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2024-05-02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精选十篇)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1

一、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灵活多变

为了避免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上成单一的说教课,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地尝试,从而发现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法。

1.明理导行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而来的,它适用于新课程改革后任何课型的《品德与社会》。主要形式是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通过演示、讲解、 阅读、讨论等多种方式来授课,以利于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应该通过预习课程、阅读书本内容、思考疑难点、分析教材内容,然后再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的讲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主动的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由老师为自己解惑。这就是明理导行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学习效率高,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科知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讨论法

这种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问题讨论法这种教学方法最有教学效率,也最受学生喜欢。

3.角色扮演法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类似于演戏。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节,营造一定的课堂氛围,从生活中选择一些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不同的角色带来不同的情绪和体验,培养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我们知道在《品德与社会》这本教材中有很多的小故事小情节,这些小故事都是用来给学生阅读引发思考的。 但是毕竟还是小学生,年龄有限,思想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导致对课本中小故事的情节不一定能把握好其中的度。因此教师可以邀请几个学生将这段小故事表演出来,而通过一台生动形象、有血有肉的情景剧,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很好的理解小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这种教学方法是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如此才能设置适合的情境,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样,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唤起学生内心的责任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以训练为主的教学课堂,而大部分高年级的小学生会喜欢这种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高年级的课堂上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畅所欲言,激活课堂

虽然说小学生的还处在智力发育阶段,年龄也相对较小,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也较少,但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学习能力和好奇心都很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能刻意的去引导学生学习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好奇心,这时候的学生在课堂上一定会是非常活跃的, 发言特别积极的。如在《美丽的生命》这堂课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动植物,认可动植物不仅仅是有生命,而且它们的生命也是非常美丽的,我们人类一定要和它们做朋友,珍惜并且爱护它们。了解环境污染和破坏威胁动植物生存的情况。这时可让学生谈一谈身边看到的美丽生命和环境被污染破坏的情况。这时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大家争先恐后,抢着回答“:电厂冒的黑烟弥漫学校上空,污染空气,灰尘非常多,穿一天的衣服,领子就很黑了。”有的说:“居民排除的污水流入学校旁边的小河,河水散发着臭味,河里的鱼虾蟹等小动物被毒死很多”。有的说:“砍树、摘花、踏草既影响动物生存,又威胁植物生命,看到可难受了。”……此时老师再引导大家说一说,环境污染和破坏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威胁动植物的生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同学们又争抢着说了,有的说“: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珍惜、爱护小动物,使我们的家乡因有生命而美丽。”有的说“:我们要增强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有的说“:我们要努力读书,认真学习,将来学习法律,利用国家法律法规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乡,保护地球母亲。”就这样,教师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积极发言,这堂课的教学也就取得了成功。

三、积极体验,延伸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一起,毕竟生活与学习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联系课内外的生活,可以将课堂教学转移到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当中,最大限度的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保证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乐于体验生活,保证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我们知道在学校内的课堂上,学生能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书本上的内容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教学拓展到社会生活当中去,只有大胆的让学生走进生活,接触社会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走出去,鼓励学生大胆的去体验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进行自我思考和创新。

综上所述,我们要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授课,就要将实际生活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将这门课的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悟到有意义的知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乐于探究、爱护环境、热衷生活的道德品质,督促小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学科,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门学科是学生了解历史、认识事物、学会辨别是非、掌握科学知识的一门学科。它是集历史、地理、品德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因此本文就小学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2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题材”教学方法初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品德与社会》课中出现了“历史题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对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品德教师对历史知识的储备量少,上课底气不足,课上不敢对教材进行大胆地整合与利用;加上品德教师大多是兼职的,平时繁杂的教学工作导致教师也不能用心走进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结果导致教师往往机械地理解教材,照本宣科,“历史题材”的课就容易变成为教师“答疑解惑”式的单纯历史知识教学,而无法让学生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而言,历史遥远又陌生,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无法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的观察、体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让“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走进学生的心田呢?

一、研究教材找生活,拉近历史学习的距离

“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内容由于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远,缺乏“生活味”,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地钻研教材,研究教材,抓住切入生活的点,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1.联系身边生活,寻找历史。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关心、了解中,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自身生存的环境和社会息息相关,现实的生活处处有历史的影子,现实就是历史的延续,从而萌发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

如教学《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时,可让学生请家乡的一些老人,当时历史的见证者讲一讲日军的残暴罪行;看一看作家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通过这一系列身边的历史资源,使学生建构起活着的社会记忆,从而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给予学生历史的真实感,提升学生的历史感悟。

2.对接现实生活,挖掘历史。

历史往往能够折射出现实问题。教师要努力挖掘历史内容的现代意义,教育学生既能以史为镜,又能以史为鉴;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对接的机缘,从而为学生搭设进入历史而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

如教学《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热点新闻”追踪讨论会。如中国劳工向日索赔的案例、齐齐哈尔遗毒事件、日本右翼势力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等等,在对这些新闻的讨论中,引导学生认识日本侵华战争的危害。通过对接现实,让学生感到历史虽然已经过去,可仍然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

3.立足生活经验,感受历史。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要让学生感受历史,就要立足学生的现有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回忆,进行道德情感的迁移,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教学设计。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课外书上或者电视上看到的长城,并让亲自去过长城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照片,介绍亲眼看到的长城,接着教师出示有关长城的图片、录像。在同学们的亲身介绍下,影像资料的感染下,学生的认识得到了丰满,切实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还有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告诉学生长城每块城砖的重量是15千克,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搬砖头或者重物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在古代,在没有任何的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在崇山峻岭之上,劳动人民竟然能修筑万里长城,真是个奇迹。这样,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二、趣味盎然开活动,调动历史学习的兴趣

历史本身离学生的生活年代久远,学生的兴趣就不高,如果教师的教学形式再过于单一的话,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难提高。所以教师要注重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内容的兴趣。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民族的自豪感,教师设计了说长城——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图片、照片或资料,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长城;赞长城——读一读文人墨客对长城的赞美;利用“登长城”比赛的形式——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长城图,并在“长城”上由低到高设计若干个站点,每个小组准备一面小红旗并将其插在“长城”的最低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哪个小组交流了有关长城的资料、唱出一首赞美长城的歌、颂出一首诗或一首童谣、说出一个关于长城的故事,这个小组的小红旗就向前进一步,看哪个组最先登上长城顶端。比赛活动的形式新颖、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感。

