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的同义词

2024-04-26

圣人的同义词(共8篇)

篇1:圣人的同义词

圣人的同义词

仙人、神仙、贤人、伟人

圣人的反义词

凡人

基本解释: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圣人的造句

1、在安利小姐看来,牧师都是圣人。

2、圣人说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3、他是一个圣人。

4、孔子被认为是古代中国最伟大的圣人。

5、我不是圣人。

6、他对于自己的制鞋工作,比七大圣人还要满足。

7、现在,她觉得这个人很了不起,象是一位圣人。

8、要是大主教们被人赶出了教堂,哪怕是被天上的圣人赶走的,难道他们会高兴吗?

9、罗密欧圣人和信徒没有嘴唇吗?

10、人如果能控制他自己的心便是圣人。

[圣人的同义词]

篇2:圣人的同义词

“中古之时”,这个不是现代历史学的中古了。黄帝距离我们四千多年,他讲的上古、中古,距离我们已有很多万年。“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比“真人”次一等的,“淳德全道”,道德非常高明。“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他的行为一切,跟天地阴阳,春夏秋冬配合的。这个问题很大。孔子在《易经》上也讲到这个事,天地阴阳配合,“调于四时”。“去世离俗”,出家人离开世俗。“积精全神”,专门去修持。“游行天地之间”,修成功了以后有神通,随便在整个太空里头活动,不要买飞机票,下要坐太空船。“视听八远之外”,没有空间、时间的限制。他有天眼通、天耳通,可以看到、听到一切,这种人叫“至人”。“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这是由修道练身体来的,“亦归于真人”,也算是“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这是黄帝提出来的问题。其次,就是儒家所讲的圣人,“处天地之和”,不修道,不做工夫,生活于自然之间。“从八风之理”,不过注意冷暖气候的调整,注意卫生及个人身体的环境保养。“适嗜欲于世俗之间”,一样的喝酒、吃饭、吃肉,还有嗜好。换句话说,一样的抽烟、喝酒吧!(众笑)但是有个条件,心理上没有仇恨人,没有发脾气,没有恼怒,绝对没有嗔恨的心理。在佛学里讲就是有“慈悲心”,有爱人的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所以呢,也不出家,同普通人一样穿衣、吃饭。“举不欲观于俗”,但是他的行为略有不同,不像普通社会一般人,拚命去赚钱,拚命去做官,他都避开了。“外不劳形于事”,尽量做到生活恬淡、清静。“内无思想之患”,不但没有仇恨、怨尤的心理,他的思想是非常宁静专一的。“以恬愉为务”,每天都是快乐的,人生是乐观的。

拓展阅读:经典的《内经》养生名言

1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释文:我已经知道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和气的变化有关。大怒使气向上逆行,大喜使气涣散,大悲使气消损,大恐使气下沉,受惊使气紊乱耗损,思虑过度使气郁结。

2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释文:心脏蕴藏着人体的神,肺脏蕴藏着人体的气,肝脏蕴藏着人体的血,脾脏蕴藏着人体的肉(形),肾脏蕴藏着人体的志。五脏各有不同的分工,而形成了有机的人体。但人体只有精神畅快,气血才能流通正常,并与内部的骨髓相联系,才能使五脏和全身的功能正常协调,从而形成一个身心平衡的健康人体。五脏是人体的中心,五脏与身体各部分之间以及五脏之间的联系,都是由经脉运行气血,使身体各部分之间发生联系,协调全身的功能。如果气血的运行发生障碍,各种各样的疾病就要产生了。所以,必须保持经脉的畅通无阻。

3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释文:意志调和,就会精神集中、思维敏捷,魂魄正常活动而不散乱,没有懊悔、愤怒等过度的情绪刺激,五脏的功能正常而免受邪气的侵袭。

4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

释文:在诊断疾病之前必须先询问病人有关的生活情况。如果病人以前地位高贵而后来失势变得卑贱了,这种病人往往有屈辱感,情绪抑郁,即使没有遭受外界邪气的侵袭,疾病也会从身体内部产生,这种病叫做“脱营”;如果病人以前富有而后来贫困了,这种病人往往在饮食和情绪上受到影响而产生疾病,这种疾病叫做“失精”。这些疾病都是由于情绪不舒畅,五脏之气郁结而形成的。

5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释文:所以明智之人的养生方法,必定是顺应四季的时令,以适应气候的`寒暑变化;不过于喜怒,并能良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节制阴阳的偏胜偏衰,并调和刚柔,使之相济。像这样,就能使病邪无从侵袭,从而延长生命,不易衰老。

6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释文: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所以,悲伤、哀怨、愁苦、忧伤的情绪会牵动心神,心神不安就会使五脏六腑都受影响。

7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释文:卫气在白天行于阳分,人处于清醒状态,夜间卫气入于阴分,人就能入睡。如果卫气不能入于阴分,而经常停留在阳分,就会使卫气在人体的阳分处于盛满状态。相应的阳跷脉就偏盛,卫气不能入于阴分,就会形成阴气虚,阴虚不能敛阳,所以就不能安睡。

8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释文:人的心情高兴时,营卫之气运行通畅,但过度喜悦可以使心气涣散,所以说喜则气缓。

9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

释文:人生长到十岁的时候,五脏发育到一定的健全程度,血气的运行完全均匀,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源是肾脏的精气,精气从下部而上行,所以喜爱跑动。

