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论重建与实践思维方式

2024-04-20

本体论重建与实践思维方式(精选6篇)

篇1:本体论重建与实践思维方式

本体论重建与实践思维方式

本体论在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体论哲学由盛到衰再重新崛起的历程表明:所谓本体论在当代的”复兴“,不是对旧有本体论形态的回复,而是对哲学本体性质的重新规定.实践观点对于本体论的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解决本体论问题的一种全新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方式.实践的这种本体论意义,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追求的本体论是一个过程本体、关系本体.它是以人的实践、人的本质和人的世界彼此相互关系和运动过程来实现人的本体论境界.

作 者:汪雪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刊 名:襄樊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GFAN UNIVERSITY年,卷(期):24(1)分类号:B016关键词:本体 本体论 实践思维方式

篇2:本体论重建与实践思维方式

从社会存在本体论到实践本体论--卢卡奇重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评析

卢卡奇重建的马克思哲学的社会存在本体论,通过对三十年代原苏联哲学界建构的`具有明显自然本体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之自然主义、机械主义、客体主义和教条主义等严重缺陷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马克思新哲学的本真精神;但若与此后不久我国哲学改革所提倡的实践本体论相比,则显露出其由于未完全脱离近代哲学本体之实体性、本原性和事实判断性的影响而未充分彰显马克思哲学本体之关系性、本质性和价值判断性的现代意义.

作 者:朱宝信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卫生学校,河南,驻马店,463000刊 名:攀登英文刊名:ASCENT年,卷(期):200322(1)分类号:B1关键词:卢卡奇 马克思 社会存在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

篇3:本体论重建与实践思维方式

后现代主义主张差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拒绝现代主义强调的统一性、权威性和确定性。在语言上,后现代主义反对文本的形式与意义固定不变的观念,尤其反对二元对立和等级划分,比如理性/感性、男性/女性、形式/意义。在方法论上,后现代主义则表现为德里达的“解构”概念。“解构”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解构”一词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哲学家德里达,是一种哲学和文学分析方法。它通过严格审视文本的语言与逻辑,质疑那些基本的概念化的对立。这些概念化的对立是二元的,有等级关系的,而且每一个对立中的一个成员被认为是主要的、根本的,而另一成员则是次要的,派生的。例如,在文明/野蛮,西方/东方,男性/女性,原作/译作,作者/译者的对立中,前者的地位都远高于后者。解构二元对立,就是揭示二元之间对立的紧张关系,证明二元之间没有哪一方优于另一方,或比另一方重要。德里达强调不要以性别对立来理解性别差异,即,强调差异性,而不是对立性(Elam,1994:56)。一般说来,解构二元对立的具体方法主要有“拆解”(dismantling)和“颠覆”(subversion):拆解那些被认为是毫无疑问的概念和假设;颠覆传统或传统的思维模式。

2 后现代视角的女性主义及其翻译

在以父亲为中心的男权社会,女性是以“第二性”、“他者”身份处于被决定和被领导的边缘地位,并且被剥夺了话语权,而男性则将女性的边缘地位用父权语言长期地固定下来,形成了刻板女性印象。有人说过,“如果语言不能为两性提供同等的应言说和增强自尊的机会,它就只能是一个性别压制另一个性别的工具”(Simon,1996:105)。父权语言通常被认为是女性受到压迫的重要原因,因为通过语言媒介,妇女们被教育并接受自己的从属地位,这对妇女的自信、自尊、创造性与心理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女性要摆脱被动地位,就必须从语言入手,而翻译正是女性主义介入语言的一个重要方式。

女性主义是旨在提高妇女地位的‘妇女运动’理论基础(Flotow,2004:99)。女性主义深受德里达的解构思想的影响。换句话说,解构思想是女性主义的一个理论依据,是女性主义者消除对立的重要手段,也是女性主义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基础与主题。但女性主义不只是简单盲目的颠覆,还包括女性身份的重建。换句话说,作为后现代主义重要表征的女性主义具有颠覆性和建设性双重特征。而女性主义译者通过适当的翻译策略和实践方式,不仅要解构父权语言与性别对立,颠覆刻板印象,还要彰显女性主体意识,建构了女性主义身份诗学。

3 女性主义翻译策略与实践方式

3.1 翻译策略

德里达认为,任何事件的意义绝不是最终确定不变的,而是可以翻译的(Davis,2004:4)。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语言也不是绝对不变,而是可以颠覆的;男性与女性的对立也并不是封闭固定,而是可以消解的。对于女性主义译者,翻译不仅是不同文化之间文本的转换,也是一种政治行为,其目的使女性在语言中可听可见,并实现两性在语言上的平等。LotbiniereHawood说过:“我的翻译实践是一项政治活动,目的是使语言替女人说话”(Lotbiniere-Harwood,1989:9)。为达此目的,女性主义译者一般采取了“包容性翻译”(Inclusive Translation)和“干预性翻译”(Interventionist Translation)的策略。

包容性翻译意在消除语言中的男性偏见和男性中心主义,使女性在语言中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包容性翻译多被女性主义译者用于《圣经》的翻译。在《圣经》的语言里,女性因被包含于男性词语里而变成隐形不可见。女性主义译者拒绝使用‘人’(man)或‘人类’(mankind)这样的词涵盖妇女,而使用具有包容性、中性或复数的词语,比如“All persons are equally loved,judged,and accepted by God”(An Inclusive Language Lectionary,preface)中的“All persons”,强调了“人人都会得到上帝的同等的爱、接受与评判”的基督教义,而不是用男性语言将妇女排除在基督教信仰之外。

