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区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专题

2024-04-16

区委书记在区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专题(精选5篇)

篇1:区委书记在区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专题

在区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区委书记 XXX

2006年8月1日

同志们:

刚才,XX区长结合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的精神,代表区委、区政府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也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作了具体部署,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就会议的传达贯彻,我再强调一下:

总的讲,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和今天区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卓有成效的工作举措,统揽全局,扎实工作,促进全区各项工作有计划地推进,确保XX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7月27日召开的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武汉率先在中部崛起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枢纽五个区”:即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形成科技和制度创新的先行区、优势产业的聚集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示范区、要素市场的集散区、和谐社会建设的特色区。这个目标描绘了武汉在中部崛起中的定位和发展战略,符合实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把全区人民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和区委的部署上来,对于促进XX更快更好地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区委认为,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不能脱离XX实际,也不能脱离当前的工作,必须密切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既要从XX长远发展的宏观上去考虑,又要从当前具体的工作抓起,把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把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与XX的科学定位、总体发展思路,特别是完成好“十一五”规划紧密结合起来。XX作为武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在武汉崛起中找准定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请同志们认真思考。特别要以正在启动的区乡换届为契机,深谋远虑,统筹规划。就全区来讲,要按照全市确定的总体框架、区域功能布局,认真研究并丰富完善我们的发展规划,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就各街乡镇场来讲,也要研究所在区域在全区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如何实现本地的资源优势、区域特点、产业关联和发展潜力,努力探索和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区委正在起草党代会的报告,已在搜集有关的资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提出一个响应中部崛起号召,争取有所作为的工作报告,并在即将召开的区委三次党代会上审议通过,以指导全区的工作,促进XX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各街乡镇也要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形成自己完整的思路,通过换届,作出明确的部署,带领干部群众抓好落实。

另一方面,要把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与当前的工作结合起来。当前的工作任务很多,一定要科学安排,统筹考虑,有序推进。要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和工作重点: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换届与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经济工作目标的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集中换届年,保证全区经济社会在换届之年健康发展,是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的现实任务。这次集中换届涉及范围广、人员多、时间长,客观上对工作会有一定的影响。怎样处理好集中换届与抓好当前工作的关系?区委认为,经济工作是全年工作的主线,区乡集中换届是今年工作中阶段性的政治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放在头等重要位置,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换届,以换届促经济发展,以发展保换届的圆满完成。这是区委对当前及下段工作总的要求。按照这个总体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具体要求:一是思想上要摆正位置。对照绩效管理目标,认真分析半年工作的成效,找准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决不允许因换届工作、因班子成员或个人的进退去留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影响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工作格局上要明确分工,各有侧重。区里在“四大家”上有个基本分工,各乡镇党(工)委书记要集中精力抓换届,副书记和其它政府班子成员集中精力抓经济工作。对一些突击性、阶段性的工作任务,要明确到人、限时办结,确保整个工作按年初的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三是区直各部门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按照职能分工和年初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部门分管工作的督办、协调、服务,帮助基层完成任务。对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在这里强调两点:一是年终严格按目标责任考核,不管主要领导人和班子变动如何,考核的指标不变,奖惩兑现的政策不变,即使主要领导人变动了,也要按全年的绩效考核成绩兑现奖惩政策。二是把工作质量和目标进度与换届中领导干部的进退去留联系起来。特别要注意第三季度各地经济任务的完成情况,目标任务完成不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的地方,在决定主要领导进退去留的时候要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些要求,希望各地认真领会,回去后开好班子成员会,明确责任,细化分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正常进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区党代会的召开。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试点与面上工作的关系,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工作应该说开局是好的,但不是说抓试点就不管面上的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立足全局,统筹考虑。怎样让新农村的政策阳光照耀全区、惠及更多的老百姓?第一,要加快制定全区“十一五”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省里规划已经出来了,区里也要制定,以更好地指导我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第二,要重点突出试点村的建设。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民意调查的问题,如有的基层干部对创建的把握不全面、村庄规划有的还不够规范、长效管理的机制研究不深不透、资金捆绑使用还不够落实等,要按照市里要求,结合我区的情况,尽快完善村湾规划、整治方案和实施方案等基础性工作;迅速启动创建项目。各地各部门都要倒计时安排,明确责任,对于进展较慢的村,要加强指导,特别是挂点的领导,仍然要深入下去,必须坚持每一个月有一次现场办公会,到现场解决问题。对此,区“家园办”要加大通报的力度。第三,要以点带面。对试点村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要认真总结,特别是在政策落实上、村务公开上、民主管理上,也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致富门路的清晰等方面的内容,要扩大宣传,积极推广。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当前抗旱抗灾与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系,全力打好抗灾夺丰收保卫战。当前一部分地方的旱情还在持续发展,农村“双抢”已进入关键时期,因此,农村工作的一切重心,都必须转移到抗旱减灾这个大目标上来。这关系到今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任务的完成。首先,要突击抓好抗旱保“双抢”和在田作物的防虫治病。这是当前全区最大、最急的经济任务。乡镇干部和区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发扬过去抗旱夺丰收的光荣传统,深入农村一线,调动各方力量,大战七八九。要坚持合理调度,科学抗旱,最大限度保障水田作物生产。区气象、农业、水务、供销、电力、石油等部门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抗旱如救火,大家都要更积极主动地为抗旱工作搞好服务。其次是未雨稠缪抓好秋播秋调。做到早谋划、早安排,组织农民发展短平快的秋冬作物;同时科学调整好种植结构,以冬春作物弥补夏秋作物歉收的损失。三是组织引导农民打工增收。四是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增收。总之,要采取综合措施,远近结合,多管齐下,努力把灾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第四,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宏观调控与项目建设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工作。今年以来,我区招商工作势头比较好,但有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实行继续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另一方面,我们的工作有的还没有完全到位,主动性不行,创造性不够。怎么处理好国家宏观调控与项目建设的关系?特别是结合贯彻国务院召开的严控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的会议精神,结合XX实际怎么安排?这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分析,认真加以研究。XX正处于爬坡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在项目上取得突破至关重要!项目建设从全区的角度讲,总的还是少了,尤其是工业项目,依然是“腿短”,仍然没有大的实质性突破。工业项目不发展,工业经济不进步,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因此,对于项目,总的原则,要标本兼治。从治标的角度讲,就是要抓紧清理,有保有压,以积极的姿态响应中央的号召,保大项目、保关联度大、涉及长远的项目,压小项目、压关联度不大、不影响全局的项目。区商务局、国土规划局、发改委、开发区和有关的街乡镇都要认真研究,对于已经签约的项目,要区别对待、加大协调的力度,符合产业规划、能报出去的项目,尽快报出去,争取批下来;能开工的项目,尽量完善手续,确保尽早开工。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发改委、国土局和建设局,必须加大倾斜的力度。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事情,部门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对明显与政策不相符的项目,也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和善后服务工作。从治本的角度讲,就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选好引进的项目。大家回顾一下,三年前,我们应对宏观调控的措施是重点抓规划,包括产业规划。应该说,规划给XX发展带来了很大转变。怎样与时俱进,按照目前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规划、落实我们的规划,必须要加大力度。如果我们抓住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把应对宏观调控的措施调整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对XX的发展必定有一个更大的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的就是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注重项目引进的方向和质量,注重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入产出率。这是真正的向内使劲!对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大家都要作深入细致的调研。招商引资的关键,就是要围绕转变增长方式来选商、招商、安商。第一,要创新思路,这是前提。不能以简单的行政手段搞“拉郎配”。佳海模式、卓尔模式、滠口现代制造业支撑基地的模式都是未来招商引资的方向。第二,要形成合力,这是保障。决不能区委、区政府搞招商,舞台搭起来了,意向有了或是协议签了,但没有人去抓落实,甚至在落实过程中还有强调部门利益的问题。对当前的投资环境,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企业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软硬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作为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招商引资涉及到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具体的办事人员出了问题,很容易前功尽弃!所以,各职能部门和街乡镇场一定要按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以项目为中心,全力做好服务工

[1][2]下一页

篇2:区委书记在区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专题

今天召开的区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主要是认真传达贯彻通报全国经济形势电视电话会议、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总结上半年工作,对后几个月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振奋精神,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年初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XX各项改革建设事业有新的发展。下面,我根据会议的安排,主要就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考核领导小组近日公布:2005年全省76个县(市、区)县域经济发展评价考核(全市老4县纳入考核),综合实力居前10名的县(市、区)分别是:潜江市、宜都市、仙桃市、大冶市、夷陵区、江夏区、枝江市、XX区、赤壁市、蔡甸区。我区位列第8,进入全省十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标志着XX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今年上半年,全区上下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富裕XX、和谐XX、生态XX,经济和社会事业延续去年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加快,取得了时间任务同步过半的好成绩,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主要呈现八个方面的特点:

(一)以绩效管理为抓手,主要指标实现双过半。元至6月份,全区实现生产总值46.6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年目标的47.1%。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依次完成11.1亿元、14.2亿元和21.2亿元,分别增长2.6%、19.7 %、13.6%。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4.66亿元,增长26%,占全年目标的5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9亿元,增长22.6%;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8亿元,增长20.5%亿元,占年目标的54.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12亿元,增长29.7%,占年目标的5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4亿元,增长10.7%,占年目标的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6元,增长10%,占年目标的50.2%。在市里下达我区的20项数据化指标中,除固定资产投资达到合格值均衡进度,但未达到挑战值的均衡进度外,其它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挑战值的均衡进度。在纳入区级管理的75项考核指标中,已完成全年指标的有8项,达到或超过均衡进度的有57项,有10项指标未达到均衡进度。

