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乐吗教育心得体会

2024-04-12

你快乐吗教育心得体会(共14篇)

篇1:你快乐吗教育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词:快乐。或者我们再聊得具体点儿:自闭症孩子的快乐。

每个人对于快乐的理解不同,我先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对于快乐的理解不同,就会影响你对孩子的康复训练思路。因为大家别忘了,在这个圈子,是有不少人挥舞着快乐的大旗呐喊着的。

我们要想了解“快乐”就一定要理解一个词“难过”。

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什么叫难过?重点在“过”。难过指的是心情,但是“过”这个字却明确的告诉了我们评判难过的标准是什么。不是别的,是时间。是对时间的感觉(快,慢)为标准。时间在平时总是慢悠悠的走着,不受任何人的支配。你是总理还是你是农民,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那何来快慢呢?其实这是由我们的感觉系统的特征造成的错觉:当人处于痛苦的情形中的时候,时间分外过得慢一些。所以时间从心理学角度去解释就是带着时间错觉(过得特别慢)的不良情感体验。

举个例子,小学的时候一节数学课的时间体验和一节你喜欢的体育课的时间体验我相信一定不是相同的。我们也有句古话叫做: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与之相反的一句话叫做:痛苦的时光总是漫长的。想想你等公交车的体验,如果手头没事儿就干等公交车的话你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但是你趁着这个功夫去旁边的早点摊儿吃个豆浆油条,发现车子很快就到了。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观察下自己的生活。所以以后你就可以理智的判断自己是否痛苦了:是否有带着时间错觉(过得特别慢)的不良情感体验。

为什么要花费一定篇幅去介绍“难过”呢?因为时间一切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难过就没有痛苦。解释完难过我们理解起来快乐就不难了。

快乐的重点在“快”,它和难过相反,是一种带着时间错觉的(过得特别快)良性情感体验。这种错觉在于体验者希望尽可能的延长这种状态的心愿。所以有时候不得不感叹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总结出快乐的特点:短暂

我们可以观察下,几乎你所经历的一切快乐都是短暂的:新婚的快乐是短暂的,久别重逢的朋友见面的快乐是短暂的.......

这是由于快乐的本源决定的,没办法改变。因为快乐本身就是一种时间的错觉,我们不可能长时间处于一种错觉中。不管是难过,或者是快乐,都会过去的。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时间的错觉。

只有一种情况我们才能长时间的处于快乐之中:我们的理性不来进行干预。

所以你会发现我们生活中是有一些人可以维持相当久的快乐的,比如:心智不够成熟、尚未成熟或者心智不健全者。比如小孩子,他们喜欢重复一些在大人看来毫无乐趣的事情,甚至是一些极其简单的事情。但是他们居然能从中得到很长久的快乐,并且乐此不疲。或者比如精神失常者,他们也喜欢重复某一句话,做某一件事。似乎这种重复能给他带来极大的快乐。还有我们所熟悉的以重复想某事或做某事的强迫症患者,其心智也是不成熟的。

我们常说乐极生悲,但是我想说的是“乐极生怖”。几乎在所有的恐怖电影中,导演为了制造恐怖的气氛,多会用“笑”。不加克制的笑对人来说是一种极致的恐怖体验。你同学讲个笑话,你笑一下是正常的,你连续狂笑三分钟你朋友估计就会吓得魂飞魄散。

说到重复,大家是不是脑子里面想起了每天重复某个词、句子或者动作的我们的孩子。是的,我们的孩子重复的这些事情,就是快乐的具象表现。

重复的内容,也就是我们自闭症孩子的快乐。如果不加干预,会没有节制。

我经常看到我们的孩子莫名其妙的大哭或者大笑,根本控制不住。并且程度越重这种情况就越明显。这就是因为孩子活在错觉中,活在时间的错觉中。为了维持这种错觉,孩子会渴望一遍遍的重复他所希望的字句和行为。

大龄的自闭症患者常会出现突然间大哭的情况,原因是依然是他活在错觉中。程度越重的孩子对于时间的概念越淡薄,所以遇到难过的和开心的事情,他们都很难从这种错觉中醒过来。p#副标题#e#

我们常管这种行为叫做“自我刺激”,我之前写过关于自我刺激的文章,大家可以回头看一看。这种“快乐”如毒品一样侵蚀着孩子的心智,如果不加干预,我们的孩子就会变成只愿意做他快乐事情的傀儡和一具空有其外壳的行尸走肉。

谁来干预?孩子能进行自我干预么?答案是大多数中低功的孩子并不能自己控制自己,原因我也曾经做过系统的解释。涉及到“本我,自我,超我”的发展,我们孩子的“超我”发展极其滞后,如我上面所说。我们的孩子大多数就是那群没有理智加以干预的人群,如果再不加以外力的帮助,我们的孩子长大后的情景难以想象。

目前国内有人推崇快乐教学,理念就是尽可能的让孩子快乐,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我只能说这种理念很蠢,蠢在没有认识到快乐的敌人是厌倦。

痛苦和快乐作为对立面,增强了快乐体验的反差,加强了快乐体验的时间错觉。乐极生悲,苦尽甘来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常言说的好,饮罢黄连水,喝什么都是甜的。

厌倦就不同了,他是平淡的,没意思的。那么也就无法增强快乐体验的时间差,甚至会缩短。

那么什么事情容易造成厌倦呢?答:那些习以为常的,稀松平常的。

再快乐的事,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那么厌倦就要登场了。厌倦的实质是神经对于刺激不再敏感,也可以说不再感到“刺激”。那些厌倦生活的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要去找点刺激。因为唯有刺激才能摆脱厌倦,唯有刺激才能得到快乐。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娱乐圈的明星或者我们眼中的“成功人士”都会选择吸毒,因为他们厌倦了。之前的各种刺激渐渐都不再变得刺激,唯有吸毒产生的幻觉和快感才可以带给他们新的刺激。

回到我们孩子身上,我们很多家长选择快乐教学,从表面上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味的遵循孩子的兴趣和快乐,那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各位,这些训练都是虚的。当孩子不再感到快乐,当孩子不再感到有兴趣的时候,那么你的孩子将什么都不会做。

我们再退一万步来讲:没兴趣的事情就不需要做了么?孩子长大后他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情多了去了,都不做了?

