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理论

2024-05-09

经济发展的理论(共8篇)

篇1:经济发展的理论

说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

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揭示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和解释持续经济增长的可能。尽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说明经济的持续增长导入了外生的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率,但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并没有能够从理论上说明持续经济增长的问题。生增长理论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突破在于放松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设并把相关的变量内生化。在引进技术创新、专业化分工和人力资本之后,内生增长理论得出以下结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索洛模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改变资本-产出比率为常数的假定,发展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但索洛仍然没将技术进步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模型,这是一个重大缺陷,因为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现实中一个明显的事实。

篇2:经济发展的理论

概念和内涵

循环经济,也称为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社会。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它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发展循环经济符合我国国情,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有两个,一是物质不灭定律;二是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这两大基本定律是循环经济物质循环的理论支撑,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物质不灭定律(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基本定律是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物质虽然能够变化,改变其存在形式,但不能消灭或凭空产生。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如果把地球看成一个孤立系统的话,地球上任何物质无论如何变化,其总质量不变。从理论上讲,一切物质都可以循环利用,所不同的是物质在利用后,其性质发生改变,产生具有新属性的物质,只要人类掌握新物质的属性,利用技术研发,就可以把它们变成新的原材料。在循环经济实践中,废弃物循环利用就是基于这一理论,只要认识废弃物的性质,科学技术水平达到利用高度,就可以把它用在可用的地方。因此,循环经济发展的难点不是废弃物可不可用,而是怎么用,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许多循环经济发展好的国家,就是掌握循环经济关键技术,才得以使产业链充分延长,产业群横向拓展,使资源充分利用,甚至达到零排放。循环经济的另一理论基础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即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物质系统(孤立系统)中,不论发生什么变化,能量的形态虽然可以发生转换,但能量的总和保持不变。循环经济正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运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中的体现,能源的循环利用也是可行的。因此,在使用能源时,只要有足够高的科学研究水平和技术开发能力,就能够在生产同量产品时较少地使用能源。而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形式成为可能,解决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相对立的问

题,提出了二者具有统一性、相容性,即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资源永续利用是可行的。也就是说“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打续发展的方向,并力争到2020年基木实现全国范范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尽管我国目前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循环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滞后

目前, 我国的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与社会公众,将循环经济简单、片面理解为废物同收利用、资源节约或等同于清洁生产等,对我国资源环境约束面临的严峻形势认识不足,缺乏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一些职能部门责任意识不强,畏难情绪明显,对于本部门在推进发展循环经济的角色和定位不很清晰,还没有真正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的职责。

(二)政策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己经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政策,但这些政策法规缺少可操作性,没有真正形成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这些法规政策主要针对污染事件发生后如何处理而制定,对于事前、事中的预防措施没有提及或制定得小全面,因而具体执行时往往被动,无法保障循环经济工作顺利进行。

(三)循环经济系统资金投入不足

循环经济在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资金保证,但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循环经济中、后期发展的资金需求,资金链断裂阻碍了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虽然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但有限的则政投资和零散的优惠政策之间很难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

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改进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与 参与水平。

通过广播、媒体等工具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相关知识,侧重于宣传消费观念,提倡节约资源、绿色环保的适度消费模式,扭转社会公众的传统经济观念,增强公众循环经济意识,着力培养人们节约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物质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水平,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循环经济涉及面广,是一个需要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系

统工程,国家应该加快健全完善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地方政府结合地域特点制定地方性法规,通过政策法规体系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以引导循环经济可

持续发展。同时,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制止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行为,依法推行清洁生产,对各类违法的行为进行有力的制裁。

(四)坚持多渠道筹集资金

国家应调整则政分配结构,使之向循环经济方面倾斜,增加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积极运用税收优惠等各种手段,吸引社会和个人投资。促进企业积极参与循环经济活动,实现节约、环保、规模生产的目标,在筹资过程中,要坚持国家、企业、个人相结合原则,多层次、多渠道筹资金,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

