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溃疡

2024-05-04

应激性溃疡(共11篇)

篇1:应激性溃疡

1、加强锻炼

口腔溃疡也被认为是身体变弱的信号,因此您不应忽略加强运动,改善体质。

2、饮食

患口腔溃疡的女性多于男性,尤其在月经前夕容易患口腔溃疡,说明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有关,即一旦体内雌激素减少,就容易患口腔溃疡。因此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注意保养,不要过度减肥,每日饮食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要经常食用能补充雌激素的天然食物,如大豆、洋葱等,这样才能维持体内雌激素的正常分泌。

3、补充维生素B

口腔溃疡多半也伴维生素B2的缺乏,用维生素B2、B6等维生素B群治疗都是有效的。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可多吃黄色和深绿色的果蔬,至少每天要食用500克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缺乏的维生素。此外还应通过饮食牛奶、鸡蛋、小麦胚芽等食物来补充维生素A、锌等。

4、适当减压

很多患有口腔溃疡的人都是在过度劳累后发病或加重的,尤其是现代人生活紧张、精神压力大,口腔溃疡可以说是一种因生活状态不佳导致的“文明病”,因此要适当减压,放松精神,避免过劳保证充足睡眠很重要。

5、预防感冒

冬季感冒流行时,建议您喝上几包板蓝根,杀杀感冒病毒,同时也可以有预防口腔溃疡的功效。如果您已有口腔溃疡了,可用淡盐水或茶水漱口,保持口腔湿润,有利于其治疗。

6、温水刷牙

如果您在试用了某种新牙膏,或吃了某种从没吃过的食物之后患了口腔溃疡,要考虑是不是过敏引起的,要立即停用停吃。另外,建议用温水漱口,然后将少量原汁蜂蜜敷在溃疡面,多次重复,第二天溃疡就会明显好转。

7、养成定期排便习惯

口腔溃疡发病时多伴有便秘、口臭等现象,因此应注意排便通畅。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还要多饮水,至少每天要饮1000毫升水,这样可以清理肠胃,防治便秘,有利于口腔溃疡的恢复。

篇2:应激性溃疡

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紧张、用脑过度;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清洁口腔2~3次,所用牙刷的梳毛不能太硬,以免伤及口腔粘膜。坚持用浓绿茶漱口,能促进口腔溃疡面的愈合。

2、精神调养

保持心情愉快,性情开朗,身心轻松,正确对待日常工作和疾病。

3、饮食调养

鼓励进食及饮水,做到有规律的饮食,细嚼慢咽。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各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多食蔬菜水果,多食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避免刺激性饮食,忌食煎炸烘烤及辛辣之品。发病期间停止吸烟、饮酒。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要减少吃含糖食物的次数,因为有很多细菌积聚在牙齿及牙龈边缘,细菌利用糖就会产生酸,侵蚀牙齿,引起龋齿。这种口腔溃疡的预防比较有效。

5、正确的刷牙角度和动作

将牙刷倾斜45度,压于牙面与牙龈之间,刷毛尽量进入龈沟和牙缝间,然后顺着牙缝竖刷并轻轻旋转刷头,用力不要过大,按顺序每个牙齿都要刷到,每次刷三分钟。这也是口腔溃疡的预防措施。

6、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篇3:应激性溃疡36例临床分析

应激性溃疡是多脏器功能衰竭中重要的复杂疾病之一。表现为急性胃肠道多发性溃疡形成、出血等一系列病变, 临床主要表现消化道出血。我院自2004—2009年共治疗住院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36例,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4—2009年共收治了36例应激性溃疡者, 其中年龄最大83岁, 最小35岁, 平均59岁。原发病分析:慢阻肺、肺心病、呼吸衰竭24例 (66%) ;高血压脑出血2例 (3%) ;冠心病心衰5例 (14%) ;糖尿病晚期5例 (14%) 。既往均无溃疡病史。

1.2 临床表现

均于病后1~6h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30例为柏油便, 6例为咖啡样胃内容物和柏油便, 其中4例出现血压下降, 脉搏细弱, 心率加快。低血溶量症状和体症。

1.3 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 立即补充血溶量, 维护正常血液循环, 加强支持营养疗法。给予奥美拉唑40mg/d静点。同时给予凝血酶2 000~4 000IU用0.9%配成500mL静点。同时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的6例患者, 给予40~80mL, 1~2h给药1次。待呕血黑便停止后改为6h 1次, 14例给予去甲肾上腺8mg加入100mL冰水口服。

2 结果

3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5例应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其余28例治愈, 治愈率77%。