(二)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探索具有XX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坚持把家园建设与项目建设、旅游开发、“百镇千村”示范、“城中村”改造和村级组织“双创”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完成了纳入今年全市试点的49个村的总体规划。按照试点带动、整体推进的要求,“四进家园”工作扎实推进,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一是抓特色。发展优质稻订单5000亩,优质稻繁育基地和杂交稻制种基地6000亩,优质油菜“一菜两用”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2万亩,蔡店芦笋、祁家湾叶菜、滠口苦瓜、武湖食用菌、前川丝瓜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初步形成。名特水产品放养面积占总面积的45.1%,经市批建的18个养殖小区全部建成投产。元至6月份,全区生猪出栏35.6万头,增长4%;家禽出笼544万只,增长3.6%;禽蛋产量3.6万吨,增长3.8%;水产品产量2.85万吨,增长4.5%。二是抓规模。全区纳入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13.0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5.2%;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3家,订单带动农户5万户;农业正规化基地面积90.15万亩,形成连片基地43个,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组织达1000多个。三是抓品牌。全区优质农产品品牌发展到23个系列。特别是着力打造XX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品牌,成立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对特困家庭劳动力免费培训,政府出资、全员全额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元至6月份,全区新增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4万人,阳光工程培训农民2374人。四是抓效益。立足抗旱增效,科学调度水库、湖泊、河流水源,适时实施人工降雨,确保了人畜饮水安全,保证了重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关键时段的用水需求,夏收形势总体较好。依托科技增效,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新技术32项,开展各类农业科技下乡活动200多场次,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200户。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140.8元,增长17.96%。

(三)以产业支撑基地建设为突破,二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努力发展制造业。按照“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规模和集群集中”的思路,以项目为依托,着力壮大六大产业及基地,延伸产业链,培育企业群。初步完成了刘店——滠口工业组团发展规划,元至6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2.07亿元,增长28.5%;增加值完成6.65亿元,增长29.4%。“钢、机、材、药、服、加”等六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0.05亿元,占全区的92.8%,增长30.7%;开发区、滠口、武湖、横店、天河、前川等六大工业基地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占全区的88.5%;区现代工业产业基地在谈项目有20个,其中以大项目为主;乡镇规模企业发展较快,王家河和六指规模企业同比分别增长99.5%、88.3%。东湖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盘龙分会挂牌成立,全区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2亿元,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亿元,增长18%,新增市级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着力培育壮大建筑业,上半年完成建安企业税收4072万元,增长39%。

(四)以物流业和旅游业为支柱,三产业取得新成绩。按照“南部依托天河机场发展物流业,北部依托木兰山水发展旅游业”的思路,适度超前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建设为契机,规划建设空港经济发展区;天河机场驻地航空公司达3家,外籍航空公司2家,空港总部经济加快发展。结合武汉北铁路编组站建设,南部物流园区规划抓紧整合修编,形成“依托机场、服务机场、发展XX”和“以机场带物流,以物流促产业”的工作思路。强化旅游整体宣传,开展“1+8”武汉城市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召开全省旅游扶贫助农会议和武汉乡村休闲游节,清凉寨和云雾山景区建成开园。元至6月份,全区共接待游客161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65亿元,分别增长13%和18%。房地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全区上半年商品房建设面积达139.76万平方米,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92%。金融、信息、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商贸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有所提高。

(五)以体制和环境创新为主攻,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深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涉及面较广、工作难度较大的乡镇事业单位整体转制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成效,各街乡镇原事业站所人员全部退出了事业编制管理系列,养老保险发证率达到100%。农村公益性服务实行项目合同管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以钱养事”新机制初步建立。全区农村公益性服务资金投入达到2176.6万元,同比增长202.2%。全区40%的小型水利实现民营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所有预算单位都纳入了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范围,农村税费改革工作连续第四年通过省里组织的考核评估,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有序推进。通过优化政务服务和改善基础设施,着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和发展环境,增强了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元至6月份,全区共引进内联协作项目22个,其中工业项目14项;引进资金5.98亿元,占年目标的62.77%,增长26.5%;利用外资1168万美元,占年目标的50.8%;新增自营出口企业3家,全区出口创汇962万美元,占年目标的50.9%,增长10.8%。调整和充实“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库,上半年新入库项目151项,总投资542.8万元。

(六)以提升城镇功能为着眼,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有所加强。编制完成南部地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家园建设试点村规划,制定了2006—2007年土地利用规划过渡方案。对武湖农场总体规划作了调整。认真办理区人大2号议案,总结推广了蔡榨镇的经验,出台了加强小城镇建设的措施,进一步理顺了建设管理体制,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690万元,占年目标的69%;前川市政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704万元,占年目标的50%,“百镇千村”示范建设扎实推进。新修旅游公路19公里,通湾水泥路400公里,刘大、前王、汉孝、汉英、汉麻、沪汉蓉武合线等重点公路、铁路建设有序推进。加强水务工程建设,更新改造三大泵站,滠水东堤孙教段除险加固和三姑井水库加固续建配套工程竣工,解决了甘棠等3个小城镇的饮水安全问题。坚持建管并重,集中开展对占道经营、街道立面、户外广告招牌等方面的整治,拆除违法建设2.6万平方米,“双创”工作(创市容环境达标街道、市民满意路)在全市远城区保持领先。推进管理重心下移,社区在城市管理中发挥了基础作用。

(七)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坚持“科教兴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正式启动,XX被评为第二批全省技术创新示范区。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强化薄弱学校和优质高中建设,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少年花木兰》等优秀精神产品不断涌现,木兰文化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深入开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增通湾有线电视用户1.5万户,有150个村联通互联网。卫生监督和疾控体系建设稳步实施,血吸虫病、艾滋病等地方病和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区活动,探索社区长效管理,民政工作进一步加强。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持续保持人口低生育水平;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加强对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上半年共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5亿元;加强“生态XX”建设,依法整顿和关闭了一批排污企业,突出抓了木兰湖和滠水流域的水污染防治,超额完成2006年植树造林各项目标,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2.7%。推进依法治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推进,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保持安全生产良好的态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XX”创建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八)以执政为民为根本,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不断解决。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千方百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上半年新增就业岗位3032个,2306名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养老保险2412人,农村低保扩面17950户、34300人,城镇低保对象7017户、18640人。新增城镇职工医疗保险3820人,有63万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加大社会救助、救灾和扶贫工作力度,对低保人员和“五保”对象实施医疗救助,“慈善超市”接待群众2000余人,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深入开展。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乱收费”治理,通过了省市对我区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检查,政府今年确定的10件实事抓紧办理,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上半年XX各项改革建设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全区上下进一步夯实了努力争取XX在中部崛起中站在更好位置的指导思想,上下一心思进取、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创优势,形成了十分可喜的发展格局;二是更加强化了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无论是宏观决策、工作推进还是改革举措、招商行为,都进一步体现了以XX人民根本利益为重,以XX长远发展为重,改革发展的步子迈得更加扎实稳健;三是从事关XX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土地、人事、编制三件大事入手,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廓清了执政思路,端正了行政行为,净化了XX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总之,今年上半年在严重干旱等不利形势下,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实属不易,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区委的正确领导,有人大、政协的监督配合,也与各地、各部门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正视差距,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纵观上半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分析目前的发展现状。

(一)虽然我区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但区域竞争和争先进位压力依然很大。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上半年统计报表,XX在多项经济指标中在全市13个区仍处在末位:生产总值增幅排在倒数第二位,绝对值排在第八位;全口径财政收入绝对值排在倒数第三位,增幅排在第四位,但新洲区财政收入绝对值比我区高0.28亿元,增幅高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绝对值排在倒数第三位,增幅排在第四位,增加值排在倒数第三位,增幅排在第五位,说明XX工业显示了一定的发展后劲,但工业短板的区情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值排在第八位,增幅排在倒数第三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对值排在倒数第八位,增幅排在倒数第上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排在倒数第二位,与第一位的青山区相差2740.46元;直接利用外资额排在倒数第四位,增幅负增长4.4个百分点,表明XX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仍然很低。这些数据说明,发展不够仍是XX最大的区情,加快发展、尽快缩短与周边城区的差距仍是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虽然财税目标完成情况较好,但不容盲目乐观。上半年,财政收入保持高速增长,收入总量再创新高,其中国税部门首次实现近年来“双过半”目标。而且全区税收收入占全口径财政收入的比重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50家重点纳税企业实现税收占全区国地税税收收入的56.6%,同比增长36.5,说明收入结构有所优化,收入质量有所提高。特别是18个街乡镇场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国、地税收入进度等3项指标均全面超过“双过半”要求,其中罗汉、蔡榨、横店财政收入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63.1%、57.1%和57%,位列前三位。但是,分部门、分地方掉收的现象仍然存在,其中地税与均衡进度相差2.1个百分点,开发区的国、地两税分别与均衡进度相差11.8和13.7个百分点,依次只占年目标的38.2%、36.3%。从长远看,我们的工业、大项目还没有形成主体税源,税收持续增长的后劲还比较缺乏。尤其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上半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9亿元,增长22.6%,但同期地方财政支出达4.90亿元,增长22.6%,支出绝对值在全市13个区中列第一位。下半年,刚性支出因素增多,财政收支平衡难度将加大。