干预性翻译是指女性译者以女性主义‘真理’的名义‘改正’(correct)要翻译的文本。许多女性译者认为她们有权从女性主义视角质疑原语文本,并且当文本偏离这个视角时,对其进行干预,做出改动(Flotow,2004:24)。女性主义翻译干预文本是出于政治原因,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注意。通过干预,女性主义翻译消解了父权语言中的女性歧视(misogynist aspects),显示了体现女性主体意识的决策力量(ibid:25)。

3.2 实践方式

在女性主义视野里,包容性翻译实践的主要方式是使用包容性语言(inclusive language),而干预性翻译的实践方式主要有诠释(interpretation)与改写(rewriting)。此外,这一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加拿大著名学者兼翻译理论家弗洛图(Luise von Flotow)还提出了三种干预文本的实践方式:增补(supplementing)、加写前言和脚注(prefacing and footnoting)、劫持(hijacking)。

1)使用包容性语言

使用包容性语言的目的是消除父权语言中的成规,让女性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地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用中性词和复数代词以消除男性偏见(ibid:54);另一种是使用双性同体概念(concept of bisexuality)。双性同体概念常常被女性主义者用来解构男女对立,建构女性主义身份。双性指的是对多元的包容性,意味着两性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对立,更不互相排斥;相反,二者还能相互依存,在交流中形成生机活力。双性同体概念有助于消除两性对立,同时又承认二者的差异性。双性同体概念被引入《圣经》批评,用以论证上帝具有双性特征。比如,从词源学角度看,希伯来语的上帝是“Elohim”,其中‘El’指闪族男神,‘Eloah’指闪族女神,-im则表示复数,因而Elohim泛指男神和女神,即上帝是雌雄同体,不仅有男性特质,而且有女性特质。

2)诠释

诠释的理论基础是解构主义。德里达认为任何事件的意义绝不是最终确定不变的,文本的意义也不只有一种解释。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也是操纵的工具(ibid:8)。在女性主义理论的视野中,《圣经》是“一部男性作者的书”,是父权制下的产物,虽然《圣经》里也有女性故事,但这些女性故事并没有真正承载女性的主体意识,而只是为男性意志做见证。因此,女性主义译者必须对这些故事进行新的诠释。比如,夏娃首先偷吃了禁果,这恰恰表明女人比男人更主动地追求智慧,而拥有智慧乃是人类优越于世间万物的本质特征。这样,重新诠释的夏娃就成了以自由意志对抗绝对权威、消解男性中心义的女性先躯。通过女性主义视角的诠释,不仅揭示了《圣经》中的男性中心主义,也使原本被压抑和遮蔽的女性主体意识得到了展现。

3)改写

女性主义时代的翻译其实是对以前的女性角色进行改写,改写父权制下人们赋予女性的性格品质以及人们对妇女的态度(Flotow,2004:34)。也就是说,女性主义学者对那些有损女性形象和品质的神话与传说进行改写,即“以女性化的方式改写父权语言或男性修辞的规范”(ibid:69)。于是,经过女性主义翻译,潘多拉带给人类的不再是装满邪恶的盒子,而变成了装着滋养人类的粮食的“丰饶之角”(cornucopia)(ibid:46)。经过改写,原来的男性隐喻变成了女性隐喻,潘多拉不再是人类苦难和罪孽的根源,而是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天使,原本被贬损的女性也变换为富有积极意义的新形象,并在意义的生产中不仅消解了男性中心主义,还突出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文本意义的话语空间。

另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在其《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中对中国民间故事花木兰的改写。汤亭亭塑造的女勇士不仅像男人一样骁勇善战,也能像女人生儿育女,温柔贤惠,孝敬公婆。这是一个全新的花木兰形象:包容性极强,不仅有女性特质,而且有男性特质。在这个人物身上,很多的对立与冲突消失了,代之以丰富、多元与和谐,因而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颠覆性和重建性。

4)增补

为使女性可听可见,女性主义译者采用了各种方法,增补被认为是翻译中最具积极意义的方法之一。即,通过翻译,译者对原语文本增补、发展和完善,从而延长了品的生命力(Flotow,1991:75)。比如,斯科特(Scott)在翻译Bersianik的作品L’Euguélionne时遇到这样的句子:“Le ou la coupable doitêtre punie.”句中过去分词“puni”后的“e”表明这是一位因堕胎而受到惩罚的妇女。由于英语没有用动词表示性别的习惯,因此斯科特运用“增补”的方法将此句译成“The guilty one must be punished,whether she is a man or a woman.”,既补偿了某种损失,又增加了文本的其他部分。“增补”是为了弥补语言间的差异,因此经过“增补”的译作篇幅往往比原作还要长,而且增补的往往都是女性的主体意识与经验。

5)加写前言和脚注

“加写前言和脚注”是女性主义干预的两种形式,也是女性主义翻译实践的常规操作,即,在前言中表明译者的意图,在脚注中突出译者的主动参与。正如女性主久翻译家戈达德(Barabra Godard)所言,女性主义译者寻求在脚注中张扬女性意识,在前言中表明自己有意对文本做女性化处理,并积极参与文本意义的创建(ibid:76)。简而言之,女性主义译者在前言和脚注中直接地表明翻译的意图和方法,其目的是让译文读者了解译者的翻译过程并借此发挥女性主义翻译的教喻作用。

6)劫持

“劫持”指女性主义译者对并不一定具有女性主义意图的文本的占用(appropriate)。该词源出一位女性主义翻译的评论家对哈沃德(de Lotbinière-Harwood)在翻译Lise Gauvin的《他人的信》(Letters d’une autre)时的过分干涉所做出的评语。在这位评论家看来,过分干涉等同于劫持;译者就是劫持者,劫持的对象是作者的作品,劫持的手段则是占用。哈沃德有意违反传统翻译的常规,对目标文本做了女性化处理,比如将原文中大量的阳性词改为阴性词,以此表现女性主义的话语和思想。这样的翻译方法被系统地运用于整个文本时,原文调式和性质就会发生根本变化,读者听到的是和原文不一样的女性的声音。这样的翻译其实是一种政治干预,哈沃德在该书译著的前言里也表明她的翻译实践就是一项旨在让语言为妇女说话的政治活动。

