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2024-04-30

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共6篇)

篇1: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解释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问题探究、体验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体验正确处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等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问题导入(课前思考)

(1)哲学应该研究一些什么问题?

(2)哲学研究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3)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派别的依据是什么?

(4)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分别是什么?

(5)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活动与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

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问:什么是意识?什么是物质?请举例说明。

生:存在,简单理解为,客观存在的事物。思维,人脑的反映,比如,思想,理念,经验,观念,感觉,计划,目标等意识形态。

问: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

哲学上讲的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就是讲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问:所以说,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哲学派别的依据是什么?

生:对”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谁决定谁”的回答.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多方面的。

(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板书) 唯物主义: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

唯心主义:思维(意识)决定存在(物质)

问:请同学们指出以下观点各属哪个阵营?

王守仁:心外无物。(唯心主义)

范 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唯物主义)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唯心主义)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唯物主义)

荀 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唯物主义)

王 冲: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唯物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除了以上所讲的第一方面外,尚包含另一方面的内容.下面给大家讲讲庄周梦蝶的故事

两千多年前的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究竟是刚才庄子梦见了蝴蝶呢,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按照常理,不管我梦见了什么,梦只是梦,梦醒后我就回到了现实,这个现实的生活决不是梦。可是哲学家偏要问:你怎么知道前者是梦,后者不是梦呢?你究竟凭什么来区别梦和真实?因此,庄子的问题貌似荒.唐,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我们凭感官感知到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这就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其主要代表任务就是马克思、费尔巴哈(1804—1872 德国古典哲学中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等.

不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不具有同一性,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其主要代表任务就是休谟、康德等.

休谟·大卫(hume,david 1711~1776),英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欧洲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休谟认为世界上存在的只是心理的知觉和感觉,感知以外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物质的实体还是精神的实体,究竟是否存在,我们是无法解答的。他把世界的一切都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

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的关系:两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其中第一个方面是根本的,第二个方面是从属的。

首先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问题解决的前提和基础,第二个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其次,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哲学观点、流派众多,但所有理论无非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探究: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涉及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提示:(1)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涉及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教学计划、收获计划、做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这些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收获实际、做工实际和企业面对的实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

(2)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因为学习计划的制定必须从你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如果学习计划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不制定学习计划则又会使我们的学习带有盲目性,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是能够如实地反映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得知: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生活的影响)

人类诞生数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漫长过程中,人类不仅逐渐认识着外部世界的现象、本质与规律,不断思考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且在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就每个人来说,他总是在不断地处理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思维与存在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回答得不同,哲学的性质就不同;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谁决定谁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对哲学的影响)

课后小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其中,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学习本课,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中,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高中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篇2: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2.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

3.唯心主义的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主管唯物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5.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6.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7.把物质理解为某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8.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人们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9.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这是对运动的:至关唯物主义理解

10.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两种属性

12.唯物辩证法的食指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

1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有主意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以及其他工作,这种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4.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15.认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6.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一般交换媒介的货币的根本区别是作为资本的货币能:带来剩余价值

17.事变别瞎论述那个是正确而: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都有价值

18.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生产工具

19.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必要地劳动时间不变时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2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阶级矛盾

21.一切哲学派都不能回避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规律的客观性问题,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的问题

22.马克思一生的两大贡献是:辩证法,唯物史观

23.感性认识的表现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

24.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复杂劳动,简单劳动

25.产业资本循环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是: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

篇3: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演进

关键词:古代西方哲学,近代西方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所谓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学生遇到的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 但是在阐明这一问题的时候, 学生总是觉得很突然, 总有很多疑问, 这主要是囿于课堂时间以及知识积累, 所以不能很好的对此进行展开。本文试图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阐述这一基本问题之前, 古代哲学、近代哲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向读者展示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历史演进过程。

一、古希腊哲学以及经院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从古希腊哲学开始, 人们开始了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他们认为“世界的可知性或可理解性, 就在于找到这类客观的绝对普遍的东西。而且, 他们都自以为找到了这类绝对的存在, 各自为这类东西起了不同的名字, 或叫水、火、原子 (以上属唯物主义) 或叫理念、太一、单子、绝对观念 (以上属唯心主义) 等等。”这个时期的思维和存在这两个概念并不存在“对立的意思”, 巴门尼德认为“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一切存在都是可思维的, 一切思维或思维的东西也都有自己的存在, 也就是说假使没有任何思维存在, 存在本身仍可以自在地存在着;假使一切存在都消失了, 思维也可以存在”。而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时候, 他借助于最高现实存在同时又是最纯粹的思维的上帝使得思维和存在的根本对立仍然得到了消除,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基督教神学以及经院哲学中。这个时期的哲学基本问题还处于萌芽阶段, 是朴素的、有的也是形而上学的, 关键在于没有对思维和存在的概念或者范畴进行区分, 思维发展的阶段还不足以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认识, 当然这也跟这一阶段的哲学重心是探讨世界的本原以及上帝的存在有关。

