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本体论初探

2024-04-09

经济本体论初探(精选8篇)

篇1:经济本体论初探

经济本体论初探

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经济活动的原始动力是什么,这是经济哲学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决定着完全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速度.

作 者:林莉 作者单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上海,00刊 名: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AND FUJIA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年,卷(期):”“(2)分类号:B026:F08关键词:经济哲学 经济本体 本体论

篇2:经济本体论初探

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本体论思想初探

<博士论文>是马克思的青年黑格尔派时期的代表作,是青年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最初的重要成果.写作<博士论文>时的马克思还处于黑格尔及其弟子的哲学思想影响之下,西方传统的思维方式对青年马克思有着深刻的影响.马克思就其当时的观点来说,还是一个黑格尔唯心主义者.“自我意识”在当时马克思的哲学里具有“本体”的意义,马克思<博士论文>时期的`哲学思想基础是自我意识的本体论,即自我意识的本质是人,它是以思辨形式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理论肯定.

作 者:刘新军 Liu Xinjun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政治法律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51(5)分类号:B016关键词:本体论 自我意识的本体论 自我意识 青年黑格尔派

篇3:经济本体论初探

正如钱老曾经指出的那样,“作战实验是军事科学研究方法划时代的革新。”在我军军事理论研究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直都十分重视关于作战实验理论、作战实验方法及作战实验技术的研究和作战实验系统的建设,在利用作战实验研究军事问题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战实验为军事科学理论创新、战法检验、战果预测、效能评估等诸多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环境和手段,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环境越来越逼真,手段越来越丰富。多年来,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各种层次的作战实验在达成既定实验目的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以不同形式保存在不同位置的不同类型实验数据。因此,我们现在开展军事研究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缺乏数据资料,而是如何从海量的无序数据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资源。所以,研究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作战实验数据资源整合,进而实现数据共享提高资源的传播和利用效率,是军事信息系统工作者亟待解决的任务。基于本体的数字资源整合方法是目前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作战实验为背景,研究本体法的具体应用。

1 本体的含义

本体(Ontology)一词来源于哲学范畴,在西方哲学史中,本体一般指一切属性的基础和本原的东西。人工智能领域首先把本体的概念引入用于知识表示和知识组织,使本体的内涵发生了改变,之后又有多个领域借用这一概念,但关于本体的明确含义尚无统一定义。美国学者Guber认为本体是一套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关于概念体系的明确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这一说法目前所赢得的认可程度比较高。明确、共享、形式化和概念化是德国学者Studer等总结的本体的四大特征。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徐振宁等学者把本体分为三类,如图1所示。

还有很多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本体分类的学术观点。本着本体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应用的本体的观点,马文峰、杜小勇等学者认为本体应分为领域本体和通用本体两类。本文认为这种分类观点更贴近工程应用。其中,领域本体的描述对象主要是特定学科领域或社会活动领域中的概念、概念的属性、概念间的关系以及某些需要遵从的规则。通用本体是具有普适性的概念集合,也是若干不同领域的共享本体。通用本体和和每个下属领域本体之间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通过这种映射,通用本体把不同领域的概念整合成有机整体,再通过领域本体面向具体的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2 基于本体的数据资源整合方法

数据资源整合不是简单的把数据集中和合并,更主要的是要将数据进行梳理、融合、类聚,以形成有机的数据资源集合。每一个作战实验或作战实验系统都相当于是一个特定的应用领域,这些应用领域又同属于军事作战这个大领域。每个应用领域中既包含本领域特有的概念和数据,又包含领域间共有的大量通用概念。由此可见,作战实验数据资源的组成结构与图2所示的本体机构关系比较相似。本体是很好的知识组织和知识表示的工具,通过通用本体和领域本体中概念间的映射、概念属性的延拓和交织,形成了领域或者学科清晰、完善的概念网络,按照这一网络进行知识组织,也就是把相应概念下的数据充实或注解到网络节点上,该领域或学科的知识网络就形成了。显然,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模式来对作战实验数据进行知识组织,从而使现有的数据资源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集合,资源得到有效管理。

