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

2024-05-23

哲学的基本问题(精选十篇)

哲学的基本问题 篇1

关键词:古代西方哲学,近代西方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所谓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学生遇到的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 但是在阐明这一问题的时候, 学生总是觉得很突然, 总有很多疑问, 这主要是囿于课堂时间以及知识积累, 所以不能很好的对此进行展开。本文试图论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阐述这一基本问题之前, 古代哲学、近代哲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向读者展示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历史演进过程。

一、古希腊哲学以及经院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从古希腊哲学开始, 人们开始了对世界本原的探索, 他们认为“世界的可知性或可理解性, 就在于找到这类客观的绝对普遍的东西。而且, 他们都自以为找到了这类绝对的存在, 各自为这类东西起了不同的名字, 或叫水、火、原子 (以上属唯物主义) 或叫理念、太一、单子、绝对观念 (以上属唯心主义) 等等。”这个时期的思维和存在这两个概念并不存在“对立的意思”, 巴门尼德认为“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一切存在都是可思维的, 一切思维或思维的东西也都有自己的存在, 也就是说假使没有任何思维存在, 存在本身仍可以自在地存在着;假使一切存在都消失了, 思维也可以存在”。而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时候, 他借助于最高现实存在同时又是最纯粹的思维的上帝使得思维和存在的根本对立仍然得到了消除,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基督教神学以及经院哲学中。这个时期的哲学基本问题还处于萌芽阶段, 是朴素的、有的也是形而上学的, 关键在于没有对思维和存在的概念或者范畴进行区分, 思维发展的阶段还不足以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基本认识, 当然这也跟这一阶段的哲学重心是探讨世界的本原以及上帝的存在有关。

二、近代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对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在近代表现为两个方向, 即英国的经验论和大陆的唯理论。

培根否定的是思维的主体, 成全的是认识对象即自然界, 将思维统一于存在。而当询问这个存在又来源于什么的时候, 培根又不得不求助于无所不能的上帝来帮助他, 可见培根的唯物论带有“神学的不彻底性”。

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第一原理, 存在之所以存在, 原因就是由于我思考了, 他认为理性直觉和演绎推理是获得真知的唯一道路, 从而否定感性认识的作用。笛卡尔根本否定了思维的一切对象和客体, 确立了认识的主体, 是存在统一于思维。

休谟认为, 感性知觉是认识的唯一对象, 但他认为人们不可能超出知觉去解决知觉的来源问题。实际上休谟已经即放弃了存在的客体, 也放弃了思维的主体, 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但是这也反映出“思维和存在的矛盾亟待解决的迫切性, 因为如果听之任之, 那就无法避免像休谟那样坠入彻底否认整个知识论和一切人类知识的深渊”, 可见, 在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之前, 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思的关系问题在近代哲学中就表现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反复较量, 最终还是表现为主客体之间的截然对立和不可相容性, 而且最终陷入了休谟的不可知论, 将人类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最低的知觉水平。近代哲学解决的中心还是在于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 对于人认识是否可能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基本没有得到解决, 那么德国古典哲学接过了前人的火炬, 开始了自己的探索。

三、德国古典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康德首次提出了主观能动性, 并将此引入到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中去了, 在康德这里,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的:一个是思维着的主体和思维的客体 (实际就是思维自己建了的对象) 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思维建立的知识与物自体之间的关系。而第二个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但是康德却以不可知的结果草草收局,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主客之间的关系问题, 但是他所提出的主观的能动性对于后来的哲学家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黑格尔肯定了谢林的“主客绝对同一”的思想, 并从这种绝对同意的思想中发展出了辩证法思想, 在绝对精神那里, 主客体的绝对同一“不是一种无差别的静止状态, 而是一种包含内在差别、内在矛盾性, 因而包含内在冲动和动力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 既是一个逻辑上必然的过程, 又是一个绝对精神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客观本体自由的发展自己、展示自己的过程”。所以在黑格尔那里, 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通过唯心主义的辩证法达到了同一, 也通过唯心主义辩证法, 认识成为了可能。但是, 黑格尔的主体只不过是人的思维活动, 它脱离了人的感性活动, 主客之间的同一其实是一种纯思想的同一, 与外部现实世界的客体“处于异化性的对立关系之中”。

费尔巴哈认为真正的同一应当是思维和现实的感性存在达到同一, 人的精神、思想是人脑的属性, 是附属于肉体的, 黑格尔的错误在于把精神和思维看作一种脱离人脑而独立的东西, “黑格尔哲学是将思维……当成了神圣的绝对的本质, ‘绝对’哲学的秘密, 因此就是神学的秘密”。费尔巴哈的进步之处在于将思维与现实的感性存在同一建立在感性存在本身之上, 即人的感性存在。但是他将人的存在抽象化为人的“类存在”, 而人类的“感性存在”又成了人类的最高理想, 成了哲学家头脑里的抽象名词而已, 与人类的现实活动没有任何关系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辩证唯物主义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系, 充分汲取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全部成果, 批判吸收和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以及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可以说只有它才真正的解决了思维和存在或者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并以人的主观能动性活动或者实践活动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篇2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系问题,即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________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________的问题,即思维能否______________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标准。

***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能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而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________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________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着它们对其他____________的回答。

***从方法论角度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它决定着实际工作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脱离客观实际。***

基础达标

知识点一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2010年8月份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持续升温,物价上涨;12月份又有回落,可见“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属于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是形而上学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据此回答2~3题。2.上述两种观点是对什么的回答()A.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问题

B.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问题 C.人类社会是否具有客观性问题

D.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 3.从哲学上看上述两种观点()A.都肯定了世界观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都肯定了意识是世界的本质 C.前者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义;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属于唯心主义 D.都肯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4.2010年10月9日,人民网报道,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一切唯心主义思维对立,但是也和旧的唯物主义有本质不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5.漫画《工作汇报》中的那位“专家”的错误实质是()

A.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B.没有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没有正确处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D.没有正确处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6.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何者为第一性的是()①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②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理在气先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从本质上看,上述问题都是集中围绕________而展开的()A.自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知识点二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8.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为这()A.回答了思维和存在能不能同一的问题

B.是区分真、伪哲学的唯一标准 C.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D.正确区分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9.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彻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①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 ②哲学发展的方向 ③哲学的产生 ④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什么”等成为2010年的流行语。这些流行语的出现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意识决定物质 ②物质决定意识 ③存在决定思维 ④思维决定存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有人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了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上述观点()①正确把握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②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错误认识 ③忽视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 ④犯了片面性错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13.某校高二学生在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同学指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你是怎么认识的?

