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经验交流材料

2024-05-23

中职学校德育经验交流材料(共6篇)

篇1:中职学校德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

经验交流材料

云南省教育厅

二○○九年十月二十一日 目 录

塑师德校风之魂育德技双优之才玉溪市教育局(1)

高扬青春旗帜推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共青团红河州委(6)

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安宁市教育局(10)

畅通德育课程主渠道构建素质教育大舞台 云南省财经学校(14)

知行合一培养一流交通高技能人才 云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18)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突出民族精神培养 楚雄民族中等专业学校(24)

实施半军事化管理创新德育工作形式 麒麟区职业技术学校(28)

家校结合育新人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33)

打造德育品牌提高育人效果隆阳区职业技术学校(38)

实施共青团与“云岭先锋”同行工程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加入党组织创造条件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42)

强化学生德育工作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潞西市职业教育中心(47)塑师德校风之魂育德技双优之才

玉溪市教育局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工作中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中职德育工作在培养徳技双优人才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玉溪市各职业学校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注重对学生育技的同时,全力抓好德育工作,以良好的教风带动校风、学风,积极打造徳技双优中职人才,全市职业学校实现了“零犯罪”的目标,毕业生以品技兼优、吃苦耐劳的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我们的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完善全员齐抓德育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升学教育模式下被喻为“失败者”,又因多数是弱势群体的子女成为“边缘者”。怎样把“失败者”转变为技能运用的“优胜者”,把“边缘者”转变为实用型人才的“武状元”,是摆在职业学校面前不可回避的一道难题。多年来,玉溪职业学校经过探索与实践,总结出只有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努力形成抓德育工作的网络体系,才能培育出社会认可、徳技双优的中职人才的宝贵经验。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学校从强化组织入手,努力建设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队伍。教育部门设立德育专干岗位,学校设立德育教研室,负责对德育工作开展调研、指导和实施。各级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通过抓党建,带动政、工、团组织的工作,把党性党风教育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建立党员示范岗,在顶岗实习企业建立党团组织,推行“支部联系班级,党员联系学生”制度。着力抓好党委(支部)、行政办、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德育教研室建设,强调教职工全员、全程、全面参与,构建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

为壮大德育骨干队伍,学校积极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学生党员。玉溪工贸学校设立了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并把业余党校、业余团校办到顶岗实习企业,近五年来业余党校共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青年师生800多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71名,发展党员61人;业余团校举办培训班5期,培训学生2300多名。玉溪二职中开展“四校”教育活动,发挥“业余党校、业余团校、业余法校、公民教育学校”的阵地育人作用,用党的旗帜指引学生,用团的光荣激励学生,用守法的意识约束学生,用公民的素质陶冶学生。

二、铸就师魂,一片丹心播撒真美善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思想道德水平、技能水平、教学艺术的状况,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定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切实抓好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师德信念和责任感。围绕为人师表、依法治教等内容举办师德论坛,组织师德巡回报告,举办“爱与责任”师德演讲比赛,开展师德案例剖析,采取互相评说、互动讨论的方法,用身边的事例教育人,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自觉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把师德纳入教师履职考核,建立师德考评制度、行为规范检查评比制度,与评先、晋级、奖惩挂钩。玉溪工贸学校推行“全员班主任制”,确定一名班主任和多名副班主任,今年全校152个教学班,有400余名教职工踊跃报名,形成“时时有管理、处处是课堂、人人是教师、事事是教材”的庞大德育队伍;玉溪二职中以师德感人,用行为示范,教师“育己育人,雁过留声”的行为规范在当地被传为佳话,每年毕业生以“二职中人”的崭新风貌受到用人单位欢迎;易门县职中针对中职学生厌学、逃学等特点,提出“爱心控流、教改堵流、技能吸留”,教师做到“三个必访”,即:生病必访、流失必访、思想浮动必访,对流失学生及时跟帮,控辍保学与德育工作相得益彰。

三、潜移默化,大力营造人文和谐环境

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创建文明校园的基础。在德育过程中,各职业学校注重构筑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倡导平等民主。玉溪二职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推行学生值班制,学生会干部值周、学生轮流值日,让学生自我管理,展现人文环境,达到了“多平台成长、多时空锻炼、多技能毕业、多渠道就业”的教育目的。该校积极开展“三修三创”活动,倡导学生修身修德修技、创造创新创优,技能培养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玉溪工贸学校组建礼仪队、护校队、腰鼓队和青年志愿者组织,创办了文学社、篮球社、足球社、健美社、合唱团、播音组、国旗班、书画协会及民族歌舞团,校园文化绚丽多彩,人文环境和谐浓厚,德育走出了教材,摆脱了空洞,融进了生活。各县职业学校结合当地民俗民风实际,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新平县傣族沐浴节、峨山县彝族火把节、通海县蒙古族那达慕节、江川县开渔节、元江县芒果节、华宁县柑桔节、澄江县立夏节、易门县菌子节等,学校都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促使学生融入社会,体验社会服务,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职业习惯。校园环境是主体的画,无声的诗。各职业学校博采众长,把校园净化、绿化、美化、艺术化作为校园文化主体工程来抓,融知识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让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精心设计的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使一方墙壁、一块土地都具有教育意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在创建和谐校园的同时,学校推行半军事化管理,把启发自觉与行为约束统一起来。每年新生入学,各职业学校都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培养优良作风,磨练坚强意志。玉溪工贸学校与预备役部队开展共建,部队派出50名官兵在学校设立修理所,实行了双重管理体制。

四、塑造人格,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健全人格。在德育工作中,我们提出“人格靠自我塑造,智力靠自我开发,身心靠自我磨励”,并强调教师用健康向上的人格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重点开展好“五项活动”,一是唱响主旋律,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牢固树立报国之志;二是丰富德育内涵,确立“做人+技能”、“学历+职业资格”育人通道,实现“成才先成人,成人先立德”的培养目标;三是强化养成教育,从点滴做起,增强自我管理服务能力;四是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五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正确看待就业形势,及时消除思想疑虑。

我们坚持以活动带常规,以活动熏陶人。2003年以来连续举办了5届全市职业学校师生职业技能大赛,把技能、体育与艺术盛会融为一体,努力寻求职业学校文化、技能、体艺的有效结合,让学生施展才华,培养良好志趣,发挥爱好特长,树立成才信心,为就业、创业和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近年来,我市在保证毕业生保持较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就业质量也不断提高,不论在省内还是到东部发达地区就业,中职学生适应环境与岗位的周期明显缩短。

