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2024-05-12

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通用6篇)

篇1: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苏教高〔2008〕44号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教学改革的基本取向。近年来,全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但总体上看,实施创新教育尚未取得根本突破,优秀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还较薄弱,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建设创新型江苏尚有差距。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本专科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1.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教育强省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宗旨,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健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内涵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2.尊重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分类培养。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目标,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推行学分制,扎实落实导师制。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不同个性,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激活学生创新潜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提高学生创新素养,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3.拓宽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就业市场变化对人才综合素质、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行业企业培养人才,积极争取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不断完善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推动高校与社会开放融合,共同培养创新人才。

4.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统筹规划。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强化整体设计。要结合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际,统筹推进学科、专业、课程、教材等建设,统筹推进教学科研与管理队伍建设,统筹推进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改进,统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教育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综合体系。

二、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5.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高等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定位,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和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方向,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与学习指导计划。强化高校与行业企业互动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建高标准、专业化、开放式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发挥行业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6.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化经科教结合、产学研合作。继续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增强创新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健全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制度,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的评优与抽检,并将结果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7.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结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求,构建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预测机制,定期发布专业人才供求信息。建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数据库,引导学校科学设置与调整专业,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鼓励高等学校根据相关行业产业的需求,在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努力扩大紧缺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满足行业企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

8.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高地。适应江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结合重点学科建设,选择相关领域品牌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加大投入力度进行重点建设,逐步建成一批产学研结合、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创新人才培养综合基地。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建设,构建国家、省级、学校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鼓励各实验基地在推进学分制、实施导师制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和大胆创新。

9.改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开展平等交流和讨论,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推进个性化、探索性、创新型的研究性教学。把优秀研究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涵。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必须建有一定比例的优秀研究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和优秀教学团队应在研究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建设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10.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导向,改革考试内容和评价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手段,强化对学生的思考判断、分析综合、创新思维、实践动手等能力的考查,注重考评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能力。

三、深化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改革

11.优化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把优化课程体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重点,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加强国家、省级、学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反映时代特征、富有江苏特点、具有学校特色、以重点学科与品牌特色专业为主要支撑的精品课程体系。

12.增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的开放性。开发建设面向学术前沿与创新实践的各类实验性和研究性课程,吸引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建设。鼓励校际联合开发课程,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教学。鼓励高等学校与有条件的中小学合作开设拓展型课程,把创新人才培养向基础教育阶段延伸。

13.丰富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的多样性。推进课程类型多样化与课程组合方式多样化,增设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等课程模块。推进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广泛开设操作型、实践型和自学型等多种类型课程。推进融基础理论与实验实训为一体、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为一体的问题式、项目式、案例式模块课程建设。

14.增强培养创新人才课程的选择性。全面推进学分制,推动试行弹性学制,方便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完善学生自主选课制度,鼓励学生在指导性培养计划框架内,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允许学生跨校、跨系、跨专业修读课程。拓展学生转系、转专业渠道,允许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与就业志向,选择专业、专业方向或辅修专业。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为有创新兴趣与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发展空间。

四、增强创新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

15.深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按照不同学科、专业、课程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探索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采取团队合作、自主研究与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开展实践创新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

16.加强创新人才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资源的统筹整合,重点建设一批国家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职实训基地,逐步覆盖至所有品牌特色专业与重点学科。改革实验室管理与运行机制,加大开放共享力度,实行实验内容、实验时间的全面开放,实现国家与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向全体学生开放,国家与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高职实训基地向省内高校开放,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条件。

17.强化创新人才的科研能力培养。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教学计划,并提供相应条件,设立相应学分,吸引并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遴选资助一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国家、省级和学校三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体系。

18.建立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激励机制。积极推动出台相应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多渠道筹措大学生实习见习基金。依托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一批规模较大、技术水平好、行业认可度高、接纳能力强的校外实践基地。

19.丰富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国家与省级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开放实验室、各类学生社团为平台,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大力开展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实践和应用课堂教学内容。加强科技制作、科技小发明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育活动,建立覆盖全省的网络化社会实践基地,培育一批社会实践品牌项目,促进学生经常化、多样化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合理安排各类实践创新科技竞赛活动,逐步扩大竞赛的学科范围,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五、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

20.建设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从教育理念、队伍结构、培养模式、人事分配制度等各方面改革探索,促进广大教师更新观念、拓展视野,增强责任、提高创新教育能力。推进教学名师培养评选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制度。大力推动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授讲授本专科课程。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创新人才培养重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21.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师资的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体现创新导向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将教师的教研、进修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工作绩效,作为教师业绩评价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保持科学合理的师生比。鼓励高等学校吸收社会行业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重点引进培养富有社会阅历与实践背景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建设高水平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22.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研究。树立和落实科研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的思想,引导教师通过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将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作为省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和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的重点,鼓励教师紧扣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改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材、融入课堂教学。

六、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平台

23.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以“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抓手,加强优质资源建设,形成一批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课程、教材和实践教学平台,面向全体学生提供足够、先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高等学校要立足自身办学定位,加强教学基础能力建设,统筹优质教学与科研资源,并优先满足教学工作需要。

