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论文

2022-04-27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内江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论文 篇1:

江泽民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思想探析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倾心关注和致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善于把握全局,从战略高度认识“三农”问题,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明确“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善于用科学理论指导;善于结合新形势,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要求。强调加快农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民收入,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

关键词:江泽民;“三农”思想;对策措施

农业、农村和农民(简称“三农”,下同)问题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举措,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三农”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学习和探讨江泽民的“三农”思想,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对于国家“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江泽民对“三农”问题的新认识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的特殊国情即农业大国的现实,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始终都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立党立国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这13年间,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三农”问题,时刻关注“三农”问题,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江泽民关于“三农”问题是“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的重要论述是在新形势下对“三农”问题的新认识,是确保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顺利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思路、大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1、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

不管是改革开放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有许多矛盾要克服,但什么问题是首要问题,什么矛盾是主要矛盾,这是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重大问题。江泽民结合新形势,多次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革命和建设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1990年6月,江泽民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对“三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重要论述,他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们需要从经济上和政治上,从眼前和长远,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从农村工作和农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从把农业搞上去这个任务的极端艰巨性、复杂性等方面,来加深认识农村工作和农业的重要性,继续努力打开农村工作和农业的新局面。”

在1994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又强调:“我们的工作千头万绪,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大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

1995年3月,江泽民在江西考察时指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发展中大国,十二亿人口有九亿在农村,吃饭穿衣问题始终是第一位的大问题,全国的安定首先取决于农村的安定,工业和其他事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农业的发展水平和提供的条件。……农业必须始终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农村的发展必须始终作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中的首要环节来考虑和筹划。这些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要动摇。”

2、明确“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

中国不仅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多,且资源相对不足,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和不到7%的水资源养活占世界五分之一多的人口,其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农民能否安居乐业,农村是否稳定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为此,江泽民多次强调“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

1992年12月,江泽民在6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这是我们党从长期实践中确立的处理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1993年10月,江泽民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又强调:“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经讲过多次。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在相当一些领导干部中认识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从指导思想到实际工作还没有真正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要地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忽视和放松农业的倾向。因此,中央认为有必要再次强调这个问题,以进一步统一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这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功,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城市改革的其他方面改革的顺利进行积累了重要经验。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农村改革的成功和农村经济的繁荣,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就不可能全面展开,国民生产总值就不可能提前实现翻一番,我们的国家就不可能出现今天这样生机勃勃的局面。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充分说明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在我们国家发展中所处的极端重要的地位。”

总之,江泽民对“三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反复强调,不仅说明了重视“三农”是由中国国情和农业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而且说明了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并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是长期的全局性的方针,经济不发达时要坚持,经济发展了仍然要坚持。农业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永远忽视不得,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二、江泽民的“三农”思想新特点

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反映。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说过:“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强调:“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纵观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发展史,每一历史时期,“三农”思想都有其不同特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农业问题的核心即土地问题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农村问题的核心即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抓住了农民问题的核心即收入问题调动了

农民的积极性。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问题乃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可靠的同盟军。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对美国记者斯诺说过,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因此,如何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从而组织起浩大的农民革命队伍,参加中国革命,是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课题。农民经济利益的核心就是土地问题,解决了土地问题也就赢得了农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主要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土地制度,积极为农民利益奋斗,因而获得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最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也正是在这最广大的力量的支持和配合下,仅仅用了28年的时间,就推翻了长期以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就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分期分批土改,至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全国约3亿元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真正实现了中国农民几千年的梦想——“耕者有其田”。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因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农村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就是保护和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邓小平认为:农村改革之所以见效,就是因为给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抛弃吃大锅饭的办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后,邓小平多次强调要保持农村基本政策长期稳定不变。他说:“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

江泽民的“三农”思想产生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类社会跨入知识经济社会的新时代,产生于世界向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的新时期,同时也产生于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向现代化迈进的新阶段。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抓住主要矛盾,兼顾各方面关系,对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同时把解决“三农”问题不仅看作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看作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问题。针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负担过重的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如延长土地承包期,减轻农民负担,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等等。这些都是切实维护农民经济利益的重大举措,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关系到党和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江泽民的“三农”思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有关“三农”思想,而且结合新形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善于把握全局,从战略高度认识“三农”问题

