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家的概念

2024-04-29

社区家的概念(精选6篇)

篇1:社区家的概念

忽然问起什么是家,一时还真不好回答。但我会迅速想起一些温暖的词语:母亲、炊烟、河流、稻田、铧犁、煤油灯,甚至一个山坡,一棵香樟树,一背篓青草。而这些词语都分别出现在我写过的诗歌或者散文里面,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我心中家的概念。可是这些都是太过浪漫的情怀,究竟家是什么,家在哪儿,还是没有给出具体的回答。

这段时间母亲因为腰椎间盘突出需要住院,我请了公休假和退休的父亲一起照顾她,这给了她很多的乐趣,我看得出来母亲是高兴的。我平时工作特别忙,陪她的时间很少,反而是因为这次生病给了我陪伴她的机会,却让她内心欢喜得很,想来鼻子真的发酸。每天我和父亲要么轮流守护她,要么一起陪她和她说话。父亲也总爱煮一些母亲喜欢吃的东西,到了吃饭的点,用一个小桶给她拎到医院来,并且一口一口地喂着她。那一瞬间,这个画面就定格在了这个小桶或者汤匙上了,而那个小桶或者汤匙就是我心中的家。

我的很多同学、亲戚、朋友知道母亲住院,也都来看她,和她拉家常。母亲比较爱说话,和人说起来就会忘掉疼痛,就会很快沉浸在她年轻那几年忙农活的氛围中去。那时候她是贫穷的,忙碌的,劳累的,也是愉快的。尤其那天下午,我的几个小学同学来看她,让她感到特别兴奋。这些小学同学都是和我一起在“维摩院村小”读书的,我们常常是在河里摸过鱼,放学后骂过架,课堂上相互抄写过作业的,有着共同的童年时光。母亲和她们聊起来,居然能知道对方父母的姓名,也可以描绘出当年和她们父母一起生产生活的情况。当然,她还聊起我小时候的一些“见不得人的事”, “现在他乖还是乖,就是个子不高大”,“要是读不出来书,还担心他讨不到老婆呢”,母亲朴素的语言惹得大家哈哈笑起来,父亲也呵呵的笑着。看到母亲那么高兴,那一瞬间,我忽然觉得家就是父母脸上的灿烂笑容。

因为工作原因,我会经常到农村去。现在农村道路建设不错,车子可以开到家家户户房子前面的院坝里。快速发展的交通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但也从此让农村孤独和寂寞起来,边缘化起来。一个村子没有几个人在家里,土地撂荒也比较多。稻子成熟了,要凑“一架桶”的人都不够;或者有人去世了,也必须要跑到城里找寻专业的队伍组织丧事;家里来了客人,当然也不会像以前邻近的几家有的出酒,有的出菜,“众筹”一桌席了。农村究竟怎么了,很多时候我都在思考,这些家园都消失在哪儿去了呢。

走在农村的田坎上,要到中午的时候,偶尔也可以看到几家冒起了炊烟。这种景象,多少让我感觉到“家”的味道,给了我丝毫的慰藉。每年的清明节,农村是可以迎来短暂的热闹的。好多人都会回来焚香祭祖。有的骑摩托车飞快的跑,有的开着小车不停埋怨路修窄了,有的不远千里乘飞机回来只是为了一抔泥土。一时间坟地里烟火缭绕,大有人间浓郁的气息。我忽然觉得那些起伏跌宕的坟茔,是不是我们正在消失的家园呢。

母亲的娘家距离我们何家不远,两个村子只隔着一条小河。我外婆外公去世的比较早,那时候我还不太懂事,所以对他们的印象不太深。记忆中母亲很少回娘家去。她总是说,“如果你外婆或者外公还在世,我肯定是会经常回去的。”一开始我还很疑惑,因为我舅舅、舅母还健在呢,娘家也是有亲人的,为什么母亲很少回她的娘家呢。这次母亲生病,我妹下班了也来看她,我们兄妹也因此而聚在一起了。我们和她闲聊起来,母亲对我和妹说,“你们两兄妹要好好团结,平时也要多走动,还有父母在呢。”我怀疑母亲的话是哲学大师的话,因为我忽然感悟到了“父母在,家就在”的力量和温暖。