二、近代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在近代表现为两个方向, 即英国的经验论和大陆的唯理论。

培根否定的是思维的主体, 成全的是认识对象即自然界, 将思维统一于存在。而当询问这个存在又来源于什么的时候, 培根又不得不求助于无所不能的上帝来帮助他, 可见培根的唯物论带有“神学的不彻底性”。

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理, 存在之所以存在, 原因就是由于我思考了, 他认为理性直觉和演绎推理是获得真知的唯一道路, 从而否定感性认识的作用。笛卡尔根本否定了思维的一切对象和客体, 确立了认识的主体, 是存在统一于思维。

休谟认为, 感性知觉是认识的唯一对象, 但他认为人们不可能超出知觉去解决知觉的来源问题。实际上休谟已经即放弃了存在的客体, 也放弃了思维的主体, 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但是这也反映出“思维和存在的矛盾亟待解决的迫切性, 因为如果听之任之, 那就无法避免像休谟那样坠入彻底否认整个知识论和一切人类知识的深渊”, 可见, 在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之前, 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思的关系问题在近代哲学中就表现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反复较量, 最终还是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截然对立和不可相容性, 而且最终陷入了休谟的不可知论, 将人类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最低的知觉水平。近代哲学解决的中心还是在于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 对于人认识是否可能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基本没有得到解决, 那么德国古典哲学接过了前人的火炬, 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三、德国古典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康德首次提出了主观能动性, 并将此引入到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中去了, 在康德这里,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的:一个是思维着的主体和思维的客体 (实际就是思维自己建了的对象) 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思维建立的知识与物自体之间的关系。而第二个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但是康德却以不可知的结果草草收局,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主客之间的关系问题, 但是他所提出的主观的能动性对于后来的哲学家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黑格尔肯定了谢林的“主客绝对同一”的思想, 并从这种绝对同意的思想中发展出了辩证法思想, 在绝对精神那里, 主客体的绝对同一“不是一种无差别的静止状态, 而是一种包含内在差别、内在矛盾性, 因而包含内在冲动和动力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 既是一个逻辑上必然的过程, 又是一个绝对精神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客观本体自由的发展自己、展示自己的过程”。所以在黑格尔那里, 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通过唯心主义的辩证法达到了同一, 也通过唯心主义辩证法, 认识成为了可能。但是, 黑格尔的主体只不过是人的思维活动, 它脱离了人的感性活动, 主客之间的同一其实是一种纯思想的同一, 与外部现实世界的客体“处于异化性的对立关系之中”。

费尔巴哈认为真正的同一应当是思维和现实的感性存在达到同一, 人的精神、思想是人脑的属性, 是附属于肉体的, 黑格尔的错误在于把精神和思维看作一种脱离人脑而独立的东西, “黑格尔哲学是将思维……当成了神圣的绝对的本质, ‘绝对’哲学的秘密, 因此就是神学的秘密”。费尔巴哈的进步之处在于将思维与现实的感性存在同一建立在感性存在本身之上, 即人的感性存在。但是他将人的存在抽象化为人的“类存在”, 而人类的“感性存在”又成了人类的最高理想, 成了哲学家头脑里的抽象名词而已, 与人类的现实活动没有任何关系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 充分汲取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全部成果, 批判吸收和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可以说只有它才真正的解决了思维和存在或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并以人的主观能动性活动或者实践活动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篇4: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演进

关键词: 古代西方哲学; 近代西方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7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50

所谓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也是学生遇到的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但是在阐明这一问题的时候,学生总是觉得很突然,总有很多疑问,这主要是囿于课堂时间以及知识积累,所以不能很好的对此进行展开。本文试图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阐述这一基本问题之前,古代哲学、近代哲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向读者展示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历史演进过程。

