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论》之读后感

2024-05-04

《社会契约论》之读后感(精选12篇)

篇1:《社会契约论》之读后感

《社会契约论》读后感,时代之交的卢梭

时代之交的卢梭

――话说《社会契约论》

级历史学类本科生任东峰

让・雅克・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者。他的《社会契约论》(又称《政治权利的原理》)一书,为法国十八世纪末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纲领。

风雨飘摇中的法国和少年

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都离不开它创作时的社会背景,而一个人所生活的环境则是滋润他思想观念的土壤。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他自幼丧母,父亲又因与当地势力发生矛盾而被通缉,被迫逃亡。十岁的小卢梭尝尽了人间的辛酸,他早年先后做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工作。然而,贫困潦倒并未压垮少年卢梭,他在这一时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从而为他一生的着述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卢梭早年的人生经历让他看透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与没落;加之广泛的阅读,充实了他的知识,开拓了他的视野,从而使他深深地体会到了自由与民主的可贵。可以说,正是早年的坎坷经历造就了卢梭。

那么,当时的社会环境又是如何呢?卢梭虽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但是他的祖上却是因宗教原因而流亡的法国新教徒。卢梭于1742年搬到巴黎,他的着作大多都在法国完成,他的后半生也大多在法国度过,并且死后入葬巴黎先贤祠。如果说他早年的经历给了他一颗渴望自由与民主的心,那么当时法国的社会环境则使他对自由与民主愈发地狂热。卢梭生活的十八世纪,法国正处于一种黑暗、专制与堕落的危机之中,当时法国人民被分为僧侣、国王贵族与农民、手工业者和资产阶级这三个等级。其中,僧侣和国王贵族分别属于第一、第二等级,他们是国家的统治阶级,虽然人数很少,却垄断者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一切领域的特权。他们以剥夺第三等级即农民、手工业者和资产阶级而获得财富,以维持其奢靡荒淫的生活。

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然而一次次的起义,换来的却是血腥的镇压与杀戮。在这种背景下,资产阶级反抗封建统治的呼声不断高涨,法国正处于一个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转型的时期。

以上就是《社会契约论》完成的个人背景与时代背景,下面我就个人在阅读《社会契约论》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感想,谈几点拙见。

什么是社会契约

什么是社会契约?在社会初创之时,人们为了某种利益而自愿的结合在一起,以维护整个集体的共同利益,也就是共同体中每个人的利益。在这个共同体形成的时候,每个成员也就等同于以牺牲自己天然的自由而换取了在集体中的自由,也就等同于每个成员都将自己的一切转让给了集体。这就相当于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分别与其他成员缔结了约定。而这个集体,就是社会;他们之间的约定,便是社会契约。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一卷・第六章“论社会公约”中谈到了社会公约形成的必要条件,以及社会公约存在的合理性基础:“然而人类既不能产生新的力量,而只能是结合并运用已有的力;所以人类便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自存,除非是集合起来形成一种力量的总和才能够克服这种阻力,由一个唯一的动力把他们发动起来,并使他们共同协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一集合的形成是自发的,而不是被迫的;是平等的,而不是专制的。每一个缔约者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卢梭说:“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们在这样一个集体中所获得的权利,既是集体的权利,也是自身所本应享有却让渡给集体的权利。

由此可见,社会契约的本质是人们为了生存而自发形成的集体所达成的约定,而社会契约的精神则是自由和平等。

人生而自由平等

可以说,人生而自由平等是贯穿《社会契约论》一书的重要的线索之一。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一卷・第二章“论原始社会”中说:“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他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会转让自己的自由。”在第一卷・第四章“论奴隶制”中讲到:“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自己做人的资格,就是放弃人类的自由,甚至就是放弃了自己的义务。”在第二卷・第四章“论主权权力的界限”中说:“公意必须从全体出发,才能对全体都适用。”为了确保国家政治的公平性,卢梭主张以投票和选举两者并用的方式来进行法律的颁布和官员的任命。

自由和平等是全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这样的权利是不可分割的,也是不可转让的,它们是社会契约得以维持的重要条件。一旦失去了自由和平等,那么社会契约要么是不复存在,要么就是被强力所建立起来的独裁所控制,这样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主权在民和人民的力量

如果说人生而自由平等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的话,那么全书的另一条线索便是突出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人民的力量。

人民是社会契约的缔结者,社会契约所组成的集体就是国家;人民的意见在分歧、冲突后协商的结果我们称之为公意。人民有缔结约定的自由,自然而然地,也就有解除约定的自由。国家由于是人民让渡自己权力而形成的,那么国家的权力也就一定是人民的权利。从而只有人民本身才有权利去行使国家的权力,因为那本身就是人民自己的权利,只不过是由于社会契约,人民才将这些权力让渡给了国家而已。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二卷・第六章“论法律”中这样谈到:“法律是意志的普遍性和对象的普遍性的统一。”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由于社会契约的性质,法律只能由全体缔约者规定,这体现了法律意志的普遍性;而由于法律是全体缔约者所制定的,则它适用的对象从来不会是特定的一个人,而是全体缔约者,这体现了法律对象的普遍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卢梭看来,不仅立法权属于人民,而且法律也平等地适用于每个缔约者。

至于政府,卢梭在第三卷・第一章“政府总论”中说:“国家是由于它本身而存在的,则政府只能是由于主权者而存在的。”我们在这里应当明确政府的建立只是为了协调人民与主权者之间的关系,政府“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持社会的以及政治的自由”。也就是说,政府只是一个“中间体”,也就只是一个执行机关。政府只是主权者进行统治的工具,而国家则是由于人民通过约定而建立起来的社会集团。

由此看来,人民不仅享有国家的全部权利,而且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人民本身来行使这些权利。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以上三个部分是我对《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几个观点或思想的一些简单的总结。下面我将对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加以分析和论证。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中,其一言一行,必然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卢梭也是这样,由于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在有些问题的看法上也会有所偏差。我在仔细研读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书后,对书中的一些看法不敢苟同。以下是我的一点看法。

卢梭民主制的狭隘性

可以这样说,卢梭所认为的民主制只是一种直接民主,他所认为的民主制也只能在小国寡民的情况下勉强施行。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三卷・第三章“政府的分类”中说:“一般说来,民主政府就适宜于小国,贵族政府就适宜于中等国家,而君王政府则适宜于大国。”在卢梭看来,民主制“使作行政官的公民多于个别的单纯的公民”,即国家的行政人员多于普通民众。通过这两段话,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卢梭认为只有在小国寡民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所谓的“民主制”。