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三农”问题影响着整个国计民生。实践经验表明,什么时候重视“三农”问题,中国经济社会就向前发展,反之,就停滞甚至倒退。正是基于对现实国情的深入了解,江泽民对“三农”问题一直十分重视,善于从战略高度认识“三农”问题。

1990年6月,江泽民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第2年就明确指出:“我国十一亿人口,八亿多在农村。农村稳定了,农民安居乐业了,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们国家和社会全局的稳定。”

1993年10月,江泽民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又强调:“农业基础是否巩固,农村经济是否繁荣,农民生活是否富裕,不仅关系农产品的有效供应,而且关系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如果农业没有更大的发展,农村经济不能登上新的台阶,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发展目标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全党同志应该站在这样的高度来看待加强农业的深远意义。”

1996年,江泽民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再一次指出:“中央所以反复强调农业的特殊重要性,是从我国人多地少这个基本国情,从保持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全局性要求出发的,也是从保持和加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独立自主地位的战略性要求考虑的。”

1998年9月,江泽民在《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开创中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的讲话中强调:“实现跨世纪发展的目标,难度最大而又非完成不可的一项任务,就是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抓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主动权。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挑战,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和加强农业,把农村经济搞上去,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才能增加发展的回旋余地。”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思考,1998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对“三农”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稳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全局的主动权。”

总之,江泽民思考和论述“三农”问题,是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局高度,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高度进行阐述的,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2、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保持清醒头脑,少走弯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三农”问题上有过沉痛的教训和曲折的发展历程。对此,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并经常加以总结。

1993年10月,江泽民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牢记建国以来几次由于农业大起大落而导致国民经济大上大下的教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越是加快改革开放,越要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加强农业。要真正地而不是表面地、实际地而不是口头地、全心全意地而不是半心半意地加强农业这个基础。”

1998年9月25日,江泽民在安徽省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农民有积极性,农业就快速发展;什么时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就停滞甚至萎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确定农村经济政策的

首要出发点,是充分发挥我国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并且提出,我们一切政策是否符合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就是要看这种政策能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这是我们花了很大代价才认识的真理。农村改革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就是坚持了这个正确的出发点。家庭承包经营所以能够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就是给了农民自主权,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在农村开展任何一项工作,实行任何一项政策,都必须首先考虑,是有利于调动还是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是维护还是会损害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解放和发展还是会阻碍农村生产力。这是我们制定农村政策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也是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

3、善于结合新形势,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举世公认的巨大变化。但由于错综复杂的种种原因,农村问题的解决还远远未达到理想的程度,农村问题仍是中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对于这一点,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有着清醒的认识。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地方政府出现了只重视工业而忽视农业,整天忙于招商引资办企业,只重视城市建设而忽视农村发展,整天忙于拆房子建公路、建公园的倾象。江泽民对此高度重视,经过调查研究,他明确指出:“在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群众生活非常困苦,潜伏着不少不稳定的因素。如果社会秩序不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和发展。”不仅如此,同时还会使“非法宗教势力乘虚而入,与我们争夺基层领导权。如果这些贫困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民族的团结、边疆的巩固,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

江泽民对于农业问题同样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有些人对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加快农业发展的思想有所松懈,同时由于农产品供求矛盾的相对缓和,农业效益逐渐下降,农民收入增长比较缓慢,农民负担越来越重,不少农民弃农经商务工,影响了农业发展。江泽民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严肃地告诫全党:“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底子又薄的大国里,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第一位的大问题。农业始终是战略产业,粮食始终是战略物资,必须抓得很紧很紧,任何时候都松懈不得。”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江泽民对农业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2002年5月,江泽民在重庆围绕党建和西部大开发进行调研时强调:“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比重很高的农业大国,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如何,农业和农村经济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中国改革发展的进程,决定和影响着中国社会稳定的全局。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放松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可能带来的全局性影响不能低估,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不能低估,对做好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的难度不能低估。”