3 讨论

应激性溃疡是指机体在各类严重创伤、危重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 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 最后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并使原有病变恶化, 因而预防应急性溃疡是抢救重症患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多种疾病均可导致应急性溃疡的发生, 其中内科最常见的应激源有: (1) 全身严重感; (2) 多脏器功能障碍缩合症 (MODS) 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 ; (3) 休克、心、肺、脑复术后; (4) 心脑血管意外; (5) 严重的心理应激, 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

胃黏膜防御机能削弱与胃黏膜膜损伤因子作用相对增强, 是应急性溃疡发病的重要机理: (1) 胃粘膜防御机能减低:在应激状态下黏膜局部发生的微循环障碍, 粘膜屏障 (碳酸氢盐) 及上皮屏障功能降低; (2) 胃酸分泌增加:在各种损伤因素中, 胃酸在发病早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它损伤因子尚有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多, 以及在缺血情况下产生的各类炎性介质等; (3) 神经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室旁核和边缘系统是对应激的整合中枢, 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TRH) 、5-羟色胺 (5-HT) 、儿苯酚胺等中枢介质可能参与并介导了应急性溃疡的发生。

应激性溃疡的诊断方法:有应激病史者, 在原发病后2周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症状, 病情允许时应立即做内境检查, 若有糜烂、溃疡等病变存在, 应急性溃疡诊断即可成立。

应激性溃疡重在预防:对高危患者应作为预防的重点, 并作胃肠监护;积极处理原发病, 消除应激源;抗感染、抗休克, 防治颅内高压, 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对高危患者应在疾病发生后静滴注或口服PPI, 使胃内pH迅速上升至4以上。

篇4: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护理

【关键词】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护理

颅脑损伤是暴力作用于头颅引起的损伤。包括头部软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和脑损伤等;应激性溃疡泛指休克、创伤、手术后和严重全身性感染时发生的急性出血性胃炎,是一种急性胃黏膜病变。颅脑损伤是常见的严重创伤,其死亡率和残废率很高。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收治的66例,进过有效护理。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6例,男性52例,女性14例,年龄在3-68岁,平均35.5岁。

1.2临床诊断颅内血肿32例(硬膜外血肿15例,硬膜下血肿6例,脑内血肿3例,多发性血肿8例)合并颅骨骨折15例,脑挫裂伤5例,合并休克4例,开放性颅脑挫伤6例,合并内脏损伤3例,合并多发性骨折1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2例,坠落伤15例,打击伤5例,砸伤14例,胃管内抽出咖啡色内容物42例,柏油样便12例,呕血10例。原因不明的血压下降,无柏油样便,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红血胞比容下降,考慮有早期胃肠道出血2例。

1.3方法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消除诱发因素,预防颅内高压,应激性溃疡出血时的护理及药物治疗,合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

1.4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应激性溃疡出血停止,病情明显好转,能正常进食。有效:应激性溃疡出血量减少,但有反复发作现象。无效:经治疗、护理后仍继续出血,排柏油样便,继而休克、死亡。

2结果

本组66例,显效33例,占50%;有效11例,占31.8%,无效死亡12例,占18.2%。

3讨论

3.1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据文献报道,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成正比关系[2],如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有脑疝发生的可能;如出现针尖样瞳孔,提示有脑干损伤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或去大脑强直,多为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前表现;患者躁动不安,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降低,提示有再出血的可能;如病人在未出现呕吐与黑便之前,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在排除外伤部位出血的情况下,首先考虑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应及早报告医生,进行及时的抢救治疗。

3.2积极消除诱发因素高危因素有:①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时,HCO3-浓度降低,因而不能有效地中和或灭活,弥散的H+或胃蛋白酶增加了胃粘膜对致伤因子的易感性,造成胃粘膜的损伤。②低氧血症、低血压、胃粘膜的缺血、缺氧会影响粘膜上细胞的更新,易发生毛细血管破裂。③糖皮质激素的影响,主要决定用药时间长短,超过一周易发生。病理改变主要是胃肠道粘膜广泛糜烂,有弥散性出血和溃疡,因此,消除诱发因素,预防应激性溃疡,相当重要。

3.3颅内高压的预防及护理应激性溃疡出血是重症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的先兆,虽然应激性溃疡本身不是主要死因,但它的出现常预料病情严重,预防极差,死亡率高[5]。由于严重颅脑损伤或开颅神经外科手术导致的应激性溃疡最为公认的发病制机制为颅内压增高。直接刺激迷走神经,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各种应激因素作于中枢神经和胃肠道,发生应激性溃疡,通常在颅内压增高时及手术治疗前后常用脱水疗法,如20%甘露醇250ml(成人),静脉快速滴注,15-30分钟滴完,依病情轻重每6、8或12h重复一次,或用20%甘露醇与呋噻米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病情许可可抬高床头15-30°,呕吐时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