24.扩大培养创新人才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效益。深化高等学校区域教学联合体建设,全面实行教师互聘、学分互认、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国家与省的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优秀多媒体课件、优秀教学成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高职实训基地等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为教师教学科研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服务。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集成整合全省高等学校图书文献资源,全面实现共建、共知、共享。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建设具有江苏特色、面向全省的教学信息数据库、特色文献信息数据库,形成内容丰富、配置优化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省各类高校师生的需求。

七、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25.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价值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严谨诚实善于合作的创新品德。

26.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节,使学生通过各项活动的锻炼,充分发展个性,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形成浓厚创新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交流会,交流创新体验、探讨创新方式、展示创新成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弘扬创新文化,宣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和创新人才典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格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

八、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7.切实加强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高等学校应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江苏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创新政策机制,给予切实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应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责任人,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创新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推进高等学校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28.加大对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经费支持。在省级教育财政经费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高等学校应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对实验实践、图书资料等教学基本条件的投入,切实保证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必需的各项经费,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篇2: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苏教高〔2008〕16 号

各市教育局,各高等职业院校:

为了加强全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促进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办出高职特色,开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新局面,形成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新优势,更好地为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服务,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及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苏政发〔2006〕26号),现提出如下意见:

1.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路和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2.以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创新专业建设机制。根据学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条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根据人才需求情况和就业状况,所有高职院校都要遴选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点进行重点建设,优先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优势凸显以及培养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点,建立以品牌、特色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若干专业群,形成国家、省级、学校三级特色专业建设体系,提高专业建设整体水平;要加强专业建设的中期评估工作,对不符合市场和社会需要、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全省 1

平均水平的专业,减少或停止安排招生计划。积极推进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的新机制,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90%以上。

3.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各高职院校要以国家和省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加快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形成国家、省和学校的三级精品课程体系;要创新课程开发体系,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和教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4.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抓好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实验、实训、实习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布局结构,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创新建设机制,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建设,使所有开设的专业都有满足要求的实验、实训和实习基地。要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多种功能,使实训基地成为学生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场所、教师双师素质锻造和科研的平台、校企合作和生产服务的基地、社会服务的窗口、技能鉴定的场所。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

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要大力推进校外顶岗实习,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重点建设一批服务面广、装备水平高、机制灵活、效益突出、开放共享的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并力争进入国家级实训基地行列。

5.以“双师”为骨干,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实行“访问工程师”和出国进修制度,教师通过挂职、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深入到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一线,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实践技能。开通高职院校引进企业技术人才的渠道,实现智力柔性流动和人才资源共享。每个专业至少要培养和引进1—2名专业带头人,培养4—6名骨干教师,聘请4—6名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职务资格评聘办法,针对高职院校重实践、重技能、重应用的特点,单独制定相应的条件标准,实行分类评审;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聘用程序、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各高职院校要加强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努力形成国家、省、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梯队,提高高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6.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提供管理、场地和部分师资,企业提供项目、设备、技术、实习实训基地、兼职教师和就业机会,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主导作用,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订单

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学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各高职院校要鼓励师生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积极开展应用层面、推广层面的技术、方法和产品的研究,加强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7.以评估为手段,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高职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完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要巩固第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成果,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证的组织体系和长效机制,形成高职院校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我省将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创新评估方法、手段,简化评估程序,着重内涵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整体水平的提高。要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和考试方法,采用笔试、口试、答疑、现场考试、操作类型考试等多种测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逐步推行全省高职院校之间学分互认。

8.以国际合作为平台,提升江苏高职教育国际竞争力。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把高职教育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先领域,举办多种形式的学历和培训教育,积极引进国外资金和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有计划地聘请外国教师,提高江苏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扩大高职教育国际人才交流和学术交

流,推进学生互换、教师互派和学者互访,组织千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骨干教师赴国外培训。主动参与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大力拓展毕业生海外就业市场和留学深造渠道。借助国际合作的平台,推动江苏高职教育走向世界,提升江苏高职教育国际竞争力。

9.以体制改革为活力,创造江苏高职教育集约发展新优势。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约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深化校企全面合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平台,是创建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优势的重要手段。鼓励组建以产学研为主要纽带、以高职院为龙头、企业和高、中职院校广泛参与、跨地区的行业性职教集团。已组建的职教集团,要创新合作机制,激发集团成员参与动力,增强集团成员凝聚力,促进集团成员深度融合,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形成江苏高职教育集约发展新优势。各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当地区域教学联合体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教师互聘,图书通借,学分互认,共同培养。大力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把民办高职教育纳入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探索完善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努力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制定鼓励民办高职院校建设用地、资金筹集等相关政策措施,在招生就业和学生待遇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职教育领域,参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后勤服务。依法加强对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健康发展。

10.以示范性院校建设为契机,构筑江苏高职教育新高地。国家和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必须按照示范性院校建设规划,认真实施建设方案和建设项目,加强绩效考核,提升综合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做建设的示范、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和管理的示范,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或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示范性院校要开放共享教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省高职院校

