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教学实录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4-17

《荷花》教学实录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荷花》教学实录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哈尔滨市文昌学校     贾文欣

师:真聪明!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

(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在学生结束读书后,教师立即播放音乐,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

师:美吗?喜欢吗?想读吗?那就美美的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

(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谁来做我们第一朵荷花!

生:(自己站起来)我做第一朵荷花!

师:你真勇敢!我为你配上音乐吧!其他同学,你可以和她一起舞蹈、飞翔、游动。

生读,学生跟随着进行即兴表演,有的学蜻蜓飞,有的学小鱼游,有的翩翩起舞!

师:第二朵、第三朵在哪里?

生:(很多学生一起站起来)在这里!

师:哇!这么多荷花!好吧,你们就都做荷花吧!

站着的学生边做动作边读书!坐着的同学也跟着表演!

师:还有更多的荷花吗?

(几乎全班站起来)

师:这一次,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用心灵去看、去听、去感受荷花荷花的世界吧!

学生轻轻闭上眼睛,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想象,教室里显得很安静!直到音乐结束!

师:你们看到了吗?听到了吗?

生:(齐答)看到了,听到了!

师: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我!

生:我看到了我们就是荷花,在荷花池里跳舞!

生:我看到了荷花在阳光下翩翩起舞,非常好看!

生:我看到蜻蜓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

生:我看到小鱼从我的脚下游过!

生:我看到了王老师在荷花池边给我们上课!

师:你真会想!听到什么呢?

生:我听到有人在荷花池边弹古筝!

生:我听到蜻蜓在对我说,早上空气真好,飞来飞去真快乐!

生:我听到小鱼在对我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美梦,你想知道我做的什么梦吗?

生:我好象还听到青蛙在叫!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叫我佩服!这么美的画卷,这么美的文字我们真应该把它记下来!你们觉得呢?

生:我已经会背了!

[《荷花》教学实录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2:《荷花》教学实录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荷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很朴实又很美的课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赞美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一篇传统的看图学文。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赋予课文以新意,具有时代气息,注重培养学生能力是新时期和课改的要求。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已初步具备独立思考,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但如果缺少了科学的、正确的导向,是会走不少弯路的,作为新世纪的一代,他们思维敏锐,善于表现自己,愿意以不可辩驳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体现自身的价值。

【设计理念】

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李吉林语)。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都是有情之物。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教材学生之间的情感的桥梁就是我们老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

【设计思路】

根据文本的特点、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及设计理念,本节课教学思路为:

1、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新课启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

2、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3、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①借助比较区别;②借助想象展开;③借助语言媒介。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4、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来了,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是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

【设计特色】

紧扣美字,以情为线;以读为经,以练为纬,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方面: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2.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3.思想感情方面: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想象课文描绘的景色,感受荷花的美。教学难点:体会荷花的美。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展示内容。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

[在猜谜谈话中诱发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课件展示:(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

3、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

(板书课题:

26、荷花,齐读课题)

[创设教学情境,从中让学生形象地感受荷花的千姿百态。]

(二)、初读课文

引入:还想再看看荷花吗?

1、课件展示:(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请大家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吗?

(看的时候,同桌之间可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2、学生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荷花。

引入: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老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

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

3、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4、学生畅谈感受。

(1)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你最要好的朋友听,告诉他你的感受。

(学生下位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读课文,互说感受)

(2)和朋友在一起总是很快乐的,能把你的快乐让我们一同分享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读给我们听一听,把你的感受告诉我们!

5、教师作随机点评,并相机教学部分生字新词。

6、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

(三)、细读第二段

1、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你觉得这段话中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在学生充分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潜心品读,从读中感悟语感。](2)、组织汇报交流。

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

指名读说。

[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感悟情况,作出相应的点拨和必要的调控。]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有的()。有的()。

A、在课件上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B、说说这三句话的意思。

C、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

(2)想一想,长、钻、伸、露、探、冲哪个词好?

(3)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兴高采烈地、精神抖擞地、喜气洋洋地)

(4)请同学们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读一读,悟一悟。

[引导学生对重点句子做多元解读,从中积淀语感。]

(5)课件播放荷花,引导学生想象写话。

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

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

组织全班交流: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悠扬的乐曲极好地烘托了气氛,优美的画面又帮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引入: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这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

(6)教师诵读第3段。学生起立,摆出自己最喜欢的姿式。

[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

(四)、学习第三段

1、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2、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

(1).小组讨论,再写下来;

(2).指名说,集体评议。

3、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

作者为什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轻声读这一段,出示:刚开的白荷花(),全开的白荷花(),将要开的白荷花()。

5、白荷花的美姿的确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用陶醉的语气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六)总结课文

1、配乐朗读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

引入:让咱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

(1)课件展示,学生观赏。

(2)配乐朗读。

(3)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动人的荷花。

出示:荷花!__________

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荷花!你的清香是那样迷人,你的形状是那样美丽,你的姿势是那样动人。

荷花!你的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里,好让我天天与你做伴。

[以景激情,抒情表达,丰富学生的语感。]

2、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课外延伸】

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课后反思】

篇3:《荷花》教学实录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 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 “必令学生运其才智, 勤其练习, 领悟之源广形, 纯熟之巧弥深。”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提问“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 即于其处提出。” (刘显国2000:2)

课堂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 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无疑是教育学, 特别是教学法的研究对象 (刘显国2000:1) 。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是苏格拉底研究教学法的基础 (谈话法) , 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 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 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因而, 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下面一堂以8A (江苏牛津)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为题材的英语课。语言知识目标是掌握几种常见自然灾害的英文名称, 如:natural, earthquake, accident, wash, lightning, storm, rainstorm, thunder等;语言能力目标为判断哪些是自然灾害, 哪些是人为事故;情感目标则是学会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授课的Miss Cui是一位已有十年教龄、经验丰富的女教师。她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C:Miss Cui, Ss:Students, S1:Student 1S2:Student 2, S3...S4...S5...)

C: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s:It’s fine. (齐声地)

C:Do you like the fine weather?

S1:Yes!I like the sunshine.

C:Why?

S1:Because it’s warm.

C:Do you like the bad weather?

S2:No!I hate the rain in winter.Because I will feel cold.