3.4留置鼻饲管患者的护理昏迷病人提倡72小时内留置胃管[3]可补充营养,又可监测胃内的变化。早期留置胃管,可经胃管注入食物或药物,每次鼻饲时均用20ml注射器回抽有无胃液,观察一下胃液的颜色,如血压平稳,可抬高床头30度,鼻饲不宜过快、过量,喂食后将保持进食体位,30-60分钟后方可进行翻身、操作。早期留置胃管,可减轻胃内张力及胃粘膜出血,还能刺激伤后胃粘膜细胞的增值与修复,定时观察胃液的颜色,随时发现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另外早期进食,可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提供胃肠道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提高自身抵抗力。

3.5应激性溃疡出血时的护理

3.5.1应激性溃疡出血时的基础护理并发应激性溃疡者应禁食,留置胃管的病人,将胃内容物用20ml注射器吸出,用冰盐水反复冲洗,使胃内局部降温,胃粘膜血管收缩,有利于止血还可以减少吸收热或氮质血质的发生,降低胃内酸值,防止呕吐引起窒息,胃内局部用药,用去甲肾上腺素16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每次50ml每4小时注入胃管一次,经常改变患者体位,使胃内止血药物与粘膜充分接触。

3.5.2正确评估出血量保证输血输液通畅,颅脑损伤病人合并应激性溃疡时,病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因此临床上根据血容量减少所致的临床表现,计算出血量,若患者每日出血量达50-70ml,可出现黑便,胃内出血量达250-300ml可导致呕血,如出血量超过1000ml或超过循环血量的20%,临床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如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因此护理要严密观察患者呕吐物颜色、性质、气味、量的多少及呕吐次数,观察大便的颜色、性质与量,观察胃液的PH值及腹部的变化,尿量等情况,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性肺炎,提倡早期留置胃管,以便及时发现胃内容物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5.3及时补充血容量作交叉配血试验,随时准备输入。同型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或血浆。

3.6心理护理应激性溃疡这一并发症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一是病程的延长,二是医疗费用的增加,三是身体的不适等,病人清醒时会表现极度紧张、悲观,一定要让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加强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应给予卫生知识的宣传,向患者介绍抢救成功的病例,及现代医学的条件,技术力量雄厚,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利于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明铎,主编.实用颅脑损伤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73-374.

[2]柏慧华.重症颅脑损伤合并症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与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7,21(1):102.

[3]陈以佳,主编.外科护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5-327.

[4]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9-70.

篇5:应激性溃疡

[概述]

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阿弗他口炎或复发性口疮,是一种具有疼痛性、复发性、自限性等特征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害,患病率高达20%左右,居口腔黏膜病之首。本病病因复杂,存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可能的发病因素有免疫、遗传、系统性疾病、感染、环境等因素。

目前临床大多根据口腔溃疡大小、深浅及数目不同分为轻型、重型和疱疹样溃疡三种。

[诊断要点]

根据临床体征和复发性、自限性等病史规律进行诊断。对大而深且长期不愈的溃疡,应警惕癌肿,需活检以明确诊断。

1.轻型阿弗他溃疡

(1)为临床最常见,占整个复发性口腔溃疡的80%。好发于唇、舌、颊等角化程度较差的部位。

(2)溃疡初起时灼痛感明显,外形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4mm,表面覆以黄白色假膜,中央凹陷,基底不硬,周围环以或宽或窄的红晕;溃疡周界清楚,散在分布,数目1—5个。

(3)本病有自限性,但会复发。一般7-14天自愈,不留疤痕。复发周期长短不一,因人而异。

2.重型阿弗他溃疡

(1)溃疡大而深,似“弹坑”。直径可达10-30mm,深可到黏膜下层甚至肌层。

(2)溃疡周边红肿隆起,外形多不规则,但边缘整齐清晰,基底扪之较硬,疼痛较重。

(3)溃疡常单个发生,或周围有数个小溃疡。发作部位始为口角处,其后发作有向口腔后部移行的趋势。

(4)病程较长可达数月,有自限性,可复发。愈后有疤痕,甚至造成舌尖、腭垂等组织缺损。

3.疱疹样阿弗他溃疡

(1)溃疡小而多,直径小至2mm,数目多可至十几个甚至数十个,状似疱疹性口炎,但呈散在分布而不丛集。

(2)邻近溃疡可融合成片,黏膜充血发红,疼痛较重。

(3)唾液增多,可伴有头痛、低热、全身不适、局部淋巴结肿痛等症状。

(4)发作规律同轻型口疮,愈后不留疤痕。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疱疹样阿弗他溃疡应与原发性疱疹性口炎鉴别 后者多发于婴幼儿,好发于牙龈、腭及唇黏膜,并有明显的发热、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在充血的黏膜表面出现多数粟粒大的水疱,密集成簇,或融合成片,破裂后遗留大小不等的糜烂面。血清学检查若发现抗hsv—i抗体滴度升高,更有助于疱疹性口炎诊断的建立。