4 结束语

结构主义观照下的传统翻译理论不仅将原作与译作视为对立的二元,即原创与派生、主导与从属的关系,而且还将原作比喻为男性,把翻译比作女性(Venuti,1992:12),强调了男性与女性的对立关系,把“女人”和“译者”置于话语的低等位置。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译论则主张多样性,差异性,强调创造性的主体性写作,认为“翻译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写作形式”(Venuti,1992:79)。在后结构主义的视野里,译者能够更为自由地驾驭文本(Flotow,1991:80),而女性主义译者可以运用适当的策略,通过削弱作者/原作的权威性,突出女性主体意识,消解原作与译作的对立。因此,女性主义翻译实际上是对传统翻译的一种逆动。女性主义翻译也因“过分干涉”(excessive interference)而被传统译论斥责为一种“占用”行为,并冠以“劫持”之名。但事实上,女性在父权制下的语言和文化里被劫持了数千年。因此,谁劫持谁,或谁被谁劫持,这只是话语权的问题。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里,女性主义翻译可以视为一种合理的政治行为,即以解构为手段,以包容和干预为策略,通过诠释、改写和劫持等多种实践方式,颠覆概念化的意识,重建女性新形象,最后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即在翻译中尽量“使女性在语言中显现,从而让世人看见和听见女人”(Simon,1996:20),实现两性在语言上的平等。

摘要:女性主义因具有颠覆性和重建性双重特征而成了后代主义的一个主要表征。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里,女性主义翻译可以视为一种合理的政治行为,即以解构为手段,以包容和干预为策略,通过诠释、改写和劫持等多种实践方式,消除男性偏见并突出女性主体意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在翻译中尽量让女人在语言中可听可见,并实现两性在语言上的平等。

关键词:解构,重建,干预,双性同体,劫持

参考文献

[1]Davis,Kathleen.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Elam,Diane.Feminism and Deconstruc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3]Flotow,Luise von.Feminist Translation:Context,Practice,Theories[J].TTR:traduction,terminologie,redaction,1991,4(2):69-84.

[4]Flotow,Luise Von.Translation and Gender[M].Shanghai:Shang 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5]Lotbinière-Harwood,Suzanne de‘.About the her in other’,Preface to Letters from an Other by Lise Gauvin[M].Toron to:Women’s Press,1989.

[6]Scott H.Preface to Lair[M]//Gagnon M,Lair,translated by H.Scott.Toronto:Coach House,1989.

[7]Simon,Sherry.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M].London:Routledge,1996.

篇4:本体论重建与实践思维方式

关键词:本体论;马克思哲学;实践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过程辩证法

有两种哲学思维方式:一是传统哲学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即从设定绝对概念出发考察问题的方法。黑格尔特别强调哲学是思想的概念运动,“哲学的历史就是发现关于‘绝对'的思想的历史。绝对就是哲学研究的对象。”(1)[P10]这种思维拘泥于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从原则到原则的思辨运动,它除了设定现实是思想、概念、理论的产物以外就是不能触动现实本身。像德国古典哲学归根结底受现实制约,虽蕴涵革命因素但终究不过是“跪着造反”和“睡帽中的革命”;一是马克思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即从现实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考察一切问题的思维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像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像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2)[P17]对于实践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给出一个教科书式定义,甚至语焉未详,因而实践就成为一个有待于被反思的问题域。

一、马克思哲学并未终结本体论

哲学史是哲学主题和视角转换的历史或思维方式变革史。学界有一种思想倾向否定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马克思哲学实质为物质本体论的理解,认为它本质上没有超出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窠臼,没有体现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及其意蕴,指认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实践思维方式”。然把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或核心)归结为“实践”存在不尽相同的解释:包括“实践思维方式”、“实践论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等称谓,进而对“实践”作出不同规定。有的认为“实践”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本体论地位,因此马克思哲学是“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得到一些学者认同,但在解释实践何以成为马克思哲学“本体”的问题上又有分殊:有“生存论的本体论”、“人类学本体论”、“ 实践—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实践生成本体论”等不同理解。

高清海、孙正聿不同意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解释,也不把马克思哲学归名为“实践本体论”。高清海明确指出:“在我看来,用本体论的思维模式去理解实践,即通过‘赋予实践以本体论意义'的方法,是不可能提高实践地位,使它成为世界观的基本范畴的。只有打破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才能做到这点。而且,我认为提出实践观的最根本的意义恰恰就在于打破并根本改变了本体论的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哲学思考方式,所以,我是从思维方式的变革去理解并论述马克思提出实践概念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的。”(3)[P131-132]