加快改革与发展,办出特色、提高水平,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其他高职院校要借助示范院校建设的平台,充分利用他们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改革成果,高起点地推动自身建设、改革和发展,在若干专业或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江苏高职教育整体实力再上新台阶。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工程”,从制度上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要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的宣传工作,深入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宣传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赢得社会的认同和尊重,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高职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高职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促进江苏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篇3: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一、统筹两个服务: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

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是高等教育两种基本价值取向,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争论不休的话题。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必须处理好高等教育服务面向这一核心理念与价值问题,努力实现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是以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国家发展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与根本追求。涂尔干、孔德、纳托尔普、凯兴斯泰纳、范·海斯等,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而高等教育服务学生发展则是以促进学生个人的提高、发展与完善等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与根本追求。纽曼、赫钦斯、雅斯贝尔斯等,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基础与条件,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离开了社会发展而谈人的发展只是一种奢望。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依托、互促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但“任何社会中的教育都必然是关于人的教育,任何时候教育对于社会的贡献以及对于环境的改善均取决于受过教育的人。归根结底高等教育的发展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改善作为人的人’以及由受过教育的人所组成的社会”[2]。此外,在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之间又有一个基本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发展的高等教育也必然从根本上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并不必然有利于学生发展,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高等教育是不可持续的,并且从长期来看也必然不利于社会发展。认清高等教育服务学生发展与服务社会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与基本逻辑关系,是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一个基本前提。

随着高等教育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政府必然会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与管理,这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具有现实合理性。然而,高等教育与大学并不是完全等同的概念,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是无条件的,是时代之需、是必然。从根本上来说,大学并不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发展,而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活动来发挥作用。在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由此来实现大学服务社会发展的作用。正如有论者所言,“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过于强调大学为社会服务并不能真的提升高等教育的服务能力;相反,如果大学与政府或社会保持合适的距离,致力于人的理智的发展和人性的改善,反倒更能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2]从长远来讲,单纯地强调任何一方,最终既不利于促进社会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可以说,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之间的矛盾运动形成了一种张力。正是这种张力维持与推动着教育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也正是这种不断变化的张力决定了在处理“两个服务”问题时,必须既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又超越社会过于急功近利的期待与欲望,还要尊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关照学生发展的合理诉求与需要,也即是要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的和谐统一。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本位为主的高等教育价值观一直是我国政府制定高等教育政策、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3]由此导致了高等教育领域中学生的身影日益模糊,主体地位逐渐丧失。过度强调大学服务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必然会引导学生以外在的功利性目的与价值为基本追求,从而导致学生迷失自我、丧失个性。如此,社会各界对学生的社会责任、社会担当以及人文关怀等质疑与诟病的声音也就日益增多。不过,随着大学过度强调服务社会发展基本价值取向所导致的弊端日益凸显的同时,各界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理解与把握也在不断地深入与深化。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既是对大学过度强调服务社会发展基本价值取向带来的弊端的回应,对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基本价值取向的扬弃与超越,也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认识与理解不断深入与深化的具体体现,是高等教育服务学生发展基本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与核心标志,这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导向。今天,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转变高等教育过于强调服务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与做法,提高对服务学生发展的关注度,并努力促进两者实现和谐统一。

二、坚持两个尊重:尊重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与尊重我国的特殊国情

正如“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4]一样,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活动,也必然要尊重大学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同时又要与大学生存的具体国情环境相适应、相协调,尊重我国的特殊国情。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必须体现这两个尊重。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是理念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在理念层面主要表现为:一是注重“学以致知”。“致知”与“致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致知”并不排斥“致用”,“致用”只是“致知”之后的自然而然甚至是必然的结果。二是注重通识教育。实践已充分证明,那些享誉全球的著名大学,无不注重通识教育。并且,那些推行与实施通识教育越好的大学,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也越成功。在实践层面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先导,在思维活动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逻辑起点与先决条件[5]。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批判精神。质疑与批判精神是质疑与批判他人与自我的辩证统一,是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质疑与批判精神就不可能成长为创新型人才。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标志,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谈创新型人才培养只能是一句空话。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需要尊重具体国家的特殊国情。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那些曾经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的国家,都是将人才培养的基本逻辑与本国国情结合得很好的国家,所以才会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英国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以及“苏联模式”等“百花竞放”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当前世界高等教育中心才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毋庸讳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没有很好地尊重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也没有很好地尊重我国的特殊国情。没有很好地尊重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在理念层面上主要表现为,较为注重“学以致用”和“专业教育”。在教育领域,我国具有崇尚实用与功利的传统。科举时代,读书人的生活轨迹大致可以概括为“读书、应试、做官”。近代以降,读书人的生活轨迹基本上依然是“读书、应试、工作(包括做官)”。这与之前相比,其功利性追求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实践层面上主要表现为,较为强调灌输、服从、背诵、分数,不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与批判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此以来,培养的学生“唯师、唯上、唯权,不唯真”,善于记忆、考试,不敢质疑与批判,没有创新性。