4、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推动“三农”发展

江泽民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大党,这样的大国,这样人口众多的民族,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如果没有以正确理论为基础的强大的精神支柱,那末,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将是不可想象的,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谈不上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全部近代中国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用什么科学理论来推动中国“三农”发展呢?江泽民多次强调,必须以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来指导中国“三农”的发展。1998年9月25日,江泽民在安徽省考察工作时明确指出:“农村改革的成功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论述,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系列论述,给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每一步关键的时候,都是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支持和推动改革。农村改革的历程说明,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冲破旧的观念和僵化体制的束缚,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可以说,没有邓小平理论,就不可能进行农村改革,也不可能有现在这样一整套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更不可能有今天的巨大成就。认真总结这20年的宝贵经验,对于全党更加自觉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三、江泽民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新举措

正由于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正确认识,江泽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努力进取,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

1、加强农业保护,强调科教兴农,发展农业产业化

首先,强调农业保护。农业保护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现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非市场安排的政府行为,也是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总结。1992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经济由此驶入了市场经济的快车道。那么,中国农业是不是也需要保护?对此,1993年10月,江泽民在深入分析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率先提出:“农业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是需要加以保护的产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单纯靠市场调节,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将会日益拉大。”这一判断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及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睿智之举,对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农业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5年12月5日,江泽民在《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奋发进取,讲求实效,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讲话中对农业保护政策又进行了全面阐述。他提出:“积极探索扶持、保护、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新办法。农业是社会效益大而比较效益低的产业,光靠市场调节不行,必须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加以扶持和保护,这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共同做法。要制定引导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多方筹集农业发展资金的政策。合理调整工农、城乡利益关系,按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健全主要农产品风险基金和储备调节制度,减少农业的市场风险。引导二、三产业加强对农业的支持,逐步形成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机制。充分运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更多一些利用国外资金、技术,促进我国农

业发展。”实践证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必须遵照江泽民所强调的:“市场经济越发展,工业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这是历史已经证明的客观规律。”

其次,强调科教兴农。科教兴农是时代的要求,必然的选择。江泽民一向重视科教兴农,科教兴农战略是江泽民“三农”思想的一个重要闪光点,它顺应科技全球化潮流,紧扣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脉搏。他明确指出:“要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各地应根据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和耕作特点,紧紧抓住科技进步这个环节,在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有效利用资源上下功夫。”1991年11月29日,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闭幕会上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农战略。他强调,要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积极实施科技教育兴农的战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大农业经济的发展,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适用技术的广泛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弥补农业资源的短缺,而且可以提高物质投入的有效性。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积极创造条件,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地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再次,强调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是继家庭土地承包制后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农、科教紧密结合的一条龙经营体制。

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江泽民对“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这样做,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不侵犯农民的财产权益,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

2、发展集体经济,强调家庭承包经营,推动小城镇建设

首先,明确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目的。1990年6月,在全国农村工作座谈会上,江泽民明确提出农村改革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深化农村改革的目的,是保护和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

其次,强调家庭承包经营是中国农村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经营制度。早在1990年6月19日,江泽民就指出:“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一项长期坚持的政策,一定要非常明确地向农民讲清楚。也要向农民讲清楚,不仅要稳定这个制度,而且要不断完善这个制度。”1998年9月,江泽民在总结20年农村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强调:“深化农村改革,首先必须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他进一步指出:“稳定家庭承包经营,核心是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中央关于土地承包的政策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而且三十年以后也没有必要再变。”

再次,强调推动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1992年12月,江泽民提出:“必须坚持不懈地发展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要与建立社会主义新型集镇结合起来。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1999年11月,江泽民又指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是长期制约中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有利于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而且有利于启动民间投资、带动最终消费,为下世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经过20世纪90年代至2l世纪初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大发展,到2002年,中国乡镇企业达2133万个,从业人员1328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8%。城镇化建设一方面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促使农民变市民,转移农业劳动力,这是江泽民“三农”思想的又一创新。

3、减轻农民负担,加快扶贫开发,提高农民收入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江泽民在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一直关注农民问题,始终把农民的收入问题牵挂在心,在农民收入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

