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2024-04-28

谈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精选6篇)

篇1:谈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一、成因的分析

(一)职称评审制度削弱了教师的教学热情

现行的教师个人工作业绩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基本上是以科研业绩为核心,其他都是次要的参考内容,包括教学成果。

职称的评审以科研论文为最主要的指标,所以教师的精力主要用于研究和著述,忽视了教学方面的工作,既不研究教育理论又不积极进行改革实践。

教学基本是为了完成规定的工作量,无心关注教学效果,毫无热情可言,使得教学成了应付性的工作。

(二)教育评价制度颠倒了学校的管理重心

现行高校教育评价机制注重的是量化指标,以课题经费和研究项目的多少,来作为一个学校和一个学科强弱的衡量尺度。

在这种竞争中,各高校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相应的也就倾向于项目管理。

古代文学因为项目经费数目过小,不能直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被置于边缘境地,从事古代文学的教师在高校中的地位也就无足轻重,其教学热情自然大减。

从内因来看,古代文学的教学自身也存在局限,不能积极推进革新,缺乏与时俱进的工作意识。

(三)教学观念陈旧

长期以来,古代文学排斥实用性,讲究纯粹性,我行我素,无视社会的发展变化,没有做到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固步自封,举步不前。

(四)教学内容狭窄

课程的设置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内容孤立化、专业化,自我封闭,与其他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割裂严重,只将知识的传授作为主要的教学目的,不能发掘传统文化的恒久价值。

(五)教学手段单调

单纯使用黑板加粉笔的教师已经很少见,多媒体教室的普及使得声像技术得以在课堂利用。

但新媒体的开发显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学生依赖的网络没有和老师形成有效互动,教学手段的滞后也降低了教学效率。

二、改革的建议

(一)更新教学观念

改变古代文学与现实社会无关的旧观念,而是突出它有用的一面,让它具有实用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学生关注就业,注重实用,这是无可厚非的,不宜简单地指责为对社会风气的庸俗盲从,教师应对此表现出适当的宽容。

对课程的理解功利化很正常。

而中国古代的教育本身也很贴近于实际,孔子《诗经》说“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就是强调文学的实用性。

至于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更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精神。

因此,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古代文学课程,无论是从回归还是应时的意义上来说,都应该不是疏远实用的。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当前社会,古代文学因缺乏实用性而失去市场性。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文学教学不能再崇古拟古,而是要增强现代气息,以发展的眼光、现代的精神来观照作家、讲解作品,要改变就古论古的习惯,做到古为今用,提高学科魅力,焕发生命活力。

在总体上要始终突出古代文学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对现实人生的指导意义,如理性精神促进人文关怀,中庸精神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精神能促进个人发展等。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

可见古与今,均不可偏废。

教学不能单纯着眼于文学作品的历史认识价值,而忽视其现实性。

要与现代相契合,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将古代文学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其中的.内容才能转化成人生的财富。

“割裂传统的现代化必然导致学术意义的茫然困惑,而拒绝现代的固守传统必然将旧学引入陈腐僵化的学术绝境”。

改变当前单一强调文学审美和教化内容的局面,而是突出其中的更为丰富的实用性价值。

关注其中的“经世致用”的内容,从人生意义上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

关注文学对民生问题的呼吁,对政治清平的促进、于国于民的作用等。

如杜甫、白居易、王安石的作品,都是“经世致用”的典型。

打破学科封闭局面,突出学科的开放性。

以文学遗产为中心,加强和近邻学科的联系,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等,丰富信息量,培养宽泛视野,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尤其是要打通古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突出古今创作的渊源关系,强调古代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借鉴意义。

因材施教,准确定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调整史论和作品的讲授比例,改变目前重史论而轻作品的教学格局,注重培养学生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真正学有所用。

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实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学者,因为将来做学者的人是少数,多数还是选择技能型职业。

尤其是师范院校,其目标是定位于培养基础教育人才,那么就应该考虑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的关联,考虑中学教学的实际需要。

教材的选用,应该因人而异。

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诸如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基础,选用合适的教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改变目前教材的选用集体统一的现状,坚持适用的原则。

层次较高的学校生源基础较好,而且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将来会读研,因此适合选用学术含量较大的教材,而层次较低的学校,生源基础较差,而且选择读研的学生较少,则适合选择内容简单的版本,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更新教学方法

作为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加强课下对实用技能的培养,增加写作训练,使学生体会作家写作的辛苦,同时检验自己的阅读量,当学生感受到了自己阅读量的匮乏,反过来就会促使其认真学习。

丰富教学手段也是一项改革内容。

多媒体教室的大力建设,让古代文学的任课教师改变了长期使用黑板和粉笔讲课的传统,逐渐习惯于音响、投影等声像设备的使用,加强了课堂教学的形象性。

但值得注意的是,师生之间的课下互动还有待加强。

高校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疏远了师生联系,尤其是在高校新校区扩建风大盛的形势下,学生多居住在离城较远的新区,交通不便,师生间的交流就只能局限于课堂。

