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的同义词

2024-04-22

凸显的同义词(共9篇)

篇1:凸显的同义词

突显

凸显造句

1. 幽幽灯光凸显父亲日夜奔波的劳累与艰辛,岁月的痕迹无情地赖在父亲的额头;幽深的灯光见证我的成长;见证父亲对我一点一滴的呵护;见证我茁壮成长的背后父亲付出的艰辛。灯光如一条纽带将我和父亲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2. 它们既聚集,又分散;既整齐,又凌乱,凸显出一种别有的韵律,一种大自然召唤的力量!他们是有生命的,有着自己的喜好,有着自己的性格。形状各异,千变万化,让我目不暇接,全然沉浸在这绚丽的景色中了……

3. 顺境暴露恶习,逆境凸显美德。

4. 尽管本书语言稍显矫揉造作,仍然凸显了大卫欧蒙德爵士的实践知识、丰富常识和庄重文风。

5. 他意在凸显先爷面对困境绝不服输的意志力,但描写得如此惨烈,以致让读者不忍卒读之余,发现了些别的。

6.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失去又不断拥有的过程,上帝在凸显珍惜的力量,只有在经历了一切之后我们才能说我们的人生有够精彩。

7. 当离别在那一刻,凸显的无可避免,是否在心中还有丝毫的留恋?

8. 这的确是一个寓意深长的故事,凸显全球资本集团的先锋们有多么老到高超的反民主的手段。不过,这跟刑求审讯以及高压电击还是相距甚远,不可同日而语。

9. 而在流通渠道过程中,监管不力更为凸显.

10. 对于如何凸显创作者个人独特鲜明风格的关注,似乎远比文本题材、内容、意旨的传达要来得更为重要。

11. 而在运用报刊作文学研究时,有关资料掌握的问题,更凸显出文学史料数位化典藏的重要与迫切性。

12. 曼城队最近购入的纳斯里凸显了他们在这方面的渴求。

13. 黑色花边性感小礼服也能凸显你的乳线并且不会显得太过暴露.

14. 是在你的支持帮助下,才使我的工作业绩凸显。是在你的运筹帷幄周密计划下展开工作,才使我单位年终被评为先进集体。谢谢领导器重,祝你春节快乐!

15. 全球“汉语热”凸显了对外汉语“教师荒”,亟需加强对外汉语专业建设。

16. 我始终把思考的主题像一幅画般摆在面前,再一点一线的去勾勒,直到整幅画慢慢的凸显出来。这需要长期的安静与不断的默想。

17. 由于历史原因与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行政机关的执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知法犯法、贪赃枉法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有些方面、有些地方甚至相当严重,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依法行政中一个最现实、最迫切的任务,这就凸显了对本论题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18. 错了,就是错了,就算说出一千个、一万个理由,错的事都不可能变成对的事。急着找理由,只是更加凸显自己有多么不负责任罢了。

19. 但由于历史原因与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行政机关的执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知法犯法、贪赃枉法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有些方面、有些地方甚至相当严重,解决这一问题是当前依法行政中一个最现实、最迫切的任务,这就凸显了对本论题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20. 我喜欢看朴实的平装书,没有厚重的外壳,随意抓在手里,躺在床上或是窝在沙发都可以,而精装书恐怕只有摆在书架上充当门面时才凸显了它的价值。这个画面里拿书的人一定要穿着随意舒适,一身职业装硬硬的坐在办公桌前,就会将意境大大减分。

21. 文章提出了五种寻找最佳视角的方法,即放眼全球,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受众,凸显人文关怀;小处着手,做到以小见大;独辟蹊径,敢于标新立异;反复比较,寻找最优视角。

22. 秋天的伤感被诗词,音乐,影像一次次的放大,最终融合在自己对秋天的印象上。然而当时间这块橡皮不断擦去记忆中笔画,能留下来的往往是凸显出来痕迹。这些痕迹是许多念念不忘的感动和遗憾。

23. 新闻业恰是一个最典型地表达人性矛盾与冲突的行业。它在凸显伸张社会正义的同时,并不能自然避免它的种种缺陷。它的虚荣和夸张,它过度的猎奇,它受大众弱点的操纵。

24. 但在全球化的今日,在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之时,这一曾获诺贝尔奖的统计方法,已显狭隘,其不足性逐渐凸显。

25. 圣诞老人是耶稣的化身,圣诞雪人是真实现身,披红挂绿凸显吉祥如意。收到圣诞老人送来礼物,装满袜子是美好愿望。祝朋友圣诞快乐,幸福美满永远!

26. 突然便可以放开,告诉自己:有多少爱过的人伤害了你,之后便有多少你该去爱的人在等你爱他。所有的美好,都凸显于长久的磨折和等待。

27. 大面积厚重的亚银色铝材的使用,大面积钢化玻璃的搭配凸显雅仕简洁风格并且易于打理。

28. 对有些企业而言,危机的冲击波实在是太强大了.Zavvi成为不到24小时内,第三家宣布引入破产管理人的英国零售商,凸显了消费低迷给零售业带来的沉重压力.该公司主要出售CD、DVD及视频游戏和书籍等.