三、走进内容学能力,教会历史学习的方法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出现了不少与“历史”相关的教学内容,那么这些内容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是什么呢?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吗?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目标而已,品德课中历史内容的学习,其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走近历史,认知历史,感悟历史,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在实际课堂上,教师不应过多的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重点应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内容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学生搜集了有关长城、四大发明和古代中国各方面成就相关的大量资料,我们便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小组内交流资料时,告诉学生由于每个人所搜集的资料是有限的,可以在小组内或全班同学之间实现资料的共享;为了有效地利用资料和使用资料,可以把相同主题的资料编辑成册;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古代中国灿烂的成就后,教师询问学生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解决困惑的能力……教师时刻培养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传授历史知识。

四、拨动心弦引情感,升华历史学习的认识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世界,要把学生带进久远的历史世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创设情感氛围,让学生入境动情,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努力引发学生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从而引领学生走进历史、认识历史。

1.创设教学情境,催化情感生成。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如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提问,一个动听的历史故事,一段感人的历史录像等,这些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效果。

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和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我让学生看了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列强们的无耻行为,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激起了学生对侵略者无比愤慨的情感,学生感受到了“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拓展教学内容,激发情感波澜。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出现的历史内容,大多是以图片的形式、简短文字的形式呈现的,而且历史知识之间没有一定的序列性,教材中一般是提取几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介绍。这就要求教师可以从课堂以外的知识中汲取营养,以打通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有效地拓展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并不局限于课本上呈现的我国古代的伟大成就,而是让学生回顾了中国近现代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杂交水稻、两弹升空、神州号升空、奥运会开幕式、国庆大阅兵、世博会的召开等等,这样有效沟通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的强大、国力的增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的情感。

3.抓住教学典型,推动情感升华。

《品德与社会》课上的历史题材内容是繁多的,知识是浩瀚的,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教师不可能一一地向学生讲解,所以我们在教学时注重抓住一些典型的历史知识,以点带面,推动学生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当一位同学讲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时,教师抓住这一典型故事,问学生:难道死在长城脚下的只有范喜良一人吗?这累累的白骨说明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学生的情感之门,实现了学生情感的升华,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革课堂,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立足学生立场,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历史,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历史,让历史之花开在学生心田,让祖国灿烂文化真正植根于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德育新论》 鲁洁等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德育》王清平主编

《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内容的教学 篇3

一、在精选叙事中获得心灵认知,让历史真实起来

传统的历史课往往采用大量的叙事手法,淹没了历史中的人和生命,使历史成为一种只需要记忆年代、事件和人物等,孩子学得毫无兴趣可言,更别说走进孩子的心灵。如今的品德与社会教材,选用了大量的生命叙事,借助于同样有着生命和心灵的人物去找到走进孩子心灵的通路。

如教学《筑起血肉长城》一课时,我让学生看台儿庄战役的片段,重点深度感悟台儿庄老兵回忆录,引领学生感悟:你们能告诉这个日本人心中的疑惑吗?为什么日军迟迟攻不下台儿庄?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在支撑着这一支中国军队。让学生真正明白让日军攻不下台儿庄的原因是在三分之二的台儿庄被敌人攻陷的情况下,我军依然寸土不让,依然坚守阵地、不屈不挠,依然浴血奋战,捍卫着自己的领土。这就是我们不屈的民族,这就是我们坚韧的民族。学生在叙事与感悟中仿佛感觉那段历史历历在目,似乎那段历史真实了起来,从而心灵得到了洗礼,达到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二、在生动情景中获得心灵体验,让历史鲜活起来

对于历史题材的内容,品德与社会教材往往呈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但对于学生而言,历史遥远,仅仅靠图片及文字资料并不能引发感性认识。所以,设置生动的情境显得尤其重要。唯有如此,方能让学生置身于可知可感的环境中,轻松跨越历史时空,让学生的体验达到深刻。

如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我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是用课件出示《开国大典》的油画,带领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引导学生从蓝天白云、广场上的人、红旗等中观察,问:从中你可以看出什么,它们又象征着什么?学生跃跃欲试,大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我着重让学生观察朱德挺直的腰板,让学生从中明白国家领导人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中国人民从此挺直了腰板做人。通过观察与分析,使学生初步感知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瞬间,了解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是隆重的、喜庆的、庄严的、幸福的大典,从而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内涵。

总之,只有顺应孩子的世界,从孩子的思维出发,创设生动可感的情景,才能让学生体验深刻,触及心灵,让历史题材的内容丰满和鲜活起来。

三、在联系生活中获得心灵感悟,让历史灵动起来

《品德与社会》标准指出:“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学生与历史的对话是从现实的情景出发的,如果将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他们就会失去对现实的感觉。教师在讲授历史题材的教材时,要力求为学生寻找与现实对接的桥梁,使历史和现实对接起来,获得心灵感悟,为学生搭设进入历史而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

如教学《鸦片的背后》一课时,讲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我引出人们经常提及的“要不要重修圆明园?”,“要不要花巨额重金买回从圆明园流失的国家文物?”等的讨论,在鸦片战争这一段历史之后,让学生反思当年中国挨打的原因,然后接入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状况,让学生感到那些人物,走近这些人物,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让学生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鉴古知今,把过去时态的历史转变为现在进行时态的历史。所以,教师只有创设联系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达到以史动人,以史育人的效果。

四、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情感升华,让历史丰富起来

《品德与社会》标准指出:“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历史题材的内容时,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情感得到升华。

如教学《跟着唐僧去西游》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父母一起收集关于印度的地理位置,三大地形区的分布,灿烂的文化等知识。课中,我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学习的热情较高。在分享交流中,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一种思想。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了魅力无穷的印度,培养了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而且学生的视野宽阔了起来,培养“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开阔胸怀,逐步形成全球化时代的思想素质。

《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之我见 篇4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1.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教育教学这门课程主要是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 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心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2. 教材是学生生活体验的基础。

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 反映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内心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社会, 在教育教学课程时要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对学生生活的引导, 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

3. 基础性和有效性是教学这门课程的要求。

小学阶段是品德与社会的启蒙阶段, 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帮助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总之, 在教育教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这一门课程时要从情感、态度、价值三个方面结合成为统一体,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全面的把握教学目标, 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现象, 教育教学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掌握必备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要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 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因此, 教师要做到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 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景, 灵活多样的选用教学组织形式,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二、依据理念指导教学