14.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直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制定学习计划必须考虑学习实际,是学生能够自觉学习、成功学习的前提;企业经营者制定经营策略必须全面考察市场的状况及其变动趋势和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供、产、销情况,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们想问题办事情经常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2)结合自身学习状况谈谈正确处理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第1课时 哲学的基本问题 知识清单

一、1.思维 存在 意识 物质 2.(1)本原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2)同一性 正确认识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二、1.生活 实践活动 2.哲学 3.哲学 基本性质 方向 哲学问题 课时作业

1.A [不能把握市场,意味着思维不能反映存在,是不可知论,故选A。] 2.D [范缜的观点反映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贝克莱的观点揭示的是物质和意识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故选D。] 3.C [二者观点反映的分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问题,故选C。] 4.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选A。B、C、D不符合题意。] 5.B

一、单项选择题

1、英国主教贝克莱说:“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这一观点

(A)

A认为意识的产生不依赖于客观事物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

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2、宗教是信仰上帝、神鬼等虚幻的东西,但是不管哪种宗教信仰的神,都是按照人们自己的形象和经验塑造的。这一事实说明

(C)A神是头脑中自生的,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鬼神

B神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C神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可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

D神是客观实在的东西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D)A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不同回答

C是否信仰宗教

D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B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5、美国一教会建造了一座尖顶教堂,主教请工程师为其设计避雷针。工程师揶揄地说:“教堂是天国驻人间的„大使馆‟,有上帝的保护,安装避雷针是多余的。”

主教说:“请先生装避雷针,这也是上帝的旨意。”这一材料说明

(B)A科学和神学的对立正在消失

B随着科学的发展,神学的阵地正在日益缩小 C神学已经向科学投降

D科学技术越是发达的国家,宗教势力就越小

6、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的关系。这体现了(A)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7、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表述为(A)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4)从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出发的问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问题

(6)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的问题 A(1)(2)

B(1)(2)(3)(4)(5)

C(1)(2)(3)

D(2)(4)(6)

8、主张人类生活的“世俗世界”的命运是由上帝、神灵居住的“天国”主宰的观点属于(B)观点 A机械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9、下列选项中,属于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是(A)A心外无物

B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C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D世界统一于“水”

10、“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这种观点是(A)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1、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封建迷信有所抬头,有的地方甚至呈现蔓延趋势。如:看相算命、巫婆装神弄鬼,愚弄群众。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C)

(1)它是唯心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突出表现

(2)它与唯物论和一切科学知识是根本对立的(3)它有悖于当前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它是历史上的社会意识遗留下来的糟粕和毒素 A(1)(2)

B(1)(2)(3)

C(1)(2)(3)(4)

D(2)(3)(4)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这种方法属于(A)

A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范畴

B客观唯心主义范畴

C主观唯心主义范畴

D机械唯物主义哲学范畴

13、古希腊的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这两种观点(C)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14、下列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D)

A不唯心,不唯上,要唯实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15、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C)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二、2003年春,非典在我国部分地区爆发,这在一些人中引起了很大恐慌。在疫情的高发期,一些地方出现了种种荒唐现象,一些人害怕感染“非典”,受巫婆神汉的唆使,求神拜佛,烧香磕头,或燃放鞭炮避邪,或吃某种东西消灾避难等。一时间,不少地方鞭炮齐鸣,乌烟瘴气。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哲学的基本问题 篇3

关键词:心与物的关系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哲学基本问题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有关哲学方面的文章,说“心与物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而又直面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说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看后颇有感触,觉得有必要就哲学的基本问题谈点什么。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以及对基本内容的阐述,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有关哲学上的重大原则问题,对此决不能沉默与回避,必须搞清楚。真理与谬论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如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言论作斗争,何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从中国哲学史上看,关于“心与物”“理和气”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封建社会宋朝以后,这个时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哲学斗争的中心。如南宋主观唯心主义者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象山全集·杂说》;明朝王守仁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传习录(下)》;唯物主义者认为有物才有心,无物则无心。如明清之际唯物主义者王夫之说“言心言行,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读四书大全说》卷中。

从以上中国古代哲学家们的言论里可以看出,他们对“心与物关系”的探索与斗争,已涉及到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了,即第一个方面要回答世界的本源、本质是什么?心与物哪个是第一性;第二个方面要回答“心”对“物”具有什么作用?但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从未把“心与物的关系”问题概括归结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只能说人类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探索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们那里表现为原始的、朴素的对“心与物的关系”的探索。这也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必经的一个阶段。

以上说明“物”与“物质”仅一字之差,二者既有质的区别,又有紧密联系,二者是个性与共性的对立统一关系。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一万事万物的共性就存在于千差万别的每一具体物这一个性之中,离开具体物的客观实在,物质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同样不包含客观实在的物质的具体的物也是没有的。正因为“物”与“物质”二者具有统一性,紧密相连所以容易把二者等同混为一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既承认世界的本源、本质是物质的,世界统一于物质;又承认物质可以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物质是可知的,这是彻底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它同一切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等物质观彻底划清了界限。

其次我们还必须弄清楚“心”这个概念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用“心”这个概念简单地代替意识这个概念。

毫无疑问从生理学上讲,心是指心脏器官,从古代哲学上讲既可以指思维的器官,如《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这里的“心”与“人脑”这个思维器官等同;又可以指人多意识,如主观唯心主义者南宋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明朝王守仁说:“天下无心外之物”。由于“心”的含义多,这就容易造成把思维器官人脑与人脑这个思维器官所具有的技能作用混为一谈。

如果“心”指思维器官,那么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证明人类是用人脑去思维的,不是用心去思维的,人脑才是思维的器官。人脑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具体的物质,它具有特殊机能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从生理上讲,意识才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当这并不等于说有了人脑,他就会自行产生意识。有了人脑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就有了意识。我们知道胃是消化器官,消化是胃特有的机能,但是光有胃它不会自行产生消化,只有胃吃进食物才会显示消化。这也就是说有了胃不等于有了消化。同样道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要产生意识,还必须人脑与人脑之外的其他客观事物接触,才会有意识。所以从意识的本质上来看,意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客观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没有人脑不会有意识,同样没有被反映者客观物质,也不会有反映者意识。

以上说明人脑与人脑特有的机能意识不能混为一谈,如果混为一谈不仅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如“吾心即是宇宙”便是例证;也容易产生庸俗唯物主义。19世纪50年代欧洲就出现了一种庸俗唯物主义流派。他们错误的把意识和物质看做同一个东西,在他们看来,大脑产生思想就如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如果“心”指意识,那么什么是意识呢?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未诞生之前没有任何一种哲学流派对意识做过完整的科学说明。当然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也不例外。只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对什么是意识做了全面完整的科学解释;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上来看,意识是人脑这个高发展物质的特有机能;从意识的本质上来看,意识是客观物质在人脑中反映。从以上什么是意识的三个方面看,也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理的正确性。

由此可见,用古代哲学家们所理解的“心”的概念,是不能直接替代“意识”这个科学概念的。“物”也不能代替物质。哲学基本问题的科学表述只能是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或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心与物的关系”问题只能是哲学基本问题意识与物质的关系在古代原始的朴素的表现。决不能用“心与物的关系”代替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更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再思考 篇4

恩格斯曾经在《自然辩证法》中说过近现代哲学中的唯物主义, 从本原的探索上来说归根结底源于形而上学, 如果按照这个本质上的前提去研究这个问题。它只是充分说明了一点就是思维与存在的知识信息来源于感性情感的塑造。辩证的哲学也是现代唯心主义的同时,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经从不同层面, 例如在形式方面去研究了这个问题。虽然这样的哲学结果使得哲学这门大学科让思维与存在出现了本末倒置。从这一点看出, 恩格斯在理论思维的前提下, 分别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了内容和形式的样子。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二章节中, 提出了关于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同时, 在他的著作中也提到思维与存在。恩格斯认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哲学家会依照他们所要表达的方式去分为两个阵营。对于自然界来说, 认为精神对它说来是本原的, 在哲学家那里,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认为基督教的创世说其实是从不同的方式让它们以混乱而又不太清晰的状态对待着这样的内容。自然界中的唯物主义者也是在探讨本质层面的问题。哲学党性原则里, 恩格斯提出了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二个方面, 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是在区分了两个党性阵营之后提出的。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回溯

