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武同志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5-04

王端武同志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6篇)

篇1:王端武同志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王 端 武 同 志

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上午好:

省政府召开这次全省煤炭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煤炭工业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高屋建瓴,通篇贯穿着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思想,讲话充分肯定了山东煤炭工业取得的成绩,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乃琛同志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部署了今年重点工作任务。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煤矿安全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2011年全省煤矿安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全省产煤 1.54亿吨,发生死亡事故 13 起,死亡 46 人,比国家下达的22人控制目标增加 24 人;百万吨死亡率 0.30,比国家下达的0.133控制目标上升125.6%。烟台、临沂、莱芜市和省属矿业集团煤矿没有发生死亡事故。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政府、煤矿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煤矿企业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活动深入开展,安全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凝聚合力抓机制,全方位推进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建立了全省安全目标控制体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煤矿安全工作的治本之策,开展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深化年”四次集中行动和“打非”专项行动。各地党委政府大力加强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监管职责得到进一步落实,煤炭行业管理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各部门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工作合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突出责任抓落实,安全管理不断加强。一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深入贯彻国务院23号、40号文件和省政府77号文件精神,依法办矿、规范管矿,安全基础进一步加强。全省有185处煤矿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占生产煤矿总数的84.5%。安全评估194处煤矿,A、B级占97.9%,连续三年以上达到A级标准的有100处。二是安全管理工作有新提升。山东能源集团及所属矿业集团、兖矿集团都结合各企业的特点,着眼实效,突出特色,强化了安全基础工作。三是安全文化创建有新进展。有5个煤矿获国家级示范企业称号,走在了全国前列。枣矿集团安全文化创建经验在全国得到推广。

(三)突出重点抓关键,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防范体系。一是建立综合防范体系。明确“一通三防”、防治水、冲击地压、机电运输4个重点专业,破产改制、技术改造、资源整合、资源枯竭、管理滑坡、基础较差6类重点矿井,大雨期间停产撤人、煤矿领导带班下井等重点环节,加强防控。二是安全监察机构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全省救护队不断强化战备训练,大力实施预防性技术服务。健全专项防范体系。确定了61处重点监察矿井。确定雨季“三防”工程2346项,投入资金1.59亿元。各地进一步扩大防控面,淄博、枣庄、济宁市组织专家对所属生产矿井进行了全面安全“会诊”。三是完善应急了体系。煤矿企业加强应急演练。枣矿、兖矿、淄矿、新矿、肥矿五个救护队在枣庄防备煤矿“7.6”重大火灾事故抢险救援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强化科技抓提高,进一步增强煤矿安全保障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科技工作。发布了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科技“十二五”规划》、冲击地压管理指导意见,建成了山东省矿山安全实验室,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察办法在全国推广,有6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二是新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明显效果。薄煤层机采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有4处煤矿建成应急避险系统,所有生产矿井的“五大安全避险系统”基本建设到位。三是煤矿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取得新进展。粉尘、高温热害、噪声等危害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新发职业病例大幅下降。四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培训质量不断提高,“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不断提高。

(五)认真履职抓执法,扎实做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周密部署全年执法计划,严格“三项监察”,严格行政许可,严格事故查处和事故举报案件核查,严厉打击了煤矿违法违规生产建设行为,全系统树立了严格、公正、科学、廉洁执法的良好形象。煤矿安全监察覆盖率344%,查处事故隐患5981条,停头停面107个。向当地政府提出30多项执法意见和建议。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完成了枣庄防备煤矿“7.6”重大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煤监机构不断创新监察方式,提高执法绩效,提炼的“九步工作法、十闭合机制、十二要素表”监察法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评为安全生产创新奖。

回顾过去的一年,煤矿安全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向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关心支持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进一步增强做好煤矿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煤矿仍处于“安全基础不牢固、安全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无把握”的阶段。

(一)煤矿安全基础不牢固。随着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加大,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不少煤矿受冲击地压威胁严重,采深千米以上的深井在全国占较大比例,高矿压、高水压、高地温矿井逐年增多。小煤矿基础设施较差、人员流动大、技术人员缺乏、管理水平低。

(二)新形势新情况带来新压力。根据省政府办公厅67号文件精神,2015年前将关闭年产30万吨以下的矿井,这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我们必须坚决执行。但这部分矿井可能会出现管理松懈、投入减少、人心不稳,这是最大的隐患。近年来,省外办矿增多,伴生的安全管理精力分散、人力资源外流等问题,影响了安全生产。

(三)少数煤矿主要负责人法制意识依然淡薄。有的想方设法隐瞒事故,去年查实瞒报井下事故3起、死亡3人。有的煤矿提供虚假图纸和资料蒙蔽执法人员。有的煤矿执行监察监管指令不坚决,在落实上打折扣。

(四)非法违法生产建设行为有所抬头。去年发生一起非法煤井死灰复燃,导致较大透水事故发生,造成6人死亡。有的煤矿超层越界,破坏隔离煤柱。有的新建煤矿手续不全,甚至边建设边生产。有的改扩建项目私自变更《安全专篇》设计,或者无《安全专篇》就急于施工。

(五)安全监察监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个别监察监管部门和人员存在“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

上述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我省煤矿的安全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切实提高对我省煤矿安全生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有力措施,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三、努力实现2012年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们喜迎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重要一年,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特别是王军民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今年煤矿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个树立、三个坚持、三个强化”,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40号文精神和《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为主线,以着力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为重点,以预防事故为主攻方向,以规范安全行为为重要保障,以科技装备为重要支撑,以标准化为有力抓手,以严格监察监管执法为重要手段,突出“四个专业”和“七类矿井”监管,继续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有效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进一步降低职业危害,实现全省煤矿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主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突出主线,狠抓落实,同心协力完成“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各项目标任务。要以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40号和省政府77号、67号四个文件精神以及《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为主线,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各项工作。要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强化落实。各单位、各部门要将“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的各项任务要求,紧密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进行深化、细化。要紧紧围绕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一个树立、三个坚持、三个强化”和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大明省长提出的“六个进一步加强”的要求,在加大各项责任和政策措施落实力度上狠下功夫。

