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规划发言稿

2024-04-22

茶产业规划发言稿(精选6篇)

篇1:茶产业规划发言稿

全市茶产业会议发言稿

同志们:

今天,市林业局专题召开茶产业发展暨茶品牌产业联营签约仪式,这充分体现了市林业局党组对茶产业发展及茶品牌的创建打造这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茶叶公司与区三大茶叶主产区的5家重点茶企业签订了联营协议,相互交流了发展经验,提出了下步工作打算和想法,这标志着汉产茶叶公司联营打造茶品牌正式启航。下面,我谈三点想法。

一、为什么要召开茶产业发展暨茶品牌产业联营签约仪式座谈会

随着汉产茶叶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产业逐步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式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加快汉产茶叶的发展,加强产业联营,共享茶品牌,是扩大汉产茶叶市场份额、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对推动茶文化发展、复兴汉口“东方茶港”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分析茶产业状况。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市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茶产业在市区相关扶持配套政策的激励下,总体规模约为8万亩,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产品的品质好;二是消费的潜力大;三是市场的前景好。

(二)交流茶产业的发展经验。每个茶叶企业的生产、加工、营销等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不同的经验。江夏区郑家山茶场茶叶基地标准很高,已达到全省一流的标准。绿岛公司生产乌龙茶,新洲腾云山、白花香茶场生产白茶。今天参加座谈会的20余家茶企业都有各自特色和发展经验,值得大家相互学习和交流。

(三)正式启动品牌茶营销。去年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注册茶商标,为茶品牌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茶基地总规模达7-8万亩,茶品牌商标已经注册,这为下一步茶产业的发展,茶品牌的经营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个品牌在全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今天虽然只签约5家,我想对其他的茶企业是有促进作用的,对相关企业的发展必定起到一个长期的推动作用。

二、如何加快我市茶产业的发展

就武汉市气候条件、地壤结构和地理条件来讲,茶产业的基础条件是非常具备的。发展茶产业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还是发展生态文化的需要。茶产业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文化的打造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发展茶产业就是将林业的三大效益有机结合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武汉市“十二五”期末,茶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发展到15万亩,5年新增7-8万亩,每年新发展约1.5万亩。要实现这个总体目标,我认为要强化五个方面的工作措施:

(一)基地建设的标准化。发展茶叶的前提基础是建基地。要建基地,首先就是要科学规划布局。结合编制林业“十二五”规划,各区要精心谋划发展多少茶叶,在哪里发展,如何发展,搞好定位、科学规划、成片开发。标准化就是要规范建园标准,包括密植的基数、底肥的要求、抽槽相关规格等。建园的标准、条件如何,直接关系到今后的管理、今后的采摘、今后的加工,所以基地建设不标准,就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不会有很高的发展水平。同时,大家一定要克服重栽轻管的倾向,茶叶的除草、施肥等,都有它内在的规律,大家一定要既重栽又重管。

(二)灌溉系统的自动化。目前在搞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蔡榨、木兰的茶园基本上都利用上了这个工程,把水渠引到山顶。茶园基地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灌溉条件,如果没有,遇到大旱,多年的努力将会毁于一旦,茶叶不一定会死,茶叶受干时间长了,肯定会影响茶叶的出牙率,所以我认为灌溉系统一定要自动化。

(三)制作工艺的规范化。目前有些茶的制作工艺还是传统的手工工艺,卫生条件等都无法达到要求。原始的、粗放型的生产已经适应不了当前形势发展需要,随着规模化、无性系茶叶的生产,今后发展趋势必须引进相应的设备,保证相应的卫生条件、包装条件。从长远来看,规模化的生产,必须是机械化的采摘和加工,否则,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竞争力弱。同时机械设备还可申报相应农机产品政策补助。

(四)种苗选育的科学化。茶产业的发展,种苗是关键。这几年,局造林处、林科站以及各区种苗站为武汉的茶产业的发展,为其他林产业种苗繁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给予充分肯定。但还有潜力可挖,湖北五峰县的“采花毛尖”茶种苗选育实现了三化,即“育苗本地化、育苗工厂化、育苗订单化”,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各区在制定林业“十二五”规划时,要把茶叶的种苗繁育放在首位。

(五)产品销售的品牌化。目前,武汉的茶叶品牌,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全市500亩以上规模的有几十家,但大多数都是以茶场所在地的地名作为品牌。这个所谓的品牌,只能是在狭小的区域内有一定的影响,放在大的市场中,没有杀伤力,也没有竞争力,所以林业局作为茶产业的职能部门花这么大的气力,下这么大的功夫,来抓茶品牌的创建,提升其影响力。今后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发展品牌茶,按照“一顶帽子大家戴”的运作模式,实现“大商标下套小品牌”,这是武汉市茶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如何共享茶品牌

“茶”品牌商标来之不易,如果茶叶公司不销售武汉市的地产茶就失去了品牌的意义,那就是无源之水。目前,茶叶公司的高档茶叶都是在全国采购的优质茶,基本上很少有武汉本地茶,这就是武汉市茶品牌的现状。就武汉市茶产业来讲,如果没有这样的品牌,地产茶就缺乏市场竞争的支撑点,长此以往,就会成为无本之木。营销地产茶,地产茶要借这个品牌,双方联营,优势互补,这样才能促进武汉茶产业的顺利发展、持续发展。如何经营好、打造好茶这个品牌,我讲六条具体意见:

(一)有偿联营。从理论和法律上讲,目前这个品牌是由市林科站和公园共享此品牌,原则上今年新加入、新使用商标的企业要交3万元品牌使用费,由申请使用的企业交1万元,市林业局争取科技项目补助2万元。

(二)制定标准。标准怎么制定,各个相关企业按照各自的优势品种、加工条件、市场行情,自己定位,再由市林业局成立一个茶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制定相应茶品牌标准。同时要有实物样品留存,每个合同都要有规范的文字标准,不能把这个品牌弄砸了,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来验收。

