坏死率极高[4]。如何提高股骨颈骨折的愈合率和降低股骨头坏死率,降低并发症,对老年患者在社会、家庭、个人生活中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假体设计的完善,采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点在于术后疼痛发生率少而且程度较轻,手术后功能佳,不会出现髋臼软骨磨损及股骨头中心脱位,使用寿命长,术后并发症少,能早期下床活动等,尤其适合术后活动较多的老年病人。

本组患者均采取改良后的Gibson切口,以此入路具有易于髋腔扩大、假体柄插入、髋周围组织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37例患者中有34例一次手术治愈,治率愈为91.9%。9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均是经过保守疗法失败而改手术治疗的,由于骨折时间过长,导致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给手术带来一定的难度,发生术后2 例假体松动均为陈旧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笔者认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已经是一种成功和成熟的术式,可以恢复患者的行走功

能,故老年人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应尽快采取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这对于恢复老年患者的行走确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陆敏安,唐毓金,陆建东,等.PFN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7例[J].右江医学,2005,33(5):493

[2]郭世绂,罗先正,邱贵兴.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1,32-91.

[3]杨振忠,杨 明.股骨颈骨折几种治疗方法的随访观察[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7,29(6):178-179.

[4]李佛保.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52.

(收稿日期:2009-05-13 修回日期:2009-07-25)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体会 篇4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护理,老年人

1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 共144例, 其中男65例, 女79例, 平均年龄71岁, 其中股骨颈骨折87例, 粗隆骨折14例, 股骨头坏死35例, 其他8例。手术成功率100%, 住院时间11~30 d, 患者均痊愈出院。

2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老年髋关节疾病患者长期受疼痛的折磨, 对疼痛比较害怕。很多患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 长期受病痛的折磨, 心理承受能力比较低, 对手术抱有过高的期望值, 怕手术失败。再就是很多患者属于低收入阶层, 害怕住院费用过高。也担心手术后自己日常生活出现极大的不便, 给家人带来巨大的负担。有的患者也担心常见的并发症, 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烦躁等心理。因此, 作为护理人员而言, 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 经常巡视病房并与患者进行交流, 循循善诱的让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担忧, 针对患者这种心理需求, 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患者病症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 护士要根据不同对象、利用不同方法和途径进行劝导。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 介绍相同病例治愈的例子, 说明术后康复训练是获得手术治疗理想疗效的重要环节使其主动配合手术和护理。

2.2 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后, 要注意一般护理。主要包括一是进行相关检查, 老年患者身体虚弱, 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 因此检查要从多方面、全方位入手, 例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肝功能检查、乙型肝炎检查、心电图检查等等。对检测结果进行认真分析, 然后决定是否输血等下一步动作。二是环境保持。要保持病房的通风和空气新鲜, 保持合适的温湿度, 多开窗多照射阳光。患者的床铺要保持整齐和干净, 老年患者行动不利, 睡眠质量也不好, 要保持床铺的舒适度。三是在饮食上, 要叮嘱患者多吃瓜果蔬菜, 多摄取维生素, 少吃辛辣食物, 不然会导致排便不畅的病症发生, 严重的还可引起尿路感染, 威胁患者身体健康。四是护士要认真指导患者练习使用便盆床上大小便为术后做准备, 若大便费力, 用润肠剂或缓泻剂协助排便, 切忌强行用力。

2.3 并发症护理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常会引起一些并发症, 例如深静脉栓塞就是骨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资料, 该并发症一般出现于骨科手术后1~4 d, 患者临床表现不是很明显, 病症较轻。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大腿肌肉酸痛和小腿水肿等病症, 有的还会有低热, 呼吸急促, 心率增快等身体病症的发生。针对这种情形, 护士要鼓励患者在手术后多做踝、膝关节的活动, 保持关节功能的及时恢复。同时结合药物一起使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再就是会引起术后大量出血的并发症, 患者出现术后出血情形时, 要配合医师及时处理, 出血量过大的话, 要使用止血剂, 预防休克发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和脉搏等特征, 尤其是要详细记录脉率、脉压差、血压等值, 结合及神志判断有无低血容量性休克, 进行补液。 (3) 预防拔管后尿潴留, 关键是尽量缩短置管时间, 在置管期间使用个体化放尿方法, 放尿的同时提醒患者参与排尿, 保护或训练膀胱的储尿功能和排尿功能。选择拔出留置导尿管时间, 患者膀胱充盈时拔管比膀胱空虚时拔管要好。

