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现场工作会议上讲话

2024-04-19

在全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现场工作会议上讲话(精选6篇)

篇1:在全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现场工作会议上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现场工作会议,任务是推广潜江、鄂州试点地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试点经验,对全省9月1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下面,我就全省免疫预防工作的形势以及即将在全省实施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对我省免疫规划工

作的基本估计

(一)全省免疫规划工作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卫生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将预防接种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儿童预防接种工作发展迅速,为保障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巨大作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实行突击预防接种时期(1950-1977年)。主要是利用每年冬春季节,采用突击性预防接种的方式,开展对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全省免疫预防工作进入了发展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是开展儿童计划免疫时期(1978-1999年)。全省从1978年开始按全国统一的儿童免疫程序开展计划免疫工作。这一时期,相继将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纳入全省儿童计划免疫程序。通过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逐步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计划免疫服务体系,同时,初步建立起了基本的疫苗冷藏冷运系统,基本满足了每年为目标人群提供6次以上的预防接种服务。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是全省计划免疫工作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全省不断加强计划免疫专业队伍建设,以消灭脊髓灰质炎为中心,狠抓预防接种副反应防范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管理,完善服务体系,提高了预防接种质量,相继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规定的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降至历史较低水平。

第三阶段是实施免疫规划时期(2000年至今)。主要是在巩固计划免疫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强化免疫规划管理工作,努力控制与消除疫苗针对传染病。通过创建省级预防接种示范门诊和乡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工作,全省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免疫规划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了预防接种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全省城乡形成了以预防接种门诊定点接种为主,预防接种点上门查漏补种为辅的预防接种服务模式,预防接种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得到显著提高,预防接种的管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得到加强,全省免疫预防工作呈现新的发展面貌。

(二)全省免疫规划工作所取得的成就

从1978年算起,全省免疫预防工作历经三十多年,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1、建立了覆盖全省的接种服务体系,完善了疫苗冷链系统和疾病监测网络。

多年来,全省各地始终将建立健全预防接种服务机构,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目前全省已建立省、市、县、乡四级预防接种服务体系、疫苗冷链系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体系、AFP病例及麻疹等疫苗针对疾病监测系统及实验室网络系统。

目前,全省预防接种机构共约有7399个,其中乡镇接种门诊1649个、产科接种点541个、村级接种点5209个,全省预防接种人员约有13488人,预防接种机构的广泛覆盖、接种队伍的壮大,方便了广大群众,提高了接种的可及性,极大地促进全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全省的冷链系统从1978年的冷链匮乏、只能满足部分地区实施冬春季节的免疫接种状态,发展到1983年全省4条冷链线,1987年3月开始,全省各地实现冷链运转,每两月运转一次。目前,全省冷链系统不断更新和完善,儿童预防接种服务能力得到加强。

2、实施免疫接种机构的规范化管理,健全了一系列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各地按照《湖北省免疫接种工作管理规定》,依据“区域规划、定点接种、资格认证、规范管理”的原则,对全省免疫接种点、接种门诊、接种人员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设置,实行资格认证。为保证免疫规划得到科学、规范、有序的实施,各地还根据省卫生厅的要求和规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工作规范和规章制度,为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提供了管理和技术保障。全省各地还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前告知制度、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常规报告制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加强预防接种规范化管理,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免疫规划管理模式。

全省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覆盖全省城乡的预防接种服务和管理工作体系,既重免疫覆盖,又注重服务质量,预防接种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基本满足了目标人群的需要。

3、实现区域无脊髓灰质炎证实目标。

湖北曾经是脊髓灰质炎严重流行省份之一,1954年始有疫情记载,历史上于1957年、1963-1965年、1971-1973年、1982-1983年、1990年出现了5次流行高峰,历史最高流行年份为1972年,报告发病2135例。为了实现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在保持口服脊灰糖丸常规免疫高接种率的基础上,一方面建立了由省、市、县三级网络组成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系统;另一方面,坚持有计划地开展脊灰疫苗强

化免疫活动。1989-2008年20年间,全省组织开展了38轮全省或局部地区的强化免疫活动,共计强化接种脊灰疫苗约9千万人次。全省自1994年9月发现最后1例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以来,连续14年无本土脊灰野病毒传播的证据,2000年实现了区域无脊灰证实目标。

4、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努力提高新生儿及时接种率。

2003年4月25日,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全省启动了新生儿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2008至2007年,在25个贫困地区实施“湖北省提高非住院分娩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项目”(GAVI项目)。通过实施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和GAVI项目工作,设立产科接种点并加强管理,全省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有了较大的提高。2007年8月GAVI项目终期评估结果显示,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86.75%,全程接种率97%。

5、实施加速控制麻疹策略,努力预防和控制麻疹发病。

在常规免疫提供两剂次麻疹疫苗接种的基础上,全省各地实施加速控制麻疹策略,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麻疹发病和流行。1998年建立了全省麻疹监测系统,通过麻疹监测信息网络快速报告接种率、发病率、疑似暴发疫情等监测数据,对所有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2002年建立了全省市级麻疹实验室网络,指导麻疹疫情控制工作。根据麻疹发病特点,2000年修订和完善了全省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在国家免疫程序的基础上,增加1.5岁儿童麻疹疫苗复种一剂,有计划地开展全省4-7岁儿童麻疹疫苗后续强化免疫,取得了较好效果。

6、有效预防和控制了疫苗可预防的传染性疾病。

免疫预防是我国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60年代初期,全国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消灭了天花,通过坚持和推广预防接种工作,其他疫苗可预防疾病都得到有效控制。全省麻疹发病最高年份为1965年,发病693142例,病死4850例,发病率达2002.57/10万;百日咳发病最高年份均为1961年,发病为158229例,病死466例,发病率达1499.41/10万;白喉发病最高年份也为1960年,发病5910例,发病率18.3/10万。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多年未发生实验室证实白喉病例,百日咳发病率控制在0.1/10万左右,麻疹发病率控制在5/10万左右。其它疫苗可预防的传染性疾病如流脑、乙脑、新生儿破伤风、风疹、甲肝、腮腺炎发病率均显著下降。

7、全省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根据卫生部建立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统一安排,2009年初,作为国家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试点地区,黄石、鄂州开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同时,黄冈和荆门作为省级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的试点,也开始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2007年5月,全省启动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工作,计划在2009年上半年全面完成系统建设任务。截至2008年5月15日,全省1420个计划开通信息系统的接种机构已有1162个接种机构通过了国家终审,937个单位已经实现向国家平台上报接种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建成后,不仅可以为适龄儿童提供更为便捷的预防接种服务,而且可以为公众提供实时预防接种信息查询,增强了预防接种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三)全省免疫预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1、财政保障政策在有些地方落实不够好。