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神经系统是有适应性的。 厌倦就是因此产生的,不断接受高强度刺激的结果之一就是神经敏感性下降,到下一次面对刺激就不会轻易做出反应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同样一个小品看第一遍和看第十遍的笑点一定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次次都如第一次那么笑的话,我觉得你可能,也要去六院看看了...

所以我们如果大量的,高频率的,长时间的让孩子处于快乐之中。那么孩子就会产生厌倦。产生厌倦就会去寻找新的刺激让自己变得快乐,再厌倦,再寻求新的刺激,循环往复。大家想想这和吸毒上瘾有什么区别呢?对于快乐无节制的追求,也会对中高功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会让他们对快乐的追求变得丧失理智,永远的活在错觉中。比如很多高功能的孩子喜欢认字,喜欢数字,喜欢玩儿平板和手机。如果家长对于这些重复的行为不加以干预,孩子就会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所以对于大多数自闭症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快乐是一头猛虎。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看懂文章的家长自然会懂得事情的严重性。我们家长要学会和老虎和谐相处,就像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里面演的一样。

我既不赞成什么快乐教育,也不赞成不管孩子情绪的高频率桌面教学。凡事有个度,但是还是提醒中低功以及目前孩子经常莫名其妙傻笑或者大哭的家长。你孩子有可能会沉迷错觉或者已经沉迷错觉当中无法自拔了,如再不进行及时干预,当心日后去找后悔药。

我一直说,活着才是我们孩子最简单也是最终的目标,任何康复训练的手段和目标都不能脱离生存这二字。

希望这个群体的每个孩子以后都能有尊严的活着。

篇2:你快乐吗教育心得体会

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领略鲜花的娇艳.只有懂得爱的人,才能领略到心中芬芳祝你有一个特别的生日!谢谢你还记的我的生日,你刚才怎么不接电话呀?能给我打个电话吗?

在你生日的这一天,将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你,愿您拥有365个美丽的日子,衷心地祝福你,生生日快乐祝福语日快乐!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的浪漫是生命的浪漫。因此,我选择了这个绿色的世界,馈赠给你的生日。愿你充满活力,青春常在。

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有一个爱你的老公守着对你一生一世的承诺。和每一年的今天陪你一起走过!亲爱的生日快乐!

愿我的祝福,如一缕灿烂的阳光,在您的眼里流尚,生日快乐!

生日快乐!我要送你一份100%纯情奶糖:成份=真心+思念+快乐,有效期=一生,营养=温馨+幸福+感动

日光给你镀上成熟,月华增添你的妩媚,生日来临之际,愿朋友的祝福汇成你快乐的源泉!愿祝福萦绕着你,在你永远与春天接壤的梦幻里。祝你:心想事成、幸福快乐!生日快乐!

篇3:你快乐吗教育心得体会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精神之一就是倡导学习方式的改变,即一改过去学生“教而获知”转变为“学而获知”。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主动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我的课堂我主宰”“我为我学而快乐”精神为指引,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和提升,启发学生的智慧,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正如我国学者庞国维所说: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而保证学生自主学习高效、持续进行的内在动力正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方方面面的体验和快乐。学生体验到快乐正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机,也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切入点。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使他们体验到快乐。

1. 遵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原则,设计好新课的导入。

比如:在学习有关圣诞节内容时,以一首Merry Christmas导入新课,学生一下子就兴趣盎然,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内趋力,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指引下完成了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到应用知识的快乐。

2. 充分利用“任务驱动”这一手段,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学习新知识的开始,设计学生“一伸手就能摘到桃子”的学习目标及导学提纲,并在黑板上列出每个小组完成学习目标的记录表,在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完成学习目标后组长及时到黑板上记录以在全班上展示,以此督促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在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后也体验到了完成任务后的快乐。

3. 巧妙运用学生自尊心强、好表现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在完成学习目标后,笔者总要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从某个小组中任选一名学生到讲台上对某个学习目标进行展示演讲,为了讲好这个目标,不给自己和小组丢脸,也为了展示自己对这个目标的正确理解,每个同学都会认真听好组长的讲解,认真深入理解每个学习目标。另外,在讨论如何对这个学习目标进行讲解时,每个同学也会积极发表自己的个性化的见解。这样学生在自我调控中不但完成了学习目标的学习和理解,而且在成功讲解后也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4. 充分利用每个学生都极力维护自己小组的集体荣誉的心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每个大环节,如:基础回顾、合作学习、展示提升、达标测试等,笔者都设计有体现成绩的记录点,到每堂课的最后,都要用总体成绩评选优胜小组,这样让学生都感到自己的自主学习都与小组的成绩息息相关,为了自己小集体的荣誉,也为了不让同组的其他同学对自己进行谴责,每个同学都会不遗余力地去自主学习,同时在圆满完成任务后也会享受到维护自己集体荣誉的快乐。

二、快乐地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现代社会中,不会合作的人是无法生存的。交流与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合作学习能满足个体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在这种交往中学生不仅会看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力量,又能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活动。

2. 合理设置合作焦点,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斗志,使学生在竞争中保持高昂的心态,在一次次成功后享受到合作的快乐。合作的焦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在基础回顾和达标测试这两个环节中,组长要到其他对应的小组中去“点将”到黑板上展示:做完题目后,组内成员要合作批改,组长要进行组间互批、互相打分;订正答案后,组内结对子的同学合作改正,黑板展示的同学要与结对子的同学一起到黑板上订正。这个环节的焦点和竞争评价点是板演的成绩。

(2)在合作探究和展现提升两个环节中,小组的所有成员要对每个学习课题进行合作探究,各抒己见,最后确定最佳答案。在这个环节中,每个组员要与组长配合好,共同合作,把演讲的内容熟练掌握,为了在本小组演讲中获得好的成绩,结对子的同学要一对一地把每个课题再演讲一遍。在展示演讲时,其他组的同学和教师也要合作好,即时地提问或点拨。这两个环节中的焦点和竞争评价点是教师根据每个小组的演讲的情况打分。

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围绕教师设置的焦点,为了共同取得最好的小组成绩,都会积极地、不遗余力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随着优胜小组的落定,伴随着同学们的欢呼雀跃,大多数同学都会享受合作成功的快乐。

3.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大力开展帮教活动,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在合作学习中笔者一再强调组长要发挥好作用,组织好、调控好本组的学习活动,把每个学习任务首先自己要学会弄懂,然后教会其他同学,带头回答、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自主合作学习活动;学生要相互帮助,提倡学生相互提问、相互检查,并且在学习成绩的评定上也以结对子两人的平均成绩来定,哪一个同学出了问题,两个人都要承担责任,再加上一段时间的训练,现在我所教的学生教者愿教、学者愿学,互帮互教已蔚然成风。这种互帮互教活动主要分布在基础回顾中互批互改、合作学习中的共同演练阶段以及达标测试的互批互改环节中,在这种一对一的帮教活动中,学习好的同学以教会了其他同学为荣,以小组顺利通过测试取得好成绩为乐;学习差一点的同学因学会了知识而感到欣慰,因合作过关而感到快乐。

篇4:学习,你快乐吗?