在新的哲学时代, 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实践的发展水平不同, 从而面对的好多任务也是不同的, 哲学基本问题也从各个不同的阶段应运而生。从古希腊罗马哲学开始, 哲学基本问题始于对本原和实体的思考, 始于寻找构成“存在物的原素和始基。”“本原”是万物的开始, 由它开始, 也由它灭亡。米利都学派把水、气无定等具体物质形态当作万物的本原, 由此拉开了希腊人对于哲学基本问题探讨的序幕;随后赫拉克利特把“火”作为万物本原, 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 按照一定分寸燃烧、按照一定分寸熄灭。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在著作中提出了一个西方哲学史上的哲学命题:“思维与存在是一回事情”, 这一命题不仅是对概念性认识本质的第一次规定, 而且对于整个西方哲学来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由此奠定了形而上学的基础, 哲学基本问题亦开始有了它的雏形。古希腊哲学解体后, 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 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从这一点来说, 哲学中的思想与神学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例如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世界究竟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等等这些问题;共相与殊相问题究竟是怎样的。个别问题的实在性等等。哲学基本问题也突出了这两方面的内容及其关系。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上帝的存在及其属性是首要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 “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 这个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作用的问题”。可见, 中世纪经院哲学主要基本问题也是围绕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的。近代哲学从培根、笛卡尔的探讨开始, 近代哲学之前所明确发出的问题是本体论的研究, 但是在这之后, 近代哲学又从本体论的研究转向了对认识论的探索。近代的哲学比较重视人类的认知能力以及实现认识与否的途径等等, 从而为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前提。关于哲学基本问题, 恩格斯说:“这个问题, 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后, 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 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再思考

恩格斯曾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或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当作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有局限性的。

中国哲学很久以来都在探讨“天人合一”, 在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文化中, 由于环境时代背景的不同, 社会生产力的变化, 因此在中国古代, 产生了纷杂多变的各个学家所说。但是当我们仔细探索百家学说那纷繁杂乱的现象, 其实不难发现, 在纷繁的背后, 是有着最基本的元素在里边的, 从本质上而言, 是“天”与“人”。“天人合一”思想可以前进到殷周时期, 《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殷人认为神是天地一切的主宰, 讲求任何事情要占卜, 这最早来说是因为人们崇拜鬼神, 信奉鬼神学说, 对于神灵是充满着敬畏之心的。后来在历史的长河中, 春秋战国时期, 大多数学派建立了他们的天人观。到了唐朝刘禹锡坚持“天人相分”立场, “天之所能者, 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 (刘禹锡, 《天论》上) , 而柳宗元在“天人相分”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命题;到了宋代, 虽然宋明理学“天人合一”思想最本源是出自孟子天人观, 无独有偶, 张载“天人合一”观也是这样, 但是他们以及“二程”的理论都与孟子和董仲舒的“天人”理论不谋而合,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 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从大原则上来说是博爱思想, 在这样问题的前提下, 这一基本问题被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于天道与人道, 这些学说的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朱熹又将天理、人欲达到了顶峰, 提出了“存天理, 灭人欲”, 他认为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近代大学者熊十力先生也致力于探讨“天人合一”关系问题。就像张岱年先生这样描述:“中国哲学有一根本观念, 即天人合一。”所以, 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实可以说是天人的关系问题。中国历史哲学的长河里上, “天”本身含义并不是存在的意思, 因为它不仅指自然现象世界的天, 还包括自然规律、天命、天志等含义。“天人合一”的意思第一层是说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层也包括道德规律和天道的统一。这样看来, 天人关系问题其实本质上来说是在详细论述自然与人类、社会与宇宙之间的关系问题。其实, 正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才构成了不同民族间的思维差异, 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在思考问题时, 应该学会运用不同文化的思维模式去思考, 不能将西方哲学的思考模式照抄照搬到中国来, 对于事物的本质应该要“扬弃”。所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并不能涵括中国哲学, 因为, 这一关系问题只是当作某一时代背景下的哲学基本问题。更为严格来说, 哲学基本问题只是近代欧洲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不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摘要:在哲学史的长河里, 哲学这一时代精神精华, 总是伴随着时代应运而生。由于受时代发展限制, 面临的哲学任务并对其的认识也是有限的。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只是近代欧洲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不是全部哲学基本问题。本文通过回溯西方哲学不同阶段的基本问题, 分析恩格斯所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 从而探讨恩格斯这一概念的局限性。

关键词:哲学,思维,存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第4卷) [M].贺麟, 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

[5]古希腊罗马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 1957

[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7]罗素.西方哲学史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 篇5

在生活中,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抑或是想要去了解某个新事物,都会想到,也是首先想到的是去了解这个事物那些基本的构架或元素。高中教材中也学过,解决问题要学会抓重点,抓关键。哲学也不例外。

哲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它首要的特征,在于它是一种区别于神话、常识、宗教、科学和艺术等等方式的哲学思维方式。而哲学思维的本质、特性和功能,又是同哲学的基本问题密切相关的。

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恩格斯曾做出这样的概括:“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通常的解释主要包括以下的基本内容:

其一、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因而实际上是以“精神与物质”的关系理解和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这种观点是我们大家在生活中见得比较多的,也是得到最多认同的观点。

其二、由于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归结为“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因而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分解为两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也就是精神与物质谁为“本原”、谁为“派生”的问题;二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精神能否认识物质的问题。通常把前一方面称作“本体论”问题,而把后一方面称作“认识论”问题。

其三、由于对精神与物质“谁为第一性”问题的截然相反的回答,构成了贯穿哲学始终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而精神为第二性的,即认为物质是“本原”的存在而精神为“派生”的存在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与此相反,凡是认为精神是第一性而物质是第二性,即认为精神是“本原”的存在而物质是“派生”的存在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由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因而是哲学的“一元论”。在哲学史上还有主张精神和物质同为“本原”的哲学学说,这就是哲学“二元论”。但是由于这种所谓的“二元论”往往需要设想一个凌驾于精神与物质之上的“上帝”的存在,所以往往最终导致哲学唯心主义。

中国哲学史上的基本范畴之“五行” 篇6

关键词:中国哲学史;基本范畴;五行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9-0091-01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就提出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殷周时期的《周易》,就有了原始的“阴阳”观念,《易经》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天(乾)、地(坤)、雷(震)、山(艮)、火(离)、水(坎)、泽(兑)、风(巽)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源,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同时,它又以上述八卦来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体现了朴素辩证法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在此基础上,中国哲学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他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至今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我们认为,“五行”是中国哲学历史上以一贯之的基本范畴。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们将对它的起源、涵义以及作用等做一详细的讨论。

1“五行”的起源

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五行”学说起源甚早,《史记•历书》说黄帝“建立五行”。公元前22世纪的禹也说到“五行”。这一范畴在文字上初见于公元前20世纪的《夏书•甘誓》,阐发于公元前12世纪末,箕子对武王所讲的著名的《洪范》这篇文章,又遍见于《左传》、《国语》、《墨子》、《孙子》、《荀子》、《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黄帝内经》、《春秋繁露》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近世以来,“五行”被人们解释为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元素(水、火、木、金、土),这其实是一种西方化或泛西方化的解释。

2“五行”的含义

“五行”之“五”,与上古社会的数术观念有关,与原始宗教、巫术、占卜、天文、历算也有关联。这种数术观念追求一种神圣而和谐、天地人相通、世间万物各安其位、完美有序的原则。亦有多于五行的,如《左传》引《夏书》“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亦有少于五行的,如汉有“仁、义、礼、智”“四行”之说。“五行”之“行”,从字源学上来说,许慎《说文》解释为“人之步趋也”,这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活动、一种行为。其实“五行”是相互作用的五种力量、五种能力、五种活动、五种动因,及彼此间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秩序和过程。冯友兰先生说:“我们切不可将它们看作静态的,而应当看作五种动态的互相作用的力。”先民并不把“五行”视作静态的五种原质,反而非常重视这具有水性、火性、木性、金性、土性的五种力量、动势的功能和彼此间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所以“五行”不是本质上独立自存、同一不变的五种实体,起初曾被指代为五种神祗或五种星宿,然而,最常见的是指“五气”和“五德”(即五常,仁义礼智圣)。

