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概念

2024-05-13

社区的概念(通用8篇)

篇1:社区的概念

“社区”一词不是源自汉语词汇,是伴随西方现代社会学的引入由英文community翻译而来,而文community一词,作为学术概念,译自德文gemeinschaft。不论是gemeinschaft还是community,作为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它们的出现和研究发展有着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词义内涵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确切而全面地领会社区的含义,有必要首先考察这个词的西文出处与传播、传入过程。1 社区概念的出现、传播、演变与引入

现代意义的社区概念和理论研究,最早出现在工业化、城市化发育较早的西方社会。1871年英国学者H.S.梅因出版的《东西方村落社区》一书,首先使用了社区这个名称①。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J.Tonnies)将gemeinschaft(一般译为社区、集体、团体、共同体、公社等)一词用于社会学②,1887年他进一步在其所著的《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中(德语,译为《社区与社会》最早从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角度频繁使用了社区的概念。滕尼斯将gemeinschaft解释为一种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③。滕尼斯将gemeinschaft同gesellschaft(一般译为社会)进行对比分析,用来说明社会变迁的趋势和两种不同的社会团体。显然,这一概念的出现与当时西方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隐约折射出19世纪后期西方社会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迅速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关系日益复杂,人际关系日趋冷漠的社会现实和发展趋势。透过滕尼斯对社区所具有的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的描述,使人们隐约看到他对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反思和忧虑,反映出一种对传统社区精神的呼唤和向传统的欧洲乡村社区模式复归的愿望④。值得一提的是,滕尼斯在提出gemeinschaft时并不强调其地域性。此后,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C.P.Loomis)在英译滕尼斯的这一著作时,把德语gemeinschaft翻译为英语的community(译为公社、团体、共同体等)。community源于拉丁语communis,意为伴侣或共同的关系和感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普遍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造成的社会秩序混 乱和人际关系淡漠感到厌恶,滕尼斯的著作和他提出的社区的概念才被得到广泛重视。美国社会学家内斯比特(Robert A.Nesbit)认为,“社区是最基本、最广泛的社会学单位概念。毫无疑问,社区的重新发现标志着19世纪社会思想最引人注目的发展„„,其他任何概念都不能如此清晰地将19世纪与前一时代,即理性时代区别开来。”①起初,美国社会学界在使用community这一概念时,也不强调地域性。随着美国经验社会学研究的兴起,许多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共同体的过程中发现,要具体研究城市、研究各类居民的共同体,必须从地域共同体着手,因而更多地看到了“关系”、“社会组织”同“地域”的相关性,在使用community一词时赋予其更多的“地域”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验主义社会学又影响了德、法社会学界,从而使原来不带“地域”含义的德文词gemeinschaft和法文词communaute的词义也向地域共同体靠拢,带上了“地域”的含义。本世纪30年代初,费孝通等一些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在系统介绍和引入西方社会学经典著作时,把英文community译成中文“社区”②。

“社区”概念的提出,为人们研究社会、分析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概念和方法,中外社会学者纷纷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背景出发,进行进一步界定设置,用以分析各自关心的问题,寻找解决对策。于是,在社区概念越来越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的同时,如同社会学科其他基本概念一样,人们对社区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却因人而异,社区定义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这些定义中,既有共识,也有歧义。即使至今,人们对社区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表述,仍然存在着不同的看法。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勒里(George A.Jr.Hillery)发现,在各种社会文献中至少出现了94种社区定义。1981年,著名美籍华裔社会学者杨庆坤整理发现,在各种社会学文献中,至少出现了140多种社区定义。在这些定义中,社区被界定为群体、过程、社会系统、地理区划、归属感和生活方式等等。因而,社区概念梳理,成为我们展开社区研究的一个必要起点。2. 社区定义

1). 滕尼斯从共同体价值取向角度对社区的描述

前已述及,滕尼斯提出社区概念,是用来与现代社会作对比,借以说明社会变迁的趋势。而无论是对比还是讨论变迁,滕尼斯的视角始终关注着社会价值取向这个核心,并以人际关系状况、形成、变化为观察对象。滕尼斯认为,社区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人们加入这种团体,并不是有目的选择的结果,而是因为他生于斯、长于斯,是自然形成的。这样的团体逐渐向由目的和价值取向不同的异质人口组成的、由分工和契约联系起来的、缺乏感情和关系疏远的团体过渡,这就是社会。可见,在滕尼斯那里,社区是指传统的社会里关系亲密的社会团体,与现代社会不同,社区具有共同体的思想价值取向。

