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2023-02-03

第一篇:浅谈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古代文学 赏析题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4、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

5、西晋太康前后文坛的主要创作倾向如何?代表作家是谁?

6、试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特点?

7、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8、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9、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0、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11、试述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

12、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13、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

14、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

15、结合庾信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早年和晚年诗风的变化?

16、为什么说鲍照是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

17、试分别概述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18、试比较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19、说说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类保存情况? 20、试简析《西洲曲》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21、试简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22、简述南北朝时期小说发展的原因并举出魏晋南北朝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及其作者?

23、志怪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何影响?

24、《搜神记》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25、《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 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

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参考答案: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曹丕的诗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作家,其诗歌加强了抒情化色彩;描写细致,善用比喻,增强了形象性和生动性;词藻丰富华美,讲究对偶、炼字,语言绮丽而自然,韵律、色调和谐;讲究谋篇布局。风格“骨气奇高,词采华茂”。

3、简述曹植诗歌创作前后期的变化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曹植早期诗歌充满了昂扬奋发的精神,后期诗歌慷慨悲凉。诗风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其政治地位的变化导致题材与艺术手法的变化。曹植早期才华横溢,颇受宠爱,故诗歌多歌唱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也有感时伤乱、述写宴饮游乐的作品,洋溢着浪漫乐观的情调。后期备受猜忌,故主要抒写自己遭谴被弃的悲愤与不平,或述写朋友和自己遭受迫害的愤懑,或借传统闺怨题材表明自己的心志,或自抒胸臆,或借游仙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大量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现诗人反抗迫害的精神。

4、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其内容一是抒写孤苦寂寞和忧生惧祸之情;二是讽刺时政,揭露社会丑恶腐败;三是表现饮酒、求仙生活。艺术特色一是长于抒情,二是工于比兴;三是精于用典;四是善于曲笔。具体手法一是将象征手法与寓意的不确定性结合起来,再加上典故的多义性,使诗作寓意深邃难明;二是用多种比兴构成完整的意境,使寓意藏而不露。风格深隐含蓄,所谓“阮旨遥深”、“厥旨渊放,归趣难求”。

5、西晋太康前后文坛的主要创作倾向如何?代表作家是谁?

参考答案:主要创作倾向一是模拟古人的风气大盛;二是雕章琢句,追求词藻华美与对偶工整。只有左思独树一帜,以矫健的笔力抒写了寒士的不平,直接继承了建安风骨。代表作家即“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6、试述左思《咏史》八首的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左思《咏史》八首是中古咏史诗的杰作。其艺术特点,

一、八首诗各自独立成章又互相承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诗的形式可以容纳更丰富的内容;

二、继承了建安诗人抒情与言志相结合的传统,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将咏史与咏怀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表现上更加富于变化,如比喻、对照、比兴、议论等多种手法兼用,进一步丰富了咏史题材的艺术表现力。

7、简述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陶渊明的诗歌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咏史诗两类。田园诗多方面地描写了农村景色和农村生活,可分三方面: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恬美静穆和他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另一部分以极大的热情歌咏了农业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起来的友谊;还有一部分表现了农村的凋敝和自己的穷困生活,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志趣,并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陶渊明的咏怀、咏史诗继承了阮籍和左思的传统,表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对时政的关心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曲折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值得注意的是,田园诗有抒怀的内容,咏怀、咏史之作也不乏景物描写,两类诗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8、试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陶渊明诗歌的风格是平淡自然,他的田园诗集中表现了这一特色。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淡与醇美的统一,陶诗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意味隽永,淡而有味。二是情、景、理的统一,陶渊明善于用白描及写意的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意境浑成高远,不纯客观地刻画景物,在他的笔下景物总是饱含着诗人的感情,体现着诗人的性格,诗人常在抒情写景中用朴素的语言,说明一些生活哲理,既富于情趣,又富于理趣,将兴寄与自然美融为一体。但陶诗也有金刚怒目的慷慨豪放的作品,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含微木)等。

9、试述陶渊明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参考答案: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有成就的诗人,对诗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不仅开创了田园诗,而且前所未有地将日常生活表现得情趣盎然,富有诗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他创造了平淡自然的诗歌意境,为后人树立了诗歌艺术的更高标准。在诗歌的形式方面他也有很多创造,一是用新鲜活泼的内容给四言诗这种呆板僵化的形式注入新的生命;二是发展了五言咏怀组诗,根据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命题,如《咏史》、《饮酒》、《咏贫士》、《归园田居》等,分类更加细致,在组诗的内部结构安排方面,有较前人更具匠心。陶诗不为时人所重,唐代田园诗派兴起,奠定其地位,赵宋以后陶渊明备受推崇,确立了一流大家的地位。

10、简析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 参考答案: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他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鲜明的辞采,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

一、一些佳句显示了他工于摹画的高超本领和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创造。

二、多按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形法将沿途所见景物收入诗中。

三、多按照叙事——写景——抒情的模式来写,结构比较单调,影响了诗歌意境的浑成和完整。

11、试述鲍照诗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

一、反映社会的不平,抨击门阀制度对人才的压抑,抒发贫士不遇的苦闷和愤世嫉俗之情;

二、描写边塞争战生活,抒写报国的壮志,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揭露社会黑暗,同情人民苦难;

四、另有游宦思乡、抒写爱情、感伤年命和写景咏物的作品。

12、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诗歌发展的贡献?

