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磨公路高速环境美学建设

2024-04-28

小磨公路高速环境美学建设(精选8篇)

篇1:小磨公路高速环境美学建设

小磨路是修建在自然环境良好、社会朴实和文化习俗繁多的环境之中,小磨路的环境美学建设不是简单的公路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而是把公路与自然、社会环境共为一体进行美学建设,以达到公路、社会、自然和谐共美。在自然环境良好的地区进行公路环境美学建设,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采取路线避让、公路结构形式选择都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美学建设的较好方法措施。在公路项目设计之前,应进行公路沿线自然资源、自然状况和社会文化习俗的调查与分析;在设计施工中,应避让和保护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和品种,尊重地区和民族的思想观念及文化习俗,保护和维护他们的精神信仰,并按当地民族的文化习俗行事。

参考文献:

[1]陈建新.高速公路路际景观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2]王燚.近十年来国内环境美学研究述评[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作者:张林洪 吴华金 李冰 胡乐文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电力工程学院 云南省交通厅

篇2:小磨公路高速环境美学建设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云南小磨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有效控制工期和工程费用,提高投资效益及工程管理水平,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重点项目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小磨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亦称业主、建设单位)发扬“团结务实、严谨创新、廉洁高效、优质环保”的精神,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严格管理、确保工期、控制投资、争创全优”,并结合小磨高速公路作为部省联合组织实施的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的实际,坚持“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经济”的原则,始终围绕有利于确保质量、工期、费用三大控制目标的实现,全面实施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把小磨高速公路建设成为典型示范工程。

第三条

业主、承包人(亦称承包单位或施工单位)、监理人员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公正心;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育努力学习、勤于钻研、踏实工作、尊重科学的职业道德;保持严明的工作纪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

第四条 小磨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按照本办法的要求,制定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费用、工程变更设计、施工监理、试验检测、工程稽查、工程违约处理、档案及竣工资料编制、工程物资、工程资金、示范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安全生产、道路保通、宣传报道、廉政建设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对工程建设项目各项工作依法管理,确保小磨高速公路工程质量、工期、费用三大控制目标及示范工程的顺利实现。

第二章 管理体系

第五条 小磨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工程处、合同处、拆迁安全保通处、财务处、物资供应处、总监办(稽查处)、典型示范工程办公室及小勐养总监代表处、勐腊总监代表处。

第六条

监理单位设置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办公室(简称高监办),根据招标文件

动真格”进行管理,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必须严格控制、妥善处理、不留隐患。

第十一条 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实施“业主管理、社会监督”的双向质量监管方式,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确保工程质量优良目标的实现。业主、承包人、监理人员均应自觉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监督,对检查提出的工程质量问题要及时按要求进行整改。指挥部设置工程质量举报信箱和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二条 项目部建立健全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体系,配备符合规定的试验检测设备和试验检测人员,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奖惩制度,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工程质量责任细化分解、量化到人、层层落实、重奖重惩。

第十三条 监理单位建立健全以高级驻地监理工程师为首的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业主的要求配备“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管理水平高、生活作风好”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以工程质量管理为核心,加强现场旁站、抽检、试验、量测,特别要加强对隐蔽工程、关键部位的现场监理力度,确保任何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均达到要求。上一道工序未经检验签证,不准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工程质量检验达不到要求,不准签认《中间交工证书》;无《中间交工证书》不准进行计量。

第十四条 指挥部建立健全指挥长领导下的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指挥部的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要深入工地现场,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及时解决、处理工程技术质量问题,严把工程质量关,随时掌握整体工程质量动态。

第十五条 总监代表处成立工程稽查办,不间断地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特别是加强对早、中、晚容易出现管理空白的时间段及关键工序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按规定进行现场处理,并向指挥部报告工程稽查情况。

第十六条 业主实行全员工程质量管理风险抵押金制度,具体实施办法按照《云南省交通厅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发生工程质量事故必须立即向业主报告,并对现场进行妥善处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指挥部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承包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的原则,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对有关责任人按规定进行违约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

观公正、实事求是、符合规定”的原则,质量不合格不予计量,数量不属实不予计量,资料不齐全不予计量,手续不完善不予计量,审核签字不通过不予支付。监理人员、指挥部的工程管理人员,要以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进行工程数量审核,做到谁签字、谁负责,层层把关,严格控制工程费用,最大限度地节约工程投资。

第二十五条 承包人应以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证的资料为依据进行工程计量申报。监理工程师应根据设计图纸、技术规范、业主批准的变更设计及有关文件、监理记录、监理测量数据等资料进行认真计算核实,按规定签认工程数量。业主的有关人员应对工程计量支付报表要认真复核,确认计量程序符合要求,所附资料完整齐全,计算结果正确无误,方能签字认可。如复核过程中,业主认为对某一工程数量有疑问,应进行现场核实查证。业主对工程数量具有最终否决权。

第二十六条 项目部、驻地办、指挥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工程数量台帐、变更设计台帐和工程支付台帐,做到数据真实、准确清楚,附件资料完整齐全。业主、承包人、驻地办三方的台帐须经常核对,各项数据应相互一致。

第二十七条 指挥部各级领导和工程计量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申报的计量与支付报表应按照规定及时进行审核上报,使承包人尽快得到业主支付的工程款。

第二十八条 工程计量人员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每一个数据认真进行核对,如实申报、签认工程数量。对“重报、多报、虚报、预报”工程数量的承包人和签认虚假工程数量的监理人员,按《云南小磨高速公路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实施办法》和《云南小磨高速公路工程违约处理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章 工程变更设计管理

第二十九条 业主、承包人、监理人员均可根据工程安全需要、水文地质变化、地形变化等情况提出变更意向,由业主组织监理、施工、设计四方代表进行现场研究,决定变更方案。复杂的技术方案报请省交通厅公路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进行论证。

第三十条 业主鼓励承包人、监理人员、指挥部工程技术人员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对工程提出优化建议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第三十一条 工程变更设计应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交通厅制定的《云南省公路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办法》(云交基建[2003]826号)。变更设计的审批权限和具体程序按照《云南小磨高速公路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实施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监理工作,严格执行监理程序,以工程质量管理为核心,对每道工序进行严格检验把关,对重要工序的工程质量要进行跟踪监理,加大监理力度。必须严把工序检验签证关,上道工序工程质量不合格,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第三十九条 监理工程师在管好工程质量的同时,对工程数量要严格把关,实事求是地按规定签认工程数量,有效控制工程费用。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对工程质量检验和工程数量的核实签证,要及时进行办理,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第四十条 监理单位向业主交纳监理费总额5%的优良工程保证金,由指挥部财务处在拨付监理服务费时扣交。如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等级达到优良在签发工程缺陷责任终止证书28日之内,业主向监理单位返还50%的质量保证金,竣工结算后,业主向监理单位返还剩余50%的质量保证金;否则,保证金不给予退还。