当然她总爱唠叨着批评我和妹,说妹不爱惜身体舍不得吃舍得穿,说我要戒酒不要乱花钱。说不管啥工作,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母亲没有多少大道理,她说话的时候,父亲就不说话。她说话的时候,我和妹也不说话。她说话的时候,我们都喜欢听。是啊,听母亲说话可以帮助我打开思维,可以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悄悄吃一碗油挂面不敢出声”“偷邻居家里的杏子不敢拿回家”“在河里摸鱼打湿了衣服也不敢回家”……甚至我还可以想起土地到户时,农业社分配给我家的那些土地的名字,比如“窝窝地”“大地山”“老凤弯地”等。

那时候父亲在我们这里作“公社干部”,农忙的时候也是要回来帮助做农活的。母亲说,他作为“国家干部”,也得亲自耕田犁地。母亲还说,父亲劳动起来还真像一个农民。记忆中父亲偶尔会抽一只烟解除疲劳,我闻过那烟草无比香的味道,难怪幺舅说“宁可不吃饭也要抽烟”。可是当时母亲却认为家里开支大,还抽什么烟呢。母亲只一句话,从此我就再没看到过父亲抽烟了,一直到现在。父亲和我们都听母亲的话,因为她姓李,所以我们都叫她“李总统”。母亲说,总统总统,统一起来才像个家嘛。母亲的话,不由让我想起了祖国的统一大业来,香港、澳门已经回归了,下步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后,中国也就是完整的家了。

夏天就这样过完了,儿子开学又离开了我们,他的卧室父母一直给他空着呢,孩子一离开他们就开始数着日子盼望孙儿回来。今天晚上,我忽然想起“家的概念”这个题目,觉得有点灵感,就特意把笔记本拿到儿子的卧室敲打起来。深夜两点了,居然都不觉得疲倦。望着窗外这座城市依然亮着的万家灯火,我忽然感悟到,其实父母就是家,父母在哪儿,家就在哪儿呢。

公众号:天府散文

篇2:社区家的概念

提起家这个词,其实是我心中的痛。我的父母早在我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异。我一直寄住在外婆家。上学以后就住宿舍了。以前总觉得自己真的是不知道家在哪里,觉得自己的根早已经找寻不到了,像天生就是浮萍,注定漂泊大海。不止一次的寄情于文字来倾诉自己流浪的心和漂泊的情感。但是终究是只是宣泄。

长大了,当我上了大学以后,尽管还是一个人的生活,但是看着老爸老妈为了我的大学,一直在努力的辛苦奋斗着,我突然觉得,其实,家真的很简单,不过就是有一个爱自己的人,和自己爱的人,可以依靠。家也只不过是,一个在你寒冷的时候给予你温暖的地方。像是普通的家庭一样,有爸爸妈妈、有爷爷奶奶、有兄弟姐妹等等,让你感受家的依靠和温暖。所以我不再固执的以为自己的孤单是因为根的漂泊,其实不管走到哪里,我的思念都牵挂着我爱的人,这就是家的归宿。

家的另一个释词是家乡,离开黑龙江的两年里。我发现自己真的是疯狂的想念那片黑色的土地。那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那土地上的每一条曾经我留下脚印的路,都让我感到如此的美好.我的高中老师戏虐的和我说:“出去了才知道家里的好了吧?”我深深点头。

“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地方,居然是故乡……”读着席慕容的《狂风沙》的时候,心里涩的发苦,很想哭泣。直到离开才知道,原来家是这样的让我牵挂。也终于能理解韩庚在韩国为何会在过年的时候想家想到哭泣,为何在中国南方雪灾的时候,看网络报道看到落泪,为何觉得中国的国旗那么漂亮,那是因为在外漂泊的时候,艰辛和困苦让我们思念家乡,让我们想依靠。我从不知道,原来家是这样一种东西,让人如此的思念和依恋。