参考答案:鲍照诗歌分五古与乐府两大类,继承汉魏乐府诗形式及传统,笔力雄健,抒发了强烈的感情;工于写景,长于比兴,声调抑扬顿挫,句式长短不齐;奇特瑰丽,气象雄浑,风格豪迈俊逸,雄恣奔放,颇富浪漫色彩。

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风骨,代表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对诗歌发展的贡献:一是对边塞诗的创新,增加了边塞风物和征人边愁的内容。二是对七言体的创制,他是第一个有意识致力于七言诗创作并取得高度成就的诗人,变七言歌行逐句韵为隔句韵,又开创了杂言式七言歌行。另外,模仿南朝乐府的小诗和边塞题材的诗歌对唐代五绝的形成颇有影响。

13、谢脁山水诗有哪些新特点?

参考答案:一是着重表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扩大了山水诗的题材范围;二是在写景方面突破了谢灵运全面铺写的格局,精心选择和剪裁景物,形成了较为圆融的意境;三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融进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情境交融,尤其一些写景小诗,空灵纯净,颇有唐风。

14、什么是新体诗?新体诗有哪些代表作家? 参考答案:齐代诗人沈约总结了前人对声韵的研究成果,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作诗应避免八种声律上的毛病,声律与对偶互相配合,就形成了具有格律的新体诗。因为出现于齐代永明年间,所以又叫永明体。它是古诗发展到近体的过渡形式。谢脁的新体诗,词采华美,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已有全篇似唐人者。新体诗的代表作家除谢脁外,还有沈约、王融、何逊、阴铿等。

15、结合庾信的经历简要说明他早年和晚年诗风的变化?

参考答案:庾信一生以出使西魏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仕梁,是宫体诗的代表作家,与徐陵的宫体诗号称“徐庾体”,诗风伤于轻艳,同时有大量奉和应景之作,一些诗作以摹景生动,造句新巧,声韵协调,显示出清新俊逸的个人特色。庾信42岁奉命出使西魏被羁留,历仕西魏、北周,虽位望通显,但常有乡关之思和羁旅之情,加上边塞景色和亡国之恨,一发而为歌诗,形成刚健豪放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后期诗作内容广泛,善用典故,工对仗,语言精美,声韵和谐。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又说他“暮年诗赋动江关”正是指出了他后期诗文风格的变化。

16、为什么说鲍照是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作家? 参考答案:庾信对近体诗的形式发展做出了值得注意的贡献,他使诗歌进一步律化和骈俪化,加上广泛的题材、刚健豪放的气骨和苍凉悲壮的意境,他的诗歌真正融合了南北诗风,对唐诗的发展有直接影响;其辞赋和骈文也达到了六朝的最高水平,成为南北朝文学之集大成者。

17、试分别概述南北朝民歌的思想内容?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多数表现男女恋情。吴歌和西曲因产生的地域不同,情调和风格略有不同(见基本知识部分)。北朝民歌虽数量不多,题材却比较广泛。主要有四方面内容:一是描写北方的壮丽山川和游牧生活;二是表现了北方民族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精神;三是反映了北方频繁的战争以及由此给人民带来的离乡背井、流离失所的痛苦;四是反映了爱情婚姻生活。

18、试比较南北朝民歌的艺术风格?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篇幅短小,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在语言上最大的特色是运用双关隐语,不仅使语言活泼流畅,而且使情思的表达也更加委婉含蓄。北朝民歌语言质朴刚健,风格粗犷豪放,自然清新,多杂言格式而以五言为主。

19、说说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的分类保存情况?

参考答案:南朝民歌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西曲两类,还有数量极少的神弦歌。此外《杂曲歌辞》、《杂歌谣词》里也保存了少量的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里。多数为北魏、北齐、北周时期的作品,传入南朝,初梁代的乐府机关保留下来。

20、试简析《西洲曲》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西洲曲》是乐府《杂曲歌辞》里的一篇。南朝无名氏作,为五言体。因首句“忆梅下西洲”,故名。原为长江流域的民歌,后经过文人的加工。内容描写一个少女怀念久别情人的心理。作品通过带季节特征的人物活动的变换,层层递进地表现了一位少女从春到秋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语言优美,笔触细腻,情思缠绵悱恻,顶真和双关语的运用是其手法上的显著特点。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转韵,流利宛转,声情和谐。《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的最优秀作品,也是其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21、试简析《木兰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讲述了一位叫木兰的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立功之后不慕富贵退居乡里的故事。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她是古代人民理想的化身,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艺术上的成就:一是富于传奇色彩,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范例;二是出色地运用了民歌常用的复叠、铺陈排比等艺术技巧,比喻、对偶、反衬、顶真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效果;三是笔墨凝练,繁简得宜,句式以五言为主,杂以七言、九言,错落有致,声韵铿锵,富有音乐美。

22、简述南北朝时期小说发展的原因并举出魏晋南北朝有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及其作者? 参考答案:

一、佛道思想的流行;

二、士大夫清谈和品评人物之风的盛行;

三、写史传文风气渐浓。写小说遂成一时风气。志怪小说主要作品有王嘉《拾遗记》、张华《博物志》、葛洪《神仙传》、干宝《搜神记》等;志人小说有邯郸淳《笑林》、葛洪《西京杂记》、刘义庆《世说新语》等。

