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历史沿革

2024-04-21

管理的历史沿革(精选8篇)

篇1:管理的历史沿革

外汇管理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严格外汇集中计划管理,国家对外贸和外汇实行统一经营,外汇收支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所有外汇收入必须售给国家,用汇实行计划分配;对外基本不举借外债,不接受外国来华投资;人民币汇率仅作为核算工具。改革开放后,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沿着逐步缩小指令性计划、不断培育和增强市场机制在配置外汇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的方向转变。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外汇管理体制。1978年以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起步。这一阶段以增强企业外汇自主权、实行汇率双轨制为特征。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宣布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在涉外经济领域,过去外汇统收统支的体制逐步松动,出口企业开始拥有一定的外汇自主权。为调动出口企业创汇的积极性,确保有限的外汇资源集中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从1979年开始实行外汇留成办法,在外汇集中管理、统一平衡、保证重点的同时,适当留给创汇的地方和企业一定比例的外汇,并允许持有留成外汇的单位把多余的外汇额度转让给缺汇的单位,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双重汇率制度并存。总的看,这一阶段,外汇管理体制处于由计划体制开始向市场调节的转变过程,计划配置外汇资源仍居于主导地位,但市场机制萌生和不断发育,对于促进吸引外资、鼓励出口创汇、支持国内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阶段(1994-200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外汇管理体制框架初步确定。1994年初,国家对外汇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取消外汇留成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此后,进一步改进外汇管理体制,1996年全部取消了所有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的限制,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给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稳定造成严重冲击。为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国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并重点加强资本流出的管制,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总体来看,这一阶段,我国初步确立了适合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外汇管理制度框架,外汇供求的市场基础不断扩大,奠定了市场机制配置外汇资源的基础性地位。

第三阶段(2001年以来),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对国民经济影响日益增强。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积极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管理,健全国际收支统计监测,完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伴随着入世后外汇储备规模的较快增长,2001年,外汇储备经营以规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建立了投资基准经营管理模式和风险管理框架,完善了大规模外汇储备经营管理的体制机制。2005年7月启动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企业和个人持有和使用外汇的政策更加便利,外汇市场加快发展。与此同时,外汇管理方式加快从重点管外汇流出转为流出入均衡管理,逐步建立起资本流动双向均衡管理的制度框架,在2008年新修订的《外汇管理条例》确立了均衡监管思路,并在行政法规层面明确取消了强制结售汇制度。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做好国际收支逆转的应急预案,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确保了外汇储备资产的总体安全,顶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以来,针对跨境资金流向复杂和规模增大、市场主体便利化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外汇管理加快了理念和方式的“五个转变”,即从重审批转变为重监测分析、从重事前监管转变为强调事后管理、从重行为管理转变为更加强调主体管理、从“有罪假设”转变到“无罪假设”、从“正面清单”(法无明文授权不可为)转变到“负面清单”(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总体来看,这一阶段,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的理念和方式加快转变,市场配置外汇资源的作用不断增强,对于促进外贸持续快速发展、引导资本有序双向流动、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篇2:管理的历史沿革

马瑞海

(南开大学

商学院MPACC2013 天津)

摘要:作者是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一名公务员。自中央政府新的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工商行政管理的角度结合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工商系统政府职能转变做出了一些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和老师及同学们共同探讨。

一、工商行政管理简介及历史沿革。

二、工商行政管理基本现状

三、改革主要内容

四、改革内容的解读

五、改革可能面临的法律冲突

六、未来的工作重点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历史沿革 现状 改革 风险 未来

一、工商行政管理简介及历史沿革:

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工作部门。它的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五大类:一是市场准入,二是市场监管,三是保护商标知识产权,四是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五是打击传销,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革命战争年代,早在井冈山时期就开始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红色工商人打击走私,监管集贸市场,发展边区经济,为红色政权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建国初期,在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内设立了中央外资企业管理局和中央私营企业管理局,1953年两局合并,改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10年**中并入商业部。1978年9月重新恢复,改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更名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升格为正部级单位。

二、当前工商系统基本现状:

1、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停征“两费”前,在以收费为主要目标的机制作用下,基层大部分人员工作在收费岗位,长期从事收费工作,几十年或者十几年如一日,久而久之,自然就放松了对市场主体准入、监管执法、消费维权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应知、应会的不多,缺乏应有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停征“两费”后,面对履职重心必须转移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对多元结构的市场主体,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秩序,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一时还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需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强化岗位练兵,迅速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水平,为快速实现职能转型升级提供智力保障。