高扬青春旗帜推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共青团红河州委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贯穿共青团全部工作的主线,是党对共青团的一贯要求,是共青团组织的基本工作职责。中职学生是我国青少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长期以来,红河州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各级团组织为平台、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探索共青团在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稳步推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一、不断加强和巩固中职学校共青团工作,强化团组织独特作用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团组织基层领导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红河州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团干部在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把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为提高我州各级共青团组织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团州委班子多次深入中等职业学校调研,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中职学校共青团工作,不断加强红河州中等职业学校团组织建设,实现了“校校有团委、班班有团支部”的目标。与有关部门和学校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领导。促进中等职业学校配备专职团干部,加强对团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任用,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团干部待遇。

注重发挥中职团组织在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中的独特作用。切实履行好团结青年、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认真做好优秀青年入团工作,加强学生团校建设,配合党组织办好学生业余党校,做好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工作。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在共青团指导下,针对学生特长、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二、发挥共青团育人功能,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一)坚持开展“四个教育”

一是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各地实际,充分利用“两校”阵地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积极组织广大团员认真学习党章、团章和了解党、团的光荣历史、光荣传统。增强对共产党、共青团的认同感和能成为其中一员的光荣感以及为党、团组织积极奉献的使命感。三是形势政策教育。充分把握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提高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四是社会实践教育。组织中职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积极参加社会普法宣传、文明形象传递、爱心接力等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的实践,在实践中了解国情,经受锻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教育坚持“四个结合”

一是坚持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严密规范的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团组织生活,开展集中思想教育活动。每次团组织生活确定讨论主题,开展社会热点讨论活动,引导青年学生理性观察社会,树立崇高理想。引导和培养学生养成自我教育习惯,使德育工作长效化。二是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采取社会调研、志愿者行动、参观访问、公益劳动以及演讲、征文、读书活动等多种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主题教育。三是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与全面拓展素质教育相结合。严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将思想道德教育寓于素质拓展活动中,加强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和文明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理性、全面地认识社会现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社会观察引导。四是坚持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上网,远离不良信息的影响,保护学生网络学习、网络生活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篇二:中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关于中职班主任如何开展育人和德育活动 的经验交流稿

班级:2012春机采一班 班主任:金大飞

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最神圣的职责,而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对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中职学生纪律观念差,学习动力不足的特点,特别是对于习水这样相对全国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治理难度更加重大。这就要求班主任除了工作尽心以外,更应讲究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方式性和针对性。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修养、精技能的深受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我认为针对习水实际情况和我校结合课程教学并根据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形成特点,应该从如下三个大方向方面开展育人和德育活动。方向一:从班主任工作上开展育人和德育活动

一、全身心的爱学生,“爱”是顺利开展工作的条件和基础 每个学生都有渴求进步的美好愿望,而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激发学生内驱力的最好钥匙。但由于知识差异、环境差异、性格差异和品质差异等原因,又使每个学生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性。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都很丰富,他们有着不易被凡人轻易发觉的闪光点和人格魅力。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就是要通过对学生的接触了解,摸清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闪光点和缺点,从而有的放矢地实施针对性的教育。特别针对我校学生半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尤其要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管理思路,着重学生的感情化教育,人性化教育,例如,我2012春机采一班学生费文琴在军训时被教官责骂,军训结束后亲自向她询问事由,从内心深处去安慰她,让她思想上走在正确的方向上。班主任应该了解他们真实的思想状况,帮他们重树自信和希看。老师应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和诚心,要放下架子,以年轻的心态与学生交流,要做一个倾听者和表率者。这个阶段是学生评价老师最多的时候。而这些评价会直接影响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形象和威信,对日后开展班级、学区工作影响深远。尽管中职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但他们心里清楚得很,哪些老师是真诚、真心待他们的。

二、树立教师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

有的老师以为新接一个班,首先要把学生镇住,这样以后的工作才好开展,我觉得正确的说是老师要首先要树立威信,而这个威信不是通过镇来实现,更多的应该是老师的亲和力和个人魅力。我刚来一个月就接了新班级,对于一个从玉怀中学过来的“二手班级”来说,我认真总结班主任管理思路,对学生要求严格,制定了结合校情和班情的班规,比如请假制度,旷课处理办法,班级学生个人量化考核等具体的奖惩制度,涉及学生在校的各个方面。

三、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职业观念

现在有很多中职学生缺乏自信心,把大好的青春时光浪费在终日的长吁短叹、打架斗殴和对小事的琐屑较量上,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年轻人应有的朝气、活力和进取心。作为班主任,就必须采取措施扭转这种现象,激发这些同学的自信心,重新燃起他们的理想之光。学校各项集体活动对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不可忽视,班主任要善于利用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适时的引导。比如在我校开展定期的演讲比赛,运动会,技能大赛,专题讲座等,特别是针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的情况来说,班主任起到重大的思想工作的作用,我以为应该这样做的:不管什么活动、什么竞赛,班主任都应亲身过问,让学生感觉到你的重视,并要求参加学生把每一次机会都当成大事来做,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久而久之学生在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形成的同时逐步燃起自信心。我记得这样一件事,就在上个学期的我带机采一班的时候,当时学校部办组织了一次电子技能大赛,由于他们在玉怀很少组织这类活动,我想借这个机会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于是首先在班会上对学生进行发动,课下带领学生进行练习,指导技巧,有几个学生积极性很高,对比赛布满信心,但是到比赛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有两个没有进入决赛,当时就看出来学生的情绪很低落,我感到很纳闷,他们两个就死气沉沉在坐在那里不说话,于是借机给学生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并带领学生深进分析失败的原因,他们各抒己见,当时我就感觉这次活动达到了目的,再次培养了他们不怕失败和挫折的精神。

四、正确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

学生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治理工作效果如何跟班主任自身的角色定位有很大的关系,否则就会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有不少老师,以为只要自己跟学生搞好关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就可以万事大吉。实在这种角色定位虽有利于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但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严格管教,不利于树立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不少老师常以严师的形象出现,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有一定的好处。但由于师生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平台,久而久之会使双方的隔阂变大,导致师生间关系不畅,老师威信降低。