首先,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农民负担过重,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负担重已成为“三农”问题中一个突出问题。对此,江泽民高度重视,明确指出:“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还直接关系到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带动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从长远看还可能影响农产品的供给。现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此,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在农民增收可能的情况下,尤其要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加快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这项重大改革事关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长治久安……。要认真搞好乡镇机构改革,下决心精简财政供养人员,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支出结构,确保税费改革取得成功。”

其次,加快扶贫开发,实现农民小康。中国人口众多,地区差距较大,发展很不平衡,一些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江泽民时刻情系人民,对扶贫工作十分关注,提出了一些新主张。江泽民建议:“由传统的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才能稳定地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要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中大力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克服单纯等、靠、要的思想。”“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最根本的也要靠发展。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就贯彻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江泽民还特别告诫人们:“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项任务完成以后,扶贫开发仍然不能放松,要继续抓下去……。这项工作,必须同我们对下个世纪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考虑结合起来,同加快中西部地区建设、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大战略,要早作筹划。”

综上所述,江泽民不仅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而且在行动措施上也作出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决策,使中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1990~2001年粮食平均年产量93777亿斤,比80年代平均年产量增加1838亿斤……。2001年与1989年相比,棉花增长40.5%,油料增长1.2倍,糖料增长49%,水果增长2.63倍,猪牛羊肉增长1.72倍,水产品增长2.8倍。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足。我国用占世界10%的耕地成功解决了占世界近22%人口的吃饭问题,在国际上被称为奇迹”,受到许多国际友人的高度称赞。同时,中国农民收入也不断提高,“从1989~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601.5元增加到2366.4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4.3%”。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虽然有了一定的解决,但由于中国的国情特殊,农民人口多,低子薄,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还任重而道远,需要继续努力,扎实工作。在新时期新阶段,仍然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江泽民的“三农”思想,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对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把“十二五”规划中“三农”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丛琮)

作者:林祖华 吴钧伟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论文 篇2:

内江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

[摘要]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内江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问题 意义 形式 核心内容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一、内江实施新农村建设问题透视

1.丘陵地区发展经济面临的问题

内江属丘陵地区,以农业为主,工业规模小,人口较多,经济发展滞后,财政负担过重,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现实矛盾和困难突出,已成为内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1)农业结构调整缓慢。丘陵地区农业仍然停留在低水平、低效益的生产上。“调什么、怎么调”一直是困绕丘陵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尽管一些地方也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调整的规模不大、特色不明显、竞争力不强,绝大多数地方多年来处于常规品种的种植和养殖,结构性矛盾相当突出。造成丘陵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缓慢、矛盾突出的原因很多,但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是其重要的客观原因,使得农业的投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调整结构慢,给农民增收带来很大困难。

(2)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丘陵地区的农产品以生产水稻、小麦、油菜为主,一些产地条件较差的以生产玉米、豆类等旱谷植物为主,经济效益和附加值较高的农产品很少。这些常规产品只能满足于自供自给、自产自销,很难向加工、销售转化,不能形成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格局,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得当地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难。

(3)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丘陵地区地势不平整、水系不配套、道路不通畅、设施不健全,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加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和难度,特别是丘陵农田水资源严重缺乏,排灌站年久失修,渠道跑水漏水严重,尤其是在当今气候环境变化无常的情况下,农民为此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时有发生,使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4)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民以耕为业。丘陵地区现有的资源状况和耕作条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业生产上,以加倍的成本和精力只能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使得许多农民舍不得多投入、细耕作,加之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一些农民纷纷外出打工,谋求职业。这种现象,虽然也能勤劳致富,但造成了丘陵地区农业生产缺乏新的生机和活力,使丘陵地区的农业面临新的困境和危机。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问题

基础设施薄弱。内江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虽得到较大改善,但是,乡村道路通达率低,许多地方依然通而不畅,机耕道路的严重缺乏,造成农民下田难,机械作业难,粮食运输难,严重影响了丘陵地区农业的机械化、农场化、产业化的形成。水网改造缓慢,全市尚有83座病险水库未整治,许多水渠年久失修,渗漏十分严重;农村通讯网、广播电视网和电网也需加快改造和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不仅在存量上与农业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发展要求,农业基础建设明显减缓。由于资金缺乏,多数地方只是对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简单的维修以维持运行;除公路建设外,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少重点工程,开挖土石方少,工程量小。

