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2024-05-05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通用11篇)

篇1: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育管理 - 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国家需要具有许许多多创新能力的人,这是新世纪人才规格的特点。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江泽民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进入职业中专的学生,大部分底子差,学习成绩很不好,不会学习,自控力极差,如何培养这些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呢?我们在长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深入思考,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对学生关爱,保护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哺育学生的心灵发展,打破学生一看书就头疼,怕老师责备,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关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能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

在这样的认识下,我校把爱生放在了首位。我们学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学习他的“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我们借鉴高效的做法,实行“导师制”,每一名教师负责三至四名学困生,问寒问暖,问学习,问生活,问活动,对学困生的一颗爱心,不埋在胸膛里,而是擎在手上,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我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禁绝粗话俗话,不准讽刺挖苦,不准把学生赶出教室,推行爱心用语,保护学生的心灵不受伤害,多给学生关照和温暖。学生们感受到了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在爱的教育中,我校还积极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开展“为父母分忧解难”“ 给父母写一封信”等活动,使学生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同时,还开展“爱绿”、“敬老帮扶”、“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使学生们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

二、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通往创造世界之门的第一步。过去我们教师用灌输的方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科书上的知识,使学生远离社会生活。现在学校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工厂、农村第一线去观察,写出调查报告;还举行春游或秋游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适应大自然的能力,让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放射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求异思维,鼓励学生遇到问题深入思考,打破常规,力求从其他角度解决问题;启迪学生逆向思维,让学生从反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鼓励学生多采用求同思维,激发学生用多种方法,寻求更多的解决问题的空间,多种途径解决同一个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提前布置作文内容,让学生早找材料,让学生改变过去的作文方式和方法,做到有话可说,大胆写出标新立异、结构内容创新的文章。

3、关注社会生活。

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仅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能使学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的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联系社会实际,联系所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在课外,我们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艺术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体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自编室内操;让学生们自编黑板报,自己写稿,自己设计版面,学校的《绿茵报》办的有声有色。

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如越野赛、搞各种创业活动。同时,我们与社区形成教育合力,建立了校外教育基地,聘请了校外辅导员,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文明宣传、公益劳动、社会调查及社会服务中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这些教育实践,为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实行分层次教学和学分制,提高学生的自信力,培养竞争意识。

近年来,由于受“普高热”的冲击,职业中专生源不足,招收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基础差(大部分是下游的学生)他们自制力差,厌学、避学,有着上网、看言情小说、好做小动作等各种问题。进入职专后,因专业性比较强,上课听不懂,更加烦学、厌学, 辍学的较多,因而我校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因为分层次教学能够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信力,使好学生愿学,向更高一级迈进;能使学困生听懂,学到一点知识;使学生扬长避短接受教育、发展自己。莎士比亚就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仅自己要发奋努力,而且还要方法得当,更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学习的挑战。”自实行分层次教学以来,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力,教学成绩显著,辍学的人很少了,考上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今年我校有67名学生考上青岛、烟台、济南科技学院等高等学府;来学校要毕业生的单位、企业也越来越多,以致出现了供不应求的问题,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学校得到了上级部门的称赞,社会各方面的认可,特别是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职业学校会议上对我校进行了7次表扬,我校校长任曰金代表职业学校作了典型发言。

实行学分制,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指导思想,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使学习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条件和发展的需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能激励学生产生竞争意识,鼓励学习优秀并有余力的学生,多学知识,多拿证书,为今后的工作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能使学习很差的拿到毕业证书,不必担心完不成学业,这些都提高了学生们考大学、参加工作的自信心和自信力,加强了职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习惯,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观念上的转变至关重要。在授课时改变过去的只重视好学生,忽视、不管中下游学生的做法,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真正实现改变,变只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加强双基、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变教师主宰课堂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变只重知识传授为同时重视学习过程;变一讲到底为讲练结合,突出知识要点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使学生在良性学习环境中能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使学生一丝不苟地、独立地用严峻的眼光审视周围的环境,而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勤奋好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探索求知世界,主要采取小集体活动、安排同桌及前后桌讨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并设置小活动,使全体学生参与进去。对能力差的学生先让他们回答浅而易懂的问题;对优秀生则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有时,让学生改编、表演课本片断,有时让学生当老师,或者拿出几分钟,让他们读优秀时文,或者举行演讲活动,这些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表演、交际的能力。