一、古希腊哲学以及经院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从古希腊哲学开始,人们开始了对世界本原的探索,他们认为“世界的可知性或可理解性,就在于找到这类客观的绝对普遍的东西。而且,他们都自以为找到了这类绝对的存在,各自为这类东西起了不同的名字,或叫水、火、原子(以上属唯物主义)或叫理念、太一、单子、绝对观念(以上属唯心主义)等等。”这个时期的思维和存在这两个概念并不存在“对立的意思”,巴门尼德认为“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一切存在都是可思维的,一切思维或思维的东西也都有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说假使没有任何思维存在,存在本身仍可以自在地存在着;假使一切存在都消失了,思维也可以存在”。而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时候,他借助于最高现实存在同时又是最纯粹的思维的上帝使得思维和存在的根本对立仍然得到了消除,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基督教神学以及经院哲学中。这个时期的哲学基本问题还处于萌芽阶段,是朴素的、有的也是形而上学的,关键在于没有对思维和存在的概念或者范畴进行区分,思维发展的阶段还不足以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认识,当然这也跟这一阶段的哲学重心是探讨世界的本原以及上帝的存在有关。

二、近代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近代表现为两个方向,即英国的经验论和大陆的唯理论。

培根否定的是思维的主体,成全的是认识对象即自然界,将思维统一于存在。而当询问这个存在又来源于什么的时候,培根又不得不求助于无所不能的上帝来帮助他,可见培根的唯物论带有“神学的不彻底性”。

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理,存在之所以存在,原因就是由于我思考了,他认为理性直觉和演绎推理是获得真知的唯一道路,从而否定感性认识的作用。笛卡尔根本否定了思维的一切对象和客体,确立了认识的主体,是存在统一于思维。

休谟认为,感性知觉是认识的唯一对象,但他认为人们不可能超出知觉去解决知觉的来源问题。实际上休谟已经即放弃了存在的客体,也放弃了思维的主体,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但是这也反映出“思维和存在的矛盾亟待解决的迫切性,因为如果听之任之,那就无法避免像休谟那样坠入彻底否认整个知识论和一切人类知识的深渊”,可见,在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之前,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思的关系问题在近代哲学中就表现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反复较量,最终还是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截然对立和不可相容性,而且最终陷入了休谟的不可知论,将人类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最低的知觉水平。近代哲学解决的中心还是在于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对于人认识是否可能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基本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德国古典哲学接过了前人的火炬,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三、德国古典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康德首次提出了主观能动性,并将此引入到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中去了,在康德这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的:一个是思维着的主体和思维的客体(实际就是思维自己建了的对象)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思维建立的知识与物自体之间的关系。而第二个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但是康德却以不可知的结果草草收局,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主客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是他所提出的主观的能动性对于后来的哲学家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黑格尔肯定了谢林的“主客绝对同一”的思想,并从这种绝对同意的思想中发展出了辩证法思想,在绝对精神那里,主客体的绝对同一“不是一种无差别的静止状态,而是一种包含内在差别、内在矛盾性,因而包含内在冲动和动力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是一个逻辑上必然的过程,又是一个绝对精神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客观本体自由的发展自己、展示自己的过程”。所以在黑格尔那里,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通过唯心主义的辩证法达到了同一,也通过唯心主义辩证法,认识成为了可能。但是,黑格尔的主体只不过是人的思维活动,它脱离了人的感性活动,主客之间的同一其实是一种纯思想的同一,与外部现实世界的客体“处于异化性的对立关系之中”。

费尔巴哈认为真正的同一应当是思维和现实的感性存在达到同一,人的精神、思想是人脑的属性,是附属于肉体的,黑格尔的错误在于把精神和思维看作一种脱离人脑而独立的东西,“黑格尔哲学是将思维……当成了神圣的绝对的本质,‘绝对哲学的秘密,因此就是神学的秘密”。费尔巴哈的进步之处在于将思维与现实的感性存在同一建立在感性存在本身之上,即人的感性存在。但是他将人的存在抽象化为人的“类存在”,而人类的“感性存在”又成了人类的最高理想,成了哲学家头脑里的抽象名词而已,与人类的现实活动没有任何关系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充分汲取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全部成果,批判吸收和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可以说只有它才真正的解决了思维和存在或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并以人的主观能动性活动或者实践活动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篇5:历史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超验存在与现实存在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的本质与哲学基本问题是相互规定的`.一切哲学的共同本质就是立足于现实存在永不停息地追寻作为事物最大共性、最普遍本质和规律的超验存在.因而超验存在与现实存在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蕴含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它作为全部哲学史在逻辑上的反映,比思存关系问题抽象程度更高、内涵更稀薄.因而它不仅具有更广的涵容性和普适性,而且能在哲学基本问题中蕴含辩证法的内容,使本体论、方法论(逻辑学)和认识论有机地统一于哲学基本问题之中.