篇3:空间经济理论的演进发展

空间经济学发端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藤田昌久(2004)回忆了空间经济学诞生的过程[1]:保罗·克鲁格曼于1991 年发表了《规模经济和经济地理》(Increasing Return and Economic Geography),提出了“核心- 边缘”模型这一空间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模型。几乎是与此同时,英国伦敦大学教授维纳布尔斯也开始将空间经济学的模型应用于国际经济问题的研究。1991 年11 月,藤田昌久在波士顿召开的北美地域学会上认识了克鲁格曼,两人于是开始了合作研究。经过近5 年的努力,他们三人完成了对空间经济学初始阶段的研究。1996 年,在东京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他们商定将三人的研究成果整合成一本研究生院水平的系统的专著。从那一年的6 月开始,他们通过3 年的共同努力,完成了由三人合著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一书,并于1999 年出版发行,标志着空间经济学的正式成型。

二、空间经济学溯源

空间经济学的产生时间并不长,但在经济学产生的初期,先贤们就将空间与经济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了。亚当·斯密在其1776 年发表的历史性巨著《国富论》中,以及在后来的大卫·李嘉图还有之后的卡尔·马克思都把地理空间和经济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并没有忽视空间这一客观存在的因素。追根溯源,应该说德国的古典区位理论是空间经济学的源头。德国学者杜能通过自己亲自经营农庄10年,来研究德国农业的经营模式和产业化问题,并于1826 年发表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这标志着区位论的开创。在书中,杜能认为货物运输的花费将消耗一部分李嘉图经济租,他还开创了城乡联系研究的范式,其提出的“杜能圈”成为了区域经济学以及后来的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由于杜能的开创性的贡献,他被著名的区域学家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称为“区位论之父”。

到了19 世纪末,德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迅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是时,资本主义也正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和铁路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国际贸易的增长引发了产业转移和工业布局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使研究区位论的学者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成为了他们研究的重点。19 世纪80 年代,德国学者劳恩哈特(Wilhelm Launhardt)利用“结点原理(nodetheorem)”对区位的分布问题进行了几何求解,并首次提出了基于资源供给和产品销售约束的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区位择优问题。在劳恩哈特之后,1909 年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出版了《工业区位论》(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一书,这标志着工业区位理论得以开创,这也使韦伯成为了第一个对工业区位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经济学家。韦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一般区位理论进行了科学的表述。他将影响区位的因素归纳为区域性和集聚两类因素,他认为,工业在区域层面上如何布局,受区域性因素的影响,而厂商在区域内何地集中,则受到集聚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这一地方一定是集聚力和分散力均衡的结果[2]。

1933 年,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出版了专著《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系统地阐述了中心地理论。后来的奥古斯特·勒施于1939 年出版了《空间体系经济学》一书,勒施创造性的将一般均衡理论应用于空间问题的研究,并建立和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以及市场区位理论。

1956 年,美国经济学家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发表了《区位和空间经济》(Location and Space—Economy)一书,将前人的研究整合成为一个较为容易处理的框架,区位问题被处理为一个标准的替代问题,即厂商可以被看作是在权衡运输成本与生产成本。这是艾萨德的开创性的贡献[3]。作为西方区域经济学创始人的艾萨德反对在一般均衡分析的过程中不考虑空间因素,而主张将地理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艾萨德尽管最终也没有能将空间因素成功地纳入经济学的主流之中,但他却成功地开创了曾经一度非常流行的区域科学。1964 年,阿隆索(W.Alonso)在其出版的著作《区位和土地利用》(Location and Land Use)一书中,建立了一个“单中心城市模型”,与杜能的模型相比有了相当的进展。

1969 年,雅各布斯(Jane Jacobs)出版了其专著《城市经济》(The Economy of Cities),这意味着城市经济学科的兴起。该学科将城市系统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列为了研究对象,但是与杜能模型一样对于城市形成的原因并没有能给出很好的解释。特别是模型中关于单中心城市的假设与现实世界偏离太大,削弱了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三、空间经济学被成功纳入经济学的主流分析框架