没有很好地尊重我国的特殊国情,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过度依赖他国经验,而忽视本国特殊国情;另一种情况是,借鉴他国经验,而又过于强调本国特殊国情。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后一种情况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高等教育是典型的后发外生型,建国之初,全面学习苏联,建立了以专业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这种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劳动者。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专业划分也越来越细、越来越狭窄,培养的学生逐渐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各界对苏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弊端认识的不断深入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我国逐渐放弃苏联转而学习欧美(尤其是美国)。然而,向苏联“一边倒”的发展模式所带来的教训与影响直到今天依然未完全消除,这使我们在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过程中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所以,在学习与借鉴欧美先进经验过程中,又过于注重我国的特殊国情,过于强调国家意志与国家需求,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不但没有习得欧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精要,反而逐渐忽视与丢弃了苏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特色部分。

上述状况固然与历史传统、文化观念以及体制等原因有关。但是,如果将这一切都归结为悠久的历史传统、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以及不能触碰更难以改变的体制等宏大的架构,这绝不是教育研究者所应持有的态度与立场,更不是一个有责任感、使命感、自主意识的学者组成的大学所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科学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创新考试选拔方式,建构从小学到大学之间以及家庭、学校、政府、科研机构之间彼此协同的教育生态体系。

三、回归两个中心:大学以教学为中心与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和基本功能,学生和教学是大学一切活动的中心。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必须明确与落实“两个中心”,即坚持大学以教学为中心和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大学以教学为中心是大学的本质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是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化。教学是大学一切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目标达成的基本途径。其他任何类型的活动如果不具有教学的性质,都不应以教育的名义存在于高等教育系统之中。正如杨叔子院士所指出的那样,“没有教学,就不是一所大学;没有以教学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与基础,就不是一所意义完整的大学,可以说,是一所似是而非的大学。”[6]大学教学活动的本体不是社会,也不是知识,而是学生[7]。教学只有以学生为中心,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也才能得到落实。正是因为如此才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8];“教师大计,教学为本;教学大计,育人为本”[6]的基本理念。

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这些基本理念并不是自然而然的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恰恰相反,背离“两个中心”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与严峻。我国历来较为注重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价值,尤其是随着科学研究在促进科技进步、经济繁荣以及社会发展等过程中的作用不断提升,政府也逐渐强化了对大学科研成果的量化考核与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也亦步亦趋。如此以来,伯顿·克拉克笔下“教学漂移”的问题就逐渐产生了,科学研究逐渐取代教学而成为大学活动的中心,教学的价值与作用被大学逐渐的忽视与淡化。在大学以教学为中心这一理念逐渐淡化的背景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也就无从谈起。“尽管大家全都了然以学生为中心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关键地位,可要真枪实弹做起来,我们往往选择的捷径是放弃。”[9]近年来,随着大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这一现象虽有所改观,但“从我国大学教学的现实来看,学生尚未走进教学的中心,依然处于教学的边缘”[10]。

从本质上来讲,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两个中心”问题上出现的背离,并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理念上的问题, 而是外部压力强大作用的结果。落实“两个中心”,应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同时入手。

在宏观层面,国家应转变以经济建设思维方式发展高等教育和以行政化手段管理高等教育的传统做法,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大学提供安心于教学的制度环境与政策支持; 转变对大学以易于量化的科研项目、学术论文、课题经费等“GDP主义”的考核与评价,减少评审项目和调整评估导向;扩大并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赋予大学更多的管理内部事务的自主权,提升大学自主办学能力,从而使大学更好的协调与化解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问题与矛盾。

在微观层面, 一是要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大学里开展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教学与科研只有相互促进、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水平与质量的共同提高。二是要积极推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与考核机制。应采用同行评议取代行政评价,用质量标准取代数量堆砌;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与考核,用学生学得怎么样来评价教师教得怎么样; 加强制度建设和物质投入支持力度,为更多的优秀教师创造致力于教学的制度环境与物质条件。

四、抓住两个关键: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1]。而课程的教育效应必须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得以体现。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是高等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载体与核心依托,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是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两个关键着力点。

课程体系是由多种不同课程,根据特定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发展逻辑而组织起来的一个系统整体,是大学教育活动的基础,决定着大学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水平,也从根本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实现的,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及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12]。“教学方式从整体上考量教学过程,对教学活动进行全局性的统筹规划,内在地规定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13], 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的关系上,课程体系是基础、是前提,教学方式是条件、是保障,只有二者有效衔接、互相协调,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效应。

