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产业新城规划方案

2022-12-28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嘉善产业新城规划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嘉善产业新城规划方案

将嘉善新城南区打造成为长三角三产服务业中心

2010年嘉善县政府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将嘉善新城南区规划“打造沪浙门户、实现沪嘉同城、建设低碳新区、突显水乡风情”为主题的嘉善新城。

这个主题非常明确,贴合嘉善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地位,围绕这一主题,我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背景:

嘉善位于被誉为“中国经济发动机”的长三角中心位置。早在1976年,创立“大都市圈”理论的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就认为,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即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

目前被列入“长三角”都市圈的共有15座城市,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这15座城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5.8%,创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5%,贡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2%和全国出口总额的28.4%。无论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甚至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被称为“世界规划第一人”的彼得·霍尔爵士,曾表达过这样的感慨:“如果长江三角洲保持目前的发展趋势,50年后,它可以与伦敦、纽约比肩,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大都市圈。”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玉芳教授的观点:从地理位置来看,目前长三角都市圈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也是核心层,包括上海及其周边的昆山、太仓、嘉兴;第二层次,向西延伸到江苏的苏、锡、常三市,向南包括浙江的杭州、湖州等地。而其他地区可归入第三层次。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来看,又可以分为一个中心——上海、两个副中心——南京、杭州。接轨上海,实现共赢,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内各地政府的共识。以路桥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为契机,长三角正在打造一个“3小时经济圈”。

嘉善位于长三角都市圈中心上海和副中心之一杭州之间,属于长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层次。2008年,嘉善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成为嘉兴市首个获此

殊荣的县,也是浙江省获此殊荣的4个县之一。嘉善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初步构筑起了与水交融、涵历史文化底蕴、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城市绿色空间,一度被称为“上海的后花园”,是上海市转移过剩产业、市民休闲旅游和养老生活(嘉兴日报嘉善版2011年1月5日题为《杭嘉湖平原上崛起的现代化新城》的报道提到“元旦期间,57岁的上海人张建国正忙着在嘉善购房。张建国买房并不是为了投资,而是准备退休后来嘉善安度晚年。”)的主要目的地之一。

建议:

随着沪杭高铁的通行,嘉善新城南区的地位越发突出,如何在嘉善原有城市基础和现有三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上,依托嘉善在长三角都市圈中的地位,将新城南区打造成长三角乃至全国著名的三产服务业中心和主要目的地,避开传统产业带来的环境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保持嘉善的水乡情调,从而提升嘉善的整体城市品位,推动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我在这里提出以下建议:

1,新城南区的整体规划应以高铁线为纽带和中心,围绕高铁线规划开发地块。高铁是带动新城南区经济发展的主动脉,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横贯嘉善新城南区的沪杭高铁大大缩短了嘉善和长三角都市圈其他城市的距离,使得南区具有了无可替代的地理优势。有句俗话叫“要致富,先修路”,如今路已经修好了,那么我们就该以这条路为依托,规划未来的发展。同时规划应以发展低碳经济、保持嘉善水乡原味为基调,大力发展高层次的三产服务业,排除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进入。

2,构建合理协调的组织体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职能部门力量。建议成立嘉善新城南区规划开发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专班,落实人员和经费,明确办公室的工作职能,由专业的城市规划人员担任主力,从相关部门(国土资源、建设、环保、民政、宣传、街道等)抽调人力充实班子,协调各相关部门,形成整体合力,领导新城南区的规划开发工作,推进新城南区规划开发的快速、协调、有序进行。

3,以制定相关政策为手段,加大扶持力度,为新城南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建议根据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尽快制定加快发展新城南区三产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对三产服务业的重点企业和项

目,在用水用电用气用地等方面给予与工业企业同等的待遇,在税费征缴方面享受优惠扶持。尽快建立和规范使用我县三产服务业引导资金,重点用于三产服务业大项目、大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通行规则和熟悉现代管理的高级服务业人才。充分发挥党校、电大、职校、培训机构的作用,培养急需人才。建立健全人才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快形成一批我县三产服务业专业人才队伍。

4,要高起点的制定嘉善新城南区“十二五”三产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确定落实发展空间,形成并列相交的多类型三产服务业集中区域。具体规划如下:

4.1 生产服务业区域。随着嘉善经济的深入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几大具有代表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产业,比如以昱辉阳光为龙头的一系列光伏产业厂家,以祁氏、裕华为代表的地板、木业行业,以台升为首的家具产业,以宝狮电子、恒科实业为代表的电子产业等一些列产业。依托这些产业,在新城南区规划生产和商务服务区,集中布局生产和商务服务机构,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服务中心,形成和以上产业相配套的生产服务业;引进长三角城市圈的各大科研院校在新区设立科研中心,形成技术服务密集区。

4.2 金融服务业集中区域。嘉善目前的金融业没有一个集中区域,各大银行、保险公司、证劵公司等金融机构各自分散,尚有一些国内大型的金融机构未进驻嘉善,一定程度上滞后了我县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建议在新城南区依托高铁,集中布局金融服务业,形成以一条路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带,积极引进大型金融机构在新区成立分支机构。

4.3 娱乐休闲区。娱乐休闲业将是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重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和交通的便捷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消费支出将用于娱乐休闲,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娱乐休闲业属于资金、劳动密集型,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嘉善现有的娱乐休闲业主要就是传统的层次较低的娱乐行业和依托古镇西塘等本地特色为主的休闲旅游业。随着长三角城市圈的交流越来越紧密,我县现有的休闲娱乐业相对于同级其他城市而言要落后许多,对长三角地区人群的吸引力有限。建议在新城南区集中规划布局我县高层次的娱乐业区域,引进国内外大型娱乐业企业

和相关高层次人才,提升我县娱乐业品味;同时依托新城南区大云的花卉种植优势和便捷的高铁交通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建立江南水乡风景度假区,在大城市林立的长三角建立风景怡人、放松心情的区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后花园”。将新城南区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知名的休闲娱乐度假的最佳目的地。

4.4 文化产业区。相对于嘉善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县的文化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只有孙道临艺术中心这一块区域作为集中的文化产业园区,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力量和区域。

纵观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的地区,美国、英国、北京、上海,不管是国家还是城市,都有着较强经济实力和发达的科学信息技术。嘉善经济发展成绩显著,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位位居省、市前列,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94亿元,增长13.5%,同时我县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科技资源加速积累,创新能力逐步提高。而且嘉善有着6000多年农耕历史文化,名城、名人、名遗产,其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使之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化资源沃土,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文化产业的土壤。 另外,文化产业的兴起离不开优越的区位环境,嘉善地处长江三角洲城市圈,位于上海、杭州、苏州经济辐射区的中心,是接轨上海第一站。近年来,我县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使其区位优势、环境优势、服务优势更加凸显。如今,这里良好的经济基础、丰富的科教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产业依托、众多的空间和载体势必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建议在嘉善新城南区集中规划布局文化产业园区,依托嘉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便利的区位优势,集中嘉善具有较好条件的艺术、动漫、传媒、影院、旅游等企业,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文化产业企业设立创意中心、影视中心、动漫园区、传媒公司等,促进本地文化产业和区域外的交流合作,带动我县文化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打造长三角城市圈文化产业核心区域。

4.5 低碳工业区。建议在新城南区边缘规划工业用地,与我县原有工业区相连,

大力引进高技术含量、低能耗、低污染的企业,例如:光伏、新能源、电子、LED等,加大对此类产业的扶持力度。

4.6 专业性市场区域。建议集中规划专业性市场,例如专业的高档古典家具市场、

专业的销地茶叶市场。

4.7 疗养养老区域。在远离南区核心区域集中规划一片具江南特色嘉善韵味的度假疗养养老区域,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居民提供周末假日休息放松心情、商务旅游的好去处和退休养老的最佳目的地。

4.8其他。如住宅区、商业区、行政区等。完善新城南区的配套设施。

5,强化目标任务考核。要把规划引进高层次三产服务业的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进一步修订完善发展三产服务业的考核指标体系,细化三产服务业考核指标,增加服务业考核的分值;建立项目引进评估机制,加大对相关部门街道考核的力度,从而引导各级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发展三产服务业上来。

第二篇:嘉善生态工业建设规划

一、生态工业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生态工业建设的有利条件

1、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进入21世纪,全球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追求可

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作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之一,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我们既要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转变增长

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

展。在此形势下,浙江省于2003年3月全面启动建设生态省的计划,嘉

善县又同时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列为第七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单位