2、行政执法难度加大。当前,工商部门的行政执法难度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干部队伍(主观因素)。目前,还有少数工商干部思想不解放,在行政执法工作中以管理者自居,方法简单,态度粗暴,不愿意、也不善于做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有的甚至还以权谋私,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给行政执法和日常监管工作造成对立情绪。对于这部分少数干部,可借鉴企业信用分级监管的办法,把他们作为重点监督教育对象,经常开展法纪教育、廉洁自律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对屡教不改、顽固不化者,要采取法纪手段,该辞退的辞退,该清除的清除,以纯洁工商干部队伍。另一方面,来自外部执法风险(客观因素)。在当前鼓励全民创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大环境中,少数经营者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思想驱动下,不愿意按照工商部门的要求规范经营、守法经营,无证无照经营,不按规定索证索票,不按要求建立进销货台帐,在食品中添加违禁品,虚假广告宣传、欺骗消费者,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违章行为时有发生,一旦工商执法人员依法查处时,他们往往采取暴力行动,有的殴打执法人员,有的甚至杀害执法人员。全国工商系统每年都有此类事件发生,数百名工商执法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数十名工商执法人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血的教训,应该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3、经费保障水平偏底。当前,工商部门的经费保障模式还是沿袭收费体制下的“以收定支”模式,保障水平并没有因停征“两费”而提高,以前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比如,上世纪九十年工商部门招收了一批由省级人事部门承认编制、而省级财政部门不核拨工资经费的“自费公务员”,至今财政部门未核拨工资,还有一些地方性补贴、干部职工的医疗费、专项整治工作经费、商品抽样检测费、基本建设等刚性支出在1999年省以下垂管时都未列入上报省级财政的核拨基数,导致当前工商部门经费保障总量偏低。

综上,无论从内部管理还是行使职能来看,当前工商系统已经难以满足新形式下的要求。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当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新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划转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赋予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必将深刻影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

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讨论通过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做出如下部署: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能将由新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一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加挂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牌子。

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取得前置许可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商事主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持营业执照和有关材料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将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并放宽工商登记其他条件。

逐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使其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主体。重点培育、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这些社会组织,直接向民政部门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加强政务诚信制度建设。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四、改革内容的解读:

现行制度下,创办一个企业并不容易,先要到主要部门取得行政许可证,才能到工商部门申办营业执照,这就是所谓“先证后照”。在等待许可过程中,因为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创业者往往难以开展招工、洽谈、签约、贷款等企业前期筹备工作。有的小微企业创业者得先去找前置审批部门,取得他们的同意才能到工商部门办理执照。但这些部门可能会说,你连公司都没有,怎么审批?创业者就这样被推来推去,两头奔波,两头受堵。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后,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证后照”,创业者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要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向主管部门申请。在等待许可期间,创业者可以着手开展一些筹备工作,这就为企业先期发展争取了大量时间。

注册资本问题也是许多创业者难以跨越的“门槛”。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后,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转变为认缴登记制度,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需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这意味着,申请企业登记不用再为注册资本发愁了。如果参照国际惯例,企业股东承诺认缴多少就是多少,理论上一块钱也可以办公司,经营者风险自担。手续更简便、“门槛”更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将使广大创业者直接受益,并为中国步入一个全面创新、争相创业的时代营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这项改革也对企业诚信经营和政府部门严格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行业协会商会,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是对社会组织实行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双重管理,这也就造成社会组织有两个“婆婆”。此次在登记方面,方案中明确提出,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四大类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这个“婆婆”审批同意。这种积极意义体现在几方面,一是在社会组织的管理上,政府正在进行积极的改革创新,要探索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二是政府的有些职能会转移给社会组织,比如转移给行业性协会等;三是政府在社会服务方面,更多地给予社会组织机会来进行购买服务;四是政府对社会组织会有积极的培育、指导、支持等措施。

社会信用代码是标识社会信用信息主体的惟一的、不变的代码,包括公民信用代码和组织机构信用代码,是采集、查询、比对信用信息主体,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所依托的桥梁。这意味着今后个人和单位都有了自己的社会信用号码,为基本信用制度建设打下基石,且对防腐也有很大作用。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也被上述专家认为是反腐的有力措施。统计不动产更有利于廉政建设,房叔房婶等现象也可以避免。