3“五行”的作用

我们的祖先所重视的是“五行”的性质、作用,与阴阳、四季、五方、五味、万物生长收藏的关系,及其相互促进(相生)的原理;推衍到王朝的兴替、政治的治乱,则重视数种力量的相互制约(相胜、相克);运用于人的身体,则强调五行的相生相克、协调、平衡,并以此解释生理、病理。五行学说曾被广泛地应用于天文、人事、生理及精神等各方面。“五行”学说的重点不是用来解释世界的构成,而是用来说明世界的生息变化,指出自然、社会、人身的现实存在和未来趋势是由显现或隐态的、性状各异的“动势”、“能量”之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并随着多重力量的此消彼长而变化。它不是以静态构成论的方式说明宇宙,而是以动态的机体论、关系论和过程论的视域观察世界;它不甚关心世界的原质和规定世界的终极、绝对、永恒不变、无生无灭的本体,而是肯定事物内外力量、功能的多样性、流动性及能量、信息相生相克的网络系统和秩序,转化的契机、过程,并预卜它的前景,促进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五行相生”、“五行相胜”、“五德终始”诸命题的要旨。董仲舒《春秋繁露》讲“比相生而间相胜”,指出事物生息变化过程受到两种相互制约的力量的作用,即五行中相邻者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间者相胜(木胜土,土胜水,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通俗地说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母)和“我生”(子)两方面的关系,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又都具有“我克”(所胜)和“克我”(所不胜)两方面的关系,称之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五行生克制化是正常现象。五行中任何一“行”太过或不及,出现异常现象,都可引起相乘或相侮的变化。乘是乘虚侵袭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相乘是过度的相克,超过了正常制约的程度,其规律同相克,但被克者更加虚弱。相侮即“反克”,又叫反侮,即本来是自己所能克胜的,却反而被它克胜,其规律与相克正好相反。例如,正常时土克水,若土气虚弱,或水邪泛滥,水就反过来侮土。我们这里且不去评论五行学说及其具体运用,但不难看出古代人把自然、社会、人生(包括人身与人心)都看作是连续的、流变的,关注隐伏其间的多重活动、能量及其相互关系。

In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s Basic Category It “five lines”

Hao Dongsheng,Wang Xiaoman

Abstract: China the philosophic thinking was ancient times well-established, broad and profound. “Five lines” are in the Chinese philosophy history by the consistent basic category, this article to its origin, the implication as well as the function and so on do one elaborate in detail.

哲学的基本问题 篇7

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史上一直严重地依附自然, 从而形成人类最初的思维是偏于“天人合一”的自然思维。但随着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 人类开始由过去的依附自然变为能动地支配自然、征服自然, 人开始由崇拜外部自然、崇拜超人间的神的力量转向崇拜人自身、崇拜人的理性和技能。在这种背景下, 人开始以自然的主人面目出现, 人与自然的关系亦日趋紧张。

在此过程中,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起了推波助澜的重大作用, 特别是“自然选择说”影响至巨。作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的思想在社会各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对教育的影响尤为深刻。近代工业文明以后, 理性本身逐渐被片面化为自然科学, 被消解了其中的形而上学维度, 并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形成“实证理性”及“工具理性”。从而成为“理性”负面效应的根源。随着教育的功利主义日益强大, 教育功能更多凸显人———物关系中人对物的征服利用。

今天, 我们面临的教育挑战除了来自经济方面的国际竞争加剧和贫富差距加大外, 更为严峻的是生态环境方面, 它呈现为人类环境的严重恶化对人类生存的极度危害。唯有“全球合作精神”方能解此难题。因此“学会关心”将成未来教育的主题, 而关心亦将由人类扩展到地球家园。

2. 人——人关系

教育是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中国自古号称礼仪之邦, 儒家在人的五种基本社会关系中定位自身, 是为“五伦”。然而, 今天的青年一代正挑战着人伦关系的底线。

康德说, 人应对两样东西心存敬畏, 即头上星空和心中道德律。教育的目的,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要在遵循自然之道的基础上使人懂得生存的技能;在人与他人的关系上, 要在遵循社会规则的基础上谋求合力共生, 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尤其重要。但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和物欲的膨胀, 人正在对星空和道德律都失去敬畏感。于是达尔文思想的滥用使社会达尔文主义现象在家庭和学校中亦加速蔓延。人世间爱的情怀正在淡化, 恨的毒素却不断地潜滋暗长。当今中国社会实际奉行的道德价值, 也正在滑向可悲而危险的境地。当前我国伦理道德精神的主流, 不是多元, 而是二元对峙。在政治、文化、经济上掌握话语权力的群体, 恰恰是伦理道德上被人们视为最不满意的群体。这种反差和异化的严重后果, 将导致各类社会精英道德信用的丧失, 而更为严重的后果, 则是社会伦理的普遍丧失。

3. 人———己关系

教育的最高使命是创造精神财富, 而不仅是物质财富。人们正经历一场恩斯特·卡西尔所说的“人的自我知识的危机”, 因为没有占支配地位的背景来让人理解现代生活中的人。这种情况导致了人的碎片化, 人的思想和活动有多少种大方向, 人就分裂成多少个部分。因为人们已经失去了把自知作为教育目标的意识, 所以数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教育都受到了损害———在人文学科和社会思想领域中也是如此。

4. 人———神关系

灵魂不朽是古代希腊人的共同信念。毕达哥拉斯学派解释了古老的灵魂轮回说, 他们认为, 灵魂不仅不朽, 而且可以在多个躯体之间进行转生, 这种理论后来也成为了希腊人灵魂观的一个基本信念。从短暂的肉体生命中寻求永恒的精神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是古今中外智者和贤者的共同使命, 这也是中国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三不朽” (立德、立功、立言) 情结的动因所在。

教育旨在使人格完善, 使人求真、求善、求美。如此可以满足人的全部需求吗?中国文化有一个境界———“圣界”;西方文化有一个宗教信仰的传统———“神界”。人性中是否还有这样一种超越的要求, 所谓终极的关怀?

信仰与理性合一, 知识与宗教同流, 神之恩宠与学术研究二者可相辅相成, 并注重技艺及科学, 正是西洋自中世纪以来所发展出来的学术传统。一般而言, 学校教育应尽到保存文化、传递文化、并创造文化的职责;中小学校以履行前二者功能为主要任务, 而学院或大学的教育着力点, 应放在第三点, 即知识的增进及文化品质的提高与创新。

人类不要忘记“敬畏”。敬畏不是要人们放弃努力, 而是先知敬畏后再进取。教育是需要敬畏的, 这也是教育学人文性的根基。教育者须心存敬畏, 有这份心才可能慎对人生旅途上的波折和苦难, 这是人心最大的拯救。要有这种宗教情怀才能达到一种内心的平衡。

5. 知———行关系

知识社会的知识, 跟先前社会的知识含义不同, 它已经从教养性因素一变而为生产性的因素。马克思哲学的精髓是实践型的人学。马克思所说的自由, 即人与社会的双重解放。他强调, 以往的哲学都是解说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毕生旨在开辟人类新的实践途径并促进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思想, 同德国古典哲学崇尚人的自由传统、追求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理想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及整个西方哲学崇尚自由的传统。