就在我们学校的案例,有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教师,为了和学生搞好关系,便于班级治理,就和班里学生打成一片,和同学们称兄弟姐妹,任用不好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当然,老师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时间一长,题目就出来了,首先是班级越来越混乱,再次就牛角尖问题学生,带动了全班风气的败坏,最终造成班级的不良影响严重化。

由此可见,理想的班主任的定位应是三重角色:既是老师,又是父母和朋友。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慈父母般的关爱,来自朋友间的亲密和放松,又使学生时刻感受到严师之威。

五、选拔几个得力的学生干部,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学生干部是班级的核心气力,他们在学生治理工作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要想把班集体建设成为一个有朝气、有活力、极富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团队,学生干部的作用不可小视。我记得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曾经发生多这样事情,当时是高三,学习很紧张,记得有一次月考结束后,班级成绩很不理想,老师在班会上分析了原因,并严厉的批评了大荚冬最后老师的眼圈都红了。当天下午,班长通知课外活动时间全班开会。本来以为是老师要求的,后来才知道是班委组织的,每个班委在班会上带头做自我批评,主题是我们的成绩是否对的起老师,是否对的起父母,后来大家都发言,有的同学站起来苦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个班会很成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一切效果发挥作用的是班干部。

班干部很重要,班干部应通过公平竞争、投票选举确定,把一大批深受同学信任又有较强组织和治理能力的学生吸引到学生干部队伍中来。方向二:从专业课程教学上开展育人和德育活动

一、充分发挥课堂德育教学活动

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本质要求。德育课教学要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融入各门课程;充分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和中职学生生活,尊重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知识学习和观念形成,更注重情感培养和行为养成;充分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课程设臵、教学安排要和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教学特点相适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教学的实践性,注重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篇三: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之我见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之我见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其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中职德育不仅需要传授道德知识,还需要以生活为中心,注重对学生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的养成,需要道德体验的交流,并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荀子所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气,故最为天下贵也。”

一、中职德育现状 1.新时代带来的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青少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接受着新的冲击。“网络”以其特有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迎合了学生崇尚民主、追求平等的价值取向,其高效、便捷的信息传递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给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与此同时其混杂性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导致学生价值观念冲突加剧、价值取向多元化。2.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

职业教育旨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中、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大部分职业院校加大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培养力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即将理论“够用”原则套用在思想道德教育上,压缩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深度, 忽视了“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弱化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在政治课教学中,仅仅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和教条的容器,却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中手足无措,凸显出学校德育工作的苍白无力。3.中职学生的特点

近几年高中及大学持续的扩招,导致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素质每况愈下,中职学校入学的学生已不仅仅是学习落后于整体水平,其思想素质更是令人堪忧。从心理上分析,中职生自卑心理较重,而现实社会对人才使用普遍存在追求高学历的现象,也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负担。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在处理问题时或者不冷静、走极端,或者逆反心理强,形成某些过激行为,从而导致了道德知行分离。

二、有关中职德育的几点想法

面对目前形势下中职学生的素质状况,中等职业学校如何重新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有效地做好德育工作是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是笔者个人的几点想法。1.认清形势,重视德育管理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为初中毕业生,高考落榜生,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差,是非观念不清,思想不成熟,其在价值取向、思想文化、心理上还存在诸多影响其发展的负面因素,所以德育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就尤其显得任重而道远。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桶水的容量取决于木桶全部木板的长度,一块短板对于木桶的容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学生某方面素质的欠缺,有时会极大地影响其成长和成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德育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把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极探索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路子。2.提高认识,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

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建立德育管理体系。要逐步建立以校领导班子为主体的德育领导队伍;以各处室中层干部及职工代表为主体的德育管理队伍;以学校团委、学生会为主体,班、团干部为辅助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三支力量。通过建立层层联系的制度,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联系密切,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成功的教育需要形成教育合力。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因此,学校要积极与家庭建立联系,要主动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教育体系。3.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职责,调动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强调管理育人,管理者及其管理活动对学生的德育影响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通过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直接引导、规范和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生活秩序,并对学校各项德育工作和活动的具体实施起到支持、促进和监督作用,从而保证德育的正确方向和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所以学校要促进管理者深人了解教育对象,更新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态度、管理方法和管理作风,提高管理质量,并为管理工作塑造良好的形象,作为实现德育有效管理的保证。

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一是调动班主任老师加强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班主任的自身形象与道德人格是一种德育力量,其思想行为会对学生的德育接受与践行产生很大影响。所以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班主任老师的道德责任感和职业幸福感,调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热情。二是调动各任课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单靠思想政治课是远远不够的,任课教师是不容忽视的德育工作力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任课老师在各科教学中应全程渗透道德教育,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从而实现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再次应调动服务者育人的积极性。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更可以给人奋发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特别是在营造校园育人环境方面,就需要学校的行政尤其是后勤人员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达成育人共识,使学校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4.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面对未来社会提出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做好中职德育工作,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要切实把提高学校教职工的整体素质放在首位。我们都知道,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德育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是学校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充分重视对教职工的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德育工作者了解德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的管理模式,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艺术,切实提升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

同时,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还要注意到:中职道德教育应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交流平台,使师生之间的道德交往和交流成为一种习惯,用教师自身的高尚情操和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决不可以按着马头让它饮水。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学生与教师在精神领域的相遇,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观点的碰撞,是人与人之间深层的对话,而不是知识与认识的简单堆积。

探索适合职业学校特色的德育工作方法和思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的成长特点,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才能培养出真正德才兼备的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篇2:中职学校德育经验交流材料

播种良好习惯 收获健康人生

由于我校所处邮政路南端,与县政府有一路之隔。虽然近年来的生源各项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大部分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行为养成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我校的住宿生、留守学生和外来务工子女较多,学生思想状况复杂,这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尤其是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至2010年xx县县政府开始创建德孝之城,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我校带来了生机。我校领导班子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立了立足学生成人成才的需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渗透中华传统教育中的“仁、义、礼、智、信”的内容,加强学生“心、知、言、行”等各方面的自身修养。

一、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熏陶育人。

优雅的校园环境是提供舒适的育人净土,为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学校对校园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进行全新构思,全新打造出校园环境的整体美、艺术美和文化美,让学生在自然、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中体味人与自然的关系,感悟传统文化的真谛。

