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2024-04-29

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精选10篇)

篇1: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略论波普尔的历史哲学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水,“水无常形”,有人用某种容器盛满水,却因此愚蠢而狂妄地以为水就是方的或是圆的,可以任人随意塑造而被玩弄于股掌之中。历史是海洋,有人从海洋里舀起一小杯水,便说这就是历史的全部,他哪里知道海洋永远是无比沉默深沉、浩瀚无垠、不可形相和不可称量的。漂一叶偏舟或艇舰,徜徉于浩淼的海洋之上,你能见到的也仅仅是海洋的表面,即使深潜万米,你仍然不敢声言自己已经掌握了海洋的全部,你有可能遇见一些美丽的珊瑚、浮游的海洋生命,如果幸运一点,大概也能邂逅若干珍异稀奇的海洋动物以及璀璨夺目的珍珠,但你永远不能完全拥有和掌握海洋的全部,海洋的大部分仍然在沉睡,也许还将永远沉睡下去,永远向人类藏起它神秘的面目。历史是海洋、湖泊、江河,有时风平浪静,碧波荡漾,风光旖旎,水色潋滟,像驯顺温柔的波斯猫;有时却又横生波澜,浊浪滔天,波涛汹涌,翻江倒海,像无比残暴的魔王,露出狰狞的獠牙,向人类张牙舞爪、凶恶咆哮,人类对此却完全无能为力。历史是天空,风和日丽之间可以风云突变,电闪雷鸣,大雨磅礴,霜雪盖地。历史是火山,它也许沉睡了一万年,但仍然可能在一个不知名的早晨意外地醒来,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啸。历史就是这样,似乎是沉寂死亡了的,却仍然可以超越遥远的时空到达我们跟前,历史的一切遗迹,正像火山一样默默蕴积、发酵,而后有朝一日突如其来地激情喷发,或许,历史永远不会死亡。历史是小舟,人就是舵手,历史这叶小舟就在舵手的指引下乘风破浪。历史是四季,“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人们乐观的信念,冬去春来,岁月轮回,永无止息。历史是一个虚假错误的存在,人类本身也仅仅是一个偶然的存在,是宇宙轮回中的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是上帝心血来潮为自己造的开心果,上帝可以创造出其他的取乐的替代品,人类终究要被上帝抛弃,世界也便变成像月球表面一样的死寂;也许会更热闹,但热闹的主角却已经不再是人类。历史是一部《红楼梦》,正如鲁迅所说:“《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人类也从历史中各取所需,各执一端,捏造出种种的荒谬传说,人间遂至于谬种流传。历史是“道”,“道可道,非常道”,“道”即是“无”,无中生有,涵生万物,葆有大千众生,“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历史是什么?我确实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或许,历史这个概念本身的由来,便是因为“吾不能名之,而强字之曰`历史'”――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历史不可言说。或许是答案太多,令人无所适从,无从择取。以上的说法,显然只是一些比喻,然而,历史本身或许就是一个比喻,一句谶语,是上帝交给人类去猜的一个谜语。 历史是什么?对这个问题,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有着与文学家们不同的回答和理解。“历史哲学”一词首先是由伏尔泰所使用,伏尔泰意在用这个词强调历史学家必须对历史予以整体性、统一性的思考,要体现出历史学家本人对历史的宏观把握①。然而,人类对于历史的思考却更早,大体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类意识的形成,便出现了或明确或模糊的历史意识。当然,历史、历史学、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等几个关键词是应予以简单解释和区分的。总的说来,这几个概念本身便是一个历史的存在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历史学家的笔下有着不同的涵义,读者可参阅《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一书绪论,此处不予赘述②。一般认为,在西方史学史中,是希罗多德首先创立了比较科学意义上的历史学,自此以后,人类便开始有意识地记录历史,形成了历史学以及历史思想和理论(中国有所不同,可参阅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或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9月第1版)。 尽管对历史哲学的理解人言人殊,聚讼纷纭,但如果采取另一种分析模式,即不追求历史哲学的精确定义(事实上也无此必要,甚或不可能,因为这样做,倒极有可能落入缺乏历史感的窠臼之中了),而把它作为一个历史的存在物,如今仍在经历着变化,并从总体上考察其所关注、讨论的问题,则我们大体上仍然可以划定历史哲学的域限。历史哲学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大体有以下一些,历史有无规律,能否预言或掌握历史的进程和方向,历史有无目的、意义,历史的动力是什么,等等。而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又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历史哲学流派。按我国学者何兆武的观点,近现代以来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趋势和线索是日益从思辨的到分析的历史哲学,即由对历史的本体论的思辨和研究转向对历史的认识论的研究③。张广智则认为,近代以来西方史学经历了五次较重大的史学反省活动:16世纪下半叶的文艺复兴时代、18世纪的启蒙时代、19世纪的二、三十年代、20世纪初、本世纪50年代④。西方学者对此也有相应论述,当代美国著名史学史家格奥尔格・伊格尔斯教授把世界史学归纳为法则论的、阐释学的和辨证唯物论的三个方向⑤,并认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是“以重要的方式指出了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可能方向”的史**流之一⑥。

$False$

篇2: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受到以卡尔@波普尔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家的诘难.卡尔@波普尔以证伪主义为其方法论支撑,否认社会历史有规律可循,倡导自由意志论;否认人们进行历史预言的`可能性,进而取消了理论历史学存在的理由.波普尔没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决定性与选择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

作 者:任洁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刊 名: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XI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2002 16(1) 分类号:B151 关键词:方法论根基   证伪   预测   历史必然性  

★ 质疑(网友来稿)

★ 对联平仄对法

★ 质疑函

★ 质疑思维训练

★ 关于敢于质疑的名言

★ 关于质疑的作文600字

★ 课题质疑教学论文

★ 名人敢于质疑经典语录

★ 勇于质疑,彰显不凡作文

篇3: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组诗提出了一些深层次问题, 表达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与思考:人类的起源与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世界上的物种是如何起源的?虽然有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前, 但诗人也以自己的想象进行了相关的探讨:生命的来源离不开沼泽, 也不能离开生物与生物的交配, 因为正是这种关系才产生了新的物种;也许正是因此, 在组诗的最后, 诗人的思维视点才落脚到“母亲”与“女性”身上:失去了母亲, 就不止失去一个。诗人还提出世间为什么只有人才穿鞋, 而狗与鸟类却只能为人所控制的问题:抒情主人公与自己的女儿实现了穿鞋的旅行, 而其他动物为何又不能?在第三首中, 诗人提出了我们当如何对待“文化大革命”风波这样的历史问题。在最后一首里, 诗人认为当本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 我们才发现人类失去了许多宝贵的东西, 对此, 许多人却没有自觉的更说不上清醒的认识。总之, 问题意识对于本组诗来说是最基本与最重要的内容。

更为可贵的是, 诗人不是以情感而是以智性的方式来对待这些问题。如果以个人抒情的方式提出, 则都是抒情诗;然而它基本上却是一组充满智性的诗, 诗人的理性强大到了足以削弱感性的地步。世界上的生物是如何起源的呢?诗人以一系列的意象呈现了种种生物起源的原始形态, 与达尔文的科学思维没有很大的区别;诗人以铺排的方式呈现了20世纪中国人身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引人关注的是生物本性的失落:没有母亲与女性, 也就没有了世界上的一切。在《怀想1967》中, 抒情主人公说自己已经记不清“文革”中所发生的事情, 其实由于作者并没有真正亲身经历过“文革”的全过程, 所以诗中所写基本上是出于一种想象;然而诗人却以一个智者或者经历者的体验方式进行想象与思考, 诗中呈现出来的只是理智的果实, 而不是情感的花朵。真正的自我思想与理性思考, 正是此组诗的基本内核。