而对于那些想学到一技之长,准备就业的学生,则重视他们的实践能力的提高,本着“学校不放弃你,你也不要放弃你自己”的原则,加强应用文写作能力的训练,使他们善于探索,能够写出符合格式、项目齐全、用语得体的求职、应聘、记录、新闻等各类文体的文章。

作文课上,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挥联想力,写出符合要求、语言优美的文章。评讲时,让学生自改、自评,互改、互评,自己找出优缺点,打上批语,并且把优秀作文张贴出来,使大多数学生欣赏、借鉴,目的就是多给学生动手机会,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本领,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实施“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须有活力,但传统的教育是压抑、束缚学生个性扼杀学生的活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需要焕发学生的活力。

如何才能焕发学生活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解放眼睛,解放头脑,解放双手,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有了这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管发挥出来。”我们借鉴了陶行知先生的做法,采取了:使学生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晚自习自由支配,或放优秀影片,让他们进阅览室,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实践微机、建筑、机械、财会等专业内容,做到“学做合一”,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不用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间十分钟和饭后的时间还给他们,晚上的自习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支配。语文课上,不单单让学生学习课文,还让他们看《语文报》、《语文周报》《读者》等;每一个月至少都拿出两节课上阅览室,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布置的作业都是利用课上时间做完,极少占用课余时间。

六、健全学生人格特征,保证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现在的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很差,不愿意别人说一个“不”字,逃学、离家出走等现象多次出现。为了塑造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学文悟道,使他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碰撞,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乐作者所乐、思作者所思,达到情感的内化,形成健全的人格。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曾说过: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人要经受失败与挫折的考验,要防止成功后的骄傲。积极、坚强的性格是产生人的创新能力的保证。为此,我们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要求学生边读边思,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开放意识和勤勉精神,使他们具有创新意识;要学生立足于现实,敢于直面现实,克服一切心理障碍,积极进取,勇往直前,以保证形成创新精神,具有创造能力。

我国已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赋予全社会的职责。为了培养和造就适合时代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希望每个职业学校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认真、下大力气加强培养职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校涌现出更多的创造型学生,造就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篇2: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结合西南石油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介绍了实验室建设理念、实验教学体系构建、实验教学团队建设、实验室开放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效.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实验科学与技术 英文刊名:EXPERI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7(4) 分类号:G642.0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理念   实验教学体系   教学团队   人才培养  

篇3: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提高实践教学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向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 实践教学通常对理论教学起到辅助性作用。然而实践教学其实有其独特的作用, 这却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强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显然, 相对理论教学而言, 实践教学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潜力, 负有更重要的职责。随着新时期社会的发展, 实践教学不能仅仅看作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续, 而应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 在实践中寻求理论规律的途径与方法。为此, 我们应该使实践教学变被动为主动, 脱离理论教学长期“独霸天下”的格局[2], 使实践教学不再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 而要两者互相促进, 紧密结合。要用理论教学带动实践教学, 让实践教学升华理论教学, 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魅力所在。使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主动去探索、去实践。应把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手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

对于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过程的训练, 把知识‘加工’成方法、能力, 这种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才是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 方法不仅仅是一种手段, 而是我们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是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 以明确的培养目标、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内容体系的构建过程。

(一) 增加创新型实验及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

传统的实验往往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 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地操作, 实验报告按固定格式填写。这种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 增加创新型实验, 设置独立的实验课程, 加大实验课时比重都为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

在实验内容上, 改变传统的单一验证、演示性实验为主的局面, 增加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应尽可能为更多学生提供一个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的实践内容, 使学生既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又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好处。进行实验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调整与改革,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门数, 完善每门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 从而达到让学生真正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 以多种形式的开放实验室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以实验室在时间、场地、设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开放的教学方法。时间上, 全天开放, 打破时间的限制, 让学生多一些自由上机的时间;内容上, 创造条件建立一定数量的开放性实验, 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新发明、新技术的创新与实践, 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实验室的开放, 能够改变过去墨守成规的实验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增设开放性实验,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验室开放教学的活动。开放实验将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调动。

