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2024-05-04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书心得体会(共11篇)

篇1:《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但拜读过《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后,我由衷地想说:读书,是人生的一个乐趣,读一本好书,更是乐趣中的幸福。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就是一本能让人产生幸福的好书。

书中斯宾塞先生用朴实的语言具体地向人们展示了一位伟大的英国思想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一位仁慈而又睿智的父亲,仔细地描述了斯宾塞先生将自认为“不是一个神童”的小斯宾塞,培养成为“取得的成就比神童都大”的教育过程。的确,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父母的书,主要讲的是家庭教育问题,但就因为如此,让我这位既为家长又同为教师的人受益匪浅。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前奏,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

书中谈到,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必须做一些教育的准备:要点钻研、要点机智、要点忍耐,还需要自我克制。有一句话讲得很好--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你希望孩子怎样,你自己就应该怎样。反思我自己,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却往往忘了让自己不断地接受教育,让自己不断成长。

同时书中还谈到应该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的更多是孩子缺点。我们也常常抱怨:“我真的受不了,他学什么都这么不专心、都这么慢”。是的,有时我们花了许多时间在成绩不好的孩子身上,但孩子仍然没有改变,为什么呢?在这里,我想说:“爱,我们人人都有,但爱和有目的的教育,则需要一些耐心、技巧。”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多一些友好和鼓励,因为孩子的处境与成人的处境是一样的。

通观全书,我并没有看到太多的大道理。在阅读这本书时,我感觉更像是在看斯宾塞的教育日记。这也是我喜欢本书的主要原因。书里面记录的很多小故事、小案例反映的都是我们工作中、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有关教育孩子、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教育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走向“快乐学习”的境界。基于此,我们更应该很好地拜读这本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读完此书让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立足学生,品味书中经典思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孩子服务。

篇2:《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快乐是孩子的天性,只有那些让人感觉快乐的事情才能让孩子乐此不疲地想做,重复做;而那些让人感觉痛苦的事却让他们想方设法远离它、逃避它。通过阅读本书,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要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1、孩子是一面镜子

“有孩子的家庭,就像多了一面镜子,他能找出你内心的一切。你快乐,他也快乐;你暴躁,他也暴躁„„”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都很沉闷,我思考着为什么孩子们都不积极了?为什么孩子们都低着头?下课后,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今天怎么了?我先是一愣,想起了原来因为感冒声音发不出来,影响了个人上课的状态,学生因此也显得不积极。而我当时竟忽略了分析自己,找出问题的根源,没有有效扭转课堂的气氛。之后,每当孩子们又低落的时候,我就会调整自己的状态,微笑以对,孩子们就慢慢地“活”了起来。

2、从点滴渐进中得到信心

“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教育变成渐进的、快乐的事情。”刚接手班级的时候,我总是很累,课堂上要不断的进行组织纪律,而孩子们经常一小会就“原形毕露”。课下还要苦口婆心地教育作业不认真完成的孩子。但是,随着教学经验的学习积累渐渐地我也明白了,要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效率,除了要让孩子懂得守纪律,更重要的是把孩子的 注意力吸引到课堂。让他们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对于不认真完成的孩子,需要耐心,循序渐进地将其引入正轨。太急只会让自己更没信心,孩子需要时间养成习惯。

3、快乐的教具

孩子们喜欢玩具,生活中有许多活教材,比如孩子们玩的小汽车就有形状的认识,而教师只要把他们喜爱的玩具,拿出来点拨一下,知识的传递,就成了玩的过程。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通过生活中玩具来认识,比起课堂上多么生动地语言都更加容易让他们接受。

4、多一些友好和鼓励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友好与鼓励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信任老师,心服口服地接受教育,并努力克服自己缺点。在教学中,鼓励是一副学习的催化剂,课堂上善用鼓励性语言,除了可以给这个孩子带来快乐,还能影响其他孩子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篇3:浅谈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及启示

一、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论的内涵

快乐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遵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这也可以称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斯宾塞认为世界上最完善的教育,本质上都是快乐的。让儿童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对知识产生兴趣,从而使他们成为优秀的人才。对于基础知识,只要能理解就行,并不看重分数,认为“一个人有了快乐的心情,才能有快乐的举动。快乐学习,就是要让学习变得轻松起来,孩子像玩一样的去乐于学、爱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乐在其中。”

二、斯宾塞快乐教育理论的重要意义

斯宾塞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理应也是快乐的。确实如此: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相反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信心会减弱。另外,斯宾塞在教育上基本将快乐与兴趣视为一致,并将其作为教育、学习乃至人生的一个重要命题,非常重视快乐兴趣的重大意义。总的来看,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和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并不重视分数的考察,选择让孩子在快乐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父母和教师只是起到指导和辅助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非常符合现在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主。

三、斯宾塞快乐教育理论的特征

1、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规律

对于各个年龄层次阶段的孩子而言来说,我们必须因材施教,从儿童的心理特征出发,编写教材和教授符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内容。当然这也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从具体到抽象,要从简单到复杂。根据孩子的阶段性进行教育,这也是一门深奥的科学。在当下教育的大环境下,人数众多的大班教学,要求实现这种注重差别和发展个体的教育,并不十分顺利,尤其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是不断追求的目标,这必定还需要靠教师本身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2、儿童自己进行探讨和推论

这让我联想到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实用主义”理论,教育就是教会儿童如何去做。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对于理论层次的学习,重于实践层次的学习,我们往往只要求孩子看书学习,对于其他事物的学习完全不重视。斯宾塞则强调教育斯让儿童自己动手去探讨和推论,让儿童接近大自然,学会观察和实验,自己在实践中动手学习。学习一件事物比读十本书更管用,这是孩子亲身的体验,知识得来是经过他自己验证的。而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却而忽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

3、一切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为主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一味地苛求一丝不苟的教学和严肃认真的学习,当学习的环境变得非常严肃时,孩子便会对学习的事物的兴趣慢慢消退,只能被逼迫而导致死记硬背的结果,但那学习的知识终究是要还给老师和书本的,而这些知识是无法停留在孩子内心的,孩子只有在快乐的环境和氛围下才可能愿意学习。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氛围环境。斯宾塞的教育方法与现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如出一辙,重视儿童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它注重心理规律、兴趣和亲身体验,更符合新课标要求,也更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对今天教育教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四、斯宾塞快乐教育思想的启示