(二)查大隐患、防大事故,加大执法和治理力度,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要继续开展以“一通三防”、防治水、机电运输和冲击地压四个专业为主的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煤矿企业要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各级监察监管部门要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排查不认真、整改措施不落实、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的煤矿,要依法严肃查处。

(三)夯实基础、科技兴安,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煤矿企业要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生产,严禁“三超”生产。要抓紧建设和完善紧急避险六大系统。大力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要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应急机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严格落实“调度员10项应急处臵权”、“大雨暴雨停产撤人和三分钟通知到井下”制度,进一步提高应急处臵能力。要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强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切实重视和加强班组建设。

(四)全面履职,严格执法,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察监管工作。要严格执行《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十项要求”》和《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条禁令”》,严格行政执法,对违法违规企业坚决予以打击,依法按上限处罚。要对年产30万吨以下、破产改制、技术改造、资源整合、资源枯竭、管理滑坡、基础较差7类重点矿井加强监管,尤其对年产30万吨以下的矿井,要盯紧盯牢。要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以粉尘治理为重点,深入开展职业危害专项整治,强化对职业卫生的监管。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切实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依法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严格责任追究,加大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的力度。加强对井下发生病亡的监管。严厉打击瞒报、迟报、漏报安全生产事故的行为。

近期,要突出做好一季度特别是“两会”期间的煤矿安全工作,确保安全生产。这里要突出强调的是,受事故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些停产的地方小煤矿目前正在复产,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好复产验收关,坚持“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切实保障工作质量,做到严格有序恢复生产,绝不允许不经验收擅自复产或措施不落实盲目复产。

各位领导、同志们,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做好煤矿安全工作,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篇2:王端武同志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5月27日)

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省煤炭系统民爆工作会议,是继全省煤炭工作会议、全省民爆器材专项整治会议和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紧接会议之后的又一次重要会议。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全省煤炭系统民爆器材管理工作,表彰了先进,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在此,我代表省煤炭工业厅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全省煤炭系统民爆器材管理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爆器材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对我们用量最大、环境最复杂的煤炭行业更是非常关注,一再要求我们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在过去特别是2007年以来,全省煤炭系统加大了对民爆器材的管理力度,上下采取了过硬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煤矿安全生产,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做出了贡献,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煤矿民爆器材管理的基础还很脆弱,还有一些薄弱环节,仍存在制度不落实,责任不到位,管理稍有松懈就会出现违章的问题,严重危害煤矿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民爆器材安全管理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必须常抓不懈。各级各部门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对煤矿民爆器材管理的安全有序。

下面,按照会议安排,我讲五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煤矿民爆器材管理工作,不只是煤矿自已的事,更是社会的事。关注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是今年全国两会对全国综治工作提出的根本要求,加强煤矿民爆器材管理既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更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各单位各级领导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煤矿民爆器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把煤矿民爆器材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推动安全生产发展、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建设的重要举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思想不松,力度不减,采取有效措施,标本兼治,要加强对煤矿民爆器材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做到五个狠抓:狠抓组织领导、狠抓基础建设、狠抓督促检查、狠抓宣传教育、狠抓源头治理,在全省煤炭系统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各级各单位主要领导同志要自觉承担起民爆器材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抓好这项工作,自觉对本单位民爆器材管理负总责,分管领导全力抓、主动抓,各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要亲自抓、具体抓,为做好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进一步认识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做到思想上不松劲

当前,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王家岭矿发生的透水事故,是发生在全省安全工作会议之后,发生在神华“3.1”特别重大透水事故之后,发生在国有大型煤炭企业,说明了煤炭企业安全工作不到位、不深入、不扎实,管理上存在漏洞,说到底一是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对安全生产工作不够重视,重生产、轻安全。二是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投入不足,突出反映在隐患排查治理不认真、不彻底,安全管理不严格,防范措施不严密。三是安全检查不够深入,打击违法违章行为不得力。四是安全基础薄弱。五是基建、整合、技改矿井建设管理混乱。六是一些国有重点煤矿基础管理、现场管理出现滑坡。在煤炭市场需求趋旺的情况下,存在侥幸心里和麻痹思想,没有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煤矿民爆器材管理工作,要认真吸取这次这次事故教训,引以为诫,举一反三,认真落实张德江副总理关于“任何时候煤矿安全都是第一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安全生产时刻放在首位,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在行动上更加自觉,在工作上更加扎实,在措施上更加得力,进一步查找在民爆器材管理上还有那些制度没有落实,还有那些设施没有投入到位,还有那些管理上的漏洞等等。要认识到煤矿民爆器材管理一旦出现问题,不会比这次透水事故后果轻,各级煤炭部门,各煤矿企业一定要在血的教训面前清醒、清醒、再清醒,深化认识,超前防范,坚决遏制煤矿民爆器材事故的发生。

三、做好煤矿民爆器材管理工作,全面落实责任主体

刚才汉俊同志的讲话,已谈到这方面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省政府办公厅8号文件已明确了各级煤炭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各煤炭集团公司要将兼并重组的地方煤矿的民爆器材管理作为重点工作;各市县煤炭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地方煤矿集团民爆器材管理的监管工作,督促各煤矿把民爆器材管理工作当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任务,做好整合矿井民爆器材过渡期间关闭矿井民爆器材收缴工作,杜绝民爆器材从煤矿流失到社会和非法买卖,给社会造成严重隐患。