之一。发展生态工业、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省、县政府的共识和

要务。

2、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

嘉善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东南侧,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是浙

江省接轨上海的第一站,距上海70公里、杭州90公里、苏州75公里。

嘉善交通便捷,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水路纵横交错,大大缩短了

与三大城市的距离。位居三大经济发展节点的中心地带,嘉善在接受三大

城市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辐射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易于

与这几大城市形成工业产业互补的态势,错位发展,共享资源与市场,实

现相互的协调发展。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不仅有利于本地生态工业的良好

发展,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区域生态工业的发展。

3、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嘉善县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200

1、2002年连续两年位列

全国百强县(市)第31位,2003年又跃居全国百强县第29位。2003年全

县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生产总值达到102.3亿元,人均GDp达到3150

美元,列全省第6位;财政总收入达到10.3亿元,增长32.5,增速列

嘉兴市第一;合同利用外资4.3亿美元,列嘉兴市第

一、全省第三;实际

利用外资1.75亿美元,列嘉兴市第

一、全省第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达13335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6138元,增长9。

在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嘉善县的工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

展。业已形成木业、电子、五金机械、纺织服装等四大支柱产业,四大产

业占全县工业总量的比重超过60。200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4.13亿元,

比2002年增长16.9;规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7.04亿元,比2002年

增长22.8;规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9.37亿元,比2002年增长30.0。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一批高新技

术产业也开始崛起,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优势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呈现强有力的市场需求。2003年,水泥、丝等产品的产量增长幅度均超

过100;配混合饲料、塑料制品、水泥预制构件、电子元件等产品的产

量增长幅度也高达50左右;人造板、机制纸板、标准紧固件、轴承等传

统优势产业则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充分显示了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

4、初具生态工业雏形

在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经济的关注也取得了较好的成

效,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03年,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7.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7.4;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耗量为0.3201吨标准煤,低于全省

平均水平;项目投资区域集聚度明显提高。2004年1-8月,县经济开发

区、木业城的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县总量的60多,而“一

心四点”五个镇的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占11镇的总量的90多。

招商重点从单纯追求项目数量和项目金额不断向追求引资质量转变:无论

是单个项目的投资额,还是土地的投资密度、产品的技术含量都比去年有

了进一步的提高,一些投资密度低或污染重、能耗大的项目遭到婉言拒绝。

5、生态工业建设的组织保证日趋完善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省建设的要求,为保障生态县建设规划的

顺利实施,嘉善县早在2003年底就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由县委主

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副组长,县委、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管为成员的

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生态县建设的领导。各政府职能部

第三篇:县域产业新城

县域崛起路径求解:中国产业新城的市场逻辑与改革价值郡县治,天下安。

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相对独立的基本社会经济单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的发展历经了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集体经济时代、集体经济到私营经济过度的变革期以及园区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革中,县域经济已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有数据统计,全国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已超过50%。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吴殿廷眼里,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最基本细胞,是国本经济。

“县域经济的问题,包括三农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也包括农民工的转移,社会稳定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连全面小康都谈不上,县域经济的稳定才是根基。“吴殿廷说。

与吴殿廷对县域“国本经济”的判断相佐证的是国家连年来对县域发展的重视。 从2002年十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 “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后,县域经济越来越受到关注。在2006年到2010年间连续5年的一号文件都提到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要壮大县域经济发展。

尤其是县域发展进入到园区时代后,越来越多的县意识到只有产业发展才能带动县域发展,于是,各地的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在壮大发展的同时,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 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出具的一份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中指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政府建设资金不足、产业“低、小、散”问题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大、现有发展模式难以持续等问题。能否处理得好,都将最终决定中国县域经济,乃至整个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健康发展。

近年来,一些县率先认识到发展困境开始了转型的探索,在建设产业园区的同时,开始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实施,将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发展融合在一起。在梳理县域转型探索的过程中,多个样本的调研显示,这条产城融合的发展之路越来越得到产学研的一致认可。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这再次为县域经济发展吹响了新的号角。2014,县域经济如何进行创新突破,成为摆在中国县市管理者与经营者面前亟须思考和决策的现实课题。而产城融合发展能否成为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突破口也值得期待。

