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2024-04-07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通用6篇)

篇1: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互相影响

王之强 指导老师:崔尔胜

淮南师范学院 中文与传媒系 2012

摘 要:由于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同外国之间的接触和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频繁。这种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接触和交流,更表现为语言之间的相互借鉴。本文就是以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借词为例,来探讨改革开放以来,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发生的变化。关键词:改革开放;英语借词;汉语借词;影响

The Each Other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Load Words Influence:The Period Form 1978 to the Present

Student:Wang zhi-qiang Instructor:cui er-sheng Chinese and media department;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2012

Abstract:Because china from 1978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china with foreign contact sand exchanges between the unprecedented frequently.This not only displayed in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ll areas of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 more performance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language for reference.This paper is to English and Chinese load words between two languages as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happened between the change.Key word:reform and opening up;English loanwords;Chinese loanwords ;influence

引言

世界上大多数语言都存在着向其他语言借用词语的现象。其中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借用情况更是频繁。其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语言补充机制的作用。一种语言为了满足本语言词汇空缺的需要,会从其它语言当中适当的借用词语。例如汉语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 1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影响

从英语里引入“咖啡”(coffee),从西域引来“葡萄”;英语从汉语中借用了“功夫”(kungfu)、“京剧”(beijing Opera)。

2、语言自身发展生存的需要。世间万物如果想要生存繁荣下去,就必须改进和完善自身。如现在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其源自于英格兰小岛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其保存的巨大生命力源自于自身的吐故纳新的能力。

3、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汇,必然带来语言之间的相互借鉴。如英语中出现了“taikonant”(中国宇航员)一词,汉语里出现了“克隆”(clone)、“微软”(Microsoft)。

4、语言修辞效果的追求。各种语言都有追求最好表达效果的要求,为了丰富自身语言,加强自身的表现力,他们往往从别国语言中借用词语。如汉语从英语中拿来了“酷”(cool),英语从汉语中拿来了Fuwa(福娃)。

一、借词的科学内涵

不同的学者对词汇的借用现象所使用的术语并不相同。常见的几种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叶蜚声、徐通锵所著的《语言学纲要》的定义和分类是:“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借词和意译词不同。意译词是用本民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其中意译词中里面还有一种仿译词,它的特点就是用本民族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例如“黑板”(blackboard),“足球”(football)······”○

(二)祝畹瑾所著的《社会语言学概论》里面,从语素替代和音位替代两个方面出发,将词汇的借用分为三类:(1)、借词或外来词,即直接从外语引进的词。(2)、混合词,即把本民族的形式跟从外语借来的成分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复合词或短语。(3)、借意词,包括借译词或仿造词,即把外语里一词的意义移植过来,用本民族的语素来构词。○

(三)罗长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把近代汉语里的外国借字概括为四类:(1)、声音的替代(phonetic substitution),它包含四个小类:纯译音的、音兼义的、译音、误作译义的。(2)、新谐声字(new phonetic-compound)。(3)、借译词(loan-translations)(4)、描写词(descriptive form)○为了避免定义和分类的混乱,以下采用广义的划分,将借入的音、形(即字母词)、意、语素、词、词组等统称作借词。例如音译的有:“英格兰”(England)、“伦敦”(London)、2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芒果”(mango)、“米”(meter)、“福尔马林”(formalin)、“尼古丁”(nicotine)、“尼龙”(nylon)。借形的:“No”、“X光”、“AA制”、“GRE”、“CET”、“HI”、“SARS”、“DNA”、“NBA”、“VCD”、“DVD”。借意:电话(telephone)、纤维(fiber)、先生(gentleman)、水泥(cement)。语素:如“的”(来自taxi)“打的、面的、的哥、的姐”。“巴”(来自bus)“大巴、中巴、小巴”。“吧”(来自吧)“酒吧、网吧、吧台、书吧、陶吧、淘吧”。“秀”(来自show)“脱口秀、新人秀、发型秀、走秀、作秀”。借用词组:黄金时代(golden age)

二、英语借词对汉语的影响

自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汉语源自英语的借词数量不断加大。其中以意译和音译两种方式为主。英语的借入必定会对汉语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英语借词对汉语词义的影响

1、英语词义的扩大导致汉语词义相应地扩大 surf Surf作为动词在1978年出版的《Language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以下简称LDCE)中只有一个义项:to ride as a sport over breaking near the shore。可在1997年出版的该词典中surf的词义扩大,产生了第二个义项:surf the net to look quickly though information on the computer。汉语中把surf译为冲浪在2002年的《现代汉语》(魏志成,2003;葛本仪,2002修订本)中接纳了这个词的第一个义项,但是200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语词典》新(35页)中出现了它的第二个义项:在因特网上尽情浏览、检索、发表言论等。该词典(35页)不仅反映了surf的第二个义项,而且还对第一个义项在汉语中的引申作了补充。即“冲浪”不仅指一种水上体育项目,也用来指不畏艰险,勇于创新和拼搏的行为。adult 英语中的adult作为形容词在1978年出版的LDCE(13页)中,只有一个义项:a fully grown person or animal esp,a person over an age stated by law。在1997年出版的该词典中(19页),adult词义扩大,增加了两个义项:(1)typical of an adult’s behavior or the things adult do(2)adult movie /magazine or film etc that is about sex,show sexual acts etc。汉语中的“成人”与adult的前两个义项对应。(《现代汉语》增补本):受英语影响,adult的第三个义项在《当代汉语新词词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 3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影响

典》(王均熙编撰、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61-62页中得到了体现:“成人”指影视、书刊、电脑网络等中的色情、暴力等。如“成人电影”、“成人内容”、“成人书刊”、“成人书店”、“成人小说”、“成人电脑游戏”。

2、英语借词的词义往往使汉语在原有词语的基础上产生新义 explosion LDCE给出了explosion五个义项,其中前三个的义项为:(1)a loud sound caused by something such as bomb bursting into small pieces;(2)a process in which something such as a bomb is deliberately made to explode;(3)a sudden or rapi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r amount of something。可汉语中的“爆炸”只对应前两个义项《现代汉语》1979年版,并没有“数量急剧增加”之意,后来因受英语的影响,人们习惯把population explosion 译作“人口爆炸”,从而“爆炸”有了反映在《现代汉语》修订本中的新义:形容数量急剧增加,突破极限。summit 根据LDCE,summit有五个义项,其中第一个义项为:the top ,esp.the highest part on the top of a mountain;第四个义项为:a meeting heads of state。汉语中的“峰”有三个义项,其中第一个义项“山的突出的顶尖”与summit的第一个义项相对应,其余义项均互不对应。但是近些年来,人们由于受英语的影响,把原来是“最高级会议”或“首脑会议”的summit直译为“峰会”,从而“峰会”也作为新词进入《现代汉语》增补本中:“高峰会议,一般是指首脑会议。”

