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2022-12-08

第一篇: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以成都为例

成都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是当前旅游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这种融合体现在战略融合、产业融合、文化融合、硬件建设融合等多个方面。成都市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从成都市的整体情况来看,不管是城市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功能的推进抑或是城市服务配套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均实现了旅游业与城市发展的良好互动。

城市规划与旅游发展的统一。用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建设,根据旅游发展形式调整城市用地布局和功能板块,这些都体现了成都城市规划与旅游发展的高度一致性。

软硬件建设与旅游开发协调。成都市在城市设施的建设上很好地融合了旅游开发的理念,双流机场第二跑道使用、新国际航班开通、市内地铁和城际铁路建设等不仅使得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逐步确立,而且使旅游进入性和便捷性大大增强,同时城市设施的功能与旅游开发实现了有效结合,城市建设与旅游发展速度保持协调发展。

旅游产业与城市其他产业融合。成都的乡村旅游集种植、观光、体验、休闲、加工、采购于一体,形成了郫县农科村、锦江区三圣花乡等知名旅游地;旅游与会展融合发展,使成都成为“中国会展第四城”;旅游与体育融合发展,在成都形成了温江时尚运动体验、龙泉赛车运动和西岭雪山冰雪运动等体育休闲集聚区;此外,还有成都东区数字音乐公园、休闲商务城等旅游业与创意产业、金融商贸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城市文化内涵在旅游业中渗透。成都历来就有文化名城之称,文化资源丰富,形成了以“蜀文化”为代表,三国文化、水文化、道教文化、川剧等各类型文化并存的城市文化。成都通过将历史文化、休闲文化、美食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大大丰富了成都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同时使旅游活动成为传承和发扬成都文化的重要载体。

成都: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面临新机遇

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新一轮加速发展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将处于黄金发展期和高速增长期,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成都市制定了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战略,这些为成都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成都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未来一段时期成都将以“领先发展”的姿态,深入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建设,将成都打造成为西部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中心、文化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亚洲国际航空枢纽,同时,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区域合作,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这些战略举措不仅有利于为成都旅游业发展提供市场基础,而且有利于拓展成都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业空间。

成都现代化和国际化战略为旅游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提供了深化方向。成都提出了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战略举措,这为成都实现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提供了深化方向。成都提出城市发

展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战略,契合了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将促进成都旅游业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丰富旅游业发展的科技、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成都实施的“五大兴市战略”是旅游业大发展的有力助推器。成都立足新的发展起点,全面部署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等“五大兴市战略”,成为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在交通先行方面,通过构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传输系统,可提高旅游目的地的进入性和便捷性;在产业倍增战略方面,旅游业对于加快成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有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在立城优城方面,通过城市升级和新区建设,有助于成都旅游环境和整体形象的提升,提高旅游吸引力;在三圈一体方面,通过推动三圈层融合为完整的“一极”,可以使旅游业与其他产业在空间上形成合力;在全域开放方面,有利于多向拓展成都旅游业开放合作的空间领域。

成都作为首批唯一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副省级城市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首批唯一的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副省级城市,通过大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着力破除约束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可以有效盘活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先导作用和产业融合功能,不断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成都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面临5大任务

中国旅游研究院提出,为促进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建议成都实施以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为总体目标,以旅游改革创新为支撑,以旅游产业融合、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旅游文化提升为重点的综合工程。

合力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国际旅游城市是成都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也应当是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国际旅游城市同时也是宜人城市的应有之义,后者关于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目标定位,明确了前者的战略取向。围绕城乡一体化,成都要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发展,推动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在城镇化的动态过程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全面现代化,成都要加快改革创新,推动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和新业态发展;围绕充分国际化,成都要继续扩大开放,以国际品质来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打造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加快旅游改革创新。旅游业所涉及产业和行业门类较多,呈现出“大旅游、大市场、大综合”的产业特征,目前单一部门管理的统筹协调能力有限,难以实现“综合产业综合抓”的格局,改革现有的旅游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建立符合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和运营体制机制已成为成都当前旅游工作中的重大任务。成都是国家确立的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唯一副省级城市,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组织机构、行业管理、营销机制、投融资机制、公共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着力破除约束旅游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盘活各种社会资源,全面促进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

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深入发展。虽然成都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成都要以大旅游观念为指导,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激发企业活力,优化市

场秩序,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和市场融合等路径,着力推动旅游业与农业、会议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信息产业、房地产业等的深入融合发展,构建一批乡村旅游、会展旅游、文化创意旅游等的知名品牌,努力将旅游业培育为成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继续推动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旅游和城市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以旅游发展深入推进农村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在实施路径方面,主要是通过积极发展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形成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旅游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要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规范引导和错位发展,以乡村旅游为纽带,促进成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民收入,加速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大力提升旅游文化。提升旅游文化既是保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需要。要借助旅游平台,加强旅游项目策划,通过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节庆活动等手段,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硬化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层次逐步升级,在传统文化产业融入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推进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新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第二篇: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质。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时代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一、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近年来,我省强力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态势喜人。