23、志怪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一、为后世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对后世小说中鬼狐一派有直接影响;

三、为后世小说发展提供了艺术借鉴。

24、《搜神记》的主要思想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多神仙道术、鬼怪灵异的内容;

二、书中也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有的反映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人民的反抗,有的反映了青年对婚姻自由的渴望和为争取幸福婚姻的斗争精神,有的反映了人们不怕鬼魂、敢于铲除鬼魅的大无畏精神。

25、《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世说新语》主要记载魏晋知识分子的隽言轶行,是“一部名士的教科书”,内容包括:

一、豪门士族的奢侈和凶残;

二、当时知识分子的处世态度、生活习俗和文化情趣;

三、记载善人善事,其中也有消极内容。

第二篇:古代文学史——秋兴八首赏析

秋意阑珊暮日悲,故国之思花甲萦*

——杜甫《秋兴八首》之浅析

0816021 081602126 刘子君

原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去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 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 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 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 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 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正文: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他出身于一个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他降生后,家道中衰,自身仕途坎坷。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生于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从小熟习诗书,在他读书和漫游时期,广交朋友,写下不少积极豪放的诗篇,“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在困居长安时期,由于过的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写出许多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在陷贼和为官时期,恰逢乱世,时遇不济,于是便有了许多生活见闻的真实记录;最后的是西南漂泊时期,此时的杜甫,经历了战乱,官场的黑暗,家庭的奔波,已近花甲之年,垂垂老矣,但仍然心系国家社稷,家庭破碎之苦亦是难以排遣。《秋兴八首》可以说是该时期的代表之作。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因秋感

发诗兴,故曰《秋兴》。它八首蝉联、结构严整、抒情真挚、内容相连、思想统一,成为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体现了诗人晚年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感情。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 "每依北斗望京华", "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纲领。

秋,是中国古代诗歌最常见的一个文学母题,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眼里,秋

是枯萎,凋零,萧条,落寞,悲凉的象征,落叶,枯枝,初寒,冷雨,归雁都

是诗人最常用的物象。“悲“往往是秋的基调。在《秋兴八首》中,杜甫携家

眷旅居夔府,深秋的寒意,红红的枫叶,潇肃的环境,引起诗人无尽的愁思。

悲从中来,忆旧怀古。

从艺术结构上来看,前人对其评论较多,其中以王嗣奭《杜臆》(注释:《杜臆》杜诗注本,十卷,明王嗣奭(1566—1648)撰。一名于越,字右仲,学者称偶翁先生。鄞县(今属浙江)人。)的意见最为妥切。他说:“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蝉联八首,始终有一种基调贯穿其中,即忆旧怀古。第一首是整组诗的序曲,红红的枫叶上还沾着晶莹的水珠,峡谷里的一片微寒,“孤舟一系故园心”可见诗人的思乡之切和漂泊无依的感伤。这首诗为诗组起到起兴的作用,奠定了感情基调。其二三首承接第一首,其二写诗人的“故园之思,北望京华”回想在长安的生活片段,已经是藤萝花开的季节,以前的一切都过去了。其三写的是夔府秋天的早晨,看着这安静平和的景色,自己已是垂暮之年,但忧国忧民之心常在,如匡衡般郁郁不得志,漂泊他乡,牢骚满腹。前三首是诗组的第一层,写夔府所见、所闻、所感,其四就是组诗的转折篇,长安的动荡不稳定,纠结着诗人的心,有心却无力,无可奈何的悲凉,“百年世事不胜悲”,并以“有所思”承启下文。而后四首乃是第二层,感怀在长安的点点滴滴。其五回忆自己长安的官旅生涯。其六回忆昔日宫阙里的喧嚣浮华,暗讽宫庭生活的骄奢淫逸。其七忆及长安的昆明池,展示唐朝当年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富饶的盛景,今昔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八是组诗的最后一首,诗人回想昔日,感叹自己如今的一无所有,只能白头低垂,独自吟望。从第四首到结尾,诗人回想长安的点点滴滴,感叹自己的身世,与前一层次写夔府之景俨然一体,结构严整,这组诗从夔州写到长安,又从长安写到夔州,贯穿了依旧怀古这一主线。

这是一首朝代的挽歌,也是属于诗人人生的挽歌!杜甫寓居夔府的诗品无不表露出诗人晚年的内心独白。杜甫坎坷一生,漂泊一生,最终还落得如此凄寒之结局,是那个朝代的无奈,也是杜甫自己的无奈。杜甫在书香世家成长,登过高巍的宫阙,深入过社会底层,纠结过自己的命运不济。向时代倾诉着个人的牢骚,向历史诉说着自己对祖国的堪忧,杜甫的精神是不朽的,他本身就是一段历史,他用自己的方式祭祀了一个诗人对朝代,对人民,对自己的内心的忠诚和叹息!在王国维先生所著《人间词话》里有关于造境与写境的论述:“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要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杜甫在《秋兴八首》里,有对现实生活的描摹,更有对历史的造境,从个人的遭遇,联系到对国家和人民的堪忧。诗中情景交融,字句入心,也正因为诗人所作达到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完美统一,所以才在看到满眼秋色,感怀伤世,有所起兴。

《秋兴八首》无疑是现实主义的伟大之作,它成就了杜甫,杜甫也把自己晚年的心境永远地留给了那一个秋,留给了整一个历史!

