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髋关节同期置换比较优势的临床研究

2023-01-1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许多髋部疾病的主要手段。而双侧髋关节疾病如双侧股骨头坏死, 类风湿性关节炎, 或强直性脊柱炎伴双侧髋部病变以及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继发双侧骨性关节炎等。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双侧髋关节置换, 但术式上采用同期还是分期进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 过去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 现将我院54例同期和分期双侧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比较同期手术的临床疗效, 挖掘出同期手术中存在的比较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本院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4例患者 (108髋) 为回顾性研究对象, 其中男32例, 女22例, 年龄23~67岁平均52.3岁。其中股骨头缺血坏死31例,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2例, 强直性脊柱炎致双髋关节张直5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致双髋关节强直3例, 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3例, 病程8个月~31年, 平均8年。

1.2 手术方法

手术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 (分期手术则2次全麻) , 全部病例均侧卧位, 采用后外侧入路, 双侧分次消毒铺单, 先完成一侧关节置换后重新消毒铺单。再进行另一侧关节置换。手术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与骨水泥型假体。术中记录手术总时间、失血量、输血量及术中并发症, 手术时间为从诱导麻醉到缝完皮肤。

1.3 围手术期处理

手术前1d使用抗生素, 术后常规抗生素使用5~7d。术后第3天开始应用阿司匹林口服或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预防深静脉血栓, 疗程为1周。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 手术前尽量控制空腹血糖在10mmol/L以下, 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置换后双下肢外展中立位皮套牵引, 双下肢间致三角枕, 避免内收以及内旋动作, 防止假体脱位, 麻醉苏醒后就鼓励患者进行肌肉的等张收缩, 术后第3天开始应用下肢关节被动活动仪 (cpm) 行关节功能锻炼及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术后3~4周开始扶拐下地练习术后8~12周可负荷全身重量。

1.4 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

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指标, 满分100分, 90~100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可, 低于70分为差[1]。

1.5 随诊

患者出院后对患者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随诊1次, 并到我院门诊行X片及体格检查。

1.6 统计学处理

由第一作者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处理, 计数资料间的比较应用χ2检验;根据方差齐性分析, 本研究计量资料符合正常分布, 均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同期置换组中男20例, 女13例, 年龄 (52±3) 岁, 病程 (8±4) 年分期组中男12例, 女9例, 年龄 (55±4) 岁, 病程 (7±6) 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术前诊断

术前诊断病因及例数, 见表1, 同期与分期病例中病种的组成无显著性差别 (P>0.05) 。

2.3 术后并发症

术后复查及随访发现同期组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为2例, 分期组中为3例, 同期组中1例, 因术后摔倒致1例假体脱位, 分期组中1例假体松动。

2.4 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2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及术后关节活动度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 , 而术前、术后Harris评分、总输血量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 表2) , 这与张伟等[2]和梁秀战[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 讨论

双侧髋关节疾病需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者, 采用同期置换还是分期置换主要应取决于以下因素:年龄、全身状况、髋痛的严重程度、关节运动情况和对手术进程的预先判断。双侧髋关节疼痛及关节运动受限越严重者, 选择同期置换关节功能的改善越明显。

本研究显示, 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 同期置换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总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分期置换。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的缩短无疑给患者减轻了无形的痛苦, 同时也降低了费用, 医疗费用的降低便是我国社会医改理念中的重措, 切实符合解决“看病贵, 看病难”的具体要求。 (2) 同期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分期置换, 这可能是同期置换后双侧髋关节能够尽早同时得到了改善, 早期行功能锻炼, 左右协调性可;而分期置换术后不能在第一时间对两侧髋关节进行康复锻炼, 关节僵硬发生率较同期大。 (3) Bracy[4]和Ritter[5]认为同期置换会增加患者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周围异位骨化形成及关节功能改善不良等并发症, 但本研究得出术后并发症及Harris评分无显著性差别, Eggli[6]做了64例临床分析也未发现同期置换比分期置换并发症高。相反, 有学者认为, 同期置换比分期置换并发症要低, 本研究分期组中术后出现了1例假体松动, 为生物型假体置换患者, 该患者假体松动主要是先置换侧, 笔者认为可能是分期置换完后, 先置换侧为适应双侧协调运动, 稳定髋关节的力臂和支点得到重新调整是导致假体松动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表明, 在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及标准的全髋关节置换理念下, 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较分期置换有明显的优势, 是双侧髋关节疾病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比较双侧髋关节同期置换与分期置换的临床疗效, 得出同期置换中存在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间我科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术的54例患者分为2组:同期组33例 (66髋) , 分期组21例 (42髋) 。比较2组住院费用, 总住院时间, 总出血量, 总输血量, 术前和术后Harris评分及手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 (含术后关节活动度) 。结果 2组在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总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方面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分期置换均要大于同期置换, 在术后Harris评分, 总输血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 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值得推广。

关键词:双侧髋关节,同期,置换,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 董天华, 卢世璧, 吉士俊, 等.髋关节外科学[M].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

[2] 张伟, 梁庆威, 董理, 等.双侧髋关节同期置换与分期置换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 (12) :2155~2157.

[3] 梁秀战.成人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同期双髋置换和分期置换的临床比较分析[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10) .

[4] Bracy D, Wroblewski Bilateral.Charnley art hroplasty as a AingleProcedure[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81, 3:354.

[5] Ritter MA, Ztringer EA.Bilateral total hip art hroplasty.A singleprocedure[J].Clin Ort hop, 1980, 149:185.

[6] Eggli S, Huckell CB, Ganl K.Bilateral total hip art hroplasty[J].ClinOrt hop, 1996, 328:108.

上一篇:浅析事后抢劫罪的构成要件——以浙江省绍兴县周某某案为例下一篇:湿法脱硫真空皮带机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