从各地反馈的情况来看,地方财政对免疫规划工作经费投入不足,是目前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部分市、县疾病预防工作人员工资不能足额到位,乡、村免疫预防工作人员的工资基本上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严重影响了免疫规划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有关调查数据,不少地方未将免疫规划工作经费纳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有的地方财政对免疫规划工作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市、县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包括乡、村级预防接种工作)的经费,主要来自二类疫苗创收。这种过分依靠创收开展免疫预防工作的弊端是,区域性的免疫规划工作落实不好、发展不平衡,免疫预防服务的公平性和免疫预防服务的质量受到影响,致使一些地区免疫规划工作出现滑坡现象。

2、免疫预防专业人员亟待补充,队伍需要稳定。

部分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免疫预防专业人员数量本来就不足,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工作量将将成倍增加,对免疫预防工作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免疫规划队伍急需得到调整、充实。

3、人口的流动等因素使免疫规划管理工作难度增加。

人口的流动性为免疫规划管理增加了难度。目前全省局部地区麻疹等疫苗可预防传染病还时有发生,暴露出我省局部地区的疫苗接种、特别是流动人口的接种管理存在问题;省内还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和发生疫苗变异株病例的可能,AFP监测工作质量还有待提高;全省乙肝感染率仍然很高,相关疾病的负担依然很重;全省甲肝发病率虽然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每年都不乏甲肝疫情的暴发,尤其在农村中、小学;在部分农村和城市,流脑、乙脑、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尚需引起高度重视。

4、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对全省免疫预防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随着疫苗种类增加、针次增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频率增加,疫苗的管理和监测工作难度增大,现有的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和服务方式,能否充分满足城乡群众享受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服务的需求,都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对待。

二、关于全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准备情况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全省今年重点卫生工作之一,为保证我省顺利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全省围绕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一)在2008年1月15日召开的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省卫生厅将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列入我省今年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对各地提出了总体要求;在2008年3月10-12日全省免疫预防工作会议上,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进一步对全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进行具体部署;2008年7月4日上午,省卫生厅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了全省实施扩大免疫规划的准备情况的汇报,针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下一阶段全省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进行了部署,确定9月1日,全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

(二)对2007年中央专项经费的分配、省级经费进行了测算与分解,省财政厅正在审批之中;协调5个厅局联合转发了国务院五部委关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文件。组织了对全省各地扩大免疫规划新增疫苗的使用和扩大免疫规划新增疫苗的需求以及冷链设备情况等方面基础资料的摸底调查,制定了全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工作方案和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技术规程,制订了全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培训技术方案和全省免疫预防县级骨干培训班教材等相关技术方案,6月15日至7月27日,完成了对全省425名免疫预防技术骨干和13513名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工作。

(三)完成了全省现行常规疫苗疫苗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新增疫苗的招标、采购,全省新增疫苗也即将按照重新核定的分配计划分发到位,根据各地冷链装备情况和更新需求,有步骤地对全省的冷链进行了更新、扩容。

(四)在潜江、鄂州开展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试点工作。

为了顺利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从7月中旬开始,省卫生厅在潜江、鄂州两地开展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试点工作。虽然试点工作时间不长,但两市在试点过程中解决的问题,总结的经验,已为全省各地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潜江市以开展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为契机,对预防接种机构进行了重新规划,对免疫服务人员重新进行了核定,对接种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使预防接种服务能够满足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要求。鄂州市年初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纳入今年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范畴,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将预防接种人员的工资纳入政府财政预算,落实基层预防接种人员的补助,有利于稳定全市预防接种队伍。两地的试点工作各具特色,慨括起来基本有3点:一是要认真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对免疫规划工作的领导,落实免疫规划的财政保障,二是要建立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的儿童免疫规划协调工作机制,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三是要加强预防接种服务网络建设和管理,制定严格、详细的工作方案,加强督导检查,保证各项管理和技术规范落到实处。

三、深入扎实地做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全省要学习和借鉴潜江和鄂州市的经验,针对免疫预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保证全省各地今年9月1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是各级政府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将国家免疫规划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将免疫规划工作纳入政府和部门工作目标,确保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在全省各地按期顺利实施。对于不能按期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地区,省卫生厅将视情况作出处理。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在本地区按期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作为今年疾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建立免疫规划工作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规范各专业机构的免疫规划工作职能,量化任务指标,细化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力度,确保辖区范围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及时得到有效的预防接种服务。

(二)履行职责,完善保障,协调配合。

各级政府要认真执行省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的通知》(鄂政办发发〔2007〕82号)和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转发国家5部委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相关要求的通知》(鄂卫发〔2008〕45号)有关各级财政经费保障的规定,落实本地区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相关政策和专项经费保障,把基层预防接种服务机构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补助经费和各级免疫规划工作的专项经费,纳入当地年度财政预算并足额到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配合财政部门加强对免疫规划经费的管理,及时将免疫预防项目经费下达到项目执行单位,按时支付基层预防接种的补助经费,确保经费专款专用。同时,要建立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确保资金发挥效益。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和国家有关部委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加强与当地财政局、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物价局、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协调和配合,建立有效的政府部门之间免疫规划的协调管理机制,促进国家免疫规划的政策和措施的落实。

(三)科学规划,规范服务,提高质量。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免疫规划的各项基础工作。按照“科学规划、定点接种、资格认证、规范管理”的原则,根据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内容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合理设置预防接种服务机构,调整和完善预防接种服务,增加预防接种服务的频次,保证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的及时性和可及性。要合理调整和充实基层预防接种人员,建立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严格对预防接种服务机构(门诊、接种点)和预防接种人员资格的认证,巩固和提高省级预防接种示范门诊建设和乡镇卫生院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的成果,按期完成儿童预防接种报告信息管理和疫苗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计划。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接种、有效接种意识,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四)严格管理,加强督导,促进发展。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08年湖北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方案》和《2008年湖北省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技术规程》等管理和技术规范,组织和指导辖区预防接种服务机构开展预防接种。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加强对预防接种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使预防接种各项技术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同志们,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战略决策,广大儿童家长盼望已久,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请各地根据卫生部和省政府、省卫生厅的要求,结合潜江、鄂州市的经验,抓紧做好本地区扩苗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全省按期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给全省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2:在全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现场工作会议上讲话

(根据记录整理 2006年6月11日)

同志们:

这次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是经过书记办公会研究决定召开的。主要是学习贯彻全省县域经济工作现场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明确任务,努力实现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近段时间,我到外地走得比较多,看得也比较多,想得也比较多。先是随市代表团去台湾,而后又去常州联系干部挂职、洽谈项目,紧接着又和洪县长参加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现场参观学习了无棣等12县市发展县域经济的情况。所到之处,无论是江浙发达地区、我省东部先进县市,还是部分与我们一样的欠发达县,到处是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所到之处都受到发展热浪的冲击和洗礼,真是一步一个感叹号,处处都是新面貌。人家表现出的那种强烈的发展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谐意识,那种浓厚的发展氛围,那种兴奋的发展活力,那种惊人的发展速度,那种神奇的社会变化,令人震撼,令人折服。边看边学边思考,越看压力越大,越想越坐不住。特别是在南山开会期间,思绪很多,感慨万千,确确实实有坐不住的感觉。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应该学习什么?这是召开这次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和目的。为了开好这次会议,由泽英书记、秀章主席、钦朋主任带领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利用两天的时间,到陵县、庆云、无棣三个县进行了参观学习,现场感受了人家的发展变化,相信同志们肯定会有许多感受和收获。刚才,张书记传达了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议精神,泽英书记、秀章主席、钦朋主任分别谈了参观的感受和体会,都是切身体会,而且谈的都是关键、都是要害,谈的都很好。洪县长还要讲意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知耻而后勇”。我们要想跨越发展,缩小差距,必须找出差距,正视差距,痛下决心,对症下药。近几年我们自己和自己比,发展速度不算慢,变化不算小,取得的成绩也很显著,这一点应当充分肯定。但走出冠县看冠县,对照先进,审视自我,我们的差距还非常大,而且差距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通过两天的观摩,大家都看到了,与我们同属30弱的无棣、陵县、庆云三个县,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出人意料,超出想象。可以说,我们找差距不用再跟南方、胶东比,就是跟过去差不多的县市相比,我们的差距也很大,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这差距那差距,最大的差距还是思想上的差距;这问题那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观念上的问题。这些县市之所以发展快、变化大,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思想解放、观念超前。在人家那里,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事业,只要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只要有利于项目落地,只要有利于财政收入、农民收入、社会就业,一切都行,一切都通,没有研究研究,没有考虑考虑,没有停停再说,更没有不行!欠发达县往往是研究研究多,考虑考虑多,停停再说多,不行、不通、不能办。他们的发展意识强,机遇意识强,创新意识强,没有因“红头文件”、条条框框而影响发展,影响项目落地,体现出干事创业的饱满热情,保持了昂扬奋进的良好精神状态。用无棣县委书记刘星泰同志的话就是:为了发展,全县上下拉满弓,运足气,瞪起眼,头拱地,苦干实干,全力冲刺。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精神。为了事业的发展可以透支生命,为了事业的发展不怕丢官、丢权,关键时候可以豁出去。没有这种精神,想干事业、干大事业是不可能的。而我们的一些同志讲解放思想,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文字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工作中、行动上,习惯于跟在别人后面走,不敢越雷池一步,遇到问题只知道绕道走,不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缺乏跨越发展的勇气,缺乏知难而进的斗志,缺乏奋勇争先的锐气。

二是发展速度上的差距。曾几何时,庆云县还是全省的倒数第一,排在我们的后面。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们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速度快得惊人,连续三年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多项指标增幅列德州市第一位。2004年在全省30个欠发达县考核中列第四位,2005年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庆云县是提升速度最快的县市区之一,综合实力3年提升了446位。陵县2005年与2002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入、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均实现了翻番,有的实现了翻两番。无棣县地方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均实现了高速增长,今年以来,地方财政收入增幅达50%以上。我县的国内生产总值近三年年均递增17.4%,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与他们相比,发展速度要慢得多,在全市的位次也没有明显提升。

三是发展后劲上的差距。陵县3年来共引进各类项目384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56个,实际到位资金85.7亿元;陵县经济开发区入区企业180家,固定资产100亿元,年产值200亿元。庆云县3年来共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20个,引资额43.5亿元。无棣县2004、2005两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8亿元,今年1-5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2亿元,同比增长185%,形成了一个大投入、大建设的高潮。而我县2001年以来共引进各类项目259个,引资额30.8亿元。今年1-4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仅12.1亿元。全县签约、在建项目46个,到位资金1.7亿元。这些数字上的差距,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变成经济实力上的差距。

四是项目规模上的差距。我县大企业、大项目个数少、规模小,2006年筛选的十大重点项目,总投资仅15.4亿元。冠洲、冠星两大集团近几年规模、效益翻了几番,但与兄弟县市的大企业相比,投资不算大,产值贡献率不算高,产业链条还没有真正形成。无棣县鲁北企业集团,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项目11个,项目总投资达到110.1亿元。庆云县中澳企业园总投资11亿元,8个项目全部达产后,将成为拥有子公司15个,资产25亿元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可达65亿元;鑫和化工工业园总投资10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利税5.2亿元。陵县培植了乐悟集团、谷神集团两个固定资产过10亿元,中茂圣源林浆、黎明纺织等8个过5亿元的10大行业龙头企业,都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五是发展环境上的差距。刚才,许书记、潘主席、刘主任都谈到这个问题,切中了冠县的要害。参观的几个县城市建设力度大,气魄大,净化、绿化、美化水平高,城市形象很好,吸引力、容纳力很强。同时,他们的服务好、效益高、信用好,真正打造了“开放高地”、“政策洼地”和“投资宝地”。而我县的软硬环境建设都存在较大差距。近几年,我县城市建设虽然力度很大、变化很大,但是我们的城市化水平仍然偏低,“脏、乱、差”现象没有得到根治;在优化软环境方面,虽然会没少开,文件没少出,办法没少想,费力不小,但效果仍不够理想。对这些问题和差距,如果我们仍然熟视无睹,麻木不仁,无动于衷,我们将被无情地淘汰出局。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面对严峻形势,我们既要增强压力感、紧迫感,更要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实践证明,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先进与落后也不是绝对的,只要努力,只要拼搏,只要实干,后进就会变成先进。全国、全省、全市跨越发展、后来居上的成功例子屡见不鲜。昆山在80年代和我们一样是普通的农业县,他们在十几年的时间内,持续跨越发展,2005年财政总收入116.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6亿元,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位居第一。江阴过去五年GDp年均增长19.2%,财政收入五年增加83亿元,年均递增34.1%,2005年达到108亿元。无棣县曾长期落后,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谋划大思路,构划大框架,实施大投入,实现大发展,2005年全县GDp、地方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比2002年增长66.07%、187.5%和381.83%,2004、2005两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九五”以来八年的总和还要多,成为全省121个县市区综合评价排名三年中位次前移最快的县之一。陵县、庆云县原来基础不如我们,近年来都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充分说明,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事在人为,只要思想解放,奋起直追,真抓实干,就会创造奇迹,就能后来居上。总之,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先进,找出差距,找出不足;通过对比,比出压力,比出动力,比出信心,比出干劲,比出超常规、跨越发展的勇气和速度。