三、建设优质的实验教师队伍

新时期不断提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于承担实验教学的实验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高校, 由于受到专任师资人数、师资培养条件等多方面条件限制, 传统上, 专任教师充当着教师和实验教师的双重角色, 大多数实验师只停留在对实验室设备维护, 而不是辅助实验教学。因此, 加强实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注重对实验教师的培养, 尽快提高实验教师的综合素质, 更好地推动实验教学的实施, 已成为当前高校完善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 全面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素质

首先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业务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基础, 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 没有丰富的知识, 也就不可能有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专任教师或实验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宽厚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这种知识和能力既要全面, 又要具备结构上的合理性。同时也要注重提高专任教师、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只有自身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 教师才能够把学科前沿的知识和问题带给学生, 才能把新的科研角度和科研方法传授给学生, 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二) 加强各年龄层教师工程经历的建设

长久以来, 中、老年教师由于具备扎实、丰厚的专业理论基础, 有着长期积累的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 无疑成为高校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 他们固有的工程实践经验可能显得陈旧, 因此中、老年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经历有待更新和丰富。转变观念, 增强教师的现代工程意识在现今社会的人才培养中愈显重要[。同时, 对于刚刚毕业留校或刚进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 由于业务刚刚起步, 并没有丰富的工程经验。鉴于此, 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 不断更新、丰富专任教师、实验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更显得尤为迫切。对于各年龄层教师, 为累积丰富的理论课程的经验, 可以积极参与到相关行业的研讨或到相关行业进行短期的技术培训, 使他们能够结合自身在教学或是实践教学过程中长期累积的经验, 更好的掌握当代工程领域的脉搏, 以掌握最新的技术信息和技术发展方向, 为学院在实验课程内容更新、实验方法手段改革等方面起到优化作用, 在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提供更适宜的建议。

(三) 外聘优秀师资参与实践指导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博采众长, 学校必须依靠社会和服务社会。因此, 实验教学要面向社会,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参与到学校的实验教学改革中, 把他们作为实验教师师资的又一股新生力量。从当前技术前沿、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教育理论与实践、现代企业文化、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进一步补充到实验教学改革中来, 加强了实验师资队伍, 获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必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 而21世纪势必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世纪。不论是从实验教学内容、方法, 还是对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 我们都要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改革的契机, 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达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摘要:从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以及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逐步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路, 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篇4: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这既肯定了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也提出了新时期高等教育联合办学、特别是鼓励大学与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新举措。在此基础上,教育规划纲要还应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鼓励和支持重要国立科研机构对创新人才培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促进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发展。

现在,科研机构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已成为全球性的趋势。科研机构培养创新人才开辟了新的高等教育渠道,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

篇5: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人才队伍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是建设和谐文化、营造诚信友爱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师宗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等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全省、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营造人才工作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目前,全县拥有各类人才9317人,其中:党政领导人才1431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66人,专业技术人才5335人,高层次人才195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290人。

一、营造“三个环境”,奠定人才工作基础

全县各级党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把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奠定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强化舆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了确保人才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按照省、市委的要求,师宗县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组织、人事、劳动、计划、经贸、科技、财政、教育、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组织部门专设了办公室,并制定各成员单位和人才办公室的工作职责,进一步理顺了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为全县人才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同时,各级党委通过召开人才工作专题会议、各类新闻媒体和网络宣传等形式,深入学习和传达党和国家及省市的人才政策,并对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制定措施,完善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县委把制定政策和完善制度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县委先后制定下发了《中共师宗县委师宗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师宗县人才队伍建设目标任务分解》,对创新人才理念、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形成良好的机制和体制,以及人才的学习、培养、开发、培训、使用、引进、管理、流动、激励、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办法。结合省、市委制定“十一五”人才规划有关文件精神,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对全县各类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

面进行了深入系统地调研,建立了包括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高层次人才等在内的人才资源信息库,制定了《师宗县“十一五”人才规划》。

篇6: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加强大学生综合性与研究性训练培养创新型人才

实践教学的创新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结合我校化工类专业的.教学实践,积极开展研究型本科教学,在专业基础综合设计、科研训练以及毕业环节教学实践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加强大学生综合性、研究性和创新性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作 者:雷泽 王启宝 解强 韩敏芳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64关键词:实践教学 科研训练 专业综合设计 毕业环节 创新能力

篇7: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一、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1、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不受常规束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流畅性是指在研究问题时,多方设想,思维发散,思路流畅敏捷,对同一问题寻求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多结果的解题办法。在解答物理问题中,则常常表现出一题多解、一题多值(或多种结果)等情况。