1、利用校园自然环境进行“仁义礼智信”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因此,校园环境建设,应该利用一切自然、人文景观,营造德育和审美教育的氛围,体现一定的文化品位,使学生感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从而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当你步入实验学校时,首先映入你的眼帘是,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楼上镶嵌着的:“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愿景及“今天我以实验为荣,明天实验以我为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金字标语,让你真正的感受到和谐的气氛;教学楼前的孔子塑像,及在塑像的东南方向的墙壁上展示着的“仁义礼智信”的字画,在字画的前方,绿树成荫的地方若隐若现的让你看到了“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的大理石刻字,更让你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气息,那红红的“践行修身齐家,爱校敬业的实验精神”几个大字是实验学校全体师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体现。

2、利用学校文化环境进行“仁义礼智信”教育

(1)、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让学校的每一处走廊、每一处楼道、每一处大厅都成为展示儒家思想精髓、国学精粹、教育感言、人生感悟的天地,让墙壁成为与学生心灵对话的窗口。

学校利用墙面、走廊、楼梯等空间,布置一些“仁义礼智信”教育的名言警句和好故事推介、中英文名言对照、字画等,精心设计富有层次的楼道、走廊文化,使走廊、楼道具有了潜在的教育功能,使走廊、楼道“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随时都能触摸到祖国经典,感受祖国经典的博大精深。走廊文化建设方面突出“仁义礼智信”教育的精髓。每一层走廊文化,都突出一个主题,第一层是仁爱;第二层是忠义;第三层是礼和;第四层是睿智;第五层是诚信。楼道文化的建设使整个校园努力呈现环境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氛围。

(2)、让校风、班风打造团队精神

在每个班级前门的左面墙面上都有一个展示班级文化的展示板,版面里有班主任寄语和班风。通过班集体的班风创建注重了“仁义礼智信”的教育,通过强化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师长、爱他人等优良品质;协调了生生关系、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2、3、4楼西侧的展示板)、黑板报、手抄报、征文、读后感等大力宣传中华传统美德,让中华传统美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3、利用学校人文环境进行“仁义礼智信”教育

在教育教学时,学校要求教师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莲 山 课~件 ]要把中华传统美德在日常的言行中体现出来,要深入学习和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基础,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真正受到启发。所谓:“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校班主任实施“仁义礼智信”教育的有效渠道之一。

其次,为了把养成教育延续到校外,让学生在回到家时不会“原形毕露”,我校经常给学生布置“亲情”作业,就是让孩子回家给父母洗脚、给父母做一道菜、当一天家中主人、给父母一声问候。把所做的事情用文字呈现出来,在班会上交流。我校在广大家长的支持下,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们也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来,真正做到“三位一体”,齐抓共管,把学生的各种不良习惯扼杀在萌芽中。

同时,学校青年志愿者定期到南山福顺敬老院服务老人,给老人洗脚、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给老人表演小节目等,培养了学生的尊老爱幼传统美德。

正是在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引导下,学校的教师拥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有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养之有素的行为:形成了上下楼梯靠右行、见了老师要问好、见到垃圾随手捡起的良好文明习惯。这就是实验学校精神文化在师生心中积淀的结果。

4、利用学校文化活动进行“仁义礼智信”教育

为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在每个学年的西侧都设立了宣传展示板,展示板中有学生的书法作品、手抄报作品、征文作品,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每周升旗仪式上感恩、爱国教育,使学生自发产生强烈的热爱母校和感恩社会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校园精神。我校还对学生进行了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主题的养成教育 及知识竞赛活动,从学生的语言、行为、学习、生活等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校园内营造了文明礼貌、积极向上的氛围。还开展了以文明礼仪为内容的“文明礼仪之星”“校园诚信之星”“学习之星”评比活动。2012年5月份我校特邀请中国感恩励志教育报告团到我校进行“感恩励志”演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都能积极踊跃的参加,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懂得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9月份我校又邀请国学大师王竑锜老师到我校进行“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教育的演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立足校本,建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机制,启智净魂。

为了使“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地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本着科学的态度有选择的进行“仁义礼智信”的教育,使“仁义礼智信”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和完美的心理品质,达到学生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学校在校本课程上加大力度,以新课程中的“以德为本”的目标为基点,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因人施教。

1、以校本阵地开发,寓养成教育阵地化。

根据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内容精髓,校长组织领导、老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青春·成长》一书,此书分为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三册。这三部校本教材,把传统的文化融入到细微教育中,书内体现了守纪、交友、自尊、责任、尊老、礼让、诚实、珍爱生命等内容教育。同时,为提升学生素养,学校又编写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让学生在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选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校本课程中,学校安排专人教师任教,生动活泼的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2、以学科渗透建设,促养成教育经常化。

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只是教师教得多么精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必须从多元化的角度、从全面素质培养的角度来进行评判。因此,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包含“仁义礼智信”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师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要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教师用自己的心去爱抚学生的心、与学生进行生命间的交流,树立学生美好品德,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如:我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我保护的技能以及意志品质锻炼;音乐教师在课堂中启发学生学会感恩、学会人际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综合实践教师不仅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力,而且让学生在制作作品中学会感恩生活、感恩父母、感恩母校、在物品的准备和整理中养成爱整洁和有条理的好习惯,这都蕴涵这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在课堂中教师巧妙地使“仁义礼智信”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渗透。

3、以国学经典熏陶,促养成教育系列化。

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国学”精粹,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开展“国学教育”,目的在于在全校兴起“继承民族文化精品,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的良好风尚,把“国学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国学经典实施内容包括:国学经典天天读(每天早7:20-7;30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国学经典天天练(利用每天中午12;10-12:30时间段进行国学经典练习写字活动),国乐经典天天听(每天中午12;10-12:30时间播放国学经典音乐边听边写)太极武术天天操(利用大课间操时间进行太极武术天天操活动)。

每当清晨你步入教学楼内时,你就会听到朗朗的“子曰:……”诵读声,在诵读中达到背诵,感受着古先贤的精神文化;每当中午当你步入班级时你都会听见动人优美的音乐,你都会看见学生在那里认真的临摹古诗词字帖,伴着沁人心脾的国乐,学生们在习字中陶冶了情操。体育课上孩子们优美的太极动作让他们感受到的自然赋予他们的无穷的力量,身心的愉悦。