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内江农村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五多六少”: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普通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结构雷同产品多;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专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品牌农业和创汇农业产品少。必然导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具体表现在:优质粮不多,普通粮有余,产销结构不平衡;水果品种结构搭配不合理,产期又过于集中,品质低劣,不能较好地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畜牧业结构、畜禽品种、品质、饲料转化率、畜产品的加工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水产品仍以传统的“四大家鱼”为支柱,名优特稀品种少,且深加工程度低。长期以来只注重生产,而忽略农副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作法,导致了全市龙头企业中农产品加工企业所占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8%,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仅4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总数的23.9%。由于农业加工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到10%,增值空间小,增值层面简单,同时农产品商品率低,商品率不到60%,农民受益小。

二、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长期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只有实现农业发达、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才能真正实现中原崛起的宏伟目标。“十一五”时期是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内江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真正使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发展工程、民心工程。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和谐村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逐步改变目前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系统工程中,要通过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拓宽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要通过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地产出率,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要通过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村多形式、多层次的劳动力转移;要通过改善农村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保障农副产品的消费和流通,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生产要素真正流动起来,进一步繁荣市场经济;要通过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只有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统领“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通过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才能真正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力手段。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环境改善、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整体推进,是对近年来卓有成效的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的拓展和延伸,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广优良品种,发展农业机械化,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力,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是现代农业建设课题中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内江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重点围绕新产业、新村镇、新农民、新组织、新福利、新风尚等方面展开。

(1)新产业。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使内江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必须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入手,提高农业结合生产能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2)新村镇。就是要改善村容村貌,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强村庄环境整治,改善交通、街道、卫生、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奠定物质基础。

(3)新农民。就是要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必须重视培育新农民。要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这不仅是提高科技水平的需要,更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需要。

(4)新组织就是要探索和发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生产关系。重点围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的联合,改善生产营销服务,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生产效率,抵御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5)新福利。就是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重点是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完善和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使农民逐步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

(6)新风尚。就是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应继续搞好文明村镇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法治的新型生活观,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型农民。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忌搞形而上学

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和建设上,量力而行,不增加农民的负担,不期待一蹴而就。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忌搞形式主义

搞新农村建设,农民有三盼:一盼收入增加,二盼环境改善,三盼民主管理。同时农民也有三怕:一怕敛钱,二怕强迫,三怕折腾。农民之怕,根本的问题在于他们担心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能不能尊重农民的意愿,能不能切实为他们的利益着想,能不能真正提供给农民想要的东西。对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走形式、强迫农民建设所谓“样板工程”的做法,农民最为反感。

2006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我们强调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意愿,防止形式主义,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和建设上,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量力而行,不增加农民的负担,不期待一蹴而就。应该认识到,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农民最有发言权。所以,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自主性,是保障新农村建设成功推进的一个重要前提。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可能导致在新农村建设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付出巨大努力,却事倍功半,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甚至引起农民的抵触。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忌搞政绩工程

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做好规划。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行摊派,不搞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在建设新农村中要能尊重农民意愿,切实为农民利益着想,不搞形式主义。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应该把减轻农民负担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凡加重农民负担、或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干部应追究责任!

四、调整内江农村产业结构是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要用抓工业思路抓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名、优、特、新、稀的优质高效专用农产品,进一步优化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优化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综合效益。要以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为切入点,着力扶强做大内江的畜牧、粮油、蚕茧、果蔬、林竹、药茶、苎麻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

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执行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