我国大学课程体系建设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专业建设重学科、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缺乏合理性,架构不够严密、科学;课程建设水平不高,缺乏特色,创新性不强;开设课程总量不足,学生可选余地小[12]。由于课程体系建设的成果(课程内容、课程多少、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更新等)与学科建设的成果(科研经费、项目基地以及论文数量等)相比不易取得,更不易得到认可,所以我国大学普遍重视学科建设而轻视课程体系建设, 由此导致课程脱离实际、内容陈旧、更新缓慢,并且各层次大学相同或相似专业都用同样课程的“千课一面”现象较为严重。此外,我国教育历来就有“师传生受”的传统,学生没有选择“学什么”的权利与自由。在“学什么”既定的情况下,教师“怎么教”就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探索兴趣等的形成与发展,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麦可思的一项调查也表明,7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课不吸引人,上课单调[14]。耶鲁大学校长莱文曾指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15]。大力推进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仍然是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面对的艰巨任务。

推动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应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积极引进消化国际先进的原版教材和教育模式; 充分利用大学外部的无限资源[16],走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构建完善的体现最新知识创新成果的课程体系;加大对课程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不同学科间交叉与融合,扩大课程知识含量、增加课程的吸引力,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总量、丰富课程选择;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与支持教师对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投入更多的精力;主动应对MOOCs等新挑战,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 )培训 ,鼓励教师采用诱导式、启发式、探究式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式。

五、建构三维保障:政府不越位、大学不缺位、社会不错位

人才培养是一项体现政府意志、社会需求和大学自身发展愿景等多元利益诉求的复杂系统工程。建构政府、社会、大学协同,边界清晰,运转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是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其得以达成预期目标的体制机制条件。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指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有关的各基本要素、各相关主体以及各权力关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以及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体系,具有监督、调控、引导、激励[17]以及咨询等多种功能与作用。以高等教育机构为边界,可以划分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两个部分[18]。两者只有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互促共进,才能形成完善的、可靠的、合理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然而, 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一直未能捋顺政府、大学、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关于各自所拥有的权力、应承担的责任以及能享有的利益等核心问题,更缺少法律层面的规范与界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外部质量保障为主导,具有强烈的政府主导意识,政府既是领队,又是运动员,还是裁判员[19],未能有效履行政策引导与宏观管理之责;大学丧失主体性角色,屈服于政府的权威、迎合社会的“欲望”,未能体现人才培养主体的责任与担当;社会中介组织缺乏规范化、制度化运行与发展的制度环境与物质条件; 社会需求信息缺乏进入大学的顺畅渠道,不能及时反馈到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政府、大学、社会三者之间往往是彼此隔离、单兵作战,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建构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需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形成高等教育活动中政府、大学、社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展其用”的格局。政府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相关政策与制度的供给者,是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前端控制主体, 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限度及政策制度供给等方面,应充分发挥制度激励、政策引导、宏观调控等作用,管其该管,做好前端控制工作,做到不越位。大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行动者,是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中端责任主体,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环节与培养过程等方面,应充分发挥能动性、主体性、主导性作用,担其该担,做好中端培养工作,做到不缺位。社会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终检验与评价者,是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末端反馈与评价主体, 在培养过程、人才质量状况以及社会需求信息等方面,应充分发挥过程监督、信息反馈、决策咨询等作用,督其该督,做好末端反馈、监督、评价工作,做到不错位[20]。政府的前端控制、大学的中端培养及社会的末端反馈与监督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互联互通、环环相扣,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摘要:适应发展新常态,高等教育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向自身主体与内在逻辑的回归”。这一“回归”的关键之一,是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此,应科学处理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尊重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与尊重我国特殊国情的关系,切实落实大学以教学为中心与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两个关键环节,构建政府不越位、大学不缺位、社会不错位的保障机制。

篇4: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创新。在教学标准开发、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订,提升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德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统筹推进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广泛开展“文明风采”竞赛、“劳模进职校”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主题教育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四)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高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相关教学文件要求,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

(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要开设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并拓宽选修课覆盖面。

(六)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职业精神培育机制,重视崇尚劳动、敬业守信、创新务实等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实习实训等环节,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深入挖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

三、改善专业结构和布局

(七)引导职业院校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职业院校要结合自身优势,科学准确定位,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紧贴职业设置专业,参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重点设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鼓励类产业相关专业,减少或取消设置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专业。要注重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改革和建设,服务传统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要围绕“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实际,既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又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

(八)优化服务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要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发布专业设置预警信息。各地要统筹管理本地区专业设置,围绕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宏观调控,努力形成与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相适应的专业布局。要紧密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围绕各类经济带、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要建立区域间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东、中、西部专业发展良性互动格局。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专业。

(九)推动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围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健康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专业建设。要深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突出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一批能够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点,带动专业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四、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

(十)积极稳妥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要在坚持中高职各自办学定位的基础上,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培养体系。要适应行业产业特征和人才需求,研究行业企业技术等级、产业价值链特点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科学确定适合衔接培养的专业,重点设置培养要求年龄小、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要研究确定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资质和学生入学要求,当前开展衔接培养的学校以国家级、省级示范(骨干、重点)院校为主。

(十一)完善专业课程衔接体系。统筹安排开展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顶岗实习,研究制订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注重中高职在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工学比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配置上的衔接。合理确定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推进课程的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鼓励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和教学资源。