1、以尊重为教育原则

斯宾塞认为教育除了教授知识的目的之外,最重要的就应该是对孩子权力的尊重。如果不做到这一点,任何苦心孤诣的教育都是会失败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在每个阶段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喜好,让他们自己做选择,现在有很多家长比自己孩子去学各种特长,实质上这也会扼杀儿童在其他方面的兴趣,降低好奇心。因此,我们在对孩子进行培养时,要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试着理解他们来思考和做事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亲切和善意指导。只有这样心灵才能接受新的知识,。其实孩子的处境与成人的处境是一样的。他们有自己的考虑,有自己的想法,这时我们就该多一些耐心、技巧的理解和指导。

2、以自我教育为成长力量

斯宾塞说:“没有什么比满足孩子兴趣更具有吸引力,也没有什么比兴趣更能让孩子忍受哪怕是吃苦受累。”我们也发现,当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时,她的智力和潜能会大大降低。这时候,家长再去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因此,不能在情绪糟糕时教育孩子;更不在孩子情绪低落时,教育或强迫她学什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快乐时,才能更多地看到孩子的优点,才能让孩子有自信心和成就感。也许很多对于父母看来一些没有很大意义的事情,简单的以为那只是乱涂乱画而已。但在孩子眼里却有很大的益处,如一份简单不起眼的涂鸦都能引发孩子对画画的兴趣,甚至还能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当然父母还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儿童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3、以兴趣为快乐源泉

斯宾塞说:“没有什么比满足孩子兴趣更具有吸引力,也没有什么比兴趣更能让孩子忍受哪怕是吃苦受累。”我们也发现,当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时,她的智力和潜能会大大降低。这时候,家长再去呵斥和指责,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因此,不能在情绪糟糕时教育孩子;更不在孩子情绪低落时,教育或强迫她学什么。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快乐时,才能更多地看到孩子的优点,才能让孩子有自信心和成就感。也许很多对于父母看来一些没有很大意义的事情,简单的以为那只是乱涂乱画而已。但在孩子眼里却有很大的益处,如一份简单不起眼的涂鸦都能引发孩子对画画的兴趣,甚至还能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当然父母还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儿童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4、以爱来保驾护航

斯宾塞认为,快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感恩教育和爱的教育。一个不会感恩的人,总是会把自己得到的或者别人付出的当作应该的,总是忽略别人对他的善意。斯宾塞还认为,爱是一回事,让儿童感受到这种爱又是另外一回事。儿童若能感受到这份爱,会激发他身上相应的积极的情感。因此,爱的教育首先应该是爱的传递、爱的榜样,让儿童在爱中感受,在爱中不自觉地报答这种爱。但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爱,接受我们的教育,达到教育的目标,则需要一些耐心和技巧。而家庭中父母的榜样的力量无人可替代,但往往没有时间和兴趣去探究自己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不要担心这样做会浪费时间,相反,它只会让你对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时强迫他学习,因为教育效果不会很好,你也可能因此就误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天赋。在家庭教育中,要努力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时刻关爱孩子,让孩子有轻松和成就感,努力做一个懂得感恩、有爱心的人。

因此,我们应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思想理念贯穿于整个儿童教育,让儿童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遵循快乐是儿童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儿童在自由快乐中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让教育成为充满快乐而漫长的事业,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思想在儿童教育中具有非常深刻的指导意义。

摘要:从柏拉图到夸美纽斯,再到斯宾塞,标志着西方快乐教育思想发展的“三级跳”。斯宾塞基于功利主义幸福快乐论和自然主义教育心理学,在英国传统乐趣教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体系完备、理论与实际结合、至今仍未超越的快乐教育思想,本文从快乐教育的内涵,其意义和理论特征出发探讨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思想对现在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斯宾塞,快乐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英]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英]赫伯特·斯宾塞.胡毅译.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3][英]赫·斯宾塞.斯宾塞快乐教子经典[M].范敏迪译.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刘黎明.“自然”与“快乐”:斯宾塞的心理化自然教育思想[J].当代教育论坛,2013(04).

[5]胡娟.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17.

[6][英]斯宾塞.斯宾塞的快乐教育[M].颜真,译.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170.

[7]张金玲.让教育因“快乐”而精彩——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J].山东教育,2011(2).

篇4:我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成书背景

19世纪,世界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机器大工业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极大地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在教育上。古典主义教育传统的保守势力仍然十分强大,教育存在着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陋习。为此,当时社会的诸多有识之士都在寻找拯救教育的办法。斯宾塞便是寻找新教育的积极者之一,他根据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教育理论,以心理学为基础,系统阐述了“快乐”原则在教学与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快乐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愉快而非痛苦。《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一本关于他自己多年教育实践的半自传、半札记的书籍,是他教育思想中一部重要的著作。

内容精要

本书共二十一章,从家庭到学校的各个不同方面阐述了快乐在儿童成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下是其著作中主要的思想精髓。

1、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教育应该是快乐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孩子成为快乐的人,因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在快乐的时候,儿童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而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其自信心便会减弱。这时,即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面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办法,除非先把他们的情绪调节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再开始学习。斯宾塞曾说:“我一直认为快乐的方法和气氛比其他方法更有效。”而要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斯宾塞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2)在教育中,努力去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实现感和成就感。(3)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在看孩子时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点。

2、对儿童实施快乐的教育的方法。斯宾塞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认为,对儿童实施快乐的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让兴趣为快乐求知引路。兴趣和满足总会带来快乐,因此教给孩子某方面的知识时,应先激发孩子对这些方面知识的兴趣,一旦产生兴趣,教育的最好时机也就来临了。(2)多一些友好和鼓励。让儿童在一种友好亲昵和鼓励的气氛中学习,不但可以增进儿童对父母、老师的信任感,而且学习的效果也会变得更好。友好、鼓励是快乐教育的最佳方法。(3)让儿童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对于培养一个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它不仅会让儿童形成因果概念,明白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有原因的,同时也会让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找到这种原因。为此,斯宾塞明确指出:“没有一种快乐能比得上他们通过自己努力而证明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能力而获得的快乐。”

3、快乐教育的基础是儿童身体的健康。身体是所有智慧、道德、品质的载体,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才是幸福的人生。为了让儿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就必须加强身体的锻炼。斯宾塞还提出了锻炼儿童身体素质的方法:(1)避免娇生惯养。儿童的成长需要从小经历一些自然的风雨,这不仅有利于他适应本来如此的环境,而且能够从小增强身体的自我保护和调节的能力。(2)加强户外活动。大自然就像一个天然的生命运动场,一个生命如果要获得更多的力量,他一定要经常到有许多生命生长的地方。在儿童亲近大自然、锻炼身体、获得更多力量的同时,培养其优良的品质,这是快乐教育得以展开的基础与前提。

