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区改革与发展思路粗谈

2024-05-21

保税区改革与发展思路粗谈(通用5篇)

篇1:保税区改革与发展思路粗谈

中国保税区改革与发展思路粗谈

199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第一个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并随后在我国东部沿海港口地区相继共设立了15个保税区。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各保税区在改善贸易与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和拓展功能运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初步显示出其特有的经济活力和辐射功能,正在成为带动母域和腹地开放事业与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但是,随着加入WTO后开放程度的日益增加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保税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就我国保税区应如何抢抓机遇,及时进行政策调整,转换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做一浅析。

一、我国保税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推进和逐渐形成,借鉴和参照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国际惯例和成功经验,在成功举办经济特区的基础上,从1990年起我国陆续批准设立了15个保税区。利用保税区的港口和陆路口岸优势发展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和出口加工,有效的吸引了外资,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腹地及全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经过10多年的开发和建设,保税区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4年,全国保税区累计完成投资约149.2亿元,不仅使保税区的道路、港口及其他基础设施得到发展和完善,而且直接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并为保税区企业间接提供了高质量的社会资本。2004年,全国各保税区共完GDP994.14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767.4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5466.69亿元。与国家级开发区相比,保税区单位面积产值效益明显。以2001年为例,2001年,全国保税区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为20.93亿元/平方公里,远远高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3.51亿元/平方公里的工业总产值。

二是进出口贸易发展势头强劲。围绕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和出口加工等反应保税区核心功能的业务,工作绩效突出。在进出口贸易方面,2004年,全国保税区完成进出口总额761.3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2.6%,比全国增长幅度高6.9个百分点,占全国的6.6 %。以规划面积仅为2.5平方公里的青岛保税区为例,自1992年规划设立到2004年底,全区已引进贸易企业2856家,进出口贸易达47.85亿美元。

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成为我国富有特色的重要外资密集区。2004年,全国15个保税区累计批准设立企业4247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790家,合同利用外资40.2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76亿美元。保税区在其运作面积仅有38.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批准外商投资项目、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比重的4.1 %、2.6 %和3.4 %,按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合同利用外资额计算,其外资密度分别为1.05亿美元/平方公里和5400万美元/平方公里,而且主要集中于贸易、物流和出口加工领域,显示出鲜明的特征。

(二)存在问题

在肯定我国保税区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承认,由于种种原因,保税区的作用发挥的并不是很充分,在保税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制约了保税区的进一步发展。

一是保税区的定性不明确。对于中国保税区,国家没有对保税区的定性进行明文规定,致使各部门对保税区认识不统一,给许多外国投资者造成误解,不利于保税区招商引资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极易造成国内管理部门对保税区多头管理的现象。

二是保税区的管理体制不顺。国外自由贸易区的管理体制一般含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个是对自由区进行宏观决策、立法、监督、协调的国家级管理系统,另一个是对自由区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协调以及日常管理的地方组织体系。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管理体制,是一种通过经济法制、市场经济杠杆对自由贸易区进行管理或委托企业进行集中管理的体制,管理人员少,效果明显。发展中国家的自由贸易区管理体制,是一种相对强化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给予这一特殊区域极强的关注,相应地设立了较为完备的具有经济管理职能的行政管理机构。发展中国家成功的自由贸易区管理通常具有如下共同特点:第一、通过国家立法明确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第二、中央有专设机构对自由贸易区进行统一管理;第三、区内一切事务由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或管理机构对区内其他机构(包括海关)拥有指导、监督和协调管理的权力;第四、管理层次少、管理机构内部设置精简、分工明确;第五、区内不允许以盈利为目的的开发管理公司存在,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而在我国,国家没有明确权威部门对全国保税区进行统一管理,保税区内管理部门众多,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的现象。

三是保税区的政策法规不统一。国外自由贸易区一般先立法、后设区。我国的保税区则是先设区,然后建立和完善政策和法规。因此,我国的保税区政策和法规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缺乏前瞻性和指导性。并且,这些政策法规多由各地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突出了特色性而缺少普适性,而且有的还相互冲突。以税收优惠措施为例来说,涉及到的政策法规分三个层次:一个是国家各有关部门出台的政策规章;另一个是地方人大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再一个是各保税区管委会和所在地海关及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措施。从优惠政策上看,由于实行属地原则,全国保税区的优惠政策不统一,位于特区和浦东新区的保税区在所得税优惠上要优于其他保税区。而从现有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看,由于全国保税区缺乏以国家名义的立法,致使国家各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存在相互矛盾、缺乏衔接、难以操作的问题。特别是遇到国家有关政策调整时,保税区往往成为一个政策冲撞的“不稳定区”。

四是保税区的功能不完善。国际自由贸易区具有明确的体现聚集与扩散的区域功能,如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仓储展示、商品简单处理加工、物流分拨及金融等服务功能,或突出单独功能,或集多种功能于一体,一般转口贸易和离岸金融业务都比较发达。中国保税区在功能开发方面不够完善,与自由贸易区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转口贸易功能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操作手续的影响,难以形成规模;为外贸发展服务的进口功能发挥得比较完善,而出口功能受到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难以发挥;加工功能受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的限制以及货物在保税区与非保税区之间进出相对区外企业多了一道手续,制约了加工功能的发展;区内贸易公司不具备进出口权,只能与国外或国内有进出口权企业进行贸易,制约了保税区贸易功能的发展,等等。

二、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是我国保税区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自由贸易区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尤其是1995年WTO成立后,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发展自由贸易的平台,许多以发展经济为首要目标的国家都纷纷加入这一组织,表明了新的自由贸易时代的到来,自由贸易区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世界有1200多个自由贸易区(含分区),其中2/3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名称各异,如: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对外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储区、保税区、边境免税区等,但实质上都是经济自由区,即我们通常所称的自由贸易区。这一新时期的自由贸易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一、范围逐步扩大。这是世界贸易自由区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新趋势。随着自由贸易的扩大,自由贸易区的政策也逐步向区外扩散。这种趋势有两种表现形势。其一,是自由贸易政策在一国内泛化。如中国、马来西亚、埃及等一批发展中国家,都可以说是自由贸易政策泛化的国家。其二,是自由贸易政策在多国贸易集团内泛化。把自由贸易政策由“飞地”推行到若干个国家的范围之内,组成统一市场与大自由贸易区。如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形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就是典型的代表。

