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历史

2024-05-06

国有企业改革历史(精选8篇)

篇1:国有企业改革历史

浅谈国企改革的历史进程

供稿人 规划设计部张淑华

我国国企改革的历程,是走向市场经济的历程。国企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向纵深发展的过程,是与整个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过程相匹配、相适应,彼此互动的。

按照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计划经济下的改革。它是计划经济体制内部放权让利的改革,重点是调整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生产管理权限和利益分配关系。

这一阶段的改革,可以说是“定性质”或“定身份”的改革,即最终明确国有企业是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由此才决定了政企分开,国有企业摆脱政府的集权式管理成为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任务。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只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单位,人财物、产供销,都受到政府指令性计划的支配。企业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也不允许从事真正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搞活企业,政府就要放松对企业的管制,从向企业放权让利开始做起。整个经济体制,从否定商品经济,到允许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再到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再到确认商品经济不可逾越,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直 1 至最终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回顾这一过程,可以清楚的看到,国有企业商品生产经营者的身份或性质的确认,在整个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意义。

第二个阶段则是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改革。在这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改革的目标模式,根本目的是使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的细胞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其中心是国有企业的普遍股份制改革。

这一阶段的改革,可以说是“定形式”“定产权”的改革。一方面是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探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关系的大调整;另一方面就是企业组织形式的探索,其核心是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模式的企业公司化改制。这两个方面形式的改革,集中在一起,就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新型产权关系及形式的形成。

国有企业第二阶段改革的突出标志之一是所有制关系的大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点,集中表现为所有制关系、结构、实现形式等方面的改革。这种所有制关系的大调整,其结果是构建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系列组织和制度。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以推行股份制为主,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重新确立国有经济的战略地位及进行结构调整;国有资产出资人地位的确立及其监 2 管运营组织的建立。

国有企业第二阶段改革的另一个标志,就是确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这一阶段的改革集中于明确企业资产的资产属性、财产属性。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过程中,重点强调了投资者的权利,强调了企业的“资合”性质。强调了企业对其所经营的资产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和职能。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成果,就是使得国有企业具有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组织形式。

通过第二阶段的改革,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所需要的基本制度框架已经搭建了起来。

在基本制度框架已经搭建完成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改革将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改革所围绕的重点,应该是“谋完善”“谋发展”。突出的任务可能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理顺已有制度框架下各个方面的权责利关系,使之逐步实现契约化。第二是从运作程序、内部制度结构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内部规则。第三是进一步细化改革,强调分类改革、个案改革。第四是要围绕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推行进一步的改革。

篇2:国有企业改革历史

一,了解历史改革的基本知识

(一) 重要观点

1,改革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出的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

2、改革与社会发展相伴而生,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3、改革体现了人们顺应时代潮流、破解社会矛盾的智慧。

4、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力,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

5、改革背景、内容、新旧力量对比及领导者个人境遇的不同,结局和影响也大相径庭

(二)历史改革的分类

从内容: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和社会生活改革。

从程度:不彻底的改革、彻底改革

从进程:渐进式改、急进式改革

从方式: 自下而上的改革、自上而下的改革。

从性质: 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二,了解历史改革题的命题特点

(一)命题特点:

1.从改革主题上看,以中国古代、近代改革为主;命题越来越贴近社会现实生活。

2.从设问形式上看,一 般为两问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改革的背景或原因、目的、内容、特点。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说明)改革的作用或意义、影响。

3.从试题材料上看,一般摘编自专著,基本上为一则文字材料,大约350-650字。

(二)能力考察目标

注重考查运用辩证史观,唯物史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掌握历史改革题的解题方法

(一)基本要领

1.先读设问,快览材料;划分层次,圈划信息。

2.提炼要点,以小见大;简洁扼要,分点表述。

3.多维视角,前后关联;辩证思维,以史鉴今。

(二)基本方法

1.原因、背景类

(1) 根据材料回答:突出当时面临的危机与困难、矛盾与问题。分层概括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树立时空观念,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信息优先于所学知识。

2.特点、内容、措施类(要素分析法)

(1)“特点”: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归纳出精炼要点,尽量术语化。可以从时间(进程)、范围、主体、内容、结果等方面考虑。 避免照抄原文。