例1:如图1示,通电直导线与线框abcd在同一平面内,如果要使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a

d

c

b

I

图1

一般像这种题的问法,都是线框abcd向某一方向运动(比如向右)线框中有没有感应电流。这不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改为上述问法以后,学生的思路马上就发散开来了,积极去寻求可能的答案。学生说出的方法越多,说明他思维流畅,发散性越好。没有想到很多方法的学生,也掌握了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同时,其思维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图2

变通性是指思路的变换与贯通,解决问题不受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思路一旦受阻,及时转向,寻求可行的、最优的思路或方案。

例2:如图2示,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正中央上方固定一通电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给导线通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电流,则磁铁对桌面的压力是减小了还是增大了?桌面受不受摩擦力作用?

分析:若以磁铁为研究对象,因磁铁N极的指向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感线相切,故磁铁对桌面在水平方向无相对运动的趋势,因而不受桌面摩擦力作用。但磁铁对桌面的压力情况难以判断——思维受阻。

变通:改取通电导线为研究对象,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安培力F向下,故磁铁受反作用力F’向上,因此,桌面受压力变小。

这种变通,其实也就是逆向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

独创性是指思路新颖而独特,对问题有独到见解,能独辟蹊径,提出不同寻常的解决办法。

例3: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2Ω,电灯L1的电阻R1=10Ω。问电灯L2的电阻R2为多大时,L2最亮?

图3

L1

L2

等效

R2

R1

L2

R2

E r

E r’=r+ R1

分析与解:本题按常规解法,需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流I,再由P2=I2R得出P2的函数表达式,然后用代数法求极值。

作为一种特殊的解法,可以把R1看成电源内阻的一部分,如图3.4示。在此电路中,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输出功率最大,故R2 = r’= r+R1=12Ω时,灯L2最亮。

篇8: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育部长周济曾说:“从未来的发展看,必须进一步改革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是独立学院为适应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趋势,培养多样化人才,实现独立学院全面、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学校信息化面向的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的实际需求。紧扣需求、合理规划、注重标准、突出应用和提高效能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当今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识,极大地扩展了传统图书信息服务的范围,极大地延展了教育信息的传递面,促进管理的集约高效。稳步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智能化教学开发,将有力促进学校教育功能和提高效能。

一、独立学院信息化的涵义

信息化的概念源自于美国。1993年9月,美国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 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简称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计划,其核心内容就是发展以Internet为核心的综合化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1ogy,简称IT)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引起了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反应,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教育信息化由此逐渐成为世界性潮流。

所谓独立学院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促进了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这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二、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互联网的通力帮助下,使现代教育技术的辐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高等教育的空间和时间得到了拓展,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实现了提高,使得特色教育、内涵导向、质量导向可以实现均衡的发展。在教育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多样性、趣味性和综合性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通过远程教育,使学生可以共享国内、国际的一流教学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让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得以普遍提高,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信息化建设自建校以来,在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上,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第一个阶段。学院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已经基本普及。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教室、数字图书馆、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信息发布等等。从现在开始,我院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0年)》明确做出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

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人们的时空意识、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在信息社会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已经远远地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越来越明显的局限性使革新当代教育迫在眉睫。

三、独立学院信息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的建议措施

1、把信息化教育理念融入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当中

教育理念就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理想追求、理性认识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教育理念反映了人们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与审视。

我们国家的传统教育是一种表态的过程,注重知识的灌输、积累和掌握,这对于的系统性和广博性构建是相当有益的,但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方面就欠缺了。这种传统的教育理念也使得学生没有了理性的批判精神,不敢质疑权威,也就不会有突破性和原创性的成就。

新的教育理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性和主动性,给他们提供在线学习与提问、独立思考问题的自由,全新的学习方式与交流方式,多元的思维方式、广阔的视野,将培养出具有独立思想、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大学生。

我们要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培养现代化的人才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协调发展,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理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培养符合21世纪要求的国际化人才,把信息化教育理念融入到具体的政策与措施当中。

2、加强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我们应当为每位学生和老师随时随地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学习支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教育网络的建设、管理系统、教育资源、应用软件建设、政策保障和标准规范等。