值得进一步注意的是,当年滕尼斯所使用的“社区”概念,含义比较广泛,滕尼斯曾把社区分成三种类型:

——地区社区,亦称地理的或空间的社区。它以共同的居住区及对周围(或附近)财产的共同所有权为基础。邻里、村庄、城镇等等都是这种地区社区。

——非地区社区,亦称“精神”社区。这种社区只内含着为共同目标而进行的合作和协调行动,同地理区位没有关系。这种社区包括宗教团体和某种职业群体等。

——亲属社区,亦称血缘社区。即由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成员构成的社区。

2)以帕克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的社区定义

社区研究在美国得到长足发展,以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功能学派代表帕克教授为代表,社区的概念被逐步从制度、要素、内部结构、地域等角度进一步加以明确,因而这些研究通常被称为功能主义学派的概念。作为20世纪城市发展和社会科学,尤其是城市社会科学的研究高地,美国学者的这种研究思路、风格,被迅速扩散到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和中国。让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些学者眼中的社区。

R.E帕克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 上的人群汇集”,“一个社区不仅仅是人的汇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帕克所讲的组织制度包括:(1)生态体制,即人口和组织的地理分布;(2)经济组织,即社区中的企业组织及其所构成的经济结构;(3)文化和政治体制,即约束社区成员、组织的规范体系。帕克还进一步概括了社区的基本特点:(1)它有一个按地域组织起来的人群:(2)这些人口程度不同地深深扎根在他们所生息的那真土地上;(3)社区中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

E.W.伯吉斯特别强调社区的地域性含义,他在一篇题为《邻里工作可否有个科学基础?》的论文中写道:“‘社区’一词,已为社会学家们广泛使用,邻里工作者们,以及其他一些人也常常使用这个词,但他们所指的含义却彼此相差甚远。无论研究哪方面的问题,我们都有必要首先明确概念,弄清楚有关概念之间的区别所在。在这个学科的文献中,现在有一种倾向越来越明显,即强调社区的地理环境。”

美国社会学家B.菲利浦斯在20世纪70年代应用较广的一本教科书中给社区下的定义是:“社区是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在社区中,每个成员可以过着完整的社会生活。”

美国社会学家戴伦·波普诺在《社会学》一书中,曾十分简明地指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围绕着日常交往组织起来的一群人。”

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在《社会学概论》中提出:“社区具有一定的空间地区,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共同体。”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社会学概论》一书中,明确界定:“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民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一地域里,形成一个在生活上互相关联的大集体。”

3)当代中国学者全方位、综合性研究定义

改革开放以来,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引起人们对社区研究的普遍关注。中国学者一方面借鉴国外相关研究,从国外种种定义的剖析入手,一方面立足于自身对社区生活的实际感受,在现实生活中对社区进行综合考察研究。从概念界定的情况看,站在百余年来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近年来,涌 现的社区概念以综合性见长,或简约或详细,但前人研究中的“共同体思想”、“地域性”、“功能性”等认识,在当代社区概念归纳中都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并形成了一系列更为明确、综合和内涵清晰的定义。列举如下:

(1)“所谓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的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互动形成的并通过共同的文化观念维持团结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2)“社区是指聚居在共同地域,以一定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为纽带,同质人口为主体的人群生活共同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社会。”

(3)“这种一个地域内的主要社会活动或者生活方式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的相对独立性的地区性社会,就叫做社区。”

(4)“所谓社区是指居住在一个地区里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他们进行互相联系的经济和政治活动,形成一个共同的生活集体,具有一定程度上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相似的认同意识,并有相应的实体单位。这种群体,在社会学中亦称地缘群体。”

(5)“所谓社区,就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具体地说,社区是一定地域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体。”

(6)“社区就是区域性社会,换言之,社区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 会。”

(7)“社区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发生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形成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体。”

篇2:社区的概念

社区康复是指以社区为基地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它是一种的康复方式和制度,与过去一向实行的“医院康复”完全不同。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了一份关于社区康复的意见书,对社区康复工作了以下的解释:

“社区康复是属于社区发展范畴内的一项战略性计划,它的目是促进所有残疾人得到康复,享受均等的机会,成为社会的平等垢一员。

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自己和他们的家属、所在社区,经及相应的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劳动就业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等的共同努力。”

以上的解释,清楚地说明了社区康复的性质、目的和依靠力量。

社区康复的性质

是社区发展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这一计划关系到用较新和较好的方法来解决残疾人的康复问题,所以它是一项社区发展的战略性计划,应该纳入社区本身经济和社会发展范畴之内。