(2) “内容”、“措施”要答齐全,同类内容、措施应合并、归纳,分点表述。摘抄原文应有技巧。

3.改革作用、影响类

(1)常用的动词,有利于、缓和了、推动了;加剧了、未达到等。

(2)多层次分析:政治、经济、思想

(3)从多个角度或多个主体去分析。

(4)影响:对当时影响+对后世影响; 积极影响+消积影响

总体:依托材料,把握时空,不能拘泥模式。

4.改革成败原因类

(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根本原因)

(2)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改革者是否有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5)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

5.教训、启示类

(1)破除阻挠改革的旧势力。

(2)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3)依靠人民与改革派。

(4)改革环境不会一帆风顺,要有勇于改革、坚决斗争精神。

(5)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要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6)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几点建议

1、多做高考真题

2、限时训练

3 、形成解题基本思路

4、强调文字叙述

高考复习指导:高考历史学习方法

一、观念转变,早作准备

如今的高考形式,历史作为高考科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中考在去年才考历史,而且作为综合科来考,初中课时安排少,许多学校又缺乏专业教师,历史在有的学校形同虚设。学生初上高中后,对当前高考改革形势一无所知,在学习方法上,视机械背诵为法宝,不愿认真听讲,缺乏积极的思维习惯,认识不到训练的意义,不做平时积累、循序渐进的打算。高一《中国近代现代史》属新编教材,从观点到史实,从容量到质量,从广度到难度,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和高考改革带来的结果。缘于此,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课时少,进度紧和高考能力考查要求日渐扎实的情况下,如何更新观念,适应新形势,学好新教材,是摆在每一个高一新生面前一道难解的方程式。

二、讲究方法,注重理解

对高一新生来讲,学习历史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决非一时一段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初中历史教材注重史实,形象而生动,而高中教材则注重理论概念,较为抽象。因此,高一新生接触《中国近代现代史》时较为头疼,只有注重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适应高考形势的要求。具体来讲:

①要培养自学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每章前都有“引言”,它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同学们在学习每章之前,要认真阅读一下“引言”,把每章内容的线索和重点了解清楚。形成习惯后,有助于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另外,每章选用的插图、表格、史料都要认真理解领会,以帮助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所以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必须的。总之,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养成了良好的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对学习历史至关重要。

②注重知识的联系结合,树立整体知识观。首先,高中历史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诸如“革命”、“改革”、“改良”等,必须结合政治常识方能理解。在目前各类历史试题中,理解性的题目占据了主要地位,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好,做选择题时,就会出现判断错误,做材料题和问答题时则容易答非所问。其次,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平时,在学习中应注重多分析、多比较,找出其异同处,加深对史实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③注重跨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高考实行“大综合”的趋势,要求各科加强渗透。学生在平时应关注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等热点问题,多角度去研究、分析所涉及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篇3: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历史演进

我国自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到改革开放以前一直处于传统国营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 各行各业的企业都是一种模式。解放后, 新政府彻底废除了旧民国时期的法制, 同时又没有很快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法人制度。

在这个时期的传统国营企业管理体制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 政府作为国营企业资产所有者和政治权力行使者的职能是合一的。各级政府既是企业资产所有者, 又是经济行政管理者, 一方面可以用行政手段执行所有者职能, 比如以行政指令配置企业资产;另一方面又能够以所有者权力达到一定的行政目的, 比如将资产收益用于行政性支出, 等等。在这种体制下, 政府众多部门都对国有企业实行直接干预, 企业资产所有者职能由政府各部门分别行使, 多头管理。第二, 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由政府合一行使。国营企业投资计划由政府统一领导, 统一管理, 主要生产资料实行计划调拨, 统一分配。在这种体制下, 企业的产供销由国家调度, 盈亏由国家统负, 财产由国家处置, 收益由国家分配。国营企业没有独立自主的经营权力, 只是充当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 充当政府的报帐单位, 这是一种典型的政企混合的体制。第三, 政府对国营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传统的国营体制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建国之初, 由于国家经济技术水平较低、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实行所有权与行政权合一、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以及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国营企业的体制保证了国家财力, 物力的集中使用, 有效地改变了旧中国留下的不合理产业布局奠定了国民经济的物质和技术的基础, 对快速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扩权让利的改革