空间要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没有能够被成功的纳入经济学的主流的分析框架,这并不是主流经济学家们故意忽视的结果,而是由于它本身存在着主流经济学家们所无法处理的技术难题,即存在收益递增条件下的市场结构。对此保罗·克鲁格曼有一个非常贴切而形象的表述,他认为,如果我们没有找到某种方法来处理规模经济和寡头厂商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根本无法找到研究空间经济学正确的方向,这也正如地理学家没有去认真研究山脉的位置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手中并没有可以能很好的解释山脉成因的模型一样,经济学家没有去研究经济的空间方面的问题也是因为他们深刻的认识到空间因素还无法纳入经济学主流的分析框架之中[4]。这样的局面一直到了1977 年才得以彻底地改变。这一年迪克西特(Avinash Dixit)和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垄断竞争和最优产品多样性》(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他们为剑桥大学的罗宾逊(J.Robison)和哈佛大学的张伯伦(Edward Chamber-lin)提出的垄断竞争思想赋予了近乎完美的模型表述,该模型被称为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垄断竞争模型。这一技术工具的提出为把空间要素纳入主流的分析框架成为内生变量提供了可能。

四、空间经济学基本框架的初步形成

1991 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规模经济和经济地理》一文,创新性地在空间经济问题的研究中运用了规模收益递增与垄断竞争的分析工具以及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1952)的“冰山运输成本”(萨缪尔森认为可以想象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像冰山一样“融化”了一些,最终到达目的地后这些损失的部分就是运输成本)交易技术来研究空间经济问题,提出了“中心- 外围”模型。此后,通过克鲁格曼、藤田、维纳布尔斯、福斯里德、马丁、奥塔维诺、蒂斯等学者的不懈努力,1999 年出版了克鲁格曼、藤田昌久和维纳布尔斯的《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2002 年出版了藤田昌久等人的著作《聚集经济学:城市产业区位与区域增长》(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Cities,Industrial Location,and Regional Growth),2003 年出版了鲍德温等人著作《经济地理与公共政策》(Economic Geography andPublic Policy),2005 年出版了森知也和亚历山德罗的《技能、集聚与分割》(Skills,Agglomeration and Segmentation),还出版了亨德森和蒂斯主编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4 卷《集聚与经济地理学》(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至此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空间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

结语

篇4:经济发展的理论

摘要: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邓小平理论是由一系列理论组成的,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其核心组成部分,要想对邓小平理论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就需要首先弄清楚市场经济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本文主要就从邓小平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入手,探究了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

关键词: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让其的指导作用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市场经济理论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阐述

(一)邓小平理论的内涵阐述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积极探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而逐步形成的一套理论[1]。邓小平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阐述

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其改变了传统公认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代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理念,在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一种经济手段。市场和计划是对经济进行调节的两种方式,在实际的经济活动调节中市场和计划有着自身的特点,在经济关系比较复杂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环境下,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更好,效率和优势也表现的更加明显。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自身并不具备制度属性,但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就需要表现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点[2]。有机的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利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后,经过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共同探索逐渐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是由一系列的理论组成,而在这一系列的组成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其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四)市场经济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的根本性地位阐述

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提出市场经济理论的话,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就可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会有今天这样好的局面;市场经济理论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基础;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石[3]。

二、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

(一)市场经济理论的可能性地位

在传统形态的自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相互矛盾,所以就会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现代形态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身的实际利益,对雇佣关系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对工人的生活状况也在不断的改善。现阶段虽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已经逐渐转变成了经济滞胀。所以市场经济从传统形态转变成为现代形态,也为邓小平选择市场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二)市场经济理论的必要性地位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计划经济对客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越来越不适应,这样就让市场经济的优点表现得更加明显,从而也就为邓小平选择市场经济提供了必要性。首先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就应该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就会形成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存在是以各个生产者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分工作为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实行商品经济那么就能明确社会分工,同时也存在多元化的经济利益关系。其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必然形式就是经济的市场化、现代化以及社会化。最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让人们的个性化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三)市場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

邓小平理论是在1982年到1987年期间形成轮廓的,在这个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些较新的理论观点,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则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理论标志。这一时期提出的其他相关理论都是为了从各个方面去论证“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的合理性,都是根据“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而提出的。所以市场经济理论其实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4]。

(四)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建立的内在要求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其实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在要求。在生产力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论要求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需要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式来最终实现;在成产关系方面,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市场经济下,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然后让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快的解放和发展,消除两极分化和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去最终实现的目标,另外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际要求。只有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为前提,实行按劳分配,抵制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其实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所以市场经理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建立的内在要求。

(五)市场经济理论与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地位契合点

要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过程,因为当形成某种经济体制时,就会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在这个情况下要想改变这种得到社会认可的经济制度就比较困难。而邓小平理论思想的提出,则很好的为市场经济的转变扫清了道路。所以市场经理理论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地位契合,才能更好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结束语:

本文从邓小平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入手,从几个不同方面对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在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是其核心内容,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是相同的。通过探究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进而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其能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董亚平,赵琼.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及现实意义[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03:45-50.