在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把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 懂得善与丑的区分, 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 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课程的特征, 主要采用学生适于接受, 生动活泼、好动的方式, 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把品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 引导学生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的生活, 让学生在社会中实践, 在生活中学习。

学生的品德与生活主要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良好习惯的养成、体验和感悟主要是要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养成的, 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 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育采用学生适于接受的方法, 它突出的表现了其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征, 把品德寓于学生的生活中, 引导学生健康、安全的生活, 愉快、积极的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在教学中, 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 还根据本课程的特征, 放飞学生, 让学生到社会中去实践, 在生活中学习, 让教育融入于学校、社会、家庭之中, 让品德教育在教师、家长的互动中逐渐形成, 收到更好的效果。

如, 在教学《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一课中, 为了让学生认识家乡, 知道是家乡生产的粮食、流淌的泉水把我们养育大, 我们要爱家乡的山和水, 让学生动手画家乡的山和水, 让学生亲自去收集家乡的图片, 家乡的美景, 把家乡的公园、游乐场拍下来, 从中感悟到爱家乡就是要爱我们生活的地方, 要爱护公共场所的公用设施, 爱护学校, 爱护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让学生知道, 爱我们家乡的山和水, 爱家乡就是爱祖国的一种表现。

品德与生活课具有“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 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以开放性教学打破教学场地限制, 除了在教室, 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室外场所进行教学活动。如, 在教学一年级《我和太阳做游戏》一课时, 我带领学生到室外,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通过实验活动, 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 在真实的情景中来完成, 并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通过学生亲自实践活动, 使学生从中获取了知识。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5

[教材分析]

《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是炎黄子孙》主题下设的第四个活动主题。

《课程标准》 中要求“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谈中国传统文化和文明历史,不能不谈历史上的一些重要人物。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的杰出人物:教育家、军事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们的辉煌成就让人类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

作为教师,我们得让孩子们了解到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杰出的人物,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萌发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历史人物有一定的概念,对历史人物所处的朝代及取得的成就和影响,有大致的了解,但是无法体会出历史人物对自己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和意义,无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他们调查、搜集、演绎信息的能力均有一定的水平,课前能较好地按老师的指导完成任务。教学时,注意以人带史,通过对历史人物所处朝代、取得成就、造成影响的了解,对历史的发展有个大致的认识,同时注意将历史人物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谈历史人物对自己的影响和自己对历史人物的崇拜,体现出学习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设计思路]

五年级的学生们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已储备了一些历史名人的知识,教学中,应引发他们思考、发现和熟悉更多的历史名人及他们的伟大的成就,将历史人物、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历史名人的成就、精神激励学生,让历史名人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学生谈历史人物对自己的影响和自己对历史人物的崇拜,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理性追“星”。课堂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兴趣,引发学生内心真实的道德情感体验和感悟,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多元化能力的培养。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杰出人物,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思考、收集、分析和整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并为之感到自豪;挖掘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中的积极因素,分析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

1、收集孔子、孙子、司马迁等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可以是图片、作品、也可以是文字(名言、生平、小故事)等。

2、收集自己喜欢的历史名人资料(名言、古诗、故事、书、图片等),准备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小卡纸,教师:

1、进行“心中的偶像”调查,收集孔子、司马迁等历史人物图像及相关资料。

2、搜集历史名人图片或文字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孔子、司马迁等在中国历史上有较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的思想和事迹。通过学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了解中华民族名人辈出。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珍视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情感,挖掘历史人

物、故事中的积极因素,分析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活动一:心中偶像我来说

师:前一阶段,老师在我们五年级同学中进行了有关“心中的偶像”调查,通过调查,我了解到了,每个同学的心中都有崇拜的偶像。谈起偶像,同学们都

有说不完的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我们心中的偶像吧。

师:谁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偶像?

(生:孙悦、刘翔、孙悟空、周杰伦、姚明、成龙、乔丹、牛顿、爱迪生、杨利

伟、费俊龙„„学生纷纷说出偶像名字并说出崇拜的理由)

师:无论是体育健儿、影视明星、功勋卓著的科学家还是英姿飒飒的航天员,在我们心中他们都是那么光彩照人,令人钦佩!他们都是我们心中的一颗“星”。

活动二:历史名人我来识

师:其实,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星

级”人物,教育家、军事家、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他们宛若灿烂的明星,在人类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物一:孔子

师:(出示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师:相信这句名言同学们都耳熟能详了,知道这是谁写的吗?(孔子)

师:(出示孔子画像)有谁了解孔子呢?

生:(参考P101资料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

师:(请学生谈谈对孔子的了解,引导学生从生平、思想、事迹、著作、名

言等方面来谈)

师小结:每年孔子诞辰(公历9月28日)期间,即公历9月26日至10月10

日,在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诞生地、孔子故乡、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曲阜

市都会举行国际孔子文化节。

(出示)

师:全国各地孔庙上千座,我国泉州府孔庙位于市区中心、百源川池西畔。

同学们去拜过孔子吗?

(生:参与积极性高,七嘴八舌讲了去孔庙拜孔子、领红蛋、开笔、许愿„„等

有趣的、有意义的事)

师:为什么孔子离我们两千多年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纪念他呢?

(生讨论交流:因为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

影响最大,最久远„„)

师:几千年来,后人不仅留下这些名胜古迹来纪念孔子,还记录了他流传下

来的许许多多的精神财富。

人物二:司马迁

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一代后人了解古人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史

记》知道的,它为我们传承着宝贵的历史记忆,而它的作者司马迁更为人们敬佩。

师:谁能给大家谈谈对司马迁与《史记》的了解。

(出示司马迁史记图)

生:(参考P101资料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

生:(补充交流:他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不仅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被鲁迅称赞为:“史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和以往史书不同,他是以一个个历史故事记载了中

国自黄帝以来三千多年的光辉历史。)

生:(交流搜集到的历史小故事)

师小结:司马迁的故事和事迹,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这种

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是我们中国人的人格魅力,我们一定要学习和

继承这种伟大的精神。

人物:孙子、王羲之、李白、徐霞客

师:除了上面所交流的孔子和司马迁的事迹外,孙子、王羲之、李白、徐霞

客等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也一样光彩熠熠,恩泽后世,光照环宇。

师: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很多这些历史人物的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生:参考P101资料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通过交流补充,说说名言,读读诗

歌、讲讲故事、谈谈历史名人对我们的影响„„)

活动三:文化遗产我继承

师: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从古至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历史名人,他们的思想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今天,同学们通过互相探究、交流,了解了我们国

家几位历史名人,了解了他们的思想,知道了他们对中华乃至世界文化的深远影

响,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活动四:历史名人的名字大家说

师:同学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涌现出了孔子,司马迁等

杰出的人物,还有许多数不尽的历史英雄名人等着我们去学习,去探索。

师:(出示:孔子、孙子、老子、司马迁、李世民、王羲之、苏轼、李白、李时珍、岳飞、秦始皇、屈原、张衡等历史名人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师:说说你在课件中都看见了哪些历史名人?你能否也说说你心目中杰出的历史人物的名字?