在此向系列活动中我校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在师生中形成以先贤为楷模,勤勉学习,奋发有为,立志成才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互助、勤学自强的优秀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让经典诗词更好地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篇3:中职学校德育经验交流材料

“学校教育的制度化, 知识传播在教育中的空前凸显, 掩盖遮蔽了导向德的教育的本质, 随着科技的发展, 改造自然大于或高于生命本身, 人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开始异化”。作为中职学校教育灵魂的德育正遭遇困惑和价值失落, 种种不该发生的事件触目惊心。

如:北京海淀职业艺术学校的学生将一段拍自他们课堂的视频上传到自己的网上空间里, 随即这段视频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各大网站广泛转载。这段时长约4分钟的视频记录了海淀艺校高二影视全能班一堂地理课上的一幕。整个课堂纪律一片混乱, 学生随意游走、嬉笑、打闹甚至肆意用各种手段挑衅、侮辱年近古稀、头发花白的老师并以此取乐, 整段影像充斥着学生的笑声、谩骂声和脏话。

又如:上海一17岁职校生, 向父母要不到零用钱, 竟然拎起微波炉砸向父母。亲当学校老师调查时, 还恶狠狠地挥着拳头对着父母亲, 出现了儿子打父母的现象。有专家称这些人80%~90%会走上犯罪道路。浙江省某职校一张姓学生在食堂与另一姓丁同学发生纠葛, 出手殴打丁某, 并在当晚叫上本班一批同学在宿舍再次闹事, 致丁某鼻梁断裂。杨某因不服学生会的管理, 事后召集同学到宿舍闹事并导致多名学生轻伤, 竟还在宿舍中私自藏匿管制的刀具。

再如:2012年1月10日, 徐州法院在校学生犯罪现象调查报告指出, 在2010年至2011年两年审理1205名未成年犯罪案件中, 在校学生犯罪人数达155人, 占未成年犯罪人数的13%。并表现出以下犯罪特征: (1) 年龄低龄化。2010年至2011年全市法院少年庭审理的在校学生被告人平均年龄为16.2岁, 其中1992年出生的20人, 1993年出生的56人, 1994年出生的40人, 1995年出生的12人, 1996年出生的27人。 (2) 男性比例大。155名在校学生罪犯中有148名男生, 7名女生, 女生比例占4.5%。 (3) 职业学校学生多。155名在校学生罪犯中, 有114名为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 占总人数的73.5%。

以上这些案例和统计数据反映出中职学校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遭遇困境。

二、学校德育困境原由:割裂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与生活世界的割裂, 忽视了人的完整存在, 进而漠视个体生命存在与价值, 缺乏伦理道德的终极关怀, 造成育德环境的失衡、冲突与分裂和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多元价值时选择的迷茫与行为的失范。

(一) 学校德育迷失于功利主义价值观, 导致学校德育与生活世界割裂。

功利主义价值观在教育的体现就是注重眼前利益, 把教育目标看做是培养为经济服务的工具, 而不是把它看做培养“完整的人”。鲁洁教授认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教育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 在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的同时, 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对功利主义的追求导致育德环境的失衡, 德育的内容集中于书本知识, 德育的途径限制于课堂教学, 德育主要的途径是说服教育, 学生品质的好坏一张试卷来说明, 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道德的展现过程中却被忽视, 忽略了人是“完整的道德存在”。也最终导致了不良现象的发生 (如前文的案例) , 更有学校德育工作者用来说服学生的一些事实本身就是被“粉饰”、“异化”的事实, 造就的自然是一种病态的教育。同时现行的德育属于后发型的, 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 哪里出现了问题就急急忙忙去哪里补课。正如《学会生存》一书指出的,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 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 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 从事学习, 而在另一个世界里, 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的满足。”很显然, 由于对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追求, 学校道德教育与生活割裂了, 困境随之而来。

(二) 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脱节, 导致学校德育与生活世界的割裂。

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脱节。由于现代学校德育的内容是以知识为中心, 教育过程是认知主导的, 而情感、想象、意志等非理性因素遭到了排斥, 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德育的情感态度方面, 只重视道德认知。杜威认为, 道德有三个部分, 一是知识, 二是情感, 三是能力。很显然情感是道德的组成部分。道德情感教育强调以感受体验为基础, 离不开活生生的生活, 它扎根于生活, 取决于人的生存状态及个体生命的感受。要重视激发情感的重要性, 要通过具体的生活让学生体验情感, 而不是现代德育中教师专注于学生记住了多少道德知识, 做出了多少“道德应用题”。道德认知与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割裂将导致学生成为片面的人、压抑的人。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脱节。学生学到的“道德知识”并没有与课外生活互动, 了解的只是关于“道德知识”这种知识本身。当前学生身上“言行不一”的表现较多, 因为学生在生活中采取的行动, 有些时候不是按所学的道德知识来行事的, 是个体自身的生活经验积累起来所形成的一种习惯性反应。它不一定符合课堂上所讲的道德规则。那么仅仅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不够, 必须注重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活动。19世纪的哲学家黑格尔说:“人的真正的存在是在他的行为。”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行动是生命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是在自己的劳动生成的。学生参与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 人也正是通过生活的过程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展现自己的德性, 如学生在晨会、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实践。

总之, “道德知识的意义并不在于知识符号本身, 而在于这些知识符号所代表的生动而丰富的道德意蕴”。要体验、感悟、掌握这些知识符号背后所涌动的生动而丰富的道德意蕴, 并于其中升华个体的道德, 就必须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学校道德教育所导致的这种失衡、分裂、冲突的育德环境。生活德育, 呼之欲出。

三、生活德育:走出学校德育困境

生活是道德的土壤, 离开了生活, 道德就无法栽培。建构生活德育是对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道德教育的一种超越, 也是培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人的必不可少的途径。

生活德育就是要让学生拥有一个“生活世界”, 一个活生生的世界, 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具体的、流动的, 这个世界是人的完整的存在。在这个生活世界里, 其德育关注个体的生命价值, 注重引导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体健康地成长, 趋向于善的成长。生活德育:指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 以学生的价值存在、关系和行为为基础, 以对学生崇高精神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终极关怀的需要为引导, 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 让学生在他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 去感悟, 去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 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一) 生活德育追求个人的多元化价值与社会主导价值的和谐统一。