第二、综合功能强大。各贸易区根据国际经济变化和设区国条件的改变,都积极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探索,综合功能越来越强。商业型自由贸易区与工业型自由贸易区有相互融合的趋势。单一目标的自由贸易区有向多目标自由贸易区转化的趋势。随着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增加,工商融合的自由贸易区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多目标的自由贸易区在抗风险、产业集聚、提供一站式服务等方面都比单目标的自由贸易区有优势。

第三、经济联系密切。自由贸易区与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甚至成为国家实施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自由贸易区这一经济平台,将发达国家的商品、资本和技术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土地及政策相结合,实现了双赢。第四、管理体制规范。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各国的自由贸易区趋向于制定相似的优惠政策和相似的运作程序,而且各国都使用法律的形式将上述规定固定下来。

第五、管理手段现代化。首先,在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和经济转型的推动下,自由贸易区正向自动化方向发展。其次,自由贸易区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且日趋多元化。最后,自由贸易区升级换代的周期明显缩短。可以说,目前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到了一个重大转折的关口,即向综合化、高端化迈进,这种变化是和世界经济的增长相一致的。

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当今世界自由贸易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方面促使有关国家开始调整现已存在的自由贸易区的类型和功能,另一方面提示人们在建立新的自由贸易区时必须考虑已出现的趋势,审慎的选择建区类型。

(二)我国自由贸易发展方兴未艾,态势良好

我国目前的进口和出口总和超出了GDP的50%,经济外向性显著增强,正在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之中。由于贸易增长对我国经济越来越重要,贸易政策也越来越成为我国整体经济政策的一个关键部分。面对加入WTO后更深入的参与多边贸易主义进程带来的挑战,中国外贸战略的必需选择,就是既要积极参与多边合作的进程,也要与有关贸易伙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

我国目前正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继续在亚太经合组织内积极推动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和经济技术合作。2001年5月31日,中国正式成为《曼谷协定》成员国后,中国已与有关伙伴在实施《曼谷协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中国同东盟已于2002年11月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最近我国政府又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签署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同日本、韩国正在继续深入研究建立三国自由贸易区问题。由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组成的“上海合作组织”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我国自由贸易区的区域合作正在取得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进展。

(三)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是发展的必然 第一、我国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是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的需要。在新形势下,我国要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必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面建设一个开放型经济体系。但是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至今还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完全放弃壁垒和为别人提供足够的、任意的贸易自由。正是国家利益至上的普遍精神和普遍行为使得那些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高或比较高的国家既要追求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又要追求贸易保护主义的好处。而自由贸易区正是世界经济矛盾运动中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巧妙选择。对于中国,将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就是向世界表明建立市场机制的决心。在世贸组织的要求中,建立市场机制比开放市场更为重要,中国能否尽快建立达到国际标准的市场机制是世贸组织关注的中心问题。而事实上,将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确实能有力地促进我国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形成。并且,将保税区转型自由贸易区,也表明了我国按国际惯例办事,承认和实践有关国际公约的决心和信心,有利于在国际上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威信。

第二、我国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是解决保税区实践中若干重大难题的需要。我国保税区是诞生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环境里,开放度不高,其功能定位、管理模式、法律体系和发展目标,既缺乏理论的支持,又缺乏实践的经验,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些问题和困难,仅靠保税区现有的条件自身很难解决,保税区在原有的概念下已经很难获得质的飞跃。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从外向型经济转变到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就必须打破这个制约,大胆创新,准确的进行定位,进行第二次创新,才能开辟新局面。

第三、我国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是进一步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建立和发展自由贸易区是世界各国分享全球自由贸易利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我国来说,首先有助于一些外商投资区加快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一些地区如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已成为外商投资的密集区,在这些区域内将已有的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能够使跨国公司更方便的运作,加快促进当地经贸、经济发展。二是有助于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化,提高竞争力。自由贸易区是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市场的一条特别的绿色通道。按照国际惯例,商品一旦销给了自由贸易区内的企业,即被视为出口。而自由贸易区也通常会聚集着大量的贸易型和加工出口型国际企业。这样就为双方贸易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使买家、卖家都很容易进行贸易活动。这样,既利于出口,又利于进口,无疑会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我国保税区的功能实际上已大大超越保税仓库区,是一种准自由贸易区。我国保税区的建立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战略需要,它基本上取型于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逐步建立起来的保税工厂及保税仓库,但是,无论是在规模建设上,还是在功能设定上,都远远超越了保税仓库甚至保税仓库区的概念,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宽领域的综合区,从而具备了自由贸易区的一些基本特点。不论是国家的政策导向,还是我国保税区走过的道路都可以证明,我国保税区在功能定位上都从来没有单纯限定在保税仓储功能上,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改变而不断完善的。

三、对我国保税区发展的建议

(一)发展思路

根据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趋势和我国15个保税区的发展状况,我国保税区应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结合保税区腹地的经济特征,可采取三种不同类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模式:一类是以自由港为核心的综合型自由贸易区。一些综合优势比较显著的保税区,如上海、天津和广州等可以考虑向综合型自由贸易区转型。这些保税区虽然目前不濒临国际主航道,但其良好的港口条件和广袤的经济腹地有可能吸引更多的公司来开辟国际航线,甚至改变国际航运主航道。这些保税区可以通过“区港一体”来突出口岸贸易、转口贸易和国际物流服务功能,逐步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第二是以贸易与出口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加工型自由贸易区。一些贸易与出口加工都比较发达但远离国际主航道的保税区可以考虑向贸工型自由贸易区转型。未来如果要在内陆地区建立新的保税区,如长江沿岸的武汉、重庆等地,也可以采用贸工型自由贸易区模式。三是功能比较专一的,例如以出口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加工型自由贸易区或者辐射范围比较小,如以边境贸易为主的边境贸易区等,可以考虑向专业型的自由贸易区转型。如张家港、宁波等保税区可以进一步向出口加工区转型,或并入邻近的经济开发区;而厦门、深圳福田、沙头角等可以向边境贸易区转型。