PARAPARA舞蹈队:踢惯正步的“舞林高手”

初夏的黄浦江畔风光旖旎,游人如织。上海电视台综艺大观演播大厅里霓虹闪烁,舞乐声声,一场激烈的舞蹈比赛正在这里进行。

突然,灯光骤暗,音乐顿停。宁静的夜空传来战斗机的轰鸣。近啦,近啦,“敌机”越飞越近。瞬间,炮声骤起。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来袭“敌机”灰飞烟灭。五名年轻的军营小伙儿高兴地欢呼起来。伴着轻快热烈的节奏.他们跳起了自编PARAPARA舞——《打靶归来乐陶陶》。一曲终了,担任评委的上海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曹可凡、阿彦、朱桢等人一致亮出了满分。军营PARAPARA舞蹈队从参赛的10余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上海电视台综艺大观五星奖舞蹈擂台赛月赛冠军。这已是驻沪空军高炮某部的PARAPARA舞蹈队第二次参加上海电视台舞蹈比赛获得冠军了。

在著名影星郭富城主演的电影《浪漫樱花》里,节奏欢快、充满活力的PARAPARA舞深深吸引着年轻的官兵们。在俱乐部观看碟片时,一些平时就很活跃的年轻战士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情不自禁地跟着电影里的节奏跳了起来。指导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到双休日、节假日,他就组织喜欢跳舞的官兵伴着连队广播站播出的舞曲,跳起欢快的PARAPARA舞。一时间,连队掀起了一股学跳PARAPARA舞的热潮。战士们从上海书城购回《PARAPARA舞入门》、《学跳PARAPARA技巧》等各类教材和音像品,林林总总,上10种。茶余饭后、训练间隙,他们就一招一式地比画着练起来,吸引了不少官兵的“眼球”,不少围观的官兵也跟着手舞足蹈。往日平静的军营平添了许多欢乐的笑声。

然而,好景不长,小伙子们的满腔热情就开始降温。因为大家开始发现,PARAPARA舞虽然是一种很大众化的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但是对人体的协调性要求较高。正当小伙子们准备“向后转”的时候,凑巧,上海电视台综艺大观节目正在组织五星奖舞蹈比赛,并想邀请部队的舞蹈队参加。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通过连队的共建单位了解到,连队有一批喜欢PARAPARA舞的官兵,觉得挺有意思,就找到了连队。了解到战士们面临的困难后,他们热情地从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学院请来了舞蹈表演系的两名大学生志愿者,给官兵们当教练。

大学校园里,同龄人潇洒的舞姿让官兵们如痴如醉。PARAPARA离自己更近了,看起来更真切了,学起来更直观了。师傅教得认真,徒弟学得用心。小伙子们

从基本功开始,从一招一式开始,强度一点也

不比军事训练逊色。

很快,小伙子们就掌握了全套动作的基本要领。他们还在老师的帮助下,自编自导了许多反映部队生活、富有军营特色的PARAPARA舞。无论是上级组织文艺演出,还是参加地方文艺活动,他们的节目总是作为保留节目被隆重推出,而且常演常新,成为一支深受官兵和当地群众欢迎的演出队。

刘丰年:“问题”不断的“炮兵通”

一级士官刘丰年来自农村,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心比天高”。他常说:“初中学历咋了?谁英雄谁好汉,训练场上比比看。”

新兵下连队不久,连队组织新兵训练。别人训练两小时,结束后就回到宿舍休息,小刘却赖在训练场上不肯下来,非要再给自己加加班。连长也注意到了这个脾气有点倔的小伙子有点与众不同:书法兴趣小组的战士练字都是临摹字帖,小刘却拿着军事理论书来临摹,用他自己的话说,“既练了字,又学了军事理论,一举两得。”一次,火炮技师在修炮时碰到了“拦路虎”,需要找书查几个电路数据,没想到的是,一直在一旁观看的小刘随口就把数据给准确地报了出来。

小刘是个“问题库”,连队的几个排长和火炮技师都尝过他的“厉害”。因为他的问题问起来一个接一个,像机关炮一样“轰”得让人措手不及。每次连长训练讲解完毕后,常常还会“主动”地补上一句:“刘丰年,你还有没有问题?”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小刘再“发问”。没想到他却大声地回答 :“报告,还有问题,但与今天的训练无关,明天再问。”

小刘学的是一炮手专业。去年,连队推荐他代表连队参加全旅组织的军事技术比武。由于一炮手专业要求对点射的时间控制十分精确,战友们又看到了小刘的“笑话”。不管是训练还是休息,只要谁碰到小刘,准能看到他嘴巴跟“念经”似的在数秒。战友们拿他开玩笑,说“小刘,再这样下去可要变成和尚了。”令人“喷饭”的是,小刘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阿弥陀佛,老衲算出施主刚才说话用了七秒钟,可以打两个长点射了。”一番话说得让人哭笑不得。

“问题”不断的小刘在训练场上一点都不含糊。全旅军事技术比武竞赛中,他一举夺魁。年底,他又在同批兵中第一个转士官,并被任命为班长。

汪名礼:“铁嘴铜牙”“兵律师”

