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2024-05-19

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共8篇)

篇1: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推荐]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目前世界经济正在进行新一轮结构调整,国内市场也已超越了短缺经济时代,我们必须抓住时机,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

我区正以工业化为主导,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大力培育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支柱

产业。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发展不动摇,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动摇,加快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坚定不移地走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之路。

一、工业总体发展要求:做优精细化工业;做强机械制造业;做大医药制造业;做好农村产品加工业。今年全区工业经济工作主要立足于把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加快发展,积累发展后劲创造物质基础;着力进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优化经济结构,为支柱产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迅速成长创造条件;强力推进制度创新,为优强企业融入国际经济环境、增强核心实力,为“专、精、特、新”小企业群体的快速发展创造体制前提;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各改革,解决国有老企业长期形成的历史包袱和深层次问题,确保社会稳定;转变职能,改善作风,强化经济运行的规划、调控、指导和服务,为经济发展创造宽松条件,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力争发展速度处于全市领先地位。

二、工业经济发展思路:

1、坚定不移地以工业经济发展为主导,认真组织好“工业突破”重点工作,以岩寺城区为中心进行工业区域规划布局,以现有骨干工业企业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主线,坚持支柱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促进小型科技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工艺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形成徽州工业特色。

2、坚持促进现有骨干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鼓励各行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机械、化工专业化生产优势项目,创建小型专业化加工企业群体,增强岩寺区域生产经济社会化协作能力,加快医药工业项目和永佳高科技园区项目实施进度。

3、坚持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合理布局企业群落,加大土地综合利用力度和市政配套投入力度,提高市政公共设施利用效率;加快新形势下工业园区鼓励政策的研究制定和顺利实施,不断壮大园区工业综合能力,积极探索工业园区建设与管理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区功能。

4、坚持抓大扶强,积极应对“入世”影响,大力拓宽国内外市场,努力创造机械专业化加工产品和精化高科技产品的竞争优势,尽快扶持一批产业规模目标亿元、五千万元的企业。

5、坚持以企业改革为手段,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企业经营机制。积极稳妥地进行国有城乡集体企业改革,盘活闲置资产,妥善安置职工,努力实现下岗和富余人员就业和再就业目标;继续引导改制企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各项制度建设,规范企业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障,保持社会保障良好态势。

6、坚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化工业企业安全卫生和环保管理。坚决实施项目建设的“三同时”制度,保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贯彻落实,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采取积极措施,实现工业经济的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

三、工业经济工作的具体措施

1、开展工业企业调查,立好骨干甲队排定成长乙队,做好“财源扩展年”活动宣传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工作,突出“徽州区根本出路在于工业”的主导战略的现实地位,全区上下共同营造工业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2、完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成立园区管理机械,创新管理机制。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出台园区发展政策,促进工业园区成为面向江浙沪地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认真研究解决建设项目环境条件突出存在的问题,巩固和完善一站式服务,积极做取投诉有热情接待,管理有规范服务,问题有专门机构负责解决。

3、加强对支柱行业,优势企业和产品的分类管理。对优势产品组织市场调研,积极开拓产品线及相关产品项目;对环氧树脂产品积极支持有效生产,尽快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规模优势,发展对外加工协作;积极实施医药行业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加快扶持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引导食品工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共同打造徽州工业特色。

4、强化创新注入科技活力。努力培育一批科技小型企业和项目,扶持其尽快成长为徽州工业发展的生力军。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工业化生产步伐,加大国家政策支持争取力度和技改投入,不断扩大产品外向度,年内形成科技小型企业产值超5000万元,造就徽州工业经济科技化发展优势。

5、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借助盘活闲置资产招商租赁、出售等形式,落实债务,实现国有企业脱困和退出,实现一企一策,以国有资产转换职工身份为特征,妥善安置职工,实现再就业的社会保障目标,区直骨干企业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四自”经济实体。

6、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积极引导现有企

业树立质量振兴意识,促进产品标准国际化、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全面实行工业项目建设环保第一审批制度,实现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目标,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十五”企业人才培训计划的实施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以厂长经理,科技工程和营销人员为主的企业人才队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团队精神,加强学习,不

断提高企业员式素质。

篇2: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论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党的十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了煤炭工业发展方向,提供了发展机遇和体制、制度的`保障.

作 者:濮洪九 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刊 名:煤炭经济研究 PKU英文刊名:COAL ECONOMIC RESEARCH年,卷(期):“”(1)分类号:F4关键词:

篇3:青海省手工业联社改革与发展思路

一、我省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工艺独特, 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累和沉淀。目前, 在全省各地区县已形成了特色产品生产区域。比如:海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南藏绣”、木雕、泥塑等;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唐卡、堆绣、刺绣、泥塑、藏式木雕、藏式地毯、藏香、石雕、和砚、弩箭、金银铜器加工、蒙族服饰、蒙古族各种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等;玉树藏族自治州生产的各种铜银器饰品、安冲藏刀、黑陶工艺品、藏族服饰、藏式家具等;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生产的石雕艺术品, 民族绣被、绒画、民族服饰等;互助土族自治县生产的土族刺绣、盘绣等;青海藏羊集团生产的各民族手工地毯、挂毯;青海伊佳民族服饰厂生产的伊斯兰民族服装、鞋帽等;昆玉集团生产的各类昆仑玉雕饰品, 以上地区的手工产品集中体现了青海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民族手工制造业的基本特性和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现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产品远销国内外, 具有很高的声誉。截止2015年12月底, 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民族手工制造业企业达600多家, 资产总额近16.5亿元, 产品种类530个, 实现产品销售额113000万元, 较上年度98500万元增长5%;实现利润6780万元, 较上年度5910万元增长14.72%。

二、民族手工制造业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民族手工业制造业在工艺传承、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手工制造业在全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达3.6%, 在青海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成为青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在规模化发展、品牌建设、挖掘文化潜力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挑战, 无法充分利用市场、政策、资源等优势, 只能在政府和经信委的引导和扶持下, 通过逐渐的培育, 推动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的成长和发展, 也是逐渐积累经验的过程。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的成长和发展必将对我省工业结构的调整、补轻工产业结构的短板、供给侧改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创建、民族地区的稳定、扩大就业以及民生改善、精准扶贫等工程将产生长远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从而为青海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可持续和良性循环的发展基础。