4、快乐的教育是尊重儿童的教育。实施快乐教育首先要尊重儿童的几种权利:(1)说话的权利。儿童的这种权利受到尊重,不仅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荣誉感,也会引导他注意别人的权利是否也被尊重,从而增强自治能力。(2)得到公平的权利。人类渴望非歧视和公正。儿童更是如此,因为生长和发育的力量,决定了他们非常重视生活中的公正。父母和老师应该毫无条件地保障儿童的这种权利,给儿童均等的机会,“给儿童机会,就是给儿童无穷的可能性”。(3)自尊免受伤害的权利。每一个生命,从他生下来的那一天开始,就明确地与另一个生命完全不同,当儿童明白了这一点时。他的自尊心便诞生了。如果儿童的自尊心受到打击,第一反应就是痛苦,有的会在内心反驳,有的则会讨厌自己。(4)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权利。儿童的思考可能是幼稚的,判断也可能是不正确的。但没有幼稚的思考,怎么会有成熟的思考:没有判断的失误的经历,怎么会有正确的判断。教育要促进儿童幸福、富足的自主生活,就更应该培养、尊重其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5)自由自主选择的权利。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教育儿童以后怎样去选择。为此,从孩提时代开始,父母和老师就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和培养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就是尊重了他们的思维和判断,也就尊重了他们的未来。

简要评价

斯宾塞是近代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他的快乐教育理念来自对孩子天性的透彻分析和妥善驾驭。他强调“对儿童的教育应当遵循心理规律,符合儿童心智发展的自然顺序”,揭示了科学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对西方科学教育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他一生都在倡导一种快乐的教育方法。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他的侄儿小斯宾塞获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其教育著作自问世以来,已成为西方家庭和学校的教科书,成功培养了无数卓越的孩子。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利奥特曾经这样评价斯宾塞:“很少有人像斯宾塞一样,对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人民有那样大的吸引力。他像闪电一样冲击着美国和英国的学校教育。在美国,他的思想统治着美国大学达30年之久。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

名言选萃

事实证明,如果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拥抱、抚摸,有时甚至是亲昵地拍打几下,孩子在对外交往以及智力、情感上都会更健康。我认为:拥抱、抚摸、牵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我一直认为,除了极少极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赋上只有特点不同之分,而没有好和坏、高和低的差别。

学一件事物比读十本书更管用。这是孩子亲身的体验,知识的得来是经过他自己验证的。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坚信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相比,仅仅是特点不同而非智力水平有高低;坚信自己对孩子的信心不但可以改变自己,也可以改变孩子。

孩子的心智和自然界一样,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的。能力的自然发展有一定顺序,每个阶段的能力则需要供给不同的知识。

父母的每一点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同情心,公正、民主的德行以及整洁、勤劳、节俭的习惯,都会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这些德行和习惯无论多么微小,都会像星光一样永远留在孩子的记忆里。

我建议所有的父母。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尽管它是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孩子最高贵的兴趣和同样宝贵的好奇心。不要用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好坏,也不要以此为荣辱。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被信任的机会,被重视的机会,与人平等的机会。

篇5:《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快乐教育,首先要给孩子营造快乐的教育氛围。书中讲到:“在教育孩子时,父母不应该用指责和呵斥的方式教育孩子,不愉快的学习氛围只会造成极差的结果。事实上,让孩子有幸福快乐的生活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父母也应该让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当孩子做某件事开始厌倦时,当孩子没有把某件事做好时,大人往往会埋怨、指责甚至呵斥,这会给孩子带来紧张、痛苦的感受,在这样的情绪下学习,孩子的自信心会下降,记忆力会减弱,教育成效甚微,一个人的心灵只有在平和、舒适的状态下,才能吸收或容纳知识。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刚上一年级,由于没有什么学习基础,在刚入学的两周里,有些跟不上,听不懂老师的各种指令,家长开始着急恐慌,每天晚上的写作业时间,是硝烟战起的时候,孩子写不好,听不懂,几遍过来,大人开始控制不住,从大吼大叫升级到直接动手。我告诉亲戚,当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就会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当孩子在恐惧下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不妨放慢脚步,接受孩子的暂时落后,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不要只盯着孩子的不足,保持乐观的心态,多夸奖多鼓励,从培养自信开始。教育孩子需要打持久战,不可能在短期内看到效果,当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收获,父母也不要失望。斯宾塞在书中讲到,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并对教育内容进行了分类,例如:生活习惯、语言、身体健康、数学运算等,由此可见,对孩子的教育绝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应是各种素养的全面发展。

快乐教育,需要一定的方法。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小技巧,比如用卡片了解孩子、可以学习词汇的魔法风铃、练习绘制地图、用跳房子游戏帮孩子学数字等,这些方法都在无形中激发着孩子的兴趣,不仅仅围绕着学习,又无不在渗透学习。由此可见,父母、教师只有足够用心,才能想出各种方法,才能让孩子在积极体验中获取知识。

除了小技巧,还让孩子用回忆的方式写作、抓紧一切机会提升写作能力;让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学习写自然笔记。想尽各种办法,拓宽孩子的视野,有观察、有发现、有记录,有指导,让孩子得以有更广阔的世界,有更大的收获,也便有了更多的自信。

快乐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是培养孩子的优秀个性和品质。斯宾塞认为,对孩子道德、意志和品质的培养,与开发孩子的智力同等重要。“如果一个孩子在意志和品质方面有问题,即使他在其他方面有潜能,也很难将这种潜能转化为成就。”我们培养孩子就是要培养真正的人。书中“记录孩子的善行”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推广,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用来记录孩子的良好品行,每当孩子行善事,就在记到本子上,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尊重和关注,让孩子的心灵逐渐成长起来。

快乐教育,不是没有惩罚。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只有表扬和鼓励,还应伴随着惩罚。书中提倡“自然惩罚”的方法,让孩子对错误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回应,让孩子从中得到相应的经验和教训。比如,孩子把房间弄得很乱,自然惩罚的方式就是让孩子自己收拾好,如果不收拾,以后就不给他买玩具。与自然惩罚相对应的是人为惩罚,父母对孩子进行一番批评或打骂,然后,父母自己把房间收拾好。孩子从自然惩罚中得到的是教训,而只能从人为惩罚中得到紧张。所以,真正有利于孩子健康的教育方式,不是父母施加的,而是孩子亲自体会由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也就是后果体验法。这种方法,不会破坏亲子关系,还能让父母与孩子都远离愤怒或抱怨的不良情绪。

快乐教育,需要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需要父母和老师以身作则,只有在安全、愉快的环境中,孩子的身体、智能才会健康发展。