县域经济风向标

2013年4月,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命题,如何让更广袤的县域地区发展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此前发布《中国县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实践》报告统计,从2008年起,县域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总体水平。2010年,全国县域GDP总和占全国GDP总量的49.8%,近几年,增长态势仍在持续。

县是城乡结合的地域,平均面积为1000至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0万至100万人,这个规模足以支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县域不仅是中国经济脉络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正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县域对产业和就业的承载能力,是解决这一复杂命题的关键所在。县域经济发展好了,老百姓富;发展不好,城乡差距就越来越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给出了答案。

改革开放之后,一些地区便开始探索县域发展之路。如苏南的乡镇企业带动型、东莞的大城市配套型、丽江大理等的旅游资源带动型等,而义乌依托小商品市场,做到了世界最大。

浙江省海盐县的经验则提供了另一个范本。2014年2月22日,作为县域代表,张树新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高层论坛,并在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生活的巨变。

2002年之前,他每年收入不到2000元,2002年,海盐县开始了农户土地流转,2009年县里成立了土地流转中心,张树新拿到了土地流转经营权,陆续流转了千亩土地,开始建设家庭农场进行粮食生产,员工都是自己人,种田也开始了机械化操作,科学管理,如今,全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0万元左右。

在被问到现在该如何界定身份,是农民还是城里人,是老板还是员工时,张树新说,“我是海盐县的普通农民”。

浙江省海盐县是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20年前,这里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760元,20年后,2013年该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0683元。据县委书记沈晓红介绍,期间,海盐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县城工业化发展,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让农民变为工业产业工人。同时,在发展现代工业过程当中,让农民进农业企业打工,成为职业农民。

“在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上,我们的定位是让农民职业化,无论在工厂里面打工当职业工人,还是在农业企业里打工成为职业农民。几年下来,也解决了农民享受城镇一系列保障问题。”沈晓红说。

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姚景源认为,在海盐这个工业和第三产业都很发达的地区,通过土地流转出现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提高了农民人均纯收入,从这一点来讲,海盐的经验非常可贵。

在全国2000多个县中,海盐县仅仅是零微一角,很多县域也都在依据自身的特点在探索县域经济的发展,虽然各自的模式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产业的发展是关键,通过产业发展提供大量的、非农的就业机会,加快了农业的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不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县域城镇化的进程。

县域发展亟需破题

2013年10月21日,中小城市绿皮书在京发布,中小城市划分新标准出炉,不仅包含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建制市市区,也包括未成为建制市的县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中心城镇。

数据显示,全国共有中小城市2816个,占全国经济总量的84.5%。尽管2000年~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由36.2%提高至52.6%,但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的城市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35.1%。

“未来10年或20年内,中国能不能让城乡居民公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看县域经济、中小城市能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郑新立说。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吴殿廷在做县域调查时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实与县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匹配。”

2013年,吴殿廷曾到广东省炭步镇调研,这是广州市郊区的一个中心镇,距离中心城市很近,区位优势明显,按常理来看,这里的生活条件、居住条件、就业机会应该是和中心

城市相匹配的,但镇上100多个当地职工虽然选择在镇上就业,却坚决选择了在市内的花都区安家。

在他的调研中,像炭步镇的情况普遍存在。“规模小,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差,综合承载能力不足。说直白些,就是县域级别的吸引力不足,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产业承接能力都不足,这是县域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吴殿廷说。

另一组数据也再次凸显了这一难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大谷打工网和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春节过后,80.5%的受访打工者仍然想去城市打工,仅13.8%的受访者春节后想回老家或家乡附近县镇打工。这说明县域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和集聚人口的功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产业的角度看,许多城镇的县域经济到目前为止还是以分散经营的农业或农产品粗加工为主导产业,许多城镇缺乏优势产业的支撑,综合经济实力薄弱。同时缺乏新兴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的进驻,产业的集聚能力有限。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说,县域经济在转型升级的突破过程中亟需直面现实矛盾,寻求破解路径。

产城融合的借鉴意义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这显然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明确的路径。而近些年各地的产城融合出现也不断探索着该路径的可行性。

北京周边的固安县是学界研究的典型样本,据了解,2002年前,河北省固安县还是以钓具、滤芯、塑料、肠衣等传统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经过十一年的发展,已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航天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等五大新兴产业集群。同时,固安还着力打造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和产业承载能力。