在这种局面之下,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包括qq群、论坛、信箱、博客等等,积极扩充师生沟通渠道,增强联系和交流,了解学生知识储备状态和思想认识水平以及兴趣所在,这样才能及时调整讲课内容和讲课方式,提高答疑解惑效率,巩固教学成果。

篇2:谈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摘要: 本文作者主要讲述了自己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些体会和探索:一是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二是以解读培养学生感受作品的能力;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四是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学遗产,是珍贵的民族文化精品。学科内容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教学难度极大。然而,在教授这门课时,不少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乃至教学模式基本还是因袭传统。课堂上,教师凭借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唱着“独角戏”,从文学史到作品选,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色,滔滔不绝,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久而生厌。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当下,涵盖了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的国学复兴热再次兴起,对文学遗产中思想底蕴的发掘和继承使学生有了学习古代文学的浓厚兴趣。如何利用好学生的“古代文学情结”,调动其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并使之产生持久的动力,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的。我在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工作的几年间,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注重学生对作品的诵读,培养其对作品的感悟能力

每学期开始,我都规定一些阅读和背诵的篇目,认真地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将其作为考核学生平时成绩的内容之一。诵读,可以加深对文学意象的感悟,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进而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内涵。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它可以将学生“带回”千百年前,让他们的现代生活、情感与理念与古人的生活、情感与理念相融合,与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体验产生共鸣,进而获得美的享受。如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通过诵读,体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意象所渲染出的深秋傍晚的荒凉气氛,体味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让学生对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有深刻的感悟。诵读,可以充分体悟诗歌的语言美。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美的情感,通过朗读活动,可以使之渗透于学生的心灵。吟咏朗读除了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还可以使人在不经意之间对朗读时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的影响是不容易被察觉的,但却是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提高其朗读的感染力,使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诵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适应生活的能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丰富他们多彩的生活。

二、以创造性的解读,培养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文本解读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一个审美的过程。好的解读,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的欣赏,能使其体会到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并与作者进行对话,从而逐渐养成感受作品、感受自己、感受生命的能力,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讲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欣赏这支曲子的情景下,我让学生讨论:苏轼的这首词千百年后为什么还会令我们感动不已?是表达了苏轼思想的苦闷,还是反映了他出世和入世的人生矛盾,抑或表现了苏轼对人间生活的热爱?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这些说法自有其道理,但仅仅这样理解显然是不够的。它的动人之处在于,一是揭示了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困境:人生的缺陷(痛苦、不如意)是绝对的,我们不能指望人生和世界完美无缺,只能在绝对的缺陷中寻求相对的完满;二是苏轼以博大的胸怀对人们发出深情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与人之间更需要互相关怀和抚慰。因此,苏轼这一美好的祝福,才始终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这样的解读,诠释了作品的内在价值,拉近了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共鸣,取得了育化心灵的效果,提高了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可以说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解读过程中,启发学生把心沉到古代文学的.文化背景中去,触摸作家思想感情的脉搏,使学生初步掌握从文化背景角度切入去鉴赏诗文,同时引发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思索。这是非常重要的。讲陶渊明,我告诉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进步,这种文化现象几乎已经消失,但作为一种人格,后人对陶渊明又非常推崇;作为一种观念,它还或多或少地影响我们现代人,你将怎样看待陶渊明的隐逸呢?有的学生认为,陶渊明抛弃做官而归隐田园,表明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价值取向,这种人格是高尚的。有的则认为,陶渊明的这种隐逸人格不值得歌颂,这种人格是有缺陷的。如果我们面对黑暗和邪恶都不闻不问、装聋作哑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呢?还有的说,陶渊明在归隐中心灵得到了安顿,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这对与我们现代人来说,应该有所启示。假日之际,人们总想离开城市的喧嚣,到野外感受山水之美,让浮躁的心灵得到净化,可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越来越糟糕。尽管观点不一,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把作品的阐释、作家的评析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拉近了学生与古人的距离,提高了他们的鉴赏水平。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忽视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鉴于此,我开始尝试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改变以课本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以强硬灌输为手段的传统教学模式,借鉴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辩论法。经常拿出一些在历史上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讨论。在正式讨论之前,我也做了大量的预备工作:事先布置好讨论的题目,让他们围绕自己的观点去查资料,并选出各自的代表发言人,非常类似于现在的辩论赛;我也要尽可能多收集资料,猜测学生会运用哪些论据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并模拟他们争论的情景,以便作必要的调解和补充。每学期我搞两三次这样的讨论。如在讲“先秦文学”中诸子思想时,涉及一个非常复杂的“人性”问题,孟子主张“人性善”,而另一位儒家大师荀子则认为“人性恶”。讨论之前,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多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有理有据。事后学生自己说,这次讨论逼着他们看了很多理论书籍,提高了自己的思辩能力。

