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2024-04-17

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共10篇)

篇1: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由此开始。日本的大举进攻使中国的大片土地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在这些地方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侵华日军的严重罪行,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

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第二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战略相持阶段。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战场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战略反攻阶段。

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

1、正面战场,以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阻击日本人军的战场。在抗战初期,它起了主要抵抗日军的作用,但是在国民党的“五届五中全会”以后,展开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国民党正面战场出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退却、失败而结束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客观原因是日军的军事能力强大。主观原因是国民党的战略指导方正上的错误。

2、敌后战场,以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广泛开展游击战,游击敌军。在战率防御阶段,国民党战场的正规战是最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在战争的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命运。

2、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胜利的主要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中国人民的抗争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主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抗日战争的经验: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篇2: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一:什么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说到运筹帷幄,最给力的要算诸葛亮了,能算到关羽放曹操,能算到魏延要造返。但那毕竟是演义故事。解放战争期间,最著名的三大战役,毛主席一直在河北平山县的西柏坡村指挥。他老人家没有亲自上过前线,但能调动千军万马,所向披靡。靠的是什么,除了毛主席卓越的战争指挥才能外,更多的是信息的准确传递。辽沈战役时林彪的部队已过百万人了,战场状况顺息万变,随时要调整部署,但西柏坡的毛主席等都能在千里之外做出准确调动,这充分说明解放军的信息传递是快捷而准确的。反醒我们自己,现代化的通讯设备,电话、传真、手机、网络。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应有尽有。但我们常会因信息不及时,不准确而导致工作严重失误。同过去只有一部电台而且还要用密码翻译来比,我们真够汗颜的。

二:硬件设备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在中国一个地方进行残酷战争的时候,另外一个地方照样歌舞升平,那些达官贵人继续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因为没有人相信战争会漫延到自己身边,他们认为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军队不可能打得赢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敌人给我们送上前。”我小时候就会唱这首歌,也只有今天才真正理解没枪没炮没吃没穿进行战争的艰难。最后,船坚炮利的国军还是被没枪没炮的解放军给打败了。所以,我们不能整天抱怨父母不是富翁,抱怨公司给我们的资源太少。一切皆可自己创造。有条件的要利用条件,没条件的要创造条件,一切困难都是可以被克服的。

三:干部在队伍中的力量。在长征中,团以上的干部,在战争中出现负伤情况,抬都要给抬走,直到伤好可以重新回到队伍中去。红军将领们把干部当成宝一样看待,每次牺牲一个团以上的干部,周恩来都会很心痛。解放战争期间,一个营一个团常常会被打的只剩下几个人,但兵源会很快被补充起来,又投入战斗。常言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个队伍,即使打的只剩几个人了,只要番号还在,干部还在,一拉又是一支有战斗力量的队伍。

四:士气的重要性。战争是残酷的,要流血与牺牲的。为什么战士不怕死地往前冲,一切来源于战争的正义感,来源于战争的利益归属,来源于士兵的士气。美国的军事观察员评论国军将领:“文官贪污,武官怕死。”战争是为四大家族的利益来打的,战争是为蒋介石当总统打的,这样的军队哪来战斗力。当国共双方军队面对面交战时,不管是谁冲到了谁的阵地上,中要共军一亮刺刀进行肉搏战,国军马上就崩溃了。近代军事家研究表明,刺刀在现代军事上已失去其实战意义,但却能给士兵带来心理上的威慑作用。在解放战争的许多战役中,国军兵败如山倒,还没打就逃了,攻坚战变成了追捕战。一个解放军战士大喝一声可以俘虏一个排,甚至许多国军坐在地上等共军来收编。他们士气没了。有个培训老师讲南京大屠杀时说,日本人打一枪装一颗子弹,速度很慢,如果中国人如果一齐上,拿牙咬都打胜了。他是不知道,中国人民那时没了斗志,没了士气,给他们大炮也不会去打了。

五:执行力的作用。在解放战争初期阶段,解放军只有一个打法:“围点打援”,今天说来很老土:先用兵把一个城市的国军给围起来打,然后判断国军从哪个方向来支援,半路设埋伏,把援军吃掉。这一招用了很多次,而且后来是明着用,国军也很清楚这招儿,但解放军次次得手。因为国军的执行力出现了问题:援军计划两天的路程用了六天还没走到,计划支援一个军的,结果只支援一个师,甚至根本就不出动援兵。这样的战争不败才怪。解放军在决策上也会有分歧,但通过内部会议协调,大家很快就会意见一致,朝统一的目标执行下去。而国民党军队,高层会议上意见是统一的,而在执行时却又是各是各的意见,各是各的利益。,执行起来大打折扣。本来应该是一个拳头的力量,最后变成一个手指的力量了。