扩权让利的改革最先于1978年10月开始在四川省工交企业中试点, 主要是允许企业提取少量利润留成用于给职工发放奖金, 这一做法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会议认为, 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 应该由领导大胆地下放, 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会议提出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 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1979年2月, 四川省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总结了试点企业经验的基础上, 经过调查讨论制定了《关于扩大企业权力, 加快生产建设步伐的试点意见》, 扩大了试点的范围, 在分配方面进一步突破。同年7月, 国务院下发了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的5个文件:《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关于开征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税的暂行规定》、《关于提高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的规定》和《关于国营工业企业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的暂行规定》。改革的目标是, 逐步实现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自主权, 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单位。实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的企业从1979年到1980年6月达到6, 600多个, 试点的成果十分显著, 企业的产值、利润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三、经济责任制的推行

经济责任制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经验基础上, 将农村的改革经验移植于工业企业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利润包干”的新形式。1981年10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国务院体改办《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的意见》, 对经济责任制的内容、原则、形式和要求都作了明确而统一的规定。11月, 国务院体改办, 国家经委等六部委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五省市经济责任制座谈会, 制定了《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总结了各地实践经验, 对进一步实行和完善经济责任制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了15项具体规定。

四、利改税的改革

利改税就是改变过去企业要向国家上缴利润的做法, 逐步改为企业按一定比例向国家上缴税收, 而剩余部分完全归企业自主支配, 这样就逐步将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通过税收形式固定下来。利改税的改革从1983年开始, 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1983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起, 实行利税并存的制度;第二阶段从1984年10月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拟订的《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试行办法》起, 完全以税代利, 即将税利并存阶段的上缴利润也改为上缴税收。在进行利改税的同时, 国家继续抓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 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制, 并大力推进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 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办法和法规。

五、法人制度的建立和经营权的提出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鲜明地提出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 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在《决定》的指导下, 先后出台了一些推进和深化改革的重要法律法规,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198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以及与这两部法律配套的一些法规、司法解释, 在这两部法律的基础上, 初步建立起了我国民法法人制度, 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 依据《民法通则》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赋予了企业法人以经营权, 提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观念, 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暂行条例》对企业经营权的内容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并将其分解为14项具体权利, 至此开始了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

六、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和任务。随之1994年7月24日, 国务院发布了《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 其中第四章专章规定了企业法人财产权问题, 这也是第一次在法律规范中出现法人财产权的用语。同年12月29日, 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我国企业制度改革也进入了以公司制为主导方向的全新时期。《公司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由此正式确立了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概念。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 公司法人财产权的概念的诞生是带有一定的历史性的, 是在我国经济体制和企业制度不断改革, 国家对企业不断放权扩权的情况下, 并在经营权的概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因此很多人总是将公司法人财产权与经营权进行联系、对比。由于《公司法》尚在酝酿之时就有学者提出应当赋予公司法人以财产所有权, 以区别于当时企业仅仅享有的经营权, 使企业能够真正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法人, 然而《公司法》并没有确立公司法人对公司财产的所有权, 同时又规定公司中的国有财产所有权归国家, 而且直至今日也看不到在这一点上有任何修改的迹象, 因此长期以来对于公司法人到底对公司财产有没有所有权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而且愈演愈烈。在这个问题上, 不同的学者见仁见智, 由此而出现了百花争艳、形形色色的公司法人财产权理论。

参考文献

[1].周力.法人财产权与法人所有权[J].山东社会科学, 1994

[2].丁宁宁.国有企业改革备忘录[J].理论前沿, 2000

篇4:国营企业改革的历史分析

关键词:国营企业;改革;历史分析

1.传统国营企业制度的主要特点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企业,属于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由国务院下设的许多经济管理机构分工管理,如,铁道部、工业部、交通部等,各个行业都由各自归属的行业部门进行全国范围的统一计划、统一管理,这种垂直的管理方式被称为“条条”管理;而受毛泽东关于“行政分权”思想的影响,中国各个地区的政府(省一级政府)统一管理本地区的经济,中央政府中管理经济的机构,在省一级政府中也有一套一模一样的设置,产业结构以地方为中心形成一个个“独立经济体”,企业之间完全相互隔离。甚至同产业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都几乎没有直接联系,相互的沟通基本上完全经由政府机构中转或代办。因此,每个地方的国营企业都集中受当地政府管理。这种地方政府对本地经济的管理模式被称为“块块”管理。“条条”管理方式的缺陷在1978年被认为是隔断了行业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实行专业化协作,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能源的浪费;“块块”管理方式的弊端,则是造成了“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造成地方封闭市场的出现不利于全国市场的统一。