校园网是高等院校科研、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支持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我院的校园网络的建设应着重于通过网络提供在线网络教育。应学习发达国家将CMS/LMS广泛应用于教学。CMS/LMS工具能够为教学提供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老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将各种网络资源运用在教学中。这就需要建立一整套系统化管理的网络技术支持平台。

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学院的信息中心应努力确保学生和教育者在校内外的带宽和无线;确保在校

内外至少有一样Internet接入设备、软件和资源可供每个学生和教师用于学习和交流等各项活动。

教育信息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电子文献、电子文档、教学案例、题库等等。目前我国在这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从校园网站的功能和所能提供的信息服务项目等方面来看,就更逊一筹。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程,需要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及人员共同不懈的努力。

3、超越技术工具观,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信息化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要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要具有信息教学设计能力,根据教材的特点,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有效的教学过程。还要随时了解最新动态,并用之于教学,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改进学院技术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只有这样,老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换言之,老师需要新作用的发挥,需要进入到当地的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前沿,努力推动教学专业化发展。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是必要的,但是,目前的现状是:PPT演示和讲授,与传统教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而产生了负面影响,约束了学生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制约了最初的初衷。所以我们要融合传统与现代,从课堂讲授转变为课堂指导,让学生在启发中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上得到提高。

篇9: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型人才开放式实验教学学生综合能力目前我们的实验技术和方法都比较落后,已远远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运用常规实验技术探索生命现象及本质,使学生有能力适应临床医学快速发展的现状和需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对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转变实验教学理念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以验证实验和演示实验为主,学生模仿与观察为主,由于实验方案既定、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观察不便等因素的限制,存在着学生创新意识发挥不足、探究能力挖掘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对此,我们尝试着将化学实验教学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由重视知识性学习和记忆转变为关注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原有的实验内容之上增加了突出科学探究、突出过程体验的探究性等。化学实验教学不再是教师演绎下的单纯实验操作,而是教师铺垫下的综合实验探究。同时还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自编体现创新性开放式实验讲义

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科研环境已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根本,进行了大胆改革,编写了能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开放式实验讲义,提供全校大专层次各专业学生使用,内容充分反映知识和技术的最新成果,适应学生个性化和创造性发展的要求,提高了灵活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在某些实验项目中,对实验方法只提建议,而对实验的手段与过程,不做硬性规定,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完成,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我们打破教材死板的实验方法和顺序,将实验分为三大类: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开放式实验允许学生从失败中学习,通过重复实验达到实验教学的要求,允许学生在完成基本实验内容的基础上自选实验。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因材施教及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验证性、综合性实验

对于验证性、综合性实验,我们要求学生自己准备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熟悉和掌握实验室设备的正确使用,独立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以进行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教学内容,并提出问题;课堂上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请学生讲述实验原理、操作及结果预分析,然后教师小结、演示,最后学生操作。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对实验中的问题、实验结果与现象进行分析与讨论,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蛋白质的盐析实验,先加等体积硫酸铵饱和溶液,出现的沉淀是什么?后加硫酸铵晶体至饱和,出现的沉淀又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分步沉淀的现象?盐析法得到的蛋白质沉淀是否变性?学生们讨论的生动活泼,这样才能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论认识。同时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最后,教师对实验整个过程进行总结,使实验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通过以上实践,这些方法既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连续几年的教学课堂质量评估中,学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2.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又称探索性实验。学生与指导教师一起确定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向,然后学生独立通过各种渠道查找相关信息和资料,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选定仪器设备和试剂、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等过程,可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大胆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

整个实验的过程一般要经过“设计——实验——反馈——修正——再设计——再实验”的反复过程。实验结束后写出总结和报告,在班内组织进行论文答辩,综合评分。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

四、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能需要用到多个实验室,为配合实验体制的改革,在学校领导和设备科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我校于2010年对实验室的布局进行了调整,逐步搭建了基础实验教学实验室和专业实验教学实验室平台,基本实现了实验室房屋、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的多管理体制,为我校开展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效率,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共享率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保证实验室建设水平的前提下,节省了大量经费和办学空间。对于实验中用到的一些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学校也不可能全套购置,我校通过与青岛市各大医院和高等院校的实验室进行合作,解决了先进设备短缺的问题,为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为充分发挥我校实验室的作用,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条件,周一至周五晚上实验室全部向学生开放,学校还制订了鼓励教师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关制度,通过这些改革保证了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总之,转变实验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能力为核心,实行开放式教学,给学生更大的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能给基础知识牢固、实验技能强的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樨平.开放教学条件下讨论式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合同法课程设计研究报告[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1).