(二)采取措施

通过国际贸易自由区发展趋势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不难看出,加快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是抢抓机遇,解决问题,促进保税区更好地发挥聚集扩散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保税区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必经途径,也是我国深化外经贸工作的迫切要求。

1、发挥区位优势,加速“区港一体”化。根据关贸总协定的过境自由原则,港口对过境货物必须实施一系列开放、自由式管理。这个原则与保税区的政策大致相符。如果目前区港分离的体制存在下去,那么保税区的政策和管理体制就不能辐射到港口,过境自由的原则将难以实施。此外,保税区仓储、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三大功能的开发都离不开港口物流规模的扩大,而物流的扩大又离不开保税区邻港产业的配套服务,区港伴生发展已成为国际通行自由贸易区的正常模式。为此,在国家实施“区港联动”基础上,应加快推进“区港一体化”进程,使保税区和港口加快形成“经济利益、规划建设、政策、港务管理、物流服务”的统一体,促进保税区和港口全面繁荣。

2、理顺保税区管理体制。首先,保税区涉及的政策大多属中央政府部门的职能,尤其是加入WTO时,中央已承诺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应以统一、公证与合理的方式,适用和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有关特殊经济区的法律法规必须通知WTO,遵循非歧视原则。因此,有关管理保税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应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其次,中央政府应明确一个保税区主管部门,负责保税区内的经济活动管理、政策协调、与地方政府沟通等方面工作。第三,实施保税区政策的中央相关职能部门制订规章政策,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其派驻保税区所在地的执行机构具体落实经过主管部门协调后的各项政策,实施监管和提供服务。第四,保税区所在市政府统一管理保税区和港区,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具体落实执行中央政府部门制定的各项政策,协助中央职能部门施行监管服务,协调驻区工商、税务、公安、环保等机构管理服务。第五,地方政府与中央主管部门之间、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相关部门与地方执行机构之间、地方政府与各执行结构之间应该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信息交流,以实现协调一致的管理。

3、完善区域功能,培植主导产业。随着入世和CEPA的实施,关税水平降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取消,保税区“免税、免证、保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但仍具有相对优势,且降低关税也降低了进口商品的销售成本,对保税区企业开展进口贸易、物流分拔和加工内销来说,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促进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可以“区港联动”的载体——保税物流园区为平台,大力发展以下功能:

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1世纪是高新技术竞争的世纪。入世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商和跨国公司将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转移中国。保税区应抓住这一机遇,以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为载体,培植IT、IC等特色产业,形成高科技产业集群和区域研发中心。二是发展集信息、贸易仓储、分拨、配送、运输为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业。充分发挥“区港联动”优势,科学合理规划保税物流园区,重点建设以国际知名专业化物流公司运作的第三方物流中心,以及与周边企业配套的专业化电子物流分拨中心和服务于腹地经济的传统大宗生产资料保税区物流分拨中心。

三是拓展转口贸易功能。作为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特殊经贸通道,保税区以其独有的功能优势和先行先试之利,必将迎来大进大出物流的大发展。因此,保税区应抢抓这一机遇,大力发展以高科技为主体的加工贸易,并进一步扶持进出口贸易企业发展,促进高科技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和满足国内市场的进口需求。

4、改进管理运作方式,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软环境。首先,要制订竞争性的税收政策。竞争性的税收政策是指在关税、流转税、所得税等方面实施豁免或较低的税率,为区内的企业创造赢得成本优势的条件。成功的自由贸易港区一般都实行关税豁免政策,即国外货物进入区内免征关税,货物在区内销售时免征流转税,只有当货物从区内进入国内时,才征收关税和流转税。并且,区内流转税、土地资金也是较低的。第二,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企业准入制度。对愿意进入自由贸易区经营的企业不存在在资金数量、来源地和股权比例等方面的歧视性和差别性政策待遇,给予各类企业充分竞争的机会。第三、要外汇支付自由。世界上临港国际物流业发达的自由港均实行货币自由兑付的外汇政策,其中,经常项目下货币自由兑付可使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活跃,因而也是国际物流业发达的必要条件。第四,要加强保税区内在素质建设。以精简、效能、顺畅为原则,进一步理顺运行机制,推进办公自动化、商务电子化、信息网络化、经营市场化等管理手段。深化内部改革,转变职能,改进管理与服务,增强政策透明度。制定相配套的政策服务措施,坚持公正、透明,努力营造法制化投资环境。积极争取吸引外商投资会计事务所、评估机构、监理公司、法律咨询公司等各类中介服务业的入区经营,推进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加快人才培养,造就一批通晓国际惯例、熟悉世贸易组织规则,擅长国际经贸的优秀专业人才队伍。

篇2: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思路

1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1) 高职教育规模扩大, 经费投入增长。根据调查显示, 自1998年以来,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一直呈上升趋势。院校数量持续增长, 招生数也不断增加。高职在校生人数占高校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也在上升。高职院校遍布全国各省市, 适应了各地对高职技能人才的需求, 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2) 办学方向明确, 与就业结合紧密。高职院校的设立就是为了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 近几年高职教育的发展也正延续着这一办学方向。全国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涉及了社会各行各业、各个岗位所需要的技术、技能。高职院校已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型人才。

(3) 教育教学改革思路清晰, 取得突破。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定位日益清晰, 办学方式以工学结合为主, 推行“双证书”制度, 与普通高校相比, 有更多的实践教学。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中,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一直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 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培养,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 这使得高职教育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2 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足。长久以来, 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自己, 都认为高职院校只是花钱买学历的地方, 人们对于高职教育仍然存在偏见, 这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阻碍。得不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社会地位得不到保障, 那学校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有的学校出现了重视招生, 不重视教学的现象。很多高职学校的教学都是“放羊式”的, 对于学生的成绩、技能不作要求, 这使得很多学生毕业之后仍然无一技之长, 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从而也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评价, 阻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2) 师资力量不强, 制约高职教育发展。对于教师而言, 高职院校的教师往往不够正规, 有很多院校所聘请的教师要么是退休人员, 要么就是临时性的教师, 还有的甚至让自己学校的学生毕业之后来充当教师。对于又有技能又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 公立学校、普通高校才是首要的选择, 再加上有的高职院校教师工资低、生活没有保障, 教师们选择高职院校的几率十分低, 这使得高职院校中的师资力量较差, 教学水平也较低, 影响着整个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人才质量的提高。