本体论思维方式有两种情形:一是狭义本体论,即传统的流行的本体论思维;一是广义本体论,即人类整个思想中的本体论。否定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并不意味着否定人类整个思想中的本体论。本体论作为究竟至极的人类追求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价值倾向和精神,它体现着人之为人的本质方面,在此视角上有论者把形而上学抑或本体论规定为对人的终极关怀,它为人提供安身立命之本,满足着人的终极性向往。即使人们意识到不可能追寻到某种最终的不变的永恒的存在,但是人们的生存却不能没有这种终极性悬设,表现在对未来的祈愿和理想设定,因为人的存在又实实在在地是一个过程,这种堂吉诃德式的努力表征了人类的精神本能。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的天性,康德认为形而上学是人的本能,人的存在无法规避本体论诉求。现代西方哲学曾把拒斥传统形而上学奉为使命,但最终回归到“本体论承诺”,可见本体论问题是哲学研究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康德揭示没有经过认识论反省的本体论是无效的,本体论同时也就是认识论,因而人们对本体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原则。孙正聿说:“基于人类实践本性的理论思维,总是渴求在最深刻的层次上或最彻底的意义上把握世界、理解世界和确认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理论思维的这种渴求,或者说,是一种终极性的关怀,这种终极性的渴求或关怀的理论表达构成贯穿古今共的本体论,”“本体论作为一种追本溯源式的意向性追求,作为一种对人和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终极关怀,它的可能达到的目标,并不是它所追求的‘本'或‘源';它的真实的意义也不在于它是否能够达到它所指向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本体论追求的合理性在于,人类总是悬设某种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理想目标,否定自己的现实存在,把现实变成更加理想的现实;本体论追求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它启发人类在理想与现实、终极的指向性与历史的确定性之间,既永远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又不断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从而使人类在自己的全部活动中保持生机勃勃的求真意识、向善意识和审美意识,永远敞开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空间。”(4)无疑孙正聿先生的本体观具有合理性,实现了从追求终极到生存智慧的转向。但本体论并不单纯是一种原则和意向,需要深入理论究诘,本体论势必涉及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应和解答。马克思致力于所谓形而上学的终结不过是终结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传统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就是从二体关系把对象归结于它的始源性存在的认识方法。”(3)[P131]在此,我们需要区分形而上学与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与传统本体论、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等不同概念,不能认为马克思“终结”了传统哲学本体论思维方式就是终结本体论本身,更不可认为马克思哲学批判了旧的思辨哲学而本身变成了非哲学。

马克思哲学并没有回避本体论,而是以实践为基础围绕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回答阐明了自我本体论,这种本体论可称之为实践过程本体论,为此有必要确立一种实践过程思维方式。

二、实践是一个有待于被反思的问题域

强调实践之于马克思哲学的本质意蕴越来越得到学界认同,但如何细化理解实践以及说明实践如何体现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有许多悬解。

实践是什么?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献中并没有给出确切定义。劳动、生产、工业、商业、实验等等在经典作家的文本中常常是被交叉使用的,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是被狭义理解的实践。恩格斯曾叙述对不可知论“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5)[P17]实践对应什么?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思想、观念、意识”是由人们的现实活动——物质生产、交往、语言等活动来决定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6)[P56]可见实践是一个与“理论”、“思维”相对应的范畴。旧哲学把观念视作人类生活的本质,颠倒了理论与实践的本真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被颠倒的关系再颠倒过来,实现了对颠倒的颠倒。“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5)[P53]

第一,实践与理论相对应,说明实践有别于理论。理论是一种内在性主观活动,通过概念运动而实现。列宁认为实践高于理论因为实践具有直接性、现实性特点,即实践是一种可以被直观的、感性的物质活动;而理论作为内在性抽象性思维活动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第二,实践作为人的整体性活动本身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思想与活动等的多重统一。在既成意义上实践是理论的来源又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要确证自己只能通过这样的“实践”,实践本身包括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意味着理论必须接受主观检验,归根到底理论需要主观判定,理论既为主观之物又须主观检验、判定,结果还是“主观”、“思维” 本身,于是又落入贝克莱陷阱,如何超越这种解释学循环?同时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什么样的实践、多少人的实践、如何检验等等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形而上学规定而转化为一个科学的知性规定。由此,马克思注意到终结形而上学的可能在于实证科学,即终结形而上学不在于抽象思辨本身而要通过实证科学,并且哲学要实现与实证科学的联合,超越意识内在性难题在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参量。马克思、恩格斯非常明确地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2)[P17-18]恩格斯离析了旧思辨哲学的传统——醉心于醉醺醺的抽象思辨,旧的自然哲学“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想象来补充缺少的事实,用纯粹的臆想来填补现实的空白。它在这样做的时候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思想,预测到了一些后来的发现,但是也发表了十分荒唐的见解。”(5)[P38]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展开了大规模的活动并且占有了不断增多的材料。而哲学对自然科学始终是疏远的,正像自然科学对哲学也始终是疏远的一样。过去把它们暂时结合起来,不过是离奇的幻想。存在着结合的意志,但缺少结合的能力。”(7)[P89] “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人的第一个对象——人——就是自然界、感性;而那些特殊的、人的、感性的本质力量,正如它们只有在自然对象中才能得到客观的实现一样,只有在关于一般的自然界的科学中才能获得它们的自我认识。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即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自然界的社会现实和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7)[P90]这表明,对事实的认定一定是含有知性的认定,没有质的界定和没有量化的规定我们就不可能认识事物。因此,合理的情形是实现质和量的认识统一,实现知性思维和价值掌握的统一,实现科学和哲学的统一,“实践”作为终极性解释在知性和思辨之间保持张力。马克思坚信科学的力量,研究只有上升为定量研究才能上升为科学,只有上升为科学才有可能使我们以精确的眼光来审视人及其社会。“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8)[P163]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9)[P777]

对于思辨哲学(包括唯心主义、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的命题就转化为科学检验,或者说科学是对抗抽象思辨哲学的最有效武器。科学与实践一致,实践中最根本的是“工业”,“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这种联系来理解,因为在异化范围内活动的人们,仅仅把人的普遍存在,宗教或者具有抽象普遍本质的历史,如政治、艺术和文学等等,[Ⅸ]理解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和人的类活动。”(7)[P88]在传统思辨思维方式下人们以为只有政治、艺术、文学等才是真正体现人本质的活动,而恰忽略了人与自然最直接最有效的本质实现和表现方式——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工业实践,“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自然关系。”(7)[P89]工业是人的自然本质展示,其内核是“自然科学思维”的力量。在这里:一方面,马克思揭示了被忽视的自然科学的地位和本质;另一方面,提升了自然科学在人的现实中的地位,自然科学(或笼统地称为科学)是人本质力量的最好呈现,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人解放的革命力量。

