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爱情诗歌

2024-05-07

等你爱情诗歌(精选8篇)

篇1:等你爱情诗歌

等你爱情诗歌

时间想让我忘记

它是不懂爱情的真正含义

我的心给了你

叫我如何还能忘记

绵绵春雨

勾起对你丝丝缕缕的情愫

依依杨柳

将记忆定格为永恒

今夜

我把每缕情思

编成千万只纸鹤

放飞远方

今夜

缠绵的笔

写满对你的.思念

怎能忘记

黄昏里掌心传递着万缕柔情

至今我的记忆还在颤栗

在每一个夜晚,我等着你

心中燃起爱的思念

派遣思念的使者,带走

深深珍重的承诺

等你

这颗心为你跳动

等你

我眷意思慕的只有你

等你

世界在我眼中骤然唤醒

篇2:等你爱情诗歌

深夜

我在星光中醒来

窗外随风摇曳的月色

带着淡淡的相思

满怀的微妙的情愫

落入惺忪的梦

诉说着

我在你的远方想你了

熙熙攘攘的人世间

你会用那种方式与我相遇

我在等

等你迎风而来的缘份

等你永不凋零的情

等你长相厮守的伴

好让我

摒弃这孤身一人的相思!

我真的`在这觅爱的路上走过了好久好久

久到满怀春心至潸然泪下

久到神采飞扬至忧思常在

久到山一程

水一程

暑往寒来 万水千山

我还在

还愿 继续前行!

怀着激昂的春心

怀着怀着淡淡的相思

怀着梦中的身影

继续前行

走过风雨

经历许多许多的变故与磕绊

只愿无言的沉陷在有你的梦里

学会珍惜

懂得理解

直到见你,爱了

便是永恒

此刻,开了窗

迎着微风渺渺的清新

遥望银河

随流星寄出我的相思

渴盼它能

落入你的身边

飘进你的梦

告诉你

我在这个城市,点燃了一盏心灯

等待着你的到来

即使时光老去、岁月沧桑

我依然愿意

在这个城市

篇3:等你爱情诗歌

关键词:文艺复兴,爱情主题,爱情诗

一、前言

文艺复兴作为一场运动,历经百年,席卷欧洲,一扫中世纪“黑暗时代”的阴云和桎梏,让人性的光芒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重新闪亮。亘古不变的爱情也在人性的照耀下,释放出了新的光彩。在这一时期,每种艺术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尽情歌颂着爱情,爱情的甜蜜、圣洁、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尤得诗人的青睐。在他们的笔下,爱情呈现着不同的姿态,或芬芳,或温柔,或充满诱惑激情,或神圣光洁,每一个诗人,每一首诗,都言及一面,共同描绘出了一个绚烂无比的爱情的宏大主题。笔者选取了这一时期的三位诗人的三首爱情诗,希望在比较分析中得以一窥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中爱情主题的独特表达。

二、爱情观的演变:从斯宾塞到马洛到多恩

谈到爱情,无论细腻与否、崇高与否,我们总会想到恋人间炽热的感情或是二人世界里的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然而在爱德蒙·斯宾塞的《有一天,我把她的名字写在沙滩》一诗中,人们在浪漫主义诗歌中体会到的奔放感情,或是早已在古希腊戏剧中熟悉的壮烈行动却不见踪迹。诗中的女主角和“我”更像两位玄学家而非恋人,是在谈玄论道而不是在谈情说爱,称呼彼此时也让人感到并无热情,诗中出现的称谓也并非关乎眼前那具体生动的恋人形象,而常关乎诸如“不朽”、“美名”、“美德”之类的抽象概念。尽管在诗人的心中,“你”的名字满是“光辉”,但只是“写在天国”;而女主角对男主角的呼语,只是一句“自负的人”,听上去并无半分激情,不过是一句客观冷静的批论而已。诗中所言之爱,也并无一句关系到此处的二人,却是在写“我的诗”和永恒:“我的诗使你罕见的美德长留。”诗中的“我”更像是一位中世纪的骑士,只是手中的长剑变成了十四行诗,来为这位在诗中隐其容貌的女主角赢得“美名”和“光辉”。而这位骑士为她所有的行动也不再是仗剑天涯,而是化简为一个单调的举动:“把她名字写在沙滩”,这一行为既不与她相接触,又不会留下踪迹,因为“海浪来了”会“把那个名字冲跑”,这种行为更像是一位冥想者所为,而不像是会发生在相爱的恋人之间,而既然名字都被海浪冲刷得荡然无存,那么这一行为就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也不会造成任何结果。而相应的,一整个的“她”形象也被化简成了一个纯粹的名字而已。即使这一“美名”可以得其不朽,除了一个空荡荡的符号,也别无它留了。尽管这是首爱情诗,但失其甜美,好像爱一经蒸馏,所有的感情便化云而散。

