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的同义词

2024-04-26

孤寂的同义词(共9篇)

篇1:孤寂的同义词

孤寂的同义词

孤寂,汉语词汇,其有两种意思1、指孤单寂寞。2、形容一个人没有人陪伴,感到孤单寂寞。或内心没有着落的感觉。

一、【同义词】

孤独、寂寞

二、【词语注音】

gū jì

三、【基本词意】

1、指孤单寂寞。

2、形容一个人没有人陪伴,感到孤单寂寞。或内心没有着落的感觉。

3、福建中南部大师寿终正寝时,一般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称为孤寂,说明修炼到一定程度且德高望重的人称为孤寂。

四、【英文翻译】

loneliness

五、【详细解释】

基本解释

[Lonely;] 孤独无依,寂寞无聊

火车不时在孤寂的小站停下来

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清· 袁枚《祭妹文》

详细解释

1、指孤单寂寞。

南朝宋鲍照《绍古辞》之六:“文袿为谁设,罗帐空卷舒,不怨身孤寂,但念星隐隅。”

唐于濆《旅馆秋思》诗:“旅馆坐孤寂,出门成苦吟。”

宋杨万里《梅花下遇小雨》诗:“绕花百匝不忍归,生怕幽芳怨孤寂。”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将东归,且喜同途不孤寂。”

王统照《纪梦》:“在这一群欢乐的女孩子中她是孤寂的、落寞的,如同从远处跑来的一个陌生人。”

2、形容一个人没有人陪伴,感到孤单寂寞。或内心没有着落的感觉。

六、【拓展延伸】

1、她伏枕啜泣以泄心中的孤寂。

2、黑夜重归孤寂。

3、在这么孤寂的地方没有书你是怎么过的?

4、只有世界广大无边的孤寂才足以作为它的量度。

5、就让我在那天空中飞翔,在它孤寂的浩瀚中。

6、她回忆说:“为了平伏孤寂难耐的情绪;为了平息见弃于人的恐惧,我那时在寻求爱,但是都找错了地方。”

7、这是一个在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中的巨大的危险:缺乏可以被刷新的,被重置的`孤寂。

8、我这一刻感到你的眼光正落在我的心上,像那早晨阳光中的沉默落在已收获的孤寂的田野上一样。

9、这孩子是上校在孤寂中的欢乐,但是那个外祖父蛮不讲理地要把他的外孙领去,口口声声说,如果不把那孩子送交给他,他便不让他继承遗产。

10、试着不要抱怨,但可以谈谈你的孤寂和受到的伤害,谈谈彼此关系中的缺失。

11、所以,许多人自愿给出时间来帮助教育贫穷的孩子,或者去探望年迈孤寂的老人。

12、例如,单人游戏能激发玩家产生关于士兵的孤寂的深刻而有趣的反思,这些现代战争的技术后的琐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味着死亡。

13、洛克乌德先生,当你初见他时,你也没想到,就在我说到的这个时期,他也还是和从前一样,只是更喜欢孤寂些,也许在人前话更少些而已。

14、她邀请我去她那里,我们在一起玩了好长时间,边吃着她做的夏季炒青菜,我们两人既感觉孤寂又感觉温暖,这时她问起了我要见的那个男人。那人曾和她约会过几次。

15、歌词更加黑暗,反复出现了关于死亡与孤寂的主题。

16、最好的老板们花时间与家人相处,在孤寂中冥想并且保持健康。

17、所以下次当您看到一只手形容枯槁伸出需要帮助或看到一个孤寂的老年面庞时,请不要再走开。

18、我想我该试着慢慢趟入孤寂,就像进入大海一样,然后一点点地把自己放入刺骨的寒冷中——先是脚趾头,接着到小脚,然后是腿。

19、整个世界都是那么郁郁寡欢,我的心宽敞得可以容下好多客人,但孤寂而凄凉,没有一处家居的壁炉。

20、当你们无法继续栖身于心灵的孤寂,你们将转而栖息于唇舌,而声音成为一种娱乐与消遣。

21、那么孤寂,那么可怜,干吗还要做这份工呢?

22、我认为这是一种许多人不理解的长期的、强烈的孤寂。

篇2:孤寂的同义词

可惜心里头,有定时的闹钟,提醒你有多落寞。”

—— 题记

不知从何时开始,觉得这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小小得只容纳得下自己,不愿跟别人提及自己的心情,也不想了解别人太多,就这样宁可让自己孤独,也让别人寂寞……心里在莫名地悸动,有些酸涩的痛感,那一眼望不尽的天涯深处,是看不透的苍茫失落,我在苍茫的时空里如飘散的幽魂一般,说不清几许落魄,道不尽多少懵懂,更不愿提及那还有一些说不出道不明的无奈和牵挂……

是不是害怕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去想起记忆中每一个今生都只能出现在记忆里的甲乙丙丁 ,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1颗、2颗 、3颗......直至串联成珠,莹莹悬挂在眼角, 然后装作很坚强的继续微笑。

是不是自卑的人总是会用心地呵护着自尊?我的骄傲一如从前用心的装饰着洒脱;空洞的眼神瞭望时间与空间的间隙,眨眨眼抚平曾被侵蚀的眼角,机械般拨动杂乱的刘海。然后像是站在照片机前拍照般轻轻吸气、慢慢呼气,1 2 3 微笑...

是不是每一个成长之时心都会像凤凰涅槃经历烈焰焚烧方可浴火重生?青涩的脸颊苍白懵懂一如从前般,在某个夜半时刻我一遍遍回忆演算得到与失去。 如果我有个盛满梦想的盒子,那么,现在它应该是空荡荡的,除了那一些谁为我圆梦的记忆.....

什么才是寂寞, 寂寞是笑靥后的思念?、是月半悬空孤寂夜徘徊的身影? 是长发公主静静伫立窗台望着城堡上空天灯的希冀?是游鱼羡慕飞鸟驰骋苍穹的身姿?