四、加强隐患排查,提高事故超前防范能力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彻底铲除事故滋生的根源,防范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隐患不除,事故难绝。各市、各集团公司、各地方国有重点煤矿在煤矿民爆器材管理上要立足“治隐患、防事故”的目标,引深排查,持续治理,提高事故超前防范能力。要坚持做到一是要“排查要认真、整治要彻底、成果要巩固、减少新隐患”。排查要认真就是防止敷衍了事、形式主义,把民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做深、做细、不留肓区、不留死角。整治要彻底就是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落实好治理责任、治理措施、治理资金、治理期限和应急预案,确保及时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成果要巩固就是要坚持隐患排查整治的反复抓、抓反复,巩固整治效果,实现长治久安。减少新隐患就是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件事做起,从每个环节做起,下大力气减少新隐患的产生。二是要完善制度,把煤矿民爆器材隐患排查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召开民爆器材专题会议,分析落实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三是要把民爆器材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落实到区队、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人头,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同时,在煤矿民爆器材管理上要积极推行“四到四不”工作法,要求涉爆人员做到眼到——该看见的地方必须看到,不漏一处;手到——该摸的地方必须摸到,不遗一处;腿到——该走的地方必须走到,不少一处;心到——该想的地方必须想到,不忘一处;把民爆器材安全管理落实到人头,对号入坐,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向一级交帐,确保煤矿民爆器材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五、省厅民爆器材管理办公室要继续做好检查监督和指导工作。

省政府在职能分工上已明确由省煤炭厅负责全省煤矿井下民爆器材的监督管理工作,为了更进一步加强省厅民爆器材监管力度,最近省机构改革方案中,已准备成立“山西省煤炭防爆器材监督服务中心”履行省煤炭工业厅民爆器材监管职能,这意味着以后的责任更大了,任务更加艰巨了。过去省厅民爆器材管理办公室的同志在全省煤矿民爆器材监督、检查中做了不少工作,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必须进一步按照省委省政府对煤矿民爆器材管理要求,严格履行职责,认真做好煤矿井下民爆器材监督检查和全省煤矿民爆器材管理的行业指导工作,严格井下民爆器材储存证件的发放,煤矿民爆器材入井的许可、煤矿涉爆人员的培训、煤矿需要量的核定、煤矿民爆器材订货工作的管理和对进入山西煤矿井下涉爆物品及有关材料设备的审核备案工作,为煤矿安全生产服好务。

篇3:王端武同志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档案工作暨表彰先进会议精神, 总结2011年全省档案工作, 部署2012年档案工作任务, 表彰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动员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 振奋精神, 开拓进取, 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这次会议, 由省人事厅和省档案局联合表彰了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131个, 先进工作者114名。这些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是新时期档案工作中的杰出代表, 他们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无私奉献, 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非凡的业绩, 展示了档案部门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优良作风, 反映了档案工作者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刚才, 听了4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的典型发言,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的优异成绩和宝贵经验, 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我们要以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 忠于职守, 奋发有为, 不断开创全省档案工作的新局面。下面, 我讲两个问题。

一、2011年全省档案工作基本情况

2011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 在国家档案局的指导下, 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认真履行职能, 团结奋进, 努力拼搏, 全省档案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 着眼全省大局, 突出工作重点, 档案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在服务大局方面, 围绕建党90周年主题举办档案展览是我省去年档案工作一大亮点。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在去年共举办各种展览120期, 参观人数达几十万人次。省档案局举办了《黑龙江红色记忆》展览, 并与有关部门合作, 共同举办了预防职务犯罪等专题展览, 省委书记吉炳轩、省长王宪魁等领导同志参观后对省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给予充分肯定。哈尔滨市重新修建了展厅, 通过实物、照片、模型、绘画、雕塑等形式和科技手段, 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文化展示平台, 得到广泛赞誉。与此同时, 各地利用档案资源优势, 运用编辑出版图书画册、拍摄专题片、在档案网站开辟专栏等方式,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扩大了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由黑河市档案局参与制作的《纪念建党90周年纪录片》在黑河电视台连续播放18期, 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在服务民生方面, 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贴近百姓需求。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 不断深化民生档案工作, 服务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去年, 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共接待档案查阅利用者8万多人次, 调阅档案近2万卷件册, 现行文件总数达17万多件, 为查阅利用者办理养老保险、落实政策、课题研究等提供了档案资料和文件依据, 解决各种问题5万多个。同时, 加大了对民生档案的监管力度, 与涉民部门密切配合, 加强了社保、医保、城市动迁、社区管理等方面的档案工作。继续开展企业职工档案丢失补办认定工作, 全年为7 635名丢失档案职工补办了档案, 有效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在服务经济方面, 加大了经济科技领域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省档案局制发了《黑龙江省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评估办法》, 对省国资委出资的15家企业集团及其30家下属企业进行了执法检查, 规范了企业档案管理。组织召开了我省第二届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论坛, 积极探索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各级档案部门通过召开档案服务企业对接会和组建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等各种形式, 加大了对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指导力度。与此同时,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在继续抓好村级档案规范化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档等工作的基础上, 制定了我省《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评分标准》, 加强了对我省国家级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的指导。认真贯彻《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 加强了对林权改革档案工作的指导和验收。省档案局与有关部门配合组成三个联合检查组, 对全省12个市地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和整体验收, 确保了林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二) 积极争取领导重视, 继续加大资金投入, 档案基础建设稳步推进。

各级档案部门积极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对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视, 千方百计争取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使档案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 档案安全保管条件进一步改善, 档案基础设施和基础业务建设水平有所提高。省档案局通过积极争取, 将县级档案馆建设相关内容, 纳入了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对解决我省县级档案馆建设滞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去年, 全省先后有15个县级档案馆建设项目获得国家中西部地区档案馆建设补助资金共2 640万元, 截至目前, 已有7家县级档案馆破土动工。据统计, 2011年全省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33亿元, 新建档案馆16个, 改建8个, 新增建成馆库面积28 656平方米。大庆市档案馆新馆已投入使用, 总面积达1.6万平方米。佳木斯市档案馆新馆正在建设中, 预计今年竣工, 建成后面积将达2万平方米。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工作继续得到加强, 争取国家财政和省财政补助资金600万元, 全省有73个项目列入重点档案抢救和保护计划。与此同时, 各级档案部门采取更新接收名册、扩大接收征集范围、拓宽接收征集渠道等有效措施, 促进档案资源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年共接收进馆档案40多万卷, 征集各类档案资料4万多卷, 馆藏档案总量已达728万卷。省档案局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档案局就两地档案工作进行了交流, 签订了《档案工作交流合作意向书》。哈尔滨市档案局从日本等国家征集到了涉及哈尔滨市的重要历史资料, 实现了境外征集档案的重大突破。鸡西采取有力措施丰富馆藏, 去年共征集接收有重要历史文化和开发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料1万多卷。此外, 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 全省投入数字化建设资金900多万元, 档案信息网站总数已达84个, 网站累计点击数突破110万次。全省已累计完成录入文件级目录1 337万条, 全文扫描2 509万页。大庆市初步建成了档案基础数据库, 完成了馆藏永久档案和重要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三) 实行档案工作目标管理, 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档案事业管理水平全面提高。