C:I agree with you.Hobo has some trouble in the bad weather.What happened to him?Let’s have a look. (Miss Cui在屏幕上出示了Eddie和Hobo的情景图片, 问了几个问题) What’s the weather like?What happened to Hobo?What happened to Eddie’s house?学生根据图片很快找到了答案。

C:Now listen to the recorder and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What was Hobo doing when it started to rain?

S3:He was sleeping.

C:Yes.Hobo was sleeping when it started to rain (.链接到几个其他的场景图片, 引入过去进行时的概念, 学生很自然地在句中使用过去进行时。) When did he hear the rain?

S4:Half an hour later.

C:Good.Hobo was all wet.He must be very cold.Why doesn’t he want to go home by himself?

S5:Because he wants Eddie to mop the floor up.

C:You are right.Can you help your friends if they need your help?

Ss:Yes! (齐声地)

C:Wonderful!You are kind and helpful Now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 dialogue, please. (出示填空题, 学生根据对话内容完成。)

接下来, 学生和同伴一起练习表演对话。整个导入的过程如行云流水, 自然流畅。从生活中的话题“天气”谈到天气好坏对人的影响, 再谈论Eddie和Hobo对天气的态度, 为下文糟糕的天气而引发的自然灾害埋下伏笔。教师提出的问题简单明确, 学生很快甚至争先恐后地发言, 使得课堂逐渐热烈, 达到热身的效果。在初次接触过去进行时的时候, 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手段来创设场景, 用形象的图片来突破难点, 学生通过听教师的复述, 看书本的知识呈现, 想图片传递的信息, 用正确的时态填空可谓得心应手。根据对话内容填空和表演对话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成功感,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延续学生的有意注意, 保持课堂的“温度”。

C:Sometimes the bad weather may cause natural disaster.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tell us what kind of disaster it is. (呈现89页的四张图片, 让学生在图片下填写正确的名称。)

Ss:Yes! (齐声地)

出示其他自然灾害的图片, 向学生介绍这些自然灾害的英文名称和基本特点, 带领学生朗读, 纠正部分学生的发音。

C:Now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 the natural disasters?Read the short passages and match the picture with the passage.学生阅读四段某种自然灾害的描述 (下发的打印稿) , 找出与之相配的图片 (教师提供的四幅图在屏幕上) 。

C:You did a good job.I’ll give you 30seconds to try to remember all the disasters we learned today.Let’s see who can say the most.学生间展开竞赛, 个个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通过再次的集中呈现, 学生把瞬间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 对其他的几种自然灾害有了初步的了解。如:飓风、干旱、泥石流、台风、地震等。

C:All these disasters are caused by natural forces.They are different from accidents.Look at the car accident.Is it caused by natural forces?

Ss: (齐声地) No.

C: (点头) It is caused by...? (用升调等待)

Ss:By people.

C:Great!Can you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atural disasters and accidents now?

Ss: (齐声地) Yes!

C:Now look at part A.Are they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因为有了前面的讲解, 学生能在书本材料中轻松分辨出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 这个步骤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验。然后,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书上的句子, 自己找出本课重要的词组。她没有直接让学生画出重要的词句, 而是给了中文提示, 学生有了目标和方向, 在朗读和思考的同时, 也让学生操练了新授单词的发音。

C:Read the sentences on the paper and try to tell which a natural disaster is and which an accident is.

为了达到巩固的目的, 崔老师又在纸上打印了类似的练习, 以求学生快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整堂课没有生硬的说教, 多次使用了鼓励和称赞的评价, 达成教学目标可谓水到渠成。课件设计美观实用, 多处使用了超链接, 一步步展开去。幻灯片使用方便, 由浅入深, 层层递进。对学生来说, 每一节课实际上就是对知识体系、人生体验的再加工整合的过程, 学生在质疑、辩论和阐释中获得真知;对于教师来说, 每节课就是一个教学方法、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改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篇4:《荷花》(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荷花》。

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叶圣陶,叶爷爷是哪里人?

生:江苏苏州人。

师:对,叶爷爷是一位——

生: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生:作家,儿童文学家。

师:不错,看来你们从上一节课的名人小卡片中掌握了不少信息,叶爷爷的写作风格还记得吗?

生:语言洁净,感情朴实。

师:是呀,好的文章最打动人的是他的语言和语言背后藏着的情感。(板书:语言情感)那《荷花》这篇课文,哪些语言让你喜欢,这些语言中都藏着叶圣陶爷爷什么情感呢?让我们翻开课文一起来继续学习、发现、交流。

二、品析文字,想象画面,赏荷花之美

1.读懂大意

师:让我们循着荷花的清香来到荷花池边!(屏显第2自然段)自己放声读一读第2自然段,看看作者在荷花池边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后交流)作者在荷花池边看到了荷叶、荷花。

2.赏荷叶,读出画面

师:让我们一起来观赏荷叶。谁来读读写荷叶的句子。

师:(出示句子)自己读一读这句话,你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荷叶很多,荷花池里到处都是碧绿的荷叶。

师:具体是哪些词让你感受到荷叶很多的?

生:挨挨挤挤、一个个。

师:你能不能跟大家具体说说,在读着“挨挨挤挤”这个词时,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我看到荷叶很多很挤,荷花池都挤不下了。

师:(出示荷叶图)看,荷叶多得怎么样?

生:池塘几乎看不见水面了,一眼望去全是荷叶。

师:是呀,紧紧地挨着挤着,你能读好这个词吗?

生:(读后)我觉得有的荷叶都被挤到旁边荷叶的底下去了,一层又一层的。

师:是呀,层层叠叠,就像诗中所说“莲叶何田田”。你除了感受到荷叶数量多,还感受到荷叶的什么特点?

生:荷叶很绿,书上说“碧绿”。

师:碧绿就是绿得——

生:绿得像碧玉一样,青绿颜色。

师:短短一句话,不仅写出了荷叶数量多,颜色美,并巧用比喻写法,(板书:像)写出了荷叶的形态美,多么生动的语言呀!我们一起想着画面,轻轻地读一读。

3.赏荷花,细品文字

师:(出示: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读读这一句,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仿佛看到荷花顶开挨挨挤挤的荷叶,用力地从荷花池中钻出来。

生:我看到荷花很快地从荷花池中冒出来。

师:荷花使劲地冒出来,想要干什么呀?