尽管,1978年之前的国营企业改革,一直以“行政分权”为手段在反复试验着,但企业方面仍然未能摆脱各种官僚体制和刻板的政府文件的层层束缚,企业缺乏最基本的经营自主权,它们就像棋子一般受各种国家机构的控制和约束。它们无法决定生产的产品和数量,没有自主招工权,在生产投入上没有话语权,甚至连雇员(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工)的工资都由国家决定。除了名义上的概念,这些国营企业实际上没有一点与“企业”两字沾边。正因为如此,国营企业改革的第一次尝试,便是提高企业自主权,让它们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也有学者将扩大企业权力称为:“企业自治”。顾准和孙冶方是最早对苏联计划经济模式提出批评的中国经济学家,同时也是最先强调经济原则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中国学者。他们两人都认为,国营企业应当是自主逐利的经济实体。

1978年9月,国务院务虚会提出,在今后的改革中一定要给予各个企业以必要的独立地位,搞活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时任国家副主席李先念在会上的讲话中说:“企业是基本的生产单位”;“必须认真注意发挥企业的积极性”,要给企业以“经济权限和经济利益”,不能“把各企业当作任何主管机关的附属品,当作只能依靠上级从外部指挥拨动的算盘珠。”李先念在回顾以往不成功的改革尝试时说:“我国已经不止一次改革经济体制,并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在企业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往往从行政权力的转移着眼多,往往在放了收、收了放的老套中循环,因而难以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随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将国营企业扩大权力改革的决定正式公布,其中对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表现进行了如下表述: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他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减少会议公文,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实行考核、奖惩、升降等制度。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充分发挥中央部门、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普遍地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中国的特色在于经济上的财政分权和政治上的行政集权,行政集权的主要表现在于中央对人事任免的严格控制。在1978年之前,决定政府和党内官员升降的原因主要是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对中央的忠诚度,而在改革时期,官员晋升的条件更多地是与其任期内的表现,尤其是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有关,在改革开放之初出现的赵紫阳、万里等官员便是一例。

当然,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并不总是被研究者称为“缺陷”,钱颖一、许成钢和罗兰等人认为这些特点恰恰是中国实行渐进式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他们认为,中国有足够强大的地方政府,这是毛泽东时代几次中央与地方行政分权所带来的,尽管,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形成了如苏联一般的“条条”,中央部委垂直领导;“块块”,地方政府(省级单位)领导,但此后的发展,“块块”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地方(块块)和部门(条条)的冲突不断,而赢家并不总是后者,因此,中国的“块块”领导的经济体制被称为“M”型结构,而苏联以“条条”为主的领导体制被称为“U”型结构。“M”型结构因为享有更多的信息,使得改革能在基层实现得更为自然和顺利;但是,由于是每个地方政府单独行动,M型结构的缺点在于难以获得规模效应。

2.国营企业改革的过程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1978年10年,四川省委选择了不同行业、不同行政等级管理下的六家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实验。这六家企业是:宁江机床厂;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四川化工厂;新都县氮肥厂;南充丝绸厂。因为是最初的试点试验,“扩权让利”的范围非常有限,基本归纳为三条:逐户核定利润指标,并规定当年增产增收目标;允许在年终完成计划后提留少量利润,作为企业的基金;允许给职工发放少量奖金。

1979年2月12日四川省在试点的基础上,制订《关于扩大企业权力,加快生产建设步伐的试点意见》,在这份意见中,企业被赋予的权力第一次登上了政府级别的官方文件,文件提出企业可以拥有:利润提留权;扩大再生产权;多提留固定资产折旧权;外汇分成权;灵活使用资金权;销售部分产品权和计划外生产权;惩处权。

1979年2月19日,《人民日报》社论提出:改革的当务之急是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同年3月13日-20日,国家经济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企业管理改革座谈会,决定在北京、上海、天津3个市的8家国有企业进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这8家试点企业是:首都钢铁公司、北京内燃机厂、北京清河毛纺厂、天津自行车厂、天津动力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柴油机厂和上海彭浦机器厂。除这8家企业的负责人外,还有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劳动总局、国家物资总局、一机部、轻工业部及外贸部的负责人以及几位理论工作者参加了这个座谈会。讨论的主要成果是决定给试点企业十个方面的自主权,形成一个会议纪要,由国家经委下发文件,决定正式开始试点试验。至此,中央政府开始对企业扩大权力的具体措施以及权力范围正式作出决定。

