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经营

2024-04-23

稳健经营(共6篇)

篇1:稳健经营

强化内控案防 确保稳健经营

XX联社严格按照省联社内控案防相关工作要求,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在加快业务发展、提升经营实力的同时,以“防盲点、抓重点、拓亮点”为案防工作切入点,通过“抓教育、建机制、强执行、重检查、促整改、严问责”等措施,不断创新案件防控手段、强化案件防控职能建设,实现了全县农村信用社安全、健康、科学发展。

一、建制度“防火”,强管理“堵漏”

1、创新《会计监督日志》,构筑风险防范第一道防线。在综合评估一线柜台操作风险以后,衡南联社今年首创了《会计监督日志》,明确各信用社的委派会计和分社会计既是会计,又是事后监督员,负责对辖内营业网点每天的所有业务根据会计监督日志所规定的内容,从存取款、授权挂失、贷款业务、现金尾箱管理、安全管理、重要空白凭证管理、财务收支等十个方面逐笔进行监督审查确认,对违规问题须如实记录,并要求网点负责人每月对《会计监督日志》进行复查不得低于2次,联社稽核人员每月抽查不得低于7天的业务,对会计因敷衍塞责或故意隐瞒造成应发现而未发现的违规问题,联社对会计从重处罚,从源头有效防范柜台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2、健全稽核网络,强化稽核监督责任。年初,为适应内控管理新要求,我社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竞聘选取了6位优秀员工组建了稽核大队,专职负责对各信用社要害部位、重要领域和业务环节进行重点稽核、突击稽核和全面稽核。稽核大队以信用社(分社)会计的事后监督为基础,广泛开展“网式稽核”。各管片稽核员对辖内营业网点每月至少要进行一次序时检

-1-查、每年对所管辖的信用社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稽核,联社风险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再稽核、再监督,哪个环节、哪个地方出现了问题,就追究相关责任人的直接责任并实行连带问责。通过环环相扣的稽核网络,实现了“制度覆盖业务、检查覆盖制度”的严密格局,构建了密集、坚实的案件防控网络。

3、推行积分管理制度,“小错”不再无限“透支”。为避免信用社及广大员工对各类违规行为不重视、不整改的现象,修订并推行了《员工行为规范积分考核办法》,逐人建立了违规积分管理台账,员工一旦违规,联社则严格按照考核办法累计积分并处以罚款,积分情况永久记入员工档案,将成为违规员工永远的“污点”。通过积分管理,广大干部员工全面树立了合规意识,改变了以往“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就能逃脱处罚的侥幸心理,合规经营、合规操作更加深入人心。

4、推行全员监督,令违规人员有如芒刺在背。一是积极引导员工树立敢管敢为的正确思想。通过组织员工代表座谈以及定期下基层督导工作等形式,向广大员工宣传自觉抵制违规行为、及时反映并报告违规现象,不仅是一名合格的信合员工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也是对单位负责的具体表现,更是对保护自己和同事的一种需要。通过宣传和引导,全县员工形成了一种敢于制止、勇于监督的良好氛围,对违规违纪人员彰显出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巨大震慑作用。二是建立举报监督机制。为强化社会监督,拓展信息收集渠道,联社将所有班子领导及中层干部的手机号码全部向社会和全体员工公布,专门设计、统一印制了《客户意见薄》,要求一旦有群众(员工)的投诉或举报,接报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向主管领导报告并落实,必须做到有报必查,查必有复。

5、全面强化制度执行,构筑案防关键。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我-2-社坚持“风险控制优先”的理念,重点围绕信贷管理、现金管理、重要空白凭证管理、资金融通管理等各类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先后出台了《信贷管理办法》、《稽核处罚办法》、《委派会计管理办法》、《稽核大队管理办法》、《综合业务系统风险预警管理办法》、《计算机违规操作责任追究办法》、《柜员号及柜员卡管理办法》、《员工轮休和强制休假制度》、《信贷客户面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制度的全面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使各项管理制度基本上覆盖了每一项业务流程、每一个业务岗位、每一笔业务操作,真正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违章必究”。二是切实加强制度执行。我社结合省联社的相关制度要求,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对人员“定岗、定编、定员、定责”,对辖内网点所有岗位进行了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认真梳理整合,合理调整岗位人员配置比例,优化人员结构,并在全县强力推行了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至10月底止,通过认真组织、科学安排、分步实施,我社已执行岗位轮换XXX人(次),强制休假XXX人,亲属回避XX人,有效杜绝了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二、敲警钟治本,严标准追责

1、合力剑指案防软肋。面对新的案防形势和案防特点,通过专门研究,及时亮剑,打出了一系列的案防“组合拳”。一是高度重视,专题部署。年初,就召开了案防专题会议,以“警示会”、“加压会”的形式剖析了我县农村信用社存在的案防隐患和漏洞,对违规现象进行了公开通报,给全县干部职工及时敲响了案防警钟,架设了案防“高压线”。二是全面开展专项排查。采取了检查与整改相结合、防治与促进相结合的治理方式,重点加大了对重点地区、重点业务、重点岗位以及“九种人”的排查力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案防治理和排查工作网络,发

-3-现并解决了部分岗位、部分人员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三是积极开展合规性检查。除了由稽核大队对各网点进行序时常规检查以外,为防止信贷管理的漏洞和风险,联社由风险管理部门牵头,还重点开展了信贷档案专项检查、大额贷款专项检查、现金及重要空白凭证检查等,确保了重点部位、重点区域案防风险的透明化。四是深入自查整改。今年来,银监局以及市办到我社进行过多次专题稽核,指出了我社案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社严格对照银监局的风险提示以及市办的稽核情况通报,及时梳理,认真分析,逐条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将自查自纠、限期整改的责任明确划归到相关信用社及有关部门予以落实,确保了风险不扩散、违规不累积,案防隐患及时得到了有效排除。

2、诫勉谈话筑牢思想防线。今年以来,联社党委对信用社主任及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以信贷管理、案件防控、党风廉政建设、反腐倡廉等为主要内容的多次集体或个别诫勉谈话,告诫大家必须以身作则,带头严格遵守法纪,严格遵守各类规章制度,特别是要带头遵守《党员干部廉政准则》以及省联社今年颁布的《整治信贷业务违规行为十条规定》等相关文件,坚持原则,自觉抵制各类不良习气,要敢抓敢管,坚决制止各种违规违纪行为。通过诫勉谈话,警钟常敲,广大管理人员以及全体职工能时刻警醒自己,不敢再越雷池半步。