10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释文:人体脏腑的功能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拿一个君主制的朝廷君臣职能做比喻的话,那么心脏就好像地位最高的“君主”,它具有主导和统率全身各脏腑功能活动,并且使它们相互协调,人们的聪明智慧,都是从心脏产生出来的。

11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释文:到了四十九岁左右,任脉空虚,冲脉的气血衰弱,天癸竭尽,经闭不行,机体衰老,便没有生育能力了。

12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别气者,心主之气也。

释文:周身的十二经脉以及与之相通的三百六十五络脉,其所有的血气都是上达于头面部而分别入于各个孔窍之中的。其阳气的精微上注于眼目,而使眼能够看见东西;其旁行的经气从两侧上注于耳,而使耳能够听。

13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释文:邪气侵犯人体而产生病变,有的先发生在阴经而后才影响到阳经,有的则先发生在阳经而后才影响到阴经。先发生在阳经的病变,多数是由于遭受了风雨寒暑等外邪的侵袭而引起的;先发生于阴经的病变,则多数是由于饮食失调,生活起居没有规律,*过度以及情绪波动剧烈等内因所导致的。

14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释文:所以明达事理的人,懂得调和阴阳的重要性,不做对养生不利的事,而能顺乎自然,以安闲清静为最大快乐,使自己的精神意志始终保持无忧无虑的境界,因而可以长寿。这就是聪明人的养生方法。

15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而不止。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而不收。

释文:所以怵惧、惊惕、思考、焦虑太过,就会损伤神气。神气被伤,就会经常出现恐惧的情绪,并使五脏的精气流散不止。因悲哀过度而伤及内脏的,就会使人神气衰竭消亡而丧失生命;喜乐过度的,神所就会消耗涣散而不得藏蓄。忧愁过度的,就会使上焦的气机闭塞而不得畅行;大怒的,就会使神气迷乱惶惑而不能正常运行;恐惧过度的,就会使神气流荡耗散而不能收敛。

16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释文:人体中的阳气,还可因为大怒而运行紊乱。阳气过分上逆,使形体正常的协调关系遭到破坏,血液就会随着阳气上逆而郁淤头部,从而使人发生昏厥,成为“薄厥”病。

17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释文: 大怒会使肝气上逆,血液也随气向上逆行,病情严重的,可以引起呕血,如果肝气影响到脾胃的消化功能,还可以导致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的飧泄病。所以说怒则气上。

18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

释文:至于五脏的咳嗽,是由于五脏各自在所主管的季节受邪气侵袭,发病而产生咳嗽。因此,如果不是在肺脏所主管的秋季发生咳嗽,则是其他脏腑受邪气侵袭而转移到肺,引起咳嗽。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体的五脏和季节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所以,五脏在各自主管的季节中受寒邪侵袭,就会产生疾病。轻的容易造成咳嗽,重的会造成腹泻和腹痛。一般在秋天肺脏先受邪气侵袭而引起咳嗽;在春天肝脏先受邪气侵袭,然后再影响到肺,产生咳嗽。

19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释文:人在睡觉的时候,对血液的需要量减少,因而就有部分血液贮藏到肝脏;而当人体从事各种活动时,血液便又及时地运行到所需部位。所以眼睛得到血的营养,才能看见东西;脚得到血的营养,才能走路;手掌得到血的营养,才能握住东西;手指得到血的营养,才能灵巧使用。

20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释文:发怒会使气上逆而蓄积在胸中,气血运行失常而留滞,使皮肤、肌肉充胀,血脉运行不畅,郁积而生热,热又耗津液而使肌肤消瘦,所以形成消渴病。

21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

释文:喜怒等情绪不加以节制会伤害内脏,五脏属阴,所以内伤五脏而导致的疾病起于阴。

22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主苦,治之以胆募俞。

释文:人的肝脏好比是将军,主管出谋划策;胆好比是公正的法官,主管判断。肝胆的经脉都经过咽部,所以咽部就像是肝胆的信使。患胆瘅的病人,常常是多虑而少决断,造成胆的功能失常,胆汁上溢而出现口苦。治疗时应针刺胆经的募穴、俞穴。

23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

释文:从高处坠落跌伤,就会使瘀血留滞于内。若此时又有大怒的情绪刺激,就会导致气上逆而不下,血亦随之上行,郁结于胸胁之下,而使肝脏受伤。

24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释文:胆胀病,胁下胀满疼痛,口苦,常作深呼吸而叹气。

25木郁之发,太虚埃昏,云物以扰,大风乃至,屋发折木,木有变。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

释文:木气过分抑制土,土气被郁已极而复气发作起来,会导致山石雷变,天昏地暗。这样的气候条件,人就容易患心腹胀满、肠鸣等疾病。

26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

释文: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静自如,让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喜悦的情绪。

27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释文:肝脏是耐受疲劳的根本,它能贮藏血液,并且可以根据人体活动的需要而调节血量,肝血充足,人就不容易疲劳,由于“魂”必须藏在血液中,因此,也可以说肝脏是藏魂的地方。

28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释文:按一般生理过程来讲,女子以七年为一个发育阶段。女子到了七岁左右,肾脏的精气开始旺盛,表现为牙齿更换,毛发渐盛;到了十四岁左右,对生殖功能有促进作用的物质——“天癸”,成熟并发挥作用,使任脉通畅,冲脉气血旺盛,表现为月经按时来潮,开始有了生育能力。