哲学的基本问题 篇8

医学影像学教育是临床学科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早在伦琴发现X线的时候, 医学影像学的身影就已经渗透到整个医疗以及医学教育过程中。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不但是医学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重要的一部分, 也是医学影像学教学未来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本文基于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学影像学教研室近2年来医学影像学留学生英语授课教学的实践, 结合作者前往英国南威尔士大学的学习收获, 就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利用哲学最基本问题指导教学以及进行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 南华大学留学生本科临床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南华大学留学生教学现状。近年来, 我国对外学术交流不断深入, 国外学者不断跨入我国国门进行学习, 同时英语教学对于我国国内各大医学院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2007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 (英语授课) 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 并且公布了每年招收本科医学临床专业 (英语授课) 的高校名单以及招生计划, 南华大学有幸参与其中部分专业的招生[5]。南华大学于2011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本科留学生, 主要面对各友邦国家, 如巴基斯坦、索马里、加纳等。

南华大学本科医学留学生学习状况。南华大学2011年招收国际留学生共17人, 其中以巴基斯坦学员为主。由于学员来自不同国家, 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以及语言困难。针对上述问题, 学校对留学生学员进行为期一年的语言学习、文化接触, 并针对部分国家文化差异性进行分班、分组教学。

医学影像学概况。2004年南华大学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顺利通过湖南省教委本科专业评估, 并承担了南华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所有影像学专业课程及临床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大部分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在接下来多年间先后成功申报并组织举办了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等多项相关项目。2006年, 影像学教研室获得“湖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称号。南华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学影像学教研室作为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指定授课部门, 于2014年3月开始英语授课, 同年作者受派前往英国南威尔士大学进行留学生医学教学以及英语教学等方面的培训。

2 哲学基本问题与教学理念、内容、方法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作为理论形态世界观的哲学, 是从总体上研究人和世界的关系的。而人和世界关系最本质的方面就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不仅是人和世界关系的两个最本质的方面, 也是两个哲学上最高的范畴[6]。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极其繁多, 数不胜数, 归结起来无非属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主观和客观这两类现象。思维和存在是哲学的两个最高范畴,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世界关系的最根本的方面。恩格斯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全部哲学, 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7]。

2.2 哲学基本问题与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指的是教师具有为教学准备付出个人行动、努力的信念, “教学理念”既是一种教学观念, 又是一种教学行动[8]。从哲学基本问题上去理解医学教学理念, 可以将“教学理念”分为客观存在的教师、教材、教学大纲等客观存在物质和主观教学信念的思维两个最基本的方面, 这两个方面不可避免成为教学理念中最本质的两个部分。传统教学理念的教学行动的主体为教师, 因此传统医学教学以医学教师为中心、医学教材为中心以及医学教学大纲为中心。不可否认传统医学教学能够在医学教学中完成基本的理论知识的传递, 但是由于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制约医学教学的发展。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 科技不断发展, 医学传统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医学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传统教育下, 医学人才能够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以及技能, 但是却无法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现代化教学理念的需求也慢慢的在教师、学员心中滋生, 以教师为主体的旧的教学体系, 急需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体系[9]。教师的思维上的转变, 能够贯彻全新的教育理念, 进而改变教学行为, 达到改变传统医学教学的目的。针对南华大学留学生医学教学的特点, 结合留学生的组成特色, 需要在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理念中嵌入以学员为主体、学员所需求的基本技能、知识为客观存在的部分、以教师全新的教学思维为主观部分, 建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贯彻现代化教学理念, 解决好理念中最基本的两个问题, 达到充分发挥教师以及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以及留学生对于医学影像学教学的认知程度。

2.3 哲学基本问题与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可以理解成为现有的经验、学识, 它们能够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者行为, 其根本是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 它能够让人理解事物更透彻、更接近最根本的存在[10]。传统教学内容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 而应该感性的理解其思维的方向[11]。现代化教学内容是基于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 因此如进行教学内容改进, 可以让学员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传统教学内容, 均是以医学影像学教材为中心, 所有内容均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考虑, 过于偏重教学的系统性, 导致教学内容枯燥, 进而导致学员接受有限。而且针对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 教学内容如果过于枯燥、单一, 那么难免出现排斥的情况, 容易影响教学效果。针对这个问题, 教学内容需要基于学员的思维进行转变。因此将基础影像学知识、临床需求以及学员兴趣有机结合起来, 加上将意识以及客观存在的知识这两个方面充分融合, 建立一套可以用于南华大学临床医学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现代化教学内容体系。

细化到具体的影像学教学内容中, 哲学基本问题也是有渗透的。影像思维和影像知识两部分, 也是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也得指出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有两个突出的方面。其中, 关于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 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 是最重要的方面。有人说学习医学影像学需要知道所有的影像知识, 即那些客观存在的。也有人指出学习这个专业需要有很好的影像学思维, 才能去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哲学对第一性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有很好的回答。绝对的唯知识论和唯思维论都是不正确的。要将医学影像学教学以影像知识为本体, 同时认识到思维的重要性, 思维是贯穿整个知识的。这样完成本体和认知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才是符合哲学要求的教学内容。

2.4 哲学基本问题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由于层面多元化, 可以简单归纳为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以及具体方法[12]。传统教学方法都以教师为中心, 主体为教师, 所有的教学方法都是围绕教师制定。因此, 教师的思维决定了教学方法。但实际上, 客观存在的教学内容、学员所需要的知识才是真正应该决定教学方法的。哲学体系中,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最中心的问题。传统教学方法, 内容枯燥、教学方法简单, 基本上是用板书和教材。现代教学方法运用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如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PBL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从另外一个角度是以学员为中心, 以学员所需的知识为中心, 以提高学员的能力为中心进行传授, 进而提高学员的积极性,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医学影像学教学的教学方法从哲学角度看也需要多角度分析, 传统教学法虽然没有现代的教学法效率高, 但是有句古谚语“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即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现代教学手段能提高学员的长期学习效果, 也会帮助学员建立个性化的思维, 能够改善课堂气氛。但是传统教学法知识传授也有独特的优势, 板书停留时间长以及课本中的图还有表格相对多媒体中过多的图过度吸引学生注意力, 是传统教学法的优势, 也可以让学员基于课本进行自习, 提高自学能力。针对医学留学生影像学教学, 教学方法应该既主张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也不能摒弃传统教学板书、课本等手段, 而是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丰富影像学教学手段, 建立一套符合哲学指导思想的教学方法之目的。

3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留学生医学影像学教学

3.1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医学影像学教学的相互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医学教学的关系其实也是医学界以及哲学界所感兴趣的问题。医学影像学教学作为医学教学的一部分, 也是哲学界关心的问题。新一代影像学教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思想开展, 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培养符合现代化要求的集信息一体化能力以及基础知识于一身的国际化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唯物主义作为哲学的一部分, 一直运用于医学中。丸罗吞医学派的一个有名的医生阿尔克马翁 (Alcmaeon) 第一个研究了视神经途径, 他指出动物的生命是一种运动, 并属于血液的运动, 血流及或不适永远一致, 也是继续运动的[13]。他从哲学的角度解释了生命的统一性, 是两个相反因素的统一, 这也是医学和哲学最早的交汇。接下来许多学者如希波克拉底、亚里士多德、盖伦、以及我国的张仲景等医学人士均运用了哲学的思想对医学进行解释, 并且结合哲学的观点, 对其弟子以及后人的传授过程中解释着“生命”。因此, 哲学也是一种医学, 将所有的医学知识结合哲学观点, 在医学教学过程中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医学知识, 能够让学员充分理解医学, 同时也可以培养一分为二、整体及个体等哲学思维。站在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对待教学, 能够避免把医学归于精神及意识第一性, 进而避免学员产生唯心主义思想。