(3) 政府对高职教育支持力度欠缺, 经费投入不足。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 招生人数的增长, 所需的经费也会水涨船高。但是, 由于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 政府对高职院校发展不够重视, 导致高职院校的经费有所欠缺。有的高职院校不管是从学校环境还是教学环境, 与其他高校相比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经费投入不足, 教学设施配备不够齐全, 教师的工资、学生实践经费等都出现了短缺, 严重者使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影响着教学质量。

(4) 专业设置不合理, 不利于人才培养。受普通高校教学的影响, 再加上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更偏重于理论学习, 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所差异。理论科目设置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 用于指导实践活动, 但是过多的理论专业设置, 占用了太多实践活动时间, 不利于学生动手机能的培养, 这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3 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思路

高职教育还在不断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都亟需解决。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对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

(1) 增加高职教育宣传, 改变社会认知, 提高社会地位。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 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 从而招聘更多优秀的教师, 招收更多学生, 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 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大对学校的宣传, 宣传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成功案例等,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高职教育的重要性。一直以来, 人们往往认为上大学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 学科型人才的培养才是高等教育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式, 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都持排斥的态度。这一理念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职院校应致力于通过教学成果改变人们固有的陈旧的观念, 让更多的人重视高职教育。同时, 也要争取政府更多的支持, 从而获得更多政策与资金的倾斜, 为招生以及学院的发展提供便利。

(2) 加强人才培养, 适应社会需求。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 适应企业公司需求的技术型人才, 这些人才是既可以去生产第一线, 也可以胜任其他技术工作的实用型人才。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应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让更多的学生可以适应社会上更多的技术岗位。

(3) 加强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管理, 培养实用型人才。如何培养迎合企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加强校企合作是重要的人才培养方法。高职院校的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实现互通交流, 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 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学校可以和企业签订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企业的需求, “定向”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企业可以定时定期地组织技术人员进学校进行教学, 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进企业参观、利用假期时间实践等。通过这种互通的方式, 培养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也为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提供了保障。学生进入企业的实践基地进行学习, 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将所学与生活相连, 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认识。同时, 学生通过观摩学习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 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也会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4) 进行教师培训, 建立专业性团队。师资力量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引入与培训。为吸引更多高水平教师的进入, 应完善教师待遇制度, 为教师提供生活方面的保障, 尽力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从而吸收更多的教师前来。在吸收更多教师前来的同时, 也要加强高职院校现有教师团队的培养。通过让教师进行远程学习、外出培训学习等多种方式,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素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 通过研讨, 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提升自身教学素养。为了更好地激励教师发展自身, 学校应设立完善的晋升奖励制度, 让教师争先创优, 不断完善。

(5) 完善教育体系, 与大学教育相结合。现如今来看, 高职院校的教学与大学教育完全脱离, 为实现高职院校更好地发展, 应制定相应的政策, 加强与其他高等教育学校之间的沟通联系, 避免学生因为一次分流而丧失努力的信心与动力。高等院校可以与特定的其他大学相关联, 如若学生完成一定的课程与学分, 可以让学生去高一级院校进行进一步深造。也可以建立高职院校的学位制度, 让学生的毕业证更具含金量, 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的贡献。高职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但是, 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该文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出发, 分析了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 并对其改革提出了思路。

关键词: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改革

参考文献

[1]吴靓.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改革思路[J].科研, 2015 (38) :69-70.

[2]冯艳.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及改革思路[J].教育, 2016 (15) :61.

[3]陆平.浅析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与改革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 (18) .

[4]于晓阳.浅谈高职高专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前景[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4 (4) :32, 39.

篇3:浅议职业教育发展思路与改革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学校;现状分析

我国现行的教育机制中,职业教育成为一个令人瞩目的教育方式。随着越来越多职业学校的涌现,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们不禁要对职业教育将来的发展思路进行一番探讨。

一、对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的分析

1.学生现实状况。从近年来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有减弱。究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

(1)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身刻苦钻研精神不够;

(2)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或智力、记忆能力,与以往入学分数较高的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

(3)有部分学生虽然显得聪明伶俐,但对以课堂、书本为主的灌输知识的教育接受方式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好;

(4)也不排除部分学生有“读写困难症”。此类人可能需要特殊的教学方式。解决此类问题后,常常显示他们特别聪明或具有创造力。

2.部分学校教学状况。我国现行职业教育课程多采用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这种传统的课程模式比较符合教学规律及师生习惯,可以使学生学到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比较突出。但这种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近年来,有些学校虽然进行了MES教学和一体化教学,但整体框架仍未能打破,生产实践的针对性不强。应发挥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性的教育特色,按照培养岗位能力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学相关学科知识,而着重于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

二、对职业教育特点的初步认识

职业教育应当是不同于基础教育和高等理论性、研究性教育的,其特点可作如下分解:

1.专业技能性要求较高,而理论性要求相对较低。职业教育,面向社会职业的具体工作需要,以职业技能为主。培养的是具有与本专业工种和相关工种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科学技术、应用基础知识和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及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能力;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生产经验和高度熟练的技能技巧;具有独立解决本职、本岗位或岗位群复杂和关键操作技术难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革新精神与创造性劳动能力;具有组织劳动生产、施工现场管理和传授职业技能的能力的职业技术人员。

2.面向具体工作职业的实用性。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性教育不同,是直接面向具体工作实用技能的教育,所教、所学要更紧密地联系实际,要实用、有用、管用。

3.以反复训练、熟能生巧的技能性为主,以不断创新、不断研究发展为辅职业教育在培训内容、时间、难度上相对短平快。最需要的是反复“操练”,以足够的时间、相关的技术指导进行专注的专门教育训练。是以“熟”生“巧”,以“练”求“精”。