29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

释文:过度恐惧会损伤肾脏,肾脏所贮藏的精气也会被损伤。肾的功能受损伤则人体上部闭塞不通,下部的气无法上行,停留于下,使人体下部胀满,所以气无法运行。

30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释文:肾主水,其主要功能之一是藏精,精气除来源于与生俱来的“先天之精”外,还需其他脏腑“后天之精”的充养,所以五脏的精气充盛,肾脏的精气才能盈满溢泻。

★ 古代圣人格言

★ 想做圣人现代散文

★ 寻找圣人阅读答案

★ 鲁迅散文集《野草·求乞者》原文

★ 中国历史上的十四个圣人

★ 老圣人阅读题答案

★ 给圣人夫子写的一封信

★ 原来诗歌

★ 诗歌精选

篇3:孟子的圣人观评析

孟子的圣人标准有所降低, 数量也大大增多, 承认即使没有“君临天下”, 只要有崇高的道德也可成为圣人。在这种理论指导下, 尧、舜、禹、文、武是圣人, 周公、伊尹、伯夷是圣人, 而对于孔子的圣人的地位, 孟子的评价最高, “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认为孔子“贤于尧、舜远矣”, 这样就把孔子抬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同时也指出, 即使是圣人, 也有缺陷与过失, 并举周公不察“三监之乱”的例子来说明“圣人且有过与”, 只有能改正, “民皆仰之”。这样, 孟子的圣人更加真实化、普通化, 这也是孟子圣人观的一个基点。而且孟子主张人人皆可善, 那么很自然的结论就是尧舜也是人, 与凡人同性, 只要肯下功夫, 扩大自己的善性, 发扬自己的善端, 就能达到尧、舜的境界。在此基础上, 孟子进一步的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尧舜的观点。“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 有诸?’孟子曰:‘然’……‘亦为之而已矣’”。但是这里有一个不同, 《孟子·告子上》“尧、舜, 性之也;汤、武, 身之也”, 尧、舜的天性是生来就完美的, 而其他人只要经过培养, 也是可以成为尧、舜的。

圣人的作用是很大的。孟子认为社会的治乱安危, 决定于圣人的存否, 圣人出, 则天下治, 圣人没, 则天下乱。“尧、舜既没, 圣人之道衰……”。圣人的作用还表现为对人民的道德教化和熏陶, “闻伯夷之风者, 顽夫廉, 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 薄夫敦, 鄙夫宽, 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 闻者莫不兴起也。”孟子认为, 圣人的道德楷模作用的形象对于世人提升其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能够使世风为之一变。而孟子所生活的时代“世衰道微, 邪说暴行有作”正是因为没有圣人的缘故, 那么谁是圣人呢?孟子比较隐晦地指出来了。“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 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 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 然而无有乎尔, 则亦无有乎尔”, 同时还指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 七百有余岁矣, 以其数, 则过矣;以其时考之, 则可矣, 夫天下未欲平治天下也, 如欲平治天下, 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 孟子不仅仅把自己看成是继承圣人之道的孔子的继承人, 而且认为自己堪称是像汤、武一样应运而生的平治天下的救星。

至此, 孟子完成了对孔子的圣人观的改造, 形成了自己系统的圣人观, 也是为自己思想所服务的圣人观念。

孟子所处的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战国时期, 诸侯国之间彼此攻伐混战, 为了能在战争中夺取胜利, 纷纷招揽人才。有作为的国君招徕并敬重所谓的贤士, 使为自己效劳;一些大臣也常常向国君举荐人才, 以谋富国强兵。因此在战国时期出现了布衣卿相之局和礼贤下士之风。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 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从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 著书立说, 议论政治, 阐述哲理,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孟子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居, 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与其他的游说之士一样, 孟子游历了宋、滕、魏、齐等国, 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希望能够被国君赏识, 施展自己的抱负, 实现其理想。他从性本善的理论出发, 主张当世的国君应该效法先王, 通过实践“王道”和“仁政”来实现社会的安定。而先王即尧、舜、禹、文、武, 他们虽然受到人们敬仰, 但在孔子眼中, 他们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圣人, 圣人境界遥不可及, 当世的统治者再怎么努力, 做得再好也不可能成为圣人。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统治者是不会感兴趣的。战国时期统治者所感兴趣的是如何使自己的国家强大, 如何使自己国家的领土扩大和在对外作战中获胜。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 孟子对孔子的圣人观进行了改造, 使圣人现实化, 这样统治者只要遵循圣人之遗志, 就可以像圣人那样平治天下, 流芳百世。经过改造, 孟子的学说得到了一些国君的认可, 比如说滕文公, 经常向孟子请教一些治国之事。孟子告诉滕文公强弱之势是可以改变的, 关键在于行仁政, 得民心, 如果真的做到了, 弱者就可以变强。而对于是否能做到圣人之为, 孟子引颜渊语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又引公明仪话曰:“文王我师也, 周公岂欺我哉?今滕, 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 尤可以为善国。”统治者只要能够像圣人学习, 努力做到圣人之为, 何愁国家不治, 民众不富?这就是孟子的政治理想。同时孟子也希望通过圣人的教化作用来改变当时“以力兼人”“以富兼人”的局面。