3.2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留学生

“我们今日的学术思想, 有两个大源头:一方面是汉学家传给我们的古书;一方面是西洋的新旧学说”[14], 意味着我国哲学一直受外来学说的影响, 而媒介就是留学人员的交流。由于留学人员从来都是思想交流的载体, 因此我们对待留学生的观点要辩证的去看。唯心主义观点对待留学生会出现各种不正确的思想, 如留学生思想威胁论以及留学生负面影响论。站在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去分析, 留学生对于我国既有不好的影响, 也有进步思想的传递。

3.3 医学影像学教育与留学生

医学影像学教学一直都是一个注重教学主体为重的学科, 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传统影像学教育法是授课为主的方法 (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 , 从学员主观能动性角度分析, 不利于培养学员自学能力[15]。对于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 在文化差异巨大的背景下, 想调动学习主观能动性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哲学教会我们的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 只有回答了本体论的问题才能去回答认识论的问题。因此我们先必须对留学生进行最基本的基础教育, 即医学影像学的重要性以及对临床其他学科的影响, 在对留学生进行普及教育的同时, 充分让学员了解学习的重要性, 然后再将学习的意义和对学科的认知传授给他们。

4 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影像学教学改革的推进作用

哲学的基本问题揭示哲学发展的规律。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 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医学影像学教学必须基于唯物主义思想, 实事求是的观点去开展教学。医学影像学是临床医学中较为注重事实和经验的学科, 事实即为存在、经验即为思维。基于唯物主义的影像学教学改革, 必须贯彻事实为主, 经验为辅的主线。学科发展是基于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是客观存在带来的经验性的部分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肯定是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哲学要求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哲学是揭露唯心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 现代教育中有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 (Problembased Learing, PBL) , 该方法加强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 使学生能早期接触临床, 并能提高学员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该教学法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容易导致学员的知识结构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16,17]。如果站在哲学角度去对待该问题, 利用该方法的优越性, 再结合传统教学法, 能够有效避免学员知识完整性的缺失。

浅析康德历史哲学的基本特点 篇9

1 启蒙主义与个体价值

康德的历史哲学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康德哲学正是启蒙运动的产物。启蒙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承认并尊重人的价值,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个体的独立性在历史运动中日益彰显出来。一个多世纪后,人与神的地位之争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已经画上了一个休止符。但是人的价值一旦凸现,他就急需要通过各种实践行为来证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康德在对启蒙运动的思考中,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人类究竟是否具备充足的理性来完成自身的历史任务。康德继续从自然权利论出发,指出了人具备的自然禀赋会促使其行为合乎自然的目的。人类能够走出自然状态已经说明了,对于自然的认知使人类反思了原始蒙昧状态的野蛮性。进入社会状态即是进入到文明状态中,而从自然状态到文明状态转换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个体理性的出现。理性引领人类走出荒野林莽,走入了村庄和城镇,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发展,对康德而言,理性在其中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不但,个体价值借由理性的引导在历史上第一次展现出来,而且人类历史也有充分的证据去证明,理性推动历史进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而康德亲身经历的启蒙运动,人类的个体价值在此实现了再一次的飞越,这场运动将中世纪的宗教神权掀翻在地,给予人以崇高的地位。在康德看来这正是人类第二次接收了理性的引领,从而为成为世界公民提供了精神前提和思想基础。

2 历史理性与公民社会的建构

历史本身不会给未来以确切的启示,否则,我们就是在默认历史本身具有充分的计划性。人类对于自身担负的历史责任在实际上是没有察觉的。在个人道德的建设中,每个道德的个体通过不同的修为,将伦理化的实践指向内心,如此一来,修身养性便成为一种个人道德升华的必由之路。但是,个体道德的升华很难成为一种集体意识,集体不可能认识到自身在一个作为整体的社会共同体中到底负有怎样的责任。而历史意识的基本功能,就是在精神层面将五花八门的个体意识统一起来,形成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对于“过往”的认识的知识结构。在这种统一的思想基础上,社会共同体被塑造出来。社会共同体不是狭隘的族群共同体,康德的基本目标是,使人成为世界公民,即在历史理性的指引下,人类将成为世界共同体的公民。当然这个世界共同体有一个基本的特征,它不是人类族群或国家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也只有在这种社会中,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禀赋才回最大限度的显示其内在价值。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同时也是人类“道德的整体”,是实现了普遍理性的一种人类生存状态。而构建这种社会所需要的一个基本前提则是一部“完全正义的公民宪法。”康德的这一观点显然来自于英国革命的实践,一个立足于法治并且使最高统治者受制于法律的国家,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强大的世界帝国。相比于德意志国家当时的社会状况,英国的法治文明对于康德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也成为“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的现实根源。

3 世界历史与自然计划

历史计划论的背后,是对于历史阶段性的总结,康德关于希腊-罗马的历史叙述,是在表达一种有系统的历史发展模式。他的这一表述可能给了黑格尔以极大的启发(参见黑格尔《历史哲学》关于东方、希腊、罗马、日耳曼四个“世界”的历史阶段划分的论述。)在费希特那里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表述模式,历史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持续发展,这一线性逻辑的历史发展模式其背后则是对于人类进步可能性的充分肯定。这种历史乐观主义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时戛然而止,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曲折中前进的人类社会(特别是十九世纪末一直到今天的这段历史)在一定程度内实现了康德的预期。只不过,康德的历史阶段论带有的自然状态论的残余使之成为霍布斯传统的绝唱,同时也开启了近代历史哲学的先河。世界历史的发展模式,可能并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按照一张康德所谓的大自然拟定的日程表,逐一的实现各个阶段的目标,最后到达世界共同体(或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的历史顶峰。自然计划将导致历史的终结,当然,如果能消除人类社会的各种人为的灾难———尤其是战争———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论是康德的后继者费希特的“完全理性世界”还是黑格尔的“日耳曼世界”,都不能让我们接受历史终结的观点,因此,普遍的世界历史即使有一个被大自然预先拟定的计划,也不会在未来走向“终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 篇10

我们研究组认为, 羌医是羌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中产生的一门有关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防治及养生康复等理论和方法的独具特色、独成体系的医学科学;羌药是羌医理论体系指导下用于诊断、治疗、预防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1]。所以, 羌药包括但不限于羌族地区盛产的药物以及羌族人民常用的药物。羌医羌药这两概念的基础也是核心为羌族医学理论体系, 脱离了这个羌医理论体系就无所谓羌医, 也只能空谈羌药。

由于羌族文字缺失以致自古以来不能以竹简书帛记载、传承羌族医药文化, 羌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技能唯有依靠家传师承以言传身教、方药易物或对换等方法传世。正是由于无字载文、教育落后以及家规习俗、传承方式的保守封闭, 导致了许多有价值的医药知识失传, 有些还出现了误传。

我们研究组在长年查阅文献、广泛深入民间走访人民群众特别是与老羌医老释比共同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经验, 总结出一部分的羌医的理论, 与同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一、中周论是羌医的基本哲学理论