4.在现代社会,职业的技能教育对社会职业工作,应当也正在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现代社会,相当部分的社会职业工作的技能复杂性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益求精,分工越来越细化、专门化。不但“隔行如隔山”,而且相当一部分工作技能,如果不专门学、专门练,不成为“熟手”乃至能手,就适应不了工作需要、竞争需要。并且,当代社会管理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人的能力培养。近年来,国际上管理理论也在从“经济人”的物本管理,发展到“社会人”的人本管理之后,出现了“能力人”与能本管理的新趋势。现代社会,发达国家正在把塑造“能力人”,作为新的追求。这也使对人的职业技能教育训练更见其必要,更凸现能力培养、职业技能培养的特有价值乃至不可替代性。

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路探讨

1.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

概括地说,应当是:面向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状况,强化职业的实用性技能教育。近期,结合社会现实需要,以“就”业为主,兼顾就“高”。实施就“业”、就“高”、不就“理”。——少讲乃至不讲过于高深的“理论”,多讲“操作”,多搞“实训”,偏重学技能、出能手。为了实现这一思路,必须设置以职业能力和岗位目标要求为基础的课程体系。中长期,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发展和研究多门类职业技能、技巧,进一步体现和实现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特有价值和不可替代性,实现职业专项技能对职业工作者的全员必备性。

2.实现这一思路的可能性

(1)社会有现实的需要。去年以来,社会对职教毕业生需求有较大上升的趋势,正说明社会需要本来是有层次的,说明社会对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实用人才的需要是现实的。用本科生当操作工,在现实条件下,既是浪费,又是不必要和不可能持久的。

(2)学生素质条件有现实的可能性。职业学校是有部分学生对传统理论教学接受理解能力不够强,但他们对反复操作即可实现的技能要求,还是能够较好地达到的。部分可能有“读写困难症”的学生,在技能教育实训中,不但不会“困难”,可能正好“如鱼得水”,可以大展身手。职业学校出“能手”,有学生素质方面现实的可能性。

(3)职业教育应当开拓和激发社会对职业技能乃至“能手”教育的需求社会职业工作需要熟练的工作者乃至能手。职业教育如果能够满足这一需要,必然会激发社会对这一类教育的新一轮的需求。

(4)职业教育应可成为基础、理论教育不可替代的教育

职业技能乃至职业工作“熟手”、“能手”的教育,应当和可以成为以基础知识、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育,以专业理论和创新研发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所不可替代的教育。因为,三者各自实施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及其用途(与实用联系的程度)是不同的。

3.对职业教育近期、远期目标的初步解析

(1)近期目标:以就“业”为主,兼顾就“高”。就“业”,就“高”,不就“理”。这是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和社会、家长与学生现实状况和心态的近期目标。由于几千年“唯有读书高”等历史传统和现实评价与相关政策的影响,学生和家长对学业,还是非常执着地“就高不就低”的。这也是目前普高热还在“热”的重要原因。

职业教育,目前也需要顾及这现实状况,以就“业”为主,同时兼顾就“高”。在主要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开通学生提高学业水平的可能通道,使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在职教学习阶段,根据各自能力和可能“,各得其所”的机会。实现职业教育的“左右逢源”,扩大生存空间,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和积蓄力量。

(2)中长远期目标:逐步实现职业技能教育。对社会职业工作的全员必备性。在深入研发多门类职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满足和激发社会对职业技能乃至能手教育的新一轮需求,实现职业教育对职业工作者的全员必备性。——实现人人须经职业教育或培训,才能从事职业工作。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实施教育富民工程,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增强教育主动对接经济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智力支撑和直接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海霞.中德中等职业教育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2]苏敏.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3.

[3]刘珊.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6.

篇4:青海省手工业联社改革与发展思路

一、我省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工艺独特, 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累和沉淀。目前, 在全省各地区县已形成了特色产品生产区域。比如:海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南藏绣”、木雕、泥塑等;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唐卡、堆绣、刺绣、泥塑、藏式木雕、藏式地毯、藏香、石雕、和砚、弩箭、金银铜器加工、蒙族服饰、蒙古族各种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等;玉树藏族自治州生产的各种铜银器饰品、安冲藏刀、黑陶工艺品、藏族服饰、藏式家具等;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生产的石雕艺术品, 民族绣被、绒画、民族服饰等;互助土族自治县生产的土族刺绣、盘绣等;青海藏羊集团生产的各民族手工地毯、挂毯;青海伊佳民族服饰厂生产的伊斯兰民族服装、鞋帽等;昆玉集团生产的各类昆仑玉雕饰品, 以上地区的手工产品集中体现了青海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民族手工制造业的基本特性和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现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产品远销国内外, 具有很高的声誉。截止2015年12月底, 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民族手工制造业企业达600多家, 资产总额近16.5亿元, 产品种类530个, 实现产品销售额113000万元, 较上年度98500万元增长5%;实现利润6780万元, 较上年度5910万元增长14.72%。

二、民族手工制造业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我省民族手工业制造业在工艺传承、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手工制造业在全省工业中所占的比重达3.6%, 在青海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成为青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在规模化发展、品牌建设、挖掘文化潜力等方面依然存在诸多挑战, 无法充分利用市场、政策、资源等优势, 只能在政府和经信委的引导和扶持下, 通过逐渐的培育, 推动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的成长和发展, 也是逐渐积累经验的过程。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的成长和发展必将对我省工业结构的调整、补轻工产业结构的短板、供给侧改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安全屏障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创建、民族地区的稳定、扩大就业以及民生改善、精准扶贫等工程将产生长远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从而为青海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可持续和良性循环的发展基础。

三、积极推动我省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利好形势

1、国家和地方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激活了民族手工制造业快速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刚刚召开的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与参会代表座谈时谈到, “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 中共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推出了一大批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平等发展的改革举措, 我们接续出台了一大批相关政策措施, 形成了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 细化、量化政策措施, 制定相关配套举措, 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青海省人民政府在我省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到“因地因时制宜, 发挥优势, 广开生产门路,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手工制造业, 恢复和重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制造业和名牌产品;同时, 积极开发新产品, 特别是适应旅游事业发展需要的各种民族手工业产品”。省经信委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相继出台《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60条措施》。在生产资料供应、税收、工商注册、土地征用、银行贷款、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了扶持政策, 使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得到较快发展有了政策保障。