诗人是以哲学家的生活与思考方式而存在的, 这使此组诗的精神境界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所思考的都是人生哲学与世界构成的问题, 因此所有的作品总是显出一种宏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怀;同时诗人又总是将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进行思考与认识。生物起源的问题, 其实诗人是在思考世界来源的问题;“穿鞋旅行”的问题, 其实诗人思考的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以及人与动物不同的生存方式问题;“文革”的思考, 其实是诗人对人性本质的思考与社会动乱之所以发生的哲学基础的思考;在对于“世纪”的思考里, 诗人得出人类在20世纪虽然在经济、军事与科技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东西的结论, 其实是对人类总是迷失自己问题的哲学探讨。诗人提出的问题是触目惊心的, 也是值得让人思考的。

组诗在艺术上自然天成、自由开阔, 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然而问题也是存在的:一是意象的新颖度不够, 诗要以意象说话, 一切的诗情画意都要以意象的方式进行呈现, 但每一个意象的独创性则是其入诗的基础;二是有的诗语言抒写比较散漫, 不象古典诗词那样高度压缩与具有张力。也就是说, 组诗的诗情比较平淡与平面, 语言也缺少高度的提炼与浓缩。

篇4: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关键词:理性;自由;历史哲学

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87-02

何兆武先生将康德晚年有关历史与政治哲学的部分手稿译作《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带到国内,共有论文8篇。这对于国内方兴未艾的康德研究来说无疑提供了更多的文献研究支撑。但何兆武先生同时声称该书为康德“第四批判”,就此问题,邓晓芒先生以充分合理的论证驳斥了“第四批判”的谬论,并考证了《历史理性批判》中所谓之历史理性批判中关于“理性”和“自由”已于“三大批判”中充分阐释。本文以何邓二人关于“第四批判”的讨论为契机,致力于《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中对康德的历史哲学观念做出梳理:依据其自然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哲学观念,构想大自然由各民族、各国家间的冲突与战争来实现康德的伟大的世界历史目标。

一、历史必然关于理性

《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所谓的“普遍历史观念”这一“普遍”(何译第1页和第19页的脚注)解释为:“与特殊的历史观念相区别的,以哲学家的历史眼光来进行历史研究的方式,它与历史学家史实性的历史编译相区别。”“公民”即以自由且是高度自由为前提建立起的,以外在的自由即普遍法治作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制衡的自然人所处的状态。而在此处可以看出:“世界公民”和《永久和平论》中的“永久和平”一样,表达的都是作为一名先验论者的康德在理想与现实的拉锯间对人类命运深切的担忧和视野宽宏的理性主义情怀。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中康德提出了九个命题,这九个命题强调了三个重要因素来展开论证并贯穿至他的历史哲学观念:理性、自由和大自然。

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开篇以启蒙运动继续谈论理性与自由:“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正如他对“哥白尼式革命”的创想一般,在此处康德的真意是真正的启蒙运动不是国家体制的改天换地,而是思想方式的转变。康德说,“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意思是启蒙时代的标志就是能公开地运用自由,并且只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在康德那里,评赫德尔《人类历史哲学观念》点出历史知识只能作为一种类比和臆测才有可能,此处“类比和臆测”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先天知性原理中关于“知觉的预测”和“经验的类比”相呼应,可能有一种先天必然用于历史现实的知识,以及必然有某种历史知识以前后相继或是交互的形式出现,至于这历史知识是什么,则是不确定的。而作为确定的某种具体的知识和规律出现则不可能,把握某种最本质的规律,人类的理性将会望而却步,而人类的天职正是在作为理性之知性范畴中的因果律的调节下在整体中永不止步的进步,康德再次强调其著作是“贡献给世界一份可敬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典范”。

二、历史哲学的内核是自由

《人类历史起源臆测》中以人类历史从何处来这一最原初的拷问展开了关于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这一命题,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正是因为人之理性的强烈而迫切的驱动。康德借用《圣经·创世纪》第一节关于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上帝花了六天创造了光、空气、蔬菜、飞禽走兽和人,并命令人来瞎管人间万物,在上帝造人的每一步,人的理性和自由区别了动物,并将尊严赋予人类。人是有理性的存在者,在平静美好的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偷吃的智慧树之果,象征着人自由选择的权利,上帝驱逐了亚当夏娃,人在愁苦之中找到了一条为自己选择生活方式的能力——操劳,理性和自由是人之为人的先决条件,人走上了自由的第一步,人为自然立法,进而人走向为自己立法的自由之路。正如康德所言:“应该满足于天意,应该满足于人间事物总体的总进程,这个进程不是由善开始而走向恶,而是从坏逐步地发展到好,对于这一进步,每一个人都受到大自然本身的召唤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万物的终结》中,康德以启蒙时代的理性与道德自由精神世界在时间上的终结这一话题。其实早在《纯粹理性批判·先验辩证论》中,康德早就对“时间”和“永恒”进行了现象界与自在之物的二元划分,并关于世界是否在时间上有开端这一伪命题给予了详尽的论证。人的思辨理性无论如何都超越不了经验的界限,而且只能运用于经验界,时间作为先天直观的纯形式部分使得人的知觉的杂多得到整理,但超出时间的范围,是人的思辨理性无法僭越的,因此人无法设想万物的终结。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康德继续说,“理性在实践的意义上是永远不会在不断变化的道路上做得足以达到终极目的”,意思是只有在理性的实践运用上,即与行动相关,与道德和自由相关之时,万物的终结不可以被直观,但可以被思维。

三、未来历史建构于自由与理性之间的张力

《永久和平论》一文中,正如他的副标题所言“一部哲学的规划”,康德以哲学家的视野为公民社会规划道路,每个国家的公民体制都应该是共和制,国际权利应该以自由国家的联盟制度为基础;世界公民权利将限于以普遍的友好为其条件;这里阐述了公民自由与国家自由的应然状态,以理性和自由为基础的普遍法治来统率人类命运,公民之间国家之间永久和平目的之实现以共和体即国际联盟的关系达成。同样的关注点在于康德在附录的第二部分论证了政治与道德的一致性,在这里康德充分显示了作为先验论哲学家的思考,“凡是关系到别人权利的行为而其准则与公共性不能一致的,都是不义的”,意思是康德认为准则与公共性具有先验的性质,准则与合目的性相应,与公众的普遍目的即幸福相应。所以康德在结尾时说“凡是需要有公开性的准则,都是与权利和政治结合一致的”。

《重提这个问题:人类是在不断朝着改善前进吗》所讨论的历史是预告性的关于未来的历史,康德认为人的经验知识不能认识这个问题,只能在超乎一切人类智慧之外上,即上帝的智性思维才能把握。而未来的人类史必须是合乎自然权利建立法定体制的共和制,纵使个体的人不得不承受战争的惨痛,人类必然会朝着改善而前进。

《论通常的说法:这在理论上可能是正确的,但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这是经验论者对理论家特别是对哲学家司空见惯的驳斥,康德在公民道德、国家权利及国际关系三个层次上来论证理论对实践的关系,一个在超越通俗道德层面即功利性的道德层面来纯粹地理解有德行的人能够获得幸福,即康德所说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一个以共同的和公共意义相结合的共同体就能权衡自由与理性间的悖论,就能调整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康德的结论是“因为对于权利和义务的尊敬都是活生生的,凡是根据理性的理由对于理论有效的,对于实践也是有效的。”

可以看出,康德的历史哲学与其三大批判有其一脉相承之处,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空间和时间作为感性的纯形式,是感性认识的先天成分。所有先天条件及后天成分都是从现实的认识中分析抽象出来的,理性批判的目的在于澄清各种不同认识成分的来源,确定他们的使用范围,同时说明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是何以可能的,即如何由这两种成分构成。不同成分之间的结合,就构成了每一认识阶段的认识。

康德仍旧将两个世界的划分即现象界与自在之物的理论前提推演到人类历史领域中,即以理性、自由和最高的无条件者或自然来重新丈量历史、审度历史和推演历史,理性保证了人类历史向至善方向发展的必然性。其次,一方面对于自由的思考体现在对于个人、对于民族和国家,如何得以德福以致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理性的思考体现在历史的发展体现出的合规律性总以覆灭个人的合目的性的一种对抗性,在主体与社会或自然的关系间,在理性和自由保持着一种张力。在康德那里,历史看似是经验的,实则是先验的,建立保障个人自由与世界公民社会间的普遍历史必然的桥梁,即自由与必然的桥梁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实现实践理性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

参考文献:

[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邓晓芒.康德历史哲学:“第四批判”和自由感——兼与何兆武先生商榷[J].哲学研究,2004,(4).