比较法。古代文学中很多问题可以说至今尚无定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诸家之说介绍给学生,并组织他们对多种答案及多种思路进行比较选择,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学习王维的山水诗,要求学生搜集、整理唐以前,以及初唐、盛唐时期有关知识分子对山水的关注的资料,从比较分析中鉴赏王维对中国山水诗的贡献。又如在讲到“楚汉之争”这段历史时,我要求大家对导致这场战争的两个主要人物——刘邦和项羽进行详细比较,刘邦作为一个无赖何以夺得天下,项羽既然是一个英雄为何却走向末路?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来总结两人的得与失,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了这段历史。还可以通过古典文学的现代改编问题,思考古代文学的经典性所在。如搜集一些根据古诗词改编的流行歌曲,像《别亦难》、《新鸳鸯蝴蝶梦》、《在水一方》、《寂寞沙洲冷》等在课堂上欣赏,让学生去寻找原文,从而思考古典文学历久弥新的原因,激发他们学习古代文学的热情。

四、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传统的教学模式,但长此以往,教学难免单调,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些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调节。在种种探索性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是实施起来最方便快捷,且行之有效的办法。

音响媒体方面,可以运用便于携带的MP3加小音箱。课堂上通过欣赏相关的音乐,加强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如在讲授李煜的《浪淘沙》一词时,先让学生欣赏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把他们带进一个哀伤、凄凉的意境,然后对作品进行解读,从而使他们对这首词表现的李煜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讲解《史记·项羽本纪》时,可以让学生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使学生对楚汉战争的形势、人物个性有更直观、丰富的了解。

声像媒体方面,包括对电视、DVD、电脑、投影仪等的运用。如在讲授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古典名着改编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更加引人入胜。

将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运用于古典文学教学中,不但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而且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深度,给教和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在课件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料,诸如作者家世、生平、思想、学术研究动态等,并突出教学重点。尤其是在诗词教学中,将讲读篇目演示在屏幕上,再配以音乐、画面、朗读、前人的评论等,教师再加上一些疏通与点拨,便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永远不会像今日的某些时尚潮流一样红极一时,但也不会像昨日的某些流行概念一样成为“明日黄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真正引导学生进入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殿堂,使他们体味到古典文学的永恒馨香,将是对学生精神完善的莫大帮助,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学生对局部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阎续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煤炭高等教育,,(2).

2、张嘉林.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1).

篇3:谈讨论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讨论法运用的理论依据

1.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

“教师的工作并非知识传授信息, 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 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 把他们置于某种条件中, 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曾明确提出:

“智育工作要转变教学,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3.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提出:

“新世纪教改工程”的总目标是, 通过对已有教学改革成果的整合、集成和深化研究, 使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同时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实践, 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 在我国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能够主动适应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充分调动学校和师生积极性的教学运行机制。”

二、讨论法运用的实践证明

据对本校的中文系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在古代文学教学方法中, 有80%以上的表示自己喜爱并运用讨论法, 学生普遍乐于接受讨论法, 并且表现出极大兴趣和热情。讨论法之所以受大广大师生的肯定和喜爱, 就在于它的自身魅力。讨论法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首先,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

教学是由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的行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师生的配合尤其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往往充当主角, 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 缺少了教师“传道”与学生“解惑”之间的联系。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不考虑学生的需求、疑惑和态度, 自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为了应试, 只能强打精神去听课、记笔记, 课堂气氛自然难以活跃起来。而讨论法则一改传统做法, 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从被动听课、记笔记转变为主讲人, 课堂也从一言堂变为群言堂。充分肯定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难题。同时, 学生在课堂地位的这种转变, 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发生了变化——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这种主体意识的回归与觉醒, 会产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进而释放出巨大的潜力。有同学在我的问卷调查中这样写道:“讨论法之所以受到我们的普遍喜爱,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郭叶红同学说:“讨论法的优越性在于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改变了传统教法中不管学生学不学、教师只管讲, 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所以说, 讨论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重点。江泽民同志也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 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可见, 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是十分迫切的。讨论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来说, 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讨论法的前提就是允许不同意见, 允许多角度思考问题, 其中包括允许奇思妙想, 甚至是奇谈怪论。所以, 运用讨论法, 教师就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突破传统的甚至是陈旧的观点的束缚, 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使学生学会用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进而做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因此讨论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三,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这就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充分表达自我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展示自我的能力。但看看现状, 情况不容乐观。据“我国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 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小学生占13.8%, 初中生占5.7%, 高中生占2.9%, 大学生占0.9%, 可见, 随年龄的增长, 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到了大学阶段, 这种情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多数学生都放弃了在课堂上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为什么他们会放弃这种难得的机会?这与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关, 所以, 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讨论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比, 更有利于学生提高表达交流能力。“讨论”, 何谓讨论呢?顾名思义, 总是离不开语言表达的。因此, 一次讨论的完成, 每个学生都要动口, 必要的时候还要加上手势, 从而使自己的论述为大家所理解、所接受、所认同。经过多次的、反复的讨论,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大庭广众下落落大方地、从容不迫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有效地表达自己, 很好地与人交流。总之, 讨论法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技巧,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 我们得出结论, 在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中, 采用讨论法, 可以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也使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虽然, 讨论法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能力等方面的确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已有相当的运用。但是, 将讨论法作为一种教学技术在古代文学课堂中使用, 还存在着误区。

