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问题

2022-09-12

1 引言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积淀, 时至今日, 也依然适用于我们的生活。而作为思想精华的哲学, 更是我们应该继承的文化遗产中的重要一环。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 并不是全部保留一成不变, 也不是将传统哲学思想套在西方哲学思想的框架上, 前者没有新的生命力, 后者没有新的发展。这都不是继承传统哲学的正确做法, 反而会将哲学固定成一个模式, 失去了它本身的特点。所以, 我们必须让传统哲学在新的时代里绽放出新的、有生命力的光芒。

2 从传统古代哲学中学习

2.1 唯物主义传统哲学

矛盾规律是我们一直坚持的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和认识当中。《周易》的一条交辞说:“上九, 亢龙有悔。”阳艾进于九, 达到极端, 就要转为阴。另一条交辞说:“无平不破, 无往不复。”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 没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

东汉的王充, 是照亮中世纪夜空的一颗哲学明星。他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 认为对立面的统一决定事物的生命和发展, 这种发展是通过对立面的转化实现的, “阳极反阴, 阴极反阳。” (《论衡·顺鼓》)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这种对立的方面, 并且可以互相转化。他以人生为例说:“死者生之效;生者死之验。夫有始者必有终, 有终者必有始。” (《论衡·道虚》)

中国哲学史源远流长,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 更是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成为更为优秀的哲学, 这其中有无数思想观点经过与现实情况的结合而发展成为当今时代最为适合的哲学。

2.2 唯心主义传统哲学

《庄子·知北游》有这样一段话:“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 物出不得先物, 尤其有物也。尤其有物也, 无已。”意思是:产生天地的东西是物吗?可是产生物的, 只能是非物。物的产生不能先于物, 如果说这种物是由那种物产生的, 物之先还有物, 那就找不到物质世界的开始了。庄子无疑是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这段话也是说产生物的只能是物的对立面, 精神, 而不能是物。因为如果物能生物, 那么物也是物生, 这样下去, 就会无始无终, 永远没有一个最原始的东西。近十几年来, 国际上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利用现代宇宙学的新成就, 宣扬物质世界起源论。有的唯物主义者认为, 承认物质世界有起源, 也无妨坚持唯物主义。然而上述例子却告诉我们, 如果承认物质世界起源论就放弃了唯物主义的立场, 承认了物质是由非物质产生的。哲学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在不同时期不同阶级的哲学家对当时社会的放映, 而这种反映是对立统一的, 每前进一步, 都是在对立面的斗争中促进的。

3 近现代哲学发展情况

说到中国哲学遗产继承问题, 首先想到的就是冯友兰的“抽象继承法”。在这里, 冯友兰指出哲学命题的两方面意义, 即“抽象的意义”和“具体的意义”, 我们在继承传统哲学遗产时, 抽象的意义是可以继承的, 而具体的意义只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所以不能够继承。这就好像“美”在每个时代都是不同的, 我们不可能用现在的眼光和审美标准去衡量几十年前的美, 但我们的审美技能却是可以留存下来的。正如掌握了一项技能, 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可以将这项技能完美地和那个时代的环境背景结合, 从而变成属于那个时代的精华。冯先生举的《论语》中“学而时习之”的例子也说明了我们要继承的不是学习《诗》《书》《礼》《乐》这些古时候要学的东西, 而是要继承“学而时习”这种优秀的方法, 我们要继承的不是一般的“之”, 而是抽象的“学而时习”。之后冯先生又在1957年第5期的《哲学研究》上发表了《再论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 解释了上一篇发表之后胡绳等人提出的疑问, 为了避免“抽象”和“具体”的误会, 改成“一般”与“特殊”两词。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20世纪50年代那样的环境下由于很多原因, 冯先生又在《哲学研究》1958年第5期上刊登了自己的检讨文章《批判我底“抽象继承法”》, 指出“抽象继承法”的分裂性。冯友兰对自己的“抽象继承法”的提出、加深和否定, 虽然没能从根本解决传统哲学遗产继承问题, 但给我们以后的思考起到了铺垫作用。首先, 对传统哲学的继承, 并不是为了继承而继承我们必须对古典文献有深刻的认识, 也就是说对文献的校诂要做到精准, 必须真正理解古文献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在这之后必须对文献进行细致分析, 要考虑到它是否具有现实意义, 能否被我们现代的环境所接受。封建时期哲学遗产继承相对来说要容易得多, 那个时期的哲学可以说是每个派别都是一脉相承的。而在近现代时期, 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传统哲学很难真的融入这个时代, 所以一批哲学家不得不将传统哲学修剪成型, 将它塞在资本主义的框架里, 以求佐证自己的观点。康有为为了达到自己的变革思想, 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伟大的改革家。

4 结语

中国共产党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若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 形成中国特色的哲学思想, 且有效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必须同现存的反动哲学做斗争, 并去除中国古代哲学遗产中的糟粕。

摘要:中国的早期资产阶级思想家在继承中国传统哲学时, 总是将中国传统哲学填充式地填充到西方哲学思想的框架中, 适合的填进去, 不适合的剔出去。这样的哲学失去了相对独立性, 这不仅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不重视, 同时也是对它的不尊重。继承中国传统哲学, 达到古为今用, 必须让中国传统哲学与时俱进, 结合当今情况的发展规律, 走一条独特的、属于中国哲学的道路。

关键词:中国传统哲学,继承,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冠洁:古为今用——关于中国哲学思想遗产的继承问题.孔子研究, 1987 (1) .

上一篇:初中思品学科教学中如何构建心动课堂下一篇:小学语文课文的嵌入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