参考文献:

1. 杜甫《秋兴八首》赏析

3. 姜书阁《中国文学史纲要》(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

印刷)

4. 王国维《人间词话》电子稿

5. 王嗣奭《杜臆》杜诗注本,十卷

第三篇: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项羽之死》作品赏析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鉴赏

本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题目为后人所拟。

有人把《史记》誉之为悲剧英雄画廊,西楚霸王项羽则是悲剧群像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喑叱咤,千人皆废”的英雄死了,留在人间的是历史长河中曾经“卷起千堆雪”的浪花,群山万壑中殷殷不绝的回响,两千年来无数读者掩卷而思、拍案而起的长叹息。

这最后一幕,由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场组成,其中包含了楚歌夜警、虞兮悲唱、阴陵失道、东城快战、拒渡赠马、赐头故人等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和细节。司马迁怀着满腔激情,运用史实、传说和想像,传写了项羽的穷途末路,不断丰富、发展了他的性格,让这位英雄死在歌泣言笑之中,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艺术效果。

第一场:垓下之围。大幕刚启,夜空中传来若断若续、如泣如诉的四面楚歌之声,先奏起背景音乐;然后唱出变徵之音的“虞兮”主调:一起便哀音满耳,感人至深。“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结尾三虚字反复唱叹,曼声苍凉。正如《史记评林》引吴贤齐说的那样:“一腔怨愤,万种低徊,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这支歌由项羽主唱,美人和之,更显得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以至这位从不曾流过泪的西楚霸王也不禁“泣数行下”;他的部属更是“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一片呜咽。这里唱出的不仅是个人在命运面前无可奈何的悲哀,也包含了连所宠爱的美人都无法保护的悲哀;这里流出的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英雄犯了错误之后的悲哀的眼泪,也是一位伟大的英雄面对最终失败的忏悔与惭愧的眼泪。司马迁不愧是伟大的传记文学家,他对音乐的感发作用有着深邃的理解。在《刺客列传》中,他曾用“易水之歌”写荆轲的壮士之别,令“士皆垂泪涕泣”;在《留侯世家》中,他用“鸿鹄之歌”写刘邦晚年不得立如意为太子的痛苦心态,使戚夫人“嘘唏流涕”;现在,他又用“虞兮之歌”作为项羽之死这最后一幕的序曲,让悲怆的气氛笼罩全篇,把读者引进苍茫辽远、四顾寂寥的境界,噙着泪水一字一字地往下读,一读则欲罢不能。

接下来是第二场──东城快战。当项羽“自度不得脱”之后,连连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与后面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互相呼应,三复斯言,明知必死,意犹未平。钱钟书说:“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管锥编》)“不服气”,正显示了他的平生意气,说明了他自负、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责。快战之前,司马迁设计了阴陵迷道这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田父把他指向绝路,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是他过去“所过无不残灭”,丧失人心的结果。“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人家骗他,指向左边,他便不加思索地驰向左边,表现了他从来不惯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这里两“左”字独字成句,节奏短促,纸上犹闻其声,显示出当时形势严峻紧张,仿佛那五千骑追兵已从征尘滚滚中风驰雨骤而至,迫促感、速度感、力量感尽蓄笔端。

写阴陵迷道,目的在揭示这位末路英雄丧失人心;写东城溃围、斩将、刈旗,则着意于进一步展开他拔山盖世的意气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性格。此刻,他丝毫不存幸胜突围之心,只图打一个痛快仗给追随他的残部看看,确证他的失败是“天之亡我”。在这位英雄心目中,死,从来就是不可怕的;英名受侮,承认自己失败,那才可怕。要死也死个痛快,死在胜利之中。这种心态,可笑而又可悲。在这场“快战”中,司马迁再一次运用细节描绘,写项羽的拔山之力,不世之威:“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侯„„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这里,仍用虚笔,集中写他的声音。一呼则汉军披靡,一叱则不仅人惊,连马也吓得后退数里,这是何等的声威力量!他像一尊凛然不可犯的天神,一只被猎犬激怒了的猛虎,须眉毕张,咆哮跳踉,谁也不敢靠近他一步。特别是他“复聚其骑”后,“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何如”二字,写得意,写自负,声口毕见,活活画出项羽豪迈的性格。在这一瞬间,他感受到的只是一种不屈服的自我肯定的甜蜜,哪里还曾意识到自己是千枪万箭追杀的目标!

第三场:乌江自刎。其中写了拒渡、赠马、赐头三个细节。项羽马到乌江,茫茫江水阻绝了去路。悲剧的大幕即将落下,司马迁偏偏在这最后时刻打了一个回旋,为他笔下的英雄形象补上了最后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设计了“乌江亭长木义船待”这个细节。文如水穷云起,又见峰峦。项羽本来已无路可逃,司马迁却写成他有充分的机会脱逃而偏偏不肯过乌江,好像他不是被追杀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死;而是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作出了选择。江边慷慨陈辞,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完美。那曾经“泣数行下”的血性男子,临了反而笑了。“项王笑曰”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者之勇──“知耻近乎勇”。自惭无颜见江东父老,正是由于知耻。这个细节,展示出他的纯朴、真挚、重义深情。对自己的死,他毫不在意;却不忍爱马被杀,以赠亭长。因为,“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五年来无数胜利的回忆,猛然兜上心头。今昔如此,情何以堪!文章写到这里,实已神完气足,司马迁颊上添毫,再加上把头颅留赠故人这样一个出人意表、千古未闻的细节。“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吾为若德”;蝼蚁之微,泰山之高,两两对比,何等鲜明!