由上述两个分项的举例说明,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两者都是词义的扩大。但是我们必须知道1与2这两个小节之间的区别:第一个是针对某一个义项而言的,是指该义项相对于以前,其概念意义的缩小,外延的扩大,其概念内容发生变化。而第二个所谓的扩大,是指某一个词在英语的影响之下,在原有的义项基础之上增加了新的一项意义,其原有的义项概念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

(二)英语借词使得汉语词性的影响 problem 在1979年版的《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English》,problem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作形容词。作为名词有三个义项:(1)A question or situation that person uncertainty ,perplexity ,or difficult.(2)A person who is difficult 4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to deal with.(3)A question put forward for consideration ,discussion ,or solution.作形容词有两个义项:(1)Difficult to deal with or handle;a problem boy(2)Dealing with a social or moral problem:a problem play。汉语中的对应词“问题”只作为名词,不作形容词;且做名词也只和problem的第一和第三个义项对应。(《现代汉语》增补本)至于第二个义项,只能意译为“难以对付的人”。problem作形容词修饰child理应译作”难以管教的孩子”;a problem play应译作“论及社会或道德问题的剧本”。可事实上,人们由于受英文的影响,把a problem child和a problem play分别译作“问题孩子”和“问题剧”的情况居多(见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问题用作形容词,且表达的意思亦与形容词的problem一一对应。《新华词语词典》专列词条及时反映了这一变化:“问题少年”——坏毛病突出,经常犯错误的少年。该词典还列举了与问题相关的十几个词条:问题菜、问题车、问题房、问题股、问题裁判、问题儿童、问题青年、问题球迷、问题课本。此外,《当代汉语新词词典》还收录了“问题家庭”:“不健全的家庭,如父母离异,家庭成员中有人被关押等待等”。酷

“酷”在汉语中有两个意思:(1)残酷:~刑/~吏。(2)程度深的;极:~热/~寒/~似/像。《现代汉语》(增补本):“酷”在第一义项中是个贬义词;在第二个义项中是个中性词。然而,近年来,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出于时尚,喜欢把英文中的cool音译为“酷”,而并不意译成“太棒了,好极了”。由此,“酷”不仅产生了新义,而且还有了褒义词的用途。“酷”流行于年轻人之中,也经常见之于报刊、杂志,就连一些夏天卖的饮料也会用“酷”来推销产品。

cool原本是个形容词,可被音译成“酷”后则除继续充当形容词之外,还可以做名词、动词,因此也就出现了“玩酷”、“装酷”、“扮酷”、“酷死你”、“酷一下”等说法。而这些新说法的出现,也已经被作为新词收入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并有详细地说明和解释。

(三)英语借词对汉语词语构词能力的影响 吧

“吧”是英语bar的音译词,通常叫“酒吧”。后来,人们把酒吧里供应饮料等的柜台称为“吧台”,把固定在吧台前的凳子称之为“吧凳”,把酒吧里的女服务员称为“吧女”,使“吧”字单独具备了“酒吧”的意义,换句话说,“吧”成了“酒吧”的简称。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 5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影响

由“吧”衍生出来的词还有:吧女,吧娘,吧友,吧姐,吧座,吧厅等

“吧”在汉语里除了“酒吧”外,还有“泛指某些特定功能或设施的休闲场所”的意思,(《新华词语词典》第6-7页)“供人们业余练习某种技艺享受某种情趣”(《当代汉语新词词典》第9页),如陶吧,布吧,网吧,话吧,茶吧,话吧,花吧,画吧,书吧,咖啡吧,文化吧,迪吧。至此,用于音译的汉字吧已经完全转变为构词能力极强的词素了。的士

“的士”是英语taxi的音译词,它也已作为新词进入了《现代汉语》(修订本)(第225页)意指“出租小汽车”。“的士”也可称为“的”。

“的”亦作构词语素,且表现的十分活跃。由“的”衍生的词条有:的哥,的姐,的票,的价,红的,白的,黑的,货的,马的,面的,摩的,奔驰的,夏利的等 “的”与动词“打”搭配,构成新词条“打的”也进入了《现代汉语》(修订本)意指“租用出租汽车;乘坐出租汽车”。

三、汉语对英语借词的同化和规范

我们的母语虽然有大量的英语借词,但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对英语的吸收并非是一味地、消极地、被动地借鉴,而是有选择地、积极地、主动地吸收,并且有着自身的一套同化机制。

(一)借词的汉字化

汉字是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任何一种概念意义基本上都可以用汉语方块字来表示。英语借词之所以能够进入汉语,主要是汉语对其进行了“汉字化”的处理。即任何领域内的借词基本上都是用汉字表示的。符合汉字的表意规则,符合汉字的书写系统。例如经济领域:stock——股票、soft-landing——软着陆、white-collar——白领、part-time——兼职、fast-food——快餐。科技领域:internet——因特网、virus-killer——杀毒软件、millennium bug——千年虫、bluetooth——蓝牙技术、cybernetics——电脑控制技术。政治领域:shuttle diplomacy——

穿梭外交、the Fourth Word——最贫穷国家、EU——欧盟、United Nations Protection Force——联合国的维和部队。

(二)借词汉文化化

刚才我们说到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那么从英语中借来的词汇要想成为汉语这个家 6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族里面的一员,往往要接受汉语的“改造”,必须要有表示意义的功能,才能真正融入汉语的词汇系统。正如罗长培先生所说那样“外国语词借到中国后,本国的文化要将其汉化”。汉文化有着极其发达的谐音吉祥文化:即利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或词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传递吉祥的意义。如过年时候,小孩不小心将碗打碎,我们的父母会说:“没事的,碎碎(岁岁)平安。”汉文化的这一特点,集中的体现在对音译词的用字。我们在对英语借词翻译成汉语文字的时候也非常注重这么一点:例如,我们在翻译American时,叫“美利坚”。翻译English时,我们叫“英吉利”。翻译Italy时,我们翻译成“意大利”。翻译商标Puma时,我们翻译“彪马”。