汪名礼是全连出了名的“争强好胜”。芝麻点大的事,只要他较上劲,肯定要跟你争个你胜我负。记得刚下连队不久,连队组织足球比赛,小汪他们那个队已经三球落后了,怎么办?小汪灵机一动,只见他用脚把球挑起来,用上衣一兜,一溜烟地窜进了对方的球门,对方球员都看“傻”了,过了半响才缓过神来,一齐喊道:“犯规!这是犯规!”小汪脑袋一歪 :“怎么犯规了?我一没手球,二没踢人,三不越位。你们说我犯哪门子规了?”一番话说得一帮老兵们哑口无言。他们心里琢磨着:“好像是没有违反哪条规则呀。可球这样踢下去,那不成了‘橄榄球’了吗?”两边僵持不下的时候,连长出面打圆场了:“小汪,你在其他地方怎么踢咱们不管,可是在咱连队,就不能这样。这样吧,我当裁判,刚才那个球算进,但下不为例,好不好?”最后,小汪虽然输掉了这场球赛,但却让全连都认识了他这个新兵蛋子的“铁嘴”和不服输的“犟劲”。

前年,他被部队保送院校学习归队后,本以为自己有了大专学历,“挺有优势的”。没想到的是,昔日身边的“大老粗”战友们一个个都在刻苦自学,有的电脑玩得转,有的吉他弹得好,还有的球打得棒……一段时间过后,他感到,自己肚子里的那点“货”已经渐渐跟不上“潮流”了。他请指导员帮助他分析自身学习情况,指导员想都没想,说:帮忙“你口才那么好,学法律当律师好了。”

指导员随口的一句“玩笑话”,小汪还真当成了“至理名言”。从此,他就捧着一本本厚厚的法律书籍开始学起来。不懈的努力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学有所成的小汪经常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和在法庭旁听的案例,协助指导员上法纪课,给战友们开展法律咨询。

粟文:绕口令“绕”出个播音员

“报——报——报告,指导——导——导员!”新兵粟文下连后第一次到办公室报告,就把指导员吓了一跳,原来他有一个很要命的毛病——结巴。

粟文到连队后,好长时间都不敢和战友讲话,经常一个人默默不语。指导员第一次和粟文谈话用了大半天时间(其中一半的时间是在“等”他说话)。但指导员并没有不耐烦,而是鼓励他大胆地说出心里话,使粟文明白军营并不是他逃避现实的地方,只有解开心里疙瘩,融入到集体中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周围的战友也并没有嫌弃他,排长每天早晨坚持陪他读书读报一小时,战友们平时都找他聊天,班长还故意让粟文在班务会上发言,锻炼他的心理素质。通过半年多的刻苦训练,粟文基本可以完成和战友们的日常对话了。

去年8月份,连队成立广播站,要在全连范围内招募播音员。就在大家都在观望时,粟文站出来揭了榜,这一下子连队顿时炸开了锅“开玩笑吧,‘小结巴’还想当播音员?”有人不理解。粟文却找到指导员,“指导员,我不是想出风头,现在我说话虽然有点进步,但對于今后的生活来说还远远不够。我想通过这次机会给自己加压,挑战自己,超越自己!给我一点时间,不会让大家失望的!”面对这样可爱的战士。指导员只好答应他一个月后考核完了再上岗。

从此,每天清晨,当别人还在睡觉的时候,小粟就已经起床了,他一个人来到小树林里,对着大树“讲课”;连队搞演讲比赛他争着参加,搞相声小品,他专挑台词最多的人物演,为了让自己口齿伶俐,小粟还自创了一个“高招”——念“绕口令”。于是乎,战友们就经常听到小粟整天嘴皮不停地念叨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反吐葡萄皮。”……就连每天宝贵的午休时间,小粟也抓紧时间练习,坐在床上“气沉丹田”,念叨半小时。隔壁床的战友抱怨,“你每天絮絮叨叨,葡萄皮怎么就吐个没完没了?我看《大话西游》里的唐僧都得甘拜下风。干脆,你学周杰伦唱‘说唱乐’得了,说得快、唱得准,起码还可以娱乐一下我们的耳朵。”战友的一句戏言,还真成就了连队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说唱歌手”。每次连队举办卡拉0K晚会,“粟文版”的《忍者》、《双节棍》等说唱歌曲都是最受战友们的欢迎的节目。

在粟文艰苦的训练的过程中,偶尔也会蹦出一两个不和谐的音符。有人说:“你现在讲话已经比以前好多了,干嘛还那么辛苦和自己过不去?是不是想出风头?”粟文却笑了笑,说:“比起以前话都说不出来的痛苦,现在你们看起来很苦的播音训练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一个月后的考核播音,当他第一次语言流畅地在连队广播室播音时,他哭了,大家也都为他高兴。粟文说要把自己的播音录下来寄回家去,让养育他的父母看看部队是怎样培养教育他的。

篇5:你快乐吗作文

我点点头,又飞向河边问候小鱼:小鱼,你快乐吗?我可以在清澈凉爽的小河中自由自在地遨游,我可以随心所欲,运展自如,哈哈我太快乐了!我飞向松杉葱郁的森林,问候小兔:小兔,你快乐吗?当然了,在这个大家庭当中,我和你们可以分享我的劳动果实,可以保护这个森林我太快乐了!

时间在流逝,美好事物总是停留不长的,灾难降临到我们头上——这里有人来了。他们在森林中肆无忌惮地把树木砍下,把草地践踏得面目全非,河水被弄得污七八黑,河面漂浮着垃圾。看到这些,我哭了,心像刀绞一般。我飞向草地问候小羊:小羊,你快乐吗?呜呜我那个温暖的家已经不存在了,小草都干枯了,人类来了,我太伤心了我安慰了她,又飞向小河边问候小鱼:小鱼,你快乐吗?我的清澈而又舒适的小河已经没有了,你看,这水被人类弄得像墨汁一样,还向这里投垃圾,我快要窒息了!我又飞向支离破碎的森林问候小兔:小兔,你快乐吗?我没有保护好森林,树木被人类砍走了,果实也被抢走了,不能跟你们分享了,我太伤心了!我也哇哇地哭了起来。

篇6:你快乐吗作文

因为自今年入冬以来,一直没有下雪,空气干燥,生病的人很多,我也没有幸免.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枝头上的叶子所剩无几.小草懒洋洋的,一片病态.大街上的行人充满倦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实在苦言不堪.