项羽终于自刎了,他是站着死的。帝王刘、项,将相萧、曹,对于两千年后的我们,本来无所轩轾。但当我们读完《项羽本纪》,特别是读完“项羽之死”这最后一幕的时候,总不免咨嗟叹息,起坐彷徨,这就见出司马迁传写人物的艺术魅力。在这最后一幕中,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个场次之间的节奏变化,起伏张弛,抑扬徐疾。第一场重在抒情,节奏纡徐,情如悲笳怨笛,以变徵之音形成了呜咽深沉的境界。第二场重在叙事,全用短节奏,铁马金戈,声情激越。第三场江畔陈辞,羽声慷慨。“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连用两个反诘句,顿挫抑扬,极唱叹之胜。此外,还用了许多形象生动,蕴涵丰富的细节,其中必有不少出于传闻、揣度,但无不使人感到可感可信、入情入理。清刘熙载《艺概》所谓“太史公时有河汉之言,而意理却细入无间”;钱钟书《管锥编》所谓“马(司马迁)善设身处地,代作喉舌”,都是赞扬他设计的细节情理兼胜,妙合无垠。虞姬悲歌,乌江拒渡,赠马赐头,一波三折,全凭细节传神,使全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在传记文学中,不说绝后,至少空前。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

■英雄末路的悲剧——项羽形象分析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历史巨著《史记》,又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它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发展的最高成就。司马迁首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写作手法,而最有文学价值的就是人物传记。

《史记》作为我国写人艺术的开创者,向人们展示了一道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画廊,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最为撼人心魄的是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项羽便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集中全力塑造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其实“本纪”是《史记》中以主宰天下政局帝王为纲,以编年形式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各个时期的国家大事,项羽并未称帝,司马迁却用《本纪》来记述项羽这一段人生轨迹,并且篇目顺序还放在《高祖本纪》之上,从中可看出司马迁对历史史实的尊重,不是以成败论英雄,但司马迁毕竟是一个史学家,不管他多么钟爱项羽,始终不叫感情溢出史实之外,对项羽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从中我们可看出项羽性格上特点:既所向无敌又凶残暴戾,既勇敢善战又缺少权变,既仁慈爱人又犹柔寡断,这些相互对立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形成了他性格上的缺陷,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一)所向无敌与性格暴戾

《项羽本纪》中“年二十四”的项羽一出场说的第一句话便是“学万人敌”自信足以力征万人,看到秦始皇游会稽,却说“彼可取而代也”,豪言壮语,震人心魄。而最能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莫过于“巨鹿之战”他先是“帐中斩宋义头”号令军中,接着是置生死于度外,破釜沉舟,身先士卒“杀苏角,虏王离”迫使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诸候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写出了一个盖世英雄的万丈豪气。楚汉战争中,面对善射的楼烦,“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一瞪眼吓退了楼烦。垓下之围,项羽率领二十八骑逃至东城,“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候“人马俱惊”倒退了好几里。已处于穷途末路,气势尚且冲天盖地。然而勇敢无敌过多,性格就显得凶残暴怒。《史记》中多次写到其残暴一面。从攻襄城“已拔,皆坑之”,再到“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以致于后来,当他“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时,“齐人相聚而叛之”,使得“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于是在最后时刻,阴陵田父的一个“左”,熄灭了楚军东山再起的最后希望。正是由于他的残暴,使他失去民心,进而葬送了自己。

(二)英勇善战与不善权变

作为一代英雄,他勇敢善战,让人敬畏,但也有不可忽视的缺点,即缺少机智,不善权谋。

纵观项羽一生,从起事后,绝大多数时光在战场上度过,他擅长的是战争,自称起兵八年“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最典型的实例莫过于垓下之围的东城快战,项羽被阴陵田父骗入大泽,只剩下二十八骑,被困于数千汉军的追击之中,为了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许诺“为诸军快战,必三胜之”,接着“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又“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这一战虽是英雄末路,却仍旧酣畅淋漓,表现出永不妥协勇气。

项羽喜欢用堂堂军队与敌作战,却不善于用“谋”,至于如何巩固战争成果,如何笼络将士,收买人心,很少去做。他身边谋士很少。从史料看真正称得上谋士的只有范增。亚父范增以七十高龄跟随项羽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可谓是尽心竭力忠心耿耿了,可是在项羽那儿并不受重视。公元前208年4月项羽在河南荥阳包围了刘邦,这是消灭刘邦的大好时机,范增劝他急攻荥阳,项羽未置可否,陈平略施小计,就离间了二人之间的关系。项羽由此开始疏远怀疑范增,拒绝采纳其正确意见,范增愤而离去,结果客死途中。项羽因此失去了消灭刘邦的天赐良机,也失去了这位忠诚谋士。

项羽性格刚直不阿,特别讨厌为人不真诚,他的善恶感很强,完全凭感情决定一切。如司马欣对项家有点好处就封他为王,不管他是不是那块料;对田荣有怨就寸土不封,不管他是不是有实力。只因彭越对人不够忠诚,就讨厌他,尽管后期作战中,粮食补给屡受拦截掳掠,仍不屑与之交好。项羽打仗可说是无往不胜的战神,但缺少政治家的精明谋划,又使他最终走向失败。