[3]师庭雄.准则与自由[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师庭雄.哲学的追问[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1).

[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邓晓芒.《纯粹理性批判》句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篇5: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一、理论的提出

波普尔在1967年召开的第三次国际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上, 在其《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一种影响甚广又颇具争议的多元本体论——“三个世界”的理论。他将世界或宇宙划分为三个:世界1, 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 比如桌椅、植物。它是客观的, 因为物质对象能被其他人所体验到;它也是自主的, 因为它们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人类自身。其次是世界2, 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或行为的动作倾向的世界, 比如愉快与痛苦, 爱与恨, 信仰等。它是主观的, 因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不能被其他人所经验到;但它不是自主的, 它的存在依赖于心灵的存在。再次是世界3, 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 尤其是科学思想, 诗的思想和艺术作品的世界。构成这个世界的要素很广泛, 有科学问题、科学理论、批判性讨论、艺术作品、故事、歌曲等。世界3是从世界1 (客观物质世界) 和世界2 (主观精神世界) 派生出来的, 它包罗了科学文化的精神内容, 构成一个客观精神或客观知识的世界。它是精神的, 是另一个独立自存的世界, 有其自身的演化方式, 区别于世界1的物质性;它又是客观的, 以一定的物质形式如文字、纸张、声音等体现出来, 区别于世界2的主观性。这样, 波普尔就将世界分为三个基本层次, 即1、物理世界层次, 它相对于主体而言是先在的、外在的、能够被感知的, 是世界的最基本层次;2、精神世界层次, 它指的是人的精神状态, 包括人的一切主观精神、思维活动, 是物理世界“进化”到一定阶段上的派生物, 是内在于主体, 不可直观的东西。3、客观的精神世界, 即一切见诸于客观物质世界的精神内容, 是人类精神财富所构成的领域, 是人类创造性的集中显示和提高的世界。

关于世界1、3之间的相互关系, 波普尔认为世界1产生世界2, 世界2产生世界3, 反作用则按照原次序反演, 也就是说, 世界1, 3的相互作用必须通过世界2的中介。作为客观知识的科学不能直接从物质世界中取得材料, 也不能直接去指挥物质世界, 它必须先经过人的主观精神作用, 把物质现象化为主观的经验和想法, 然后才有可能进入科学发展的客观进程。反过来说, 科学定律也必须通过科学家的主观理解, 才能具体运用于物质过程。这样, 在世界1的生产过程与世界3的科学发展之间, 涉及到科学家的主观作用的中介。

二、世界3的特点

波普尔认为世界3具有与世界1和世界2不同的性质, 是一个客观的、自主的和实在的世界。

首先, 世界3具有客观性。它不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东西, 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波普尔把世界3看作是人类的发明, 它是在世界1之外的, 但不是人类精神活动本身, 而是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产品, 产品一经生产出来, 就脱离了生产者, 脱离了人而独立的存在, 成为其他人可以批判理解的对象, 因此世界3是客观的。波普尔在《客观知识》一书中把知识的客观意义与蜜蜂酿的蜜相类比:它们是产品, 人生产知识好比蜜蜂酿蜜;它们可贮存, 知识贮存在书本或图书馆中, 就好比蜂蜜贮存在罐子里一样;它们可供消费, 尤其是自己的产品可供同伴消费, 或者自己消费同类者生产的产品;产品生产者也是产品的消费者, 生产知识和理论的人同时也是知识和理论的消费者。总之, 知识是客观的。

其次, 世界3具有自主性。它虽然是人类创造的, 但是它一旦被人类创造出来, 就有其自身的性质、问题, 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化规律, 脱离于它的生产者而独立的存在, 这种独立性是“世界3理论的核心”。尽管第三世界是人类的产物, 人类的创造物, 但它也像其他动物的产物一样, 反过来又创造它自己的自主性领域。”波普尔用自然数的产生作为例子, 他说:“人们已经发明了自然数, 或者比方说在自然数系列中的无穷方法, 但是素数的存在是被我们发现的, 它是在那里, 我们不能改变它。它是我们的发明的一个意想不到和预见不到的结果, 并且它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我们不能回避它。因而象素数平方数以及许多其它的东西是由世界3本身‘产生的’, 毋须我们的进一步帮助。就此而言, 可以说它是‘自主的’。”

最后, 世界3具有实在性。这种实在性不但在于它在世界1中的物质化或具体化, 即以艺术或符号表现方式依附在具体物质实体而存在, 而且它们能够引导人们去生产, 去创造其它世界3的客体, 正如波普尔所说“关于实在性的判断标准, 主要在于相互作用”, 世界2是世界1长期发展的产物, 世界3是世界2的产物, 世界3的发展依赖于世界2, 但世界2的发展却不仅只是世界1的反映, 而且要不断从世界3中获得反馈, 因而世界3就可以通过世界2间接作用于世界1中人的大脑, 并且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世界1中的其它物质。在三个世界中, 世界3只有通过世界2的中介作用才能与世界1发生间接相互作用。

三、波普尔世界3理论的启示

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把人们长期遗忘的一个问题提了出来:我们的世界到底囊括些什么?它如何体现人的创新能力与周围世界发展的关系?过去我们在哲学基本问题上, 总是以物质的抽象特征来理解我们所面对的世界, 从中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和发展是如何体现了人的思想活动及其成果的, 尤其看不到思想成果所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 这种缺陷让人无法看到世界3对主体的反馈作用。在某种意义上, 世界3就是不断丰富, 不断创新的信息世界, 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 如果忽视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和作用, 我们的认识就会是片面的和不健全的。

世界3是客观的、实在的、自主的, 有无穷无尽的新问题隐藏在其中, 波普尔认为世界3通过世界2可以与世界1相互作用, 也就看到了理论对世界1的反作用, 这对传统的认识论是一种发展和进步, 它突出了人类的创造活动以及知识对人类文明的积极意义, 指出了人类文化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告诉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文明, 对于今天的我们如何看待科学、文明以及人才的价值仍有理性的震撼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进入到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信息化时代, 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虚拟世界作为计算机高度发展的产物, 在给人们提供各种便利的同时, 也提出了新的理论疑问, 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与虚拟世界的关系的研究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尽管关于虚拟世界的认识见仁见智, 但是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积极意义就在于它使人们对于现实以及未来可能世界的认识视野更加开阔,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不再局限于传统认识论的束缚, 这对于解决当代世界的一些困境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艾战胜:《波普尔理解理论的理解》, 中南大学, 2002年。[1]艾战胜:《波普尔理解理论的理解》, 中南大学, 2002年。

[2]波普尔:《客观知识》,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2]波普尔:《客观知识》,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

[3]姜莎莎:《虚拟世界:世界3的扩展——新世界3》, 东南大学, 2006年。[3]姜莎莎:《虚拟世界:世界3的扩展——新世界3》, 东南大学, 2006年。

[4]纪树立:《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 三联书店, 1987年。[4]纪树立:《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 三联书店, 1987年。

[5]裴志刚:《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 2007年。[5]裴志刚:《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 2007年。

[6]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 (第2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6]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 (第2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

篇6: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依据:历史学的本质是对历史的认识,即在一定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对人类历史的阐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重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历史进行认识,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使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2.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历史学科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历史学科特性的品质。

二、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的设想与实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下面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为例:

1.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1)从历史时间来看,如何掌握希腊的“古代”?我们可以抓住课文中的“公元前8~前6世纪”“公元前6世纪初”“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也就是说,“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距今大约2300~2700年前,联系所学中国历史的有关知识,可知与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大体处在同一时代。从而使我们认识到“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发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

