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产业规划范文

2022-06-05

第一篇:镇域产业规划范文

产业结构升级与镇域经济发展

http://.cn 2007年01月02日06:35 大洋网-广州日报

汽车产业已成为广州支柱产业,并带动镇域经济发展。 何勇当 摄炭步镇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西南部,是第二批广州市中心镇,也是广东省273个中心镇之一。随着广州市市区部分产业向外转移,以及新白云机场、汽车城和市西二环高速公里等大型项目建成,为镇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得到市区二级政府政策与经济的扶持,发展优势更为凸现。汽车产业是花都区的支柱产业,汽车城二期、三期用地均在本镇;在镇内建设的国际纺织城已见雏形。形成了炭步镇超大规模的现代工业基地,商贸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给炭步镇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前所

未有的契机。

1.整合资源,迎接产业升级

广州市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策略为南拓、北优、中调、东进、西联。“北优”是强调北部地区产业升级,利用北部土地及交通优势承接广州中心城区的部分传统产业或有污染的产业转移,同时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炭步镇与广州中心城区有一定空间距离,具有交通与区位优势,北优战略为本镇承接广州中心城区传统产业搬迁转移,进而为镇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与生机创造了条件。在镇域经济发展中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

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充分利用好农业资源、新兴的工业资源、交通资源、信息资源、人文资源和政策资源,促进本地区产业升级和优化。

2.加强城镇经济规划,着眼未来发展

突出特色,形成和谐共进。建立现代工业,走工业强镇道路是诸多岭南名镇崛起的成功实践,历史赋予了我镇在新时期加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炭步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古迹,是典型的岭南鱼米之乡,要从整体上把握城镇与农村的发展需求,形成工商农各产业的协调,并且在发展中体现炭步镇作为南粤鱼米之乡、历史文化深厚底蕴的地方特色。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我镇是山水城镇,鱼塘密布,河网纵横,具有优越的生态环境。但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产生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迹象。要改变粗放型、低水平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制定镇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提高中心镇环境质量,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绿色现代农业,工业发展和产业

升级与环境保护并重,真正体现山水城镇风貌。

3.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

中心镇建设是广州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广州市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战略措施,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需要,也是把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生态山水城市的重要举措。上级政府对于中心城镇发展在政

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有力地促进了镇经济全面发展和产业转型。要重视用先进技术改造农业和农村经济,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引导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有计划地承接由中心大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与工业生产能力进行配套,并注重提升科技含量,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改善镇区硬环境,吸

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建设新型工业中心镇。

4.加速服务业发展

镇域经济升级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第三产业的兴起与健康发展,经济转型不能忽略服务业在建设中心镇的主要作用。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业类别与覆盖面与镇域经济整体发展不相适应,就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我镇经济工作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是发展商贸业,依托汽车城的经济效应与聚集效应,为汽车城提供配套的商业服务;加强镇内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商业街,繁荣商贸与餐饮业,适度发展房地产业;充分利用已有的农业观光资源,积极开发工业旅游资源,整理修缮并保护好历史文物古迹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业;优化就业结构,加速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事业建设,活跃社会文化生活,提升居民素质,将我镇建设成为富足与和谐

的新型中心镇。

第二篇: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2008—2010年,是中江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乡镇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镇域经济在中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重要。为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地跨越式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依据《平邑县第十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全乡镇域经济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有了很大提高。镇域经济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活跃乡场、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全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五个基本形成”:第一,发展基础基本形成。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总量和速度两个指标上:2007年全乡镇域经济总量达到15亿元,增长速度连续几年保持在22%以上,为今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领导体制基本形成。发展领导小组,配备了工作人员,形成了统一领导、横向协作、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第三,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镇域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第四,镇域企业队伍基本形成。涌现出了一批骨干企业,全乡镇域企业在数量与规模上也不断增加;第五,发展氛围基本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政府表彰奖励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积极支持、广泛参与镇域经济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镇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乡实现GDP4.2亿元,是2002年的2.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是2002年的2.6倍;实现财政地方收入320万元,是2002年的1.2倍;农民纯收入4620万元,是2002年的1.8倍;招商引资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3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152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1倍和4.5倍。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按照“五区一园一市场”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完成了道路硬化和美化,架设了一条10千伏的工业电力专线。不断提升小城镇档次,使其真正成为镇域经济建设的平台和载体。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2008—2010年镇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镇域经济发展全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邦、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先进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加快全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建设惠及全乡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推进产业富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1.定性目标