传统思辨哲学遮蔽了实证科学对人本质的说明,像黑格尔把哲学停留在对世界对人抽象解释的思辨层面,从绝对精神出发推论自然界的发展,结果往往是牵强附会,令人啼笑皆非,尤其引起自然科学家的极度反感。正因为如此,近代启蒙理性反对天启般的抽象思辨,主张按照自然、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自然、世界,于是有了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兴起,自然科学的巨大发展与成就能够使我们描绘出世界辩证发展的一般图景。但是,以自然科学为致思并把它变成评价一切的价值标准却酿成了诸如奥斯维辛的灾难性后果,于是人们纷纷指责科学思维方式。但需要澄清的是:问题不在于科学思维方式本身,而在于人们对于科学思维方式的误读和误用,正如刀叉可以用来吃肉也可以用来杀人,人们把自己犯下的错误完全归咎于科学思维方式这实际上是对待科学思维方式的一种晕轮效应。如果因为人们错待了科学、科学思维方式,因而就把一切归罪于科学、科学思维方式,乃至力图消除科学和科学思维方式已经误入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思维和价值思维作为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除了它们相异性还有它们能够实现互补、联袂的必要,人们的认识也只是在两种思维方式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科学无价值则盲,价值无科学则空,实践哲学也同时以实证科学的祛蔽方式消解思辨形而上学的神秘性。

三、确立一种实践过程思维方式

高清海认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确立了一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既不把“实践”理解为一个“实体”范畴,也不把“实践”理解为客体意义上的“关系”范畴,它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马克思所说的‘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也是把‘实践观点'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理解人,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构成一种可称之为实践论的世界观。”从人的内在矛盾以及由此构成的人和世界之间的内在矛盾出发,去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10)[P2-3]什么是“人的内在矛盾”,“人和世界之间的内在矛盾”?实践本身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隐匿着思维与存在的基本矛盾,恩格斯并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规定为哲学的基本问题,问题之关键是如何理解它们的关系。

实践是人的在世方式,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结构,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须界定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因此对世界进行现象与本质等的二元区分已经不可避免。传统形而上学以二元区分为逻辑起点但却走入误区,马克思哲学也以此为逻辑起点而开辟出新的哲学解释,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作出新的阐明,从而实现了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的统一,从而超越了由于绝对设定并在一种不相容的思维中思考世界而产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独断论,从而使形而上学在走向现实的过程中使价值指向和实证确证结合起来,这又是一项永恒的敞开的未完成的任务,人的实践注定是一个过程,实践过程辩证法才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马克思哲学作为哲学必然具有“形而上学”维度,也势必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就对旧唯物论和唯心主义的偏执作了批评,试图实现两者的统一,不是用思维屏蔽存在也不把存在归结为思维,“彻底的自然主义或人道主义,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不同于唯物主义,同时又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真理。我们同时也看到,只有自然主义能够理解世界历史的行动。”(7)[P105]如何实现二者的结合?“我们看到,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他们彼此间的对立,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样的对立面的存在;∥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7)[P88]马克思并未回避思维与存在的矛盾,当我们讨论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时“思维”与“存在”已经成为我们叙述问题的“前件”,或者说“思维”与“存在”已经成为逻辑先在,是我们认识不自觉的逻辑前提或先验结构,思维与存在的矛盾事实是形而上学由以出发的“座架”,作为既成之物我们无法选择这样的“前提”。然而追溯“思维”与“存在”的根源只能在它们之间的对象性关系中确证:首先,二者是一种共在关系且相互之间无法替代。没有思维便无存在,没有存在便无思维;其次,二者的在场是一种对象性结构。只能在对象中反观自身,抽象的思维只有物化为感性存在才是真实的,存在之所以为存在,势必渗入了人的价值、思维、能动因素,这就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互逆过程。二者的相互作用是它们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比之追溯得更远;再次,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脱离了这种对象性的相互作用过程追问“谁生出了第一个人和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抽象无解的问题,是企图证明不存在存在。进而言之,说思维是存在的本原或存在是思维的本原是一种独断性思维,“对社会主义的人来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因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已经成为实际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既包含着自然界的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7)[P92]

赫拉克利特把世界视为一个过程,黑格尔把世界描述为一个过程,柏格森把世界的本质视作一个过程之流,怀特海认为过程就是实在,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展开的过程……马克思说,“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7)[P101]现代哲学家们倡导生成、开放、创造、动态的过程思维方式。马克思创立了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实践哲学,将实践视为过程,给世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诠释即实践过程思维方式,实践过程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哲学把握属人世界,理解、诠释和评价一切哲学问题的根本思维方式。所谓实践过程思维方式,就是现实、感性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通过一定手段而进行的主体活动,它把主观和客观、本质和现象、目的和实现等等相互作用中的对象性存在看作原本不可分割的流动整体,人、自然、社会都处于生成性的实践过程中,体现着否定性的自我统一,通过创造而实现进化,又通过对象性存在关系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的互动生成。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

(2)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1)[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 孙正聿.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的本体论.社会科学战线[J]. 1991年第4期.

(5)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3.

(9)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7.

(10)孙正聿:《序》[A].载倪志安等著: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M].重庆:四川出版集团,2004.2-3.