社区康复的目标

●使残疾人身心得到康复,通过康复训练和给予辅助用具用品使残疾人生活能够自理,能够在周围活动(包括步行或用轮椅代步),能够与人互相沟通和交流。

●使残疾人能享受均等的机会,主要是指平等地享受入学和就业的机会。学龄残疾儿童能够上学,青壮所残疾人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能够就业。●使残疾人能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融入社会,不受歧视,不受孤立和隔离,不与社会分开,残疾人能得到必要的方便条件和支持以参加社会生活。

社区康复的依靠力量

篇3:社区和社区民间组织概念解析

关键词:社区,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建设

社区和社区民间组织, 是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等研究领域重要的概念。社区, 英语里叫“Community”, 是个含义非常丰富的用语, 既可指带有行政管理属性的一定的地理区域, 也可有文化含义和表述。现在国际通用的社区概念, 一般既包含地理上实际存在的人群集中居住的街区, 也常用来指具有某种同类文化社会属性的人群的聚集地或共同体, 如独身者社区、艺术家社区等, 有时还可以用作虚拟的空间, 如网络社区、游戏社区等等。在中国, 社区一词一般强调行政管理属性, 多用于地理概念, 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群居住生活的街区或居民住宅区。

社区, 最早是作为社会学概念提出使用的。在西方最早使用社区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年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认为, “社区”是指那些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共同体。滕尼斯最初是把“社区”作为一个同“ (现代) 社会”相对的概念提出来的, 对其内涵做了实际的限定, 他所指的“社区”主要是传统的农村村庄, 强调的是传统社会里民众间那种密切休戚与共的社会关系。正是由于滕尼斯“社区”概念最初的局限性, 使“社区”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一百多年来一直存在着歧义和纷争, 滕尼斯后不断有学者对社区概念进行发展诠释, 有的从社会互动、有的从文化理论、有的从空间理论等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研究场域来界定社区, 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社区概念。1955年,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希勒里统计总结了95种社区定义;到1981年时, 美籍社会学家杨庆堃统计发现, 有关社区的定义已经增加到140多种[1]。不同人对社区概念有不同的强调和使用, 如滕尼斯最初主要是从人际关系角度来强调“社区”社会的特征和使用这一概念的, 韦伯强调“共同体” (即社区) 中参与者社会行为取向具有共同的主观感情基础[2],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则认为“社区”作为居民划定地理界限的居住区, 应当以一个固定的位置和居民之间的相互社会作用为主要特征[3]。可以说, 后来不断发展的社区概念含义已与滕尼斯最初的社区用语相去甚远。

社区作为有一定地理范畴的居民居住区, 其目的是使居民形成一种与居住其间的小区相关的共同认同, 大家拥有某些共同利益和需求, 通过发展一种团结互助、彼此合作的关系, 在自愿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和满足大家一些共同的利益和需求。所以从功能定位上讲, 社区主要是社会自治单位。中国负责基层社区建设工作的民政部门曾明确中国基层社区主要的职能目标定位为以服务居民为目的的自我管理的组织。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文件把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但有西方学者认为, 严格真正自治意义上的社区在目前中国还不存在[4]。从社会学上来讲, 社区一般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1) 一定的空间, 这个空间拥有一定数量的居民; (2) 一定的社会关系, 即行为者在有限空间内的各种社会关系; (3) 一种功能机制, 即相互邻里、有共同利益的居民如何进行决策和行动。现实生活中的社区通常由五个要素构成: (1) 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数量的人口是构成社区的主体。 (2) 特定地理区域。特定的区域是社区得以存在的依托。 (3) 相对完备的生活设施。相对完备的生活设施是人群得以聚居的物质基础。 (4) 居民对社区感情上的认同。社区居民对自己生活居住的社区感情和心理上的认同, 是社区存续的情感基础。 (5) 有特色的社区文化[5]。当前中国城市社区主要有以下类型: (1) 老住宅区。这类住宅区以前往往从属于“单位”, 如一些破产改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等。 (2) 开发商兴建的商品房住宅小区。 (3) 其他混合组成的小区。

民间组织, 国际通行的称呼是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简称NGO) , 即非政府组织, 民间组织是中国的叫法。民间组织一般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等特点, 非营利性是其本质属性, 所以也叫非营利组织。中国政府最初使用社团、社会中介组织等称谓, 后来发展到使用民间组织这一正式概念。在中国当前, 官方规定的民间组织形态有三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在中国, 民间组织的行政主管部门是民政部及县以上各级民政部门, 目前中国对民间组织官方实行的统一管理方式是双重管理体制。