(三)虽然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农民增收致富压力较大。上半年全区农民现金收入在全市7个涉农区中排在倒数第二位,仅比江夏高40元,但与第一名的洪山区相差2072.6元(差不多只有洪山区的一半)。下半年,受持续干旱、病虫害等的影响,受农资价格上涨、农产品价格回落等的制约,受新增7600初、高中毕业生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压力牵扯,农民增收空间受到挤压。二是部分干部群众对新农村的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表现在实际工作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重试点建设、轻统筹推进,重向上争取、轻内部挖潜,重政府主导、轻社会参与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先行一步,走在全市前列,但我们部分地方工作创造性不够,机遇意识、争先意识、效率意识不强,节奏慢了半拍。

(四)虽然总体发展态势较好,但和谐发展的压力较大。从信访稳定情况看,区信访局上半年共受理信访事项达1671件次,发生非正常上访人员33人,最近一段时间,集体越级上访明显增多。这表明我区既处于经济发展的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从安全生产情况看,虽然上半年工矿、商贸、建筑企业和水上交通安全事故为零,但道路交通事故和消防事故仍时有发生,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上升78.5%。从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看,也存在发展不够的问题。一方面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工作上存在薄弱环节。上半年,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同比上升0.78个单位值,农村当年生育对象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低于市目标值8.1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同比上升0.04个千分点,少数地方存在孕情漏登、孕情责任制不落实的问题,基层计生部门改革后工作责任落实的问题面临考验。

(五)虽然宏观经济环境总体有利,但我们必须兴利除弊。7月26日召开的通报全国经济形势电视电话会,表明国家宏观调控从总量控制转向结构优化,更多地体现有保有压的原则,总体环境有利于我区发展。市委、市政府更加重视市、区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我们融入发展、借势发展、乘势发展,有利于我们争取资源共享,获得更多的机遇和支持。但我们也要全面、客观、动态地看待形势。省委俞正声书记在全国电视电话会后指出,之所以召开各级电视电话会,是因为经济发展偏快过热,固定资产投资不合理,下一步要在用地控制、信贷规模、违规审批三方面“下刀子”。XX这个以资源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增长地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在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优选项目、选大项目,更加注重投资强度、投资效益,更加注重向内挖潜、争创优势,更加注重能耗指标和环保指标,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资源节约型发展的理念,转变发展模式,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

(六)虽然上上下下发展的劲头较足,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抓落实的作风还不实。个别部门(单位)工作不够主动,做工作等上面安排,靠领导督促,等靠思想严重;有的说得好、干得差,说得多、干得少,工作长期打不开局面;有的遇到问题层层请示,自己却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得过且过,贻误发展。二是抓协调的意识还不强。个别部门(单位)全局意识、大局观念淡薄,不主动与其它部门沟通配合,形不成工作合力;有的在联办或交叉工作中,考虑整体利益的少,顾及部门利益的多,出工不出力,甚至出现行动不统一、步调不一致的现象,提高了行政成本,影响了整体工作。三是抓管理的措施还不力。个别部门(单位)内部管理松懈、纪律松散,没有把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干的干、看的看、转的转,工作效率低;有的抓工作面面俱到,缺乏攻难点、抓重点的措施和办法,心中没目标,手中无典型,什么都抓了,但好像什么都没抓好;有的廉政建设抓得不够严,存在铺张浪费现象,加大了工作成本,等等。对于以上问题,必须引起各部门(单位)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下大力气予以解决,努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三、有的放矢,主攻下半年工作的重难点和突破点

今年时间已经过半,但有少数工作任务还未过半,要全面实现年初既定的各项目标,工作还非常繁重,任务仍相当艰巨。关于下半年的工作,总的要求是,希望大家紧盯目标抓落实,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

(一)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工业是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抓手,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突出抓工业,关键抓投入,重点抓项目。一是要围绕工业抓项目。目前全区在建和改造的重点工业项目有26个,其中惠尔康扬子江武湖乳品加工基地、远方钢铁原料系统技术改造、平安钢构公司技术改造等项目的投资都超过5000万元。要全力支持这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构筑XX工业经济支撑。二是要围绕项目抓落实。前几天,我们召开了专题会议,对项目协调领导小组作了充实和调整,完善项目初审制度。区纪委、商务局、发改委等部门要加强项目建设的跟踪管理,重点项目由区领导调度,坚持两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重点围绕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投产率,促进意向性项目早日签约,签约项目早动工,动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三是要围绕支撑抓载体。建立大的工业支撑,必须形成优势载体。重点抓好南部经济带、区现代工业产业支撑基地、六大工业基地和部分乡镇工业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尤其是刘店——滠口工业基地和盘龙城空港物流区要下大气力抓好规划、造势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努力形成新的支撑点。因地制宜搞好标准化厂房建设,推进工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四是要围绕要素破难题。重点解决好土地、资金、电力等制约问题。在土地上,要“不等增量、用活存量”。做到用好已批的,清理未用的,盘活闲置的,开发后备的。全区上下要统一思想,这次我们对部分签约土地进行清理,是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的要求,是维护土地政策的严肃性和XX的根本利益,是创造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从总体上说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是有益的。要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加强土地复垦,以地换地,力求平衡,力争多用。同时,要积极对上争取重点项目“戴帽”土地指标,确保土地供应。要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合理规划用地指标,尽可能提供充足的用地保障。在资金上,要“不限地域、广辟渠道”。金融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为企业多方融资创造条件。各企业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联合,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融资。在电力上,要“不等宽松、自我调控”。供电部门要在积极向上争取用电负荷指标的同时,科学调度,确保供电各环节正常运转。要精心组织好工业企业的错峰、避峰生产,尽量把拉闸限电对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二)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要求我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先行一步,走在全市前列,这既是对我区的信任和期望,又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年我们要把规划编制、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点,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具体建设过程中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遵循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在规划制定中要结合我区实际,南部地区在制定规划时,要统筹考虑城市未来发展、开放开发,统筹考虑城乡公用设施、公益设施的资源共享,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协调发展,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道路;北部地区要结合旅游发展,保持原生态、原风貌、既尽可能减少投入,又创新农村面貌。二是遵循分类指导,全面推动原则。村容村貌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全区所有村都要进行环境卫生整治,49个示范村和具备条件的村都要按照“四通四改一化一建”的标准,推动村庄建设,确保年底前农村面貌有大的改变。三是遵循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原则。要分批实施农村水、电、路、沼气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完善新村社会服务功能,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四是遵循硬件建设和提高农民素质并重的原则。要建立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网络,搞好农村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开展经常性“三下乡”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努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五是遵循富民为根本的原则。目前,夏粮受干旱和虫害的影响,部分作物减产已成定局。8至9月份又是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多发时期,如何保证灾年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切实加强秋作物管理和各种病虫害防治,稳定全年农业生产。同时,要把畜牧水产、打工经济作为下半年工作的重点:以畜牧养殖小区为龙头,加快畜禽补栏扩量,坚持不懈地抓好动物防疫和品种改良工作,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支持长庆楼与江苏海浩集团开展“龙虾加工”项目合作,带动XX水产做大做强;以应届初、高中毕业生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促进人口压力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化。

(三)突出抓好航空城建设,推动三产业发展。按照依托大通关、搞活大流通,盘活大资源、发展大旅游,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的思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一是突出发展空港经济。国际机场协会将机场喻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XX是武汉机场所在地,随着二航站楼和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武汉北编组站的建设,XX空港经济的发展正当其时。要继续按照“以机场带物流、以物流促产业”的思路,推进“空港国际化、XX空港化、城乡一体化”,尽快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机场周边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全面整合机场周边土地、产业、服务和管理等资源,促进物流基地与天河机场的无缝对接,对机场及周边地区进行高层次的深度开发,逐步建成以大型枢纽机场为核心、以航空产业为主体、相关产业在周边地区聚集辐射、在空间上呈现圈层结构的国际航空城。二是突出发展旅游经济。要继续开展好“1+8”武汉城市圈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要求,办好第七届木兰旅游文化节和木兰山开山门等节庆活动,支持企业抓好清凉寨、云雾山、木兰草原等景区的续建和新建工作,帮助重点景区争创国家“4A”或“3A”景区,继续发展乡村休闲游,推进旅游兴农富民。三是突出发展商贸经济。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探索实践“农资下乡”、“超市下乡”,加大“农改超”力度,加快木兰、长岭、六指等8个乡镇生活资料连锁超市的建设,启动20家以上的农家店建设,完善乡村两级零售网络。四是突出发展地产经济。贯彻落实好“国六条”,培育新兴投资热点;抓住前川旧城改造机遇,激活和规范旧城房地产市场。