一场雪来了,尽管刚刚覆盖地皮,树上还没来得及披上洁白的银装,雪就停了.即使这样,我也很快乐.今早晨因路面结冻,宽阔的马路上顿时让我‘如履薄冰”,不是真正掉进“冰”里,而是怕摔跟头,可是越怕偏被赶上,我真的摔倒了,坐在地上,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如果是平常摔那么一跤,让别人看到,还真有点难为情。

我自认为摔倒的只有我一人,可是到了教室,同学们都在高兴地谈论出门摔倒的兴事。我们都是中学生了,这种毫无忌惮的快乐,也只有在这雪后才有。初三的哥哥姐姐们每天都是绷紧了弦在冲刺,可是不曾想,这点雪给他们也带去了无限的乐趣。下午,他们在学校看完电影《音乐之声》后,老师破例没有给他们安排晚自习,哥哥姐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顿时活跃在后操场上,你团一只雪球猛地扔到别的同学身上,这同学一点也不生气,随手团球回击给那个同学,就这样在笑语中夜幕送走了他们。

篇7:二十年了,你幸福吗?快乐吗?

过的好吗?甚念!

离我们最近的一次见面也有十五年了吧?最后一次听你的声音是在十年前的那个春天,对吧?我们还没有好好的说话,尽管那时候也没什么话说了。

这是一封永远都不会发出的信,当然你也不可能收到这封信。说些什么呢?那些世俗的话我都不想说,包括还有一些俗气的想念。

分手快二十年了,这中间你有没有想起过我?哪怕只是在你偶然的发呆的一瞬间,想过吧?告诉你,我想过,在有风有雨,有花有月的日子里都想过你。

还记得吗?那年我们相遇的那个春天吗?你说早在这之前,我的名字就写满了你的心!那时候的天很蓝,瓦蓝瓦蓝的,你带我去看山,听松涛阵阵,踩着清澈的河水,看悠悠白云从我们头上飘过……

你知道吗?在我们分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害怕看见月亮。月华如水的夜晚该是怎样难过的时光啊。

曾经的你是多么的喜欢月亮。在有月亮的晚上,只要接到你的邀约我都会在死党闺蜜的掩护下去见你!

还记得吗?在老地方!嘘!那只有我们才知道的老地方。你说你总是一个人在巷口傻傻的等我,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多难熬的时间啊。对于你等我每一秒钟你都觉得那是一个世纪那么灰暗那么漫长,对吧?可是我一出现,你的世界就立刻明亮!可是我知道我理解,你通常为了能见到我,把家门口所有能走的路都走几遍十几遍了才能等到我,对吧?

月光多清亮,树影多婆娑,蛙鸣多好听。上弦月、下弦月不再孤零,吻合成胶质整体。远方,夏娃亚当在嫉妒。

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你对自己是那么的自卑,自卑到都不能理解你!穷是你的错吗?我嫌弃过你的穷吗?哪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儿女,他让你放弃你就放弃吗?不要说为了我的幸福!我的幸福就是和你在一起,无论今生和来世!

可是你放弃了,你真的就这么轻易的就放弃了!很快的你就结婚了!等到你的孩子出世,我也很快的结婚了!没有指望的等待就不必去耗尽一生的时间!还有--为了你想象中我的幸福!

二十年了,你幸福吗?快乐吗?

如果你问我幸福吗?我回答:是的!因为我没有给自己轻易放弃的机会,我去找过你,很多次,不顾廉耻的去找你,每次都是你冷冰冰的拒绝!这辈子我都不后悔!因为我没有给自己后悔的机会!如果你问我恨不恨你?你带给我的美好回忆超过了我对你的恨!至今仍然感激上苍让我认识了你!

my love--你一直都是这么称呼我!我们相约来生吧,是你承诺的!来生我们再也不会分开!这次我是男孩你是女孩,我庄重的承诺:我不会轻易的放弃我的挚爱,不会理会贫贱夫妻百事哀,因为我拥有了你!不会理会门当户对,因为我拥有了你!

在每时每刻,在同一片天空下,我都会默默的祝福你!健康平安!珍重!

旧日的朋友

篇8:你幸福吗

爸爸爱养鱼, 几个大鱼缸分别养着淡水鱼和海水鱼。最初, 我也常常手忙脚乱地帮着爸爸一块给它们换水、充氧气、喂食什么的。我看着它们在大鱼缸里游来游去, 自由自在, 不用写作业, 不用听爸爸妈妈的唠叨, 不用听老师的训斥, 我觉得它们一定是幸福极了。

自从我有了和鱼们对话的特异功能以后才知道, 它们一点儿也不幸福, 淡水鱼想回到河流或湖泊中去, 海水鱼想回到大海中去!那才是它们向往的地方, 那才是它们的家。

几条淡水鱼被我偷偷地放进了家附近的河里, 而几条海水鱼, 直到现在还是让我一筹莫展。每次听见它们的叹息, 都让我感到哀伤。在我的劝说下, 爸爸总算半信半疑地答应了, 说找个时间, 去趟海边放生它们。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海水鱼, 它们高兴地摇头摆尾吹起了大泡泡, 这也让我兴奋不已。

还有一次, 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卖鸟, 几只鸟在笼子里哭泣。我问它们:“你们哭啥?”它们七嘴八舌地对我说:“我想家!”“笼子里一点儿也不舒服, 森林里可好玩儿啦!”“我害怕!”……我哀求卖鸟的叔叔:“您放了它们吧, 让它们回家吧……”卖鸟人惊愕地望了我一会儿, 拎着笼子走了。好多天, 我还能听到鸟的哭泣声。

你幸福吗?现在这句话在电视上很热门, 我拿起笔才觉得很不好回答。如果所有的人和动物在不侵犯他人利益的条件下都能按自己的意愿做事, 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那该多幸福!大家幸福, 我一定也很幸福。

篇9:你认识“快乐”吗?

你是否知道日本学者江本胜做的水试验?