1、多措并举,融合发展的氛围和机制已经形成。着眼于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我省多措并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注重政策引领。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文化厅、省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文化与旅游协调推进机制加快全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营造良好环境。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各地围绕土地、资金、人才、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陆续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优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营造了良好的融合发展氛围。三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省市县三级成立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机构,健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注重在产业规划项目建设、企业培育、产品开发、宣传推介上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了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坚持以文促旅,旅游项目文化内涵得到极大提升。对原本以休闲观光为主的纯旅游项目,各市、各有关单位注重挖掘历史资源,把握文化脉络,提炼核心主题,丰富文化内涵。同时,注重创新理念,不断完善服务,着力优化环境,强化比较优势,全力打造特色,提高内在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景区(景点)的提档升级、跨越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升。比如,承德市与战略投资者合作投巨资推出大型实景演出《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提升了该市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领略皇家文化的魅力,旅游收入呈井喷式增长。

3、坚持以旅兴文,不少文化项目(企业)成为特色“旅游景点(区)”。石家庄市的藁城宫灯博物馆、唐山市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和启新博物馆、保定市的曲阳石雕和易水砚产业基地、邯郸市的大剧院和磁州窑博物馆、沧州市的乐海乐器生产基地、邢台市的沙河工艺玻璃基地等,原本都是宣传文化部门扶持打造的文化项目(基地),近年来通过创意提升、改造升级,特别是通过增加体验、互动等功能,都发展成为备受欢迎的旅游观光景点,实力、活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4、挖掘各种资源,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全省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皇家文化、太行文化、长城文化、海洋文化、草原文化、民俗民间文化、现代工农业文化等与旅游产业融合程度越来越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越来越丰富,产业链条越来越长,附加值越来越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5、顺应时代潮流,新型文化旅游业态不断涌现。以河北大学科技文化产业园、新乐东方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创业孵化园、中国动漫实训与考级中心、唐山丰南中国游戏产业发行基地、秦皇岛龙城帝国网游体验基地为代表的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据产业等新型文化旅游业态正在成为市场“新宠”,初步形成了观光体验与休闲度假、养生保健、专项旅游相结合的复合型产品结构。

6、市场日趋完善,效益持续攀升。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下,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呈逆势上扬之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分别比2012年和2011年增长了17.7%和26.6%。

二、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尽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切实解决文化、旅游“两张皮”问题。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但由于缺乏顶层性、整体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和架构设计,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得还不够深入,“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省内跨越行政区划的融合以及与国内国际城市之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化。鉴于此,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由省发改委牵头,抓紧研究制定全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区域系列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二是在全省推广承德市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经验,省市县三级分别由政府常务副职领导统管文化和旅游工作,切实形成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合力。

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切实解决扶持不到位的问题。从目前看,我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既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也有鼓励支持新兴业态发展政策不够完善的问题。对此,一是要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制定完善并落实好支持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有效发挥政策的驱动和激励作用。二是整合省市两级宣传文化和旅游发展部分专项资金,设立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资金或基金,用于扶持壮大特色文化旅游企业,支持重点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培育打造精品文化旅游景区、产业集群和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全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和营销力度,切实解决我省不少优秀景区和旅游目的地知名度不高、客流量较少的问题。我省优质景区和旅游目的地非常多,但一些景区和旅游目的地国内国际知名度不够高,这与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大、市场运营水平有待提升有很大关系。对此,各级宣传、文化和旅游部门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合作意识、营销意识,综合利用各种手段、载体和平台,加大对我省优秀景区和旅游目的地的宣传推介力度,共同做好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营销工作。特别是要加强文化旅游宣传营销专业化、市场化建设,切实提高我省文化旅游产业的美誉度、影响力,进而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篇:地方政府如何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在最近一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具体负责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工作。地方政府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产业层次,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走健康的城镇化道路,建设高水平的信息城市,以信息化推动城市的现代化;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本地区工业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四个层次

赛迪顾问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的。信息化不只是与某个门类工业融合,而是与所有工业门类都融合。信息化不只是与工业企业的某个环节融合,而是与采购、设计、生产、销售、客服等多个环节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仅体现在技术、产品层面,还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催生新兴产业层面。

赛迪顾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层次模型包括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四个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赛迪顾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层次模型

技术融合是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产生新的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例如,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产生的机械电子技术,工业和计算机控制技术融合产生的工业控制技术。

产品融合是指信息技术或产品融合到工业产品中,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例如,普通机床加上数控系统之后就变成了数控机床,传统家电采用了智能化技术之后就变成了智能家电(如智能冰箱、变频空调等),普通飞机模型增加控制芯片之后就成了遥控飞机,增加汽车电子设备可以提高汽车档次。

业务融合是指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例如,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管理软件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网上订购系统,可以直接在网上下订单;电子商务为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途径,产品信息可以在网上发布并达成交易。

产业衍生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可以催生出的新产业,如汽车电子产业、工业软件产业、工业创意产业、企业信息化咨询业等。此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电信业等产生了大量市场需求,可以有效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壮大。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四个方面