29. 连衣裙将提供充足的覆盖面,而且有漂亮的接缝细节,来帮助你凸显身体的曲线美。

30. 香港著名时装设计师刘培基设计了一件剪裁幼细的制服,凸显摩登的亚洲形象。这个设计到了又出了一个新设计。

篇2:凸显的同义词

郑桂华

思考一篇课文“教什么”,几乎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常常遇到的难题。归根结底,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好“教什么”,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

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内容,几乎每堂课都有明确、具体、独立的知识和能力定位,如数学科的“二元一次方程”,物理科的“万有引力”,化学科的“氧化还原反应”,甚至历史科,每一章节都有具体的内容。这种独立、具体、明确的知识都有序地呈现在教材中,与相对独立的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相吻合。教师备课,基本上不用考虑“教什么”,而只需考虑怎么教就行了。而语文课则不同,到目前为止,语文科始终未能开发出一套知识点具体、逻辑关系明晰的学科教学内容序列(或者说人们开发的知识序列没有得到社会认可,没有被教育序列所接受),以致长期以来,作为教材层面的语文学习材料,一直保持着其原始形态——以“选文”为基本施教单元。一篇“选文”往往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既包含作者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又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文化风尚,还具有语言表达的示范意义等多种信息,是语文学习的好材料。但是,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综合性很强的学习材料,其学科知识不够具体明晰,往往很难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开展。打个比方,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教材的章、节内容,就好比超市里出售的“小包装”食品,既方便选择,又便于处理;而语文教材的课文则如自由市场里活着出售的“整鸡”“全羊”,虽然外观生动、鲜活且营养丰富,却让一般消费者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当然,语文教材里的阅读提示、文后练习也有一定的解读和教学线索,但是,这些解读提示普遍显得笼统、粗疏、零碎,从满足教学设计的基本需要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常常需要一线语文教师对一篇篇课文进行二次加工,以确定在这篇课文中,什么是有价值的,通过这堂课的设计和教学,应该达成什么教学目的。

语文学习对象(课文)的整体性、丰富性以及隐秘性和单元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局部性、明晰性无疑是一对矛盾。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设计的单位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涉及一篇课文中所有含有教学价值的信息,甚至对许多重要的价值,也只能有所选择,有所舍弃。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决定所谓“教什么”的问题,就是他从文本中选择、定位合适的单元内容的过程。

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学普及价值,社会生活认知价值,思想品德养成价值,生活能力指导价值等,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如何判断什么样的内容是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我们不妨从四个维度考虑:

(1)具有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学到的知识。罗伯特•R马杰在谈到“理想的课程”时认为,“如果已经知道如何做,便不需要教学;如果没有必要知道如何做,也同样不需要教学”{1}。按照这个逻辑,为语文学习进行的设计,就应排减非语文的因素。比如要确定鲁迅的《拿来主义》这篇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首先就应考察我们为什么要学《拿来主义》。是因为“拿来”的思想深刻吗?是“理性对待外来文化”的观点具有独创性吗?是今天我们还缺乏开放的心态吗?我认为主要不是。其实,鲁迅的《拿来主义》写于上世纪30年代,其“拿来”的思想,并没有超越其前辈魏源、林则徐等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主张和“洋务运动”的实践;甚至在论述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早在李斯的《谏逐客书》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政策里,已经基本上说清楚、论明白了。再退一步说,如果我们的确要学习这样的思想,到政治课、历史课上去学也许更好,为什么非要通过语文课来学呢?许多人喜欢鲁迅的这篇文章,更主要的不是因其思想深刻,而是因为他的“表达方法”与众不同。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是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更精确一点说,是杂文味的鲁迅,因此“形象说理”“个性表达”才是《拿来主义》主要的“语文价值”。

(2)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比如一提到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人们就会联想到静谧之境、阴柔之美、恬淡之美,同时也能认同作者那种细腻的感受、丰富的联想以及绚丽的描摹。确立这样的教学价值点容易被学生理解、模仿、运用,这样的课文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样板,其教学价值点也能成为人们讨论文章时所使用的公共符号。

(3)具有统领性。从这一特点出发,便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涵,走进作家的世界,建构起对文章丰富意义的认识。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篇语言风格鲜明的文章,曾经被人教版、上海二期课改版等几种语文教材选入。安塞腰鼓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之一,具有我国西北地区文化和民风的显著特点,粗犷强劲,又有略带原始的荒蛮和野性,文章以一千余字的篇幅,把安塞腰鼓那种磅礴的气势和跃动的生命力生动地描摹出来了。文章写安塞腰鼓的特点,调用了一系列语言表达方式,如短句、排比、比喻、反义词、叠词的运用等,这些手段极具民族语言的特色。文中引用的诗句,铺排手法的使用,营造的意象,上追诗经“国风”“汉赋”风骨,下近唐朝边塞诗意境,与中国传统诗歌文化有明显的脉承关系。抓住这一点来设计教学,以文章的词句理解文意,以文意认识安塞腰鼓的特点,以安塞腰鼓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阳刚的一面,教师能说得通,学生悟得透。这就是语文核心价值统领性的意义。