六: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作用。济南战役中,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前线粮食达一亿四千万斤,支前民工五十一万四千人,门板两万两千五百块(难怪解放初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铁锹八千把,麻袋两万条。我们五十一万百姓车拉,人挑,畜驮,灯笼火把,风餐露宿,昼夜奔走在千里的运输线上,将大批弹药,粮草,军需物质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战争是极大的消耗,任何一个战争绝不仅是战场上有生兵力与武器装备的比较,更重要的是各种军需物品,后勤物品的支持与供应速度的对决。

篇3: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战而不战”

战争是为了消灭战争。当战争分出胜负, 胜者坐拥天下, 战鼓戛然而止, 硝烟随风飘散, 国泰民安, 是故“战而不战”。

在战国后期, 经历了多年的战乱之后, 有不少雄才大略之士深知残酷的战争带给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是不可估计的, 一直在寻找着战争的出路。他们或巧舌如簧, 游说于各国之间;或苦研兵法, 辅佐明君一统天下。为的是早日改变这种诸侯割据, 兵事连年的局面, 让天下黎民苍生修生养息, 摆脱战争的苦难。齐国兵法家孙膑在《见威王》中阐述了战争是政治斗争工具的战争观:他明确地说, 战争不是什么别的, 而是先王传布“道”, 即政治的工具。先王不是不想要“责仁义, 式礼乐, 垂衣裳, 以禁争夺”, 为社会创造和平的生活环境, 但是, 依靠空口说教办不到, 所以才“举兵绳之”, 用战争的手段禁止争夺。然而, 战争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并不是可以经常使用的。战胜固然可以“存亡国, 继绝世”, 而一旦战败, 则会“削地而危社稷”。所以, 对待战争“不可不察”, 要慎之又慎。喜好战争的国家一定灭亡, 贪图胜利的人一定受辱。孙膑的这种战争观点比《司马法》所说的“以战止战”的思想更加深刻, 是为“战而不战”。电影《战国》中, 孙红雷饰演的孙膑, 也表现出望天下永无战事的希望。

战国末期, 秦国统一六国, 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始皇帝本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可怎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秦人虽民风彪悍, 战力极强, 但缺少治理天下的能人。天下战乱已久, 民不聊生, 统一六国本来是让人民修生养息的好机会, 但是始皇却施暴政, 加重赋, 筑长城, 虽有“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阳, 销锋镝,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弱天下之民”之举, 但防洪岂能硬堵?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终于堤溃洪泛, 第一个封建王朝也成了第一个短命的王朝, “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战争要作为布“道”的手段, 进行战争一定要合于“义”, “战而无义, 天下无能固且强者”, 战是为了不战, 是为了让天下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倘若让战争的目的仅仅是满足个人或者部分人的私欲, 即便是得到了暂时胜利, 失败也会接踵而至。战争的胜利是靠无数平民将士的尸骨堆成的, 所以战争的最大获益者应该是黎明百姓, 而不是统治者等少数人, “水可载舟, 亦能覆舟”, 自然之理。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 可为“战而不战”之典范。这场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结束, 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从此受尽压迫的中国人民彻底得到了解放, 迎来了近60的年和平发展时期,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也得到迅速的发展: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2009年10月1日祖国60周年华诞之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典礼, 展示出了让全世界都叹为观止的军事实力;在2011年2月14日年我国超过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所以, 人民解放战争是一场中国人民自我解放的正义之战, 用中国人民的强大意志, 消灭了破坏和平的侵略战争。

“不战而战”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 全国为上, 破国次之;全军为上, 破军次之, 全旅为上, 破旅次之, 全卒为上, 破卒次之, 全伍为上, 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 为不得已······故善用兵者, 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毁人之过而非久也, 必以全争于天下,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 次谋攻之法也。

“兵不血刃, 远迩来服”, 没有战场, 没有伤亡, 威加敌人, 敌人俯首投降。不发动战争, 然而取得战胜的效果。是故“不战而战”。不战而胜虽来自古时兵法, 但在现代社会得到很好的应用, 同时也更加适合现代社会求和平共发展的大背景。