篇6:《斯宾塞快乐教育》工作心得

书中有提到以兴趣为孩子引路。每一个孩子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产生兴趣时,也就是教育的好时机。许多孩子看似没有任何意义的活动,其实都可以引导他们从中获得新的知识、方法以及对孩子有益的习惯。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它不仅是指学有所获及学会某件事的成就感,而且还指学习过程本身是令人感到快乐的。因此,我们应当努力让孩子们确立学习是快乐的信念。只有孩子们都带着喜悦的期盼开始学习,才会在学习结束时感到意犹未尽,恋恋不舍,整个学习过程都会变得津津有味,充满乐趣。学习过程也从“必须学”转变为“我要学”。

但孩子们的心理,往往被大人忽视。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反映,就像一条隐秘而又曲径通幽的林中小路,它时而平缓、宽广,时而又狭窄、荒芜。我由衷地赞同斯宾塞先生的观点:让孩子乐观面对生活,给孩子信心,让孩子懂得珍爱自己,让勇气给孩子带来希望。我们都明白,教育的目的是“为孩子未来的生活作准备”,他是一切教育行为的起点。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xxx”,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态,乐观的心理总会带来快乐明亮,而悲观的心理则会使一切变得灰暗。很多其他的书也教育我们乐观地对待生活,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同样是下雨天,乐观的人则想: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我正好在家里整理一下我的房间、书籍,好好地享受一番。而悲观的人则说:真倒霉,好不容易有个星期天,就这样泡汤了,唉!由此一天心情都不舒畅。乐观的人是“总有一盏灯亮着”,悲观的人的世界永远灰暗,看不清前途在哪儿。身为父母的我们如果希望孩子的将来幸福,请从小感染他,引导他乐观地面对生活。

在第二章“快乐教育最初的秘密”里斯宾塞是这样说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接受知识都比较容易,相反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信心会减弱,这时即使是最简单的内容,他也很难接受。所以我们可以说只有“快乐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求知欲、创造欲和自信心,让学生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

“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则主要依靠父母和老师。在本书中,斯宾塞先生认为:习惯来自重复和快乐,并阐述了有关专注、运用、积累和自己选择方面习惯的养成。我自己在这方面就深有感触。从中学起,我就养成了看书并积累的习惯,我乐此不疲的记着那些让我感动的词句,写下当时看书的感受。这个习惯一直坚持着,它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也给我的写作带来方便。闲暇时翻来看看,仿佛又读到了那些好书,感觉见到了老朋友一般。真是好习惯终生受益。另外,我也喜欢斯宾塞先生说的关于选择的话,我会告诉我的学生和孩子:选择,也就一定意味着放弃,只有放弃别的,才是尊重自己的选择。不去假如,满意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然后充分享受选择所带来的快乐。

篇7: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上杭县实验小学 游增良

“在过去一百年里,哪一部教育著作对欧美国家的父母和老师影响最大,读者最多?哪一种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包括在许多领域被称为天才的人——最多?《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无疑是这样一本书。”①

简短的文字,就会让每位读这本书的人了解《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的魅力,感受这位教育天才的著述对后人的影响。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本半是自传,半是札记的书。包括安琪儿降临的序曲、快乐教育最初的秘密、快乐的家庭教育、如何对孩子进行快乐教育、快乐的智力培养、孩子心智成长的规律等二十一章。这本书既关注了儿童的智力因素,又关注了儿童的品德、情感、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而这些都是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进行着的。

这是一本充满爱,充满人性,充满灵性的教育专著。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在只重视分数的时代,有多少学生享受到“快乐教育”?有多少老师享受到“教育快乐”呢?这本书我已经看过四遍了,做了上百张读书笔记,书中也写了许多批注。近几年来,我一直尝试着、实践着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

一、正确认识孩子是“教育快乐”的基础。

我认为,除了极少数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和天才、神童之外,绝大多数的孩子只存在智力特点的区别,而不存在智力高低的差别。因此,我要告诉父母们,上帝并不是特别偏爱一些孩子,而抛弃另一些孩子,每一个生命都是具有灵性和与生俱来的禀赋,关键在于怎样去训练和开发。

我们现在很多老师是以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分数高,学生就聪明;分数低,学生就笨。在这样的眼光中,有多少学生能成功呢?于是,很多老师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不要考试,个个学生都很可爱;一考试,很多学生就让我头晕。”这样的老师,怎能有快乐可言?

有一次我拿了就要扔掉的铅笔头问学生还有什么用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共说出了一百多种用途:你拿东西不到的时候,可以用它来钩;把笔芯取出来,笔芯是石墨做的,磨成粉可以做润滑剂;空的笔套可以引水;截成一段段可以做轮子;劈成细条可以起火;可以做牙签„„我就想,要被扔掉铅笔头作用还有那么多,何况一个活生生的人,即使他考试不怎么好,我们也不要对任何一个孩子失望。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我班现在有很多考试不是很好的人,但郭霖劳动积极,班级的卫生角每天整理得井井有条;孔龙像机灵的猴子,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突破能力强;陈志豪语文很少考及格,但每天都哼着歌曲,唱歌好,有表演能力。看到了学生的长处,我每天走进教室就快乐,上起课来就有激情,辅导这些学生时,也更有耐心。各人有各人的长处,考试名次后一点,并不能说明孩子以后的前途更差,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学校里有高分低分之分,但校门外没有,校门外总是把学校里的一切打乱重整。”

斯宾塞语重心长地说:“因此,我建议所有父母,不要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尽管它是一个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而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孩子的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和同样的好奇心。不要用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好坏,也不要以此为荣。”

所以斯宾塞以上帝的口吻说:“我送到你们身边的孩子都是一样的聪明可爱,只不过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罢了,他们每个人的潜能都足以使他们成为社会的骄

傲。” 每个人心中都有太阳,只要让他发光„„(苏格拉底)的心态去认识孩子、教育孩子,才有“教育快乐”的心理基础。

二、回归自然是“教育快乐”的有效途径。

“如果有这样一位老师:他可以培养孩子的美感,又可以启发孩子的悟性;他既可以向孩子展示最伟大的事物的规律,又可以使孩子的身体得到休整;他的课堂白天、夜里、天晴、下雨,无处不在,而他从不索取一点报酬,也从来不会厌倦„„这个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堪称伟大的老师是谁呢?他就是大自然。他像上帝的禀赋一样,神秘、万能。”

“没有任何一个人成功且具备良好品行的人,不是大自然这位导师的受益者。”