五、改革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在法律界人士看来,该项旨在鼓励民间投资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面临法律风险与现行《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而其余部分必须在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的要求相冲突,建议立法与改革同步推进,同步修改《公司法》。实缴制与认缴制,是企业登记时对注册资本的两种模式。实缴制是指企业营业执照上的注册资本是多少,该公司的银行验资账户上就必须有相应数额的资金。而认缴制则是工商部门只登记公司认缴的注册资本总额,无须登记实收资本,不再收取验资证明文件。实缴制需要占用企业的资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创业,降低了企业资本的营运效率。而认缴登记制不需要占用企业资金,可以有效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降低企业成本。长期以来我国实施工商登记认缴登记制,从而导致了企业“注册成本高”问题突出。现行的工商登记制度要求实际缴纳注册资本,在实践中已经流于形式。现行的工商登记制度十分繁琐,一家公司完成登记注册至少需要20至25个工作日。在实践中,很多企业的工商登记注册都是委托中介机构做的。中介机构大量采用垫资方式出具验资证明,工商局只是进行形式审查,无法实际反映公司的真实资金状况。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与现行《公司法》冲突,建议立法与改革同步推进,主张同步修改《公司法》。现行的《公司法》对注册资本最低出资额、出资时间有明确规定,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的认缴有冲突。现行《公司法》要求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而其余部分必须在两年内缴足,其中投资公司可以在5年内缴足。但是,2010年12月20日,深圳市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出台了《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关于鼓励社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在前海合作区及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试行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认缴制,对依法登记的市场内个体经营户试行豁免工商登记,在基金管理、电子商务秘书、股权投资等行业试行一个地址可以办理多个执照。专家认为,公司法是上位法,《实施意见》只是地方法规法律,效力低于《公司法》,不能做出违背上位法的规定。“改革应该依法进行,应该先修订《公司法》,免得法律之间相互冲突。

六、未来的工作重点和发展趋势

关于工商登记改革,工商内部很多人持一种唱衰论,认为事权在不断减少,事实并非如此,此次工商改革的主体论调是“宽进严管”,工商总局已经起草完成了《关于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实行“宽进严管”的方案》,目前已经上报国务院,广东深圳、珠海、东莞、顺德等地,积极稳妥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促进了职能转变,优化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活力,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其次,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安排,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移交和队伍划转工作已基本完成。再次加大行政审批改革的力度。按照国务院进一步简政放权的要求,总局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上半年取消了1项、下放了2项行政审批项目,各地工商机关结合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梳理了省级层面的行政审批项目,向省(区、市)政府提出了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的建议。未来工作,将加大巡查力度和监管力度,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3:浅谈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的历史沿革

一、当代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的内涵阐释

有的学者认为, 社会管理应当是政府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对各类社会公共事务所实施的管理活动, 社会管理所涉及的范围一般也就是社会政策所作用的领域。其基本特征包括:利益直接相关性;非经济性;社会性目标以及作用范围限于国内。

也有的学者认为, 社会管理指对于整个社会的管理, 即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管理。还有学者认为, 社会管理是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 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 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 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

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的发展进程

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 是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实效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基础。我国社会管理理念的雏形最早来源于1982年召开的党十二大, 十二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主要是要做到社会秩序明显改善。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和政府第一次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对社会风气、社会秩序进行的总体论述。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则首次把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并明确提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 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良好社会秩序。这表明我们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性, 从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第一次以会议文件的形式将社会管理工作确定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保障性、基础性工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我们党和政府不断探索在社会管理方面理论与实践, 取很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2007年召开的十七大系统提出了“三个最大限度”即:要通过健全完善社会管理的总体格局和基层体制,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以及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这也是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工作所要遵循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2011年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 在针对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的实践指导上则更进一步具体指出社会管理在完善法律法规政策、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等方面的工作重点, 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任务。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会班的讲话, 其核心思想就是探讨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他指出:“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表明, 社会管理创新的突破口, 往往是社会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 亦即社会管理手段创新, 这就要求我们更多的从把握社会管理的内在规律入手, 深刻领会感受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 并从中找到形成社会管理良性发展的体制机制,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科学发展。