三、积极推动我省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利好形势

1、国家和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激活了民族手工制造业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召开的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与参会代表座谈时谈到, “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 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推出了一大批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平等发展的改革举措, 我们接续出台了一大批相关政策措施, 形成了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 细化、量化政策措施, 制定相关配套举措, 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青海省人民政府在我省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到“因地因时制宜, 发挥优势, 广开生产门路,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手工制造业, 恢复和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造业和名牌产品;同时, 积极开发新产品, 特别是适应旅游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种民族手工业产品”。省经信委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相继出台《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60条措施》。在生产资料供应、税收、工商注册、土地征用、银行贷款、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了扶持政策, 使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得到较快发展有了政策保障。

2、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有效拉动, 带动了民族手工制造业迅速发展。随着社会发展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地方民族纯手工制品。比如:唐卡、堆绣、刺绣、挂毯、地毯藏、蒙、回、撒拉族、土等民族服饰、鞋帽、金银首饰、昆仑玉饰品、金银铜器、民族刀具、皮革用品、绘画、石雕、皮绣、藏香、泥塑、标本、剪纸画、金、银、铜、玉和其它材料制作的各类民族工艺品、民族宗教用品、工艺美术等艺术品和生活用品, 为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改革开放加快了我省与周边省份及沿海、东南亚国家的联系,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实施, 带动了我省地方民族手工产业的迅速成长和发展。我省有些手工制作的纯羊绒、牛绒纺织品以及手工地毯、民族服饰、床上用品等产品已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到东欧和整个欧洲。随着一些信奉佛教团体及人员来我省考察旅游的增加和交流的不断扩大,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 投资成倍增长, 特别是国家对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摆在国家发展战略之上, 这些利好因素对我省大力发展手工制造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基本保持着传统的生产方式, 即使个别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之路。但产业化规模较小, 未形成合力, 市场竞争力不强。大量的传统手工业者仍然采用传统家庭式作坊, 没有规模, 故难以形成产业优势。

2、旅游纪念品市场虽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和规模, 但是与日益发展的旅游业相比, 仍然又很大差距。主要是开发旅游新产品和特色产品能力严重不足。品种、花色单一, 且价格较高。

3、民族手工艺品具有非常独特的工艺、式样和款式, 再加上青海藏区文化的神秘性和原始性, 民族手工艺品应具有较高的差别性。然而, 由于民族手工艺品技术含量不高, 工艺简单, 款式单一, 容易模仿, 所以并没有显示出应具有的独特性。缺乏创新, 市场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品牌意识淡薄, 商标注册和产品包装滞后, 满足不了市场消费者需要。

4、企业发展困难较多, 亟待解决和加强。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企业受资金和场地影响, 设施、设备和规模有限, 加工能力远不能满足市场供应。企业流动资金不足, 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 向银行贷款又面临中小企业信誉度不强, 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少, 抵押担保率较低, 可贷额度非常有限。

五、促进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和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发展地方民族手工制造业重要性的认识。我省是国家资源储备的战略接续地, 又是发展民族手工业产品的重要的原材料基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民族手工制造业的研制、开发和生产, 是符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环保、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016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暨国资监管工作会上省经信委主任, 党组书记黄文俊提出:“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工信和国资系统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力促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把握好“五个坚持”, “四个结合”。对于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的全面提升和发展更需要坚持需求引领与供给优化, 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我省轻工业发展滞后的短板;坚持稳增长与结构优化并重, 努力使青海地方民族手工制造业平稳较快增长;坚持存量提升和增量培育并进, 加快培育增长新动力;坚持自主发展与开放发展并行,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坚持超前谋划和示范带动并融, 加快信息技术倍增发展。

2、在继承传统文化产业基础上, 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特点, 逐步向规模化, 专业化方向发展。青海民族手工业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要有所创新, 既要增加产品种类, 更要稳步提高产品质量, 重视注册商标专利申请的工作, 加大产品宣传的力度, 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彻底改变目前“小而全”“小而散”现状, 逐步向规模化, 专业化方向发展。

3、转变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 加快民族手工制造业创新步伐。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理念, 树立大市场意识, 不能把市场仅仅局限于本地市场, 加快制定青海民族手工业制品的行业标准, 使民族手工业逐步向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大产品的宣传广告力度, 开拓销售渠道。建立起相对固定的销售网络体系,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增强青海民族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最终实现青海民族手工业的规模化、产业化。

4、大力宣传, 促进传统手工艺事业发展。每一个民间手工艺品都凝聚着几代艺人的心血, 饱受历史洗礼,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手工艺的湮灭, 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断层。建议:一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 广泛宣传我省传统民族手工艺品文化, 动员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开发和利用, 共同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繁荣。2016年手工业联社准备通过与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文化厅、省电视台、中华全国集体经济杂志社等职能部门合作开展青海民族手工业产品万里行宣传片制作活动;二是对为民族传统手工艺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 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 不断提高民族传统手工艺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三是省联社拟与省胜利宾馆合作, 在胜利宾馆拟设立我省民族手工艺品陈列馆、销售窗口, 大力宣传、展示青海地方民族传统手工艺, 吸引广大群众和中外游客参观、购买, 扩大民族传统手工艺在国内外的影响和知名度;四是以企业为主体拟组建青海省轻工业联合会, 发挥联合会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指导企业发展、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自律、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宣传、法律援助、招商引资、项目策划、项目论证等方面更好的服务企业作用。

5、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坚持抓大不放小, 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抓骨干促协同。启动实施“百户民族手工制造产业领军企业打造工程”, 培育若干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主业突出带动明显的优秀民族手工制造企业。带动一批延伸型、配套型传统民族手工艺产业。重点以黄南州地区、玉树州地区、循化县、互助县为传统民族手工艺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产业园集中区建设。

6、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注重人才保护与培养。采取有力措施, 努力改变民族传统手工艺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一是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民族传统手工艺大师和行业艺人, 为他们的艺术创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组织企业负责人、能工巧匠、带头人外出培训、学习、考察, 增长见识, 开阔视野, 提高艺术品味, 提升组织带头能力;三是灵活办学方式, 整合培训资源和资金, 遵循贴近实际、满足企业用工要求的原则, 举办各类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培训班, 帮助广大年轻手工艺工作者尽快成才, 促进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