而现在的家的概念,似乎只是个栖息的地方。网络这个东西,本来就让人缺乏安全感。文字的巫师们其实有着比常人更加敏感和脆弱的感情。人们想要找寻更多温暖的同时,也在冷漠的旁观这个世界。

我在建立“我的大学”这个文学社的时候,优尤和周韶峰就说过,在网络办文学社,特别还是在以高中以下作文为主的创新作文网办大学的文学社,干出成绩不容易,而且也没什么前途。我突然觉得或许自己只是想做点事,想在这安个家而已。

从我开始在创网,已经有五年头了,期间来了,去了的人和事,总是让人唏嘘怀念。人们早已觉得这里找不到了温暖,连栖息的地方都显得狭小。家,这个词早已在人们的来来去去中淡去。究竟还有多少地方可以给予我们温暖,谁也不知道。家这个词在此提起似乎更觉得可笑。但是,我仍旧固执的想,就算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要努力的让他温暖下去。因为总想给大学的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地方可以歇脚。总觉得自己似乎又回到了天真的岁月,努力的去做,淡然的去面对。

家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样一个概念?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每个人的解释也不同。只是希望家这个词离我们不再遥远,每个人都不再那么寂寞。温暖起来。也希望家对我而言不在那么的疼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为自己加油!

后记:

篇3:社区和社区民间组织概念解析

关键词:社区,社区民间组织,社区建设

社区和社区民间组织, 是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等研究领域重要的概念。社区, 英语里叫“Community”, 是个含义非常丰富的用语, 既可指带有行政管理属性的一定的地理区域, 也可有文化含义和表述。现在国际通用的社区概念, 一般既包含地理上实际存在的人群集中居住的街区, 也常用来指具有某种同类文化社会属性的人群的聚集地或共同体, 如独身者社区、艺术家社区等, 有时还可以用作虚拟的空间, 如网络社区、游戏社区等等。在中国, 社区一词一般强调行政管理属性, 多用于地理概念, 指的是现实生活中人群居住生活的街区或居民住宅区。

社区, 最早是作为社会学概念提出使用的。在西方最早使用社区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年滕尼斯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认为, “社区”是指那些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共同体。滕尼斯最初是把“社区”作为一个同“ (现代) 社会”相对的概念提出来的, 对其内涵做了实际的限定, 他所指的“社区”主要是传统的农村村庄, 强调的是传统社会里民众间那种密切休戚与共的社会关系。正是由于滕尼斯“社区”概念最初的局限性, 使“社区”概念的界定在学术界一百多年来一直存在着歧义和纷争, 滕尼斯后不断有学者对社区概念进行发展诠释, 有的从社会互动、有的从文化理论、有的从空间理论等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研究场域来界定社区, 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社区概念。1955年,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希勒里统计总结了95种社区定义;到1981年时, 美籍社会学家杨庆堃统计发现, 有关社区的定义已经增加到140多种[1]。不同人对社区概念有不同的强调和使用, 如滕尼斯最初主要是从人际关系角度来强调“社区”社会的特征和使用这一概念的, 韦伯强调“共同体” (即社区) 中参与者社会行为取向具有共同的主观感情基础[2],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则认为“社区”作为居民划定地理界限的居住区, 应当以一个固定的位置和居民之间的相互社会作用为主要特征[3]。可以说, 后来不断发展的社区概念含义已与滕尼斯最初的社区用语相去甚远。