实验者让水“看”文字,也就是把水装进瓶里,在纸上写了一些字,把字面朝里贴在瓶壁上,放入冰箱冷冻。然后,以高速摄影的技术,来拍摄和观察水结晶。实验发现,水竟然对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图像都有所感应,水对善意的信号都报之以健康美好的结晶,对恶意的诅咒则报以惊恐沮丧的结晶。比如,事先看过“爱和感谢”字样的水,形成了华美庄严的结晶;看到“浑蛋”之类伤人的字眼的水结晶,则混沌一片丑陋不堪。看过“活力充沛”的水结晶,样子健康而平衡;相反,看过“筋疲力尽”的水结晶,看起来则是疲惫不堪。

你想象一下,“快乐”的水结晶应该是什么样子?高兴的?欢喜的?令人兴奋的?激动人心的?都没有,“快乐”的水结晶竟是那样平静,那样平常。

怎么会是这样?

这,似乎正是水结晶要告诉我们的:快乐原本就该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根本用不着大惊小怪,用不着激动万分,用不着欣喜若狂。换句话说,快乐就是拥有自然的常态的生活。所以,真正的快乐,应该是平稳的,平静的,平和的,平常的。原来,能有一份平稳的平静的平和的平常的心态,就是享受着真正的快乐。

那天,也是闲来没事,手头上的工具书翻了个够。原来,快,就是快心,乐,就是乐意,快乐,就是快心乐意,就是称心适意,就是舒心满意。什么是舒心满意?平平静静的生活,平平常常的日子,最舒心满意,也最快乐。

正是这样,从心理学角度说,最好的心态是平静。心平则气静,气静则神安,神安则体健,全身的每个组织每个细胞都会处于最好的状态,生命最充满生机。因而,人的主观感觉也是最舒心满意的。

说到底,快乐的心,应该是一颗平静心,一颗平常心。

原来,快乐的本来面目不是高兴,欢喜,欢快,开心,欣喜,兴奋,激动,当然,更不是大大小小的惊喜。这些都让快乐过了头,甚至这些连快乐的近义词都不是。真理超越半步就会成为谬误。我们一定要记得,不要让快乐过了头。

快乐过了头,就会有副作用。心理学发现,那些被评价为“非常快乐”的人,竟然普遍比“快乐情绪有所保留”的人去世得早。你看,这结果是不是有点意外?

其实,说来也是情理之中。所谓非常快乐的人,就是让快乐过头的人,凡事过犹不及,副作用也就来了。一来,这样的人不喜欢平静,乐于追求刺激,偏爱不稳定的生活方式,这无疑会增加遭遇意外伤害的风险。二来,这样的人最大的问题是情绪不稳,容易产生大悲大喜的极端情绪,而任何情绪的起伏对身心都不是好事。三来,这样的人容易在某些不恰当场合表现得太开心,可能会无意间惹恼了他人,给自己造成人际关系的麻烦,甚至给身心招来打击。四来,这样的人总是期望找到更快乐的事物,结果反而容易失望,情绪也就容易更低落而沮丧。

不难理解,如此过头的“快乐”,即便未必让人折寿,也注定会让人离舒心满意更远了。因为,快乐过了头,就远离了真正的快乐。

你看,我们是不是需要重新认识快乐?

篇10:拿高薪,你快乐吗?

时常在想,有没有既高薪又高兴的职业呢?究竟应该选择一份高薪但是不快乐的工作,还是一份快乐但不高薪的工作呢?各位职场上的朋友们,拿到了高薪,你就快乐了吗?

一、高薪是我追逐的目标

1、高薪能证明自己的能力。

我是学财会专业的,大学毕业后,我很幸运地被一家著名的会计事务所录用。上班后的第一个月,就拿到6000元的工资,事务所还对我承诺,一年后收入就可翻一番。我很快成为同学们欣羡和追逐的目标,我也从大家惊羡的眼中看到了自身的价值,全然忘了平日里加班加点工作的辛苦。在我看来,人活着就得证明自己的价值,高薪正是人生价值的绝好体现。

2、拼命工作是为了生活更好。

有份丰厚的薪水,年底根据业绩除了提成还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奖金,所以,虽然她已经结婚并有一女,但她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态度是超前的。她会花几千元就为了买一个小巧精致的皮包,也可以不做晚饭跑去星巴克浪漫。她有自己的打算,赚钱很不易,要学会享受才不会委屈了自己,年底她还打算再买一辆车。

3、高薪能让自己梦想成真。

房子、车子、女朋友……哪一个不得花钱?因此,拿高薪还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拿10倍薪水可能意味着付出100倍辛苦,但在我看来,这都是值得的。想当初谈了一个女朋友,发展顺利、结婚有望,谁知最后还是被一个阿开勾引了去。从那以后,我就发誓要努力赚钱,这世道,有了钱什么都好办,如果没钱啊,就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了……

二、拿到高薪也未必快乐

1、多拿薪水,就要付出更多代价。

这份工作的薪水比前份工作的确高出一倍多。当时我是何等的得意啊!加班没关系,反正我的月收入足以让我趁晚饭间隙在楼下名品专卖店刷卡血拼,就凭这,我对这份工作是满意得不得了!慢慢地我才发现,每晚加班,有时候要在凌晨2点以后才能休息,白天就更难熬。你想比别人多拿10倍的薪水,就要付出100倍精力的代价! 残酷竞争让人战战兢兢

夏天跟她那个青年才俊的老公相爱多年,终于要修成正果了。大家都为她高兴,可是她却无论如何高兴不起来。原因是:她所供职的公司虽然是个名噪一时的企业,但是却长年累月没有休假,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请假的理由。新婚第三天,夏天就被领导一个电话揪回办公室开会!“现在竞争压力这么大,年龄大了干不动了怎么办……”一想到这些,夏天就愁眉不展。

2、要高薪就不能要个性。

我学的是秘书专业,毕业后在企业做行政管理。因为是本科毕业,月薪还不错,但这份工作并不是我想要的。因为我的性格天生好静,而秘书工作则要求八面玲珑、能说会道。每天上班我要替总经理接无数个电话,遇到问题还要懂得随机应变。虽然不太喜欢,但也要强打起精神,工作和薪水对我太重要了,我只好暂且把人格和个性放在一边。

据前不久某招聘网发布的调查显示,目前,有6成以上的白领员工尽管拿着高薪,却感觉幸福指数并不高。而半数以上的人为跳槽方便,只肯与公司签一年工作合同。数据显示,都市白领员工中只有37.72%的人选择工作“总的来说是快乐的”这一答案,有41.64%的人表示“不快乐的时候多”,还有20.64%的人表示“很痛苦,想换工作”。