第四十一条 监理人员不忠于职守,放松管理而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或违规计量,给业主造成经济损失的,除监理单位应赔偿损失外,还应支付1000元-10000元的违约金。对违反规定的监理人员,监理单位应按规定上报有关行政主管机关,给予相应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章 试验检测

第四十二条 总监代表处设立中心试验室,中心试验室配备足够的试验检测设备和试验检测人员,负责原材料、配合比等标准试验、日常抽检试验、指挥部安排的试验检测项目,协助完成监理试验项目。驻地办工地试验室按合同文件配备试验检测仪器,完成试验检测项目。项目部设立中心试验室,负责本合同段的试验检测工作。有特殊要求的试验检测项目,将试件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检测单位进行专项试验检测。

第四十三条 试验人员应严格按照试验检测规程进行操作,工作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对提交的试验结果负责;发现试验结果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要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如因试验操作不认真导致试验结果错误,造成工程质量管理决策失误或发生损失,要追究试验人员的责任,对故意做虚假资料的试验人员,要进行严肃处理。

第四十四条

监理人员要加大平行抽检试验和现场检测力度,检测结果达不到规定值时,必须立即进行分析研究,并向上级部门报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监理单位对分项工程各项指标的抽检频率应不低于标准规定的施工单位检测频率的20%,并定期

好、工程进度快以及安全生产、示范、环保水保工作做得好的承包人进行奖励。

(2)监理单位奖励基金在承包人、监理单位违约金中开支。

具体检查评比奖惩办法按照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生产、示范、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实施办法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业主对违反合同条款、技术规范、业主管理办法及规定施工的承包人,采取“批评警告、停工整改、返工处理、收取违约金、通报、压缩工程规模、终止施工合同”等方式进行。

第五十二条

指挥部的工程管理人员在工地发现不合格工程时,均有权开具《工程违约处理通知单》进行违约处理。对不合格工程除支付违约金外,还必须进行返工或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处理,直至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为止。返工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检验签认,不得进行覆盖。

第十一章 新技术推广应用

第五十三条 结合小磨高速公路工程实际,积极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和工程质量,以科研项目促进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进行充分论证,进行技术、质量、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比较,在保证技术先进、质量可靠、费用合理的前提下推广应用。

第五十四条

对于特殊复杂尚无成熟施工工艺的项目,争取科研项目立项,与科研单位进行联合研究攻关,总结切合实际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对选定为科研试验项目的施工段,承包人必须积极支持配合,服从业主的统一安排。

第五十五条 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和检测监控仪器、工具,提高工程质量控制精度。承包人、业主均要配备先进的办公设备,充分利用工程管理软件进行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费用管理,利用网络技术传递工程资料、报表、信息,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管理费用。

第五十六条 承包人独立引进的新技术、新材料,须经监理和业主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十二章 资料管理

第五十七条

业主、承包人、监理驻地办要指定专人管理工程资料,保证设计资料、竣工资料、文书资料等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资料完整齐全。档案管理按照《云南小磨高速公路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工人员应得的费用,在工程施工期间必须确保人员基本生活费、工程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的及时足额支付,严禁克扣工程款,特别是民工款。如承包人克扣上述款项,造成民工上访上告,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造成社会不良影响,业主将采取适当方式代承包人支付,并对承包人进行违约处理。

第六十八条 承包人应保证项目部的资金正常运转,严禁挪用工程建设资金。项目部上交的管理费只能逐月上缴,每次上缴比例不超过拨付工程款的10%,不能一次计提上缴。

第六十九条 承包人须将项目部工程建设资金的开户银行、帐户、帐号报指挥部审核同意,业主支付的所有工程款一律拨到项目部帐户。指挥部将与开户银行达成协议,定期检查承包人的工程资金帐户,对工程资金进行跟踪稽查,一旦发现承包人将业主支付的工程资金挪用于本工程建设范围以外的用途,除限期追回外,业主将对承包人进行违约处理。

第七十条 业主、承包人、监理单位应建立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办法,对财务工作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对违反规定挪用工程资金,将工程资金公款私存、私自转借等违纪违法行为的人员,要给予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第七十一条 业主、承包人、监理人员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在施工期间要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大气污染,防止废方流失掩埋农田、江河、沟渠和水利设施,防止扬尘和噪声,保护绿色植被,尽力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避免造成危害和损失。

第七十二条 业主、承包人分别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由指挥长、项目经理任组长,工程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为成员,负责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以及云南省交通厅对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第七十三条

承包人应严格执行业主制定的《云南小磨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实施办法》,对违反规定施工,给环境造成危害和损失的承包人,业主按照规定收取环境保护违约金,发生第三方索赔费用的,由承包人全部负责。

第十六章 典型示范工程

1预防为主”的思想,把安全生产视同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同等重要的大事来抓。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多宣传教育,多检查防范,排除安全隐患,以“别人的安全就是我的安全”的紧迫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低到最小限度。

第八十三条 对深基坑、高边坡、桥梁、隧道等易发安全事故的工程,要制定专门的安全施工措施和方案,并向现场施工人员交待清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施工机械、车辆、设备要严格管理,机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签订安全责任书。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包括民工)应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不签订安全责任书、不办理保险的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参与工程建设。

第八十四条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爆破安全规程》等国家安全生产法规,以及《云南小磨高速公路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办法》。对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只有规定不见行动,安全意识麻痹,管理松懈,发生安全事故的承包人给予违约处理。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立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上报,并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有关规定认真进行处理。承包人施工造成的第三方损失,由承包人自负,包括电力、通信、水利、房屋损坏,以及人畜伤亡、山林火灾等。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承包人,按照业主制定的《云南小磨高速公路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对工程完工未发生死亡事故的承包人,按照业主制定的《云南小磨高速公路安全生产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奖励。