2008—2010年,进一步改善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舆论环

境、融资环境,大力拓展镇域经济的产业空间,全面提升镇域企业的发展质量。在产业集群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镇域经济成为中江经济增量的重要支撑,在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2.定量目标

镇域经济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力争完成增加值5.2亿元,占全乡经济比重达到68%。

重点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达到15户以上,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户以上。

增强产业集群的产业竞争优势和特色集聚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到2010年,全乡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培育2个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业集群。

镇域经济财政贡献能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占全乡税收比重达到80%。

镇域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镇域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

三、主要任务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做好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循环式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大力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促进沼气产业化发展,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使全乡民营企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减少,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格局。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实施战略性调整,推动镇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注重技术进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努力把中江建设成为先进工业化基地。。一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拜尔、金太阳、高明科技、等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推进瑞丰、阳光木业的规模化建设。二是巩固传统产业。木材加工业业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2.2亿元,年均递增21%。

(三)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竞争能力。一是制度创新。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引导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二是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逐步健全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制度,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转变为企业文化先进、战略目标明确、管理方法得当、运行状态良好的先进企业。三是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先进、适用、成熟技术的引进、开发和产业化,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镇域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机构,引导和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带动风险资本和各类社会资

金支持镇域企业的技术创新。

(四)引导产业集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和支持镇域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发展。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和规划,形成有特色、有规模、体系完整科学的产业集群,提高企业的聚集度,加快特色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加强上下游产业的纵向合作和产品研发、品种配套、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横向联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推进产业融合,培育块状经济。到2010年,力争形成石膏开采、石膏加工、木材加工、花岗石开采和加工、纸业、新型饲料、规模养殖等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带、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五)加强合作交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引进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信息交流和产品展览等方式,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贸易,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吸收外商投资,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把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引进智力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加快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由初加工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变。加快镇域企业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逐步开始探索资本、技术、管理的输出,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向利用国外资源转变。积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加强我乡镇域企业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力度,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收购、兼并、重组不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领域。

(六)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企业要全面掌握国内外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多触角收集和发布各种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政策导向;推进各企业实现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信息手段,构建全社会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民营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准确地向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技术、市场、融资信息以及法律政策咨询;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镇域企业举办信息化培训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水平,在企业内部实现商务信息的快速、安全传输与共享。积极探索和尝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在镇域企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系统化。

(七)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发展。要充分运用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金融机构、商业性公司等社会服务资源,围绕镇域企业的需求,构建市、县、乡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建立以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市场营销、产权交易、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今后发展镇域经济的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一切影响镇域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思想的解放程度直接影响到镇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成效。领导干部要敢于解决、善于解决镇域经济发展中思想观念不适应的深层次问题。坚持与时俱进,着眼于“创”,要

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创新发展工作方法。坚持自力更生,着眼于“干”,要坚决摈弃过去依赖实际扶持的思想,充分发挥主动性,立足自身谋发展,依据资源求突破。坚持舍得付出,着眼于“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要打破常规,大胆闯、大胆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转”,从过去主要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市场,从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转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总之,要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镇域经济的大发展。