7、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扶持微小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健全政府服务体系。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帮助微小企业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在微小企业的组织管理、产权重组、产品研发、项目筛选、投资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 建议设立促进民族手工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鼓励和发展我省民族手工制造业产业。

篇4: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思路与对策

一、工业投资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

当前,工业资产投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何时触底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工业投资增速下滑主要有企业自主投资意愿不强、实际融资成本较高、产业资本“脱实向虚”、民间投资在部分领域尚有一定的进入障碍、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投资能力受限等方面的原因。

(一)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抑制投资意愿

从整个工业领域看,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工业产品价格和企业效益低迷,PPI当月同比连续44个月下跌,产能过剩矛盾仍在持续发酵,工业产成品存货增速不断下降,PMI产成品库存指数低于荣枯线,工业企业整体仍处在去库存阶段,企业缺乏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意愿。与此同时,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税费负担较重、资金成本较高等问题仍然存在,使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减弱,企业利润受到明显侵蚀。从2006以来的全国工业运行情况来看,工业投资增速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运行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逐步回落的趋势。初步测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与工业投资增速的相关系数为0.59,表明两者中度正相关。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3554亿元,比上年下降2.3%。分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比上年下降58.2%;制造业增长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5%。由于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企业主动投资和加杠杆意愿不强。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M1与M2反剪刀差达到12.8%,创历史最高水平。这种反剪刀差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投资主体对投资形势的谨慎和观望。

(二)企业实际融资成本过高

在经济下行期,银行收缩信贷较为明显,银行贷款门槛较高、申请较难,较高的融资成本给企业经营带来了压力与负担。尽管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有接近130个基点的下行,但工业产品价格水平同比下降更多。在银行业流动资金贷款业务中,还存在期限设定不合理、业务品种较单一、服务模式不够灵活等问题,影响小微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有时甚至导致小微企业需要通过外部高息融资来解决资金周转问题。在企业看来,银行很少会“雪中送炭”,他们往往等到企业融到资、项目盈利了,且有大量流动资金和储备时,才会过来“锦上添花”。据估算,当前1000多万家小微企业中大概只有10%左右能从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得融资,而实际上其融资需求是持续存在并为数不小的。此外,贷转存款、贷转承兑、借款搭售等行为比较普遍,担保、保险、评估、公证等融资相关费用较高。以贷款担保和保险为例,一般从银行贷款利率是7%—8%,若是找担保公司担保,成本至少3%;若是从银行买保险,一般额外的手续费达到4%以上,实际融资成本可能就会达到12%左右。目前,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普遍高达10%以上,部分中小企业甚至超过20%。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对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直接影响了其投资能力。

(三)产业资本“脱实向虚”

近几年,很多资金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流入到金融、房地产以及部分文化创意领域等虚拟经济,甚至用于投机炒作。一些企业以生产制造为名获取银行贷款后转手将资金投入金融投机或房地产,引发不良贷款率上升和银行贷款意愿下降。Wind数据显示,2015年有约430家上市公司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涉及金额近2000亿元。这部分理财资金大多来源于自有闲置资金和超募资金,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6%之间,远高于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尽管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并没有触碰法律底线,但“挤破头”上市后,并未将融得的资金用于亟须资金支持的实体经济,而是“脱实向虚”去挣“快钱”,助推了某些行业或商品偏离实际价值。此外,“脱实向虚”还有银行存贷款互相派生,金融机构互相拆借资金、购买各自金融产品等形式;一些国企也参与其中,形成资金体内循环,资金成本则转给实体经济,债务杠杆去不掉,影子银行成隐患。部分上市公司跨界并购重组涉及VR、互联网金融等虚拟产业,偏离了原有的实业;不少企业信奉“宁炒一座楼、不开一家厂”,加剧泡沫、扩大杠杆。房产领域吸纳过多资金后可能推高房地产价格,增加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而高房价预期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脱实向虚。

(四)民间投资在部分领域还面临着较多的障碍

近年来,政府力推PPP模式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市政公用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宽投资资金来源。财政部先后推出两批共236个PPP项目,总投资额8389亿元;国家发改委发布的PPP项目共计1043个,总投资额1.97万亿元。目前来看,实际效果并不理想,项目签约率不足两成。项目收益率不高、政府治理水平有待提高、政府信用约束制度尚未建立等是制约PPP模式推进的主要因素。此外,在已经签约的PPP项目中,社会资本方主要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参与程度偏低,是被动的合作方,盈利前景得不到保障。而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国有资本拿出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业务盈利前景较差,发展前景也不看好,即便是在已经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中,民间资本也处于弱势地位,话语权无法得到保障。

(五)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投资能力受限也制约了工业投资增长

受公共财政收入低速增长、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减少以及偿债高峰期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可用于投资建设的财力明显不足,引导带动社会资本的能力相应走弱。2015年,全国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983亿元,增长9.4%,同口径增长4.8%;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218亿元,下降23.6%,同口径下降17.7%。另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正在推动转型改制,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成为独立运营的市场主体。总体上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普遍缺少突出的主营业务和充足的固定资产,参与市场化竞争存在先天不足,转型改制难度较大。地方融资平台因脱钩政府信用,叠加土地市场遇冷,融资成本和难度大幅度提高,部分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困难,新增投资能力明显减弱,也对工业投资构成了间接的抑制。

二、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思路与对策

工业投资增速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既是结构调整的反映,也有利于用市场的力量纠正资源错配问题,有利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育成长。但是,保持适当的投资增速也是稳增长、保就业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保障。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还必须发挥好投资的关键引领作用。当前,围绕“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国家战略,着眼于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和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要鼓励各类资金加大投入,着力推动工业领域扩大有效投资。

(一)深化简政放权,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水平

首先,健全产业协调推进机制。通过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建立月度协调例会制度等措施,努力把问题解决在一线。其次,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破除不合理的进入壁垒,进一步清理与“民间投资36条”及其细则相冲突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第三,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着重梳理相互矛盾的前置审批条件,清理不必要的评估环节,尽可能采用事后监督的备案制。制定完善并公开权力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政府性基金清单、涉企经营服务收费清单、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第四,完善政务服务机制。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政务大厅延伸,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有条件的地方要探索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基础数据共享库,扩大并联审批范围。