第十九章 道路保通

第八十六条 指挥部成立拆迁安全保通处,负责组织、协调施工路段的保通工作。第八十七条 保通部门要与沿线交警部门积极配合,争取交警部门对保通工作的支持。发生交通事故要立即报告交警部门到现场进行处理。

第八十八条 承包人要在施工路段设置规范、醒目的交通安全标志。危险、阻车路段要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安排保通值班人员,配备通信工具,控制和疏导车辆。对乘有旅客的大客车要进行重点保护,对不听指挥的驾驶员进行批评教育。

第八十九条 由于施工需要必须改道绕行时,必须提前将施工方案、改道路线报告

3堡垒作用,对全体干部职工做好廉政教育,在全体干部职工队伍中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为民、一心为公、清正廉洁的意识,培养一批政治清廉、业务过硬、工作踏实、作风正派的干部职工队伍。

第九十六条 欢迎人民群众对违纪违法行为如实进行举报。指挥部对有违纪行为的干部职工将进行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章 学习培训

第九十七条

业主、承包人、监理单位要采取会议、培训、讲座、自学等形式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政治鉴别力和业务水平,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工作上使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造就一批政治可靠,业务精通、管理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

第九十八条 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鼓励和支持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自学,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根据工作需要,安排技术管理干部参加专项业务培训,考取专项岗位资格证书。适时安排电子计算机应用、知识经济、现代管理等先进知识的讲座学习,营造爱学习、钻业务、比知识,讲贡献的良好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

第九十九条

对要求学习上进的干部职工,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应给予支持。对成绩突出,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取得科研成果的干部职工给予奖励。

第二十三章 指挥部内部管理

第一百条 指挥部根据工作业务制定各处室工作职责和人员岗位职责,通信工具使用管理办法,车辆使用管理办法,办公用品、用具购置管理办法,工资、补贴发放管理办法,公文处理程序及文书档案管理办法,考勤考核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措施,在指挥部内部执行。指挥部要体现“制度管理人、职责管理事、政绩管升降”的原则,打破平均主义的观念,爱岗尽职、各尽其责。

第一百零一条 指挥部的领导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要发扬“团结务实、严谨创新、廉洁高效、优质环保”的精神,严格管理,加强服务,不断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二十四章 附 则

篇3:小磨公路高速环境美学建设

1 项目区环境概况

国道213线小勐养至磨憨公路是西部大开发省际公路通道甘肃兰州至云南磨憨的最后一段, 是连接东西亚、南亚国际大通道昆明—曼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家干线公路网及云南“三纵九横、九大通道”路网中起骨架地位的作用。同时, 该项目部位于西双版纳旅游风景区内, 途经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热带雨林谷、热带雨林植物园等多个著名景点及傣族、爱尼族、基诺族等民族村寨, 具有旅游大通道的功能。

该项目全长约177公里, 起于思小公路止点, 止于磨憨口岸 (中老边界) 。

1.1 自然生态环境

1) 植被:小磨公路所穿越的西双版纳地区植被覆盖率高达92%, 其中自然林地占45%, 境内有热带山地雨林、季节常绿、阔叶林、灌木次生丛林、竹林及草丛等天然植被, 开辟有多个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有橡胶林、茶林、果林、农作物等多种人工植被, 从而构成了丰富的植被系统。2) 植物:西双版纳保存着北回归线上原始风貌最完整的热带雨林, 有“植物王国”及“物种基因库”之美誉;植物5000多种, 占全国植物种数的1/6;有番龙眼、望天树、千果榄仁、箭毒木、云南紫薇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341种;有药用植物1715多种;油脂植物115种;香料植物52种;水果植物110多种;花卉植物4大类近100种, 为全国之最;有野生牧草和其它热带植物3000多种;有800多年前栽培和1700多年前野生的“茶王树”, 是著名的“普洱茶”的故乡之一。3) 野生动物: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优越的森林环境, 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貌形态, 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 有亚洲象、印度野牛、绿孔雀、白XIA长臂猿等重点野生保护动物。

1.2 区域旅游环境

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被誉为“动植物之乡”、“孔雀之乡”;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境内有“热带植物园”、“野象谷”、“原始森森公园”、“版纳风情园”等A级精品景点18处;其它旅游景点100多处。开通多条境内及边境跨国陆路, 澜沧江~~湄公河跨国水上航道、同时开通有多条国内、国际航空旅游线路, 是国家级重点旅游景区之一。

2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2.1 生态环境影响

公路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和分割土地、开挖路堑、填筑路堤等, 从而导致原有的土体结构、表面植被、水循环路径被改变或破坏, 进而影响生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由于表土的损失、土体结构、水循环路径的改变, 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打破了物种的生长及活动规律, 相应地减小了路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 由于填挖导致的地表土质松, 边坡岩体的滑坍、移动、裸露, 造成含水量降低, 从而影响坡面植被, 路域内林木覆盖率降低, 局部生态结构的改变为路域生态系的正常演替埋下了隐患。3) 由于地表裸露、地表含水量的降低, 有可能导致在雨季引发坡面侵蚀, 进而演化为水土流失、山体崩坍、河道堵塞等自然灾害。4) 由于要进行建设, 则不可避免地有人为的活动, 这就直接或间接地对项目区域内某些野生动物的栖息、日常活动造成影响, 可能影起局部食物链的的改变, 进而影响生态。

2.2 水土保持分析

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 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有:施工有可能导致的局部地形起伏增大、坡度增大;由于工程建设原因因造成的土质含水量降低、风化或半风化的红壤、赤红壤、砂壤等风化物的增加, 加之其多分布于山区或半山区, 抗冲刷能力变差;植被覆盖率低;植被覆盖率高, 但是分布不均匀;施工过程中建筑垃圾的弃扔影响到的原有的河流及山洪排放, 进而导致水土流失。

2.3 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影响建设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众所周知, 施工导致的二次扬尘是空气质量污染的主要因素;同时, 工程施工车辆、管理车辆等直接间接的的除了扬尘, 还有尾气排放, 也是造成当地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沥青的加工、铺筑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中含有的有害物质, 有损于操作人员及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

但是, 值得一提的是施工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是暂时的, 会随着施工的完成而逐渐消失。施工完成后进入营运期, 过往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也不会对当地空气质量造成太大的影响。