2、以工业化为核心,园区为载体,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总量。一是把做好工业园区的布局和发展规划,实现从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作为发展工业主要方式,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按照“产业聚集发展”的原则,强力打造工业园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落实好已签约或在建的工业项目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引导工业有序向园区聚集,构筑产业链,推动企业集群发展,使工业园区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增长亮点。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以改革和创新为切入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逐步走上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品牌带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要在工业发展认识上要有新提高、新境界,发展有新思路、新举措,借鉴先进乡镇工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力培育壮大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以形成后发优势,走出工业立镇之路。

3、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招商引资,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动力。镇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项目建成是要领。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乡实际,不断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子,努力做到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要树立乡外以外都是外的思想,把乡外资金都当作外资引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经济能发展、农民能增收、乡财政收入能增加的原则,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全力加快推进镇域经济发展。

4、努力营造镇域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镇域经济。镇域经济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因此,发展镇域经济关键要鼓励发展镇域经济,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要进一步清理和废止一切歧视和限制镇域经济发展的规定,尽可能降低镇域经济投资创业成本。二要进一步规范镇域企业的税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三要引导私营业主相信诚信敬业、守法经营观念,通过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改变作坊式、家族式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四要增强镇域农行、信用社信贷功能,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镇域经济信贷支持。

5、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把小城镇建设好。一是要突出重点、科学布局,高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好小城镇,当前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上。二是要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进程,引导集体、个体、私营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建设。三是政府要着力在教育、卫生、文化、商业服务、居住小区等配套建设上,要有新的突破。

6、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发展镇域经济的过程就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剩余劳动转移非农产业的过程。农村劳动力要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按照“农民知识化、知识技能化、技能实用化”的要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业信息网络的优势。通过开展“科普村村通”、“科技入户”、“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举办电视讲

座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市场、政策等信息的传播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努力使全乡适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

第三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王海鹏

坚持以“解放思想、再创辉煌”大讨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放宽眼界。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用创新精神和市场经济的手段干事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选择符合我镇实际的发展模式,因势利导,构建充满活力的块状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同时不断创新镇域经济发展体制,增强发展活力,促进镇域特色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基础

1、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依托园区建设打造我镇的工业走廊。积极引导各类加工制造企业向园区集中,围绕山神庙园区自镇区一线打造现代工业走廊。牢固树立“企业发展我发展、企业发展我服务”的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靠创优服务打造“投资洼地”,增强环境吸引力。通过实施园区带动战略,使园区真正成为镇域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良好载体和平台。

2、以招商引资为突破,破解镇域特色经济发展的资金难题招商引资要立足自身优势、创新思路、积极拓宽渠道。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积极实施走出去招商战略,实行“筑巢引凤”、“搭船渡河”、“腾笼换鸟”等

1多种形式,增加招商的时效性。

3、以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镇域特色经济主力军的作用

在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抓环境、抓引进、抓培植、抓提高的方针,把市场主体定位于民营,壮大私营企业、培育个体大户,使民营经济成为加快发展镇域经济的主力军。

二、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优化镇域经济发展环境

1、突出城镇建设规划,提升城镇建设水平

坚持“求精不求大”的原则,树立精品意识和适度超前意识,不断加强镇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突出抓好城镇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坚决整治脏、乱、差的问题,全面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努力为镇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2、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确立自己的产业发展重点,培育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互促共进,提升人气、聚集财气,让城镇更加繁荣。

3、积极探索城镇经营的路子

积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盘活城镇土地资产,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城镇的发展档次,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长久支撑。

三、坚持城乡统筹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延伸镇域经济发展腹

1、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改善发展农业的创新环境,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提高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

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按照市场需求,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

3、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它不仅是联系农民与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的“桥”,也是拉长产业链、实现农业外延增值的“路”。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4、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要富裕必须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而且可以增加在家务农农民对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占有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搞好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劳务经济的发展。

四、深化城乡体制改革,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大力推进有利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营制度改革