二、必须在弘扬“冠县精神”上狠下功夫

全省县域经济现场会的召开,标志着新一轮加快发展、竞相发展的热潮已经到来。我们面临的压力将是空前的,同时也给我们乘势而上、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靠什么把劣势转成优势,进而营造我们自己的比较优势?靠什么变被动为主动,进而走出一条独具冠县特色的发展路子?必须靠全县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靠全县上下精诚团结、扎实苦干,也就是要靠“团结实干、改革创新、立志图强、争先进位”的冠县精神。

1、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狠下功夫。我们常讲,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心有多大,发展的天地就有多宽。实践反复证明,只要思想解放,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没有办法可以找到办法,没有优势可以创造优势。思想解放是最大的生产力。我们参观的三个县,还有东部的章丘、桓台及胶东半岛的县(市区),发展之快,办法之多,确确实实想不到,有的真是“无中生有”。张高丽书记讲,滨州造飞机,原本不敢想,但飞机真的造出来了,今年就能造出500架,一架几十万美元。我们原来打算在马颊河建设高尔夫球场,但上级政策不允许,我们就想打退堂鼓,而南山集团高尔夫球场从十几洞到几十洞、100多洞,直至达到现在的200多洞。发达县(市区)把宏观调控政策当作一种机遇来抓,面对宏观调控积极“换档”、“加油”,而我们面对宏观政策却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参观的这些县市之所以能够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他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创新,不断突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观念、体制、做法,在高层次上构筑起新的发展平台。对照先进,我们在观念、气魄、胆识、干劲、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思想解放的层次和水平远远不够。一些干部群众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缺乏干大事业的气魄和勇气;见事迟、行动慢,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畏难发愁、畏首畏尾,缺乏勇闯难关的雄心壮志;眼高手低、左顾右盼,缺乏认真负责、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等等。所有这些都严重束缚着冠县人的手脚,禁锢着冠县人的创造力,阻碍着冠县的经济发展。冠县要发展,人民要富裕,思想必须大解放;经济要跨越,思想必须先跨越。解放思想绝不能空对空,不能只喊在嘴上,写在纸上,必须落实在行动上,落实在冠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怎样才算是思想解放?怎样才算观念更新?这次参观回来后,几位书记在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都认为,我们的思想解放、观念更新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尺,就是一切有利于冠县发展的事,一切对冠县人民有好处的事,都要说“行”,不能说“不行”,一切要开绿灯,一切要行得通。不能因为一些红头文件、一些政策、一些条条、一些框框和局部的利益、部门的利益甚至个人的利益来影响冠县的经济发展。过

篇3:在全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现场工作会议上讲话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潜江市卫生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资料。

1.1 调查内容

(1) 免疫规划政策配套和保障机制。调查中央和省级财政落实情况, 地方财政免疫规划工作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 基层接种人员接种补助经费落实情况。 (2)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3) 问卷访谈调查免疫规划保障措施、免疫规划政策、基层组织、领导与社会动员、免疫规划管理[1]。

1.2 调查方法

采取现场查阅工作资料、与基层管理人员及专业人员座谈、入户开展接种率调查以及问卷访谈等。

1.2.1 接种率调查

按人口容量比例随机抽取5家乡镇[2], 按照随机原则每个乡镇抽取3个村, 在每个村 (社区) 随机确定10名1~6岁 (2005—2011年3月31日之间出生) 儿童为接种率调查对象, 其中2005、2006—2007、2008、2009和2010—2011年出生适龄儿童各2名。

1.2.2 问卷访谈

对市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乡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 (分管院长、公共卫生科科长) 以及接种门诊的预防接种人员进行问卷访谈。

2 结果

2.1 政策保障机制

潜江市户籍人口102.97万人, 为省直管的县级市, 辖6个管理区 (农场) 、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7个办事处、10个镇。2010年以来, 潜江市财政未落实免疫规划工作专项经费, 其免疫规划接种补助经费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 一并划拨至接种单位, 但划拨时均未单独列出明细及划拨标准。

潜江市乡 (镇) 卫生院人员报酬2007年为13 000~15 000元, 经费主要来源为财政拨付 (30%) 和业务收入 (70%) ;2011年为22 800~28 000元, 经费主要来源为财政拨付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60%) 和业务收入 (40%) 。村医不承担日常预防接种服务, 协助预防接种服务的村医每年补助1 200~2 400元不等。

2.2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见表1。

2.2.1 2011年报告接种率

除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外, 报告接种率均在99%以上。

2.2.2 2011年估算接种率

用当年实际报告接种数除以当年出生人口数, 计算估算接种率[3]。基础免疫卡介苗 (BCG) 、乙肝疫苗基础3针 (Hep B1-3) 、脊髓灰质炎疫苗基础3剂次 (OPV1-3) 和白百破疫苗基础3针 (DPT1-3) 估算接种率基本上在90%以上, 含麻疹成分疫苗第1针 (MV1) 、乙脑疫苗第1针 (JE-L1) 、A群流脑疫苗第1针 (Men A1) 估算接种率在70.71%~87.4%之间, 甲肝减毒活疫苗 (Hep A) 估算接种率大冶和阳新分别为73.61%和51.76%, A群流脑疫苗第2针 (Men A2) 估算接种率大冶和阳新分别为70.90%和49.66%。加强免疫脊灰疫苗第4针 (OPV4) 、白百破疫苗第4针 (DPT4) 、含麻疹成分疫苗第2针 (MV2) 、乙脑疫苗第2针 (JE-L2) 、A+C群流脑疫苗第1针 (Men AC1) 、A+C群流脑疫苗第2针 (Men AC2) 和白破二联疫苗 (DT) 估算接种率在8.54%~68.45%之间, 其中DT估算接种率最低, 为8.54%;其次为MenAC2, 为23.76%;OPV4估算接种率为51.34%, DPT4估算接种率为54.33%。

2.2.3 调查接种率

现场入户调查1~6岁适龄儿童153名。基础免疫BCG、Hep B1-3、OPV1-3、DPT1-3和MV1调查接种率在90%以上;但MV1及时接种率偏低, 仅为54.25%。JE-L1、Men A1、Men A2调查接种率分别为90.85%、83.66%、74.88%。Hep A调查接种率为58.68%。加强免疫OPV4、DPT4、MV2、JE-L2、Men AC1、Men AC2和DT调查接种率在6.06%~77.59%之间, 其中DT调查接种率最低, 为4.76%, 其次Men AC2为33.33%, Men AC1调查接种率为58.14%, OPV4调查接种率为64.56%, DPT4调查接种率为79.66%。