3、加大追责力度,杜绝案防风险。今年以来,衡南联社坚持综合治理、惩教结合的方针,对各类违规违纪行为敢于动真格处罚,敢于下重药整治,坚决做到了毫不含糊,绝不姑息。一是严查违规抵库行为。年初,共查处白条抵库现象15余社(次),累计金额XXX万元,抵库款项均已全部及时到位,再无任何形式的抵库行为。二是严惩违规人员。先后两次在全县工作大会上对查处的违规人员公

-4-开通报批评7人、8社次,经济处罚XXX元,给予警告处分XX人、记过XX人、记大过XX人、停岗待查XX人。三是严格执行贷款赔偿制度。对未经联社审批而违规擅自发放XX万元贷款的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并责令相关责任人对贷款全额赔偿;对某分社总金额XX万余元冒名贷款违规行为的XX名信贷员,除了行政处罚外还全部赔偿了所有冒名贷款。四是严格追究连带责任。对某社去年底违规收贷抵库,而信用社主任及管片稽核员监管不到位,联社对他们同时给予了免职处分,有效地增强了管理人员及稽核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4、假冒名贷款专项整治,违规无处遁形。针对稽核检查以及部分客户投诉所反映出来的假名冒名贷款现象,联社对所有存量贷款专门部署了治理活动。历时七个月,通过自查申报、主动偿还, 全面承诺、限期偿还,排查函证、强制清收、严肃惩处等多个阶段,本次专项整治共清理出假冒名贷款XXX户、XXX笔、金额XXXX万元,已收回落实假冒名贷款XXXX万元,除已开除人员、原站干经手发放的XX户、XXX万元正在落实外,其余部分都落实了责任人和清偿处置计划。

5、时刻绷紧“安保弦”。案防工作千头万绪,我社在加大人防、物防、技防,加强对各网点装修改造以及及时添置安防设施的基础上,还修改完善了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及领用方式,将重要空白凭证视同现金随头寸车押运和配送;切实加强库存现金管理及头寸介运管理,重新合理地制定并了库存限额;通过竞聘方式公开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有一定经验的退伍军人充实壮大联社护卫队伍,将全县头寸介运方式科学地修改为“直接介运到分社”,全面堵塞了各类隐患,确保了我县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安全。

三、重教育“常训”,促理念“常青”

1、建定期学习制度。以文件形式明确,各信用社每周必须确定一天集中学习时间,学习时间必须保证2小时以上,必须做到会议有记录、学习有心得、案防有措施,联社则通过联网监控系统逐社检查各社学习情况。

2、抓案件警示教育。在年初召开的案防专题会议上,因冒名贷款等重大违规违纪行为而被处以记大过、停岗待查一年处分的某分社信贷员,以自己的亲自经历及切肤之痛现身说法,公开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告诫大家要慎思他的“前车之鉴”,千万不可重蹈他的覆辙。通过这样一个鲜活的反面教材,使全县干部职工思想上有所震动,行为上有所收敛,心灵上有所畏惧,收到了良好的警示效果。

3、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开展了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员工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合规经营、照章办事、令行禁止”的意识和自觉性,切实增强了防范操作风险的紧迫感、责任感,提高了防腐、蜕变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4、全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逐社签订了廉政责任状,并订购《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反腐倡廉10个热点问题》以及《<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释义》等书籍500余套,下发到各信用社,做到人手一本。通过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的意识。

5、加强法制教育培训。结合在案件专项治理中发现的典型案件,重点开展防范操作风险和各类案件的警示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干部员工在思想作风、经营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整肃社风社纪。同时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法规法纪,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观念和法制意识,从而形成了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做到了从思想上主动厘清违法与合规的界线,自觉抵制违规思

-6-想和行为。

6、加强技能培训。联社分批分次派遣护卫队员参加了公安以及消防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同时还邀请驻地部队以及公安部门教(警)官到联社现场进行指导和训练,扎实开展了以着装、站姿、队容、队貌、队列、站位、持枪握枪姿势为主的纪律强化训练,开展了以枪支分解组合、消防器械使用为主的防暴武器使用训练,开展了以擒拿格斗、射击为主的体能技能和实战技术训练、防暴演练等。通过学习和培训,收到了作风优良、技能过硬、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良好效果,进一步规范了守押人员的操作行为,提高了护卫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增强了守押等护卫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夯实了我社的案防基础。

通过一系列的案防举措,实现了内控严密、业务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同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案防是一项长久工程,只有持续加强案件防控,才能增强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自律意识、合规意识、道德意识,才能够把发展业务与控制风险有机统一起来;只有牢固树立“违规就是风险、合规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贡献”的科学理念,才能促进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

篇2:稳健经营

2010年2月8日,是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这一天,春寒料峭的三秦大地涌动起一股暖流,拂面的春风,吹遍了陕南陕北。于当日正式开业的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以满怀的激情,肩负责任、承载使命、拼搏奋进。开业以来,累计承保客户数量超过15万人,总保费收入突破22亿元,迅速跻身陕西寿险业第一梯队,邮政特色化和保险专业性完美结合,各项营运工作规范专业,积极组织开展客户服务活动,且没有出现一起客户投诉,为中邮保险成立三周年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圆满实现筹建开业

“一家保险分公司从筹建到开业,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中邮保险确实打破了常规,真可谓神速!”面对陕西保险同业们的赞誉,陕西分公司的全体人员不会忘记筹建期间的艰辛。

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陕西等20个省(区、市)邮政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全国性人寿保险公司,是中国邮政自办的保险公司,于2009年9月9日正式开业。

万事开头难。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是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首批设立的3个省分公司之一。陕西分公司的筹建是如何在陕西保险业“吹皱一池春水”,我们有必要回顾筹建的过程。

2009年12月30日,中国保监会批复筹建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从此筹建工作紧锣密鼓。为了确保筹建工作组织有序,筹备组以新《保险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依据,始终坚持“依法筹建、响应监管,精简高效、合理投入,以人为本、扎实推进”的原则,稳步开展筹建工作。