全省各级档案部门深入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继续实行档案工作目标管理, 在落实全年工作目标的过程中, 把档案行政执法贯穿始终, 做到档案行政执法与指导服务相结合, 提高了依法行政能力, 推进了档案管理水平全面提高。省档案局在去年首次将“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作为硬性指标纳入考核项目, 有针对性地解决档案事业发展保障性问题。认真组织开展了全省档案工作目标检查考核, 实地检查了85家市地县区档案局和基层单位, 推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提高了档案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大了档案行政执法力度, 全省共对6 348个单位进行了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对358个单位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 对94个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在坚持对机关单位档案业务常规指导和年度检查的基础上, 各市地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 已全面完成机关事业单位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审批。一些市地采取发放合格证和签订归档责任书等措施, 促进了机关档案及时规范归档。组织开展了全省档案“五五”法制宣传评比表彰工作, 制定了我省“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综合档案馆测评工作取得了新成果, 大庆市档案局以“全国文明城复检”为契机, 开展攻坚战, 顺利晋升为国家一级档案馆。鹤岗市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二级档案馆。

(四)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档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各级档案部门认真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精心设计特色鲜明的活动载体, 找准活动着力点, 结合工作实际, 不断完善档案部门的服务功能, 努力打造优质服务窗口, 进一步提升了档案工作服务水平。各市地继续深入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的活动, 特别是将学习模范同树立典型结合起来, 培养和树立了一批刘义权式的先进人物, 进一步激励了全省广大档案工作者奋发进取的争优意识。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全省档案科技项目立项16个, 省档案局与黑河市档案局联合申报的《农村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项目已列入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计划。全省各级档案部门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 普遍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档案业务培训, 共举办培训班136期, 培训人数达8 670人, 培训人数比往年有较大增加。双鸭山市把干部培训作为提高基层档案工作水平的突破口, 投入了大量精力, 先后举办了4期档案干部培训班, 培训档案工作人员233名, 提高了基层档案干部的业务素质。档案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的不断提高, 为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人才保证。

在全省档案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认识到全省档案工作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一些地方档案事业没能得到必要的重视, 档案事业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些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与档案事业发展不相适应, 档案基础业务水平和档案信息化程度偏低。在今后工作中, 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 积极采取措施, 努力加以改进。

二、2012年全省档案工作主要任务

2012年全省档案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 坚定信心, 勇于开拓, 全面推进“三个体系”建设, 加快全省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为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 有效发挥档案工作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

中央和省委确定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和具体举措。档案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是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档案部门要自觉融入文化建设大局之中, 充分发挥档案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独特作用, 积极挖掘档案文化资源, 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充分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要更新思想观念, 适应社会需求, 采取得力措施, 努力打造档案文化品牌, 真正使“死档案”变成“活资料”, 使档案馆变成“思想库”。要充分发挥档案馆的多种社会教育功能, 通过档案编研、档案展览、网站报刊等载体, 宣传档案文化价值, 弘扬档案文化遗产。要进一步加大档案馆社会开放力度, 把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作为档案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发挥档案资政、存史、育人的独特作用。同时, 各级档案部门要及时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纳入监督指导范围, 及时整理归档, 提供利用, 努力为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二) 全面促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健康发展。

国家档案局将启动对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的验收工作, 我省也将召开示范县推进会议。各示范县建设单位要按照《新农村档案建设示范县验收方案》和省局评分标准的要求,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 完善措施, 加快推进示范县创建活动。示范县工作是国家档案局为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采取的重要措施, 通过在不同区域培育一批优秀典型, 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 提高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各级档案部门要以示范县为标杆, 以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 全面推进农业农村档案工作。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要求, 切实加强对农业科技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 特别要加强农业科技事业单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科技示范户档案业务建设, 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努力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同时要继续抓好村级建档、村档乡管、新农合档案、林改档案工作, 并配合有关部门, 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建档工作, 更好地为我省农业农村工作服务。

(三) 积极推动民生档案工作的进一步拓展。

各级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民生档案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切实加强民生档案建设。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 不断延长工作手臂, 做到民生档案工作全覆盖。要做好民生档案的调查登记工作, 明确民生档案的指导范围, 科学界定民生档案的归属与流向。要进一步加大民生档案制度建设, 提高民生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各级档案部门要与涉民部门密切配合, 共同研究, 联合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 从制度和机制层面, 为规范民生档案管理提供保障, 推动民生档案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要以群众需求为工作突破口, 整合档案信息资源, 优先对民生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提供网上查询服务, 加快建立起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四) 进一步发挥好经济科技领域档案的服务功能。

要继续把实施“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作为档案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努力做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拓展新空间。要继续坚持“宣传、引导、服务”的方针, 提高民营企业建档率和规范化管理水平, 建立和完善协作制度, 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协会和协作组的作用, 完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工作机制。要按照《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和《黑龙江省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评估办法》的要求, 积极开展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评估活动, 全面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监督指导力度,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健全档案安全体系, 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水平, 更好地为企事业单位发展服务。要继续加强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监管, 做好业务指导和档案验收工作。同时, 要及时跟踪国有林权改革进程, 积极配合林业部门做好国有林权改革档案工作。

(五) 大力强化各级综合档案馆功能建设。

档案馆“五位一体”功能是新时期国家档案局对档案馆功能的新定位, 档案馆功能建设是档案馆的基础建设。各级档案部门要以功能建设为重点, 不断提高档案馆基础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要始终把档案资源建设作为头等大事,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 做到应归尽归, 应收尽收, 应管尽管, 不断丰富馆藏。在完成本级机关档案接收工作的基础上, 重点做好新的专业档案和电子档案、特殊载体档案、民生档案的界定和接收征集工作。要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 深入挖掘馆藏资源, 编研档案文化精品, 提升档案文化影响力。要充分发挥档案馆的宣传教育功能,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 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活动。要积极推进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档案查阅利用中心两个窗口建设, 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 完善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 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 确定已公开现行文件的归属和流向。要正确处理公开与安全保密的关系, 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方式, 完善服务手段, 改善服务条件, 提高现行文件和档案利用水平。