2.4 水、噪声影响分析

项目区内主要生源用水原为澜沧江主其支流, 江水清澈。区域内的主要水源为澜沧江及其水系的支流沟渠, 在施工期内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有:施工材料 (土、石、砂) 经雨水冲淋后进入附近水体增加水体的浑浊度;施工用地材中的砂、砾石等均取于澜沧江, 通过机耕便道运往施工点, 间接地对相关河流水质起到影响。

综合上述原因,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实施建设与环保并举, 塑造与自然和谐的公路景观成为本项目建设的主要目标与内容之一。

3 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3.1 生态保护措施

1) 设立具体目标。本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存在于项目建设期, 因此, 项目在建设初期就定了一系列工作目标, 体现到环保方面即: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尽可能减少用地, 减少红线外扰动;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景观需要灵活应用公路技术指标;一坡一设计;避免大填大挖;减少弃方。

2) 规范施工。严格实行二次清场, 在第一次只对路基范围内进行清场的基础上, 第二次根据开挖后地质情况、地形特点、确定分台高度、边坡度, 从而更准确地确定二次清场范围;废弃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地点堆放, 严格禁止胡乱堆砌及向水体直接倾倒;对原有沥青路面废料, 取出后进行深埋, 表层植树绿化;在桥梁施工方面, 要求只对桩基、桥台位置进行清场;对盖梁和梁板安装有影响的树木只做截枝处理, 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在隧道施工方面, 洞口采用直接进洞, 施工中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要实现绿色进洞、零开挖进洞、自然进洞。

结合典型示范工程的要求, 小磨公路将生态恢复作为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部分:在进行植被恢复的同时, (如:移植灌木种草、液压喷播植草, 挖沟植草、土工格式植草等) , 还应用了竹篾栅植草、主动网下压土袋及框架植生袋等新技术开展路域绿化防护和植被恢复。不仅如此, 还借鉴国内外绿化景观设计和公路生态防护经验, 设计了阶梯挡墙、民俗挡墙等生态景观挡墙, 对高大路堑桩板墙墙面及隧道洞门作专项景观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防护与绿化、美化结合, 增加了公路的文化内涵。

3.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 在主体施工区, 路基挖方、填方边坡时进行防护;土石运输中防止沿路撒漏, 对重点开挖和填筑地段提前安排施工, 并争取在旱季完成;路基完工后, 趁气温条件好, 尽早安排雨季有关边坡的绿化, 尽量减少水土流失。2) 在临时工程区, 临时工程使用完毕后先清场松土, 然后视原地表植被情况进行覆土, 再种草、栽植灌木或者复耕。3) 根据弃土场规模大小、占地类型、环境情况制定不同的防治措施, 同时工程措施与生态防护相结合, 实现快速防治水土流失和景观协调的统一;坡脚设置挡渣墙或者护脚, 工程防洪、排水、排洪均采用二十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占用草地或林地的, 其坡面和平台种草种树, 占用耕地的则填土复耕。4) 施工便道, 尽量避免占用农田, 减少开挖量;及时做好挡防排水设施, 并将路面硬化;将部分适宜保留的施工便道作为当地机耕道, 不再利用的便道需采用直接撒播植草进行植被恢复。5) 进场施工前应先将场地的表土剥离, 施工完毕后清除场地内临时建筑和20公分地表硬化层, 并回填表土, 施工土地整治后归还当进行复耕或者还林绿化。

3.3 水环境保护措施

在建设中, 不但应该保持原有河流的水体清澈, 还要对部分河道、河堤进行顺直清理和加固处理, 在路线选择上注意自然水流的保护, 不改变水流的方向, 不压缩过水断面。

施工期, 在挖填较大的路基下部设置截水沟, 将雨水冲刷路基的泥水引至沉淀池, 既防止大规模水土流失, 又净化水源;施工营地设旱厕和生活垃圾收集站, 并加强管理和环保的宣传力度, 对生活废弃物采取集中收集后处理, 防止生活垃圾污染环境和水体;对施工物资, 如沥青、油料、化学品等进行妥善保管, 远离水体堆放, 防止雨水冲刷后进入水体;桥梁采用围堰施工并在施工期结束后及时进行清除, 避免建筑垃圾阻塞河道, 同时施工机械都安装相应的油水分离装置, 防止水体的油污染。

3.4 声环境保护措施

“小磨”公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 尽可能能减少施工期间机械噪声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具体做法如下:

A:先排查沿线敏感点, 建立相应台帐。B:施工尽可能安排在7:00~22:00进行, 如沿线100M以内存在敏感点, 禁止夜间施工;相对固定的机械, 安置在敏感点150M以外的场地;爆破均在白天进行, 禁止大药量爆破, 尽可能地减少对附近沿线居民及野生动物的扰动;合理选择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及时间, 并随时修复便道, 以提高其平整度, 降低因车身颠簸、振动产生的噪声;加强施工机械的日常维护及保养, 以保证机械在最优状态下工作。C:倡导文明施工, 重视施工人员的素质教育。

3.5 空气质量保护措施

“小磨”公路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履行各项环境空气质量保证措施, 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具体表现在:

A:在施工现场, 如路基材料拌合场、材料主要运输路段及时进行洒水降尘;运输材料的车辆进行蓬布覆盖以防止粉尘飘扬及颗粒洒漏;使用罐装沥青, 从而避免了沥青的损耗、占地及脱桶对环境的污染;将全部热拌站建在公路沿线视线范围以外下风向处, 并选用先进的全封闭式的沥青熬化设备, 以满足卫生防护要求;尽快压实新建路基, 以减少粉尘来源。B:强化材料运输车辆的控制及疏导, 减少因高速、减速、刹车、启动等带起的粉尘。C: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要求他们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做起, 在做好环保工作的同时, 确保自身健康。

4 结语

篇4:小磨公路高速环境美学建设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0-0158-02

高速公路是指能适应年平均昼夜小客车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生态环境从生态学上讲是指生物有机体周围的生存空间的生态条件的总和,从环境科学上讲。生态环境扩展到指影响生态发展的环境条件的总和。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