卢梭在第三卷・第四章“论民主制”中,干脆说:“就民主制这个名词的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多数人统治而少数人被统治,那是违反自然的秩序的。”又说:“没有别的政府是像民主的政府或者说人民的政府那样地易于发生内战和内乱了。”依卢梭的观点,民主制在现实条件下是不可能存在的。

我们要注意,他这里指的民主是一种绝对的、直接的民主。卢梭认为这样的民主制政府的建立需要有四方面的条件:要有一个很小的国家;要有极其纯朴的风尚;要有地位上与财产上的高度平等;要有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奢侈。其一是实行民主制(直接民主)的基础;其二是避免权力被滥用的保障;其三和其四是;防止阶级对立和贫富分化的必要措施。这四个方面要保持同时并且长期的存在,这是卢梭所认为的民主制的必要条件。显然这四者很难同时全部达到。

作为后来人,我们可以看到,在卢梭生活的十八世纪,资本主义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总体上力量还不特别强大,而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政府还处在君主专制的阴影下,在那里,民主无从谈起。强权统治下的遭遇和经历既是唤起卢梭自由平等思想的明灯,也同样让卢梭感到所谓的“民主制”遥不可及。正是由于这些,由于卢梭对民主制理解的偏差,导致了他的民主制的狭隘性,才导致了他做出以上的论断。

宁舍效率而求公平

卢梭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时,他的做法是“宁舍效率而求公平”。

在《社会契约论》第三卷・第三章“政府的分类”中,卢梭说:“只要政府的职能是被许多的执政者所分掌时,则少数人迟早会掌握最大的权威。”言外之意,他认为政府中不应该有一个“掌握最大的权威”的人或者说领导者,所有的职能都应该以绝对平均的形式进行分配。在第三卷・第十三章“怎样维持主权权威(续)”中卢梭说:“我们只能一般的说,政府愈是有力量,则主权者就愈应该经常地表现他自己。”也就是说,在卢梭看来,要维持主权的权威,不仅要召开人民会议,而且要尽可能频繁地召开。

在第三卷・第十二章“怎样维持主权权威”中有这样一段话:“法律又只不过是公意的正式表示,所以唯有当人民集合起来的时候,主权者才能行动。”在卢梭看来,召集全体人民集合在一起处理国家事务是维持主权权威的好方法。并且他还举例“罗马人民很少有一连几个星期不集会的,并且甚至还要集会许多次。”这不仅表明卢梭所谓的“民主制”是一种直接民主,这在当代社会是很难做到的,而且以集会的形式进行政务的处理,由于集会人民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等方面参差不齐,政务处理的效率就会下降,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我们知道,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的物质保障,按照卢梭这样“舍效率而求公平”的做法,不但公平无法得到保障,可能造成“多数人的暴政”以外;效率低下的行政系统或许在古代社会尚可存在,但在当今社会,这样的行政系统绝对会陷于崩溃的境地。

论人口问题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第三卷・第九章“论一个好政府的标志”中说:“政治结合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他的成员的生存和繁荣。而他们生存和繁荣的最确切可靠的标志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他们的数目和他们的人口了。……假定一切情况都相等,那么一个不靠外来移民的办法、不靠归化、不靠殖民地的政府,而在它的治下公民人数繁殖和增长的最多的,就确实无疑的是最好的政府。”又有卢梭在《爱弥儿》第五卷中说:“凡在人口日益减少的土地上,国家都趋向于灭亡;而人口最多的国家,哪怕是最穷的国家,则毫无疑问乃是治理的最好的国家。”但是,我只能说这是传统的观念罢了。在当今社会,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等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普遍较低,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然而仅凭这个就可以证明这些国家治理的不好吗?

我认为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只是在一个国家发展的低级阶段所需要致力的目标。在初级阶段,国家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问题一旦解决,人民的基本生存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在这个时候,人口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但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意识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压力所迫,人口的增长速度会逐渐变慢,待到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甚至会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情况。

论人民的议员或代表

关于议员或代表,卢梭专门在第三卷・第十五章“论议员或代表”中有相关论述。卢梭说,人们选举议员或代表来进行政治活动是“由于商业与工艺的扰攘、由于唯利是图、由于柔弱而贪图享受,人身的服务才会被转化为金钱。”在卢梭看来,所谓的“人民的议员或代表”并不能代表人民。相反地,他们的来源则是由于人民的柔弱而贪图享受、唯利是图的观念等,从而使人民将自身所应尽的义务用金钱来了结。卢梭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人民“爱国心的冷却”以及利己主义的盛行。他认为这种制度从一开始就是罪恶的、令人不齿的,因为它本身就起源于封建政府。

依我看来,卢梭的观点有失偏颇。如果人民都无时无刻不在“合法的人民会议”中处理国家政务,那么即使达到了所谓的民主,也是以牺牲人民的物质利益为代价的。其结果只能是造成国家经济的凋敝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低下。

受时代与阶级的局限,卢梭没有看到未来数百年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在这样一个日益联系密切的世界中,一个国家想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有一部分人专事生产,一部分人专事国防,一部分人专事政治。而且“人民的代表或议员”所代表的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而这也正是适应辽阔疆域、庞大人口和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

后记

怎么说呢?我在读《社会契约论》的时候,所选用的版本是198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法】卢梭着、何兆武译的《社会契约论》。刚开始读起来非常的吃力,因为它的语言深奥抽象,比较难懂。有好几次想到放弃,不过还好,咬牙坚持了几天,慢慢的就熟悉了它的语言风格,也就好受多了。不过即使是这样,我平均每天连带做笔记也只能看二十页左右。

在我看来卢梭是一个“中间体”:他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之中,而另一只脚却还困在传统观念的桎梏里。很难想象,在数百年前的卢梭,面对那样一个衰颓的社会,他必须承认,他不是一个预言家,他无法预测到数百年之后社会发展的方向,他所提出的观点和方案也必定是针对当时的时代而言的。这也许就是何以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我们既看到了自由民主的光芒,又有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观点的原因吧!