(二)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建立高技术产业投资风险分散机制

信息、生物、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技术开发应用为主,具有前期投入大、项目周期长、技术水平高、市场风险不确定等特点,是公认的资金、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因此,投资风险的分散机制至关重要。一次性大规模的投入,是某一家金融机构无法完成的,甚至来讲,也是某一种金融形式所无法完成的。尽管风险投资日渐活跃,但资金主要进入后端,对前端企业来说,迫切希望政府建立投资风险分散机制,由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承担投入,共同分担风险。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引导基金、母子基金等创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酵母”和“杠杆”作用,更好地吸引社会投资,放大投资效果。在此过程中,应着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直接投入”向“间接引导”转变,由“无偿拨付”向“有偿使用”转变,由“分散补贴”向“集中扶持”转变。此外,还要鼓励金融创新,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民营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融资服务;支持股权众筹、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并加强规范管理,拓宽创新企业融资渠道。

(三)引导资本回归实业,加大对工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力度

首先,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在提高企业上市融资效率的同时,实施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防止“僵尸企业”留在虚拟经济部门吸收资金,引导资本流向那些发展前景较好的优质企业;推进“新三板”分层尽早落地和制度创新,使其成为中小企业真正的融资平台,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大抓手。其次,鼓励金融机构多维度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落实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三个不低于”(贷款增速、户数、审贷获得率)的目标要求;鼓励金融机构使用特许经营权、政府购买服务协议、收费权、知识产权、专利权、著作权、股权等无形资产开展质押贷款。建立中小微金融服务平台,推动与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合作,推广“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新模式。加强信息融合和共享,为企业提供与风险投资机构或银行进行投融资对接的服务平台。第三,加大政策性担保支持力度。政府可出资设立融资担保基金,以股权投资方式参股主要政策性担保机构。积极推动成立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电子交易平台和融资性担保联盟,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四)加强供给侧管理,促进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首先,加强对过剩行业的供给管理。针对新增、在建违规、建成违规的过剩产能项目制定更为严格的分类管理措施。对过剩产能实行“强制性退出”向“援助性退出”转变,判别落后产能由“规模标准”向“环境标准”和“安全标准”转变。在优化投资结构基础上,适度拉动需求,增加市场机会,缓解企业产能过剩的负担。其次,坚持智慧产业化、产业智慧化方向,引领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发展。大力推进“互联网+”融合创新,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积极打造“风险投资+孵化器”模式,引导市场主体建设一批具有专业化、网络化、差异化等特征的众创空间。第三,引导新供给创造新需求。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促进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市场释放新供给创造条件。

(五)提振企业家精神,促进企业间多层次战略合作

篇5: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浅议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作者:杨永坤 赵华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1期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态势良好,但农产品加工产业面临发展瓶颈:安全问题将长期处于高压态势、质量不能满足现代加工业的需求,加工产业链缺少系统技术支撑,加工科技投资和项目设置缺少长期战略规划,加工技术创新基础薄弱。为了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应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加工业的管理与规划。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瓶颈思路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a)-0125-0

1农产品加工业是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包括食品加工制造业、饲料工业、纺织业、服装业、皮革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农产品化工和制药工业以及文教艺术用品工业等。农产品加工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的统计标准,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行业有: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和橡胶制品业等12项。笔者将就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瓶颈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产业的发展现状

农产品加工业是制造业的组成部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贡献行业之一。根据1993-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2000年开始,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幅度上升,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农产品加工行业中的食品工业在过去13年发展较快,在农产品加工业总值中的比重相对稳定,保持在41%左右;根据初步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4.1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到2006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61%。全国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7万多家,从业人数达178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28%。从1995年至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总产值从15931.13亿元提高到近40000亿元,年均增长10.77%;销售收入从15076.94亿元提高到39104.63亿元,年均增长11.2%;利润从262.16亿元提高到1825.83亿元,年均增长24.1%。2006年,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2.45∶1,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已达到了1∶1;预计到2015年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有望突破3∶1,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有望达到

1.50∶1,届时,中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可达到发展中国家的领先水平,接近工业化国家的中下等水平。产业的发展瓶颈

(1)农产品安全问题将长期处于高压态势。我国人多地少,资源有限,城市化加快了土地流失和环境压力,保障农产品的数量供给将是一项长期任务。而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加大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

(2)农产品的质量不能满足现代加工业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由于人口压力大,土地资源少,农业生产一直强调高产稳产,对农产品的质量重视不够,特别是对食品工业用途及加工质量性状研究不够,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工业对质量性状的要求。

(3)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缺少系统技术支撑。我国对农产品加工业在工程技术领域的特殊性、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产业链的全过程研究不够,使整个产业的发展缺少总体战略考虑和系统技术支撑。

(4)农产品加工科技投资和项目设置缺少长期战略规划。我国对农产品加工从部门、行业、技术或眼前需求的角度考虑得多,从产业链、产业发展、高新技术需求方面系统考虑得少。

(5)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基础薄弱。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创新、技术集成、技术消化能力不足。在国家科学研究体系中缺少专门的研究机构,缺少农产品加工技术和工程的核心研究队伍。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核心竞争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调整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结构、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即在现有产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加工业的管理与规划。

(1)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业政策支持体系。农业是弱质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离不开政府有效的支持与倾斜。建议出台有关农产品加工的税收优惠政策、贷款贴息政策、土地优惠使用等政策,开展政策落实大检查,建立一整套支持加工企业建立、生存、发展、扩张的政策体系, 从产业链、产业发展、高新技术需求方面系统考虑战略规划,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优惠政策能真正变成惠民政策。

(2)加强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根据各地资源优势情况,开展农产品生产与加工基地规划。采用多元化投资方式,大力开发和推广加工专用品种和加工性能好的农产品品种,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基地,逐步实现农产品加工原料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和生产规模化。

(3)尽快推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标或企标都是20世纪80年代前制定的,与国际通用标准有较大差距。应采取法律与经济措施,推行GMP、HACCP及IS09000

族系管理规范,尽快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和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竞争力。

(4)提高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能力。各级政府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发展规划,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和技术方向,定期组织各部门、各行业专家对农产品加工业重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加大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力度,加快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步伐。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落实科技创新优惠政策。

(5)调整产品结构。目前,国际食品生产和消费正在向安全性、营养健康性、功能性、方便快捷性食品方向发展。打造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要紧紧围绕国际国内市场发展趋势,基于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我国农业资源,积极发展深、精加工食品,在开发新兴工业化食品的同时,提高我国传统食品档次,优化产品结构。