[2]杨敏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及其价值[J].理论观察,2013,07:14-16.

[3]丁晓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J].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0:168-178.

篇5:经济发展的理论

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几点严重问题

(一)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

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急剧拉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增多加大。至今仍有2500万农村人口生活在绝对贫困中,吃不饱、穿不暖。按联合国设定的日均1美元的贫困线基准,中国目前的贫困人口则达2亿多。据世界银行测算,2001~2003年间,中国10%的最富裕人口的收入增加了16%,而10%的最贫困人口的收入却降低了2.4%,这一差距于今更大。按官方统计,20012年,中国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达0.474,业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城乡人均收入的差距为3.10:1,这一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严重程度。若按专家学者的测算,中国的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差距数据都远远超过官方的统计。

(二)社会保障体系薄弱,消费水平下降

中国社会保障薄弱,国内储蓄过高,导致消费下降,也严重影响扩大内需消费为主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增长,虽然迅速而成效显著,但却未能在其发展过程中相应配套地建立起社会保障体系。应与经济改革和增长同步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严重滞后,而且在农村和贫困人口中甚至欠缺。由此而造成人们普遍感到经济上无保障和社会安全网的缺失,因而不得不压缩开支、节制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这导致中国家庭储蓄率高达30%,而且总体消费水平20年来一直在下降。据官方统计,政府和公众总体消费从20世纪80年代占GDP的62%,下降到2012年的43%;公众消费占GDP的比例已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33%。这一比例大大低于亚洲国家50%~60%的水平。

(三)投资过度,污染严重

中国经济连续保持8%左右增长,主要依赖于国内投资持续不断地高涨和进出口贸易的连年高速增长。从理论上来说,长此下去,过热过快的投资增长必将造成生产力过剩和通货紧缩,而出口贸易的过速持续增势必将造成贸易摩擦和经济的不平衡。中国现在已经面临这种严峻的问题,必须加以有力的调控。中国一直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实施紧缩政策,但成效不大,第一二三产业投资比重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另外,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过度投资是以能源、资源的高耗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变的时候了。中国中东部大地的水系、土壤、空气大都被严重污染,废气、废水、废物的排放一直未得到有效治理。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思想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 从哈罗德多马模式到现在, 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哈罗德模式是第一个发展阶段, 索洛模式和丹尼森模式是第二个发展阶段, 舒尔茨模式是第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是第四个发展阶段。新增长理论强调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所引起的递增收益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它不仅对发达国家, 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

(一)罗默的经济增长理论

罗默认为生产要素应包括四方面: 资本、非技术劳动、人力资本(按接受教育的年限来衡量)和新思想(按点子和专利权的数量来衡量)。四个要素中以特殊的知识即新思想为最重要, 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知识能提高要素的收益, 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 从而使经济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递增的收益保证着经济的长期增长。这就能说明长期收益为什么能增长, 也能解释各国增长率为什么有差异, 为什么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要素边际收益。知识既是生产要素之一, 也就如同资本一样, 要通过投资才能取得。过去投资于知识积累, 现在就能取得利润, 因此有可能存在有良性循环, 投资促进知识, 知识促进投资。

物质资本是稀缺的, 而新思想、点子是丰富的, 知识和点子的复制不需要或只需要很低的成本,所以收益可以递增。罗默找到了使要素收益增加的办法, 就等于找到了经济增长的新源泉。