篇2:《社会契约论》之读后感

实际上兴趣只不过是对于可能发生的经验的种种态度;它们不是已经完成了的东西;它们的价值在于它们所提供的那种力量,而不是它们所表现的那种成就。

任何一种能力,无论是儿童的或成人的,如果在意识上满足于一时的现有的水平,就是放任。这种能力的真正意义是在于为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提供一种推动力。

从这段描述可以看出,对于孩子而言,因为处于教育阶段,所以兴趣的作用是促使孩子去不断学习、提高,所做之事只是作为一种动力,一种为了完成此事而学习的动力,而非事情本身。

孩子毕竟认识有限,他需要合理的引导,而社会给予的如果只是“成败论英雄”的标准,那他只有服从。而这种服从的结果就是“急功近利”的作品和“三脚猫”的功夫,靠这些大学是无法认可的。

如果问题如此,应该如何做呢?

书中对于兴趣的合理引导作了如下阐述:

预先计划,注意发生的事情,将发生的事与努力达到的事联系起来,都是一切理智的或有目的的活动的组成部分。教育家的任务就在于看到表现实际兴趣的情况是否能鼓舞活动的这些理智方面的发展,因而促使它逐渐向理论性的兴趣转变。一个普通的常识是,科学的基本原则是与因果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一方面的兴趣从实践开始。人们视为目标、欲求得到的并为之工作的是某种结果,而注意力是指向产生这个结果的各种条件。起初,兴趣在于达成支配地位的目的;但随着兴趣与富于思考的努力紧密结合,对目的或结果的兴趣必须转变为对产生结果的方法——原因——的兴趣。

述描述可以得出,如果想让一个有强烈兴趣爱好的孩子健康发展,他的老师、家长必须有意识的引导之,让其从对作品痴迷转向对实现作品的内在知识的痴迷,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所收获,才能一步步地发展他的思维,丰富他的知识,使其逐步适应更高的要求。

此时,多数家长所面临的矛盾——爱好与学习的对立——也许就化解了。

篇3:《社会契约论》之读后感

《土》书首先在绪论中界定了女性音乐的定义和音乐特征。作者认为, “凡与妇女有关的音乐, 均可在广义上界定为‘妇女音乐’”, 狭义来说, 女性音乐是由妇女演唱或演奏的音乐、专供妇女或大部分为妇女参与者的场合唱奏的音乐、音乐的使用和功能与妇女有关、专有妇女传授和继承的音乐、具有性别意味特征的音乐。以此为参照, 土家族的哭嫁歌是一种风格鲜明的妇女音乐, 因为它的演唱者是妇女, 演唱的场合是新娘的家, 演唱的目的是传达新娘和家人的情绪, 其传承者全是女性, 哭嫁歌有着独特的哭腔。作者是从音乐表现和所表现, 即方式和内容两个角度界定女性音乐的。从所表现 (即内容) 来说, 女性音乐关注女性的生活、情绪、心理及其形成原因, 从音乐表现 (即方式) 来说是研究表现方法上的女性化, 也就是作者谈到的“具有性别特征”的表达手法。

作者两次深入田野, 书中的哭嫁仪式和哭嫁歌资料的来源出自亲身经历, 因而第三章“鄂西土家族之哭嫁仪式及歌曲”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而第一节又是重点章节, 它完整介绍土家族姑娘田么出嫁仪式及其哭嫁歌。哭嫁仪式持续两天, 作者对哭嫁的主要程序, 包头、开哭、哭嫁、姊妹团圆、哭上头和辞别众亲人, 一一详述, 再对贯穿在整个仪式之中的哭嫁歌的演唱形式、歌词结构、音乐结构、旋律、速度与节奏以及个人风格进行仔细分析。第二节和第三节, 作者对恩施市三岔区哭嫁仪式和恩施市土家婚俗表演的哭嫁仪式进行了详尽的描写, 并对哭嫁音乐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二节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提供另一种与河东乡哭嫁仪式及歌曲不同的土家族的哭嫁仪式及歌曲, 以说明河东乡哭嫁歌的典型性, 以期更全面地了解土家哭嫁歌。第三节对恩施市的一次婚俗表演的描写, 目的是说明“局内人”“所确认之哭嫁婚俗及音乐特征” (见104页) , 并指出表演之仪式及歌曲与真正的哭嫁仪式与歌曲的不同之处。

书中对哭嫁歌曲的音乐分析部分很有意思, 作者的音乐分析不仅告诉读者哭嫁歌的形态是怎样的, 而且分析了作为女性音乐的哭嫁歌, 它的“性别特征”是怎样的, 为什么是这样的。民族音乐学的音乐分析方法是不同于传统音乐学的音乐分析方法。后者的音乐分析是通过对音乐形态诸因素的分析, 得出音乐发展的手法和规律, 为音乐创作提供支持。分析指向是作品。民族音乐学研究文化中的音乐, 通过对具体文化语境中的音乐的分析, 深刻了解文化中的音乐、人及其关系。其分析方法指向是人。因此, 仅仅分析音乐的形态是不够的, 它只能说明“它是什么”, 而不能说明“它为什么”。如何进行民族音乐学的形态分析?关键可能是要找到研究对象在音乐上与文化和人的联系的关键点, 针对特点, 采用创造性的方法进行研究和说明。《土》书的作者认为哭嫁歌的音乐特点是歌、哭、语三者结合, 歌中有哭, 哭中有歌, 不同仪式环节、不同歌者在具体演唱时, 三者的结合比例是不同的。因此作者参考了洛马克斯的《歌唱测定体系》一书的分析方法, 设计了三角模式的标记方法。三角形的上、左、右分别标上哭、歌、语三项基本元素。三角形内部的横线表示哭的密度, 左斜线和右斜线分别表示歌和语的密度, 密度值有1至10共10个标度, 标度越高, 表示该元素比例越高。这种标记方法直观而清晰地表明了歌唱者演唱特点和风格。如新娘母亲的哭嫁歌中, 哭的标值高, 语的标值低, 新娘的嫂嫂相反, 语的标值高, 哭的标值低, 说明两人所唱不同, 而不同的原因是与新娘的亲疏程度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 作者对哭嫁歌进行音乐分析时, 仍是传统的音乐形态分析方法为主体, 三角标识法只是其中一种重要和不可或缺的说明方法。可以说, 民族音乐学的分析过程是, 先用传统的音乐分析方法对音乐进行通揽式的分析后, 然后针对研究对象的特点, 采用独特的分析方法, 指出音乐“是什么”和“为什么”为揭示文化中音乐特点而服务。也由此可以看出, 民族音乐学的音乐分析方法是原创性和独创性强的, 分析方法甚至是一次性。这就需要研究者有敏锐的视角和犀利的思维, 而《土》书的作者找到了一种很合适、能解释“性别特征”的分析方法。[1]