(三)统一策划。统一策划包括包装、宣传、营销等。包装可以由企业自行设计,也可以委托公司提供一个总体的设计方案,原则上图案要协调,与总体包装相匹配,才准推向市场。要做到从宣传产品向宣传品牌转变,由产销一体向产销分离转变,由单一的营销向立体的营销转变。

(四)灵活销售。从一个品牌的运作而言,全面发展的趋势就是要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按照相关茶产业的标准,由公司总部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在目前联营模式下,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销售方式。对现阶段有固定消费群体的可以采取自己销售一部分,对销售有困难的可以委托茶叶公司来统销。

(五)动态管理。今天签约的5家茶企业和其他还未签约的茶企业,只要条件成熟,通过公司考察和专家委员会的评审后,都可以共享茶品牌。但在实施过程中,如果企业违反了相应的合同条款,没有达到相应的技术标准,对茶品牌造成了不良影响,主管部门将对当事方亮黄牌,采取相应措施,坚决做到宁缺毋滥,稳扎稳打。

(六)政策扶持。目前我市对规模在500亩以上的新建茶园,每亩补贴600元,全国目前基本上没有补贴比这更高。下步,我们还将积极争取市政府的财政补贴,加大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凡是纳入茶品牌的企业,严格履行合同的,优先支持,包括从产品的包装、宣传、营销和相应的设施配套等。

下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创新运作模式,加强服务协调,强化技术支撑,扎实推进汉产茶叶和茶品牌的快速发展。

篇2:茶产业规划发言稿

前 言

我州有着悠久茶叶生产历史,茶叶在我州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晴隆、普安等茶叶生产县,茶叶规模种植已有5万多亩,涉及茶叶生产经营的农民4万多人,该区域的种茶3至4亩的农户,每年茶叶纯收入基本都要超过5000元,发展茶叶是我州宜茶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茶叶产业是一项能大量吸纳就业人员,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社会、经济、生态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为做优做大做强我州茶叶产业,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及我州茶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黔西南州2009—2015年茶产业发展规划》,以指导我州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现 状

1.1生产现状

1.1.1种植现状。全州茶叶种植总面积有9.89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万余亩,低产面积4万余亩,幼龄面积0.9万余亩。各县(市)茶叶种植面积分别为:晴隆县2.74万亩,普安县2.32万亩,安龙县0.75万亩,兴义市2.57万亩,贞丰县0.9万亩,兴仁县0.6万亩,册亨县、望谟县0.04万亩。茶叶总产量2500吨,总产值5000万元。

1.1.2 产品现状。全州现有国营茶叶加工企业3个、民营茶叶企业15家、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12个(包括正在申办)、一定批量生产加工个体农户200余户。产品主要有:晴隆县茶业公司 “贵隆”和“贵翠”注册商标的“一级云岭绿茶”、“贵隆绿茶”、“贵隆毛峰”等产品;普安茶场 “普天”和“金雀”注册商标的“细寨银芽”、“普天云峰”等产品;新桥茶场注册商标 “新桥牌”的“春螺”、“新桥绿茶”、“御茗”等产品;其余的还有兴义“七舍茶”,兴仁“龙角茶”,贞丰“坡柳茶”、“娘娘茶”等地方传统茶。

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先后组织州内茶叶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参加了北京第四届国际茶博会,贵州省第二届“万人品茗”活动,第十六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选活动。我州嘉宏茶业公司生产的“七舍·涵香”和晴隆县茶业公司生产的“贵隆翠芽”分别荣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金奖和银奖。

1.1.3 销售现状。我州茶叶销售主要以外地为主,春茶中的名茶原料80%以上是浙江、安徽、河南、云南等地的茶商到我州茶区直接收购茶青,就地初加工后作为“龙井茶”、“信阳毛尖”、“黄山毛峰”“普洱茶”销售。春茶一般茶青及夏秋茶青,主要由本州加工能力较强的茶厂加工成炒青绿茶标准包装后直接销售省内外市场,烘青茶为花茶原料销往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重庆、成都、山东、北京等地,供加工花茶。

1.2 自然条件

1.2.1 地理位置。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位于东经104°35′~106°32′、北纬24°38′~26°11′之间,距北回归线不到300公里,东西长210公里,南北宽177公里,属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国土总面积16804平方公里,全州总人口309万人。

1.2.2 规划区气候。北部茶区,年平均气温1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00-1500小时,常年降雨量1400-1600毫米,无霜期290天;中部茶区,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500-1600小时,常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无霜期330天。

1.2.3 规划区土壤。茶区土壤以砂页岩发育的棕黄壤为主,PH值5-6之间,非常适宜茶叶生长。我州属欠发达地区,工矿企业少,茶区土壤、空气、水质洁净,茶叶生产安全。晴隆、普安、兴义三个茶叶主产县(市)的30万亩新建茶区土壤已取样进行检测,大都符合无公害、绿色产地要求。

1.3 茶叶资源、历史、文化

1.3.1 茶树资源。1980年7月,当地科技人员在晴隆县与普安县交界处笋家箐发现茶子化石一块,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贵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省茶科所等有关专家到实地考察和对实物鉴别,认为该化石为新生代第三纪时期茶树种子,是目前世界唯一发现迄今100万年的茶籽化石。1982年,贵州省茶科所对我州范围内的茶树资源进行了调察,分别在晴隆、普安、贞丰、兴仁、兴义等地发现有10余万株种类各不同的野生茶树分布。

2008年黔西南州茶叶产业办公室再次组织相关县(市)业务部门对全州古茶树资源进行调查,进一步掌握了我州现有古茶树的分布、数量、种类情况,充分证明了我州是茶树的重要发源地和茶树资源丰富的地区。

1.3.2 栽培历史。自古以来,我州的先民在茶园经营上,主要利用野生茶树自然生长,自然传播形成的野生茶林进行一定管理,沿用用传统方式生产青毛茶、沱沱茶、娘娘茶、糯米茶、坡柳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制品,供自用和出售。建国后,50年代开始从云南引进大叶茶种植;70年代初期,国营新桥茶场在外贸、农业部门协助下,先后从云南引进大叶茶、福鼎大白茶、浙江小叶茶种植;80年代中后期,相继建设了晴隆县和普安县茶场,标致我州茶叶集规模化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