东西方文化发生的融合与冲突, 价值观念多样, 道德实践主体多元性愈加明显, 青少年面临多元道德价值观选择的困惑。生活德育要培养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去进行多元道德价值选择的能力, 在这些多元化道德价值之间寻找恰当的支点, 在真、善、美之间求得平衡。这就要求个人的多元化价值与社会主导价值和谐统一, 社会主导的价值目标就是要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以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为前提的, 多元化价值取向就是要重视个人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 中职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是自主意识增强, 追求独立人格, 崇尚个人生活等, 同时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观也在滋生。生活德育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克服和消解生活中的不良价值观。如在进行“诚信”的教育时可以安排请学生讨论对考试作弊现象的看法, 并引导学生克服作弊的不良动机。

(二) 生活德育以“活动”为支点。

生活德育中的“活动”范畴指具有德育意义或功能的所有活动。以“活动”为生活德育的支点, 其实质在于通过活动把德育过程转变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实践的、连续的个体道德生成、发展的历程, 而不是虚幻的、被动的、静止的、断裂的过程。以“活动”为支点的生活德育, 不同于一般的“活动教育模式”。其一, 生活德育是以活动为支点, 构建理论的范畴是“生活”, 其实质研究对象是“完整的个人存在”。活动中含有人的完整德性构成的多个维度:如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等, 它们完整统一。其二, 在传统的活动德育模式里, 活动是指具有道德教育意义或功能的个人外部活动, 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活动只限定于外部活动, 不包括内部思维的, 意识的活动。麦金太尔探讨了道德的希腊词源, 认为道德 (morals) 最根本的意义是内在的“品格”, 而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则。人的内外活动是连在一起的, 很难分开, 要强调道德主体的内心自觉, 而不仅停留于外部行动。其三, 生活德育主张以活动、实践课作为学校道德教育课程, 但这并非唯一的课程形式, 同时主张活动的开展并非认为可以取消道德的课堂教学形式。其四, 生活德育中的活动重视非专门组织的活动。现行的德育教育活动中很多的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而实际上个体道德的形成大都是在潜移默化下形成的, 在与同伴的交往合作中产生的, 特别是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等。

(三) 生活德育以发扬主体性为内核。

德育过程中存在着缺陷, 缺少对教育对象的理解和尊重, 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他关系而不是我—你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之中,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阻隔的, 他们的情感受到漠视、压抑, 学生的心灵扭曲成一种病态, 造成的是心灵的空虚、封闭, 学生的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发扬。我们应当树立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合作关系的理念, 形成双向互补, 从终极目标看, 学生主体是第一性的, 教师主体是第二性的。道德主体性的发挥有赖于主体与客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活动、交往和互动。在德育的过程中, 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发挥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因为学生不仅是道德的承受者, 也是道德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角, 主动体验道德情感, 磨炼道德意志, 追求高尚的道德目的, 因为弘扬人的主体性的过程, 正是人的精神不断获得自由、不断完善的过程, 也是人的德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如指导学生在学习和交往生活中主动体验勤奋学习、理解他人、团结协作等思想道德。

21世纪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 教育灵魂的德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 才能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才能体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彰显个体的生命价值——生活德育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摘要:学校德育与生活世界脱离是造成学校德育困境的主要原因。脱离生活世界的学校德育是因为追求功利主义价值观, 以道德知识传授为中心, 同时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脱节, 从而导致学生面对多元价值选择的困惑和行为的失范, 无法实现人的生命价值。本文提出建构生活德育理论以走出困境, 生活德育追求个人的多元化价值与社会主导价值和谐统一, 以活动为支点, 以发扬主体性为内核, 从而培养德性完整的人。

关键词:生活德育,中职学校,德育困境,有效对策

参考文献

[1]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 教育研究, 2000. (4) .

[2]高度重视“灵魂发育”——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N/L].龙虎网讯.

[3]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O].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8, (4) .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14.

篇4:论中职学校学生德育

关键词:中职学生;教育工作;德育

德育是职业教育培养中重要的一环,它可以促进多样化、全能型人才的快速培养。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广大面临就业的学生除了要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增强个人的职业素质培养。未来的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将会是以职业教育为基础的,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中职学院的德育。

一、目前中职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法律意识淡薄

作为中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行为比较叛逆的时期,所以除了对传统课程知识的抵触,同时在法律和道德意识上也比较淡漠。年轻的他们除了热情还容易伴有冲动,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打出手,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由于个人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树立,所以还会伴有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江湖义气群殴等违纪违法行为。而这些因为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人身伤害往往会让他们后悔不已。所以,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2.正视诚信意识的不足

诚信作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不可以忽视的。通常观察一个孩子的行为和品德,从诚信这种细节着手,往往能够看到很好的效果。由于诚信意识的淡薄,使得他们在行使不良行为后擅长自我掩饰隐藏,既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也不利于自身品德的修养。

3.树立集体主义荣辱观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一些对学习兴趣不高、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人。同时缺少了同学间共同相处学习知识的时间和方式,使得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集体协作能力降低了很多。不愿意严格要求自己,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往往使得他们没有为集体增光添彩的意识与观念。

二、影响中职学生在德育方面问题的因素

1.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上照顾孩子,承担好孩子的监护人义务,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通常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家长和亲人的言谈举止总是会有想要模仿的感觉,这就要求家长做好自己的品德教育工作,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

2.学校给孩子的影响

学校是孩子的第二家庭,尤其是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它起着无与伦比的关键作用。首先是老师,作为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育工作者,自己个人的品德必须良好。其次是环境本身的氛围,在一种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中,人人树新风,人人讲诚信,同学友爱是对孩子德育的最好方式。

3.社会对孩子的影响

社会作为一个大集体,容纳了除学生以外的各色人物。在没有正确价值观树立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受到社会生活中不良腐朽生活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中不良信息的侵蚀、影视文化中的负面作用、社会上贫富差距的加大,都会或多或少地对中职学生产生消极影响,造成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健康以及行为上的不规范。

三、如何改进中職学校学生德育

1.加强德育体系建设

想要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体系建设首先要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时代特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造福人民。其次,育人队伍的建设和监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要培养一支素质过硬、道德高尚的德育工作队伍,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为学生树立好正确的师表形象。

2.改进德育方法

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基础,教育方法的改进是动力。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教育模式,采用青少年所能接受的方式向他们传播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除了通过原有的传统模式,也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利用案例向他们陈述事件,分析道理,让他们全面深入地认识社会,明辨是非,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3.拓宽德育渠道

教师的课堂讲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德育。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与社会上的企业和行政部门相互接触,建立一些诸如赞助和考察之类的关系,让学生可以在团结合作中共同提高彼此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增强德育的凝聚力。

正所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教育乃国家大计,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品德的教育我们要做长远的规划,从基础做起,从对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对教育模式的改革做起。把德育放在教育发展重要的位置上,让它与文化教育相辅相成,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志晶,刘海,陈衍,等.中国职教梦[J].职业技术教育,2014(21).

