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古代作家与今人心灵有很多共通之处,我们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应重视古今的情感沟通。教师应致力于展现出古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普适“人性”,同时引导学生置身于古人的情境当中,去感受其心灵,由此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论文 篇1:

配乐朗诵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根据史料的记载,早在汉代时诵诗的风雅行为就已经在官学和私学中流行起来,当时琴瑟和鸣来配合诗歌吟诵的行为被称作弦诵,和现在的配乐朗诵如出一辙。出土的汉代陶像中就有很多击鼓吟唱的形象。在汉代之后的唐代,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配乐诵读。而是对诵读的内容进行节律性的规划,于是就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歌唱的更具有娱乐性,更值得玩味咀嚼的配乐吟诵方式。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吟诵方式对千百年后的现代配乐吟诵也有着启迪和借鉴的作用。在当今时代,由于现代科技的介入,配乐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多样,配乐朗诵这种艺术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吟诵;音乐;古代文学

一、关于吟诵与音乐结合之美

吟诵就是吟咏和朗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吟咏开始复兴。吟咏讲究平长仄短,字正腔圆,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吟咏是学习、欣赏、创作古典诗词的需要,也是开展诗教的需要,更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

在古代,诗与歌原本就是一体的。诗,以歌的形式唱出来,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出来,甚至于会通过舞蹈的手法渲染氛围。因此,诗歌在创作中要讲究韵律,为了做到句词的押韵,在词句上都要讲求字斟句酌。比如在民族歌剧《王昭君》中的第二场中,有王昭君与汉元帝之间的合唱,那种生死离别之情从唱腔中就可以深刻体悟到。而这里的剧诗则更是令人感同身受,“从此琵琶塞上,空劳离人怀想,只剩血泪斑斑,结成红豆模样。”句式之整、押韵,语言简洁而表达深切,那种“生死离别恨,红豆相思苦”的内心情感从剧诗中就已经发挥了出来。

二、音乐文学形象

(一)音乐创作源于文学作品

虽然文学与音乐在感知上存有差别,但是两者在节律、风韵、情境这三方面都相互贯通,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作曲家创作时常常从文学题材中寻找更好的创作元素, 触发自己的灵感,使创作内容得以完美呈现。

在中国,有很多作曲家的创作大部分都是从文学中而获得灵感的。比如,《英雄的诗篇》是由陈培勋创作的一首交响乐,他的创作灵感主要来源于毛泽东的《六盘山》、《黄鹤楼》、《娄山关》。再比如《秋湖月夜》,这首笛子独奏曲是俞逊发和彭正元的作品,它的创作灵感完全借鉴于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的《念奴譬·过洞庭》。音乐家创作的同时不断汲取中国的文化民族精髓,不仅能够揭示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能使其作品更有一番民族韵味。欧洲音乐史上,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写的《普罗米修斯》,就是选材于希腊的神话故事。凡此种种,都充分证明了音乐创作深深得依附于文学元素。

(二)文学中的音乐表露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表现方式有很多种,有直接描写、侧面衬托、通过动作间接描写。音乐表达方式正是一种侧面衬托的情感表现方式。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感的描写,作者往往会赋予更多的内容,以更多的方式表现出来。用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感情,使刻画出的人物更加形象。而音乐则是能勾起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它不限于作者对音乐的字面描述,而是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情感、经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将之与作品中有关音乐的描写不自觉的联系起来,这样人物的外貌、性情、内心就可以通过音乐完美的展现出来。