一是讨论法的运用成为一种衡量标准。教学改革实施以来, 绝大多数教师课堂上都有意识地使用讨论法, 好像并非如此, 就是不实施新课堂教学改革, 就没有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听课者也往往以此来衡量新课程课堂教学和传统课型的分水岭。所以, 在课堂上, 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情况:学生的讨论结果很明显地带有教师的痕迹, 也就是说, 教师在课前已把发言稿给了学生。这样, 讨论只是成了教师表明自己观点的一种工具, 不过是把“教师讲自己准备好的内容”翻版为“学生讲教师准备好的内容”。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 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住别人的思想, 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所以, 在真正有效的讨论中, 每一位学生都应进行积极地思考, 相互之间进行交流, 而不是在扮演角色。

二是讨论法的运用成为一种时尚。传统课堂教学总是采取“教师讲, 学生听”这单一形式, 而现在的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千篇一律, 即“讨论加回答”。教师纷纷追赶这一时尚, 不管什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 都运用讨论法。讨论时, 学生都在滔滔不绝地讲;讨论后, 大家有七嘴八舌地抢着发言, 可谓是热火朝天。但是这种讨论的实效如何呢?因此, 教师不应把讨论法当作一种教学的时髦包装,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法, 不能盲目随意, 使讨论流于形式, 而不见实效。

三、讨论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讨论法, 不能放任自流, 为讨论而讨论, 教师应从讨论问题的选择、讨论过程的调控、讨论结果的评价等方面入手, 解决讨论法运用上的误区。下面我就结合古代文学教学具体谈一谈讨论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其一, 讨论问题的选择。

巴尔扎克说过:“问题时开启一门科学的钥匙。”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 所以, 只有有了疑问才能唤起思维的探索, 才能产生运用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的愿望和行动。因此, 教师想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讨论欲望和积极性, 使讨论成功, 其“突破口”就是精心选择讨论的问题, 将学生置于是非的十字路口, 使之处于既有话可说, 又“欲罢不忍”的境地, 这样讨论才能真正得以展开。一言以蔽之, 课堂讨论是否能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讨论问题的选择。教师也意识到讨论问题的重要性, 越来越重视对其的选择, 但是真正操作起来, 有一定的难度。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 比如:问题过于简单、问题难度太大、问题没有思考价值、问题没有新意等等。那么,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呢?我根据自己的实践经历和体会, 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 讨论的问题要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古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核心基础课, 教学内容点多面广, 学生的学习压力大, 教师的教学压力也大。而且现在强调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教师面对如此多的内容, 要都讲透彻、讲明白, 这是课时所不允许的。所以, 只能简化教学内容, 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而不是面面俱到。讨论问题的选择也是如此, 我往往选择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力求做到提纲挈领, 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的把握和理解。例如, 我在教学《宋代文学概论》一节时, 提了一个问题, “宋代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是比较软弱的, 为什么却能在文化上有重大的成就?”学生自学教材后, 就开始讨论, 各自发表见解。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整体把握和理解了宋代文学的特点, 也加深了对之前学习的文学理论的理解, 收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第二, 讨论的问题要便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 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所以, 对讨论问题的精心选择, 不仅是为了便于学生把握文章内容, 而且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是, 长期以来, 不少教师都习惯提一些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结果使学生的思维日趋狭窄、僵化, 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 我总是选择那些“启发性”的问题。如在教《诗经》这部分内容时, 我就针对内容的特点,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这么欣赏《关雎》这首诗, 请同学说出你的理由。”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 想出不少的有意思的看法, 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诗经》时代的理解, 也为后面学习先秦散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 讨论的问题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讨论过程中, 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讨论的成败。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 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内容, 甚至课文中就有现成的答案, 那么, 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回答, 这种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如果讨论的问题难度太大, 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结果, 学生抓不住问题的关键, 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只能答非所问, 长久下去, 学生的讨论兴趣和热情就会锐减。所以, 要让讨论顺利进行, 就必须考虑讨论的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常常选择那种学生既不容易回答而经过思考后又能回答的问题。例如, 在教学《红楼梦》一节时, 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 安排了一场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更适合宝玉?的讨论”这个问题看似不难, 但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 同时会将学生引向小说的主题。只要讨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就会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热情, 从而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花引来百花香”的效果。

综上所述, 为了达到最佳的讨论效果, 应精心选择好讨论的问题。

其二, 讨论过程的调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了——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观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讨论法时, 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本。但有人误解了, 认为:既然如此, 教师就应该退出三尺讲台。我们试想一下, 如果学生的讨论没有教师的适当调控, 结果会如何呢?不用我多说, 大家也知道。所以, 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 切不可袖手旁观, 而应通过巡视及时了解讨论的进展情况, 调控学生的讨论。可是, 教师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调控是比较得当、比较有效呢?如果调控过早, 就会剥夺学生的思考机会;调控晚了, 学生只能处于无助状态, 白白浪费时间。笔者觉得:在讨论活动中, 如出现下面这些情“崇高”面前, 人性中那些卑琐或罪恶的感情冲动被摈弃和消除了, 人与社会回归到了一种和谐状态。[4]