社区民间组织是民间组织中的一部分, 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社区间组织泛指在社区地域范围内开展活动的各种民间组织, 包括社区内民间组织和在社区活动或活动涉及到社区领域的民间组织;狭义的社区民间组织则是指在限定的街道、社区内成立的, 以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为目的的, 从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环保、慈善等活动的民间组织。广义的社区民间组织概念几乎可以泛指各种城市民间组织, 因为几乎所有城市民间组织的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社区 (或社区居民) 。

社区民间组织作为民间组织的组成部分, 除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等民间组织的共同属性外, 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鲜明的社区性, 即社区民间组织产生于社区, 服务于社区, 活动于社区, 具有鲜明的社区性。二是一般规模较小。社区民间组织一般是由本社区的居民或单位组成, 其本身往往对成员人数、组织机构没有特定要求, 对活动资金要求不多。三是影响相对小。基于社区民间组织的上述两个特点, 其影响相对于全国性或其他地方性较大的民间组织来说较小, 一般只及于本社区。四是整体数量庞大。关于社区民间组织的准确数量, 中国目前还没有进行过全国范围的调查, 没有正式的统计数字。根据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的统计数据, 截至2009年底, 全国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数量约43.1万个, 其中社团23.9万, 民办非企业单位19万, 基金会1 843家[6]。但据有关专家估计, 在中国未正式登记注册的“非法”民间组织数量惊人, 远远大于官方统计数字。从社区民间组织的自身属性和其现实状况来看, 可判断未经登记注册的社区民间组织数量会更大。根据上述分析, 可以说中国整个社区民间组织数量会非常庞大[7]。

社区民间组织一般可按照服务性、群众性和专业性来划分, 目前中国城市社区民间组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社区民间社团。这是由社区居民自愿组成并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按其功能又可分为利益维护类、情趣文体类和公益类等不同的形式。比如权益类社区民间社团有业主委员会、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社区妇女儿童保护协会等组织, 这类组织的目的主要在于表达和维护社区内某一类成员的合法权益;情趣文体类社区社团如文体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社区票友队、健身武术队、老年文艺表演队等;公益类社区社团主要包括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二是社区民办非营利服务组织和机构。社区民办非营利服务机构是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满足社区居民特定需要的非营利性服务机构。目前中国的社区民办非营利组织主要有社区托老所、社区敬老院、社区公共活动场馆、社区公益服务中心、社区公益服务站等组织形式;其他还有为社区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优抚对象、“低保”家庭等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等。随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居民需要日益多元化的发展, 社区民办非营利组织将进一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并根据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自主开展服务和运营[8]。

社区是当代城市的基本结构,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近年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带来中国社会深刻转型和经济社会形势快速发展, 社区逐渐成为城市生活和城市管理的主要载体, 成为城市居民安身立命的大本营;人们对社区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社区越来越依赖。伴随中国城市社区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社区民间组织也迅速发展壮大, 整体数量快速增加, 日益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成为和谐社区建设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社区要和谐, 首先要考虑居民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生活是否方便。社区民间组织因为具有社区性、民间性、公益性、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等特点, 可以承担社区某些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 提供良好服务, 满足居民需要。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社区建设和民间组织发展经验表明, 社区民间组织在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需求、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区自治等方面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使社区民间组织在满足居民日益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区治理、促进社区建设等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帮手, 是和谐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当前, 中国正努力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体制格局, 在政府职能转变、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社区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重等大背景下, 社区民间组织应当积极参与社区公共治理, 提供服务, 满足社区居民需要,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1]吴亦明.现代社区工作:一个专业社会工作的领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7.

[2]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胡景北,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62.

[3]Parsons, Talcott, The Principal Structures of Community:A Sociological View, Community.New York, 1959:S.152-179.

[4]托马斯.海贝勒, 君特.舒耕德.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M].张文红, 译.上海:中央编译出社, 2009:51-54.

[5]赵秀池, 谭善勇.住宅小区与大型商厦物业管理[M].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133-134.

[6]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006/20100600080798.shtml.

[7]汪鹤飞.试论社区民间组织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作用[J].三江论坛, 2007, (10) .