生:„„

师:要是你课前有收集到他们的图像的,你就把他的图像贴在黑板上,要是

没收集到图片的,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吧。

生:(贴、写)

师:(在黑板中间写下“历史名人”几个大字,并在黑板四周画上一些彩色

星星图案。)今天,我们班的教室可真是群星荟萃,星光灿烂!

师:要是能按照一定的类别把历史名人组成一支支小队,那一定很有趣,想

不想动动脑筋,动动手,为历史名人分分类?

师:(给历史名人分类,可以指导学生按朝代,或按性别、姓氏、个性品质、专业领域等不同的标准分)

生:(各学习小组按不同的标准给名人分类,并介绍自己的分法。)

活动五:历史名人的故事大家讲

师:这些名人中有古代皇帝,有诗人,还有爱国人士和科学家等,相信同学

们一定非常想知道在这些历史名人身上曾经演绎过怎样的故事。

师:谁愿意上台给大家来介绍一下呢?

生:„„

师:通过名人故事的讲述,相信同学们对伟大的历史名人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名人的成就铸就了今天的辉煌,名人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当然,名人的话语也同样激励着许许多多的人奋发向上。同学们,你喜欢哪位名人的什么名言,它给了你什么启示?大家都来谈一谈吧!

生:(学生每人说名言,谈启发)

师:名言是浓缩的人生精华,希望历史名人名言能激励你们去实现心中的美好的梦想。

活动六:历史名人的精神大家颂

师:同学们,名言让我们了解了名人的思想,体会了名人的精神世界,如果此时此刻,历史名人穿越时空来到我们教室,你想怎样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与热爱之情呢?

生:„„

活动七:历史名人的档案大家做

师:同学们,老师跟你们一样,也有许多自己崇拜的历史名人,为了更好地记住他们,老师还为他们制作了历史名人档案呢。

(出示)

十大文豪

伟大诗人——屈原史家第一——司马迁

才高八斗——曹植冲天大鹏——李白

诗中圣哲——杜甫诗坛领袖——白居易

文坛全才——苏轼驰骋疆场——陆游

剧作大师——汤显祖红楼绝唱——曹雪芹

十大科学家

通天知地--张 衡医家方祖--张仲景

数学泰斗--祖冲之笔注华夏--郦道元

长寿药王--孙思邈科学巨星--沈 括

天文巨子--郭守敬华夏神医--李时珍

中西会通--徐光启启蒙先驱--宋应星

师:在这些历史名人档案里,你们知道老师最崇拜的是谁吗?

生:(大胆猜想)

姓名:岳飞,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写作有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著称。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126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师:老师最崇拜的历史名人是——岳飞,我还为他制作一张个人的名人档案卡呢。(出示)

师:同学们,想不想也动手为你心目中的历史名人做做档案卡呢?

生:(学生制作名人档案,教师辅导,档案的形状可以各种各样,内容形式也可不同,例如,图像、名言、自己想对名人说的心里话等)

生:(学生展示并介绍档案卡片)

师:同学们都做得很好,过后我们会把这些历史名人档案卡粘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做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历史内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5-0044-02

河北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涉及很多历史内容,这些历史内容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很值得研究。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一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历史内容”的教学策略。

一、必须明确《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内容是为品德教育而设置的

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所以教学要从品德教育的需要出发,教材也是这样安排的。四年级下册在“爱家乡”题目下,安排了了解当地名胜古迹,诸如长城、承德避暑山庄、沧州铁狮子、赵州桥、清西陵。五年级上册在“爱国主义教育”题目下,安排了简单了解古代文明,四大发明、大运河和几位历史名人孔子、扁鹊、张仲景、李时珍、张衡。这些内容的安排都是为了落实《课标》要求的“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强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这一德育目标。

六年级上册眼界扩展到了世界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及印第安文化,中国商代的青铜器、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金字塔、古罗马的圆形剧场,汉字的演变,阿拉伯数字的发明等人类文明成果。教材还介绍了几位历史名人,中国古代先贤老子、孔子、屈原,古代西方著名学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六年级下册又回到了“爱国主义教育”题目下,第一单元详细介绍了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以及他们的伟大成就对世界科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学习古代科学家刻苦钻研和勇于创造的精神。第二单元概括地介绍了发生在我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从四年级到六年级上册,河北版教材《品德与社会》主要从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文化,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目的而设置内容,所以在教学时绝不能脱离品德的课程目标而讲成历史课。即使到六年级下学期涉及到了历史事件,也只是一个初步了解。

《课标》的规定,教材的设置,都决定了《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历史内容教学必须为品德教育服务,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指导,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这一原则。

二、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水平,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

河北版《品德与社会》教材遵循由浅入深的编写原则,四年级安排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以及河北的两个名人祖冲之和李大钊。五年级涉及我国的较多历史文化,四大发明,京杭大运河,历史名人如孔子、扁鹊、张仲景、李时珍、张衡对人类的贡献。六年级编写了四大文明古国及其文化成果,还详细介绍了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及他们的伟大成就,相关的历史知识逐步加深。即使是同一历史知识点在不同的年级内容也不一样,比如对祖冲之的介绍,四年级介绍祖冲之是家乡的骄傲,而六年级则较详细地介绍他对人类文化的具体贡献。

《品德与社会》教师应有课程意识,要研究四至六年级所有教材,从课程的高度确定每一节课在整个教材系统中的位置。处理教材、设计教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从学生的年龄实际出发安排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教授历史知识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讲多深,讲多少要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课程标准》的规定。