(6)加强部门协调。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成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联合会,协调部门关系,打破部门和地区界限,通过“超部门”的协调组织,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的引导和调控,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建立一个稳定和开放的宏观经济环境指导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7)支持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一是完善法律法规,确实保护私营企业主的合法权益;二是建立经理人人才库,完善经理人监管措施;三是加强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技能。从而使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自觉推行现代管理的主体。

参考文献

篇6: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论文摘要:以沈阳这个典型老工业基地为例,重新审视和调整老工业塞地改造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老工业基地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若千对策、措施。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重大转折和体制改革大变动时期,经济结构问题十分突出,有旧的问题,也有新的问题。国内外经济结构变动的趋势表明,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中的主要问题已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问题,产业技术水平低、产业结构低度化已上升为主要矛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迫在眉睫。本文仅以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典利城市为例,重新审视和调整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思路并提出若干对策措施。

一、思路之一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众所周知,老工业基地多以传统产业为主,因此,在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勿庸置疑,高新技术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决定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未来,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希望所在。从世界著名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经验看,没有单纯依靠对成熟和衰退产业通过改造恢复生机的,而都是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替代产业,通过经济转型,实现了区域经济重振。但中国老工业基地有其特殊的成长背景和发展条件,它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倾斜形成的,是催生化的产物,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即使是目前工业化水平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面对中国广大的市场空间和容量,在目前和今后较长时期,老工业基地的传统产业经过注人新的技术成份,仍有其发展的广阔前景和生存空间。从发展意义上讲,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远未完成,重要基础产业远未到“夕阳产业”的地步,发展规模经济、企业集团仍需以原有的生产能力为核心。沈阳作为以传统产业为主体的工业城市,虽然目前传统产业增长潜力远不如前,但传统产业所作出的经济贡献仍占有重要地位(截至1999年末,全市工业总产值中传统产业占76.7%,利税占77.3%),在未来-段时期内,高新技术产业还不足以支撑整个经济的发展,沈阳的经济发展仍将主要依赖于传统产业。由于工业体系的调整和发展是一个“慢变量”,因而,希望在短时期内,以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替代传统产业是不可能的。应该时确,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尽管在21世纪的国民经济中,传统的原材料工业和一般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缩小但其绝对量和产值不会萎缩,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退出经济生活。应该消亡或被取代的是传统产业中的耗竭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因而,老工业基地改造比较现实的选择是以高新技术,特别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嫁接”高新技术使传统产业的改造水平有质的提高,以此盘活巨大的传统产业经济存量,这应是老工业基地现阶段实施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

思路之二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现实告诉我们,仅靠传统工业自身渐进式和滚动式的更新改造和单项基本建设项目的改造与革新,零星的挖潜、革新与改造活动是实现不了我国传统工业技术体系的根本再造的。今天,我国传统工业的再造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那就是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技术体系再造和大“换血”,要进行技术结构重组,才能适应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任务对传统工业再生的需求。而要实现这样大跨度的质的飞跃,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技术体系进行突变型改造就逻辑地和历史地成为必要手段和条件。传统技术系统若以传统的革新、挖潜和改造方式进行更新改造,其技术状态的改善与提高是有限度的,绝难实现“脱胎换骨的技术体系再造”和技术结构重组,也就绝难实现我国传统工业体系的再生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因为“骑着自行车”无论如何是“上不了月亮”的。而高新技术是能够胜任这一历史使命的。航空飞行器装备以航天动力系统,就成了“航天飞机”,其技术等级与功能就比普通飞机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不仅可在大气层内做航空飞行,亦可在大气层外做航天飞行。对传统工业技术体系实施高新技术改造,就好比对航空器实施航天技术革新,这种革新是质上巨变的、技术等级上大跨度的革命性突破,不如此,就难以实现产业升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根据以上思路,对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1.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21世纪是以计算机为标志,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是21世纪最具优势的产业。一方面,沈阳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迫切需要电子信息产业的先导、牵动作用。目前,沈阳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比重仍占80%以上,大量传统产业存量资产的存在,既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同时这些物质条件又必须通过高新技术注人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创新改造才能得以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沈阳已基本具备了将电子信息业作为第一主导产业的物质基础、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在电子信息企业中东软集团与和光集团作为全国信息产业的战略力量是沈阳市发展电子信息业的骨干和中坚;全市拥有47万人的科技人才,还涌现了如刘积仁、昊力等信息产业的成功的带头人。加速电子信息业的产业化,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必将迅速改善全市企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这是确立沈阳市在未来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优势地位的先决条件。要采取市场导向、经济手段和行政千预相结合的办法,把沈阳有限的经济资源集中起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通过采用最先进的实用技术,跨越基础落后的障碍,改造生产、服务、经营、管理,实现跳跃发展,获得后发性经济效益。近年,东北大学与上海宝钢合资组建了目前全国最大的软件集团一一宝钢东软信息产业集团;和光集团与美国第一、世界第二的计算机生产商康柏公司正式签订生产“康柏和光”联合品牌机协定,已展示了沈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美好前景。

2.对传统产业进行完善的信息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把老基地原有主导产业改造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势支柱产业。朱榕基总理在关于“十五”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要“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跃式发展。”这就为我们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捷径”。电子信息技术是改造传统产业的首要技术,带头技术,是经济效益的倍增器。据调查,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产业中的投人产出比一般为1:4以上,有时甚至可达1:10。企业信息化改造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一场技术革命,是企业能否立足于21世纪的生存基础。传统企业通过信息化改造,实现工艺创新、强化产品设计,完全可能实现“凤凰涅梁”般的新生。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优势,突出特点,梯次推进。目前,沈阳市已把沈阳的传统优势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业作为“十五”期间的支柱产业,但支柱产业的发展基础不在于行业,而在于具有拳头产品的骨干企业。沈阳市各行业都有一批在全省和全国具有一定优势的重点企业。特别是机械行业的大型电力变压器、隔离开关、摇臂钻床、大型凿岩机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54%,45.4%,80%和60%。有8个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三名。沈阳市应将信息化改造的重点放在这些基础好、综合实力强、产品知名度高、在全国及在未来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的重点骨干企业上。使其逐步实现主要产品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生产过程和生产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企业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辅助管理和辅助决策,使沈阳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登上新台阶,真正成为具有行业优势、对地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人起支撑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沈阳起家靠工业,而工业的优势在配套。针对沈阳市企业加工能力强,而组合优势弱的现状,围绕发展先进重大成套装备(包括各类生产线)还要运用高新技术对相关企业进行改造,提高成套设备的开发制造能力,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向现代装备制造业的转变。同时,坚持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工程,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要发挥沈阳市工业产品配套的群体优势,集中力量发展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具有相当经济规模的名牌产品,在全市形成一批地区名牌、国家名牌和世界名牌产品,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用名牌效应促进经济发展。名牌的效应在于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盈利能力,因此名牌要由市场和消费者认可,而不是行政的任命和评定。