3.国营企业改革措施评述

首先,以增加从业员收入并对超出计划产量的部门以及额外劳动部分发放奖金等形式,刺激职工和企业家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这部分奖励资金来自于企业利润中除上缴国家部门的余额,即“留成”。 从1980年起,约有6000个达到计划指标的大型国营企业获准保留一部分利润为自己支配和使用。各个企业的留成比率有大有小,计算留成额的基数也不相同,这个基数通常就是利润总额,但有时候是利润增长额,有时候则是超计划的利润部分。另外,也有一些企业已经进行上缴利润税,将纳税后的利润留归自己的试点。这些安排以及在此以前各种试行办法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留成的利润不大,只占总利润的一小部分;个别企业可以在一定限度内自行决定这笔资金的用途,不过政府鼓励它们把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实际上为四分之一左右)作为奖金,按个人或集体的表现发给工人。另一个受到赞许的用途,是用来改善工人福利,特别是多盖住房,这方面也占去大约四分之一;剩下来还有一半,就用作投资来改善、更新和扩充企业的生产能力。

企业现在可以在完成定额之后,根据需求情况和对自己相对有利的条件来选择生产哪些产品,在实行时与上级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通过对计划定额进行较多的讨论和商量,讨论和商量的对象除了产品的数量外还有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等物质的数量以及运输部门将物资送达的时间等等,由于牵涉的部门较多,新旧体制转换时期,许多部门并不总是以改革利益为导向地配合,因此,计划外产品的生产的数量并不大。

企业组织结构并未在扩大企业权力的改革中有大的变化。原企业中负责物资购买和产品贩卖的部门—“供销科”由原来的采买企业需要的原材料为主,改为推销企业产品为主,当然,这些产品是企业在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后生产的富余的产品,例如,四川试验企业中的重庆钢铁厂每年生产能力为60万吨钢材,1979年国家对该厂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为55万吨钢材,在完成国家计划后,重庆钢铁厂的推销人员全国范围内推销产品,当年自己推销的钢材达13万吨。

扩大企业权力在另一方面是国家让渡出一部分利润给企业,改变过去统收统支的制度,让企业拥有一定的财权,以调动企业与职工的积极性。最初的办法是设立企业基金,紧接着是扩大企业自主权。1978年4月20日,以中共中央文件形式下发《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简称工业30条),提出“设立企业基金”。11月25日,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试行企业基金的规定》,决定从1978年起,国营企业试行企业基金制度,其基本内容是:企业根据完成国家下达的8项年度计划指标以及供货合同的情况,可提取职工全年工资总额的0.5%至5%的企业基金,凡是完成产量、品种、质量、利润等4项指标和供货合同的企业,可以按工资总额的3%提取企业基金。。企业基金主要用于职工福利设施基金和发放奖金同时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度,国务院:《关于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的通知》(1978年5月7日),建立企业基金在统收统支制度下作了一个小小的松动。扩大企业自主权则进了一步,用“利润留成”替代了“企业基金”,企业留利的使用也从职工福利扩大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赋予企业一定的计划外生产、销售等权利。

参考文献:

[1]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2]李先念.李先念文选.人民出版社.1989

[3]姚洋.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格致出版社.2008

[4]宗寒. 国企改革三十年亲历记.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董辅礽、唐宗焜、杜海燕.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革研究.人民出版社.1995

篇5:国有企业改革历史

(连州市连州中学 黄永强)

人教版新编历史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科书)已使用几年了,由于新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法变动较大 ,故至今仍有不少教师未能适应新教材的教学。应该说,新教材的操作问题,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新、旧版中学历史教材的对比

为了更方便理解历史新教材的结构和特色,我们不妨先把新旧版教材进行对比。版别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项目内容份量 约13万字,内容较肤浅、较 约42万字,内容较丰富、(总字数) 空洞、单调、枯燥 较生动有趣图画 共112幅,所反映内容单调

,涉及面窄 共314幅,内容涉及面广地图 共32幅 共84幅教材性质 封闭型(强调教而把学生置于 开拓型(把教和学结合起来

被动状态) ,把学生置于主动地位)能力培养 培养能力的内容较少 通过课文、练习、插图、提

示语、导言等培养学生的能

力思想教育 较薄弱 注重通过弘扬民族文化和歌

颂先进人物等加强思想教育课前导言和课文中提问语 没有 多,且每课必有文献资料 几乎没有 多,不但每课必有,且内容

多样化,既有史料,又有文

学等补充小字 没有 丰富表格 几乎没有 较多,共27个知识涉及面 着重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不但加强了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内容,且大量增加