新时代的战争大多不见硝烟, 然而其破坏力不下于一场真正的战争。上世界九十年代初, 美国的和平演变策略让东欧发生巨大的震动, 从而让世界格局发生了剧变。美国没有费一兵一卒, 就使得以前苏联为主的东欧社会主义体系彻底瓦解, 既免去了战乱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美国用自己的文化不断渗透到社会主义国家, 让社会主义国家患上了资本主义病, 并且用重金在社会主义国家秘密培养敌对共产主义的政治力量, 当东欧的政治与经济陷入混乱的时候, 被美国培养出来的资本主义政治力量趁乱而起, 迅速掌控了国家的执政地位, 兵不血刃便将东欧的社会主义力量瓦解。

在我国, 也时刻面临着美国和平演变的威胁, 美国人用他们的生活方式, 生活用品, 甚至是节日, 试图改变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方式, 从而喜欢上美国文化, 进而依赖上美国制造, 从国之根本——人民入手进行演变。与此同时, 美国还极力培养藏独、台独、疆独势力, 不时在我国境内制造动乱, 破坏我国民族团结。在经济方面, 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 多次对中国产品提出无理要求, 并影响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正常贸易。军事方面, 美国早就在中国周边国家以及台湾进行军事部署, 经常和中国周边国家以中国为假想敌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一方面煽动中国友邻敌视中国, 一方面出售大量武器给台湾等地用以威胁中国和平, 企图阻碍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 以及破坏中国领土完整。美国这种从外以军事力量包围中国, 从内和平演化中国的战略, 正是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计谋。

美国的和平演化似乎套用与中国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典故。战国后期, 秦国实力越来越强大, 其他六国任意一个国家都无法与之抗衡, “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 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 而秦兵又至矣”, 六国被迫多次割地求安。这时, 韩国的苏秦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游说六国, 试图联合六国共同抗秦。六国同仇敌忾, 秦国只要敢对六国中任一一国, 其他五个国家并起而击之。此为“苏纵”。秦国见此, 请张仪也开始出使六国, 从齐国入手, 一方面重金贿赂齐国要臣, 一方面与齐国联姻, 拉拢齐国, 让齐国脱离六国同盟。以此逐渐分离瓦解六国同盟, 再各个击破。此为“张横”。最后秦国成功灭掉六国, 统一天下。

“纵横捭阖”的史实, 不可不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典范。

人自身是矛盾的, 人与人之间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矛盾, 矛盾产生竞争, 竞争白热化到不可调节, 便上升为战争。战而不战, 用战争换取和平;不战而战, 在和平中开始战争。为正义不可不战, 为侵略战而必败。

参考文献

[1]《孙膑兵法·见威王》。

篇4:我对甲午战争的一点认识

这次战争使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暴发户。首先日本向战败的中国索取赔款白银2亿两,再加上赎辽费3000万两和威海卫日军守备费150万两,共计23150万两,约合当时34725万日元。另外,日本还从中国掠夺了大量的物资,包括舰艇、轮船、汽船、军港设备、机器、枪炮、弹药、金银、粮食、文物等等,价值至少1亿多日元。而日本政府当时的年度财政收入才8000万日元。这一仗使日本发了大财,更加刺激了他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不断扩军备战。而清政府为偿付日本的巨额赔款,只能向西方列强大举借债,甲午战争后,先后向俄、法、英、德四国三次大借款,总计为3亿两银,连本带利共6亿多两。这三次外债的偿还期,或36年或45年,都附加了苛刻的条件,使中国处于列强的压榨下,长期不能自拔。

豆剖瓜分、国将不国,何以图存?这个问题,严重地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给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近代中华民族新觉醒的发端。中国是一个以农业宗法社会为根基的古老国家,历代王朝莫不利用忠孝观念维系自己的统治。尽管中国早已形成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但人们的国家民族观念都长期依附于农业宗法社会的古老范畴,直至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才逐渐增添了若干新的思想内容。但这种意识形态上的转变是非常缓慢的。甲午战争对于中国社会的震撼程度远远超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中国人民的近代民族意识和国民意识,都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才明显萌发增长。

如果从世界全局来考察,则甲午战争对整个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也是极为重大的。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后,先与沙俄争夺,继与美国抗衡,引起了东方和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态势的一系列变化。再就日本自身而言,甲午战争固然使其成为东方的暴发户,一举跻入列强圈中,但同时也从此走上了顽固不化的军国主义道路,狂妄自大,不可一世,不仅使亚洲邻国备受欺凌和战祸之苦,而且也使日本人民历经法西斯暴虐统治,甚至充当炮灰,最后导致1945年8月的全盘惨重失败,把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甲午战争以后50年的历史,正如过世的日本实藤惠秀教授所说:“从甲午战争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的50年,是中日关系最恶劣的时代。就1937年开始的八年侵略战争而言,日本军国主义者蹂躏中国广大幅员要地,残杀至少1000万中国人,损毁500亿的财产,对日本人来说,这是一个无面目见中国人的时代。”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告诫日本,选择穷兵黩武、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虽可能得逞一时,但最终将会将国家和民族带入毁灭性的深渊。战争确实使日本曾经连连受益,但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正在崛起,任人宰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日本胆敢侵犯中国,等待它的是毁灭性的打击。