3实施大企业战略,通过资产流动重组“造大船”,改善企业组织结构。大企业战略是实现规模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已为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所证实。实施大企业战略重在提高质量。要尽快改变沈阳市国有经济比重过大、质量不高的现状,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放小,缩短战线,使企业大而强。实施大企业战略“造大船”要讲求规模效益。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防止简单的企业叠加和规模扩张。要按照市场优胜劣汰的原则,改变对于劣质、亏损企业不断投人,救济、扶助的传统做法,坚决消灭无市场、高能耗物耗、技术等级低的行业和产品,使资本向优质企业集中,“拆旧船,造新船,卖小船,造大船”,形成规模效益。实施大企业战略还要与国际经济技术、管理接轨。要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界限,以产权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或股权交易。要以加人WTO为契机,通过与世界著名企业攀亲,与知名品牌联姻,与“巨人”同行,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占领国际市场。

4.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机制,为产业升级奠定微观基础。目前,沈阳市大多数企业,包括一些国家重点企业,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储备。不少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起技术开发机构,一些影响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源头大多在国外。通过实施“捆绑-C程”、“与巨人同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固然是当前改造传统产业的一种现实选择,但从长远看,企业必须有创新能力,开发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具有持续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因此,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在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上下功夫。沈阳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对集中,科技人员力量雄厚,要下决心解决长期存在的科技力量游离于经济建设主战场,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把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起来,切实使企业成为科技投人和科技开发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通过市场推动和政策引导,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到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国家要对企业技术进步的条件作出必要的规定,大中型国有企业都要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完善产业技术的推广、扩散等服务体系,普遍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技术投资体系,特别是结合投融资休制改革,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新技术的产业化。加大对引进技术消化创新的投人力度,在引进改造上要形成引进一消化吸收一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提高企业自我开发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加强对外商投资的引导,鼓励外商转让先进技术,提高外资的技术含量。

5.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混合所有制为主要实现形式的所有制格局。所有制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措施:一是要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以外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培育多元的产权主体;二是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产权清晰、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三是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产业之间、不同国别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混合实现形式。这既可以充分利用沈阳公有制经济资产存量巨大的优势和其他生产要素相对集中的特点,又可以发挥外资经济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以及个体私营经济机制灵活的长处,是比较适合市情、具有沈阳特色的所有制形式。

篇7: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摘要]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干部管理制度上存在问题的分析 ,指出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在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导向 ,完善干部考察工作 ,建立法制完备、纪律严明的约束机制。

[关键词]干部制度改革干部考察责任制多年来 ,我国的干部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 ,由于新的科学的干部制度尚未建立起来 ,干部管理制度还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 ,存在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权力过分集中 ,家长制、特别是对某些 “ 一把手”所实际拥有的 “ 绝对用人权”的监督缺乏有效的手段。权力过分集中 ,就会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 ,造成个人专断 ,破坏集体领导。邓小平曾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作过深刻的分析: “ 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 ,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 ,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 ,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 ,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 ,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①现在 ,党内不再有 “ 第一书记” 这一称谓了 ,但在现在的党委班子中 ,相对于副书记、常委 ,书记作为 “ 一把手”的地位和分量与称 “ 第一”时没有大的不同。权力过分集中而且又往往集中在 “ 一把手”手里 ,自然就会形成家长制、“ 一言堂”等现象 ,这与干部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肯定是格格不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家长制、一言堂的现象有了较大改观 ,但党的领导人权力过分集中、不受制约的现象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在我们现行的领导体制和制度建设中存在的另一个大问题 ,就是对 “ 一把手”的用人权缺乏有效的监督。前段时间中央先后查处了原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和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的腐败案。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在用人上都拥有绝对的决定权 ,以至程维高的秘书李真竟然也能借其影响操纵和决定很多地市级干部的升迁命运。让人更感无奈和困惑的是 ,这两个高官在行使用人权的过程中 ,并没有直接违反 《条例》 规定的那些程序 ,却能达到他们任用私亲的目的。目前 ,对于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主要领导在选人用人方面的制度应该说已经定了不少 ,但真的要使这些制度落到实处恐怕没那么简单。因为在一个整体上对省委书记、市委书记以至县委书记诸如此类的 “ 一把手”没有形成刚性的制度约束的框架下 ,一些个别的、局部的制度是很难发挥大的作用的。我们党的用人路线、用人标准包括用人程序都是非常明确的 ,关键在于我们的领导干部特别是 “ 一把手”是否真正坚持立党为公的思想 ,在用人上带头坚持标准、坚持条件、执行制度、出于公心。否则 ,再好的制度也会变成一堆废纸。近几年 ,党内文件和新闻媒体披露了不少用人上的腐败典型 ,在一些集体领导、民主制度遭受严重践踏的地方和单位 ,选人用人上确实成了时下人们议论的 “ 一把手工程”。

“ 一把手”在用人上拥有这么大的权力 ,可他们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却又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和制约。从干部监督的方式上看 ,我们虽然有上级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 ,但由于 “ 一把手”是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的最高决策者 ,一切工作的开展实际上都要靠“ 一把手”来领导和推动 ,特别在一个县这样的区域内 ,主要干部的进退留转 ,在很大程度上由 “ 一把手”来掌握 ,从而造成班子内部监督、纪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都得不到真正落实 ,形成不好监督、不便监督、不愿监督的局面。从上级监督看 ,县(市)委书记是上一级党委任命的 “ 一方诸侯” ,县(市)的工作得靠他来主持和推动 ,加上一些县市 “ 山高皇帝远” ,很容易形成疏于监督的实际情况。跑官要官之风继续蔓延 ,拉票贿选、民意失真等问题越加严重。随着 “ 票数”对决定干部升降去留的分量和作用的增大 ,一些人为了达到升官的目的 ,开始在票数上下功夫、做文章。个别心术不正的人 ,甚至不择手段地到处拉推荐票、拉选票。每当领导班子换届、班子调整或选拔后备干部需要进行民主推荐时 ,总会有一些人忙得不可开交有人拉票拉到不要人格、不要脸