(三)借词中意译化

音译词被意译词所取代可以说是最彻底的汉化,这样的例子很多,如电话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被叫着“德律风”,是telephone的音译,读起来拗口,又不符合汉字表意的特点,因此后来就被“电话”取代了,类似的情况还有得谟克拉西“democracy”、赛因斯“science”、马杀鸡“massage”。今都没有再用了,取而代之的是民主、科学。想那时这些都是最流行的新词,白话文运动时期,鲁迅等人所用的口号,可如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已经不见了踪影。汉语归根结底是表意的语言,意译自然更容易被我们接受,也更能够真正融进汉语的语言中。

汉语对英语的同化作用还有很多方面,这里只是简要的描述了一下汉语对音译字的汉字化、借词中国化、以及意译取代音译。虽然这三种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遵循一个原则:尽最大的可能与汉语的某种特性相吻合。

四、汉语借词对英语的影响

语言中的词汇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不断吸收外来词是语言丰富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英汉两种语言向来就有词语间相互借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年,随着中国经济地不断增长,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与别国交往的日益频繁。汉语言更加以一种积极地姿态走向国外。例如改革开放之前,英语对汉语词的借用仅仅停留在中国文化当中。如“kowtow”(叩头)、“jiaozi”(饺子)、“wonton”(馄饨)、“Beijing Opera”(京剧)、“temple fair”(庙会)、“yangko”(秧歌)、而改革开放以后,英语对汉语的借用则渗透到各个领域。经济和科技领域的有“the three Gorges Project”(三峡工程)、“special economic zone”“经济特区”、“Anti-poverty Project”(扶贫工程)、“material/ideological civilization”(物质精神文明)、“go-west campaign”(西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 7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影响

部大开发)、“old-liberated areas”(老区)、“start a business”(下海)、“consumer association”(消协)、“austerity policy”(紧缩政策)、“reform package”(一揽子改革计划)。那么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借词使得英语的词汇量猛增

中国英语中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表达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了中国国情,真实反映了中国各个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取的成就,反映了中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经济制度、经济形势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内涵。申小龙博士说语言 “ 就像一面色彩斑斓的镜子,摄下了民族经济、文化、心理素质各方面的特征,它又像一副隐形眼镜。规范着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样式, 规范着一种文化的深层结构。”(1)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特色,如:Confucianism 儒家思想,Confucius孔子,Mencius孟子,Four Books四书,Five Classics五经,eight-legged essay八股文,kowtow叩头等。(2)反映中国解放初期时代特色,如:big leap forward大跃进,Culture Revolution文化大革命,Red Guard红卫兵,Little Red Book毛主席语录(小红书),gang of four 四人帮,reform through labor 劳动改造,paper tiger 纸老虎等。(3)反映改革开放时期时代特色,如为大力发展经济,中国实行 “ 改革开放政策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出台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政治经济政策计划,部分新词应运而生,如:planned commodity economy计划经济,family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enterprise contracted production system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state manufacturers 国有生产者,a collective ownership employee集体所有制员工,vegetable basket project菜篮子工程,construct clean politics廉政建设,spiritual pollution精神污染,official profiteering官倒等。再有改革开放时期,反映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的新词不量涌现,如:laid off workers下岗工人,iron rice bowl铁饭碗,civil servants人民公仆,go into business下海 ,township enterprises乡镇企业,Private Enterprises 民营企业,to shake off poverty 脱贫,fairly comfortable standard of living小康水平,ten-thousand yuan household万元户,tycoon大款,big shot大腕等。

(二)汉语借词词义导致英语词汇的义项增加

文化意义指的是一个单词或词组在人们头脑中引起的情感想。它是建立在概念意 8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义基础上的,受民族文化所制约的一种汇隐含和延伸意义是不同的文化(包括世界观、道德观、价值审美观等)在语言中的反映和体现。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不同,同一词语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可能很不一样。例如:在西方国家,狗作为宠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因此在英美国家,狗在家中的地位就跟家人是一样的,所以英语中dog这个词常用来表示“忠实、友好、可爱”之类的文化意义。而在汉语中的“狗”则带有贬义意思。如:走狗、狗胆包天等。我们的政治语词“走狗”借用到英语之后,英语将其翻译为“running dog”,此时,dog一词的又多了另外一个义项:即受人豢养,帮人干坏事的人。具备了一个与其本义相背的新义。

(三)汉语借词改变了英语的语法规则

英语是一种形态十分丰富的语言,其线性化得组合规则是其重要的特征。例如“熊”一词,在说英语的国家当中,他们会说bear’s paw或者是paw of bear。但是随着汉语词“熊掌”的借入,人们直接将其翻译为bears paw。这实际上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范。但像这种中国式的英语还有很多。如beggars chicken“叫花鸡”、birds nest“燕窝”、barefoot doctor“赤脚医生”、hundred flower“百花齐放”、work point“工分”。虽然这种组词的现象相对于整个英语的语法系统来说,是少数现象。但是,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尤其是在翻译领域工作的人),作为语言研究的人们必须加以重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英语和汉语的融合必定会进一步的加强,这就决定着像这种中国式的英语词组组合将会更常见,必然会对其语法系统发生潜移默化地影响。正如罗运芝指出“中国英语的语法比美国英语的语法更趋灵活、自由。作为英语的一种变体,中国英语虽然还没有被广泛接受,但已经呈不可阻挡之势。”

五、英语对汉语借词的同化和规范

英语以开放性著称,就像英国语言学家Brian Foster在 《变化中的英语》一书中所分析的,“从英语的整个历史来看,英语对其他语种的词汇总是乐于采纳的。······有理由说,英语跟其他语种相比更易于接受外来的影响,······似乎主张一种语言上的“自由贸易”。正是因为它的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实际上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正所谓偶然当中蕴含着必然,如果说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是一种偶然,那么它自身的一种同化和吸收机制则是它成为通用语的必然。就是任何一个借词进入英语当中,必须得符合英语的内在法则。大家都知道英语是一种典型的表音文字,因此其借入的词基本上会做到: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 9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影响