2010年的第一个月,是筹备组人员夜以继日、无法入眠的月份。1月5日,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筹)接受并通过了中邮保险总公司内部验收组验收;1月14日,中邮保险向中国保监会陕西监管局上报了陕西分公司开业的请示;1月21日,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筹)接受并通过了陕西保监局验收组的开业验收;1月29日,中国保监会陕西监管局下发了陕西分公司开业的批复;2月8日,日夜兼程的脚步和挥洒的汗水终于有了结果,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在西安开业,经营范围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

打牢基础稳健发展

在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大家常常说到的一个词就是“发展”,大家常常讨论的话题也是“发展”。显然,陕西分公司始终都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但是,相比于“发展”,陕西分公司更加注重的是“模式、基础、合规”这几个关键词。自开业以来,按照“先模式再发展、先基础再发展、先合规再发展”的原则,陕西分公司始终将依托陕西邮政系统网络资源优势[2.25%],打造中邮保险“四级架构、五级运作”的运营模式作为发展的坚实基础,将能力培训作为促进发展的有力保障,将“服务基层、服务三农”作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各项经营和管理工作每年都上一个新台阶。

2010年,是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开办业务的首年,也是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建模式、打基础、抓培训、强管理”的重要一年。为了将“经营重心下沉,服务端口前移”,最大限度发挥邮政网络资源的优势,使中邮保险更好的为基层、为农村百姓提供保险服务,真正让客户感受到中邮保险就是他们“家门口的保险公司”。

陕西分公司按照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2010年工作要点中关于鼓励保险公司进行销售渠道创新、产品研发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思路,结合中邮保险全面依托邮政“四级架构、五级运作”的发展模式,与陕西省邮政公司签订了代理服务协议,委托陕西省邮政公司通过所辖的十个市邮政局履行中邮保险当地业务的相关管理职责,包括组织管理、营销管理、营运管理、客户服务、合规稽核、综合管理等,为中邮保险在各市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了全面支撑和保障。各市邮政保险局前期分别设置了营销培训岗、契约管理岗、保全管理岗和理赔管理岗四个基本岗位。其中,契约管理岗兼任单证管理岗、保全管理岗兼任档案管理岗、理赔管理岗兼任客户服务岗、合规管理岗由保险局局长兼任,接受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的委托,全面代理中邮保险承保、续期收费、保全、理赔和客户服务工作。

为使各市邮政保险局的业务管理工作专业规范,陕西分公司根据总公司《业务管理人员业务考核暂行办法》,制定了《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业务管理人员考核实施细则》,规范了各项业务受理的时效、明确了单证和档案管理要求,理顺了业务流程,并专门为邮政保险局绘制了易于理解的业务受理、单证流转、档案流转的流程图,以确保业务运转顺畅,强化风险控制,有效地引导和督促了各市邮政保险局规范高效、合规有序的开展保险展业和营运管理。

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为支撑业务发展,还开展了一对一服务支撑活动,全员挂靠基层,协助基层理顺单证管理及业务处理流程,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优质后援服务,并逐个市县开展了覆盖10个市、89个县、近1200个邮储代理网点,针对县(区)邮政局和邮储银行负责人、保险管理人员、大堂经理、柜面一线销售人员四个层级约万余人次,共计200余场次的中邮保险产品、操作及合规销售培训。期间,还对各市邮政保险局开展了契约、保全、理赔、档案、客服、合规经营和反洗钱规定等保险专业知识培训。到年底,全省中邮保险取得了开办首年发展保费5.04亿元的优异成绩,在陕西19家寿险公司中,年累计排名第八位。

2011年,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继续“抓模式、抓管理、抓服务、抓培训”,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年,累计组织开展了500余场次、20000余人次的现场培训。针对代理网点,组织了三期“百强网点训练营”活动,每批100个网点。针对网点的管理人员、大堂经理和理财经理,开展金融形势和理财知识的培训。针对柜面一线销售人员,重点从中邮保险产品功能特色、系统操作和合规销售等方面开展培训。在宝鸡市邮政局和周至县、富平县、勉县三个县邮政局试点开展了投递员队伍的培训。同时,每月召开经营分析通报会,向各市邮政局通报当月业务发展情况、营运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2011年,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1.05亿元,完成总公司下达8亿元计划的138%,完成10亿元奋斗目标的111%,较上年同期增长120%,绝对值增长6亿元,实现保费总额翻番,提前2个月完成总公司下达计划,提前1个月完成了自定奋斗目标;小额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73万元,排名中邮保险全国第一;在陕西25家寿险公司中年累计前移一位,排名第七位。八项营运指标达到总公司考核曜迹酥副曜酆吓琶谒奈弧V杏时O丈挛鞣止镜母断林总经理还因为公司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成绩突出,被陕西保监局和陕西省保险行业协会评为“2011陕西保险系统先进高管”。

2012年,乘着集团公司在陕西召开全国邮政保险工作会议的东风,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再次扬帆起航,向新的目标发起了冲击。按照中邮保险“两年稳开局,四年打基础,六年上台阶,争取八到十年综合实力进入行业领先水平”的“四步走”

发展目标和“自营+代管”的模式,积极加快业务发展,加强业务管理。陕西省邮政公司按照中邮保险“自营+代管”的模式,专门下发文件,在市县成立中邮保险局,并明确了编制、人员、岗位、职场和设备配备问题,给陕西中邮保险的发展和管理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撑。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组织开展了覆盖全省所有市县中邮保险管理人员的培训班,不断推进中邮保险专业运营、健康发展。同时,坚持按月开展全省邮政百强代理网点营销精英培训班、针对30强县邮政局开展逐网点强化培训、开展对全省10个市、89个县、3500余名邮政投递员的轮训,不断增强陕西邮政系统发展中邮保险的能力,并举办了市县中邮保险局建设培训班,来自全省10个市中邮保险局的局长及业务管理人员和89个县中邮保险局的业务管理人员近150人参加了培训,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还特邀陕西保监局中介处和稽查处就合规经营和反洗钱相关规定进行了现场培训。截至目前,今年累计组织开展了350余场次、15000余人次的现场培训,为业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月17日,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还与陕西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国邮政系统首开邮政保险和邮政速递物流战略合作之先河,也是中邮保险首次实现跨行业战略合作。