皮的地步。为了多渠道、多方式地考察了解干部 ,减少拉推荐票对干部考察真实性的干扰 ,近年来 ,组织部门在考察干部时同时采用谈话推荐的方式 ,而且把谈话推荐的分量看得比无记名投票推荐还重 ,这也不失为考察干部的一种必要的方法和手段。不容忽视的是 ,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或感情、利益因素的驱动 ,在谈话推荐中 ,一些谈话人往往存在许多复杂心态和失常心理:1.功利取向心理。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一些党员干部在评价干部、反映情况时 ,对党的事业负责、对组织负责的意识渐渐淡漠了 ,功利取向日益增多。2.保全自己心理。这种谈话人主要怕讲真话走漏出去遭打击报复 ,于是敷衍应付 ,多摘花 ,少摘刺。3.送走瘟神心理 ,也有甩包袱之意。谈话人明知被考察者存在严重缺点或重大问题 ,但怕反映后不起作用 ,采取 “ 送走瘟神”心理 ,唯心地向组织上推荐提拔。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现行的干部考察方法、手段、程序等不够科学严谨有很大关系。11 考察方法和手段老套单一。现在干部考察普遍实行的是任前考察 ,即领导班子需要换届和补充成员时进行任前考察 ,一般采取历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不等的驻地考察。这种方式的弊端:一是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干部工作圈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等 8 小时以外活动的全面考察 ,很难把握住考察对象全部真实的活动和表现 ,难免失真失实。二是采取 “ 驻地式”、“ 程序化”的个别谈话 ,被谈话者往往情绪紧张 ,心态复杂 ,难以全部讲真话。21 确定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的范围也不尽合理。在组织民主推荐和谈话时 ,往往存在着不分对象、不分系统 ,不管熟悉与否 ,所有具有被推荐资格的干部统一由同样的 “ 群众”给予推荐或测评的现象 ,又往往规定参加推荐和谈话的“ 群众”在某个级别范围 ,如推荐局级干部必须是处级以上 “ 群众”参加 ,这些人只能算作 “ 职务人”而不都是知情人 ,而真正的 “ 知情人”却没有资格参加民主推荐和个别谈话 ,即使参加了由于人数过少也左右不了大的局势。31 任前考察时间不足 ,不能与平时考察有机结合。现在干部考察工作存在着三种定式: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察、不调整不考察 ,往往到了换届、提拔、调整时进行任前考察 , “ 一次考察定终身”。事实上 ,在短短的任前考察时间内 ,不可能了解一个干部的全部情况。解决干部 “ 下”和 “ 上”的问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正常退出机制尚未形成。不论是委任制干部 ,还是选任制干部 ,都没有任职期限的限制 ,领导职务 “ 终身制”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干部 “ 下”的方式主要是到龄退休和改任非领导职务。我们历来较重视 “ 进”的问题 ,通过选举、任命、考核、聘任等方式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各级干部 ,但对 “ 出”的问题却重视不够 ,没有形成成熟的做法 ,致使干部出口不畅 ,干部队伍日渐庞大。而且由此也在广大干部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 ,即升职皆大欢喜 ,去职闷闷不乐 ,甚至抬不起头来 ,这种思维方式不转变 ,干部队伍的良性循环就不能建立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种正常的 “ 下”的制度 ,使领导干部在任职期满后解聘成为一种正常而普遍的事情 ,从而缓解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干部考核评价标准不具体 ,岗位职责不规范、不明确 ,干部的使用和管理缺乏科学依据。这些年 ,各地围绕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 ,但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 ,考核内部仍然过于笼统抽象 ,以实绩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考核结果常常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干部的德才素质和工作实绩。被考察者的政绩往往是根据谈话人说的事例 “ 整理”和从个人述职报告中 “ 摘录”出来的。考察中谈话人对考察对象的敬业精神、决策水平、组织协调能力、自身形象等情况 ,描绘的较多 ,但一往深处细过问 ,如 “ 决策水平高” ,到底怎么证明 ?“ 组织协调能力强” ,怎样体现 ? 有什么特点、风格和优势 ? 一般说不具体 ,造成不少考察材料千篇一律 ,千人一面 ,听后仅仅形成个大致印象。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措施。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建立新的选人用人机制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涉及到人们心理的变化、观念的更新、职业的转换、利益的调整等许多方面 ,会遇到许多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阻力。其中 ,利益障碍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主要阻力。干部制度改革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从长远意义上讲 ,改革旨在谋取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 ,为人民谋取更大的利益 ,但改革总是要意味着一部分人

篇8:工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兵团必须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现实背景

㈠新疆环天山地带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使得兵团经济面临不发展就会落后的巨大挑战在2009年1月召开的新疆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报告中指出, 为提升自治区经济发展, 天山北坡经济带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 构建了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高地。自治区在加速乌昌一体化进程的同时, 整合独山子———奎屯———乌苏“金三角”资源, 加快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 通过科学规划布局, 发挥整体优势。仅2008年, “金三角”区域完成生产总值就达185.3亿元。2009年又有75家国内500强、15家世界500强企业参与自治区优势资源开发建设。而兵团除石河子工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外, 并未形成新的强有力的工业做为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经济的持续增长过程是一二三产业协调增长和发展的过程, 而兵团的第一产业农业受水资源的限制, 其促使兵团整体经济持续增长的方式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自治区党委对兵团下达了经济总量到2020年要占自治区20%的目标, 在这一要求下兵团经济就必须连续12年发展增速保持在12.7%。而要达到这一目标, 将无疑要依赖二三产业特别是二产工业的大发展。目前兵团已面临不得不进行大调整大转变的关键时期, 必须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步伐, 不发展就会倒退, 就会落后, 经济会进一步被边缘化, 整体实力上就会缺少话语权, 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我们面临的形势和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兵团经济发展正处在十字路口, 正面临向工业化迈进的关键性转型。