(一)借词字母化

我们都知道英语是一种以字母为载体的语言,其统一的书写方式是拉丁字母。这一书写方式就决定了任何一个借词进入英语里,必须转化为字母词,实行字母化的书写格式。例如:②文化娱乐休闲方面:golden week黄金周,boom of studying abroad 出国热,boom of getting diplomas文凭热,tourism craze旅游热,day excursion一13游,star chaser追星族,four major kings四大天王,Rate of second glance回头率,football lottery足球彩票等。③医疗保健方面:holiday sickness节日病weight—reducing tea减肥茶等。(二)借词的音译化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绝大多数采用音译。音译是介绍人名和地名最常见的方法,基本上通过汉语发音来翻译一个词。它的使用范围十分广阔。这些词语翻译成英文很长,有些词已经完 全丧失了中国特色,成为了英语单词。例如英语对我们的度量单位翻译:li里,mu亩,yuan元,jiao角,fen分等;文体娱乐:pipa琵琶,erhu二胡,wushu武术。gonsfu功夫,Taichi太极拳,yangko秧歌,weiqi围棋,mahjong麻将,qigong气功,sampan舢板,hu la hoop呼啦圈等;(三)借词的形态化

我们知道英语是一种形态语言,词形变化和内部曲折是其主要的语法手段。而我们的母语却正好缺少这两种变化。因此一些汉语借词进入英语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以后,很可能赋予其某种形态化得东西。例如①英语中动词+er变名词,表行为的执行者。上海作为城市的名字翻译shanghai,在英语中上海是“拐骗”的意思。时间长了就有了shanghai(拐骗)——shanghaier(拐骗者)。②名词+is变形容词,如typhoon台风-typhoonic台风的。而最为典型的派生变词要数 Confucius了.它具有名词所能变化的一切功能,其形态的具体变化如下所示:Confucius-confucian-Confucianist-Confucianism ③从汉语当中引进的动词也具备了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如kowtow,kow-towing,kowtowed。

六、结束语

借词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社会现象,它是文化交流与社会接触的结果。任何一种活着的语言,在与外民族的交流当中,都可能向其他民族的语言借用自己本来没有的而社会生活发展又必不可少的词语。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英汉两种语言之 10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

间的接触将更加密切,词语借用的现象将更加频繁,范围更加广泛,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英汉借词出现。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出现了“中国英语”之说。这些毫无疑问的向我们述说着英汉借词间的相互影响,将是语言学里面一个值得开拓的领域。希望语言爱好者们给与更多的关注。附录

1摘自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第198-199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4 ○2摘自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第81-82页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 ○3摘自罗长培《语言与文化》第67-69页 国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50.01 ○ 致谢

本人在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得到了崔老师的耐心指导,崔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让我受益匪浅。与此同时,还得到了各位评委们的详细指正。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吴东英.再论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词法的影响[D].当代语言学[C].第3卷,2001年 第二期.[2].郭红杰.二十年现代汉语中借词的方式与规范的基本方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N],2002(3).[3].徐国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苏新春,苏宝荣.词汇学理论与应用[M].商务出版社,2005.[5].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新词语词典2003年版[M].北京:商务图书馆,2003 [6].李行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 [7].谢宾,张哲.英语借词对现代汉语构词法的影响[J].重庆工商学院学报[N],2005(6)[8].张彤.汉语从英语中借词的方式与规范的基本方向[A].中国传媒大学学报[C],2006 [9].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0].王均熙.当代汉语新词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0 [11].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2].董秀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思考[A].聊城师范学院院报,2007(5)[13].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4].葛本仪.汉语词汇学[M].山东出版社,2002

淮南师范学院2012届毕业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英汉借词之间的影响

[15].The Dictionary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1979年版

篇2: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一、唐代的日本学中国与近代的中国学日本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有着许多有趣味也有意味的事。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时期的情形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在中国唐代,一是在近代。

在唐代,是日本贪婪地向中国学习,甚至是在与中国文化接触后,大和民族才首次与文字遭遇,从此才学会了书写。日语的“假名”(字母)不过是汉字的变体。

而在近代,则是中国拼命地向日本学习。别的方面且不论,仅就语言文字方面说,在近代,倒是日本成了汉语的输出国。日本“汉语”,冲击着东亚各国的语言系统,当然也大量进入中国的汉语中,成为中国人日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先生学生与学生先生

从时序上说,中国接触西方文化远比日本早。早在7世纪的时候,就有基督教僧侣来中国传教。此后,13世纪的马可·波罗,16世纪的利玛窦,是广为人知的西方文化在古代的使者。在利玛窦的时候,西方汉译的工作已开始。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这是人所共知的。1870年,新教传教士莫里逊来到中国。他把《新约》译成汉语,全版《新约》于1814年出版。更重要的是,他还编了一本汉英词典,词典第一卷于1817年印行,整部词典四开本,共六卷,4595页,于1823年出齐。1898年秋,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梁启超,潜入日本军舰大岛号,亡命东瀛。这个时候,大量的西方名词、术语已进入日语中,被称作“政治小说”的《佳人之奇遇》和《经国美谈》中,自然也不乏这类译语。他很轻易地就把诸如民主、科学、政治、经济、自由、法律、哲学、美学一类词汇介绍给了中国读者。梁启超向国内译介日本政治小说的同时,也就开始了雷颐先生《“黄金十年”》一文中所说的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黄金十年”,举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向日本学习的热潮。已被译成日文的西方著作,也在这时期被转译成汉语,甚至日本的中级教科书都被翻译过来,用作教材。

这也就意味着,日语“外来语”被引进中国,是在一种不得已的情形下开始的。

三、求真求易与一手二手

本来,洋务运动是要向西方学习,懂得西方,翻译西方著作便显得很必要。但一转向以日本为师,人们学习西文的势头也就顿减。向日本学习,无非是希望通过学习日本间接地学习西方。那时朝野普遍认为,这样做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但对这股向日本学习的热潮,中国近代第一译家严复却持坚决的反对态度。在发表于《外交报》上的《与(外交报)主人书》中,他写道: 吾闻学术之事,必求之初地而后得其真,自奋耳目心思之力,以得之于两间之见象者,上之上者也。其次则乞灵于简策之所流传,师友之所授业。然是二者,必资之其本用之文字无疑也。最下乃求之翻译,其隔尘弥多,其去真滋远。今夫科学术艺,吾国之所尝译者,至寥寥已。即日本之所勤苦而仅得者,亦非其所故有,此不必为吾邻讳也。彼之去故就新,为时仅三十年耳。今求泰西二三千年孳乳演迤之学术,于三十年勤苦仅得之日本,虽其盛有译著,其名义可决其未安也,其考订可卜其未密也。乃徒以近我之故,沛然率天下学者群而趋之,世有无志而不好学如此者乎?侏儒问径天高于修人,以其愈己而遂信之。分之所为,何以异此。