作 者:赵学乾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湖南,长沙,410081刊 名: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年,卷(期):200328(5)分类号:B01关键词:哲学本质 哲学基本问题 现实存在 超验存在

篇6:人文历史哲学社会学基本书目

一、方法论著作。

1、(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法)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求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2001年版。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二、历史学著作。

1、钱穆:《国史大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韩民青:《文化的历程》(一、二、三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林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

7、(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 译,三联书店1997年。

8、邹铁军 主编:《自由的历史建构》,人民出版社1994年。

9、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章开沅

罗富惠 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英)哈耶克等编:《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00年版。

15、(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8、陈平原、夏晓虹主编:《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广州出版社1999年版。

19、凌志军:《变化:1990年—2002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20、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21、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22、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美)威尔伯·施拉姆: 《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 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

2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25、(法)皮埃尔·阿尔贝:《世界新闻简史》,新华出版社1985年。

26、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上、下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8、(美)埃德温·埃墨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

29、王芝琛、刘自立编:《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版。30、(英)阿·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1、(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三、哲学、美学著作。

1、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2、(瑞士)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3、(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4、高清海:《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何怀宏:《良心论》,上海三联书店。

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湾学生书局。

9、张再林:《中西哲学比较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1、梁漱溟:《人心与人生》,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1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1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4、(德)石里克:《伦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5、(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6、(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孙有中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8、(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9、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0、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1、朱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2、(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23、弓肇祥:《真理理论——对西方真理理论历史地批评地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4、(德)费希特:《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5、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6、(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27、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8、彭漪涟:《事实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法)罗素:《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30、(日)中村元:《比较思想论》,吴震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1、(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瞿铁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2、(英)大卫·休谟:《道德原理探究》,王淑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四、文化学著作。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2、许思园:《中西文化回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4、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5、吴予敏:《无形的网络 ——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6、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7、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8、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9、马廉颇:《晚清帝国视野下的英国——以嘉庆道光两朝为中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于文绣:《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张岱年、汤一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5、(美)史蒂夫·莫滕森:《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报告》,戴侃、辛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7、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8、(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潘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0、(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居延安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

21、(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2、(美)塞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3、(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4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8、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

29、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30、庄锡昌:《二十世纪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31、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2、卞谦:《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33、丁建弘:《普鲁士的精神与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4、马勇:《中国近代文化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5、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36、钱乘旦、陈晓津:《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7、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五、政治学著作。

1、(英)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吴之春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

3、(英)约翰·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美)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侯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英)约翰·基恩:《媒介与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7、(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等:《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达巍等编:《消极自由有什么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9、(法)托克威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0、(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英)约翰·弥尔顿:《为英国人民声辩》,何宁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4、(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5、(美)里夫斯:《美国民主的再考察》,吴延佳、方小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6、(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7、(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英)约翰·邓恩:《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英)约翰·邓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马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20、(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宋桂煌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2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杨起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4、(意)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杨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英)贾斯廷·罗森伯格:《质疑全球化理论》,洪霞、赵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美)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8、(英)阿龙:《约翰·洛克》,陈恢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0、任剑涛:《伦理政治研究——从早期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王沪宁:《当代西方政治学分析》,成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3、(美)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小鲍威尔主编:《当代比较政治学》,曹沛林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4、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5、(美)欧文·M·费斯:《言论自由的反讽》,刘擎、殷莹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36、(美)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版。

37、(美)哈罗德·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六、社会学著作。

1、侯钧生:《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德)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5、(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7、(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8、(法)让·卡泽纳弗:《社会学十大概念》,杨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10、(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谷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4、(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全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景天魁:《社会认识的结构与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王东进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17、唐钧:《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李宗主编:《西欧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美)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4)1998年版 20、(美)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

21、(美)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

22、(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5、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26、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7、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8、尚会鹏:《中国人与日本人——社会集团、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30、(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七、新闻学、传播学著作

1、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2、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美)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4、吴予敏:《无形的网络 ——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5、(荷兰)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6、(美)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7、(美)约翰·赫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8、(美)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李青藜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9、(英)苏珊·L·卡拉瑟斯:《西方媒介与战争》,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0、(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11、(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3、(美)本·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14、(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体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版。

17、(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8、(加)菲利普·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英)泰玛·利贝斯、(美)伊莱休·卡茨:《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刘自雄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20、(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1、(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2、(美)约塞夫·塔洛:《分割美国:广告与新媒介世界》,洪兵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3、(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24、郭镇之:《北美传播研究》,北京传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25、(美)T·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美)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29、(美)戴维·巴特勒:《媒介社会学》,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30、(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31、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32、(法)洛特菲·马赫兹:《世界传播概览》,33、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版。

34、(美)爱德华·赫尔曼等:《全球媒体》,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5、(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6、(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37、(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年版。38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39、(美)迈克尔·舒德森:《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何颖怡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40、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42、(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版。

43、(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上一篇:以角色为话题作文下一篇:读《环境与生命》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