2.4 康复护理

老年人由于缺乏运动协调, 易造成脱位。术后需合理进行功能锻炼, 防止肌肉萎缩。手术后多做踝、膝关节的活动, 一般先从小腿以及踝关节开始, 开始时要轻微的活动, 慢慢的再增加活动量, 到第二天之后可进行上肢的练习。手术后第四天开始, 拔除切口引流管, 而且X片显示假体正常, 这时患者可在护士指导下进行适度的髋关节活动, 注意速度和节奏, 避免极度屈曲。术后1 周, 患者经检查, 切口无渗血、体温正常, 即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功能练习, 运动量由小到大, 时间由短到长。2 周后拆线, 可在人扶持下拄拐下床, 患肢不负重, 防跌倒。使用拐杖至无疼痛及跛行时方可弃拐。值得注意的是, 患者在进行康复练习时要遵循医嘱, 切记心急贪快, 不然的话, 动作过猛或者过急会造成不必要的二度损害[1]。

3讨论

总之,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对老年骨科患者至关重要, 不仅可以解除髋关节疾患患者的病痛, 还可以帮助其恢复功能。而且应用范围广, 像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以及类风湿关节炎所致髋关节损害均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当然要想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 除了护士的精心护理外, 还需要家属的理解以及患者的配合。

参考文献

[1]王淑和, 欧永平,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护理, 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1, 6.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 篇5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

人工关节置换术主要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纠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人工关节作为一种器官替代物,必然存在磨损与失败的问题,但现代人工关节假体已经能够达到良好的长期生存率。英国国立卫生院(NHS)提出了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标准,即十年的成功率至少达到90%以上,称为NICE标准。而在临床实践中,已有大量数据表明通过良好的手术技术,选择合适的人工关节假体,在患者的充分配合下,人工关节置换,特别是膝、髋关节置换的的优良率可以达到90%以上。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以重新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交活动中,除了医生认为不能或者不建议从事的剧烈对抗性活动以外,患者可以进行诸如跑步、游泳、羽毛球、高尔夫球、自行车、骑马、舞蹈、太极等各项运动。

老年关节置换 篇6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部位。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发生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几率呈上升趋势。早期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治疗可以使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大大降低长期卧床引发的并发症,并能显著降低死亡率[1]。2006~2010年对合并较重的骨质疏松和内科疾病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方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70~87岁,平均76岁。致伤原因:16例为跌倒摔伤,3例为汽车撞伤,3例为骑电动车摔伤。按Evans标准分类,Ⅲ型16例,Ⅳ型6例。合并心血管疾病9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内分泌系统疾病5例,神经系统疾病1例。所有患者术前检查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受伤到手术时间3~14天,平均6.4天。

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准备,入院后患肢暂时行皮牵引维持。常规术前检查,积极控制合并疾病,请相关专科及麻醉科会诊综合评估手术耐受情况并协助处理,一般情况稳定后及时手术,时间2~7天。术前30分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同时应用改善骨质疏松的药物。拍健侧髋关节股骨全长X线片,选择人工股骨头大小和假体柄的长度。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或硬膜外阻滞麻醉,木中心电监护。患者健侧卧位,采用改良Gibson切口,保留臀肌在大粗隆顶部的附着点,于小粗隆上1.0cm处斜形截骨,取出股骨头。扩髓并磨锉髓腔后,以髓腔锉为支撑整复大小粗隆部骨折块并甩钢丝捆扎。取出髓腔锉,注入骨水泥,选择合适的股骨假体柄,以前倾角15°插入,确认人工股骨头中心与大粗隆在同一水平线上,帮助避免出现肢体短缩或过长。如股骨矩粉碎难以复位,用骨水泥充填塑形重建。木后第1天,床上行踝膝关节主动屈伸,股四头肌和臀大肌中肌等长收缩。第2天应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深静脉血栓。2~5天无痛后行CPM被动屈髋伸髋运动,从40°开始每天增加5°~10°,每天2次,每次30分钟,7天下床扶助行器行走。术后6周內术侧肢体不宜内收与对侧肢体交叉,避免坐矮凳子,6周后可完全载荷行走。