1.3.3 茶文化。本州有一定的茶叶历史文化底蕴,据《晴隆县志》记载,明朝总兵邓子龙在安南现在的晴隆县驻防时,喜好当地的茶叶,并在晴隆县南门外的“莫忙亭”留下“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这一脍炙人口的楹联,并广为传颂至今。茶籽化石、古茶树、历史人物、古老茶俗等等构成了本州独特的茶文化风情。

1.4 存在主要问题

1.4.1茶园单产不高。据调查我州近60%的茶园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和八十年代中期所发展的,当时由于技术和投入所限,建园质量不高,品种现已落后,加之多数茶园管理粗放,以致我州茶园良种化程度不高,低产茶园面积大, 茶叶平均单产低。

1.4.2 加工设备落后,产品附加值不高。尽管我州生产的茶叶内在品质好,是加工名优茶的很好原料,但缺乏市场竞争实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加工设备落后,工艺水平低等致使产品附加值不高。

1.4.3 组织化程度低。由于行业组织薄弱,茶叶产销农户分散经营占主体地位,机械化程度低,基本上以家庭作坊式为主。没有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没有品牌优势,茶农之间组织化程度低、势单力薄、规模小、难以进入大市场参与广泛竞争。

1.4.4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茶叶产业化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带动,也是我州茶叶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茶叶产业链长,涉及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建设方方面面,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带动,茶叶生产规模小而分散,各自为战,品牌创建缺乏动力和实力。

第二章茶产业发展有利条件

2.1 基地初具规模

我州茶园统计面积有9.89万亩,晴隆、普安、兴义、安龙四个主产县(市)茶园面积占全州总面积85%,上千亩的连片茶园有20多处,种植相对集中,便于生产加工。

2.2 茶叶内在品质好

我州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800——2000米的区域,属低纬度高海拔种植,茶区雾日多,工矿企业少,山青、水清、空气洁净,由于我州茶区生态环境好,以晴隆为代表的茶叶,经多年检测,茶多酚含量高达35%(一般为20—33%),水浸出物高达45%(一般为35—40%),茶叶香气浓郁,内在质量好。

2.3 茶园开采早

我州的大部分茶园每年2月中旬即可开采,比江浙一带提早20天以上,比省内其他地方提早10天以上,对生产名优春茶,抢占早市非常有利。采摘期长,每年的11月份还可采摘,“早”有高价,只要加工能跟上“晚”也有好价。

2.4 原料丰富,产品开发空间大

上世纪50年代,我州开始从省外和本省其他地区引进茶叶良种种植,逐步改善了州内茶树品种的结构。先后引进的有云南凤庆大叶种、黔湄系列(419、502、601)、云抗10号、福鼎大白茶、福云6号、金华小叶种、鸠坑种、龙井

43、乌牛早等国家级、省级茶树良种种植。由于品种的多样性,茶叶产品开发空间大。

2.5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

由于发展茶产业能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近年来贵州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茶业发展,省、州相继出台了茶产业鼓励政策和措施,2007—2009年州财政及兴义、晴隆、普安三县(市)财政即拿出1000万元,加上整合林业、扶贫、土地治理、水土保持、综合开发等方面的5000多万元,共6000多万元资金用于扶持茶产业,极大调动了社会各届人士参与茶产业开发的积极性。仅2008年以来,我州就有华曦、嘉宏、莫忙、富洪、生良、云峰、绿蕊、朝林等27家民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入茶产业开发,不少农户也自发种茶。

第三章指导思想与目标

3.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增长方式为途径,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提升茶业地位、效益、品质、品牌为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技兴茶,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革和完善产业发展机制加快茶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生态茶业,逐步引导我州茶业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3.2 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2009年—2012年,新增植茶园24万亩,全州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34万亩,产量达0.5万吨,产值达1.5亿元。

中期目标:2013年—2015年,新增植茶园16万亩,全州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50万亩,产量达1万吨,产值达3亿元。

远期目标: 2020年50万亩茶园全部投产,产量达5万吨,实现总产值15亿元。

第四章规划与布局

4.1原则

以体现集中度,3000亩为规划单元;生态环境好,产地安全;良种区域化;早、中、晚品种搭配合理;围绕公路干线、围绕风景区、围绕劳动力集中地区;基地水、电、路、加工设施、茶青市场配套。

4.2 规划区域

兴义市、晴隆县、普安县、安龙县四个县(市)。

4.3 布局

4.3.1 早生绿茶、红茶、花茶胚产业带。在晴隆、普安海拔1000——1300米的区域,以大、中叶茶品种为主,以形成早生绿茶、红茶、花茶胚产业带。该区域涉及晴隆县砂子、碧痕、大厂、安谷、紫厂等乡镇,普安县江西坡、地瓜、新店、高棉、罗汉等乡镇。2009年—2015年两县茶叶规划种植面积25万亩,其中,晴隆县15万亩,普安县10万亩。

4.3.2高山有机绿茶产业带。在兴义市海拔1500——2000米区域,以小叶茶品种种植为主,以形成“高山”有机绿茶产业带。该区域涉及本市七舍、捧乍、猪场坪、雄武、白碗窑、泥凼等乡镇。2009年—2015年茶叶规划种植面积15万亩。

4.3.3特色绿茶产业带。在安龙海拔1000——1400米区域,以发展中、小叶茶品种为主,形成“新桥茶”、“娘娘茶”、“坡柳茶”为主的等地方特色绿茶产业带。该区域涉及龙广、新桥、洒雨、海子、兴隆等乡镇。2009年—2015年该县茶叶规划种植面积10万亩。

4.4 进度

2009——2012年,晴隆县由现有2.74万亩,发展到10万亩;普安县由现有2.32万亩,发展到8万亩;兴义市由现有2.57万亩,发展到10万亩;安龙县由现有0.75万亩,发展到6万亩,合计34万亩。

2013——2015年,晴隆县发展到15万亩;普安县发展到10万亩;兴义市发展到15万亩,安龙县发展到10万亩,合计38万亩。规划期末全州实现50万亩茶叶规划的总体目标。