罗默把知识作为独立因子纳入经济增长,把知识分解为一般知识和专业化知识。他认为一般知识可产生外在经济效应, 使全社会都能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知识产生内在效应, 使个别厂商获得垄断利润, 而垄断利润又能使个别厂商有能力研究开发新产品。产出中的内在和外在效应表明, 作为经济增长中的一个独立的知识积累过程, 从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看,不仅它本身收益是递增的,而且可以带动劳动和资本投入的收益也是递增的,给厂商和全社会带来递增收益。从而知识积累使总产出的规模收益产生递增, 为长期稳定增长提供保证。由此, 罗默得出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新源泉。

罗默将社会各部门划分为消费品生产部门和研究与开发部门即知识积累部门。由于知识积累对经济的增长作用越来越超过物质的积累而处于支配地位, 研究和开发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罗默指出,由于各国间的贸易可以使知识在世界范围内加速积累, 从而提高全世界的总产出水平。特别是对后进国家, 可以产生赶超效应。

(二)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卢卡斯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式,运用更加微观的、个量的分析方法, 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和索洛的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索洛模型, 视其为索洛模型中“技术进步”的另一种增长动力形式, 视人力资本积累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并使之内生化、具体化为个人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 认为只有这种特殊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才是增长的真正源泉。

卢卡斯将资本划分为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 并据此把劳动力划分为纯体力的原始劳动和表现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认为只有后者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卢卡斯给出了人力资本对生产的内在效应和外在效应。内在效应是指单个个人的人力资本对他自身的生产率的影响, 外在效应是由平均的人力资本所引致的。他认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 一是通过脱离生产的正规和非正规学校教育, 使经济活动中每个人的智力和技能得以提高, 从而提高职工的劳动生产率, 这类似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观点;二是通过生产中的边干边学、工作中的实际训练和经验积累也能够增加人力资本, 这类似于阿罗1962 年提出的边干边学模型理论。卢卡斯认为,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产生的是人力资本的内在效应, 而边干边学所产生的是人力资本的外在效应。这种区分的意义在于它拓宽了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 尤其是为那些教育经费缺乏的不发达国家设计了一种提高人力资本形成的方法, 即: 引进外国的高技术产品, 通过直接操作新机器或消费

高技术产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先进技术, 从而提高穷国的劳动力素质并使它转化为人力资本。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突破经济增长的瓶颈在于将人力资本发展包括在内的技术问题,这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应该参照先进国家的路径,更多地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走向高速增长的通道。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加速中国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的积累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新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持续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经济增长率和收入水平,就要加速新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例如,国家可以通过大力增加对教育的预算、平衡不同地区间的教育投入、建立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和运转良好的人力资本投资借贷市场等途径来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鼓励个人终身学习,鼓励技术革新和知识进步,促进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的积累。

(二)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并将重点放在技术培训上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科技是加快经济发展的保障。发展科教事业一方面可以提高国民总体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形成一个具有规模的新兴产业,扩展增长空间。因此我国要继续提高国家财政的教育经费和科技经费支出比重,使科教费用支出增长率高于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吸收和激励海外华侨、社会团体、企业以及个人捐资助教;加强教育、科技和生产的一体化进程,消除它们相互割据的状况;改善教育和科技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知识、科技和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或外溢性,尽量做到资源共享。此外,政府还应依靠整个社会的教育培训体系和高效的技术交易体系,在合法范围内加快新思想和新知识的扩散速度。依托企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职能,使基本的知识普及推广。

(三)完善各项相关的制度和措施,为经济增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提高经济增长的潜在水平,就必须建立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减少经济运行在微观层面的扭曲,使更多的社会资源用于生产性行为。加强对个人和企业合法财产的保护,加强企业再投资信心;建设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质量。

(四)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鼓励技术革新

教育和知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力,而它们对生产的直接作用是通过技术和发明,提高物质资本的生产率。技术具有外溢性和独占性;外溢性表现在技术就是经验,知识是公共产品,任何其他企业都可以无成本地获得。外溢性能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向发达国家取得“示范效应”,吸取经验,保持持续性。技术的独占性表现在技术就是创新,创新者在一段时间内可以保持竞争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国家要重视对创新成果的保护,使本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篇6:会计理论的历史发展

要认识会计理论的目前状况,必须对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具有完善逻辑推理的会计理论通常是产生于会计实践之后,这种情况至今也是如此。会计随着历史的需要而发展,随着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变革,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也在不断地变革,尽管很多会计技术和会计观念在环境已经不再需要它们以后,仍然还在延续使用一个较长的时期。