(十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终身学习通道。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促进工作实践、在职培训和学历教育互通互转。支持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接受继续教育,根据职业发展需要,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职业院校要根据学生以往学习情况、职业资格等级以及工作经历和业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制、菜单式、模块化、开放型”教学。

五、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十三)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推动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切实增强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能力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以产业或专业(群)为纽带,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积极推动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注重培养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

(十四)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创新机制,提升行业指导能力,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完善购买服务的标准和制度。教育部联合行业部门、行业协会定期发布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行业人才评价标准。各职业院校要积极吸收行业专家进入学术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机构,在专业设置评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主动接受行业指导。

(十五)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深化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要普及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十六)有效开展实践性教学。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都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数一半以上。要积极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则上以半年为主,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要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保证学生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推进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建设。要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六、强化教学规范管理

(十七)完善教学标准体系。教育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定期修订发布中、高职专业目录,组织制订公共基础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的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标准,组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鼓励职业院校结合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借鉴、引入企业岗位规范,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十八)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各地、各职业院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文件,适应生源、学制和培养模式的新特点,完善教学管理机制。要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职业院校的院校长是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定期主持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坚持和完善巡课和听课制度,严格教学纪律和课堂纪律管理。要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十九)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各地、各职业院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要适应技术技能人才多样化成长需要,针对不同地区、学校实际,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推行技能抽查、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有关要求,全面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切实发挥学校的教育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二十)健全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加快完善教材开发、遴选、更新和评价机制,加强教材编写、审定和出版队伍建设。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教材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健全区域特色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鼓励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要把教材选用纳入重点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管理等指标体系。各地要完整转发教育部公布的《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不得删减或增加。各职业院校应严格在《书目》中选用公共基础必修课教材,优先在《书目》中选用专业课教材。

七、完善教学保障机制

(二十一)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建立健全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建设一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研究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课教师比例。落实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实行新任教师先实践、后上岗和教师定期实践制度,培养造就一批“教练型”教学名师和专业带头人。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计划,加强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重视公共基础课、实习实训、职业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培训。各地要制订职教师资培养规划,根据实际需要实施职业院校师资培养培训项目。

(二十二)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要加强区域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网络。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继续办好信息化教学大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二十三)提高实习实训装备水平。建立与行业企业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设备水平同步的实习实训装备标准体系。要贯彻落实好教育部发布的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制订本地区、本院校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实现基本达标。各地要推进本地区学校实训装备的合理配置和衔接共享,分专业(群)建设公共实训中心,推进资源共建共享。要按照技能掌握等级序列和复杂程度要求,在中高职院校差别化配置不同技术标准的仪器设备。

(二十四)加强教科研及服务体系建设。省、市两级要尽快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科研机构,国家示范(骨干)职业院校要建立专门的教研机构,强化教科研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要针对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热点、难点问题,设立一批专项课题,鼓励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研究。要积极组织地方教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组织开展教师教学竞赛及研讨活动。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推广应用机制。

八、加强组织领导

(二十五)健全工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上来。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评价和服务,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学校或专业点,建立联系点机制,跟踪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二十六)加强督查落实。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抓紧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对落实本意见和本地实施方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对典型做法和有效经验,要及时总结,积极推广。

篇5: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加强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有关局、公司教育处:

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教研科研机构和中小学师生共同努力下,本市中小学二期课程改革正在积极地推进和落实,但在课程实施中还存在与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两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结合,现就深化本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工作,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完善中小学课程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完善课程方案,根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与国家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比较研究的结果,针对本市课程试验与实施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偏难、偏繁、偏深,教学要求偏高等问题,进一步调整中小学课程内容与要求,2007学年起,先调整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方案(具体调整方案另发)。

1.小学设置学习准备期。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放慢学习进度,着重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2.调整小学课程要求与课时安排。依据学生认知规律,调整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课时安排和课程内容与要求;调整自然、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与健身等学科准备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降低学习难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压力和课业负担。

2007年下半年起还将进一步调整和修订《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并将于2008学年起实施。

二、调整中小学作息时间

3.调整中小学作息时间。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落实全国和本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思想,2007学年起调整本市中小学作息时间,小学和初中(寄宿制学校除外)分别实行上午8:15以后和8:00以后安排集体教育活动的作息制度,不得提前安排集体教育教学活动。各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科学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和教学计划,确保每周安排“三课、两操、两活动”,确保学生每天有15分钟的晨会或午会,每天参加一小时集体体育活动。学校作息时间和教学计划应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示。同时,要开放场地设施和器材,安排提前到校的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并安排教师做好值日与护导工作。

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中小学校内部管理和教学安排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重作业训练、轻教学效率,重考试评价、轻命题分析等“围着分数和考试转”的现象。为改变上述现象,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切实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切实实现减负增效。

4.提高教师备课的针对性。要从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层面整体把握学科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把握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注重接受式学习和体验(探究)式学习的有机结合,从学科框架体系的纵向衔接以及学科间的横向衔接两个角度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并有效挖掘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