我想,我不是寂寞, 我只是一个人而已。

闲暇时,可以无所事事的看着斑驳的石墙被岁月割划出来的一道道痕迹;可以不知疲倦俯身细数一片片落叶红枫的经络;可以观白云、 闻清风、 嗅涩草。安静、安宁、 不快乐却也不悲伤。

我不是寂寞, 只是一个人而已。

在每个周末或者假期里可以静静的听歌、踟躇散步、用大把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在没遇见一个我愿为她撑伞的人之前在每个暴雨天不必带伞拼命奔跑; 可以一个人闲逛一整天直至夕阳的余光拖着一条长长的背影,即使形单影只。

“我的空虚害怕你的空虚,眼泪的寂寞将我淹没

幸福的空虚没有人懂,幸福的寂寞只有我懂

苦涩流下后,谁来教我怎么爱

幸福虽然寂寞,至少心酸会陪着我微笑

是谁流着眼泪的微笑让我不再寂寞...."

篇3:探微苏轼心中的孤寂与解脱

一、哀叹人生苦短, 忧惧生命无常

苏轼在经历“乌台诗案”后, 思想情感上受到很大的挫折, 由原来的想要“致君尧舜”以安邦, “西北望, 射天狼”以定国, 沦为“是处青山可藏骨”的阶下囚, 其情感落差可见一斑。元丰三年, 在与子由互为唱和的《西江月》中, 他感慨“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心凉, ”感叹人生的虚幻短促。元丰五年七月, 他和同乡道士杨世昌 (客) 在游览赤壁时, 借客人之口叹“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感怀生命的渺小短暂。在同年十月重游赤壁时, 又发出了“曾日月之几何, 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感叹。即景抒情, 明言景色变化之快, 暗蕴人生在世之短。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几年里, 诗文中多次有这样的抒怀, 为什么产生这样厚重的人生忧患呢?这和苏轼的人生经历有关。苏轼坐牢103天, 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在狱中诟辱备至, 命如悬丝, 幸得多方营救, 才得贬出。传苏轼入狱后, 和儿子苏迈秘密约定:若情况凶险性命堪忧, 送饭时就送条鱼;若案情平常, 就送他一般饭菜。苏迈如约送饭菜至牢内, 都无异样。一天饭菜按时送来, 苏轼打开一看, 竟是一份鲈鱼!万念俱灰之下, 遂挥笔写就两首绝命诗, 托付看守转交苏辙。谁知提心吊胆之下, 又送来了日常菜蔬。苏轼暗中探问, 才知儿子因故外出而把饭菜之事托付他人, 却未事先告知约定, 因而让苏轼虚惊一场。从这一段典故中可以看出, 苏轼当年狱中之凶险, 环境之恶劣。后贬居黄州, 生活拮据, 前途黯淡, 甚至失去了人身自由。但是, 从天而降的巨大灾难, 使他认识到人生之无常, 生命之卑微。由此可见, 诗中发出这样的感慨并非偶然, 实为情感发展之必然。

二、感慨仕途坎坷, 忧叹民生疾苦

苏轼在“乌台诗案”中受到朝廷排斥打击, 被贬黄州, 人生一片茫然。元丰五年十月, 他与客再游赤壁, 那时“时夜将半”, 眼前所见巉岩如“虎豹”、“虬龙”、“危巢”、“幽宫”……令人望而生畏, 心旌震荡, 客遂“不能从”, 自己亦“划然长啸, 草木震动, 山鸣谷应, 风起水涌”, 乃至于“悄然而悲, 肃然而恐, 凛乎其不可留也”。在这里, 苏轼运用了象征手法, 以“虎豹”、“虬龙”、“幽宫”等象征了人生之坎坷, 仕途之艰难;心中的压抑无处发泄, 则用“长啸”缓解;山川的变化, 亦可见草木为之含悲, 山河为之色变。作者虚言景物, 实写心中冤屈。他恐惧于仕途险恶, 也只能顺其风雨飘摇, “听其所止而休焉”。传统知识分子都把入仕实现政治抱负作为最高理想, 但人生险恶, 宦海沉浮, 不免志向难酬, 积郁难伸。无独有偶,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借梦境写出了自己仕途的坎坷, 他用“熊咆”、“龙吟”、“列缺”、“霹雳”……隐喻仕途的凶险;用“栗深林”、“惊层巅”、“丘峦崩摧”这些景物变化, 寄寓人生的震荡;又以“魂悸魄动, 惊起长嗟”, 写出了内心的怖惧。两位文豪有很多相同之处:同样的才华横溢, 同样受到朝中小人的构陷, 同样仕途之路坎坷不平。遂使二人以相同笔法, 抒发心中愤懑不平之气。就此点来说, 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苏轼并没有止步于此, 他心中涌动的依然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眼前如画的江山美景, 让他追慕周瑜“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的不世业绩;在苏州的田产被风潮荡平, 他却不以为意, 说“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他仿佛看到黄州雪后明年的“麦千车”, 而“人饱”将使我“愁无”, 这不禁让人想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高尚情怀, 虽说苏轼自己境遇坎坷, 心中惦记的却是国计民生, 这是何等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苏轼虽遭贬谪, 但“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仍表现了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身无分文, 心忧天下的高尚节操, 这不能不说是士人的楷模, 后世之垂范了。

三、寂寞犹如孤鸿, 悠闲宛若桃源

苏轼政治上的坎坷不平, 宦海中的升降沉浮, 影响到了他的生活态度。他初到黄州, 在家则杜门面壁, 消除“妄心”;出门则“扁舟草履, 放浪山水间”, 以求解脱。这一段人生经历, 在他心中留下的是深深的孤寂与忧郁。

一次酒醉后他回到居所, 几次敲门, 家僮都“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他手拄拐杖立于江边, 面对滔滔江声, 反思官场往事, 他要“忘却营营”, 他要“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这是他对人生的反省, 也是对以后人生道路的规划。当然, 他并不是要归隐, 而是要在黄州开始他新的人生。