2、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有效拉动, 带动了民族手工制造业迅速发展。随着社会发展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青睐地方民族纯手工制品。比如:唐卡、堆绣、刺绣、挂毯、地毯藏、蒙、回、撒拉族、土等民族服饰、鞋帽、金银首饰、昆仑玉饰品、金银铜器、民族刀具、皮革用品、绘画、石雕、皮绣、藏香、泥塑、标本、剪纸画、金、银、铜、玉和其它材料制作的各类民族工艺品、民族宗教用品、工艺美术等艺术品和生活用品, 为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改革开放加快了我省与周边省份及沿海、东南亚国家的联系,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实施, 带动了我省地方民族手工产业的迅速成长和发展。我省有些手工制作的纯羊绒、牛绒纺织品以及手工地毯、民族服饰、床上用品等产品已通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口到东欧和整个欧洲。随着一些信奉佛教团体及人员来我省考察旅游的增加和交流的不断扩大,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 投资成倍增长, 特别是国家对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摆在国家发展战略之上, 这些利好因素对我省大力发展手工制造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传统民族手工制造业基本保持着传统的生产方式, 即使个别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之路。但产业化规模较小, 未形成合力, 市场竞争力不强。大量的传统手工业者仍然采用传统家庭式作坊, 没有规模, 故难以形成产业优势。

2、旅游纪念品市场虽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和规模, 但是与日益发展的旅游业相比, 仍然又很大差距。主要是开发旅游新产品和特色产品能力严重不足。品种、花色单一, 且价格较高。

3、民族手工艺品具有非常独特的工艺、式样和款式, 再加上青海藏区文化的神秘性和原始性, 民族手工艺品应具有较高的差别性。然而, 由于民族手工艺品技术含量不高, 工艺简单, 款式单一, 容易模仿, 所以并没有显示出应具有的独特性。缺乏创新, 市场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品牌意识淡薄, 商标注册和产品包装滞后, 满足不了市场消费者需要。

4、企业发展困难较多, 亟待解决和加强。民族手工艺品生产企业受资金和场地影响, 设施、设备和规模有限, 加工能力远不能满足市场供应。企业流动资金不足, 普遍存在融资难问题, 向银行贷款又面临中小企业信誉度不强, 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少, 抵押担保率较低, 可贷额度非常有限。

五、促进民族手工制造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提高和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发展地方民族手工制造业重要性的认识。我省是国家资源储备的战略接续地, 又是发展民族手工业产品的重要的原材料基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民族手工制造业的研制、开发和生产, 是符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环保、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2016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暨国资监管工作会上省经信委主任, 党组书记黄文俊提出:“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工信和国资系统肩负的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力促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必须着力把握好“五个坚持”, “四个结合”。对于青海民族手工制造业的全面提升和发展更需要坚持需求引领与供给优化, 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我省轻工业发展滞后的短板;坚持稳增长与结构优化并重, 努力使青海地方民族手工制造业平稳较快增长;坚持存量提升和增量培育并进, 加快培育增长新动力;坚持自主发展与开放发展并行,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坚持超前谋划和示范带动并融, 加快信息技术倍增发展。

2、在继承传统文化产业基础上, 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特点, 逐步向规模化, 专业化方向发展。青海民族手工业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要有所创新, 既要增加产品种类, 更要稳步提高产品质量, 重视注册商标专利申请的工作, 加大产品宣传的力度, 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彻底改变目前“小而全”“小而散”现状, 逐步向规模化, 专业化方向发展。

3、转变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 加快民族手工制造业创新步伐。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理念, 树立大市场意识, 不能把市场仅仅局限于本地市场, 加快制定青海民族手工业制品的行业标准, 使民族手工业逐步向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大产品的宣传广告力度, 开拓销售渠道。建立起相对固定的销售网络体系,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增强青海民族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最终实现青海民族手工业的规模化、产业化。

4、大力宣传, 促进传统手工艺事业发展。每一个民间手工艺品都凝聚着几代艺人的心血, 饱受历史洗礼,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手工艺的湮灭, 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断层。建议:一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 广泛宣传我省传统民族手工艺品文化, 动员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开发和利用, 共同推动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繁荣。2016年手工业联社准备通过与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省文化厅、省电视台、中华全国集体经济杂志社等职能部门合作开展青海民族手工业产品万里行宣传片制作活动;二是对为民族传统手工艺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 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 不断提高民族传统手工艺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三是省联社拟与省胜利宾馆合作, 在胜利宾馆拟设立我省民族手工艺品陈列馆、销售窗口, 大力宣传、展示青海地方民族传统手工艺, 吸引广大群众和中外游客参观、购买, 扩大民族传统手工艺在国内外的影响和知名度;四是以企业为主体拟组建青海省轻工业联合会, 发挥联合会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指导企业发展、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自律、技术咨询、人才培训、宣传、法律援助、招商引资、项目策划、项目论证等方面更好的服务企业作用。

5、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坚持抓大不放小, 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抓骨干促协同。启动实施“百户民族手工制造产业领军企业打造工程”, 培育若干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力强、主业突出带动明显的优秀民族手工制造企业。带动一批延伸型、配套型传统民族手工艺产业。重点以黄南州地区、玉树州地区、循化县、互助县为传统民族手工艺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产业园集中区建设。

6、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注重人才保护与培养。采取有力措施, 努力改变民族传统手工艺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一是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民族传统手工艺大师和行业艺人, 为他们的艺术创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组织企业负责人、能工巧匠、带头人外出培训、学习、考察, 增长见识, 开阔视野, 提高艺术品味, 提升组织带头能力;三是灵活办学方式, 整合培训资源和资金, 遵循贴近实际、满足企业用工要求的原则, 举办各类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培训班, 帮助广大年轻手工艺工作者尽快成才, 促进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