严复强调要深切了解西方思想学术,须直接读原著。借助翻译已是万不得已,借助翻译的翻译,就隔尘更多,去真更远他认为日本对西方概念的翻译,多不准确,因此也不能无条件地借用。例如,他反对“经济”这个日本译语,而代之以“计学”,并在《原富》卷首的“译事例言”中说明了理由:“计学,西名叶科诺密,本希腊语。叶科,此言家。诺密,为聂摩之转,此言治。言计,则其义始于治家。引而申之,为凡料量经纪撙节出纳之事,扩而充之,为邦国天下生食为用之经。盖其训之所苞至众,放日本译之以经济,中国译之以理财。顾求必吻合,则经济既嫌太廓,而理财又为过惬,自我作故,乃以计学当之。”

他认为“经济”一语,原意比西文“economy”宽泛,因此不宜作译语。再例如,他拒绝借用日文译语“社会”,而坚持把西文的“society”译作“群”,将“社会学”译作“群学”。此外,“capital”日译“资本”,严译“母财”;“evolution”日译“进化”,严译“天演”;“philosophy”日译“哲学”,严译“理学”;“metaphysics”日译“形而上学”,严译“玄学”……

四、看得见的数量与看不见的影响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数量是很惊人的。据统计,我们今天使用的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术语,有70%是从日本输入的,这些都是日本人对西方相应语词的翻译,传入中国后,便在汉语中牢牢扎根。我们每天用以高谈阔论、冥思苦想和说“东”道“西”时所用的概念,竟大都是日本人弄出来的。

实际上,离开了日语“外来语”,我们今天几乎就无法说话。就在我写这篇谈论日语“外来语”的文章时,也必须大量使用日语“外来语”,否则就根本无法成文。这个问题近几年也不时被人以不同的方式道及。例如,雷颐先生在介绍美国学者任达的《新政革命与日本》一书的《“黄金十年”》一文中,便写道:

这些几乎涉及各类学科的新词汇或是现代日本新创造的,或是使用旧词而赋以新意,现在又被广大中国知识分子所借用,这大大丰富了汉语词汇,并且促进了汉语多方面的变化,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奠定了一块非常重要的基石。现在我们常用的一些基本术语、词汇,大都是此时自日本舶来。如服务、组织、纪律、政治、革命、政府、党、方针、政策、申请、解决、理论、哲学、原则等等,实际上全是来自日语的“外来语”,还有像经济、科学、商业、干部、健康、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法律、封建、共和、美学、文学、美术、抽象……数不胜数,全是来自日语。

每当我想到我们用以思考、演说、写作的概念中,有70%是日本人所营造时,我就寻思起这样的问题:这一事实100年来对中国人的思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可以说,日语“外来语”的大量涌入,对100年来中国人的思维,对100年来的中国文化,对100年来中国的历史进程,肯定产生了影响。但用现代汉语在整体上思考这种影响,却又很困难。因为在思考日语“外来语”的影响时,必须运用日语“外来语”,这便像是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这应该是摆在西方汉学家面前的一个极好的课题。

虽然不能在整体上谈论日语“外来语”的影响,但在具体的例子还是可以举出一些的。

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资本主义”的萌芽问题,史学界数十年间争论不休。但争来争去,实质都是概念之争,分歧在对“资本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解上。同样的历史事实,有人认为能说明“资本主义”的萌芽,有人则认为不能。是否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之争,也就归结为什么是“资本主义”之争,而“资本”和“主义”这两个词都是日本人生造的,用资本主义来译西文的“capitalism”,也是日本人所为。倘若“capitalism”被译成另一个汉语词,这场争议是否还会发生?即使发生了,是否在表现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

8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界有所谓“丑学”一说。“丑学”是相对“美学”而言的。“美学”是日本人中江兆民对西文“aesthetics”的翻译。但“aestnetics”的原意是“感性学”,倘若一开始就没有“美学”这种译法,而译成别种模样,例如译成“感性学”,那所谓“丑学”是否还能成立?

我们今天将短至数百字长至数百万字的虚构性作品都称为小说,只是有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之分。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这种命名,只是指出了篇幅的差别,此外什么也没有说明。于是,有所谓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在审美的意义上是否有本质性差异的研究和争论,有人说二者意味着不同的审美方式,有人则说二者的差别仅仅在字数上。其实,我们今天使用的“小说”这一概念,是日本近代作家坪内逍遥在《小说神髓》中对英文“novel”的翻译,而英文“novel”本意就指较长篇幅的作品,至于短小的作品,则用“short story”来表示。两种不同的命名,就已经强调了二者并非一类。应该说,用“小说”来译“novel”,未能全面地传达出原意。如果我们不是将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都称作“小说”,而是分别有不同的称谓,那我们对二者的认识是否会一开始就有所不同?而关于长篇与短篇的争议,是否还会发生?

五、旧的不去与新的在来

例子还可举出许多。最后我想说:由于我们使用的西方概念,基本上是日本人替我们翻译的,在中国与西方之间,也就永远地隔着一个日本。不知这说法,是否能成立?

六、日语外来语分为以下几类: [一]修饰词+被修饰词(1)形容词+名词 例:人权、金库、特权、哲学、表象、美学、背景、化石、战线、环境、艺术、医学、入场券、下水道、公证人、分类表、低能儿(2)副词+动词

例:互惠、独占、交流、高压、特许、否定、肯定、表决、欢送、仲裁、妄想、见习、假释、假死、假设 [二]同义词复例: 解放、供给、说明、方法、共同、主义、阶级、公开、共和、希望、法律、活动、命令、知识、综合、说教、教授、解剖、斗争 [三]动词+宾语

例:断交、脱党、动员、失踪、投票、休战、作战、投资、投机、抗议、规范、动议、处刑 [四]由上述单词组成的复合词

篇3:浅析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关键词:外来词,翻译类型,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随着世界各国之间贸易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中外文化互相渗透, 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社会的各个方面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作为人类的交流工具, 语言也不例外, 而词汇的变化尤为突出, 汉语中的外来词语显著增多。语言大师萨丕尔曾说过“语言, 像文化一样, 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 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最简单的影响就是词的借贷”, 纵观词汇的发展, 我们对外来词的吸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一、外来词的来源