但他的人生依然孤独, 越是夜深人静, 越显出孤独。在诗文中, 他形容自己“飘渺孤鸿影”, 那孤鸿“共为竹林会”, 那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他以“孤鸿”自况, 虽孤独, 但绝不随俗浮沉。他“醉拍手狂歌, 举杯邀月, 对影成三客”。他“起舞徘徊风露下”, 他与月共舞, 与影同行, 与酒共醉, 唱着一曲凄美的挽歌。这是一种对人生的宣泄, 也是一种对逆境的抗争, 更是一种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他没有沉沦, 面对坎坷境遇, 他随遇而安, 以田园生活为乐。闲暇之余, 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 以种田帮补生计。他喜欢这里的景色, “翻空白鸟时时见, 照水红蕖细细香”;他赞美百姓的劳动生活, “忽然浪起掀舞, 一叶白头翁”;他喜欢这里的田园生活,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田园劳作, 让他忘忧;欣赏美景, 让他展颜;农后余闲, 让他怡然自乐。

苏轼是个旷达乐观之人。他安守住心灵的家园, 虽然孤独寂寞, 但却宠辱偕忘、超然物外。他用这种方式守住了心中的那份宁静与平和。

四、纵情山水之乐, 显卓拔之不群

苏轼感叹生命之卑微, 仕途之险恶。但他一如既往地坚持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坚持着自己对国家和民生的关切, 他的人格魅力不仅于此。苏轼思想比较复杂, 儒、释、道兼而有之, 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让他顺其自然而不悔其志;“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让他刚韧坚强而积极用世。道家和佛家的影响让他超然物外而与世无争。他既有儒家的坚毅执着, 也有佛家的超脱虚无, 更有道家的率真自然, 形成一种全新融通的哲学思想和行为模式。

在《黄州寒食》其二中, 苏轼对他的生活状况有这样的描写“小屋如渔舟, 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 破灶烧湿苇”、“也拟哭途穷, 死灰吹不起”。据其中描写, 屋如渔舟, 缺衣少食, 可谓欲哭无泪, 欲诉无声, 人如槁木, 心如死灰了。但坚强的苏轼, 凭着他融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突围了。

靠饮酒、赏景、吟诗诵赋以解脱

在苏轼的诗歌中, 饮酒作诗章句比比皆是。“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而让他“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面对孤独, 则听“耳得之而为声”的“江上之清风”, 赏“目遇之而成色”的“山间之明月”, 可谓纵情山水, 吟诗诵赋, 饮酒为乐以度余闲。这是传统文人墨客遭到不幸, 试图解脱自己的常用途径。李白的“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杜甫的“千金买一醉, 取乐不余求”;陆游更是用“阮籍醒时少, 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 乘兴且长歌。”给自己饮酒找到了依据。我们看到苏轼很多诗歌都是在酒后创作, 大概找的就是“惟酒可忘忧”的境界吧。

靠哲理感悟而解脱

哲理诗词, 是我国古代诗词园地中的亮丽奇葩。一枝独秀而异彩纷呈, 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充满着知识性、趣味性和启迪性,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雄辩的说服力。

苏轼在《慈湖峡阻风》中说:“卧看落月横千丈, 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乡欹侧过, 人间何处不巉岩。”诗人说人生道路充满了“巉岩”, 即使是普通的日常生活, 也充满着复杂的矛盾, 它唤醒诗人:只有认识“巉岩”, 找到对付困难的方法, 才能游刃有余, 攻坚克难。在《前赤壁赋》中, 他借客人之口感叹“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但笔锋一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道出了万物皆永恒这一命题, 使客人“喜而笑, 洗盏更酌。肴核既尽, 杯盘狼籍”。

靠豁达的胸怀而解脱

苏轼的包容, 是一种坦然。他在《定风波》中说“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态度, 更是对人生坎坷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平和恬淡。苏轼的包容, 是一种旷达。他从黄州谪所被召回, 便前往金陵同王安石相会。这时的王安石正赋闲在家, 门庭冷落。听说苏轼造访极为感动。他亲往迎接, “野服乘驴, 谒于舟次。”二人同游蒋山, 诗酒唱和, 相处甚欢。后王安石赠诗, 苏轼酬和说“骑驴渺渺入荒陂, 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 从公已觉十年迟。”惟有这种旷达胸襟, 才会有苏轼和王安石的握手言和, 才能成就两位文坛大家的一段佳话, 为后人传颂。

苏轼贬谪黄州后, 历练成性格中的顺其自然和豁达乐观, 成就了他顺逆安处的淡定与平和;心中块垒的消弭, 则成就了他破茧化蝶后的豪迈、自由与奔放, 由此开创了他文学创作的新境界。“乌台诗案”之对于苏轼, 无异于他生命的涅槃。这种涅槃重生, 点燃了他生命中美的绽放, 洞启了他人生中的漫漫求索路, 这让我们看到一个尘封年代的剪影, 洗却铅华, 如流星般, 点亮了那个久远年代的诗画情怀。

参考文献

[1]王蔚编选《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清) 上疆村民2006年版。

[2]游国恩王起主编《中国文学史》1963年版。

[3]《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选编1989年版。

篇4:孤寂的群体

寂寞孤独谁人知

老苏的儿子、儿媳在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夫妇二人都享受澳大利亚政府提供的丰厚奖学金,生活无忧。求学期间,他们还添了个小宝宝。为了照看小孙子和体味一下澳大利亚生活,老苏带着老伴,千里迢迢从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城市赶到了堪培拉。

初次出国,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看着房前屋后的大片绿地、到处盛开的鲜花、五颜六色的小鸟,呼吸着清新空气,刚经历了国内沙尘暴“洗礼”的老苏夫妇对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赞不绝口。

然而,几天的新鲜感过后,夫妇二人觉得生活开始不对劲了。由于不懂英语,他们看不了电视,听不了广播,也无法与周围的人交流,只能翻翻满是繁体字的中文报纸来解决文化饥渴。

白天,孙子上幼儿园,儿子、儿媳上学,老苏夫妇每天面对四面空壁,实在寂寞无聊。不愿呆在屋里,又不会开车,两人只能在小区里转悠,每天都要在外面溜达两三个小时。

我们和老苏家住得很近,他们经常找我们来说说话,以解乡愁。一天,老苏夫妇转到我们门前,想进来坐坐,恰巧我们不在,正准备打道回府,突然发现住在我们房子对面的一个老太太从窗户里拼命挥手,招呼他们过去。两人进去一看,老太太神情委顿,身上、地上都是呕吐物。老苏急忙出去找人。走过几栋房子,看见一个正在修剪自家草坪的老头,老苏上前求助。尽管听不懂老苏的话,但看着他焦急的神态和手势,老头也明白了些,跟着老苏来到老太太家,打电话叫来救护车,还通知了老太太的儿女。