(四)突出抓好财源建设,推进财税工作上水平。一要稳妥推进收支分类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是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的重要环节。为搞好此项工作,确保有关预算、执行数据的可比性,要继续对今年预算及其分月执行数按新科目进行数据转换,做好新旧科目的衔接。二要积极培植财源。按照放水养鱼的原则,积极扶持骨干企业建设,培育利税大户和高利税产业。树立经营城市理念,盘活土地、房产等城市资源,将城市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经济效益和财源税源增长点。努力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千方百计扩大财政收入规模。三要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在搞好主体税收、重点税种、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同时,坚持“抓大不放小”,加强零星税收和地方小税的入库和分析,继续推进重点项目税收委托代收办法,突出抓好一次性机遇税源,切实做到依法征收。落实引进企业(项目)注册纳税转入工作责任制,不遗余力解决属地征税问题。要认真排查税源,加强税源监控,及时掌握动态税源,积极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确保应收尽收。四要严抓支出管理。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和各项惠民政策连续稳定贯彻落实,使财政支出更多地向农村倾斜。要坚持勤俭办事,严格预算管理,坚决压缩一般性开支,维护部门预算的严肃性。同时,要进一步抓好“村帐乡(镇)代管”工作,加强乡、村两级的财务监管,逐步使我区的基层财政管理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五)突出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城市功能新提升。发展靠建设作支撑,建设靠环境来推进。要继续加强重点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加快农民安置小区建设,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一是要按计划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构筑交通网,抓好后湖大桥和川龙、巨龙大道收尾工程及道路附属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旅游公路和通湾水泥路建设目标,全力做好机场二航楼、汉北编组站和有关铁路、公路等省市重点工程的协调服务工作,力争今年启动陈门潭大桥建设工程。构筑水利网,继续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和当前的抗旱工作。尽快启动梅院泥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尽快实施20台套155KW以上排灌机站更新改造,适时实施童家湖、民生堤加固工程。构筑生态网,当前,要切实加强新造林地后期管护。入秋后,要组织下一轮的造林整地及林地补造工作,完成7000亩的红桅子、茶叶等富民产业开发规划目标,并做好冬季森林防火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要结合家园建设,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二是要做好重点工程配套工作。加强村镇规划管理,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决不手软,坚决遏制“种房子”现象的蔓延之势。要按照依法拆迁、依法补偿的原则,稳步推进依法拆迁工作。要广辟就业渠道,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机制,抓好村民就业安置。要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六)突出抓好新机制建设,推进改革开放上台阶。前段,我区顺利通过了省“以钱养事”新机制考核验收,但实事求是地说,新机制的建立还存在一些问题:聘用合同不太规范,各中心与职工签订的合同形式比较单一,服务内容、标准、要求等针对性不强;考核办法不具体,特别是农技、农机、水产等行业的考核办法有待细化;资料归档不太齐全,部分乡镇甚至基础资料还存在不齐的现象;新的运转机制的建立还需经过长期摸索,农村社会服务事业还亟待加强。下一步,尤其要研究思考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如何做到把探索新的运行机制与调动人员积极性相结合,做到机构改革人心不散,体制转变工作不乱,推进改革后农村各项服务事业的新发展。要引入竞争机制,针对中心人员偏多的问题,因岗设人,竞争上岗;规范考核机制,依据合同对中心人员进行考核,对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完善投入机制,使经费按行业分配更加合理。与此同时,要按照“深化、规范、提高”的要求,深入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区行政服务中心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办件监督管理,全面搞好服务,树立良好的政府窗口形象。区监察局要继续深化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注重评议结果的运用,把评议结果作为考核部门及主要领导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要大力开展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坚决纠正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交易行为,积极营造守法、公平、诚信的市场秩序。另外,要继续开展代理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精心参加机博会、武洽会等会展活动,提高招商引资效果。要鼓励和引导长江光电、大韩天成、爱帝服饰等企业走科、工、贸相结合的路子,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调优外贸出口结构。

(七)突出和谐社会建设,推动各项事业统筹发展。围绕建设创新型XX,召开全区科技大会,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优化中小学布局调整,认真组织好中小学秋季开学工作,加大区一中体育馆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积极做好争创全省文化先进区各项工作。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继续做好农村新型医疗扩面工作。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大力发展民政事业,进一步搞好敬老院建设、五保供养、贫困家庭救助等工作,积极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区。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贯彻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生态XX。加强土地管理,破解项目用地难题。大力实施“平安XX”工程,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一方平安。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做到依法治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狠抓落实,增强完成全年工作的主观性和能动性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又是区、乡党委集中换届之年,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既是对我们的考验,也是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必须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一)居安思危,负重奋进,凝心聚力抓落实。当前,周边城区竞相发展的高境界、大手笔、大思路、大气魄让人鼓舞,令人震撼。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有些方面差距还比较大。XX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现在距年底仅有5个月的时间,完成各项既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大家一定要认清肩上担子的份量,带着浓烈的历史责任感,树立不服输的劲头和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不怨天尤人,不上推下卸,把人心凝聚起来,把潜力挖掘出来,始终做到加快发展的气势不能减,目标不能变,任务不能改,埋头苦干,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二)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强化责任抓落实。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办实事是政府的天职。今年“两会”上提出的十件实事,是我们向全区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从摸底情况看,十件实事的办理基本达到进度要求。十件实事件件连民心。下半年,要主攻薄弱环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确保兑现。

(三)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提高效能抓落实。各级政府及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在前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行政服务中心、区长专线电话、政务网络中心的规范完善,充分发挥其提高行政效率、服务人民群众的良好作用。

(四)创新思维,拓宽渠道,不拘一格抓落实。发展源于创新。各级各部门要在坚持行之有效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结合新情况,不断丰富完善工作思路。要进一步开放领域,鼓励民资、外资等社会资本发展现代服务业,参与新农村建设,进入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进一步加大资本运作的力度,多元化筹措发展资金。要切实做到想干、会干、干好,一个办法行不通就换个思路干,努力使经济发展有新思路、各项工作有新举措,确保取得新成效。

(五)改进作风,勤政廉洁,卓有成效抓落实。打铁更需自身硬。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依法行政,按政策办事。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自我加压的干劲,亲力亲为。要牢固树立团结协作意识,合作共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齐心协力干事业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健全快捷高效的落实机制,对重点工作要实行“五个一”推进机制(一项工作、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把各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单位、领导和具体的责任人、承办人,明确时限要求,抓好督查落实。

另外,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正值高温季节,全区各级党政组织要科学谋划,精心安排,着力抓好电力供应、安全生产、防汛抗旱、防暑降温、暑期学生安全等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工作。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前准备,积极谋划好明年的各项工作。

换届当前,对我们各级班子和每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我们一定要以兢兢业业、尽心尽责的态度,站好岗、干好事,以实际行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验。

篇3:区委书记在区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专题

根据标准化改革工作需要,比照国家层面的做法,省政府成立了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59个省直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今天,我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经小鹏省长同意,这次会议扩大到各市的分管副市长、质监局局长参加。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大家都很忙,但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要,中央和省里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这次把大家集中起来,就是要围绕相关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共同明确我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思路,研究部署当前和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确保全省上下步调一致地推进标准化工作。刚才,省质监局常高才局长传达了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有关精神,总结了近几年来我省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任务,我完全同意。交通、农业、商务3个部门和太原、晋城两个市的负责同志做了很好的发言,介绍了各自工作做法和经验,对推动我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下面,我就深入推进全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讲3点意见。

一、深刻理解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我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既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标准化工作、推进标准化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都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把标准化改革列为2015年度重点任务;国务院出台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建立了由王勇国务委员为召集人的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近年来,标准化前所未有地全面融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受到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标准化工作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服务外贸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标准化工作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管理软、水平低、体系乱、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是20世纪80年代建立起来的,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思维和色彩,政府与市场的角色错位,市场主体活力未能充分发挥,阻碍了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切实转变政府标准化管理职能,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以标准化改革的实际成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快标准化工作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当前,标准化从经济领域不断向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政府管理层面拓展,与战略、规划、政策一样,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要素,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这一要求标志着把标准化工作从经济领域上升到国家综合治理的领域,从单纯的技术层面上升到了宏观战略的层面。与此同时,中央和省里越来越重视标准化工作,比如,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6处提到“标准”或“标准化”,省委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用标准化的方法推动我省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公共教育、公共文化、节能减排等工作发展。因此,我们要以全新的高度和视角来对待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

(三)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是推进质量强省战略的必然选择。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国家鲜明地确立了质量强国战略,我省也由质量立省进入了质量强省新阶段。标准化作为世界公认的四大质量技术基础之一,在保障质量安全、推动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李克强总理强调,标准定了就不能破,要让标准成为中国质量对市场的“硬承诺”。可以说,抓标准就是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标准。此外,在经济新常态下,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部署了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要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这项改革,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强化质量、安全等指标的硬约束,设置“技术门槛”,服务和助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改革任务。

(四)增强标准化工作成效是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的重要支撑。

6月底以来,省委鲜明提出了“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骆惠宁书记明确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思考“六个如何”、着力在“八个进一步”上下功夫。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李小鹏省长多次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党组会议、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议题。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还是推动经济稳步向好,标准化工作都大有可为。在净化政治生态方面,可以运用标准化的手段和方法规范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优化各种行政审批流程,把制度的“笼子”织密编牢。在抓好经济发展方面,标准化工作需求更是无处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需要标准引领,扩大投资、合作开放需要标准支撑,改善民生、安全稳定也需要标准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标准化工作已不单单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我们谋发展、抓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各级各部门要把标准化工作摆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审视和加强,充分运用标准化工作手段,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贡献力量。

二、用新的发展理念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标准化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揽,大力推动我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