如何确立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之四:便于上升为“类概念”。即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种语言现象。比如对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如果把教学价值确定为“我”与命运的抗争,对母爱的忏悔等结论的理解,当然也无大错,但是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道理,为什么需要花许多时间来完成呢?如果把文章价值定位于“精神家园”与“我”的关系,则失之空泛,缺少具体的依据。因此,如果细读文章,会发现“我”对地坛的描写明显选择了三个时间段,这三个时间段中,“我”的处境不同、心态不同,对生命理解的境界也不同,“我”眼中的地坛的景色也不同——“我”观察到的对象、色彩、意义,很多都是随着我的心情而变化着,前面多是衰败的、颓唐的、无意义的,后面多是鲜活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也就是说“作者的眼中之景,乃心中之景”。于是,本文的教学思路是否可以这样来设计:让学生对比三个阶段中作者的心境与其眼中景物色彩的关系,明白我国古代文论中重要的“境由心生”的美学主张。而这样的一篇文章的学习,就可以归纳为阅读同类文章——借景抒情散文的基本图式,并迁移到对其他文章的阅读理解当中,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由此看来,备课时确定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教学中凸显其语文价值,还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效率。

当然,不同的文体,其教学的价值点可以有所侧重。王荣生教授曾试图用“定篇”“样本”“例文”和“用件”的概念来分别描述、规范不同文本在教学中的功能。{2}其中,被标为“定篇”的文本,如先秦诸子、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对这样的文化经典,主要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传承优秀文化上,那么文章的思想内容就可以直接作为文本的核心价值,也就是可以直接“教内容”。我认为,思想内容固然是某些文化经典的核心价值,但却不一定就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属于主题思想、文化观念、历史结论的东西,只需几句话就可以明白地告诉学生,似乎无需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学习,所谓涵泳、咀嚼、咏叹者,是针对文本精妙的表达而言的,教学需要通过品味语言来体会思想内涵。比如我们教《过秦论》,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弄懂秦亡的原因,而是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表达气势;教《岳阳楼记》不只是让学生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还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范仲淹行文起承转合的结构艺术,就是前一个目标也应该在文章结构语言的品评推敲中自然达成。

不过,为某一篇课文确定的语文核心价值,并通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把对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体现出来,这往往不难做到。但是,如果把几篇课文放在一起,把一本教材总和起来,把几年里要学的课文统一在一起加以观照、考察,这些价值点就难免随意、零散,甚至遗漏、混乱了。比如朱自清的《春》和冰心的《谈生命》,我们可能都将生动的语言作为核心价值来教。这自然引出一些深层次问题:哪些语文价值是必须要学的?这些价值以怎样的序列展开?通过哪些课文来获得这些语文价值比较好?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语文研究专家、语文教材编撰人员与第一线教师共同努力,以实现花费最少的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手段,达到最合适的语文学习目标,这才是理想的语文课程。

{1}罗伯特•R马杰《有效教学的设计》,《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篇3: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华东师大郑桂华教授指出,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 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基本途径, 是将语文学习文本——课文所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凸现出来, 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 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 而适当地弱化文本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对于语文教材中属于例文性质的很多课文来说, 尤其如此。

所谓“例文”, 就是解释语文知识的具体例子。在课堂教学中, 例文的语文核心价值体现在文本中隐含的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等。例文类教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要明确地指示出课文中所饱含着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所以, 根据学生实际能力与需求, 明确挖掘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组织相关的教学步骤, 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 是我们进行例文类选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具体课堂流程设计包括四部分:首先是快速阅读, 迅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及相关知识, 并通过思考题测试学生对文本内容和人物描写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是跳读关键段落, 分析文中人物的个性以及人物描写的基本要求。再次是总结人物描写的技巧。最后是按照相关方法, 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

例文类教学, 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是基础, 但不能占用太多时间, 所以适用于快速浏览, 最快速度地获取信息, 在大致掌握文章内容后, 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所确定的“例”的内容的教学上。而该类文章教学的难点是从文本中抽出核心语文价值抓准训练点, 其重点在于精心设计富有梯度、层次具体、效果扎实的训练步骤。

就《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人物描写》一课来说, 要想在一个课时掌握包罗万象的人物描写手法, 那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只能立足例文文本, 从教材中抽丝剥茧, 得出相关的且易为学生掌握的几条技法。这篇文章的人物描写最成功之处在于写出了人物个性。所以我们抓住了“如何写出人物个性”这条主线, 让学生通过不断跳读、回读感受文本, 然后讨论明确了三条描写技法: (1) 描写肖像、语言、动作等要抓住人物的个性特点; (2) 运用修辞等多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3) 加入抒情和议论反映人物的个性特点。在写作训练环节, 我们有意识地按照从易到难的过程对这三条方法进行排列, 让学生用做加法的方式逐步完成一个写人的片段描写, “写写身边的老师, 猜猜‘他/她’是谁”, 并给出基本步骤:

第一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老师的基本形象。

第二步:加入修辞手法, 突出老师的形象特点。

第三步:加入议论和抒情, 表现老师的性格特征。

事实证明, 这种逐步叠加的分解练习方式, 把内隐的人物描写策略知识外显化, 从而达到形成规范和技巧的作用。这样的训练, 课堂效果非常明显, 学生们不但在课堂上按照要求逐步完成和完善了这个人物描写片段, 而且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人物描写的一些规范和技巧。

从我们的教学实践来看, 教材中的很多篇章都可以归属于例文一类。重视和研究例文类教学, 对其加以精心设计, 加强拓展训练, 能够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七下教材中, 除上篇外, 我们把《爸爸的花儿落了》、《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观舞记》等都作为例文来教学, 分别抓住“插叙的运用”、“比喻说理”、“过渡句”、“动作描写”等作为教学核心, 往往能够化静为动, 尺水兴波, 实现长文短教一课一得的效果。实践证明, 长篇大论的课文分析和“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逮到什么讲什么的做法都是要不得的, 文本只是教学依托知识的范例。我们要依托文本, 找准语言形式和训练重点的结合点, 精心设计训练步骤, 把方法、技巧的演练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 往往还要做到“攻其一点, 不及其余”。不过, 哪怕一课只有一个训练点, 只要训练到位, 慢慢积累, 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知识、技能也一定能得以巩固提高。

篇4:凸显送花的乐趣

第二天,我去看时,却意外地发现它不仅没长高,叶子反而变黄了。难道它生病了?我想到妈妈平日给病人打针时的情景,心想:干脆我当一回花医,给它治一治病吧。我找来妈妈用过的废针管,取出自己喝剩的小儿感冒颗粒,倒在碗里,加水调匀。我把药水吸进针管里,小心翼翼地注射进花干。我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给它打完了针。

习作片段描述了“我”给花施肥、治病的情景,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进行了描写。美中不足的是,忽视了对施肥和治病后“我”的动作与心理活动的描写,因而对养花的乐趣表达得不够充分,读后让人感觉印象不深。建议从如下两个方面进行修改:

一、在给花施了一袋花肥后,加入一些“我”急切盼望花快点长大的动作与心理活动,凸显养花的乐趣;

二、在给花注射“我”配制的药水后,加入一些描写“我”自豪的心理活动,凸显养花的乐趣。

可是,仔细观察了好几天,我发现它并没有什么变化,心想:它一定是缺乏营养了,我得赶紧给它多施点肥。于是,我拆开一袋花肥,将它全倒进了花盆。亲爱的小宝贝,拜托你了,快快长大吧,快点开出艳丽的花朵来吧。我冲它拱拱手,心里默默地说。

第二天,我去看时,却意外地发现它不仅没长高,叶子反而变黄了。难道它生病了?我想到妈妈平日给病人打针时的情景,心想:干脆我当一回花医,给它治一治病吧。我找来妈妈用过的废针管,取出自己喝剩的小儿感冒颗粒,倒在碗里,加水调匀。我把药水吸进针管里,小心翼翼地注射进花干。我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是给它打完了针。哈哈,我亲爱的小宝贝,这下你肯定会茁壮成长了!

篇5:高职语文应凸显语言的功能本质

刘秀峰

(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丽水 323000)

摘要:基于语言的功能特性,对结构主义范式化的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将语言教学的误区归纳为方法论的偏差,并阐述了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感性习得为基本原理的功能主义教学观。强调了语言环境以及学生的第一感受和主体表达的重要性,提出了突出意境、融智育与美育为一体的观点,阐明了发展兴趣、拓广学习的时空对培养学生语言功能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语言的功能性