总而言之, 孟子的圣人观体现其“圣人救世”的历史观, 是对无序、荒谬的社会现实的批判。中国历史上一直是霸道政治不断、暴君辈出, 而中国人所希望的是“圣王”的乌托邦盛世, 即由圣明的君主施行仁政, 安定社会。孟子将这种美好愿望与儒家思想、社会现实想结合, 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圣人观, 游说于战国各个国家, 期望能实现其政治理想与愿望, 但是处处碰壁, 不受到重视, 没有一国采用他的主张。《史记·孟子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孟子“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汉代桑弘羊也说“孟轲守旧术, 不知世务, 故困于梁宋”。 (《盐铁论·论儒篇》) 。孟子的这些主张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虽进行了一些调整但力度不大, 战国是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 孟子的“仁政王道”根本不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中实施, 这应该是其不得施展抱负的根本原因。

摘要:孟子是先秦时期的儒学大家, 圣人在儒家思想中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因此研究孟子的圣人观对于剖析儒家思想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从内容及其形成原因来分析孟子的圣人观。

关键词:孟子,圣人,原因

参考文献

[1]金良年, 孟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张奇伟, 亚圣精蕴—孟子哲学真谛[M]。人民出版社1997

篇4:孔圣人的饮食

“八不食”

孔子提倡“八不吃”———“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这八不食分为三类。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新鲜的菜蔬不吃。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佐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专家建议:所谓“病从口入”,吃的东西不对,最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冬去春来,天气逐步炎热潮湿起来,微生物活跃,容易引发食物腐败变质,故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变质发霉食物及不洁瓜果;不吃或少吃隔餐食物,有剩饭剩菜应及时放进冰箱,隔餐食物或买回的熟食应重新煮透、热透再吃;生熟食物要分开储存,尽量在2~3 d内就吃完,不要储存过久。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饮食卫生方面的操行,不得不说孔子是我们现代人的典范。

此外,孔子提倡吃应季的食物“不时不食”,而在《黄帝内经》中也有一句名言叫作“司岁备物”,就是说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采备药物、食物,这样的药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气,气味淳厚,营养价值高。在中医看来,食物和药物一要讲究“气”,二要讲究“味”,它们的气味只有在当令时,即生长成熟符合节气的时候,才能得天地之精气,如果不是应季的食物,它就没有那个季节的特性,那么它的健康价值就会因此改变。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现代社会中的确已经被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所包围,而且已经没法再离开它们了。杨宏志提醒,在食用反季蔬果时,应注意阴阳平衡,夏季阳热较盛应少吃燥热的食物,冬季则应少吃寒凉的食品。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胜”就是胜过、超过的意思,“气”就是主食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各种美味的肉类非常之多,但是吃的时候不能让肉食总量超过主食的总量。在孔子看来,好好地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的食物的比例,也是君子饮食要注意的地方。

专家建议:孔子不提倡“耻衣恶食”,“恶食”意即挑食、偏食,与饮食上“食不厌杂”的现代营养学上的科学配膳、平衡配膳的理论是一致的。按照营养保健要求,膳食中不可忽视食物纤维,膳食上不偏食,荤素结合,粗细搭配。这样就可能获得较为全面的营养,它将极大地促进人类的健康。

《皇帝内经》中说到“兹食肥甘足生大疔”,意思是过量吃肉就会产生疮疡类的疾病,现代研究也发现过量吃肉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病、癌症及慢性疾病复发密切相关。专家认为,饮食不能没有节制,按照国际标准来说,每餐应1/3是素菜、1/3肉、1/3主食,这样的食物搭配最合理。肉类多了容易产生毒素,损害肝胆,对于有炎症、肝胆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更应减少吃肉,甚至是戒肉。

“不撤姜食,不多食”

意思是说,每次餐桌之上,都必须要有生姜吃,但是每顿饭都不能多吃生姜。民间有种说法“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道出了夏季吃姜的好处,那么姜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让孔子也大为推崇呢?又该怎么吃才正确呢?

专家建议:生姜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多用治感冒轻症,煎汤,加红糖趁热服用,往往能得汗而解,也可用作预防感冒药物。生姜发汗作用较弱,常配合麻黄、桂枝等同用,作为发汗解表辅助的药品,能增强发汗力量。此外,生姜还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也可治胃热呕吐,配合半夏、竹茹、黄连等同用。生姜能解鱼蟹毒,单用或配紫苏同用。

中医认为应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吃姜的好处是温养脾胃和全身阳气,对冬日畏寒怕冷人群尤为适合,但吃多则易伤阴助火。

“唯酒无量,不及乱”

孔子酒量不大,电影《孔子》中他向鲁君请命救下漆思弓后,就有孔子与子路等一班弟子一同畅饮的镜头。不过他都能自我控制、适量而饮,是所谓“唯酒无量,不及乱”。

专家建议:交际应酬中,喝酒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但酒的乙醇是肝脏的“克星”,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会损伤肝细胞,导致酒精肝、肝炎、肝硬化、肝衰竭以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如果避免不了要喝酒,就应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空腹喝酒,古语有云:“空腹盛怒,切勿饮酒”,认为饮酒必佐佳肴,唐孙思邈《干金食治》中也提醒人们忌空腹饮酒;喝酒前可适当吃些水飞蓟类制剂或辅肝药,减少肝脏的负担;喝酒有度,切忌喝得大醉,以免急性酒精中毒,如在一段时间内喝酒特别多的,应注意要定期到医院保健体检。