4.5 关键环节

一是引进优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加大茶园改良和新植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型的优质原料基地。

二是提升品质和创建品牌,推进茶叶产业升级。

三是积极应对国际“绿色壁垒”,主攻有机茶、绿色和特色产品,走高效生态茶业之路,把我州茶业融入到国际茶业大市场中去。

四是以建设清洁化、标准化名茶加工厂为载体,改善茶叶生产环境,全面推广茶叶无害化、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行QS产品认证制度,加快ISO9000、HACCP等质量体系认证步伐,确保茶叶优质、安全。

五是加强名茶机械加工、机采机剪、茶树病虫害监控、茶叶精深加工等实用新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和产品附加值。

六是以专卖窗口和茶叶茗品市场建设为突破,运用现代营销和管理手段,拓展市场,做大规模,做强品牌。

第五章 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基地、加工、市场等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以“54321工程”,即“建设50家清洁化茶叶加工厂”,“改造4万亩低产茶园”,“建设3000亩无性系良种苗圃”,“建设20万亩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建设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功能的“西南茶市”,为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全州茶产业的快速发展。

5.1 建设50家清洁化茶叶示范加工厂

在规划期内,鼓励扶持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建设50家年产干茶不低于100吨的清洁化茶叶示范加工厂,以此带动茶区茶叶清洁化加工,使我州茶叶加工逐步实现“三化”,即清洁化、标准化、无害化。

5.2 改造现有4万亩低产茶园

对现有4万多亩低产茶园进行调查,对属品种落后,茶树年龄老,已衰退无改造价值的茶园更新种植;对品种好,茶树年龄未超过15年,且有改造价值的低产茶园,采用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进行改造。

5.3 建设3000亩无性系茶树良种苗圃

建设3000亩无性系茶树良种苗圃,保证规划期茶园建设对种苗的需要。

5.4 新建20万亩生态高效良种茶园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争取在规划区域和规划期内新建20万亩无性系良种生态茶园,茶园力求规划科学,做到林茶相间,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壤农残、重金属不超标,品种搭配合理,茶园管理标准化,路、沟、渠配套设施完善。

5.5 建设“西南茶市”

争取在规划期内,选择在交通、区位、城市影响具有优势的兴义市,建设一个集茶叶、茶具、包装、器械、茶艺、茶展、住宿、物流等功能齐全,设施先进,能充分体现黔西南州茶叶特色的茶叶交易市场,暂称“西南茶市”。

第六章投资概算

6.1重点建设项目

6.1.1清洁化茶叶示范加工厂50个。200万元/个,计1亿元。

6.1.2低产茶园改造4万亩。800元/亩,计0.32亿元。

6.1.3无性系良种苗圃3000亩。1.5万元/亩,计0.45亿元。

6.1.4无性系良种高效生态茶园20万亩。3000元/亩,计6亿元。

6.1.5西南茶市。占地4万平方米,造价1.6亿元。

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概算合计:9.37亿元。

6.2 一般无性系良种茶园

20万亩,2000元/亩,计4亿元。

6.3 基础设施

6.3.1茶区交通。作业干道——按每1000亩配置1公里,50万亩规划茶园,需500公里,造价10万元/公里,计0.5亿元。作业支道——按1000亩配置3公里,50万亩规划茶园,需1500公里,造价2万元/公里,计0.3亿元。

6.3.2 水利设施。主要是蓄水池,按每10亩配置容量20立方米1座,50万亩规划茶园,需5万座,造价0.3万元/座,计1.5亿元。

6.3.3 电力设施。加工供电设施(电杆、动力线、变压器)计0.5亿元。

投资概算总计:16.17亿元。

6.4 资金筹措

规划建设总投资16.17亿元。采取以下方式筹措:一是申请国家和省级财政农业产业项目专项资金。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扶持资金。三是整合交通、林业、扶贫、电力、土地治理等可用于茶产业的资金。四是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且稳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州内外企业,以及社会各届人士投资。

第七章对策措施

7.1 加强领导,建立茶产业组织机构

州委、州政府牵头成立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为成员。负责研究制定全州茶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政策措施、协调和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茶产业规划区内的县(市)也要成立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重点乡镇考虑成立茶叶工作站,要将茶产业的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安排部署,认真作好切合本地区实际的茶产业发展的详细规划,明确职责、统筹协调、引导,并精心组织实施茶产业发展的有关项目。

7.2 培育扶持茶业龙头和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一是集中力量扶持发展一批科技型、外向型、规模型、带动型的茶业龙头,积极鼓励茶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争取规划期建成省级龙头企业5一8家,州级龙头企业15—20家。

二是州县财政要加大对茶叶企业的投入力度,金融部门要加大对茶叶重点骨干企业的支持,通过兼并或资产重组,组建股份企业,壮大企业资本,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茶业集团,完善现代化企业管理,实现与国际市场的成功对接。

三是加快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民办、民有、民享”原则,积极鼓励发展以农户为基础的茶叶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强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充分发挥其在组织茶农、服务茶农、示范带动生产、开拓市场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引导茶农走向市场,争取在规划区内建立一批规范的茶叶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四是建立行业协会,围绕茶叶行业,推动各种形式的联合,提高行业组织化程度,在行业自律、统一标准、品牌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7.3 加强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体系建设包括州内有形市场的建设和州外无形市场的开拓。

7.4培育龙头市场

加快本州茶叶交易市场的建设步伐,强化市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拓展茶叶市场的信息功能、服务功能、辐射功能、文化交流和质量监控功能,将“西南茶市”建成周边省区的品种多、功能齐的茶叶集散中心。

7.5 加快我州茶叶与全国大中城市的对接

鼓励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到大中城市兴办茶叶销售窗口,开办我州品牌茶叶专卖窗口或专卖店,重点拓展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拓展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市场,拓展以广州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市场,扩大黔西南州名茶在这些市场的占有份额。

7.6 强化科技兴茶能力

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内外茶叶机构的交流合作,吸引各方面的茶叶专家为黔西南州茶业发展服务;加大茶叶研发经费补助力度,用于茶叶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创新,研究我州品牌茶产品的制作加工工艺规范。