其次, 戏剧艺术在理性深度上也是其他艺术不可及的。戏剧艺术引起的理性思考不同于一般的逻辑推理, 它是通过审美的间隔作用, 即通过对感性形象进行心理反思, 从具象中领悟到一种哲理。我们在欣赏戏剧时, 其实就是一种情绪情感的交流过程, 通过这种交流将自己的人生感悟渗入其中进而衍生出某种“形而上”内涵, 达到陶冶情感的效果。最后, 戏剧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是个人完成的集体体验。戏剧观众首先是作为代表某一社会阶层的集体而存在的, 因此在剧场内有一种社会性的集体意识存在, 身处集体中, 个人的情绪变化和感受就会不由自主地受这种集体意识的制约, 他的一悲一喜都变成“剧场情绪”的一部分, 所以观看戏剧可以使剧场内的观众得到一种具有社会交流性质的体验, 个人的喜怒哀乐被植入戏剧演出所激发的社会情绪中, 这种处于社会情绪中的个人情感有助于使人克服孤独感, 增强社会意识。另一方面, 通过这种集体性情绪情感的交流, 人们的思想达到高度和谐一致, 共鸣现象也就产生了。

四、校园戏剧今后发展的展望

校园戏剧的未来发展情况离不开未来教育和戏剧的发展趋势。高教体制向着综合型高校学科建设的脚步在加快, 这将使未来校园的人文气氛更加浓厚, 有利于大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为校园戏剧提供了最丰沃的土壤。此外, 年青人有着热情敏感的特征、热切的求知欲望和丰富的文化积累与高雅的艺术鉴赏力, 这些都很好地契合了戏剧的艺术特性。[5]

篇4:谈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方式

古代文学这门课既因其内蕴的丰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因其内容的古老幽深与相对稳定,多年来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方面变化不大。

一、注重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独立的人格,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

人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任何时候都不只是一个“个体的存在”,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存在”。因此,任何个体人格的发展状况必然与社会生活相适应,并被社会历史的发展赋予了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乃是人人要具备和谐的人格,每个个体人格的和谐发展是社会现代化与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心理品质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并将在其一生的人格健全、个性完善的发展中产生深刻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品质,作为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使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心理能量,使自己处于激活状态,从而取得应有的成就。在中学生的成长中,逆境和顺境都是双刃剑:逆境给人挫折,却也锻造人的品格,造就强者;顺境虽给人以机会,却也会窒息人的精神,使人落伍。

二、启迪智慧,教会做人,培养学生为人处世能力

不管是《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还是后世阐释这些经典的著作,无一不包含教导人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事务的内容。从这一点来看,我国古人是非常重视为人处世的能力。其实,为人处世的能力不仅在古代受到重视,当代人也非常重视,因为一个人的成功无论如何离不开为人处世的能力。在当今世界上,每天都会有人因为为人处世能力的欠缺而导致失败。这就揭示了在当今古代文学教育上,我们应该启迪智慧,教会做人,培养学生为人处世能力。

三、关注就业市场,培养合适型人才

企业招不到合适员工,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这样的尴尬在近年许多招聘会上很常见。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校企脱节,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不符合企业需求。校方应该在人才培养上注意,我们应该时时保持这样的观点:“建立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的双向聘用机制,推进校企之间人员互派互聘。健全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和‘访问工程师进修制度,建立校企共同培养培训‘双师型专业教师的长效机制。

四、古代学文学讲求学以致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荀子·儒效》中说:“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这两句大意是:懂得许多道理却不付诸实践,虽然知识很丰厚,也必将遇到困厄。在社会生活中,“知”很重要,无“知”就没有人类文明,但“知”并不是目的,“知”是为了“用”,“知”而不会用,不能变成行动,再丰富的知识也无用,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必将遇到重重困难。这种强调知行统一,学以致用的观点,今天看来依旧具有指导意义。

《中庸》里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这句话实际是教育人们,在自己所处的各个不同五伦关系位置中,应脚踏实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尽到自己与所处位置相适应的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更不能把责任推给别人。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不论是谁,都要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在国家这个大家庭里、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在社会活动中,都要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在社会中与其他人交往,要尽到朋友的责任,做到全面发展。

五、确立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建构新的教学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们在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行改革时,就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改革。