(六) 积极稳妥地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各级档案部门要切实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 采取有力措施, 加快馆藏档案数字化步伐。积极推进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及多媒体数据库建设, 逐步实现档案全文信息查询。要深入实施数字化带动战略, 加快纸质档案整理进度, 逐步实现存储数字化、管理现代化、利用网络化。要切实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 把数字档案馆建设纳入地方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要认真贯彻落实《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 进一步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监管, 推动电子公文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 确保电子文件全面收集和安全保管, 并有效提供利用。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网站建设, 充实网站内容, 完善网站功能, 提高互动性和公众参与度, 逐步探索馆际互联和档案信息远程服务办法。要继续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 通过数字档案建设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推进档案工作更好地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展服务。

(七) 强化措施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

各级档案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 切实筑牢档案安全的坚固防线。要以对党的事业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 始终坚持严字当头, 深入细致, 持之以恒, 切实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确保档案资料的绝对安全。要坚决执行档案安全利用有关制度, 确保档案开放和利用过程中的档案安全。要加强档案信息数据安全保密管理, 确保档案信息系统和档案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安全。要继续抓好档案安全专项督查, 通过督察和指导, 协调督促解决有关安全问题, 强化各级档案馆安全保障能力。要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抓好档案馆库建设, 特别是已纳入国家中西部地区县级档案馆建设计划的项目, 要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落实建设用地和地方配套资金, 争取如期开工建设。市地档案馆也要努力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尽快将面积不足、功能不全、设施落后的档案馆列入地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使更多市地档案馆达到《档案馆建设标准》的要求。要继续抓好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 按照档案抢救和保护计划要求, 认真做好项目的申报和地方配套资金申请工作, 并认真落实项目计划, 加快档案抢救步伐。

(八) 努力提高档案法制宣传科技工作的水平。

要继续认真贯彻实施《档案法》和《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 坚持依法行政,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努力推进档案行政执法制度化、规范化。要进一步贯彻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完善档案行政执法责任目标制定和评议考核机制。要做好《黑龙江省重大活动、重大事项、重大事件档案管理办法》的立法调研。按照《全省档案系统“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要求, 认真做好档案宣传工作, 办好《黑龙江档案》、《龙档信息》和档案信息网站。要继续做好档案科研工作, 紧紧围绕档案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攻关, 着力破解新型载体保护和电子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科技含量。

(九) 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

篇4:高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5:王端武同志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11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地税工作会议,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总结去年以来的工作,研究“十二五”时期地税发展规划,部署2011年地税工作任务,动员系统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努力做好今年的工作,保证“十二五”时期地税事业发展有一个良好开局。刚才,赵洪波同志传达了省里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表彰了系统目标管理考核、基层建设“双创”工作优秀单位,观看了基层建设专题片,大家感到一年来的工作很有成效,倍受鼓舞。根据省局党组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供研究工作参考。

一、2010年全省地税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是全省地税工作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省局领导班子实现了顺利交接、平稳过渡,各项工作扎实向前推进。一年来,我们注重讲政治、讲大局,突出重点、带活全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把握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围绕促进全省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工作的开展,较好落实了年初提出的“依法治税、从严带队、科学管理、共建和谐”的基本要求,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省领导先后12次对我们的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其中姜大明省长的批示就达4次之多,给我们以极大鼓舞、激励和鞭策。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大力加强税收管理,地税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2010年,全系统共组织各项收入1676亿元,同比增长28%,增收367亿元。地税收入总量列全国第六位,增幅高于全国地税系统2.5个百分点,是“十一五”时期收入总量最大、增幅最高、增收最多的一年。围绕抓好组织收入工作,各级大力加强科学管理,税收分析预测水平、重点税源企业管理水平、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水平、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分税种分行业管理水平和税务稽查促管增收水平都有了新的提高。

同时,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转方式调结构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开展经济税收分析研究,大力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及服务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工程,既真实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又较好地发挥了税收的调控职能。据统计,201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共完成地税收入872亿元,占全省地税收入的52%,增幅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服务业地税收入939亿元,比重达到56%,比“十五”末提高8.25个百分点。我省限制发展的十大高耗能行业税收增幅比工业税收低6.25个百分点。全年共落实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税收优惠政策减免41.75亿元,比上年增加12.25亿元。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0.18%,比“十五”末提高2.93个百分点。

(二)突出基层建设和干部素质提高两个重点,全面提升地税工作水平。去年,根据山东地税实际,顺应基层的呼声和要求,着眼今后的长远发展,提出了抓基层建设、抓干部素质提高两个重点。一年来,大家围绕这两个重点,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基层的反响和各级各部门的反映中可以看出,这两项工作符合中央和省大政方针的要求,符合基层实际和地税发展需要,合乎民心、顺乎民意。

从基层建设方面看,在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的同时,主要取得了两个重要成果:一是推进基层集中办公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全省已有80个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局实行了集中办公,基层办公场所由原来的850个减少到598个,减少252个;精简后勤人员454人,并有1164名基层行政人员调整到了征管和服务岗位,进一步充实了基层力量、规范了基层管理,节约了办公经费、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干部监督、促进了廉洁从税。同时,为顺应税源管理方式变革要求,实行集中办公后,对全省63个试点上线县(市、区)局进行了岗位、人员、流程的配置和调整,加大了电子报税工作和办税服务厅整合力度,初步解决了分散办公所无法解决的难题。二是基层办公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从各级机关做起,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一方面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另一方面大力节约机关办公经费,举全系统之力加大对基层的资金投入。去年,省、市、县三级地税机关共投入基层建设资金3.87亿元,其中省局投入1.98亿元,包括集中办公专项资金8392万元、教育培训资金607万元、取暖改造资金2310万元、微机更新配备资金4510万元、交通工具改善资金3954万元。用基层同志们的话说,这一年,补助资金到位了,微机配备到位了,车辆更新到位了,暖气改造到位了,大家感到心暖、气顺、劲足。令人欣慰的是,我们基本兑现了去年郑重做出的“年内让基层有变化、让基层同志们有感觉”的承诺。