篇6:应激性溃疡86例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6例病人, 男56例, 女30例;年龄为19~78岁, 平均39.1岁, 其中60岁以上27例, 发病前服用NSAID者43例,占病人总数的50%,其中有空腹服药史者32例。服药至出血时间最短者仅服药1次, 最长服药41d, 平均3.9 d, 服药后7 d内出血者35例 (81.4%) 。发病前饮酒者26例,占发病总数30.2%,其中空腹饮酒者25例。发病前曾经使用过激素类药物者6例,占7%。休克患者4例,占4.6%。有严重心理应激者1例占1.2%。其中52例有慢性胃病史,占全部患者的60.5%。所有病人均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1.2 临床表现

自觉烧心、腹胀、腹痛、厌食、恶心、呕吐等, 29例出血前无征兆。以呕血伴黑便为首发症状25例, 仅有呕血21例, 仅有黑便40例。查体上腹部有压痛46例, 肠鸣音亢进37例。肝肾功能、电解质、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连续3次大便隐血阳性者84例 (97.7%) 。

1.3 胃镜检查

食管下端黏膜充血水肿或伴浅表糜烂、点状出血9例。胃病变55例, 表现为胃体和窦部黏膜广泛充血, 多发性糜烂, 点、片状出血灶, 其中伴胃溃疡19例, 十二指肠溃疡7例, 十二指肠炎17例。

1.4 诊断标准

(1) 近期有服用NSAID类或其他刺激性药物病史,饮酒史,及重大疾病或心理应激史; (2) 有呕血或 (和) 黑便、大便潜血实验阳性; (3) 胃镜下可见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 有点状、线状或弥散性出血象或伴有溃疡。

1.5 治疗结果

祛除诱因,立即停用可诱发应激性溃疡的药物, 积极治疗原发病, 按上消化道出血常规处理, 给予奥美拉唑、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 严重者加局部应用止血药、输血等治疗。全部病人经上述治疗, 大便隐血阴性, 临床治愈出院。

2 讨论

应激性溃疡(SU)即急性胃黏膜病变,有很多因素可诱发该病,在本组中以NSAID最为多见(达50%),有报道认为[1]服用NSAID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度为未用NSAID者的4~5倍, 其危险度随每天用药量增大而增加。出血发生在服药后1周内较多(本组占81.4%), 出血前多数无征兆,空腹服药更易引起出血。糖皮质激素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胃粘液分泌减少,降低胃粘膜的抵抗力,可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甚至造成消化道穿孔。故NSAID及激素不可滥用, 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有溃疡病或胃病者宜慎用并加用胃黏膜保护剂,一旦出现消化道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加用制酸剂防止出血。饮酒是另一大诱因,在本组中占到30.2%,酒精对局部血循及胃分泌的影响是导致胃黏膜糜烂的原因,高浓度酒精则有直接损伤胃粘膜的急性作用。因此,在生活中应控制饮酒,适度为宜[2]。严重心理应激可导致胃内酸度改变,交感儿茶酚胺系统兴奋及血管活性物质合成与分泌的改变, 引起胃黏膜血管痉挛黏膜缺血和坏死, 形成SU,因此可以看出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严重心理应激时应及时予以疏导。另外[3]随着年龄增大, 胃肠道损伤危险增加,本组老年病人所占比例高达31.4%;主要原因是胃粘膜血管硬化, 导致胃粘膜血液灌注不足, .使其对H+屏障作用减低。慢性胃病史往往使SU发生比例增加,本组所占比例为60.5%,故而有慢性胃病史者应积极治疗。此外,本病男性较女性更易发生, 本组病人中男女之比为7∶4.5,与国内相关报道相近,其原因可能与男性的酗酒、吸烟、工作及社会精神压力大等因素有关。目前认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各种应激因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通过神经体液途径破坏胃、十二指肠黏膜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之间的平衡有关。SU胃镜检查特点是黏膜充血、水肿、糜烂, 受损黏膜面积大, 但治疗效果好, 出血一旦发生及时消除诱因, 给予恰当的内科保守治疗, 出血可很快停止。

