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2-09-11

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恢复的时间和程度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手术入路方式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原因[1]。该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旨在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该院收治的86例, 其中男性54例, 女性32例;年龄27~78岁, 平均 (52.14±3.69) 岁;其中类风湿关节炎23例, 骨关节炎26例, 强直性脊柱炎34例, 股骨颈骨折6例。Harris评分16~48分, 平均 (34.2±6.31) 分。

1.2 手术方法

术前1周训练髋关节外展肌力、上肢肌力、股四头肌的肌力[2]等。该组14例患者采用前外侧入路治疗, 22例采用外侧入路治疗, 14例采用后外侧入路治疗, 19例采用后侧入路治疗, 17例采用小切口入路治疗。

术后1 d锻炼腓肠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 术后2 d拔去引流管, 行髋关节CPM锻炼, 髋关节的最初活动范围在30°~45°之间, 后逐步增加5°~10°。术后3 d可取半卧位, 但应避免髋关节屈曲>90°[3]。术后4 d行臀大肌收缩锻炼。术后5 d行患肢内收外展锻炼。术后1周非生物固定患者扶拐行走, 不负重, 术后2周训练臀中肌功能, 术后3周非生物固定患者负重活动, 生物固定患者扶双拐活动 (不负重) , 术后3周生物固定者负重活动[4]。

1.3 疗效评定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价标准[5]评定患者的术后疗效。治疗后Harris评分>75%为显效;51%~75%之间为有效;30%~50%之间为好转, <30%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该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髋关节评分情况均发生明显好转, 不同入路患者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髋关节功能情况分析, 见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 见表2。

3 讨论

髋关节的稳定主要是依靠其静力与动力之间的稳定结构, 而关节囊结构及关节内外韧带能够增加髋关节的静力稳定性, 动力稳定结构指的是髋关节周围的肌肉张力以及抗张力强度。关节囊韧带对关节面正常运动及限制过度运动具有引导作用, 特别是能够组织非生理移位[6,7,8]。髂骨韧带的限制能够有效的防治髋关节的过度外旋和外展, 坐骨韧带能够有效维持髋关节的后方稳定。

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最早入路方式是前外侧入路, 这种入路方式所需的愈合时间较长, 切口愈合后也会增加关节的负担, 影响外展和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当前在临床中很少使用[9]。外侧入路是在前外侧入路方式基础上作出少许改进, 但是容易造成术后跛行。后侧入路方式避免了前外侧入路的弊端, 能够避免对外展肌的影响, 但不容易线路髋臼前部, 易发生髋关节脱位[10]。后侧入路一般对髋关节结构的干预较小, 只需要将部分外旋肌离断即可, 但仍不能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小切口入路的创口较小, 通常为10 cm左右, 不容易造成软组织损伤, 术中出血量少, 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是目前髋关节置换术的良好选择[11]。

注:与术前比较, P<0.05, #为P>0.05, *为P<0.05。

注:经Ridit分析, P<0.05。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患有髋关节疾病, 并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前外侧入路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 外侧入路患者为95.5%, 后外侧入路患者为92.9%, 后侧入路患者为100.0%, 小切口入路为100.0%。结论 小切口入路和后侧入路方式创口小、对髋关节的干预小, 是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手术入路,置换,功能,髋关节,影响

参考文献

[1] 郭继民.髋部螺钉加骨水泥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 2011, 13 (4) :115-116.

[2] 胡三保.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预后探讨[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0 (4) :103-104.

[3] 李强.改良小切口入路在人工股骨头置换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 2012, 14 (3) :164-165.

[4] 李志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15 (10) :119-120.

[5] 季程, 惠明大, 赵伟儿, 等.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医正骨, 2012, 24 (2) :61-62.

[6] Osborne G.Approach to the hip[J].J Bone Joint Surg (Br) , 2011, 20 (4) :103-104.

[7] 于凤宾, 吴岳嵩, 王志伟, 等.小切口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 15 (10) :119-120.

[8] 杨晋才, 王志为, 曲铁兵, 等.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治疗[J].中国医药导刊, 2011, 20 (4) :103-104.

[9] Hardinge K.The direct lateral approach to the hip[J].Bone Joint Song, 2012, 24 (2) :61-62.

[10] 郑寿鹏.手术入路对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12, 4 (10) :122-123.

[11] Jimenez ML.Tile M Total hip replacement after acetabular fracture[J].2010, 15 (10) :119-120.

上一篇:班级管理初探下一篇:本质安全管理在杞乡750kV开关站新建工程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