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叙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2024-04-29

三,叙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精选12篇)

篇1:三,叙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学案例与教学叙事的区别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教学叙事、案例、实录、论文、设计的概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广义上说,案例包括叙事,从狭义上说又各有不同。现以“三个不同”来诠释什么是教学案例。

1、案例与课堂实录不同。

课堂实录:顾名思义重在客观照录,一般不作品评,也无须作品评。虽然也有适当的选择,但仍趋向于一种摄像机的“文字化”。

叙事、案例:有叙述有思考。叙述后的这种思考有人叫点评,有人叫评点,有人叫评析,有人叫反思,有人通过议论来表现。可见叙事、案例是在“实录”的基础上再作品评,较之“实录”,更进一步,更上一层。

2、案例与教学论文不同。

论文:摆事实讲道理。道理是事实之魂,事实为道理服务。它采取的主要思维方式是演绎,即从道理到事实,由一般到个别。举一简单例子,如:自然数中,凡是个位数是0或5这样的数都能被5整除(这是一般的道理、规律),可见15、20、195等都能被5整除(这是个别、事实)。

叙事、案例:叙述事件思考得失。事件是思考本源,思考紧扣事件。它采取的主要思维方式是归纳,即从事例到道理,由个别到一般。如上例,15、20、195能被5整除,可见,自然数中,凡是个位数是0或5这样的数都能被5整除。它与演绎正好相反。

3、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不同。

教案设计:是未发生的预设,它只是“纸上谈兵”,未进入教室、课堂,一般只要教师的预设,没有学生课堂上真实的反应。

叙事、案例:是已发生的深思。它是教案、设计进入课堂后,经课堂实践检验过的产物。个中有学生真实的反应。

好的教学叙事、案例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典型性。所描述的事件具有代表性,具有能够反映与诠释某一方面或领域的典型意义。一般的无代表意义的事件难以成为优秀案例。

二是鲜明性。是就是,非就非,而不是好好先生,模棱两可。那种泛化而模糊思考难以入木三分。

三是新颖性。必须平中新,常中见奇,说人所未对说,想人所未想。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没有出路。

四是启发性。必须让人看后深受启发,扼腕慨叹,我怎么没想到,或我想到了怎么没写出来!那种看与不看一个样,让人无动于衷的案例不会受到欢迎。

二、教学叙事的撰写

教学叙事的撰写,主要是16个字:叙议结合,缘叙而议; 融情融理,情理交融。

第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要有叙有议,叙述与议论结合,要缘叙而议,让议论深深扎根于事件叙述的沃土。叙述要生动具体,议论要富有针对,画龙点睛。

第二句意思是,可以情景交融,可描绘课堂的场景,师生的表情、动作、语言、心理;可以抒情议论;可以有故事,有情节,甚至有曲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引人入胜。

篇2:三,叙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包括三个要点:

1、是故事,有完整的过程;

2、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包含问题或者也包括解决方法;

3、是典型事件,具有启发、诠释作用,是真实的,已发生的,而非杜撰的。

教育叙事:

1、已经发生的事实;

2、故事中有与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故事是其亲身经历的;

3、情节性,相对完整。

基于教育叙事(日志)的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育叙事及教育日志的研究

(一)教育叙事与教育日志的概念及其理解

研究者(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本人)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即“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

教育日志也称为“教学日志”、“研究日志”、“工作日志”或者“教师日志”等等。因此,只要是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在日常所写的日记等均可列为教育日志的范畴。——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反思。

(二)教育叙事与教育日志所秉承的基本理念

教师一开始做研究就是“讲教育故事”,而不是引经据典地“写教育论文”。但是,当积累了大量教育故事、掌握了丰富的教育素材之后,再来写教育论文就有了基础。

教师以叙事的方式来“写”教育故事,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写”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

二、教育叙事和教育日志的基本特征

真实性:教育叙事讲述的是一个已经完成的真实的教育事件。

主体性:教育叙事是行动者自身作为主体并直接介入其中的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说的是教师自己的“故事”,所报告的内容是其具体的教育生活中与师生有关的事情。

情节性:成为教育叙事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情节”是任何叙事的一个基本特征。

反思性:教育叙事研究关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它反映了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历程。

三、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与文本特征

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研究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思想、教师教学故事中所蕴含的理念。

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

研究教师的教育对象——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人格特质、个性差异、身心规律等。

文本特征的三个方面:

一事一得。在内容上可以是教学故事,德育故事,也可以是管理故事。要主题集中、有针对性地描述某一个故事,要从日常发生的小事入手,于平常中见深刻,于细微处见精神,通过叙述一些细小的事情,促进自己的反思与提高。

夹叙夹议。在写作手法上,通常采用一边叙述故事情节,一边夹杂一些对细节的感悟。

注重细节。要尽量选取能引起同行共鸣、难以操控、意蕴深刻、值得反思的细节,加以具体、生动的描述,为接下来的反思提供依据。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构成要素

1、教育思想;

2、教育(学)主题;

3、教育(学)情节;

4、教育(学)反思。

基于教育案例的实践研究

一、“教育(学)案例”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案例研究,是以叙事为主要方式对特定情境及其意义进行的描述和诠释,是对特定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处理、寻求对策的个案研究。它是一个既有实际情景的描述,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从案例研究的对象加以分类:一节课的案例研究(或一节课中某个特定问题)、一件事的案例研究、一个人的案例研究、一次活动的案例研究等。

特点之一:具有问题性——教师持续关注的问题或大多数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

特点之二:具有情境性——真实而感染人。

特点之三:具有典型性——经过分析研究,能够引起讨论并提供反思的。

特点之四:具有浓缩性——经过研究者选择加工的特定情境,不是实况录像,而是一部经过精心剪辑的纪录片。

二、课堂教学案例的常用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法,访谈与调查法。

三、课堂教学案例编写的要素与格式

基本特点——客观描述+事件分析

基本要素——背景、主题、案例问题、情境描述、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

以数学教学案例为例,其基本模式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情境)、教学反思等。

以语文教学案例为例,其基本模式可以使:问题背景、情境描述、教学反思等。

四、教育(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一)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素材都可以是教学实践行动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以观察者的身份进行客观的描述。从“情景故事”的角度上说,教育叙事研究也是一种“教育案例”。只是“教育案例”特指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多角度描述、经过研究并经过作者反思的教学叙事。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教育案例是教育叙事的发展和延伸,日常的教育叙事可以作为写作教育案例的素材积累。