尽管女性音乐在研究对象上以女性及其音乐为特点, 但在研究方法上并无特殊之处。就目前民族音乐学中的女性音乐研究现状来看, 主要还是借鉴民族音乐学、人类学等学科方法, 采用女性视角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女性视角的介入对女性音乐的研究很重要, 其中体现了独特女性关怀和视点。就本书来说, 正是因为作者是女性, 对土家族哭嫁歌的关注不只停留在音乐本体上, 在对文化和社会涵义进行追问时, 哭嫁歌对女性的心理功能和土家族女性的社会地位的问题就会纳入研究视域。同样因为作者的女性身份, 在做哭嫁歌这类性别特征明显的课题时, 会方便很多, 研究和叙事也充满了女性的温情。

《土》书还有一个特点, 重视整体性和联系性。作者以音乐为经, 文化为纬, 既纵向研究哭嫁歌的历史、源流和发展, 也横向对比哭嫁歌与仪式、当地民歌的关系, 既静态、微观地分析仪式中的哭嫁歌, 也动态、宏观地考察哭嫁歌的流变以及作为音乐文化现象的哭嫁歌与土家族社会文化的深层因果关系。

另外, 《土》书中一些写作的细节方面也表现出了女性的细致手笔。比如, 每个谱例的文字说明后, 作者都以图表的形式总结归纳, 并且将谱例和图表制成索引放在书尾, 说明清晰, 查找方便。又如, 选用的谱例会在相关篇章之前或之后说明该谱例的入选理由, 或是反映共性, 要么说明个性。

《土》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最大且最易引起诟病的是, 除了河东乡田么和龙山县张金花哭嫁仪式和歌曲为作者亲见外, 其它三处仪式和歌曲不是真正的哭嫁仪式和歌曲。而哭嫁歌特点之一是即兴性 (第225页) , 示范表演的歌曲可不可以使用?其次, 关于哭嫁歌的记谱。全部的音乐分析是依靠作者的记谱, 哭嫁歌由于是哭歌语结合, 音高、节奏不确定, 记谱是很困难的。如何准确记谱?中间是否存在误读?而且, 作者作为都市女性, 对土家族女性的生活和心态是否存在误读?

总之, 女性音乐在国内还是研究的盲点, 本书作者将土家族哭嫁歌认定为女性音乐, 以女性音乐为出发点来研究哭嫁歌, 在国内还属首次。作者在女性音乐的表现和所表现的分析、女性视角的运用、女性情感的投射方面, 对女性音乐的研究做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篇4:护士之伤,社会之痛

报道配发了护士伤口照片,确实很深。这样的伤情,不留下疤痕的可能性不大。治疗效果好,伤疤浅一些;效果不好,伤疤会比较深。对一个爱美的“90后”女孩来说,永远留在额头的伤痕带给其心灵的痛苦,可能远甚于袭击导致的肉体痛苦。什么时候照镜子看到疤痕,她都会想起那令人心悸的一幕。

伤害医护人员的事件不时发生,人们多少有些见怪不怪,但这一事件仍引起很大关注。这是因为该事件的发生毫无征兆、无可防范,施暴者行为不可理喻。而我们并不知道,看起来温和的患者中,有多少这样的不可理喻者?这样的人越多,医护人员面临的风险也越大。所以,一起看似偶然的事件,一名护士额头上的伤,会给所有医护人员带来心理压力。这是社会之痛。

前两天,一名同事的孩子被医科大学录取。我祝贺他时说:“等孩子毕业了,找她看病方便了。”这当然是句玩笑话,认真听倒也未尝不可。就个人感觉,身边愿意考医科大学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少。想三十年前我们高考时,考上医学院是何等荣光。这种变化是时代变迁的结果,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连人身安全都不能保障,恐怕是其中重要的一条。“明天谁给我们看病”的担心,不完全是杞人忧天。

回头说说施暴者。这似乎是一个有爱心的妈妈,自己孩子二次被扎都受不了。但她的爱心只对自己孩子,对其他人则是恶毒无比。当她带着满腔怒火,举起iPad狠狠砸向护士的时候,她可曾有过犹豫?她想过自己行为的后果吗?她触犯了众怒,严惩几乎是唯一的声音。

严惩,当然不是为了平息众怒而法外处罚,而是法律规定限度内的“严”。相对严厉的惩处,不仅是防范类似事件发生的需要,也是行为人必须为自己行为付出的代价。报道称,“事发后,警方迅速赶至现场控制嫌疑人。经调查,受伤护士为轻微伤。目前,嫌疑人已被鼓楼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选自正义网】

篇5:《社会契约论》之读后感

《红楼梦》以贾,王, 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是由于家庭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是些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贾宝玉也因而刚中带柔。家族是因为他们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其中有两女子非提不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于是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悲痛万分,当即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又闻林黛玉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在该书中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人,那就是史湘云。乐观豁达史湘云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寄人篱下。尽管她身世比林黛玉还要苦,但她从没象林黛玉那样整日悲戚戚的,在贾府随时可以听到她的笑声,笑的真实无邪,发自乐观的天性,更皆出语谐趣。她对生活永远兴味盎然,属于她的色彩明快、温暖,一如雪地里戴着的大红昭君套,那是湘云最配的颜色。

我想,在那般封建的社会中,能有史湘云这般女子诞生,实属奇迹,她的身世如此凄惨,却是乐观向上,不愿像林黛玉那样整日愁容满面,不同于王熙凤那般心狠手辣,算尽心机。

这本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的旷世奇作,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

篇6:《社会契约论》之读后感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追踪研究》之读后感 55 骆梅华

在我的概念里,流动儿童就是等于插班生,在我的感觉里,每一个插拔生都是很受欢迎,然后学习成绩也是非常优秀的。看了这篇文章后,首先有以下两个收获:一是纠正了我对流动儿童的概念的理解,二是了解了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总体上比较稳定,但学习适应似乎比心理适应更为稳定;其次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在测量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稳定性是使用的儿童行为量表为什么采用家长使用版的呢?我认为采用家长使用版得出的结果会出现偏差,因为每个家长都会期望自己的孩子尽快的.适应新的环境,所以会出现期望偏差,而只是单纯使用学生使用版的也不好,因为学生会无意识地扩大自己的感受,特别是适应能力差的学生,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两个量表同时使用。2两次测量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2个月,太长了,一般适应环境并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最后我认为可以从学习适应和心理适应的关系这个方向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篇7:读书笔记之《社会契约论》