(三)音乐文学的结合

从艺术出现和其进展来看,文学和音乐犹如同胞姊妹一样,共同生存。文学与音乐艺术,绝对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充分说明早在人类幼年时代,这两门艺术就一起诞生了。在西周创建初期的时候,“诗是表达思想情感的,歌是诗便于表达思想情感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和五声谐和。几种音色能够完全谐调,而且并没有颠三倒四,失去顺序,让神和人听后都会感到很谐睦。”这种观念被后人总结为中国诗歌的一种传统,给中国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带来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这都充分证明礼乐的教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祭奠的庙里器乐大师演奏先帝的乐,君臣们都一起倾听,都是跟着器乐声音并且毕恭毕敬的;在乡野里演奏器乐,老少一块儿欣赏,都感觉到很和美;自己家里演奏其乐,大家都一块儿欣赏,都感觉亲切而和睦。”不论各国、各民族的最早音乐和最早诗歌都是孪生兄弟,相生相伴,不论你我。在文学史中,诗歌的创作无疑是最早的,它的创作历史也可称为我国乐史。《诗经》既与文学相拥又与音乐相伴,其中既包括有韵、舞曲等。在后来的汉朝,汉乐府的出现使之与音乐的联系更為紧密,只不过是在传唱的时候把歌曲的主旋律遗失,仅剩词还很完好。发展到后来的词、曲,就更是配乐歌唱诗词,均由稳固的乐谱所填歌词。放眼我国文学史,无论是早期的《诗经》还是后继的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看似不同的形式中其实都包蕴着浓郁的音乐感情色彩。可以这么说,音乐艺术,作为中国文学的一种,为中国诗歌发展做出了的巨大的贡献。

三、结语

在进行文学艺术形象的创作时必须发挥主观能动的创造性,不仅要描述、刻画与形象有关的自然联系,更要体现与之有关的社会联系,将两者有机统一于音乐形象这一载体之上,在自然联系和社会联系的贯通中,建立起形象独特性与情感反应的对应性。

参考文献

[1]戈晓毅.歌剧王昭君剧作者认定及剧本文学诗性[J].中国音乐(季刊),2011(04).

[2]居其宏.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02).

[3]邹言九.历史剧改编的文学开掘――谈张平的新编歌剧《昭君》[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01).

作者:常洁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论文 篇2: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应重视古今情感沟通

摘 要 古代作家与今人心灵有很多共通之处,我们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应重视古今的情感沟通。教师应致力于展现出古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普适“人性”,同时引导学生置身于古人的情境当中,去感受其心灵,由此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关键词 古代文学 情感沟通 高等教育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in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FAN Songyi

(Chinese Institut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

Key words ancient literature;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1 高校學生对古代文学课的情感隔膜

在高校中文、文秘、对外汉语以及相关的一些专业中,学生对于文学类课程的兴趣并不相同。相较而言,学生更为喜爱现当代文学,对于古代文学则较为冷漠。之所以如此,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语言的艰深就是一大问题。与现当代文学相比,古代文学的语言是古汉语,即使是一些古代白话文学,也有难解之处。面对教材上密密麻麻的注释,学生常常视为畏途。

不过,语言问题尚属表层,深层则在于当代大学生与古代文学之间的情感隔膜。古代的作品已经成了遥远的历史,即使所谓的近代文学,离我们也有百余年了。在不少学生看来,过往的东西,似乎早已经失去了生命力,已经成了僵死的东西,和今人没有多大关联了。既然有此心态,则不喜古代文学课也就理所当然了。

2 教学中须重视古今情感沟通

当然,这种观念并不正确。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的是,古代文学的“古代”,只是说其产生在古代,但并不意味着它只属于古代。章培恒先生曾说:“就文学作品来说,它要在自己那个时期里感动读者,必须与当时的“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相适应,这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然而,如果它仅仅是或主要是与其中的那个时代所需要的、却不符合“人类本性”的内容相适应,那么,在那个时代过去以后,它的魅力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甚或全部消失;如果它较多地与其中符合“人类本性”的内容相适应,那么,在那个时代过去以后,它仍能在一定程度上打动后世读者的心。”①