中国学生从幼儿时的呀呀学语直到成年后大学毕业,汉语作为母语其学习和应用可谓不曾间断,但许多学生仍然辞不达意、文理不通、语病百出。高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有畏怯感的不乏其例,讷于言辞的不在少数,基本上是把语文视作游离于生活感性的一门学科。传统教学对语法完美性的追求似乎无助于克制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的退化,文章体裁程式化的渲染更是剥夺了不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或视作文为畏途,或搜索枯肠仍内容贫乏。读一些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日记,常觉生趣盎然,其切入点及文体未受范式主义的毒害,反而能自由抒发个性特点,其天真别致跃然纸上。随着年龄的成长,范式被强化了,面对应试教育,师生人人自危,范文示例大行其道。以议论文为例,首段论点,次段论据(辅以素材积累、名言引用),终段结论,虽然写出来众口一词,千篇 一律,情感工具化,枯燥乏味之极,但文章八九不离十,及格不论,优良在握。也许我们的确培养了许多合“格”的学生,但文思敏捷、不落俗套、出“格”的很少。所谓的“格”正是被强化的结构主义范式。我们不免感到遗憾:语言的本质原在于表达和交流个体的情感、传递新信息内涵,语言的功能是第一位的,结构是第二位的,结构要体现的是语言的共同规则,是为功能服务的,它的存在是必要的,而它的价值仅是作为信息的的载体而已。从语言的产生、演化及个体的习得规律看,结构是约定俗成、逐步被总结和相对固定下来的,它是从隐含到显化,从感性上升为理性的,但功能始终是目的。语言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如儿童学话,并非从结构规则入手,把语法知识放在首位的;而着重是以学习者信息表达的直接指向为优先,以指导者的纠正引导(使之合乎习惯要求)为辅助的。换言之,是“习而时学之”而非“学而时习之”的,这是较为合理的语言学习规律。如果轻重失据,强化了逻辑的、共性的、作为载体的“格”,而忽略甚至牺牲了感性、个性、作为内涵的“非格”,那是得不偿失的。不但没有反映语言学习重应用、重环境、重功能的意义,而且如若跳出狭隘的语文学习来看,对于学习者的情感发展、独立性、主体性、思想性等素质的形成和增进也是颠倒和有害的。典型的例子如98年高考作文,众多考生不惜以“牺牲”父母婚姻、甚至性命为代价博得同情、骗取高分,我们无法想象这样的教育结果是什么。当然语言的功能性学习与结构性学习是有着有机联系的,并非是此非彼,水火不相容的。大众化的普通教育,是要培养其愿表达、敢表达、会表达(规则不错)的语言人格及基本能力,能不悖于共通的语言规则来做到“无误表达”进而达到“善表达”,能较好地使用语言,阐明独立个体的观点和意蕴。从事实上看,不少具有鲜明人格的小说家、杂文家、思想家也非文科出身,更非语言学、修辞学等学科的专家。学习者只要能保持独立思考的人格,驾驭语言并非难事,以主体习得为主更为直接可贵,“言为心声”、“文以载道”,是自然能做到的。

结构主义的语言教学观是以“格”为中心的,它提炼、总结、归纳语言规则及概念体系,并传授这些规则和概念,把对这些规则的知识性了解程度作为语文水平的标尺;这样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必然有所偏颇。

功能主义的语言教学观是以“非格”为中心的,它强调语言的功能本质和学习者对语言材料本身的感性接触,从语言运用的需要出发,重视语言的对象性、环境性,着重自然语感的和谐增长,相对淡化了结构体系的传授。

笔者认为:语言学习要重视理性,但语言学习的特点在于其感性经验更为直接,儿童通过模仿性的训练,听、说(包括对话)、阅读多了,也能自觉纠正不合常规的表达习惯及语病,尽管不懂得语法上的基本概念,那些隐含的语法规则要求实际上已通过感性的学习以隐含的方式掌握,那些范式化教育的目的其实是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熏陶和面向情境的表达应用来达到的,这就是所谓语感的形式。语感是语文素质的核心,文言也好,白话也罢,古典诗词,现代诗歌,凡有所成,无不得之于语感,而非语法。语言的自然运用本应是生活化和经验化的,就好像学习游泳一样,善游者未必懂得流体力学和生物力学,不懂得有用的分解动作与技巧概念,但它可能游得更自如,甚至更能毫无拘束地游出个人的风格。

不难想象,结构主义的课堂有多么枯燥和呆板乃至催人入睡。让隐含的范式通过隐含的熟悉来学习吧,语法、逻辑、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如果作为专门的学问对象,虽然可以辅助地适度讲一些,但更多的还是留给语言专家去做为好,留出时间、空间、精力做些更重要的吧!那么,功能主义的教学如何引人入胜呢?

一、让学生自主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的主角。逐字消文多是老师做的,疑问不是学生提的,是老师自己提出来的,困难是老师解决的,标准答案更是由老师来提供。教师把课文嚼得很细,从文章背景、中心思想到段落大意,按标准套路解剖阐释,嚼得余味全无,再让学生共享“食余”。作文教学,命题和讲解的主角更非教师莫属。学生的尝试权,第一感受(学习者自主消化和感悟)机会均被精心配制的教案剥夺了。学生被迫“热情奔放”、“感受美好”。为什么不把困难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品尝酸甜苦辣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1)因而其引导只要在“挑逗”学生的动机、兴趣这点上成功了,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让学生100%自己解决困难都不为过。还可以让学生试讲、复讲、讨论,更重要的是留给任务、给时间,减少课内学时,让学生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 “只有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对个人的发展产生意义。”(2)教育不应该向学生强加什么,而应该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并且应该成为他们真实生动的生活世界。让他们在自我体验中学会自由、学会选择。