据事后了解,老太太得的是急症,如果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自从老苏夫妇救了老太太的性命后,这位孤僻的老太太对住在她附近的中国人都变得非常热情,常常是远远地看见我们就挥手问候。

随着时间的推移,澳大利亚的自然美景在老苏眼中越来越普通了,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想念与老伙伴们在大树下下棋、在公园里舞剑、在家门口品尝小吃的日子。终于,原本打算在澳大利亚呆半年的老苏夫妇,不到4个月就提前回国了。

像老苏夫妇这样不习惯海外生活,而愿意留在故乡的中国老人不在少数。毕竟老人们在中国已经生活了几十年,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和习惯,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那种寂寞可想而知。

你的生活我不懂

除了寂寞,中国老年人不愿生活在澳大利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异国文化的差异而导致的与小辈的矛盾。两代人的习惯、思维的不同,矛盾是在所难免的,这种矛盾在海外生活中愈发突出,因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已渐渐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老年人还固守着传统文化。

老王夫妇当年用半辈子的积蓄送儿子到澳大利亚攻读电脑,儿子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奋斗了四五年,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还找到一份收入不低的工作。

儿子写信说他已经买了车和房子,让老两口到澳大利亚来享福。在周围人艳羡的目光下,老王夫妇兴冲冲地来到澳大利亚与儿子团圆。看到儿子的新车和大房子,真是高兴。

然而不久,老王得知车和房子都是贷款买的,房子的贷款要20年才能还清,便埋怨儿子说:没钱日子就应该过仔细些,干嘛要背债过日子。儿子却说这叫提前享受生活,还告诉他澳大利亚人一般选择30年期的贷款,这样每月可以多有些闲钱出门旅游、去饭馆吃饭。

最让老王夫妇不满意的是儿子已经30多岁了,也不结婚,让他们享受不到含饴弄孙的乐趣。旁敲侧击了多次,儿子只是装傻充愣,不予理会。好在没有多久,儿子带回一个女孩子。只是两人没有结婚,却同居在一起。传统的老王对于没有结婚却住在一起,实在无法接受。决定和老伴儿一起给儿子做做工作。一天,夫妻二人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儿子和女朋友对他们的厨艺赞不绝口。老王的妻子趁机问儿子打算什么时候结婚。谁知那个女孩子却抢先说他们没有结婚的打算。话不投机,一顿家宴也不欢而散。事后,儿子告诉老爸老妈,在澳大利亚不结婚的人很多。一男一女生活在一起,可能是夫妻,也可能不是,但都被统称为“同伴”。

在澳大利亚的很多调查表上,配偶这一栏被“同伴” 两个字代替。但老王始终坚持男女生活在一起就应该结婚。观念的差异令老人与小辈的生活中出现不少摩擦,如果短期探亲,双方迁就一下,还可以有段愉快时光。对于移民海外的老人,为避免两代冲突,选择独居是明智之举。

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澳大利亚,当地人即使不读大学,找一份工作并不是件很难的事。由于社会福利高,澳大利亚人靠救济也能过上很不错的日子。但在很多中国老人眼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靠读书而成为“白领”永远是他们望子成龙最重要的一个内容。这种浸透到血液中的文化,常常成为他们的子女在海外锲而不舍、不懈奋斗的一个原因、一种动力。

在我们居住的小区附近有一家华人杂货店,一直由一对年轻夫妻打理。一天去买东西时,突然发现站在收款台前的是一位老人。老人白发苍苍,一举一动却透着一股书卷气。

闲聊中得知,老人是老板娘的父亲,姓杨。老杨来自上海,在国内曾是高级工程师,退休后被一家大公司聘用,继续发挥余热。几年没有见到远嫁澳大利亚的女儿,很是想念,于是决定来看看孩子,顺便享享清福。

到澳大利亚不久,看到女儿女婿每天忙忙碌碌,自己在家里吃闲饭,于心不忍,就到店里来帮忙。别看老杨在中国是高级工程师,在杂货店打工可是外行,加上他不懂英语,收款时,常常不是算错价钱,就是听不懂顾客的问题。顾客多时,更是手忙脚乱。老杨说在上海时可没有想到,到澳大利亚来还要在杂货店打工。与人闲谈时,老杨总是不忘描述上海现在发展得如何快,生活如何改善。

在澳大利亚,多大年岁都可以读任何学位的课程,只要是永久居民或加入澳籍,多数专业的课程收费都是象征性的。老杨的女儿、女婿开个杂货店,虽然忙点儿,但生活已经很不错了,有房有车。

但是老杨却仍然督促孩子们多读书、不要满足现状。在老父亲的鼓励下,女儿一边经营杂货店,一边继续在大学里读书,老板娘拿到硕士学位已指日可待了。

在海外生活的中国老人,尽管自己本身就遇到很多困难——环境陌生、语言不通、生活寂寞,但他们仍是尽可能地帮助儿女分忧解难,为他们做家务,照看孩子,甚至打工补贴家用,鼓励子女努力奋斗,为了一个更好的明天。

独特的文化,或多或少使他们成为独特的一群。

篇5:周末的孤寂诗歌

打车去郊外的.市场赶个早市

青青的麦田,黄了杏子

绿的瓜果躺着等待挑选

各种声音交织,惊醒了

夜里沉醉的都市

都是散发着清香的孤儿

舍不得这个绿那个红还有

摆成红绿相间的长蛇阵

从母亲的怀里来到了这里

葱白的胡须脱落了泥巴

红瓢披着绿衣裳

挺着大肚子凉了晨风

乡音“七毛一斤七毛一斤”