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注释 少,共170处 多,共677处练习少 相对较多

左表表明,新编教材的基本内容(文字、插图)远远超过了旧教材的数倍,其表现手法也远远优于旧教材 ,它不但保留了旧教材的优点,且增加了补充小字、文献史料、表格、导言、提问语等。新编教材可以说是对 旧教材动了一次“手术”,也可以说是对旧教材进行了一次“补编”。它是建国以来中学历史教材编写上的一 次重大突破。

二、新编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

新编历史教材是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它既吸收了旧教材的优点,又增加了不少旧教材所没有 的内容(包括历史知识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持色。

1.实现了编写方法上的多元化。新教材除具有旧教材所拥有的正文、地图、图画、注释以外,还增加了 课前导言、文史资料、表格、提问语等,克服了旧教材内容枯燥、表现手法单调的缺点,注重了历史知识的系 统性、全面性、趣味性和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开放性。

2.增加了大量的插图,并且许多地方是通过插图来反映历史知识的连贯

篇6:历史教学改革(三)

(三)(三)、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

从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的角度思考,显然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从历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和较其他学科更为严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状况看,如何实现现代化教学媒体为历史课育人目标服务的功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第一,转变观念。一是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人文学科中运用的思想或认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太麻烦、太难的畏难情绪。二是要改变已往把现代教育技术仅仅看作是一种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的看法,要看到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是社会变革的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目标相联系的。

第二,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从已经开发的教学软件看,其设计思想基本上还是以“教”为中心,主要作用仍然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设计实际上同多年来统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关。这也告诉我们,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历史课堂的。我们主张,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和超文本、网络特性,开发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软件,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第三,因地制宜、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全市历史学科教育技术运用的状况是不平衡的,大致分为两种状况:一是以城八区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得较快,有些区已经把让青年教师掌握一种工具平台软件视为教学基本技能。一是以远郊区县为主,由于设备、条件等硬件的限制,计算机辅助教学刚刚起步,教学媒体还以投影、挂图为主。我们主张应将教育技术发展的现实性与长远性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学网络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利用现已推出或上市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掌握一种工具平台技术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而市区教研中心应为实现全市历史教师软件资源的共享,变现今全市软件开发“人自为战、封闭”式的小生产模式为开放、共享的模式创设条件;另一方面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四)、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学评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形成素质教育机制带有关键性的一项任务是解决教育教学评价问题。中学历史学科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学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

第一,要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历史教育价值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教育价值观。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评价历史教学,主要不是看教师是否能讲,不是看学生对具体的知识记忆多少和某一次书面考试成绩,而是要考察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第二,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目前,应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在教学目标上,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开放性和多元化;在教学内容上,要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状况和教学的需要作灵活的处理和选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鼓 1 励教师选择和创造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倡展开课堂讨论,师生合作、生生互动,通过研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考察教学过程,不仅要看教师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重点、难点的处理,更要看教师如何“导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既要有量(即一定人数和时间)的保证,也要有质(即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要求;考察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在课上的思维状况和学习情绪如何,测试学生具体的学习效果怎样。

第三,提倡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习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历史课的学业成绩考核除了书面考试还要有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应计成绩。历史书面考试也要从重知识考查向重素质考查、重能力考查转变,逐渐扭转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局面。

篇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古往今来,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改革的定义: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改革的分类

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A、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B、封建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魏文侯变法、商鞅变法

(2)挽救危机、自我完善:外国:彼得一世改革、阿里改革 中国: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3)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思想文化领域:欧洲的宗教改革

(2)确立资本主义: 外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 中国:戊戌变法(3)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美国罗斯福新政 D、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外国: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2.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统治者对即定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

人类社会从来没有施之百代而不变的制度。一切制度都是统治者为了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设计的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变化,再合理的制度也会出现问题。当这些缺陷造成很大社会影响、动摇统治秩序的时候,当政者可能自觉或被动地实行改革。总的来讲,历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⑤民族危机严重。4.改革的过程 不否定过去则改革无从开始,彻底否定过去则社会进入巨大的不确定状态,其结果必定是每人追求短期利益,社会动荡,生产下降,所以改革的根本性难题是如何在否定过去和保持连续性之间维持平衡。