外来词, 也称为借词或外来语, 是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吸收进来的词汇。外来词是文化接触和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 是一种不可避免也不可或缺的语言现象。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 文化交流, 移民杂居, 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 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 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中国汉代就已经出现外来词的借用, 如“葡萄, 石榴, 苜蓿, 玻璃”等从西域借入的词。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与外界的接触日益频繁, 东西方文化之间也随之发生了强烈的碰撞, 中国近代从19世纪中叶开始对西方科技文化的译介, 到19世纪末兴起对西方文学、社会科学著作的译介, 使大量新词汇进入汉语, 比如化学元素名称, 还有工业、农业、科学、技术等, 几乎充斥着各个领域, 影响着我们的语言和思维。进入20世纪末,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外来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 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求新求变的计算机领域、在广告语言, 青年用语以及经济方面所使用的外来语的数量大大增加, 对汉语造成的影响也最大。

二、外来词的翻译类型

(一) 音译

音译是指直接按照原语言词汇的发音转换成汉语词汇。汉语翻译规则规定对于传统上非汉字国家的地理名称、人名按照意译直接翻译, 如斯里兰卡 (Sri Lanka) , 纽约 (New York) 。除此之外, 根据外来词的读音用汉字表达的借用方式, 似乎是外来词汉译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如“沙发” (sofa) , “吉普车” (jeep) , “芝士” (cheese) 等等, 这些词汇就如同本土词汇一样, 每天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 已经没有人还记得它们其实都是外来词。英文单词romantic, 译成汉语是浪漫, 意思是富有诗意, 充满幻想。而很多的年轻人往往更愿意直接用“罗曼蒂克”来表达, 事实上“罗曼蒂克”并没有实际的含义, 但是却已经成为了浪漫的代名词。美国波音飞机制造公司出产的Boeing飞机从英语原意上看不出与声音有关, 而译成汉语, “波”、“音”是两种在空中传播的物理现象又暗含快捷之意。波音倒过来是音波, 飞机中就有超音波这样的种类。这几层从“波音”两字的字面就能感觉到的含意, 让中国人对这个飞机公司越来越熟悉。雷达来自英语radar, 无线电波探测装置, 它号称“千里眼”。看到“雷”这个字, 马上会让人想到天边的雷鸣和闪电, 突出了一个快字, 自然, 雷达这种“千里眼”的作用也就让人印象更深了。也有不少改革开放前汉语中就存在的外来词经过若干年的沉寂重新活跃起来, 如卡通 (cartoon) , 改革开放前曾被“动画”取代, 随着社会发展, 受港台等地影响, 卡通的使用又开始频繁起来。

(二) 兼译

兼译是音译和意译的合译, 在翻译中既考虑到了音也考虑到了意。比如“Belle”作为女鞋品牌被译成百丽, 让人联想到千姿百态, 娇艳美丽的感觉。还有著名的汽车品牌Mecedes-benz, 它的中文名字几乎无人不知, “奔驰”一词会让人联想到奔驰的骏马, 而马在中国古代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还有网络中的hacker, 由于“黑”在汉语中有坏的意思, 容易让人联想到坏的事物, “黑客”一词恰当表达了原词的含义。所以在译外来词的时候, 人们有时会选择音意兼顾。霹雳舞一词源自英语breakdance, 原意为破袭节奏之舞, 是一种源起美国黑人社会的现代舞, 以破坏音乐节奏, 违反常规的舞蹈动作和即兴表演为特点, 其舞姿动作确有霹雳之势, 曾在中国都市流行一时, 经过那个时代的人对此舞都会有印象。迷你裙一词可以说是外来词汇的经典, 似乎很自然的融入本土, 原词miniskirt, “迷你”为音译, 裙为意译, 原意为超短裙, 翻译为“迷你裙”十分绝妙, 穿超短裙干吗?那是为了“迷你”的, “迷你”一词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 充满了生活情趣, 也让超短裙一度受到人们的追捧, 直到现在超短裙仍是女孩们的最爱。

(三) 意译

汉语中还有一类词在造词方式上明显模仿外语词汇的构成方式造词, 根据英语词汇的意思来进行翻译。如马力 (horsepower) , 超市 (supermarket) 蓝牙 (blue tooth) 猎头 (head hunting) , 局点 (game point) 绿色食品 (green food) 。意译词完全抛弃了外来词的语音形式, 根据外来词所概括的内容, 重新构成一个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汉语词。有很多外来词在最初进入中国时是采用音译的, 但是在后来的运用中, 逐渐被意译所取代, 如维他命 (vitamin) 改为维生素, 这种意译更为人们所接受。

改革开放以来, 专有名词方面也出现了不少新外来词, 主要是国际知名品牌、跨国公司名等。如兰博基尼、雷克萨斯、三星、阿玛尼、麦当劳、谷歌等等, 这类外来专有名词虽然一般不被普通词汇研究者纳入研究范畴, 也不被普通语文词典收入, 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受国人求新、崇洋、尚异心理和企业营销策略影响, 国内不少公司名、品牌名也采用类似外来词形式, 如海尔 (Haier) TCL、乐百氏 (Robust) 纳爱斯 (Nice) , 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影响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三、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外来词的引进, 增加了汉语的词汇量, 丰富了汉语词汇的内容,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汉语对一些事物或概念冗长的表达方式, 例如, 用“巴士”表达公共汽车, 用“B超”代替诊断疾病的超生显像法。这样表达意思更加言简意赅, 被人们所接受。

外来词的大量引入加速了汉语的国际化, 使汉语更具包容性和发展潜力, 让人们在国际交流中, 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强化了各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二) 消极影响

随近现代西方文化而来的外来语, 其数量之多、涉及领域之广都大大超过了以前。外来词的蜂拥而至, 使汉语词汇的使用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混乱, 甚至造成许多词汇不知如何用汉语来表达, 甚至不知如何写等问题。同时, 崇洋媚外的心理也导致很多千奇百怪的词出现, 尤其是很多国产品牌, 为了吸引消费者, 给自己起了一个外国名字, 而消费者并不清楚这个品牌的含义。网络的发达也使得很多并不标准的外来词大量涌现, 这也违背了语言的严肃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外来词很自然的融入人们的生活, 甚至外来的痕迹越来越淡, 这离不开巧妙的翻译, 无论是音译还是意译, 或是音译意译兼有, 都无非是为了使外来词恰如其分的表达它的特点和含义, 让人们顺理成章的记住和合理运用外来词。尽管外来语对现代汉语在某些方面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更多的是外来语对于汉语的积极影响。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进步, 外来词还会不断的涌现, 并且进入我们的生活, 所以外来词的翻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801.