农业产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个长期的、艰巨的而有意义重大的工作。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入。内江市如何实现生态畜牧业大市的建设、如何开发优势产业、如何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等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品种和品质结构。(1)调整大农业结构,重点是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水果业。畜牧业从分散粗放型向现代集约性转变。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要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增加具有资源特色的农产品的生产,减少或避免不同地区农业结构的趋同化。(2)调整品种结构。要立足市场需求,淘汰产量低、品质差的老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新品种。(3)调整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产品优质化,相应压缩低质农产品的生产。逐步实现农产品优质化,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向合理化、多样化、高级化方向转化,满足人们生活不断改善和食品多样化的需求,确立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名特优产品和精细特色农业产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发展绿色食品,包括发展无公害粮、油和蔬菜、畜禽、水产品及其加工食品。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型企业,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标准农业等。

2.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增利

目前,内江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低,主要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农产品是进行粗加工或根本没有进行加工就直接进入市场,势必造成竞争能力不强、价格低,影响农民收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必须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内江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各地要围绕本地主导产业,有计划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加工企业。乡镇工业要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要来源的加工业并加强与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外商的联合,形成一批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起来。

3.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科学使用肥料、农药;进一步提高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同时要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复种指数和综合利用水平。

4.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内江市人多地少,大量劳动力滞留于种植业,大量人口滞留于农村,这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其他产业的根本原因。从农村经济角度来看,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和以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为主的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商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拓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只有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才能真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提高环境承载力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以土壤为标志的内江市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到了临界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应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在长期发展中,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一直是一对恶性循环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吸取发展历史上众多经验和教训,必须从现在起,做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化。为此,必需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超标污灌所带来的化学污染和其他面源污染,摈弃那种高消费、高投入、高污染和高浪费的发展模式,推行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进而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靠,缓解对环境的压力。同时,根据生态建设的需要,加强相应的科学研究与科学规划,通过各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扬长避短,合理选择适合各地特点的优势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业、水产业和经济作物产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逐步改善内江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

参考文献:

[1]刘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聊城理论在线 www.Lcllzx.cn 黄冈市工商联,2006~4~17

[2]李彬: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浪首页

[3]郭振纲:新农村建设要防止形式主义.工人日报,2005~12~15

[4]赵永刚:调整产业结构加速新农村建设.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6~5~26

[5]关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朱小蓉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论文 篇3: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我省按照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抓住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一突出矛盾,加大统筹城乡发展,采取一系列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有效措施,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始终坚持培育壮大城乡统筹发展的支柱产业

我省是农业省份,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收入水平低,大部分农村以传统种养业为主,因此,坚持培育壮大农村支柱产业,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稳粮、优果、兴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稳粮、优果、兴牧的思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近年以来我省一以贯之的基本思路。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和整理项目,确保了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抓好粮食生产32个主产县,通过推广提高小麦良种统供水平和地膜生产技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和减灾能力。二是不断优化农业结构,加快果业发展。2007年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16.8%。特别是苹果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一,浓缩苹果汁出口量已占世界贸易量的四成以上。三是稳定发展畜牧业。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兑现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政策,安排生猪良种扩繁和规模养殖等重点项目,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27.3%。

(二)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

根据省情特点,立足资源、产业等基础条件,加快发展一村一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一是全面实施一村一品千村示范万村推进工程,全省共确定示范村1153个、带动推进村1万个,总数占到全省行政村的35%。按照全省特色农产品布局,抓村定品,促进特色产业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资金投入、市场建设、科技支持、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等向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倾斜,促进了农业内部挖潜,拓展了就业和增收功能。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扩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规模,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省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10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5万个,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达9800多个。三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围绕县域农业资源,依托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和民营经济,培育县域主导产业。设立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平台建设和对重点产业、特色产业的鼓励与引导,全省43家企业被确定为全国“创名牌重点企业”,一批企业获得省部级驰名商标以及名牌产品、免检产品称号;纳入监测的93个县域年度实现生产总值265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8.6%。县域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总数达到94.7万,2007年实现增加值986亿元、利润205亿元,为全省农民人均提供工资性收入980多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8%。

(三)完善农村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产业服务能力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强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是扶持培育产业、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保证。一是科学规划。围绕种养业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动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以及农民权益保障等八大体系建设,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完善了相关的建设规划。二是加大农村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完善农业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基础设施,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体系建设,农村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三是深化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农业科技资源得到有效发挥,科技人员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四是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顺利对接,促进了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二、始终坚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是统筹城乡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我们在工作部署上按照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的思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