篇5:企业的圣人读后感

今学期、いろいろな文章を読んだが、一番深い印象を残るのは『企業内の聖人』と言う文だ。読んだ後、私は今まで認識した「聖人」と言う言葉をも一度考えているんだ。文章の主人公は企業内の普通の一員で、いつも「社のために、心血を注いでがんばります」と言う言葉に生きがいを感じている。そして、酔っ払いとしてもほかの人にひきかえ、会社や上役や同僚の礼賛をやる根から善良な「聖人」だ。しかし、熱心とか、誠実、正直さや愛社心、そういった徳目と企業内での能率とが彼の上において一致していないのだ。そして、彼を社長まで祭りあげるんだ。結局、彼はあんなとめどなく湧き出る愛社心を生かさないところに窓から飛びおって自殺してしまったのだ。

事実によって、たしかに彼は自殺なんだが、本当は、殺されたんだと思う。犯人は会社のみなさんまたこの社会といってもいい。この会社では、最初から、この「聖人」善良さを強調して入社されたんだ。そして、入社してから、上役も同僚もみんなは彼を非能率きわまると思ったが、熱意と誠意の結晶のような彼に同情して、本人の前に冷酷にはならないように彼を守っていた。首にしたりするどころか、文句もまったく言わなかった。そして、あえて彼を社長まで昇進させて、悲劇になってしまった。驚くのは最後までにもみんなは自分が同情過ぎるという見えない手で彼を殺すことに気づかなくて、また彼を「神がつかわされた救世主」と思われたんだ。ほんとうに気の毒なことったらありませんです。もし最初から失意と絶望をさせる可能性があっても彼に本音を言って、勧告して、お互いに理解して、そういうところにいたることもないだろう。

篇6:《内经》中“圣人”的养生法

人与社会保持和谐关系,这是又一个重要的养生法则。人际关系融洽,可以使人感受到亲情、友情的温暖,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这对人体的生命运动过程将会产生良好的影响。

《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曾谈到上古真人、中古至人、圣人、贤人的不同养生法。有人认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这是练功的不同层次,从贤人到圣人,显示功夫层次的不断提高。这是很大的误解。实际上,这是三个不同的养生类型:上古真人那种“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刻苦修炼,可以说是属于“慎修型”;中古至人那种“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的养生法,可以说是属于“超脱型”;而圣人的“适嗜欲于世人之间”,“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则可以说是属于“世俗型”。至于贤人,他们是“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他们只是学习上古真人的养生法而功夫还未达到上古真人的境界,他们没有自己独特的修炼特点。

圣人这种“世俗型”养生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他们把养生方法同日常生活紧扣一起,他们是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进行身心养护的。他们既没有像上古真人那样进行系统的、刻苦的修炼,也没有像至人那样去世离俗、潇洒自在以积精全神。《内经・上古天真论》是这样记述圣人养生法的:“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敞,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下文试从四个方面来诠释圣人养生法的特点。

一 顺应自然,与大自然保持和谐关系

健康的本质就是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形与神的和谐,脏腑气血阴阳的和谐,这就是健康。可以说,人们的养生实践,就是为了调整和维护这种和谐。

上述圣人的养生实践首先就是强调要处理好人同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到“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所谓“处天地之和”是指要选择、争取最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来生活,让个人的身心跟大自然保持最融洽的关系。比如优美的绿野,清澈的溪流,肥沃的土壤,宜人的气候等等,不但能给人带来清新舒畅的感觉,而且还会对生命的运动过程产生重要作用。《内经》说:“天之在我德也,地之在我气也。”德流气落而生者也。天德地气泛指阳光、空气,以及适宜的气候、水、土壤及其它人类生存所需的自然条件。人作为宇宙万物之一,其生命活动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盛衰相适应,有同步变化的规律。所以圣人养生,十分重视对生态环境的选择和安排。

所谓“从八风之理”是指要顺从自然的变化法则。八风原指东、南、西、北和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方向之风。王冰注云:“所以处天地之醇和,顺八风之理者,欲其养正,避彼虚邪。”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其一,要尽量顺从、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包括一年四季节候的变化和每天的气候变化。因为人气与天地气相通,“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素问・六微旨大论》)《内经》根据自然界“养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四气调神”的具体措施,倡导“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这正是强调顺从自然变化的重要性。其二,不要与大自然顶抗,要尽量避免大自然对人们不利的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如果忽视适应大自然,甚至与大自然顶抗,那便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所以《内经》强调“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二 融入人群,与社会保持和谐关系

人与社会保持和谐关系,这是又一个重要的养生法则。人际关系融洽,可以使人感受到亲情、友情的温暖,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和幸福,这对人体的生命运动过程将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如果人际关系紧张,它便会成为心理应激的应激源,由此产生的苦恼、焦虑、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灵枢・口问》说:“夫百病之始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上述圣人在日常养生实践中便十分重视融入人群,同社会保持和谐的关系。具体说,有如下三个方面的表现:

1,少私寡欲,善于自我克制。人总难免有种种私心和欲望,但这种私心和欲望绝不能影响乃至损害他人的利益,否则冲突和纠纷便难以避免,从而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所以老子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说圣人“适嗜欲于世俗之间”,就是指他们能够做到少私寡欲,善于自我克制,能够尊重他人的利益。这样,便会带来融洽的人际关系。

2,随和、理智,乐于和他人相处。在人际交往中,态度随和,处事理智,不傲慢粗暴,不感情用事,这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上述圣人在待人接物中,便能做到“无恚嗔之心”,即不但从不发脾气,而且压根儿就没有产生恼怒、责怪他人的思想活动。他们从心底里尊重他人,敬爱他人,于是也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敬爱。正如古人说的:“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他们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并从相互关怀、相互支持中获得安全感、舒适感和满意感。说圣人“行不欲离于世”,表示他们不愿离世脱俗,让自己处于孤立闭锁的生活状态。