对中国来说,甲午战争唤起了中国人民的国家和民族意识,认清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激发了民族的觉醒。甲午战争使许多中国人认识到国家腐败和落后必然要挨打的道理。我们今天一定要牢记历史教训,增强忧患意识,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综合国力,建设强大国防,使中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为解放军空军退休军人)

(责任编辑 王浩钟)

篇5:对朝鲜战争的认识

同时,我和我们的小组有着良好的合作,我们一起讨论老师的上课内容,一起探讨各种我们感兴趣的话题,尤其对于朝鲜战争这个主题,我们讨论了很多,我们小组一起看了《太极旗飘扬》。看了《太极旗飘扬》之后,深深被韩国人民的爱国奋斗牺牲净胜所感动,透过电影,我看到了韩国人民对战争的反思是深刻的,是值得学习的。看完整部电影,我既被片中哥哥对弟弟的那份爱而感动又为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创伤而悲伤。片中哥哥从头到尾都想着能让弟弟安全回家,从一开始立功心切变得残暴到后来为了掩护弟弟又能够机枪向自己的部队开火,自始至终他的心中一直在为自己的弟弟考虑。同时我们也要反思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反省,影片中弟弟曾经面对抓他哥哥未婚妻的人问到:“难道意识形态就真的那么重要吗?”回顾历史上的大大小小的战争大多都是因意识形态的对立引起,为了意识形态一个名族的同胞可以互相屠杀,这是多么的可悲啊!整部电影就是反应了我们人性最美的爱与意识形态带来的战争之间的一场“斗争”。

现在,我觉得我对朝鲜战争的认识已经不再停留于之前的那种表面状态,我看到了战争的实质,看到了战争给朝鲜半岛人民带来的灾难,看到了战争中的兄弟情谊,看到了战争很多时候是大国之间的博弈表现。我觉得我应该在回国之后像我的本科同学们讲诉我在韩国的有关朝鲜战争所见所闻,加深大家对朝鲜战争的认识高度。同时我们要意识到,一定要爱护和平,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因为,只有和平才能使社会发展进步,而战争,只会带来痛苦和灾难,只会带来社会的倒退。

篇6: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认识

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经过工业革命后,在19世纪初一跃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最强国家。与此同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工厂手工生产逐步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英国急需在世界寻找原料及商品倾销市场,拓宽殖民范围,将目标瞄准中国。此时的中国,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国内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走向衰落,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并走向僵化,严重阻碍社会进步与新经济的成长。封建制度不敌相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是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鸦片战争作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政治上,《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破坏了中国主权,加剧社会不稳定,自此中国由独立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经济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剧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沿海地区商业贸易日益活跃,工商业日益发展,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思想上,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新思想萌发兴盛。国外先进思想传入,国人思想日益解放,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同时,随着列强的侵略,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篇7: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再认识

一、“志愿军”最初称作“支援军”

中央军委作战部最初起草的命令中为中共中央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初定的名称是“支援军”。后来,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组建东北边防军,由其主持整理一个给毛泽东的会议情况报告。在这个报告整理稿上,周恩来将“支援军”均改为“边防军”;将后勤工作准备的服装改装一项中“决定参战部队均改穿朝鲜军装,待由朝鲜取回样式后,由后勤部布臵”一句,改为“决定参战部队均改穿志愿军服装,使用志愿军旗臶,式样待取到后,由总后勤部布臵”。同时,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受中央军委委托在边防军军事会议上报告,讲到边防军将来可能到朝鲜作战时说:“到朝鲜去是以志愿军的名义出现,穿朝鲜服装,用朝鲜番号。”

因此,在作出抗美援朝出兵决策前夕,毛泽东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名义签署的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命令中,将军委作战部起草命令中的“中国人民支援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

二、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是战争理论上的创举 朝鲜战阵爆发后,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军在短短近三个天时间里,越过三八线,攻占韩国首都汉城(现称首尔)。这迫使美国通过联合国组织联合国军于7月5日进入朝鲜参战。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金日成没有想到,这时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酝酿已久的一个震惊世界的军事行动开始了,这就是仁川登陆。