三、教学要突出实践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河北版教材编写秉承了这一原则,比如,四年级的收集本地历史名胜,拍照片或下载图片并加上说明的活动设计;五年级绘制我国历史朝代坐标,编写中国之最手册,收集家乡名胜古迹做成手册;六年级探索金字塔的建造,研讨长城的功与过,探索从山洞到房子、从石器到铁器,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材是这样设计的,教师讲课文时,就不能只讲课本,要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动手制作能力,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过程,让他们“学会查找资料,学会整理资料,学会分析问题,学会研究社会。”

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要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示方法和步骤,避免放任学生进行盲目而低效的探究活动。比如“收集家乡名胜古迹并做成手册”这一作业,要给学生如下的指导:第一步,确定哪些属于名胜古迹;第二步,拍照或者下载图片;第三步,查阅历史资料(县志或者上网),编写说明;第四步,装订成册。再如,“探索从山洞到房子、从石器到铁器,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一个较大的题目,不是一两节课能完成的,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书目和查找途径,教给学生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对做得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要坚持开放性

《课程标准》强调《品德与社会》的开放性特点。我们要因地制宜拓展教学时空,把课程的学习与相关学科以及班队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社会活动相结合。

(一)利用影视媒体拓展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比如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河北版《品德与社会》课本上没有更详细地介绍这些内容(实际上课本没有多少完整的历史事件介绍,只在六年级下册“我们热爱和平”一章有历史事件)。我们可以让学生看影视、听故事、看课外书,把这些内容补上,这样的活动省时省力,让学生在娱乐之中了解历史常识。

(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1.语文课本上有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比如《爱迪生》《我的爸爸李大钊》《苹果落地》《狼牙山五壮士》《王二小》《白求恩的故事》等,《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整合利用这些资源。

2.乡土历史、本地名胜、历史名人、纪念碑、抗日战争历史纪念地等都是很好的教材,也是很好的教育资源。

3.利用好校本课程。有些学校的校本课程也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比如王二小小学的《弘扬红色精神经营成功人生》。还可以邀请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老战士讲战斗故事,讲英雄故事,让学生树立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思想,学习英雄人物,增强爱国意识。

4.利用学校各种活动承载《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升旗仪式、演讲活动、作文比赛等形式,围绕某一主题拓展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

《品德与社会》教学之生活化探讨 篇7

一、品德来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对于儿童来说, 其接触最多的生活环境会直接影响其对于生活的理解, 进而影响其道德与价值观的形成。当儿童对于生活的感受程度越深, 理解程度越细时, 他们所形成的道德品质观念也就越深刻。作为一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应重视课程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结合, 把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联系起来。拓展教学中的知识内涵, 让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产生共鸣, 进而达到理解与践行的目标。如在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在阳光下》第一课《家人的爱》的教学中, 笔者首先给学生发放了一张表格, 要求学生把家长每天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 越详细越好。学生在记录的同时, 也就回想起家里人每日的生活情况。很多学生一边写, 一边大呼, 纸不够了。原来家里人每天为我做了这么多事。从早上叫我起床, 送我上学, 到晚上陪我写作业, 还要上班, 做饭, 还要带我出去玩。这样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了起来。在记录的同时, 学生间的传看也会让彼此之间越发感叹, 原来所有的父母都一样, 每天所做的事那么多, 却已经形成了习惯一样, 自己已经感觉不到是父母的付出与爱了。这时笔者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授课时, 学生自发地感受到自己原来如此幸福, 父母很辛苦。很多学生上课纷纷表态, 妈妈洗碗时腰疼, 以后回家自己来洗碗。爷爷每天接送我上学, 我还赖床不肯起来, 以后我应该自觉一点, 早点起床把书包整理好, 让爷爷可以轻松一点。爸爸有时加班很晚才回到家, 已经很累还要检查我作业, 我因为玩游戏耽误了写作业还不肯睡觉, 还为这事和爸爸赌气, 真不应该等。在这个过程中, 教学目标已经自然地达成。这样的教学方法也就反映了品德来自于生活, 让学生自己去看、去听、去想, 自然而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 学会孝顺父母。学以致用的过程中, 也就达到了让学生通过自身生活体验观察与思考生活的目的。

二、生活源于社会, 融合于社会

对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来说, 生活化不仅体现在带领学生对生活进行思考和总结, 同时还反映在让学生走出课堂的小天地, 进入社会这个大天地, 学会结合自身所学的知识对社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思考。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每个人所过的生活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千姿百态。这也就是生活源于社会, 融合于社会的原因。而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 要提供给学生感受生活的机会, 学会用生活化的眼光去看待社会的现象, 进而达到正确处理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正确看待社会, 爱生活, 爱社会。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从内心深处产生融入社会的动机, 进而主动关注身边发生的事, 关注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 最终达到主动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学会生存与生活的目的。如在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第二课《日益富强的祖国》教学中, 笔者在上课伊始, 就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生活中吃穿住行所用到的东西。吃的东西里哪些是自己最爱的, 穿的衣服有哪些, 最喜欢哪一件, 住的地方有些什么电器, 最离不开哪一个电器, 出行时走路还是坐车, 自己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在学生踊跃发言后, 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卡片, 里面列出了建国初期的吃穿住行的图片内容, 吃是粗粮, 经常吃不饱。穿的衣服破破烂烂, 打赤脚的居多。住的是茅草房子, 木头屋子, 土砖窝棚。出行都是靠走, 有牛车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在讲课的过程中, 笔者拿出一张图片, 学生惊呼声一片, 很多学生都说, 我以为以前的生活像电视剧里拍的呢, 都是骑着高头大马, 留着长辫子, 住在宫殿里吃着绿色食品。接下来, 笔者再拿出改革开放后的吃穿住行的图片, 吃的是讲份量, 大碗大盆, 口味重。穿的是牛仔衣服居多, 开始住上了楼房, 电器开始进入百姓的家庭。出门有公交车, 但小汽车还比较少。接下来, 笔者让学生们去总结一下自己听老一辈人所说的经历。从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的小胖墩, 挑食厌食等现象, 身边的人与事发生的一切变化都反映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把学生身边的生活与整个社会的变迁联系了起来,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源于社会, 也融于社会的实质, 不知不觉间, 学生对于自己生活的认识就已经提高到对于社会变化的思考, 也就达到了让学生理解祖国富强的教学目标。