克里斯托弗·马洛的《牧羊人的恋歌》开篇便用热烈的祈使句邀请读者分享热恋中牧羊人的热情:“来吧,和我生活在一起,做我的爱人。”斯宾塞诗中抽象的追求变成了热切的呼唤,美名和光辉变成了世俗的生活。诗中的行动也大多直接与相恋的二人相关,如若不然,也都表达着牧羊人强烈追求的决心和对被追求的恋人的由衷赞美。在一二诗节中,复数形式的主语“我们”引发了一系列行动。情态动词“will”一方面为他的爱人许诺了一个美丽光明的未来,另一方面显示了他愿意获得如此未来的强烈意愿。而从第三诗节开始,一连串由“我将”引出的动作又将牧羊人的意愿和决心显露无遗。无论诗中的“我”是“用成千的花束做床”,还是用“长春藤和芳草做的腰带”,都是为了“打动”“你的心”。细读此诗读者会惊异于诗中众多具体的意象,如“山谷田园”、“羔羊”、“鸟儿”、“玫瑰”、“长袍”等,和斯宾塞诗中“美名”或“美德”之类的抽象概念相比,无一不是具体生动的生活中的形象。所有这些具体的意象共同描绘出了一幅个人生活的生动图景。分析至此,我们应该注意到,两首诗中自然的意象是不同的。在斯宾塞的诗中,自然的意象只是作为纯粹的背景而存在。主题一经点亮,自然便又隐身于黑暗中了。而在马洛的诗中,自然便是光亮本身。“来吧,和我生活在一起”,是要生活在羔羊遍地、“风光明媚的山谷田园”。而再来关照主人公的形象,除去上文言及牧羊人的热切、主动和直接,诗中女主角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具体化了。从第三到第六诗节,一位被装扮得楚楚动人(头戴“花冠”,裙饰“爱神木的叶子”,身穿“最好的羊毛”做成的“长袍”,“纯金”的“鞋扣”,腰间“点缀着琥珀水晶”)、被尽心款待(用“银碟”“盛着”“美味”,“摆在象牙制的桌面上”),也被倾心所爱(他愿“用成千的花束”为她“做床”)的姑娘的形象生动地出现在牧羊人热切的话语中。然而,这位为人所爱的姑娘依然隐身在诸多意象中,只在这丰富的修辞中才得以存在。