探索传统文学的现代转型 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现代研究,主要是把文学置于现代文化的视野中,从民族迁徙与文化流传的角度探索传统文学的现代转型。例如:把中国古代文献中神话、传说、民歌和对节庆的描写等与现代生活中各民族文化中仍然有所保留的神话、传说、歌谣、节庆等进行综合比较研究,通过古代文献与民俗的历史残存,解读中国民间的、区域的、民族宗教信仰与民俗风情,把传统文学的研究与地方区域特色文化的研究结合起,从民间文学与民俗的视角展开中国传统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在历史与现代的比较中加深对中国文学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实现其课程教学的内涵及特色的目的。

确立文化研究的综合形态 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融通的思维模式。要从多种文化纽带去审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文学现象,借助哲学、美学、宗教学、艺术学、心理学等邻近学科的成果,为文学史研究拓展空间,力求在学科的交叉点上取得新的发展。

体现课程设计的目标追求 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关键是规划设计出新的课程体系,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和有效性。

六、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教学设计的理念,将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贯穿于教学内容的组织中,用开放性的思维组织教学。注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加强改善。

参考文献:

[1]潘雁飞,伍建华,刘忠华.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2]谭小辉.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及其改革发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9.

篇5:古代文学教学

随意,古代文学教师应有自己的文学之路,既要适应学生,又要影响学生,要在自己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汲取古典文学的精华,消弭浮躁心理,平衡文化心态,促进和谐发展,完善自我。

为此,笔者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探索:一是整合教学策略,诗与史结合,文学史与文学作品讲解双管齐下;二是灵活教学手段,读与写结合,文学阅读与文学创作比翼双飞;三是机智教学方法,学与思结合,文学感悟与审美体验并行不悖。

关键词:古典文学;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我国的大学教育也不可避免地染上了重技能、重实用的功利化色彩,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变得异常浮躁,大学生与传统文化有些陌生甚至冷漠,尤其是于古代文学的学习处于“鸡肋”状态。

如此情形,古代文学教学何去何从?或做老学究,在脆弱的象牙塔里负隅顽抗?或成为时髦者,以文学为幌子,替媚俗、庸俗、低俗摇旗呐喊?或做骑墙派,拿古典的招牌与世俗谈判?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急需走出一条特色化道路来,要朝着审美化方向努力,力求夯实大学生的精神底蕴,力图构建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传承文化,提升能力。

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由于“诗性”意识的淡化,文学的身份正在变得模糊和可疑,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扮演的是独语者的尴尬角色,古代文学教学已岌岌可危。

故此,在“唐诗咀华”和“宋词掇英”专题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一是整合教学策略,诗与史结合,文学史与文学作品讲解双管齐下;二是灵活教学手段,读与写结合,文学阅读与文学创作比翼双飞;三是机智教学方法,学与思结合,文学体验与文学审美并行不悖。

其间,诗与史结合是古代文学学习的原始积累,读与写结合是古代文学学习的实践创造,学与思结合是古代文学学习的终极价值。

一、整合教学策略:诗与史结合

所谓诗与史,诗者,文学也,主要指文学作品而言;史者,史学也,主要指文学史来说。

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以诗为主,以史为辅,以史证诗,以诗明史,史诗结合,双管齐下。

这样一种教学策略,于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大有裨益。

读诗可以使人灵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使大学生在欣赏唐诗、品味宋词的同时,不仅可以积累知识,储藏学问,增长才干,而且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经验,提升自我。

1. 以史证诗,以诗明史

以史证诗、以诗明史是诗与史结合的理论原则。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谈到“诗”与“史”的关系时曾说:其一,史必征实,诗可凿空;其二,诗具史笔,史蕴诗心。

前者是就“诗”与“史”的差别而言,后者是就二者的联系而言。

而钱先生所看重的不是诗的“史化”作用(诗具史笔),而是史的“诗化”作用(史蕴诗心)。

与史书相比,诗(含戏剧、小说)在反映历史真实方面,虽不如史书翔实,却比史书来得高明。

它通过文学手段所达到的艺术真实更具有典型性,更富有魅力,是一种更高级的真实。

诗具史笔。

文学作品具有一种无法超越的精神价值,孔子说“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诗”(文学作品)具有超强的历史意蕴,“文变然乎世情,兴废系于时序”(刘勰),他记录着历史、又演绎着历史、更传唱着历史。

我们学唐史可以直接读唐诗,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可见: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诚如(清)朝蘅塘退士评说一样:“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诗歌语言极平易,而含意极深远,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凝结着四十多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那种昔盛今衰,构成了尖锐的对比,使人感到诗情的深沉与凝重,堪称“二十八字诗史”(萧涤非)。

通过凝练的诗歌语言,我们对唐朝的兴盛衰败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也有了一个历史的.判断和一个现实的体认。

史蕴诗心。

勃兰兑斯说:“所有的文学史都是当代史。”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是现实生活的反应与折射。

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学内容和文化传统,不止记录当时,其影响可谓深远,但传统并不意味着过去,遵循传统也并不意味着回归历史。

从本质上讲,传统是一种进程,其内容、价值、意义是不断开放和重建的。

继承文学传统,发扬文学精神,其根本要义在于指向现在,射向当前,面向未来。

文学史的建构自然更需一种现代精神或者说当代意识,一般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细节的单纯考证,不应只是对一位作家,一部作品的复述和描绘,单纯地去搜集史料,整理分析史料,而忽视文学史的当代关怀。