篇6:孤寂心灵的留言

我不知自己作错了什么,只知道在这一个喧闹的世界,我先得更加孤独了,无人关注,也无人呵护,唯有他的每一言,每一语,以及每一个眼神,让我的内心温暖了许多,也有了一丝的安慰。

在我心里,他占了大半部分。正因为这样,我对别人的眷恋毫无留存,自己的内心也似乎有着无数的秘密无人分享,我明白他知道我内心深处的孤寂,所以才每天不住得安慰我,努力让我开心,但是甚至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从何时起,我变得这样的无语,安静了好多。

也许是对的,我只是这个人海中小小的一滴,很难受到别人的关注,也很难会得到别人的认可,只有自己默默地,为自己那十分脆弱的生命变得稍加色彩,只有自己生活在那个毫无意义的梦里……

很想永远的睡去,像睡美人那样,也许我可以通过那独特的方式让自己减少一份孤寂,哪怕只减少了那么一点点,对于我来说,都会是上帝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

篇7:青花的孤寂散文

我记得天青色的烟雨,我记得那一袭青花写就的美丽。

一直喜欢青花瓷的雅,喜欢青花背后的故事。尽管,那种美丽是孤寂的,是让人心疼的美,可是,依旧对青花的喜爱不减。由青花瓷的旗袍,到青花瓷的饰品,再到青花瓷的茶具,还有那一朵朵用青花浇筑的莲。因为我知道,每一朵青花的背后都有一种决绝,因为那是用生命和执着写就的爱恋,那是用真情在红尘中沉淀而成的花,她带着伤心和泪水,她带着看一眼就让人心疼的美留存在人间。如果,你还能懂得。

后来,我知道了关于她的故事,知道了所有的爱情最终都是以悲剧来谢幕。从此后对她更是心生怜惜,只要看到青花的东西,便会在欣赏之余,买下来。我记得那年在淄博张店的旅游区看见了青花的饰品,一种相逢如故的惊喜让我买了好几件。尽管回家后,她们多数时间是静静的躺在抽屉的某个角落,尽管,偶尔也会把这些饰品戴在身上,再配上那身手绘的长裙和那件青花瓷的.上衣,那时,我看见一个从远古穿越而来的女子,带着些许的忧郁和无人能懂的心事,静静的落入在红尘里。那份清雅和拒人千里之外的疏离,只有真正懂的人才能明白那一袭青花背后的美丽。可是,那人在哪里?惆怅尽处空遗恨,有缘情深难相遇。终究是落入一声声的叹息。艺术和精致是青花的灵魂,心碎的美丽是她的执着和爱的泪滴。

她的美,与我们有时很飘渺,飘渺到如天涯般遥远,有时却又很近,近的融入了血液。那些闲暇时光,你若能静下心来去欣赏,总能看到一朵朵蓝色的莲花背后是禅意,她或许带着前世今生的宿命来到凡尘,只为等待与她有缘的人。亦或许是佛前的那株青莲在今世遗落。那穿透了岁月沧桑的等待已经让她出落得惹人怜惜,只是一眼,便不可遏制的随着她一起沉浮于前尘往事里。还有那一朵朵蓝色的牡丹,再也看不到雍容华贵,有的是在退却繁华之后的沉淀和平静,蓝色的花瓣上写满了清雅和智慧,蓝色的枝叶上写满了沉淀之后的淡定和从容。还有那一棵棵蓝色的兰花,更是柔美的身姿摇曳成画……这样的美,美在心动,美在理解,美在疼惜!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听这首歌,内心深处缠绕的情感孤寂成泪。一个人的孤独,一个人的行走,一个人用心写就的画面,就那样在向晚的黄昏缠绵成绕指的情愫,一点点爬满了心窗。也许,当那些心事落寞成灰,那种无助,是一种凄凉,是一种繁华落尽之后的悲伤,宛如青瓷般用泪去写就美丽。

突然想,如果有一天,等待已经老去,那些曾经许下的诺言是否也随风飘散?那些随着光阴走来的往事,是否还能落在季节的诗行?那些用真情煮酒的日子,是否还能在你的心里留下难以忘怀的烙印?我不敢去想,生怕那一页页的日子碰疼了心底深处的忧伤,生怕隔着一层面纱的距离,却再也不敢碰触你的双颊,因为那时,你的眼眸中已经没有了深情和凝望。缘份渐渐老去,时光旧的落满了尘埃,那曾经让你感动如初的深情都成了负累,直到守着寂寂的光阴,直到那些失望被月色捞起。我知道,这缘分,只是刹那,只是来过,然后告诉我曾经等待也是一种孤寂的痴狂。

当青花变成一个女子的灵魂和祈祷,变成年年岁岁你在的远方,那个用素胚勾勒描画的人,我想他是懂得。他懂得心爱的姑娘为了找寻他要的石料,生生冻死在山里,他懂得曾经有一个人为了他,把生命都遗忘。一片痴心写就传世的美丽,就这样一代代刻在了喜爱青花的人心上。当那一缕青烟袅袅升起,爱在那里,爱在你所在的城,爱在无限的理解、包容和付出里。

写到这里,心生生的疼了起来,为青花流泪。凄绝从来不是我们该有的结局,尽管美,但是伤已经深入了骨髓。青瓷一样的文字,从此后也戒了吧,再不写起!

篇8:论《野草》孤寂与绝望的思想内核

关键词:孤寂,绝望,野草精神,美学蕴藉

事物所呈现的状态, 都具有其多重性。《野草》反抗绝望的“野草精神”所呈现的生命意志和生命哲学深沉而厚重, 集中体现在面临自为抉择和自为担当时丰富的“孤寂”和“绝望”的美学蕴藉之中, 甚至蕴含了一份浓郁而沉重的悲剧色彩。然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讲, 《野草》所表达的一种奋力抗争和祛除阴霾的强力意志的纵深层次, 展现的则是一种深藏不露的“爱”的哲学, 一种更深潜的不易于觉察的“曲写形式”的孤寂与绝望的生命美学蕴藉。诚然, 这种潜藏性书写和象征性表达本身, 就强烈意味着对现实阴霾和思想泥潭所处深深“孤寂与绝望”的韧性反抗, 意味着更深重的孤寂之感和绝望意识。对《野草》中鲁迅式“爱”的人文性哲学的研究虽然不多, 但其独特的发现与阐释来探析“孤寂”与“绝望”观念背后呈现出的生命运动规律, 为《野草》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和维度。