高速公路的建设活动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资源破坏,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即造成生态破坏。对于一个平衡的自然生态系统而言,道路的廊道与分割效应是对生态环境最直接的破坏,其次是高填深挖、弃土弃碴对原生物群落生存环境的彻底改变,第三是公路建设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高速公路是跨越生物群落乃至若干生物群落的带状工程设施,建成后。随着绿化和生态恢复为主的环保工程的实现,出现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称为“路域生态系统”,它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自然或人工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研究高速公路建设和路域生态系统二者之间的新和谐,寻求一种新的动态平衡,已成为当前公路建设的研发热点和重点。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总的地势是“两山夹一川”,东部太行山脉。西部吕梁山脉,以及哺育山西儿女的黄河支流汾河谷地,自古以来这里就被称为“表里山河”,在这片土地上广泛分布着林区、矿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等等生态敏感区域。敏感生态问题繁多、复杂。

山西省人民政府2008年年终表布政务信息,确定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为人字形骨架,两纵十一横十二环。规模到2020年实现6160km。我们在看到全省高速公路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伴随着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日益凸现。因此。必须重视高速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与营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的是临时性的,表现为同期影响,有的是持续性的,表现为长期影响。

1.1持续性影响

1.1.1廊道与分割效应的影响

高速公路一旦建成通车后,即形成一道长约几十千米甚至成百千米的空间廊道,对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了人为分割,使得原来的动、植物,微生物生存环境遭到割裂破坏,阻扰了区域内生物之间进行遗传上的交流,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现在有一种补偿损失的尝试,即环境补偿设计,如设计上跨或下穿式的“动物通道”或“生物走廊”。

1.1.2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扰动原土面积大,建设过程要改变原山地丘陵地表植被的固有态势,从而会形成大量裸露的土石体,在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及混合侵蚀的作用下,极容易形成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持续影响,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土石方工程和临时工程。

1.1.3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运用一定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和治理改造活动。作为建设用地的大户,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营运势必对其周边的土地利用产生深远影响,许多农田可能永久失去农业生产能力,耕地的改变会引起农业人口的变化,进一步会引起劳动力结构和文化的变化,某种程度上又会改造原有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

1.1.4对环境敏感地区的影响

环境敏感地区包括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历史文化保护地等需特殊保护地区;天然林、重要湿地等生态敏感与脆弱区以及具有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等社会关注区。高速公路路线长,不可避免地会穿越一些环境敏感地区,加重了这些区域的保护压力。

1.2同期影响

1.2.1声环境的影响

公路施工期间,各种作业机械和运输设备都会产生施工噪声,碾压设备、拌和设备、钻进设备、爆破设备等都是强噪声源。噪声不但干扰着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动物也产生严重影响,强噪声会使鸟类羽毛胎落、不产卵,甚至改变栖息习惯。

1.2.2水环境的影响

公路施工过程中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中的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两个方面。钻渣、泥浆、施工船舶污水、生活污水及废弃物以及建筑材料的流失等是主要的排放源。它们对沿线地表水体的水质产生影响。

1.2.3空气环境的影响

空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扬尘、烟气和动力设备排出的尾气污染,其中,以粉尘污染和沥青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为突出,粉尘来源于路基开挖、填筑、材料运输、拌和及土石方施工,烟气主要来源于沥青混合料作业过程中的拌和和摊铺。

1.2.4社会环境的影响

高速公路施工必然要涉及到征地折迁,会造成一定数量的居民搬迁,使沿线居民人口结构及需求发生变化,改变了原有居民的联系及交往方式,影响到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

2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2.1树立正确的公路建设生态理念

公路建设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路建设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传统的公路建设强调通达的目的,注重技术标准和通行能力,忽视了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公路生态观,不能把公路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简单地理解为公路绿化、种草、种树,也不能抓住部分环境敏感点,强调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对它动不得,不能动,从而简单地否定公路建设项目。只有科学地评价公路交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公路交通的建设、管理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公路交通与区域环境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2.2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

2.2.1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客观地要求对公路建设项目作深入透彻的评价研究和分析,并通过评价研究和分析寻找合理可行的保护方案。由于公路建设项目的线性性质,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评价体系也不应相同,因此,在评价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时应建立适合本项目沿线地区的评价体系,通过修正既有的评价模型和模型系数,完善指标体系,才能达到符合实际的全过程、全方面评价的目的。

2.2.2设计应以公路与自然相和谐为核心

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最大限度保护,最小程度破坏和最大限度恢复,要做到上述要求,必须从勘测设计人手,并且贯穿始末,因此公路设计的任务就应该是:创造一个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融的工程空间。实践中,必须摒弃“就公路、说公路”的观念,必须摒弃“先发展、后治理”的思想,既要创造适宜人的活动空间给人们使用,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不被破坏,才能真正做到尊重自然,以人为本。

2.2.3建立健全施工期环境管理体制

篇5:小磨公路高速环境美学建设

关键词:山区高速,永吉高速公路,工程环境监理,环境管理研究

0引言

“十二五”期间, 我国公路建设取得迅速发展的成果。截止2014 年底, 湖南省公路通车总里程23.63 万公里, 公路密度达到11.15 km/10 km2。交通部 《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 (交环发[2004]314 号) 和环保部 《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通知》 (环发[2012]5号) 等陆续颁布的国家政策法规, 明确地提出了要求进行施工期环境监理, 体现了国家发展绿色交通的理念。

永顺至吉首段高速公路 (永吉高速) 是湖南省龙山至吉首高速公路南段, 全长84.2 km, 全线位于湘西州境内, 是连接湖北省的重要省际通道, 也是奠定湘西黄金旅游走廊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地理位置图详见图1。对永吉高速公路推行专项环境监理既能满足高速公路建设对环境影响最小化,又符合湖南省绿色高速发展要求,同时也对交通行业环境监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主要是指为建设项目提供专业化的环保技术服务和咨询, 并指导和协助项目建设者更好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因此, 必须首先明确永吉高速环境保护目标 (主要有生态、声环境、大气、地表水等环境保护目标) 。

1.1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永吉高速生态保护目标有重要环境敏感区、植被、野生动植物资源, 公路动土范围内 (路基、取弃土场) 的水土保持设施以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的耕地等, 具体见表1。对生态保护目标施工环境监理, 陆域范围内主要包括控制生态环境破坏的拦渣工程和治理工程、临时遗迹地恢复工程、绿化和景观美化工程、特殊坡面绿化工程等;水域范围主要包括鱼道设施、湿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1.2声、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经过现场踏勘确定了路线环评范围内共有23个敏感点, 其中主线敏感点20个, 含2所学校, 连接线敏感点3个。敏感点部分具体情况, 见表2。依据龙吉高速环评报告书, 该23 处敏感点中有十里堰、新村和小木耳等6处存在超标。