二、提倡大量的课外阅读学习

课外阅读必然是自主的,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无论教师课文讲解如何幽默风趣、回味无穷,像那些典型示范精心雕琢的优秀教案一样,如果学生仅靠语文课内喂的一点“细粮”,而缺少甚至没有课外阅读,那他们的语言资料和思想仍会近于枯竭,自学能力、表达能力仍然会低下。相反,兴趣广、阅读多的学生,一般接受能力和思维逻辑性强,反应敏锐,作文时不会胸无点墨,并且能够有感而发,写出有思想、有新意的文章来。他对其他文、理学科理解、掌握的能力、学习效率以及整体素质都会较高。教师应该对课外阅读提出较宽松的建议。并体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原则。让学生课外吃点“粗粮”,纯粹的课内“细粮”会导致“营养不良”。“粗粮”不必精心烹制,但也可列出些大致书目,多种知识领域、多种文化层面、多种媒介类型、古今中外均可涉及。因人而异地给学生的兴趣留出余地,因此,要求不可太精细,让学生把他的品尝、领悟经由口头、书面的形式介绍给同学分享,并可展开讨论。重在参与,不刻意求全,不论程度高下,只求真情实感,更不拘以虚伪形式之俗套。文史哲可熔为一炉,知情意如水乳交融。独立思考是学习的灵魂,表达主体应该是学生,这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教师自己也有广泛的阅读情趣,比学生先走一步,并给学生列出阅读文献,推荐有代表性的名著、名家乃至时下报刊的精品杂文,当然专家精选的`教材课文是可以介绍得多一点,提倡熟读背诵也是必要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记力强的少年儿童早期培养,传统教育证明背诵是一种很有效的、打基础的学习手段。琅琅上口,教具有声韵节奏的上品之作,确能激发情趣,熏陶语感,对文化气质学养的造就有耳闻神会之功.背诵可说是阅读中的一项特别功夫,但应以兴趣为前提.其实,不光是散文和诗赋优秀的杂文乃至应用文体,也可以由自然、贴切、和谐的音韵和美感,只是不那么明显的容易体味到罢了。

三、突出意境

语言的信息是多层面的,好的文学作品,经常能刻画和传递一些含蓄、微妙的信息,烘托气氛,表达深刻的内涵,发人深思。句义、文义的直观内涵是可以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解决的,意境的内涵或其他心理信息的传递常意在言外,点到为止,还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相代。“格”的东西,可讲可教。“非格”的意境,只可神会,不可言传。只能凭借语感,感知形象;借助想象,填补空白:深入体验,力求领悟再创造。高中阶段,学生心理趋于成熟,重兴趣,希望独立思考是其特点。由于意境往往体现课文所表达的精髓,本是课文学习的重要对象,文思之精髓正是文学的独特魅力之所在,舍此则谈不上“文学性”。侧重结构剖析的教师,往往以提高理性知识的完整性为教学目标,着重于指点或勾勒意境,发挥文彩精妙的教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奋性和投入感,并且能帮助学生在文理通顺的基础上,提高写作的品位和行文的技巧与美感,真正实现文学审美价值,享受轻松活泼的情趣,体现出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美育功能。

四、面向环境并改进课程教学模式

上文已提出要把语言的功能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功能应用必然是把环境的观点作为第一要素的。现代语言的环境也是现代生活环境。现代生活的多元化、传媒的多样性、文化的多层面决定了语言环境的丰富性。教师要注意阅读材料选材的多角度;应用文体也要考虑大众化对象的生活、职业实际;此外,引入观点辩论、即兴演讲以及模拟各种现实情境的课堂话剧,例如,学习戏剧,可由学生扮演角色,课堂剧的编写、表演等均以学生为主,教师可予以点评和鼓励。议论文等的写作更要面向现实生活,命题可定范畴,但不要过于具体,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并锻炼其开展思路和综合材料、组织文字的能力,能有感而发,尽兴而谈,各具个性。

环境的观点在语言中的特性有下述要素:一是语言对象,即必须满足特定情境下对话者的双向偶合,如“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语言区别等;二是话题范畴,即信息交流的文化背景等;三是感情因素,反映于语气的把握等;四是媒介要求,如书面与口头、严肃与活泼、文体(体裁格式)的区别等。

随着科技文化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变化景象,不同学科、专业的新词汇层出不穷,语言的传媒交互手段日新月异并有电子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对社会劳动的综合性、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学应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因素,引进和利用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手段,增强语言教学的功能意识、环境意识、学生的主体实践意识、语文教学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包揽100%的教学资源服务,而在于有理智地做好引导性的10%,并把90%的自主学习时空落实给学生,这样才有助于改善高耗低能的现状,达到事半功倍的实践效果。无独有偶。对中国学生的外语教学中存在诸如高耗低效,多年教学灌输后尽管语法完美性无懈可击,仍然存在在听、说、读、写应用能力不佳的问题,失去了语言的基本功能应用价值。这些也是源于结构主义教学观的不良后果,相信本文关于功能主义的教学观念也同样适用于外语教学的反思和改进。

注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6月 ,第108页。

(2)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6月,第229页。

篇6:疫情防控凸显中国的大国担当心得

抗疫斗争历程艰难,但中国速度和规模惊艳世界。10 多天先后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1 个多月口罩生产能力提升480%;一夜之间 14 亿人居家隔离;1 个月内初步遏制湖北武汉疫情蔓延势头,2 个月左右将本地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3 个月左右取得武汉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我国在完全没有疫情预案的情况下,反应迅速让世界惊叹。这印证了我国强大的治理能力和综合国力,也启示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强基固本。

病毒疫情来势凶猛,但中国核心和人民势不可挡。面对疫情,党中央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因势利导部署抗疫策略,展现出党中央的硬核领导力量。同时,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击,全社会扛起责任,奋力攻坚,展现出人民强大的后盾力量。这是我国的制度优势的体现,更是全国人民顽强不屈的优秀精神的发扬。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党的领导,都要发挥人民群众和优秀精神的强大力量。