有一次,我带领五年级的学生到离上杭县城不远的地方秋游,有一位学生像发现了新大陆,跑到我身边惊叫:“黄澄澄的高粱真漂亮!”我心里一惊,哪来的高粱?另一个学生立即振振有辞地反驳:“不是高粱,是小麦!”于是,十几个同学在争辩。老天爷,原来是正待收割的稻子,他们竟然不懂三餐离不开的稻子!要知道上杭的城区内就有稻田,甚至大街上还有人晒稻子。有位诺贝尔获奖者说:“中国的学生只有看到试卷才眼睛发亮!”我们的教育多么可悲!别把孩子宥于家中,宥于学校,成为笼中的小鸟,闹出把司空见惯的稻子说成高粱和麦子,让他们来到大自然,来到社会,从小学会生存的本领,否则,笼中呆的时间长了,他们没勇气飞出去,即使飞出去也无法生存,这是教育和民族的不幸!“处处留心皆学问,事事关心便是才。”试卷上、课文上的知识是死的,生活中的知识才是鲜活的。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去春游,野炊结束后,开展活动,要求每人说含有“春”的成语、歇后语、对联、格言警句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然后又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现场创作诗歌,不一会儿,一首首诗就新鲜出炉了:“草长莺飞四月天,凤尾沙沙舞翩跹。绿草悠悠花满地,碧水青山与天连。” “九曲汀江绕城流,竹林绿叶红花开。万里晴空春光暖,碧绿草地牛儿欢。”„„学生在日记中说:“这次春游活动,我们没有纸,没有笔,却用心中的笔墨歌颂了最美好的春天,上了一堂最有意思的作文课!”这是多么快乐的学习!

对孩子怎么进行快乐的自然教育?斯宾塞提供了许多有效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快乐的自然笔记;从生活中开始孩子的自然教育;给孩子一份自然教育的小计划等。

三、有益的暗示是“教育快乐”的法宝。

“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几乎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

在山东西南深处有一个村叫鲁店,人口才一千多人,却有两百多个大学生,目前有两人在美国耶鲁做访问学者,有十多位科学家、大学教授等优秀人才。原因是30多年前,有一位大学教授下放到这里,据说这位老师能掐会算,能预测孩子的前程,他根据不同孩子特点,会偷偷对孩子说:你能成为音乐家;你能成为数学家,你能成为作家„„结果孩子总是按老师的暗示努力发展自己。老教授回城后,把预测的方法交给接任的老师。其实他们不是真的会算,而是用最传统的方式在孩子的心灵里栽下信念的种子。

我们对孩子进行了积极的暗示,孩子对老师就感兴趣,会喜欢和老师聊天,上课也特别专心,作业也乐于去做。“亲其师,信其道”,老师的教育就事半功倍。而我们的教育中,许多老师喜欢挖苦孩子:“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做,不要读

书了!” “记忆力怎么那么差?一首诗半天都背不出”„„这些消极的暗示,对学生是有害的。结果是孩子越学越提不起精神。

怎样对孩子进行有意的暗示呢?其中暗示总是与真挚的爱的情感相联系的。只有对孩子无私的爱,真诚的爱,从关心孩子的角度出发,老师的暗示才发自心灵,就能像血液和心灵的印记一样,深入而持久。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快乐的自我暗示”。比如让孩子针对自己的不足,鼓励每天暗示自己:“今天,我要快乐地跟每个人打招呼”,“我很有信心,很有力量”,“我快乐,我成功”,“我的记忆力很好,我能记住一切”„„

一切来自老师、亲人和自己的暗示,“就像点燃孩子生命和智慧的火把,它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无目的的漫游变成有理想的追求。孩子们从这些暗示中,隐约可以看见未来的曙光。”

四、尊重孩子的权力是“教育快乐”的保证。

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接受最多的教育是“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久而久之,孩子没有被尊重过,他自然也不懂得尊重别人。不仅严重伤害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还让孩子也失去求知兴趣,缺乏创新精神。

斯宾塞尖锐指出:“假如一个孩子他将来面对的生活是一个专制君主统治的生活,那教育孩子多一点奴性、顺从,少有一些自治能力、独立判断,这无疑是一种实惠的办法;但假如他将来生活在一个自由的、竞争的、富有创造力的时代,如果再对孩子的权力完全漠视,让他只是盲目地服从、听从,那结果对孩子是极为有害的。”

我们这个时代是需要创造力的时代,是进入现代文明的时代,任何压抑孩子,无视孩子权力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怎么尊重孩子的权力呢?

首先“孩子有说话的权力”。人都有一张嘴,都有说话的权力。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过这种权力,特别是孩子,当他受到批评、指责时,他们的解释和辩解常常被老师打断:“你不要辩解了,这没用”,“闭上你的臭嘴”,“你又开始撒谎”。这样孩子感觉伤心、怨恨、失望。“我认为,所有的父母和老师应该把‘你有说话的权力’这句话变成一句亲切、美妙、动人的话语,就像很多时候对自己说的一样。”

其次,孩子有权得到公平。老师经常碰到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同学因为一些小事摩擦,老师往往不问青红皂白就批评成绩差的孩子。还有的老师在任用班干部,评选“新三好”等奖励表彰时,都照顾朋友、老师的孩子。很多没有“门路”的孩子其实都是“看在眼里,伤在心里”,他们只是不敢正面和老师顶撞,背后家长、孩子却议论纷纷,老师在同学和家长中的威信无疑会大打折扣。我每个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都是日记欣赏课,请日记优秀或有进步的同学到讲台上朗读,开学到现在,每个孩子至少有两次到了讲台上读日记,有时全班的日记都很好,就抽签决定谁来朗读,催进了全班作文水平的提高。每星期的“光荣升旗手”(每班评选一位上星期表现好的同学,在星期一升旗时到旗台前接受表彰),我都是由管理纪律、劳动、图书、午休、两操的班干部到讲台上推荐,并说明理由,然后全班投票选举。学生在公平、民主的氛围中,感受到“只要我努力,就有机会获得成功”,于是全班形成了力争上游,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就变得融洽、和谐。这样老师快乐、学生也快乐。

“绝大多数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报复,而不是奉献和友好。任何一个个体不受尊重的社会群体所产生的智慧和创造力,远远低于每个人都受尊重的社会群体。”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语言朴实无华,简洁凝练,可操作性强,包含着许多丰富的教育思想。“世界上有两种思想:一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也随着时代的结束而宣告过时,有的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证明是错误的;另一种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但却对人类有着恒久的价值,就像宝石,经过时光的打磨,反而更加光彩夺目。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无疑属于后一种思想。”

“自古英才须乐育”,只要吃透《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的精神,就会让每一位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成为“教育快乐”者;也只有“教育快乐”才能熏陶、教育出 “快乐学习” “学习快乐”的学生!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