7.7 造就茶叶人才队伍

通过不同方式,造就一支由善于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科技人员、经营人员、农民组成的茶叶人才队伍。

一是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

二是强化茶农技能和创业培训,使更多的茶农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科技化发展的要求。

三是加强茶叶经营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鼓励茶叶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和茶叶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品茶师”、“茶艺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认定。

四是加强茶叶加工厂工人岗位技术培训,逐步推行茶厂工人持证上岗制度。

7.8 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一是加快原料要求相对较宽松、可以全程机械炒制的卷曲类名优茶的开发与推广,以相对缓解劳动力缺乏日益突出的制约问题。积极推广名茶组合生产,充分利用茶树原料,根据茶树鲜叶原料老嫩程度的不同,采制加工相应的茶类,组合生产风格独特的名茶品种,如春茶前期制高端名茶,中后期制卷曲类毛峰茶,夏秋季制中低档名茶或珠茶,最大程度地发挥茶叶生产的比较优势。采用适当的农艺措施提高春茶比重,减少夏秋茶,特别是夏茶的产量,从源头上提高茶叶质量,从而提高茶业效益。

二是做好QS产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认证的组织申报,积极进行ISO9000标准、ISO14000标准、GMP、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争取2020年,全州获得QS认证的企业和专业协会要达到20个以上,有机茶认证的企业和专业协会超20家,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及基地认证的企业和基地达到20个以上,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10家以上。

三是对原产地域保护实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和品牌监管,以稳定的质量保证品牌的声誉,以良好的品牌形象占有稳固的消费群体。鼓励茶叶企业创名牌,力争在规划期内创全国茶叶品牌1—2个,争创贵州省甚至全国驰名商标8—10个。

7.9重视茶产品的营销策划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探索运用各种媒体和展销会、博览会、推介会等不同的方式,宣传我州茶叶品牌,扩大其知名度;强化和促进品牌营销的深度和广度,针对不同产品,从产品包装、目标市场定位、消费者信心塑造、营销方法、文化内涵等角度,研究营销方案,进行专门策划。

7.10加强茶文化宣传

加强我州茶籽化石、古茶树、二十四道拐(抗战遗址史迪威公路)、莫忙亭等与茶文化相关的历史研究,挖掘如:“坡柳茶”、“擂面茶”、“娘娘茶”等古老动人的茶传说和茶的趣闻轶事,发展传统特色与现代风貌相结合的黔西南州茶文化,以及形式丰富的民间茶礼,建造“盘江茶”文化博物馆,做深做透“盘江茶”的文章。将茶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开辟茶乡游旅游和自娱休闲项目,加快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以举办茶文化节、茶摄影、茶诗会、茶笔会、茶艺、茶道表演等茶文化活动为载体,传播茶文化,巩固培养新的茶叶消费群体,努力实现茶经济与茶文化的繁荣,不断培育和提升茶产业新的增长点。

7.11 内外合力,做强产业

从长远来看,黔西南州要做大做强茶产业,必须有几家领军企业对全州茶业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因此,应考虑对现有国营茶叶企业进行改制重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经济实力强、经营理念先进、市场营销好的龙头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品牌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尽快实现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升级,将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紧密的产业链。

7.12 加强和完善茶产业扶持政策

为促进全州茶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政策,保证政策到位并具有连续性,着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在产业政策方面,州委、州政府要坚持把茶叶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发展、鼓励,着力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二是在发展环境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三是在土地使用方面,从支持茶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分散在农户手中的茶园,理顺权属关系,搞活土地流转机制,逐步使千家万户的零星茶园,向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的人的手中集中,形成集约化经营,重点茶区在集中规划用地时,应优先考虑茶厂建设用地。

四是在财政扶持方面,政府要加大茶叶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与财政同步增长的按一定比例提取的茶业扶持资金。加大部门资金整合力度,争取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石漠化防治专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土保持等方面可用于茶产业的资金,投入茶产业。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更多的社会、金融资金投向茶产业。

篇3:茶产业规划发言稿

1 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 (2020年底) , 南郑茶园总面积达1.53万hm2, 茶叶总产量达到1.5万t, 综合产值超过36亿元, 茶农人均收入5万元以上;培育国家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省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市级茶叶龙头企业15个、县级茶叶龙头企业30个。建成现代茶叶农业园区20个, 其中省级2个、市级8个、县级10个。积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建设高标准有机茶园;通过企业文化展示、茶叶机械采摘等加快茶产品精深开发, 延伸产业链条, 科学宣传, 提高管理水平, 将南郑建设成“汉中仙毫”核心区, 在稳定绿茶生产的同时兼顾红茶、黑毛茶发展, 将南郑县建成全国知名有机茶生产大县。

2 发展现状

南郑县产茶历史悠久, 是全省茶叶优势产区之一、全国重点产茶县。截至2015年底, 全县茶园总面积达到1.24万hm2, 投产园8 333.3 hm2, 茶叶总产量8 645 t, 总产值11.6亿元。全县茶叶产销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分别为228、22家, 建成牟家坝古梁州茶市和汉水绿茶城茶叶交易市场、规上企业、省级龙头企业、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的数量分别为2个、10家、3家、6家。在稳定名优绿茶生产的同时, 高度重视开发和推广红茶、黑毛茶等适制性产品。

3 存在的问题

3.1 基地规模提升小

虽然南郑县现有茶园超过1.24万hm2, 可采摘茶园面积超过8 333.3 hm2, 但是老品种茶园超过5 333.3 hm2, 道路、灌溉等基础设施差, 而且部分退化严重, 亟须通过改种换植等技术措施改造提升。

3.2 茶叶加工企业带动能力弱

大多以家庭作坊式经营为主, 清洁化生产和工艺水平不高, 茶叶内质不够优异, 难以与国内外茶叶大市场接轨。

3.3 开发利用程度低

南郑县茶叶生产多以高档春茶和礼品茶为主, 夏秋茶生产少, 原料浪费大, 产业链条短, 产品附加值低。

3.4 产业发展投入不足

自2007年以来, 县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超过4 00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其中投入茶产业发展2 000万元[1,4,5,6], 但仅靠县级财力投入远远不能满足茶产业发展需求, 缺乏茶区农户建园和管理自筹资金, 群众发展茶产业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4 未来南郑县茶产业重点扶持的方向