(一)不断完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

加快中小灌区设施改造,完成了8项重点水源工程,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重点防护林等治理工程,生态建设逐步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25%。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水电路气问题,饮水工程速度加快,道路建设力度加大,用电问题基本解决,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进展顺利,行政村广播电视和固定电话“村村通”全面实现,长期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一些突出问题正在得到有效缓解。

(二)加快发展农村教育

积极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不断扩大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范围,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完成“两基”攻坚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我省贫困地区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三)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2002年以来,共安排投资5.4亿元,全面完成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机构建设任务。2004年起,重点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乡镇卫生院1060所、县医院53所、县中医医院17所、县妇幼保健院31所。随着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建成,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逐步健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全省农村健康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四)不断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2007年底,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人数达到2130.8万人,农民参保率达到87.2%,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已扩大到104个县区,提前一年在全省实现全覆盖目标。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两县开展,农村居民低保覆盖人数达到80万,贫困学生助学金制度全面实施。当前,全省农村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覆盖面稳步扩大。

(五)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农村文化建设五大工程(两馆一站一室设施建设工程、农村艺术舞台繁荣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工程)全面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扩大,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广大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三、始终坚持不断创新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体制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诸如农村金融、土地经营权流转、城乡二元结构等重大的体制性因素和制度性障碍不断显现,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加强公共财政投入

近5年来,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显著增加,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实现农民农业税“零负担”。在中央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中,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确保财政支农投入增量逐年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增量明显高于上年,新增耕地占用税收入主要用于三农,重点用于加强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并规定各级预算安排的城市维护支出要向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倾斜,并逐年提高比例。从2008年起,在扶贫工作重点县和粮食主产县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强的基建项目,将逐步减少或取消县级配套。

(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针对我省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特点,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鼓励和支持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发展,引导商业银行对农村生产性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加大投入。采取注入资本金等方式,促进农村信用社扩大规模、做大做强,支持农信社在农村信贷中发挥出核心和支柱作用,农村融资的主渠道不断稳固。在部分县推行村镇银行、农村金融互助会试点,吸引社会投资、民间资金投资入股参资,拓宽了农村贷款的来源。同时,在全省全面推行了能繁母猪保险,推行苹果、奶牛等政策保险试点,农业政策性保险稳步铺开,多元化、全方位的农村金融体系正逐步建立。

(三)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2005以来,我省调整户籍迁移政策,推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通过积极推进户口一元化管理进程,逐步取消户口迁移中计划指标的限制,形成了城乡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加快与户籍制度相关的配套改革,附着在户籍上的就业、住房、教育、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不合理制度正在逐步消除,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顺畅转移。

(四)积极探索土地制度改革

在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稳妥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拓展了二、三产业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多种农民增收的渠道。积极探索土地征用与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相配套的政策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征用的法规体系,农民利益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四、推进全省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责任在政府,动力在改革。只有城乡统筹发展,加快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下一步我们实施城乡统筹将继续坚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实施粮食单产提高工程、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民创业等六大工程为抓手,积极开展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壮大县城经济的整体实力。

二是坚持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改革长期以来城乡规划分割管理的现象,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编制一体化发展的城乡规划,全力推进农村水电路气基础设施和重点农村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坚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积极探索省、市和县统筹的农村义务教育新模式,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稳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城市义务教育向农村开放,消除一切阻碍农民工子女进城就读的歧视政策;加强县、乡和村三级的多层次、全覆盖的公共卫生体系,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直接成果。

四是坚持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水平,探索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制度,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保障线标准合理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更加规范的有效农村社会救济制度,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差距。

五是坚持重视统筹城乡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快改革现有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探索和实施居住地管理制度。以劳动力素质为就业主要指标,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劳动力市场,加大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和服务力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择业能力。

六是坚持统筹城乡一体的政策支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新增省级财力和基本建设项目安排上重点向农村倾斜,不断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对贫困县转移支付力度,扩大财政覆盖农村范围,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推动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陕西省发展改革委

上一篇:公共管理市场化趋势分析论文下一篇:基于供求关系的农业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