今年以来,陕西分公司积极落实保监会治理寿险销售误导和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要求,开展了全方位贯彻落实行动。将合规销售和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落实到日常销售和培训工作中,要求各级销售单位要从源头上杜绝销售误导。陕西分公司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制定了《综合治理销售误导工作方案》、《销售误导自查自纠活动方案》、《客户投诉管理办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活动方案》,成立了综合治理销售误导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强化对各级人员合规发展意识的培训。为确保综合治理销售误导工作取得实效,陕西分公司推行“一对一”服务制。由部门负责人牵头对全省10个市进行一对一服务,同时将全体人员与各市客户投诉工作挂起钩来,使综合治理销售误导工作和解决客户投诉问题落到实处,确保不给公司的品牌和行业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在今年综合治理销售误导方面所做的工作,得到了陕西保监局的高度肯定,陕西保监局将全省人身保险业综合治理销售误导工作会议放在陕西分公司办公地点——陕西邮政信息大厦召开。

今年1-8月份,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年累计发展保费6亿元,完成总公司下达8亿元计划的75%;小额保险实现保费47万元,排名中邮保险全国第一。

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开业以来的良好发展业绩,也得到了监管部门和集团公司的高度肯定和认可。中国保监会陈文辉副主席、寿险部梁涛主任、龚贻生副主任,以及陕西保监局智鹏飞局长等监管部门的领导先后多次对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的发展进行了现场调研。集团公司李国华[4.17%]总经理、刘明光副总经理也在全国邮政保险工作会议期间,视察了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并就业务发展与员工进行了亲切交谈。

诚信经营勇担责任

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开业后,充分依托陕西邮政系统现有网络和资源优势,积极践行中邮保险“服务基层、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以实力担当重任,用诚信兑现承诺,凭稳健赢得收益。自开业以来,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已累计为全省超过15万位客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优质保险服务,近200件理赔案件都在3日内办理完毕,且没有出现一起客户投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11年初,长武县地掌乡半坡村李某,在县邮政局营业部投保1.4万元中邮保险。

5月2日,该保户因意外车祸身亡。在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的高度重视下,此笔理赔在5月7日结案,赔偿额达到2.9万元,并举行了理赔现场会,县电视台进行了现场报道和持续一周的连续滚动报道,此事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为了感谢中邮保险为民服务的真诚,保险受益人送来了“中邮保险真保险,服务到家暖人心”的大红锦旗。受益人李军说:“过去办保险不放心,怕营销员跑了,产品好不好也不知道。现在邮政局跑不了,营业员都是本乡本土的,让人很放心。” 2012年7月1日下午,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两仁公路发生一起道路交通事故,造成5人坠河死亡、1人受轻伤。事故发生后,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立即对遇难者的信息进行了核对,发现其中有一位遇难者于2011年7月份在小河镇邮政支局购买了2万元的中邮富富余1号两全分红型保险。确认信息后,陕西分公司立即和当地政府取得联系,配合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为此,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成立了理赔慰问小组,于7月4日冒着暴雨和道路垮塌的艰险,路上历时20余小时,赶到客户家中为其家属办理了相关理赔手续,并将预付赔偿金和慰问品交到了客户家属的手中,赢得了安康市政府、旬阳县政府和客户家属的好评,《中国保险报》、《中国邮政报》、《陕西邮政报》、《阳光报》、安康电视台等媒体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在2011年9月西安、渭南等地山体滑坡和“11·14”西安嘉天国际爆炸事故发生时,陕西分公司反映迅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并结合灾情和事故立即开展了一系列保险服务工作。尤其是今年发生的“8·26”延安重大交通事故,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安排专人第一时间赶到延安事故现场,与当地有关部门接洽,对车上乘客的身份进行逐一排查,并前往医院慰问了受伤的乘客,充分体现了中邮保险“视客户为亲人”的服务理念,提升了中邮保险良好的社会形象,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发展原则,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010年底,陕西分公司在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协办的“向农民工朋友赠送贺卡活动启动仪式”上,现场为百余名农民工赠送了总保额近300万元的中邮保险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2011年,在中邮保险总公司成立两周年之际,陕西分公司配合总公司在宝鸡市陈仓区举办了以“送知识、送温暖、做调研”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实地了解了基层百姓的需求,看望了农村留守人群,为他们送去了化肥、食用油等生产生活必需品。为贫困学生送去了价值2万余元的书包、字典、文具等学习用品和篮球、足球、羽毛球拍等体育用品。专门从西安、咸阳等地邀请专家,带上设备,提供B超、胸透、眼耳鼻喉等专项检查,共为200余名村民进行体检和义诊。2012年,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于“6·1”前夕,联合西安公益网“爱满三秦 关爱花蕾”公益助学项目组、洛南户外运动协会等单位在商洛市洛南县三要镇叶河小学举行了“爱满三秦 关爱花蕾”公益助学活动,向100多位贫困学生捐赠了图书、书包、文具、文体用品、餐具、雨伞、玩具等学习生活用品。同时,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还通过开展总经理接待日活动、在所有代理网点公布服务承诺和服务监督电话、印制中邮保险消费者维权提示贴、公布产品信息、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开展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活动等方式不断加强客户服务,切实保护保险消费者的权益。尤其是每月第一周周四开展的总经理接待日活动,由公司领导带队深入基层百姓中,宣传普及保险知识,拓宽保险消费者诉求表达渠道,为客户进行现场答疑解惑。目前,陕西分公司已在10个市均举办了总经理接待日活动,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此外,还从开业以来的客户群中筛选出在各市办理过承保、保全、理赔业务的2000名客户,分别以电话和信函的形式开展调查回访。经过调查问卷的分析,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客户占比超过90%。

今年9月9日,为庆贺中邮保险成立三周年,总公司还专门在陕西组织开展了“重走筹建路 传递中邮情”走访大学生村官活动。期间,活动小组来到了旬邑县张洪镇秦家村,与当地政府和10余名大学生村官共同召开了中邮保险慰问大学生村官座谈会,向他们宣传普及保险知识,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向当地百姓更好地宣讲保险知识,为百姓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随后,冒雨看望了村里的贫困户和留守老人,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并来到大学生村官管辖的秦家示范小学,为师生们捐赠了近2万元的学习用品及慰问品。