(一)创新驱动,不断完善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

创新是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第一动力。破解标准总量不足特别是结构性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创新驱动。新时期,标准化工作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形成契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牛鼻子”。要改革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制度,大力发展团体标准,扶持标准化服务业的发展,让市场主体从标准化工作规则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制定者。二是要强化科技支撑。这是提高标准制修订质量的内在要求。要密切跟踪我省的产业链、创新链开展标准研制,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使我省的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从而形成现实生产力。三是要强化标准的实施、监督和评估。标准的生命在于实施,实施成效要靠有力有效的监督和科学的评估。各地、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措施时,要积极引用标准,应用标准开展宏观调控、产业推进、行业管理和质量监管,运用标准化手段规范自身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效能。要建立健全标准实施的监督、评估机制,采取分类监督、第三方评价等方式,提高标准实施的有效性。

(二)协调推动,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整体效益。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必须协调推动结构供给、要素供给和制度供给,始终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优化标准体系结构。加快标准供给侧改革,着力提高标准制修订质量,基本做到市场规范有标可循、公共利益有标可保、创新驱动有标引领、转型升级有标支撑。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印发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特别是要在工程建设、工业产品、养老等服务业方面,制定出台一些规范性标准,以此引导品牌创建,促进行业发展。要大力推进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解决标准交叉、矛盾和滞后老化等问题。二是要注重补齐工作短板。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存在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偏少、标准制修订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委员会建设,省质监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工作指导,省直各有关部门要抓好本部门、本行业的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建,争取在短期内有一个大的突破。三是要处理好与基层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市、县政府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积极解决基层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标准化工作中创造出的成功经验,提高我省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还要特别关注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为增强全省发展的整体性和平衡性提供标准引领。

(三)绿色引导,强化标准化工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

推动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也是标准化工作要完成好的重大课题。一是要引领产业转型。要扎实做好省政府确定的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电动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中的标准化工作,引导和支持这些产业采用“绿色标准”,以标准的转型引领我省产业的转型。二是要支撑环境治理。要研究制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矿区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标准,为我省的大水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矿区综合治理等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三是要保障节能减排。要研究制定促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和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标准,特别是要做好煤炭产业清洁高效循环利用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为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四是要建立绿色标准体系。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和我省关于建立绿色标准体系的部署要求,选择一些主要特色产品,建立从研发、制造、评价到消费、回收处理、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标准体系,服务推动我省绿色发展。

(四)开放带动,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的层次和质量。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我省标准化工作层次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一是要牢固树立开放搞标准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标准化工作决不能闭门造车。要高度关注标准化理论研究的新动态、各方面创造出的新经验,与时俱进,包容并蓄,多方面学习借鉴,以此推动我省标准化工作水平的提升。二是要强化标准“走出去”的意识。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化活动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山西标准“走出去”带动我省产品、技术、装备、服务等“走出去”。三是要突出交流重点。要围绕“一带一路”“环渤海”“京津冀”“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与相关省市的标准化交流合作工作。要做好工业产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认证、旅游服务等领域地方标准的通用化工作,为构建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五)聚焦共享,不断拓宽标准化工作领域。

共享标准化工作成果是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一是要保障公共服务供给。要适应标准化快速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的趋势,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构建我省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保障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均等化,提高我省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二是要做好军民融合的文章。我省军工企业比较多、军工基础比较好、军工技术比较先进,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领域军民交流合作的空间非常广阔。要在标准化领域建立军民协同攻关的协作机制和“军转民、民参军”的绿色通道,让军地互享技术创新的成果。三是要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要建立标准制修订全过程公示制度,让全社会全程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的群众性。要免费向全社会公布现行有效的地方标准文本,让全社会共享标准化工作成果。

三、切实形成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整体合力

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此,省政府高度重视,李小鹏省长对推进我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今年2月22日,省长碰头会还专门听取了标准化工作有关情况汇报,省政府也出台了有关政策文件。各地、各部门也要对这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切实形成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整体合力。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中央和省里的决策部署,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政策研究,出台具体措施,做出进一步的安排部署。要参照省里的模式,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经常听取汇报,提出具体要求。要认真分析改革背景下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实际困难,特别是要解决好县级层面对标准化工作认识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高以及新整合的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对标准化工作有所削弱的问题,倾斜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为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充分发挥领导小组作用。

省标准化领导小组于2015年9月成立,近期,根据人事变动及工作需要,新增加了一些成员单位,增补调整了部分成员。领导小组的职责就是要研究提出促进我省标准化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安排部署有关重点工作,协调解决标准化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等。领导机构既然成立起来了,就要充分发挥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国家和我省的部署要求,切实抓好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和专业技术委员会组建等各项工作,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省质监局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抓总、组织协调作用,注重加强对各部门、各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总结推广我省标准化改革发展工作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主动向领导小组提出工作建议,统筹推动工作落实。

(三)注重加强制度建设。

目前,省级层面已制定出台了《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太原、临汾、晋城、长治、阳泉等市根据省政府2015年出台的“两个实施意见”,制定了本地的具体贯彻落实措施,为标准化改革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下一步,省级还要抓紧研究制定企业标准、团体标准、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标准创新贡献奖等方面的制度,各级、各部门也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制定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相关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形成较为完备的标准化改革发展制度体系。

篇4:区委书记在区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专题

——在区委五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同志们:

新年就要来临,新的征程即将开始。我们当以“闻鸡起舞”的状态与斗志,创造XX新的繁荣与光荣。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回顾总结今年艰苦的创业历程,精心谋划明年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提高执政能力;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竞相投身率先发展的实践,全面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努力创造全区三个文明建设的新业绩。

我根据区委常委会讨论的意见,讲三个方面。

一、坚持和谐统筹,迈出率先发展的铿锵步伐

200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宏观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矛盾和困难较多的情况下,我们矢志追求科学发展,强力施行“五年齐动”,全面掀起创业热潮,巩固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的新成效,在加快“两率先”的进程中迈出了铿锵步伐。

积极应对挑战,发展本领不断增强。面对科学发展和宏观调控的双重考验,我们坚持用务实的举措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积极的办法贯彻宏观调控措施,在全市率先出台应对调控、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7项新举措,落实土地、项目投资和开发区的清理整顿,全力破解要素供给难题,一着不让抓好经济发展。针对周边竞争加剧和财政体制调整的双重挑战,我们不怨天尤人,敢战天斗地,想尽办法解难事,同心协力破难题;主攻招商、强推项目不动摇,培植规模、建设园区不松劲,挖掘潜力、打造特色不停步,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民营企业、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培植规模经济和特色经济,使XX的综合实力在奋进中增强。肩负加快发展和维护稳定的双重责任,我们始终保持昂扬的奋进姿态,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行重点信访案件交办等新制度,采取违法信访案例处理通报大会等新举措,全面加快企业改制步伐,精心组织项目用地补偿工作,使全区经济社会在和谐的环境中发展。

坚持率先奋进,经济运行提速增效。经济工作一路领先。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达到23%,创历史新高;财政收入7.15亿元。定报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等主要指标增幅均超过80%,增长速度一直在全市领跑。大力开展“百团招商”,不断拓展引资领域,预计全年完成合同外资1.2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6500万美元,分别增长40%、46.5%,到位外资验资报告率达到78%。“双倍计划”绩效显著。工业销售跨越50亿大关,将达到55亿元,增长61%;规模企业成长迅速,取得了建区以来单个企(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业年销售超10亿元的重大突破,形成了以中盛粮油、鸿泰钢铁、鼎胜铝业和宝华半挂为龙头的规模经济新格局。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全区预计实施100万元以上项目334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43个,分别超过计划的178%和54%。省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0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又实现零的突破。改革改制取得重大进展。“巨蛋”和金狮大厦成功破产,金象集团的难题通过嫁接新项目得以破解,商贸总公司等企业改制稳步推进。

突出富民优先,城乡统筹迈入新境。全面开展“创业XX”竞赛,城乡联动实行创业帮扶,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业培训机制。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在放大农业特色和品牌的同时,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全年新增民营企业460家,个体工商户2600户,民营注册资本翻番。全年预计新增就业2016人,转移农民5094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93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元,分别增长16.8%和16.4%。城乡面貌显著改善。经十二路、谷阳路北段、XX路、江滨大道均按期竣工;“第一楼街”商业步行街拆迁工作取得较好进展。“百日拆违”、小区整治成效明显,社区硬件建设全面达标。“双清双美”和“环卫创新工程”按序展开。农村五件实事进展顺利,建成农村道路32公里,提前一年完成草危房改造,稳步推进合作医疗、税费改革和改水工作。市区农村城市化(“无村区”建设)步伐加快,成功承办全省“城市发展论坛第四次会议”。

注重协调发展,三个文明同步提升。以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为重点,注意协调、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全区上下围绕全局工作、全年目标抓落实的合力进一步增强。深入开展“清风进万家、廉政进社区”活动,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行党务公开,“三级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在全市推广;不断创新干部培训、管理、选任的举措,成功进行公推公选;规范村干部管理,落实社区干部待遇报酬,探索建立楼宇、市场等新型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管理的新模式,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获第三轮“党建工作先进区”称号。以培育“淳朴厚道、创业创新”的XX新民风为着力点,开展“镇江精神大讨论”。集中整治棋牌室活动,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开展“哈佛医生这样做手术”系列读书活动,举办“人文博爱”第二届街头文化节和“创业XX”歌咏比赛,建成折子戏剧场、区文化馆等文化设施,成立区慈善总会。深入开展平安创建,落实维稳责任制,全力构筑大稳定、大防控、大调解的网络,打响了小区创安的品牌。集资本金兑付完毕。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区人大、政协围绕中心履行职责,工作绩效明显。深化“双拥特色区”创建活动,征兵工作实现连续21年无责任退兵。工青妇、科教文体卫、环保、国土、司法、物价、审计和计划生育等工作全面推进。

我们深深感到,今年的成绩都是在宏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客观困难和微观矛盾进一步凸现的情况下取得的,非常来之不易。回溯奋斗的历程,区委常委会始终坚持走在发展的最前沿,及时学习把握方向,慎重决策制定举措,身体力行狠抓落实,率先垂范引领实践,基本做到了领导发展有思路、贯彻落实有力度、推进工作有实效。区级机关各部门按照“和谐、严谨、创新、奋进”的要求,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为可贵的是,不管形势再变、困难再多、压力再大,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心系发展、工作第一,锐意开拓进取、创业创新,坚持和衷共济、和谐奋进,在和谐中刷新率先的新业绩,在发展中追求和谐的新境界。大家经受了比以往更严峻的考验,付出了比以往更多的心血和汗水,同时使XX产生了令人鼓舞的有形变化和无形提升。全区广大基层干部尤其是在座的同志们,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最前沿,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直接面对大量矛盾,承受的压力最大,工作的时间最长,操作的难度最大,付出的努力最艰辛,为全区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在座的同志们,并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表示真诚的感谢!