(二)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的文本结构样式有所区别

1、教育案例通常由教育叙事、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和反思若干部分组成,而教育叙事则主要是案例中的教育叙事部分。

2、文本构成要素上教育案例突出六个要素:主题、背景、案例问题事件、效果、诠释与研究、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而教育叙事则只突出三个要素:鲜明和引人入胜的问题;师生活动描述、解决问题过程中或过程后的理性反思。

3、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不像案例那样一定要有主题,而只需要有问题即可。它通常只有一个典型教育事件。但是,教育案例通常有反映与主题有关的不同问题、不同案例事件,目的是串联和整合。

4、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一般只需要反思,而教育案例除了反思(案例分析)外,往往还要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启事”。

(三)教育案例与课堂教学其它研究成果的区别

1、与教学论文不同

教学论文是以说理和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论文是理多事少,而案例则是事多理精。

2、与教案的区别

教案是预设的,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育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的过程与结果。

3、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篇3:论教学设计与教案之区别

根据翻阅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解,谈谈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几点区别。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262-01

常常听老师说:“教学设计就是教案”。其实教学设计和教案是有区别的。

根据翻阅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解,谈谈教案与教学设计的几点区别。

区别之一:概念和对应层次不同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教学内容文本,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从研究范围上讲,教案只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设计是把学习者作为它的研究对象,教学设计的范围可以大到一个学科、一门课程,也可小到一堂课、一个问题的解决。目前的教学组织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所以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层次。教学设计包括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创设、教具的应用等,所有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都是。教学设计是一个泛化的概念。

区别之二:元素或组成不同

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重难点分析,教学进程,教具的使用,课的类型,教法的具体运用,时间分配等因素,从而体现了课堂教学的计划和安排。

教学设计从理论上来讲,有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课件的使用分析及教学评价等元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讨论比较多的是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三个主要元素。

区别之三:表现形式不同

教学设计使用表格的方式最多。教学设计,是准备课,特别是公开课等需要全面考虑的一份文档,附件可能有电子类辅助。

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呈现形式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

区别之四:教学评价不同

教案在编写过程中评价体现不明显;教学设计则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状况作出准确而及时的评价,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区别之五: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教学设计与教案设计的出发点不同 ,教案是教材与教师意图的体现,它的核心宗旨是在对教学内容理解为依据的一种为教而教的“教”案。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常常忽略了学生的主 体地位。

篇4:三,叙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一、导入:

1、学生齐读课题。

2、破题。

师:“枫桥夜泊”是什么意思?

生:夜晚在枫桥边停泊。

师:有补充的吗?

生:把船停在枫桥边过夜。

师:谁停的?

生:张继。

师综述:张继把船停在枫桥边过夜而写下这首诗,因为这首诗,让一座小小的寺庙和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桥盛名起来,也让张继名垂青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感觉一下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1、自由读课文。

2、学生汇报。

生1:有点伤感。

生2:有点凄凉。

生3:感觉诗人有点忧愁与寂寞。

师:读诗的初步感觉很重要,老师读诗也有自己的感觉。我的感觉想通过我的朗读表达出来。

师如情入境的朗读博得听课老师的集体鼓掌。

师:请你们也把你们的感觉放进去,读出你的味道。

学生自由读诗

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师: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1:月落、乌啼、寒山寺、江枫、渔火。

生2:我来补充:还有霜满天。

生3:客船。

生4:还有钟声。

老师适时出示归纳了景物名称的课件。

师:看这些都是诗中景物,,这些景物汇集在一起就成了这首诗。如果把这首诗读成一个字,一个表达作者情感的字,是什么字?

生:愁。

师:请大家带着“愁”读,边读边品味,拿出笔,看诗人通过哪些描写突出这个字的?

生批划读后汇报。

生:我从“乌啼”中体会出来的。乌鸦就在哭蹄,感觉很伤心。

师:读读这句。

生读。

适时品析“月落乌啼霜满天”。

(适时品析“月落乌啼霜满天”。)

师:这句还有什么体会?

生:“霜满天”中的“霜”让我觉得很寒冷。

师:一个“霜”让我想起李白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明明是在地上的,这里怎么说““霜满天”?仔细读读、品品,看能否品出什么?

(老师课件出示对比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乌啼霜满地”

......

生:第一句好,感觉得很冷。

师:从中透出冷。自己体会体会。

齐读该行诗。

师:诗象品茶、品酒,慢慢品出它的味道。

品析第二行“江枫渔火对愁眠”。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一棵的枫树。

师:是这样的枫叶吗?

(课件出示火红的枫叶图)

生:不是,没这么红了,是枯黄的。

师:闭上眼睛,走如这种情形。

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照画面读读这首诗。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诗。

师:诗中谁跟谁相伴?

生:江枫与渔火。

师:张继有人相伴吗?你由此体会到什么?

生1:很孤独。

生2:很凄凉。

师:把这种感觉读到诗中去。

学生读诗。

师:“眠”什么意思?

生:睡觉。

师:谁睡了?

生1:江枫睡了。

生2:渔火睡了。

师动情强调:江枫--

生:睡了。

师:船家--

生:睡了。

师:整个大地--

生:都睡了。

师:由此可以想到岸上,整个姑苏城的人都睡了,只有张继没睡。

师:把你们刚才的话起来,就是一首诗,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呀!

课件出示:

江水睡了,

桥睡了,

船家睡了,

岸上的人也睡了,

唯独张继醒着,

夜愈深愈难眠。

师:谁读读?读这首小诗。

生单个读。

师:读出夜晚的宁静,读出诗人的忧伤。

学生齐读。

师:为什么“夜愈深愈难眠”?