合规经营健康发展

无论整个保险业为保费规模如何激烈竞争,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始终坚持合规经营,合规才是发展的根本“基因”。

中邮保险陕西分公司把风险防范放在首位,按照“合规展业、规范营运”的理念,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采取多种措施有效提升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日常定期对开业以来的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对不适应日常工作的制度和流程及时进行修改及细化,使制度更加贴近实际。

同时,加大检查力度,每月对一至两个市开展合规经营情况的实地检查。以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市、县及代理网点的档案流转、重空单证使用及保管、合规销售等问题进行严查,查到问题,责令期限予以整改。目前,已完成对全省10个市、58个县、129个网点的检查工作,开业以来无风险事故发生,没有出现一起违反监管政策和要求的事件,没有出现一起客户投诉,良好的发展业绩和社会形象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

篇3:市场经营仍保持稳健运行

就业活动回稳。从业人员指数环比上升1个百分点,创出自2015年1 1月以来的阶段性高点,达到49.2%。从具体行业看,建筑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建筑业的就业活动受其业务活动连续回升的影响,升幅相对明显。服务业就业活动回升幅度较小,但具体行业回升较为普遍。在17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指数较上月回升。零售、邮政、餐饮、住宿等对就业拉动作用较为明显的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

建筑业活动连续回升。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上升,指数创出自2015年8月以来的阶段性高点,达到59.4%。我们认为建筑业活动的连续回升,与前期投资的小幅回升有较大关系。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 5 8 4 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8%),增速比1~2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95501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1~2月份回落7.2个百分点。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增速的加快,对建筑业活动的上升有较为明显的拉动作用。1~3月,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09250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1~2月份加快5.5个百分点。从预期来看,建筑企业对于未来几个月市场行情保持乐观态度。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6.7%,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环比升幅明显。

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显现。本月服务业活动虽受大宗商品批发业活动回落的影响,出现小幅回落。但运行稳定,指数保持在52.5%的较高水平。与消费相关行业的回升带动了本月服务业活动的稳定。居民消费、信息消费以及旅游消费等相关均有不同程度回升。预期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节日消费将继续拉动相关服务业活动,发挥对稳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篇4:稳健经营 创新发展

十年推出三大系列新品

广柴的前身是建于1911年并成功造出中国第一台柴油机的协和机器厂,目前拥有230、320、CS21、G26和G32五大系列中速柴油机,其中后三个都是李伟彪担任总经理后亲自组织研发或推出的创新产品。他非常重视企业产品是否迎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李伟彪告诉编辑,广柴是一个自主品牌,由于原来的产品档次低竞争力不强,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公司必须快人一步地开发出先进产品。从2007年陆续推出这些新品后,公司取得了明显成效果,尤其是挖掘滚装船发动机和生物质燃料发动机等特别细分市场的做法更是效果突出,获得了不俗的订单量。据介绍,广柴船用发动机业务量占总营业额85%以上,随着新品市场推广度不断提升,老系列产品销售份额逐渐减少,新产品日益受欢迎。这也是公司近年业绩下滑幅度不大的重要因素。最为可喜的是,近期上港集团选中了该公司的6CS21和6G26两款产品,打破了国外船用发动机在港作拖轮上的垄断局面。

李伟彪要求科研须做到行业趋势与企业实际分析相结合,并融入现代工程开发理念,使产品设计和性能一开始就定位在國际标准水平上。正是这样,新推出的产品很好地满足了绿色动力要求,具有环保节能、智能化、人性化和高性价比等优点。广柴的创新能如此亮眼,跟李伟彪下力气建设科研机构和科技队伍分不开的。目前,公司有科技研发人员100人,企业占比达16.7%,不仅获得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而且在2012年获批建成了下辖三个研究所和一个实验室的广东省省级技术中心。他欣喜地说:“我们的科技人才主要靠企业在实践中自我培养。这些人才储备和技术储备为我们的不断创新奠定了基础,近几年公司申请获得了76项技术专利。”

以能力为用人标准

李伟彪非常爱惜人才,在用人上一切以能力表现为标准。他说,公司在人事上严格执行有关流程和民主集中制,如提拔名单推荐出来后须经过班子讨论,并对其进行考察。这样可避免用人失误,达到人尽其才的目标。他不但对科技人员推行包括工作业绩、学术成就、科研成果和学习进步等内容的考核机制,实施特殊奖励政策,而且对突出人才实行梯级晋升制,即研究室一般成员→研究室主任→研究所→中心领导。对于生产经营管理,他首先制订年度目标,然后分解到车间和管理部门,并据此对部门负责人进行考核评分,按得分高论奖或提拔。至于销售管理,李伟彪说,这简单多了,就是以业绩目标为导向,完成或超额完成销售任务的就是能者,必须重用和提拔。

在做好“赏”的同时,李伟彪对“罚”也很有魄力,凡是无为或不称职甚至违规造成公司损失的都会受到扣发奖金、降级或辞退等处分。正是因为赏罚分明,广柴不仅领导班子团结有战斗力,而且形成了人人求进步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花大力气抓出好口碑

“发动机是船舶的心脏,是不能随便更换的,所以售后服务至关重要。”李伟彪如是说。为了让服务覆盖所有产品销售区域,该公司从2006年开始陆续在青岛、泉州和重庆等沿海地区和长江沿岸及东南亚建立了14个服务中心。这些服务中心主要工作是:为客户及时提供备件供应;工程师上船服务,帮助客户排解发动机的运行故障、使用操作等问题。服务中心对每一台售出去的发动机都有装配零部件或客户指定零部件的详细记录,在接到客户的反馈请求时可快速高效率开展服务。采访中,李伟彪还说,不管是否过了维护期,只要是他们销售的产品,都是公司服务的范围。

他经常告诫服务中心一定要以客户满意为追求目标,竭力做好高质量服务工作。事实上,广柴的售后服务是有口皆碑的。今年的一个深夜,有位天津客户的三用工作船正在渤海作业时忽然发动机发生故障。就近的大连服务中心接到该客户援助请求后连夜带上备件赶到现场,经过几小时的抢修终于排除了故障,船舶恢复正常运行。该客户对此赞赏不已。客户对于广柴售后的认可和赞赏,正是广柴花了大力气抓口碑的结果。