注:Hep B—乙肝疫苗;BCG—卡介苗;OPV—脊髓灰质炎疫苗;DPT—白百破疫苗;MV—麻疹凤苗;JE—乙脑疫苗;Men A—A群流脑疫苗;Hep A—甲肝减毒活疫苗;DT—白破二联疫苗。DPT4和Hep A-1在2周岁以内接种均为合格, 现场调查1岁组接种率仅为参考。

2.2.4 未接种原因

此次入户调查共收集各类疫苗未接种原因224条。其中, 以“接种单位未预约或通知”为最主要原因, 有61条, 占总数的27.23%。其余原因依次为:监护人忘记要接种疫苗 (25.89%) 、接种服务不方便的接种点太远 (13.39%) 、因接种禁忌未接种 (13.84%) 、其他 (主要是家长不知道要接种该疫苗和家长认为不需要接种疫苗) (10.71%) 、监护人不信任预防接种或害怕异常反应 (7.14%) 。

2.3 问卷访谈结果

问卷调查内容包括21道封闭式问题和4道开放式问题。全市共访谈44人, 其中市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7人, 占15.91%;乡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21人, 占47.73%;预防接种人员16人, 占36.36%。

2.3.1 封闭式问题问卷调查结果

2.3.1. 1 免疫规划工作是否有滑坡的问题

认为有滑坡趋势的占31.82%, 其中市免疫规划管理人员100.00%, 乡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分别为23.81%和12.50%。见表2。

2.3.1. 2 对计划免疫保障措施落实情况的判断

(1) 本级经费是否足够:认为本级经费不足的占84.1%, 其中, 市、乡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分别为100.00%、81.00%、81.3%, 总的趋势是3类人员普遍认为经费不足。 (2)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免疫预防工作量是否增大:认为增大了工作量的占52.27%, 其中市、乡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分别为28.57%、57.14%和56.25%。 (3) 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数量、专业技能:认为人员不充足的占72.7%, 其中, 市、乡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分别为100.00%、76.19%和56.25%。认为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的占56.82%, 其中, 市、乡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分别为85.71%、66.67%和31.25%。

2.3.1. 3 有关计划免疫政策

认为政策不配套的占68.18%, 其中市、乡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分别为85.71%、66.67%和62.50%。认为法规不健全的占47.73%, 其中市、乡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分别为57.14%、52.38%和37.50%。认为预防接种补偿机制不健全的占61.4%, 市、乡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分别为85.71%、66.67%和43.75%。

2.3.1. 4 有关基层人员的待遇

认为基层防保人员待遇不落实的占50.00%, 市、乡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分别为85.71%、47.62%和50.00%。

2.3.1. 5 免疫管理工作

认为领导对计划免疫工作重视的占45.45%, 重视程度不如以前的占18.18%, 不重视的占36.36%。认为免疫规划宣传力度不够大的占38.64%, 其中, 市、乡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分别为42.86%、42.86%和31.33%。认为流动儿童管理不到位的占79.55%, 其中, 市、乡级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和乡级预防接种人员分别为85.71%、85.71%和68.75%。

2.3.2 开放性的问题回答情况

2.3.2. 1 认为免疫规划工作下滑的原因

共收集到20条意见, 主要有3点: (1) 流动人口增多不好管理, 占25.00% (5/20) ; (2) 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后经费补助不足或者落实不到位, 占20.00% (4/20) ; (3) 认为服务系统不健全 (主要指城区接合部) , 接种不方便, 接种点设置、区域规划不合理, 辖区交叉部分管理分工不明确, 占15.00% (3/20) 。

2.3.2. 2 认为麻疹疫情升高的原因

共收集到55条意见, 主要有6点: (1) 麻疹类疫苗接种工作未落实到位, 接种率较低、存在免疫空白人群, 接种耽搁后未及时补种, 占40.00% (22/55) ; (2) 流动人口难管理, 占30.91% (17/55) ; (3) 家长意识薄弱、天气原因、流行高峰、低年龄及成人发病, 占27.27% (15/55) ; (4) 传染源管理存在漏洞, 存在院内感染情况, 占10.91% (6/55) ; (5) 家长因计划生育拒绝接种, 占10.91% (6/55) ; (6) 接种距离太远、接种不方便, 占7.27 (4/55) 。

2.3.2. 3 免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共收集到77条意见, 主要有4点: (1) 家长主动接种意识不强, 占23.38% (18/77) ; (2) 工作经费不到位, 占20.78% (16/77) ; (3) 接种点少, 公共卫生人员紧张, 村级服务不力, 扩免后工作量增大, 占12.99% (10/77) ; (4) 人口流动难管理, 占11.69% (9/77) 。

2.3.2. 4 对免疫规划工作的建议

共收集到109条意见, 主要有6点: (1)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 占19.27% (21/109) ; (2) 提高接种人员工作积极性, 占15.60% (17/109) ; (3) 加大政府重视力度, 加强与教育等各部门的协调合作, 占13.76% (15/109) ; (4) 加强队伍建设、人员力量和人员培训, 占12.84% (14/109) ; (5) 加大宣传力度, 完善网络建设的占9.17% (10/109) ; (6) 将相应经费下发到位, 发动村医、村干部参与免疫规划工作, 占8.26% (9/109) 。

3 讨论

调查表明, 潜江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管理体系和专业人员队伍, 免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种疫苗基础免疫上报接种率均达99%以上, “老五苗”基础免疫入户调查接种率达到90%以上, JE-L1、Men A1、Men A2在74.88%~90.85%之间。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 流动人口儿童存在免疫空白, 随年龄增加接种率呈下降趋势, 与全国其他同一级别的县市调查结果一致[4,5,6];市财政专项配套资金不到位, 市级计免管理人员认为领导重视程度有所下降, 计免工作存在滑波的可能;乡级专业人员认为工作量增加, 人手相对不足。我们认为, 今后有必要加强以下几方面: (1) 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确保免疫规划工作经费与预防接种补助经费落到实处[7]; (2) 加大部门配合力度, 特别是与教育部门联合做好入托、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疫苗补种工作, 明确各自职责, 确保漏种疫苗得到及时有效补种[8]; (3) 合理布局接种点, 加强巡回接种和上门接种, 扩大预防接种覆盖面[9]; (4) 加强基层预防接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增加预防接种工作人员数量, 提高技术能力和水平[10]; (5) 加强计划外生育儿童和流动儿童的管理; (6)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监护人主动参与意识, 号召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

摘要:目的 了解潜江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进展情况, 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为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免疫规划工作健康发展。方法 采取查阅资料、入户调查和问卷访谈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查。结果 潜江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和专业队伍, 儿童基础免疫各疫苗上报接种率均达到99%以上, “老五苗”入户调查接种率均高于90%, 但部分流动儿童管理不到位。结论 潜江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总体上运行良好,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免疫规划,接种率,现状调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4年全国计划免疫审评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0-50.