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政策,规范流转程序,加快流转速度,因地制宜地探索“散户出租、企业承包”、“集体转包、大户经营”、“带地入社”、“以地入股”等路子。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2、推进以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为重点的农村经营方式改革围绕优势产业,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创办、市场运作”的思路,重组、整合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积极发展生产合作型、加工合作型、销售合作型、科技服务型等不同类型的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第四篇:肖家镇镇域产业园建设驶入快车道

锐意进取

破浪前行

肖家镇镇域产业园建设驶入快车道

肖家,一座宛如闺中淑女的合川边界农业古镇正散发出独特魅力,山上水果十里飘香,水中鱼儿满塘游荡,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特色农业如火如荼,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处处都是肖家镇勃勃生机、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人心思富,风帆正满,肖家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锐意进取、破浪前行,在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的时代大潮中扬帆启航。

2010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实现7828万元,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已达到3200元,同比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2400万元,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87万元,同比增长26%,财政收入实现165万元,同比增长25%。

解放思想 谋划发展

肖家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镇上下干部群众不断发扬“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奋勇争先”合川精神,用全新的思想观念引领经济社会突破发展,做到谋划工作思路力求实际,制定政策措施力求可行,落实工作任务力求到位。跳

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立足于服务城市,富裕农村,加快镇域经济发展,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优质水果、生态水产主导产业,做优做特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围绕建设现代特色农业镇、观光休闲美镇的目标,肖家提出了“1331”的发展思路和做出了“一带三园”的产业发展布局。

“1331”工作思路:坚持一个中心,实现三大目标,突出三个重点,抓好十项工作。即:以新农村建设为中心,以“富裕肖家、靓丽肖家、和谐肖家”为目标,以“现代休闲观光农业进入合川先行区,边界特色商贸小城镇基本形成,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为重点。抓好十项重点工作:一是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带建设,二是资金、项目、人才的引进,三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四是农村交通网络全覆盖,五是场镇堤防及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六是场镇基础设施改造及功能配套,七是场镇及农村饮水工程,八是城乡美化、净化工程,九是和谐平安边界建设,十是党的建设。

“一带三园”的产业发展布局:一带是以合武路为主轴线向道路两边发展形成的一条纵向产业发展带。三园:一个是在镇区道路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产业园,约0.77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有农业机械制造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畜禽饲料及生物制药区三大片区;一个是观光农业示范园,约1.67平方公里,主要集中在沿河两边的地势低洼地带,发展生态

农业和旅游业;还有一个是水产园,约1.10平方公里,位于肖家镇南部,水资源丰富,以发展水产养殖业为主。

此外,肖家镇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切实为想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干事创业营造宽松环境。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参加作风拉力赛,增强干部的综合素质,形成实干作风,规范干部的行政行为,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有效机制。同时将解放思想和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推进党的建设,深化落实“三项制度”,开展好“三项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为镇域产业园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园区建设 如火如荼

肖家镇地处合川区东北部,距合川城区41公里,是合川东北部重要交通枢纽和合川通向四川武胜县、岳池县等区县的交通要道和“经济走廊”,与川渝两地区多个乡镇接壤。东邻原码头镇,南靠龙市镇,西靠原佛门乡,北接四川裕民镇、乐善镇,辐射人口达10多万人。合川正大力与遂宁、南充、广安区域合作,肖家已跻身“合遂南广”经济带,逐步形成边界商贸小城镇。按照区委 “3421”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我镇“1331”工作思路,突出打造边界特色商贸镇、充分发挥作孚故里、川剧之乡等文化资源等优势,为此规划以合武路为轴,以肖家镇新学村环线公路为核心圈,以上下大肚子河、跳墩河为核心带,并向周围的圣明、啸马、新学辐射里生态特色

镇域产业园。园区规划总面积3.54平方公里,其中建筑及基础设施建设面积0.77平方公里。作为区域发展的龙头,初步形成了大力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三大主导产业。目前,起步核心区1000亩正在开发建设中。