摘要:目的探讨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并提出预防建议。方法回顾性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7月收治的86例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组患者中, 引起应激性溃疡的原因有NSAID (占病人总数的50%) 、激素 (7%) 、饮酒 (30.2%) 、休克 (4.6%) 、心理应激 (1.2%) 等。结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多因素有关, 其中以NSAID及饮酒最为常见, 且空腹时较易发生。使用激素会增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为避免发病, 可选择饭后服用或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休克、有胃肠道疾病常为其发病基础, 所以, 积极治疗原发病也可降低其发病率。过度的心理应激可对人的情绪及神经内分泌激素等方面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影响而致胃肠道疾病, 应激性溃疡是其中之一, 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至关重要。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病因,分析

参考文献

[1]Garcia Rodriguez LA, Cattaruzzi C, Troncon MG, et al.Risk of ho2pitalization for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bleeding associated with-keterolac, other nonsteroidal anti2inflammatory drugs, calcium antag2on-ists, and other antihypertensive drugs[J].A rch Intern Med, 1998, 158.

[2]董淑媛, 胡华.心理因素在消化性溃疡病因中作用的研究[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 11:85-86.

篇7:应激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探讨

应激性溃疡(SU)是指机体在应激状态下胃和十二指肠出现急性糜烂和溃疡。应激性溃疡多见于应激后5~10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在重度创伤、感染及休克状态下出现消化道出血。经胃酸作用后,引流的胃液呈黑褐色或咖啡色且形成絮状,出血量大时,有呕血、黑便,以至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

我院外科系统近5年内发生应激性溃疡病例8例,为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烧伤,感染性休克及重度创伤患者。

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8例出现应激性溃疡的病人中,男6例,女2例,年龄25-50岁,重度颅脑损伤术后患者4例,重度烧伤患者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1例,重度创伤患者1例.

2、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均为严重外伤、烧伤、大手术后或严重疾病过程中突发生的呕血及便血,出血量大,病情急剧加重,短时间内出现休克表现。

3、辅助检查:1.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下降,血细胞比容下降。

2.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其他辅助检查:.纤维胃镜检查 有特殊重要性,镜下见出现溃疡,甚至呈黑色,有的表现为活动性出血。

3、治疗

首先是处理原发病,其次是维持胃内pH在4.0以上。包括以下措施:

(1).纠正全身情况 速补液、输血、恢复和维持足够的血容量。

(2).控制感染。

(3).避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激素、维生素C等。

(4)静脉应用止血药 如立止血、PAMBA、Vit K1、垂体后叶素等。另外还可静脉给洛赛克(losec)、法莫替丁等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5).局部处理 放置胃管引流及冲洗或胃管内注入制酶剂,如洛赛克、凝血酶等。可行冰生理盐水或苏打水洗胃,洗胃至胃液清亮后为止。

(6).内镜的应用 胃镜下止血,可采用电凝、激光凝固止血以及胃镜下的局部用药等。

(7).介入治疗可用选择性动脉血管造影、栓塞、注入血管收缩药,如加压素等。

4、结果

本组8例发生应激性溃疡患者中经积极治疗,6例抢救成功,2例患者死亡。

5 讨论

应激性溃疡又称急性胃粘膜病变、急性出血性胃炎,是指机体在应激状态下胃和十二指肠出现急性糜烂和溃疡。引起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严重烧伤可引起应激性溃疡

1842年国外学者Curling首先报告了大面积烧伤病人出现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故对这种严重烧伤引起的急性应激性溃疡又称为Curling溃疡。

2.颅脑疾病可引起应激性溃疡

1932年国外学者Cllshiflg报道了颅脑肿瘤病人发生胃溃疡合并出血、穿孔,因此对颅脑外伤、脑肿瘤、或颅内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称为Cushing溃疡。

3.一些严重疾病可导致应激性溃疡

例如,呼吸衰竭、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低血容量休克、重度营养不良等,均可引起应激性溃疡。

4.损伤回粘膜的药物可引起应激性溃疡

这些药物主要有水杨酸类、肾上腺皮质激素、非售体抗炎药。

5.强烈的精神刺激,也可引起應激性溃疡发生。

篇8:脑外伤应激性溃疡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脑外伤致消化道溃疡患者10例, 年龄13~59岁, 平均年龄36岁;男8例, 女2例。住院最短38d, 最长12个月, 平均80d。并发肺部感染1例;治愈4例, 好转4例, 植物生存1例, 死亡1例。

2 护理方法

2.1 心理干预

2.1.1 护士应以温和的态度、关怀得体的言语安慰患者, 以举止大方的行为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 给患者以安全感, 使患者尽快安静下来, 避免情绪激动, 消除紧张、焦虑心理, 使中枢神经功能得以恢复。