7、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扶持微小企业做大做强。建立健全政府服务体系。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帮助微小企业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在微小企业的组织管理、产权重组、产品研发、项目筛选、投资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 建议设立促进民族手工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鼓励和发展我省民族手工制造业产业。

篇5:保税区改革与发展思路粗谈

一、全面提高教育普及水平,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解决好“有学上”的问题、保障人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权利仍然是“十三五”期间重要任务。要继续加大教育普及力度,已经普及的要巩固成果,尚未普及的要进行底部攻坚,确保“一个都不能少”。一是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重点加强农村基层、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幼儿园建设,督促城镇小区补足配齐幼儿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建议“十三五”期间整合国家和地方一系列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办学条件达标。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逐步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提高补助标准。因地制宜,建立更加完善的救助政策体系,实现救助全覆盖。以方便入学出发点,合理布局校点。办好教学点,保障低年级小学生就近入学,在条件成熟的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适度开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寄宿学生月假、半月假制度,完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推动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议“十三五”期间实施民族地区高中阶段学校标准化工程,主要是新建或改扩建一批高中、中职学校,补充校舍、教学仪器设备,改造危房,从根本上缓解办学条件紧张。借鉴内地西藏班、新疆班经验,中央财政支持东部发达地区职业学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支持在民族地区发达城市设立民族学校或民族班。四是提高农村学生、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上重点高校比例。继续扩大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和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向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支持民族地区安排一定数量的本科一批录取的省(区)属高校,实施招收本省(区)贫困学生的地方专项计划,提高重点高校录取比例。适当提高高职学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本科高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比例,推进中高职衔接,探索中职直升高职和五年制高职等办法。加大中职高职学生就业帮扶力度,促进其到发达地区先实习后就业或回当地就业创业。五是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丰富精神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教育需求,面向广大社会成员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为学习者提供灵活方便的学习方式。

二、建立财政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投入的公平性

“十三五”期间,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仍然需要加大教育投入。由于教育具有巨大的外部收益,基于国家长远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考虑,教育经费仍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其中,公共财政应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保障范围,在“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基础上,要加强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统筹,非义务教育要实行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受教育者适当分担的投入体制。尽管20社会事业政教育投入占GDP比例达4%的目标,但是,财政教育投入的基础并不稳固,还没有形成稳定增长机制,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财政基础薄弱,教育的基础保障条件很容易出现波动,根本改革方向是推动财政教育投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一是落实“四个增长”,落实有关法律规定,各级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要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逐步增长,财政教育拨款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要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二是以标准保障投入。标准是投入的技术依据,首先要研究制定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推动制定各级各类教育投入标准,加快制定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标准,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建议参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做法,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投入机制,将高中教育、学前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要将建机制与化债务结合起来,中央财政给予补助,推动各级政府筹措资金,锁定普通高中旧债,集中化解。三是完善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投入的监督机制,强化行政问责,督促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教育投入。2013年以来,一些省份通过均衡督导评估,督促地方政府追加义务教育经费,应当积极推广这些好的经验,形成规范化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同时,为保证公平分配,提高投入效率,应按照“缩小差距、抬高底部、补齐短板”的原则,合理选择财政教育投入的方向、力度和重点,建立满足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需要的公共财政体制和分配方式。根据当前教育的实际情况,财政教育投入应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倾斜,中央财政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的转移支付力度,建议“十三五”期间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底部攻坚,采取项目投入的方式,实质性改变这些地区的教育面貌,试行由中央财政对少数民族、边疆、限制开发及禁止开发地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直接负责供给。更多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一个都不能少”。加强省级政府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力度,切实增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财力保障。要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那样,加大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等薄弱环节的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幼儿园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十三五”期间,要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动教育内涵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一是加强师德建设。在师范生培养、教师培训等各个环节加强师德养成教育,把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作为培养、聘用、培训和考核的重要内容,让教师形成热爱教育、爱护学生的职业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要做好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设计好学校景观和展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情怀的氛围,用优美的校园和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设施激发教师潜心育人、关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师范生和教师师德信用档案,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建立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制度,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建立师德负面清单,对严重失德的教师要清除出教师队伍。妥善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外部压力。二是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依法保持教师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相当,实现城乡教师工资水平相当、县域内不同学校教师工资水平相当,提高教师待遇的整体水平。完善和落实教师社会保障政策,采取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特别是山区、牧区和民族地区从教、支教,对长期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的教师,在薪酬、工龄计算、工作调动、住房、医疗和退休待遇方面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根据我国国情和当前社会公众的择业期望,将教师纳入公务员队伍或者参照公务员管理,有助于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增强教师职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是比较容易见效的政策措施,事实上,日本、韩国、法国等许多国家的中小学教师都是公务员身份,在这些国家,教师是青年学生十分向往的职业。三是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教师职业发展机制,按照素质教育要求,遵循现代教育理念,改革师范教育课程和教学,加大教师在职培训力度,增强学校和教师对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性。尽快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编制管理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2001年有关部门出台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提出在八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教师编制,涉及民族地区、山区、湖区、海岛、牧区和教学点较多的地区等情况,但在“一刀切”的粗放的编制管理模式下,这一规定很难落实,建议加强分类指导,针对农村基层、艰苦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的特殊需要,核定足量编制,加强动态管理。进一步落实“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录用机制,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考核、选用和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四是实行农村教师专项计划。我国过去曾经实行的中等师范教育,吸引了大批优秀学子从教,建立起了一支扎根农村的小学教师队伍,其实质是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特殊的包办分配和城镇户口政策发挥了作用。要借鉴其经验,可以考虑实施农村教师专项计划,比如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实行面向本地生源的农村教师定向招生计划,农村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等,都是非常管用的政策。五是改善教师评价。鼓励教师自我评价,推行教学共同体评价,学校内部评价与政府、专门机构和社会等外部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扶持特殊困难学生,增强教育服务公平性