本书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最重要的著作。卢梭出身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从小失去父母,靠别人抚养教育长大,生活贫穷艰辛,当过学徒、仆役、私人秘书、乐谱抄写员,一生颠沛流离。长期流浪生活的经历,使他对人民的疾苦感受至深,深表同情,极度憎恶他所处的那个黑暗的社会。他聪明好学,才华过人,在政治、法律、哲学、教育、文学、音乐、戏剧等许多领域的研究均有建树。他在政治法律方面的主要著作除《社会契约论》外,另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该书可视为《社会契约论》的基础和绪论,书中提出人类不平等—贫困和奴役是随着私有制产生的;到专制暴政时代,不平等发展到顶点,这个顶点同时也是转向新的平等的原因和起点,即暴力支持暴君,但革命的暴力也必将推翻暴君。恩格斯把这一思想称作辩证法的杰作。《社会契约论》(1762)是激进资产阶级民主派革命理论的集中概括,该书早在本世纪初就被我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译为中文,以《民约论》为名在杂志上连载;1958年法律出版社出版何兆武译《民约论》,1963年移交商务印书馆重版时更名为《社会契约论》,1980年修订第 2版,1982年第三次印刷。全书共4卷48章,阐述了政治权利的原理。

《社会契约论》以反对封建专制、倡言民主共和、主张人民主权为其主题和中心内容,提出了富于革命性的宪政理论。卢梭认为,自由的人们最初生活在自然状态,人们的行为受自然法支配。自然法以理性为基础,赋予人类一系列普遍的、永恒的自然权利,即生存、自由、平等、追求幸福、获得财产和人身、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由于自然状态存在种种弊端,自由的人们以平等的资格订立契约,从自然状态下摆脱出来,“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第23页)这种结合的形式就是国家。由于国家是自由的人们以平等的资格订立契约产生的,人们只是把自然权利转让给整个社会而并不是奉献给任何个人,因此人民在国家中仍是自由的,国家的主权只能属于人民。继之,卢梭进一步阐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主权是不可转让的,因为国家由主权者构成,只有主权者才能行使主权;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代表主权的意志是一个整体;主权是不可代表的,因为“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所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不可以代表的;它只能是同一个意志,或者是另一个意志,而绝不能有什么中间的东西。因此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决定。”(第 125页)同时,主权是绝对的、至高无上和不可侵犯的,因为主权是公意的体现,是国家的灵魂。从人民主权理论出发,卢梭反对君主立宪而坚决主张民主共和:“有一种最根本的无可避免的缺点,使得国君制政府永远不如共和制政府,那就是:在后者之中差不多唯有英明能干的人,公共舆论才会把他们提升到首要的职位上来,而他们也会光荣地履行职务的;反之,在国君制之下,走运的人则每每不过是些卑鄙的诽谤者、卑鄙的骗子和卑鄙的阴谋家;使他们能在朝廷里爬上高位的那点小聪明,当他们一旦爬了上去之后,就只能向公众暴露他们的不称职。”(第96-97页)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也是同三权分立学说相对立的,既然国家的主权只能属于人民,人民主权不可分割,代表主权的意志是一个整体,那么,把主权一分为三,就是错误的。他认为,主权者唯一的权力是立法权,政府只是主权者根据法律所建立,行政权应当服从立法权。

《社会契约论》还论述了一系列法律基本理论,在其中贯穿着以人民主权为中心内容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卢梭指出法律是人民公共意志的体现,是人民自己意志的记录和全体人民为自己所作的规定。“当全体人民对全体人民作出规定时,他们便只是考虑着他们自己了;……这时人们所规定的事情就是公共的,正如作出规定的意志是公意一样。正是这种行为,我就称之为法律。”(第50页)法律的特点在于意志的普遍性和对象的普遍性,前者

指法律是人民公意的体现,只有主权者依据公意的要求才能制定法律;后者指“法律只考虑臣民的共同体以及抽象的行为,而绝不考虑个别的人以及个别的行为。”(第50页)“一切有关个别对象的职能都丝毫不属于立法权力。”(第50页)卢梭的这一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法律具有普遍性这一特征,在法理学上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他阐述了法律与自由的关系:首先,法律与自由是一致的,人民服从法律就是服从自己的意志,就意味着自由。“唯有服从人们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第30页)其次,法律是自由的保障。一方面,人人遵守法律,才能给人们以享受自由权利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法律可以强迫人们自由。“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第29页)此外,卢梭还系统地提出了立法理论。他认为要依法治国就要有理想的法律,在制定法律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立法必须以谋取人民最大幸福为原则;立法权必须由人民掌握;由贤明者具体承担立法的责任;立法要注意各种自然的社会条件,法律只不过是保障、遵循和矫正自然的关系而已;既要保持法律的稳定性,又要适时修改、废除不好的法律。

《社会契约论》是世界政治法律学说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是震撼世界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号角和福音书。它阐述的许多原则原理不仅在革命之初被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等重要文献中,在革命后的长时期里成为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石。卢梭的思想对后世思想家们理论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参阅文献:

1、《社会契约论》卢梭著 何兆武译 商务印书馆

篇8:新媒体之社会新闻采访技巧之我见

首先, 其实不管是社会新闻还是其他新闻类型, 记者在采访之前都要做准备工作, 比如上网查一些资料, 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 新闻当事人的背景等等。这样的准备有助于记者迅速进入采访状态, 抓住新闻点, 对于新闻的采访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新闻看着简单易采、但却要求记者付出很多的精力去找角度, 找看点。一般有经验的社会新闻记者都知道, 只有了解了新闻事件的起因、过程, 才能在采访中准确把握和随机应变, 以不变应万变, 做不到这一点, 采访只能是停留在表面的, 缺乏深度。比如记者要去采访人物时, 那么之前对于这位新闻当事人的一些个人信息都是应该做些准备工作的, 电话了解, 网络资料等等, 这样在采访时候与当事人交流和沟通会很容易, 避免尴尬的事情发生, 也很容易找准采访的切入点。