1.3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永吉高速跨越的河流有猛洞河、酉水河、酉水谷阳河、峒河等8 条河, 地表水环境主要保护目标见表3。

2环境监理工作内容与方式

永吉高速多为山地、丘陵, 河流较多, 水系发达。为最大限度保护环境施工, 主要针对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包括路基路面和临时用地工程以及桥涵工程开展环境监理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置。

2.1路基、路面和临时用地工程环境监理

首先,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路基和路面开挖以及回填等施工行为, 会对公路沿线生态及鸟类栖息地等将造成很大影响。其次, 在取土过程中, 表层土壤不断剥离导致破坏土壤结构破坏, 同时引发土壤肥力的不断下降。再次, 弃渣也是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其选址合理性, 将可能直接关系到水流淤积, 并进一步关系到地基垮塌、山体滑坡和农、林、牧地等沿线土地的损毁。最后, 沥青拌和场等临时施工场所的选址, 往往占用或临林、耕、园地。不仅会对占地附近的水、气、声环境造成影响, 而且临时施工场会地将对附近的生态植被和鸟类栖息场所进一步造成影响。

此外, 施工原料的堆置或洒落, 都会不断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从而不断破坏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生存的理化环境, 最终导致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再次, 高速公路建设存在的夜间施工产生高亮度照明和噪声, 也会影响附近的昆虫、鸟类等动物生理状况, 以及种群繁衍。

2.2桥涵工程环境监理

在桥涵工程施工过程中潜在的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如表5所示。

3施工期环境监测结果分析

3.12015 年度监测工作统计

2015年度, 永吉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监测项目组按季度分别在2月、6月、8月、11月进行了4次施工期环境监测工作。

2015 年度工程施工期间环境噪声监测点共12处, 产生有效监测数据共192 组, 达标率为100%;TSP监测点3处, 产生有效监测数据共36组, 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监测点有2 (个) 条水系, 产生有效监测数据共64组, 达标率为100%。

3.22015 年度空气环境质量

2015年度SP各季度监测值范围见表6。

图2表明, 2015年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环保措施逐步落实, 各施工路段周围的环境空气TSP总体上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控制, 总体评价良好。

3.32015 年度水环境质量

由于跨越酉水古阳河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源头水源保护区, 因此采用了酉水古阳河施工期地表水监测数据作评估水环境监理效果典型 (见表7) 。

2015年酉水古阳河施工河段全年水质无明显变化, 水环境总体评价良好, 全年水质四项指标检测达标率为100%。

3.42015 年度声环境质量

2015年度施工期噪声监测总体情况:在 (三友村、土洲、水井湾、下中寨、石家寨等) 23个敏感点进行环境噪声监测。全年施工期环境噪声监测中, 居民区各监测点昼间达标率均为100%;居民区各监测点夜间达标率为100%;文教区监测点昼间达标率为100%;文教区监测点夜间达标率为100% (图3) 。

从达标率柱状图显示以及各噪声敏感点昼间夜间超标情况来看, 全年声环境状况良好, 施工所产生的噪声未对周边居民区以及学校带来不良影响, 但仍希望施工方继续采取环保措施, 保持良好的声学环境。

4结语

公路工程专项环境监理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 因此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通过永吉高速公路的环境监理工作有序开展实践, 获得了一些工作成果, 特别对于一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和王村景区三级保护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 以及酉水古阳河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源头水域进行一些保护和规避措施。同时, 施工期监测数据表明, 通过实行环境监理项目整个过程的生态保护和工程建设“绿色、环保、安全”建设的理念协调一致。

参考文献

[1]石煜, 陈琳, 李媚, 等.论述高速公路建设中环境监理与评价-以湖南省垄茶高速公路为例[J].中外建筑, 2015, 07.

[2]杨文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监理体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环境学院, 2005:10-50.

[3]杜丽英, 王万德.论述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管理[J].节能环保, 2010, 9:81-83.

[4]罗卫华, 艾传荣, 等.邵怀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实施与研究[J].公路工程, 2007, 32 (5) :143-146.

[5]刘珂林.高速公路环境监理体系分析及应用初探[J].中国公路, 2012 (z1) :237-241.

篇6:小磨公路高速环境美学建设

【关键词】高速公路 建设项目 生态环境防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U41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344-01

一、引言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速公路是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产物,高速公路建设加快了不同区域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整体发展,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大规模的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的,提高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交的特点,在其建设与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对高速公路区域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高速公路周围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重建逐步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本文系统的阐述了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历史沿革,重点分析了高速公路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尽量减小、保护生态环境的防护策略,研究结果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探究我国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发展的历史沿革

20世纪80年代,高速公路开始在我国建设,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大规模进行高速公路的建设。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稳步发展,近年来国内加大投资,加快高速公路及其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来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止到2008年年底,据统计,中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73万公里,达到建国初期的46倍;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公路建成48896公里,比例达到规划里程的56.5%;根据国家重点公路规划与国家主干线发展规划,至2010 年,中国新建的高速公路就达到24000公里,规划预计2020 年建成约 8.5 万 km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发展,极大地缩短了省市之间与重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不同区域间相关人员、技术、商品以及信息的交流速度,在更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为拓展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前期输入条件,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竞争、生存的能力,为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重要的贡献。

三、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高强度的作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依据历年来的建设实际情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对所在区域或相邻区域内的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是实质性的,对大气环境、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水环境、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空气污染、声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都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探究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涵盖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项目中取土挖方、土地的临时和永久占用、及其作业等对土壤结构的破坏造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其关键的影响因素,其一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永久占地彻底改变了土地的利用功能,减少了生态绿化面积,造成植被覆盖率降低,以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系统总的生产量降低;其二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造成了部分水土流失,高速公路在建设施工过程中的路基防护工程、路基开挖、取土、采石采砂、桥梁架设、临时设施搭建以及施工便道等一系列工程,致使原地表形态改变,土地表层的抗蚀能力降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三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对所在区域与相邻区域的植被与其他景观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高速公路施工期间,在主体工程施工、材料开采、取弃土场、材料堆放以及运输便道过程中都会对原有地面进行开挖或填筑,施工期间造成土层地质的改变,土壤的供给能力发生变化,导致施工地区的植物生产能力下降,不可避免地会对景观造成影响,现代化的景观别致,告别了绿色农田的田园景观,新建的景观被公路带蜿蜒分割,高山的地形地貌也渐渐人为的改变,切断了自然风光的连续性。其次是对高速公路路域居民的生存、生活与人际关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高速公路开通后是全封闭的,公路附近的居民不能随意穿越高速公路,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生产体系。最后高速公路的建设对沿线的土地利用,地质、水文环境,水土资源,沿线声音环境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保护生态环境的防护策略