生:荷花冒出来,想要看看外面的美景。

生:荷花冒出来,想让大家看看自己的美丽。

师:想展示自己的美丽,带着满心的喜悦和期待出来的呀,请你读。

生:荷花冒出来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生读)

师:听出来了,荷花是充满了快乐地出来的。同学们,你们看,一个“冒”字把荷花写活了,多么传神。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一下。(生齐读)

师:“冒”出来的白荷花,有哪几种形态?

(生交流三种形态,出示三幅图并引导学生寻找对应的文字)

师: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荷花刚刚开放?

生:“才”“两三片”让我觉得荷花刚开。

师:你看,短短一句话,用词多么准确与洗练。(生读)

师:全开的荷花什么地方吸引了你?

生:我喜欢它嫩黄色的小莲蓬,嫩黄色让我感觉莲蓬很可爱。

师:洁白的花瓣衬托着嫩黄的小莲蓬,多美!正是这种淡雅的色彩造就了荷花超凡脱俗的美。

师:写花骨朵儿的句子,哪些词让你欣赏,为什么?

生:饱胀。

师:“饱胀”意思懂吗?

生:就是吃得很饱,都发胀了,我觉得让我感受到花骨朵儿鼓鼓的。

师:它正积蓄着力量,准备开出最美丽的花朵,这就叫含苞欲放。(出示:“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4.聚焦语言方式

师:作者连用三个“有的”写出了白荷花三种不同的形态,非常精彩。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一下这种表达方式。(生齐读)

师:你从这样的语言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了呢?

生:我感受到作者很喜爱荷花。

师:(板书:喜爱)让我们把这份喜爱之情和这美妙的语言悄悄珍藏在脑海中吧。(指导试背这一段)

三、欣赏画面,学用文字,赞荷花之美

师:(多媒体映示的荷花形态)你看到了荷花的哪些姿势呢?

生:我看到了立着的荷花。它亭亭玉立在湖中,好像在观赏美景。

师:还看到了哪些姿势的荷花?

生:我看到有的荷花躲在荷叶下,好像怕太阳晒黑了自己。

生:我觉得荷花躲在荷叶下,像在捉迷藏。

生:我看到两朵荷花挨在一起,像两个好兄弟在聊天。

……

师: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你能学着书上第2自然段的方法,也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把荷花这几种姿势写得具体、形象些吗?(出示: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有的,有的……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生练习后交流)

生: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亭亭玉立,像在欣赏天上的白云。有的躲在荷叶下,像在乘凉。有的两朵紧挨在一起,像两个好兄弟在聊天……香气轻轻地飘散着。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

师:真是千姿百态。难怪作者这样说——如果把眼前的(生接读)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真了不起。

师:这是作者对美丽的大自然发出的由衷赞叹呀!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的画面,也来由衷地赞叹吧!(生齐读)

四、入境诵读,想象中丰富情趣,品快乐之情

师:(播放音乐,渲染情境)看着,看着,作者深深地沉浸在这美丽的画面中,看着,看着,他忽然产生了美妙的感受——

生: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师:荷花,你站在阳光里感觉——

生:我感觉非常温暖、舒服。

师:一切多么美好。一阵微风吹来——

生:(生接读)一阵微风吹来……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师:美丽的荷花,你和伙伴们一起在风中舞蹈,你的心情如何?

生:我感觉非常快乐、很温馨。

师:随风而舞,舞出的是自由,感觉真是美妙。过了一会儿,风渐渐地小了,风慢慢地停了——

生:(接读)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师:静静地享受这美妙的清晨,这时,好朋友来了——

生:(齐读)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师:多么有趣呀!除了蜻蜓、小鱼,还可能会有哪些朋友来与你聊天?

生:小青蛙会过来和我聊天,告诉我昨晚捉害虫的事。

生:小蜜蜂飞过来,告诉我劳动最快乐。

生:小鸟飞过来,告诉我这儿的景色真是美丽极了。

生:蝴蝶飞过来,为我表演了精彩的舞蹈。

师:头顶上有阳光沐浴,脚下有池水荡漾,身边有朋友细语,多么温馨,多么舒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份和谐与美好!(生配乐齐读)

师:过了好一会儿——

生:(齐接)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师:你们说说,看荷花的怎么会变成一朵荷花呢?

生:因为荷花太美了,作者看得太入神了。

生:因为景色好看,作者沉醉了,所以才这样想象的。

师:是呀,面对这一池美不胜收的荷花,怎能不让人浮想联翩,让人陶醉其中?(板书:想象)

师:同学们,我们读着课文,读着这样优美的、有趣的语言,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

生:作者非常热爱荷花。

生:作者觉得很快乐。

生:作者觉得很温馨,很舒服。(板书:热爱、快乐等)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

师:其实叶爷爷眼里、心里,带给他快乐,让他喜爱的不仅仅是荷花,还有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他还这样写道——

(出示:有一天早上,在学校里看牵牛花,朵朵都有饭碗大,那紫色鲜明极了,镶上一道白边儿,更显得好看。我看得出了神,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牵牛花,朝着可爱的阳光,仰起圆圆的笑脸。

还有一回,在公园里看金鱼,看得出了神,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条金鱼。胸鳍像小扇子,轻轻地搧着,大尾巴比绸子还要柔软,慢慢地摆动。水里没有一点儿声音,静极了,静极了……——叶圣陶《诗的材料》)(师生合作配乐朗读)

2.小结:回归“情感”与“语言”

师:在叶爷爷眼里,一草一花,一鸟一虫都是美好的,他对它们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所以他的笔尖才会流淌出这种美的语言。

3.布置作业

师:好的语言需要积累,老师给大家布置作业,课后让我们把这篇文章背下来。另外,让我们也来观察一下大自然里的一花一草,记录下你对它们的感情。

篇5:《荷花》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组莫言

教学目标:1、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收集、了解有关描写荷花、荷叶的文字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你画面!

师: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我,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画面?

生:听了刚才的音乐,我好象看见一个仙女在亭子里弹琴,亭子旁边是满池的荷花!

生:我好象看见有一大池荷花在随风飘舞!

生:我仿佛就在荷花池里采荷花!

……

师: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描写、喜爱的对象。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人们之所以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

(板书课题:21、荷花,齐读课题)

师:想看看荷花吗?