在规划产业的同时,固安还着力打造基础设施配套。截至2013年12月底,华夏幸福基业为园区累计投资220亿元,在规划范围内实现了“十通一平”:完成全长125公里、97条(段)道路建设,完成4座供水站、3座热力站、4座变电站以及123公里供热、供气、供电、通信管网、污水管网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此外还实施了影剧院、福朋酒店、创业大厦、

固安新一中、幸福中学、中医院、商业综合体等180多项重点工程,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在产业与城市的相互促进之下,固安的经济总量实现约30倍的几何式增长。2002年之前固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不足35亿元,全县年财政收入不足亿元,发展水平位列廊坊市十个县(市、区)中的后两名。而截止到2013年12月底,固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100亿元,财政收入完成近3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不仅是廊坊市的排头兵,同时也高居河北全省前列。

吴殿廷表示,在学界普遍的共识是,固安的发展方式,对于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其他地方去参考学习。

“固安的区位优势很明显,产业选择也适宜发展高新产业,但我国不是所有的县都具备这样的条件。”吴殿廷在总结县域经济发展时,提出了八个字,“产业、特色、民本、开发。”在他看来,县域必须要依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选择产业发展,还要充分发挥本土力量,寻求产城融合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也指出,产城融合发展顺应了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化、信息化协调一体发展的理念,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载体,是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产城融合的两面:政府与市场

在产城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焦点。

我国很多县级开发区搞建设,往往是自己出钱,但是,多数地区财政不足,基础设施跟不上,而由市场化力量带来资金搞建设。

各地在探索中形成了多种方式,例如固安引进了专门致力于投资开发运营产业新城的集团——华夏幸福基业,属于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苏州工业园区采取了中外合作的方式,北京亦庄、郑东新区等产业新城则是政府主导方式等。

固安县副县长肖建忠表示,在和企业的合作中,双方要明确进行分工,政府宏观把握,主导产业规划和园区规划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并做好相关管理服务工作,企业负责具体园区运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具体项目的运营。

同样,在谈到政府与市场交往的关系时,浙江省德清县县委书记张晓强指出,在引入市场力量的时候,政府要把握宏观、提供公共服务,不能缺位;市场应该起到决定作用,政府不能越位。

以固安为例,华夏幸福基业作为产业新城专家,始终致力于推动产业升级,并拥有专门运营团队,针对区域的具体情况,依据政策导向,制定符合地区的产业发展策略。

在经历了几年的产业发展初级阶段之后,随着入驻园区企业的增多,园区开始进行产业整合,即通过科技手段,在传统产业中增加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逐步摆脱低端生产,建立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向价值链高端进军。

陈耀在解析这种市场化力量时提醒道,对企业来说,做产业新城周期长,投入大,专业性高,需要一定的积累和专业队伍的支撑,还要与政府有坚实的信任基础。

对于让市场的力量在县域经济中充分角逐是县域发展的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认为,应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作用,尤其在一些公共领域,包括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政府可以放手吸引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采用多种合作方式,更多地让市场化的力量助力县域经济的发展。

(撰文 孙晓青)

第四篇:崛起的航天产业新城—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是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依托和发挥陕西航天科技雄厚的资源优势和突出的发展潜力,共同建设的以航天技术应用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是西安“五区一港两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86.64平方公里,集中新建区面积23.04平方公里,扩展区规划面积63.6平方公里。

成长的足迹

2006年11月30日,管委会正式成立。

2007年12月26日,基地被国家发改委批复认定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 2010年1月5日,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西安国家半导体照明(LED)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0年2月2日,基地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以军民融合为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0年6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基地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国唯一的航天专业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科学的产业定位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坚持“四节约一环保”的发展理念,以“航天产业立区,战略产业兴区,文化产业繁区”为发展定位,以“大集团引领,大产业构建,园区化承载,规模化发展”为发展方针,着力发展“以卫星及卫星应用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以太阳能光伏及大功率半导体照明为主的新能源新光源产业、以服务外包及动漫创意为主的数字航天产业、以生物医药及生物研发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以及集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集约化为一体的高端物流产业”等主导产业,积极构建以航天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体系,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世界知名”航天产业新城。