[2]赵明江, 蔡碧, 李宁, 等.湖北省2010年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1, 22 (3) :23-26, 30.

[3]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230-245.

[4]任宇花.常熟市2007年0~4周岁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J].职业与健康, 2008, 24 (21) :2300-2301.

[5]吴纲, 庞憬毅.影响流动儿童基础免疫的因素及对策[J].江苏预防医学, 2005, 16 (4) :32-33.

[6]李小学, 周祥国, 高礼勇.如皋市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调查[J].江苏预防医学, 2005, 16 (3) :25-26.

[7]湖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通知[Z].鄂卫办通[2012]257号.

[8]蔡碧, 张迟, 赵明江, 等.湖北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1, 27 (8) :640-642.

[9]湖北省卫生厅.湖北省预防接种单位设置规范[S].鄂卫通[2013]84号.

篇4:在全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现场工作会议上讲话

今天,在大理州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现场会,大家一起来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查找差距、研究对策,推动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今天上午,我们参观考察了大理州4所职业学校,大理州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强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经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午,大理、楚雄、玉溪、临沧等州市和旅游职业教育集团负责人交流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做法,畅谈了改革体会,也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人作了发言,对下一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要求。大家的发言都很好,很有借鉴意义,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推广各地职业教育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2005年,国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会议刚结束,我省立即召开了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7年8月,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光荣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七大工程”建设;2008年3月,省政府印发了《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按照省里的部署,各地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探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放思想是先导。近年来,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定不移地调整教育结构,确立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教育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持续不断地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促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确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不断破除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面向社会办学,面向市场施教,走规模化、集约化、连锁化发展路子,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领导是关键。实践证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成效显著的州市,基本上都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摆在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各级领导干部都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抓职业教育。由于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有关部门认识统一,许多长期难以解决的体制不顺、资源分割、教师缺编、增加投入等问题迎刃而解。

(三)改革创新是核心。一是改革招生方式。如玉溪市实行一年多次招生,积极营造“读完初中读职中,就业致富路路通”的浓厚氛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达到1:1.05;楚雄州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印制职业学校招生手册,建立乡镇长、初中校长、学生家长送初中毕业生到职业学校就学的“三长送学”制度;临沧市实行常年招生、免试入学,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在校生比例达到1:1.01。二是改革教学方法。临沧市的职业学校在农村初中加挂职业培训牌子,在初中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实现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的衔接;玉溪市围绕当地“三优一特”优势产业及省内外用人趋向,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依靠行业、企业,极力打造職教特色品牌;大理州组建专业教学联谊会,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三是联合办学、订单培养。大理州职业学校先后与上海财经大学、东芝集团等十几所高校和二十多家企业联合办学,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玉溪市的职业学校与长三角多家企业开展“2+1”带薪顶岗实习,2008年首次就业率达96.8%;怒江州着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云南旅游职业教育集团采取两个“三段式”教学(一个是“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另一个是“一年在当地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中心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训练。四是充分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积极组建职教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灵活开放的办学。玉溪市在2005年就成立烟草、工贸、旅游三大职教集团,联办企业发展到了上海、广东、青岛等东部发达地区.建立了实习、就业一体化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

(四)加大投入是基础。各州市在改革中,坚持政府主导,拓宽投融资渠道,以各种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教育,努力扩大教育资源。如昆明市投资2亿多元,改建、扩建校舍3万多平方米;大理州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采取政府划拨、学校自筹、银行贷款、资产置换等办法,筹资4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20万平方米;玉溪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保证每年1200万元投入的基础上,确保职业教育经费占全部教育经费的比重逐年增加;临沧市采取招商建设、政府逐年回购的方式加快职业学校的建设步伐;楚雄、曲靖、普洱等州市积极筹集资金,建设职教园区、公共实训基地;红河、文山、德宏等地投入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都达到历年新高,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下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五)队伍建设是根本。各地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事关长远的大事来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把优秀骨干教师送到省外进修学习提高,不断加大教师的招聘力度。如昆明市向省内外招聘优秀教师到本地任教;玉溪市以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重点,以“特聘教师”选聘工作为突破口,加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楚雄州设立专项资金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工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到20.24万人,比2007年增加2.22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49.29万人,比2007年增加6.08万人。全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由2007年的1:0.75提高到2008年的1:0.83,全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到502万人次。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对全省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加快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宗旨在教育上的具体体

现。党的十七大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决策,明确要求“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省第八次党代会也提出了要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我们要站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第二,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省的迫切需要。我省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对于我省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劳动者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第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我省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逐步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2008年,全省初中毕业生61万人,其中20万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21万人升入普通高中,还有20万的初中毕业生未接受培训就直接进入社会。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合理的结构,符合教育规律和社会需求,有利于教育自身的健康协调发展。总体上看,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省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办学资源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底,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75%,而我省仅为52%。目前,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只有307所,校舍建筑总面积为480万平方米,平均每所学校只有1.6万平方米,而平均在校生规模已经超过1500人,按国家规定的生均建筑面积测算,校舍缺口达300万平方米以上。相当数量的中等职业学校已经超负荷运行,教室拥挤,实作实训场地设备缺乏,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所等不足现象突出。二是发展不平衡。昆明、曲靖、楚雄、大理、玉溪、临沧等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但仍有部分州市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在1:0.5以下;县一级的差距更大,不少县的比例在1:0.4以下。行业和企业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部分校企合作仅满足于企业内部的一般性培训。举办学历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实践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三是筹资渠道单一。社会融资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仍然偏小。各州市每年投入的经费与发展需要差距很大。大部分地区难以做到城市教育费附加按不低于30%的比例用于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信贷和融资困难。四是办学水平有待提高。截至2008年底,我省中等职业学校专职教师有1 85万人,生师比为26:1,远远高于教育部提出的16:1的要求。按照规划,到2010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要达到60万人,教师缺口达1.4万人。专业课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缺乏,结构不合理。五是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少数地区学校还没有实行岗位设置管理、教职工全员聘用和校长公开招聘及任期制度。不少地区虽然已经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但仅只是搭起了台,并没有充分发挥集团办学的优势,没有建立以服務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的办学体制。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