高速公路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营运等各个阶段。高速公路建期间要实施全过程的环境保护,保证高速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探究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保护生态环境的防护策略,首先对选址方案进行系统优化。实践工程在高速公路选线、滑坡治理及其边坡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周围植被的有效防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其次进行环保的专题研究,注重景观与绿化设计。强化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的专题研究,在保证在建工程安全稳定的大前提下,改善、美化道路景观,减少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提出防护工程的设计要求,解决防护工程的关键技术。在实际工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地质环境的外在环境的影响,开展特殊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技术的研究,优化设计方案,选择经济性好、施工方便的最佳防护的设计方案。

五、总结与建议

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为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现代社会,在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非常重视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在实践工程中需要提出生态防护工程的设计要求,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原则,尽量采用生态工程的技术,解决防护的关键技术,建立稳定的路域生态系统,进行环保的专题研究,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革,张绪宏.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10):50.

[2]孟繁萍,段丽杰,任建锋. 浅析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减缓措施[J]. 中国科技信息,2010,(23):22-23.

[3]张明.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护措施[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2,(01):96-98.

篇7:小磨公路高速环境美学建设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开放系统。地下水是地质环境的重要因素, 也是高速公路建设中必须考虑的水文地质因素。在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营过程中, 如果建设区地下水环境发生变化, 那么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地质环境也将会产生相应的改变, 进而反作用于高速公路的施工及运营。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在遵循HJ 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地下水环境的前提下, 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 从而更好地为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 评价目的及依据

在地质条件复杂地区修建公路工程对地下水环境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 需对其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

1) 查明评价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调查和了解项目可能影响区域地下水的因素, 找出高速公路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制约因素。

2) 综合建设区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拟建工程建设运行特点, 识别并预测评价高速公路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要素、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及地下水可能的变化趋势。

3) 以公路工程的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为宗旨, 提出公路建设对地下水环境不利影响的防治措施建议。

4) 从地下水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面, 论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等。

评价依据有:

1) 环境保护法律。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等。

2) 环境保护规定及条例。

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等。

2 评价内容及方法

2.1 评价区的地下水功能分析

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区地下水功能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提。施工前期应依据《全国地下水功能区划定技术大纲》的要求和规定, 参考已完成地下水功能区划, 结合实地调查项目穿越区域的地下水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具体应从地下水资源、地下水环境和地下水地质环境等三方面分析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及其在空间与时间上的变化, 评价这些变化对建设区人类社会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2.2 评价等级及内容

拟建高速公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是以建设项目地下水供、排水规模、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范围、建设项目场地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大小等综合条件为依据, 根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进行划分的, 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评价内容包括:

1) 建设区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循环及隧道上部生态、生活用水现状;

2) 预测建设区地下水漏失情况;

3) 论证高速公路施工对建设区地下水环境及上部生态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调查建设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用水对象, 并评价工程施工期、运营期对地下水的影响;

4) 研究建设区地下水环境影响、缓解措施;

5) 从地下水环境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综合论证高速公路建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3 评价工作的实施

评价工作的进行需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渐次进行, 步骤如下: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项目工程概况→环境状况初步调查、初步工程分析→识别环境影响、确定评价工作重点和评价重点→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专题评价工作方案→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水文地质条件调查、环境水文地质问题调查、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工程分析→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解析法及经验判断→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和对策。

3 公路建设对地下水影响分析

公路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 公路建设完成后, 对地下水的影响可在短时间内完全恢复。因此公路施工排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属短期影响。施工结束后, 施工废水不再产生, 地下水水质、地表水水质随径流和交替将很快恢复。

3.1 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1) 公路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公路边坡进行开挖及支护。在开挖过程中, 含水岩层或强透水性岩层暴露, 地下水渗出, 地下水位降低, 降雨及地表水还会从暴露处入渗, 升高地下水位。支护措施的施加也会影响坡体内地下水环境。如采用锚杆、锚索等进行支护, 将降低坡体内的渗透性, 升高地下水位;排水孔等措施的运用又可以增加坡体渗透性, 降低地下水位;抹面、勾缝等护坡技术阻碍了坡体内地下水的排出, 升高了地下水位。因此, 在选用公路边坡支护措施时, 应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恰当的支护及护坡方式;

2) 隧道开挖过程中的施工排水也不可避免会对地下水的水位产生影响, 打破建设区地下水原有的平衡系统, 一般情况下, 隧道施工排水会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 包气带水量减少, 地表植被的生态用水减少;

3) 高速公路施工期, 在填筑路基的过程中, 路基基底应力的增加使地下水渗流路径增长, 减弱了路基基底的渗透性, 升高了地下水水位, 改变了地下水渗流方向;

4) 高速公路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施工, 将使公路附近的岩土体产生裂缝, 增加其渗透性, 降低地下水位;地表水沿裂缝入渗, 还将升高地下水水位;

5) 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 路堤基底的振冲、换填过程, 增加了路堤基底的渗透性, 路基基底及其周边岩土体的地下水位随之降低。同时, 路堤周边岩土体的排水固结密度增加, 渗透性减弱。

3.2 施工期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施工期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主要在:热拌场涉及的沥青路面材料中含芬、萘等有毒物质, 降解速度慢, 容易污染土壤和水源;冷拌场、预制板场泥浆水渗滤液以及在热拌场、冷拌场和预制板场办公生活区中厕所污水等可能渗入地下, 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4 高速公路建设对地下水影响防治措施

4.1 高速公路施工期防治措施

1) 加强施工期地质、水文地质研究, 加强超前地下水预测。

2) 施工前应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严密监测涌水量及水位。

3) 加强对高速公路附近村庄生活饮用水源、生产用水的监测。

4) 对于出现涌水状况的部位, 应加强地下水涌水量的观测和水质分析, 对涌水位置、涌水形态、涌水量大小、涌水量动态变化、含泥沙情况、水的侵蚀性等进行详细监控, 及时评价涌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5) 开展地下水位的动态观测, 开展水质监测工作, 监测地下水大量排放后对水环境特别是水质的影响。

6) 采用物理化学法处理施工废水, 在施工场地附近建设污水沉淀池与污水处理设备, 以控制污水的排放, 减小施工废水对施工区地下水环境的不利影响。

4.2 高速公路运营期防治措施

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 公路建设完成后, 对较大涌水点采取封堵措施后, 地下水位变化小, 地下水位在1年~2年内可以大致恢复。此施工排水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属短期影响。施工结束后, 施工废水不再产生, 地下水水质、地表水水质随径流和交替将逐渐恢复。

5 结语

当今社会,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项较为普遍多见的工程建设, 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价应在遵循HJ 610-2011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地下水环境的前提下, 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 从而更好地为工程建设决策、地下水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及建议。

摘要:探讨了高速公路建设中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依据、方法和内容, 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与建议, 对建设区地下水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及高速公路工程的合理施工与运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速公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参考文献

[1]HJ 610-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S].