三大产业齐头并进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基地充分发挥陕西省航天科技的雄厚基础和资源优势,以民用航天产业为主导发展方向,以航天六院、航天五院西安分院、航天九院771所、中国卫通等掌握尖端高新技术的航天单位为依托,以航天科技西安卫星应用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加拿大国际卫星与通讯产业园、卫星导航与时间频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等项目为平台,着力发展以卫星及卫星应用为主的民用航天产业集群。

作为陕西大功率半导体产业基地,西安航天基地先后聚集了陕西省建国以来成功引进的最大投资规模的新能源项目——中电投100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的自主创新道路的隆基硅2000吨硅片项目,西安阳光能源1000吨太阳能单晶硅及5000万片单晶硅片生产等有技术、有实力的大项目。

此外,基地牢牢把握服务外包及创意产业空前的历史发展机遇,开工建设了高起点、高标准、大规模的西安航天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园,并引入亚森通信、开泰动漫园等一系列服务外包及创意产业项目。其中,基地与西影集团共同设立的、西部注册规模最大的西影航天动漫公司项目的签约,标志着航天基地着力发展以影视动漫为代表的服务外包及创意产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迅速形成动漫创意产业集群,服务于基地卫星应用产业链,形成陕西文化产业卫星应用发展的航天品牌,向着“大集团引领”的发展格局、“大产业构建”的发展方式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至此,基地凭借营建天地一体卫星运营服务体系、绿色新能源全产业链构筑体系,向着打造中国“卫星之都”、“低碳“芯”城”的远大目标,阔步前进。

面对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西安航天基地将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务院推进“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机遇,以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主要抓手,以建设“陕西大功率半导体产业基地”为主要支点,坚持科学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基地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民用航天、新能源、新光源、服务外包和创意等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篇:科学规划真抓实干 嘉善姚庄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

科学规划真抓实干 嘉善姚庄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2006年02月14日浙江在线嘉兴频道

从2001年的1.5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的4.5平方公里,姚庄镇城区面积扩大了两倍,显现了现代化新城镇的雏形。去年,姚庄镇进入全国千强镇行列,还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

早在2002年初,姚庄镇就按照我县“一心四点”布局,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构想,确立了“经营城镇”的理念,委托专业机构先后编制完成了《嘉善县姚庄镇城镇总体规划》、《工业区控制详细规划》等,对城镇商贸区、工业功能区和镇域内8.09平方公里进行了总体规划,基本确定了小城镇建设的规模、定位和功能布局。2005年上半年,姚庄被确定为全县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后,加速了小城镇建设的速度,推出了商住楼、新村建设、宾馆、工业开发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小城镇建设,镇工业功能区、城乡居住区、文体休闲区、商贸金融区等初具规模。

据介绍,姚庄镇从2002年起先后投入1亿多元,改善小城镇建设所配套的工业功能区、交通设施等基础条件。目前,工业功能区道路、供电、排污、宽带网等各项基础设施全部到位,污水处理厂已经进入筹建阶段。镇域内形成了“五纵五横”的道路框架,总长度达到22公里,全面完成了镇村道路建设。联村到组道路建设除横港村外,其余8个行政村已经完成路基建设,同时镇村三级公交网络全面开通,构建了全镇“十分钟交通圈”。在小城镇建设中,姚庄镇近年来新增绿地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7.5%;先后建成文体中心、体育馆、文化广场等设施,营造了城区浓厚的文化氛围。2005年,姚庄镇财政总收入达到3650万元,同比增长42%;实际利用外资3889万美元,同比增长72%。

姚庄小城镇开发下一步仍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动作、产业支撑、突出特色”方针,坚持走工业带动、三产繁荣的发展之路,通过实施“两大工程”吸引资金和人流、物流的集聚;加快建设新农村示范区、宾馆等一批重点工程;启动建设姚庄至上海枫泾镇的道路工程,做好接轨上海的文章,并通过完善城镇道路、老城区改造,拓展小城镇的空间。

县委书记高玲慧总结姚庄小城镇建设经验时指出,经验之一是科学的规划,依托工业功能区加快小城镇集聚,同时统筹考虑商业、交通等综合发展;经验之二是真抓实干,按照规划目标狠抓项目建设。姚庄镇从农业镇快速发展到一个初露新城镇端倪的过程,其他镇可以从中借鉴和学习。

上一篇:金融学专业术语中英文下一篇:教师不忘初心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