赛迪顾问认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推进信息化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

广泛推广CAD/CAM技术,推广数控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柔性制造技术、网络化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和制造效率,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或满足个性化需求。例如,利用数控技术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生产高、精、尖类装备产品。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工业附加值。装备制造包括飞机、汽车、船舶、通讯装备、电力装备、楼宇装备、重型机械、包装装备等的制造,各地区可以根据装备制造业发展实际情况,提高装备的信息技术含量。例如,通过嵌入式系统使传统家电升级为智能家电,通过汽车电子设备使低档车升级为中高档车。

通过引入ERP、PDM、PLM、CRM、SCM、BI等先进管理系统,提高装备制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建立网上采购系统,使用电子支付手段,实现网上采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通过网站、呼叫中心、E-mail、即时通信软件等,快速响应客户的售后服务需求。鼓励第三方建立装备制造业行业交易平台,为广大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2)推进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的服务行业。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包括现代物流、工业设计、金融保险、商业贸易、咨询、广告、会展、中介等相关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信息化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可以改善工业发展环境。

加大RFID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等在物流业的推广力度。利用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提高工业品外观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促进新产品创新,使工业设计模式走向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依托互联网技术、内容管理技术等,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建设数字信息传输网、卫星通信系统等先进通信设施,积极推进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的升级改造和融合应用,打造区域信息中心。

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各个环节的互动和集成,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快速反应的现代工业服务体系。例如,推进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建设物流大通关信息平台,全面构建大物流的发展模式。鼓励发展工业产品外观设计、工业产品广告等方面的创意。积极推动电信、互联网产业、3C应用等新业务和增值服务的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构筑设施先进、服务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推广“网上会展”等新型业态,提高会展业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大力推进电子金融建设,建立电子支付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法律、会计、咨询、广告、设计、研发、房地产中介等专业服务水平。推进大型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连锁经营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设行业性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推广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手段,促进商贸经营活动标准化、规范化和国际化。

推广成熟、实用的管理软件,如ERP、SCM、CRM、BI等,加快现代服务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例如,宝供第三方物流信息集成平台将物流各相关环节(订单管理、运输、仓储、财务、以及基础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流程优化和重组,通过以客户为中心,以订单为主线的信息集成,进一步提升了宝供物流服务的竞争力,实现了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成本节约,创造宝供与客户、供应商在物流供应链上三赢的局面。

(3)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产业衍生,发展新兴产业。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催生出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工业软件产业、工业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这些新兴产业,不但可以使区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发挥支撑性作用。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包括通信设备制造、雷达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电子测量仪器制造、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等细分行业。也可以划分为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机械电子等产业。由于电子信息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

工业软件是指工业生产领域的专门软件,一般与硬件设备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工业设计软件、工艺优化软件、工业控制软件、生产数据实时采集软件、人机界面组态软件等。工业软件和硬件设备相结合,可以为企业测、控、管一体化提供了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目前,发达国家的工业软件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打破外国产品的垄断,替代进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业设计是制造业发展的先导行业,工业设计创造产品的高附加值,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水平。工业设计必须有创意,要引领时尚潮流。要深化工业设计内涵,大力发展工业美术设计、造型设计、功能性设计、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系统集成设计等。加强名牌战略与工业设计的结合,建立名牌产品的差异化优势。探索建立健全有利于设计产业知识产权管理、运用和创造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机制。

(4)推进信息化与节能减排的融合,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道路。

在钢铁、冶金、建材、电力、石化、造纸等行业大力推广电子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工作。例如,在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中,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精确化生产作业,减少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在建材生产设备上安装变频装置,可以有效节煤、节电、节水,减少污染物排

放。在火力发电厂,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燃料掺烧比例、煤种、灰份等进行优化配置,可以使煤炭燃烧最充分。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不锈钢分公司采用能源管理系统之后,高炉煤气放散率由最初的30%下降到10%以内。目前,宝钢分公司高炉煤气放散率控制在2%以内。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钢综合耗水由21立方米/吨下降到目前的5立方米/吨,钢综合能耗由1200千克标准煤/吨下降到700千克标准煤/吨。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通过应用艾斯苯HYSYS动态模拟系统,重点对芳烃分馏、岐化单元进行了优化,结果每年节约燃料油几千吨。2007年,山水集团在大型风机上全部安装高压变频装置,年节电量达8000万度,减少循环冷却水用量300万吨。如今,山水集团通过信息技术改造,水泥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量分别比2004年减少37%、32%和34%。

地方政府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将工业企业通过信息化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收益(折合成人民币)按一定比例返还给企业,激励它们开展节能减排。

三、政府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的四个作用

(1)理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组织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官、产、学、研联动机制。

由当地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推进工作,信息化主管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明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要明确企业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在大中型企业推行CIO制度,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绩效考核制度,探索建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统计制度。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市场化的社会服务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把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优势结合起来。