(2)从地理条件来看,如何掌握“希腊”的地理位置?课文中“在这种地理环境下”“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纵横),必然引起我们的疑问:“地理环境”的“这种”是什么?“特殊”又是什么?通过阅读课文不难发现:“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观察到“巴尔干半岛”(“希腊半岛”)、“地中海”“爱琴海”,我们还可以观察到“雅典”“斯巴达”“奥林匹斯山”“奥林匹亚”“马拉松”“温泉关”“伯罗奔尼撒半岛”等耳熟能详的名词,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到古代希腊的一些强大的邻邦——东方的波斯帝国、北方的色雷斯帝国和马其顿王国。由此得出的结论:之一——“古希腊文明的发轫和兴盛则以海洋为依托”;之二——古希腊“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之三——“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之四——“希腊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手工业和农业与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这就显示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赖以存在与发展的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它们决定了希腊文明有别于人类早期的大河文明。

【例1】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古希腊人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响

【答案】 C

2.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描述过去

(1)从历史时间来看,时间的划分一般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公元是“公历纪元”的简称,即公历,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基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年)。公元常以A.D.(拉丁文Anno Domini的缩写,意为“主的生年”)表示,公元前则以B.C.(英文Before Christ的缩写,意为“基督以前”)表示。一个世纪代表100年,“公元前6世纪”与“公元6世纪”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概念,前者表示公元前500多年,后者表示公元500多年。历史时间的划分还有早期、中期与晚期,前期与后期等划分方法。

(2)从历史空间来看,古代希腊出现了两百多个“城邦”,即奴隶制国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基本特征。这就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行提供了政治条件。城邦的居民分为平原派(贵族)、山地派(平民)和海岸派(新兴工商业者),城邦之间战争频繁,为了打胜仗,必须凝聚人心,工商业的发展必须体现社会公平和平等,重视人的作用。城邦中贵族与平民、工商业者以及奴隶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些都为雅典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条件。

(3)运用时空观念描述过去,如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的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公元前5世纪的希波战争、公元前431~前404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战争)、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的马其顿王国灭亡希腊的战争等都涉及历史时空观念。

【例2】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

【答案】 D

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

【例3】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答案】 C

4.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对史事做出合理的解释

(1)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由表格可知,这三次改革发生在雅典,但时间不同,执政者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变化”“多样”“局部”的特征,但从古代希腊政治文明的角度来审视,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延续”“统一”“整体”的特征。

【例4】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答案】 A

(2)希腊城邦民主制度衰落的原因

【例5】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答案】 D

5.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雅典民主政治与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与联系

【例6】 18世纪英国诗人雪莱曾写道:“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起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雪莱认为希腊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是( )。

A.希腊人创造出的法学体系沿用至今 B.近代西方文明复原了古希腊文化

C.希腊文化完全涵盖了近代西方文明 D.希腊文明是近代西方文明的源头

篇7: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一、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一)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构成—四要素

如图1 的科学研究纲领四要素及其关系的简易图, 图中四个字母代表科学研究纲领的四个构成, 图形也说明了四个部分的关系。A代表硬核, B代表保护带、由辅助假说构成, C代表反面启发法, D代表正面启发法。A是纲领的支撑和本质, A受到B的保护;C阻止外来反驳的经验并努力将其转化为B以保护A;D的目的也是保护硬核及整个纲领的发展, 它主要是寻找正确的道路和方向, 引导科学长足发展。

(二) 科学研究纲领发展的动态模式

拉卡托斯科学纲领发展动态模式可以总结为:纲领Y (处于进化阶段) —纲领Y (处于退化阶段) —纲领Y1 (Y1已经取代Y) —Y1 (Y1 处于进化阶段) 。拉卡托斯认为, 研究纲领进化代表着科学理论的进步, 反之亦然。旧的研究纲领用Q表示, 新的研究纲领用Q1 表示, 如果一个研究纲领是进步的, Q与Q1 相比有以下三个特征:1.Q1 与Q相比有了新增内容。2.Q1 能表明Q中的正确的观点。3.Q1 中所增加的那部分内容得以证认。拉卡托斯还强调, 对于这种进化的观点我们理应坚持, 但是对于退化的观点, 我们应该进一步进行检验, 不能一次否决退化的观点, 我们要相信这些退化的观点还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

(三) 拉卡托斯有关科学史的观点

拉卡托斯认为, 考察科学发展的历史不能忽略两个关键点:科学发展是整体性理论体系的发展;科学发展的前后联系性。这与波普尔一次性否决观点和库恩的不可通约的范式截然不同, 原因在于, 拉卡托斯能够从否决后的理论事实中寻找到促进科学发展的更多可能性的东西, 因而科学发展囊括了很多可能性在其中并有了长足发展的前景。

二、拉卡托斯对波普尔和库恩科学哲学理论的批判发展

(一) 拉卡托斯对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的批判发展

1. 拉卡托斯研究科学发展时充分发掘了波普尔思想的可取之处, 即科学发展是一种证伪的过程, 可是这种证伪的对象应该是像波普尔指出的单一的对象么?他大胆地驳斥波普尔这种不全面、不合理、无情扼杀一切能够构成科学发展可能性的做法, 因此他提出了一个纲领性科学发展体系。拉卡托斯认为这种一次性否决实验是错误的是“无情”的, 而他提出的科学纲领体系使得科学的发展方式更加“温情”化。

2. 从波普尔的思想观点中得知其科学史观是科学发展是经验不断证伪的过程, 科学发展就是理论观点不断进化新的理论不断驳倒旧的理论, 思想不断臻于完善的过程。拉卡托斯跳出波普尔的思想局限, 以全面独特的视角再考量科学史的发展时, 觉察科学发展远非波普尔所说的那么简单, 科学史发展横切面是内外史交互作用, 纵向来看是连续进化的过程。

(二) 拉卡托斯对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的批判发展

1. 库恩的“范式”理论强调科学发展是一种“范式”不断发展的过程, 一个范式的存在说明此范式得到了一定社会团体的认同与维护, 但是新的更强大的范式出现时, 这个范式就会被无情的推翻。诚然, 拉卡托斯提出了整体性的纲领体系是对也是出于对库恩有价值思想的汲取。但是, 库恩认为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 先前范式到新范式的转变是一种神秘的转变, 是受社会心理因素的支配。

2. 库恩的“范式”理论具有一定的坚韧性和整体性, 但是他过度地强调了范式地支配地位, 忽视了科学家的重要作用, 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拉卡托斯的科学哲学思想借鉴了波普尔证伪理论中合理之处, 即科学发展是进行实证的过程, 但是他又指出来科学发展应该是温情的方式而非新理论对旧理论不断地进行否决, 而且, 一个理论并不能全面地体现科学发展的全貌, 我们更应该窥见科学发展的支撑即一个科学研究纲领, 这一点也显示出拉卡托斯对库恩整体性思想的肯定。科学史的发展历程就是纲领体系不断进化被证伪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新旧纲领之间是有联系的, 这一观点的矛头又指向了库恩范式之间不可通约的观点。

摘要:纵观西方现代哲学史, 不难发现, 很多哲学家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思想观点, 而这些重要的思想观点是对他人思想批判后的新发现抑或是他人批判和借鉴的对象。拉卡托斯从科学实证角度提出了有关科学哲学发展的重要思想, 拉卡托斯批判发展了波普尔、库恩的理论观点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科学纲领体系, 深入探讨了科学研究纲领的构成以及阐明了独特的有关科学史的观点。

关键词:科学研究纲领,范式,否证主义,批判发展,科学史

参考文献

[1]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153.

[2]夏基松.西方现代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杨波, 王学东.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5) .