园区创建伊始,镇党委政府便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调整工作重点及思路,确立了坚持产业化带动城镇化,以水稻、水产、水果“三水”产业为龙头,力争在本届任期内把肖家基本建成边界交通小枢纽(以“一环八射”为目标,建设合岳武三区县边界交通小枢纽)、特色商贸小中心(积极聚集生产要素,精心建设以肖家为中心辐射武胜县、岳池县等周边乡镇近10万人口的商贸小中心)、历史文化小名镇(着力打造作孚故里和川剧之乡文化,保护啸马古街和明明小学古建筑资源,建美扮靓城镇,建成历史文化小名镇)。围绕这一规划,肖家始终把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视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着力在园区建设方面下功夫,倾尽全力为“金凤筑好巢”、为“金蛋砌好窝”。

为全力打造硬件设施完善、软件服务优良的高标准镇域产业园区,肖家加大投入,不断完善道路、排水、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科学合理安排水、电、路、线、管网的分布,特别是搞好道路建设。争取上级资金,做好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央、市、区投资项目对接,加快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今年争取到的生态家园项目、小农水项目、农村便

道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产业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在服务软环境建设方面,肖家秉承“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理念,真诚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推进项目审批全程代理,不断改善软环境促进招商。协助投资业主完善土地租赁等各种合同手续,规避用地风险。坚持引进与扶持并重,对产业园区重点项目,实行领导挂靠联系制度,及时解决企业用水用电等问题,让企业发展放心、舒心、安心。

招商引资 势头强劲

“项目是产业园区发展的关键,是镇域经济腾飞的翅膀。”——这在合川区肖家镇已形成广泛共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今年以来,肖家积极把握机遇、直面挑战,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使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喜人形势。以引进规模业主、先进科学技术、外地资本和现代经营管理模式为着力点,以土地合理流转为手段,进一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夯实水产发展基础,以建设现代水产示范园为重点,实施名优水产工程,打造水产发展品牌;围绕水产业的培育壮大,促进加工服务业的形成与发展,饲料加工厂、农副产品初加工基地和专业水产养殖批发市场等水产配套服务业。依托水产养殖业,大力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李子水果项目,对各产业区间道路花卉绿化美化,形成生态产业链,促进具有生态休闲、农业观光的乡村旅游发展。对现有的工业如超长机械厂农机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予以扶持,帮助其发展壮大,做强、做

出品牌,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区位优势明显处于劣势的肖家,创造了招商引资快速增长的神话。

去年引进渝北客商注册成立了合川区储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水产养殖503亩,今年加大投入发展花卉苗木,建设联户沼气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今年2月份,引进业主贾飞在圣明村中山坝、双凤桥成片种植绿色蔬菜500亩。600亩桃李小水果喜获丰收,300亩西瓜正进入销售旺季。5月初,签订了总投资7千万元人民币合川超长农业机械厂项目、福明水产生态示范园项目和德彬立体开发示范园项目三个项目落户镇域产业园。重庆荣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0000万元在我镇建立年出栏肉牛10000头的养殖基地,先期50余亩现已破土动工,预计年内竣工投产,届时年产值将达到5000万元,并可提供300余个就业岗位。占地20亩,投资5000万元的水晶饰品加工厂落户产业园。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肖家镇域产业园已吸引入驻企业7家,总投资达4亿元。其中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企业(项目)5个,总投资近2亿元,到位资金800万元,实现了“开门红”。另据介绍,已入驻产业园区的企业均进场施工,并有5个项目年内投产。此外,目前产业园区在谈规模以上项目2个,预计总投资可达5亿元。