《野草》蕴蓄深沉的孤寂之感与桀骜地反抗绝望, 是一种韧性战斗的“野草精神”, 鲁迅式“爱”的哲学是孤独抗争的“孤寂之感”与充满哀感的“绝望意识”共同导向的主题。诚然, 这种表达不是直白浅露的, 而是深深隐藏在作者内心世界, 隐藏在独有的富于象征性的意象和情感之中。同时, 桀骜与孤寂地反抗绝望的主题之下, 时代精神赋予了《野草》文本更加深刻的人文内涵, 深沉而潜藏的鲁迅式“爱”的人文情怀和美学蕴藉更具有追寻和探究的无穷魅力。

一、鲁迅式的“爱”对现实的理性观照

鲁迅有着极其敏感的心灵, 也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孤独意识, 尤其体现在散文诗集《野草》中, 某种程度来说, 《野草》“孤寂与绝望”的生命哲学体验是鲁迅这一特殊时期孤独意识的象征。鲁迅小说和杂文侧重于思考外部世界, 而《野草》则是鲁迅作为生命个体孤独、痛苦、绝望而抗争的灵魂的体验和升华, 是鲁迅的“心灵史”, 是鲁迅执著地用自己鲁迅式的“爱”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理想进行理性观照和严肃思考的结果。用基思·特斯特的“求定意志”来分析:人总是趋于自身的一种和谐统一, 求知意志下积极入世不懈追求, 另一方面隐性表达出内心的本心本真, 也即求定意志影响之下的促使生命个体不断内省, 归璞内心的本真状态。[1]“只让我的生命简单正直像一只苇笛, 让你来吹出音乐。”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与鲁迅的《野草》表达朴素真诚的情感上更为明显清晰。

鲁迅式的“爱”含蓄而深沉, 是隐忍而潜藏的, 是面貌各异的复杂的情感。钱理群在《心灵的探寻》中论述到, “鲁迅式的爱里, 不仅有理解与宽容, 更有原则。鲁迅不是无条件的博爱者”。[2]《野草》对鲁迅式的“爱”的理解和诠释以《过客》中对孩子、青年、老者的不同态度可以窥测一二。对于孩子, 《过客》中的小女孩儿天真烂漫, 体现生命的美好;而《求乞者》中的孩子则表达出冷漠厌恶乃至贬斥态度。相较而言, 简单说, 鲁迅对孩童充满期许和希望, 对行进中的充满自我牺牲精神和韧性战斗意志的青年予以支持, 对丧失理想和奋进动力的老者感到遗憾。更深意义上, 鲁迅式的“爱”是一种对现实的理性观照和严肃思考。

用鲁迅《二心集》里自己的话来说:因为那时难于直说, 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糊了。主体而言, 桀骜与孤寂地反抗绝望呈现出一种强力意志, 然而事实上由于旧的世界观的动摇, 鲁迅前期改造国民的理想受到了强烈冲击而进入矛盾彷徨。正是由于这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巨大精神苦闷, 《野草》所坦露的自我批评和返璞归真的本真情感更闪烁理性的光辉。以朴素真诚作另一种“绝望”的反抗, 是“野草”精神内质里深刻的生命美学蕴藉。

二、孤寂地反抗绝望之后再生希望

某种意义上, “孤寂”与“绝望”的美学蕴藉恰恰是和鲁迅式“爱”的哲学以及“野草精神”内涵是深层相关的, 共同融汇于鲁迅的生命哲学思考中。反抗绝望是“野草”个体生命的不屈意志和孤寂桀骜, 是追寻个体精神独立和心灵自由的必然选择;再生希望, 是孤寂反抗绝望的一种内在意志的升华。

日本哲学家西田几多郎在《善的研究》中强调:“去满足由观念活动而产生的要求就是我们真正的善, 理性的满足就是最高的善。”[3]理性参与下的生命个体观照现实层面, 产生善的意念和善的行为, 特别体现在鲁迅式的“爱”的哲学, 一种潜藏而深沉的忧患民众生存和精神之独立自由的生命美学蕴藉, 是孤寂与绝望之下的生命自然规律的体现:绝望之后的重生。死亡和再生是矛盾而统一的结合体, 悲剧的另一个层面衍生出乐感和快感, 成为喜剧。从尼采强调的“永恒生命”的世界意志来理解, 个体的毁灭, 我们反而更能够感觉到世界生命意志的丰盈和不可毁灭, 于是生出快感。这集中体现在《过客》的生命美学蕴藉之中。作品中有这样耐人寻味的一段对话:

翁——你知道?你知道那声音么?

客——是的。他似乎曾经也叫过我。

翁——那也就是现在叫我的声音么?

客——那我可不知道。他也就是叫过几声, 我不理他, 他也就不叫了, 我也就记不清楚了。

过客是坚韧而顽强的勇士, 然而这催人继续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在老翁、过客和小女孩儿这三个人生的不同阶段, 都有不同回答。荆棘丛生、荒原坟墓, 等待过客的或许依旧是颓唐和毁灭, 然而, 因为不逝灭的理想和执著的信念, 痛苦和毁灭反而愈显出生命不息的真谛。毁灭和痛苦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绝望!秉承尼采这位远逝哲学家和思想家的气概, 就能够把痛苦和毁灭当做审美的快乐来享受了。于是, 现实的苦难就化作了审美的快乐, 认识的悲剧就化作了世界的喜剧, 孤寂地反抗绝望之后重生新的希望。

三、孤寂绝望与诗意和谐伴随生命内在的律动

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中用一棵古松谈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认识态度之间的区别, “美”是最没有用处的, 同时“美”是远古至今永恒不变的追求。尼采提出重估一切价值, 重估的实质是“审美的人生态度反对伦理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人生态度”, 我们应该以美的追求以审美的人生态度检验生活, 使其无处不散发美的无穷魅力。《野草》中存在诸多层次上的美的律动, 语言层的诗意和谐同思想层的孤寂绝望表面存在对立, 实质上恰恰是完满的统一, 充分印证了生命美学意义上和谐统一的深层内在规律。