结果

本组患者22均获得随访,随访期间死亡2例,随访时间4~48个月,平均18.5个月。根据Harris[2]髋关节评分,优良率达91.2%。住院期间9例患者出现卧床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应激性溃疡1例,经对症治疗后治愈。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系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关节囊外骨折。由于股骨粗隆部位的血液供应丰富,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凡伤后髋内翻越严重,骨折越不稳定,反之,原始髋内翻越轻或无内翻者,骨折越趋稳定。因此,骨折的稳定性似与骨折走向方向无关。股骨上端包括股骨头、股骨颈及大小粗隆。由股骨颈基底以远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所发生的骨折,称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粗隆间部位的骨质为海绵质骨,老年时这部分骨质也是脆而疏松,所以容易发生骨折。由于这部分有许多肌肉附着,所以局部的血液供给丰富,加以骨折的接触面积大,因此,骨折后愈合连接一般不成问题。主要问题是有发生髓内翻的趋势,形成畸形连接,造成跛行,并由于承重线的改变,可能在后期引起患肢创伤性关节炎。

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占髋部骨折的3l%~51%[3]。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社会老龄化,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日益增高,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因患者年龄大,体质较差且合并症多,对其合理有效的治疗,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保守治疗因其并发症较多应被舍弃,在可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应积极选择手术治疗。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患者,粗隆间骨折时大转子下外板的骨质常缺损或薄弱,内固定治疗后由于骨质量差、内侧支撑结构缺损等原因,导致的负重后出现骨结构破坏、加压钉穿透股骨头及颈部、尾螺钉松脱等,进一步发生髋内翻畸形的可能。选择传统的内固定物并不能达到长期坚强固定的目的,有较高的失败率[4]。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冶疗此类骨折,取得较好的疗效,平均手术时间、死亡率、并发症均较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不存在骨折愈合的问题.因而避免了内固定治疗可能出现的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5]。所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作为老年人骨质疏松粉碎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优选治疗方法,因此,对于高龄粗隆间骨折患者I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有内科并发症不宜长期卧床股骨租隆间骨折患者,可使患者迅速恢复至损伤前的活动功能水平,患肢能尽早下地负重行走,减少了患者的卧床时间及因长期卧床发生坠积性肺炎和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功能恢复快、生活质量高并能缩短住院时间,疗效确切。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办法。

参考文献

1 李奇志,李增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杂志,2008,28(11):1346-1347.

2 Harris WH.Traumatic arthritis of the hip after dislo-cation and acetabular fractures:treatment by mold arthroplasty.An end-result study using a new method of result evaluation[J].J Bone Joint Surg(Am),1969,51(4):737.

3 司全明,毛宾尧,王毳,等.动力髋螺钉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08,11(1):30.

4 章建华,季卫锋,章培建,等.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失败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8):577-579.

5 毕海勇,张树栋,刘可鬼.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3,9:300-301.

老年关节置换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4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04例,女196例,年龄63~81岁,平均(71.5±5.7)岁,体质量45~72 kg,平均(60.8±10.2)kg;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详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患者手术后采用下列镇痛方式:A组采用0.6 mg/kg地佐辛镇痛,B组采用0.3 mg/kg地佐辛联合1.0μg/kg舒芬太尼,C组采用0.3 mg/kg地佐辛联合1.5μg/kg舒芬太尼,D组采用0.3mg/kg地佐辛联合2.0μg/kg舒芬太尼。如果镇痛不足,则采用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每次40 mg。

1.3评价指标

1.3.1镇痛药物使用剂量以及补用镇痛药的例数

记录所有患者镇痛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补用镇痛药物患者的例数。药物使用总量为所有患者使用的镇痛药物的量与需补用镇痛药物的患者所使用的药物量的和。

1.3.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

记录患者术后1 h、4 h、8 h、12 h、1 d以及2 d的疼痛VAS评分。

1.3.3不良反应

详细记录患者手术后恶心、呕吐、出汗、尿潴留、躁动以及头晕发生的次数。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4组患者间数据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患者不同时间的VAS评分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采用q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4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体质量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患者使用镇痛药物的剂量以及补用镇痛药的例数比较

C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的总量最小,补用镇痛药物患者的例数最小,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 与B组比较,*P<0. 05; 与C组比较,△P<0. 05

2.3患者不同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情况

C和D组患者在术后1 h、4 h以及8 h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A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在术后12 h、1 d以及2 d的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 与C组比较,*P<0. 05; 与D组比较,△P<0. 05