生1:很孤独,

生2:想家。

生3:想他的孩子。

生4:想他的爸爸妈妈。

师:“对愁眠”原来是“对愁难眠”呀!把感觉放进去读读。

学生读前两行。

品析第三四行诗。

师:诗是越品越有味,往下看,读读。

学生读第三四行。

师:要想读得有味道,就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

生:诗人在这里是个客人。

师:“客人“什么意思?

生:不是在自己的家乡,是别人的家乡。

师:“客人是谁?

生:是张继。

师:客人就是诗人。大家还记得王维的一首诗吗?

生齐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你从“客“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张继怎样的感情?

生略。

师:你就是诗人,你就在客船上,远处传来寒山寺那悠远的钟声,作者的心情是说不出来的,读吧,读出那种味道,读得像寒山寺的钟声,越梁绕耳,绵延悠长。

学生有滋有味的读。

师:读出了凄凉,读出了忧伤,带着这种感觉读读整首诗,来理解张继那难眠的一夜。乐曲伴奏。

学生读,读的凄清,读得悲伤。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张继吗?

生:你为什么这么愁?

师:是啊,张继,你为什么这么愁?

生答略。

师:故乡襄阳与姑苏相隔千里,故乡的生活那么美好,此时此刻,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想像答略。

师:回忆故乡点点滴滴都是幸福的,丝丝缕缕都是甜蜜的。但在这里只有--

生接读: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没有熟悉的家乡山水,没有熟悉的乡土乡音,这里有的只是--

生接读: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在这里,张继生活了年,张继一生漂泊,他到死都没有回到家乡,在这里只有无尽的思恋,带着一腔情感再读读--

生接读: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在1200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张继为什么那么忧伤?我们没有办法知道,但有一点,但他把自己的情融入到这首诗中,为我们创造出情境交融的艺术境界。从古到今,诗人吟枫桥,书法家写枫桥,画家画枫桥,歌唱家唱枫桥,就在诗、书、画、乐中延续着桥。

篇5:三,叙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学实录

整体感知时——入境激趣

师:在整体感知时创设情境,首先应根据课文内容,从具体的整体情境出发,决定情境的基调;然后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如语言描述、图画表现、音乐渲染等创设情境。[课件展示:《小珊迪》一课的导入部分。

师:先请小朋友听一首歌曲。(播放《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师:说说唱了什么内容? 生:歌唱我们美好的生活……

师:是啊,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我们过着多么幸福的生活啊!可是,在另一个社会、另一个世界的劳动人民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小珊迪》!] [评析]这个片断是用歌颂现在美好生活的歌曲和教师低沉、压抑的暗示性语言相比较,在强烈的对比中渲染与课文相应的气氛,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整体、一个特定的心理场,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对课文中的人物或事情引起关注,激发情感,使之处于一种最佳的情绪状态,为加深其内心感受和体验作好准备。生:花这么长时间听一首歌,有价值吗?

师:这正是教者的匠心所在。在这里强调的就是一个“情”字,就是要通过鲜明、强烈的对比,完成对学生情感的渲染、第 1 页 情感的激发、情感的调动,为学生产生对小珊迪的同情、敬佩之心,对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现实生活的批判揭露之情埋下伏笔。

师:在这里,我们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充分地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情感,使他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读的积极性越高,其收获就越多。再看这个片断—— 【课件展示:《坐井观天》的导入部分。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师:从前,有一口古老的井(屏幕上出现一口井),井里坐着一只青蛙(屏幕上出现一只呱呱叫的青蛙)。一天,一只小鸟飞到井沿上(屏幕上出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飞起来落在井沿上)。(戛然而止)

生:(迫不及待)老师,接着呢?

师:接着怎样?老师也不知道,我们的书上写着呢!学生迅速翻开课本读起来。]

[评析]声情并茂的故事导入,加上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故事在这时候却“戛然而止”,这样欲扬先抑,构建了一个引力强劲的情感磁场,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阅读兴趣。学生的探究心理得到了激发,处于一种积极求知、急于获取信息的状态,然后

第 2 页 扣读导悟,以读见悟,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切己体察,披文入情,自然能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感悟自得,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质疑探究处——以境解疑

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的探究学习,是我国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巧妙设置情境,通过具体情境的作用,学生容易形成热烈的情绪,大脑的优势在兴奋中产生。这样,我们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个性感受和独特体验中释疑解难,学生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将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师:先看词语教学的范例。

【课件展示:斯霞老师教“饱满”一词。师:哪位小朋友能用“饱满”来造个句子? 生:菜籽结得多饱满。生:豆粒长得多饱满。

斯霞老师走到教室门口,突然转过身来,胸略微一挺,头微微抬起,面带微笑,两眼有神,边走边问:“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 生:老师精神很饱满。

师:现在,让老师看一看,小朋友上课精神是不是很饱满? 于是,全体学生个个昂首挺胸,坐得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地

第 3 页 听老师讲课。】

[评析]从上例可以看出,斯霞老师正是巧妙运用体态语,用自己机智的即兴表演创设出具体的情境,以引导学生完成对“饱满”一词的抽象意义的理解。

师:的确,在这样的具体情境中,完成对词语的理解和学习,使教学过程既实又活,富有灵性,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充实、完善并系统化,其效果自然是极好的。

师:上面是词语教学问题的解决。那么,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又是如何在情境的运用中得以有效地突破和解决呢?《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由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组成。第一次对话较容易理解,学生一读就懂,理解后两次对话是教学的重点。

【课件展示:《坐井观天》片断二。生: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

师:真会提问题。要想知道为什么,先来做个小实验。师:(指导学生把纸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筒孔看天花板)说说平时看到的天花板与卷起纸筒看到的天花板有什么不同?