三、生活化之课程, 教学之基础

教学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是对于学生心灵的教诲。对于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而言, 书本里要求学生学习的道德知识、社会约束、常识原则等都是由生活中点点滴滴提炼而来, 这些知识的应用与道德的约束, 最终是落实到服务于生活目标上的。作为一门理论性学习课程, 枯燥的讲解与要求是不能达到让学生心悦诚服、理解与践行的目的的, 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与具体感受来进行思考, 教师对这些体验与感想进行正确引导与深化, 才能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社会为什么要这样要求, 为什么道德是这样重要, 为什么生活中会有必须要遵守的规则。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与时俱进, 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 把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上得生动而具有时代性。避免说教性教学, 让学生自己去明白, 自己去思考, 自己从最基本的个人感受与周边环境里去体味书本上知识的重要性与正确性。也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进而达到品德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标。如在进行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请你相信我》这一课时, 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交友情况列出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和同学, 并写出原因。很多学生在写时, 也就把自己朋友的优点列了出来, 笔者进行现场评论与表扬。这个过程中, 经过正确引导, 学生们很快就发现, 说话算话, 信守诺言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品质。这时笔者再列出不同的小例子, 结合社会时事与学生的兴趣点, 用一种讲故事的方法来说明, 彼此的信任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个人体验加上故事化述说, 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教学本义,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生活化之教学, 品德之根本

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让学生融入社会, 适应社会, 具有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从这一点来说, 德育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自身的修养与个人思想境界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的参与度, 笔者利用学校资源,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组织学生参观敬老院, 带领学生去参与多种义务劳动, 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体会付出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道德的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让学生学会反思, 学会自省, 学会感恩与付出, 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

综上所述,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 应重视对于学生情感的交流, 重视生活经验的引入, 让生活与教学融为一体,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切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 对于教学而言, 因材施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才能让教学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起到道德感化、自觉践行的教学目的。教学的方法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 在实际课堂中, 教师应多进行有效的个人提升与探讨, 多去了解学生的生活, 多与学生交流, 才能知道学生的生活状态, 明白学生的心理情况。也只有这样, 在教学时, 才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现有生活, 针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 达到有的放矢, 提高品德与社会这一门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对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来说, 其课程基础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课程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以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与实践程度。笔者借本文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之生活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瑞腾.浅谈《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J].学园, 2012 (01) .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8

一、指导调查, 让学生走近历史

历史题材的内容远离现实生活, 小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所以,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开展调查活动, 收集相关资料, 让学生走近历史, 对相关历史有初步的了解, 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明确要求。教师可采用发放预习指导提纲等形式, 指导学生重点调查、收集两方面资料:一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背景、人物、事件等;二是学生周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

2.指导方法。一要指明调查活动的途径与方式, 指导学生通过图书查阅、网络搜索、人物访谈、参观考察、观看影视等途径开展调查;二要指导信息的整理与展示, 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梳理、筛选、整理, 并制作成资料卡片、PPT、视频短片等以便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3.培养兴趣。在指导学生开展调查, 了解相关历史知识的同时,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历史, 积淀知识, 为今后学习历史, 提高人文素养奠定基础。

二、链接社会, 让历史走近生活

在学生印象中, 历史题材中所出现的著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是“高、大、远”, 遥不可及, 无法激起学生的情感认同。因此, 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 适时链接社会, 引导学生发掘现实社会中的历史资源, 让历史走近学生的生活, 从而拉近学生与历史的情感距离, 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引今及古, 用好时政信息。引用学生周边发生的或近期国家发生的有关热点时事来学习历史, 更能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历史的兴趣。例如, 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抗日烽火》一课时, 可以把201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抗战大阅兵这一世界瞩目的热点时事引入课堂学习。从探讨交流举行阅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入手, 引导学生了解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滔天罪行和中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 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爱和平的感情。

2.化远为近, 发掘本土资源。合理发掘、利用本土相关的历史资源来学习历史, 是让历史走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有效手段。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历史的丰碑》一课时, 教师可以在课前指导学生收集闽西及家乡漳平的革命人物和英雄事迹等历史资料。在了解了课文中的革命英烈事迹后, 老师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举办家乡革命英烈故事会, 让学生交流分享课前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资料, 如漳平英雄人物陈开路、闽西南最早的共产党员郑超麟, 等等。通过交流, 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当学生知道许多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就发生在自己的家乡, 许多革命人物就是自己的乡亲甚至是自己的亲人时, 就会觉得历史与自己并不遥远, 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

3.以古鉴今, 认识社会生活。历史的内容是学生理解今天生活的一个参照, 是学生对现代生活认知的凭借。因此, 在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之后,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借助历史知识加深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认知。例如在教学《抗日烽火》一课时, 在学生了解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中国人民的抗战贡献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当今钓鱼岛归属等热点事件进行思考讨论, 让学生认清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历史、否认二战结论、否认战后秩序的本质, 激励学生要努力学习、振兴中华、捍卫和平。

三、演绎教材, 让学生走进历史

历史题材所反映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的跨越几千年、上万里, 因此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 历史是遥远、抽象、无味的。因此, 在历史题材教学中, 教师应避免枯燥的说教和讲解。要立足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 创设情境、演绎教材、激活历史, 从而化静为动、化远为近, 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深入体验。

1.借助媒体, 再现历史。利用图片、声音、视频等媒介激活静态的历史, 跨越时空, 呈现给学生鲜活的生命、精彩的故事、感人的画面, 努力使静态的历史“动”起来、“活”起来, 让学生在鲜活的历史情境中受到感染, 得到教育。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课时, 教师先播放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淀桥等视频, 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让学生融入媒体创设的历史情境中。观看视频后, 学生已经被红军战士大无畏的精神所震撼。接着再组织学生交流、讨论红军在长征中经历的艰难困苦和体现的革命精神, 就能达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2.模拟情境, 直观体验。设置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让学生亲身体验, 真实感受, 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爬雪山这一内容时, 教师设计这样一个环节:初冬时节, 老师拿出一盆半融化的冰块, 学生每组派两位代表把手伸入水中, 说说自己的感觉。生1:“冰冷, 感觉好像被针扎了一下。”生2:“我放在水中时间长了点, 现在手都冻红了。”生3:“刺骨的冰冷, 我赶紧把手伸回来, 如果时间太久了手会麻木的。”