斯宾塞诗中的姑娘没能出场,马洛诗中的姑娘只在比喻意义上才得以在场,约翰·多恩的《诱饵》则似乎描述了一个完整的女人。从第二诗节起,诗歌不仅颂扬她热烈的“双眸”,而且在捕捉着她的行动:“在那流淌的浴池中游弋。”女人的形象再也不是抽象的名字,不是一袭华服,而是有血有肉、可以行动的女人。在诗歌中,女人的行为在“你就是自己的诱饵”一句中被浓缩成了一个诱人的“饵”的意象。这与第一诗节最后出现的一个意象遥相呼应:钩。“银钩”带给读者的是冰冷、锋利、无情和狡猾的感觉,而且是颇具征服欲望和主动性。这一意象连同诗歌开始时的其他意象,诸如“冷冽的溪水”、“滑滑的线”,给人的感觉远非舒适,而是令人讨厌、不安,这和诗歌戏仿马洛诗歌的开句“来吧,和我生活在一起,做我的爱人,/我们新鲜的快乐也无边”给人的期待大相径庭。不久这种不安的感觉就成了一整幅爱之残酷图。其他试图赢得爱情的人必须“在苇荡中受冻”,“双腿也割伤”,或用“破网”,或用“苍蝇”做饵,诗中的女人却“无需如此伎俩”便可轻易赢得爱情,因为她便是“自己的诱饵”。虽仍是被追逐的对象,她因其美丽而卓尔不群,可以去引诱男人而不需要男人用永恒或是美满的生活来诱惑她。读者也几乎无法像在斯宾塞或是马洛的诗中那样清晰地找到一个追求者,在这首诗里,只有以鱼群形象出现的一群求欢者的群像。因为被“诱饵”“所惑”,这些从“每条河流”游来的鱼都“欢喜着要去捕获”她。诗中之爱更像一场游戏,充斥着诱惑,伎俩和捉—放的过程。“诱饵”这一意象也不仅仅存在于隐喻层面,而是处处保留了其实体层面的质感,诸如“hook”、“amorous”、“catch”的字眼总蕴含着强烈的性爱含义。与斯宾塞诗中抽象的概念或是马洛的田园生活相比,《诱饵》言性更详、更直接、更具体,但一旦被钩子钩住,爱的残忍、冷酷和无情就像肉体上的疼痛和流血一样具体。

三首诗虽同为爱情诗,但诗中之爱各不相同。斯宾塞抽象理想的爱也许比马洛田园的生活更久长,却全无生活赋予爱情的真实感。同样真实具体,多恩笔下充满诱惑的性之爱更强烈,却也因强烈而蒙上痛苦的色彩,失去了斯宾塞诗中的纯洁和马洛笔下的真挚。但我们很难在三首诗中辨析出清晰的线性发展。如果说多恩和马洛的诗比斯宾塞的更具体,这种抽象也许只是斯宾塞的个人风格。同样的主题在莎士比亚的18首十四行诗中具体生动得多。斯宾塞诗中无足轻重的自然在马洛的诗中成了关键,而这种对自然的青睐又未能延续;在多恩的诗中,曾经甜美的自然意象成了粗砺的“苇荡”、“壳与杂草”。女性形象似乎在三首诗中得以加强,逐渐清晰。但热恋的牧羊人也不曾热切地描述爱人的形象,具体的饰物、用具掩住了具体的女性形象。就此而言,马洛笔下的牧羊人和斯宾塞的冥想者也非判然不同。他们都掌握着爱的控制权,不够关注自己的爱人。只有多恩笔下的女人,抓住了“线和钩”,占尽先机。尽管如此,多恩诗中的女人也只是被赋予了性的诱惑力,而非爱的权力,所以说,多恩也未能树立起一个恋爱中的女人形象。

三、结语

虽然简化是危险而有害的,但如果说爱因其多元而又多元化的表达倒是无妨,上文所述的三首诗足以证明这一真理。爱情在斯宾塞的诗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芒,在马洛的诗中跳动着温暖的脉搏,而到了多恩的笔下,感官的享受与诱惑写成了爱的另一旋律。正是这种缤纷多彩才让爱得以永存,也让爱得到了诗人的青睐。多元化的表达和多样化的呈现共同描绘着爱的美丽图像,这在漫长的中世纪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也为后世的诗人们开拓了空间,任他们用更强烈的感情、更大胆的言辞去尽情地表达爱。

参考文献

[1]李正栓.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诗歌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6.

[2]夏尚立.英诗和英国诗人——从伊丽莎白时期到现代[M].中国: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5.

[3]刘炳善, 罗益民编.英国文学选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6.