语言层次上来看, 《野草》呈现的是一种诗意和谐的美, 含蓄曲折笔致, 同时蕴蓄了朴素深刻的生命真谛。孙玉石在《<野草>研究》中论证《野草》的语言美时强调“诗情的语言和诗意的对话”, 重在追求一种诗意与哲理的融合。《野草》文本写红珊瑚色的冰谷中的死火, 刻画独自远行前与“影”的告别, 更有《希望》中对青年的寄托充满诗情画意。“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 月光, 僵坠的蝴蝶, 暗中的花, 猫头鹰的不祥之言, 杜鹃的啼血, 笑的渺茫, 爱的翔舞。”含蓄深沉, 洋溢着动人的诗情美, 让人浮想联翩。

同时不难发现, 语言层的清新和诗意与深刻朴素的哲理是紧密联系的。思想层次上来看, 《野草》诠释的则是一种哲学上的孤寂之感和绝望意识的追寻精神, 孤寂桀骜地反抗绝望。不难发现, 《野草》着意运用奇特的甚至存在怪异奇特的象征意象或言说方式, 无不体现出一种孤寂和绝望的情绪体验, 同时表达出深刻而沉痛地对绝望命运的思考和对黑暗现实的鞭挞。“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又如“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 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生命的沉思透漏出“我”深沉的孤寂之感和绝望意识, 流露出执著归省的人生审美态度和生命主体孤寂与绝望地反抗命运和现实的生命美学蕴藉。

《野草》内质里深厚的生命美学蕴藉, 是一场肃穆的“诗与思的对话”, 是含蕴了极深的痛苦和极深的哲思的艺术结晶, 是在理性观照“永远存在落差”的现实境遇之中——悲剧观念下桀骜与孤寂地反抗绝望。通过对“孤寂与绝望的美学蕴藉”进行探讨分析, 《野草》所呈现的“野草精神”, 贵重在于面对残酷现实或当下生活的一种审美人生态度, 孤寂与桀骜地追寻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 达到生命完满的真、善、美统一之下的宁静平和。活在当下, 时代视野下现代文化孕育中的生命个体更应当沉潜内心, 呵护和守候个体精神空间的自由与宁静, 追求精神的独立和心灵的自由, 创造真正的和谐与安宁。恰如彭富春教授《哲学美学讨论》指出的那样, “当代生活世界中的美的现象的一个根本转向, 即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 [4]《野草》深沉而广博的生命美学蕴藉启示我们:每一个生命主体都是时代生活的主角, 做一棵“桀骜与孤寂地反抗绝望”的“野草”, 细心咀嚼理想和现实世界中深沉的孤寂之感和死亡意识, 坚持个体生命历程的执著归省和痛苦反思, 水木清华, 生命飞扬。

参考文献

[1]参阅基思.特斯特在《后现代性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的具体阐释:求知意志, 超越明确的限定, 所蕴含的是不确定性, 是不懈的运动;求定意志, 创造和强加限定, 巩固和提高自我的价值认同。

[2]钱理群《心灵的探寻》,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第211页

[3]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 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第112页。

篇9:孤寂儿童的天空

关键词:多动症  行为矫正

一、个案的自然情况

陈某,男,9岁,就读于本校三年级, 成绩在班里排在最后几名,性格强势,常常固执冲动, 自控能力较差。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其上课不专心听讲, 具体表现为玩弄文具、左顾右盼、大声说话、拿别人的物品、在同学的课本上乱涂乱画、偷偷离开座位到处窜座位等。陈某无法静坐,一下课就狂奔乱跑,四肢动作笨拙。他经常独自玩耍,偶尔参与同学们的游戏,但没有固定的玩伴,与同学们的关系似乎不太好,曾受到班里家长的投诉。老师对其进行了多次教导, 但陈某的表现并无明显改善。在众人眼中,陈某就是典型的顽皮男孩。

二、成长状况和家庭背景

经了解, 三四岁岁开始有明显的多动症状,七岁之后随着入校学习,其注意力缺陷的情况日益突显。陈某的父母在他很小时候离异,之后陈某一直由祖母抚养。祖母文化程度不高, 很少把时间花在教育孩子上,对其“顽皮”表示无可奈何,而陈某的父亲长期在外做生意,极少和他见面;母亲几乎不与他见面,让孩子缺乏关爱,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交流。

根据班家长的观察,孩子的情况反馈如下:

2、班主任观察与测验结果

班主任教师观察:陈某从二年级上学期转入本班,陈某动作笨拙,行走时四肢不协调;坐不住,不停地翻动桌面上的东西或者扯拽衣物;眼神飘忽,很少直视老师;情绪不稳定, 会突然放声大笑又突然一脸怒气;说话非常大声,但表达能力欠佳,不知讲什么;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环境干扰,忘记自己在讲什么;被问及有关家庭的问

题时会转移话题, 甚至离开座位。

根据班主任长期的追踪观察,将其在校的表现反馈如下:

3、诊疗情况

针对班主任教师反映的情况,2015年5月其父亲带着陈某前往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心理报告单检查显示:90项症状清单测试原始分178分,总均分1.98(参考值1.44+-0.43)医生确诊为多动症。此外, 医生的诊断也是制定下一步治疗、矫正方案的基础。(附录:陈某的各项检查结果)

三、个案分析

多动症正式病名为“注意缺陷多动症(ADHD)”,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无意义动作多, 自我控制能力低下。这是一个长期慢性的疾病, 需要尽早识别、长期治疗,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不懈关心, 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多动症儿童常有危险举动,陈某就有多次攀爬教学楼栏杆的行为, 这是他转学来到本校的原因。原先的学校他没有朋友,老师反映其上课不听讲,数学成绩差,不愿意和其他孩子玩耍,不遵守课堂纪律,父亲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出现了问题,给孩子换了一个学习的环境。本着对孩子的成长负责的原则,班主任教师将孩子在校的表现进行记录,以免错过孩子接受教育和矫正的关键时机,和家长沟通多孩子进行及早的诊疗和矫正,班主任与家长协商达成以下共识:

(一)学校委派专门教师对进行个别化教育,对多动症行为进行矫正,学校有心理健康老师,定期观察孩子的情况并进行心理疏导;

(二)家长负责积极治疗, 配合学校加强教育,行使监护权;

(三诊断病历暂由班主任保存,并建立其健康成长档案。

四、个案的矫正

1、药物矫正。

针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处理,根据不同性质可分为:躯体疗法和心理疗法。躯体疗法是根据生理学原理, 使用药物、手术或其他物理方法来改变患者的失常行为, 使之恢复常态的治疗。

根据陈某的情况, 医生对他进行药物治疗, 服用精神药物盐酸哌甲脂片。这是一种中枢兴奋类精神药物, 成分与以往治疗多动症的“利他林”基本一样, 但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服用方法:一天2次, 一次1片(5mg), 早餐或午餐前45分钟服用, 不上课可不服。采用药物治疗以后, 陈某的症状有了部分缓解, 如果停服、漏服则症状有明显恢复。但为了陈某的健康成长,在药物服用的过程中,家长和班主任在其行为可以控制的情况下,都暂停药物的服用。

2、行为矫正

行为矫正属于心理治疗的范畴, 是依据心理学的原理, 对行为进行客观系统地处理, 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 增强和培养良好行为, 使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发展。在对陈某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 教师对他课堂上、生活中“不注意行为”进行行为矫正。

(1)情绪调节。2015年3月至5月,这一时间陈某在校情绪容易失控,几乎每天都会因为小事产生不可控的袭击行为。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用身体碰触,向同学扔东西,咬伤同学,用衣架打伤同学,持续一段时间引起了同学的反感,但孩子在这两个月行为没有停止的意识。在课上发声扰乱课堂,室外活动课兴奋过度,随意乱跑,扰乱别孩子的课堂活动。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教导他“因应与容忍技巧”。班主任旨在教导其能察觉对方因自己的不当行为而生气、学习别人生气的时候自己如何面对、能察觉自己过于兴奋,并且冷静下来、能找出处理自己兴奋的适当方法。对于同学的无意识的“挑衅”,学会控制情绪,深呼吸,请求师长帮助解决。

同时,教导陈某如何加入游戏和小组活动,班会课上引导孩子们要团结、学会包容,学会帮助身边的同学,不要刻意捉弄同学、用言语激怒同学。引导别的孩子的同时也教导陈某面对他人的挑衅与嘲弄时,能够冷静下来,能够做出适当的回应想和同学起玩时,能表现合宜地加入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以此来替代打闹、碰触他们等行为,满

足其获得事物的功能。

(2) 课堂不注意行为矫正

教导课堂常规行为训练策略正向行为很大程度上要靠行为训练来发展。班级科任教师的时间有限,而且都不是特殊教育的老师,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班主任只能求助学校的心理老师和家长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指引,但又考虑到行为训练的成果最终必须类化到自然教学情境中,所以尝试将行为训练的内容及时与相应的任课老师沟通,并商定在自然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和强化行为训练的内容:

第一,进行“相关行为训练”——教导遵守课堂常规。针对个案课堂上会随意离开位子打扰他人、动来动去、课上喃喃自语说与课程无关的话、时不时发出怪声,笑声,或敲击物品或晃桌椅制造声音、常往窗外或教室外面发愣,心不在焉等,教导个案能察觉在静态课堂上,应在位子上坐好、保持在课堂上安静、课堂上能够表现出专注倾听的表征。

第二,“相关行为训练”——教导依指令做事。针对课堂科任老师发出读书、写字等学习指令时,他自顾玩耍,或是看课外书,或是呆愣一分钟后方做出反应;语文课上老师让写生字,如果没有单独地指导,他从来不跟着孩子们的课堂节奏;体育课上,从来不按时集合不按老师的指示,做正确、适当的动作;数学课上老师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他总是迟迟不动笔。教导个案在听懂、听清老师的指令后,能迅速、切实地去做。

针对个案的特殊性,班主任教师不再以负面的语言批评而改用正向的语言提示个案如何表现好的行为,在某些情境时,老师可以适时地提供线索协助儿童表现适当的行为,例如“一二三,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师”、“把手里的东西放回它原来的地方”、“小嘴巴,闭起来”等等,正向语句能够增加内在的动机,较易于激励学生去接受。场,此策略主要为满足个案要求获得具体事物的功能。课堂练习时,尽量走到他身边给予正确的指令,告诉他我们在做什么,老师希望他能跟着一起来。

第三,引导个案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人际交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班主任教师增加个案协助老师或同学,如擦黑板、发作业、

倒垃圾、扫地、帮老师拿东西等,让个案在课堂上发言,鼓励其表达,。这样可以提供儿童更多活动与双向互动的机会,满足其内心好动的需求,引发其学习动机,更可以满足他的表现欲,在事情完成后给予赞美,以培养其正确的常规。研究者发现:如果个案在教室中坐得太久,或课堂无法吸引他的兴趣,便会出现干扰行为,因此通过此策略满足个案因无聊而寻求感官刺激的功能。这一正向言语的引导让个案的课堂干扰行为有了严格的控制,随着班级学生一起完成作业,课堂的纪律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逐步提高。

多动症是儿童无法自控的慢性疾病,在两个月的矫正实验中, 不注意行为的发生率虽然有了明显的降低, 但这是在服用药物的前提下,在班主任教师、家长的相互配合下,孩子的矫正有一定的效果。但仅靠儿童的意志去克服是不现实的。对于多动这的孩子,作为班主任教师,不但不能对他们提出苛刻的要求, 而且要对其心理进行必要的疏导, 卸下思想包袱。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没有特殊教育的知识,现实中遇到许多的困难,唯有在现实中不断地调整辅导的策略,不断地加强心理学知识,积极和家长、医生、儿童心理专家相互配合,才能让这些孩子获得更好更快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行为矫正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阴国恩.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6.

上一篇:第一次广交会实习之感下一篇:活动策划书《学生手册》知识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