接着再组织学生观看红军战士穿着背心、草鞋爬雪山的视频, 让学生结合刚才的实验说说自己的感受。生1:“四川西北寒冷的冬天, 红军缺衣少食, 能翻过雪山, 真的难以想像。”生2:“刚才我手在冷水里浸了一下就已经无法忍受了。红军穿着单衣、草鞋爬雪山, 这种痛苦一般人是受不了的。这一环节通过体验、对比, 让学生深刻感受红军战士爬雪山时经历的痛苦, 激发起学生对红军战士的无比热爱和崇敬之情。”

四、引导实践, 让历史走进心灵

历史题材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国际意识, 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学生掌握多少历史知识, 而是要将历史内容的学习作为一个桥梁, 发挥历史特有的道德教育价值, 最终让历史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爱国精神、国际意识和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 仅凭对课本教材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让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深化体验、内化历史、提升认知。主要方式有:

1.读书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 发挥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拓展、深化学生的历史认知。例如, 在《艰苦卓绝的二十八年》 (下同) 一文课堂教学结束后, 推荐学生阅读《红岩》《少年毛泽东》《长征》等有关中国革命的文学作品。

2.观看影视:引导学生借助现代媒体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 发挥影视作品独特的魅力, 强化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情感体验。例如观看《闪闪的红星》《红日》等影视。

3.参观走访:引导学生参观相关的历史景点或参加相关的旅游活动, 充分利用旅游景点的内涵进一步感受历史, 深化认知。如参观漳平象湖杨美村红军留言墙、瞿秋白烈士纪念馆、古田会议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内化、践行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到历史博物馆或历史景点当义务讲解员、导游, 到老红军、军烈属家里开展慰问、义务劳动, 等等。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9

一、增补本土资源, 让教学内容“厚”起来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 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的材料, 不可能完全符合所教学生的生活经验。课程内容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事件”;教学空间应“从课内向课外延伸, 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在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教学中, 教学内容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应该有效地开发、运用课程资源, 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 从儿童的身边挖掘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 搭建历史与生活的桥梁, 让历史更立体更饱满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让教学内容因此而变得更“厚”起来。

通过五年级上册“寻根问祖”这一单元的学习, 孩子们看到了“文明的曙光”, 知道了“伟大的发明”, 认识了“杰出的智者”, 还“探寻了古代科学家的足迹”, 他们为祖国的悠久历史而自豪, 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那么, 在自己的家乡福建厦门的古代史上, 有没有这样的智者的足迹呢?孩子们兴味盎然。呵, 出生于同安庐山堂的宋代宰相、科学家苏颂就是其中一位啊!于是, 我们增补了地方资源课《苏颂———我们的榜样》!我们引导孩子们上网查找, 到市科技馆游览, 到同安去实地参观、采访, 他们身临庄严静谧的孔庙苏公祠、进入古朴整洁安静的苏颂故居“庐山堂”, 漫步新建成的视野开阔充满科技气息、矗立着水运仪象台的苏颂公园, 参观同安科技馆苏颂馆, 目睹了水运仪象台的运转, 了解了苏颂编本草、创制水运仪象台的执着与不易。课上, 我由教材引入, 用简短的语言导入地方资源课程;接着以视频为主要介质, 让孩子们了解苏颂及其主要成就;然后探寻苏颂精神, 最后布置作业, 强化践行。这种地域距离的缩小, 让孩子们感觉到历史于我们不那么虚幻, 杰出的智者、伟大的科学家离我们不那么遥远。那对科学家的敬佩, 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对民族的自豪感有了着力点, 有了“激情难抑”的升腾!

当然, 家乡优秀的人物远不止一个苏颂, 民族英雄陈化成、郑成功, 爱民如子的蔡复一, 国学大师辜鸿铭, 爱国华侨陈嘉庚, 军功卓著的彭德清将军, 数学家苏步青, 人民医学家林巧稚等都是我们可敬的先贤, 厦门的骄傲, 我们都可一一挖掘, 运用于课堂中, 让我们的历史教学内容更“厚”更饱满。

二、替换本土资源, 让教学活动“实”起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 反映儿童的需要, 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教学历史题材时, 教师更要关注儿童已有的经验, 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腾飞的中国》, 旨在通过呈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对外交往、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成就,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形成民族自豪感。其中主题一《春天的故事》之课题3《从小渔村到大都市》, 意在通过“深圳奇迹”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我们厦门也是一个经济特区, 与其“舍近求远”“看深圳”, 不如研究咱们厦门《从小岛到大城市》的巨变。课前师生一起搜集资料, 了解改革开放厦门成为经济特区以来所产生的巨大变化。课上交流探究, 看老筼筜港照片, 诵读小诗《筼筜渔火》, 看今日流光溢彩的筼筜夜色, 感悟厦门的巨变:鹭岛厦门, 是海峡西岸的中心城市;厦门大桥连接着高速公路;高崎机场是咱厦门飞向世界的起跑点;海西经济区, 厦门在先行, 厦门人民起了龙头示范作用;海沧大桥连接着台商投资区, 厦门港是咱鹭岛驶向世界的大轮船;集美大桥连接着环东海域;环岛路是国际马拉松赛的好跑道;翔安隧道连接着翔安产业区;国际会展是中国九八贸易洽谈的展馆……这样的巨变是谁创造的呢?一段视频“我是厦门人”, 启发学生的思维, 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孩子们在交流中明白厦门“从小岛到大城市”的巨变离不开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辛勤付出。那么作为厦门这座城市的小主人,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可以制作城市环保标语, 可以策划一次志愿者行动, 可以画一画厦门美丽的景色或者为你的城市、社区绘制明信片, 把厦门的美景介绍给远方的亲人或者朋友……这样的践行活动又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主题三《说不完的家乡故事》课题1《家乡名称的来历》以金沙滩地区作为探究家乡名称来历的一个具体范例, 目标在于帮助学生知道家乡的名称是在家乡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的。由于教材中提供的内容仅仅是范例, 教学完全不必照本宣科, 而应该立足于帮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名称进行探究, 理解个中的含义, 深化对自己家乡的认识, 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组织利用网络、报纸、书籍等, 查找有关家乡的名称的资料, 还通过分组———古路组、名胜古迹组、历史人物组、纪念碑组, 走访了很多厦门的老街老巷, 发现了许多老街背后的故事呢!