(一) 中气本原论

这里的中, 是指基本、本原、核心的意思, 中气的意思是说宇宙中万事万物的本原、基元是气, 也称中元, 这个中气是指气的基本形态, 也是宇宙的本原, 与中医理论里的中气概念意义不同。尽管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所构成的, 但气是极其细微, 并不能由肉身俗人所能认识的, 所以一般人会认为气是无形的, 视为“无”。无形之气可化有形之石, 精石是构筑世界有形万物的基础。不同的物质由于不同的结构而拥有了不同的属性与特点, 万物中基本的属性分类是阴阳。与中医阴阳学说相类, 羌医阴阳论的也包括阴阳交互、互根互用、对立制约、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等基本内容, 在说明人体生理功能、解释病理变化、指导疾病诊断与防治等方面有广泛而积极的作用[2]。

(二) 五周变易论

五周论, 也称五石论、五系论, 与我国传统的五行论相似, 但不强调五系之间的相生相克规律。五石之间关系密切, 变化无穷, 所以五石论也被称为五周变易论。羌人崇石, 认为世界上一切有形物质皆由石所化生, 白石是石之精华。石分五系, 分别为黄赤青黑白;对应五行分别是:土火木水金;对应五数分别为四、六、八、十二、二十。四尖 (尖, 也称突, 意义相当于多面体的顶) 尖石, 锐细入微, 变化多端, 可孕育稼穑, 故属土, 五名为象。六尖长石, 尖利有芒, 性烈走窜, 属火, 五名为合;八尖方石, 平稳方正, 如木之可塑, 生长而久远, 五名为荒;十二尖圆石, 其有二十面, 圆润如滴, 温和柔软, 无处不在, 故属水, 五名为支;二十尖宝石, 其有十二面, 十二为自然法数, 天生原石, 肃净高贵, 清静无为, 变化无穷, 乃石中之尊, 其色归白, 五行属金, 五名为廿———双十圆满, 十全十美之意[2]。

二、羌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内中周论和外中周论构成了羌族医学对正常人体的基本认识。

(一) 内中周

1. 中心元神

中为元神, 溶入人体之内, 控于脑髓, 通于灵神管道。元神亦为气所造, 其气者极其细微, 不可观见。神融汇于人体, 赋于肢体感官, 使人能视能听、能感能应。万物皆有灵, 聚灵可成神, 散神而化灵。灵附于物, 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者为生命。灵聚越紧, 生气越华。凡生命皆可修炼聚灵之功, 灵越聚, 其能越彰。意欲聚灵援神者不可以食用有灵之物得以助长, 唯有通过修道感化召归;更不可食用有元神之物以期助长其神, 因元神相斥, 反伤贪食之体, 故修炼者忌杀生。“离道以善, 险德以行, 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可见, 聚灵强神, 以德、善为道。养气以壮周身, 修德以强元神[2]。

2. 周身形体

人之周身, 是指有形之体, 包括四质、六脏腑, 八官、十二管道 (支道) 和二十经脉 (廿经) [2]。

四质也称四相或四象, 五行中属土, 包括气、血、精、津 (羌语称为莫斯、萨、吉纳、滋) , 是构成人体组织的基本成分。与中医理论相应名词的涵义相近。

六脏腑包括心与小肠、肝和胆、脾和胃、肺和大肠、肾和膀胱、心包络和三焦, 五行中属火, 是生命之火的根本原动力。羌医中通常所说的六脏学说并不是单指六脏, 而是指六脏结合相表里的六腑形成的六脏体系。在羌族传统医学中, 六脏腑并不与五行一一对应, 而是六脏腑整个体系对应五行中的火。六脏腑运化的后天水谷精微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动力, “燃燃乎, 令薪火相传生命不息”[2], 故六脏系属火。

八官是指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 包括脑、脊、髓、骨、脉、蛋 (男睾) 、乳腺和女子胞[2]。也有学者把八官学说称为八腑学说, 但为了与六脏体系的中的六腑相鉴别, 笔者认为以八官或八官器称呼更为合适。八官在五行中属木, 具有生长条达的特性, 滋养人体并储存精气。

支是指地支, 共有十二;支字上“十”下“又”, “又”部包含有“二”的意思, 故支字之意表示十二。支道是指人体中的十二个管道体系, 包括灵通道、脑髓道、感窍道、骨肉道、气息道、水液道、食物道、脉管道、肌肤道、腺道、卫体道和生殖道, 其中生殖道又有阴阳之别[2]。十二管道可以近似地理解为现代解剖学上的人脑特殊结构系统、中枢神经一般结构系统、感官系统、运动系统、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循环系统、皮肤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

廿意二十, 廿经是指人体循行分布的二十条经脉, 包括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膀胱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蹻脉和阴蹻脉。二十经的组织结构、循行分布和功能特点与中医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相同。但需要指出的是, 羌医中的络脉与中医的十五络或十六络不同, 而是二十经皆有络脉, 其中十四经络脉与中医相同, 其余六脉各有络穴。冲脉之络乃气血旺盛之脉, 有协同任脉之用, 源于任脉之阴交;带脉之络具辅助带脉约束另外十九经的作用, 源于督脉之命门;阳蹻之络主肢端阳气, 源于膀胱经之申脉;阴蹻之络承先天之精而养腰膝, 源于肾经之照海;阳维之络汇集后天运化之清阳, 源于胃经之头维, 亦名胃之大络;阴维之络协助阴维脉维系周身后天之阴精, 源于脾经之腹哀[2]。

(二) 外中周

外中周理论认为, 中是有形的人体本身, 而外周是指附于人体周围的五个充满能量物质的热场, 称为人五周、五周天、五光、五能等。是保护人体自身特别是中心元神的精微物质, 由炁所组成的。炁是气的能量聚合体, 尽管比气的体积大, 但仍然极端细微, 非俗家所能感知。如果说人的肉体是有形之体, 那么五周天就是人的无形之体, 也是人的构成部分, 是客观的存在。

五周天分别为土、火、木、水、金, 环绕人体, 与人体直接以“外经” (相对于体内二十经脉而言) 连通。五周天与人体连通的外经数量多寡不一, 土周天之外经有四, 连通于四质;火周天之外经有六, 连通于身体六脏腑;木周天外经有八, 连通于八官;水周天之外经有十二, 连通于十二管道 (支道) ;金周天之外经有二十, 连通于形体二十经络。五周天也与外界大自然相连接, 可传递精微物质和能量[3]。

三、羌医对异常人体的认识

(一) 病因

病因大体分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内伤四食、内伤六邪、内伤八情、内伤十二瘀、内生二十虚。内伤四食包括过饥、过饱、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内伤六邪是因为气机失调、运行失和而导致人体生理功能异常而产生类似风、寒、热、湿、燥、火的病理状态。内伤八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和恶八种情志在超过调节范围的刺激人本身而导致接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引起疾病产生。十二瘀是指血或津液郁结于人体十二管道导到廿道系统不通畅的病变, 主要表现为瘀血、痰饮、结石、癥积、痞块和骨疽等, 既是病中产物, 也是致病因素。石虽为万物本原, 但体内成石 (绕) 也是引起疾病的原因。瘀郁成石, 体内形成了病理产物积石, 患者可有堵、肿、痛、僵硬等症状。石病有泥石、沙石、中石、巨石等程度之分, 有内脏石 (如胆石、肾石) 、关节石 (如腰石、膝石) 等部位之别, 还有雪石、软石、硬石、火石等性状之异。石病理论 (石病学说, RRAOWYJI) 以及前面在中气本原论中提到的“气石本原论”, 都被认为是羌族医学中最具特色理论,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医学实践使羌医药取得了瞩目的成果[4]。二十虚是指人体二十经络功能状态低下的表现, 如胎弱多因任脉虚, 体劳多成脾经虚, 神劳常致心经虚, 房劳易成肾经虚, 等等。