常委会认识到,当前我们要用更深刻的眼光看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常态,必须创新方法着力化解土地等要素供给的掣肘;工业经济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必须瞄准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加大招商力度,加快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集聚吸纳的承载能力亟需提高,必须全面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产业的特色规模尚需提升,必须加快产业规划和板块集聚;城乡居民增收的内生机制还不完善,必须在建立富民的长效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需要维护,必须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提高依法维稳的能力;各个条块工作的水平依然不平衡,发展的中心意识和大局观念必须进一步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必须进一步创新方法切实加强和改进。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竞相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着手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追求全面提升,开创竞相发展的崭新局面

即将到来的2005年,是XX全面实现“十五”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加快“两率先”进程的提升之年;年内将召开区第六次党代会,又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拉升各项工作跃上新平台的关键之年。关键之年须有强势作为,提升之年更当竞相发展。

审时度势,XX必须竞相发展。展望明年,世界经济稳中前行,但变数较多;“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但宏观调控将持续加强。新的发展动力和政策机遇并存,竞争的形势和发展的压力同在。我们既要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发展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作为XX的主要任务,作为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坚持高点定位、高压奋进、高质发展。

直面关键,各项工作必须竞相提升。坚持以竞争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不断提质增效、进档升位,做到招商引资的成果更多,项目建设的效能更高,经济发展的水平更优,社区服务的内涵更丰,城建城管的功能更全。各行各业、每项工作,不但要消灭盲点、弥补空白点,更要凝聚焦点、打造亮点。通过单项突破、单体提升,实现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全局工作的整体托升。

强势发展,全区上下必须竞相作为。在XX竞相发展的舞台上,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人人都要责无旁贷地担负使命,义不容辞地投身发展。做到每个经济主体有压力、有动力,个个干部会招商、忙项目,全体民众敢创业、能致富,让不会忙经济的人心不安,使不创业的人坐不住,凝上下之心,集左右之智,聚内外之力,造作为之势,形成全区上下竞相抓发展、竞相服务发展的生动局面。

明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开发推动开放,以速度提升总量,以特色放大优势,加快提高执政能力,提升发展水平,努力营造全区各项事业、各条战线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实现全面提升、整体跃升,以崭新的发展业绩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向区第六次党代会献礼!

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强势推动经济发展,强力推进富民惠民,强基固本打造“磐石”,在竞相发展中全面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具体讲,就是要城郊两域竞相发展。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加快集镇改造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社区硬件水平和服务内涵,抓好村庄环境综合治理。三次产业竞相提升。突出“第一方略”,向速度要增量,强势发展工业经济;突出区位比较优势,做优做强第三产业;突出发展精确农业、精品农业,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四大园区竞相突破。举全区之力,全面推进XX科技工业园、中盛产业园、癞元墩物流园和新民洲生态工业园建设,加快提升园区配套、产出能力。三个文明竞相生辉。坚持主动出击,强化主题抓手,大力塑造典型,培育XX新民风,以“磐石计划”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主要经济指标安排是: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确保18%,力争达到20%;财政收入8.5亿元,老口径比增长30%以上;工业销售力争85亿元,增幅保持全市第一;合同利用外资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500万美元;农民人均收入695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00元。

㈠优化加快发展的思路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置身新的发展阶段,推动XX强势发展的思路也要因时而新,不断加以拓展和优化。一要强化工业强区的主导地位。立足于XX的区情,发展工业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方略”,无工不稳、无工不富、无工没地位。全区上下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走出一条循环型经济、集约化发展的XX工业振兴崛起之路;将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建设的重心向工业项目和企业倾斜,尤其是街道和其他经济单位,要将大部分的人力、精力集中到抓工业项目上来,通过工业的飞速发展,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带动第三产业的兴旺。二要强调招商引资的主动意识。牢固树立“发展靠投入、投入靠项目、项目靠招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好集聚吸纳之路;牢固树立科技工业园是“经济共同体”的理念,举全区之力共同建设园区,将工业招商项目向园区集中;牢固树立全领域招商的理念,充分挖掘各种潜在资源开展招商活动。针对空间不足的区情特点,象山、丹徒,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引项目进园区,形成全区建园区、各行各业招商、条条战线引资、全领域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三要塑造各项工作的主题品牌。以重点工作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的推进,带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同时将抓特色作为提升工作水平的推进器,在现有的良好基础上,致力于把握主题、丰富内涵、完善功能,着眼于提升品位、打造特色,立足于在差异中创造特色,在特色中塑造品牌,努力使样样工作有亮点,件件工作有特色。四要增强持续发展的主体动力。向改革要生产力,全面推进企业改制,改出企业经营的新机制、职工就业的新天地、经济结构的新提升;向改革要活力,大力推进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的创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动XX强势发展的合力;向改革要潜力,大胆变革各项工作的传统模式,让“传统”和“经验”让位于“严谨”与“创新”,从而推动一些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的解决。

㈡提升集约发展的水平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发展的集约度,着力提升全区经济运行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快规模扩张。实施“丁香花”工程,引进50个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企业,培育50个年销售超1000万元以上企业。重点挖掘“三量”潜力:充分挖掘增量,凡是重点区域,都要有专门队伍跟进;凡是重大项目,都要有工作班子全程服务;凡是重要客商,都要有专人联络沟通,确保在引进大项目上有较多的收获。充分挖掘现有企业的潜量,激发企业敢于竞争的潜能,通过以企引商、资本运营、强强联合,推进企业膨胀式扩张、裂变式发展。充分挖掘民间资本的能量,积极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从舆论上引导,政策上鼓励,要素上倾斜,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确保一批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行列,进一步发展群体规模。力争到2007年,科技工业园、谏壁镇的工业产出和销售规模均超百亿元,全区形成销售超50亿元企业3家,超10亿元企业3—5家,超5亿元企业6—10家。二是强化集聚吸纳。树立“投资结构,就是产业结构”的招商理念,把握循环经济精髓,引进项目既要高投入、高产出,也要低消耗、低排放,既能拉长“产业链”,更能优化“生态链”。破解“审批从紧、土地控紧”的难题,推行“1+

1、外引外、商引商”,突出增资扩股“无地招熟商”,优选项目“少地找好商”,保证重点“好地找大商”,建设厂房“节地招众商”。在进一步强化软硬投资环境的同时,尤其要设法营造产业配套环境,着力打好“三张牌”,保持外资增长的强势:“沿江”牌,依靠岸线优势,凸显科技工业园主力军、主阵地,实施园区招商;“区位”牌,利用城市优势,实施三产招商;“产业”牌,编订《产业链招商手册》,更加注重产业链招商,下功夫多引进产业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区委、区政府决定,明年将缩小乡镇、街道之间的任务差距,增加招商引资责任单位。三是突破园区建设。以“项目进园区”竞赛为抓手,实现科技工业园配套能力和产出能力的新突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与香港深业集团基建合作项目,力争三年规划、两年完成,确保年内建成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完善科技工业园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利益共享、效益分成的激励政策,新办工业企业必须进园区,力争全年新进项目不少于20个,竣工投产10个。积极推进新民洲生态工业园整体开发,强力引进大项目,做好滩涂利用的文章,加快新民大道与苏北沿江公路、南岸码头的对接。全力推进中盛产业基地高新化工项目、癞元墩物流园金港重油项目建设。

㈢打造三产发展的亮点

把三产服务业作为壮大税基、充沛税源的重要抓手,努力做大规模、做大亮点、做大特色。突出规划先行。区和乡镇(街道)成立三产办公室,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市场论证,迅速制定本地服务业发展规划。用规划带动招商引资,优化产业布局,整合同业资源,推进有序开发;用规(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划促进规模壮大,实行内培外引,打造服务品牌。重点制订学府路、XX路、禹山北路和谷阳北路等沿路开发的控制性详规,以规划带动沿路经济的发展。同时,按照错位发展的原则,结合全市商业网点的布局,规划一些立足镇江、辐射周边的区域性、专业性市场,通过招商争取落户。突出项目带动。加快“第一楼街”商业步行街建设,谋划如何放大其辐射效应,带动周边的万古一人巷、中街、太平寺巷等特色支干道建设,以提升整个街区的整体内涵和综合效益。推动华联商厦、甘露商城加快改制重组,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提高经营效益。以XX广场为中心,推进江大服务园建设,启动数码广场建设,盘活21世纪乐园,全面加快“东部商圈”建设步伐。建成红豆正大广场,形成集购物、饮食、娱乐于一体的购物休闲中心。突出业态延展。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借鉴天禾早餐、盛汇家政的成功运作经验,鼓励更多的经济主体面向城市、服务大众,向劳动力市场、家政服务、卫生保健、法律服务、信息咨询、社会化服务、工程服务等服务领域延伸。依托辖区资源和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技术中介、产业配套服务等现代生产服务业。全力扶持三维广告公司等项目进入,开辟广告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现代批发市场等新型流通业态。