三、链接本土资源, 让情感体验“丰”起来

充分挖掘本土历史资源, 巧妙地将本土资源与教材资源相结合, 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将更丰富, 更“丰满”。

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历史告诉我们》主题二《野蛮与文明》,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了解厦门胡里山的建设背景、艰难创建史及其重要历史事件:抗英保卫战 (石壁之战) ;1900年日军妄图独占厦门的“厦门事件”;中美海军第一次亲密接触定于厦门;首开中国战区击沉日舰的辉煌战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运用批判性思维认识工业化, 认识中国的近代史。

也是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向人民英雄致敬》主题一《勿忘国耻》课题1《罪恶的战争》教材中呈现的是鸦片战争的内容, 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西方殖民者蓄谋已久的企图, 英国人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大门;知道1840年我国在那场罪恶战争中所遭受的欺凌和所蒙受的耻辱, 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但学生对鸦片的危害认识上缺乏现实感受。我启发他们回忆生活中吸毒青年的样子, 回忆参观禁毒宣传画看到的内容, 还把清朝鸦片馆的照片与现实吸毒场所的照片进行对比, 从而让学生把历史与现实链接起来, 加深对吸毒危害的认识, 产生强烈的对林则徐销烟的共鸣, 爱国之情在心中更加激荡。

这个主题课题2《走访遗迹看历史》, 意在通过圆明园、威海刘公岛北洋水师纪念馆这样的历史遗迹, 让学生知道帝国主义对中国野蛮侵略的史实,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链接本土———聚焦“鼓浪屿”,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这样一个小岛上会有这么多欧陆风格的建筑?

这个单元主题四《黄河在怒吼》课题2《不要忘记》是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内容, 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南京大屠杀, 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凶残, 感受到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 唤起学生的民族意识, 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时, 我们可以结合厦门五通的“万人坑”, 让孩子们了解“五通之痛”:1938年5月10日, 日寇从五通撕开了入侵厦门的血口。据当年受难的五通幸存者回忆:日寇在禾山五通的海坪脚下, 翔安海岸对面的沙滩上挖了很多的四方坑, 埋着我厦门死难者, 坑坑相连, 一个挨着一个, 大大小小、密密麻麻, 从五通一直埋到凤头村海坪脚下的沙坡上, 还向海底埋, 谁能算得清是多少埋人坑啊!”这种近在咫尺、身边人痛苦的回忆是那么真实, 那么直接地触动了孩子们的心:侵略者何等凶残!落后就要挨打!爱国就不能让历史重演!

这个单元主题五“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之课题2“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我们可以先让孩子们调查访问, 知道家乡有哪些革命烈士, 然后带领参观本区群惠小学里的刘惜芬烈士展馆, 阅读介绍刘惜芬光辉事迹的《红色记忆》一书, 采访刘惜芬烈士的战友, 近距离地感受革命烈士的高尚精神和英雄气概, 立志向革命烈士学习, 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永恒的愿望》主题一《回望20世纪的战争风云》, 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回顾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感悟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灾难, 感悟和平对于人类生活与发展的重要性;景仰和平志士的顽强和勇敢。教学中我们可以链接本土资源———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战斗中, 中国渔民救护美国飞行员的英勇事迹, 它就发生在咱厦门同安马巷镇陈下厝、丙洲等村的渔民身上。

品德与社会之历史教学 篇10

一、形式化

“形式化”是指教师采用活动教学时把教学目标局限于认知维度的目标,过于单一、呆板。活动成了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灌输道德理论的工具。具体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组织作用太突出,活动成了被教师高度控制的一种教学手段,无法相融于教学。即使有时活动得当,学生兴趣趋向高涨,可是教师担心教学内容无法完成,活动戛然而止,一晃而过,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并没有真正得以激发。

二、泛滥化

“泛滥化”表现为活动过多过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追赶“活动化教学”的潮流,教师不遗余力,浓墨重彩,滥用活动。如一位教师在教《怎样到达目的地》时,先让学生讨论最想去哪儿玩,做什么交通工具,然后又不厌其烦地让数名学生依次上台操纵鼠标,点击自己最想去游玩的地方及乘坐的工具,平级活动过多,造成低水平重复,费时费力收效低。

三、复杂化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往往在教具制作(包括多媒体课件)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使活动过于繁琐、复杂,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被新颖靓丽的外在物质所吸引,反而忽视了在活动中去积极体验、感悟认知。

四、表演化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化教学是再现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回忆、联想、体验、认知,从而提升道德品质的一种有效的模式手段,但在很多的观摩、研讨课中,它却成了教师、学生展现演技的舞台,试问:短短几分钟内,那一板一眼的动作、声情并茂的语言为何那般默契,甚至天衣无缝呢?“课前准备充分”的活动早已失去了它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也只能以赏玩的心态去对待。

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的主要特点,如果教师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就一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那么,如何把握品德课堂活动的频率和方式呢?我认为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适合班情,讲究实效

在日常的小学德育课教学中,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往往安排了大量的活动。整个课堂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气氛活跃,但仔细想想,有不少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为活动而活动。因此,教师在采用活动化教学方式时,要力求把握教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要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深入了解本班儿童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于本班儿童的活动方案,使“活动”为实现“目标”服务,从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潜移默化,活动无痕

课程要求“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简而言之,就是用无痕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之所以称为无痕的活动,是指这种回归生活的活动,可以极其自然地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感悟,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就近取材,构建活动

鲁洁教授曾指出:“回归生活是这次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从生活出发,包括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困惑等。”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儿童的近距离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适当补充本班本校的“活”材料和学生身边的“真”事,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

四、情境体验,感悟升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

1. 设置问题情境。

通过小而具体、新而有趣的矛盾性问题或发散性问题,营造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之中,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

2. 创设模拟情境。

教师应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真实地再现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活动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如,可以通过生动的画面再现生活情境,利用情境的感染和移情作用,使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也可以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小品、角色游戏等形式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从而加深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形成健康的道德情感。

3. 提供现实情境。

教师可以直接从生活中截取情境,就学生中所发生的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进行情境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并获得全面发展。

五、注重延伸,回归实践

主要是指由课内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实践活动,以达到“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践履”的目的。如学完《父母的疼爱》一课后,可开展“我为父母做点啥”的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去关爱父母,去关心家庭,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如,主动分担家务、我给爸妈过生日等活动。

上一篇:国库会计管理下一篇:基层医院儿童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