生:平时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现在透过纸筒看到的天花板很小。

生:平时天花板有多大,我们就能看到多大,现在透过纸筒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第 4 页 生:我们的视线被挡住,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那你们想想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生:坐在井里的青蛙看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师:所以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评析]学生质疑后,便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演示创设“青蛙在井底看天,视线被井所局限”这个情境,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弄清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同时,也为后面理解寓言作了铺垫。

师:在此处,教师并没有进行乏味的分析和常识性的讲解,学生在演示中既创设了情境,又理解了情境;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师:《坐井观天》教学的难点同其他寓言故事的教学一样,是如何让学生通过自我感受和体验来理解文中寓言,而不是仅仅把教师的分析

篇6: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 龙官吾

今年我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教育教学能力考试一共分三批进行,我有幸参加了后两批的评委工作,感触颇深。听说今年不过关的老师不少,因而当评委的没少挨骂。按我的认识,评委并没有故意跟谁过不去,况且评委在给教案打分时并不知道教案是谁写的。每份教案均由三位评委打分然后计算平均分,打分前评委可以议论,但打分是独立进行的,每位评委打多少分是每位评委自己的权利。如果教案的平均得分达不到及格线,说明评委们对教案不认可。作为参评教师一味埋怨评委没有道理也于事无补,好好反省自己所写的教案,查找问题所在,及时予以改正,争取来年一次过关是应有的态度和恰当的选择。老师们在写教案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答非所问。明明要求写教案,但有部分老师写的却是教学设计,或写成教学实录。

二、教案不规范。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反思等都写进教案中。

三、教案不完整。有的没有教学方法,有的没有板书设计。

四、教案结构不合理。有的教案三维目标占去了教案的三分之一篇幅,有的教学重点罗列了四五点。

五、教案不科学。内容出现科学性错误。等等。最近本人在博客上发表几篇关于教案方面的短文,以求与博友们和老师们共同探讨。

一、教案是为谁写的?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就是有人搞不清楚。教案是给校长写的?是给教导写的?是给教研组长写的?是给评委写的?这都不重要。最关键的是,教案是为教师自己写的,是为自己顺利和有效实施教学而进行备课后写下来的。当然教案有时也用于教学交流。相比于自己的教学需要而言,学校的检查已不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作为教师,要为上好课而备课及写好教案,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教案。

二、教案与教学设计有什么不同? 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其主要环节包括:学习目标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环境分析、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选择、设计教学策略,以及对学习效果的预估与评价等。教案是教师为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所做的具体的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是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设计是一种技术活动过程,是备课,而教案是教学设计或备课的成果,是一种文书。教学设计就好比是一栋准备建的大楼的设计,而教案就好比是大楼的设计图纸。设计是过程,图纸是成果。换个角度说,写教案只是教学设计过程的工作之一。很显然,写教学设计和写教案不是一回事。写教学设计是记录设计的过程、成果、依据和意图,而教案只需写教学设计的成果。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写教学设计要写设计意图或依据,而教案不用写。

三、教案和说课稿有什么不同? 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是一种教学交流。说课的对象是教师。当然说课稿是教师记录教学设计过程的一种文书,是用于教学交流而写的。教案是教师为教学而制定的教学方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案和说课稿的共同之处是都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或教学流程)、小结及板书设计、作业布置等。所不同的是,教案只要把以上各方面写清楚就可以了,即只写清楚“是什么”。而说课稿除了要写清楚以上各方面外,还要说清楚制定以上各方面的理由和依据,即除了说清楚“是什么”外,还须说清楚“为什么”,因此说课稿中通常应该有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而教案中不需写。又如教案中只写出教学重点是什么,而说课稿中除了写出教学重点是什么外,还要写出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其实,写说课稿就是写教学设计。

四、教案与教学案例有什么不同? 一般来说,教案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实施教学所做的准备;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因此,教学案例中可以写教学反思、可以写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而教案中不能写。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了。

篇7: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转化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经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的过程。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教学设计与教案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内容上来区分,教案是原来我们老师备课结果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案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备学生部分,教材部分,教法部分.教学设计则不同,他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教学系统设计综合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模式化,提供一种实施教学系统设计的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在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等)以及评价调控技术(试验、形成性评价、修正、终结性评价等)使解决与人有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系统设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原比教案范围要广,目光的着眼点可能会在整个学段的知识体系,或者整个单元,再到某节课。另外从定义中我们也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技术将使我们从感性的教案设计走向更加理性的技术应用,掌握教学设计的技术将是我们成批量培养优秀教师的一个途径。

从定义上看也是有分别的,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包含以下特征

(1)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中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容、条件、资源、方法、活动等。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的目标。

(2)教学系统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他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

(3)教学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形成经过验证,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与学系统。

篇8: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即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法。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教案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定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统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教育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且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学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原定教案,在上课进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课后随时记录教学效果,进行简单的自我分析,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篇9:说课与教案和教学设计的区别范文

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学活动进行的规划、安排和决策。具体地讲,是指教师以教育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对象和教师自己的教育理念、经验,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因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教学设计包括

(1)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

(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

(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

(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

(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

(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教案

教案即教学方案。是教师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后,经过分析、加工、整理后写出的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内容及教材组织和讲授方法的方案。教案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师教学设计和设想的系统规划,是教师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

教案主要包括: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用具5.教学过程6.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

三、说课

说课是教师依据课标,根据教材,结合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向领导、或同事进行阐释的一种教研活动,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说得简单点,说课其实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包括:

(1)、说教材:说教材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即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说清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并说出教者是如何根据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

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的。

(2)、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析学生是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关键,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教师想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增长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结构、各种能力水平、思维品质、品德状况作以详细的分析,使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目的。

(3)、说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4)、说教法:主要是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在确定教学目的要求后,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还要说出教者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以及如何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必须体现教与学的交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相互转化。(5)、说学法:说学法就是要说出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并结合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点具体地说出理论依据。

(6)、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过程就是说明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即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我们常说的优化课堂结构,块说课模式