仁川是朝鲜中部西海岸的一个港口,距离汉城仅40公里,是朝鲜国立东西最狭窄的“蜂腰部位”。美军如果在这里登陆成功并且展开部队,就等于在北朝鲜军队的后方把朝鲜国上拦腰斩断,从而使在南朝鲜土地上的北朝鲜军队陷入包围之中,北朝鲜军队将会在由釜山展开的扇形战场上两面受敌。

但是,如果美军从仁川登陆,在理论上又恰恰违反了基本的军事常识,因为仁川港有着由巨大的海潮落差而形成的宽达24公里的淤泥,是“世界上最不宜进行登陆作战的港口之一”。

尽管当时志愿军曾三次提醒过金日成美军可能从仁川地区登陆,但正是这一点还是使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金日成忽视了使他的军队不久以后遭到重创的仁川港。9月15日,美军第10军于朝鲜半岛南部西海岸仁成功川登陆,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后退。

仁川登陆是朝鲜战争初期一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行动。其意义在于:

第一,解了朝鲜军队对釜山韩美联军之围,避免了韩美联军被赶下大海的被动局面,同时,扭转了战场格局,使韩美联军由被动防御转为战略反攻。

第二,仁川登陆使朝鲜军队遭受毁灭性打击,在全面大溃败中,朝鲜军队不仅损失了数十万军人,而且损失了几乎所有的坦克、火炮等技术装备,使朝鲜半岛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

第三,联合国军在仁川成功登陆后,形成了北朝鲜军队注定战败,北朝鲜注定亡国的形势,直接促成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坚定了出兵朝鲜,实施抗美援朝作战的决心。

仁川登陆的作战方案让联合国军在最不可能的地点,实现了成功登陆,扭转了当时被动的战局,这确实是这位美国将军晚年创造的一个能够永载世界军事史的作品。即便后来麦克阿瑟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定,但仁川登陆仍是战争理论的创举。

三、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争中的伤亡情况

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000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000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1,600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位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000余人。除伤亡减员外,志愿军还有29,000余人失踪,失踪者中除在美方战俘营中的21,400余人外,尚有8,000余人下落不明,估计多已在战地或在被俘后死亡。如此可以确定,加上失踪,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计战斗损失390,000余人。除战斗损失外,医院还收治过患病住院的军民450,000余人次,其中病亡者13,000余人,加上阵亡、因伤救治无效死亡等明确死亡者和失踪后估计已死亡者,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民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在15.6万余人左右。

但在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册志愿军烈士名册中有些同一姓名、同一单位出现不同职务,或同一姓名、同一单位、同一职务出现不同籍贯,因此肯定有一些是重复的。上述统计说明,无论作战减员还是非作战减员并非都是死亡,即便作战减员阵亡也仅占减员总数的1/3左右;这种统计是极为复杂的工作,只能是基本准确和接近准确;同一事情,不同部门统计,其结果也不相同。

四、抗美援朝战争的特点 抗美援朝战争有以下特点:

第一,这是一场规模较大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交织进行,复杂尖锐,两军较量异常激烈。在一个幅员狭小的战场上,战争双方投入大量兵力、兵器。喷气式飞机广泛使用于战场。战场上的兵力密度、某些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轰炸密度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战争双方武器装备优劣相差悬殊。美国是世界工业强国,美军具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技术装备,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权,实行现代化诸军、兵种联合作战。中国经济落后,志愿军武器装备处于明显劣势,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坦克部队作战。后虽有少量空军,也只能掩护主要交通运输线。

第三,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东西濒海、地幅狭长、山高林密的朝鲜半岛北半部,便于实施登陆作战和利用山地隐蔽军队、组织防御,但不便于发挥现代化技术装备的效能和大兵团实施广泛机动。

第四,志愿军出国作战,就地补给或取之于敌都较困难,一切作战物资基本上靠国内供应,而且交通工具落后,加之美国空军的封锁破坏,供应困难,作战行动受到很大影响。“联合国军”依赖其现代化装备,能迅速完成补给,保障作战。这些特点,都制约着战争双方的战争指导,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五、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有些人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总体评价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主要表现为两个问题:一是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必要性问题。二是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得失问题。我认为,持这种认识的人,主要由以下原因造成: 一是不了解出兵抗美援朝是中国对美国当局干涉中国内政(派空军侵占中国领土台湾,派海军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和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对中国大陆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必要反应。在中共中央决策抗美援朝之前,中国政府曾多次抗议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动,并强烈要求美国空军和海军舰队撤出台湾和台湾海峡,抗议美国侵入朝鲜的飞机对中国东北边境城镇乡村的轰炸扫射,要求美国军队撤出朝鲜,但都无明显效果。周恩来曾说:“过去我们是管过理过的,如向联合国控诉等。现在这样已经不够了,应有新的决策。”这个新的决策就是出兵抗美援朝。