此语甚为精辟。经典作品,其生命力绵延不绝,感动的并非是一时一地的读者。真正经典的文学,是属于任何时代的。而之所以如此,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因为古今人的情感有着深层的内在沟通。古今并非如楚河汉界,界限分明。时间可以走远,古今社会也会有很大不同,人类的政治理念、伦理道德、审美风尚等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自会有极大的差异。但是,人类一些根本的东西是不会变化的,事实上我们今天的精神、文化与古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简言之,古今人时代不同,但人心却有太多的共通之处。文学本为人学,古人在文学作品里所投注的种种情感,今日自然仍可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既然如此,我们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就应该有意识地联系当下,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去体会古人笔下传达出的微妙情感,从而实现古今心灵的碰撞与融合。如果学生感到原来古人虽然已经远逝,但其心灵却与今天相通,则自然会慢慢消除掉对古代文学的隔膜,而产生亲切感。在课堂上,除了文学常识、字词意思、文学技巧的讲解,这一点其实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 教学实践中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讲,应致力于展现出古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直至今天仍然与“人类本性”相适应的一面。如,对幸福爱情的赞美渴望,对失恋的痛苦忧伤,古代人有之,现代人也有。这确实是文学艺术反映人类情感永恒的主题。我们读《诗经》,类似作品比比皆是。《诗经·野有蔓草》写一位男子在野外偶遇一位女子,一见钟情:“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再如写恋爱中的烦恼的,《诗经·狡童》是一位姑娘与心爱的人呕气,气得吃不下饭:“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而《褰裳》中的女子却不买男人的帐:“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这与今天并无不同。再如反映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是古代作家作品里的一个重大主题,现代人在生活中也时常有此困惑。古代作家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寄情山水,赞美大自然,向往大自然。作为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的激烈,我们又何尝不对孕育万物、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一往情深呢?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与以往已经有很大不同。在具体的讲解中,可以通过话语的转换,将古今打通。如《诗经·子衿》写一位女子焦急地等待心上人的到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不嗣音”,即音信全无的意思。用今天的话讲,你人可以不来,可为什么不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或者通过QQ、微信等发个消息呢?这样的语言,会一下子沟通古今,让学生感到古人和今人确实并没有心灵的阻隔,无非联系方法上古今有不同罢了。

另一方面,教师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置身于古人的情境当中,去感受其心灵。比如《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一篇,一般讲解无非是疏通字词、人物形象、语言艺术。但在此之外,我们其实可以将这篇文章当作一篇“求职记”,里面记述的是苏秦去秦国找工作碰壁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苏秦坚韧不拔,值得肯定,起初秦王不为所动,苏秦并未灰心,又用言辞企图赢取秦王的好感。但是秦王仍然无动于衷。苏秦又一连上书十次,直到难以生存,才离秦而归。他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发愤读书一年,果然其“合纵”之术令赵王大悦。但另外一方面,苏秦开始为什么失败?原因在于其不能审时度势,当时秦国实力尚不足统一天下,是以没有采取苏秦的策略。也就是说,其找工作没有做到知己知彼,这又值得我们反思自己。如此解读,我们就会感同身受,感到这篇文字并不是死文字,而是和现实生活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此也能够得到很多启发。

再如学习《楚辞》时,会涉及屈原的生平事迹,其自杀的结局是人尽皆知,而这一点也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因为大学生自杀在高校中时有发生,那么如何认识屈原的人生选择也有现实意义。可以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屈原,也会有人生的挫折,那么你会怎么做?在课堂上,这个问题往往讨论的很热烈。有人认为可以随波逐流,有人认为可以到外国去。有人认为可以去“打游击”,保存实力,待东山再起,为楚国复仇。有人认为可以去做生意,做个陶朱公。无论如何,都可以有很多选择。然后教师可以交待清楚屈原为什么自杀:屈原是有人生其他选择的,但没有这样,而选择了投水自尽,一是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宁可为理想而献身,也决不中途变节;二是其深沉的爱国精神,他想过离开,但最终仍无法接受。他明知道楚国那么黑暗,政治是那么险恶,实际上也吃尽了苦头,但他不能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之情,感人至深。那么,除了以身殉自己的理想,就别无选择。同时,师生也会达到共识,即屈原的人生选择可敬,可以理解,但在当今又不能盲目效仿。在人生碰到挫折时,可以选择其他路途,不必像屈原那样殉道。这样经过化身屈原、为其出谋划策,有了代入感,屈原也就可亲可敬了,更能得到后世的尊敬与同情,学生与其人、其诗的距离也就拉近了。

注释

①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8.