篇8:波普尔哲学思想对教育研究的价值

摘 要:波普尔的哲学体系,重点在于批判的理性主义,这即与经典的经验主义及其观测-归纳法泾渭分明。以“证伪主义”为核心的波普尔科学哲学对教育科学的本质、教育目标和理念,以及教育模式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科学是持续不断发展的,人们只能通过不断的探索、怀疑、批判来否定、新建理论。虽然波普尔的哲学思想存在偏颇观点,但是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掌握好运用其理论的度,完善研究的方法论,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在教育领域能有更大的贡献与突破。

关键词:哲学体系;归纳法;波普尔体系

波普尔的哲学体系,重点在于批判的理性主义,这即与经典的经验主义及其观测-归纳法泾渭分明。波普尔尤其反对观测-归纳法,他认为科学理论不适用于普世,只能作间接评测。他也认为,科学理论和人类所掌握到的一切知识,都不过是推测和假想,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想象力和创造性,好让问题能在一定的历史、文化框架中得到解答。人们只能依靠仅有的数据来树立这一科学理论,然而,此外又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实验数据,能证明一条科学理论绝对无误。“可错性”原则所推演出的“真伪不对称性”是波普尔哲学思想的核心。这种科学哲学理论在各国哲学界、自然科学界和社会学界等受到广泛注意。波普尔的科学哲学理论丰富,联系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对于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波普尔证伪主义哲学思想的方法论及其积极意义

波普尔哲学的主干就是他的科学哲学,他自己称为“批判理性主义”,又称为“证伪主义”。对归纳主义的批判波普尔是一个激烈的反对归纳主义者,他的經验证伪原则就是建立再对归纳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即分析经验科学的方法。波普尔指出经验科学的特征在于它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并不是经验主义所主张的归纳法。

波普尔认为,科学的根本方法是试错法,即尝试与清除错误的方法。所采用的演绎法即:P1→TT→EE→P2(P1和P2分别表示老问题和新问题,TT表示尝试性的理论,EE表示消除错误)。这个公式表明:科学是从问题开始,人们为了解决问题就提出一种尝试性的理论,但是这种理论仅仅是一种猜想,它或许全部或部分是错的,为了判断,就得经过批判讨论和实验检验、消除错误,通过这个步骤,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新的问题会产生,这个过程就是试错过程。之后他又提出了三种图示,尽管内容不尽相同,但是都表达了共同的哲学思想:理论先于观察,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过程,研究科学的核心方法就是试错法。

波普尔从其经验证伪原则出发,提出了一种与逻辑实证主义不同的划界标准,即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标准就是经验证实原则:即任何命题,凡能被经验证实或否证的,就是科学的。波普尔则认为,科学命题根本不能证实,只能被证伪。所以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标准不是经验证实原则,而是经验证伪原则。这种思维方式对于人类理性的辩证思考是有积极意义的,当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辩证、开放和豁达的批判精神,社会才能更快发展、科学才能更快进步。

二、波普尔哲学思想对教育研究的启示与价值

1.教育研究需要有批判精神

科学作为波普尔科学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被认为是“尚未被证明的错误的理论。科学的本质特点在于批判的检验。”在教育研究中每个教育家的思想都不是主观生成的,而是在对教育先辈思想批判和整个社会教育生活、个人教育体验的观察和总价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在当今的中国,真正的教育家屈指可数,这种情况与批判的缺乏有着莫大的关系。批判的功能在于纠正与重建,无批判无创造。教育研究者应该有开发的意识和批判的勇气,不仅要批判他人也在批判自己。在教育研究过程中采用批判的方法,找出反面证据,不断修正命题,从而促进新内容的增加。

2.理论支撑教育经验的总结

教育研究应重视理论的重要性,总结教育经验要建立可靠的理论支撑点,科学理论离不开经验实践,又不局限于经验实践。经验实践若缺乏理论支撑则无法给人以新的知识。理论能对事实现象作出科学的总结,形成概念,还能使我们从某种归纳与解释中得到观点和方法的启示,以便于从理性的角度认识事物的本质。波普尔说:“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找寻令人满意的解释,在我看了,无论什么东西都需要解释。”教育科学研究同样需要“解释”。应毫无保留的分享教育经验,才能碰撞出思想火花。

3.教育研究需要不断提出和修正各种假设

教育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无论是以发现或发展一定的原理,原则,方法或理论为目的的探索性研究,还是以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答案的对策性研究,都要求作出理论的说明和进行逻辑的论证,而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或言论的罗列。波普尔从证伪主义出发对科学进行分析,把科学看作是一个知识增长的动态过程。知识的可靠性和可证明性不如知识的增长重要。科学不是证明真理,而是探索真理。知识增长的理论是解决问题的理论,理论是从问题发展来的,重要的是对问题进行猜测解决,进而批判地检验。在教育研究中我们一旦遇到了问题,就可以首先提出猜想性的或推测性的有关问题解答的理论,通过猜想和反驳使老问题走向新的问题,进而促进知识的增长。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对于我们研究一个具体问题,可能提出多个试探性的理论来作为解决问题的尝试,然后批判地检验每个理论,这样每个理论都会引发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最有意义的问题,深入研究。教育研究不仅仅是寻求普遍法则,更重要的是不断修正各种假设,但是长期以来,教育研究受到科学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影响,盲目认为自然科学是唯一的科学方法,就必须运用试验—归纳这种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来寻求事实间的因果关系。

篇9:评波普尔历史哲学的三个核心观念

随着我国鞋类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鞋类设计师的综合实力已成为制约我国鞋类产业发展的瓶颈。鞋类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推动鞋类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工作职责,抓住机遇,时刻给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己对美的认识和感悟,对鞋靴结构、素材的把握能力,同时也要了解鞋靴的发展变化历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使自己在设计时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全面、宏观的把握所有要素。只有做到这样,设计的鞋靴才将会是流行元素与思想灵感的完美结合,一定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1 鞋类产业发展的“三个世界”

英国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R.Popper,1902~1994)构建的“三个世界”理论对于当代人类的现实生活和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大有裨益,同时对鞋类产业及鞋类设计师也有重要涵义和启发作用。

波普尔的三个世界论在西方学术界十分有名,曾经引起相当广泛的讨论。他认为宇宙至少是三元的:他的“第一世界”(“世界1”)是指包括地球在内的全部宇宙自然界,物理实体和物理状态的客观世界;“第二世界”(“世界2”)是人的精神的、经验的、意识的世界,包括所有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等;“第三世界”(“世界3”)又称为“客观知识世界”,包括人类所创造的语言、文艺作品、宗教、科学、技术等。他认为“第一世界”最先存在,而“第二世界”在新的层次上出现,“第三世界”又出现在更高的层次上[1,2]。

据此理论,我们大致可以把鞋类产业的发展历程分为三部分:一为鞋类客观存在的世界,即最原始的赤脚时代和由客观环境改变而产生的最原始的鞋靴;二为人类意识形态萌生的世界。随着人类与大自然的不断接触,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神秘的大自然中,人类也开始运用自己的思想进行一系列的创造和再制造的活动,从而使得自己的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鞣质鞋即原始皮鞋和纺织工业就是在这个阶段产生的。三为人类意识形态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即思想解放阶段,出现了花色品种多样的合成革、新型纺织材料以及丰富多彩的鞋款。

2 鞋子的发展历程

2.1 鞋类客观世界

2.1.1 赤脚时代

在人类历史的初期,人们都是“赤脚大仙”,他们光着脚板,奔走在原始森林、草原和海边,忍受着脚下的荆棘、尖石,有时则是滚烫的地面。但是当时的原始人类主要是以各种简单的石制工具捕获动物来维持生活的,光着脚丫给他们的打猎等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正是在这种因素的诱导之下,他们开始用猎取来的兽皮将脚裹住,达到不受冻、不被刺伤的目的。

2.1.2 原始鞋的出现

兽皮裹脚是达到了保护脚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将脚裹得非常严实,几乎不透气,时间久了脚底会感到相当不舒服,而且用来捆绑兽皮的绳子在长期的行走和奔跑过程中极易松开,给人们长期行走和打猎带来很大的不便。因而便产生了后来的树皮编织鞋。编织鞋既解决了透气问题,同时草鞋周边用麻绳穿起来,使鞋子很跟脚,穿在脚上不至于掉下来,极大了改善了兽皮裹脚的缺点,据专家推测,最古老的树皮编织鞋就是今天鞋子的原始形态[3]。