高二英语 苑 浩

一、说课程标准

1.说一个学段或一侧书或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课程目标。

2.说一个学段或一侧书或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内容标准(课程内容)。

二、说教材

1.说所用版本教材的编写特点,可把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比较说明。2.说所用版本教材的编写体例及目的。3.说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三、说建议

1、说教学建议,既要说明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又要根据教材提出自己的具体建议,要有可操作性。

例如:本模块分为四块

第一块包括:Introduction, Reading and vocabulary(1), Reading(2)第二块包括:Grammar(1), Grammar(2), Function, Everyday English 第三块包括: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riting, vocabulary and speaking 第四块包括: Reading practice, cultural corner 第一块用二课时,第二块用 三课时,第四块用1课时,第三块用2课时

第一块讲如下几个知识点„, 重点强调„,题型分别为„, 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为„

2、说评价建议,既要说明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又要根据教材提出自己的具体建议,还要说出相关知识的质量监测点和评价方法。

3、说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既要说明课程标准的开发建议,又要根据教材提出自己的具体建议。

四、演讲效果

1、能脱稿演讲,内容熟练。

2、语言流畅,简洁、生动、语速适当,教态自然大方。

五、课件制作

1、PPT课件制作要清晰、大方、美观。

2、课件要有封面并清晰、全面、美观(包括课题、单位、姓名、所用教材版本的封面)

六、时间要求

块说课与课时说课的区别

高二英语 苑 浩

块说课主要包括:

一、说课程标准:

(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总目标:

(二)学段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目标》关于这一内容的课程目标如下: 语言技能目标:

(1)听(2)说(3)读(4)写

二、说教材:

1、教材的位置、课题和内容:

2、教材特点及体例

3、教材的编写体例:(1)本册书教材内容(2)本册书相关话题:(3)本模块内容包含什么

(4)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特将本模块所有内容整合为几个课时:(5)学生应掌握的主要知识点: 应掌握的词汇,重点短语,语法,阅读材料,写作

三、说教学设计

课型设计:包括精读课;泛读课;语法课;写作课;听说课;复习课

四、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1:词汇,语法,写作,句型等方面 教学建议2:听 说 读 写方面

(二)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五、说评价:

我的评价建议,组内互评,全班互评,教师评价,使用评价表

六、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七、关于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课时说课主要包括:

一、说教材与学情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特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教法与学法指导

四、说教学辅助手段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板书设计

篇10:“统计”教学实录与反思教案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难点:把收集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学实录:

一、激趣引入、自主探索

1.创设情境,体验收集和整理数据。师:老师今天很高兴,带了点礼物想送给大家,大家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生:想。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礼物?(出示动物卡片)

生:是一些小动物。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能告诉老师喜欢哪种动物吗?

生1:我最喜欢猴子。

生2:我最喜欢熊猫。

生3:我也最喜欢熊猫。

生4:我最喜欢马。

生5:我最喜欢鸭子。

……师:那你们能说说我们班上喜欢什么动物的人最多?

生1:我认为是喜欢猴子的人数量最多。

生2:我觉得是喜欢熊猫的人数最多。

生3:我猜测应该是喜欢马的人数最多。

师:有的同学说喜欢猴子的人数最多,有的同学说喜欢熊猫的人数更多,怎样才能知道喜欢哪能种动物的人数最多呢?

生1:我建议喜欢熊猫的同学站一排,喜欢猴子的同学站一排,喜欢马的同学站一排,喜欢鸭子的同学站一排。

生2:我认为这种办法很麻烦,我们可以在纸上写出这四种动物,然后用画正字的方法去统计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

师:你们觉得这种办法怎么样?

生:很好。

师:这个同学聪明,提出这么好的一个办法,那我们就以画正字的方式去记录本班同学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

①小组长统计各喜欢动物的人数。

②老师收集数据,老师报学生以画正字的形式记录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2.小组合作,自主搜索,完成统计图。(1格表示工作单位)

①学生报统计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喜欢的动物人数猴子12熊猫14马8鸭子4

师:从这个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什么?

生1:可以知道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喜欢猴子的有12人,喜欢熊猫的有14人,喜欢马的有8人,喜欢鸭子的有4人。

生2:我还知道喜欢熊猫的人数最多,喜欢鸭子的人数最少。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所收集的数据除了在统计表中表示出来,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来?

生1:用统计图表示。

生2:用涂格子的方法表示。师:你们能教教老师怎样涂吗?(出示统计图)猴子 熊猫 马 鸭子

生:一个格子表示1个人,喜欢猴子的有12人就要涂12格;喜欢熊猫的有14人,就涂14个格子;喜欢鸭子的有4人,就涂4个格子;喜欢马的有8人,就涂8个格子。(教师在黑板上涂,涂到第7格。)

师:现在格子不够了怎么办呢?小组商量商量,看看有什么好的办法?(学生小组交流)

②学生合作交流尝试多种方法。

组1:我们组认为在马旁边的格子再涂5个格子,合起来刚好是12个格子。

组2:我们组认为现在格子不够了,就在上面再画5个格子合起来刚好是12个格子。

组3:我们组认为在图的下面画5个格子,这样合起来也是12个格子。组4:我们组觉得一个格子表示1个人不够,就用1个格子表示2个人,涂6个格子就是12人,这样更方便一些。

师:你们觉得哪种办法好?

生1:我们认为组4的方法好,这样不用涂那么多格子,可以节省时间。

生2:我也喜欢组4的方法,这样很方便。生:……

师:既然你们都喜欢组4的办法,那我们就以这种办法去完成统计图。

③学生合作,动手操作完成统计图,并选有代表性的上台展示,学生评论。

④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涂得非常好,当我们在遇到数据比较大时为了方便,可以用1个格子表示2个单位或者是更大的数子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统计(板书课题)

⑤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师:刚才我们把统计图完成得非常好,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你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喜欢猴子的人数比喜欢熊猫的人数少2人。

生2:我知道喜欢鸭子的人数最少。

生3.我知道喜欢猴子的和喜欢熊猫的一共有26人。

生4:我知道喜欢熊猫的人数最多。

生5:我知道喜欢熊猫的比喜欢鸭子的人数少6人。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1.师:同学们学习得可认真啦!你们喜欢参加些体育运动吗?