5.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要将注重教学活动的形式转向注重教学活动的实效,积极创设促进师生平等、民主、开放式思维对话的课堂氛围,增强教学内容呈现的逻辑性、教学环节过渡的衔接性、教学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以及信息技术使用的恰当性和实效性。

6.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以精选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将提高作业设计能力,加强作业批改与分析作为当前改进作业环节的两个重要抓手。在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可实行分层选择性作业。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相结合,学生独立作业与教师指导作业、团队合作作业相结合。

7.重视作业批改与学习辅导。教师要注重作业的反馈功能,及时批改作业,从中获得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问题,并及时向学生反馈,改善教学行为。可采用要点指导和评语激励等作业批改方式,对学有困难或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激励。学校要鼓励教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实施作业面批,并在作业面批的过程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和个别学习辅导。

8.改革评价方法。要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强化过程性评价,做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同时适当兼顾学生差异,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使评价真正为改善教学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测验考试要按照课程标准严格把握试题要求,提高命题能力,并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深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使成长档案体现基本达标要求与个性发展要求的结合。

四、加强教研机构与队伍建设

9.健全教研网络。要充分发挥市、区(县)、学校教研机构的职能,健全三级教研网络。市教研机构要加强对新课程实施的研究与指导,同时要加强对区县教研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区县教研机构应面向基层学校与教师,加强教学法的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挖掘典型,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切实提高对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和指导能力;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中提出教研课题,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倡导重研讨、重实践、重反思、重合作的教研氛围,要善于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要增强学校教研的工作活力,增强学科教研主动适应课程实施的能力,要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为抓手,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10.健全教研员队伍管理制度。要配齐配强市、区(县)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改革和完善教研员任用和管理制度。要从学历条件、工作经历、师德表现、研究能力等方面制定教研员资质标准,试行教研员岗位准入制度。要以贯彻《教研员工作守则》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教研员的教研工作,推行岗位合同制和任务聘用制,完善教研员工作评价制度,建立合理的教研员轮岗流动和竞争上岗机制。

11.开展教研员全员培训。建立市、区(县)教研员培训制度和机制,定期开展对教研员的培训,切实提高教研员队伍的专业水平。积极探索建立教研员骨干队伍建设的机制,通过教研活动的实践,提高教研员把握全市或全区(县)教学情况和教师情况的能力,分析、研究教学问题的能力,以及指导教学过程的能力。

五、营造有利于教学改革的社会氛围

12.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学校要把家长作为开展教学改革的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等组织机构的作用,引导家长积极支持学校教学改革,并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相关学习要求,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3.规范校舍资源管理。根据本市中小学校舍资源权属和管理制度,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舍资源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资产管理机构实施管理。各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不得擅自出租校舍和教学设施设备用于社会机构办学。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资产管理机构不得在学校正常教学时间内,将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校舍和教学设施设备等资源租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开展办学活动。

14.切实加强办班补课管理。各中小学、幼儿园和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均不得举办以中小学在校学生为对象的学科类训练班、补课班、提高班、辅导班,以及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各种外语和学科班,为中小学开展教学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良好的环境。禁止中小学幼儿园以各种形式联合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举办补课班等行为,组织或变相组织各类办班收费行为;禁止中小学幼儿园动员和组织本校(园)学生参加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举办的各类文化补课班。

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市高校非学历教育和培训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对各类以高校从属机构名义举办以中小学在校学生为对象的学科补课班进行清理和整顿,以营造良好的素质教育环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规范各中小学的评价和招生工作,不得将各种社会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和招生依据。

六、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课程领导力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在增强教学管理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课程领导力。

15.重视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引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校长要确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强化教学管理职能,积极、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善于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行为,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16.加强对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的指导。学校教学计划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与内容的整体安排,也是对学校的人、财、物的整体安排。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对学校教学计划安排的指导,促进各校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切实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益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与学校特色的创建,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并充分听取师生、家长的意见,体现科学性与民主性。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把认真制订、科学安排与切实执行学校教学计划纳入有关专项督导范围和项目之中。区县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要深入基层学校,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研究、分析与纠正,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培育有成效、有创意的学校教学管理经验,并加以推广。

17.完善学校教学工作制度。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本校教学计划制定、执行、评价等相应的制度;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活动,加强对各学科教学活动的管理,指导教师按照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常规的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指导教师把握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等重要环节,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8.明确校长领导教学工作的责任。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实情,善于总结课堂教学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研究和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组织开展校本教研,实现研训一体,努力形成合作共进的教研氛围。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篇6: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加强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1〕121号 【发布日期】2001-12-26 【生效日期】2001-12-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教育对口扶贫和学校对口支援工作意见的通知

(粤府办〔2001〕121号)

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市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省教育厅《关于教育对口扶贫和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省教育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关于教育对口扶贫和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

省人民政府:

为贯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和《广东省农村“十五”扶贫开发纲要》(粤府〔2001〕76号)精神,加强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扶持我省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现就我省教育对口扶贫和学校对口支援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对口扶贫的方式