[2] (美) 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3]万迪梅.从文化的角度看汉语外来词的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

[4]姚汉铭.新词语-社会-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8.

[5]何飞.从文化史的立场考察翻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篇4:浅析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我们了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生活和发展的一个窗口。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一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依赖的世界,而二十一世纪的英语则已是世界第一通用语言,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国家遍及欧、美、亚、非、大洋洲,英语已是世界科技进步,国际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必备工具。而英语外来词已经是现代汉语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汉语对英语外来词汇的吸收和利用是一个逐渐扩展的过程,英语外来词的引入是中国逐步对外交流的体现,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又体现了现代汉语的兼收并蓄。

二、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

我国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大国,随着与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因特网的广泛使用,在语言文化等方面受到英语的巨大影响也在所难免。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像“Bye-Bye”“Ok”“Hello”等这样的词汇,几乎无人不识,无人不晓。而像其他的一些词汇如秀(show)、酷(cool)、cartoon(卡通)、TV(电视)、WTO(世贸组织)、CD(光盘)、UFO(不明飞行物)等就直接以音译或首字母缩略语的形式进入了我们的语言。汉语外来词中英语外来词汇占了总量的一半,这是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英语外来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而且增强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促进了汉语的发展。

英语外来词在现代汉语中应用的范围很广,涉及语言文化,科学技术,计算机领域,广告领域等等。随着19世纪末对西方文学、社会科学名著的翻译,大量的新词汇进入到现代汉语系统,如幽默(humor)、浪漫(romantic)等。科学技术方面如原子量(atomic weight),电磁(electromagmetic),周期表(periodic table)等。同样中国原本没有的化学元素词汇,如氢(helium)、钙(calcium)等词汇,这些字的发音是一个英语单词的第一个音节模拟音而成的。现在英语词汇在计算机和广告领域更是应用广泛,如因特网(Internet)、在线(online)、动漫(Flash)等,广告中知名品牌直接音译的如汰渍(Tides)、舒肤佳(safeguard)、戴尔(Dell)、可口可乐(coca-cola)等。这一方面说明科学无国界,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全人类所共享,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英语确实丰富着我们中国的语言文化。

三、英语外来词应用的方式

现代汉语吸收及应用外来词汇的方式主要有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的翻译,英汉结合应用以及字母词等方式。

(一)音译

音译是指用读音相近的汉字模拟英文的发音,例如radar(雷达)、safa(沙发)、coffee(咖啡)、salon(沙龙)等,音译词在音译的过程中已经根据汉语的语音系统对原词进行了改造,所以音译词无论有几个音节组成,都是一个语素。

(二)意译

意译是指用汉字将英语词汇的意思翻译过来,有直译和整体翻译两种方式。例如waterbar(水吧)、hot dog(热狗)、cold dog(冷狗),这些词汇既保持了异国情调,又融入了我们的语言,为我们所用。

(三)音意结合的翻译

这种词汇一般两者结合既有音译的部分也有意译的部分,如minishirt(迷你裙)、internet(因特网)等,也有部分的音意结合的翻译是在音译的外语成分之前或之后加上一个表示事物属性或类别的汉语词汇,表现出汉语对外来词汇的改造和凝聚力,例如beer(啤+酒)、golf(高尔夫+球)等。

(四)英汉相结合

英汉结合的使用使得汉语语言中出现了英语的身影,这充分说明了语言的鲜活性和生动性。英汉结合使用的主要形式有英语字母加汉字,如X光、O形腿、V字领、AA制、T恤(T-shirt)、E时代(emeans electronic)、C语言(C heremeans computer)等,英语单词加汉字,如call机、服装show、Basic语言。

(五)字母词

近来字母词在现代汉语中应用很广泛,例如CD(compact disc)、VIP(Very Important Person)、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el)等词汇。还有字母缩写加汉字的形式,如PC业(police constable)、IT业(information technology)、IC卡(Integrated Circuit)、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移动PC (personalcomputer)等

这些音译、意译、音意结合的翻译,英汉结合以及字母词等也确实丰富了我们的词汇,填补了汉语词汇的空白,令人耳目一新,而英语语言特点又使这些汉语新词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简洁方便、生动时尚、委婉含蓄等特点。

四、现代汉语吸收应用英语外来词的原因

现代汉语之所以吸收应用英语外来词,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代原因。

第一,历史原因,汉语对外来语的吸收和改造历史久远,实际上,英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当时,英国商人在中国广州建立了他们第一个贸易港口,随着鸦片战争的开始,鸦片贸易占了中国进口商品的一半,而英语也成为这些港口的贸易语言。当时在中国,英语是外国特权的共同语言,在上海租界市议会也使用英语。一些外国企业也进驻中国,随着外国企业的到来,不但给中国带来一些新鲜事物,还带来许多新的词汇,许多词汇直接音译过来,例如:引擎(engine)、马达(motor)、棚步(pump)、水门汀(cement),还有一些词汇则被冠以“洋”字,如自行车被称为洋车,煤油被称为洋油,火柴被称为洋火,这样的词汇在二三十年代许多作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

除了受工业方面的影响,许多的英语外来词还随着西方宗教的传入而被带到中国。随着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许多圣经中的词语,如耶稣(christ)、三位一体(trinity)等。许多西方的谚语也应用到汉语中,如“披着羊皮的狼”(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老羊长长须,并非传教士”(Dont make an old goat for a preacher because of his beard),“留好便士不乱花,英镑自会守在家”(Take care of the penies,and the pounds will take care or themselves)等等。许多谚语至今还在使用。

(二)这些英语外来词的大量涌入体现了英语在世界语言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体现了我们民族与世界的交流,极其迫切接受外来先进科技和文化的需求。中国和英语国家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不断交流,日趋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英语在中国的普及使得汉语新词的产生和发展深受英语的影响,而受英语影响而产生的汉语新词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五、结语