生:(齐答)想!

师:那就跟着我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不过,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荷花时,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和你身边的伙伴交流、议论。

(课件播放荷花录象,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在观看时指指点点,交流议论,当不同的荷花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惊喜地叫起来,都急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与老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师: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给你们带来美的享受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好了,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吗?

生:亭亭玉立的荷花!

生:千姿百态的荷花!

生:洁白无暇的荷花!

生:冰清玉洁的荷花!

生:含苞欲放的荷花!

生:翩翩起舞的荷花!

生:争奇斗妍的荷花!

生:相看两不厌的荷花!

……

师:你说得太好了,相看两不厌,只有白荷花!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老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师:刚才同学们学的很认真,我为你们认真的态度而鼓掌!这么多人想说呀,我可不急着听,我觉得好的东西应该在第一时间让好朋友与我分享,赶快找到你的朋友,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他听,告诉他你的感受,在他分享你的快乐的同时你也可以分享他的快乐,这样你就收获了双份的快乐!

(学生下位寻找自己的好朋友,互读课文,互说感受)

师:和朋友在一起总是很快乐的,能把你的快乐让我们一同分享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读给我们听一听,把你的感受告诉我们!

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荷叶挨挨挤挤的,象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表现了荷叶很多,“碧绿”不是一般的绿,是比绿色还要绿,说明荷叶颜色很美,“大圆盘”是写荷叶形状象个圆盘,而且很大,也很美。

师:你真会读书,体会得很好,也很会说话!还有哪位同学也喜欢这一句的,也来读一读!

生:我也觉得这一句写得最美!(生读)

生:老师,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我很喜欢小莲蓬,所以我觉得很美!

生:我也喜欢这一句!(读)我喜欢吃莲蓬,所以我喜欢!

生:我也喜欢!(读)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喜欢“嫩黄色”这种颜色,说不清楚,反正我喜欢!

师: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理由!

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似乎马上要破裂似的。”我很喜欢那种饱胀得要破裂的感觉!

师:你的感觉就是最美的!

生:我也喜欢这一句!(读)这一句是写荷花含苞欲放,所以我喜欢!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谈到的其实是荷花的不同姿态,课文中一共描写了哪些姿态?找到读一读!

(生自由读书)

师: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

生:我能想象到荷花从荷叶中长出来,歪着脑袋的样子!

师:你能模仿一下吗?

生模仿,其他学生都笑了!

生:我还知道荷花翘着嘴巴的样子!

师:你能学学吗?

生做翘嘴巴的样子,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

师:荷花的姿态这么多,多美呀!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体会到荷花的美?

生:我还能想象荷花的姿态!(又一阵笑声)荷花的花瓣都张开了,就象一张花瓣床,小莲蓬就象个调皮的孩子,在床上玩耍!

师:你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真佩服你!还有你觉得能体现荷花美的句子吗?

生:我也想象到荷花的一种姿态!(笑声)好多荷花挨挨挤挤的靠在一起跳舞!

师:你的想象很美!还有能体现荷花美的句子吗?

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很美,好象荷花……荷花……

师:你说不清楚了,是吗?不要紧,说不清楚是很正常的,你能体会到“冒”字很美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师:我也觉得这个冒字用得特别美,同学们,请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想想,怎样的长才能叫“冒”呢?

生:使劲地长!

师:那你能读出使劲的感觉吗?

生:能!(读)

师:你还觉得怎样的长叫“冒”?

生:快速地长!

师:那你能读出快速的感觉吗?

生读。

生:老师,我觉得黄爽同学读得还不够快速!

师:好样的,那你来读读!让我们感受一下快速是怎样的感觉!

生读。

师:果然快!同学们,如果这篇文章让你来写,你准备在这里用什么字呢?

生:我可以用“跳”!

师:(竖大拇指)把“跳”字带到原句中读一遍!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跳出来!

生:我可以用“探”!

师:带到句子中读!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探出来!

生:我想用“蹦”!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蹦出来!

生:我用“伸”!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伸出来!

生:老师,我用的是“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钻出来!

师:好一个“跳出来”、“探出来”、“蹦出来”、“钻出来”!同学们,我要为你们喝彩,我想如果今天叶圣陶爷爷也在现场的话,他也一定会你们而骄傲的!

师:(课件展示荷花图片)同学们,这就是从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荷花,你们想想看,这些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是想干什么?

生:荷花想到外面来透透气!

生:她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

生:她想让人们都来观赏她!

生:她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欣赏她的美丽!

师: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机勃勃,让咱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

(师生齐读第二段)

师:荷花的形象是那么美丽动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幽淡迷人,荷花的魅力是那么令人难忘,于是,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

生:叶圣陶!

师:再想想?

生:(恍然大悟)大自然!

师:真聪明!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

(有感情朗读第三段)

(在学生结束读书后,教师立即播放音乐,配乐范读第四自然段)

师:美吗?喜欢吗?想读吗?那就美美的读吧,可爱的荷花仙子们!”

(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谁来做我们第一朵荷花!

生:(自己站起来)我做第一朵荷花!

师:你真勇敢!我为你配上音乐吧!其他同学,你可以和她一起舞蹈、飞翔、游动。

生读,学生跟随着进行即兴表演,有的学蜻蜓飞,有的学小鱼游,有的翩翩起舞!

师:第二朵、第三朵在哪里?

生:(很多学生一起站起来)在这里!

师:哇!这么多荷花!好吧,你们就都做荷花吧!

站着的学生边做动作边读书!坐着的同学也跟着表演!

师:还有更多的荷花吗?

(几乎全班站起来)

师:这一次,让我们闭上眼睛,静静地、静静地,用心灵去看、去听、去感受荷花荷花的世界吧!

学生轻轻闭上眼睛,教师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由想象,教室里显得很安静!直到音乐结束!

师:你们看到了吗?听到了吗?

生:(齐答)看到了,听到了!

师: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我!

生:我看到了我们就是荷花,在荷花池里跳舞!

生:我看到了荷花在阳光下翩翩起舞,非常好看!

生:我看到蜻蜓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

生:我看到小鱼从我的脚下游过!

生:我看到了王老师在荷花池边给我们上课!

师:你真会想!听到什么呢?

生:我听到有人在荷花池边弹古筝!