这是一本充满爱,充满人性,充满灵性的家庭教育学专著。我用了一天的时间如饥似渴的把他读完,心里像汹涌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以下的这些点滴感想,我想将会对我及我的孩子我的学生受益无穷。

一、每一件善行都不会被忽视,每一点努力都会有所收获。

“回忆一下我们的父辈,再回忆一下我们的童年,虽然我们已为人父母,但无不对孩提时代父辈们的哪怕是一点点善行和努力记忆犹新。种下好的品质,他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收获。”亲爱的家长们,这段文字我不知道是否引起了你深深的回忆及思索,生长在一个充满爱和善的家庭的孩子,您怎么会担心孩子变坏长歪,就像我们种一棵树,播一粒子,我们带着爱和希望,带着努力和汗水,那么收获,是一定的。我曾经和一位家长聊天。她说小时候她带着小孩坐公交车的时候,无论什么情况她都给别人让座,自己都很艰难还经常资助一些贫困的人。孩子记在心里并在作文里多次写到他有一位伟大的妈妈。她很不好意思的说我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呀,为什么孩子总这么写我,言语之间流露出自豪和喜悦。所以我们不必跟孩子说善行有多么重要,只要去做就好了,孩子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二、走进孩子内心的十二张卡片。

“孩子在想什么?面临怎样的问题?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藏满秘密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动物、有人物有梦境、有情绪,杂乱无章的塞在里面。如果不经常打开来看看,有一天当你不经意地打开时,也许会从里面跑出一只老鼠来,吓你一大跳。”

我觉得这十二张卡片的设计太巧妙了。我们平时经常不知道孩子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如何让孩子打开心扉,不知道怎么沟通效果会更好,但这十二张卡片的游戏,我想会把问题轻松地解决,谁会拒绝玩游戏呢?这样在快乐的玩耍中就可以轻松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内心的秘密,帮他解决心里的困惑,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不妨去试试啊!这十二个问题可以是:

三、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更有效

“要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更有效。经过数年来的对小斯宾塞的教育和大量心理学的研究,我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

我们中国的孩子大部分情况下是孩子们在被动地学习,学校里的知识只是主要以传授为主,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兴趣活动关注不够。学生的学习主要以机械的理解背诵记忆为主,以应试为目的。这种教育无疑使孩子的主动学习动力不足,爱学习的孩子大部分是那些能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听讲听老师的话并且在考试中拿高分的孩子。但这样的幸运儿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孩子在学校里无法享受这种优待。所以学校生活不一定是他们所喜欢的生活。所以家庭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家长们要想办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最终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和自助教育。我想到那时家长们会觉得教育孩子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所以我想也许我们没能让孩子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庭,没能给孩子铺就一条平坦的路,但我想给孩子带去一些快乐也许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让我们努力去尝试吧。

四、坏环境毁掉孩子,好环境成就孩子。

书中这样说道:

他们不求回报的救助那些比自己弱小的人,他们的孩子也会这样去做,并视为荣誉。

他们勇于承担责任,率直、坦诚,他们的孩子就很难撒谎。

他们善于谅解,他们的孩子就学会了宽容。

他们经常对生活中细小的善行充满感激,他们的孩子就会对生活满怀欣慰。他们勇敢的面对生活的各种失败、不幸,他们的孩子也会同样顽强的去生活。他们的言辞充满进取的意志,他们的孩子也会受到振奋„„

他们对各种事物都表现出极大的耐心,他们的孩子也会一点一点地去吸取。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环境对塑造孩子是多么重要了吧。

有时间读一读此书吧,哪怕只有点滴的收获,对孩子都将是一生的福佑。希望我们的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生活!

最后,让我们记住这些教育格言吧:

教育就像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从一头输进的是苦水,从另一端流出的绝不是甘甜的蜜汁。

兴趣和满足总会带来快乐,严厉、呵斥带来的是厌倦。

指责的回报是——反感、厌恶、憎恨。

野外运动是快乐的,与身体和情绪直接有关,效果神奇。

教育应该在厌倦之前结束。过度教育剥夺孩子体能运动,伤害身体!判断孩子愚蠢的最大好处,是自己没有责任了。

教育效果应以孩子愉快、兴奋否作为标准。

做正确的事,得到错误的评价,下次就很自然去做错误的事。

不要太看重考试分数,应更多地关注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尽量留住宝贵的兴趣和好奇心。

摧毁自信和杀害生命一样,是最大的罪恶,只是有形和无形之分。

当他失败时,告诉他:一切都可以重来;当他遇到不公的时候,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

篇8: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有感

草坪缺少水的滋养,尽管是会枯萎的,但是还有生长的机会;如果遇到洪水,就有可能万劫不复,因为洪水会把草的根和土壤都冲个光,这是来自斯宾塞的一句话。对于教育,秉持着一个观念:无论是对孩子的愿望、目的、结果,都应像给小草恰当的水、阳光、养料那样,让所有孩子都生生不息。

这本书首先从他给自己的孩子如何从小教育长大开始,一步一步的引导人们如何进行教育,进行快乐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斯宾塞觉得品格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这在中国经常容易听到,首先要学会做人,才能学知识。只是现在的教育方式是,很多学校或老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一个孩子的品德素质有很大一部分影响来自家庭,品质优秀的父母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将会使孩子的品质也变得美好,所以,所有的善行都不会被忽视,所有的努力都会有所收获。中国有一句古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良好的品格对于孩子是相当重要的。处于低落的情绪中,孩子的潜能和智力都会大为降低,呵斥与指责与好的教育效果往往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我们应该用快乐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很多孩子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可能是踢足球、户外散步这些放松且娱乐性质很高的项目。然而大多数家长会觉得弹钢琴要比踢足球要高贵优雅等等类似的想法。孩子的兴趣爱好被剥夺了。当他在家长的唠叨下学习着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只会更加厌恶,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和家长产生隔阂。我有一个邻居小妹妹,从她上幼儿园起,就被逼着学英语、古筝、画画,上了小学还要增加写字和作文,她曾暗地里对我说过:“我不喜欢爸爸妈妈总是逼着我学这些东西,烦死了。”很多时候,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养成的。快乐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在中国,许多家庭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这其实是一种悲哀,斯宾塞就是通过依据孩子的不同特点设计教具来教育孩子的。比如在卡片上写各种不同的问题掷骰子抽取让孩子回答;在相应的地方挂一个木板写上相关的词语制成词汇风铃;在九宫格里进行差、和、积、商的运算;给孩子植物种子来自己种植观察生命成长;画地图来训练他的记忆能力、描述能力,以及抽象与形象思维相互结合的能力……这些教具都充满浓浓的趣味性,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索然无味。