[2]DZ 0225-2004, 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

[3]GB/T 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S].

[4]冯张龙.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环保措施[J].山西建筑, 2007, 33 (5) :268-269.

[5]蒋忠信.隧道工程与水环境的相互作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4 (1) :121-127.

[6]王大纯.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5:81-94.

[7]任毅, 胡壮志, 杨幸.公路隧道工程中的环保问题及对策[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8, 4 (2) :365-373.

篇8:小磨公路高速环境美学建设

关键词:道路绿化美学 高速公路 应用

道路绿化美学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目的,就是要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因此,对道路绿化美学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1 道路绿化美学的内涵和意义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运用绿化美学理念,调节周围环境,达到美化之目的。为此,在高速公路工程,道路绿化美学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从自然美的角度来分析,道路绿化美学突出了自然事物的美,它是以自然的感性形式而直接引起人的美感,是自然物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道路绿化美学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根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就其本身来说,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是和自然的一种统一,此外具有多面性,因为人与自然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道路绿化美学的自然性来源于物质功利,表现为精神功利。道路绿化美学在高速公路中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的风光美,将大自然中的美好风光,以感性特征直接表现出来,引起人们的美感,激发人们的热情,净化人们的心灵。

其次,从环保的角度来分析,考虑树种生态适应性问题,种植适宜品种;考虑树种多样性,保证防护林体系稳定性;针对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不同工程建设方案,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尽管科学技术已很发达了,但人类仍旧要与自然和平相处,与此同时,还通过设计出的标准化、易操作的高速公路工程样板,运用现代高科技,加强了对生态系统的调控,并且利用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加强对高速公路建设的理论性指导,综合考虑到不同气候环境、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高速公路工程模式应具有的特色,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发展。

2 道路绿化美学在高速公路中应用的必要性

目前,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全球气候发生巨大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生物多样性锐减,这是因为人类在营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时,咨意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为此,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运用道路绿化美学理念,抑制环境的不断恶化,解决人类生存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另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拥有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具有主观性。而道路绿化美学在高速公路中应用,把自然美与艺术美结合,方便于人们欣赏,并且可以化丑为美,提升公路工程的审美价值,从而推动社会前进。

3 道路绿化美学在高速公路中应用

3.1 确保植物的多样性,提升绿化效果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即地球上的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这些都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减少破坏生态环境、掠夺式开发、乱捕滥猎及盲目引种等行为的发生。,因此,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应建立合理的开发利用机制,通过合理的开发和引进,增加了物种多样性,但是要注意引入外来物种,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原有的营养结构,可能会不利于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此,在引进时,需要由专业人们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后,进一步的改善该区域的环境,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这样,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

3.2 遵循生态原则,增强绿地覆盖率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要以生态理念为导向,遵循物质循环再生与物种多样性和整体性等原理,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道路绿化美学在高速公路中应用,不仅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道路绿化美学的应用,一定要遵循生态原则,如在种植树木时,首先要考虑所栽树种必须适应当地环境,以及考虑环境容量问题,即协调与平衡原理;其次不能种植单一物种林木,为提高人工林的稳定性,应充分考虑物种多样性,实现生态物种的生存、繁衍、发展。

3.3 坚持整体性原则,提升城市环境

整体性原理是涉及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进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故在建设高速公路工程时,一定要均遵循整体性原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向生物圈索取资源的数量和速度剧增,同时向环境排放的废物也远远超过生物圈的自净能力,造成了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因此,人类作为能控制自身发展和具有创造力的主要因素,要采取科学措施,才可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就需要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在建立不同的高速公路工程时,要遵循不同的设计原理,不能相互照搬,应因地制宜,并且要针对实际情况,拟定目标,进行实施调查、系统分析、可行性评价与决策和技术设计,合理控制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②在进行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时,应积极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强大自我恢复力,节省投资;③生态恢复力有限,不能认为有了高速公路工程,就可以先污染破坏后治理;④要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尽量不对原有的设计做较大的改动、多从立体空间设计方面考虑,有效利用空间,呈现立体层次,同时,要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周期,尽量让公路周围环境四季如春。

3.4 坚持可持续发展,提升工程社会价值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环境质量、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建立必须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优化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公路工程之路,有了较好的资源基础和广阔前景。

总之,在高速公路工程中,道路绿化美学的运用,一定要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及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提升物种多样性,促进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4 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

21世纪将是我国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进入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世纪,森林的生态保护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道路绿化美学在高速公路中应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西方国家的高速公路工程,除了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之外,主要通过介于工程和依靠自然恢复力的一种中间途径,集中于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开矿后的废弃地以及湿地等进行生态恢复。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已经不单纯是环境污染问题,而是与人口激增、环境与资源破坏,能源短缺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高速公路工程不仅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其次,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要遵循“整体、协调、再生、循环”的基本原理,认清我国高速公路工程的不足之处,加强定量化模型的指导,提升设计的高科技含量,加强生态系统的调控,并且采用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使我们祖国的大地呈现一片郁郁葱葱的美好景象。

5 总结

我国高速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有效地运用道路绿化美学理念,既要提高经济效益,也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促进我国现代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飙.高原地区高速公路绿化景观构建的思考[J].青海交通科技.2010(4).

[2]荆玉明.夏孝维.基于时间维度的高速公路绿化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15).

[3]王永刚.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在公路建设中的体现[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6).

上一篇:四年级我学会了什么作文下一篇:新申请独生子女证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