狠抓基础 强镇富民

今年来,肖家镇在抓好镇域产业园同时,注重办好办实民生工程,促使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教育、低保、文化等多方面政策惠及千家万户,为民办实事,确保农村民生加快得到改善。倾力实施“一环八射”的交通网,完成啸马村水台子至文家垭口通达路2公里,啸马村至原滑石村文胜水库通达路2.9公里,原茶店村筹资修泥结石路2.5公里,原红花村通畅公路1.8公里,打通了原茶店村至龙市镇佛门通达路1公里,正新修猴文路通畅工程2.9公里。全面完成对凉泉、新学村的土地综合治理前期勘测工作,2010年实施面积1万亩。另争取储备了啸马、新学等村的近10平方公里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力争2011年实现全覆盖。扎实开展城乡环境秩序综合整治活动,鼓励发展了300多口沼气池,改水改厕100多座,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遏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建成民生广场,完成场镇入口、广场等重要节点绿化建设,新增场镇绿地3000平方米,场镇穿上绿装;安装路灯41盏,安装人行道彩板5000平方米,场镇得到亮化。不断完善场镇功能,场镇档次进一步提高。动员业主到场镇新建房5000平方米,康居农房建设正有力推进,危旧房改造正逐步实施。以拓展合武路新区为主,改造老区为辅,将场镇建设全面推进,改造旧城1000平方米,新修场镇新区街道2条400米,构建场镇纵横骨架。着力提升场镇建设档次,策划上报建设肖家汽车站,增强流通的水平。全面推进场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场镇功能,整

治场镇排污管道,对场镇堤防二期及内侧开发予以规划。不断落实惠民强农政策,打好发展基础,推动镇域经济发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肖家镇积极立足自身优势,将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优势转化转化为聚势发展的现实优势,大开发大开放的发展格局已在这里悄然形成,镇域产业园建设正驶入快车道,在结构调整上不断优化,在项目建设上不断突破,在城镇建设上不断跨越,在社会事业上不断创新,力争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高歌猛进,谱写出肖家镇域产业园建设发展新乐章。

第五篇:在镇域产业园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 (推荐)

同志们:

刚才,++同志对过去一年全区镇域产业园建设情况作了全面总结,对2010年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镇域产业园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部分镇街和区级部门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希望大家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消化借鉴。下面,我就做好镇域产业园建设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镇域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镇域产业园是镇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近年来,全区镇域经济总量增长较快,镇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成绩固然可喜,但同时大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区镇域经济发展水平,在规模、质量、增速等多个方面与全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主要是缺乏强有力的主导产业作支撑。如蔬菜、水产、特色水果等产业,全区30%以上的镇街都在发展,但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链,产品的附加值不高,没有起到带动镇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有的镇企业零星分散,不能实现资源共享,生产成本高,发展极为困难,新的企业也不愿入驻。建设镇域产业园,通过发展食品加工、运输等一批带动力较强的龙头企业,有利于推动现有产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工业集中发展,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实现道路、水利等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形成镇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镇域产业园是建设“富强合川”的重要载体

建设“富强合川”需要载体作支撑。目前,我区已经形成“一园五区”为核心的工业发展格局,基本奠定了未来工业发展的框架体系。同时,以产业园为依托发展起来的镇域产业日益增多、逐渐壮大,如三汇镇和盐井街道的建材业、清平镇的玻璃制造业、云门街道和钱塘镇的生猪产业、太和镇的蚕桑丝绸产业、古楼镇的枇杷产业等,不仅较好带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有的还逐渐成为了全区的支柱产业。到2009年底,全区镇域产业园企业已达近200家,带动实现镇域工业总产值72.7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1.36%,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了合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推手。实践证明,镇域产业园作为“沿线展开、组团布局、城乡联动、多点突破”产业空间布局的实践载体,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建设“富强合川”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三)镇域产业园是建设特色小城镇的有效途径

特色小城镇是“美丽合川”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带动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区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功能不全,规模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急需一个质的飞跃。建设镇域产业园,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机结合,将城镇功能区域化,可以改变目前大多数镇街工业、商业与居住区域混杂的局面,形成特色鲜明的工业集中区和住宅区,使得小城镇的建设更加美观、科学,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环境更加舒适、宜居,由此达到“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的目的,实现特色小城镇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谋划,切实找准镇域产业园建设的着力点