生(齐):喜欢。师:谁来告诉老师喜欢参加些什么体育运动?

生1:我最喜欢跑步。

生2:跳绳。

生3:我喜欢打球。

生4:我也喜欢参加跑步这项运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板书体育运动名称)

师:老师把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板书在黑板上,下面我们推举一位统计员上台以画正字形式统计我们班上喜欢各种体育运动的人数。

①学生自己报,统计员统计。

②汇报统结果。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人数跑步12跳绳16打球10

③小组合作完成统计图。师:同学们画得真好,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我是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人,喜欢跑步的有12人,就涂6个格子;喜欢跳绳的有16人,就涂8个格子;喜欢打球的有10人,就涂5个格子。这样又好涂又好看。

生2:我也是按这样的方法来涂的。师:你们能说说你从统计图中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1:我从图中可以知道喜欢跑步的比喜欢跳绳的少4人。

生2:我从图中可以知道喜欢打球的比喜欢跳绳的少6人。

生3:我从图中可以看出喜欢跑步的和喜欢打球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4:我知道喜欢跳绳的比喜欢打球的多6人。

生5:我知道喜欢跳绳的和喜欢打球的一共有26人。

生6:我从图中可以看出喜欢这三种体育运动的一共有多少人?12+16+10=38人。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统计是我们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一种重要的数学知识,统计表和统计图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统计到的数据。通过看同时也可以依据统计出的数据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如果收集的数据过大,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单位或更大的数去制作统计图。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课后请同学们调查每个同学家一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把数据填写入统计表中,并把数据大小制作统计图。丢弃塑料袋个数7891011其它户 数

反思:统计在生活随处可见,本节课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信息来自生活,并让学生亲身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作为切入口,激起学生统计的欲望,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知识的程序就越高,课中教师就从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导入新课,从“怎样才能知道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数最多”来切入主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2.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到数据的描述和分析都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如在这节课中,怎样才能知道喜欢各种动物的人数,很自然地引入统计,然后学生又根据数据制作统计图,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得出当数据比较大时为了方便,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整个统计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充分展现出来。

篇11:三,叙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的伴奏。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一段轻松、欢快的音乐,是什么?一起来唱!

【评: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借助优美的旋律最容易使学生进入情景。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看,学生的音乐智能唤醒之后,借助智力的迁移,学生的其它智能,特别是语言智能也得到了激活和唤醒。看似寻常的一段音乐,浸透着教育的智慧。】

二、导入

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作为语文老师,我喜欢阅读和写作,每当我读书学习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样一句名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听说过这句名言吗?屏显,齐读。

还有什么名言?

生:知识就是力量。

生: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生: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生: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师:说得好,知识在于积累。多读多背名人名言对于学好语文是大有帮助的。

【评:引导学生背诵名言,既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又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一种语文学习的方法,还引出了下列一组名言。】

屏显: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师:这组名言有什么特点?今天,学习一篇有关时间的课文。(齐读课题)

三、初读感知

1、简介作者

同学们,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散文家--林清玄。他的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有人说,读他的散文犹如品尝一杯清凉的山泉。课前,我细细地品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这杯泉水的确清凉可口,营养丰富,回味无穷。想不想品尝一下?

【评:教师巧妙地把自己地读书体验与品尝一杯清凉的、令人垂涎欲滴的山泉结合起来。既贴切,又容易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

2、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评:读书的要求交待得清楚明白,而且定位准确,首先要扫除文字障碍。】

师: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就是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放开声音读。

【评:热情的鼓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室里书声琅琅,余音绕梁。】

3、检查反馈,屏显词语。

疼爱 忧伤 持续 安慰 排除 欺骗 虽然 形容 假若 日月如梭 受益无穷

指读,齐读。

4、学生默读课文。师:词语读好了,能更好地品味文章。拿起笔,默读课文,边读边标记,看看能读懂什么?品味出什么?或者有什么读不懂,品不透的地方?等一等再来交流……课堂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边读边想边标记,不动笔墨不读书。

【评:教师既是在引导学生默默地读书,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展开交流与对话,又是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交流反馈、以学定教

1、交流一下读书的收获,先来谈读懂了什么,品味出了什么?

【评: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比如“怎么想就怎么说”“真会读书,收获真大”“说得好,善于捕捉重要的信息”……学生谈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基本上把握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没有读不懂,品不透的地方?

生:“受益无穷”是什么意思?

师:用“益”可以组哪些词?生:益鸟、益虫、益处…… 师:“益”是什么意思?受益无穷应当怎样理解?

(评:抓住关键字,以点带面,借助已有的知识储备巧妙地解决了新问题,这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地灵活运用。)

生:“与其欺骗我说外祖母睡着了”中的“与其”是什么意思?师:把整句话读一读……“与其”和后面的“不如”是一组关联词语。再读一读。

【评:遇到问题就读书,“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同时教师做了必要的讲授,做到了“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

生:“日子过得飞快,使我的小心眼里不只是着急,还有悲伤。”他为什么“着急”和“悲伤”呢?

师:问得多好,这是个关键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

【评:学贵有疑,有了问题,才能更好地学习。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筛选有代表性的问题做重点学习,体现了“主体”与“主导”的有机结合。】

五、品读感悟

1、屏显爸爸的话: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不能回来了。”

1、指读,边听边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2、师生接读。课件字幕出现色彩的对比,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红颜色的后半句。

师:这段话,你读懂了吗?