㈣加快富民惠民的进程

坚持富民优先,依靠工业化致富农民,依靠城市化带动农村,依靠产业化提高农业,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发展成果,在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一是推动创业就业富民。把创业作为富民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唤起民众三十万,一切围绕创业转,一切为了富民干。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力争全年吸纳民资超16亿元。针对城郊特点,积极发展灵活方便、成本低、风险小的家庭型经济组织,提高经营性、资产性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强力实施“技能振兴”计划,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建立城乡居民创业担保体系,让更多的人掌握创业本领,走到创业前台,形成“村村无闲人、人人忙创业、家家谋致富”的生动局面。继续深化“创业帮扶”活动,实现政策帮扶向就业帮扶的转变,由资金帮扶向项目帮扶延伸,由干部帮扶贫困户向部门帮扶薄弱村拓展,争取新增就业岗位超过4000个,全区农村富余劳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力实现基本转移。机关干部试行岗位津贴,进一步提高收入增长的幅度。二是调优农业结构富民。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服务城市抓调整,适应市场抓调整,突出特色抓调整。加快“农业特色区”建设,进一步缩减粮经比例。按照“融入城市,提升层次”的要求,引导农民根据城市需求、市场变化选择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实现美化农村环境、提高经济收益的双赢。更加重视培植龙头企业,走“企业+基地+农户”发展之路,带动农民闯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业综合效能。三是发展社会事业惠民。继续加快推进农保与城保的接轨步伐,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完善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实质性推动疾控中心和欧美医院建设。合理调整教育布局,完善小区教育设施配套,年底基本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更加关注老龄事业,推进“颐年宫”建设,放大“天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效应。

㈤提高城乡环境的品位

追求城区内涵、品位和质量的最佳发展,着力构建更加优越的人居和投资环境。一是城区环境装扮新貌。按照“拓展框架、完善功能,做美形象、提升品位”的总体要求,健全城区东部路网,认真组织实施宗泽路拓宽改造续建、花山湾路出新和中营农贸市场新建工程,力争开工建设石马湾路、纬八路等一批群众呼声较高的区间道路。完善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推进环卫创新工程,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建立完善“环卫档案”,着力打造两条城管示范街。努力形成“大城管、全覆盖、广参与、动态化”的新型城市管理工作格局。二是社区建设强化效能。坚持高标准建设社区,紧抓城市化机遇,完善、提高、丰富社区工作,全面推动社区硬件规范化建设“二次达标”。坚持高质量服务社区,开展“主题社区”创建活动,构建社区“十分钟生活服务圈”,使“8981890”成为XX人津津乐道的“真情热线”;充分发挥辖区资源优势,将乒乓球等体育活动、太极拳等健身活动、折子戏等文化活动普及到广大居民群众中去。坚持高效能管理社区,试行楼长责任制,强化其他工作社区准入制,实行居委会分片家访责任制,提高社区服务成效,增强社区工作影响力。三是农村环境注重生态。加紧推进“无村区”建设,将城市社区建设的成熟模式向农村社区延伸,积极稳妥地推进“村改居”社区的转型与改革。以农村“双清双美”活动为载体,以重点整治出新的村庄为基础,推进全区50%的村庄进行整治美化,健全和完善村庄、集镇的清扫保洁机制,改善农村生态面貌,改变生活习俗,建设“低筑坡、平铺路、清河道、多种树、进社区”的农村新型示范社区。

㈥加速和谐社会的构建

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些薄弱环节,促进多方利益和各种关系的和谐,为XX“两个率先”注入新的目标内涵。促进人文精神的和谐。深化“破除坏俗陋习、大办文化项目、引导时代新风”这一主题,培育“淳朴厚道、创业创新”的时代新风。设立“XX新民风”论坛,塑造先进典型和优秀群体。打造XX美术馆等文化载体,举办“共和之美”第三届街头文化节。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扎实推进“平安XX”、“法治XX”建设,健全大防控、大调解、大稳定机制。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引导群众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积极争取政策,全面完成集资利息兑付工作。按照“清理、归并、精简、规范”的要求,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制工作。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卫生安全。促进利益关系的和谐。倡导凡人善举,鼓励凡人新事,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整体水平。统筹兼顾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让各个阶层、各个方面的劳动都得到合理的回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壮大慈善基金规模,切实发挥好慈善机构的作用,对困难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促进创造活力的和谐。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鼓励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围绕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在服务发展、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扩大基层民主,继续推行村(居)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享有更加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双拥特色区”建设进一步搭建新平台。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以新的抓手更好地凝聚人心、促进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两个率先”服务。

三、突出能力建设,打造强势发展的坚强磐石

以“强基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实现XX全面提升的根本保证。保持发展的强势,最重要的就是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实现党的思想、组织、队伍和作风建设的率先提升。

㈠升华思想境界,锤炼执政之志。把思想建设的高度体现在觉悟高、实效高、志向高上。觉悟高,就是要将学习贯彻好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为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明年的首要政治任务,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武装的重点,切实提高政治觉悟,坚持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引领明年的工作实践。实效高,就是结合我区实际,按照统一部署,以“双争双先”(每个基层党组织争创红旗党支部、每个共产党员争做旗手,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勇当‘两率先、两步走’先锋)活动为主题抓手,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突出重点、区分层次,明确要求、讲求实效,保证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推动各项工作的目标,努力在加强学习、改进作风、完善制度、提高素质等方面取得新进步。志向高,就是要完全跳出XX区域小、困难多的条件论,坚决打破凡事找参照、寻经验的先例论,彻底摒弃职能空间不大、政策余地不足的权限论,坚持用创新的思路谋发展,以改革的精神干事业,凭创业的激情帮民富,在扎扎实实打牢基础的前提下,多做一些创造历史、培育特色、扩大影响的大事,追求XX发展的新提升。

㈡加强组织建设,夯实执政之基。实施“磐石计划”,把全区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打造成“经济富、机制健、手脚活、制度好、保障实、能人多、党员爱、知名度高”的坚强“磐石”。社区党建突出服务。认真落实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深化“五星”争创活动,增强社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发展街道经济、推进社区建设和推动群众自治方面的作用。农村党建突出富民。把“行政村发展计划”作为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联接点,推动村干部由事务型向创业型转变。着力培养“双强”型干部,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使广大农村党员在带头致富和带民致富方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村级经济、社会、文化和党建工作和谐发展。企业党建突出发展。实施以支持创业者、关心劳动者为主要内容的党组织“凝聚力工程”,以先锋形象凝聚党员,以民主管理凝聚职工,以组织激励凝聚人才,以团队精神凝聚企业,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主要骨干是党员”。通过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加快发展。经过2-3年的努力,在全区大力培植一批“明星书记”、“优秀党员”,打造一批“全国有名气、全省有影响、全市当样板”的党建示范点,建设一批“和谐社区”、“和谐村”、“现代化示范村”。

㈢健强干部队伍,广聚执政之才。打造一支能文能武的干部队伍,形成能人辈出的良好局面。能“文”,就是张口能说,有讲演能力;提笔会写,有书面表达能力;知识面宽,文化品位高。区委把明年作为“学习教育培训年”,各单位、部门和党员干部,都要把加强学习作为为政之要、成事之道、立身之本,切实解决知识弱化、本领恐慌的问题,在学习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做建设“学习型XX”的表率。能“武”,对基层同志来讲,就是要把执政能力的提升,体现在项目推进和工作措施的落实上,体现在破解难题和发展思路的创新上,体现在维护稳定和各类矛盾的化解上,体现在创业富民和群众利益的维护上。能人辈出,就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选择一批岗位,尤其是“一把手”岗位,实施公推公选,用民主的办法、竞争的办法和群众公认的办法来选择干部;鼓励毛遂自荐,尤其是要激励年轻干部到社会矛盾大、基础条件差的环境中去施展抱负、勇挑重担,把能不能在复杂形势下捕捉发展机遇、促进发展,作为衡量能力高下的试金石。通过产业聚才、项目引才、招商纳才的方式,为全区重大项目、重要产业、重点工程建设招贤纳士、广聚良才。总之,形成一种浓郁氛围,使拔尖人才进有岗位、上有台阶,闯有劲头、干有奔头。