[2]林幸福.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机制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0).

篇5:学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一直以来紧紧围绕舒兰市教育局德育工作指导意见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进行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探索实施德育创新。以“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年” “学生良好行为深化年”为活动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营造学校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构建和谐校园。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真情德育、“快乐德育”、“实践德育”和“全员德育”,让德育因行动而光芒四射,让学校因和谐而充满活力。

一、求真、务实、高效地做好德育常规管理,抓制度建设,使学生养成教育有章可循。

完美的人格是建立在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上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常抓不懈,强化训练。因此,我校以学生养成教育为主线,狠抓学生德育工作,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1.为了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我校除了严格按照《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教育外,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学生一日常规》、《先进班集体评比标准》、《小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度》《值周值岗制度》等。对学生学习、行为、礼仪、卫生、劳动、锻炼等方面提出要求,在平时的德育管理中无论是学生还是管理者都能按章做事,使得德育管理的工作有条不紊,同时,对照规章制度又能及时改正平时工作中的不足,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2.抓强化教育,使学生养成教育规范有序。

(1)新生入学,进行入学教育,规范学生的各种习惯。进入一年级后先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文明礼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新学期伊始,我们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准,与养成教育相结合,通过悬挂标语、用学生作品装饰教室、装饰走廊,更新走廊文化、表彰优秀学生等形式,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

(3)抓细节,促养成。针对养成教育内容,每周的值周领导和大队辅导员都要组织各项检查、抽查,然后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每周检查和抽查的常规有:学生进出校、上下楼秩序,教室、卫生区打扫;教室桌椅、书本摆放、教室所有备品摆放、学生的个人卫生、学生的标志佩戴等;学校大队检查和抽查的常规有:课间操、眼保健操、乱扔垃圾、说脏话、课间活动秩序等。所有的检查结果最后综合到一起评出每周的文明班级,并与班主任的考核挂钩,让学生在学校检查、老师教育、学生监督、集体舆论的氛围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抓检查评比,使学生养成教育充满活力。对各项常规要求检查评比,每周评出 “卫生示范班”、“行为秩序示范班”等。

5.抓学生群体,发挥学生的榜样监督作用。

学生是班级、学校的主人,一个学校养成教育的好坏与学生干部的培养密不可分。(1)培养、使用好学生干部,可以使各项监督检查有序进行,有充足的人力保证,如:能充分利用学校大队委成员。(2)使用好红领巾监督岗,为监督检查学生的养成教育提供充足的人力保证,也让学生在体验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养成监督他人的习惯。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1、构建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特色德育活动。

根据舒兰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强规范促养成,创特色树品牌”活动探索实施我校特色德育活动。从上学期开始我校开展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比如在三八妇女节和母亲节两节来临之际,我们组织开展可感恩教育活动,我们不仅让孩子们为妈妈做孝心事,写孝心话,还让妈妈们写下孩子们为自己祝贺节日的感受,并在感受的后面附带上亲子照。读着妈妈们写的孩子们为自己祝贺节日时的感受,看得出我们的感恩活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有位家长这样写道:孩子以前总是和家长顶嘴,甚至稍不如意就对他们发脾气。但自从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之后,孩子孝顺懂事多了,还经常帮助他们做些家务活。家长充满感激,我们也很受感动。孩子们懂得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付出,懂得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哲理,他们发自内心地以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从而培养了学生知恩图报、饮水思源的品行。

本学期结合第28个教师节我们开展了以“老师,托起太阳的人”为主题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在教师节当天早上晨会结束,孩子们在学校大队长刘美辰同学的大声带领下全校1000多名同学深深的向老师鞠上一躬并齐声向操场上的所有老师大声喊出“老师,节日快乐!;老师,您辛苦了!”。场面如此之震撼,声音如此之亲切,令在场的所有老师激动万分。接下来我校将继续结合《弟子规》的学习和各种主题教育的开展进一步深入探索实施我校的感恩教育活动。

2、为了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弘扬学生个性发展,我校从上学期开始成立了“小百灵”合唱队,每周有固定的时间由我校的特岗教师张老师进行指导和训练。在上学期的六一儿童节课前歌比赛中合唱队同学向全校同学进行了展示。本续期继续由张老师对合唱队进行执教并计划在“十一”之后再次向全校同学进行示范和展演,以此引领和推动我校课前歌能够迈上一个更高的水准。

3、深入开展特色大课间活动。本学期我们以“让我们跳起来”为主题开展花样跳绳活动。每天上下午的大课间时间,学校统一播放跳绳曲,各班同学在班主任教师的统一带领下,来到操场在自己班级做操位置进行跳绳活动,学校挑选出跳的较好的同学和体育教师一同在前台领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他们能够从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快乐。做到德育、体育、艺术三育相互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与品德的养成。

4、认真组织每周一的晨会,并充分利用好每周的国旗下演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安全教育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优化社会环境,整合校外资源优势,促进学生发展。

我校曾聘请市关工委和北城社区关工委的老干部们开展“好父母讲堂”活动,为家长们讲解如何教育好孩子等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9月18号,上周的周二我校和北城社区关工委的老干部们共同携手在我校举行了以“大手牵小手,温暖你我他”为主题的捐资助学活动,为我校四年三班牛天一同学进行捐助。老干部们的到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捐赠和帮助,更是精神上的教益和鼓舞,更为我们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心教育课,受助学生以及家长都发表了感言。最令我们欣慰和感动的是受助学生通过本次活动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增强了自信心,并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回报关爱他的人,长大了用知识用本领去关爱更多需要关爱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感恩教育再次在这里进一步得到深化和延伸。