2.4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D组患者恶心、出汗、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见表4。

注: 与D组比较,*P<0. 05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够切除病灶以纠正畸形、缓解由关节受损造成的疼痛[3],是目前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4],可分为全髋关节置换和股骨头置换[5]。该病患者常合并多种器官功能减退或病变,且手术耐受性差,并发症多[6]。髋关节置换术对重建患者髋关节,恢复其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7]。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患者既希望通过手术来消除疾病,同时又担心手术带来的疼痛和并发症,常常产生恐惧、焦虑等情绪。

吗啡用于手术后镇痛的疗效确切,但恶心、呕吐、瘙痒以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比较多,舒芬太尼为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其镇痛作用比吗啡强,且起效快,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骨科手术应用纯阿片类镇痛药有增加术后谵妄的风险。地佐辛是新型的阿片类镇痛药,镇痛作用强,可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8,9]。地佐辛身体依赖性及精神依赖性均低于传统阿片类镇痛药,但重度疼痛单独应用地佐辛术后镇痛效果不佳,且患者容易出现头晕、嗜睡等症状[10]。本研究采用0. 3 mg /kg地佐辛联合1. 5 μg /kg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地佐辛( 0. 6mg / kg) 镇痛。

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镇痛效果好,且持续时间长。但该药可引起术后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老年患者术后静脉镇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尤其高[11]。因此本研究观察了0. 3 mg /kg地佐辛联合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C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的总量最小,且患者在术后1 h、4 h、8 h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 P<0. 05) 。B组使用的0. 3 mg /kg地佐辛联合1. 0μg /kg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欠佳,C组和D组中患者的镇痛效果相当。但C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此外,患者出现恶心、出汗以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会明显加重其术后疼痛。因此,本研究认为0. 3 mg /kg地佐辛联合1. 5 μg /kg舒芬太尼( 即C组采用的方案) 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最佳镇痛方案。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0例。镇痛方案:A组采用0.6 mg/kg地佐辛,B组采用0.3 mg/kg地佐辛联合1.0μg/kg舒芬太尼,C组采用0.3 mg/kg地佐辛联合1.5μg/kg舒芬太尼,D组采用0.3mg/kg地佐辛联合2.0μg/kg舒芬太尼。记录患者手术后1 h、4 h、8 h、12 h、1 d以及2 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痛药物使用总量,补用镇痛药物患者的例数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物的总量和补用镇痛药物患者的例数最少;C和D组患者在术后1 h、4 h以及8 h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A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恶心、出汗、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C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0.3 mg/kg地佐辛联合1.5μg/kg舒芬太尼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镇痛,地佐辛,舒芬太尼

参考文献

[1]王玺,余湘元,朱建华,等.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1):115-117.

[2]Carvalho B,Lemmens HJ,Ting V,et al.Postoperative subcutaneous instillation of low-dose ketorolac but not hydromorphone reduces wound exudate concentrations of interleukin-6and interleukin-10 and improves analgesia following cesarean delivery[J].J Pain,2013,14(1):48-56.

[3]Bono JV,Robbins CE,Mehio AK,et al.Pharmacologic pain management before and after total joint replacement of the hip and knee[J].Clin Geriatr Med,2012,28(3):459-470.

[4]Yli-Kyyny T,Sund R,Heinnen M,et al.Cemented of uncemented hemi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J].Acta Orthop,2014,85(1):49-53.

[5]姚进,赵允,仲从丽,等.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2例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637-638.

[6]周忠华.系统干预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89-191.

[7]张琪,朱俊峰.髋关节置换术后乌司他丁联合拜瑞妥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7):1252-1254,1258.

[8]李研,赵建耀,徐阳.地佐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胸痛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3):516-517.

[9]王会敏.地佐辛镇痛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9):1231-1233.

[10]高玮,赵琳,段满林,等.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上腹部及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6):532-535.