[2]刘萍,王菊英.开放式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

[3]杨秀平,梁永民.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高等理科教育,2008,(5).

[4]徐晓放,夏春德.开放式教学在合同法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02).

篇10:加强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加强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和思维、创新素质及能力成为时代对人才的绝对要求.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应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

作 者:邹茜  作者单位: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工处,湖北,武汉,430077 刊 名: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年,卷(期): 16(5) 分类号:B844.2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  

篇11: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门源县第二中学 贺延珠

每一个人的内部都具有相当大的潜能。爱迪生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做出所有我们能做出的事情,我们

毫无疑问地会使我们大吃一惊。”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提出一个相当科学的问题:“你一生有没有使自己惊

奇过?”在二战期间有一个海军水兵的故事:一艘美国驱逐舰停泊在某国的港湾,那天晚上万里无云,明月

高照,一片宁静。一名士兵例行巡舰,突然停步站立不动,他看到一个乌黑的大东西在不远的水上浮运着。

他惊骇地看出那是一枚触发水雷,可能是从一处雷区脱离出来的正随着退潮慢慢向舰身中央漂来。抓起舰内

通讯电话机,他通知值日官,而值日官马上通知了舰长,全舰立时动员了起来。官兵都愕然地注视着那枚慢

慢漂近的水雷,灾难即将来临。军官立即提出各种办法。他们该起锚走吗?不行,没有足够的时间;发动引

擎使水雷漂离,不行,因为螺旋浆转动只会使水雷更快漂向舰身,以枪炮引发水雷,也不行,因为那枚水雷

太接近舰上的弹药库。突然,一名水兵想出了比所有军官所能想到的更好的办法,“把消防水管拿来”,他大

喊。大家立即明白这个办法有道理。他们向舰艇和水雷之间的海上喷水,制造一条水流,把水雷带向远方,

然后再用舰炮引炸水雷。

这位水兵确实不凡-但他却只是个凡人。不过他却具有在危机状况下冷静而正确思考的能力。我们每一个

人的身体内部都有这种天赋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对我们的.能力抱着肯定的想法

就能发挥出积极心智的力量,并且因而产生有效的行动。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重要

目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一、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爱好、情感、价值观、性格、意志、动机等。

1、激发兴趣:如果能创造一个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和爱好的条件,帮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毅

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就有可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智力均得到培养和发展。

2、协调师生感情

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丰富复杂的情感

因素,因此要善于畅通情感信息的流通渠道,把自己的情感渗透于各课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

其教学方式有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等特点,可进行快速的信息处理和图像传输,同时还配有悦耳的音乐

和图像描绘,这必然使学生产生好奇性,激发求知欲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利用科学史

如在讲纯碱时,先讲一下比利时人索尔维制碱法,然后再讲一下我国著名化工专家候德榜先生冲破索尔

维法的技术封锁,并加以改进,发明了举世闻名的候氏制碱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

二、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伴随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是人脑的一种综合性思维,是思维素质、思维心理、

思维形式、思维环境和思维效果的综合反映,是创造性活动的核心因素。创造性思维由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

维因素组成,非逻辑思维不是概念、判断、推理为主要思维形式,也不是遵守逻辑规则,而是以直觉、灵感、

联想、想象等为主要手段、来触发新思维的产生。如,苯环分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发现等就是创造性思维

的例子。

三、加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从创造意识开始,其精髓就是实事求是、精益求精,同时要培养学生创造

的自信心,激发创造热情,磨砺创造意志优化创造品质。

2、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多让学生取得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比如:开展小论文、小实验、小制作,

以及各种社会问题调查等课外综合实践活动

3、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推测或猜想,培养他们良好的直觉习惯。当然,猜想以后,教师要尽量引导学

生作出解释,即使学生猜想错误或不完全时,教师只能加以引导,绝对不能讽刺、挖苦等手法挫伤学生直觉

思维的积极性。

创造能力的培养,除了注意上述几个环节外,适宜的环境(社会的和家庭的、教育的和活动的),创造

上一篇:个人特长和能力范文下一篇:2022年杨庄煤矿物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