其次, 新闻记者要懂得怎么抓热点, 抓策划。这是社会新闻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因为在新闻发生过程中会碰到各种情况。社会新闻来源生活, 生活本身就是十分复杂的, 要想得到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 记者有时候必须会策划, 懂策划, 尤其是一些热点问题, 比如每年国家, 省市的两会, 会议内容纷繁复杂, 记者要在这些复杂的内容中去粗取精, 找出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就需要动脑子了, 两会看似和普通百姓无关联, 但其实都是关注大家切身利益的事, 所以记者要进行精心策划, 以力求热点问题新闻报道效果的最大化, 这样拍出来的新闻才会有观众, 不然就是官话套话, 采出来的新闻毫无看点和生命力。

第三, 社会新闻的记者肩上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必须注重不能把社会新闻弄得低俗化。一般人看来, 社会新闻因为大众化娱乐化, 显得有些低俗, 但新闻记者更应该在采写过程中, 增加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 不要一位迎合低级趣味的观众而制造出低级社会新闻, 有品位的社会新闻才是有生命力的, 打动人的, 也才能从个体事件中折射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很多社会新闻的发生和发展不是按规矩走的, 变数很大,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采访、发稿, 同时还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观点客观、公正, 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 要和采访对象打成一片, 社会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多数是平民百姓, 普通群众, 沟通中, 记者要始终把自己扮演成为普通人, 不要高高在上。在生活中我们都是普通人的, 就是要联系生活, 和普通大众打成一片的。比如和社区居民聊聊生活, 聊聊送文化进社区到底有多大意义, 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我们应该送什么。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要明确一个事实就是新闻本身有特定的发展规律, 不能人为导演, 更不能为了引起观众的注意而特意虚化新闻事实, 比如把新闻人物思想拔高, 新闻数字夸大等等,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 不要把记者的思想强加于人, 你说什么, 让当事人说什么, 这样的新闻拍出来不客观、不公正, 处处有“演”的痕迹。采访时, 采访者的话没必要多漂亮、多有思想水平, 就是实实在在的说出心里的想法即可。

其次, 在社会新闻的采访过程中, 记者要懂得控制局面, 有掌控全局的能力。社会新闻事件是比较复杂, 记者应该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以事实为根据, 心里有个判断, 该如何报道。当过新闻记者的都明白, 有些事不叫新闻, 就坚决不介入。可以介入的新闻要介入得恰如其所;态度必须客观, 决不能在现场听到一方说法就彻底倒向一方, 语言恰当, 不激火, 这样才能帮助解决问题, 引导社会舆论。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 一些社会事件中, 群众对政府部门工作和社会现象不满, 希望新闻媒体的介入, 站在他们的角度上, 为他们说话, 解决问题。然而一些社会问题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问题的解决也不是说两句, 报道几次就能解决的。有时在事发现场, 当事方特别容易激动, 他们很难冷静, 记者贸然的介入, 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还往往会使当事人激动起来, 无法控制场面。因此, 此类社会新闻的采访, 务必要注意控制局面, 加强引导。

第三, 记者在前期准备、中期采访和后期写稿过程中, 都应该特别注意, 社会新闻是一种轻松的新闻形式, 但新闻记者的作品要在轻松之中体现社会的道德规范, 也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提倡真善美, 鞭打假恶丑,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起到感化的社会功能, 不能纯粹说教, 要在新闻事件中把要体现出的思想体现出来。

摘要:社会新闻是涉及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的报道, 包括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它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 容易引起群众的关注和兴趣。新媒体形式下, 社会新闻反映生活、意识、问题, 具有社会性、广泛性、生动性等特点。文章通过对社会新闻的特点和写作技巧的实践与理论论述, 以期提高社会新闻的采写水平和可看性。

关键词:社会新闻,采访技巧,可看性

参考文献

[1]中华新闻报.2009-1-7.

[2]叶子.电视新闻节目研究[M].北京师范的学出版社, 2005.

[3]人民网人民论坛.2009.

[4]旭华.让社会新闻厚重起来[J].新闻战线, 2002 (8) .

[5]钟靖.“社会新闻每日点击排行榜”的精神分析学研究[J].传媒学术网之学术焦点, 2005-4-28.

[6]刘豪兴.社会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54.

篇9: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之比较

关键词: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教化;社会感化

任何人晋升为社会人的过程都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人的后天行为的规范化,指生物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文化的要求教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也可叫社会教化。”[1](P.427)这是司马云杰先生对“社会化”的界定。这里的“社会教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同于本篇所讨论的列在社会教育方式之下的“社会教化”。但司马先生的这个定义揭示了社会化过程与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过程的直接同一性。因此,教育是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催生剂。现代人接受教育的途径通常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而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仅以社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狭义社会教育,不涉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内容。作这样的界定有利于我们避开错综复杂的干扰因素,使论述更为简明,有利于使这个论题更直观明了地服务于倡导社会公德,建立和谐社会这个中心。

从这种以社会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狭义社会教育出发,我们可以简单地把社会教育划分为社会教化和社会感化两种途径。所谓社会教化,即以压制性、填鸭式为主要特点的社会教育方式,它最主要的形式就是说教灌输。它主要是通过一种外在的控制力量对行为者产生约束和压力,使其不敢违反社会规范和道德,从而反感地被迫接受主流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所谓社会感化,即以启发性、感染性、鼓励式为主要特点的社会教育方式,它主要的方式就是以情动人、情绪感染、环境熏陶。这种教育方式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性地借助情感及良好的环境和风气,使受教育者在感情上受到触动,从而深化或转化原有思想、情感的过程。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内在的控制力量,使社会成员自觉接受和内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规范和道德准则。社会感化这种教育方式会使社会成员几乎感觉不到来自外部的压力,因为他们与外界社会良好氛围将会产生共鸣,高度认同社会规范。

一、 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之比较的必要性

首先,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是社会教育形式中的两个重要内容,不能把它们完全分裂开来,但也不可忽视它们之间的差异。然而人们往往将二者看做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没能从细微的角度去分析它们,从而忽视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比较。因此,我们通过两者的比较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各种微妙的差异,这在此课题的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道德建设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教育机制。我们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社会教育形式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呢?比较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的差异能使我们重新思考中国的社会教育现状,引导人们用分析的方法来联系社会现实,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为社会主义道德改善工程献计献策,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开创一个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和谐社会。

最后,由于国际形式的复杂变化,国内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尤其是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些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社会教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阵地。因此,重新思考我国的社会教育思路和模式,探讨我国社会最佳的教育途径,提倡更具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成为当今社会的迫切任务,比较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这两种最基本的社会教育方式便是十分必要的了。