三、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理论发展的时代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原则引导下初步建立起了合理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以开放的姿态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与此同时, 中国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举措, 新时期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理论发展紧迫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 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对社会管理还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的方面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 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最终将各种问题和矛盾化解, 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只有整合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和力量, 发展好社会事业与社会保障、搞好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新的体制机制, 才能为构建一个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化解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要求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 这对化解我国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革进一步加快, 经济所有制结构、群体利益关系以及分配方式日益呈现多元化、多样化趋势,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新的时期, 我们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将会更为复杂、突出和集中。社会管理创新的积极意义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法律, 将矛盾和问题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将社会的运行机制特别是矛盾化解机制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 从而确保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从这个角度看, 社会管理创新理论的发展必将会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和意义。

(三) 推进政府体制改革鼓励社会管理创新

政府体制改革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在内的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建设本身作为一个改革的子系统构成了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政府体制改革中需要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这是因为随着改革进程的深入, 政府体制本身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而造成社会矛盾的凸现, 因此, 政府体制改革的根源在于政府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适应, 而鼓励加快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可以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 理顺政府与社会在管理和执行方面的分工和关系, 消弭因政府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脱节所带来的矛盾, 并有效化解这种矛盾。

(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包含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建设和管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根本在于建设科学的制度, 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社会管理, 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 社会管理创新理论围绕科学发展观开展实践, 其目的就是更好地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科学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所提出的以人为本思想就是要求在社会管理创新中, 广泛吸纳各种积极的社会力量有效参与, 引导民众有序参与到社会管理事务中来, 从而实现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权利。

(五)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在社会管理创新

创新是社会管理发展的不竭动力, 法治是社会管理的基本手段。加强社会建设, 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创新社会管理, 这也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需求和重要途径。在中国法治语境下,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首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提倡法治, 反对人治, 其次应当充分发挥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司法解决矛盾纠纷的终局性作用, 最后应当充分发挥立法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创新社会管理达到坚持走法治化道路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淼锋:《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及对策研究》[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年.[1]林淼锋:《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及对策研究》[D],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1年.

[2]王春霞:《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建构与完善途径研究》[D], 河南大学, 2005年.[2]王春霞:《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建构与完善途径研究》[D], 河南大学, 2005年.

[3]梁伟发:《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N], 人民日报, 2010年.[3]梁伟发:《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N], 人民日报, 2010年.

[4]杨雪冬:《社会管理的基本结构和特点》[N], 学习时报, 2009年.[4]杨雪冬:《社会管理的基本结构和特点》[N], 学习时报, 2009年.

[5]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 《中国行政管理》, 2005年第5期, 第39页。[5]李程伟:《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公共管理学视角的解读》, 《中国行政管理》, 2005年第5期, 第39页。

[6]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 第2页。[6]郑杭生:《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 第2页。

[7]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行政管理改革》, 2010年第10期, 第5页。[7]马凯:《努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行政管理改革》, 2010年第10期, 第5页。

篇4:管理的历史沿革

一、城市管理专业发展和分布

(一)城市管理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城市管理本科人才培养已有3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尝试创办、初步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

1.尝试创办阶段(2000年以前)

1984年到2000年,是城市管理专业的尝试创办阶段。这一阶段只有一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原北京经济学院)开设了城市管理专业。

198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经济学专业开设城市管理方向。1985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批准,城市管理专业正式设立并开始招生。中国城市管理专业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1989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管理系被合并到经济系,这时城市管理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在20人左右。1993年招收29人后城市管理专业即停止了招生,一直到2000年我国高校再没有招收过城市管理本科学生。

2.初步探索阶段(2001年-2011年)

2001年到2011年,是城市管理专业初步探索阶段。从2001年开始,城市管理专业作为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外自设专业,先后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云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19所大学相继开设了城市管理专业,其中以2004年、2005年和2010 年开设城市管理专业的院校较多。

3.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以后)

2012年至今是城市管理专业快速发展阶段。2012年教育部将城市管理专业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许多大学都开始申办城市管理专业,仅2012年就有8所大学申办城市管理专业,从2012到2015年短短的4年时间有32所大学开设城市管理专业。

(二)城市管理专业设置的地域分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53所大学开设城市管理专业,华东地区开设城市管理专业的大学最多,有16所,占全国开设城市管理专业的1/3;其次是西南地区,有13所,占1/4;再次是华北地区,有8所;第四是华中地区,有6所;第五是华南地区,有4所;第六是东北和西北地区,各有3所。