生:我听到蜻蜓在对我说,早上空气真好,飞来飞去真快乐!

生:我听到小鱼在对我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美梦,你想知道我做的什么梦吗?

生:我好象还听到青蛙在叫!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叫我佩服!这么美的画卷,这么美的文字我们真应该把它记下来!你们觉得呢?

生:我已经会背了!

师:再练习一下,等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背得好!

生练习背诵!

师:谁先背?

生争着都站起来!

师:你们都想背呀?那就满足你们,一起背吧!

生一起背诵第四自然段!

师: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你们就背得这么好!表扬表扬自己!

师: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吧!边看边想,大自然不用笔、不用纸,就给我们描绘出这么美丽的画卷,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荷花或歌颂大自然!

(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

生:我想说,荷花!你美丽动人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生:我打算这样赞美荷花:荷花你真迷人呀!

生:我想对大自然说,你太了不起了,你再多给我们创造美丽的荷花吧!

生:我做了一首诗来赞美荷花!

师:来,念给我们听听!

生:荷花!西瓜熟时荷满池,荷花荷叶龙凤配……(教室里一阵哄笑)

师:你在我心中一直就是一个诗人,现在多学习,多积累,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诗人!

(还有很多学生想说)

师:我知道同学们还有好多话要对荷花、对大自然讲,这样吧,下课后,把你要说的话,写成信寄给荷花姐姐,寄给大自然,好吗?

生:(激动)好!

师: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神奇的,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吧,这样大自然才会善待我们人类!也让我们热爱生活吧,热爱生活的人,她的人生将是美丽而精彩的!

师:这节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精彩合作!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课都能这么愉快!下课!

篇6:《荷花》教学实录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苏同庆

授课人:苏同庆

授课班级:04-10班

授课时间:/4/1

教学课题:作文研究

教学目的和要求:1、初步感受高考满分作文并得到启发。

2、学习其长处并在写作实践中予以尝试。

教学重点与难点:1、优美的语言,丰富的内容。

2、[晰的层次,严谨的结构。

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 导入新课:(3分钟)

我们时常感到作文难写,苦于如何开头,苦于安排结构,更苦于没有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材料。今天我们试图通过两篇高考满分作文给同学们以启发,希望这节课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 展示并快速阅读下面两篇作文:(15分钟)

⑴《蝶的翅膀、鱼的眼泪、其他》

⑵《列车、茶、春花》

三、 学生讨论,征求学生意见。(10分钟)

四、 教师归纳总结:(5分钟)

(一)、《蝶的翅膀、鱼的眼泪、其他》

①含英咀华:生命的光华历经苦难,破茧而出是一种美丽,是艰辛的过程。本文“蝶的翅膀鱼的泪光其他”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作者很巧妙的组合一体,通篇比喻和象征,揭示了自然和人类共同的规律,一切事物生命都有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苦难是打开生命之门的钥匙,任何人都不可违背。文章不说教育,但整篇全在论述教育,蕴藉丰厚又不失灵动。

②点评①文题含蓄,本篇写成长的经历和生命的含义。

②“谁不”排比铺陈对美好的向往。

③“然而”起转折,“自由与美丽”还需“体格”,暗含成长的条件。

④“善意的摧残”似矛盾,暗指教育不当!

⑤我的向往,是自由的选择。

⑥失去了“浩瀚宽广的海洋”就失去了生命和自由。

⑦“是风景线,还是囚笼呢”选择疑问,是人反省。

⑧结构转入下文,自如。勾连人生,本意就在此。

⑨生命和灵魂不在残缺,是呼号更是警策。

(二)、《列车、茶、春花》

①含英咀华:本文立意新颖,文题和与挫折,痛苦有什么关联呢?高考像呼啸而驰的列车,“我”紧紧抓住列车的边缘,车在奔驰,“我”在痛苦。“我绝不坐以待毙”,于是,我赶上了列车;人生如茶,在沸水中沉浮,但却那样“从容”,宛如生命;一朵春花虽会枯萎,但春天会永恒地留在你的心里。三个部分,三个比喻,看似松散,但却一丝串连,即“用最坦然的中的一切倾轧,绝不放大痛苦,夸大挫折”。文章具有很强的整体感。形散而神不散,微微的议论串起华美的描写,抒发坦荡之情。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新颖的构思,不凡的想象力,一览无遗。

②点评:①文题多概念并列,是内容的切合。引子为全文之魂,总摄下文。

②高考也象列车,比喻恰当。暗含痛苦的抉择。

③直接写自己的心理感受,绘声绘色,

④写自己的恐惧心理,以为所经历。

⑤层次小结:放大痛苦无异于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⑥涩中带甘,余香满口,人生就是如此。

⑦人生犹如品茶,享受过程,不甘痛苦。

⑧春是暗喻,人生的春天就在身边,情感升华!

五、 布置话题作文:

种子发芽需要等待,幼苗出土需要等待,花蕾绽放需要等待,果实成熟需要等待。孩子长大需要等待,冬去春来需要等待……等待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尽管诗人高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有些事还是急不得……

--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1蝶的翅膀鱼的泪光其他

蝶的翅膀

我在黑暗里旋转在花香中呓语,只等那个美丽的梦绽放在阳光里。

祖辈们留下千年的企盼:传承美的精魂,在美与这世界相融之前,我们黑暗中呼吸激越与执着。黑暗的载体是造物主用失败、痛苦、迷惘编织茧。

愿沿一路溪流翩翩起舞,撩起归浣女的情思?谁不愿越着坎坎伐檀声,流连于江南烟雨里?谁不愿……

然而我们明白,脆弱的翅膀经受不住风雨,只有在孤独、寒冷、黑暗中造就的凝着自由与美丽的体格,才能让我尽情挥洒自由与美丽。

不要善意地用您的剪刀剪开我的茧,帮我挥去那些生命中的苦难,请不要!过早地让我闻到花香不是对我真正的关爱,而是一种善意的摧残--我地在阳光下萎缩,化作一片枯叶,融入泥土……

有我。就让我自己面对苦难。

鱼的泪光

我向往地平线尽头那一泓清泉,那里系着我勇敢的的梦;我渴望融入浩瀚宽广的海洋,把心变成蓝色;我想静静地在清流明净的湖水里遨游,身上不染一丝纤尘……

昂起头,眼光中的不屈不挠的棱角已残破不堪,我奋力冲去,一个华丽得让人感觉不到一丝阴森与狰狞的玻璃罩把我搂住,搂得生疼。

于是闭了眼,任身上的鳞无力地飘飞。

残阳如血,我看到周遭的东西一片狼藉,我的梦,我的心,我的泪滴。

也许,这玻璃笼住的世界很安全很温暖,不会有暴风雨侵袭,不会有雷电肆虐,可这于人生而言,究竟是风景线,还是囚笼呢?