(2)加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在自主创新、政府采购、用地、税收、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对于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奖励。在同等情况下,政府部门要优先采购本市工业企业的产品。对于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明显,示范效应强的企业,在用地上给予一定的优先权。对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大中型企业,征收的税收可以一定比例返还,金融部门在贷款方面给予优先权,在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设立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专项扶持基金,重点投向公共性、基础性、公益性项目建设和工作推进,加强对该专项资金的管理。理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投融资体制,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完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风险投资机制,编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投资指南,引导各类资本投向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点领域和区域。政府出资搭建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成本。以本地优势行业为重点,选择不同规模、不同主营业务的企业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单位,从企业发展的瓶颈入手,选用实用的单元技术,开展示范引导,并通过多种形式推广成果。

(3)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相关知识传播。

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培养不同层次的信息化人才。鼓励高等院校与工业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工业企业急需的信息化实用性人才。加强对信息化高级人才、复合型

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完善激励机制,鼓励知识、技术和才能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以实用、有特色为宗旨,鼓励发展社会化的信息技术培训机构。对工业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信息化方面的培训,完善信息技术管理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制度。广泛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信息素养。组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方面的会议、展览、培训、参观、考察等交流活动,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相关知识传播。

(4)重视标准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改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环境,。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面的标准化工作要围绕信息化与各工业门类融合的重大项目,进行配套的标准可行性研究工作,争取将标准研究制定纳入项目计划。要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需求,通过标准化工作的重点突破和标准水平的整体提升,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重点突出、结构合理、适应市场的标准化体系。按工业门类组织编制工业企业信息化标准规范,鼓励企业参与工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化工作。努力构建并完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营造出良好的知识产权创造与保护环境。积极实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联动,共同保障区域内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知识产权局要加强本部门行政执法的同时,与公检法、工商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坚决查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

第四篇: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论文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内涵;旅游则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促进二者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双赢和提升,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区应通过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增强旅游产业的吸引力;同时应借助旅游产业使更多人来内蒙古体验文化、感受文化、弘扬文化,助推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内蒙古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独具特色的民俗、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都对我区丰富旅游产品内涵、塑造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文化旅游形象等具有积极作用,也为我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条件。内蒙古旅游游业一直以来就把草原文化、民族文化融入产业发展之中,经过多年的扶持与培育,已发展成为社会公认的高附加值产业。尤其是近几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

一、创造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条件

一是高起点制定发展规划。明确自治区未来几年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目标、保障措施和发展重点,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深入调研全区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和转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的新途径。二是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原有观念束缚,逐步建立起富有活力、协调统

一、符合市场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的壁垒,实现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无缝对接,特别要在旅游部门和文化部门间建立起协调配合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利用高校、培训机构和旅游部门,定期开展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支懂文化、专业精的人才队伍,并允许有特殊才能的专业人才以其拥有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参与收益分配。四是做好宣传推介和营销传播。围绕主题旅游形象,办好各类节庆民俗和游艺民俗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影视等多种传媒手段,高密度、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策划,真正把内蒙古的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出去。

二、从广度和深度上挖掘内蒙古文化旅游资源

在推动我区旅游产业从传统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并重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品位和层次,走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文化旅游发展之路。一是要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民俗文化为依托,大力设计、完善和推广蒙古风情游、鄂伦春特色捕鱼、鄂尔多斯婚礼等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同时要开发更多的文化旅游项目,使游客充分体验和感受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二是要挖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深入研究蒙元文化、契丹辽文化、鲜卑北魏文化、北丝路文化、突厥和回鹘文化等历史文化,继续开发古城遗址、古长城等,使游客了解内蒙古深厚的文化底蕴。三是要挖掘草原文化旅游资源。本着保护草原生态的原则,开发人文生态旅游产品、探险生态旅游产品等,使游客领悟草原生态之美、和谐之美。四是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作用。修缮和维护好革命文物和重大爱国主义历史事件遗址、纪念馆等,使游客在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在旅游中注入文化元素,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程式化模式,把高深的文化内涵转化为游客喜爱的文化大餐,转化为既有鲜明特色、又有很强参与性的大众消费旅游产品。通过对传统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包装、改版、升级,使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文效益。如设立“三少”民族生活体验旅游主题,让游客走进“三少”民族生活区,学习民族乐器的制作和使用、传统民族服饰的佩戴、牧民食物的制作流程等,体验少数民族生活状态,增强旅游感受,刺激旅游消费。