2.2 意识形态的萌生阶段

2.2.1 最原始的皮鞋诞生

随着人类不断进化和生活条件不断变化,这种草编鞋和兽皮裹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大约在炎帝到黄帝时代,即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度的时期,人们开始将猎取来的动物的皮剥下来,放在池里浸泡一段时间后拿出来,用简陋的工具敲敲打打,使其变软,有的皮子在缝制时未变软,还要经妇女用牙来咬软,然后从中挑出最好的部分切割下来,几块皮拼接起来形成脚的形状,这就是最原始的皮鞋。虽然不太美观但却很实用。

总之,皮鞋的诞生,因为其比较防水耐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在那个时代,皮靴是很受欢迎的。它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作战猎取食物必不可少的装备。

2.2.2 原始手工纺织业的开始

原始手工纺织生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各地区或先或后地出现了由原动机件、传动机件和工作机件三部分组成的手工纺织机器,如手摇纺车、缎车、脚踏织机等,说明纺织工业进入了手工机器纺织阶段。这时期的纺织基础原料都是天然纤维,主要是棉、麻、毛、丝四大品种。其中,棉和麻是植物纤维,毛和丝是动物纤维。人们应用这些纤维织出了许多质地精良的纺织品。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200多种丝麻纺织品和衣物中,有一件素纱禅衣薄如蝉翼,质量仅49 g[3],令人叹为观止,反映了公元2000多年前的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和当时原始手工纺织品已达到相当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平。

纺织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使制鞋的技术和鞋的样式有了更加长足的进步,做鞋工艺变得十分考究。

2.2.3 真正意义上的鞋底的诞生

随着皮革和手工纺织技术的诞生,我国的鞋子开始走精细化路线,早期人们做鞋时主要关注的是面部材料或是帮面结构,对鞋底的概念比较模糊,大多数的鞋子都没有很舒服的鞋底,仅仅是用一层很薄的材料来充当鞋底。直到商周时期才出现了一种复底的鞋子,鞋底通用双层,上层用皮为面,下层用木,深受当时人们的喜欢;南北朝曾改用双层皮底,至隋恢复其旧,唐宋元明历代沿袭。

2.3 思想解放阶段

2.3.1 合成革

天然皮革(来自于动物身上)由于数量和质量方面的缺陷,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人们开始把目光锁定在追求一种与天然皮革性能相似但却可批量获得的产品,合成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国内合成革的研究与生产历史并不长,但是温州、烟台等地的合成革,无论从生产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已达到了较高的层次。有些合成革企业还开发出一些具备了夜光、抗腐蚀、吸收红外线、防雷达侦测等科技含量较高的合成革产品。有些合成革企业则通过二次处理技术,仿制鸵鸟皮、鳄鱼皮等高档皮革,亮度高,颜色鲜艳。

从市场份额来看,我国70%以上的皮革制品为人造革、移膜革和纺织面料,其中一些价格不菲的名牌皮具也不是用天然皮革制作的,而且一些质量较高的人造革在销售价格上已高出一般的天然皮革。合成革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制鞋产业,使制鞋产业不断的地趋向于多元化。

2.3.2 纺织材料发展

我国的纺织品产业在公元前后发展很快,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当时中国的纺织品经过横贯亚洲的古代贸易通道传到欧洲,对沟通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产生了积极作用。后来,西方国家将其称为“丝绸之路”,一直沿用至今。国外某些纺织品的命名也源于中国纺织品,如称缎织物为“纱丁”(中国丝绸出口港泉州即刺桐城的转音)、而山东府绸的英文名为“山东”(Shangtung),双绸法文名“中国绸”[4],皆由此而来。

纺织材料发展至今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普通的纺织材料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各种新型的功能性合成纺织材料应运而生,如芳香纤维、消臭纤维、防电磁辐射等等。

2.3.3 细高跟鞋

高跟鞋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面世以来流行了近400年,在我国,辛亥革命以后废除了裹脚制,西方的高跟鞋开始传入国内,我国才开始了高跟鞋的历史[5]。从那个时候开始,高跟鞋一发不可收拾地占据了女鞋市场的主导地位,种类繁多、时尚典雅的高跟鞋应运而生。

中国鞋子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粗到精的过程,历史十分悠久。轮番交替,但又不断向前发展,不仅是一种量和横向的变化,更体现在质和纵向的变化上。正如波普尔的三大世界理论一样,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个新的层面上提出的,都是对上一个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改进。正是在这种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思想推动下,才出现了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

3 鞋的未来发展趋向

3.1 定制化设计鞋

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渗透对我国消费者在生活习惯、饮食方式、审美标准等诸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开始追求个性、时尚、国际化发展,而排斥趋同化的概念。有人说,21世纪是个性化的时代,无论是有形的商品还是无形的服务,都要以特色制胜。鞋类产业也不例外,未来的鞋设计将不单单是设计师思想和灵感的体现,同时消费者作为买方市场的主角也有更多的决定权和更高的评价标准。

定制化设计是指设计师根据每一个人的脚型特点、工作性质以及审美倾向等因素来设计符合消费者喜好的鞋,这是未来的一个流行趋势。对消费者来说,它改变了鞋子千篇一律、落于俗套的特点,使自己的鞋子富有特色、别具匠心、甚至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商品,同时也实现了消费者借助个性化的商品来表现个人的修养、品味、内涵等目的。

同时,定制化设计鞋还包括了给特殊岗位的人群设计鞋子,根据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特点设计出满足他们工作需要的鞋子,能够更加有利于他们的工作,减少危险因素,如矿工鞋、保暖鞋、耐油鞋、冷库鞋等等。

3.2 健康养生鞋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但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就需要心理上的舒缓。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鞋类产业又有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那便是功能鞋,这类鞋让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舒服、放松,让人们开始变得自信、乐观,极大的缓解了人们内心的压力,从而使人们能够积极的面对生活。例如磁疗鞋、增高鞋、养生鞋、减肥鞋、按摩鞋等等。

3.3 绿色环保鞋

我国早已提出关乎全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开发绿色产品、研制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营销等一系列举措方兴未艾。与此相应,有着越来越高思想文化素质的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出现了明显的绿色化倾向,可以预言这也将成为未来鞋类产业发展的趋向。

对制鞋企业来说,特别是那些长期从事出口的企业,最常遇见的问题便是:鞋子中某种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超标,例如2005年意大利卫生部指出:“中国鞋有毒物质超4倍”其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出口的鞋类中镍的含量高出欧盟法律规定的上限4倍[6];而2006年从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鞋分会获悉,意大利卫生部通过检验,指出进口中国鞋的皮革中有4种物质超标,分别是镍、偶氮染料、镉和五氯苯酚。这些物质的超标使得鞋类产品在港口被扣押,无法进入外国市场,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而近几年来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开始出资着手研制无毒无味绿色环保的胶粘剂,虽然尚未取得特别好的效果,但这些举动足可以说明我国的制鞋企业正在觉醒,开始意识到绿色环保在鞋类产业中的重要性,相信这也是未来值得人类深入研究的一个领域。

3.4 智能化鞋子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智能化仿佛还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但实际上智能化在我国的进展速度出乎绝大多数人们的意料,不仅许多人已经在智能化的办公室里上班,已经或将要住进智能化的住宅正在成为千百万个家庭的现实。有人这样预言:21世纪将会是全球信息化、生态化、智能化的时代,中国也不例外。

智能化时代,人们对穿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传统的制鞋材料工艺有机的结合起来,研制出新型的智能化鞋料,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例如有红外感应功能的智能鞋子、装有电脑芯片的智能鞋子等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一定会受到人们的青睐。4小结

波普尔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符合以下规则的;P1(问题)-TT(相互竞争的理论)-EE(批判和选择的过程)-P2(出现新问题)。这种不断循环但又不断向前发展的模式同样也可以应用于鞋类产业发展中。鞋类的客观世界作为第一世界,作为最初发展阶段的产物,鞋子设计的款式和目的都是最原始的,但这种原始鞋子的概念却给后人再度深入研究做了铺垫,鞣质鞋的产生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一开始人们仅仅用它来裹脚,发现其保暖性能很好,但其美观性和可行性很差,于是便产生了最原始的鞣质工艺,相比以前可以说是迈出了一大步,给皮革工业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但是做到这里依然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创造和再制造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于是便出现了鞋子的多元化和智能化。这些正应了波普尔的三大理论:“第一世界”最先存在,而“第二世界”在新的层次上出现,“第三世界”又出现在更高的层次上,可见鞋类产业的发展是符合波普尔的三大世界理论的。

根据波普尔理论分析得出的鞋靴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鞋类设计师及制鞋企业应着眼于未来,从关注民生、关注环境的角度,不断开发个性鲜明的、富有健康、环保和科技特征的鞋靴产品,以实现我国制鞋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英]卡尔.波普尔(Karl R.Popper,1902~1994).通过知识获得解放[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365-366.