走稳妥经营之路

纵观李伟彪的治企理念,力求创新的另一面则是稳健冷静。他说,当前最大困难还是市场需求量不足,好在公司一直保持清醒认识。广柴之所以在船市非常困难时期也能保证资金面不出问题,是跟它在旺市盈利可观时并没有盲目扩张外延规模分不开的。李伟彪的做法是:把钱投到刀刃上,通过内部挖潜来提升产能和产品优势,包括购买自动化生产设备、研发新产品等。“通过生产线改造和强练内功后,我们的产能有升不减,生产效率更高了。”他对此深有感触。据了解,广柴开发一个新的系列产品至少投入5000万元。

由于原有的铸件车间设备固化定型、工艺落后,既无法适应城市环保和产业发展要求,又不能满足新开发产品铸件生产的需要,所以公司用时两年并在2012年撤掉了该车间。这是一个巨大工程,包括人员安置、生产重置等都必须有妥善的规划。为此,广柴于2008年就与平远县恒明汽车底盘制造有限公司共同投建了广东荻赛尔机械铸造股份有限公司,以弥补关闭原铸造车间带来的影响。这一决策显示了李伟彪极具缜密、踏实、稳健的做事风格。他说,这个子公司有效地保证了广柴发动机铸件的高质量供给,且多年来取得了良好经营效益,今年11月还成功挂牌新三板。

篇5:稳健经营

以后,中国已经有效地控制住通货膨胀,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需求不足。然而就货币政策而言,政府仍然多次强调适度从紧,并把它确定为我国中长期的货币政策。该年年底,国家确定宏观经济目标是全国零售价格涨幅控制在3%之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5%左右。直到1911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提法才转变为适当的货币政策。到了,这种提法又改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延续至今。

一、对利率政策的思考

如果说年以来财政政策最突出的特点是国债增发的话,那么货币政策最鲜明的特色则是降息。中央银行从195月开始降息,到2月为止,前后连续8次降息,刺激需求。1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逐步下降到1.98%,同期贷款利率则从12.06%下降到5.31%。但是,对投资、消费和储蓄行为真正产生影响的是实际利率,或者说是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水平共同决定了投资、消费和储蓄。然而,如果将年以来的实际利率水平绘出图线(见图),实际利率明显表现为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最后重新走高的波动过程。尽管在~19区间中央银行多次下调利率,但这种行为总是被物价水平的同时下降所中和,以致那时学术界普遍对中央银行的降息效果表示怀疑,并试图从体制上寻找政策失灵的原因。而在此之后直到,名义利率下降的同时实际利率水平也在下降,货币政策效力也随之逐渐显现,从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更应该关注实际利率,而不是名义利率。

1996年以来我国实际利率走势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名义利率水平已经相对较低(存款:1.98%;贷款:5.31%),那么继续降低是否会出现流动性陷阱的危险呢?回答是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中不可能发生。过去,中央银行调整利率的思路往往是单向的,即只在利率的名义水平上考虑问题。实际上,调整利率的思路也可以放在预期上。简单说来,目前我国名义存款利率的下调空间已不足2个百分点。但是,即使有一天利率水平真的变为0,中央银行仍然能够通过扩张货币的手段,使得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上升,从而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分流储蓄,增加投资和消费。

通过上面的直观分析,我们也许不再为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是否还存在空间而担忧,但问题是我们如何在名义利率维持不变的条件下进行货币扩张。按照一般逻辑,中央银行扩张货币的手段主要包括购入有价证券和外汇,降低再贴现和再贷款利率以及降低储备金率等。问题在于,中央银行最终能否实现信用扩张,把货币传递给企业和消费者,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纽带作用的发挥。目前,由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普遍惜贷、中小银行数量和资金量都相对较少,这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因此,中央银行即使能完全控制货币基数,也很难控制货币乘数,货币供给过程是内生的。这样,希望通过扩张货币来改变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方法就不易操作。因此,中央银行有必要通过金融结构调整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从利率政策的国际背景来看,目前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利率都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在日本,中央银行短期利率始终维持在0左右的水平,出现了凯恩斯所描述的流动性陷阱,降低利率刺激需求基本已经走到了尽头。在美国,从201月3日到月6日,联邦储备银行已经12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利率从6.5%下调到1.25%,成为自196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即便如此,股市却反应平淡,在11月6日降息之后两天,股价就回到降息前5天的水平,利率调整的魔力正在逐渐消失。在欧洲,受美国降息影响,年12月5日欧洲中央银行也宣布降息,主导利率从3.25%降到2.75%,而降息能否帮助欧元区国家摆脱困境,公众正拭目以待。无论怎样,世界各国利率水平普遍走低、效力逐渐减弱的事实,将提醒包括我国在内的中央银行必须重新做出思考,发掘利率政策之外的货币政策手段,及时有效地调整经济。

二、对通货紧缩格局长期化的思考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出现了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以市场经济为标志,形成过剩经济;而社会主义阵营以计划经济为标志,形成短缺经济。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但是社会主义国家仍然能够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一部分商品和服务。这种经济格局给资本主义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将过剩的产品转移到商品相对短缺的社会主义国家(易纲,2002)。

但是,随着苏联和东欧的解体,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义国家走上市场化的道路,短缺经济逐渐也和这些国家告别。就我国而言,我国曾经在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存在巨额贸易逆差。但在此之后,中国的.贸易顺差却变得越来越明显。前苏联和东欧这些转型经济国家在经历了长达5年之久的贸易逆差之后,从起实现了对外贸易顺差。因此,原来市场经济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销售过剩商品的场所正在逐渐消失,过剩而不是短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主旋律。在这种商品供给普遍大于需求的大背景下,一些国家出现了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

当前,我国的通货紧缩趋势不应归结为货币供应量的下降,而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单纯物价水平的下降往往会造成一种错觉,使得公众将它与伴随经济衰退的通货紧缩紧密联系在一起。从银行来看,尽管我国宏观经济实际