[4]胡家峦.英国名诗详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篇4:爱情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

1999年的时候,姚小蒴家开了一家米粉店。她每天得去帮忙,面对破皱的纸币,蜡黄的油垢,轻佻浪荡的食客,她的眼神很静默。

她一直想要离开芳草街,虽然这条街有一个很芬芳的名字,但却是一条臭名昭著的街。街上很多粉红色的洗头店,门口坐着三三两两搔首弄姿的女子,充斥着浓烈的脂粉气。有时候她们会站在门口大着嗓门的喊,粉妹,来碗粉。姚小蒴厌烦这样的称呼,就像厌烦生活在这条街一样。这里是城中村,像隐藏在繁华闹市中的一条水渠,散发着恶臭的味道。

米粉店的斜对面有一家小小的副食店,是许震家的。有时候他会来粉店,走的时候直接放三块钱在桌上。多出的五毛钱说不出究竟,只是在她喊他的时候,他却走得更加急。他们几乎不怎么说话,偶尔在街上遇到,她会碰到他带着一些笑意的目光,而她,也只是静静地低下头去。姚小蒴对这里的人这里的事都带着疏离感。

彼时,姚小蒴16岁,和母亲妹妹一起生活。

有一次姚小蒴收钱时收到了一张百元假币,她去退的时候,对方非说她换了一张。姚小蒴的脸涨得通红,声音因为愤怒而有些颤。姚小蒴她妈走过来,想要息事宁人,但他们却要让她找零钱来。争执的时候,姚小蒴被其中的一个男人一掌掼到地上,她的脸就火辣辣地疼了起来。

是那个时候看到许震冲过来的,他的手里提着一个酒瓶子“啪”一声砸在桌沿。他的眼睛像要喷出火来,他举着酒瓶子对那几个男人说,滚!他们不怕他,势头汹涌的许震还只是一个少年的模样,他们夺下他的酒瓶子,对着他一顿拳打脚踢。

姚小蒴突然哑了声,她喊不出来,只是木然地看着他们。她恨芳草街。

那以后,姚小蒴家的粉店再也没有人来敢闹事了,因为许震开始和芳草街的流氓混在一起。有一天,姚小蒴在街口碰到许震,他简单地说,干禧夜,我约你。

她说,不。

其实她是隐约知道的,知道许震为什么会去做流氓,因为她们孤儿寡母的,太需要一个男人的保护了。但他还是一个少年,他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让他强大,他只能以一个少年这样偏激的姿态。

2

2004年的时候,姚小蒴大学毕业。但她还是没有离开芳草街,母亲病了,妹妹还在上高中,粉店终于关了。她下班以后得回家做饭。空闲的时候,她会坐27路,一圈又一圈。她的心好像沉在河堤,压抑得厉害。

这么多年了,她的生活却一点也没有改变。她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十个策划也许会通过一个。她还这样年轻,却觉得皮肤已经开始衰老了。

许震也在芳草街,他没有读大学,也没有再做流氓了。他在芳草街一家汽修厂做学徒,姚小蒴下班时,他就站在卷帘门门口不紧不慢地抽烟。

算下来,他们认识好多年了,但他们一点也不熟。其实姚小蒴一直都记得,记得许震拿酒瓶冲过来的样子,记得他倒在那些人拳脚下的样子。心里是暖的,但面上是冷的,是她太偏执了吧,总觉得会离开的,所以不想和旧人、旧事有任伺的关联。

罗子筠是姚小蒴广告公司的客户,她要为他们公司的产品做一个广告策划。一屋子的人在办公室开会,姚小蒴弯身去捡一支笔的时候,突然胸口的纽扣爆开了。是七月,只着了一件衬衣,她只能用手捂住胸口的衣服。会议结束,她磨蹭到最后才出去,碰到罗子筠,他说,我有一枚别针,你先扣着。

只是一枚别针,却在手指触碰的时候多了一些意味深长。

同事说罗子筠是钻石男,家世优渥人品优良。那段时间,姚小蒴和他见面时也会有些恍惚。这样的男人,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那个王子吧。