“Practical way of thinking” and Marxist Philosophy Ontology

YAN Shun-li ZHAO Hong-wei

Abstract: At present,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cholars agree that the essence of Marx's philosophy is "practical way of thinking." However, There are two entirel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n this view .one point supports that the essence of Marxism philosophy is "Ontology of practice"; another view is that the substance of Marx's philosophy is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e point of view of thinking" .The latter believes that ontological way of thinking can not really reveal the essence of Marxist philosophy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unresolved problems after the view of“Ways of thinking of pratical opinion” is established。These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Whether or not does Marxist philosophy have Ontology? As metaphysics ,In what sense does Marx's philosophy end "philosophy?

Key words: ontology; Marx's philosophy; practical way of thinking; practice point of view of thinking; dialectics of practice process

★本文为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2006年度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思想研究》(20060801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闫顺利(1962—),男,河北肃宁人,哲学博士,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哲学。

赵红伟(1983—),女,河北秦皇岛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联系方式:1351336122713930305981 13513361228

电子邮箱:yjh900@163.comzhaohongwei04@126.com

篇5:本体论重建与实践思维方式

课堂教学的生活性是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本质进行的整体的把握, 反对传统课堂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呆板划一的管理方式, 过分注重书本知识、规范知识而忽视了教育教学是师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 忽视知识的生活性等等弊端而提出的。课堂教学的生活性, 或者说生活性的课堂教学要求将生活融入教学之中, 使教育向生活回归, 对于课堂教学生活性的内涵, 特点和实现策略、途径等, 有许多学者撰文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中, 我国学者余文森认为要实现对课堂教学的生活性, 要实现几对范畴之间关系的重建, 其中包括课堂教学中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关系的重建;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关系的重建;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关系的重建。[1]体现生活性正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之一。

而在上述的几对关系中的两方面, 正是传统课堂与新课程背景下新旧课堂在转化中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 在这一系列矛盾的对立与相互转化的过程中, 蕴含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巨大契机和潜能;新旧教学文化的对立隐藏着解放学生个性, 激发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可能性。教师应该利用这些冲突带来的机遇, 及时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反思、比较、判断和辨别, 进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品质。

一、何谓“批判性思维”

国际学术界对于“批判性思维”概念的界定纷繁多岐, 但都认为批判性思维的内涵既包括思维技能, 也包括态度、情感、信念和价值观。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 (RobertEnnis) 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2]其他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者也都提出了相似的定义。还有学者认为所谓的“批判性思维” (criticalthinking)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 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地作出主张的思考”。[3]从他们的对批判性思维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批判性思维是积极地、熟练地解析、评估支配信念与行为的信息 (通过观察、实验、反省、推理或沟通收集或产生的) 的过程。它既包括收集信息、分析、比较、推理等等思维技能;也包括了自主、公正、不囿于成见等态度情感特征。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更多的涉及到批判性思维相关情感态度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向生活回归的三对关系重建及其蕴含的批判性思维养成的三种机遇

1.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关系的重建及其蕴含的批判性思维养成的机遇

近现代形态的学校教育是科学世界的教育在体系上的完成。科学世界的教育具有明显的目的性、结构性和体系性的特点。其所传授的知识为抽象的概念系统, 这些概念系统的隐含着的价值系统从属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 要求个人将自身人格和认知的发展置于一定的社会群体所建立的计划和控制之下, 从而忽视了个人的价值观念, 自身的兴趣、需要和其生活的社会背景等等个体生命性的特质的发展。生活世界的教育是一种直观性的教育, 是个人和群体受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的具体的、感性的教育。生活世界的教育要求允许主观相对性的存在, 要求保护人的原初思维活力, 给人的思维发展留下了必要的自由和想象空间。

生活世界的教育是科学世界的教育之奠基, 科学世界的教育是人类理性力量发展到一定程度阶段而从生活世界的教育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特殊形态。二者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 二者对立统一而又互为补充, 偏重或忽略它们中任何一方对个体完整人格的养成都是不利的。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 由于一度受到唯科学主义的理性狂热崇拜的错误指导, 颠倒了生活世界的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的关系, 认为科学世界的教育才是根本性的, 过分地注重书本知识和系统知识的灌输和训练, 无视儿童生活于其中的家庭、社区, 忽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沟通, 造成了教育的异化。这种传统教育文化内部深藏的矛盾要求我们完成教育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儿童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生活世界来到学校, 带来了他们在生活世界的教育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和生活常识, 这些从生活中学到的“常人知识”蕴含着学习者个性化的情感、意志、欲求, 包含了不可言传的直觉、灵感和顿悟。这种非逻辑的, 自发的, 模糊和离散的生活性知识与科学世界的教育之中的结构体系性的、抽象逻辑的、清晰明确、价值无涉的科学知识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并不能说明生活性的知识是错误的, 必须用科学的逻辑和标准予以澄清纠正。

作为学生, 他们必须学会的是平衡生活世界知识与科学世界知识之间的关系, 让两者在塑造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完整人格的过程中共生互补;而要做到这一点, 学生就必须首先学会养成自己批判的思维方式, 大胆地质疑传统课堂中科学性知识乃至科学性思维方式唯一正确的权威地位。认识到书本知识、科学知识和自己的“常人知识”, 在正确认识的追求上, 地位都是平等的, 都各自具有在特定情况下, 成为正确认识的可能性。以此促进学生养成公正, 自主的思维情感品质。

2.“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关系的重建及其蕴含的批判性思维养成的机遇

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是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与认识论视角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本土知识的定义是:由本土人民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 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 及其历史密不可分, 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 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4]它具有地方性、整体性, 是被压迫的知识, 是授权的知识。这说明本土知识是产生于本土环境中, 在本土的文化时空中传播, 并只能由生活在这一特定的文化时空中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的;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紧密结合, 生活即知识, 知识即生活, 只有在当地的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中才能存在和发展。同时也由于其地方性和整体性与西方世界所建立的规范知识的标准相抵触而受到压迫。