表1 中国和俄罗斯的净出口

数据来源:IFMdatabase,《国际统计年鉴2002》。

表现良好,2002年将实现8%的经济增长,但如果因为公众的错觉而对宏观面预期不佳,银行就会预感到贷款风险的存在,不愿意提供资金用于投资和消费;从企业来看,由于预期投资回报率不高,企业的投资行为将裹足不前;就消费者而言,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也会降低他们的消费欲望。所以,预期至关重要。从我国乃至世界的物价走势来看,我国并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货币政策的制定也就到了能够促进预期转变的时候。具体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提法曾经由过去的“适度从紧”改为“稳健”,时至今天,这一提法又到了进一步改为“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时候了。这样,公众就可能调高对宏观面整体的预期,也即调高通货膨胀预期。因为真正影响消费和投资的是实际利率,而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预期通货膨胀率,所以,给定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水平越高,实际利率越低,从而推动投资和消费活动。

三、从总量政策到结构政策

1998年以来,我国所执行的货币政策更多只是一种总量政策,即通过利率手段刺激经济。本来,较低的名义利率水平并不构成货币政策操作空间的障碍,但由于我国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货币供给过程内生化,货币的自由扩张遇到障碍。实际上,不但在金融结构上,就是在产业结构上,我国也同样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选择将资金投入到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消除经济中的瓶颈,正是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好铺垫。同样道理,为了消除货币政策在总量调节方面的障碍,需要将货币政策的目光更多投向结构调整和金融改革。

(一)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为核心

毋庸置疑,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

展的根本动力。在美国,中小企业被视为美国经济的脊梁;在日本,如果没有中小企业的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就我国而言,根据最新统计,到2002年我国注册中小企业已经超过800万家,数量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7%、40%和60%,并且为我国提供了大约75%的就业机会(见国家经贸委网站相关网页:www.setc.gov.cn/qyggyfz/20020908.htm.)。因此,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将是我国未来货币政策制定和金融改革所应着重考虑的内容。

发展并充实能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由于我国目前征信体系并不完备,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缺乏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国家支持,面对贷款风险,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很难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限于资金规模,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借款的只有中小银行,而我国中小银行数量明显不足。因此,选择1到2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行拆分上市,恐怕是解决中小银行数量不足和改善国有银行治理结构的重要对策。当然,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入股中小商业银行,扩充中小银行资本以及大量建立中小商业银行也是非常必要的。此外,有研究显示(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2年第153号),现阶段在我国各类银行中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最高,并且更倾向于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所以,中央银行再贷款行为应该优先考虑股份制银行,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应提前放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已经沿着一条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的次序进行。就中小企业而言,由于与大型企业相比它们拖欠贷款不还的可能性要更大,所以,只有它们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才会补偿银行的贷款风险。因此,利率市场化的次序还可以加上先中小,再大型。简单地说,根据风险不同,特大、大一和大二型企业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可暂时维持不变,而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则有待进一步扩大:对中一和中二型企业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可定在法定利率上下的60%,对小型工业企业的贷款利率则应完全放开,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行商定。

(二)注意发挥区别性货币政策的作用

1.东部、中部和西部――货币政策不应一刀切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分割,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实行统一的金融政策未必就一定合理。举例来说,如果利率水平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那么,由于东部地区对资金需求相对较多,市场利率水平就应较高;反之,中西部地区利率水平就会较低。这样看来,中央银行对不同地区实施同一种利率,实际就是对发达的东部地区投资行为的一种变相补贴,或者说是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投资行为的一种变相征税。

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撤销省级分行,建立9个大区分行,目的在于减弱地方政府的干预,强化金融监管。但是,这9个大区分行在制定地区性金融政策上却没有发挥出优势。就利率政策而言,中央银行应该适当下放权限,允许中西部地区大区分行掌握更大的贷款利率下浮空间,东部大区分行掌握更大的贷款利率上浮空间,使得不同地区的官定利率更加迅速趋近民间真实利率水平,为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做准备。

有的学者可能对此方案提出怀疑,因为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已经非常发达,如果中西部地区贷款利率低、东部地区贷款利率高,难道东部地区就不能从中西部拆借资金,使市场利率重新趋同吗?从理论上说,在一个非常庞大的跨地区性商业银行内部,这种资金转移是可以实现的;在不同商业银行之间,头寸相对较紧的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同业拆借市场获得相当一部分资金。但是,资金拆借并不是完全没有壁垒。例如,对于一个普通的浙江民间资本筹集者而言,他是无法进入同业拆借市场的。因为商业银行实行贷款风险控制,他也无法从资金较为宽裕、利率更低的中西部省份银行获取资金,以贷给浙江的中小企业。这样看来,因经济发达程度不同而对资金需求不同的地区之间,民间利率水平完全可能并不趋同。因此,根据地区差异制定区别性利率政策将是可行的。

2.注重金融政策向农村的倾斜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但表现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也表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尽管城镇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城乡差距却在进一步扩大。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那么,我国未来城乡之间的差距是进一步扩大还是进一步缩小?无论结果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在我国农村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投资回报率就会得到显著改善;而在城市,由于技术约束,在没有发现新的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之前,投资回报率最终将逐渐递减。既然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将在相当程度上依赖农村,那么,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就应充分关注农村的资金需求。

尽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源并不在于农村金融的欠缺,但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以此促进经济增长,金融确实大有潜力可挖。从历史上看,1979年农业银行恢复以后,我国曾采用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制。此后,1994年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分离,成立了农村发展银行。最后,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由于目前农村金融的重担几乎完全压在农村信用社身上,我国农村金融显然正处于空前缺位阶段。

1998年6月,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重点撤并县以下分支机构,除中国农业银行尽量保留其县级支行以外,其他三家精简比例为中国工商银行20%、中国建设银行30%、中国银行10%。与撤并同时进行的是各商业银行对县级机构贷款权限上收。结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县级以下的机构成了单纯吸收存款的机构。此外,成立于1986年的中国邮政储蓄,其功能主要在于吸收存款,转存人民银行。中央银行获得这部分资金以后,除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国债以外,另外一部分资金则通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又恰恰集中在城市。因此,四大国有银行的撤并和邮政储蓄的快速增长,没有起到给农村经济发展“输血”的作用。所以,中央银行应该尽快停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及其以下经济的“抽血”行为;同时,必须下大决心解决邮政储蓄体系的问题,使其资金不但直接来源于市场,也直接运用于市场。