文学史的阐释必须注入当代意识,以当代意识反观历史,通过现在来理解过去。

诗与史吻合,有时,诗(诗歌)甚至比史(历史)更能表现其真实,是一种更高级的真实,“诗”胜于“史”,甚至诗的内容与史料的记载相左,却能曲折地传达人物的心理,寄托作者的情意。

如范成大《州桥》一诗:

州桥南北是大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此诗系乾道六年(1170年)范成大出使金国经北宋旧都汴梁所作,州桥在汴梁城内,据范成大日记《揽辔录》记载,断没有“遗老”敢在金国“南京”的大街上拦住宋朝使臣问为什么宋兵不打回老家来的。

然而也可见范成大诗里确确实实地传达了他们藏在心里的真正愿望。

寥寥二十八字里滤掉了渣滓,去掉了枝叶,干净直捷地表白了他们的爱国心,以此激发家里人的爱国行动,我们读来觉得完全入情入理。

诗中洋溢的爱国主义热情,激荡着陆游的心灵深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影响着丘逢甲的浩然正气: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澎湃着余光中心间永远的《乡愁》。

2. 以诗为主,以史为辅

以诗为主、以史为辅是诗与史结合的实践操作。

如在讲授东坡词这一章节时,引用三句话作为标题来讲解:一是“以诗为词”(陈师道《后山诗话》),二是“指出向上一路”(王灼《碧鸡漫志》),三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胡寅《题酒边词》),这三句话既是当时学者对苏轼在词作方面的经典评价,也是后世文人对苏轼在词坛上贡献的价值认同。

在具体授课中,又用三个词语替代此三句话来讲解,一是创新词,二是豪放词,三是婉约词。

三个词语的性质不同,“创新词”是动宾结构,“豪放词”和“婉约词”属偏正结构。

三个词语内涵也就不一样,“创新词”为标题是从文学史的层面上来讲,讲解苏轼创新词的作为和对词的贡献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四川眉山三苏祠联),这是“史”。

篇6:高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表明由过去单一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

在这样的形势下,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拥有实践能力。

古代文学作为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模块,在教学上既要注意夯实学生的专业文学知识,也要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手段,深化古代文学的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是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内容博大精深,涵盖学科广,包含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和名家们无数优秀作品。

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提高鉴赏和评析作品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为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却感到困难重重。

一方面,教学内容庞杂,教学课时却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单一、呆板,强调文学史解读,忽略文学作品的欣赏,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丧失兴趣,也使得学生失去品析作品、感受美感的机会。

如何进行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走出纯理论课的教学困境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

笔者大胆尝试,对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进行革新,选取知识点中最具有个性的知识点,将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另外,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合一”的古代文学新课堂。

一、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

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包括了上古到近代三千多年的历史内容,跨度相当大,除了文学发展史外,还有大量的作家作品、不同时期的文学现象及文学流派。

文学体裁包括诗、词、曲,赋、骈文、散文、戏曲和小说,涉及的学科有语言学、哲学、史学、美学甚至包括文艺学、文献学。

但古代文学在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只占64个学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优化内容,整合课程,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里最大限度地吸收文学常识和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

首先,选取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思潮作为突破口,让学生领会在文学史上,不同的时期都有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思潮。

如先秦的百家争鸣、汉代的独尊儒术、魏晋的建安风骨、唐代的古文运动,这些文学思潮不但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体现时代特征,展示中华民族的思想特征,而且也代表了文学的时代性。

其次,提取具有经典价值的文学作品作为重点讲授的内容。

先秦有《诗经》《离骚》,唐诗有李、杜,明清小说有四大名著,这些作品不但具有代表性,通过学习它们,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学习情境,对整个古代文学的过程进行整合,优化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

以诗歌起源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对中国古典的精神源头进行情境描述,让学生了解现实主义诗歌以浪漫主义诗歌为开端,然后引出代表作《诗经》和《楚辞》,让学生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诵读体会作品的魅力,并对作品通过讨论、分析,提高鉴赏能力。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突破了以往过分着重文学史的描述的平面教学,做到了点面结合,纵横交错,文学知识与文学体验并重。

这种融知识传授、文化提升、精神陶冶与审美养为一体的课程框架,有利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谱系。

二、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

当前古代文学教学存在不少问题。

表现在压缩教学时间,不少高职院校安排古代文学只有一个学年,这就产生教学容量大与教学课时数过少的矛盾。

教学模式上,大部分教师都沿袭了分段文学史教学与文学作品讲授的模式,这使得文学史与文学作品割裂开来,从而造成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理论建构轻视知识积累,强调观点灌输而忽略基础知识积累,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形成自己的观点十分不利。

因此,要使古代文学教学在质上有提高,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3月,我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通知》。

该规划指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的实质就是要“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