出乎意料的是,工作压力大并非是导致白领感觉不快乐的主要因素。而觉得所在单位管理制度与流程不合理、对直接上级的管理方法和风格感到不满意、认为工资待遇与对单位的贡献不成正比,成了影响工作幸福感的三大因素。不少接受调查的白领员工表示,现代人并不惧怕压力,只要能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完全可以不畏辛苦。

相关推荐:

篇11:你快乐吗作文700字

班上转来一位新同学小a,胖胖的她矮矮的,同学们都爱拿她开玩笑,但她并不在意,反而自嘲着和大家耍笑。很快地,她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喜欢找她聊天。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情拿来做笑料的。那天,她正和几个女生在咵天儿,银铃般的笑声在教室里此起彼伏。笑声中突然一个响雷炸开:“小a,你好猛男哩。”不知是谁又在借题发挥:“哇,猛男耶!真是独一无二的——要身材没身材,要模样没模样,最重要的是:她是女生呢!”“哈哈哈……”笑声一浪高过一浪,爽足了这群枯燥赶作业的.学生,可凉透了小a的心。她闷闷地回到座位,怏怏地呆坐着。“快去安慰一下。”“可该说什么呢?”女生们议论着。

“别这样,大家都是为了高兴一下嘛。”同桌满脸堆笑地望着她。“高兴?我记得你曾经对我说过‘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你们这样,又算什么?”她冲着同桌扯开喉咙怒吼,唾沫喷了同桌一脸。

那是前几天,正在上英语课,几个女生讨论着英语单词拼写及读音,小b发音怪异,小a就再三让小b拼读,弄得小b很不好意思。同座见了说:“小a,不要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笑话别人发音,你就快乐吗?”小a脸上就没有了喜气,皱起了眉头。

此时,同桌很有些尴尬,她支支吾吾地对小a说:“对……对不起嘛。”又走过来一个女生:“既然这样,我们以后谁也别取笑谁了,好不好?”语毕,几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是啊,把一个女孩说成猛男,很丢脸,伤人自尊心,但是把别人不同的发音当做笑柄,也很可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大家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如果,我们以后能时时把别人当做自己考虑,那么我们或许能获得更多的快乐,而不再是在相互取笑中得到那么一点小快乐。

篇12:你快乐吗?那么请你拍拍手

2珍惜现在的一切,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3无论人还是事物,都是多面性的,看人看物不要太过单一,即使是审视自己,也要尽量全面。

4自信是最大的力量。

5我最喜欢阳光,因为它给我带来了很大动力。

6用心感受悲伤的故事也是一种能力。

7其实我也说不清我究竟是阳光的,还是忧郁的,也许两面结合来看,才会发现真正的我的样子吧。

8希望的种子,经过勤劳的播撒后,会结出成功的果实。

篇13:你认识“了”吗

“了”的在语法层面究竟该属于语气词还是助词, 又或者被称为语气助词?目前对“了”的观点没有统一的理论, 几家都有着各自的观点。当然,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各家不同的词类划分类别决定了“了”字的性质。

就现在的研究情况而言, 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 黄伯荣、廖旭东等人的观点, 他们认为语气词和助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于是就把两类词分立开来。于是, 这里的“了”也就具有了两类词的语法功能。

第二种, 朱德熙认为“了”一方面可以做语气词放在句尾, 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动词后缀出现在句中或者句尾, 甚至可以成为二者的统一体。

第三种, 徐青把“了”字等语气词划归到助词里面, 通称此类词语为语气助词, 作为助词的一个小类, 与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并陈。

第四种认为“了”就是助词, 没有提及语气助词一说, 如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提法。作为第一次标注词性的现代汉语词典的版本而言, 也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的。编委人员对于助词“了”的语法功能也予以了详细的分析。基本涵盖了出现在动词、形容词之后, 或者出现在句中、句尾的停顿处的几种情况, 把这些都归于助词“了”的用法分别列出。

当然, 各家的观点各有裨益, 不能全同或者全否, 只有自己的偏向而已。我比较认同第一种黄伯荣、廖旭东的书中提及的观点, 毕竟词类是以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为依据划分出来的, 若把“了”的语法功能通称为一类语气助词有失偏颇。“了”的不同位置, 不同语境, 说话的内容以及语气等内容也是表现为不同的语法功能的。称语气助词或者通称助词, 就没有了对比性。

我们依据黄伯荣、廖旭东的观点分析了“了”字在运用中有几种不同的表现:

一、语气词

“语气词常用在句尾表示种种语气, 也可以在句中表示停顿。” (1) 比如, 我们经常用到的“的、吧、呢、吗、啊、着”等词都同“了”一样属于语气词的一种, 但是其表达的语气却各有不同。语气词又可以按照所表语气的不同, 分为了四种, 其中涉及到“了”用法的是表示陈述语气和表示祈使语气。

例:我早就退休了

你该管管孩子们了。

两个例句中, 第一句是陈述语气, 表达了“我”的现实状况, 陈述一种事实。第二个例句是祈使句, 表达了命令、劝告的意思。

另外, 位置上看, 语气词的“了”是处于句尾的, 因为它必须处于句尾来表达语气, 表现事态的变化。

例:出太阳了。

在这里, “了”表示一种新情况的出现。表示太阳已经出来, 原来没有, 是一种新情况。

再者, 有时候句尾语气词“了”经常带有了成句的作用。“了”同句中成分一起表达了一种状态, 若没有这个语气词的存在, 句子结构就不能完整。

例:春天来了。

这句话如果不加“了”就不能够成为独立的句子, 没有了整句话的表达意图, 没有了整体感。“了”在这里成了成句的成分。

二、动态助词

在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成了两大类, 这实词、虚词两大类下共划分出了14小类。这其中就把助词和语气词分开, 两者都属于虚词的一种。而在这种词类的划分方法下, “了”也就又了两个层面的性质, 一个是助词, 另一层便是语气词。

黄伯荣、廖旭东认为“助词的作用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者句子上面表示结构关系或动态语法意义。” (2) 而“了”属于助词其中的一小类动态助词中的一个成员。“动态所指是表示动作或者形状在变化的过程中的情况是出在哪一点或那一段上。它反映的是一种动态, 不表示发生的时间。它可以表示事情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动态。” (3) 而“了”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 表示动作和形状的实现, 即已经成为事实。