(三)仁慈爱人与儿女情长

项羽是残暴的,又是仁慈的,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又时常考虑百姓疾苦,但这种仁慈恻隐之心又是他失败原因之一。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剔除心腹之患的鸿门宴,却因为叔父一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而停止进攻,并且相信了刘邦的辩白,把必然敌意一下子化解了,对范增的几次示意毫无反应。在他看来,刘邦是来谢罪的,又无抵抗力,胜之不武,何况还有之前的兄弟之约战友之情。一念之仁,顾念义气,动了恻隐之心,放虎归山,失去胜利机会,导致了最终失败的结局。

对英雄末路的出色描写当属垓下之围,项羽在丧失天下的最后时刻,所担心的只有女人和骏马。这不是贬项羽,只是写他勇武莽夫的另一面:儿女情长。他失败了,但他并不服气更不服输,反复强调“天亡我”。正因为是天亡我不肯过江东重振旗鼓,不肯舍弃那些跟随自己出征却战死疆场的战士苟且偷生,而把头颅送给了追杀他的故人吕马童。这种盖世英雄的气概,正是项羽震撼人心的悲剧精神。

在项羽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多重人格,他的每一项长处都伴随着性格上的缺陷。这些缺陷使他在楚汉相争中功败垂成,留下了让人怆然涕下的千古悲剧。项羽失败了,却成了历代文人咏叹不绝的英雄形象。他展示的悲壮人生,永远闪亮在人类的精神领域。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2005. [2]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一).修订本,1999. [3]高文胜.勿以成败论英雄——《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形象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4]李延刚.略论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科教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1). ■《垓下歌》与《大风歌》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项羽是在秦末与叔父项梁一起举兵反秦的。由于其辉煌的战功、无双的勇力、杰出的才能,实际上成 为反秦群雄的领袖,在推翻暴秦的统治中起了主要的作用。但在秦亡以后曾经是项羽盟军的另一支反秦部队的首领刘邦为了统治全国,与项羽之间又展开了残酷的战争。他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作这首诗时,项羽被包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壁县南沱河北岸),粮尽援绝,他自知败局已定;作诗之后,他率部突围,虽曾杀伤敌军多人,终因兵力单薄,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诗歌的第一句,就使读者看到了一个举世无匹的英雄形象。在我国古代,“气”即源于人的先天禀赋,又能赖于后天的培养;人的品德、能力、风度等等均取决于“气”。所谓“气盖世”,是说他在这些方面超过了任何一个人。尽管这是一种其概括的叙述,但“力拔山”三字却给读者一种具体、生动的感受,所以在这一句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他把自己叱咤风云的气概生动地显现了出来。

然而,在第

二、三句里,这位盖世英雄却突然变得其苍白无力。这两句是说:由于天时不利,他所骑的那匹名马-骓-不能向前行进了,这使他陷入了失败的 绝境而无法自拔,只好徒唤“奈何”。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骓的“不逝”为什么会引起那样严重的后果?对此恐怕只能这样回答:他之得以建立如此伟大的功绩,最主要的依靠说是这匹名马;有了它的配合,他就可以所向无敌。换言之,他几乎是单人独骑地打天下的,因此他的最主要的战友就是骓,至于别人,对他的事业所起的作用实在微乎其微,他们的和中背对他的成败起不了多少作用,从而他只要注意骓就够了。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强大使得任何人对他的帮助都没有多大意义,没有一个人配作他的主要战友,这是人何等的傲岸,真可谓天地间唯我独尊!不过,无论他如何英勇无敌,举世无双,一旦天时不利,除了灭亡以外,他就没有别的选择。在神秘的“天”的面前,人是多么渺小;即使是人中间的最了不起的英雄,也经不起“天”的轻微的一击。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可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但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甚至也没有叹息。他所唯一忧虑的,是他所挚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崐讨的一位美人-虞-的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尖锐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深深地啮着他的心,他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这首歌的最后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译成白话,就是:“虞啊,虞啊,我把你怎么办呢?崐”在这简短的语句里包含着何等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

是的,相对于永恒的自然界来说,个体的人确实极其脆弱,即使是英雄豪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也不过像一朵大的浪花,转瞬即逝,令人感喟不已。但爱却是长存的,它一直是人类使自己奋发和纯净的有力精神支柱之一,纵或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在爱的面前也不免有匍伏拜倒的一日,使人欢喜赞叹。《垓下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深刻地表现了人生的这两个方面。千百年来,它曾经打动过无数读者的心;其魅力大概就在于此吧!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在战胜项羽后,成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当然使他兴奋、欢乐、踌躇满志,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深刻的恐惧和悲哀。这首《大风歌》就生动地显示出他的矛盾的心情。

他的得以战胜项羽,是依靠许多支部队的协同作战。这些部队,有的是他的盟军,本无统属关系;有的虽然原是他的部属,但由于在战争中实力迅速增强,已成尾大不掉之势。项羽失败后,如果这些部队联合起来反对他,他是无法应付的。因此,在登上帝位的同时,他不得不把几支主要部队的首领封为王,让他们各自统治一片相当大的地区;然后再以各个击破的策略把他们陆续消灭。在这过程中, 不免遇到顽强的抵抗。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由于抢英勇善战,军势甚盛,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最后并由其部将把英布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而且还慷慨起舞,伤怀泣下(见《汉书·高帝纪》)。