篇4:社区护理的概念与特点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7-02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科中的重要分支。社区护理来源于公共卫生护理,有其特定的理论、概念、工作范围及工作方法。它是医院护理的延伸,不仅为患病的个体提供服务,而且为家庭、群体和整个社区提供健康服务。社区护理是一种能适应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模式,它增添了新的护理工作内容,扩大了护理工作职责,实现以护理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群整体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使服务从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服务。社区护理在我国目前不断发展完善的医疗卫生事业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社区护理的概念

社区护理又称社区保健护理或社区卫生护理。加拿大公共卫生学会认为“社区卫生护理是专业性的护理工作,经由有组织的社会力量问的合作来开展工作,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家庭、学校或生活环境中的人群。社区护士除照顾患者及残疾人之外,应致力于预防疾病或延缓疾病的发生,以减少疾病对人群的影响。同时对居家患者及有健康问题的患者提供熟练的护理,帮助那些面临健康危机者获得健康。为个人、家庭、社区团体及整个社区提供知识,并鼓励他们建立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美国护理学会定义“社区护理是将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美国公共卫生护理组织对社区护理的定义为“社区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护士应用护理及相关的技巧,解决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健康问题或满足他们的健康需要。”我国对社区护理的定义为: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特殊人群为重点,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这一“六位一体”的护理。

2社区护理的特点

由于社区护理是以家庭为单位,所以,使护理工作与医院内护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医院内护理主要是按分科和分级护理的办法,围绕患者而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护理。医院内护理的设备齐全,护理分科很强,护理人才较多,护理工作主要是以护理人员之间密切配合的方式共同完成。

社区护理是由基层护理人员立足社区、面向家庭,以社区内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为重点,向他们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连续、便捷的健康服务护理。它强调以人的健康护理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居民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护理,是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将个体保健和群体保健融为一体,从而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医疗卫生护理服务。开展社区护理,有利于促进护理学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变。

2.1以健康为中心

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是在认识和实践中的深刻变化,导致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等一系列变化。从而提出了以健康为中心的社区护理的工作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1促进健康促进健康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需要社会动员,如政府动员,社区、家庭与个人参与的动员,非政府组织的动员,动员专业人员参与等,使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2.1.2保护健康保护社区居民免受有害物质的侵袭。如合理饮食、饮水卫生,预防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性。

2.1.3预防疾病预防疾病是预料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并加以防治,或尽早发现问题以降低其可能造成的伤残,在医疗护理服务中,应采取三级预防。

2.1.4恢复健康使慢性疾病处于稳定状态,预防合并症的发生和急性恶化,使身体功能逐渐恢复,减少残障发生。

2.2强调群体健康社区护理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和社区。其工作就是收集和分析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利用护理程序,解决社区存在的健康问题,而不是单纯只照顾一个人或一个家庭。

社区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各种疾病患者、残疾人群和临终患者,家庭、团体、各年龄阶段和社会各阶层的人群。

2.3预防保健为主社区护理的服务宗旨是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主。按照我国传统医学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预防思想,相对医院护理工作特点而言,社区护理工作应该通过二级预防的途径做好社区预防保健工作。

2.4有较高的自主权和独立权

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广,护理对象繁杂,社区护士可以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预测和发现人群中容易出现的健康问题。与医院护士相比,社区护士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具有独立判断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社区整体进行健康护理,也经常进行居家护理。

2.5社区护理的长期性、连续性、分散性和可及性社区护理的长期性和连续性是指在不同时间、空间范围提供连续的、一系列的整体护理。分散性是指服务对象居住得相对比较分散,使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广,对交通的便利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提出了服务的可及性。可及性是指社区护理服务具有就近性、方便性和主动性,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2.6综合性服务

由于人群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社区护理工作除了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等工作为主外,还应从整体、全面的观点出发,从卫生管理,社会支持、家庭和个人保护、咨询等方面对社区人群、家庭、个人进行综合服务。

2.7多学科协作性社区护理是团队工作。因为工作内容繁多,工作方式多样性,所以社区护理需要利用社区的各种组织力量和多学科的协作,并需要公众的参与来开展工作。

3小结

篇5:社区店与社区概念

社区店与社区概念

。它为那些需要日用杂货、OTC药品/保健品和其他食品杂货的顾客提供极为方便的购物环境。通常,它都坐落在沃尔玛超级购物中心的商圈附近,与沃尔玛超级购物中心共同利用其采购与物流资源,构成强大的食品分销网络,并在保持沃尔玛“天天低价”的前提下为市场提供另一种便利购物服务。就像沃尔玛发言人菲里普说的:“我不想说邻家铺子是一种便利店,但它的确是一种便利店。”

第一家邻家铺子开设于,卖场面积当时确定为:大约在3800平方米到5000平方米之间。相对较小的卖场面积并未减少它所容纳的商品广度,它们包括:鲜菜、熟食、鲜肉和乳制品、保健和美容用品、快速照相冲洗服务,另外还提供药品、文具和纸制品、宠物用品和家用化学品。上述商品的种类达到28000种,由80到100名雇员负责经营。