三、全力以赴做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作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从2009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在实施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省委、省政府也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科教兴滇、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措施,不断完善鼓励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发展现代制造业、构建特色经济、生态旅游业等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今年1月份,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江苏的职业教育工作时指出:“应对金融危机,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不发生大的波动,二是保证群众就业而不造成大批失业。解决就业问题,根本靠发展,也需要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职业教育直接为就业服务,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在当前形势下,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扩大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模,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的当务之急和一举多得的重大举措。按照教育部的计划,今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还要扩招50万人。三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省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上这些,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创造条件,自觉地、主动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10年,我省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55%以上,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30万人以上,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到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70%以上,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68万人以上,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80万人以上。要实现上述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学习借鉴各地的先进经验,以超常规的思路、超常规的举措和超常规的努力,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超常规发展。重点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突破。

篇5:在全省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谈月明

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日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城乡规划工作很重要,是城乡建设发展的龙头,也是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基本依据。在新形势下,更是我们深入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落实我省“四大国家战略”和“四大建设”的重要抓手。夏宝龙省长多次把规划建设管理比作是“三轮汽车”的三个轮子,而规划则是前面的一个轮子,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刚才,各地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很有特色,很受启发。周总也作了一个很好的讲话,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讲两方面的意见。

一、去年我省城乡规划工作成效显著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各级城乡规划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城乡规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大区域规划编制实施有了新进展。全面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初步推进了浙中城市群规划实施,省市县三级联动加快推进了舟山群岛新区、三门湾、台州城市群等跨区域重大规划 的编制。

二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了新完善。杭州、宁波、台州、丽水等城市陆续开展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温州等城市已经着手开展总体规划的修改。全省县(市)域总体规划审批工作基本完成。

三是专项规划编制有了新成果。会同省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成品油线网规划、天然气管网规划、铁路网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会同江苏省建设厅共同编制完成了环太湖风景路规划。

四是小城市和中心镇规划水平有了新提高。目前全省27个小城市试点镇总体规划已全部修编完成,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部分小城市试点镇还开展了重要地块的城市设计。同时,各地还大力推进中心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五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设有了新突破。全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各地地下空间示范试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15个省级试点示范项目规模大、进度快、成效好,实现了停车、仓储、市政、交通、防灾的综合利用,示范试点项目总面积达153万平方米。全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量进一步提高,去年11个设区市市本级和义乌市新开工的城市地下空间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以上,占到了历年开发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同时,我厅与省人防办等部门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中的协调协作也有了新的加强。

六是城乡规划法制建设有了新成效。在前两年《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条例》相继颁布实施的基础上,今年《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条例》又列入了省人大一类立法计划,7月将提交省人大一审,争取今年年底前颁布出台。

七是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有了新成绩。继江郎山申遗成功之后,去年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开展了为期两年的省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基本完成了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和审核工作。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省各级城乡规划系统大家共同努力,与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大家工作很努力、很用心、很有效。在此,我谨代表省建设厅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二、认清形势、突出重点,认真抓好今年的城乡规划工作 城乡规划工作的综合性、全局性、战略性很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工作对象复杂,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认清形势,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刚才周总对做好今年城乡规划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讲的很全面,这里我再提几点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十个着力抓”:

一要着力抓好国家战略地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善工作。要 进一步发挥城乡规划在落实全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中的先导作用。要按照有关程序,加快推进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等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适时开展总体规划修改,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特别要在舟山群岛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加快舟山群岛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推动“四岛一城”(国际物流岛、自由贸易岛、海洋产业岛、国际休闲岛、海上花园城)高标准建设。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加快编制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高控规覆盖率,增强引导和控制城市土地开发和建设的能力。

二要着力抓好城市群规划深化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深入推进浙中城市群规划实施,加快启动金义都市新区规划编制。省政府将召开浙中城市群规划实施推进会,省里还将出台支持浙中城市群发展政策措施。二是加快完成台州城市群规划和三门湾规划的报批工作。三是加快启动都市区规划,重点研究和规划包括城际轨道交通、快速道路等都市区内综合交通体系。杭州、宁波、温州等中心城市,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开展都市区规划研究或编制工作,厅里将积极支持,指导加快推进。

三要着力抓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要在去年杭州现场会的基础上,今年要掀起规划建设 的新高潮。我厅计划在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后适时召开全省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场会,加以全面推进。今年的工作重点:一是抓好设区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这项工作今年务必要全面完成;二是深入推进城市中心和交通枢纽等重要区块的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研究工作;三是抓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点项目示范工程,要抓出成效;四是要加快研究城市地下空间产权产籍管理的具体政策,房产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五是规划部门要积极主动联系国土部门,按照规划策划一批地下空间使用权出让项目推向市场,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以解决开发资金不足问题;六是加大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的督查力度,今年下半年要在全省开展一次全面检查,确保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要着力抓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工作。“停车难、行车难、进出城难、乱停车”是当前广大群众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责无旁贷,要认真科学地编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做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贯彻好低碳发展理念,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建立起科学发展的城市综合交通顶层目标。二要尽早编制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从布局上超前地把城市轨道廊道控制起来。大都市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还要兼顾 都市区的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联系。三要十分注重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科学打造,以枢纽建设组织城市各类交通的高效运作。四要充分利用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园绿地、学校操场等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和地下交通设施,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特别是利用学校操场建设地下停车场这项工作各地要尽快启动,务必取得突破。五要坚持道路建设和道路整治并举,加强交通组织管理,合理确定单行线,道路转弯抹角也要梳理。六要加强部门协作,把发改、交通、铁路、民航、港航、建设等各种交通需求和各路智慧集成到规划这张空间总图上,为城市综合交通提供优质规划服务。

五要着力抓好城市设计工作。城市形象是城市规划水平的物化体现,而城市设计则是城市功能业态、空间形态、景观形象的总体展现。城市设计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工作的成败,城市形象的好坏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城市领导水平的高低,各地要高度重视。最近夏宝龙省长在听取全省规划工作汇报时专门指出要加强城市设计工作,还要求开展城市设计竞赛和评比,互促共进,大力提高规划水平及城市设计水平。做好城市设计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在控规前期加强城市设计的研究,以城市设计促进控规水平的提高。二是要重点抓好重点街区、主要出入口、主干道沿线、重要交叉口、滨水地段、商贸街区、主要公共设施、广场等重要地段和节点的城市设计,全面改善城市形象。三是要注意城市设计与城市形象特色营造和历史文化保护的结合,精心调查,精心设计,以城市设计凸显城市特色,以城市设计增加城市魅力,以城市设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四是要推动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将商业、办公、金融、展览、会议、文化、交通等城市功能进行有效整合,做好城市核心功能培育和特色形象塑造文章,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综合体的集聚带动作用。