5.改革的结束

①成功:特殊的改革阶段转变成不间断的调整,即建立一种新制度,它能自我调整,释放出社会内的压力;②失败:改革导致新的利益矛盾激化,或压力的释放速度太慢,社会内部矛盾加剧,最后改革转化为革命;③改革停留在表面层次,不愿触及较长期的利益关系,以致不断改变策略。改革成为时断时续,时而前进,时而倒退的胶着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维持很长时期,直到新的契机出现,从而转入成功或变为失败。

6.改革成败的原因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注意: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改革的积极作用是否得以维持与保留。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3)失败的改革: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7.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习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③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⑤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⑥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8.如何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运动

对改革进行评价时,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是:

(1)我们要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应该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到底起了什么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5.①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②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孔子 ③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④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

⑤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颢、程颐)。⑥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阳明。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是非”是李贽。

⑧提出“人民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黄宗羲 ⑨提出“经世致用”的有顾炎武和王夫之

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臵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石申,他著有《天文》; 7.《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8.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浑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9.混合选择法最早见于西汉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10.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是指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

11.“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认识你自己”“道德就是知识”分别是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 12.《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13.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14.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是但丁、比特拉克、薄伽丘。15.被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之父”的是彼特拉克。

16.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二次解放运动。

17.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影响最广泛。

18.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力相互的“制约和平衡”。代表作《论法的精神》

19.卢梭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20.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 21.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的科学家是伽利略

22.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是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

23.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24.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是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25.引发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发展了牛顿力学,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26.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创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层次和领域,特别是发现了微观物质运动规律,为现代技术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7.被誉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的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 28.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

29.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30.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首先在美国出现,这就是知识经济。31.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是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 32.西班牙的画家毕加索是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美术大师。33.①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是海顿。②被誉为“钢琴之王”的是李斯特。③被誉为“乐圣”的是贝多芬。④被誉为“歌曲之王”的是舒伯特。

⑤被誉为“圆舞曲之王”是约翰。斯特劳斯。

篇8:国有企业改革历史

第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师中,特别是乡镇初中历史教师中非历史专业毕业的较多,他们对历史教材的把握不系统、不深透,对教法改革,也只能是“花架子”,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历史老师在适应历史教学的改革时,应首先过教材关, 在如何挖掘教材上多下功夫。首先,系统学习中外历史。通读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系统掌握基本史实、基本线索和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对每一位历史教师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教师深挖教材的前提和基础,应当引起每位历史教师的高度重视。我们知道,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历史教师要想将教材挖掘得有深度,就必须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功底。

古人曰:“海不辞水, 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教师同样深挖教材,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还应从“精”和“深”两个方面来构造自己的知识大厦。所谓精,就是要求教师全面、系统、准确无误地掌握历史学科的专业知识,力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师如果不能精通自己的专业,或浮光掠影,或一知半解,“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也是会误人子弟的。因此,教师必须全面系统地钻研专业知识, 精益求精。

所谓深,就是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比学生高出几等,深入几分,做到教一知十,教一知百,乃至教一知千。只有深挖教材,挖得愈深,讲课就愈得心应手。

第二,恰当应用板图,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用板图主要有以下三种:

(1)板图与地图册、插图相结合。这样可以通过对比,使简明、直观的板图在学生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由繁至简,由简到繁的认识能力。

(2)边讲边画,讲画同步。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上课时开动脑盘,做到目、耳、心并用,视、听、思同时进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综合思考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3)利用小黑板。有些板图比较复杂,在课堂上绘制太浪费时间,有时还不利于学生对板图形成整体印象。对于这类板图,课前就必须在小黑板上把它画好,然后带到教室使用。

第三、鼓励学生提问是适应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鼓励学生提问的措施多种多样,例如在课堂上利用初中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比比谁的问题多, 质量好;将学生的提问的纸条写上名贴到自己的备课本上,按其数量与质量与平时分挂钩等。但基本的是提供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向学生提出提问的要求以及肯定其思考价值。

第四、多媒体技术引入历史课堂,是适应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巧妙地利用图、文、动画等媒体信息,再现教学内容和原始材料,将教材的文字图表活跃化, 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日本的“三光政策”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日本在哈滨建造的细菌工厂、日本用中国活人做实验等这些历史资料展示出来,用这一幕幕的活教材直观生动地触动学生,学生便很快会心领神会,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掌握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 又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感和爱国心,激励学生发奋学习,报效祖国,以达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上一篇:我变了中考作文下一篇:中医诊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