一、邻家铺子的战略意图    在美国,沃尔玛的发展轨迹一直是围绕着小城镇消费市场展开的,近年来也仍然是致力于小城镇消费市场的业态更新,关掉一个或者相邻区域若干个老式的Wal-Mart Stores,而以更大规模、新型的Wal-Mart Supercenter取而代之,用多元化经营扩大和强化商圈辐射力,集合顾客各种消费的购买力,最终达到整合资源及大幅降低运营管理成本的目的,

美国的沃尔玛社区店自启动以来,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但在其庞大的整体终端销售能力支持下,围绕社区消费这个核心,在多元化经营上下了不少功夫。而Sam’s Club、Supercenter和邻家铺子在多层面的业态配合中,交叉渗透的效应以及“市场通吃”的意图正逐步显现,因而在同业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和关注,这种关注不仅来自传统连锁商业方面的竞争对手Kroger、Target和K-mart,更有来自以社区经营为主的连锁食杂店和多元化经营的连锁药店(例如:美国的CVS和Walgreens等),因为强势的新鲜食品、包装食品和非食品经营,再加上已多达3000家的沃尔玛专业药房配合经营,邻家铺子未来可能形成的市场压力已足以令各方竞争对手远远地就感觉到了“辐射热”。

篇6:社区矫正工作中几个概念的解释

1、管制(刑种)

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特点:(1)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只限制其一定自由(2)其生产劳动、工作和其他活动需受公安机关的管束和群众的监督

执行:根据司法部《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工作暂行办法》(司发通[2004]88号)文件规定主要有:(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2)未经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6)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适用:罪行较轻可不实行关押的犯罪分子

期限: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还应当同时宣布恢复政治权利。(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判处管制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期限与管制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2、缓刑

一般缓刑,指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定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如果犯罪分子在考验期期没有发生法律规定应当撤消缓刑的事由,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

缓刑不是刑种,而是一种刑罚裁量制度。宣告缓刑必须以一定的刑罚为先决条件。缓刑与免除刑罚、监外执行以及死刑缓期2年执行是不同的。属于有条件地暂不执行原判刑罚。

适用:

1、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确定不致再危害社会的3、必须不是累犯(累犯同样不能适用假释)

考验期限:拘役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不少于1年。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先行羁押的时间,不能折抵缓刑的考验期。

执行:被宣告缓刑(或者被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县级公安机关批准;

(五)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缓刑、假释社区服刑人员还必须遵守本办法(司发通[2004]88号;后面要讲到)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六)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法律后果:

1、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普通缓刑效力不及于附加刑,附加刑仍需执行

2、撤消缓刑,收监执行

3、撤消缓刑,数罪并罚

3、假释

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

对象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于累犯以及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执行刑期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10年以上。

考验期限: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为10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

计算。凡被剥夺政治权利的,自假释之日起执行。

监督处理:假释的撤消,犯新罪的,按“先减后并”方法,实行数罪并罚;发现漏罪的,按“先并后减”方法,实行数罪并罚;有违法但未犯罪的,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期。

假释罪犯,除特殊情形外,不得减刑,其假释考验期也不能缩短。

4、剥夺政治权利

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不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三)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结社活动;

(四)不得出版、制作、发行书籍、音像制品;

(五)不得接受采访、发表演说;

(六)不得在境内外发表有损国家荣誉、利益或者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言论;(这四点概括起来就是不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七)不得担任国家机关职务;

(八)不得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领导职务;

(九)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适用:既可附加适用,也可独立适用。

附加适用时,适用于重罪。包括三种情况:

1、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

2、对于故意杀人、强*、抢劫、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附加剥夺

3、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

独立适用时,是作为一种不剥夺人身自由的轻刑而适用于较轻的犯罪。

期限:

1、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主刑是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

2、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期限相等

3、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剥夺终身

4、死缓减为有期或无期减为有期的,期限相应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刑期起算:

1、管制附加剥夺的,同时起算,同时执行

2、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的,从主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算

3、死缓减为有期或者无期减为有期时,附加剥夺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刑期从减刑后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算

4、单独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应从判决之日起算。

执行期满,由执行机关通知本人,并向有关群众公开宣布恢复政治权利。

5、暂予监外执行

指对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罪犯,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某些特殊情形,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刑罚时,暂时采取的一种变通的执行方法。

适用情形: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的决定机关:作出判决的人民法院和负责执行刑罚的监狱或拘役所等刑罚执行机关的有关上级主管机关。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