像是植物种子这类教具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效果不可谓不好。其实,与其读十本书还不如去学习一件事物,因为后者往往比前者更管用。在中国,一直秉持着填鸭式的教育,很少能够自己动手做实验。斯宾塞在书中提到:长期以来教育仅仅被看作是在严肃的教室里所进行的“苦行僧”的生活,这是一个极大的教育误区,这样的教育方式忽略了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对孩子的意义和价值,而孩子的快乐和兴趣正来源于这两种被忽视的教育方法。教育和培养孩子,最关键的是用恰当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家长的爱心。来自家庭的关爱和开导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孩子的心性。现在很多孩子会与家常产生代沟,正是由于家长对孩子没有给予适当的了解和关爱。“青春期撞上更年期”是最能反映这种现象的。教育的一大秘诀就在于如何处理好身体与心灵的关系,就在于如何分配身体发育和心智发育的时间,使其更为合理。中国的教育被固定在死板的模式中,学校和老师负责将大量知识灌输到孩子脑中,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行的。我有一个同学是大家口中的学霸,却明显是社会上的“高智商,低能儿”,因为他连最基本的上超市买东西都不会。我们也听说过很多例子,许多被看成是“神童”孩子,长大后碌碌无为,没什么建树,比如故事的一个成语故事“江郎才尽”。身体和心智两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获得幸福生活和事业成功。所以斯宾塞在书中提到:不要按照既定模式启发孩子的心智,要让孩子的心智顺其自然的发展,拔苗助长是最忌讳的。

对孩子来说,死记硬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他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在面对中考和高考这种大型且重要的考试时,老师通常会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夺分。这种记忆会来得容易去得快。对于孩子来说,要想让知识永久的停留在自己的记忆里,那必须是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好的环境能够塑造孩子的性格,能够让他变得温顺而且富有同情心,而坏的环境确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心情,会让孩子变得暴躁或沮丧,有时甚至会对许多事情都缺乏信心。《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书里很多次提到大自然的力量在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和老师需要做的只是引导孩子感受大自然的启发,斯宾塞制定了几项与大自然的活动,比如经常回归大自然;每月挑一天作为自然日,在这一天放松自己的全身,放松自己的心情;和孩子讨论关于大自然的秘密……

斯宾塞认为,成功教育的秘诀就是尊重孩子和快乐教育。一个孩子从来不被别人尊重,又怎么能懂得尊重别人呢?缺少关爱的孩子,总是习惯以冷漠甚至伤害他人的方式对待别人。由此可见,教育要从尊重开始,这是孩子自我教育、责任心形成的重要条件。很多时候,孩子想要在被批评或指责时辩解,家长总会打断他们:“不要狡辩,错就是错了。”……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甚至自己就经历过。书中说:孩子说话的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受委屈的孩子,很少主动自我反省,因为他已经是满心伤痕和怨恨了。只有尊重孩子,才会让他增强自信心,学会关注别人的感受,考虑自己是不是做到尊重别人。

篇9:《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

这本书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包括父母),一定要努力成为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因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所以教育的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书中建议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样容易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在教育工作中,我也有情绪很糟时,那时我就感觉什么都不顺,然后在孩子们做错事的时候狠狠批评他们,当时只见孩子们个个都很害怕的看着我,什么事都不敢做。所以我要努力变成一个快乐、乐观的人,这样就会看见孩子的许多优点,形成快乐、鼓励的氛围,让孩子有成就感和实现感。相反当孩子情绪很糟时,也不要开始教育或强迫他们学习什么,因为这样效果会很差,而误认为孩子的天赋很差,这样会使孩子很不快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尽最大努力去成为一个快乐的教育者。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有一章写的是“走进孩子内心的12张卡”。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装满秘密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动物,有人物、有梦境、有情绪,杂乱无章地塞在里面。12张是事先写好的卡片,轮流掷色子,掷到哪个数,就取出这张卡片,回答上面的问题,通过12张卡片的游戏让我们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这种方式能让孩子很自然的说出他们的心里话,且是在愉快的环境中说出的,一切都是真实的。12张纸牌(一种倾诉内心想法的游戏),这一游戏也非常适合运用于教学中,让教师和幼儿能得到更好的沟通。在了解到孩子们的真实想法,而后根据孩子们地向往,像有些孩子胆子很小,也很内向,总是被当作攻击的对象,斯宾塞在遇到有这种情况的孩子时,选择了经常跟弱小者说应该如何通过特别的、别人没有的境遇,发现真理、成就品德、成为强者。后来这个孩子内心的耻辱感没有了,反而激起了使命感,他成为了一个律师。看了这些小故事,我的感触也很深,试想如果我们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去开导身边的孩子,孩子的前途有可能就会毁掉了,而且还极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敌对势力。所以作为教师要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必须了解孩子,只有这样,因材施教才真正能够落实,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培养人才。

一百个孩子一百种语言,就看你用怎样的方式去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呀,《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书教给了我很多与幼儿沟通的方式,其实书中还有很多很多值得人深思的小故事,都让我受益非浅,也让我感受到书的魅力,有机会我会仔细把它读完,多看书真得很好!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位老师和家长都去看的书,这本书诠释了快乐教育的秘密,但很遗憾我没能看全,网上只有少部分零零散散的章节,看了几个章节后,让我有很多感触,在这本书里,说了很多小斯宾塞的故事,从点滴的小故事中让我更进一步的明白了应该怎样做一位老师。

这本书告诉我们,作为教育者(包括父母),一定要努力成为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因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所以教育的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书中建议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样容易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在教育工作中,我也有情绪很糟时,那时我就感觉什么都不顺,然后在孩子们做错事的时候狠狠批评他们,当时只见孩子们个个都很害怕的看着我,什么事都不敢做。所以我要努力变成一个快乐、乐观的人,这样就会看见孩子的许多优点,形成快乐、鼓励的氛围,让孩子有成就感和实现感。相反当孩子情绪很糟时,也不要开始教育或强迫他们学习什么,因为这样效果会很差,而误认为孩子的天赋很差,这样会使孩子很不快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尽最大努力去成为一个快乐的教育者。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有一章写的是“走进孩子内心的12张卡”。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像一个装满秘密的盒子,在这个盒子里,有动物,有人物、有梦境、有情绪,杂乱无章地塞在里面。12张是事先写好的卡片,轮流掷色子,掷到哪个数,就取出这张卡片,回答上面的问题,通过12张卡片的游戏让我们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这种方式能让孩子很自然的说出他们的心里话,且是在愉快的环境中说出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12张纸牌(一种倾诉内心想法的游戏),这一游戏也非常适合运用于教学中,让教师和幼儿能得到更好的沟通。在了解到孩子们的真实想法,而后根据孩子们地向往,像有些孩子胆子很小,也很内向,总是被当作攻击的对象,斯宾塞在遇到有这种情况的孩子时,选择了经常跟弱小者说应该如何通过特别的、别人没有的境遇,发现真理、成就品德、成为强者。后来这个孩子内心的耻辱感没有了,反而激起了使命感,他成为了一个律师。看了这些小故事,我的感触也很深,试想如果我们没有用正确的方式去开导身边的孩子,孩子的前途有可能就会毁掉了,而且还极有可能成为社会的敌对势力。所以作为教师要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必须了解孩子,只有这样,因材施教才真正能够落实,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培养人才。