建设镇域产业园,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是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将有力推动合川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各镇街要主动作为,切实找准着力点,努力在镇域产业园建设上实现突破,做出亮点。

(一)突出特色,选准主导产业

发展镇域产业园,关键要选准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不在多,多了就形不成龙头,带不起来基地,创不出特色。各镇街在选择和培育主导产业时,一定要立足镇情,理清思路,以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为目标,按照“做专、做特、做精、做优”的要求,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结合全区重点发展产业,统筹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充分挖掘和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发展定位,选准主攻方向,抓住工作重点,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真正找准各自的亮点、特色,创出自己的“一招鲜”来,努力培育富有特色和个性的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与众不同的产业比较优势,提高镇域产业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发言稿《在镇域产业园建设工作会上的讲话》。

(二)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布局

一要科学编制建设详规。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结合土地修编,将产业园的建设用地纳入规划范围。按照职能分工对产业园进行分区规划,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促进相关产业聚集发展。要充分考虑近期和长远发展,留足拓展空间,做到“科学规划、适度超前、分期实施”,确保产业园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承载能力。二要科学编制周边发展规划。努力打破行政区划界线,积极探索各种有利于加快产业集聚的办法措施,鼓励特色产业跨区域集聚,以产业园的建设发展带动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产业园与周边小城镇群体的最优组合、协调发展。三要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产业园的带动作用,规划建设配套的专业市场、都市农业、农产品加工基地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到2010年底,全区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明确、基础完善、功能配套、特色突出、联动发展的镇域产业园,形成新的镇级经济发展平台。

(三)整合资源,积极包装引进项目

一要大力招商引资。各镇要按照区里下达的招商引资任务,围绕主导产业,采取多种方法招商,积极包装项目,宣传推介,主动出击。进一步优化软环境,打造“投资洼地”,增强投资吸引力,努力做到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对不能落户工业园区的企业,各镇要积极开展对接,争取落户产业园。二要盘活闲置资产。目前,各镇破产关闭企业的旧厂区、闲置院落、学校、医院、办公楼等,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已经成为资源优势,要积极整合,将这些闲置资产变“废”为“宝”, 通过土地流转、宅基地置换等多种方式,解决产业园的建设用地指标,充分发挥土地的最佳效益。三要盘活土地资源。与工业园区相比,土地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是镇域产业园发展的最大优势。要大胆探索产业园用地问题,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控制零星用地,将辖区内的工业用地最大限度地向产业园集中,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切实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引导企业向产业园集聚,不断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

三、真抓实干,努力促进镇域产业园建设取得实效

镇域产业园建设是当前镇街的中心工作,相关镇街务必要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好工作力量,全力以赴抓好落实,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是镇域产业园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把产业园的建设作为推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细化目标任务,提出具体的落实措施。分管负责人要具体抓,抓落实,坚持一线工作法,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相关区级部门一定要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确保镇域产业园建设顺利推进。

二要创新工作,提高效率。推进镇域产业园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部分同志可能还比较陌生,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模式。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创新工作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群众及业主的意见和建议,摸清真实情况,掌握发展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认真研究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握政策导向,不断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要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区级部门要进一步整合涉农资金和项目,选派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专家深入一线指导生产,为镇域产业园的发展提供广泛的支持和帮助。各镇街要依托产业园建设,积极包装项目,加大向上对接力度,争取市里和区里的支持,把各种扶持政策用足用活用到边缘。要积极筹集建设资金,加强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使产业园设施配套、功能齐备,满足企业入驻需求。

同志们,镇域产业园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关联度大的系统工作。大家一定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继续发扬“坚韧不拔、创新求变、奋勇争先”的精神,在不断的总结中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开创镇域经济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富强美丽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珍惜自己课文范文下一篇:专业导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