从干部素质提高方面看,去年重点推出了两项举措:一是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培训。各级认真落实省局干部教育培训三年规划,按照分级分类分层次培训的原则,共组织各类培训768期,培训干部41782人次,全系统干部人均培训接近两次,是近年来培训人数、投入最多的一年。其中,初任培训5期310人次,任职培训15期572人次,业务培训526期28192人次,其他培训222期12708人次。同时,坚持把教育培训和考核、创先争优、干部使用结合起来,调动了干部职工自觉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二是加大了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各级认真落实《全省地税系统干部管理补充意见》,通过加大干部选拔、交流和培养锻炼力度,拓展干部成长进步的空间。省局机关顺利完成了部分处级、副处级干部的竞争上岗工作,各市、县(市、区)局也通过多种形式使一批优秀干部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特别是坚持把培养干部的重点放在基层,把选人用人的重点放在一线,取得了良好效果。据统计,去年新提拔的19名市局处级领导干部中,有3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17人,市局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已经达到75%。全系统以考试方式选拔了99名基层年轻干部到省、市局机关挂职,同时有80名机关干部到基层任职(挂职)。其中,省局下派任职(挂职)处级干部12名,上挂基层优秀年轻干部32名。全系统共调整县(市、区)局一把手43人,调整面30.71%;基层中心所所长282人,调整面33.18%。通过以上措施,全系统进一步形成了重视学习、重视人才、重视基层的良好风气,干部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干部活力有了新的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认真抓好依法治税和纳税服务工作,营造更加优良的税收工作环境。各级积极适应建设法治政府、和谐社会的要求,自觉做到依法治税与优化服务并重,努力营造法治、公平、文明、和谐的税收环境。在依法治税方面,在继续落实执法责任制、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深化执法预警的同时,积极推进地方税收立法,《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条例》正式颁布实施,税收法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这是我们自2003年争取省政府出台《山东省地方税收保障办法》之后,经过七年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开创了全国地方税收立法先河,成为全国第一个省级地方性税收法规。系统上下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进一步搞好与各级党委、政府的汇报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印制、发放《条例》单行本40000余份、宣传挂图和宣传图集15000余套,扩大了地税影响,强化了税收保障。在优化纳税服务方面,各级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坚持把纳税服务作为地税部门的核心业务来抓,在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功夫,提高了纳税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围绕给纳税人提供面对面、心贴心的服务,我们组织开展了纳税服务需求和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组织开展了“地税局长服务日”活动,开办了纳税人税法培训中心,取得了良好效果。据统计,每月一次的“地税局长服务日”活动,共通过多种形式接待纳税人12816人次,受理问题13567件,全部现场解决和内部限时办结。全年共举办纳税人税法培训1400余期,培训人员达到9.8万人次。外部网站、办税服务厅、12366系统的服务功能也进一步增强,纳税人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2010年,我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政府表彰为“依法行政先进单位”。

(四)牢牢坚持统筹兼顾,推动各项地税工作全面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强了系统党的建设。在抓好各级机关党建工作的同时,自上而下强化了对系统党建工作的指导,省、市局都成立了系统党建工作指导组,有17个县(市、区)局新成立了机关党委(党总支),有22个县(市、区)局实行了党建工作统一管理,全系统共调整充实党务干部66名,长期以来基层党建制度不健全、组织生活不经常、党员活动不丰富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光荣感和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对此,国家税务总局、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各级以开展廉政准则学习教育活动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廉政准则和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进办税场所活动,认真贯彻落实述职述廉、廉政谈话等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广泛开展检税共建活动,深化完善“两权”监督措施,加大巡视检查力度,认真组织参加“阳光政务热线”,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三是进一步加强了信息化建设应用。扎实开展“金税三期”工程试点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大集中”后续项目管理和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切实加强信息化应用培训,有力地支撑了税收工作开展。四是进一步加强了行政管理。制定完善了规范行政接待、改进文风会风、加强财务管理、强化督查考核等20余项制度、办法,提高了省局机关和系统行政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节约了行政经费,提高了行政效能。去年全系统公务接待费和会议费分别较上年下降19%和17%,能源消耗费用下降8.8%。

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纳税人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省地税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在座的各位,向工作在每一个岗位上的全体地税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认真谋划好、落实好“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全局,把握省情,明确提出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描绘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图。《建议》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努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必须遵循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统筹兼顾、民生优先、绿色发展、改革开放六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高点定位、多点支撑、重点带动的“一线三点”工作思路。在此基础上,《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我省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社会建设明显加强、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和人民生活殷实富裕的主要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国家税务总局《“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了今后五年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中央、省委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以及总局“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都对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鼓励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方面,提出加强财税金融政策支持,推动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在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提出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和体制环境。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提出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强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在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方面,提出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同时,还提出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明确了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的主要任务,包括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继续推进费改税,全面改革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

贯彻落实好上述要求,全省地税系统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必须坚持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也是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要围绕这一工作主题,充分发挥筹集财政收入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积极贡献。二是必须抓好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的全面落实。提高收入质量是搞好税收工作的根本任务,防范执法风险是保护地税干部的关键所在。要按照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要求,严格落实组织收入原则,切实把经济发展的成果真实、全面地反映到税收收入上来,有效防止各种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三是必须抓好基层建设、干部素质提高的持续推进。基层是地税工作的根基,干部素质是地税事业发展的保障。要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继续深化新一轮基层建设,持续推进干部素质提高,为地税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四是必须抓好纳税服务、税收征管等核心业务。地税部门直接面对广大纳税人,在提供公共服务和加强社会管理中责任重大。要通过优化纳税服务和加强税收征管等措施,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促进纳税人自觉遵从税法。五是必须推行专业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经济全球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税源规模和结构的深刻变动。要适应形势变化的新要求,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转变税收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税收工作质效。六是必须完善系统党建、廉洁从税的保障机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加大系统党建工作指导力度,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促进干部廉洁从税。根据上述思路,省局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山东地税“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规划纲要(讨论稿)》,提出了今后五年地税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这次会议讨论后,省局将作进一步修改完善,适时下发实施。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各级地税部门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真正落实到地税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开创“十二五”时期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三、认真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税务工作会议精神,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地税工作任务