社区作为有一定地理范畴的居民居住区, 其目的是使居民形成一种与居住其间的小区相关的共同认同, 大家拥有某些共同利益和需求, 通过发展一种团结互助、彼此合作的关系, 在自愿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和满足大家一些共同的利益和需求。所以从功能定位上讲, 社区主要是社会自治单位。中国负责基层社区建设工作的民政部门曾明确中国基层社区主要的职能目标定位为以服务居民为目的的自我管理的组织。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文件把社区定义为“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但有西方学者认为, 严格真正自治意义上的社区在目前中国还不存在[4]。从社会学上来讲, 社区一般包含三个方面内容: (1) 一定的空间, 这个空间拥有一定数量的居民; (2) 一定的社会关系, 即行为者在有限空间内的各种社会关系; (3) 一种功能机制, 即相互邻里、有共同利益的居民如何进行决策和行动。现实生活中的社区通常由五个要素构成: (1) 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数量的人口是构成社区的主体。 (2) 特定地理区域。特定的区域是社区得以存在的依托。 (3) 相对完备的生活设施。相对完备的生活设施是人群得以聚居的物质基础。 (4) 居民对社区感情上的认同。社区居民对自己生活居住的社区感情和心理上的认同, 是社区存续的情感基础。 (5) 有特色的社区文化[5]。当前中国城市社区主要有以下类型: (1) 老住宅区。这类住宅区以前往往从属于“单位”, 如一些破产改制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等。 (2) 开发商兴建的商品房住宅小区。 (3) 其他混合组成的小区。

民间组织, 国际通行的称呼是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简称NGO) , 即非政府组织, 民间组织是中国的叫法。民间组织一般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等特点, 非营利性是其本质属性, 所以也叫非营利组织。中国政府最初使用社团、社会中介组织等称谓, 后来发展到使用民间组织这一正式概念。在中国当前, 官方规定的民间组织形态有三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在中国, 民间组织的行政主管部门是民政部及县以上各级民政部门, 目前中国对民间组织官方实行的统一管理方式是双重管理体制。

社区民间组织是民间组织中的一部分, 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社区间组织泛指在社区地域范围内开展活动的各种民间组织, 包括社区内民间组织和在社区活动或活动涉及到社区领域的民间组织;狭义的社区民间组织则是指在限定的街道、社区内成立的, 以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为目的的, 从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环保、慈善等活动的民间组织。广义的社区民间组织概念几乎可以泛指各种城市民间组织, 因为几乎所有城市民间组织的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社区 (或社区居民) 。

社区民间组织作为民间组织的组成部分, 除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等民间组织的共同属性外, 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鲜明的社区性, 即社区民间组织产生于社区, 服务于社区, 活动于社区, 具有鲜明的社区性。二是一般规模较小。社区民间组织一般是由本社区的居民或单位组成, 其本身往往对成员人数、组织机构没有特定要求, 对活动资金要求不多。三是影响相对小。基于社区民间组织的上述两个特点, 其影响相对于全国性或其他地方性较大的民间组织来说较小, 一般只及于本社区。四是整体数量庞大。关于社区民间组织的准确数量, 中国目前还没有进行过全国范围的调查, 没有正式的统计数字。根据民政部《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的统计数据, 截至2009年底, 全国登记注册的民间组织数量约43.1万个, 其中社团23.9万, 民办非企业单位19万, 基金会1 843家[6]。但据有关专家估计, 在中国未正式登记注册的“非法”民间组织数量惊人, 远远大于官方统计数字。从社区民间组织的自身属性和其现实状况来看, 可判断未经登记注册的社区民间组织数量会更大。根据上述分析, 可以说中国整个社区民间组织数量会非常庞大[7]。

社区民间组织一般可按照服务性、群众性和专业性来划分, 目前中国城市社区民间组织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社区民间社团。这是由社区居民自愿组成并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按其功能又可分为利益维护类、情趣文体类和公益类等不同的形式。比如权益类社区民间社团有业主委员会、社区法律援助中心、社区妇女儿童保护协会等组织, 这类组织的目的主要在于表达和维护社区内某一类成员的合法权益;情趣文体类社区社团如文体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社区票友队、健身武术队、老年文艺表演队等;公益类社区社团主要包括社区志愿者协会等。二是社区民办非营利服务组织和机构。社区民办非营利服务机构是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满足社区居民特定需要的非营利性服务机构。目前中国的社区民办非营利组织主要有社区托老所、社区敬老院、社区公共活动场馆、社区公益服务中心、社区公益服务站等组织形式;其他还有为社区一些特殊群体如残疾人、优抚对象、“低保”家庭等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等。随着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和居民需要日益多元化的发展, 社区民办非营利组织将进一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并根据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自主开展服务和运营[8]。