老年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10年6月将我院收治的72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6例。对照组男2例, 女34例;年龄72岁~93岁, 平均81岁;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 半髋关节置换术6例。观察组男2例, 女34例, 年龄73岁~93岁, 平均82.5岁;全髋关节置换术32例, 半髋关节置换术4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及康复训练。对两组病人的满意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

2 结果

例 (%)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病人年龄偏高, 手术创伤给病人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故护士要耐心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和优点、术者的技术及此类手术多次成功的先例, 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认识, 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告诉病人对其具体情况会进行术前讨论, 制订周密的手术计划, 术后通过锻炼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 减少卧床时间。充分与病人及家属沟通, 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病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

3.1.2 术前准备

术前全面了解病人各系统功能状态,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并发症, 改善心肺功能, 加强心血管功能的耗氧锻炼和受累关节附近肌肉的力量性训练, 提高手术耐受力。指导病人练习床上大小便及腋杖和助步器的使用。常规备皮、备血, 术前禁食12 h, 留置导尿。

3.1.3 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3.1.3. 1 基础护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做好护理记录, 术后病人取仰卧位, 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 可在两腿之间放一软枕, 防止患肢内收。术后麻醉未醒前按麻醉护理常规, 保持呼吸道通畅, 麻醉清醒6 h后可给予流质饮食。术后尽可能留置镇痛泵, 以减轻疼痛刺激, 保证休息。术后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导管扭曲、受压、脱落,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2,3,4]。患肢膝部垫软枕外展30°中立位, 可穿防旋鞋以保持足尖向上, 预防患肢外旋内收造成髋关节脱位。

3.1.3. 2 预防并发症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 每日定时通风, 指导病人深呼吸, 有效咳嗽, 给病人适当翻身、叩背, 促进痰液排出, 必要时用抗感染化痰药物雾化吸入, 预防肺部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 每日清洗1次或2次, 嘱病人多饮水, 增加尿量, 达到冲洗膀胱的作用, 预防泌尿系感染。床铺保持平整、干燥、无渣屑, 术后早期尽量避免患侧翻身, 更不能交叉双腿, 必要时将整个髋部托起, 使臀部离开床面, 解除骶尾部压迫, 并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预防压疮发生[5]。及时鼓励病人早期主动活动锻炼, 多喝水, 提高患肢, 按医嘱应用抗凝药[6],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3.2 术后康复训练及指导

3.2.1 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当天, 病人麻醉清醒后即可开始踝膝关节活动训练, 指导并鼓励其主动用力地做跖趾关节伸屈和双侧踝关节伸屈2次或3次, 每次5 min, 逐渐做股四头肌伸肌的等长收缩, 即绷紧大腿肌肉约25 s, 再放松, 1 h做5次~10次。臀肌的等长收缩, 即把两边臀部收缩在一起25 s, 再放松, 1h做5次~10次或更多, 反复练习。术后1 d~2 d, 在上述训练基础上可用三点支撑引体做抬臀运动[7], 2 h做1次, 每次5下, 每下保持臀部抬高离开床面1 min~2 min;摇高床头 (不超过30°) , 加强训练强度, 且有规律、主动地配合深呼吸进行活动, 并加强健侧肢体锻炼。术后3 d~7 d, 主要是增加关节活动范围, 指导病人床上坐起※坐床边※床边站立※拐杖行走及肌力训练, 教会病人及家属或陪护共同掌握协助病人上下床的方法, 从健侧移坐至床边, 待病人适应后离床, 手扶床沿站立, 健肢负重, 患肢不负重, 至下肢肌力恢复后进行站立伸外展练习。术后8 d~14 d, 可在护理人员或助步器的帮助下进行步态训练, 使患肢部分负重, 到完全负重, 然后双拐过渡到单拐, 最后弃拐行走。

3.2.2 出院后康复训练及指导

一般术后2周~3周出院修养, 但患肢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 指导病人坚持在家锻炼, 掌握患肢锻炼要领, 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 避免跷二郎腿、坐矮凳及坐位穿鞋, 勿弯腰拾物, 勿在床上屈膝而坐, 如厕时使用坐便器, 不可蹲着, 以防假体脱位, 上楼时健侧在前, 下楼时患侧在前, 最好有扶手, 维持膝部低于髋部。嘱病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来院复诊。

4 小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项成熟的现代化高科技术, 术后能使病人重获髋关节生理功能, 达到稳定无痛、肢体等长的疗效。我科通过对3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病人给予精心的护理及系统的康复知识指导,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了病程, 减少了卧床时间, 提高了病人满意率及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总结老年病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和康复训练效果。[方法]将72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病人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36例病人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及康复训练, 对病人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深静脉栓塞、感染、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结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可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率。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老年人,并发症,满意率,康复指导

参考文献

[1]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2092-2093.