去年年底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今年的经济形势和税收形势,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和税收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了政策取向,进行了全面部署。关于今年的经济税收形势,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和挑战,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极其复杂,任务相当艰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指出,今年的税收工作虽然有许多有利条件,但国内外形势变化对税收工作影响复杂,税收工作自身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税收事业面临新的挑战。关于今年经济税收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决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全面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指出,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抓好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税收质量,确保顺利实现税收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两个会议都强调,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切实增强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在动力。关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税收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是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积极推进税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是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四是适应改善民生的新要求和国家对生产总值核算办法进行调整的新形势,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税收质量,更好地体现和反映经济发展成果。

中央、省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这些要求,对做好今年的地税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关于今年的工作安排,省局已经结合实际,并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研究制定了《2011年全省地税工作要点(讨论稿)》,经过这次会议讨论,将尽快修改后下发。这里,结合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就做好今年工作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要切实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近年来,随着全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税收征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地税收入始终保持了较高增幅,收入规模不断扩大。但新的形势对组织收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关注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姜异康书记强调指出,要研究制定以效益为核心的目标体系,GDP核算办法改变后,核算GDP的首要指标就是税收收入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全省财税工作会议上,姜大明省长明确提出,要把保障民生放到财税工作的首要位置。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肩负着重要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收入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保证。另一方面,从系统实际看,由于各种原因,税源控管和征收管理不到位、税收执法不规范的问题依然存在,个别地方甚至还存在着人为调节税收收入,虚收空转、有税不收、乱拉税款、混级混库等问题,既带来了税款流失风险,也带来了干部管理风险,稍有不慎,一些干部就有可能失职渎职,有可能为了自身或小单位利益而违法犯罪。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为此,省局确定,把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作为今年全省地税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总结多年来的税收工作实践,分析影响收入质量和执法风险的因素,应该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努力提高两个水平:一方面,要切实提高税收管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能力不够、执法水平不高,带来了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客观上造成了税收流失、带来了执法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干部素质、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一是要提高收入分析预测水平。加强相关经济税收数据的纵向分析、横向比对,在分析比对中把握形势、预测收入,掌握组织收入工作主动权。发现异常现象,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切实予以纠正。二是要提高税收执法水平。作为执法者,要不断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认真学习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税收执法的各项程序规程,不断强化税收执法预警,探索推行网上税收执法检查,通过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收入质量、防范执法风险。三是要提高税收政策把握水平。“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出台一系列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措施,其中很重要的就是“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今年要分步实施个人所得税改革,继续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研究推进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将对地税收入产生较大影响。各级要及时跟进、提前谋划,加强调研、搞好配合。政策出台后抓好落实,提高收入水平,保证收入质量。同时,从今年1月1日起,契税、耕地占用税正式划转地税部门征收,经省局多次向省政府领导汇报、反复与有关部门沟通,保留了两个月的过渡期,并明确今年“两税”收入不作为对地税部门的考核指标。各级都要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协调好,争取理解和支持。四是要提高税源管理水平。要积极稳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完善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优化岗位设置和管理流程,提高税源控管能力,防范各类税收风险。同时,要依托信息化手段,搞好纳税评估,加强税收预警,强化分行业、分税种管理,抓好对大企业、大项目以及“走出去”企业的管理与服务,提升税收征管质效。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干部教育监管水平。收入质量不高、执法风险加大,除了客观因素外,不排除有人为因素。比如,一些地方把经费保障与地税收入增长挂钩,实行多收奖励的办法,把握不好,就可能收过头税,甚至虚收空转。比如,有些纳税人为少纳税,千方百计拉拢腐蚀地税干部,等等。因此,各级地税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强化自律意识的同时,搞好对一线征管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这既是对地税事业负责,也是对地税干部负责。目前,省局正在积极研究基层经费保障机制,尽力保障基层经费需要,改变地方经费与收入任务挂钩现象,缓解基层压力,化解税收风险。同时,省局正在由收入规划核算处牵头,探索建立税收收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税源、应征到入库的各个环节对收入质量进行评价考核,引导各级把组织收入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收入质量上,真实反映税收管理水平和经济发展成果。

经反复测算和汇报协商,今年的地税收入在确保提高收入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全年增长15%左右的目标。

(二)要继续深化新一轮基层建设。去年展开的新一轮基层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去年着重解决的是集中办公和硬件建设配备问题,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况且工作开展还不平衡。今年,要继续按照省局《关于实施新一轮基层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典型带动,全面推进,力求整体实效。要继续推进基层集中办公和税源专业化管理,继续改善基层办公生活条件,进一步关心基层、温暖基层。要在基层基础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的前提下,着力提升软件建设水平。一是着力提升工作效能。根据基层集中办公的新形势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新要求,积极探索机构整合、人员调整、岗位设置的最佳途径,提高运转效能,发挥整体效应。各级人事部门牵头,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试点几种类型,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逐步实现基层机构设置、岗责体系与税收征管流程、税收专业化信息化管理要求相适应。二是着力提升管理水平。硬件设施的改善,并不意味着管理水平的提高。今年,要把提高基层管理水平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省局由基层工作处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尽快制定一系列的管理目标及相应的制度办法,促进基层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着力提升纳税服务水平。近年来,山东地税纳税服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得到了总局的肯定和认可。今年,在继续抓好原有工作措施深化、完善的同时,要认真调查研究集中办公后纳税人的需求,结合实际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服务措施,切实防止服务断档缺位,不断提升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

基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在推进工作中,一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注重工作方法,分清轻重缓急,有感情、负责任地为基层着想、为基层服务,其回报将是地税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山东地税工作再上层次奠定基础。