二是不了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一个整体,出兵抗美援朝是为了支援朝鲜同时也是为了保卫中国的国家利益,是救邻也是为己。如果不出兵抗美援朝,占当时中国重工业基地一半的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南地区就保证不了安全生产。不出兵抗美援朝,刚刚获得解放的中国大陆,新生的中国人民政权就不能很好的保持稳定。

三是不了解积贫积弱的新中国居然打败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切实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而经过这场战争,整个世界都不得不对中国刮目相看,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扬眉吐气了,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也正是奠定于抗美援朝战争。

因此,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是应该肯定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吞并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保卫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戳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面目,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的意志和决心;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和军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我军取得了以劣势装备战胜现代化装备的敌人的宝贵经验,加速了我军的建设。

篇8: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一出好戏, 首先要演好序幕。“鸦片战争”是八年级历史的开篇之作;而就事件本身而言, 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故本课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别具匠心、引人入胜, 我准备了一个小小的道具——“烂苹果”。“同学们, 我手里拿的是什么?”我问道。学生大声回答:“苹果。”“这个苹果是今天的课堂奖品, 谁课上表现最好就奖给谁。”我诱惑道。“老师, 这是烂苹果, 能吃吗?”“老师, 你也太小气了吧”……学生七嘴八舌地叫嚷着。我笑了笑, 说道:“大家都知道烂苹果吃了会生病, 19世纪中期的中国就像这个腐烂了的苹果。同学们回忆一下所学知识, 想想它衰败的原因有哪些, 又将会给即将爆发的鸦片战争带来怎样的结果。”我由此引出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形势, 利用PPT课件向同学们展示了课前收集的两国战前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图片:

中:落后的手摇纺纱机

英:先进的大机器工厂

中:农业生产中的牛耕场景

英:用先进的蒸汽机进行农业耕种

中:中国的帆船“水师”部队

英:英国的坚船利炮

中:鸟铳长矛

英:前膛燧发火枪

通过一个烂苹果和一张张历史图片的回放, 学生可以直观感知战前中国跟英国的差距, 自然就在脑海里形成战前双方局面的初步印象:中国落后、英国先进, 进而可以更加深入思考中国在鸦片战争中为何会战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一个烂苹果、几张历史图片、寥寥数语, 一下子就把学生拉回到“贫穷落后的旧中国”, 调整了学生的思维、情感,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这为进入多姿多彩的历史天地, 为完成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真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小小辩论, 以“景”动“情”

“中国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爆发的内在联系”是本课的难点。为了加深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的理解, 为了将过去的历史生动地展现在当代学生面前, 我引入话题:如果林则徐没有虎门销烟, 英国还是否会发动战争?之后, 我让学生通过辩论找出真相:

反方:唉, 要不是林则徐逞一时之勇, 在虎门把英国人的鸦片销毁了, 也不会引来英国军舰。

正方:一派胡言, 英国人早就想打我们中国了, 虎门销烟只是他们找的一个借口。

反方:我可没胡说, 虎门销烟后,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演说时声称中国禁烟使英商蒙受损失, 并影响英王尊严, 所以她才提出要对中国动用武力。

正方:可怜的反方啊, 你被骗了。我来给你看段材料, 你就明白了。

正方出示材料: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鄙见以为中国方面这次可耻的挑衅行为, 乃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受一切损害取得补偿的最好理由, 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正方:英国人自己招供是为了“商务”, 实际上就是要打开中国大门。所以, 当时英国发动战争的理由也冠冕堂皇, 就是要求中国恢复自由贸易和给英国平等待遇, 对毒品输入一事却只字不提。请反方醒醒吧!

辩论会上, 学生准备充分, 都提供了相关材料, 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虽然时间不长, 几分钟就结束, 但辩论课堂无疑是学生学习机会最多的课堂。通过辩论, 在一起学生将文学性、历史性和思维性紧密结合, 历史思维的广度、深度和敏感度加强。学生通过多角度思考问题, 以“辩”这一“景”而动“情”, 不仅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加深了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探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正如叶老所言:“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使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 展卷而自能通解, 执笔而自能合度。”

三、开发史料, 应“景”生“情”