从各省市来看,开设城市管理专业最多的省市是北京市、山东省和浙江省,各有5所大学开设城市管理专业;第二是云南省和贵州省,各有4所;第三是重庆市和广西省,各有3所;第四是天津市、福建省、江苏省、四川省、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吉林省、陕西省,各有2所;第五是上海市、山西省、江西省、广东省、辽宁省、甘肃省,各有1所。其中,北京开设城市管理专业的大学最多,有5所。

二、全国城市管理专业现状

(一)开设城市管理专业学校类型

通过对开设城市管理专业大学的类别分析,综合类和财经类大学开设城市管理专业的最多,分别为20所和14所,这两类大学占了全部开设城市管理专业大学的64.16%;其次是理工类和师范类大学,分别为10所和7所;再次是农林类大学,有2所。

(二)开设城市管理专业学院类型分析

通过对城市管理专业所在的学院分析发现,政府管理学院(包括公共管理学院)开设城市管理专业的最多,有25所大学占了近一半;其次是经济与管理学院有11所,占了1/5;再次是文法学院(包括法政、社会管理学院)有8所;第四是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包括管理学院、城市管理学院)有4所;第五是旅游与规划管理学院(包括旅游、城乡规划管理学院)有2所;不能归入以上五类的学院有3所。

三、城市管理专业培养模式

(一)专业特色

全国开设城市管理专业的高校都是以自己高校相关专业作为基础和依托,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城市管理专业特色,综合分析全国高校城市管理专业的特点,可以概括出三种模式,即政府公共管理模式、区域经济管理模式、城市建设管理模式。

政府公共管理模式是以公共管理作为依托,在城市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加入公共管理的课程,形成了具有城市管理理论基础、同时具有公共管理知识的知识体系和素质能力,如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城市管理专业。

区域经济管理模式是以经济学主要是区域经济作为依托,在城市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加入经济学的课程,形成了具有城市管理理论基础、同时具有经济学知识的知识体系和素质能力,如北京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

城市建设管理模式是以建筑学、基础设施管理作为依托,在城市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加入建筑学、基础设施管理的课程,形成了具有城市管理理论基础,同时具有建筑学、基础设施管理知识的知识体系和素质能力,如云南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

(二)培养方式

通过对全国城市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式分析,可以将目前的培养方式概括为自主培养、国内联合培养、国外联合培养等三种方式。其中,国内联合培养又可以分为校内联合培养和校外联合培养两种方式。

自主培养是指学生学习的四年时间,主要在本校按照城市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学习,大多数学校采取的都是自主培养方式。

国内联合培养是指学生在四年的学习时间里,有一部分时间是和其他专业一起培养或在其他学校学习。校内联合培养主要是指大类招生,入学后一年或两年先按照大类培养,然后再分专业培养,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校外联合培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四年的学习期间,有半年或一年在国内其他大学作为交换生交流学习,如青岛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

国外联合培养是指学生在四年的学习时间里,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国外大学学习。如南开大学城市管理专业,入学后前期在国内学习,后期在国外学习。青岛科技大学城市管理专业,学生有半年或一年时间是在国外交流学习。

篇5:历史上成功的管理者

汉高祖刘邦平民出身,“文不能书、武不能战,智不比张良、勇不如韩信、才不敌萧何”,但他善用人才,能够把天下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围,利用秦末之机,兴汉灭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

纵观刘邦的人才管理,大致有六方面的特点:

1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首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之先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刘邦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他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一切工作都安排得有条不紊,由此他就成为这个集团的核心。

2不拘一格

刘邦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不拘一格的使用人才,他把贵族张良、游士陈平、县吏萧何、狗屠樊哙、商贩灌婴、车夫娄敬、强盗彭越等各色各样的人组合起来,使其各就其位,使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历史证明,他的用人策略是十分英明的。

3不计前嫌

刘邦的队伍里面,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才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不计前嫌,一视同仁表示欢迎。如韩信、陈平等,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来投奔刘邦。其实,一个领导者如果老是小肚鸡肠、计较甚多,能招募来好的人才吗?恐怕连帐下之人也会离他而去。

4坦诚相待

坦诚相待,不仅仅是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问题,更是为人处事的一条原则。对于人才,他们不仅需要应得的酬劳,而更需要尊重和信任。刘邦之所以能够得到张良、韩信等人的帮助,就是由于刘邦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得到了对方同样的回报,同样的信任和尊重,以致于才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这也是我们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5用人不疑