[2]李益平, 汪云, 张颖.早期康复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0, 24 (7B) :1826-1827.

[3]李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护理和术后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1C) :232-233.

[4]赵荣萍, 姬润香.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 2008, 22 (11C) :3060-3061.

[5]胡三莲, 许鑫.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 2007, 21 (7B) :1797-1798.

[6]唐文英.64例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20) :151-152.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处理 篇9

关键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腰硬膜联合麻醉,感觉阻滞时间,恢复痛觉时间

老年患者普遍存在多种基础性疾病,且免疫功能明显减弱,对于麻醉药物的耐受性也随之下降,加上全髋关节置换术所造成的手术创伤比较严重,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因此,临床上对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质量要求较高,麻醉环节作为手术治疗的关键,其安全性、可靠性对于手术疗效有直接影响。本研究为明确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最佳麻醉处理方式以及麻醉效果,将93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应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持续硬膜外麻醉,现将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5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经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Ⅱ~Ⅲ级,且意识清晰,签订知情同意书。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47例)与对照组(48例)。其中,治疗组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73.45±3.95)岁;合并症:冠心病5例,心律失常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例,高血压13例,糖尿病15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3.46±3.85)岁;合并症:冠心病6例,心律失常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前均接受适量的阿托品和安定肌内注射等治疗,进入手术室后则连接多功能监护仪,严密监测其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电图和心率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应用腰硬膜联合麻醉模式,即于L2~3椎间行穿刺处理,以26 G腰枕针穿进蛛网膜下腔,将1.0 ml的10%葡萄糖、2 ml 0.75%布比卡因混合并注入,退出腰硬外针后,置入硬膜导管,调节麻醉平面,使其保持在L8上下;对照组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模式,即在患者的L2~3椎间行穿刺处理,并置管固定,注入4 ml的1.6%利多卡因,测定其麻醉效果。随后注入0.375%布比卡因与1%利多卡因混合液,首次混合液剂量应控制在8~10 ml之间,调节麻醉平面,确保其位于L8~10,患者如有需求则可再次注入首剂混合液的50%。两组患者术中均接受自体血回输治疗,依据其出血情况行血浆补充、冷沉淀治疗,填充骨水泥时注意规范操作,并加强对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电图变化的监测。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痛觉时间;(2)统计两组患者的骨水泥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与麻醉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痛觉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或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骨水泥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中,出现骨水泥反应者3例,其骨水泥反应发生率是6.38%(3/47);对照组患者中,出现骨水泥反应者9例,其骨水泥反应发生率是18.75%(9/4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P=0.009<0.05)。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严重受损的临床常用治疗方式,其中老年人为应用该疗法的主体人群[1],其应用范围较广泛,如髋臼退变明显、活动严重受限、疼痛严重、患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类风湿性款关节炎等疾病患者均可经全髋关节置换术痊愈。然而,因老年患者多伴发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性疾病,且对手术、麻醉的耐受力均显著下降,导致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风险系数大幅度上升[2]。同时,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需植入骨水泥治疗,但其可出现剧烈、短暂的血流动力学波动现象,随后还能出现肺栓塞、低血压、猝死、低血氧、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统称骨水泥反应。当前,临床上对于骨水泥反应的解释有两种:(1)诱发直接血管扩张或心肌抑制;(2)脂肪、空气、骨髓等进入静脉引发肺栓塞。患者麻醉后,其交感神经严重阻滞,且外周血管扩张,特别是老年人,在少量局麻药作用下即可获取多个平面阻滞,若不能将其麻醉平面控制于T10以下,则可对其代偿机制造成影响,从而出现血压波动现象,影响老年患者手术安全。然而,合理麻醉,保证其手术过程中循环稳定、氧供充足等,则可减少骨水泥反应。因此,在考虑老年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的前提下,合理选取麻醉模式至关重要[3]。