所有学科的理论和观念都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我们所以有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昨天。在进行变革时,必须考虑我们今天的情况和明天的目标,因而必须回顾会计理论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

会计理论的起源

早在公元前36就已经有了反映经济情况的记录,在希腊和罗马已经出现某些会计观念。例如,在公元初期,一个罗马建筑师就曾经提出对二个围墙的计价不仅应计算围墙的价值,还要每年扣减其价值的八十分之一。然而这些早期的记录和观念并不足以形成会计理论,因而,直至十四世纪复式簿记产生以后,才是研究会计思想和会计观念最合适的起点。

最早的完整复式簿记方法是从意大利热那亚中世纪商人的帐簿中发现的,时间约在1340年前后,最近发现的证据证明复式记帐的创始日期还要早。我们不必进一步了解当时复式记帐的技术,就可以知道这种方法所依据的观念明显的有以下几个,企业单位和企业关系的观念,经济业务用货币形式记帐的事实,不同的项目可以按照共同的货币单位来比较50通过费用和产权帐户的使用,说明对资本和收益的区别已有所了解。在这些观念私技术产生之前,肯定需要某些前提知识的发展过程。

会计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中世纪意大利商业城市的兴起。十一至十三世纪的十字军东征,促进了意大利城市和东方贸易的`发展,便意大利城市积累了财富。由于代理商和合伙人的出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可以使资本家的财富和年青商人的勇敢结合起来,而且,可以分担海运风险。在会计发展过程中,会计经营方式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区别于业主而使企业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代理方式所以重要,因为它需要会计责任。

会计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是表达能力,其中包括书写技术、算术的应用和普遍使用货币作为共同计算单位等。尽管在复式簿记发明之后,用罗马数字记分类帐和计算净利很不方便,但仍在证式帐簿中曾使用达几个世纪之久,阿拉伯数字的引进大大促进了会计的发展。

社会制度方面的前提条件包括:(1)私有财产观念;(2)信贷的发展;(3)资金的积累。但以上这些前提条件还不能充分阐明会计理论的发展,短期合伙和合伙经营方式的出现不仅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运用,并且对于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影响。

描述复式簿记方法的第一本公开出版物,是法国人卢卡・佩西奥利1494年在威尼斯出版的学术论文集,这本文集中有一部分篇幅是复式簿记。这本书之所以具有重要意义,是因为它的出版仅在威尼斯刚发明活字印刷术25年之后:尽管佩西奥利不是复式簿记的发明者,但他的书对复式记帐在欧洲的广泛传播起了很大作用。至十六和十七世纪,不仅意大利,且在德国、荷兰、英国也有人著书,在整个欧洲传播这种“意大利记帐法”。

意大利记帐法所包含的会计理论

上面已经指出复式记帐是随着商业、信贷和合伙经营的发展而产生的,与近代会计方法和会计理论对照,意大利簿记方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在十六世纪,会计的主要目标是向商人本人及时地提供资产和负债资料,因而帐是秘密的,不要求向外部提供准确的符合统一标准的报表。

2・与第一个特征相联系,在会计报告中包括一个业主的全部个人事项和业务事项。

篇7:名称理论的现代发展

名称理论的现代发展

现代逻辑产生以来,在名称问题上的学术争议发生在描述理论和因果历史理论之间.塞尔被简单地归于前一流派,这是不适当的:从塞尔对名称理论所包含的两个问题的区分来看,他的成就值得特殊对待.通过探究描述理论和因果历史理论各自的.成就与不足,可系统把握现代名称理论的发展脉络.