[2]张筱薏.人及其价值世界探微-从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看[J].兰州学刊(社会科学版),2005,25(4):55-57.

[3]李婕.足下生辉-鞋子图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10-12.

[4]刘小青,宋胜洲,等.中国主要产业兴衰与转化的实证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210-211.

[5]劳丽.罗勒(美国),欧阳翌译.一双鞋走遍天涯:世界鞋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16-17.

篇10:从波普尔哲学思想看投资实践

——编者

《金融炼金术》和《黑天鹅》两书因提到的“反射性金融理论(Theory 0f Reflexivity)”和“黑天鹅事件(Black swan event)”,对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性和启发性;同时,读者又往往对书中的理论表述感到困惑,因为两位作者索罗斯(George Soros)和塔勒布(Nassim NicholasTaleb)在思维模式上都表现出较强的极端主义色彩,与大家对投资的传统认识格格不入。

其实,上述两位投资思想大师在书中都明确表示,他们的投资思想和投资理念的哲学根源都来自波普尔(Karl Popper)。两人分别结合了各自的人生阅历、投资经历和哲学思考,从不同侧重点对波普尔哲学思想在投资中的运用方法进行了诠释。

为了追根溯源、更好地将波普尔哲学思想运用于投资实践,笔者将从其哲学思想内涵出发;然后与投资行为相结合,来揭示其涵义;再通过解读“反射性金融理论”和“黑天鹅事件”各自所反映的波普尔哲学思想侧重点,来印证上述结论;最后结合投资实践中的几个常见误区,来启发对该方法运用的思考。

波普尔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证伪原则”。在他看来,通过归纳法所得到的经验性真理不可能绝对确定,即便是科学原理,也不能毫无异议地被证实,而只能通过检验来证伪。在检验过程中,所有成功的检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这种经验性真理的适用概率,但决不能因此实现完全证实;与此相反,只要存在一个失败的检验,就足以构成对这种经验性真理的证伪;换言之,证实和证伪之间是不对称的。

为了理解证伪原则的核心思想,可以借用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明:一只被圈养的鸡,每次主人打开笼子伸手进来,手里都是喂它的食物。久而久之,每当笼子打开主人伸手进来时,它都迎上前准备进食。即便前面1000次都是如此,也并不意味着这一规律就是永远不变的真理。或许第1001次打开笼子时,它所迎来的就是准备捉住它以便屠宰的手。

这种对人类经验性真理的质疑和批判,源自波普尔对人类认知能力有限性的思考。在他看来,人类对外部事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知有着必然的局限性:人类出于寻求安全感的心理需要,将自己实践所得到的经验通过归纳法上升为经验性真理,以期解释一切事物,消除不确定性,从而获得心理安全感。

然而,相对于无限的外部事物及其背后的客观规律,人类认知能力受到自身生理和心理局限性的制约,而表现出明显的有限性。因此归纳法所得的经验性真理必然是不完善的,即便人类此后有再多实践不断证明其适用性,但这都无法从根本上证实。

因此,人类对外部事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知,只能通过“假设——证伪——更新假设……”这种试错演绎的方式,向事物及规律的本质不断逼近,但却永远无法到达终点。

此外,在方法论工具的选择上,对于人们在实践中普遍使用的两种方法(由具体事例推导到一般原则的归纳法;由一般原则推导到具体事例的演绎法),波普尔从终极层面出发,否认归纳法(即“事例——假说——事例”)是经验科学的正确方法;指明演绎法(即“假说——事例——(更完善的)假说”的试错方法)才是经验科学的正确方法。

人们对投资规律的认识,是经验性真理的一种表象:通过投资实践活动不断获得投资经验,基于这些经验,提出各种投资规律假说,以期用于解释各种投资现象和指导投资实践。因此,作为对经验性真理思考最为深刻的哲学思想之一,波普尔哲学在投资中也很深的思想内涵。

首先,归纳投资实践所得到的各种投资经验性规律不是绝对确定的。我们通过投资实践活动获得各种投资经验;再通过对这些经验的归纳总结,进而得到各种投资经验性规律来用于指导此后的投资实践;其后投资实践活动的结果,要么印证、要么否定此前的投资经验性规律。

可是,不论投资实践活动能多少次印证经验性规律,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证明经验性规律,而只能增加其适用概率。然而只要投资实践活动出现一次否定的结果,那就表明经验性规律存在缺陷,需要修订和完善,以便进一步提高其适用概率。按照上述程序和步骤,可以不断改进投资经验性规律,但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完成对终极投资经验性规律的认识和掌握。

其次,之所以不能实现对投资根本规律的终极性认知,其根源在于人类认知能力有着天生的局限性。这种天生的局限性源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外部因素看,投资市场各种现象纷繁复杂、层出不穷,其信息量随时间的演变趋于无穷;从内部因素看,人们的认知理解能力受到智力和生理层面的根本性约束,相对于趋近无穷的投资信息而言显得极为有限。

事实上,相对于人类的有限认知来说,所谓“终极投资经验性规律(或曰绝对真理)”并不存在。尽管认知能力有着极大的根本性局限,但人类天生的寻求安全和确定性的思维倾向,又使得人们试图去发现和掌握一些投资规律,希望藉此在头脑中将混沌的投资现象转为有序,于是产生了对经验性投资规律的需求。

最后,在使用基于归纳法所得到的投资经验性规律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归纳法内在的局限性,在使用过程中结合演绎法(即证伪)来弥补归纳法的不足,进而利用证实和证伪的不对称性来更好地指导投资实践。只有在承认自身认知局限性的基础上,人类才能逐渐完善其对规律的把握;若不肯虚心承认认知的局限性,硬要总结出一套完美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市场,则注定会遭到失败。

人们一般会采用“事例——假说——事例”的归纳法程序来指导投资实践,而且在大多数时候投资实践也确实表明该方法有很好的实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方法完美无暇,因为它从根本上依赖于已发生的实践经验和人们的有限理解能力,如果一味无条件地迷信和滥用这一方法,那么将可能导致投资中“正反馈(positivefeedback)循环”的发生和受到“黑天鹅事件”的沉重打击(这里的“正反馈循环”源自索罗斯的“反射性金融理论”、“黑天鹅事件”源自塔勒布的投资理论)。

而在投资实践中,运用“假说——事例——(更完善的)假说”的试错法程序对待现有的投资经验性规律,才能更清楚地意识到自身认知能力不足及现有投资经验性规律有效性的局限,从

而阻止“正反馈循环”的发生和将“黑天鹅事件”变为“灰天鹅事件”,减弱其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当然,由于证实和证伪之间的不对称性,所以在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时侧重点不同,可供参考的建议是在投资实践中以归纳法为主、同时不断以演绎法审视现有投资经验和规律,通过“(归纳)假设——证伪——更新(归纳)假设……”这种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式,持续动态地优化自身投资经验和策略。

索罗斯“反射性金融理论”的核心,是对市场泡沫成因的分析,在他看来,“每个泡沫都有两个组成部分:现实中主导的潜在趋势,和对这个趋势的错误理解。当趋势与错误理解积极地彼此强化时,就引发了繁荣——衰退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在发展中受到负反馈(“负反馈”是指参与者的看法与实际情况更接近,“正反馈”是指两者背道而驰;亦即“负反馈过程”是自我修正(self-repair)的过程,“正反馈过程”是自我强化的过程)的检验,如果趋势足够强大,未能被负反馈(negative feedback)所纠正,趋势和错误观念则会进一步相互强化,进而形成正反馈并不断强化。最终,市场预期变得与现实相差太远,致使人们被迫承认错误观念的存在,并最终形成趋势的逆转点,然后市场开始朝相反的方向自我强化(self-managed reinforcement)。