3

姚小蒴第一次坐羅子筠的奔驰车回芳草街,就被许震看到了。她其实不愿让他送回来,因为不想让他知道她住在芳草街。这条街好像是她的耻辱,那些灰暗让她觉得,她就是用什么水洗也洗不清。

姚小蒴下车的时候,许震就站在卷帘门前吸烟。她走了几步再回头的时候,许震就已经不在了。她的心里突然有些失落纠结在一起,说不清道不明。

有一天,母亲在上卫生间的时候突然摔倒,姚小蒴想要扶起她抱起她,可她的力气太小了,她站在二楼的窗户朝对面的副食店喊,许震,许震!

她惊慌失措,已经完全失去了主张,她的脑海里突然只有他。他家一直开着副食店,他在夜里会替他爸守店。

谢天谢地,许震从店里出来的时候,姚小蒴的眼泪就淌了出来,她说,你快来帮帮我!许震从对街奔了过来,利落地背起了老人,还嘱咐她,带一件外套,外面凉。

到医院后,许震去办手续去拿药去交款,他让姚小蒴的心安定了下来。母亲是美尼尔综合症,不太严重,要住院观察。天蒙蒙亮时,她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再醒来,发现头竟然忱在许震的手心里。因为椅背硬,她的头枕过去的时候,他的手就托住了。

她的心,突然哽咽起来。她一直都是知道他的心意的,但是,他们为什么会在芳草街遇上呢?她一心一意想要离开这里,想要一种更健康更明亮的生活环境,而只是修理工的许震,家里只有一个副食店的许震,还是让她无法靠近。

那天下班,姚小蒴竟然看到许震在公司楼下等她。他的脸上带着一些腼腆,说,这是客人的车,我试车顺便经过这里……

也是一辆奔驰,和罗子筠那辆的款式一样。姚小蒴迟疑了一下,还是坐了上去。他从后座上拿了一把玫瑰,他说,送给你。

姚小蒴抱着玫瑰的时候,内心很纠葛,很复杂。她知道他好,可他是她想要的那个人吗?明明就不是,但她为什么会觉得这样忧伤呢。

她下车的时候,没有回头,也没有带走那束玫瑰。、

4

2008年的时候,姚小蒴终于坐到策划部总监的位置,终于离开芳草街,那条龙蛇混杂的街。她在春熙路的蜀都花园按揭了一套电梯公寓,小区环境很好,带游泳池和健身房。阳光很好的时候,她就坐在小区的秋千上,晃来晃去。

她和罗子筠已经交往三年了。他没有求婚,她也没有太急着嫁,只是一个星期见一两次面。罗子筠很满意姚小蒴,不黏人,很独立,对于他的一些事只要不过火就不会不依不饶。这正是一个钻石男想要的状态。

姚小蒴从搬来这里就没有回过芳草街了,有时候会在公司15楼的落地窗前看到楼下的男人,她却始终没有下去过。是许震。他们之间永远都那么远,但他好像一直都在那里,在那里漫无边际地等着她。她以为装作不知道,就是真的不知道。

她是那个轴点吧,他就是那个沿着半径距离的圆。只是,他的执着,在她越来越成熟的年纪里,就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姚小蒴在这一年有了自己的车,雅阁。一半公司的福利,一半自己的积蓄。她的生活环境看上去越来越好了。

是在超市门口遇到许震的。他穿着白色的衬衣,卡其色的西装裤,英俊而挺拔,姚小蒴的心突然缺了一个口子,很疼。背景很喧闹,她听到心底轻轻地念一个名字,许震。他的脸上有些惊喜,说,姚小蒴,很久没见了,你好吗?

他们就站在超市面前,她有很多的话,急急地想要冲撞出来,却又发不出声来。然后一个女孩走过来,把手里的袋子交给许震,说,我买了你爱吃的粉,回去做给你吃。

很多年过去了,姚小蒴都不再吃粉了。

5

2010年最后一天,已经足足28岁的姚小蒴又升职了。她坐在偌大的办公室里发了很长时间的呆,然后她的电话响了,她听到一个女孩说,我怀了罗子筠的孩子,你把他让给我吧!