作 者:张雅楠 刘叶涛 ZHANG Ya-nan LIU Ye-tao  作者单位:张雅楠,ZHANG Ya-nan(燕山大学,人事处,河北,秦皇岛,066004)

刘叶涛,LIU Ye-tao(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刊 名:唐山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NGSHAN COLLEGE 年,卷(期): 20(5) 分类号:B81 关键词:描述理论   因果历史理论   语义学   语用理论  

篇8: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理论综述

面对中国会展业所取得的进步, 以及目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学术界已进行了一系列富有价值的研究。通过各种角度和主题的探讨, 国内学界对会展业这种新型经济形态的理论认识正在逐步加深。但是, 一如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头绪繁多一样, 理论和学术界的探讨数量虽多, 迄今却缺少系统性的归纳和总结, 这不但妨碍了人们对当下会展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认识, 也影响了对今后会展经济发展走向的展望。鉴此, 本文将着眼于归纳和综述中国会展经济的研究理论与观点, 以为今后进一步促进中国会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中继坐标和参考。

一、会展经济理论的研究综述

1. 会展概念的界定。

在对会展的界定和理论探讨方面, 随着会展业在中国的深入发展, 国内众多学者对这一新兴产业的概念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见解。马勇、肖轶楠 (2004) 认为, 会展可以分为狭义会展和广义会展;胡平 (2004) 认为, 会展是特定空间的集体性的物质文化的交流、交易活动。刘大可 (2004) 认为, 会展包括展览、大型活动、会议、节庆活动和其它特殊活动。马洁、刘松萍 (2005) 则认为, 会展是会议、展销、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同时,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绿色会展”也成为了学者关注的焦点。一些学者对“绿色会展”的概念也进行了界定并对绿色会展的发展途径做出了相应的探讨。孙明贵 (2006) 认为, 绿色会展是指以循环经济的原则为指导, 采取保护环境、合理开发与利用各种会展资源的方针, 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会展, 为人类提供包括适宜的环境质量在内的会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1]。蔡梅良 (2008) 对构建绿色会展动力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 提出该机制旨在为会展组织机构开展良性竞争机制的提供依据, 有利于参展商不断提高参展产品质量, 并为展会的系统设计提供绿色参考标准[2]。同时, 国内学术界对会展经济也做出了众多界定, 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庞莹、魏志恒 (2002) 认为, 会展经济是伴随着人类会展经济活动、会展产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跨产业、跨区域的综合经济形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举办各种会议, 商品展示和展览活动, 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 带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达到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金辉 (2004) 认为, 会展经济就是以会议、展览、奖励旅游和节事活动的举办, 尤其以大型国际展览、会议的举办为中心, 带动交通、旅游、住宿、餐饮、商贸、物流、广告、装饰、房地产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形成的综合经济。施昌奎 (2006) 认为, 会展经济是一种以会展业为核心, 并以此来带动一个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综合经济活动[3]。

2. 区域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

在区域会展业发展状况分析方面, 由于中国会展经济区域合作发展氛围良好, 会展经济的区域性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这些有利因素为学者进行区域性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曾武佳 (2006) 在其博士论文《现代会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中谈到, 现代会展已经成为区域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方式, 是实现新区域主义理念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 这也是现代会展在新时期的新使命。曹剑飞 (2006) 在《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研究》中对会展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作了详细的分析, 对会展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研究表明, 会展经济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即增长极与企业网络、产业链与企业网络、城镇体系[4]。

3. 中外会展业发展比较。

在中外会展业发展比较方面, 祝荣 (2004) 认为, 中国会展业的成长空间极为广阔, 应借鉴德国与法国的会展经济的运作模式, 大力发展中国的会展业。程宏 (2001) 分析了在新经济的背景下世界会展业发展的五大趋势, 对中国的会展业的发展方向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张曙光 (2002) 通过对新加坡会展经济的发展的分析认为, 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新加坡发展会展经济提供了条件。同时, 强调了在促进会展经济发展中, 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在协调和配合方面促进活跃经济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会展业蓬勃发展的背后, 必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因此有不少学者针对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全洪臣 (2008) 通过对中国会展业的SWOT分析, 认为可进一步寻找出会展业发展的增长点, 同时也可以为制订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荆畅 (2005) 在《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文中认为,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会展经济在未来的十年左右时间内的发展战略目标体系可以确定为三个阶段:规模化会展业的发展阶段、会展中心、展览集团化阶段与世界知名展会阶段。