2.1.2 患病者大多是危重患者, 伤痛使他们产生消极、悲观的心理, 而影响疾病的治愈。针对这种情况, 一般由专科责任护士进行专人护理, 尽量减少陪护, 杜绝探视, 以利于及时观察病情及随时安慰患者。待掌握患者心理状况后, 运用心理护理知识, 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进行有针对性心理指导, 通过交流与开导, 使患者能尽快地走出情绪低谷。

2.1.3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心理护理。如颅脑创伤严重时, 患者常担心伤后不能痊愈或有后遗症影响生活, 或生活质量下降, 大小便不能自理, 产生为难情绪等。针对这些情况, 责任护士应及时给予指导性护理, 根据病情恢复情况进行指导, 帮助患者做好适当的功能锻炼, 并做好演示讲解有关知识、有效方法及其目的, 并指出在床上大小便也是治疗的需要, 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能收到良好效果。对经济困难者, 除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外, 还要想办法让患者少花钱、治好病, 对病施治、施护。对惧怕插胃管鼻饲者, 要边向患者解释并鼓励, 使其理解鼻饲也是治疗的需要, 是生命的基本需求, 使患者消除其顾虑, 欣然合作。

2.2 疾病的护理

2.2.1 在密切观察原有疾病的同时, 要随时询问、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发现患者呕血、便血、上腹部疼痛, 应及时进行救治。在救治的过程中要标本兼顾, 并密切观察肝、肾、心、肺功能情况, 以免发生多器官衰竭, 影响原病的恢复。

2.2.2 留置胃管。以轻柔的手法定时抽出胃内容物, 保持胃内缺酸, 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防止胃扩张, 改善胃黏膜的血循环, 达到止血的治疗效果。本组患者保留时间6~22d, 平均14d。

2.2.3 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根据情况给予扩充血容量或控制滴速, 避免发生心衰、肺水肿, 导致多功能脏器衰竭。

2.2.4 胃内定时注入缩血管药物, 500ml生理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10~16mg, 应分次注入。在灌注前应用冰盐水洗胃, 并吸出胃内的积血和胃液, 再缓慢注入止血药物,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2.2.5 饮食的护理。根据胃肠黏膜恢复情况, 给予温软、无渣饮食, 少量多餐。每次进食前30min, 按医嘱向胃内注入氢氧化铝胶50~60ml/次, 保护胃黏膜, 或食用牛奶、米汤以中和胃酸, 促进胃黏膜愈合。

3 护理体会

对严重颅脑外伤, 创伤严重、失血、休克的患者, 在积极治疗原疾病的同时, 要积极预防本病的发生。定时巡视患者,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并做好护理记录。在治疗原发病的过程中, 按医嘱给予碱性药物, 如5%碳酸氢钠、甲氰咪呱等, 定时测量胃内pH值, 均值约在7左右, 使胃黏膜不因受胃酸腐蚀而发生溃疡出血,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旦发生此病, 治疗抢救措施要得力到位, 分析发生本病的诱因症状。责任护士要有高超的操作技能, 还要有充足理论知识, 对本病转归、预后要做好评估, 做到在护理中全面、主动, 当好医疗工作的前哨兵, 不能有盲目行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平时要认真学习理论知识, 特别是专科护理知识, 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在护理过程中, 不但要积极治疗本病, 还要及时阻断病理性连锁反应, 以免发生多器官衰竭。这就要求责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 不但要做好病因及原发病的治疗护理, 更要积极支持、保障可能受累器官的生理功能, 在促进病情逐渐好转的同时还要消除其他功能衰竭对全身的不良影响。

重视心理护理, 与躯体护理同等重要。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 护理也应有由对疾病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而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与患者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心理护理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调动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主动性, 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所以, 这就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有声语言 (解释、诱导、暗示等) 要贴切、正确, 给患者以安慰。无声语言 (表情、行动、态度) 也要恰如其分, 给患者以鼓励,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及修养。在本组患者中, 笔者成功运用了心理护理的理论去指导实践,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预防感染, 此组患者中有5例气管切开, 1例肺部感染, 1例切口感染, 所以应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措施, 特别要加强局部的护理, 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无菌操作原则, 按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 定期做好药敏试验, 防止耐药及菌群失调的产生。

篇9:应激性溃疡

应激性溃疡是指人在遭受重大精神刺激、重伤、大手术及患有严重疾病时所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病变。此病以胃黏膜糜烂、有浅表溃疡、渗血为主要表现。应激性溃疡主要是由人体内血浆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及促胃液素浓度显著升高,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大量分泌而引起的,其本质是一种胃酸性胃病。因此,此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有效地抑制其体内胃酸的分泌。

