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对英语借词的吸收与改造

2022-09-11

一、借词的成因及发展过程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交流, 而交流的工具便是语言。语言能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 同时又能给本国的文化带来影响。而借词作为词汇中特殊的一种, 会体现原民族的文化特点, 由此对引进民族产生一定的文化影响。国家与国家的接触中会有语言的传入, 交流时会有语言的接触, 即语言的融合;在发展中当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时, 便会借用别的国家的或其他民族的语言来加以说明, 这便是借词产生的主要原因[1]。借词产生于差异与交流中, 对于其理解可直接从字面意义来解释, “借”也即是从别的地方借来的, 而借词便是从别的语言中借用到本国语言中, 只是在借用中会带有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特色, 符合本国语言的语法规范。汉语中的借词便是在符合我国语言的特色前提下进行运用。

汉语中的外来词从西汉时便出现了, 主要是由张骞出使西域时受西域文化的影响而将西域中的部分语言文化带进了中国, 从唐代到改革开放时期主要是传教士来华传教而将外来词引入到了中国。汉语中借词的大量传入是从改革开放后, 我们不断走出去, 引进来, 借词也大量出现[2]。

二、英语借词在汉语中的化用形式

从经济全球化开始, 使用英语的国家不断增多, 英语逐渐成为不同国家之间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 也正是因为英语如此的广泛应用, 成为汉语的主要借词来源。英语进入汉语后, 有些词汇在内容或形式上具有了汉语的特点, 例如:“晒斑 (因暴晒而致的红斑或皮疹, 译自英语sunburn) , 万宝路 (一种美国香烟, 译自英语Marlboro) ”1等语词借用来后便被汉化了。语言是每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反应, 具有自己的文化精神和语言规范, 即使从外来语中借用了一些语词, 在使用时也会遵循汉语的语言特色或语法规范来使用。对于英语借词的吸收与使用, 在汉语中存在几种不同的形式, 有的被借来直接使用, 可以说在口语中直接引用的情况比较多, 比如, 英语中的“Yes, No, OK”等词经常被人们直接引用, 这种直接引用带有幽默性, 可以调动氛围。还有就是对英语的借用根据音或意来进行融合, 使所借用的词能清楚的表达一些新事物或感情。接下来简单说一下英语借词在汉语中的化用形式[3]。

(一) 直接使用

英语借词保持其原有形式或发音。如, “CD、UFO、DOS、WORD等词直接采用了英语的字母, 一般情况下都按原语词的读音方法念。”2又如用英文字母合成的字母词“HSK (汉语水平考试) , PSC (普通话水平测试) , RMB (人民币) ”3其发音是根据英语字母的发音而来没有进行任何汉化的处理, 这种语词的使用在交流中既简便又明确的说明所交流的内容, 使交流变得简便而多样化。如果用汉语来解释可能就需要大量语词将这些新词解释清楚。这种形式书写起来方便, 符合国际交流形式, 这时候汉语就会让位于英语, 如“USA (美国) , WTO (世界贸易组织) , 具有国际通行的优点, 比用汉字书写要方便的多, 因此汉字在形式上就让位了”4直接引用了其形式和发音。基于这种书写与交流的方便, 在汉语中还有借词与汉语混合使用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 英语借词保留了其原有的发音与结构形式, 即是一种“中西混成词, 由汉语词素加西文字母构成, 如卡拉OK, 维生素A、B、C、D等。”5

英语借词的直接使用可以组成新词来表达用汉语很难表达的新事物名词, 方便了书写, 同时方便了交流, 间接说明了国家的国际性。

(二) 音译形式

汉语根据其需要或为了表达的充分性在扩词时, 有的直接根据英语的发音译过来, 再加上汉语的某些词素或者直接不加, 来表达汉语所需要的语词或新事物。有的英语词汇所呈现的文化特征能很好的传达汉语语言中的文化特征, 就被直接音译过来使用了, 如“声纳, 源自英语sonar。英语原义是声波定位仪, 利用发射声波接纳返回的声波来测位。汉语用于音译的声纳二字恰恰也有声波接纳的意思。”6大部分音译词是因原词与汉语语言文化具有相似性而被音译过来, 也有的则是其发音具有汉语语言文化所要描述的新事物特征而被音译使用[4]。