防控形势复杂多变,但中国方案和智慧卓有成效。面对疫情,我国审时度势,先后采取了从武汉封城等超常规防控措施到分区分级防控、推进复工复产及做好六稳六保的常态化策略,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展现了中国智慧的生命力。这既彰显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也启示我们要坚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以改革之力推动现代化建设。

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但中国科研和援助贡献巨大。我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第一时间、毫无保留地向世界各国分享中国科研发现的病毒基因序列、诊疗方案和网上救治经验,还克服自身疫情防控巨大压力向200 多个国家地区提供医疗物资救援,这些都诠释了我国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愿望、决心和行动,也彰显了我国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在全世界携手抗击疫情、合作复苏经济的主流中,我们更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篇7:凸显的同义词

摘 要:职业教育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技能主要由专业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进行培养,职业素养则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养成和强化。因此,职业学校应注重建设能够凸显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笔者现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对班级文化建设

关键词:班级文化论文

职业教育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技能主要由专业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进行培养,职业素养则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断养成和强化。因此,职业学校应注重建设能够凸显专业特色的班级文化,笔者现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的学生,在职业素养上的要求体现为懂礼仪、善表达,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竞争意识、协作和创新精神等。为此,班级文化建设可考虑从以下方面做起。

在专业文化建设上,可采取的措施有:

第一,在教室两侧的墙壁上张贴营销界名人事迹,如“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市场定位之父”阿尔·里斯,营销奇才史玉柱,格力总裁董明珠等,鼓励学生以他们为榜样。

第二,每月出一期黑板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小组轮流负责出黑板报。板报内容可选营销小故事、营销技巧或营销名人事迹介绍、营销畅销书推荐等。

第三,开设班级小明星专区,对在各类文体活动、专业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并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第四,开辟班级图书角,由学生自己负责管理。图书可以是学生个人的,也可以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优秀的图书在同学中传阅,形成了人人爱读书的班级文化氛围。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班主任可利用每周一次的素质教育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可开展的活动有:

第一,读书讨论会,以促进学生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

第二,需要团队协作的游戏,如扑克牌比赛、趣味运动赛、拔河比赛等,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第三,演讲比赛、故事会、辩论会、班级卡拉OK赛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交流分享能力和竞争意识。

第四,摄影比赛,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五,观看经典影视作品,并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篇8:凸显语境,习作教学的回归

一、认识“语境”

语境即语言的使用环境。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从语言学角度阐释了语境的“六何”组成要素: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时和何如。“第一个‘何故’,是说写说的交际目的;第二个‘何事’,是说写说的事项;第三个‘何人’,是说认清是谁对谁说;第四个‘何地’,是说认清写说者当时在什么地方;第五个‘何时’,是说认清写说的当时是什么时候;第六个‘何如’,是说怎样的写说,如怎样剪裁、怎样配置之类。”语境就是一个交际的“场”,有了这个“场”,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才能自然生成。

然而缺乏语境的“不自然”的作文却一直存在着。例如写读后感,教师经常布置这类作文, 可是我总感觉学生的“感”并不真切。于是从改造语境入手,在学完《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之后,我布置学生写《一本老师必读的书》《一本家长必读的书》, 这样的命题很明确地提出了写作语境。教师通过命题的改造把预定的写作氛围表现了出来,学生身临其境,写作欲望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他们思考言语活动的内容,揣摩言语的表达方式, 语言一下子真切了:“我喜欢文中的一句话:‘其实,现在的小孩,也都像蒲公英的种子,被大人吹来吹去,被爸爸妈妈吹来吹去,没有自由。’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小时候大人都希望我当什么钢琴家,到上小学了要让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又幻想让我当什么家、什么家,把我弄得又苦又累又迷茫。我真希望老妈能读懂这本书,读懂我的心, 别老是冒火,而且还老翻我的书包,问一些既不好说又古怪的话。”“我多么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像文中的老师那样给予更多有缺陷(身体或学习上)的孩子以关爱,而不要任由他们自甘堕落。我更希望老师能和学生平等相处,能做到以身作则, 就像郑渊洁所说的‘闭上嘴,抬起腿’一样。”……之后,我让学生自主命题《一本必读的 书》《一本胆小者必读的书》《一本球迷必读的书》……学生的读后感不再是为了完成作业, 而是变成了自由自主的表达。由此可见,“语境”能促进写作本质的实现:引发真切的自我表达和真实的与人交流。

从写作过程看,语境的功用为:“一是制约言语活动的内容,二是规定言语的表达方式。”而这两点就是习作教学中的核心教学内容。教师在学生习作前有必要从语境的角度去认识和 确定习作指导的重点。

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部分习作教材为例,从“语境”的角度认识习作教学的核心内容:

由此可见,置于“语境”认识的习作教材变得更生动也更系统,教师能更加清楚地表达内容和方式的侧重点,有效地避免了笼统的指导。

二、还原“语境”