她把电话扔到垃圾桶里,她想,这就是她挑的男人!这个钻石一样的男人,真的是八箭八心一样的璀璨呀!

她开车,绕着一环,一圈又一圈,像几年前,她坐在27路上绕一样,内心都是彷徨。她的车追尾了,然后她开始坐在路边嚎啕大哭起来。

她想,她终于知道她逃避的理由了。要离开芳草街的决心,不过是因为她那么害怕地去喜欢一个芳草街的男人。她害怕像她的母亲一样,嫁给一个芳草街的男人,一辈子就被困在其中了。可是,在逃了那么久以后,她发现自己还在原点。她喜欢那个为了保护她而做流氓的少年,喜欢那个穿着满身油污衣服倚在卷帘门前等她下班的男子,喜欢那个用手心托起她的男人。

她在路边拦了一辆的士,她说,去芳草街,我要去芳草街!

但是,她赫然发现芳草街已经不一样了。那些粉红色的洗头房已经没有了,修了楼,修了小区,建了商场。

这个城中村变成了都市的模样。但是,它,那么陌生,那么遥远不真实。副食店呢?汽修厂呢?那些搔首弄姿的女人呢?

姚小蒴的心,沉了又沉,沉了又沉。

她真的知道自己的爱情了,因为,当她的车撞向另一辆车的时候,她闭上了眼睛,她看到了许震,那个时候,她只看到许震。原来,他一直都在她的心里,一直都在。

只是,当她回到芳草街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

这一次,他走得很远,越来越远了。

注:请作者及时与本刊联系。

篇5:等你的季节爱情诗歌

颔首点点,一直等着良人

归来,归去,归来,归去

尽头了衣衫,泪湿了妆容

雨打了芭蕉,水满了西池

是时候,该回到伊人的身边

篇6:等你,在那个雨季爱情诗歌

等你我等你

在那个雨季

我的那一把伞

一如我的爱

一如我爱你的心

敞开在没有你的风里

敞开在世人来来往往的眼里

任由着寂寞

任由着孤独

将我紧紧的裹袭

将我裹袭在等你的

那一瞬

陶醉的怀想里

/

雨,不住地下

没有一点点的停息

一如我等你

没有一丝丝的犹豫

一如我的爱

惊着天

憾着地

任由着风

把我吹成

打动你心儿的风景

/

雨中的我

是那么的甜蜜

雨中的我

是那么的沉迷

湿漉漉地

淋成了一杆盼你的`灯影

湿成了一树春来的消息

/

噢我的亲爱

空荡的夜幽深的巷

我可听

有你奔赴的足音

你可懂

那闪闪的灯

那孤绰的影

为只为

爱你的情

坚定不移

/

也许

这样的雨会持续

好久好久

也许

这样的雨不会再有停息

只因爱太美

只因情太深

只因梦太甜

只因心太真

纵然

我的等

遥遥无期

纵然

我的盼

无止无尽

愿只愿

在这样泣泣沥沥的雨里

有你

有我

从此——

篇7:我在爱情路上等你爱情诗歌

夜空的流星,我为你

许下美好心愿

白日的光阳,我为你

祈求温馨甜蜜

风雨来临,我愿化作

一株荷叶飘浮在你头顶

只为把你珍惜

有句俗话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棉

我不求,百年千年

只愿用万年的劫难来换取

你我白头偕老

展开双臂把你拥抱

嘘寒问暖把你关怀

用笔墨抒写对你的.情意

心中不二便是我的誓言

你的过去伤感我用手擦干苦泪

你心中的不安我用爱去抚平

你不足的缺点我用心去宽容

你幸福的未来我用一生去守候

你在你的路上,徘徊

我在我的路上,等待

我在挥手

你在

我也在

篇8:中西爱情诗歌之比较分析

一、从爱情观进行比较

自世界诞生以来, 爱情便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了。爱情也是一个神圣的名词, 人们在上面倾注了那么多的想象力, 文学艺术又以其为主题创作了那么多的优美的散文, 由此看来, 爱情, 是一种极其美好的情感。