外因主要有四伤、六淫、八疫、十二虫、二十毒。四伤是指力损伤、热冷伤、铁器伤和虫兽伤。六淫是指风 (昔比沃蒙) 、寒 (么呗) 、暑热 (莫尔唉迪) 、湿 (也称水湿雨, 资木尔唉尼) 、燥 (干么斯) 、火 (摸格阿) 六种外感病邪, 例如自然界的阴寒雨露水湿之气侵袭机体而致外水病[3]。八疫是指八种常见的疫疠之气, 包括鼠疫、霍乱、天花、麻疹、伤寒、疟疾、痢疾和脑疠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十二虫是指常见的十二种寄生虫包括伏虫、蛔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蛊虫、阴虫和疥螨等导致的寄生虫病。二十毒是包括石毒 (射线) 、烟毒 (CO) 、铅毒、汞毒、蛇毒、蕈毒、酒毒、食毒、水毒、湿毒、火毒、疮毒、胎毒、梅毒、淋毒、丹毒、风毒、虫毒、兽毒、药邪之毒。

(二) 病机

1. 内中周病机

1) 元神病机。人在天地之间, 存道修德, 高于万物之灵, 元神独立。凡人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寿夭以及气血精津的充养, 喜怒哀乐的调控, 对大自然宇宙世界的适应等诸多生理活动, 无不赖神所主宰。人之中有元神, 融于周身各部亦各有其神。人体六腑八官器、十二道二十经、百骸千筋和孔窍皮毛皆在神的统摄之下, 方能各施其职各尽其能。若道之不存德之不修, 神混意乱, 则四质失充, 六脏失运, 八官失养, 支道失调, 廿经失畅, 百病丛生[2]。

2) 四质失常。四质失常是六脏、八官、支道和廿经病机的基本前提, 而四质失常又往往以体内的阴阳失调以及体内外邪正盛衰的力量对比为先导因素。四质的失常一般包括量、质和运动的失常。气的失常包括气量不足和运动失调, 前者主要表现为气虚, 后者包括不动而滞、不上而陷、不下而逆、不出而闭、不收而脱。血的失常包括血量、血质和血动的失常, 如血虚、血热、血瘀。津不足是量的失常, 而输布、排泄障碍为其运动失常。羌医常称肿胀、分泌物增多类的津病为水病, 分为外水和内水。内水是由于六脏腑、八器官的水液代谢失衡, 导致余水停蓄, 常有肺水、胸水、腹水、肾水、胞水 (子宫积液) 、盆水和关节水等。精亏常因年老体衰、久病耗损、或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所致, 引起生殖之精、脏腑之精缺乏或功能推敲, 可表现为婴幼少青之时生长发育迟缓或过早停止, 或青壮之时早衰、性退、精少、齿松耳鸣、腰膝酸软、月经失调、神疲健忘等[2]。

3) 六脏腑病机。六脏腑失调的病机,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脏腑生理功能的太过或不及, 以及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失调;二是脏腑本身的阴阳、气血失调。

4) 八官病机。中心元神融汇于整个机体, 与整个躯体紧密结合, 并且与外周天相通达。但在有形的躯体中, 外在表现的中枢在于脑, 在那里进行着视、听、嗅、味、触、温等信息的输入, 言语应答、表情眼神和举止动作等信息输出, 以及信息存储 (记忆) 和信息综合 (思考) 等活动。脑功能失常则可表现出五觉迟钝、肢体痿弱、失眠健忘和智力减退等症状。脊、髓、骨功能失常, 则通常会出现脊柱弯曲、颈腰失利、骨髓空虚、关节软弱、骨质松脆等。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失调, 主要表现为经、带、胎、产的异常。

5) 支道病机。十二管道 (支道) 学说也称为赛米管道学说, 支道主要病机的特点是全身气化失常和水液代谢功能障碍。另外, 管道系统贯通了人体这一个有机整体, 因而某一部分或某一脏腑器官的病变, 可以通过支道向其它部位传变, 引起疾病的发展变化。

6) 廿经病机。经络是运行四质、联络六脏腑八官、沟通十二管道、调节内外上下的路径。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二十经络系统可引起其生理功能失常, 出现四质虚实、滞留、逆乱等病变。廿经病机突出表现有二, 一是经络病变时的四质变化为核心的基本病机, 即经络之四质盛衰偏倚甚至热极、衰竭, 或者经络之四质运行不畅乃至逆乱;二是二十经及其络脉各自的病机。

2. 外中周病机

人是自然人, 人通过土、火、木、水、金五大周天与外界相通。这里的周天与中医传统的大小周天概念不周, 这里“周”是指人体形体之外的“气周” (能量场) , “天”是指大自然、宇宙, “周天”是指人之有形躯体与外部世界的沟通结构, 它是人体本身的部分, 是由中心元神中非主动意识所主宰。羌人认为, 邪如利石, 破人周天, 非道公 (羌族巫师, 亦称端公、释比、许) 不可解[3]。

四、养生、预防和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一) 养生、预防的原则与方法

中周理论的养生原则包括:注重中神, 形神兼修;保养周身, 脾肾共济;强调周天, 顺应自然。基本的方法有悟道修德、清静养神、调摄情绪、起居有常、劳逸有度、节欲保精、饮食得当、运动适宜、亲近自然等。预防的中心思想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 做法的关键是中神有意识、有信念, 强化有形周身, 修养周天潜能。对于调摄中神尤为重要, 因为它同时也是有形之周身和无形之周天的主宰[3]。《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恬惔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不管视物角度如何不同, 但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所以, 无论是羌医, 还是传统中医, 在本质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治则与治法

治疗的原则首先强调中心元神的作用, 主张加强患者对治病的意识和意志。第二是补充和调理气血精津四质, 包括补气养血填精益津、调理气机血运、固精、祛水湿化痰饮等, 扶正以祛邪;第三是调理六脏腑八器官, 根据病情缓急确定治标治本之优先或同治, 调整脏器阴阳平衡;第三是通调支道与廿经, 维持周身条达舒畅;第四是调整外周天与自然的和谐, 治疗讲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治法上, 羌医有许多独特的治法, 如羌医骨科手法 (压部捂) 、醋坛熏蒸法 (箕夸波尔) 、羊皮疗法 (波尔得) 、打通杆 (娃柳知) 等[5]。

羌族民间的中周论是羌医的基本理论, 但我们相信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家族流传下来的羌族医学理论可能是有区别的, 我们综合许多羌医世家祖传理论整理出来这一基本体系以供商榷。既然是传统理论, 肯定会有其一致的地方, 可以求同存异;但传统理论也不应该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 也会有发展与创新。羌医理论中也有许多与中医理论相通的地方, 这并不是什么羞耻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体系的传统医学理论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故作特色而臆造异论、画蛇添足。再说, 中医也是多民族智慧的共同结晶, 其中必然吸收了包括羌族在内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所以, 并不能说那点理论是中医, 那点理论是羌医;同一个思想, 放在中医体系里是中医理论, 放在羌医体系里便是羌医理论。

参考文献

[1]覃荣周, 陈兴龙, 吴天德, 等.羌族医药生态环境分析与文化传承思考[J].环球人文地理, 2014, (2) 79-81.

[2]蔡光正.蔡家祖传羌医中周经[EB/OL].字道零壹贰叁网络字元字姓站.

[3]刘建钊, 王莉, 蔡光正, 等.羌医药基本理论的哲学基础---中周零一四六八支廿[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4 (3) :78-79.

[4]杨福寿, 包希福, 李红梅, 等.羌医石病学理论指导下治疗1570例膝石病的临床疗效报道[J].中药与临床, 2011, 2 (5) :78-79.

上一篇: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下一篇:动词被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