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语境是言谈与书写被限定的所有环境,是意义生成的基本条件。”于永正老师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实验”,其教学实践最符合语境理论的有关要求。典型的课例是于永正老师的“转述”。以往“转述”就是试卷上要考的一种题型,很少有教师认识到“转述”是交往活动中必要的一种活动方式。教材中的习作,不是一个简单的作业任务,要变成学生的需求,至关重要的就是还原和搭建言语交往的语境。

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训练内容为“给自己画像”。这个内容的作文还原语境可以有以下几种:1.让不认识的人认识你:年级升了,换了新老师,新老师怎样马上认识你;2.让认识你的人更了解你:班级选举班队委、课代表、小组长等,让同学们更了解。有了语境的还原,教师的指导会更加“适时”。事实上,通过还原语境我们会更清楚习作的内容和方式。“写给谁读”———对象不同,内容也不同。“小而言之,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得体与否就是相对于说话者当时所处的环境而言的;大而言之,评价一篇文章或是一段话,用词的恰当与否、句式的选择合理与否、辞格的运用适切与否等,都依据一定的语用环境。”人们的语言会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上面的自我画像,让不认识自己的人认识自己,应该侧重外貌的描摹:体重、身高、穿着,头发、脸、眼睛;参加选举的自我介绍应该抓住具体事例,侧重特长爱好的叙述。真实的需要,真实的读者,才有更真实的表达,学生才会感受到写作的意义和价值。

语言运用离不开语境,任何思想的表达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境的还原,让听、说、读、写变得富有生机。其实,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同样存在语境的问题,千万不能为“仿写”而仿写,要努力让学生真实地受到语境的感染和语境的暗示,从而自然表达。

三、回归“语境”

叶圣陶强调:因为生活、工作需要,人们才写文章,所以抓住真实的“写作语境”才是最根本的。可是,现实的作文教学却在远离真实的“写作语境”。

苏教版教材应该是比较重视语境的,但那是编者设想的语境,我们完全可以回归到更真实的语境习作。比如三、四年级教材中有好几篇作文是写生活中的发现,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本校实际开展真实的活动,把习作教材做成习作课程。

要想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参与语境的创设过程,生成真实的表达语境。如六年级上册习作1“写假期生活”,习作3“写一种自己喜欢的美味”,习作4“描绘一幅剪纸作品”,习作5“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习作6“写一位名人”。看到这些分散的内容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语境:吃喝玩乐写生活,交流分享说家乡。于是“笔尖上的无锡”课程开始了。我们开始在“吃”中寻找无锡的味道:生动的描述与体验“红烧肉,肉的味道,五香的味道,也是人情的味道”;“甜蜜蜜的玉兰饼,也许就是无锡的味道”“似雪、似玉的银鱼是自然的馈赠,太湖独有”……师生共同参与活动:喝茶、赏泥人、访名人、看景色,“舌尖上的无锡”“指尖上的无锡”“眼睛中的无锡”等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作文著作《笔尖上的无锡》。作文是什么?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体验、自己的生活。作文回归真实的语境,让学生感到听说读写就是生活的需要,这样学生喜欢,文字也更具生命力。

篇9:凸显教师“导”的作用

今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草船借箭》一课。课后,我细细反思,觉得在这两节课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凸显了教师“导”的作用。

在学生进行展示时,我认真倾听。发现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我不是一味地给他们自主,而是通过及时点拨引导、追问,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地掌握如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情感的方法,使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如:当学生展示诸葛亮一口答应下周瑜的“十天造十万支箭”这个任务时,我及时追问:“诸葛亮为什么不推托、不推辞呢?明明知道周瑜要害他,要他的身家性命,他干嘛还要替周瑜借十万支箭呢?”通过思考、讨论,学生明白了:这样写,可以突出诸葛亮顾大局的品质。当诸葛亮主动立下军令状时,我马上追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什么?”“咔嚓,脑袋搬家。”“对,立下军令状意味着三天造不好十万支箭的话,脑袋就要搬家。所以我就在想,当时,诸葛亮立军令状的时候,脑子里想了些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好了什么?”一步紧扣一步的追问,学生在不断的思考、辩论中明白了诸葛亮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当学生展示到第6自然段时,我发现学生对“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句话没有任何表示,就引导学生:“老师觉得这句话写得太啰嗦,什么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诸葛亮第一天第二天不都没动静吗?写它干吗?完全可以改成这样:诸葛亮到了第三天四更时候,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是不是啊?这样一写,既简洁又明了,不浪费笔墨,多好啊!改不改?把它改一下。”学生一听,不对,这里肯定有其作用。经过思考,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三天的大雾决不是碰巧,而是他精通天文的表现,从而体会到诸葛亮遇事沉着冷静,在立军令状的时候就非常有把握,可以说是胸有成竹。一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而这个时候,仁厚老实的鲁肃,还不知道诸葛亮把他请去干吗。再一次表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用事实证明了他比周瑜计谋高。这样通过不断的追问,对学生的学习给予了有力的指导、引导,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使重难点得以突破。

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有实效的课堂。我会沿着这条路不断摸索,力争形成一套适合本班学情的模式。

上一篇:高考生选专业下一篇:省纪检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