塔勒布的“黑天鹅”原指“你只要看见一次黑天鹅,仅仅这一次观察就可以颠覆上千年来人们对白天鹅的数百万次确定性观察中得出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结论”,他用“黑天鹅事件”指代那些同时具有“稀有性”、“冲击性”和“(事前)不可预测性”特点的事件。他所强调的是“黑天鹅事件”因其不可预测性和冲击性,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影响;对此,他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尽管黑天鹅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从而不可能转化为“白天鹅事件”(即无法使黑天鹅事件成为完全可预测的),但通过理解黑天鹅事件的成因,人们可以把黑天鹅事件变成“灰天鹅事件”(即尽管不知道黑天鹅事件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发生,但人们知晓未来它迟早会发生),从而为应对黑天鹅事件留有必要的余地。

索罗斯和塔勒布两人看似相关度不高的投资哲学,其实都基于波普尔哲学思想,将“证伪原则”和投资实践过程相结合,从而通过对市场泡沫形成和破灭过程中不同关键环节的强调而引申出来(见图)。

投资市场之所以会时常经历泡沫及其破灭过程,根源上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自然界很难看到类似的现象,因为经过了千万年演化,自然界已经形成了有效的“负反馈”机制,很难启动自我强化的进程。只有在人类社会中,其认知的不足,与贪婪和恐惧的情绪变化相结合,才会导致人类社会各领域活动中高峰时的癫狂画卷与退潮时的崩溃景象,投资泡沫只是其中一例罢了。

人们基于投资实践获得经验,通过归纳法形成投资经验性规律并进一步指导投资实践,如果这一经验性规律的有效性不断地被后续实践所证明,人们就更加相信其有效性和普适性,进而更广泛地运用该经验性规律,从而不断地反作用于投资实践。一旦正反馈建立,市场进入自我强化阶段,而人们的认知与实际情况的脱节日趋扩大,市场泡沫便形成了。

显然,从投资实践而来的某一经验性规律从本质上不能完全证实,因此它必然含有缺陷,这一缺陷在经验性规律被人们不断扩大其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积聚负面作用,当这种积聚由量变上升为质变时,原有的投资经验性规律最终被证伪和颠覆,从而对教条式的既有投资实践构成显著冲击,市场泡沫于是破灭。

在市场泡沫的形成和破灭过程中,塔勒布所强调的是对泡沫破灭的认识和预防,他将原有投资经验性规律被最终证伪表述为“黑天鹅事件”发生,提醒人们认识到归纳法所得到的投资经验性规律是可证伪的,从而减少有缺陷的投资经验性规律对投资实践构成的冲击,这被表述为将“黑天鹅事件”变为“灰天鹅事件”。

而索罗斯所强调的则是泡沫的形成和破灭机制,他将人们运用有缺陷的投资经验性规律指导投资实践,于是不断积聚投资风险,形成市场泡沫的过程表述为“正反馈循环”;将市场及时自我修正,系统性风险得以化解并向常态回归,未形成泡沫的过程表述为一般的“负反馈循环”;将市场未能及时自我修正,导致泡沫形成,最终由于认知远远偏离现实,认知不得不急剧转向和泡沫破灭、市场崩溃的过程表述为特殊的“负反馈循环”。由此形成了的“反射性金融理论”,并试图利用“正反馈”和“负反馈”作用机制在市场泡沫的形成和破灭过程中获取超额收益。

塔勒布主要说明了对泡沫破灭的预防,并利用泡沫破灭的过程来获利;而索罗斯则是对整个泡沫形成和破灭的机制进行解析,并据此操作,既在泡沫形成中推波助澜,又在泡沫将破未破之时主动出击,击垮市场。可以说索罗斯是对整个机制做出了全面分析,而塔勒布则主要强调泡沫破灭的过程。由此可见索罗斯更胜一筹。

为了更好地理解波普尔的哲学思想,在此举两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这一危机的本质,是美国金融机构基于既往次贷产品开发的成功经验而不断发展次贷市场,忽视了通过归纳法所得到的次贷市场成功经验不可能是绝对确定的。结果在本质上必然存在缺陷的经验性规律指导下,次贷市场出现过热和泡沫化,最终随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而发生连锁反应,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金融危机。

以日本核电站危机为例,这一危机的本质,是日本政府在1963年开始建设核电站时,通过归纳历史上的自然灾害记录,将可能造成核电站危机的自然灾害防范重点放在地震上,在其后近50年的核电站发展进程中,对地震的重点防范不断取得良好效果,使日本政府在核电站建设过程中益发确信地震才是最主要风险,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风险。这一经验最终被证伪——在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中,福岛第一核电站是被地震所引发的海啸所摧毁,进而引发危机。

基于上述分析,为更好启发对波普尔哲学思想运用方面的思考,在此列出三个投资实践中的常见误区,并借用波普尔哲学思想进行简要解读,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误区一:在对投资本质的认识上,认为可以追求并且获得终极的投资规律,从而彻底消除不确定性。

现有的各种“投资规律”都是基于投资实践所得投资经验,再通过归纳法而形成的片面、有局限性的经验性规律。人们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不可能完全掌握投资规律的本质。

经验性规律也许能在很长时间范围内被投资实践不断证明其适用性,但最终它将被证伪,尽管证伪发生的具体时间可能无法确定。

因此终极的投资规律或者不存在;即使退一步说它存在,也是无法被人们所认知的,投资的不确定性永远无法消除。

既然投资的不确定性不可能排除,那么投资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赌博(表述一种结果不确定的活动的中性词,不关乎道德判断),投资者要寻找的就是那种标错赔率(市场定价出错)、胜率远大于败率的赌局;而要找到标错赔率的赌局,投资者就必须拥有足够多的投资知识。

即是说,一方面投资者要不断扩展自己对投资的认知,以应对更复杂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承认自己不可能全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抱有敬畏和准备。

误区二:在思维模式上,囿于既往的成功投资经验和投资模式,因循守旧、自我封闭、拒绝更新,坚信“一招鲜吃遍天”。

既往的成功投资模式只是基于既往投资经验归纳总结而成,它永远不能被证实、但早晚会被证伪,因此那种固定不变的投资模式在本质上站不住脚。

既然各种所谓“成功”投资模式都面临被证伪的命运,那么投资者就要在投资实践中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智模式,勇于破旧立新、持续优化自身投资思维模式。事实上,伟大的投资者也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芒格(Charles ThomasMunger)在总结他和巴菲特(Warren Buffer)的成功经验时说:“如果说伯克希尔(BerkshireHathaway)取得了不错的发展,那主要是因为沃伦和我非常善于破坏我们自己最爱的观念。哪年你没有破坏一个你最爱的观念,那么你这年就白过了!”

误区三:在投资规律的获取上,过分强调对成功投资实践驱动因素的归纳总结,忽视了对失败的投资实践的分析总结。

人们由于自身认知能力的根本局限性,在对事物的归纳总结上必然存在的“物理学妒忌(Physics envy)”,即人类倾向于将非常复杂的系统(如经济系统、投资系统等),简化为几条物理学普遍公式。因此投资者热衷于将成功投资的驱动因素归纳总结为普遍规律,但这样的得来的“规律”必然存在遗漏和缺陷,以此指导实践,就极可能发生误导并带来失误。而由于“证实”和“证伪”之间的不对称关系,投资者在总结失败原因时,才能获得真正的认知上的扩展,通过避免造成失败的因素再度发生,来获取投资经验性规律,这在方法论上就是波普尔所倡导的“试错法”。

所以,投资者在投资经验性规律的获取上,不仅要注重对成功投资经验的归纳总结,更要注重对失败投资经验的总结分析。

上一篇:新提任公司副总表态发言稿下一篇:(总结)验收类0320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