三、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要想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树立鲜明的主题旅游形象,实现文化资源保值增值,必须着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旅游品牌。在草原文化的大背景下,要抓好品牌的创意、设计和开发,沿历史发展脉络,融入蒙古族原生态文化和现代文化创意,以新型的旅游产品为载体挖掘特色文化资源,设计出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特点的文化旅游产品;要进一步挖掘知名旅游景点景区的文化潜力,对发展条件好、潜力大的景点景区,以迎合当代人文需求的形式展现景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民族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特色等,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其打造成引领内蒙古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品牌,做到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亮点纷呈,从不同层次向外界展示和宣传全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资源;要引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的文化旅游热点地区建设,以名镇、名街建设为重点,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打造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集聚区。另外,我区文化旅游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旅游体验也不全面,草原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存在既重复又割裂的现象,品牌效益难以发挥。只有将不同地域的文化习俗进行优化重组,才能使文化旅游产品形成互补优势,形成优质文化旅游产品链;只有打破地域界限,资源共享,才能满足游客对文化内涵的需求,才能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经济水平。因此,有必要对全区文化旅游品牌进行有效整合,根据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发挥规模效益和联动效应,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的创新需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注重提高从业者的文化素养,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把体现人文关怀、提升文化内涵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文化旅游化需要培育多样的旅游载体,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拓宽游客的参与领域,把形象化、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化元素贯穿其中,让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一同肩负起我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使命和责任。当前,内蒙古旅游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雄厚的产业基础,独特的资源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十三五”宏伟蓝图的徐徐展开,我区必将迎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春天。

第五篇:北海市促进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问题研究

北海市旅游局

镇威

北海自然风光秀美,生态环境优良,历史文化浓厚,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旅游为北海创造了辉煌的历史。1992年北海银滩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35个王牌景点之一;1998年北海市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成为重要的滨海旅游目的地。但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步入低潮,北海旅游也一直呈现不温不火的状态,旅游产业与拥有的资源禀赋和公众的期待形成较大落差。特别是近年来,石化、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北海长期缺乏产业支撑的局面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相形之下,旅游产业成为了北海全面发展的短板,正如王小东书记指出的,“旅游已成为影响北海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因素”。事实上,旅游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具有一般服务业所没有的许多独特优势。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旅游业不仅可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且能够极大地拉动相关产业特别是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因此,北海不存在要不要发展旅游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找准旅游产业发展的切入口和突破口。我们认为,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是实现北海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和正确选择。

一、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背景与趋势

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没有魅力,而没有旅游的文化则缺乏活力。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旅游是文化的传承载体,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文化则是旅游宣传的重要载体,能够将旅游产品宣传推广出去,并对旅游产品可发挥提升品位和竞争力的核心作用。促进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将为拓展全市发展空间,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发展后劲注入全新的动力。

1、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顺应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大趋势。

当前,人民的文化、旅游需求与产品供给之间存在巨大缺口。文化、旅游单打独斗、各自为政难以做强做大。加强文化和旅游的深度结合,有助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文化与旅游结合既有利于放大旅游的载体作用,也有利于拓展文化的传播渠道。对内可以扩大消费,提升国民素质,提高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对外可以传播中华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2009年8月,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文化产业与旅游深度结合发展指出了方向。

2、

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是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

金融危机将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新兴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作为新兴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必将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发挥文化产业的反向调节功能,发挥旅游业在经济下滑中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既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又能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做出贡献。当今世界,经济结构正在经历深刻变化,旅游业也进入到一个大调整大发展时期,旅游与文化的关联度、协同性日益增强。旅游品牌与文化品牌深度融合越来越成为吸引人们旅游的重要动力;旅游消费与文化消费融合越来越成为拓宽旅游市场的重要引擎;旅游创新与文化创新越来越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支点;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机融合越来越成为提升经济效益、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源泉。

3、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由于市场化过程不同,旅游和文化在产业化程度上都存在着差异。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突破束缚、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文化产业面临着体制改革和产业化发展的历史任务,旅游产业发展也已进入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时期。通过丰富和拓展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游客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借助旅游市场助推文化产业化发展,以旅游独特的宣传方式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这些已经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旅游和文化合作共赢,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旅游和文化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旅游与文化共生共进、一体化发展,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潮流,预示着旅游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广阔前景。

二、北海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评价

北海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可供开发利用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拥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突出特点的代表性的文化有南珠文化、海上丝路文化、汉遗址文化、西洋建筑文化、疍家文化、客家文化和渔业文化等。与文化特色相对应的是遗留下来的大量历史古迹。除此之外,古寺名人文化、地方戏曲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源远流长,相互交融。这些都为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培育以及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充足的文化资源。但北海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发展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资源整合及沟通协调不够。文化资源丰富是北海发展文化产业的一大优势,但要把资源优势变成资产优势、资产优势变成资本优势必须有效地整合资源。现有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在文化文物、旅游、园林、宗教等多个部分管理,各部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相互之间沟通协调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无序、分散、条块分割的弊端,对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十分不利。由于职责不同,文化管理部门更多地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考虑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如何植入旅游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旅游管理部门专注旅游产业,没有足够的文化资源可以充分利。特别是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旅游部门没有发言权,而非旅游部门缺乏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手段和动力,导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近年来,市财政在文化项目建设和旅游项目建设中均分别投入了大量资金,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积累使文化、旅游资源越来越丰富。但是,由于从项目规划上没有考虑文化与旅游如何很好地融合,使项目内涵不够丰富,展示手段单一,消费内容偏于苍白,直观的表现是人气不旺,使文化宣传不尽人意,旅游消费也差强人意。有点项目甚至成为财政负担。