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

其他

岁月的潮水汹涌着,把历史的血腥与人性的脆弱漂白成永远,在这永远里,涵混着太多的迷惘与痴迷,智慧与清远。

怎样让这“永远“变得明流晶莹?怎样让蝶儿轻盈地吞吐芬芳,鱼儿自由地诠释生命呢?你听--

让每一个生命都经历他应当经受的苦难,让每一个灵魂都在不断残缺中变得完美吧--呵护,有时其实是一处善意的摧残。

2列车茶春花

引:人生之路是自己的,没有谁能帮我走下去,但,我,用不着回去战战兢兢地生怕影子的黑暗吞没了太阳明亮的光线,人生之中有那么一次面对朝阳也是荣耀。①

列车

羚羊奔跑时如闪电划过夜空,也似一张急驰的赛车;流水奔腾而下时像千军万马咆哮而过,也像一张从不停息的赛车;时间如白驹过隙,兔走鸟飞,也像一张从不等人的赛车。而高考也像一张车,不同的是它是列车,载着各个奔向不同方向的人,呼啸而过。

我便是列车上的一个乘客。我使尽了浑身的.力气,紧紧抓住车的边缘,害怕被凹凸不平的路和列车忽快忽慢的速度甩出车厢。偶尔也会花点心思在路旁美好的色上,看那儿风飞缱绻,云卷缠绵,姣花弄影,碧柳摇青,暖风熏人欲醉,媚日和煦暖身……正当我沉湎于前所未有的景致时,脚下一阵猛烈的摇动,一阵临空的逍遥,背上椎心的疼痛--我掉下了列车!

天啊!这是怎样的恐惧!路上满是突起的峭石,齐我身高的荆棘,原先蜂飞蝶舞的景致荡然无存!我胆怯了,开始了消沉,绝望:万一天下起大雨我该怎么办?万一还有不绝于耳的嘲笑声怎么办?万一我被荆棘刺得遍体鳞伤怎么办?万一我的鞋子丢了怎么办……如果那样的话我会脚底磨起血泡,用尽所有的力气,禁不住别人无情的嘲笑,然后倒下,甚至--死去!

不!我绝不坐以待毙!

于是发足狂奔,我发现我赶上了列车!

原来把摔下列车放大为死亡(或其他)的人无异于庸人自扰,杞人忧天。

看那点点的茶叶在滚烫的火中舒展嫩蕊,上下浮沉,自有一种从容而不急趋,审慎而不狂躁,安静却不沉沦的积极。撮上一小口,立刻暖彻心肺,流经血脉,舌底生津,涩中带甘,余香满口。⑥

人生又何不似这茶?一次又一次地被沸水冲起来,水冻后又跌落杯底,这样浮了又沉,沉了又浮,直到最后仍散发着生命的脉脉清香。若是害怕沸水烫碎了心,烫失了生命,那么清香也会随风逝去……生命便应该像茶一样从容,不为成功沾沾自喜,更不会遭受挫折而担惊受怕,用最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一切的倾轧,绝不放大痛苦,夸大挫折。

春花(尾声)

也许冬天的冰雪会覆满我的心,也许我走不出痛苦的心境,于是我会放一把火,烧尽冰雪,烧出另一个春天。

当花铺满大地时,我摘下了一朵,可它却枯萎了!

“春,你会枯萎吗?”我胆颤地问。

篇7:《荷花》教学实录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宋代苏轼说过: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今天我们就扣住读和思两个字来合作学习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板书)标题是作者与读者的第一接触点,面对散步这两个字,大家的头脑里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呢?好,有的同学说:都有谁在散步?在哪里散步?还有同学说在什么时候散步?散步时可能会出现什么波折?为什么要去散步?同学们,大家看了课题,可能还会产生一些猜想,这篇课文大概会写些什么呢?有同学说:可能写一对恋人在散步时畅想美好的未来.还有同学说可能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回忆跟好朋友在一起散步.还有个同学说课文可能是想通过散步来表达某种思想情感.同学们讲得很好,都开动了脑筋,进行了思维体操.你们的猜想不一定是确切的,但是合理的.这对培养同学们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有好处.以后看到文章的提目,读课文之前就可以进行一番想象.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和猜想大声的、自由地朗读.碰上拦路虎呢,同桌或者前后桌之间合作把它解决掉.

大家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后,有什么想说的吗?有同学说原来这是一家四口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里散步.那老师追问了:他们为什么去散步呢?是因为我的母亲老了,应该出来多走走.还有吗?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下,两个思想进行碰撞一下。我觉得我年老的母亲应该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去体验生命的乐趣。老师问了,文章中四个人都是什么关系?祖孙三代.他们都是些什么关系?从他们身上,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种情感.大家一起回答:亲情.(板书)

请大家再一次读课文,找出体现亲情的句子,还请同学们积累些让你感动的句子.如课文的`第二段.写母子情深.第五段,写一家人天伦之乐.我们都笑了,这是什么笑.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一段的第一句重复写了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这对表现亲情可有什么关系?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表面上写几个人在散步?这样的顺序是不是我精心安排的?大家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写亲情的还有第六段第七第八段都有.综合同学们的回答,面对这些亲情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概括.(妻贤子教、天伦之乐、尊老爱幼)(板书).齐读第六段,你觉得课文中谁最听话.为什么?这里的听话包含了什么?要你说说,你看这一家子四口人中,谁的权力最大,谁有真正的决定权?当然,这仅仅是听话吗?它其实包含着谦让、亲情、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结合多媒体进行推进。

(1)“我”听母亲的:

(2)母亲听孙儿的:

(3)妻子听“我“的:

(4)儿子听“我”的:

那么究竟听谁的呢?--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同学们的回答都很到位,也很精彩.