学生左顾右盼,比较犹豫。

3、比较阅读。

师:懂,还是不懂?很多同学不太肯定。爸爸的话含义比较深刻,刚刚读了两遍,感到不好懂,懵懵懂懂,是很正常的。同学们,每当我读到这段话的时候,就会想起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朱自清先生的一段话。

【评:教师灵活巧妙地处理教材、驾驭课堂,面对困难,没有“强攻”,而是“智取”。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既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又减缓了阅读的难度。】

屏显,朱自清的图片及其《匆匆》中的一段话,配以flsah动画演示。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 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匆匆》

师;这段话出自朱先生的散文名作《匆匆》。这是一篇文质兼美、很值得一读的文章,等一等会把文章发给同学们,大家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细细品读。其实,时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除了林清玄先生、朱自清先生,古今中外,有关时间的名家名作浩如烟海,感兴趣的话,可以进一步搜集、整理。

言归正传,这段话和课文中的意思是相通的,我们再听一遍,看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座桥梁。看似随意的闲扯,将短小的文本与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连接在了一起。教师不拘泥于教材,跳出教材教语文的大视野、大境界、大沟壑值得借鉴。】

5、回到课文。师:还读这段,看看有什么新的感受,从中明白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生:时间流走了,就永远不能回来了。

师:说得好,时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能回。

生:时间太宝贵了,我们要珍惜时间。

生:我们要珍惜身边的分分秒秒,不能让它白白溜走。

师:为什么?

生: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能回去了,我再也不能回到幼儿园了。

师:真会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把文中的“你”换成“我”再读一读,会有更大的收获。

6、换角色读。

【评: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由文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入情入境地读书,设身处地地思考,可谓匠心独运。】

7、推己及人,有感情地朗读爸爸的话。

师:爸爸会怎样讲这段话呢?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评:“感觉有些年轻,谁能读得更像爸爸。”“这是一位温柔的爸爸。”“读得有味道” “多么慈祥耐心的爸爸”“你得感情已经融进去了”……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引导下,学生读书的兴趣逐渐高涨,渐入佳境。】

师:同学们,爸爸讲这段话的时候,作者的年纪还小,不能完全理解爸爸的意思。后来,逐渐明白了时间宝贵与短促,面对时间的流逝,他感到着急和悲伤。再后来,他学会了与时间赛跑,并因此受益无穷。

8、屏显第8自然段。

师:认真读读这段话,看看作者讲到了哪些与时间赛跑的事情?

指导朗读,充分体会必胜的信心和胜利的喜悦。

【评:“教学就是点燃火焰,教学是‘挑逗’的艺术,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最初读得不够到位,教师反问“作者跟谁比赛呀?”“跟太阳赛跑,得需要多大的信心和勇气呀!”“看看谁最有信心!”在教师鼓动下,学生跃跃欲试,读得声情并茂。】

六、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林清玄先生小时候家里很穷,后来他成了一名记者,为了实现成为作家的梦想,他坚持每天早晨4点起来看书写作,坚持每天写3000字,一年365天,就是109万5000字,截止到现在,他出版的书籍有100多本,加起来的厚度,可能和大家的身高差不多。林清玄先生能有这样地成就,就是他一直坚持和时间赛跑的结果。

看看作者的感受?

1、指读文末两个段落。思考:作者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话?

2、屏显:“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师:这句话可以作为林先生的--

生:名人名言。

【评:借助名人名言导入新课,此刻,又借助名言总结点题,妙!】

师:书上说,这是林先生要告诉自己孩子的,其实,这句话对所有孩子、所有的人都很重要,让我们一起记下这句话。

板书。

师:爸爸的话(板书,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告诉我们时间的宝贵,我们应当珍惜时间。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告诉我们怎样去珍惜时间(板书,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这两句话对于我们来说是终生受用的。添加“虽然……但是……”连成如下板书:

“虽然,所有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诵读板书。

【评:看似寻常的板书,既凝炼了主旨,又锤炼了语言,一举两得!】

篇12:三,叙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三年级第四单元作文教学课堂实录与课后反思 写观察日记。教学目标: 1 会运用以日记的形式写作; 2 掌握观察日记与平常写人记事作文的主要区别; 3 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察现象; 4 有结论的把观察的结论写出来。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趣 1 师导:在生活中,有些有成就的科学家是看到身边的事情,经过深入的观察,加以研究,得出结论,最后成为科学家的。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 2 生举例: *怀特兄弟观察老鹰,后来发明了飞机。*李四光观察大石头,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后来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鲁班被小草划破了手指,发明了锯子。*列文虎克玩放大镜,做成了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瓦特观察奶奶烧开水,发明了蒸汽机。……

二、课前观察大汇报引语:刚才大家说得很好,可是你有没有发现,成为科学家的,外国人比较多?只要你细心观察,潜心研究,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班中同样会有科学家出现的。请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好吗? 1 学生个别汇报(已经过归类整理)生:我观察的是向日葵,它的花朵是金黄色的,开花的方向总是对着太阳一边。生:我观察的是含羞草,只要轻轻地动一下它,它的叶子就会自动合拢。师板书:植物 颜色 特征生:我观察的是小金鱼,它的两眼是凸在外面的,身体五彩缤纷的,常鼓着气打泡泡,好像很生气。师板书:动物 动象 生活习性生:我在妈妈的陪同下观察了北斗星,样子很奇怪。生:我看了书,观察了太阳,知道太阳有七种颜色。师板书: 自然现象 变化情况 2 师小结:大家都有认真观察,看来观察物大概分成动物、植物、自然现象三类。可是描述观察现象少了,能详细一点吗?谁来试一试? 3 生复述:我观察了我家里的小乌龟,它浑身灰黑的,爬行很慢,遇到别人攻击就把头缩到硬壳里。有人就把胆小怕事的人叫缩头乌龟。它很爱干净,大小便会到固定的地方。它可以在水里过日子,也可以离开水生活。要是把它翻过来,让它底朝开,它就无法再翻身。师:还有补充吗?生补充(略)4 小组内汇报(示要求)要求:(1)说清楚观察物。(2)尽可能详细地说看到的现象。

三、深入组织材料 1 过渡语:观察日记,除了写看到的,还可以写些什么呢? 2 小组议论后学生继续汇报生:写和谁一起观察。生:写我的感想。生:写书上已知的有关知识。生:写自己想象的结论。生:写我以后要了解它为什么会这样。…… 师相机板书:已知知识注释 求知现象探究的决心