新课程标准关于“鸦片战争”一课的学习要求“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对于《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教材文本叙述详尽,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提问、归纳等方式达成列举要求。而对于“影响”, 教科书就用一句话描述。学生“知道”不难, 但要“认识”就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分析学情和教情, 我认为, 对于教科书中没有过多涉及但课程标准要求的, 或者对教学目标达成起到重要作用的内容, 可以根据需要组织素材, 适度延伸, 创设史料情景。为此, 我从条约内容切入, 搜集相关材料, 引导学生逐条解读、具体分析, 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上对事件影响做全方位的认识和体验。例如, 协定关税是条约内容之一, 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它的危害、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我在课堂上呈现了以下材料: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规定的税率, (中国) 进口货为其价值的4%-13%, 一般普通进口物品为5%, 较之开关前的税率降低了58%-79%。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初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升, 因此我们在开发史料、创设情景时既要考虑针对性, 也要考虑有效性。这段史料通过数字的变化, 清晰直观地告诉学生“协定关税”导致中国开始丧失海关自主权, 方便了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也印证了辩论时正方的观点。

四、回归生活, 引“景”升“情”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 学生知道了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结果、影响, 明白了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 三维目标似乎也都达成了, 我初次备课设计的教学环节也到此结束了。二次备课时, 我总觉得缺点什么, 漫步校园, 抬头看见墙上贴着的“生活即教育”几字才醒悟:知识源于生活, 我们在创设教学情景时要与时俱进, 体现生活性、时代性, 即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触及当今时代的脉搏, 彰显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的功能。

鸦片战争已经发生一百七十多年了, 如何才能合理、巧妙把鸦片战争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呢?我一开始设计了“青少年远离毒品”“香港的回归”等情景话题。但细细想来, 这些话题虽搭上关系, 但立意不新, 也没高度。思来想去, 我最终设计了如下话题:鸦片战争打碎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 此后先进的中国人从梦幻中清醒过来, 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如今,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 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联系实际, 结合鸦片战争, 谈谈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 我们青少年承担着怎样的责任。

虽然学生在讨论、发表意见的过程中有些混乱, 但总体效果还是很好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 集思广益、各抒己见, 多角度表达了对“中国梦”的思考与感悟;二是抽象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情景的结合, 使学生感受到了历史的活力与魅力;三是“中国梦”弘扬正气, 传递正能量, 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 增强历史责任感”。这样, 立意就有了高度。最后, 本课以激情洋溢的“少年中国说”结束, 在MTV的情景熏染下, 学生的情绪彻底点燃, 大声齐念“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情感升华自然, 水到渠成。

篇9: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关键词】甲午战争;失败原因;中国士大夫;认识与思考

甲午战争已过去了120多年,可是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时不时又会想起它,想起当时中国的士大夫们的一些观念,从而以史来激励自我成长。

一、甲午中日战争简介

甲午战争,是中国晚清年间发生的中国和日本之间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由于发生年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中国史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历时9个月,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日军攻下朝鲜的平壤,在黄海海战中大败北洋水师,之后又攻下中国的旅顺、威海,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战后双方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日本因获得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军力迅速强盛,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对外扩张之路。

二、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到位。通过研究发现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阳子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1887年就非常具体了。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2)战略错误。现在来反观当时的中国方面,战前没有明确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由于统治集团主战、主和意见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组成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更无统筹全局的战略指导。始寄希望于俄、英等国的“调停”,继则在海陆战端已启的情况下仓促宣战,并命令北洋大臣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实际上是实行海守陆攻的作战方针。从战略规划方面,日本就已经拔了头筹。

(3)装备落后。在双方争取制海权的黄海海战中,清军以劣势兵力(清军3000吨以上军舰两艘,3000吨以下军舰10艘,日军3000吨以上军舰8艘,3000吨以下军舰4艘)迎击日军。而且受限于军舰制造时的技术条件,北洋军舰有效射击距离不超过3000米,而装备了新式测距仪的日本军舰吉野,有效射程可以达到5000米。日军还装备了新式的速射炮。海战中,北洋水师沉没的致远、经远、超勇、扬威4舰几乎都是被由吉野、浪速、秋津洲等4艘高射速、高航速的新式快舰组成的日方第一游击队击沉或重创沉没的。

(4)党派争斗。清朝后期,以光绪帝恩师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和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关系日益恶化。李鸿章空有宰相的虚名,但是只是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长期驻地为天津和保定,没有皇帝召见,不得擅自进京。