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均为下肢、下腹部手术常用麻醉模式。其中,持续硬膜外麻醉对于患者的循环系统干扰较少,作用时间长,发生过程迟缓,可使循环系统充分代偿。同时,硬膜外麻醉还可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对患者肺部的刺激性比较小,并有降压作用,因而在临床上的应用频率相对较高。然而,持续硬膜外麻醉模式具有麻醉潜伏期长、药物使用量大、不发完全阻滞神经等缺陷,加上老年人肝肾功能较弱,机体代谢、清除药物能力降低,需应用大剂量麻醉药物,容易出现肝肾功能受损等不良事件[4,5],因而该麻醉模式不适宜老年人。腰硬联合麻醉,是在持续硬膜外麻醉基础上加用腰麻,合理地将两种麻醉模式联合是麻醉模式,其可在充分发挥腰麻优势的同时,弥补持续硬膜外麻醉的缺陷,从而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其术中骨水泥反应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据本组研究结果证实,治疗组手术时间、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恢复痛觉时间均较短,可见老年犬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模式,有助于缩短其手术时间,并快速实现感觉阻滞、阻滞完善的麻醉目标,且能早期恢复患者患者感知觉,效果肯定,安全性高;同时,治疗组患者的骨水泥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证明了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最佳麻醉模式,其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适宜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树国,赵明,周颖.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麻醉恢复期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6):1395-1397.

[2]陈开立,孟维国,林中洪.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57-58.

[3]姜启芳,邱赛文,汪丽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自体血回输的应用研究.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47-49,62.

[4]王东叶,任波,叶晓静.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比较.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88-89.

老年关节置换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病例为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接收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 所有患者均通过X线检查确诊为单侧骨折, 且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签署知情书。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 每组30例。其中研究组男16例, 女14例;年龄59岁~79岁, 平均年龄 (68.12±4.16) 岁;左髋关节13例, 右髋关节17例;陈旧骨折7例, 意外骨折23例;Garden分型:Ⅲ型20例, Ⅳ型10例。对照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58岁~81岁, 平均年龄 (67.89±4.32) 岁;左髋关节12例, 右髋关节18例;陈旧骨折8例, 意外骨折22例;Garden分型:Ⅲ型22例, Ⅳ型8例。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根据患者患侧髋关节的X线片来选择适合的假体, 麻醉后进行常规消毒, 取仰卧位, 从患者的髋关节后外侧逐层切开, 使髋关节充分暴露, 切开关节囊, 对股骨髓和髋臼软骨进行处理, 将发生骨折的股骨头取出, 继而置换髋关节。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的入路方式与研究组相同, 在清除股骨头后继续保留关节囊, 选择合适的股骨头假体置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住院天数。在手术后1年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 采取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 其满分为100分[2]:≥9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以优和良来计算优良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均优于研究组 (P<0.05) ;而住院天数2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

2.2 2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 (P<0.05) 。见表2。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作为老年人群的多发病, 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股骨颈骨折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体密度下降而导致骨质疏松, 继而容易发生跌倒造成骨折, 据有关数据显示, 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的概率可达25%~45%, 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概率可达15%~25%[3]。传统上对于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主要是采用内固定手术和保守治疗, 患者不仅所需的卧床时间较长, 而且还容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假体技术被广泛运用到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当中, 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 人工全髋和半髋关节可以永久地替代严重受损的髋关节, 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卧床天数, 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早日恢复[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能让患者早日下床等诸多优点, 尽管髋关节置换术已被社会各界所广泛认同, 但是对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选择上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在本次研究当中, 全髋关节置换术运用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中出血量较多, 手术时间较长, 术后引流量也较多, 主要是由于其手术的过程相对复杂而且要对髋臼处进行一定的打磨, 致使出血量增加。由于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 生理功能相对低下, 可能难以适应手术造成的创伤。从1年后随访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来看,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良率高达93.33%, 远远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的73.33%。其主要原因是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置换的假体能够和股骨假体相适应, 降低了关节翻修的概率;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骨性髋臼不能与假体完全适应, 容易在大量运动后发生损伤, 增加了关节翻新的概率[5], 影响了患者髋关节的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运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利弊, 半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身体虚弱和年纪较大的患者, 全髋关节置换术适用于髋关节发生病变的患者, 有利于患者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当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家属的意愿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摘要: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诊断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2组, 每组30例, 对照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研究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指标情况及1年后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指标均优于研究组 (P<0.05) ;1年后, 研究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 (P<0.05) 。结论 半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更为显著, 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比较

参考文献

[1]李龙.全髋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J].河北医学, 2013, 19 (4) :498-500.

[2]刘润璟, 徐火荣, 刘晓帆, 等.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18 (10) :1330-1331.

[3]张大江.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 (3) :323-324.

[4]王大鹏, 彭庆州.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 2015, 42 (15) :70-71.

上一篇:低年级估算教学下一篇:造林绿化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