4.1 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4.1.1 逐步完善企业结构。

南郑县现阶段茶叶企业的公司、茶园、生产车间、包装车间、检验室、储藏室、冷库、研发中心、销售营销、电子平台、企业文化等不完善也不健全。

4.1.2 逐步完善高效精品机械及节能配置。

南郑县现阶段茶叶机械多、乱、杂, 盲目地追求大、多的现象比较突出, 需要引进茶叶机械, 实现个性化、高端化生产, 提高茶叶的品质, 达到高效、节能、精品的效果。

4.1.3 提高企业主打茶叶精品研发的差异性。

目前省内外及国际市场茶叶生产量较多, 积极鼓励扶持大型企业大力发展茶产业的同时, 根据南郑县及企业特点加大茶叶精品的研发, 从茶叶繁育、种植、茶园季节性管理、茶叶加工、再加工及深加工, 以企业主打产品提升企业文化, 扩大具有南郑独特优势的高品质茶叶的影响力。

4.1.4 形成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前景的动力, 也是企业的灵魂。作为南郑县大型的茶叶企业, 从企业的发展历程、茶文化内涵以及企业自身的理念、特色等方面提升企业文化, 对企业做大做强及未来的上市具有决定性作用。

4.2 茶叶加工升级改造

4.2.1 茶叶清洁化流水生产线建设。

鼓励有实力的茶叶加工企业从现有的初精制加工逐渐向茶叶清洁化流水线生产过渡[2,7,8]。

4.2.2 初制茶厂优化改造。

加快对县内茶叶初制加工厂进行优化改造, 改善加工条件, 完善配套设施, 扩大规模, 美化环境, 实现茶叶加工安全无污染, 提升初加工能力和水平。

4.3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持续加大茶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通过招商或整合现有的茶叶企业, 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

4.4 茶叶精深加工

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搞好茶叶综合利用, 重点支持在茶多酚、茶饮料、茶食品等方面的研发, 延长产业链, 提高茶叶附加值, 实现茶叶春、夏、秋均衡开发。充分利用夏秋茶原料, 全面推广汉中红茶生产加工, 开展红茶、黑毛茶产品的生产, 重点扶持福成古树茶新产品研发, 使全县夏秋茶原料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 红茶等产品生产企业达到80%以上, 培育南郑茶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5 高标准茶园建设

4.5.1 未来茶叶机械化采摘的必然性。

根据南郑县自然环境条件, 茶园大部分都以山地为主。人工采茶已经不能满足茶叶的发展, 未来机械化采茶、机械化生产茶叶已经成为趋势。因此, 茶园规划、管理、茶园改造等重点工程应为茶叶机械化采摘做好前期准备。

4.5.2 做好茶园不同品种的划分, 提高茶园品质。

茶园的不同品种、采摘地点、采摘次数及先后对高品质的茶叶内含物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茶叶种植面积应划分品种、区域以提高不同茶叶种类的品质。

4.5.3 扩大有机茶园的面积。

高品质的生活决定了高品质的需求, 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强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南郑县自然优势符合有机茶园的发展, 政府的要求和市场的需求迫切需要扩大有机茶茶园, 以进一步促进南郑县的茶产业发展。

4.5.4 重视现代茶叶园区建设。

集中力量在县内茶树生长优生区建设一批66.7 hm2以上、规划布局合理、科技水平领先、生产要素聚集、产业体系健全、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1,2,3]、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省、市级现代茶叶园区, 认定一批县、镇级现代茶叶园区, 形成省、市、县、镇四级园区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 建成优势茶叶产业带。

4.5.5 严格进行标准化丰产示范园建设。

结合无性系建园和茶园低改, 按照技术规范,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新茶园, 把新建茶园建成标准化丰产示范园、有机园。大力推广茶园耕作、采茶、修剪机械化、有机栽培技术。加强绿色防控体系及可追溯体系建设, 提升茶叶标准化生产水平, 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安全。

4.5.6 提升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为进一步选育茶树优良品种, 为高质量建园提供稳固的种苗保障, 依托牟家坝镇、法镇、红庙镇等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1], 努力建设一批良种母本茶园和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基地。

4.6 稳定促进绿茶发展, 兼顾红茶发展

4.6.1 健全绿茶生产企标, 明确企业主打茶类。

南郑县茶叶发展历史悠久, 绿茶一直在稳步发展。成熟的绿茶发展种植、工艺等, 需要完善企业茶叶生产的各种生产企标、规章制度等, 明确现有的高品质绿茶, 突出企业特点。

4.6.2 保证南郑绿茶品质, 限定红茶生产企业。

南郑县的红茶是陕南茶叶发展最早, 也是较成熟的茶叶种类。红茶是在绿茶生产技术比较成熟并稳定的前提下诞生的。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证红茶的品质, 不能盲目大规模地发展红茶, 应限定企业逐步健全红茶的生产技术推广。

4.6.3 创建知名品牌。

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种茶叶博览会, 利用媒体加大品牌和产品宣传力度。加强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 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支持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注册自有商标, 精心设计制作产品包装, 做好陕西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的创建工作。

4.7 注重人才与技术投入, 提高管理水平

4.7.1 注重职业农民培训, 加大技术投入。

茶农的积极性和热情对南郑茶产业及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需要加大技术投入, 对茶农进行培训, 尤其是加强现场栽培技术指导。

4.7.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茶业技术推广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将茶叶科技人才引进纳入县上人才引进计划之列, 吸引茶学专业毕业生到茶叶技术推广岗位工作, 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职称的茶叶技术推广队伍和管理人才。为进一步推进茶叶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 应完善培训项目, 开展茶叶生产、加工、营销、茶文化等专业培训[2,3], 培养一批茶叶科技示范户、制茶能手和茶业科技企业家。

4.7.3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

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购销大户和茶叶经纪人创新商业模式, 到省内外开设销售网点, 全方位开拓外地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茶叶产销信息网络,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网购等现代流通方式。

4.8 建立茶繁育、研发、监测检测管理实验基地

作为陕西产茶大县, 除了产茶量大、技术投入力度大、产生经济效益高外, 还应建立规范的实验基地, 培育适合南郑县乃至陕南的优良品种, 研发新产品, 总结监测环境因素, 检测土壤成分及其他成分的实践数据。

参考文献

[1]胡强, 龚学林.南郑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茶叶, 2014 (8) :8-10.