篇10: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

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应该说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父母的书,主要讲的是家庭教育问题,但我从教师的角度来审视,同样获益匪浅。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庭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前奏,学校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父与子,师与生,谁人能轻易否定这两对关系的相似性?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出生在英格兰中部德比城郊的一个不知名的小镇,祖父、父亲和两个叔叔都是教师,有很多兄弟姐妹,但不幸的是先后有六弟妹夭折,在斯宾塞看来,这是由于父母“缺乏最起码的育儿知识造成的”,读后感《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书中反复提及的小斯宾塞其实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而是他的远房兄弟丹尼·斯宾塞的遗孤,但赫伯特·斯宾塞为了这个可怜的孩子,竟担当起了父亲的角色,甚至为此终身未娶。可以这样说,他遭遇了家庭的不幸,但又拯救了不幸的家庭。也许是承受的不幸太多,所以特别看重快乐。作者以小斯宾塞的成长经历为线索,以快乐教育为主题,融理论于实践,寓思想于方法,以小见大,因事说理,读来颇有教益。涉及教育、心理、医学、生理的方方面面,确系一本难得的育人全书。

篇11:《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读后感

读书心得 一直希望我的课堂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我的教育能让我的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走向“享受学习”的境界„„于是,当我在书店看到《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时,我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一回家,我带着期望翻开了这本书,读着这本半是自传,半是札记的书,感觉少了份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的生涩,多了份亲切与共鸣。

世界上有这样两种思想:一种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却随着这个时代的结束而宣告过时,另一种也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但却对人类有着不朽的价值,就像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它经过时光的打磨,反而更加光彩夺目。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无疑属于后一种思想。他的教育理念被证明是普遍适用的,因为它揭示了人性和心智发展的规律而使孩子和家庭受益无穷。正因为如此,许多科学家、教育学家称斯宾塞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哈佛大学校长艾利奥特称他为“一位真正的教育先锋”,“他的思想值得每一位家长和老师聆听”。

在阅读《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深地被赫·斯宾塞富于人性的教育思想所震撼,为他奇妙的、开创性的教育方法所吸引,为一百多年前他那先进的教育理念而惊讶。在读这本书时,我不时为自己在日常教育中曾经有过的一些过失而惭愧,也为自己偶尔的一些与斯宾塞的方法相同的成功教育方法而高兴。我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娓娓叙说,不断充实着已近枯竭的心灵„„

书中谈到,教育者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就必须做一些教育的准备:要点钻研、要点机智、要点忍耐,还需要自我克制。抛却机智不谈,当我的学生出现问题时,我更多的是找出孩子的不是,却很少真正地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很少给予孩子真正的关怀。有一句话讲得真好,“在教育你的孩子的时候,也要进行对自己的教育”。而我们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却往往忘了让自己不断地接受教育。

斯宾塞这样说:“爱,真的需要说出来。美好的情感当你说出来时,也会唤起别人同样美好的情感。”最令我难忘的是这样的一个章节——《走进孩子内心的12 张卡片》。不管怎样的学生,他都需要交流,他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有动物、有人物、有梦境、有情绪„„斯宾塞用简简单单的12 张卡片就做到了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孩子们轮流抽,抽到哪一张纸牌,就回答上面的问题。如“讲一讲你最不快乐的事情”,“ 说一说你做的一个梦”„„人们把这个游戏叫做“斯宾塞纸牌”,12 个问题让斯宾塞走进了孩子的内心,成为了他们的朋友。

我也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上运用这样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但是我把这种方法进行了改进。在上课的时候,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我提出的一个曾经学过的知识的时候,我会会跳跃题目让他回答另一个问题,比如:“你最喜欢的是谁啊?”“今天什么事情让你感觉最开心呢?”“你最想对老师或者是某位同学说什么话呢?”等这样的问题。最开始的时候,学生对于我这样的“惩罚方式”很不理解,也觉得很

新奇,有的同学甚至还是“战战兢兢”的,但是,当他们看到我只是单纯的问这些问题,并不会有其他事情,学生的胆子就渐渐地大了起来,逐渐地接受了这种“惩罚方式”。之后,我开始把提问的权利交给那些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同学。通过这样的尝试,我发现,有很多学生也喜欢问我许多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和学生们提出“如果某位同学能够主动五次提问,那么,他就可以获得向班级的任何一位同学或者是我提一个问题的机会。”意料之外的是,消息一公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了,课堂上学习的气氛也更浓厚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课堂上学生们的注意力更加专注了,积极发言的人渐渐地多了,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了。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我对孩子们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样的提问方式也大大的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得我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更进了一步。

对于知识的学习,斯宾塞谈到: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那些在恐吓和惩罚中得到知识的人们,日后很可能不继续钻研;而那些以愉快的方式获得知识的人们,不只是因为知识本身是有趣的,而且许多快意和成功的体验将促使他们终身自我教育,这不就是教育的真谛吗?我相信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如我一样,希望自己的课堂成为愉快的课堂,希望自己的学生快乐学习并学有所成,这也将成为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快乐的教育是多种多样的,“寓教于‘玩’,寓教于‘动’的快乐教学”;“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劳动创造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让学生进入生活角色的快乐教育”;“教育生活化,让学生从有趣的现实生活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读着这本书,我很羡慕斯宾塞先生,因为他可以完全按自己快乐教育的方法来教学,而我们却有着种种束缚。但不管怎样,我期待着能以斯宾塞快乐教育的精髓努力尝试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带着孩子们去“享受学习的快乐”。“顺应孩子的兴趣,让他们多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他们才会觉得是在为自己读书,才会感到学习的乐趣。”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对“乐趣”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快乐,才有兴趣”。所以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快乐,学生快乐了,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不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兴趣”来了就是找到了“最好的老师”,有了“最好的老师”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快乐”是教育的目标,也是教育的方法。

上一篇:区税局学习刀会祥同志交流材料下一篇:就业资料填写、奖助学金及毕业的相关事情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