社区是当代城市的基本结构,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近年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带来中国社会深刻转型和经济社会形势快速发展, 社区逐渐成为城市生活和城市管理的主要载体, 成为城市居民安身立命的大本营;人们对社区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社区越来越依赖。伴随中国城市社区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社区民间组织也迅速发展壮大, 整体数量快速增加, 日益成为中国城市居民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成为和谐社区建设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社区要和谐, 首先要考虑居民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生活是否方便。社区民间组织因为具有社区性、民间性、公益性、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等特点, 可以承担社区某些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 提供良好服务, 满足居民需要。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社区建设和民间组织发展经验表明, 社区民间组织在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需求、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区自治等方面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使社区民间组织在满足居民日益个性化的需求、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区治理、促进社区建设等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帮手, 是和谐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当前, 中国正努力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体制格局, 在政府职能转变、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社区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重等大背景下, 社区民间组织应当积极参与社区公共治理, 提供服务, 满足社区居民需要,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1]吴亦明.现代社区工作:一个专业社会工作的领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7.

[2]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胡景北,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62.

[3]Parsons, Talcott, The Principal Structures of Community:A Sociological View, Community.New York, 1959:S.152-179.

[4]托马斯.海贝勒, 君特.舒耕德.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M].张文红, 译.上海:中央编译出社, 2009:51-54.

[5]赵秀池, 谭善勇.住宅小区与大型商厦物业管理[M].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133-134.

[6]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006/20100600080798.shtml.

[7]汪鹤飞.试论社区民间组织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作用[J].三江论坛, 2007, (10) .

篇4:社区护理的概念与特点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7-02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科中的重要分支。社区护理来源于公共卫生护理,有其特定的理论、概念、工作范围及工作方法。它是医院护理的延伸,不仅为患病的个体提供服务,而且为家庭、群体和整个社区提供健康服务。社区护理是一种能适应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模式,它增添了新的护理工作内容,扩大了护理工作职责,实现以护理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群整体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使服务从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变封闭式服务为开放式服务。社区护理在我国目前不断发展完善的医疗卫生事业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社区护理的概念

社区护理又称社区保健护理或社区卫生护理。加拿大公共卫生学会认为“社区卫生护理是专业性的护理工作,经由有组织的社会力量问的合作来开展工作,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是家庭、学校或生活环境中的人群。社区护士除照顾患者及残疾人之外,应致力于预防疾病或延缓疾病的发生,以减少疾病对人群的影响。同时对居家患者及有健康问题的患者提供熟练的护理,帮助那些面临健康危机者获得健康。为个人、家庭、社区团体及整个社区提供知识,并鼓励他们建立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美国护理学会定义“社区护理是将护理学与公共卫生学理论相结合,用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一门综合学科”。美国公共卫生护理组织对社区护理的定义为“社区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护士应用护理及相关的技巧,解决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健康问题或满足他们的健康需要。”我国对社区护理的定义为: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特殊人群为重点,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这一“六位一体”的护理。

2社区护理的特点

由于社区护理是以家庭为单位,所以,使护理工作与医院内护理具有不同的特点。医院内护理主要是按分科和分级护理的办法,围绕患者而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护理。医院内护理的设备齐全,护理分科很强,护理人才较多,护理工作主要是以护理人员之间密切配合的方式共同完成。

社区护理是由基层护理人员立足社区、面向家庭,以社区内居民的健康为中心,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为重点,向他们提供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连续、便捷的健康服务护理。它强调以人的健康护理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居民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护理,是将预防、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将个体保健和群体保健融为一体,从而为居民提供综合、连续、方便、快捷、经济、优质的医疗卫生护理服务。开展社区护理,有利于促进护理学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模式转变。

2.1以健康为中心

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是在认识和实践中的深刻变化,导致对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思维模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等一系列变化。从而提出了以健康为中心的社区护理的工作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1促进健康促进健康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需要社会动员,如政府动员,社区、家庭与个人参与的动员,非政府组织的动员,动员专业人员参与等,使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2.1.2保护健康保护社区居民免受有害物质的侵袭。如合理饮食、饮水卫生,预防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性。