做一个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他一旦决定用某人,绝不怀疑,放手使用。

6论功行赏

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也应该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才的贡献是实实在在的肯定。刘邦夺取天下以后,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功绩,对功臣论功行赏,不但封赏了萧和、张良、韩信、彭越等一批人,还封赏了他最不喜欢的人——雍齿。

篇6:工商行政管理体制历史沿革情况

1954年11月—1970年6月 机构名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 设置时间:1954年

依据: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 说明:

1、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负责掌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第八办公室,负责掌管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2、1959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体会议第九十次会议,决定调整国务院办公机构。鉴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国务院决定撤销第八办公室,将其掌管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改由国务院财贸办公室掌管。3、1970年6月,中共中央批准将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并入商业部。

1978年9月—1982年8月 机构名称: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设置时间:1978年

依据:《关于成立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通知》

主要职能: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维护国家计划,保护正当的经营活动,打击资本主义势力,防止资本主义倾向的发展。

说明:1978年,经党中央批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直属国务院,由国务院财贸小组代管。

1982年8月—1988年4月 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设置时间:1982年

依据:《关于批准国务院直属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决议》(1982)主要职能: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法律、法令,研究拟定有关工商行政管理的法律、法令和规章制度,对工商企业实行经济监督,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生产,活跃流通,保证国家计划的实现。

说明:1982年,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改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1988年4月—1993年3月 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设置时间:1988年

依据:《国务院确定行政机构设置》(1988)

主要职能:是国务院经济监督管理部门,也是行政执法机关,其主要职能为:

1、依法确定各类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的合法地位。

2、监督管理或参与监督管理市场上的各种经济活动,检查处理经济违法违章行为,保护合法经营,取缔非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

1993年3月—1998年3月 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设置时间:1993年

依据: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关于国务院机构设置的通知》

说明:199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998年3月—2001年

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设置时间:1998年

依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1998)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5号)

主要职能: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其主要职能为:

1、研究拟定工商行政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拟定、发布工商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

2、组织管理工商企业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个人的注册,依法核定注册单位名称,审定、批准、颁发有关证照,实行监督管理;

3、组织监督检查市场竞争行为,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依照法律、法规打击流通领域的走私贩私行为和经济违法违章行为;

4、组织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组织查处侵犯消费者权益案件,组织查处市场管理和商标管理中的经销掺假及假冒产品行为;

5、组织实施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规范管理和监督;

6、组织管理经纪人、经纪机构;

7、组织管理经济合同人,组织查处合同欺诈行为,组织管理动产抵押物登记,组织监管拍卖行为;

8、组织管理商标注册工作,认定驰名商标,组织查处商标侵权行为;

9、组织管理广告发布与广告经营活动;

10、组织管理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和私营企业的经营行为;

11、领导全国工商行政管理业务工作;

12、开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13、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职能变化: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其职能作了如下调整:

1、划出的职能:将指导广告业发展的职能交给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2、转变的职能:(1)取消市场培育建设、全国市场布局规划、开展各类交易市场登记的管理职能;

(2)把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职能交给有关的行业协会;将机关服务事务交给事业单位承担。

说明: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保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2001年4月—2003年3月 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设置时间:2001年

更名依据:《国务院关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新闻出版署、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1]13号)

说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升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2003年3月—2004年

机构名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设置时间:2003年

依据:《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3]8号)

主要职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是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最高职能部门。

篇7: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

这个过程包括其组成,理论内容,及其实施管理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 劳动议价系统时期(招聘与薪酬的出现): 1880年以前,手工业阶段。手工业者靠手艺吃饭,并没有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去积累资本,扩大自己的生产。这些手工业者(也有一些农闲时候的农民)会从商人那里承包一些工作来做,一般来说是商人提供原材料,手工业者把这些材料拿回家进行加工,按照商人的要求,一定时间以后,向商人提供合格的加工产品。而且商人向他们支付工资,这个工资的数额是事先商量好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手工业者对自己的劳动时间,地点,方式有完全的自主权。这种组织形式被称为“putting out”。从劳动关系的角度上来讲,这些手工业者和这些农闲时的农民获得了一个新的称号“工人”,他们拥有两个特点:

(1) 他们只提供劳动,并因此而获得报酬。商人提供了原材料,收回了加工产品,工人的劳动产生了从原材料到加工产品的形变,这就是他们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所以他们得到报酬

(2) 他们在劳动量的多少和商人提供的报酬之间做出衡量,感觉公平就接下工作;感觉不公平就讨价还价。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人事管理的,商人只负责销售,他只在乎在规定的时间,能不能拿到加工好的产品,至于工人怎么工作,在哪里工作,花了多长时间工作,这些一概与他无关。这样的关系并不是一个组织关系,而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劳动关系。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能够找到这种劳动关系,或者说是组织形式。那就是现在很热门的一些词“外包”,“承包”.