㈡“一花独秀”的棉花产业支撑结构的抗风险能力很弱兵团目前的产业结构状况, 实质上是一种主要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 也可以称为“绿洲经济”。而我们的“绿洲经济”不仅以大农业为主, 同时农业又以种植业为主, 而种植业又以棉花为主。这样的格局近些年基本没有改变, 这实际是非常脆弱的结构, 一旦农业出问题, 整个经济就会出问题。在我们持续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调整之后, 棉花“一花独秀”的局面仍未改变。2008年棉花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比重为53%, 仍然相当大。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纺织企业需求下降的双重影响, 2008年新棉上市后, 标准级皮棉最高销售价从每吨13000元左右降至10月下旬的每吨10500元, 成为近六年来的最低水平, 截止2008年12月31日, 尚有69万吨库存待销售。由于棉花销售价格比上年降低了1500元/吨~2500元/吨左右, 单就这一项, 就使兵团受到的经济损失估计超过4.2亿元。这种以棉花为主的农业种植经济, 因其自身的增长规律和自身条件的限制, 依靠外延扩大和内涵增长的空间已经有限, 就比较效益而言, 其本身是一个“弱势产业”。大农业虽然一直支撑着兵团经济的发展, 尽管优势突出, 成绩很大, 但单靠农业一产单独支撑兵团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 它已不堪兵团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重。由此可见, 只有新型工业化才能承接兵团经济迅跑之棒, 肩负托起兵团明天的重任。

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兵团进入大调整大转变的历史机遇期,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势在必行纵观兵团5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可以看出, 工业强则兵团强, 工业弱则兵团弱, 这已是被历史发展所证明了的事实。在这里我们通过1954年~2007年兵团工业增加值占兵团GDP的比重和兵团GDP占新疆GDP的比重这两组数据的对比来加以说明。从工业在兵团GDP中的比重的变化轨迹来看, 兵团工业在GDP中的比重经历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然后恢复、再逐步下降的过程, 呈现出一个比较明显的“M”型的变动趋势。与此同时, 兵团GDP在新疆GDP中的比重变化轨迹呈同向的“M”型, 见图1。

也就是说, 工业在兵团GDP占的比重最大时, 正是兵团GDP在新疆GDP中所占份额最大的时候;工业在兵团GDP的比重最小时, 正是兵团GDP在新疆GDP中所占份额最小的时候。兵团的第一次大辉煌是在1954年~1966年, 这一时期兵团工业发展速度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 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20.0%逐步上升到1965年的32.0%, 达到历史最高点, 为兵团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同时兵团GDP在新疆GDP中的比重也由11.2%上升到23.3%。1967年~1975年由于兵团撤销 (大部分的工业企业无偿转交给地方政府) 等原因, 兵团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工业产值开始大幅下降, 到1975年工业在GDP中的比重降低为18.6%, 比兵团建制之初的1954年还低1.4个百分点, 此时兵团GDP在新疆GDP中的比重也降至12.68%, 接近1954年的水平。1981年~1989年由于改革开放, 兵团工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 在1981年兵团恢复建制后, 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迅速增强, 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也开始回升, 9年间工业在兵团GDP中的比重平均保持在28.2%, 同时兵团GDP在新疆GDP中的比重也上升至18.3%。1990年~2004年由于全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 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 市场物资丰富, 出现了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 而此时兵团国有工业企业仍未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解放出来, 管理体制落后, 种种弊端未得到及时改革, 对市场经济很不适应, 企业效益严重下滑。除此之外, 由于兵团受特殊体制的限制, 不属于政府, 没有税收权, 这也使得各级领导在对工业发展的问题上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由于这些原因, 工业产业在兵团经济中的比重又开始逐步下降, 到2004年兵团工业在GDP中比重减少至15.8%, 是兵团成立以来的最低点, 同时兵团GDP在新疆GDP中的比重也下降至13.1%。2005年至今,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工业在兵团GDP中的比重又开始回升, 2007年达到20.65%。由此可见, 兵团经济发展落后主要是工业发展落后。聂政委就曾指出, 如果没有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就难以保持农业的持续发展, 也难以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兵团综合经济实力就缺乏支撑, 现代化建设就难以快速推进, 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就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从长远看, 新型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兵团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惟一选择。今天我们正逢大调整大转变的历史机遇期, 要实现超常规跨跃式可持续的的发展之路, 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并且还要把“推进”变为“大力发展”, 在这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兵团必将迎来新的大发展。

二、兵团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对策思路

㈠搭建平台, 重在一个“引”字搭建平台, 实质上是要解决工业布局分散的问题。工业园区集中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搭建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筑巢“引”凤, 把资本引导到搭建的平台上来落户开发建设。也就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依照市场经济规律, 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同时, 又充分发挥行政的推动和引导作用。我们要用活用足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优惠政策, 加快各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千方百计组织社会资本参与兵团建设。就兵团目前而言, 首先要在石河子、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这4个城市搭建平台, 除了这几个市之外, 有条件的师团还可以与地方联合, 建一批工业园区, 这既是兵团工业发展的良好平台, 又是兵地双方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同时还要有“不当老大、不控股、不干预”的“三不”思想, 带动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可谓“种下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

㈡资源转换, 重在一个“成”字要把优势资源转换成核心竞争优势。要立足兵团的特色, 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 找准市场定位, 形成特色产业, 通过着力打造产业品牌 (把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成资源导向型的产业链优势) 、企业品牌 (形成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产品品牌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形成核心优势品牌) 、园区品牌 (把园区建设成新经济增长点的带动区和主战场) 、企业家品牌 (尽快培养一批品行好、会经营、善管理、守诚信、开拓型的“品牌式的企业家”队伍) , 最终实现“芯” (核心产品) +“块” (经济规模) +“链” (产业延伸) +“群” (配套体系) 的整体推进。

㈢搞活存量, 重在一个“改”字存量资产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基础。而存量资产的搞活, 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创新体制和机制, 清除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激发现有企业活力。在确立了“以资源换资金、以产权换投资、以市场换技术、以合作换发展”的工业发展之路后, 要着重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 进行股份制改造, 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多元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 盘活企业国有存量, 改变一带“国”字就亏损的状况。在大力发展工业的过程中, 要坚持“不控股、不独资、不单干、不怕别人挣大钱”的原则,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上一篇:税收规定下一篇:过春天的日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