2.1.3预防疾病预防疾病是预料可能发生的健康问题并加以防治,或尽早发现问题以降低其可能造成的伤残,在医疗护理服务中,应采取三级预防。

2.1.4恢复健康使慢性疾病处于稳定状态,预防合并症的发生和急性恶化,使身体功能逐渐恢复,减少残障发生。

2.2强调群体健康社区护理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和社区。其工作就是收集和分析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利用护理程序,解决社区存在的健康问题,而不是单纯只照顾一个人或一个家庭。

社区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各种疾病患者、残疾人群和临终患者,家庭、团体、各年龄阶段和社会各阶层的人群。

2.3预防保健为主社区护理的服务宗旨是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主。按照我国传统医学的“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预防思想,相对医院护理工作特点而言,社区护理工作应该通过二级预防的途径做好社区预防保健工作。

2.4有较高的自主权和独立权

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广,护理对象繁杂,社区护士可以运用流行病学的方法预测和发现人群中容易出现的健康问题。与医院护士相比,社区护士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具有独立判断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社区整体进行健康护理,也经常进行居家护理。

2.5社区护理的长期性、连续性、分散性和可及性社区护理的长期性和连续性是指在不同时间、空间范围提供连续的、一系列的整体护理。分散性是指服务对象居住得相对比较分散,使社区护士的工作范围广,对交通的便利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提出了服务的可及性。可及性是指社区护理服务具有就近性、方便性和主动性,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2.6综合性服务

由于人群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社区护理工作除了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等工作为主外,还应从整体、全面的观点出发,从卫生管理,社会支持、家庭和个人保护、咨询等方面对社区人群、家庭、个人进行综合服务。

2.7多学科协作性社区护理是团队工作。因为工作内容繁多,工作方式多样性,所以社区护理需要利用社区的各种组织力量和多学科的协作,并需要公众的参与来开展工作。

3小结

篇5:社区康复的概念

社区康复是指以社区为基地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它是一种的康复方式和制度,与过去一向实行的“医院康复”完全不同。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表了一份关于社区康复的意见书,对社区康复工作了以下的解释:

“社区康复是属于社区发展范畴内的一项战略性计划,它的目是促进所有残疾人得到康复,享受均等的机会,成为社会的平等垢一员。

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自己和他们的家属、所在社区,经及相应的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劳动就业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等的共同努力。”

以上的解释,清楚地说明了社区康复的性质、目的和依靠力量。

社区康复的性质

是社区发展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这一计划关系到用较新和较好的方法来解决残疾人的康复问题,所以它是一项社区发展的战略性计划,应该纳入社区本身经济和社会发展范畴之内。

社区康复的目标

●使残疾人身心得到康复,通过康复训练和给予辅助用具用品使残疾人生活能够自理,能够在周围活动(包括步行或用轮椅代步),能够与人互相沟通和交流。

●使残疾人能享受均等的机会,主要是指平等地享受入学和就业的机会。学龄残疾儿童能够上学,青壮所残疾人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能够就业。●使残疾人能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融入社会,不受歧视,不受孤立和隔离,不与社会分开,残疾人能得到必要的方便条件和支持以参加社会生活。

社区康复的依靠力量

篇6:民生社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民生社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民生社区是指在一般社区的意义上加入了“民生”之内涵规定或特质的社区,以人为本是民生社区最根本的价值定位.民生社区的概念反映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是新形势下对发展中的“社区”内涵的.新理解和新诠释.民生社区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特定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作 者:尹保华 YIN Baohua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刊 名: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4(4) 分类号:C912.8 关键词:民生   民生社区   以人为本   社区建设   和谐社区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社区家的概念】相关文章:

社区的概念05-13

社区康复概念06-09

合取概念和析取概念08-14

4G概念04-07

概念互动04-14

审计概念04-26

数学概念05-10

学科概念05-03

概念介绍05-04

向量概念05-13

上一篇:思辩类的作文范文下一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