二是文化旅游项目创新创意不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旅游,体验式、参与式旅游。高端文化游市场日益广阔。北海的一些文化项目缺乏配套和旅游运作手段,旅游项目难以深入挖掘、植入文化内涵,出现自然景观旅游发达,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体验旅游欠缺的状况。新型的旅游形态需要借助高新技术、以及通过创意策划来实现,技术和人才缺一不可。北海在打造新型旅游业态方面,目前还做得不够,在旅游发展设计上主要还停留在景观旅游、旅游购物层面,各种文化产业元素没有发挥出旅游效应。全市虽然集中了较多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旅游资源,但是旅游产品重复建设、类型单一,大部分旅游景区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接待水平低、综合收入少、规模效应不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拉动作用有限。

三是发展观念和体制改革滞后。北海旅游发展的观念有待更新,体制改革进程较慢,旅游要素产权主体、市场交易主体和开发经营方式单一,行业规模偏小。旅游景区分散管理、资源分割,造成行业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加之政策不配套,降低了旅游资源配置效率。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对文化的产业属性和特征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人片面强调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把文化看作政治的附属物,将经营性文化与公益性文化混为一谈,忽视了现代群体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是缺乏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长期处于小而散,低水平的竞争状态,影响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及方式

促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应坚持体制创新、产品创新、运作机制创新,进一步挖掘北海的自然及人文内涵,激活产业潜力,加强文化旅游联姻,形成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经济社会实现大发展。

1、将文化资源直接转化为旅游产品

北海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最直接途径之一是直接将部分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如遗址展示园、博物馆、文化节事活动等。北海拥有多出高品位的人文景观,涵盖古人类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塔石庙、古墓古陵、古刹道观、名人故里和近代建筑遗址等。如合浦古汉墓群,著名宗教建筑有涠洲岛天主教堂、普度震宫等。古民居有曲樟客家围屋古民居、疍家吊脚楼等,水有党江、南流江、冯家江等,以及众多的汉代文化、南珠文化、海上丝路文化、近代建筑文化的遗址遗迹等等,这些物质文化遗产均可以转化为旅游产品。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物景点星罗棋布的得天独厚优势,将这些文化资源优势嫁接到旅游产业,如依托其设立专题博物馆、美术馆、工艺馆、园艺馆等,使文化旅游成为北海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破点。

2、基于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活动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充分挖掘文化遗产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其开发为特色旅游活动,如发展演出娱乐业的时候,可发挥北海文化优势,通过对那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掘和精心雕琢,对有北海地方文化特色的民风民俗、山水人文等进行研究、整理,将它们转变为旅游演艺活动,丰富旅游活动,激发旅游者爱国爱家的情怀。北海已经创作的《咕哩美》、《碧海丝路》和即将完成的《珠还合浦》、地方戏《老杨公》等就都具文化内涵和市场开发价值。将这些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纳入到相应的旅游线路之中,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予以表现,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3、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旅游商品开发不足,消费低是影响和制约北海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完善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应依托南珠文化、海洋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和文化符号开发旅游纪念品,以本地疍家人、客家人的生产生活物质为依托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大力发展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纪念品和工艺品等旅游商品的设计、开发、生产与销售业,促进北海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依托北海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丰富多彩、绚丽夺目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工艺美术业包括工艺品、书画、城市雕塑、广告装潢等,如针绣器物、织锦、珍珠、贝壳雕品、海滩沙石、海底珊瑚等均可以赋予丰富的区域文化。此外,工艺美术品市场上珍珠饰品、铜凤灯、根雕盆景、竹编藤编、皮影贝雕等都是深深浸润了海洋文化、古汉文化等的营养,旅游市场上有特色、有市场的旅游工艺品如沙漏、玉器小座屏、椰壳饰品等也无一不是地方文化内涵丰厚的旅游商品。

4、利用名人效应,提升北海的知名度和区域旅游形象。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网络等文化传播媒介推广北海旅游形象,宣传促销旅游产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广播影视音像制品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含量空前提高,成为传播速度最快、时效性最强、受众面最广、直观效果最好的信息载体。广播影视音像业要实现产业化,除了发挥其新闻媒体的部分功能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其内涵的文化功能,即它的产品和服务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故事性、观赏性,能够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和鼓舞人,给人以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北海及合浦的文化内涵丰富,历代名人群星灿烂,为广播、影视、音像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素材。如定边爱民的赵佗(秦),廉山留名的费贻(汉),珠还合浦的孟尝(汉),海门屯兵的高骈,爱民如子的颜游秦(唐),芒鞋不踏名利场的苏东坡(宋),名与州符的危祐(宋),著名画家王俭(宋),竭忠报国的伯颜(元),为民请命的李逊(明),一肩一仆的徐柏(明),殚力亲民的康基田(清)等历代名人。他们的活动和事迹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类智慧,大力开发这些名人效应,将这些璀璨的历史明星通过电影、电视、舞台剧、音乐剧等多种形式搬上舞台、搬上影视,使他们的艺术形象与区域形象相结合,借助文化媒介提升区域形象和旅游吸引力,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