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人的渺小的感伤对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见汲古阁本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八)这是对的。“群雄竞逐而天下乱”,显然是指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情状。“群雄竞逐”的“雄”,《文选》的有些本子作“凶”。倘原文如此,则当指汉初英布等人的反乱。但一则这些反乱乃是陆续发动的,并非同时并起,不应说“群凶竞逐”;再则那都是局部地区的反乱,并未蔓延到全国,不应说“天下乱”。故当以作“雄”为是。下句的“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则是说自己在这样的形势下夺得了帝位,因而能够衣锦荣归。所以,在这两句中,刘邦无异坦率承认:他之得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但是,正如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这种局面也不是刘邦所造成的,他只不过运道好,碰上了这种局面而已。从这一点来说,他之得以登上帝位,实属偶然。尽管他的同时代人在这方面都具有跟他同样的幸运,而他之缍获得成功乃是靠了他的努力与才智;但对于刘邦这样出身于『底屋的人来说,若不是碰上如此的时代,他的努力与才智又有多少用处呢?所以,无论怎么说,他之得以当皇帝,首先是靠机运,其次才是自己的努力与才智。他以当进的人对之根本无能为力的自然界的风云变化,来比喻把他推上皇帝宝座的客观条件,至少是不自觉地显示了他的某种心理活动的吧!

姑不论刘邦把他的这种机运看作是上天的安排抑或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但那都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换言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但这一切到底有多大效果,还得看机运。作为皇帝,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他守卫四方,但世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他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这就并非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了。所以,第三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是希望做到这一点的‘但真的做得到吗?他自己却无从回答。可以说,他对于是否找得到捍卫四方的猛士,也即自己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也正因此,这首歌的前二句虽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假如说,作为失败者的项羽曾经悲慨于人定无法胜天,那么,在胜利者刘邦的这首歌中也响彻着类似的悲音,这就难怪他在配合着歌唱而舞蹈时,要“慷慨伤怀,泣数行下”了。(《汉书·高帝纪》)

第四篇:古代名句赏析范文

【沉静自居,必不招物议。】

选自《北齐书*元海传》。沉静:安静、平静。招:引来。物:别人。意为“安静地处于一隅,一定不会招来别人的议论”。

北齐元海位高权重,恐怕遭众人议论。于是向君主上表,请求做青、齐二州的刺史。他认为这样安静地居于一隅,一定不会招来别人的议论。他吸取了老庄思想的精华,全身远祸,以静制动。历朝历代,有权有势的人,当他的权势旺盛的时候,好像炎炎的烈火,一理侥幸得福很厚,但等到时衰运败,得祸也必然最为悲惨。反之,那些不羡功名,以沉静自居、恬淡清闲之人,则不会招人议论,即快乐又自适。只有能屈能伸,以退为进才能使富贵生活更长久。 【若社稷颠覆,当背城死战,安能区区偷生苟活?】

选自《北齐书*季氏传》。社稷:国家。颠覆:灭亡。背:背靠着。区区:拘泥、局限。意为“如果国家面临灭亡,应该背靠城墙决一死战,怎么能苟活求生呢?”

贪生怕死是人之常情。习孔孟之道,固知舍生取义之理。当自己的国家面临危难之时,要想活着,就会损害道义;要想保全道义,就不能保全生命。与其活而不义,不如合乎道义赴死更好些。正可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 选自《北齐书*袁聿修传》。慎:谨慎小心。畏:惧怕。譬:比喻,比如。防:堵塞。川:河流。意为“瓜田边,李树下,古人路过时很谨慎。话说多了很可怕,因此谨防多言就好像防止河流崩溃一样。

言多必失,于己不利。所以,一个人在语言表达上把关不严,则会使自己所处的环境混乱不堪。当宝玉缺损时,尚且还可以把它磨平。可是一旦说话不当,可就无法补救了,因为覆水难收,所以我们平常说话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尽量避免因不慎而导致的失误,免得后悔终生。 【举善从谏,在上之明规;进贤竭言,为臣之令范。】

选自《陈书*宣帝纪》。举:推荐。意为“任用善士,接受进谏,这是为君的规范;举荐贤人,忠心进言,这是为臣的本职。

自古以来,只要能重用一些有才华的大臣,让他们各司其职,就算君主不用整日劳顿,天下也会大治。所有明君往往会网罗一些善士贤人,以保诸事妥善顺畅。一旦他们陷入僵局困境时,自有才智之士忠心进言;助他们化险为夷,又代他们劳顿,排除障碍。善于用人的君主可谓明智,他可以使那些拥有非凡才智的人为我所用,臣服于我。因为生之短而无涯,博采众之所长,集思广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会成就一番功业。

【难使俭而合礼,勿得奢而乖度】 选自《陈书*宣帝纪》。意为“宁可节俭也要合乎礼义,不要因为奢侈而违反法度。”