作者:范松义

高校古代文学教学论文 篇3:

论成功智力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摘 要】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但教学方法传统。其原因是教学观念滞后,其中对于智力教育的理解就是一例,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大多数教育者只重视智力因素中分析力与记忆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古代文学与社会的联系。而与社会联系较密切,有利于学生日后成才的是成功智力。这种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新性智力与实践性智力。这种智力亦可观念应用于古代文学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人们对于智力的理解,同时以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古代文学的社会实践性,为学生日后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成功智力 分析性智力 创新性智力 实践性智力

古代文学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必修专业课,开课时间两年,分四个阶段教授从远古至清代的文学。每周4学时,每学期18周,共72学时,四学期共288学时。教学内容多,课时较少,教学任务紧张,教学方法较传统,多为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大多数学生反映学习古代文学只有系统性,但深度与生动性不强,与社会联系不密切,实用性不强,对自身发展也益处不大。因此他们对于古代文学的兴趣不大,学习主动性也不强,这为古代文学的教学增添了难度。由此可见,高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是注重智力教育的,但是对于智力教育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的范围内,即认为,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更重视记忆能力的好坏,学生也称学习古代文学考的就是死记硬背。然而这种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的成功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即便是能将古代文学倒背如流,会做几首诗词,与社会何益?由此可见,传统的智力观是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效果不明显的根结所在,因此突破传统的智力观,结合社会发展重新理解智力的含义,是扭转古代文学教学不利局面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社会联系较密切的是成功智力理论。此理论于1996年由美国心理学教授斯滕伯格提出。他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的成功智力,成功智力是一个人用以达成生活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使个体以目标为导向采取相应的行动,是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的一组综合能力。[1]与传统的单一智力概念想比,成功智力包括了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笔者认为,成功智力理论亦可用于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中。

一、分析性智力在古代文学教改中的运用

分析性智力就包括了传统智力中的诸多能力。这当然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学最基本的能力,虽不能强调其绝对性,但是也决不能摒弃。但是在培养这些能力时,教学方法也是过于传统,其方法也有改革的空间。如记忆力的培养。传统的古代文学非常注意对于记忆力的培养,但是大多为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传统的记笔记要求记录完整详尽,这种方式往往又费时又费力,效果不佳。所以即使是最传统的记笔记,也是有技巧可言的,先布置下节课的教授要点,让学生预习,并设计听讲指南如下:

听讲指南

课程讲授主题

主要观点

第一要点

支持要点的细节和例子

第二要点

主持要点的细节和例子

第三要点

支持要点的细节和离子

你的不同观点

支持你观点的细节和例子

在填这张表之前告知学生填写要求,及所有的填写内容均为关键词。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在对知识点的预习的基础上,先有了一定的理解力与判断力,再有效的集中有意注意力进行有效倾听,就使得记忆深刻。在填完此表后,即日进行笔记整理,将关键词变成自己的话,也就增加了一定的理解,在考试前,学生在熟悉笔记的基础上,再用此表进行巩固记忆。这种充分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记忆方法,使得记忆更加的简便而深刻。总之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智力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与具体的环境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二、古代文学中创新智力的培养

所谓创新智力就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思维问题的能力,即创新思维力。这种智力的培养分三个方面:

首先是创新智力培养的激励与启发阶段。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初,就对教材或有关书籍的观点进行质疑,打破书本的权威力量,为学生树立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质疑书本的理念。如《诗经生民》中有一句的句读应是:“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但是贵州人民出版社房开疆主编的中国历代作品选的句读为:“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这时教师发现问题,质疑书本,初步破除学生的书本权威观念,接着提供资料,诸如其他版本的中国历代作品选,十三经注疏与单行本的诗经中的生民篇,进行对照。当然也可只找最权威的诗经版本。但是前提是学生得有一定的版本知识。告之理解不同,句读亦不同,答案并非唯一的,只是要凭借自己的知识判断何种更佳。这样就为学生树立了书可质疑、质疑有据、纠正得法的观念,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智力奠定基础。

其次是创新智力的培养。对于古代文学教师比学生要熟悉,因此在学生还不会质疑知识的时候,可以由教师提出可质疑的问题,然后让学生针对问题搜集有关资料,然后指导学生运用资料质疑问题。如对于花间词雅俗问题的评价,教材上多说花间词艳俗,因此学生也多有花间词俗的概念。但事实并不如此。可以先教学生读一下全唐五代词中的民间词,再阅读晚唐诗、南唐和北宋婉约词,以及有关花间词的评论和《花间集序》,当然也有现代人的有关评论。学生就很容易得出一个印象:花间词比民间词文雅,但是比南唐词,北宋婉约词俗。再结合有关的评论,就得知,花间词比南唐词、北宋婉约词俗主要是表现在:情趣低俗,多描写妇人体态容貌,笔调艳俗:喜欢用色泽艳丽的字眼。阅读花间集序得出一个认识:花间词人有着较强的崇雅意识。最终得出一个结论:花间词比当时的民间词雅,比文人词俗。花间词人有着较强的崇雅意识。而花间词之所以比南唐词俗是和晚唐特定的文学审美观与西蜀特定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氛围密不可分的,这也使得他们的崇雅意识有了特定的时代与地域特色。

最后是纠正不当创新智力。当然学生自己进行智力创新的时候,其方法不一定是对的,因此要对不当的智力创新进行纠正与引导。如学生认为红楼梦中黛玉的死亡是必然的,原因之一就是这对于黛玉本人来说就是最美满的结局。因为岁月流逝,如果黛玉还活着,她就会红颜变老,这也是她不愿看到的。这显然是学生自己的主观臆测。所以可以指出他智力创新的不足:针对文本的智力创新本身就不能离开文本本身。

三、古代文学中实践智力的培养

古人讲究学以致用,在学习古代文学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观念与思维习惯。古代文学虽然是古人的文学,但是其中也充满着他们的生存智慧,可供今人借鉴。首先是做事,比如《劝学》全面系统的提出了学习的主张:学无止境;锲而不舍;用心专一;虚心求教等观点,对现在仍有较大的教育意义;其次是做人,如《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之所以能退秦师,是因为他利用站在秦军的立场上考虑:郑在晋之东,秦在晋之东,秦晋实力相当,秦晋灭郑之后,就地理位置而言,可以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国的利益反而受损。由此可见烛之武的智慧在于找准同样受害的对象,站在对方的立场,表面为对方说话,实际是为自己说话。可以说这种生存智慧在我们今天反复的社会交往中仍然可用。学生也有论文反映这一方面的:如论杨修之死。探析了杨修之死的必然,思考了杨修如果生活在现在的生活状态。社会是人的科学,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有很多相似点,学习古人的生存智慧仍然可以避免我们在社会交往中遭受不必要的挫折。

总之,古代文学之所以教学模式传统,是因为教育观念较保守,它侧重于智力的培养,但是对于智力的理解较狭窄,因此使它脱离了社会实际。为了使古代文学的发展与社会紧密联系,使得它成为人们成功的有利因素,重新理解智力势在必然。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念拓宽了人们对于智力的理解,将其运用于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智力只重视记忆的局面,有力的训练了学生的突破性思维模式,增强了古代文学的社会实际性,为学生日后的成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骆玲芳. 成功智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Linda Cambell等,王成全译.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陈明霞

上一篇:颅内血肿术后护理论文下一篇:铁路车载通信设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