不过, 由于民族性格的差异, 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 历史背景的迥异, 也就导致了中西方的爱情观念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在文化地位上是不同的。西方对爱情无疑是推崇的, 很多文艺作品中都能找到爱情的影子, 而且西方诗人也大胆地以爱情为主题创作诗歌来表达对心仪之人的恋慕之情。希腊神话中就有很多有关爱情的美丽神话, 这本身就让人对爱情充满着向往的心情。

相较于西方, 中国却以含蓄为美, 这也就决定了在中国, “爱”这个词似乎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况且中国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 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的影响, 导致爱情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中国古代更是注重三纲五常, 注重婚姻, 主张“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并不认为男女之间在婚前有要见面培养感情的需要, 仅仅是顺从父母的安排就是乖顺, 否则就很可能被认为是顽劣, 没有礼教。这就几乎忽视了爱情的重要性。中国自古以来就将亲情、友情放在爱情之前, 他们认为“兄弟如手足, 妻子如衣服”, 所以说, 爱情在中国是比较轻视的存在。

二、从诗歌内容进行比较:慕与怨

中西诗歌在表达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点, 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赞美爱情为主要内容。而中国爱情诗更加出彩和使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表达恋人之间相思别怨和悲欢离合的名篇。众多西方爱情诗大半写婚约之前对爱的渴慕, 称赞容貌, 诉申爱慕者居多, 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你比夏天更美丽温婉。狂风将五月的蓓蕾凋残, 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暂。休恋那丽日当空, 转眼会云雾迷蒙。休叹那百花飘零, 催折于无常的天命。唯有你永恒的夏日常新, 你的美貌亦毫发无损。死神也无缘将你幽禁, 你在我永恒的诗中长存。只要世间尚有人吟诵我的诗篇, 这诗就将不朽, 永葆你的芳颜。

中国爱情诗写婚前热恋的少, 大半写婚姻之后之情。其中绝大多数是抒发相思别恨之情, 所以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在中国古代爱情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如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 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中西方诗歌就其内容整体而言, 西方爱情诗中充满的是轻松活泼的爱情气息, 无论这种爱情存在与否;而中国爱情诗中怨的成分远远多于积极明快的成分。

三、从情感表达方式上比较:直接简明和含蓄委婉

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在他《一朵红红的玫瑰》中写道:

“啊, 我的爱人像红红的玫瑰, 在六月里开放;啊, 我的爱人像一支乐曲, 乐声美妙、悠扬。你那么美, 漂亮的姑娘, 我爱你那么深切;我会永远爱你, 亲爱的, 一直到四海涸竭, 直到四海涸竭, 亲爱的, 直到太阳把岩石消融!我会永远爱你, 亲爱的, 只要生命无穷。再见吧, 我唯一的爱人, 再见吧, 小别片刻, 我会回来的, 我的爱人, 即使万里相隔!”

诗中对爱人和爱情追求和赞美可谓是直白露骨。西方诗歌往往表意直观明了或激烈张扬, 其情感奔涌如暴风骤雨, 汹涌澎湃, 常常是以主体感发而始, 虽然也借物渲染烘托, 但目的均在凸显主体, 创造出一种显性的“有我之境”。而中国传统诗歌往往讲究含蓄隐晦, 表情达意委婉多致, 充分借助环境因素, 以物起兴, 借境烘托, 被表达的主体似隐似现, 或了无痕迹, 让人难以琢磨, 大多创造出一种“无我之境”或“超我之境”。例如苏轼的《蝶恋花》:

花退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总体而言, 在表达方式上, 西方诗歌以直取胜, 中方诗歌以委婉取胜;西方诗歌以深刻取胜, 中方诗歌以微妙取胜。

上一篇:查找问题与不足下一篇:送客户的中秋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