这句话是孝宣帝给其儿子的遗招。他要求他儿子为他修墓治丧要节俭,不能由于奢侈而违反法度,大操大办则违反了先王的规定。陈时的薄葬有其历史原因:其一,因为前代厚葬之墓被盗毁坏有深刻的警戒作用;其二,因为门阀世族和新军阀势力强大,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皇权的衰落直接关系到集权的程度,帝王的财力受到限制,因而影响到帝陵的耗费;其三,因为受到封建儒家礼教的冲击,虽然对现实生活有强烈的欲求和留恋,但对后世则看得较为轻淡,这样的人生观导致了一些人薄葬。尽管古代帝王的薄葬有其历史、政治、经济和思想等主观的原因,但他们所提倡的这种节俭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英睿当乱而不移,忠贤临危而尽节。】

选自《南齐书*齐高帝萧道成本纪》。睿:看得深远。移:动摇。意为“英勇睿智的人在混乱面前毫不动摇,忠臣贤士面临危险能够保持节操。”

自景和以来,王纲驰率,叛军并起,像萧道成那样英睿的人已不可多见。这句话就是宋帝于479年任命萧道成为相国时对他的高度赞扬。认为他在乱世仍不动摇自己的信念,临危尽节,刚强义烈,保国济民。其实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上,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动荡和危难,但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总能从无数次的劫难中一次又一次地昂起头来,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靠的就是这些英睿忠贤之辈,他们总会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他们身上都保持了一种可贵的民族节操,一种伟大的独立人格和凛然正气。

huò【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选自《南齐书*孔稚传》。尺蠖:尺蠖行动时身体向上弯成弧状,像用大拇指和中指量距离一样。所以叫尺蠖。屈:弯曲。伸:展开。意为“尺蠖屈身爬行,来求得伸展身体。”

大丈夫能屈能伸,就像孔稚所说的一样,屈是为了求伸。这是为人处世的一个重要方法。将“屈”作为一种谋略,是达到某一志向的一种手段,绝不是为屈而屈。积极的屈不意味着人格的渺小,自我的萎缩,它只是将独立的我暂时“隐藏”,作为保存自己力量的重要手段,一旦时机成熟,就伸展其积蓄的力量,达到既定的目标。 【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quān选自《南齐书*刘悛传》。伤:伤害。意为“百姓受到伤害,国家就会分崩离析,农民受到伤害,国家就会贫穷困乏。”

kuī当太祖打算铸造钱币时,李悝及时做了劝阻。他说:粮甚贵伤民,甚贱伤农,其结果会造成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太践或太贵,民与农其中之一必然要受到伤害。这种思想反映了一种以民为本,以农业为主的思想。其用意是建议统治者要重视百姓的利益,在制定任何政策时,都不要伤害百姓。同时,还要重视农业生产。因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如果二者有一个受到伤害,后果不堪设想。

xiān【暹忧国如家,以天下为己任。】

选自《北齐书*崔暹传》。任:责任、职责。意为“崔暹担忧国家就像担忧自己的家一样,把国家的兴衰做为自己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国人自然深深担忧国家就像担忧自己的家一样。从中国古代传统伦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中,也可以明确感受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美德。以天下为己任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价值理想。中国传统伦理“为天下”的美德,其社会根源是宗法社会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和礼教文化的承袭,这种精神培育了国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前赴后继,造就了一大批舍小家顾国家的志士仁人。 【酒虽会性,亦所以伤生。】

选自《宋书*范泰传》。会性:助兴。意为“酒虽然能助兴,但也会伤害身体。”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酒也是这样一种东西。在宴会中它确实有助于增加人们的兴致,活跃气氛,增加人们的友谊,而少饮也有助于人身体的健康。然而过度饮酒则会伤害身体,使人神志不清,影响正常生活。古人就把“酒”与“色、财、气”并称为“四大祸害”,可见其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所谓“酒能乱性”、“酒后无德”、“酒后失言”等词语的出现,也都体现了酒的坏的一面。

第五篇:古代著名清明诗词赏析

作者:张明源

清明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骚客描写清明的诗词数不胜数,精彩纷呈。

最脍炙人口、传诵不绝的当属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单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遂向牧童打听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点着远处的杏花村。前两句令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黄庭坚的《清明》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时节春雷阵阵、细雨绵绵、万物复苏,大地上到处芳草萋萋、桃李盛开,一片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野田荒芜之处,是死者的坟墓,使人心生悲哀。诗人触景生情,由清明的百花想到荒原的逝者,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鲜明的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南宋诗人高翥在《清明》一诗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郊野扫墓、悼念亡灵的情景,历历在目,令人凄然:“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诗中的“酒”字涵盖了人生的一切,包括物质的充裕和精神的愉悦;一个“醉”字,形象地写出了尽情享受的诸多乐趣。人生在世,应该珍爱生命,理智而聪慧地享受人生。这种享受将随着生命的结束而停止,无论皇帝权臣还是贵族富豪,都不能把没有享受完的幸福和欢乐带进坟墓。至于对逝者的祭奠和哀悼,不过是生者的自我安慰罢了,对逝者已经毫无意义可言。

明朝王磐在《清明日出游》一词中描绘了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古代清明时节,除了要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清明节既有祭奠先人的悲情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生者对逝者祭奠悲悼、寄托哀思,也是对生者心灵的一次洗礼。古诗词里的清明意象万千、意味深远,无论是烟雨蒙蒙、青草离离,还是哀思悠悠、悲情渺渺,它留给后人的,是中华民族绵绵不绝的精神慰藉和代代相传的文化理念。(来源:燕赵晚报)

上一篇:区审计局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轻松的办公室管理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