语言仓库需要新鲜的、有活力的词汇不断加以充实。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英语曾给我们提供了通往科学技术,通往世界,通往和其他国家平等相处的道路。英语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知识,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让中国人接触到外面更大的世界,学到更先进的文化知识的基础,英语外来词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它让我们在感受语言魅力和语言动态发展的同时,更好的利用外来词汇发展我们的语言,扩充我们的语言文字库,丰富我们的语言文化知识。

篇5:杂谈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

随着中日交流的日益频繁,近年来汉语中出现了许多前身是日语的外来语(又称帕来语)。且广泛流行起来。有些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有些则引用在了歌词和商品等众多领域。

一、「人気」→“人气”

「人気」的日文解释是「その会社で好ましいものとして受け入れられること。狭义では、その芸人の出演が娯楽・享受の対象として世人から求められる度合いを差す。」 例:人気が出る 人気がある

中文的“人气”解释和日语大同小异,指人或事物受欢迎的程度。例:由于该影片获奖,扮演女主角的演员人气急升。

二、「写真」→“写真”

「写真」的日文意思是照片。但中文中则指明星艺人等的个人特写照片集。例:F4写真集 青春写真艺术照

三、「料理」→“料理”

汉语直接把日语词汇借过来,指菜肴。例:日本料理、中华料理、韩国料理

四、「理念」→“理念” 「理念」——何を最高のものとするかについての、その人(面で)の根本的な考え方。例:文化国家の理念を挙げる

汉语“理念”即为思想;观念。例:经营理念 文化理念

五、「売场」→“卖场”

都指比较大的出售商品的场所。例:バーゲン売场 例:仓储式卖场

六、「物语」→“物语”

新明解国语词典解释为:语り伝えられて来た话。例:『源氏物语』『竹取物语』 汉语用作为故事的意思。

例:婚姻物语 咖啡物语 大银河物语(游戏中多直接引用)

七、「超」→“超”

「超」接头词,表示程度。如:超かっこいい 超やさしい

汉语中主要用于宣传口径的前缀,有夸大其词之嫌。显其贵、表现其竞争力。例:网通买亚环电信 超低价布局海外。

八、「准」→“准”

接头词,本式,正式,最终的なものに次ぐ。例:准会员 准决胜

汉语也表示离正式还有一步之遥的意思。汉语的例子:准妈妈 准儿媳

九、「新干线」→“新干线” 日语中原指高速化的铁路路线。汉语引用为快速前卫的象征。例:影视新干线 日语新干线

十、「物流」→“物流”

日语中解释为:商品その他の品物を生产地などから消费地などまでに运 ぶための包装,荷役,保管,运 送の仕事。

汉语中的现代物流就是指把物质资料按照客户的要求,以最小的总费用,从供给地转移到需要地的过程。

另:

1.「解読」→解读 意思:破解密码和普通人读不懂的文字。例:解读信息编码 解读人生 2.「视点」→视点 意思:描绘及论述事情时作者的立场。例:作者的视点比较独特,文章很有新意。

3.「职场」→职场 意思:工作场所。例:小资们的职场生涯

4.「新锐」→新锐 意思:在某一领域新出现的有实力的人或物。例;新锐导演 棋坛新锐 5.「放送」→放送 意思:播放。例:金曲放送 影视大放送

6.「视界」→视界 意思:从一定位置展望外界的范围。例:参观了科技新成果展览,视界大开。

7.「完败」→完败 意思:指球类、棋类比赛中指一直处于明显劣势面输给对手。例:甲队0比3完败于乙队。

8.「完胜」→完胜 意思:指球类、棋类比赛中指一直占据较大优势而战胜对手。例:主队3比0完胜于乙队。

9.「工房」→工房 意思:摄影师、陶艺师、建筑师等的工作场所。例:创意工房 美少女工房

10.「新人类」→新人类 意思:日语中指新人、新出现的人。汉语中新人类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

11.「亲子」→亲子 意思:即父母的孩子。例:「亲子丼」鸡肉饭上放有煎鸡蛋。12.亲子餐(大号套餐+儿童套餐)13.「达人」→达人 意思:指技艺、学术方面的高手。例:游戏达人(游戏界内使用广泛)达人级高手

14.「强・弱」→强、弱 意思:程度副词。例:A级强 B级弱

15.「真」→真 意思:更本质的,更强的。例:真・三国无双(游戏界内使用广泛)16.「补完」→补完 意思:补充完整。例:攻略补完

17.「入手」→入手 意思:购买、购入,拿到手。例:准备入手××CD 18.「量贩」→量贩 意思:大量销售商品。例:量贩式超市

还有一些用于其它领域,如一个台湾的歌手组合叫“无印良品”(歌手光良和品冠的组合),而「无印良品」本是日本文具的品牌。此外,台湾歌手黄舒骏的一首歌《恋爱症侯群》也是引用了日语的28「症候群」一词。还有组合S.H.E的歌曲《恋人未满》中也引用了一句日语惯用句——29「友达以上恋人未満」(ともだちいじょうこいびとみまん)解释为:「セックスしているけど、恋人同士ではない、あるいはお互い好きだと思っているけど踏み込んでいけない関系、という意味で使われる言叶」。即男女两人的关系在朋友之上但又未达到成为恋人的程度的尴尬位置。其它常用的还有:“30制霸(称霸)”(「制覇」)、“31上位(顺序靠前,位置居上)”(「上位」)、“32养成(培养的意思)”(「养成」)、“33声优(动画片等的配音演员)”(「声优」)等。再有一些是台湾语,例:“点滴”(输液)来自「点滴」,“优格”(酸奶)来自「ヨーグルト」,“芭菲(圣代)”(高脚杯装的冰淇淋水果甜品)来自「パフェ」。

原因

篇6:英汉语中外来词数量悬殊成因探析

英汉语中外来词数量悬殊成因探析

一个民族的语言借用、吸收另一个民族的.语官,就产生了外来词.英语外来词大约有80万.而汉语外来词仅有1万条.英汉语中外来词数量悬殊是由社会与历史原因不同、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差异、语言自身差异造成的.其中.民族传统文化心理差异是主要因素.

作 者:周秀苗 黄晓林 ZHOU Xiumiao HUANG xiaolin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刊 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MUDANJI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8 “”(2) 分类号:H313.5 关键词:外来词   英汉语   社会   民族文化心理   语言  

上一篇:八思品下复习重点下一篇:拼博话题的九年级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