(二)在指定的医院接受治疗;

(三)确因治疗、护理的特殊要求,需要转院或者离开居住区域的,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四)进行治疗以外的社会活动应当向司法所报告,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五)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收监:

1、骗取保外就医

2、以自伤自残拖延

3、并未治疗

篇7:社区的概念

一、社会工作的概念

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的职业活动。

二、社会工作的特点

与一般助人活动相比,社会工作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性助人活动。社会工作不是一般的助人活动,而是专业的、以困难群体为主要对象的、职业性的助人活动。社会工作以帮助社会上极度困难和比较困难的群体为主,决定了这种助人活动的艰巨性,而国家和社会对这种活动的较高要求使其走向职业化。显然,社会工作与一般的做好事、志愿服务有所不同。

2、注重专业价值。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的灵魂。社会工作强调平等之爱,要帮助所有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社会工作以帮助人为快乐,以帮助人作为自己的职责,在它的所有活动中充满了对人的尊重、对社会生活的热爱。它有崇高的理念,同时又脚踏实地、忘我地进行工作。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社会工作所必须的。

3、强调专业方法。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用专业方法去帮助他人的活动。帮助人也需要方法和技巧,否则会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会造成好人办坏事。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服务,常常是复杂的助人服务,要解决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专门的、训练有素的方法和技巧。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社会工作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一系列独特的工作方法。这是一些经过人们反复实践、行之有效、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它通过教育和培训传递给新入这一行的人们,并通过实践不断得到发展。

4、注重实践。社会工作要通过对科学方法的运用,与服务对象一起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困境,增进其社会功能。简单地说,社会工作要在理论指导下具体地去做,这是不同于其他理论性社会科学学科的重点。

5、双方合作。社会工作是对人的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动的过程。这并不是社会工作者单向地给予服务对象某种服务的过程,而是双方合作、共同面对困难、分析问题成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解决困难的过程。没有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良好配合与合作,就很难有效地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篇8:社区的概念

1 后循环缺血概念的提出

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的基本意见[2]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和定义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 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及其各级分支组成, 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等。PCI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 (TIA) 和脑梗死。

1.2 PCI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

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发病机制是栓塞, 栓子主要来自源于心脏、主动脉和椎基底动脉。

1.3 PCI主要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 (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卒中/ TIA病史等。

1.4 PCI的主要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步态不稳或跌倒。常见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rner综合征等。特征性表现: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常见综合征:后循环TIA、小脑梗死、延脑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死、腔隙性梗死 (运动性轻偏瘫、共济失调轻偏瘫、构音障碍、拙手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等) 。

1.5 PCI的评估和诊断

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是诊断的基础。要仔细了解病史, 特别是症状的发生、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演变过程及可能的诱发因素;注意了解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注重对脑神经 (视觉、眼球运动、面部感觉、听觉、前庭功能) 和共济运动的检查。对所有疑为后循环缺血的病人应进行MRI检查, 而MRI弥散加权成像 (DWI) 对急性病变最有诊断价值。

2 后循环缺血的社区健康教育对策

2.1 认清形势, 明确任务

在我国慢性病中最主要的心脑血管疾病不仅发病人数逐年增加显著, 而且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也明显提速, 成为医疗费用过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控制发病人数, 降低脑血管疾病带来的伤残, 减轻疾病负担对家庭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是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重要工作平台, 认真贯彻落实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要求, 做到三级预防并重, 将预防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前期直至转归的整个过程, 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使社区人群总体生活方式得到改变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最有效措施。

2.2 加强培训, 提高素质

一个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规划能否顺利、高效地实施, 与是否具有一支合格的高素质的工作队伍密切相关[3]。社区医护人员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 他们的知识理念和行为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健康教育的效果。在临床上, 由于对后循环缺血认识的滞后,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 概念仍被广泛应用, 并产生一些不确切的认识:如多将头晕/眩晕归咎于VBI, 将颈椎骨质增生当作VBI的重要病因[4]。VBI概念的泛化, 导致了临床诊断标准不明和处置的不规范。因此,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 积极开展医务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工作尤为重要。通过外出进修、短期培训、参加市区业务学习, 定期邀请专家来院授课以及三级医院主治以上医师到社区短期服务等形式, 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 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诊治方法。正确认识后循环缺血的危害, 掌握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诊断标准, 树立“早预防”理念, 认真做好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档案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3 三级预防, 注重实效