[2]龚建平.南郑县茶产业提质增效的主要做法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2016 (9) :331.

[3]本刊编辑部.聚焦“十三五”瞩目新看点[J].新长征, 2015 (12) :30-36.

[4]郭占恒.“十三五”规划将是历史上一个全新的规划:关于“十三五”规划研究视野和思路的几个问题[J].浙江经济, 2014 (19) :10-13.

[5]杨耿业.对“十三五”规划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宁波经济 (三江论坛) , 2015 (2) :9-11.

[6]深入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J].前线, 2015 (11) :3.

[7]江用文, 陈霄雄, 朱建淼, 等.中国茶产业2020年发展规划[J].茶叶科学, 2011 (3) :273-282.

篇4:茶产业规划发言稿

关键词:桐城市;茶产业;现状;规划思路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5-17-02

2002年桐城市委市政府开始把发展茶叶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分别出台桐发[2002]20号和桐发[2005]20号文件,提出了“扩量、提质、创牌、增效”八字方针,实现了我市茶产业跨越式发展,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贡献。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市茶产业从政府强力推动,走向持续、自主、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1 桐城市“十二五”茶产业取得的成效

1.1 茶园基地面积迅速扩大 5a来,共新建无性良种茶园766.7万hm2,平均每年133.3hm2,使全市茶园面积增加到3 200hm2,开采茶园面积达2 833.3hm2,使用的品种都是无性系良种,无性系良种率达77%,居全省之首。

1.2 茶叶加工能力稳步增长 2015年总产440t,产值1.76亿元,人均茶叶收入4 000余元,全市茶叶加工厂增加到350家,加工产能达1 000t水平,产值和人均收入超过了“十二五”规划指标。

1.3 桐城小花茶品质巩固提高 坚持绿色化发展理念,在大别山兰花茶系同质化中找寻差异化,在建园发展上全部采用适制无性系良种,在茶园管理上提倡生态茶、有机茶和绿色茶栽培模式,全市有66.7hm2茶园获有机认证,2 700hm2茶园获无公害认证,用品质支撑品牌。

1.4 桐城小花茶知名度大力提升 组织茶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抱团出击,参加茶博会、农展会、茶文化节,利用报刊杂志和电视等媒体宣传。桐城小花茶入选“国礼徽茶”“四加一”(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老四大名茶加新地方名茶)系列。成功举办一届并参加三届大别山名优茶传统工艺制作大赛;成功注册了“桐城小花”地理标志商标;央视七套、安庆电视台为桐城小花作专题报道。

1.5 茶农科技种茶水平进一步提高 市茶叶办结合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培训茶农1 500余人次,市茶协还缴请安农大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为我市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1.6 启动茶园保险业务 茶园易受自然灾害侵袭,应将茶园保险纳入到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2014年在黄甲镇试点,2015年在全市铺开,为茶农减轻灾害损失提供保障。

1.7 营销模式有新突破 从传统店铺走进网上营销,桐城小花进入天猫店有3家,淘宝店有30多家,网络销售总额约1 000万元。

1.8 生产经营主体有所创新 随着劳动力的转移,茶叶经营主体也在不断优化整合,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产业化联合体成长迅速,己达50多家。

2 存在不足

2.1 桐城小花生产加工、营销标准及模式有待规范 茶园施用化肥、除草剂的茶农有所增多;茶叶加工作坊式较多,产品卫生、质量参差不齐。

2.2 茶叶市场存在鱼目混珠 包装生产企业大量生产通货包装,周边价格低廉茶叶仿冒桐城小花;有实力的营销企业外地采购,赚取价差,挤占桐城小花市场份额;还有关系茶、扶贫茶也让桐城小花质价不符。

2.3 桐城小花品牌影响力不强 尚缺产加销一体的扛牌型、带动型龙头企业。

3 桐城市茶产业“十三五”发展思路与目标

以茶叶“绿色增长、茶农增收”为目标,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着力提质、稳量、强牌、增效,提升桐城茶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十三五”末,实现山区茶园总面积3 666.7hm2,总产1000t,茶产业总产值5亿元,茶农人均收入5 000元的目标。

3.1 “十三五”茶产业发展要点

3.1.1 创建特色茶园基地 选择优质区域新建高标准茶园466.7hm2;优选当地群体品种和引进特色品种如“安吉白茶”,优化品种结构,缓解采摘“洪峰”,同时对当地群体老品种加以保护利用。

3.1.2 创新茶园管理模式 分层建设桐城小花特色基地。对海拔300m以上的高山茶园,禁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按生态有机模式管理,以手工采摘,以质(下转19页)(上接17页)取胜,保持桐城小花传统风格。对海拔300m以下的缓坡地和“茶下田”的平地茶园,培育机采茶园,按绿色食品标准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每kg干茶节省200元的采茶成本,以量取胜,缓解采茶工紧张矛盾,配套加工工艺,满足大众消费。

3.1.3 创新加工工艺 以市场为导向,丰富茶产品种类,除生产桐城小花绿茶,增加桐城小花红茶、桐城毛尖(类似天柱弦月)。对桐城小花绿茶增加整形(龙井的扁茶工艺)和高火提香工艺。优化产品结构,培训茶农掌握多茶类加工技术,合理开发夏秋茶;在茶园集中区域设立茶叶加工中心,建立标准化、清洁化、连续化茶厂和茶青交易中心。推广电热和秸秆为原料的制茶设备,减少山区林木资源的消耗。