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具有强大、持久的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研究表明,奥美拉唑不但能高效地阻断胃酸对胃黏膜屏障的侵袭,还能随着胃酸浓度的下降而相应地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促进溃疡面的愈合、防止胃黏膜再出血。因此,许多国家在应激性溃疡的防治指南中都将奥美拉唑列为一线药物。此病患者在病情的急性期可每次静脉滴注奥美拉唑40毫克,每日滴注2次,连续用药1O天为一个疗程。

篇10:应激性溃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42例, 女27例;年龄19~67岁, 平均年龄47.3岁。入院GCS评分均在8分以下, 其中3~5分5l例.6~8分18例。69例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闭合性损伤54例, 开放性损伤15例。其中颅内血肿38例, 广泛脑挫裂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6例。行开颅手术58例。

1.2 诊断标准

本组病例以呕吐咖啡样液或呕血、柏油样便或粪便潜血试验阳性、胃管抽出咖啡样胃液为诊断依据。出血时间:l~3天18例, 4~7天39例, 8~14天10例, 14天以上2例。

1.3 治疗

本组病例入院后常规给予甲氰咪胍或洛赛克静点预防, 留置胃管, 一旦发现应激性溃疡出血, 均静脉给予止血药物及抑酸药物.同时胃内注入凝血酶、云南白药及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等治疗, 并依据出血的多少予以输血补液。必要时可胃镜直视下止血。

2 结果

本组直接死于应激性溃疡出血者18例 (占26%) , 其中GCS评分3~5分组14例, 6~8分组4例。结果发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多发生在伤后l周左右;颅脑损伤越重, GCS评分越低, 高龄患者、本身基础病越多越重, 其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及病死率越高;应激性溃疡的预后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 颅脑损伤越重, 预后越差, 而与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早晚无明显关系。

3 讨论

3.1 发病因素

(1) 颅脑损伤后,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在交感一肾上腺系统兴奋、心脑血管扩张, 而腹腔内脏和皮肤血管明显收缩等因素作用下, 胃壁痉挛, 血管强烈收缩, 胃黏膜血流灌注不足致原发性胃黏膜损害。 (2) 脑干、下丘脑部位原发或继发性损害致植物神经调节失衡、迷走神经过度兴奋, 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在应激状态下, 胃黏液分泌减少。加之胃黏膜缺血缺氧、能量代谢障碍、黏膜细胞坏死脱落加快, 致黏膜屏障受损, 胃液中氢离子大量进入黏膜内又可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 引起组织胺的释放, 进一步加重黏膜损伤导致出血。 (3) 脑组织损伤时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致血液凝固机制异常, 甚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4)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临床上常用大量激素, 从而促使胃酸分泌增加, 胃黏膜屏障受损, 同时, 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胃黏液分泌, 使黏液屏障作用减弱, 可诱发出血, 以及大量应用甘露醇可引起机体渗透性脱水, 继而反射性体内血管加压素释放、血管收缩, 致胃黏膜缺血坏死。 (5) 重型颅脑损伤后病人丧失主动摄食能力, 创伤应激反应使分解代谢加快, 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 而手术禁食及创伤本身使胃肠亦处于不同程度的抑制状态, 进食量的减少和机体分解代谢亢进, 更容易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提高血清蛋白水平和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1]。感染和休克等亦可加重胃肠黏膜缺血、缺氧, 机械通气可引起胆汁反流, 这些均可促使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3.2 防治措施

(1) 及时有效地处理颅脑损伤, 控制感染和休克, 去除应激因素, 改善氧供应, 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和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补充血容量, 改善组织灌注。 (2)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伤后早期即开始常规应用H1-受体阻断剂及质子泵阻滞剂一洛赛克。一旦明确应激性溃疡存在, 积极胃内注射云南白药、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等止血剂, 并按失血多少输血补液。 (3) 早期合理营养支持及留置胃管, 抽除胃内容物, 保持胃内处于低酸状态, 又可减轻胃扩张导致的胃壁缺血, 并能监测胃液的性质, 以对消化道出血作出判断, 必要时可经胃管给予药物治疗。 (4) 必要时胃镜直视下止血。

总之,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后较易发生的并发症, 有文献报道发生率在20%左右, 而出血后死亡率高达30%~50%[2]。本组死亡率为26%。因此, 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患者, 应在治疗脑损伤的同时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 才能提高其生存率。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09年12月对69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溃疡的病例, 通过其临床资料、防治办法及治疗预后做出分析总结结果治愈51例, 死亡18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注意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可能性, 密切观察.并采用有效的防治措施, 去除应激因素, 以取得更好的预后。

关键词:颅脑损伤,应激性溃疡

参考文献

[1]吴剑, 方丹嫔.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应用疗效观察.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2.