所谓的“规范知识”是指包括近代以来, 由西方知识界所确立的“法定”知识、科学知识等等与本土无关的, 被认为具有极为广泛的普适性, 从而具有绝对的正确性, 而长期在学校和教科书中拥有话语权的知识。

由于这种“规范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西方所确立的现代知识, 其客观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的基本特征取消了学校里以掌握“规范知识”为唯一认知目标的学生们发展自己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首先, 现代知识的客观性要求人的认识对象必须具有“实体性”, 即认识对象必须独立于人的主观意志之外, 并不取决于人的选择, 而必须是“独立的”、“自主的”和“自在的”。这使得人们忽略了一个事实, 即认知对象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是人主观选择的结果:“认识对象无论是作为一种事物、一种关系或一个问题都不是‘独立的’、‘自主的’和‘自在的’, 它们与认识者的兴趣、利益、知识程度、价值观念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肯定地说, 不是认识的对象‘激发’了认识者的认识兴趣, 产生了认识者的认识行为。恰恰相反, 是认识者的认识兴趣以及其他许多与认识行为有关的条件‘选择’了认识对象, ‘制造’了认识对象, 使认识对象从无知的、寂静的、遥远的世界中‘凸显’出来, 成为完整的、现实的认识过程的一个要素。”[5]因此, 在灌输现代知识的传统课堂中, 学生对于认知对象的确认和考察完全不必反思自己的兴趣、经验、偏好等, 分辨不出思考中自己与他人的差异, 极易形成自我中心式的思维倾向, 这种思维往往容易造成无批判性思维所表现的偏见和偏信。

“虽然认识活动是个体的活动, 但是激发这种活动的深层原因却不是个体的、即时的和稍纵即逝的, 而是社会的、历史的和深刻的。所以, 认识对象是由社会因素所建构的, 而社会因素归根到底就是社会的价值需要。”[6]所以, 传统课堂中的学生即便是能够分辨出确认认识对象的利益和需要, 这些利益和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的, 并不能完全涵盖他们每日生活中最切近本地社会发展的利益和需求, 也就不能联系和反思本土知识, 而容易形成国家中心式的思维倾向。

其次, 现代知识的普遍性的特征, 要求“正确的”知识必须超越各种社会和个体条件限制的, 可以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的。但这种普通性证实和接纳的标准是与近代西方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相联系的, 认为一种知识能够通用与各种社会和个体, 实际上就是要求全世界以西方的标准为标准。以普遍性的标准来衡量本土知识, 只要不符合西方标准, 该知识就是不正确、不合理的, 应该加以改造或摒除, 而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知识霸权, 对于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是根本对立的。

再次, 现代知识的中立性特征要求知识是纯粹理性和经验的产物, 一旦产生就放之四海皆准, 有着无关认知者的性别、民族、意识形态的“价值中立”“文化无涉”性。在这样的话语背景下, 本土知识的存在价值被取消了, 而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也只需要做知识的容器, 往自己的脑袋里装尽可能多的现代知识, 不可以也不需要批判地思考, 从而知识的创新与发展也就成为少数国家的事情。

3.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关系的重建及其蕴含的批判性思维养成的机遇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是人获得正确认识不可或缺的两种经验。二者在人的认识过程中是处于辩证统一的关系之中的。一方面, 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间接经验的支持, 人类世代积累下来的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成为了间接经验;后人的实践如果离开了间接经验的支持, 就不可避免低效率地重复了前人的实践, 并且其直接经验也会变得十分狭隘, 最终难以达到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 间接经验源于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的积累是为了直接经验的发展, 即为了更高层次的实践的发展。然而, 在传统的课堂中, 书本知识的传授, 或者说, 间接经验的学习成为本位, 以至于直接经验的学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了知识与理论, 没有对其进行真正的理解与应用实践。间接经验中过程性的、情感性的、个性化的、缄默的知识都被人为忽略了。

生活的本质特点就是一种主体直接参与的实践。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要将直接经验归还给课堂, 重新重视直接经验的教育意义。只有当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时, 教育和发展的过程才开始发生。

课堂教学的生活性将课堂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还原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通过书本知识指导下直接经验的获得, 来验证间接知识, 最终取得真知。这个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一系列与书本中间接经验有所不同, 以及间接经验无法传递的“新”问题。对于这些“新”问题, 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的思维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所以, 这一过程就蕴含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个性智慧的契机。

批判性思维的养成首先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通过提出问题, 可以产生自己新的想法。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善于运用提问这种工具来理解身边的事情和认识世界。相反, 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人, 往往毫无选择地吸收信息, 提不出问题。批判性思维的养成要求必须提问而且要善于提问, 运用批判性的眼光, 去挖掘直接经验中具有探索价值和操作意义的问题;对书本中的定义、规律等不能不加思考地接受, 要对它们有质疑态度。

其次,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应具有提出猜想与假设以及考察或评价假定的能力。一旦发现了直接经验中有价值的问题, 就要多联想、多假设、大胆猜想, 摒弃一遇到问题就想找书本上的固定答案的倾向。

为了得到正确的认识, 除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进而进行猜想和假设, 最后还要将猜想和假设制订成计划, 进行实践检验。在制订计划进行实践检验的过程中, 批判性的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批判性的思维能避免因为片面、僵化、歪曲的思维而错过最佳的计划方案, 从而得出错误的认识结论。

另外, 对直接经验的表达和交流也能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在对问题进行了探索, 各自得到自己的直接经验之后, 同他人进行交流, 不但可以互相了解对方的直接经验, 同时也可以消除自己的偏见, 拓展和提升自己批判性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 既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又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从而在交流的过程中使认识和批判性思维得到提高和深化。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生活性[EB/OL].http://ktjx.cersp.com/llwz/ll-gd/200511/21.html, 2005-11-6.