四、交代性叙述:本次作文要以日记形式出现。段落不少于两段。题目自定。

五、学生谋篇过程(略)课后反思: 1前置性课前准备非常重要作文来源于生活。观察事物揭示本质是本次作文的精髓所在。由于课前学生的准备工作得到落实,本次作文学生普遍言之有物。看来,巧妇先米后炊,才能炊烟袅袅,啖之啧啧。2必要的合作是打开学生“话匣子”的坚强后盾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四人小组讨论的时间占12分钟,超过了指导过程的一半。我口书我作,在小组讨论中互相补充,互相提示,是习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桥梁。3目标导向失衡教学目标中“运用日记的形式写作”只是蜻蜓点水,无深入强化,至使学生作文中无一例外地忽略了“日记”形式;“掌握观察日记与平常写人记事作文的主要区别”在指导过程中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也导致了学生作文中一定量的“描述人物”,前车可鉴。4 观察作文与阅读材料汇报的失真由于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以科普知识替代观察的错误行为,本次习作中有的学生作品,无观察叙述,只有知识回忆。附学生作文若干,诚盼指导:可爱的金鱼(苏启泽)金鱼是大家都喜欢的动物。它的颜色有白、红、黑和金黄色。金鱼的眼睛特别大,身子却小小的,很可爱。金鱼最喜欢吃鱼料,不过要过一个星期才能喂食,一次只可以两到三粒,这样它才能快快长大。

金鱼很怕人,你只要把手放在它身边,它就会飞快地游走。金鱼也很怕黑,如果你把灯关了,它们就会游在一起。我觉得大眼睛,小个子,颜色鲜艳的金鱼活泼又可爱。可爱的金鱼(王宇)今天我在家观察了金鱼。金鱼有黄色的、红色的、橙色的,也有白色的。如果我把灯打开,小鱼们就会像开花一样散开。小鱼们如果吃多了,就会有排泄的情况。有一天我还看见,有一条小鱼含了一颗沙子在嘴里,可是他觉得不合胃口,又吐了出来。我将我观察到的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可真细心啊!” 这些金鱼真可爱,我以后一定要天天观察他。神奇银河系(朱纪民)前几天,我写完作业,准备到了阳台上去望一望天空,准备找星星。忽然,我看见一个长长的东西。我回家找了一下书,知道这个是银河系,准备观察一下,我细心地观察,发现银河系里面有很多很多小小的石头,只要不在自己的线路上,就会撞到另一些石头。银河系里太阳旁边是水星、火星、海王星、冥王星、地球、土星、木星这八个行星,听说银河系里有几十万个小行星和太阳边的八大行星。我观察到了,知道银河系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行星,原来银河系是那么神奇,那么大,那么广阔,真是出乎意料呀!奇怪的静电(陈孙冉东)今天我和朱力博还有黎汉清一起去游乐园玩游戏。我们一起玩游戏时,朱力博老是输给我和黎汉清,所以老是朱力博抓。朱力博有一个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抓到我和黎汉清,他在我和黎汉清从滑梯往下滑的时候抓我们。可是有一次这样的事情也发生了,我在上面往下滑的时候,朱力博很快地跑过来,我还没有反应就被他抓住了,他抓我的时候我看见有一个闪光的东西一下子就不见了,还感到身体麻麻的。我觉得很奇怪,就叫黎汉清、朱力博,我们试了很多次,总是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我回到家问爸爸妈妈才知道原来是摩擦产生静电。美丽的睡莲(程蕴玉)我观察了睡莲,因为它很漂亮。我观察的睡莲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白色,一种是粉红色。白色的睡莲像雪一样,粉红色的睡莲像害羞的女孩脸上的红晕。每天7点左右,睡莲从梦中醒来,在清风中频频点头。如果要养它,要一个大大的水缸,里面要有很多很多水,不然会死。有的睡莲完全开放了,有的睡莲还只是花苞。睡莲完全开放的时候大小就像一本语文书横着一样。它的花苞的形状就像蜡烛上的火。花苞旁边还有一些绿叶包着。睡莲周围还有一片片绿色的荷叶。水溅到荷叶上,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像一颗颗小珍珠。我觉得睡莲又大又漂亮,什么时候我家也要养几朵睡莲。观察金鱼(刘嘉莹)我老家有养金鱼的水塘,有一个寒假我回老家观察金鱼。回到了老家,我马上就去观察金鱼,金鱼已经很大了。上次,我从署假出来的时候,金鱼还是很小的,我这次回来的时候,金鱼却变成了那么大,真的长得好快。我发现了金鱼的变化很大,比如:金鱼一下就长了,长得好快。另外金鱼的颜色有很多,比如:红色、黄色、绿色…… 金鱼它吃了东西,它会排出来的,它和人差不多,都是吃了东西会排出来的,我很喜欢它的这种特点。金鱼他的生活习性,比较喜欢在河里,在深海里。他喜欢吃一些菜叶子,它还喜欢吃一些我们扔下去的一包包东西。金鱼都是在水里生活。因为我很喜欢水,所以我喜欢金鱼。我觉得金鱼是很快乐的,我很想在广州里养一条金鱼。奇怪的含羞草(赵一凡)前几天,我们一家三口到植物园看植物。我们走着走着,忽然我看见了含羞草。我好奇地一摸,含羞草的叶子合拢了,含羞草怎么也会像人一样害羞呢?这个谜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我查了《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原来在含羞草的叶子和叶柄里含有很多的水份,当你的手触摸它时,叶子上的水便流到其它地方,所以叶子会向上卷。相反,叶柄被手碰时,下面流走的水多,整个叶子便会向下垂。含羞草不只是被手碰到时才垂下叶子,遇到雨天或强风时它的叶子也会下垂,这是它在保护自己,不至于被急风暴雨折

上一篇:卷接包车间工艺流程下一篇:程控交换机技术规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