同学们,有人说,语文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忘俗.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色彩绚丽的花园,让人流连忘返.为什么我们的语文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因为我们的语言丰富多彩,我们的语言富有表现力.

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好,现在请同学们再一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进行寻美活动.请从课文中找出你觉得美的语句,思考一下它为什么美并把他背下来.一句可以,两句也可以,三句更好,四句更妙.

经过同学们的回答,我觉得同学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很出色,以后就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现在请同学们认真思考,把刚才感性的美的词句上升到理性的四人小组探讨,语言品味可有它内在的规律性.

好,经过同学们的合作探讨后的发言,老师把本文语言特点归纳为精选词语(例如),大词小用,优美的自然景色色.句式的错落有致,生动的细节描写.在这节课将近尾声时,你觉得这篇文章最能打动你的心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篇8:《荷花》教学实录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引出问题, 激发实践需要

(课件展示台湾风光图片:台湾故宫、镇宫大白菜、101大楼、阿里山、日月潭)

师:没有去过台湾的同学请举手。

师:想去吗?我刚刚去过台湾, 去之前我到新华书店买了本书《畅游台湾》, 里面这样介绍台湾。 (课件出示:台湾本岛南北纵长395千米, 东西宽度最大144千米, 海岸线长约1139千米) 看了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1:台湾有多大?

生2:台湾是什么形状?

生3:台湾这么辽阔, 人口可以住多少?

师:是呀, 我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 刚才有同学提出台湾长什么样? (板书) 就看这三个数据, 你能不能说一说台湾长什么样子?

生:我觉得台湾有可能特别长, 因为南北纵长有395千米, 东西宽度最大只有144千米, 长长瘦瘦的, 像一条带子一样。

师:嗯, 肯定不是圆, 如果是圆, 南北长东西宽应该一样。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我觉得应该是椭圆形的。

师:能不能用这三个数据来说明。还是觉着这数据不够明确, 怎么去处理, 有些困难?这三个数据是395千米、144千米和1139千米【板书: (400+150) ×2=1100 (千米) 】。这是我当时看到这三个数据后, 写下来的式子。你看了这个式子有什么想法?

生:因为纵长395千米和宽度144千米, 好像是在求长方形的周长。

师:哦!长加宽的和乘2, 想一想, 台湾可能长什么样?

生:长方形。

师:在这一式子里, 我们把395看成400, 把144看作150, 这样估算出来的1100千米应该比台湾实际的周长要……

生:要多了。

师:对!台湾的海岸线实际上就是它的周长。

师:现在你再来说说台湾长什么样?

生:我觉着台湾它不是一个规则的图形。只是在原来长方形的基础上多一些。

生:它可能不是一个规则的长方形。

师:它不是一个规则的长方形。

生:多一些坑坑洼洼, 弯弯曲曲。

【赏析】对于台湾, 绝大部分学生听说过甚至去过, 但对于台湾岛的形状却都不太清楚。华老师恰当选择有关台湾的风光图片和数据, 引导学生提出了“台湾有多大?”“台湾是什么形状?”“台湾这么辽阔, 人口可以住多少?”等问题, 让问题生成于学习材料,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需求, 学生有了“长长瘦瘦的, 像一条带子一样。”“是椭圆形的。”“不是一个规则的长方形。”“ (周边) 多一些坑坑洼洼, 弯弯曲曲”等初步感觉。在此也综合运用了周长的知识和估算的技能, 迈出了数形结合的第一步, 可谓是亮点初闪。

二、四画台湾, 实现数形结合

(一) 一画台湾, 初成雏形

师:如果我们要画一个台湾长什么样?你想怎么画?

生:先画一个长方形。

师:画多大的一个长方形?长画4厘米宽画1.5厘米, 或者长画8厘米宽画3厘米。想一想, 你想怎么画。

师:现在请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师:下面请金昊辰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见图1)

生:我觉着这个图形非常不规则。

师: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我觉得台湾长得就这样。因为不是比长方形的周长还多了一些吗?

生:我觉得他画错了, 宽度144千米, 说明不应超过150千米。

师:刚才我们六 (5) 班同学评价同学作品的时候非常好。先肯定作品的优点, 再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下面我们请方格同学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哪位同学来评价这幅作品? (见图2)

生:感觉这样的弯曲比原来的还要短,

师:为什么说短了?能不能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生:因为斜的边比这两条边要短些。

师:为什么说短了?

生:因为斜边的边应该比这两条线要短些。

师:这好像是没学过数学的人讲的话。

生:以前学过, 现在忘了。

师:哈哈!非常诚实的孩子。谁能帮她解释?

生:实际周长要比长方形周长长, 而椭圆的周长要比长方形周长短, 椭圆应该有许多弯曲, 所以不对。

师:你说得很对, 但是你没有回答刚才男生的话题, 为什么弯曲的一定要比两条边短些?

生:其实我原先想改的, 但是黑笔改不了。就拿这条斜边来说, 可以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直角三角形, 而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要大于斜边的长度,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要大于椭圆的周长。 (掌声响起)

师:孩子们, 你们慢了, 掌声早该响起, 人家方格同学自己画的, 自己反思。刚才她用上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生: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下面请周亦飏展示作品 (见图3) , 看了周亦飏的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生:有点长了。

师:先别说人家不好的地方, 说说好的。你看作品南北纵长, 东西宽度都符合要求, 她画的海岸线长度肯定要比长方形周长长, 不过是不是太长了些。孩子们, 通过刚才这么一交流, 我们要在长方形中画出台湾什么样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可不是随便画的, 应该有思考。画的时候必须注意什么?

生:南北、东西线不能超出长方形。

生:台湾的弧线不能太多, 也不能太少, 要控制好。

(二) 二画台湾, 画出数感

师:好!现在就请你在第2个长方形中, 再画一个台湾的样子, 这次争取能把你对数的感觉画出来。

学生尝试画图, 同桌交流后集中反馈。

师:下面请朱晨乐同学来展示作品 (见图4) , 现在看了她的作品, 我觉得不能只看一幅, 应该先看刚开始的一幅, 再看现在画的一幅, 觉得怎么样?

生:有进步!

师:对, 老师也觉得进步很明显, 刚刚我们展示的一些不完善的作品, 其实每一个不完善的作品都是一个提示或指引, 让我们前进一步。刚才有同学问台湾的面积多大 (课件出示:面积约为3.6万平方千米) , 看完这条信息, 你想到什么?