篇11:应激性溃疡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诊治

【中图分类号】R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111-1

应激性溃疡是严重感染、重度烧伤、重度心脑血管疾病、颅脑创伤等严重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急重症,若未及时有效地治疗,则难以挽救患者生命,因此探讨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2008年1月~2009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8例,回顾性分析其诊疗经过,先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09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38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7.2岁。本组所有患者既往没有消化道疾病(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等)、肝胆疾病(肝硬化等)及血液系统疾病。估计出血量>800ml的患者10例,估计出血量500~800ml的患者15例,估计出血量<500ml的患者为13例。

1.2病因及临床表现

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多样,本组发病原因为:脑出血9例,大面积脑梗死8例,严重感染10例,严重颅脑外伤4例,大量饮酒4例,重度烧伤3例。据研究除上述病因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各种类型休克、各种损伤胃粘膜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皮质类固醇等)的应用、各种困难复杂的大型手术、严重的心理应激等均可并发应激性溃疡导致上消化道出血[1]。轻度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仅表现为解出柏油样便或从胃管内抽出咖啡样胃液;出血严重者面色苍白,脉搏细数,生命体征不稳定,呕吐大量含有胃内容物的鲜血,黑便。

1.3治疗方法

对于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首先给与内科综合治疗,其主要措施为:(1)原发病的积极治疗;(2)留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3)使用胃粘膜保护剂及抑酸剂(首选质子泵抑制剂);(4)使用止血药(立止血、酚磺乙胺等);(5)内镜下止血;(6)输血、补液,保持酸碱、电解质平衡。经内科治疗后,若仍反复出血,血压持续下降或者治疗过程中溃疡穿孔(主要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应立即转为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部位、患者的全身情况来确定。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有效:(1)无呕血、胃管内无血性液体吸出;(2)大便转黄,无黑便,潜血检查为阴性;(3)生命体征稳定。若经治疗后,胃管内仍持续有血性液体吸出或停止输血48小时后血压脉搏不稳定,则认为治疗无效。

2治疗效果

本组患者临床治愈36例,其中经内科治疗有效28例(77.78%),另外8例患者经内科综合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治疗,成功止血6例(16.67%),其中行全胃切除术2例,术后死亡1例,胃大部切除术3例,术后死亡1例,胃周围血管段离结扎术3例。

3讨论

3.1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及预防

应激性溃疡是指患者由于各种重症疾病情况导致胃、十二指肠粘膜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粘膜的糜烂、溃疡、出血等。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学者认为[2]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与神经内分泌失调、胃粘膜保护机制削弱和胃粘膜损伤因子作用相对增强等关,其中胃酸是应激性溃疡发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各种重症疾病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使神经内分泌失调,多种神经体液因子作用于胃粘膜局部,使胃粘膜的保护机制和损伤因子发生失衡,最终导致粘膜病变。为取得较好的疗效,可以针对其发病机制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重症病患,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内酸度是预防粘膜病变及出血的关键。因此应早期预防性应用抑酸剂和胃粘膜保护剂,常用的抑酸剂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和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多年临床经验和相关报道表明质子泵抑制剂较H2受体拮抗剂能更有效的抑制胃酸分泌,奥美拉唑抑制胃酸的作用最强,常为预防用药的首选。

3.2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及注意事项

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除了依据呕血、黑便等临床表现外,胃镜检查也是一种十分可靠诊断手段。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尽早做胃镜检查(即发病后24-48小时内),急诊胃镜检查不仅可以迅速明确出血部位也可以镜下针对性给药或介入止血。胃镜下可见粘膜多发性溃疡、点状或片状出血病灶,周围粘膜充血、水肿,病变多位于胃底或胃窦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要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其中又以积极治疗原发病为首要。在积极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脉搏的变化;(2)对于持续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禁食,避免刺激胃酸分泌,加重病情;(3)停止或减少损害胃粘膜、引起或加重出血的药物(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4)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或切开,以防误吸或窒息。

综上所述,对于急重症患者应给与早期预防性用药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内科综合治疗是治疗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方法,若内科治疗无效则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以挽救生命。

参考文献

[1] 陆福山,李春,文智胜.应激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34例临床诊治探讨[J].当代医学,2009,15(1):64-65.

上一篇:赛马中学德育主题教育方案下一篇:写孩子在家表现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