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产品设计及项目支撑

产业发展必须以项目为支撑。精心设计产品,合理规划布局重大建设项目是促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重中之重。

1、滨海度假休闲文化旅游产品

纵观世界旅游业发展进程,随着城市生活压力日渐加大,无数生活富裕的人群开始追求一种体验式的休闲方式,尤其是滨海旅游,拥有巨大的包容性,兼容了户外游戏场所及城市休闲体验,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发展的重点。但是,北海现有的看海景、吃海鲜、洗海澡是很低端的消费,只有海景,没有文化,很难发展高端旅游产品,必须以海洋文化和北海地域文化为亮点,包装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拉长产业链。特别是要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把单一的洗海水澡逐步丰富为邮轮、游艇、潜海、海钓、海滨高尔夫、环岛游、近海游、渔家乐和红树林生态游等。通过丰富旅游内涵,提升品质品位,让游客融入自然、融入城市。依托南亚热带气候和城市风情,北海完全可以打造以阳光海岸为主题的滨海旅游带,唱响“阳光海岸、阳光北海”品牌,建成国人向往、流连忘返的休闲度假目的地,从而推动北海旅游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2、近代建筑文化旅游产品

近期以老街为龙头,恢复古城建筑风貌,完善北海老城游憩线路,打造北海近代建筑遗产文化旅游线。借助北海被批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契机,有针对性地选出一批建筑造型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老街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街区,扩大北海近代历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提升北海的城市形象。远期将外沙岛和内港纳入,整合岛上土地和单位,重新规划建设以休闲娱乐演艺、餐饮购物消费为主题的旅游岛,同老街一体打造中外风情浓郁、古今特色兼具的开放式景区,发挥依城临海的便利条件,形成类似阳朔西街那种人气超旺的旅游文化街区。

3、汉文化旅游产品

合浦汉代古墓遗址及古墓群、文昌塔、石康大浪古城遗址、汉文化博物馆、合浦博物馆。整合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汉文化旅游区域;以合浦为龙头,并与北海市对接,形成一条能推向国际市场的高品位专题汉文化旅游线路。同时,各汉文化遗址与周边自然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汉文化特色鲜明的系列化综合型旅游目的地。重点扶持建设汉文化遗址公园(合浦汉墓群遗址公园、石康大浪古城遗址公园等),以汉文化博物馆为龙头整合开发形成汉文化展示中心,并按照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做好汉代古墓群的抢救性发掘和保护利用,建成后直接转化为旅游景区;汉文化产品开发要以汉代出土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展示,汉代时期历史成就对世界历史的贡献,汉文化的体验与普及为重点,注重有效整合现有的博物馆、古墓群、汉文化公园等文化资源,开展与国内同类汉代博物馆的互动,提高品牌的品位和知名度。

4、海上丝路文化旅游产品

以合浦为龙头、徐闻和广州为主要节点,与徐闻、广州共同打造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旅游产品,打破地域界限,实施深度开发,整体提升海上丝路文化旅游产品的震撼力、吸引力、竞争力。依据史书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记载,择址重点建设恢复古代丝绸之路始发港的原貌。重在营造古港氛围,依托古港的恢复与景点打造,形成集海上丝路文化产业开发、旅游休闲、游憩商业于一体的特色文化街区和主题公园。联合广州、阳江和徐闻的类似主题景区,开辟南中国海海上丝路旅游航线,使其成为游客参与体验海上丝路文化的直接载体和集中展示海上丝路文化的目的地型旅游景区。

5、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客家木鱼山歌、老杨公、大堂歌、西海歌、叹家姐、黎歌等歌舞、婚俗、美食及节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以合浦曲樟、公馆为节点,构建客家民俗文化旅游风情长廊。将民族民俗文化体验性开发与“曲樟画廊”山水自然景观相结合,将反映客家民俗风情和民俗的服饰文化、生产生活文化等贯穿到旅游活动的过程之中,使旅游者置身于浓烈的客家民俗风情氛围中,尽情享受曲樟山水的神韵秀美和客家风情,充分展示客家人民俗文化资源的鲜明特色。具体措施:办好一个节庆。以2011年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为契机,提升客家民俗旅游节事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将其作为一个旅游产品向外营销,通过营销节事来促进旅游、提升旅游;建设一批景区。建设一批浓缩客家人民俗文化精华、分工明确的文化旅游景区,如客家寨、客家村、客家土围屋旅游区等。提升现有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将客家人饮食、特色商品等整合到旅游线路及活动安排之中,提升旅游文化含量。

6、宗教文化旅游产品

将涠洲天主教堂作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宗教文化旅游精品来培育;对主体建筑进行修饰提升,修复完善已损毁配套附属建筑,充实宗教内容,适度搬迁周边民居;重点开发婚庆旅游、古建筑鉴赏、宗教朝圣、心理康复疗养等产品。以即将建设的普度寺为龙头,将东山寺、普度震宫、三婆庙等佛教场所作为主要面向国内旅游市场的佛教文化旅游精品来培育;重点开发佛教文化观光和修禅旅游产品。引导市内的寺庙观堂等宗教场所与周边其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形成旅游线路,丰富文化内涵。