㈣砺炼务实品质,端正执政之风。改进作风贵在于实,形象塑造必作于细。要让务实之风在办好实事中充分体现。全区各单位、部门在完成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都要结合实际,竞相办1-2件项目实事,让群众从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件件实事中感受到发展的成果。只要我们坚持每年都办一些实事,三、五年下来XX的区域面貌就会大为改观,整个XX的务实精神一定会蔚然成风。要让务实之风在效能建设中充分显现。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简化办事程序,改善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对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不论大事小事,我们绝不能以“请示”来推诿,以“调查”来敷衍,以“研究”来拖延,必须强化为民之心,实化富民之策,从(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群众反映最突出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意见最大的地方改起,从群众要求最强烈的事情做起。“细节决定成败”。全体机关干部要认真体会细节的关键,感悟严谨的力量,培养科学的生活、工作方式,推动机关作风建设再上新台阶。要让务实之风在狠抓落实中充分展现。针对少数干部中存在虚、浮、躁的现象,在全区进一步浓厚求真务实抓落实的良好氛围。领导干部要居安思危,力戒骄满,冲破安于现状的思想状态,激发追求更高目标的强烈愿望,尤其是要减少不必要的迎来送往,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沉下心来干实事,扑下身子抓落实,踏踏实实做工作;机关部门要和衷共济,力戒懒散,自觉把部门工作融入全区大局去考量,自觉维护全区团结统一的良好局面;基层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真抓实干、力戒浮躁,对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花力气去协调,下功夫去解决。全区各单位、部门都要把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各项举措抓紧、抓实、抓细,坚决反对在实际工作中无所作为不愿抓落实、害怕困难不敢抓落实、缺乏本领不善抓落实的现象,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好每一项工作。

按照四中全会和中纪委四次全会的部署,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寓于全区“两个率先”的实践中加以推进。坚持围绕发展抓廉政、抓好廉政促发展的宗旨,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防腐第一、反腐为重的原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按照规范化、制度化要求,深入推进党务公开。

篇5:区委书记在区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专题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市全委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工作,研究部署我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明年工作的主要任务,动员和组织全区干部群众,务实重行,争先创优,不断开创我区加快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按照区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富民壮区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得到较好落实

年初以来,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新举措和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我们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扬加快发展主题,弘扬真抓实干作风,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到年末,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9.12亿元,同比增长20.1%;财政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5.6%;招商引资15.1亿元,同比增长37.2%;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39.5%;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同比增长15%。

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工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工业强区”战略深入实施,完成千万元以上投资的工业项目23个,松花江实业粉煤灰、胜东振特种合金有限公司钒铁、新星天然植物公司扩建、巧妇制衣有限公司技术改造、大丰粮油公司储备库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工业园区”进一步壮大,工业投资达到全区工业总投资的70%以上。哈达湾冶金建材工业园工业企业发展到100余户;孤店子、桦皮厂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0余户;虹园汽车配件工业园区的吉轻特种车辆、虹园汽配、金惠实业等汽车配件企业运行平稳,已经成为长吉两市汽车配套产业的主要基地之一。

商贸经济保持强劲增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东市商贸经济示范区的产业环境和配套能力进一步提升,各类商业、服务业企业发展到300多户,大型商场发展到13家,形成了以国贸购物中心、东市商场等大型主题商场为龙头,一大批中小商业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户为补充的零售商业集群。义德源大酒店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大福源二店运营良好,东部商圈的商气和人气进一步集聚。大商集团并购市百货大楼,乐购超市投入运营,为我区商贸业整体水平的攀升注入了新活力。

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喜人,农民增收再创新高。新星天然植物公司、益民集团、大丰粮油、万粮米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带动农户2.7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0%;种植业订单面积达到2.3万公顷,达到耕地面积的83%。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水稻、无公害大豆、无公害中草药、优质专特玉米等农产品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绿色肉牛、绿色肉鸡、生猪等饲养量不断增加。品牌效益进一步放大,“大荒地”牌有机米成功走进中南海,“金色玉米”打入上海上市集团的2000多家网络超市。新型农村经济组织蓬勃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到116个。农村“一免两补”工作全部落实到位,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民人均增收500余元。

招商引资持续快速增长,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区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责任制不断完善,全员招商氛围日益浓厚。深入实施“招大商、大招商”战略,运用能人招商、网络招商、叩门招商、亲情招商等多种方法,与美国黑堡地全球供应链有限公司、深圳巨田证券投资公司、哈尔滨黑天鹅电器集团公司等10户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联系,台湾顶新集团、大连新型集团、大商集团、渤海集团、新加坡富康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落户我区。

全民创业稳步推进,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大力培育创业文化,干部群众的创业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催生了一批创业主体,全区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2.3万余户,具备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发展到500家。民营经济总量、规模、效益得到稳步提升,冶金、医药、汽车配件、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转化、商贸业等领域的民营经济比重大幅提高,占全区GDp的89.6%。预计到年末,民营经济可实现增加值44亿元,实缴税金可达1.7亿元。

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群众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宣传思想工作卓有成效,做到了紧贴中心、服务大局。依托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昌邑、推介昌邑,我区对外形象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三创”教育与实践和农村“一推双带”活动走向深入,创建“学习型城区”工作扎实推进,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心下一代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采,在有效团结和教育群众的实践中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研究出台了《区委常委会决策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强化干部考核和考核结果的运用,加大干部交流和调整力度,乡局级领导班子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攻坚破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创立“青年干部论坛”,在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锻炼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完善街道党工委领导体制,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三创两争”活动成果显著,延江街道东红社区党总支被市委评为“创建五好社区先进党组织标兵”,兴华、东局子、文庙、新建街道党工委被评为“社区建设先进党工委”,兴华街道东厂宅社区党委、东局子欣炭社区党总支等11个社区党组织被评为“创建五好社区先进党组织”。扎实开展“三创两建”活动和农村村部建设,农村党建取得新成效。调整非公党组织设置和工作职能,非公党建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自觉性明显提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和狠刹“四风”活动,加大查办案件及纠治重点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力度,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民主法制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果,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人大、政协创新工作方式,放手开展工作,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的作用不断突出,工商联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取得新进展。工青妇和科协等群团工作进一步活跃,党管武装和国防教育工作进一步落实。认真落实社保试点有关政策精神,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城市“阳光超市”和农村社会福利中心运转良好,规范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得到较好落实,新开发就业岗位12563个,新增就业10284人。信访工作进一步加强,较好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平安昌邑”创建活动成效明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星级社区”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社区建设继续在省、市保持领先位置。教育、卫生、城建、城管、环保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普遍加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民营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但全民创业还没有形成热潮;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但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但功能发挥面临现实困难。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采取积极措施逐步予以解决。

明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老工业基地振兴极为关键的一年,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举全区之力加快发展。明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主线,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保障,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强工、优农、兴三产”,力争在“项目建设、产业调整、对外开放、民营经济、农民增收”五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建设繁荣、法治、文明、和谐的新昌邑。主要经济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实现58亿元,同比增长18.1%;财政收入实现1.55亿元,同比增长9.9%;招商引资实现16亿元,同比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33.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360元,同比增长6.3%。

二、打破常规谋发展,鼓劲加压创辉煌,确保“十五”计划的全面实现

第一,突出重点抓项目,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以项目建设统领全区经济,用规模化思维谋划项目建设。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原则,强化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和全程服务。一是三业并举,在项目开发储备上取得新突破,瞄准“大、高、外”,不断提高项目策划、设计、包装和运作水平,做到适合投资者口味,符合区情和发展要求,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围绕冶金、炭素、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包装引进5-7个不锈钢制品、特炭、新型墙体材料等工业大项目。三是发挥优势,围绕新星天然植物公司、益民集团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装引进2-4个农业工业化项目。四是创新思路,围绕提升服务业水平和档次,包装引进1-2个以楼宇经济为发展业态的新项目。五是体现特色,围绕桦皮厂地热资源、左家山地资源、土城子雾淞岛、东福生态庄园,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包装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六是下大气力,强化投资建设对加快发展的支撑作用,提供条件优越的项目承接载体,全面查找投资增长点,确保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二,把握难点抓调整,力创产业集聚新活力。突出抓好“工业带动”,坚持围绕配套办工业、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国有集体企业存量资产办工业,培育和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工业核心产业和新兴工业生产体系。依托松花江实业、多维公司、铁合金集团、吉炭集团等企业,改造提升冶金、新型建材、汽车配件等传统支柱产业,开发一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盘活木糖醇厂、二酒厂、麻棉厂、淀粉厂等闲置资产,培植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实施“骨干企业再造”和“再造骨干企业”两大基础工程,重点扶持左家特研制药、瑞宝车灯、亿兴木业、富康木业等工业企业,年内新培植3户利税超500万元的企业,力争培植出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集团。加快培植松花江实业有限公司、双吉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等企业进入规模工业,确保规模企业发展到50户以上。树立“名牌兴企、品牌强区”的思想,进一步提升“大荒地”、“蝾螈”、“新星色素”等企业品牌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加速三产集聚和簇群发展,重点扶持大福源超市、国贸购物中心、大商集团百货大楼、乐购超市等商业企业,使其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商贸业龙头企业。同时,拓展三产发展空间,大力发展以商务、商贸楼为载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楼宇经济,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效益;搞好车站东广场地区和解放大路新兴商业区的统筹开发;推进哈达物资批发交易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招商与建设,打造幸福商业圈;做好新昌超市二期工程协调工作,促其尽快投入运营。

第三,挖掘潜能抓招商,开创对外开放新篇章。把招商引资摆在经济工作的“龙头”位置,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大力度。一是调整招商策略。在指标分配上,向经济载体和发展空间充足的区域倾斜,逐步减少区直各部门的招商指标;在服务上,向新项目、新投资企业倾斜;在工作重点上,向培育、扶持、壮大民营企业倾斜。同时,组建精干的招商队伍,抓好专业队伍招商,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收集信息

上一篇:中学生寒假登山日记600字下一篇:我曾经作文3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