六要着力抓好村镇规划工作。当前规划工作的薄弱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做好村镇规划工作,首先要提高村镇规划的覆盖面,要在今年全面完成所有中心村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在明年年底前完成所有规划保留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要推动规划建设职能向村镇延伸,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设立规划分局,切实加大对村镇的规划管理力度。三是要加强重点村落的保护,特别是要加大历史文化名村和古村落的保护力度,对这些村落的传统风貌格局和独特人文生态环境要做好传承。四是要提升农房建设规划设计水平,要打破农房建设中“兵营式”布局和“火柴盒”设计的传统做法,充分考虑和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地做好农房的户型设计、功能安排和环境优化,做到村村有特色,处处展形象。七要着力抓好保障房规划服务工作。今年,全省要确保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4.1万套、基本建成7万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5万套。在规划建设好保障房的问题上,城乡规划部门要积极有为。要在保障房的规划选址、规划设计、配套设施规划等方面下功夫,从源头保证建设群众确实需要和真正满意的住房。要重点考虑保障房的停车位问题。前段时间,夏宝龙省长在考察杭州公租房建设时批评了有的公租房项目停车位配建不足的问题。要加强对保障房配套公交、学校、幼儿园、农贸市场、公园绿地等的规划引导,从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适当提高保障房绿地率、车位配置标准等,提高保障房宜居性,真正让他们住得放心、住得舒心、住得高兴、住得有尊严。

八要着力抓好绿道网规划工作。绿道网建设既是生态工程、文化工程、民生工程,也是落实新型城市化、实现转型发展的实际举措。3月26日,江浙两省在太湖两省交界处举办了隆重的环太湖风景路建设启动仪式,这实际上也是全省绿道网规划建设的启动仪式。下一步,各地要把绿道网规划建设列入到今年的工作计划,全面启动这项工作。首先要做到重点突破,大江、大湖、大山,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自然保护区、郊野公园,城市主要公园、历史街区、绿廊等地区和沿线要先行编制绿道规划,并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建设;其次要尽快筹备 编制以县(市)为单位的绿道网专项规划,纳入法定的县(市)域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第三是等适当时候再编制全省绿道网规划,将各地主干绿道成网、连片,将全省绿道构建成完整的风景线、生态线、旅游线和文化线。我厅计划今年上半年召开全省绿道规划建设工作现场会,予以全面推动。

九要着力抓好机构队伍建设。重点是三个方面:一要健全规划管理机构。要依法加强对各类园区、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城乡规划统一管理,增强村镇规划管理力量。各设区市和人口规模大、经济发展快的县(市)要单设规划局。二要加大规划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建立梯度队伍和后备干部制度,为有能力、有冲劲、肯干事的同志创造发展环境。各级城乡规划部门的同志要加强学习,不要凭老经验办事,也不要凭老资格吃饭,要防止“天下规划一大抄、一张图纸大家用”。三要搞好规划硬件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快城市规划展览馆建设,争取到2015年底前全省县级以上的城市规划展览馆要全部建成。

十要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城乡规划部门掌握着空间资源的配置权,是高风险行业。因此,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做到警钟长鸣。一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做到常抓不懈。二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构筑好规划权力运行的“防火墙”,遏制过大的规划自由裁 量权和暗箱操作。三要加大对规划领域重点违法问题的查处力度,重点抓好违法下放规划管理权、违规变更规划、随意调整容积率等关键环节的整治和督查工作。最近,夏宝龙省长、陈加元副省长在有关调整容积率专题审计材料上都作出了重要批示,我厅会同国土厅正在起草加强容积率和土地出让金缴纳管理的政策文件,准备予以规范。对此,各级城乡规划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容积率调整的管理。

省委、省政府对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高度重视,决定近期召开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根据夏宝龙省长的指示,会议期间将举办全省优秀城乡规划成果展,充分展示各地近年来在城乡规划中的新变化、新亮点、新成就。这是一次全省优秀城乡规划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各地城乡规划水平的集中展现,也是各地优秀城乡规划成果的大比拼。前段时间厅里已向各地征集展示推荐项目,接下来将进行布展。对此,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篇6:在全省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现场工作会议上讲话

这次全省水利计划财务工作会议是厅党组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精神,通报全省水利规划计划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布置全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和计划编制等规划计划工作,讨论修改《湖北省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办法》等管理法规草案,研究加强水利规划编制和前期工作管

理,探索建立水利建设长效投入机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必须充分肯定一年来的工作

去年全省计划财务工作会议以来,各级水利规划计划人员紧扣全省水利中心工作,在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资金筹措和计划安排、投资和计划监管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全省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了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这一点必须给予充分肯定。

1、在行政理念上,逐步建立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提高服务意识的思想体系。首先,是服务理念得到增强。水利厅1月21日开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地水利规划计划人员也都积极参加了各地组织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使队伍思想素质和工作作风得到改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广大规划计划工作的干部职工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其次,是践行理念得到拓展。通过“十一五”规划研讨会、座谈会和有关文件的学习,对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治水新理念等加强了认识和理解,不管是规划计划干部还是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些新理念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新理念在水利规划、项目前期和技术设计等方面不断得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得以逐步实践。同时,计划安排、投资重点等也突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领域。第三,是行政理念不断转变。各位都是长期从事规划计划工作的分管领导,过去主要精力都是用在“跑”项目上,现在随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逐步转变,工作重担从单纯的“跑”项目,逐渐在向重视规划和完善项目立项程序方面的转变,对规划的态度和认识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区域水利发展思考比以前多了,对省编报各类水利规划的支持力度比以前大了,填报有关规划资料的质量和效率比以前高了。希望大家都来继续高度重视规划工作,逐步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2、在规划工作上,进一步完善了以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为重点的规划体系。今年是全省“水利规划年”,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精神,按照厅党组的统一部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谋划全省水利发展与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十一五”规划为重点、水资源规划为基础、各类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体系,规划工作成绩显著。通过广大编制人员的辛勤工作,完成了全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报告及拟纳入长江流域“十一五”水利重大项目的筛选和汇总工作,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第二阶段水资源配置规划顺利开展,《汉江流域中下游水利现代化建设试点规划纲要》已经由水利部和省政府印发执行,服务于粮食安全生产的《湖北省粮食主产区重点县骨干排灌工程建设简要规划》已经得到省政府批准,全省水利血防规划已经编制完成。此外,各类水利专项“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湖北省水文发展“十一五”规划在4月底已经通过审查;我省大型灌区、大型泵站“十一五”规划已经上报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饮水安全等15个专项规划编制正有效进行。

在抓好省级水利“十一五”规划的同时,还积极指导各地开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及时制定下发了全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工作方案、召开了规划技术研讨会、印发了湖北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报告和规划报告大纲,这些工作,都有效地指导了各地规划工作的开展。目前,各地规划编制工作正积极进行,武汉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报告初稿已经完成,“十一五”项目库基本建立完毕;襄樊、荆门、黄冈、宜昌等市进展较快。

上一篇:个人客户综合授信合同下一篇:共用土地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