3,举止低调、踏实,既不炫耀于人,也不受世俗牵制。一个人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如果做事张扬,作风浮夸,好自我表现,那就容易招惹是非,甚至会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上述圣人在日常生活中,“被华章,举不欲观于众”,就是举止低调、踏实的表现。这里的“观”是显示给人看的意思。圣人的举止不想显示给众人看,意味着既不想在众人面前自我炫耀,也不想受世俗的牵制。他们始终保持着低调、踏实的为人风格。这样,便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支持和欢迎,从而有利于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 劳作适度,重视形神保养

正常、适度地劳作与活动,可以使人体气血开口畅,筋骨强健;正常、适度地用脑,可防止大脑衰退,可以调节机体的功能,使其保持旺盛的精力。但是,如果劳累过度包括形劳和神劳,都会使形体、精神感到疲倦,甚至脏腑的运化功能会受到损害,直至积劳成疾。上述圣人在日常养生实践中,既“外不劳形于事”,又“内无思想之患”,他们十分重视形神的保养。

1,外不劳形于事。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劳作适度,劳逸结合。不论是劳作或活动,均应有一个符合健康的“度”,绝不能过劳。《素问・经脉别论》就指出:“生病起于过用。”由于人体脏腑、经脉、气血的功能活动和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如果“过用”,超过了机体自身的功能活动范围和调节能力,就会导致机体功能活动失常,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正气虚衰,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内经》一再强调要“行劳而不倦”,要“不妄作劳”。所谓不要过劳,包括劳作强度、时间的控制;劳作内容的合理安排,以及适当的、及时的体息。体息,有利于机体功能的恢复。

2,内无思想之患。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能善于保养精神。中医学认为,精神与形体协调一致,是人体健康长寿的根本保证。形体与神志,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健康和疾病都是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共同

作用的结果。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成天心事重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那将会对生理功能造成极大的伤害。古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不疲则气不乱,气不乱则身泰寿延矣。”孙思邈提出的“十二少”摄生原则中,前三少就是“少思”、“少念”和“少欲”。要想做到“内无思想之患”,就要志向淡泊,胸襟开阔,一切都能放得下;就要正常、适度的用脑,正常、适度地休息,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大脑功能超支。此外,还要经常让内心保持一片清静。只有这样,才能形神兼养,形健神旺。

四 乐观知足、拥有良好心态

“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这是圣人养生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所谓以“陪愉为务”,就是说,要把保持愉快的情绪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看待;所谓“以自得为功”,就是说,要把拥有知足自得的心态当作一种功业来看待。他们高度重视乐观知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1,要始终保持愉快的情绪。愉快的情绪不但能提高工作、劳动效率,能使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而且还能激发体内多种有益激素的分泌,从而提高机体的运化能力。而不良情绪则能极大地损害健康。《内经》一再指出,“百病生于气”,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事实证明,现有50%~80%的疾病与精神因素有关。因为任何恶劣情绪的刺激超过一定限度时,就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主要是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从而引起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使体内出现一系列的功能失调,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系统等方面异常现象的发生。所以每天都保持一副好心情,把愉快情绪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挫折,都能保持一种淡定、愉悦之情,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法宝。

2,要拥有知足自得的心态。常言道:知足者常乐。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知足之足,常足。”在人生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应对自己所处的位置有充分的满足感。这样,我们就能做到不奢求,不攀比,不心浮气躁,不好高骛远。“知足常乐”,就是要让这种满足感通过自我内心世界的调节,使之达到最高值。上述圣人正是把知足自得作为一种思想境界,一种人格修养来看待的。

篇7:《卑鄙的圣人曹操》读书笔记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东汉末年著名人物品评家许劭对曹操的风谣评语,流传千年,被世人铭记。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物,众说纷纭,争议不已。

《卑鄙的圣人曹操》拨开历史迷雾,以幽默的语言讲述一个官二代曹操的奋斗之路。阅读时与曹操的奸诈和智慧同行,随其成长过程一同体会东汉末年战乱前的历史起伏。的文字在把阅读快感激发到高潮的同时,也不禁被曹操及其身边人的谋略不断折服,感慨万千。

从小贪玩厌学、性子张扬的官二代曹操,在手腕过人的政客父亲曹嵩的溺爱下长大。其童年时,装中风逃避二叔曹炽督促学习的行为,在曹操眼中不仅不是顽劣,反而透着一股机灵劲,颇得曹嵩喜爱。但当某夜,曹操因机缘巧合救助了曹嵩的政敌何隅时,老谋深算的曹嵩不由得被惊了一身冷汗。为曹操分析利弊之时,得到的不是俯首贴耳,反而是儿子的冲撞抵抗。盛怒之下的曹嵩遂将其送往乡下四叔曹胤那里调教。

离开繁华的京城,远离朋友和舒适环境的曹操看似经历人生第一次低谷,但在这里他遇到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曹胤。在乡里颇有声望的曹胤帮其去掉顽劣习性,而且教会他读兵书,将其领进谋略的世界,为之后的人生铺好了路。

位列九卿的曹嵩利用人脉关系,将沉寂四年积累学识的儿子推进官场之门。自此,他的奋斗大幕正式拉开。随后初入官场的他因曾救助通缉的大学士何隅,而相继认识以后兵戎相见的袁绍、点拨提拔的贵人乔玄;也因熟读兵法、与众不同的政见而颇受两人好感,相继成为好友、忘年交,织起了自己的人际网。