(三)要持续推进干部素质提高。对于干部问题,省局党组考虑最多的是两件事:一是千方百计管理保护干部,二是千方百计培养使用干部。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除了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之外,关键是不断提高干部素质。今年,省局将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和选拔任用工作。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今年,尊重基层的意愿和要求,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尽力向基层延伸,扩大省局培训的规模和范围。初步意见,除继续抓好副处级以上干部、县(市、区)局长的培训外,组织开展对优秀基层中心所长的培训。各级都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今年,将加强对培训质量效果的总结评估、运用检验,加强培训基地和师资教材建设,更好地满足基层培训需要,提高培训效果。在干部培养使用方面,将继续坚持倾斜基层、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创新基层干部激励机制。全系统新考录人员一律安排到基层工作,各级机关充实人员原则上从基层选拔;鼓励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在各级领导班子的配备中,优先考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另外,国家税务总局今年要在县(市、区)税务机关试点推行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级管理,职务名称由高到低分为七个层次,即一级税务官、二级税务官、三级税务官、四级税务官和一级税务员、二级税务员、三级税务员。省局将积极争取在地税系统试点,为拓展基层干部发展成长的空间争取主动。

(四)要大力加强系统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今年是建党90周年,省局将结合系统党建工作实际,组织开展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创先争优活动,并结合“四德”建设先进人物表彰,组织召开全省地税系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各级要按照省局和地方党委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制度,丰富党员活动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明天下午王莉莉同志还要进行专门安排部署。省局党组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落实责任、严格追究。每年各级都要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但决不能签完就束之高阁。今年,省局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全省地税系统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的意见》和《山东省地税系统违法违纪案件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两项制度,并提交这次会议研究讨论,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自上而下加大责任落实和追究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同时,要继续大力改进工作作风,促进工作落实。去年以来,各级大力倡导改进文风会风,坚持少发文、发短文、发有用的文,少讲话、讲短话、讲有用的话,少开会、开短会、开有用的会,受到基层普遍欢迎。今年,要从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做起,继续保持发扬这些好的作风,既使自己腾出更多的精力加强对基层的指导,也让基层腾出更多的时间提高自己,抓好工作落实。

篇6:王端武同志在全省煤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全省政务信息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处长座谈会精神,省政府秘书长周继太同志、副秘书长李应济同志总结了2000年全省政务信息工作,对今年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讲得都很好,希望同志们认真抓落实。我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即席讲三点意见。

第一,各领导要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工作

信息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决策的基础。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很快。我省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社会稳定等方面也出现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正在用很大的精力抓几件大事。一是开展禁毒专项斗争。毒品犯罪在海南究竟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有些什么特点,在全省分布的情况怎样?要有的放矢地开展有效工作,就要掌握充分的信息。二是开展打击取缔私彩的专项活动。私彩问题引起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重视。近年来,我省私彩蔓延、发展很快,危害也很大,冲击了公彩市场,后边还有一些老板幕后操纵,坑害了老百姓,诱发了一些犯罪。三是开展打击非法传销活动。这也是国务院领导同志有批示的。之所以有批示,与信息工作是有联系的。非法传销同非法彩票一样,是我们的新闻媒体通过内部刊物报上去的,也是内部信息起了作用。近来,我们打击非法传销的力度很大,3月26日晚上10点起全省紧急行动,当晚就清理出非法传销人员8700多人,抓了12个头目。非法传销现在不光是传销物,而且在“传销人”,它是在空转,上线收下线的钱,实际上是诈骗犯罪。经济建设、改革开放有很多新情况,它是动态的,只有准确掌握新情况才便于作出决策。信息工作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我们党委和政府要实现正确决策,并且决策后要执行,这是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认识世界,首先要正确了解客观存在。从决策来讲,要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必须掌握情况,掌握反映事物本质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决策做出之后还要实施。信息工作不只是对决策的前一半起作用,对决策的后一半也很有作用。执行决策有什么反应,有什么效果,都需要从反馈信息中了解。它一方面检验我们的决策对不对,另一方面便于我们做出新的决策,这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样人们的认识才能够越来越接近绝对真理,但绝对真理是永远达不到的,它是由无数的相对真理所组成的。以上我是从决策的角度谈了政务信息工作的重要性,还可以从唯物论的角度去谈,讲它的哲学意义,我在这里就不展开讲了。非常感谢工作在第一线的信息工作者,你们在党和政府的工作体系中,从事着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党和政府整体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各级党委和政府掌握经济、社会动态,关系着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关系着决策能不能很好地得到检验和落实。这是我讲的第一点。

第二,要重视把握信息的“三性”

所谓信息的“三性”,一是典型性,二是准确性,三是时效性。信息是大量存在的,我们既要做到大事不漏,小事不错,但又不能做到事事都报,必须把经济社会宏观形势和微观的典型信息结合起来分析和取舍,从而一叶知秋。因为典型事物有时能反映本质,但有时候所谓的典型也能产生误导。中国既有一叶知秋的说法,也有一叶障目的说法。宏观经济社会的走势,是动态的,我们要捕捉那些比较有价值的信息。信息工作有上报还有采用两个重要的指标,上报是基础,没有一定的数量不会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不行数量再多恐怕也是白费气力。所以我们既要抓上报数量还要抓采用率。这就要看抓典型性的能力怎么样。第二是准确性。我们报的应该是符合实际的,而不应该是虚假的。信息有服务决策的功能,如果是虚假的就要误导决策,那还不如不报。因此,我们报信息一定要重视它是不是准确的。第三是时效性。有些信息有很强烈的时效性,中办、国办对此都有明确的要求,包括中央好多部门也有要求,规定什么样的信息必须几个小时之内上报。如公安系统它就有时间性很强的要求,大的突发性事件必须在几个小时之内上报。不重视时效性很可能时过境迁,使信息没有多大价值了,不利于及时作出反应和正确处理。所以,我提出做政务信息工作的同志们要重视信息的典型性、准确性、时效性。

第三,要夯实三项基础

上一篇:我的家乡宿迁作文下一篇:银饰销售工作人员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