三、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國士大夫对日本的认识

甲午中日战争前夕,中国的士大夫们对日本的认识是不到位的,没有能抓住日本人的思想动机的本质。清王朝一直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不愿意醒来,长期存在的对日文化优势,蒙蔽了清王朝官僚、知识分子的眼睛,从而对于日本露出来的不轨野心,清朝朝野弥漫的是“好好教训一下日本”的声音。鸦片战争之后,一些开明的官僚士大夫开始认真审视世界,但他们注视的重点并不是日本,而是西方列强。历史上一直以来的文明高位,滋养了中国人的中华文化优越感,部分中国士大夫把日本称之为“蕞尔三岛”的“东夷小国”,傲慢的态度造成了对日本的了解不够。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并没有引起中国朝野的关注,知晓者则心怀蔑视地批评这是一个朝令夕改、改变风俗、荒唐无稽的儿戏般的政治变革。1874年,日本发动侵台战争,掠夺清王朝白银50万两,暴露了侵略野心,但是却没有引起清政府高度的警惕。当时,有很多出版物,如《日本杂记》讽刺日本是“东头西脚,西脚东头,不成东西”。甚至有人大肆鼓吹征日论,帮助日本恢复幕藩体制。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这说明中国闭关锁国太久,中国的知识分子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不醒,这种认识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被彻底摧毁。

历史已经过去,我们要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智力参考。

参考文献:

[1]林和生.甲午战争前夕中日两国政局之比较[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李同勇.国衰兵弱 甲午战争前中日两国的海陆争锋[J].军事历史,2006(04).

篇10: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而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

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帝国,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清朝方面当时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慈禧太后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此清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清朝于1888年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但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家制度,因此“中兴”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此时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1894年7月23日凌晨,日本军队突袭汉城王宫,挟持朝鲜国王李熙(朝鲜高宗),解散朝鲜亲华政府,扶植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上台摄政,并成立以金弘集为实际首脑的亲日傀儡政府。日本嗾使金弘集内阁断绝与清朝的关系,并“委托”日军驱逐驻朝清军。控制了朝鲜政府后,1894年7月25日(农历甲午年六月二十三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了北洋水师的战舰“济远”、“广乙”,丰岛海战爆发,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的“浪速”舰悍然击沉了清军借来运兵的英国商轮“高升”号,制造了高升号事件。至此日本终于引爆了甲午中日战争。粗制滥造

很久以前,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一个节目,老舍的儿子作家舒乙回忆他的祖父,一个清朝神机营的满族军人,在庚子之乱中,守卫北京的悲壮故事。舒乙说那些清朝的军人,大部分都是用的大刀长矛和弓箭,他的祖父武器稍好,使用的是抬枪,一种落后的黑火药武器,有两个人操作,射击速度极慢,由于每次射击的时候,都要把火药从枪口倒入,总难免会洒出一些来,结果战斗的久了,周围到处都是散落的黑火药,最后不幸被一颗流弹引燃,导致他的祖父被黑火药烧伤。

日本侵略中国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的。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甲午战前中日冲突和日本大陆政策始,即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蓄意向海外扩张。1871年,近代中日两国签订了第一个条约《中日修好条规》,第一款:“嗣后大清国、大日本国倍敦和谊,与天壤无穷。即两国所属邦土,亦各以礼相待,不可稍有侵越,俾获永久安全。”这是一个平等的条约。但日本并没有遵守这一条约,而是积极向中国扩张。

而当时欧美方向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中日战争(西方列强在观望)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当时清朝战斗开始不久,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由于下水12年,7年未修,主炮炮塔起火,丁汝昌烧伤,信旗被毁(一说为被日军舰炮击中)。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抬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日第一游击队4舰利用航速优势绕攻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日舰“吉野”也被北洋舰队击中起火,但很快被扑灭。13时30分左右,“超勇”沉没,管带黄建勋落水,“左一”鱼雷艇驶近相救,抛长绳援之,黄建勋不就,从容死难,舰上官兵也大部壮烈牺牲。

甲午战争后,作为中国人的一大耻辱,《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清政府又赔偿了巨额给日本。同时,清政府还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以及胶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在《马关条约》中,原本是规定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但是因为清政府已经到了国库空虚的地步,一时拿不出那么多白银来,所以便约定好在第一笔五千万得到支付之后,再加上百分之五的利息。后来又增加了一笔3000万两的“赎辽费”,所以总的加起来大概有3亿两白银。从条约中的2亿两白银,到真实赔款中的3亿两白银,《马关条约》中签订的赔款金额,并不等于甲午战争赔了多少钱。狡诈的日本自然有的是办法,从清政府那里压榨更多,取得最大的利益。即使再地大物博,再富有也经不起如此折腾,交出赔款后的清政府就像一个庞大的虚壳,无力再经营军事装备力量。而拿到这些巨额赔款的日本则建立了强大的海陆军,并开始了飞速的工业化发展,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了世界经济强国之一。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春天》及教学反思下一篇:以e开头的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