4. 会展企业的经营管理。

在会展企业经营管理方面, 杨海英, 侯凯 (2007) 认为, 会展企业的发展有赖于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提升, 而会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通过客户资源、降低组织总成本和品牌差异建设三种途径实现的。而李庆杨、庞欣 (2004) 认为, 为会展企业的发展战略核心是加快组建会展企业集团。郭毓洁、张歆梅 (2007) 通过对产业、时间、空间、政策等几个方面进行初探, 构建出了一个会展企业战略思考的框架, 为中国会展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5. 会展业与相关产业的研究。

会展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此, 在会展业与相关产业的研究上, 李旭、马耀峰 (2008) 认为, 会展经济影响、会展地点选择、会展旅游者决策行为和会展目的地营销组织———会议旅游局是国外会展旅游研究的四大主题;吴信值 (2008) 认为, 多姿多采的城市风光是开展会展活动的重要支撑, 同时也带来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韩元军 (2009) 在划分会展产业链的层次并对各个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尝试性地构建了以会展公司—电子商务服务公司战略联盟为中心的会展产业链, 并认为这是未来电子商务环境下会展产业链的发展模型。

在会展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方面, 颜醒华, 俞舒君 (2007) 在构建会展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权重, 并运用模糊层次关系评价方法进行了综合评判;李海霞 (2008) 认为, 会展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是评价城市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潜力, 帮助城市更好地参与国内和国际会展竞争的重要依据;此外, 董姗姗 (2006) 、张小月 (2007) 和慕小萍 (2008) 在会展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面作出了一定的研究。

二、会展经济理论的研究存在的不足

目前, 中国关于会展经济的研究已经涉及会展经济的界定、区域会展业发展实践经验总结、中外会展业发展比较分析、中国会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会展企业经营管理等众多主题。不过, 毫无例外, 中国会展业理论研究也必然受到当前客观条件的影响, 与此同时, 还受到理论研究领域自身发展状况的制约, 这必然在理论研究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 目前中国的会展产业的发展缺乏整体的行业研究规划;在会展业的细致分类方面的研究比较浅薄;对会展学学科的性质的确定和准确的学科分类较为模糊等等。总的说来, 中国会展业的学术研究水平相对国外而言还十分落后, 会展经济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同时, 由于中国的会展产业尚未形成大气候, 在关于会展产业分析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欠缺。

三、会展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及发展方向

1. 构建市场化的会展经济运行机制。

在未来发展过程中, 必须围绕会展市场的规范竞争、行业政策、网上服务、经营方式、企业管理、人才教育与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研究, 以推动中国会展业与国际水平的全面接轨, 促使中国会展产业真正发展成为国际化的产业。同时要借鉴会展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 构建“政府—会展企业—参展商”三位一体的会展经济运行体系[5]。

2. 会展中心城市的创建与空间布局合理化。

现代会展产业流动着商品流、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 它的发展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甚至一个国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提升城市总体实力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会展经济的空间运动路径是由城市市区到市区外围地带, 以形成从中心到城市外围的合理布局, 促进中心城市进一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会展中心。加强会展中心城市的创建与空间合理化的研究, 以战略的眼光提出全国范围内重点支持的会展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及其评价标准, 以利于城市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3. 区域会展产业链构建、评价与整合相关方面的研究。

会展产业的关联性强, 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大, 是会展产业的最主要特点。因此, 对于某一区域, 如何结合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进行会展产业链的构建、评价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研究工作, 也是在中国更好地实施会展产业的关键。会展产业由于其特殊的产业链网络状发展特征, 应该从以会展产业为核心,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 以整个产业链的贡献来分析, 因此这就对会展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建立会展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

摘要:会展经济最近十年来在中国获得了快速发展, 并对城市经济和现代服务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之相伴随, 围绕会展经济的各项理论研究也从不同角度先后展开,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更好地审视中国会展经济的路径, 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理论梳理, 提出了会展经济今后的发展对策及研究方向, 以为其健康发展提供阶段性的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会展经济,会展理论,综述

参考文献

[1]孙明贵.绿色会展的体系构建及其开发探讨[J].未来与发展, 2006, (12) :56.

[2]蔡梅良.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绿色会展动力机制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 (5) :65.

[3]施昌奎.会展经济运营、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6.

[4]曹剑飞.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论文, 2006:7-9.

上一篇:分管教学副校长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下一篇:铣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