可是说,这个时期,我们找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功能当中最早出现的那两种:招聘和薪酬。

篇8:管理的历史沿革

时代在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10多年来, 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在不断变革, 不断创新, 而且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为了应对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新挑战, 应对经济全球化为标志的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一系列思考, 对人才培养要求和人才培养方式有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举措。 恰恰相反的是中国的历史教育却受到冷落:历史教育内容陈旧, 历史教育方法古板, 历史教师往往给学生以“老夫子”的印象, 历史课往往成为学生心中的睡觉课、自习课。 在非毕业班学生的心目中只是副科, 而在毕业班学生的心目中只是比体育多十分的科目。 历史教育面临边缘化的危机, 历史老师成为高不成低不就的“副科”老师。

“副科”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更是被争议的, 这其中我有过迷惑, 有过探索, 有过付出, 有过成功, 有过曲折, 这些经历给了我一些关于历史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思考。

一、拨开云雾见天日

美国学者孙隆平说:“将认知意向的方向转换, 作为认知对象的现象也会跟着起变化。 ”我们要认清历史教学的缺陷:“难、繁、偏、旧”。 要让历史更加贴近时代、 贴近社会、 贴近生活, 让历史知识和历史教育与时俱进, 吸引这些网络时代的新新人类。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历史教育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 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 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我经过思考认识到做好班主任必须做好两点:一是解决学生个人的思想、发展问题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价值观) ;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 使班集体成为有凝聚力、有活力的和谐小社会。 我把历史教育与班级管理结合起来, 把其中一些观点看法应用到班级管理上, 不时地修正自己班主任工作的不足。 在这一过程中, 我与学生的心灵更贴近, 我的思维更开阔, 心理的压力得到释放, 思想更解放, 历史教学育人目标不再是空洞的, 学生欢迎度大大增加。

二、守得云开见月明

(一) 有效的历史教学有利于班级管理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 是教师在学校工作的基本场所。 “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 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 从生命的高度看, 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课堂是一个重要的人格教育抓手, 班主任应该从提高专业素质入手,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促进教育管理能力的提高。

教学中, 我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 中学历史课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展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 历史学科中的教育材料比比皆是。 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掌握社会发展趋势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于那些功过参半的历史人物, 如秦始皇、李鸿章、拿破仑、马克思, 更能给学生以无尽的思考。 学生学习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具体历史人物的讨论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已经潜移默化地体现了历史德育功能。

“意志力长跑本”提升学生的能力。 历史学家所做的研究均建立在史料的分析之上,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自己人生经历做系统整理的能力, 坚定自己前进的步伐、 勇往直前。 我要求学生每天花三五分钟检点自己的行为在意志力长跑本上, 小到上课说话自习迟到, 大到与老师家长闹矛盾, 通过日记完成自主学习、自主教育, 从而实现自知、自胜、自强。

学习历史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自主运用历史学习方法与思路反省自己的学习生活, 这对于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意义重大。

(二) 良好的班级管理促进历史的教学

班级是一个小社会,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严格管理是学校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贯要求, 班主任往往知道严格管理的重要性,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严”不是严厉、严酷, 管理严格是指在原则和纪律上面。 除了严以外还要活, 只有严会造成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紧张;假如一味想着管理的成功, 想着学生要取得好成绩, 自己为了评职称成为优秀老师, 要学生不打折扣地执行, 采取行政命令式, 得到的可能是学生对你的不理解甚至恨。 只有活, 不会造成班级散乱形不成凝聚力。

新课程改革下我担任班主任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在此谈谈看法、做法和体会, 希望凭借历史教育与班级建设管理整合的做法促进中学各科教学和管理向更深入、 更广泛的层次发展。

“学习他人, 莫随波逐流; 自成一家, 宜取人之长; 百家之言, 应滋养我身;天天进步, 遂师道乃长”。 21世纪, 历史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做好班主任工作, 在“抬头看路”的前提下, 保证“埋头推车”的效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上一篇: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作文下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