师:有同学在说400×150=60000平方千米 (板书) 刚才台湾的面积是多少? (3.6万平方千米) 而我们算出来是6万平方千米, 你想到了什么?

生:台湾有很多地方不是凸出来的而是凹进去的。

师:是不是这么一想, 台湾原来长得很瘦小, 不是很饱满。台湾的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

生1:大约二分之一左右。

生2:五分之三。

(三) 三画台湾, 提高要求

师:对, 或者说大约60%。是不是现在又想画了, 琢磨一下怎么画, 在第3个长方形中画出台湾的样子。

师:我发现有同学没有动笔, 而是在思考, 非常好。刚才我们有体验了, 台湾的样子那不是随便就能画的。

师:现在我们还是很期待着来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我们先来看金乐的作品 (见图5) , 看了金乐的作品, 有什么想说的?

生1:南北距离没到400千米, 看起来面积像五分之三, 但长度不够, 画得不对。

生2:这椭圆的周长明显要比长方形小。

师:考虑周长短了, 现在请金乐自己来说说, 刚才你考虑了什么?没考虑什么?

生:我只考虑了面积, 没有考虑周长和南北长度。

师:我们再来看看吴帆的作品。 (见图6)

师:我知道你们笑什么了, 是台湾长得吓人了。谁来评价吴帆同学的作品。

生:画得挺好的

师:是不是发现吴帆考虑挺周到的, 考虑了好几个地方?

生:南北、东西长度, 周长、面积都考虑了。

师:哎, 我发现他南北还留了一点, 挺细致的孩子。只是好像周长稍微长了些。

(四) 四画台湾, 接近真实

师:如果让同学们再画一个, 这次你觉得要考虑哪些方面的问题?

学生第四次画台湾。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吴帆同学的作品 (见图7) , 感觉现在怎么样?南北?东西?周长?面积?想不想知道台湾究竟长什么样?

生:想。

师: (出示图8) 是不是觉得很像?孩子们看着自己画的台湾的样子, 然后比较台湾实际的样子。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做事情往往不会一步到位, 只要不断调整, 就会走向完美。

【赏析】华老师在课上为学生提供简单又合适的学习材料——4厘米长、1.5厘米宽的长方形, 让学生在长方形里面四画台湾岛, 整个师生互动过程亮点纷呈。

一是学生尝试在先, 展示师生评价在后。每一次画台湾, 华老师总是让全体学生先在练习纸上, 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材料和前一阶段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尝试着画, 并重点展示了7位学生真实的学习结果, 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 接着让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 学生有了自主实践过程的真实体验, 能自然而然地说出对同伴或自己的作品的感觉, 并不断地修正, 使画出的图形越来越接近真实的台湾岛的样子, 而教师则在一旁巧妙点拨。整个过程, 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正确的师生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是教师逐步提高要求, 提供必要数据, 实现数形结合。二画台湾以后, 华老师补充出示了台湾的面积, 并提问“看完这条信息, 你想到什么?”在有学生说出400×150=60000 (平方千米) 时, 华老师又问:“刚才台湾的面积是多少? (3.6万平方千米) 而我们算出来的是6万平方千米, 你想到了什么?”在学生思维的关键节点上, 教师总是不失时机地提问、追问和提供数学信息, 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比较完满地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是学生通过反思修正, 台湾形状越来越逼真。在每一次学生画台湾后, 华老师都会为学生提供自主反思的机会。如一画台湾后, 华老师提出:“为什么弯曲的一定要比两条边短些?”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 学生自主整理、唤醒旧知, 运用到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要大于斜边的长度”的相关知识。又如二画台湾后, 华老师运用对比, 引导学生反思:“下面请朱晨乐同学来展示作品, 现在看了她的作品, 我觉得不能只看一幅, 应该先看刚开始的一幅, 再看现在画的一幅, 觉得怎么样?”“现在请金乐自己来说说, 刚才你考虑了什么?没考虑什么?”一个个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纵横对比、评价修正, 对台湾岛长什么样的概念由模糊逐渐清晰, 数感——长方形周长、面积数据在具体情境中的感觉, 也越来越明确, 数学活动经验不断丰富, 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特点随之凸显。

三、画后提炼, 提炼思想方法

(多媒体讲述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哲学家穆尔、罗素、维特根斯坦的小故事)

师:你能发现什么问题吗?

生1:考虑事情的时候要周到。

生2:做一切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

生3:凡事都要递进, 多考虑一些因素。

生4:不只是脑子里想, 还要去实践。

师:是不是周长一定的情况下, 面积可大可小?一个图形的周长、面积确定后, 它的形状确定了吗?也就是根据刚才的四个数据, 是不是一定能画出台湾的样子?

众生摇头。

师:为什么?能不能举例子说一说? (课件出示图9)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齐: (指 (1) ) 面积变了, 周长不变; (指 (2) ) 面积不变, 周长变了; (指 (3) ) 面积一样, 周长一样, 形状不一样。

师:其实这种方法就是——举个反例。说明一个图形的面积和周长确定后, 它的形状是不确定的, 那也就是说, 根据刚才的四个数据, 是不是一定能够画出台湾的样子?

生:不一定。

师:对, 只是可能画出台湾的样子。是不是还有其他问题?既然我们发现台湾长得什么样, 台湾的面积不是长乘宽, 那么台湾的面积又是怎么得到的呢?地球上的台湾又是怎么变成地图上的台湾的呢?是不是还有很多很多问题?送你一句话:发现问题即是收获。

【赏析】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在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观察、积累、分析、反思, 使“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成为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的互动过程。华老师不是为了画台湾而画台湾, 而是在学生四画台湾, 积累了基本活动经验的基础上, 引领学生通过倾听科学家的小故事、观察方格图周长、面积的变化等学习材料, 把四画台湾的实践经历与感悟进行数学化抽象, 及时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由于教师的材料合适、点拨及时, 学生果然有了“做一切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只是脑子里想, 还要去实践。”等真实又贴切的感悟, 学生的思考水到渠成、渐入佳境!华老师又以“发现问题即是收获”的经典语句结束全课, 升华思想。

上一篇:喀拉苏乡中心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总结下一篇:真小组分配任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