(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中山市、东莞市、江门市、佛山市、顺德市等9个市,对口扶持1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具体对口扶持名单见附件)。

(二)地级以上市在其辖区内经济条件较好的县级市(县、区)、镇或学校扶持本市贫困地区或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中小学。

(三)省教育厅对口扶持清新县,并加强对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校长、教师的培训工作。

二、对口扶贫的项目和内容

(一)对口扶贫单位3年内必须为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16所普通高中、16所初中和32所小学(每个县1所普通高中、1所初中和2所小学)配备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设备。

地级以上市市内安排的有关对口扶贫单位4年内必须为辖区内贫困地区的1所普通高中、3所初中和6所小学配备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设备。

(二)对口扶贫单位连续3年每年派出骨干教师和校长到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作,每个县1名校长,5名教师,共向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派出16名校长,80名教师。

各地级以上市安排有关单位连续4年每年派出10名中小学校长、20名中小学教师到受扶持的学校工作。

(三)加强贫困地区学校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省连续3年每年为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培训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400名。其中,培训高中、初中、小学校长分别为32名(每个县 2名)、64名(每个县4名)、96名(每个县6名);培训高中、初中和小学骨干教师分别为32名(每个县2名)、64名(每个县4名)、112名(每个县7名)。3年总计培训校长576名,教师624名。每期培训2个月。委托华南师范大学或广东教育学院负责培训。培训经费由省教育厅承担。

各地级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安排专项经费对辖区内薄弱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每年不少于50人。

(四)建立中小学“一对一”帮扶关系。对口扶贫单位选择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16所普通高中、16所初中和32所小学作为帮扶单位,相应与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64所中小学建立“一帮一”的学校对口支援关系,帮助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创办1所以上等级学校。每个地级以上市也安排办学水平较高的1所普通高中、3所初中和6所小学与受扶持地区的中小学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帮扶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学校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并在常规教学设施设备上予以适当支持。

三、对口扶贫的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加强对省内教育对口扶贫和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领导,要从学习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将对口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省教育厅对口扶持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对口情况由省统一安排(详见附件),各市辖区内县区具体对口分工由各地自行安排。各地级以上市内部的对口扶持活动由各市自行安排,方案报省教育厅和省扶贫办备案。

对口扶贫工作从2002年起实施。各地级以上市内受扶持的中小学不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扶持的学校重复。对口扶贫工作一定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更不能迎来送往而加重各受援地区和学校的负担。各市每年的第一季度要对上一年度的对口扶贫工作进行总结,写出书面材料,分别报省教育厅和省扶贫办。省有关部门将不定期派出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和通报。

(二)确保支援设备设施符合教学基本要求。扶持贫困地区学校配备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设备的方式可以划拨资金,可以直接购置设备赠送,也可以将当地中小学更新换代的计算机及英语教学设备进行维修,在达到符合教学条件以后运往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并负责安装、调试和维护。

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的配置标准为:配置计算机的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的要求,并帮助受援学校接入互联网,或配备卫星地面接收站等设备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

英语教学设备的配备标准为:高中、初中、小学分别配备广播系统、跟读型语言教学设备、简易型语言教学设备各1套,并根据班级数配备数量足够的语言复读机和DVD机。

(三)支教人员的管理和待遇。支教人员经费由支持地区负担,教师(校长)支教期间只转临时行政、组织关系,原隶属关系不变。参加支教的校长及教师在支教期间,由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双重管理,以受援学校为主。参加支教的校长及教师的待遇等问题参照省教育厅和省人事厅(粤人发〔2001〕10号)执行。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

附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省教育厅对口扶持的地区和援助项目一览表

广东省教育厅

二○○一年十月十九日

附件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省教育厅对口扶持的地区及援助项目一览表

援助地区(单位)受援地区 配备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设备的学校数 援教校长、教师数 培训校长、教师数 广州市 新丰县 连平县 和平县 高中3所、初中3所、小学6所 校长3人、教师15人 深圳市 紫金县 五华县 东源县 高中3所、初中3所、小学6所 校长3人、教师15人 珠海市 龙川县 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 校长1人、教师5人 汕头市 揭西县 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 校长1人、教师5人 东莞市 丰顺县 大埔县 高中2所、初中2所、小学4所 校长2人、教师10人 中山市 陆河县 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 校长1人、教师5人 江门市 乳源县 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 校长1人、教师5人 佛山市 阳山县 连山县 高中2所、初中2所、小学4所 校长2人、教师10人 顺德市 连南县 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 校长1人、教师5人 省教育厅 清新县 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 校长1人、教师5人 全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校长576人、教师624人 合 计 高中16所、初中16所、小学32所 校长16人教师80人 校长576人、教师624人

注:1.配备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设备的学校数: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重

点县1所普通高中、1所初中和2所小学。?

2.援教校长、教师数: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名校长、5名教师。? 3.培训校长、教师数: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名高中校长、4名

初中校长、6名小学校长、2名高中教师、4名初中教师、7名小

学教师。

上一篇:基金执业规范制度下一篇:写校园夏天景色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