开展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和防治工作, 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行为, 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 特别是脑卒中病死率的下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健康教育后的行为改变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的医护人员与社区居民接触直接、广泛, 可以通过体检、接诊、家访等形式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教育服务, 对其发病、治疗和残疾康复的全过程提供一、二、三级预防建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 将院内、社区和大众媒体健康教育活动结合起来, 让社区居民了解后循环缺血的危害, 并引起足够重视, 主动进行预防并及早诊治, 倡导健康的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建立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 做好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 将健康档案由“死档”变“活档”是做好慢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落实三级预防具体健教内容中重点把握3个环节:一是让人们了解后循环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二是指导人们会识别发生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学会自我监测;三是掌握基本预防措施并会正确拨打急救电话。

2.3.1 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针对造成后循环缺血的各种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 做好个体预防和社区预防双重指导。个体预防内容:①对有PCI危险因素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既往有卒中/ TIA病史的重点人群和其家属, 主要指导他们做好“三定”“三会”“三控制”和“三知道”。“三定”:定期体检、定时服药和定期复查;“三会”:会自测血压 (血糖) 、会正确使用药物、会自我调整饮食;“三控制”:控制饮食 (主要是控制盐的摄入和高糖高脂类食物) 、控制体重、控制烟酒。“三知道”:知道后循环缺血和脑卒中的常见临床表现、知道出现不适症状后及时就医的重要性、知道出现紧急情况时如何拨打急救电话。②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和运动相结合可以控制血脂异常,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体育运动可以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爬山、骑自行车及社区内的健身器材等进行锻炼。社区预防内容:运用多种形式在社区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 充分应用健教处方、健康讲座、健康咨询、宣传板报、图册等形式进行宣传, 让居民了解PCI的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 及时诊治基础病, 做好PCI病因预防。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 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 增强锻炼, 配合社区医护人员做好社区健康促进、危险因素干预和慢病管理工作。

2.3.2 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

在发病前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控制疾病的发展, 防止疾病复发和病情恶化。居民健康档案的应用是做好社区重点人群的病情监控工作的关键。健康教育的重点:①让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点人群了解并掌握PCI的常见临床表现, 重视身体出现的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肢体无力、步态不稳或跌倒的异常体征, 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更需要关注一些容易被忽略的前驱症状, 如:听力下降/突发耳聋和眩晕这类后循环缺血的早期临床表现。认识到内耳血供是后循环的一部分, 而听力下降和/或眩晕主要是内耳或前庭耳蜗神经缺血的结果,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时, 突发的眩晕和耳聋是很常见的临床表现[4]。认识到出现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重要性。②让病人和家属了解进行血液检查、CT/MRI检查、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等检查的临床意义, 配合医生做好相关检查, 明确诊断, 及时治疗的重要性。③教育病人家属了解脑卒中的常见临床表现, 掌握一般应对措施。当病人在家中发生脑卒中时能够保持镇静, 将病人平卧、头侧向一边, 解开衣领, 保持平稳, 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并会正确拨打急救电话, 及时送医院抢救。

2.3.3 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

防止伤残或丧失劳动力, 促其早日康复和机体功能康复, 做到病而不残、残而不废是第三级预防的目的。围绕这一目标, 健康教育的重点有两个内容, 一是教育病人和其亲属树立信心, 不放弃功能锻炼并主动参与各种功能康复训练和治疗护理活动;二是教会病人和家属基本康复技能操作和照顾知识, 预防PCI后遗症所致继发功能障碍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特别是压疮、关节活动受限、关节挛缩和肌萎缩。通过坚持不懈的功能训练, 改善或提高病人躯体和心理功能, 提高生活自理和自立能力, 树立生活信心, 提高生活质量。

为病人和家属提供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指导, 需要社区医务人员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康复技能, 同样医务人员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也对病人和家属有着很大的影响。研究认为, 一个支持和教育项目可积极地影响卒中病人配偶的健康状况, 从而间接提高卒中病人的照顾质量[5]。

参考文献

[1]席刚明, 王伟.后循环缺血的研究进展[J].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8, 27 (6) :565.

[2]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 (9) :786-787.

[3]陆召军, 李君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61.

[4]吴子明, 张素珍, 杨伟炎, 等.后循环缺血概念的提出及神经耳科的对策[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8, 16 (1) :27-2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社区的概念】相关文章:

社区家的概念04-29

题词的概念04-18

因数的概念05-14

幼儿文学的概念05-22

短时记忆的概念04-07

纸币概念的复习04-07

警察的概念范文05-20

库存的概念范文05-20

浪费的概念范文05-20

责任的概念范文05-22

上一篇:校园里不一样的春天作文下一篇:关于招商政策的激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