成长初期的曹操仅是一个正直、有血性、喜读兵书的普通官二代。靠着五色棒的噱头,他做出些小小政绩而崭露头角。这些他有的,其他官二代也有。而不畏权贵棒打之的胆识,他有,其他官二代则没有,也不敢。因之他被报复调出京师,此为祸;因之他享誉京师,被皇帝记住后被提携,此为福。正所谓福祸相依,官场难测。

“21世纪,曹操是最认可的代言人。”王晓磊以深刻的笔触探究曹操时代众多风云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踏着众多雄韬伟略之人的心灵轨迹,追寻为官之术、为人之道。打开尘封的古典书籍,规避过往的历史教训,曹操,这么一个卑鄙的圣人,老少皆知。但众人对其生平、对其何以为曹操,何能至如此成就,这其中的来龙去脉却所知甚少。《三国》中那个寥寥数笔的曹操,在本书中被填骨充肉,将一个复杂、失真、充满争议的枭雄还原,将一个血肉丰满、立体精彩的曹操呈现于世人面前。

篇8:试析《老子》中的“圣人”形象

《老子》一书被一些人认为是“奇书”, 因为它告诉了“做人的道理”“如何明哲保身”“如何去战斗”“如何去商战”。于是乎, 《老子》成了一部“教人诈”的书籍, 成了一部“斗争的哲学”。这实际上是对《老子》的误解。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比较科学的态度。看待《老子》一书也一样, 应该从当时的背景环境来客观地、历史地对待。对老子的过度拔高和贬低、过度推论都是有失公允的。钱中文先生在谈论文学理论建设的时候说:“需要排斥近百年来中外文论中非此即彼的那种思维方式, 确立一种走向宽容、对话、综合、创新, 同时包括必要的非此即彼、具有一定价值的亦此亦彼的思维。”[1]

在《老子》 (1) 一书中, “圣人”这个词共被提及29次, 散见于22个章节。可以看到, “圣人”词在这个共81章的书籍中的位置。本文试从“文本”的角度来分析《老子》一书中的“圣人”形象。

二、圣人和道

(一) 圣人

从词源学上来看, 《说文》曰:“圣, 通也。”即于事理无所不通。在此基础之上, 段玉裁又指出“圣”的另一层含义:“凡一事精通亦得谓之圣。”就是说, “圣”既可以指人因通达存在的普遍原理而具有最高的智慧, 同时也意味着人由于精通存在的某一领域所获得的专门知识。在《老子》中“圣人”一词显然有着独特的意思。

(二) 道

“道”这个概念, 是老子的哲学基础, 陈鼓应先生在《老子今注今译》中详细分析了道的各种意义, 他认为“道”虽然在同章句中涵义不同, 但是可以贯通起来解释。陈先生把“道”的意义细分成三种情况加以解释:1.形而上的实存者;2.一种规律;3.人生的一种典范、指标或者典范。无疑在《老子》中, 圣人的形象也是以“道”的标准来设计的, 圣人负载了“道”的信息。如果说老子的“道”是个虚拟的问题, 那么以道为根基的圣人也是虚拟的, 老子的圣人形象实际上是老子所预设的, 是老子把现实生活中的体悟和理想都附在了圣人的身上, 在《老子》中圣人被塑造成各个领域的理想代表。因此, 这个圣人有点高高在上, 是一个完人, 以至于常人不可及, 有一些理想化、神秘化的特征。

这样以来, 如果说“道”是“体”的话, 那么“圣人”则是“用”。圣人, 是“道”的具体实施者, 是传“道”之士。“道”是《老子》这本书阐述的中心, 而圣人则是老子“道”的载体。

三、全知全能的圣人形象

老子笔下的圣人是个极其完美的形象, 这个圣人的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 在国家治理中的圣人

1.理想的国家和社会的图景。

《老子》中的理想状态是小国寡民, 老死不相往来。

2.理想的国民。

“弃智”“去欲”, 使民达到“不争”“朴”的状态。“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 则无不治”。 (第3章) “我无欲而民自朴”“归德于民”。 (第57章) “非其神不伤人, 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 故德交归焉。”等 (第60章) “德”为用, “道”为体。民“有德”, 就会形成“有道之治”。

3.对待人才, 要“常善救人”“无弃人”。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 故无弃人。” (第27章) 就是说要人尽其用, 不要让人才遗弃。

4.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理念的核心。

(1) 行“无为”之政。第28章中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有道的人要行不言之教, 善于行无为之政。第47章中强调了无为的观念:“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在第58章又讲:“其政闷闷, 其民淳淳。”圣人之政———“其政闷闷”, 就是一种清静、无为之政。

(2) “静”和“无事”都是老子“无为而治”的内容。《老子》第48章:“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 不足以取天下。”今译为:“如果能无为, 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治理国家要常清静不扰攘, 至于政举繁苛, 就不配治理国家了。”可见“无为”非“不为”, 而是反对“强为”、“妄为”, 老子主张的“无为”实际上是“善为”, [2]还是有为的, 并非纯粹消极的无为。第57章又说“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 人民就会自我化育、好静, 人民就自然上轨道, 我不搅扰百姓, 人民就自然富足。“无为之政”其实就是“自然而然”, 要合乎道, 合乎规律。