(三) 意译词

我们将音译词被视为借词范畴, 主要是因为音译词的发音与词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吴世雄曾说过过:“只要一个汉语词语的音、形、义中有一个是从其他民族的语言中借用来的, 那么这个词语就可被看作是`外来词’。”7意译词实则是借助于外来词汇, 在外来词汇意义的基础上加以重构, 使其符合本民族语言与语法结构[5]。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外来词如:“hotdog”, 汉语中我们把它译作热狗, “hot”译成中文为“热”的意思, “dog”译成中文为“狗”的意思, “热狗”这一词本不属于汉语词汇, 而是由英语引用而来, 我们单看这一词语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 只有在结合外国的文化的基础上, 我们才能了解到这一词指代的是夹有火腿肠的面包, 而并不是指“热的狗”。再如“dark horse”一词, 在汉语中被译作“黑马”, “黑马”并不是指其表面意黑色的马, 而是在竞技时原不被看好的个人或集体, 但是却能赢得胜利, 这一词汇意义在汉语语境中是有的, 词本身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根据的, 它来自于英国著名的“赛马事件。”其他的词如:软件soft-waer、汽船steamboat、冰岛ice land、白皮书white-book、逻辑logic等都是属于意译词。外来词中的意译词都与词本身的意义有着巨大的关系。两种语言的影响, 可以理解成是词的“借代”, 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词汇所属国家的本土意义, 才可以更好的理解意译词[6]。

三、借词吸收对汉语发展的意义

借词对我们当今社会的交流与认知有着很大的作用, 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首先, 借词进入民族语言, 代表了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在不断的交流下, 我们就会根据其英语国家的文化结构, 再结合汉语的认知机制, 把两者之间进行异同比较, 从而吸收改造成更适合或符合中国文化的发展机制的词汇。这样的借词的吸收和改造才会凸显出它的价值与意义。其次, 借词属于外来词, 引入外来词可以填补汉语词汇之所缺, 并丰富了汉语词汇。只有更好的了解外来的语言文化, 尤其是对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外来词汇的吸收和借鉴, 才能使语言的融合更加的紧密, 语言词汇的发展也更加的符合汉语语言系统的需要。借鉴和吸收更多的外来词, 形成一种开放的格局, 把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文化词汇吸收改造, 把符合中国的词汇更好地渗入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中, 只有这样的文化的体制才会显得更有价值, 才有更大的包容性, 我们的民族语言文化才会越来越强大, 同时也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结语

借词的引入过程并不是非常顺利的, 造成其中矛盾冲突的因素也是众多的, 这些矛盾冲突是语言发展中不可避免的, 通过冲突到融合这一过程, 恰好使语言词汇的发展更有适应力, 对英汉语言词汇的发展也具有积极地意义与价值。

摘要: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工具, 使我们能更好的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及经济状况, 而借词在其中有其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关于汉语对英语借词的研究多集中在两者的比较, 或者是在汉语借词的分类中涉及英语借词, 对于其具体的分析并没有涉及到。本文将主要从成因、英语借词在汉语中的化用形式与英语借词运用与汉语中的意义浅析汉语中的英语借词。

关键词:汉语,英语借词,化用形式,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 1980.50.

[2] 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80.

[3] 胡晓清.外来语[M].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75.

[4] 吴世雄.关于“外来概念词”研究的思考[J].词库建设通讯 (香港) , 1995, (7) :103.

[5] 闫海宁.论英汉互借词中的意译词[J].中国海洋大学, 2006, (5) :75.

[6] 张锦文.关于汉语借词的分类问题[J].辞书研究, 2003, (5) :206.

上一篇:小别墅庭院植物景观营造施工技术要点下一篇:浅论教师基本职业素养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