例子:学习了三个月, 考了第一名。

东边来了两个人。

春风吹绿了柳条。

以上三个例子中, “了”字都是动态助词, 紧跟在动词、形容词的后面, 表达了动作、性状的完成。而且, 在这几个例子中, “了”后面都出现了补语。“学习了三个月”, 三个月是时间, “了”表示动作持续的状态。而“考了第一名”和“东边来了两个人”, “了”表达了动作的结果。这里最后一个例子“了”是出现在形容词之后的, 表示一种状态的变化。

有时候, “了”也可以表达预期或者假设的动作的实现。

比如:“我下了班就去看你。”

“将来我有了钱, 一定给你买飞机。”

在这个例子中, 时间点着眼于将来的某个时间点, 可能近也可能远。实现与否也不一定。第二句中的表达, 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假设, 说话人明知道不能实现。表达了一种假设的含义。

总之, 在“了”做动作助词的情况下, 主要着眼点是表达时间点, 表示一种形状或动作的变化。

三、兼有语气词和动态助词的现象

“了”字在运用中, 经常出现特殊现象。一般都出现在句末, “了”兼有了语气词和动态助词的两种作用。比如说在《现代汉语》中提到的两个例子:

自行车他骑走了。

枫树的叶子红了。

“了”作为动态助词的时候, 大多数是出现在动词和形容词之后, 第一句话“骑”是动词, “了”表示动作已经实现, 表完成的状态。第二句“了”用在了形容词“红”的后面,

表示一种状况的实现, 是事态的变化, 表示枫树的叶子颜色变化。两句结尾都用了“了”都带有了事态变化, 表达了语气的作用。

四、“了”合音现象

(上接94页) 可以两三个一起连着使用。语气表达的时候情况便更为复杂。人们目前交际最常用的有六个语气词, 这六个语气词如何组合也成了语法的特殊现象之一。黄伯荣、廖旭东就给这六个常用的语气词划分了三个层次, 使得连用的语气词有了不同的分析角度。这其中, 就有我们研究的对象“了”。“了”是处于第二层次上的, 同第一层的“的”、第三层的“呢、吧、吗、啊”组合来表达不同的语气。

“了”是处于第二层上的语气词,

例:的了他已经够麻烦的了。

了吧不敢认俺了吧?明白了吧?

了吗不是已经回答过了吗?

了呀大伙都吃过饭了呀!

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 “了”用在和“的”连用的时候, 就带有了“的”的肯定语气, 表示已经实现。而“了”与第三层“呢、吗、呀”连用时, 不仅带有了自身表达新变化的状态, 更带有了第三层语气词的疑问、感叹等感情色彩。

另外, 朱德熙先生认为“两个语气词连用, 如果后一个是元音开头的, 两个语气词就连读成一个音节。如‘还有三天呐’, ‘呐’就是‘呢’和‘啊’的连读。” (4) 并且指出了结构上的问题, 认为一个合音的音节, 在结构上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如“下雨啦”, 要分析称“下雨了/啊”, 不能分析成“下雨/啦”。

这种合音现象的存在可以说是语音同化得结果, 存在于口语层面, 但是经过书面语的记录以后, 就改变了原有的字型。比如:

小事儿, 别再提啦! (啦=了+啊)

我们走喽。 (喽=了+呕)

“啊”开头音节是元音, 受到了前一音节的影响, 在交流中产生了变读现象。“喽”也是一样, 都是受到了语流音变影响的结果。

统而观之, 以上几种语法现象都是在说明“了”的情况复杂性。而且, 全文仅仅是针对作为语气词和助词的“了”字, 并没有涉及到用作动词的“了”。一个小小的“了”字尚有这么复杂的情况存在, 可见相对于中国的语法系统而言, “了”的用法只是沧海一粟。

参考文献

[1][2][3]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5]现代汉语词典 (第五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篇14:你快乐吗?

还有人会喜欢上班的!为什么他以前对工作没这么热衷?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种感觉?那是因为老板肯定他、赏识他。由于他变得更有热忱,更会沟通,因而赢得了更多的合作、支持。结果是工作更开心,绩效更好。工作不再是枯燥无味,只是赚钱讨生活非做不可的事了。

现今企业界谈得最多的话题是创新的重要,以及做出正确的决策。想象一下某公司的研发人员老是闷闷不乐,他们还能常常激发出新点子、新构想?某公司的高阶主管常勾心斗角,互动不良,他们在做决定要不要投资一项重大项目、要不要开发某一市场时,多半没那么投入,没那么大的兴致绞尽脑汁做分析、归纳。做对决定的次数必定会少得多了。

快乐真的会影响到工作绩效?大约20年前,德意志银行董事长 Helmet Kopper要退休了。他在欢送晚会上说:“我相信如果我们银行的每个人都能常常面带笑容的话,我们的业绩至少会成长25%。”一位在金融界工作了近40年的人,他的临别赠言竟然是:笑。我想在工作中,一定要快乐才能有笑容吧!

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不再是经济学导论,而是“快乐学”。每学期有1400多人选修这位印度裔博士TalBen Shahar的课;连学生的父母、甚至祖父母都来参加。这位教授真的有点紧张。你能想象现今经济状况这么低迷,这群精英还这么重视快乐,不是很值得我们深思吗?

另一位哈佛大学教授Barbara Kellerman更认为,一个公司让员工都乐在工作,是领导人的新任务。言下之意,好像过去领导人很少注意到这方面。

有好几次我们班上的同学质疑,那些采取军事管理,纪律至上,一切按制度来的公司,不是也很成功吗?他们的员工谈不上快乐,甚至常戒慎恐惧,不是照样活过来了吗?而且还满成功的!

没有人会有全部的答案。我也只能推理说,如果这些严厉的公司能让员工快乐的话,他们会比现在更成功,创新的产品或服务更多,人员流动率会大为降低。当然,安全会大为提高,灾难会减少。(编辑/立原)

作者简介

黑幼龙,现任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区负责人、台湾幼龙企管公司负责人,代表著作有《赢在影响力——卡内基人际关系九大法则》、《破局而出》等。

上一篇:新豪华曹操传2011宝物攻略-Doc版下一篇:游黄山翡翠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