二、 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的比较

第一,社会教化和社会感化在教育素材的来源上存在差异。社会教化的内容主要来自上级、长辈以及权威组织的命令和教导等,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内容比较单一的社会教育形式,一般表现为千篇一律的规范文字、说教和空洞的宣传等。而社会感化的内容主要来自于社会成员对外界社会现象的所见所闻与所感,它是一种潜在的情感交流,即人们常说的“动之以情”。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用听觉或视觉来领悟他人传达的情感,这个人便能体会到传达情感的人所体会过的相同的情感。”[2](P.39)因此,这种教育方式既可以是自上而下的又可以是平行进行的,还可以是自下而上的。也就是说下级、晚辈或者社会市民的精神或感情也可以感召位居他们之上的行为体,从而达到了社会教化的最初预想效果。

第二,受教育者在二者过程中的地位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社会教化是一种他控的过程,而社会感化是一种自控的过程。因此接受社会教化的行为者是在外在控制的力量下大都是勉强接受社会教育的。行为者在这个过程中是被动的,要使这种社会教育的内容达到其内化的东西还很困难。而接受社会感化的行为者是在内在控制的感染下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其自觉自愿的规范,行为者在这个过程中是轻松而无抵触的,他们是主动的。

第三,二者实施的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行为者在社会教化的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反感、逆反的情绪,有的虽然是表面接受而心中却大不悦。因此会出现教育的内容越多,收到的效果越差的现象,这样社会教育便进入了一个尴尬的环节(停滞或倒退)。而社会感化是通过情感的碰撞、氛围的感染等来对行为者进行影响,它是一种爱与善的教育。不自觉地受到熏陶,原先那种教条化的规范和说教内化成其自身的素养与人格,从而会产生其在社会中追求爱与善的行为。举个例子来说,当人们一谈到社会责任感时,就会立刻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教导。而且我国传统文化中也非常注重从小就培养人的“心怀天下”的社会责任感。但事实上,在长久和平发展的时代,人们往往表现的社会责任感淡薄,对思想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存在某些抵触情绪。这便是社会教化的结果。而如果运用社会感化的方式则效果就不一样了。对于这类教育内容易于采用以小见大、由表及里的方式,树立一些榜样,组织一些志愿者和专门机构率先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中,由点点滴滴的小事向社会发出召唤,营造一个人人愿意参加的情感氛围。例如,2004年东南亚国家遭海啸袭击后,全国很多地方自发的为灾区募捐,这一事件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人们普遍关注受灾国家和人民,真正做到了“心怀天下”。

第四,在进行社会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是同时存在、缺一不可的,但二者应用时的情景却存有差异。什么时候需要用到社会教化,什么时候需要用到社会感化,什么情况下需要教化多一点,什么情况下需要感化多一点,这些都是因人因事而异的,它需要遵循一个“变通”的原则。例如,对于一个群体要尽量多一些感化,如果其中有一部分被感化了,那么他们的行为在这个群体的感染力将是巨大的;对于青少年更是要多些感化,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多是逆反的,运用感化的教育手段效果更可靠更持久;对于文化层次不高的人若进行社会感化教育也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当然社会教育光靠感化教育是不行的,对特殊人、特殊事、特殊阶段还要进行必要的社会教化才行。

三、 社会教育的最佳途径

改革开放30年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正在加速进行,由此造成对社会各群体的冲击影响是巨大的。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人们的道德意识也在发生著微妙的变化。一些人的道德缺陷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了,比如责任心的缺失,公共意识和环保观念淡薄,同情心的黯淡,不尊重他人,自私冷漠,追逐名利不择手段等等。社会公德成为一些人任意践踏的荒地,更多人对此已经麻木,只有少数人在那里呐喊呼唤。诸如此类现象给我国的社会道德教育敲响了警钟。提高社会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祖利采尔也认为,人类全部生活的目的在于社会生活的幸福,培养道德感才能获得这种幸福。[2](P.16)因此我们应该立即启动一个社会主义道德改善工程,对我国社会现存的各种不良道德观进行矫正,对优良道德传统和近现代优良社会风气进行修缮和维护,只有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普遍提高了,人们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

人无德则不立,然而,功利的世俗评价标准培养出的知识上的强者,却往往患有德行上的“营养不良”。例如,在高等学府门口的大街上,大学生成群结队闯红灯的现象司空见惯。据交警反映,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大学生竟远不及小学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很简单,是社会教育的缺失和不到位。课堂上涉及不到的东西要在社会教育中有所体现。大学生不及小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现象的产生不是因为没有接受过学校德育教育,而是因为社会没有给他们提供真实的“教材”。马克思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3](P.515) “人们都不遵守,为什么我要遵守?”他们缺少的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的熏染!这便是中国社会教育的软肋,因此要加强社会健康氛围的建设,弘扬社会正气。这些社会健康氛围的渲染是方方面面的,它需要一种社会感化的教育力量,需要我们国家和社会对社会上各类群体予以“施爱”和“施善”的教育。感化教育是一种辐射于整个社会教育活动中的有效形式,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包括政府、媒体、教育传播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和先进个人等,而最重要的就是要形成一支专业化的充满激情的社会工作队伍及志愿者大军,通过专业的、人性化的服务与感化教育来营造一个人人都参与、人人都向善的社会环境,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感化机制。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领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4](P.35)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社会要以责任心培养责任心,以同情心培养同情心,以关爱培养关爱,以高尚的劳动热情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以规范的行为培养规范的行为。这便是社会感化中“施爱”与“施善”的教育的最具体的表现。社会需要榜样,更需要感动,一个人的感化或许算不了什么,但一群人的感化就了不起了。

关注社会道德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对社会道德教育进行调适,它是社会道德重塑的主要内容,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进入21世纪,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有完善的、有效的社会教育机制的支持。胡锦涛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5]社会道德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稳定的一块重要的阵地。因此,我们应对以往的社会教育模式予以重新的审视和思考。为什么在有众多的规范准则、有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的文明古国里,人们的整体道德修养反而不是太理想呢?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施教的方式出现了问题,在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的关系上没有把握好,社会上缺失了“施爱”与“施善”的教育。江泽民指出,社会教育和宣传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又强调“运用日益发展的大众传媒和各种文化场所,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受教育”。[6]可见,要进行感化教育,大众媒体的引导与渲染作用不可替代,要让人们普遍地参与进去。社会精神文化氛围,尤其是高雅文化环境的陶冶作用也不能忽视,如果现代人从来都没有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的实践,没有经过音乐与艺术的熏陶,也没进过图书馆、博物馆,要养成高品位的道德情操是很难想象的。另外,国家应统一管理指导社会道德教育,引导人们的道德价值观方向,倡导社会公德,協调社会教育的资源配制。