促进公平是教育的内在要求。要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同时,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着力增强教育的公平性,让入学机会在区域、城乡、阶层之间分配更加公平,特别是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十三五”期间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还是增加教育机会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一是形成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长效机制。义务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年限最长、所有人必经的阶段,是国民素质提高的起点,在这一阶段接受到的教育,对个人成长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意义,从社会公平的理念出发,在义务教育阶段向全民提供公平可及、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制度的应有之义。“十三五”期间,要推动各级政府、各个学校牢固树立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理念,再也不能简单地以个别学校超常发展来评判本地区本学校的政绩,而应该将义务教育发展的公平性和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的满意度作为第一政绩。当前,一些地区围绕着办学条件均衡、师资均衡、生源均衡进行了大量探索,积累很多很好的经验。但是,也要看到,教育资源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教育质量本身,资源配置均衡只是最初步的均衡,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质量的过程,发生在学校内部、特别是课堂上,需要在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内涵发展上做文章。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的主要责任是保障公平和制定规则,要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改进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管理、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上来,发挥每一位校长教师积极性,鼓励教育家办学,引导和帮助学校提高质量和办出特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均衡发展的成效体现在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上,实现真正的均衡发展。二是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调整招生计划,对农村、贫困地区、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和优质高等教育相对短缺地区实行补偿性政策,缩小入学机会差距。对农村户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特殊群体子女入学给予政策倾斜,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配套政策。建立招生公平动态监测机制,综合运用招生计划、政策引导、财政拨款等手段予以调控,维护入学机会公平。三是完善学生资助制度。目前西藏、新疆南疆和一些民族地区已经实现普通高中免费,随着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建议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全面实现免费的高中教育。逐步扩大普通高中助学金覆盖面,对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交通补贴。在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学前一年教育免费,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水平。四是创新制度机制,解决好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儿童就学问题。充分利用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准确把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区域流动情况,探索形成教育经费可携带机制,实现钱随人走,重点解决入园和接受义务教育后升学考试问题,不断提高就学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服务体系。

五、加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高社会成员获取就业和收入的能力

“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环节,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开发水平,增强社会成员获取就业和收入的能力。第一,加大职业教育扶持力度,确保每一名适龄青年都有一技之长。职业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承担着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事实上,让适龄儿童少年优先接受职业教育,对于优化教育结构、扩大就业、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具有显著的效果。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仍被认为是“二等教育”。“十三五”期间,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在提高吸引力上下功夫。一是提高教育质量。近些年来国家在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方面投入较大,这当然有必要,但职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也同样需要支持,要继续加大财政对职业教育投,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建议突破现行教师人事制度的限制,允许职业院校实行更加灵活的职务聘任制度,吸引和鼓励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兼职,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的机制。要积极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支持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师培训,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加大学生资助力度。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学生、城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建议进一步提高资助水平,对不同的学生实行分类指导,增强救助的精准性。要借鉴内地民族班的经验,中央财政支持东部发达地区职业学校招收中西部地区学生,支持在中西部地区发达城市设立民族学校或者民族班,实现职业教育全覆盖,让每一个青年都有一技之长。三是拓展职业教育升学就业渠道。按照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适当提高高职学校招收中职学生、本科高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比例,探索中职直升高职和五年制职业教育模式。四是推进社会用人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能力、重品德、重贡献、重业绩的用人制度,推进社会用人制度改革,完善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就业需求预测和信息发布,保障就业公平。在劳动分配制度改革中,注重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注重鼓励参与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

第二,夯实高等教育内涵,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校毕业生是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让他们人尽其才是政府重要的职责,当前最紧迫的是夯实高等教育内涵,引导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人才的主体,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学校结构看,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层次鲜明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以部委所属院校和部分地方高校组成的985、211高校,主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创新战略服务;其余多数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部分地方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主要是满足希望并获得入学资格的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十三五”期间要做好高校分类管理、分类发展,引导高校系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上迈出实质性步伐,积极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立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紧迫需求,转型发展成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培养层次和类型上,本科教育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加大紧缺人才特别是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硕士研究生教育要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博士研究生教育要瞄准顶尖人才培养。要坚持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关系,加大高校教学投入,建立内外结合、标准多维、形式多样、主体多元的教育质量评价和监测体系。

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活力

“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将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改革涉及面更广,关联性更强,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破解难度大,改革遇到的“硬骨头”和“险滩”躲不开也绕不过,必须以系统的思维设计和推进教育改革,坚持整体渐进和局部突破,提高改革的协调性和实效性。“十三五”期间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应当重点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一是深化招生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是现代教育体系的关键节点,对人才培养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现行考试招生制度过于偏向升学选拔和逐层淘汰,片面考察学科知识,忽视对多种形式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的认定,没有充分体现学生选择权和学校自主权,难以有效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发挥,不能很好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多样化需求,事实上,我国教育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都与之直接相关,必须作出系统改革。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改革思路。但是,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性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聚焦。从理论上说,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并不是考什么、怎么考的一般性改革,而从根本上说是体制改革,也就是说,在招生、考试、教学三者关系中,招生是决定性的,只要招生有实质性变化了,考试和教学就会有变化。改革的最终目标,还是要回到考试招生制度的内在要求上去,就是要保障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和学生的选择自主权,就是要推进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建立起学校和学生双向多次选择的招生制度,核心是理顺政府、学校、考试机构在考试招生中的关系。二是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格局。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发展民办教育主要是弥补公共教育投入不足,当前发展民办教育的立足点,则主要是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教育产品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对个性化、特色化的教育需求,同时扩大教育体系竞争和促进公办教育变革。当前公立教育体系庞大而且优质资源集中,民办教育发展不够充分,也很不规范,大多还处于低成本扩张的初级阶段,特别是民办学校的法人属性很不清晰,一些基本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下一步应继续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发展,进一步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平等的法律地位,创新教育服务提供方式,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教育服务,建立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基本制度。三是深化教育政绩考核机制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提供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服务,关键在政府,其中最关键的是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绩评价指标体系。过去的评价片面的集中在学校升学率和学生考试成绩上,扭曲了教育的本质,造成了很多问题,但是,对教育政绩的科学评价是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层面,需要认真研究。同时要将教育发展绩效考核结果纳入行政问责体系,与各级干部考核评价相结合。■

上一篇:2017年医院后勤工作计划下一篇:金融学专业的实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