古代文学传统的教师分析作品、学生记笔记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培养技能型教师人才的目标,必须结合时代的要求,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古代文学的内容十分庞杂,但一节课的时间十分有限。

教师在课堂上常常要旁征博引地补充相关的材料。

如对一些古代的典籍的介绍、一些作品的解读,由于文字晦涩,如果单纯靠教师在讲堂上讲解,不但效率低,而且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结合课程特点,将教学模式改变为“情景―项目―学习档案”的循环模式,把学生引入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学生基于项目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知识系统的档案。

在这个模式中,情境创设是关键,教师首先创建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学生环境,把学习者带入到学习环境当中,与此同时,教师要准备充足的教学资源,如媒体素质,资源索引和学习网站。

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学生利用数字化资源,根据任务驱动,进入到问题任务环节。

第二阶段是基于问题与任务的过程学习。

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或任务进入学习当中,他们的角色就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同时还能和共同体有积极合作的机会。

学生可以利用即时通信工具与教师甚至专家进行互动,并且有丰富的资源作后盾,学习者就可以真正实现创新性学习方式的转变。

最后是学习的评价阶段。

有信息技术的支撑,学生的评价可以更加完善且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建立的学习档案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

如在先秦文学的诗歌教学,教师创设出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这个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开端”这个关键词去收集和学习相关的诗歌,了解诗经开创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楚辞开创了文学创作的浪漫主义。

并把诗歌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作者等相关知识分门别类,学生写读书笔记、作品分析,然后把这些建立成一个个学习档案。

这个教学模式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并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隐形的因素融入课程当中,它虽然没有显性表现,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这模式里,信息技术是一个有机结合的部门,它支撑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学习,从而培养了学习者自主学习以及主动探究的研究方法,支持学生从多渠道获得学习知识的机会,使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更多的学习自由,从而在教学中摆脱对教师的依附,使自身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面对古代文学广而深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在课堂上可综合运用研讨式教学、诵读式教学、讨论式教学。

1.研讨式教学。

对于教学而言,重要的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

研讨式教学就是将学生由知识性学习变成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教师让学生在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作品获得,培养他们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比如在《关雎》一诗的讲授中,提出古人的认为这首诗是吟咏“后妃之德”,让学生去讨论是否认同这样的说法。

并且通过分析,理解《诗经》里的主要题材、现实主义的反映,以及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并且从这些爱情诗引申到后世对《诗经》的吸收。

运用研讨式教学,能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扩宽学生知识面,更引导学生乐于探讨,敢于质疑,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作品、赏析作品。

2.诵读式教学。

文学的美在于赏析,在于发现。

古代诗文的美除其文学性外,还有音乐性。

诵读式教学是通过诵读作品,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体验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文学素养结合起来。

诵读教学法包括示范诵读和学生诵读两种。

示范诵读可以通过教师示范,也可以通过音像示范。

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文学作品,把握作品思想内容,与作品产生共鸣,才能读出作品的感情,从而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

而学生的诵读分为集体诵读和个人诵读两种,学生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有感情地诵读作品。

这样不仅能体会古代文学的文字之美,也可以体会其音乐之美。

如对汉赋的解读。

让学生诵读抒情小赋《归田赋》。

先让学生集体诵读,然后再由个人诵读。

在不断反复的诵读中,体会里面的清新平浅的语言,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情愿归返田园的心情。

而在学习《焦仲卿妻》时,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诵读,要求学生从焦母、兰芝和仲卿的角度去理解作品,体会三个不同身份、不同意愿的人的想法。

通过诵读的教学,可以避免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去机械地背诵课文。

通过诵读作品,学生将自身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中。

3.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分小组对某个问题进行研讨,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相互启发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在《史记・项羽本纪》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如何看项羽的‘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通过讨论这个观点的正确与否,让学生了解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并引导学生从《史记》里的《高祖本纪》《淮阴侯列传》里找资料,从多个侧面的材料中去把握项羽这个人物,通过文章中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了解《史记》的创作特色,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后世文人对项羽的评价中寻找材料,进行讨论。

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发学生讨论,并在学生进行总结发言后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进行评价。

三、延伸课外活动,注重专业技能培养

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的小学语文教师。

在这个前提下,学生不仅应该具有文学鉴赏能力、分析能力,还应该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

因此,古代文学的实践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延伸到课堂外,注意与专业技能相结合。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课外活动,“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生的诵读能力、书写能力以及教学能力融入到古代文学的教学中。

如在班上举行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唐诗宋词的教学,举行书法比赛,让学生通过临摹字帖进行诗文书写;在一些绝言律诗的教学上,结合教师技能,让学生扮演教师,撰写讲解的简单教案,并进行讲解。

举办这些教学活动,学生是主体,老师起到指导作用。

这些有竞争的活动,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弥补课堂教学知识局限性的不足,从而使得学生能认识自身的不足,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总之,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高职高专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学会“备学生、备课本、备内容”,改变教学思想,整合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上一篇:黄集小学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讨论发言稿下一篇:田径运动员800米加油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