当然,社会教育只靠感化是不行的,还要合理适当的社会教化途径。社会道德准则、法律规范还是必须要有的。它们使人们的行为有章可循,能知善恶、明是非。对于累教不改、无法感化的人来说,就必须采取教化的手段,必要时还要应用法律手段对其进行约束制裁。社会教化与社会感化要合理的配制,相辅相成。离开社会感化的社会教化很难收到预想的效果。但是应用社会感化的同时也要有针对性,要“晓之以理”。综合比较起来,我国社会教育的最佳途径应该是提倡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即进行“施爱”与“施善”的教育,多点社会感化,少点社会教化。

参考文献

[1]司马文杰.文化社会学[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2]列夫•托尔斯泰著,张昕畅等译.艺术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N].人民日报,2007-09-19(1).

[6]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4-03-07(1).

篇10:《社会契约论》之读后感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服务对象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三)救助服务规范的专业性和政策性

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贫困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社会结构调整层面上的社会工作:(1)参与贫困救助制度的设计,修订与实施;(2)改善救助对象劳动就业的环境

2,个人改善层面上的社会工作

(1)评估救助对象的需求

(2)帮助救助对象获得最低生活保障

(3)推动服务对象的就业和经济自主,提升救助对象的人力资本

(4)有组织,制度化推进反贫困计划的实施

(5)提高救助对象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6)为救助对象解决实际困难

(二)自然灾害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灾害应急救助:(1)组织受灾群众转移(2)安排灾民基本生活(3)社会秩序维护(4)心理疏导

2,灾后社区恢复重建:(1)社区人居环境灾后重建(2)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3)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

3,社区减灾

(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进入服务机构之前的救助:街头救助,全天候救助

2,服务机构内的救助: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

3,回归主流社会阶段的服务:类家庭,家庭寄养,教育技术培训

4,返家安置之后的服务:跟踪回访

三,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贫困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个案社会工作应注意的问题:(1)尽可能主动接触贫穷者(2)注意对服务对象的引导(3)重视救助对象实质需要的满足(4)注重资源协调

2,小组工作方法:救助对象子女成长小组,贫困单亲母亲小组,下岗失业人员支持小组

3,社区工作方法关注点:环境的改善,建立和发展社会支持网络

(二)灾害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灾害应急救助中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1)用专业方法组织受灾群众转移(2)用专业方法安排灾民基本生活(3)用专业方法维护社会秩序

2,灾后社区恢复重建中的社会工作方法:(1)用专业方法组织开展社区人居环境重建(2)用专业方法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3)用专业方法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

3,社区减灾中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1)社区灾害风险分析(2)减灾宣传和知识普及教育

篇11:七夕之吻是爱情的契约之印

爱情就像财富,有赖于命运之轮,它始终处于剧烈地上下颠簸之中。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碰在一起相互讨厌,分处异地相互思念。

美的心灵是友情和爱情的美妙而又不可摧毁的保证。

爱情的脚步是任何人阻挡不住的。

一个热情的爱人只需要一点儿鼓励就变得勇猛无比。

在爱人怀中生活过的人,他在一生中绝不会贫困;哪怕要独自客死在天涯,他还会感到幸福的良辰。

万一山和大海把我们隔离开,愿你时常想念我--不过,我们永远不会分离的,除非你有那种意愿。

即使爱只给你带来了哀愁,也信任它。不要把你的心关起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爱情包括的灵和肉两个方面应该同等重要,否则爱情就不完备,因为我们不是神,也不是野兽。

篇12:社会现象之我见

社会现象之我见

谈到人有贫富差距,大家必定都会同意,而当说起人有身份高低贵贱时,我想就会有人不满了。那也的确应当不满的,大家同为人,同样有父母,有兄弟姐妹,同样可以结婚生子,同样可以吃饭睡觉,难道就因为有个钱,就变成了“非常人”?

我就从一个班级来说吧,同样在一个学校里学习,同样坐在一间教室里上课,可是为啥有的人总是在那叽叽喳喳地将自己父母亲戚怎么怎么的有权有势,比如,会说他爸最近去了某个地方开会,就又弄了个名车回来,然后又送给了谁谁谁的,说得是眼冒彩光,口沫横飞;有的人,只是傻傻地看着别人说,时时张开嘴,一脸惊讶地叫到“哇塞,你家好有钱啊!!”;有的人,却让人觉得他的正面就是他的头发,永远低头,一声不吭,或许,他正在为以后可以像那个口沫横飞的同学家那么富而奋斗吧。就因为钱,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有了等级的差距,或者可能从出生时候就已经形成了等级差距了。

再仔细想想,如果我们的社会可以在经济方面平衡地调剂一下,可以使大家一样富或者一样穷,不要谈什么“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再带动另一部分富起来”,我个人觉得这比较虚,因为我们社会中的人并没有那么纯洁高尚了,如果我们可以只凭借我们的学识来决定我们地位的尊卑,我想社会会纯洁地发展好的。也就不会为了比谁的钱多,有什么贪官污吏了。在这个社会里,或许只有消除利益关系,社会才会变纯洁,不会有谁看不起谁,只会在学识上相互欣赏,而当达到这个境界,世界也就和平了,不会再有啥恐怖分子了,但我们扪心自问,可能吗?有哪个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可以办到?

我这么写,或许一些所谓的权威人事会说,现在的大学生,自己没有本事,就只会怪社会。可是,我觉得我们真的很无赖,从小,家长老师就教导我们要诚实,要善良,可是当我在路上看到乞讨的老人已经吐血时候,只是心揪了一下,但不敢付诸行动,而再看看我身边路过的人,满脸笑容,提着刚shopping的东西路过老人,却没有一丝的触动。再者,还记得那天老师给我们讲社会现象时,曾提到有关诚信的问题,老师在黑板上抄写下了某报纸上的人类诚信度排行榜,我很吃惊地发现,为我们所不齿的性工作者竟然排在了老师与学生的前面,敢问,到底是道理变了,还是社会变了?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不是我们不敢前行,而是我们寸步难行。似乎我们所学的东西中,可用的实在太少了,如果我们的教育制度在哪天会改的对我们学生的未来有益,那就好了。

上一篇: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汇报下一篇:雪绒花音乐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