(3) 老子反对强为, 并认为强力为政必定失败。第29章中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 不可为也。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第58章中说:“其政察察, 其民缺缺。”“其政察察”, 就是繁苛、强为之政, 这就会导致“其民缺缺”, 导致老百姓的狡黠。

(4) “无为”还意味着不要侵扰百姓和朴素的民本思想。老子在第60章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圣人亦不伤人。”第66章中说:“是以圣人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

(二) 养生处事中的圣人

1.不争。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22章) 委屈反而能保全, 屈就反而能伸展, 低洼反能充盈, 敝旧反能生新, 少取反而多得, 贪多反而迷失。老子数列了几种生活中的现象。“曲”“枉”“洼”“敝”可以总结为“不争”。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正是“不争”之道。

2.“难之”的处事态度。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 故终无难矣”。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就会遭遇更多的困难, 圣人总是把事情看得很难, 因此终究没有困难。老子提醒大家要注意难易的问题, 面临问题要有“难之”的态度, 遇到事情要慎重对待, 认真准备,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积极的心态。

3.务实、处下的自我风格。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第63章) 对待大小、难易的问题的态度, 老子说, 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 天下的大事必定从细微做起。为事要审慎, 态度要务实。同时老子说圣人始终不自以为大, 因此能成就大的事情。这寓含着一种声音反对自大, 倡导谦虚和处下。“是以圣人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 (第66章)

这种处下的风格中包含着一种自知、自爱的人格。有道的人但求自知而不自我表扬, 但求自爱而不显高贵。“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第72章)

(三) 作为兵学家的圣人

1.厌战情绪。

第31章中说:“夫兵者, 不祥之器, 物或恶之, 故有道者不处。”兵革是不祥的东西, 大家都怨恨它, 所以有道德人不使用它。“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 以悲哀泣之, 战胜以丧礼处之。”兵革是君子万不得已而使用的, 胜利了不要得意洋洋, 要淡然处之, 出兵打仗要用丧礼的仪式来处理。在这里老子表达了对战争的态度。

2.同时《老子》的圣人有是熟知兵法的人。

(四) 具有理想人格的圣人

1.为政的心态积极。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第58章) 有道的人方正而不割人, 锐利而不伤人, 直率而不放肆, 光亮而不刺耀。“方”“廉”“直”“光”都是说有道的人为政有积极心态, 去救世, 对待人民“不割”“不刿”“不肆”“不耀”, 这反映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让民生息的朴素的民本思想和人道主义情怀。可以看出武断地把老子“无为”的思想说成是消极的思想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第78章) 承担国家屈辱的人才配称国家的主人, 承担全国灾祸的人才配作天下的君王。这种勇于承受的精神和为民请命的魄力, 不能说没有积极因素。

2.被褐怀玉的内在美。

“知我者希, 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第70章) 有道的人穿着粗衣而内怀着美玉。圣人在老子的笔下有着深厚的内涵, 没有慕恋虚荣的外表。

3.具有“无私之心”。

无所偏爱的心, 公平的处理事情。“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第5章)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第7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第49章)

圣人没有私心。“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第81章)

圣人不私自积藏, 没有私心, 具有博爱、救助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精神。

圣人要去欲, 要为“腹”, 即, 建立内在的宁静恬淡的生活。不为“目”, 即, 不要追逐外在的贪欲。“是以圣人, 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第12章)

4.真朴。

“朴散则为器,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鉴于当时的状况, 老子主张人们“知雄守雌”“谦下不争”, 要让人们返朴归真。第49章中说:“圣人在天下, 歙歙焉, 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5.去除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29章) 老子对“有为”之政提出警告, 强力治国、暴力把持都将导致国家灭亡。理想的政治应是顺应自然。

(五) 在认知和实践中的圣人

1.圣人不行而知。

第47章中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 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在对待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 老子认为, 圣人可以“不行而知”不实践可以获得认识, 认为:“其出弥远, 其知弥少。”重视内在的直观自省和自我修养。

2.圣人有着真诚的求知态度。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夫唯病病, 是以不病。圣人不病, 以其病病。夫唯病病, 是以不病。” (第71章) 老子批评了那种有欠真诚的求知态度, 认为在对待求知的态度上有一种心智上的真诚。

(六) 完美至极的圣人

1.圣人无败。

“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第64章) 圣人行无为之道, 故而无败。“以其 (指圣人) 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66章) 由于圣人行的是老子的完美的“道”所以圣人没有什么过失, 因此形成了这样一种无败的形象。

2.圣人无过。

圣人“无执故无失。” (第64章) 圣人不把持, 故而没有丧失。圣人是“无失”的完人。“圣人不病, 以其病病。” (第71章) 圣人没有缺点, 是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

3.圣人无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 故终无难矣。”圣人对待事情很审慎, 所以在圣人的眼中没有难事。

4.顺天行道、救世主形象。

“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第64章) 圣人补救众人的过错, 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变化而不加以干预。

5.为民拥戴的理想国君。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一个让人民不感到负累、不感到受害, 人民乐于推戴而不厌弃的国君形象。

6.圣人是孤独的。

老子在第70章中有点圣人自况的意味, 讲述了圣人的言论不被世人“知”, 主张不被世人“行”的孤独。“夫唯无知, 是以我不知。知我者希, 则我者贵。是以圣被褐怀玉。”

参考文献

[1]钱中文文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8.6, 第1版, 第四卷:290.

上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备课下一篇:神农山旅游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