作为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目前职能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粮棉油的大宗农产品收购资金方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从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看,主要是依靠中央银行的再贷款,筹资功能尚不健全。因此,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的方法筹措资金,用于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力度。

就农村信用社而言,其自身历史包袱严重影响着他们的信贷经营活力。这部分历史包袱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诸如行政干预等造成的坏帐,其二是信用社和农行脱钩过程中由资产划转诱发的不良资产。因此,中央银行也应该比照剥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通过一次谈判协商的方式,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出资,解决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以增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活力。

此外,由于农村金融缺乏,中央银行应该转变观念,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诚然,我国曾经有上千个信用社资不抵债,甚至几乎每个信用社都曾发生卷款而逃的事件。但是必须看到,历史上农村信用社员工很多都是与各级中央银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关联的人员,很难说清他们究竟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间金

融。而真正意义上的民间金融在于农民入股、民主管理,并且贷款行为不受政府行政活动支配。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金融发展史上,我国并非没有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办金融的成功案例。80年代初,当农民感到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靠不住的情况下,黑龙江省的农民率先于1983年成立了“农村合作基金会”,并最初得到了政府的默许。随后,这类由农民自发创建的金融组织在全国迅速蔓延。1996年全国农村合作基金会运用于农业生产的资金占其当年资金运用的43.3%,用于农村生活服务的资金则占当年资金运用的19.9%,两项合计达63.2%,大大高于农业银行和信用社支农资金的比重。所以,应当考虑疏通农村民间金融的正规渠道。

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衔接

(一)什么是恰如其分的积极财政政策

从1998年开始,我国已经连续5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使得我国在世界经济增长处于衰退的格局下,呈现一枝独秀的局面。到2002年为止,我国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带动投资3.2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每年1.5~2个百分点,累计创造就业岗位750万个。

但是,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当淡出,这早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对积极财政政策的一种担忧认为,财政政策可能会挤出部分民间投资。这是因为,为维持扩张性货币政策,政府大量发行国债。当公众因为国债的高收益率而选择购买国债而不去银行存款时,投资者就会因为利率高或者因银行资金短缺无法借到资金而减少投资。但在我国现行经济制度下,财政扩张的挤出效益实际并不明显。这是因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完全实现,扩张性财政政策至少无法使得官定利率上升,从而抑制投资需求;其次,我国金融机构的存差,即存款超过贷款的数额不断加大,如表2所示,到2002年10月这个数字已经接近4万亿元,大约相当于我国年GDP的41%,资金大量闲置。至于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感到资金紧张,那是因为银行惜贷造成的,并非金融机构头寸紧张。

表2 2001年10月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存差(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

而对积极财政政策更为关键的担忧还是财政风险问题。关于财政风险的评价,国际上有两个通行指标,一是赤字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3%为警戒线;二是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一般以不超过60%为警戒线。按照2002年初的财政预算,我国政府财政赤字将达到3098亿元,而国债余额相应将达到18700亿元。根据目前经济成长态势,2002年我国GDP将增长8%。那么,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达到2.99%,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8.05%,仍然处于国际公认安全线之内。但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毕竟不能长期化,否则迟早会形成财政危机。同时,一个对财政赤字长期高度依赖的经济,很难保证投资决策高度有效,很容易酿成道德风险。

当我们回顾经济政策作用的时候,从表象上来看,扩张财政的目的在于阻止经济衰退。而从实质上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点更在于当经济增长失去自我成长动力的时候,为经济补足必需的增长动力。一旦经济中这种自发增长机制逐渐形成,财政扩张就到了考虑淡出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有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近年来民间投资正在加速启动,国民经济中投资的自主增长能力逐步增强,事实上已为财政政策淡出创造了良好条件(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择要)2002年第43号)。

(二)货币政策不上去,财政政策也难淡出

当经济过热的时候,中央银行可以通过紧缩银根的方式,成功地为经济降温。但是,一旦经济处于低谷,扩张性政策却很难使得经济重新活跃起来,这也是经济不景气时往往更多依赖财政政策的一个原因。因此,如果货币政策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财政政策淡出就很困难。

可以肯定的是,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更主要依赖于市场,而财政政策则更多带有一种政府色彩。所以,如果能够用积极的货币政策补充财政政策的缺位,将有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和效率的提高。而且,从我国物价走势来看,除2月以外(通货膨胀率为0),2002年1到11月通货膨胀率全部为负。看来,全年物价水平负增长已成定局。这实际已经为用较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取代财政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这样做至少现实没有通货膨胀危险。而从长期来看,货币政策表现积极与世界供给普遍大于需求导致通缩的格局也并不抵触。

篇6:形容稳健的诗词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形容稳健的诗词,请看:

形容稳健的诗词

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形容稳的诗词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代·李煜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念奴娇·过洞庭》 宋·张孝祥

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

《南乡子·冬夜》 宋·黄升

系上裙儿稳也哪

《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宋·辛弃疾

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

《忆江南·衔泥燕》 唐·牛峤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 宋·侯蒙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示三子》 宋·陈师道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雨晴》 宋·陈与义

应自栖香正稳

《双双燕·咏燕》 宋·史达祖

宜美盼,双擎翠袖,稳步红莲

《满庭芳·咏茶》 宋·米芾

但恐优稳多,微躬销不得

《寒食》 唐·白居易

深入醉乡安稳处

《将进酒·小梅花二首》 宋·贺铸

稳泛平波任醉眠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 宋·欧阳修

江国正寒春信稳,岭头枝上雪飘飘

《梅》 唐·郑谷

安稳锦屏今夜梦,月明好渡江湖

《临江仙·忆昔西池池上饮》 宋·晁冲之

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瑞鹤仙·脸霞红印枕》 宋·陆淞

栖禽尚不稳,愁人安可眠

《秋月》 唐·白居易

风软扁舟稳,行依绿水堤

《泛舟》 唐·戴叔伦

木兰船稳棹歌催

《浣溪沙·红粉佳人白玉杯》 宋·欧阳修

稳过澄江一片天

上一篇:数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稠树塘镇中学综合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