3.1.4 创新营销模式 “十三五”茶产业的着力点放在市场拓展和营销上,以销带产,以销促产。一是以桐城小花商标成功注册为契机,加大桐城小花品牌整合力度,在包装模版设计上要突出桐城文化内涵。对桐城小花包装生产采用定额备案制,挤出仿冒茶的市场份额。二是引导和鼓励企业抱团发展。支持茶企组团进入合肥华夏茶博城设立桐城小花专营店。三是支持鼓励营销型企业在桐城茶区建基地,联系合作社、家庭茶场,重点培育以销促产引领型的龙头企业,促进茶产业化经营步伐。四是因势利导建市场,以现有12家茶叶经营店为基础,建立文城东路茶叶一条街。五是利用桐城电商产业园平台,加大桐城小花互联网市场建设,扩大桐城小花网上销售份额。六是推进茶产业融合发展。利用桐舒交界山峰风力发电路网通道,选择有条件的茶园建立观光茶园、自助体验茶园、定制认筹茶园,引导茶叶生产、茶文化、茶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拓宽多元化营销路径。

4 “十三五”茶产业发展保障措施

4.1 培育新型组织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着力培育茶产业领军企业。支持标准化茶厂建设,集中力量扶持一批带动性强、上规模、上档次的茶企;鼓励重点茶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有侧重的扶持社员达100户以上、规范动作的茶叶合作社,使每户茶农有组织归属感,通过合作社成员的自律和监督,规范桐城小花茶叶市场,提升桐城小花茶叶品质。

4.2 强化技术支撑 开展茶叶生产技术、营销技能培训,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完善桐城小花质量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用现代农业的理念推进茶产业发展。贯彻实施桐城小花茶地方标准、桐城小花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4.3 加强品牌建设 加强茶叶市场管理,维护品牌对外形象,支持茶叶生产企业积极参加展评、展销、展示等多种形式的推介活动,支持企业在省级及以上报刊、电视等媒体上的宣传活动。通过内强质量,外树形象,逐步把桐城小花打造成安徽省著名品牌。

篇5:茶产业规划发言稿

核心资源:茶田资源、温泉旅游资源

项目类型:产业园型+茶文化主题+温泉型创意旅游区总体策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成效/后续进展:

为企业开发地块提供了明确而落地性的思路,一期建设已经完成。

规划诉求

企业品牌树立:汉家刘氏、松峰茶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不高,亟待寻找和挖掘企业茶文化内涵。

土地价值提升:地块周边村民坟地、宅基地、农田、回民公墓影响地块的开发; 地块内资源较为单一,旅游开发面临一定压力

总体定位:以“全产业产品开发+茶文化旅游”为核心,打造国内茶产业开发和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全新发展模式。

形象口号:茶道渊源·水悦茶乡 核心创意

创新茶产业链条——由茶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及衍生产品开发为基础的单一产业链,横向延伸到茶产业的关联产业。

提炼文化内涵——以“茶马古道”为主要线索,通过水陆“茶马古道”串联五大主题板块,演绎一条由古到今、中西结合的茶文化之旅。

独特的龙形空间创意,打造贯通整个项目区域的龙形水系,形成“龙盘之势”。

御茶苑:复合茶文化展示、茶宴表演和茶宴养生等功能为的时尚餐饮接待区

茶艺学院:茶艺爱好人群的大众茶艺培训基地 茶海温泉:室内茶文化与温泉结合的茶汤娱乐区 茶科研所:茶种植技术研究中心 悦茶湾:不同主题的茶田景观度假片区

北京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巅峰智业”)始创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旅游规划设计业务的企业之一。

巅峰智业在以旅游规划设计为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不断延伸旅游产业链全程服务,大力发展旅游投资、景区运营管理、旅游营销等业务,形成“规划引领-投资驱动-运营支撑-营销拉升”的“四位一体”一站式全程服务模式,提供综合型智慧旅游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已发展成为行业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领先的专业创新文旅产业引领者。

篇6:茶产业规划发言稿

*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经过我们认真学习讨论,认为规划基本符合我县实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突出,奋斗目标切实可行。现结合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谈几点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劳动力素质偏低,产业缺乏能人带动。在思想观念上,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加上偏远山区交通滞后、信息闭塞以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等因素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有一定文化科技素养的农民和大多数青壮年基本都外出打工,转向非农产业,留下来的除极少数专业大户外,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妇女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些先进实用的农业新技术由于受劳动者素质的影响,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产业发展缺乏能人带动。

2、品牌培育不够,市场竞争力弱。由于缺乏具有支撑地位的主导产业,我县农业产业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式经营为主,规模化的种植基地始终发育不够,种植比较分散,集中连片少,集约化程度较低。因此,农产品批量供应能力低,在市场中形不成气候,无法承接批量订单。我县农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知名度低,品牌效应差,竞争力弱,靠出售原始产品维持生产经营,使产业效益大打折扣,影响产业规模扩张和层次提升。

3、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带动能力弱。目前,我县虽有一些农业龙头企业,但从总体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龙头企业总数少。二是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不高,都是初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主的企业,远达不到省级扶持标准,无法享受省级扶持资金。三是经营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高,大多企业处于微利保本状态,所以抗市场风险能力有限。

4、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销售渠道不畅。从整体上看,我县农产品直销、批发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数量少、规模小、设施落后、功能不全,市场发育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不畅,不能有效地带动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大多数农民由于缺乏技术、市场信息支撑,经常盲目生产,易受损失。

二、意见、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举措。为进一步推进我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我们建议:

1、加强农业安全生产,积极培育名牌产品。要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抓好农业污染源治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要继续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要深入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积极培育名牌农产品,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2、健全营销服务体系,拓宽产品销售渠道。要重视农产品营销,下大力气抓好农副产品直销市场建设,改善流通服务体系与设施,增强农产品就地销售能力。要积极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大力开拓外部销售市场。要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加强农产品供求信息的收集、分析与研究,准确、及时、完整地向企业和农户发布市场需求信息,提供技术、品种、价格、销售等服务,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上一篇:处处有爱心三年级作文下一篇:秋天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