7、名人文化旅游产品

重点做好珠还合浦的孟尝和芒鞋不踏名利场的苏东坡的文章,新建珠还合浦景区和廉州东坡景区,将其分别打造成中国廉政爱民和淡薄名利的精神圣殿。将名人文化旅游资源独立打造成景点后,与周边其他景点组合,如珠还合浦景区与白龙珍珠城、乌坭珠池的组合,东坡景区与廉州古城、海门书院、海角亭、东坡亭的组合,“教授村”与乾江古街的组合等,共同构建精品线路,使其成为精品线路上的龙头景区。对名人文化遗址遗迹进行整理恢复后,与该遗址所在地的其他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为综合性目的地型景区,采取建立名人雕塑园、纪念园的方式,对原址进行整体保护。对珠还合浦和苏轼传说等旅游开发价值较高的景区按照A级旅游区的标准进行开发和建设,形成极品文化旅游区,面向国际专题文化旅游市场。对诗人苏轼(宋)、画家王俭(宋)等文艺巨擘资源的利用,采取出版各种出版物、宣传其文学艺术成就的方式来提高地方知名度,通过导游解说方式增加游客的游兴,并在各地博物馆的建设中进行专门展示。

五、促进北海旅游发展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旅游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主流趋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在全市营造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发展的舆论氛围。成立市旅游文化产业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统筹旅游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2.统筹规划,联动发展。统筹考量和加快编制全市旅游文化产业结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项目策划,突出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通过自然与文化资源的结合,高起点地构建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集群化产业体系,以此来辐射和带动旅游文化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

3.创新管理,强化配合。深入改革管理体制,解决多年来旅游文化产业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缺乏活力的问题,加快由事业向产业的转型,推进“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建立公司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积极探索对核心旅游资源、重点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创新,理顺发改委、旅游、文化、国土、海洋、林业、水产、环保等相关部分职能的关系,围绕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密切配合开展工作,形成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着力培育市场主体

引进如深圳华侨城、西安曲江、杭州宋城、湖南卫视等大型旅游文化运营企业,投资建设立意新、定位准、标准高、规模大、影响广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实现北海旅游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通过整合、重组国有资产,培育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能够起到龙头和带头作用的大型旅游文化集团。

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采取“捆绑式”服务、政策支持、投入倾斜等方式予以重点帮扶,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延伸配套服务,促进提质增效。

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为民营旅游文化企业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大服务协调力度,增强民营旅游文化企业的发展能力。

(三)加快完善产业政策

1.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整理平台,合理利用土地的管理制度,推进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在保障旅游文化产业建设用地工艺方面实现突破。

2.完善有利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融资政策。深化旅游投融资改革,探索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渠道,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对部分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实行“政府主导规划、企业投资开发、市场模式运作”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各种经济成分的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投资者采用BOT、TOT等融资方式,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3.建立优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政府担保机制,引导国有大企业和有实力的外商,民营企业积极投入优质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门票抵押贷款、政府担保贷款等多种融资方式,多渠道争取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开发建设,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进程。

4.加大财政税收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运用财政投入、财政补贴、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多种手段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性作用,支持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切实解决旅游文化产业建设资金“瓶颈”问题。

(四)加大投资融资力度

1.加大政府引导性资金投入。建立政府对旅游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机制。旅游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除用于旅游文化规划编制、信息化工程、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休息站点、旅游厕所等公共建设项目外,还要采取直接补助、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等方式用于支持开发性旅游文化项目的建设,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旅游文化开发建设,放大政府资金的引导效用。

2.培育和发展一批民营、外资和混合经济结构的旅游文化投融资主体,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全市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筹措更多的资金。

3.重点支持有竞争力的旅游文化企业上市,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和结构调整功能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旅游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革,积极培育上市企业资源,力争一、两家旅游文化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

(五)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发展和完善旅游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各类旅游企业积极进入全市资本、产权、土地、林权、人才等要素市场,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企业产权交易和资源要素重组。

完善旅游文化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旅行社经营、旅游购物、旅游专业运输企业申报准入制度和旅游文化企业的评级、运营挂牌制度,规范旅游文化市场行为。实行部门联合监管,推进无障碍旅游。建立以旅游购物“公对公”的佣金制度。鼓励旅游文化企业采取参股、控股、联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加强旅游文化产品消费投诉机制建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六)建设专业人才队伍

1.高度重视旅游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和努力造就一批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旅游文化服务人才,吸引一批国内外高层次旅游文化专门人才。

2.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在旅游文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安排必要的专项资金,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文化经纪人、文化企业家来北海创业,同时高度重视本地化人才的培养。

3.完善公平竞争和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重奖贡献突出的旅游文化工作者,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

上一篇:给予学生走进心灵的爱下一篇:各银行信用卡优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