[2]武宏志.何“谓批判性思维”-[J].青海师专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4 (4) .

[3]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 2002 (1) .

[4]石中英.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 2008 (1) .

篇6:浅议古代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

关键词:本体论、思维方式、社会本源

黑格尔在讲述沃尔夫的本体论体系时说:“本体论,论述各种关于‘有的抽象的、完全普遍的哲学范畴,认为‘有是唯一的、善的;其中出现了唯一者、偶性、实体、因果、现象等范畴;这是抽象的形而上学。”[1]。我们通常认为传统形而上学是以本体论为最高目标的哲学。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在不同的价值理论中,其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而最通俗的说法就是把它的历史使命归结为追寻世间万物的本源。但是对于这种思维方式我们需要更加进一步的去了解它的发展本源,这样才能真正的促进我们哲学思想的发展。

一、“本体论”的由来

高清海先生在分析亚里士多德对“本体”观念的理解时指出:“所谓本体论,顾名思义就是试图从人所从来的终极存在,初始本基中去理解和把握人的存在本性、行为、根据以及前途命运的一种理论方式。从这种理论方式看来,人的本质不在于人的本身,事物的本性也不在事物本身,它们共同有一种超越于它们之上的存在所规定,这种存在就是本体”[2]对“本体”的研究,历史是非常深远的,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换句话说就是从哲学的开端开始,哲学家们就开始研究世界的本源了,并慢慢形成我们现在所谓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当然,对与本体论这个词汇的定义各个时期是不同的,但一般来说都是有一定的理解的。

二、古代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发展

众所周知,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对于古希腊哲学,我们通常认为它是从最初的宗教和神话中解放出来的,因此也被称为是西方哲学史的源头和开端。而对于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研究,我们也通常认为是从古希腊哲学的从米利都学派开始。

从学理上说,世界本源问题乃是哲学开篇无以回避的问题,但哲学从本质上来讲不是“感”而是“思”。[3]因此自然哲学作为古希腊哲学的开端,同时也对万物的本原究竟是什么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这也深深的体现了人们渴望摆脱那种神话的思维方式,希望了解世界的本原、宇宙的规律和自然的真面目。作为古希腊哲学的第一个派别——米利都学派,其代表人物就是我们经常提起的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在泰勒斯的观点中,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他试图用“水”这一概念来解释世间的一切事物。阿那克西曼德则汲取了泰勒斯的思想,认为“无定”和“无限物”才是万物的本原。而阿那克西美尼则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他认为在自然万物里,“气”是最没有确定形状的物体,但它又表现出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凝聚和扩散来反映世界的生成变化。这就是米利都学派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认识,这种认识对于原始的人们了解世界的本原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才是万物的本原。万物都是感性的物体,它们的运动和变化都是不真实的,并且都是由“数”来定形的。再后来,赫拉克利特又提出万物的本原是“火”,并提出了“逻各斯”的概念,认为万物的根基就是这个“逻各斯”。

自然哲学结束之后,本体论的思维方式依然在不同的哲学家的思想上体现着。巴门尼德认为世间唯一不变的本原就是“存在”,并且“存在”概念的提出在这个时期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后来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才是哲学主要的研究对象,认为只有研究实体或本体的哲学才是高于科学的哲学。再后来,笛卡尔给这种研究实体或本体的哲学下了定义,称作“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然后时间进入了17世纪到18世纪,莱布尼茨和他的继承者沃尔夫又试图建立了一套独立的本体论体系。最后,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又提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统一原则。

三、研究古代本体论思维方式的意义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对本体论思维方式的研究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和不可抛弃的,因为本体论的思维方式问题是一种真正的和最基本的哲学问题。应当说,即有的本体论也还是要为人寻“根”的,但由于它一直固执地要去“证明”“存在”,就误入了“克里特迷宫”,难免被实证之“妖”所吞噬。[4]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发展大部分都是通过一些哲学派别的体现出来的,无论是泰勒斯的“水”、阿那克西曼德的“无定”“无限物”、毕达哥拉斯的“数”,还是赫拉克利特的“火”都深深体现了哲学中本体论思维,我们也是在对这些哲学家的研究过程中,才慢慢开始了解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我们都知道,本体是能够成为一切存在的存在。而与其他的存在相比,它是一切存在的本源,它可以成为任何一种实体的存在,而其它的存在则不能成为它的本源。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让人们了解到世界的本源物质是一种永恒的存在,当然也是一种首先的存在,而其余的存在则是不一定存在的的物体。同时,本体作为一种首先的存在,它是比作为观察者的人还要出现的更早,所以这也就证明了我们为什么去研究古代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正因为我们不知,我们才去寻求一种知的途径让自己活得更加明白。

结束语:

本体论思维方式的首要命题就是研究事物的本原是什么,而每一个人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都会影响这个人的本体论承诺范围,而且哲学家对于本体论的态度也会对整个哲学体系的面貌产生巨大的影响。本体论问题乃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对于本体论问题的探讨,也深深的规定了哲学的问题框架,深深的影响了人们对于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态度。虽然现代哲学越来越少去谈论本体论,但一个人对于本体论的基本信念往往在其哲学研究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总之研究古代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对于我们去框定哲学命题的问题框架,框定哲学研究对象的范围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89页

[2]高清海:《哲学的憧憬》,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3]邵建.“本体论”辨识[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上一篇:生亦欢好经典作文1000字下一篇: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