篇6:学校德育工作经验材料

几年来,我们学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德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努力探究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突出德育首位,彰显德育本色。我们在德育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德育人

几年来,我校在德育工作中,抓住有利时机,紧密结合形势,挖掘德育教育内涵,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诚信教育。每周一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全校师生瞻仰飘扬的国旗,肃然起敬,国旗下教师的讲话,让每一位师生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德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学校又找到了进行传统教育的有效途径:即革命传统教育必须与传统节日结合。

每年的3月5日雷锋纪念日,我校团支部和大队部都组织青年教师志愿者和学生,发扬雷锋精神,到街头清除乱张贴的小广告,慰问孤寡老人,送上大米和白面。活动中,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在三八节到来之际,我校每年陆续开展了“我让妈妈露笑脸”系列活动。组织全校学生开展“学会感恩体验亲情”学生为妈妈洗脚,为妈妈制作贺卡,写三八征文,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母亲,真正从内心感到母亲对家庭的付出,对自己的关爱,体验到浓浓的亲情,让学生学会感动、学会感恩。3月10日植树节,我校大队部开展“我与小树交朋友”的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学校还特聘请园林处的工作人员为少先队员们讲解数木生长的知识,同学们通过活动学生了解了小树生长的规律,增强了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在清明节,我们通过祭扫烈士墓,对学生进行继承革命传统、立志成才报国的教育。七月一日则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教育,我们学校每年举行大型的歌唱党的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的爱党热情。九·一八”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的教育活动。国庆节到来之际,学校创设舞台,举行庆“十.一”举行歌舞比赛,教师节师生才艺表演,学生在展示才华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在德育工作中,学校

本着活跃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目的,去年特举行大型的读书活动,主题是“我与好书交朋友”,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同学们有的演讲,有的谈读书体会,他们都精神饱满,语气激昂,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次读书节举办的很成功,同学们在读书节中都有收获,实实在在的过了一个丰收的读书节。

二、坚持环境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尽心致力于校园环境的建设,以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富有特色的艺术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我们每天坚持对教室、走廊、楼梯三拖两扫,全员监督,集中整治校园内乱扔废纸、果皮、杂物的现象,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校园内,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的现象消失了,文明礼貌用语的多了,爱护公物,一种文明的习惯,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思想慢慢树立了起来。校园环境逐步得到了净化;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学校修整了学生集中活动的场地——水泥操场;自己动手种草栽树,利用节假日为校园花木施肥,使校园内绿草茵茵、花木茂盛;在校园醒目的地方,书写鼓励性强、催人奋进、人情味较浓的标语口号,在校园星光榜中,我们定期宣传学校新貌、文明班级、文明学生、优秀值周生、优秀学生,表扬学生中的正面形象,在校园中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使校园内的正气日盛,邪气日消。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富有特色、富有实效的艺术教育活动,每年举办一届大型的艺术节,融“文艺表演”、”书画展览””征文比赛”,在校内掀起一个艺术教育热潮,达到了“人人有欢乐、人人有所得”的预期目的。去年为了丰富我校全体师生的文体生活,提高我校大课间操的活动质量,增强学生的运动与体能素质,4月份,学校特编排了一套响板彩绸舞,全体师生不仅能跟着音乐跳校园集体舞,同时还能用手里的响板打出节奏,彩绸上下翻飞,动作与音乐默契、节奏与美的和谐,形成了我们学校大课间操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学校还建立了学生声乐、器乐组,舞蹈队,书法美术、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艺术生活,发展了学生的艺术特长,拓宽了艺术教育的空间。

三、班主任工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领地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链条上最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将军就能带出一支好的队伍。”他的一言一行都直接给予这个小集体以影响。我们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德育工作增添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我们选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并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快班主任专业化步伐。

德育教育是情感教育,没有一定的人文情怀做基础,德育工作的实效很难保证。在班主任工作中,自始至终强调“情”字当头,“理”字为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学生的教育中,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铸之以意,情理交融,力戒教育方法的简单与粗暴

“树”是树典型,带全局,充分发挥校内榜样资源和力量。我们认真收集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和德育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分析和挖掘班主任德育工作特色,选取适当角度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进行小结,及时树典型,精神激励法和物质激励法并举,造声势创氛围,调动班主任创造性、主动性开展工作的积极性,整体提高班主任素质。

目前,我校已经初步形成一支精干敬业且各具工作特色的班主任队伍。如王双玲、郭丽艳、张明慧、董晓馥、于凤英老师他们不仅能做好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而且能创造性、艺术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工作严谨,关心爱护学生,深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周凤岐老师工作活而有序,师生关系融洽,班集体凝聚力强;尤其是王秀丽老师组织能力强,非常善于开展中队活动,成绩显著,上期被评为佳木斯市优秀中队辅导员。

四、强化社会公德教育

学校优化的育人环境,倡导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传统美德。开展“手拉手、献爱心”的互助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校领导每年都要为贫困生捐献学习用具,解决学习困难,广大师生为贫困生捐款1000多元,捐衣物70余件。为患癌症的学生李慧婷同学捐款2586元。为七年三班高峰同学捐款三千多元,800余名师生良好的社会公德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赢得社会的赞誉。丰富的培德、造境、育情、增思、广智、创新的活动,使广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精神、人格得到全面提升。学校曾多次被誉为“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师德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等百余项殊荣。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构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为了更好地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格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我们组建了家长委员会,每学期定期召开两次的家长会,奖励优秀教育家庭和教子有方的优秀家长,开通校长热线电话,设立校长信箱,我们还通过发“致家长的一封信”,重点解决学生校外时间进网吧问题,我们还在学生中开展了“献五心”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把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孝心献给父母、关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这些举措的推行,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形成了德育合力,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五、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相结合。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是教育的内在要求和真谛,也是搞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必要前提,没有健康的心理,学校的安全教育便无从谈起,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会的重点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发到每一位学生手中,学校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有专职教师负责。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也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学生的心理辅导者,特别是关注好班级的后进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与后进学生的谈心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学校各班每天还利用晨会、班会、等阵地加大对学生安全、法制等方面的教育。邀请法制副校长、和交通部门的领导来校为学生讲座,使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增进了法律意识。

上一篇:神秘之旅游记作文下一篇: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