数据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共享和再利用的基础是实现数据便捷、高效的检索。我们不难发现,基于本体的数据资源整合方式对数据检索是非常有利的。这是因为,按照本体方法组织的资源结构呈树状网络,展示了知识的关联性,概念映射从通用本体到各具体应用领域呈层级辐射状。检索时,首先在通用本体词表中检索到与检索对象相同或相似系数最高的概念,然后映射到相应的领域本体词表,此过程将循环向下层延伸,直至链接到底层数据源,所以,检索的效率较高。当然,这只是笼统地对基于本体的数据资源整合原理和过程进行了描述,具体实施过程还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撑,比如联邦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集成技术、OLAP联机分析技术、CORBA/DCOM分布式对象技术以及中间件技术等。另外,为兼顾效率、成本和准确性,还有许多看似是具体细节问题但实际上影响全局的问题需要研究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各领域本体概念词表中近义词、关联词以及同词不同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要对本体具有语义集中的特性加以充分利用。因此,除了需要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先进技术外,构建科学、合理的本体结构体系对作战实验数据资源整合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 本体的构建

目前,关于本体原型的构建研究已经受到不同应用领域的关注,许多学者投入到了此项工作中,提出了多种极具参考价值的构建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七步法、骨架法、IDEF-5法、循环获取法以及企业建模法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完善、准确的本体体系构建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建立一个初始本体,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应用的需求进行动态的关联、扩充和修改。在作战实验数据资源本体的初步构建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构建初始本体。

3.1 本体信息的获取确定本体的信息源是本体建设的基础。

我们要整合的数据资源全部是以军事领域的作战实验为背景的,所以,获取军事作战的领域信息是本体建设的首要任务。获取领域信息的现有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在现有类似本体的基础上改造;二是利用相关方法新建。在此环节我们采用了两种途径相结合的策略。

我国军事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和分类已经比较完善,2010版《辞海》中将军事科学的知识体系划分为13个学科门类,如图3所示。每个学科都有各自成熟的体系。我军的各项条令、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以及《军用主题词表》对军事领域的主要用语、概念作出了明确、严格、规范的规定和阐述。上述这些资源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本体,但是其基本功能与本体有很强的一致性,它们都是概念和概念间关系的集合。虽然随着军事学科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上述的分类或概念属性很有可能会有变化和调整,但并不会影响对现有知识、资源的组织。对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使我们在本体建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的本体体系也更符合作战实验数据资源生产者和使用者的思维习惯。我们的顶层共用本体和领域本体的概念体系主要是在上述资源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并且根据需要还将领域本体继续向下细分了层级,比如作战领域下建立的二级领域又分为:联合作战、合同作战、空军作战、海军作战及第二炮兵作战等。

另外还有一些概念及其属性只在特定的作战实验或作战实验系统中使用,或者是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领域被关注的属性不同,军语及主题词表等资料又没有准确说明。在获取领域本体信息时,对这些概念和关系我们采取的办法是:首先利用技术手段从数据源文档的题名或关键词、数据库中的数据字典、E-R图中抽取概念和术语集合,然后再由军事专家组筛选、补充,并梳理它们的逻辑层级和语义关系。通过这两种途径的结合,从而得到完整和精确的领域本体信息。

3.2 本体的描述

本体用来组织和表示知识,需要明确、准确、逻辑性强的语言来描述,这种语言还必须是机器可读的。现在用来具体描述本体的语言种类已经很多了,每种语言各有所长。OWL语言在语义表达方面的功能更为丰富,能更好地支持推理,有助于表达和解释知识的内在联系。我们采用的就是OWL语言族谱中最小的语言子集OWL Lite。OWL中的类(Class)、子类(Rdfs:Sub Class Of)、属性(Rdfs:Property)、子属性(Rdfs:Sub Property Of)、个体(Individual)等语言成分用来描述本体模型中的实例、实例间关系、个体到概念的映射以及概念间的关系等。例如,我们从“54式手枪”、“81式自动步枪”等一系列实例中可以抽象出“枪”这一概念,那么“54式手枪”、“81式自动步枪”都是“枪”类的成员,“枪”又是“武器”的子类。定义“口径”为“枪”的属性,通过属性“口径”,可以把类“枪”和另一个类“弹药”建立关联,更复杂的描述和推理依赖于OWL Lite语言的定义约束。

4 结论

数据资源整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仅在基于本体的整合研究领域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在作战实验应用领域背景下分析比较了本体构建的基本方法和技术途径,并实践了部分环节,但距离系统化和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后续研究准备围绕本体评价与进化、本体的展现来开展,通过动态循环来完善本体模型,从而实现定义明确、描述规范、共享便捷的作战实验数据资源整合目的。

摘要:本文围绕本体构建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以数据共享为目的,在作战实验数据资源整合的背景下,介绍了基于本体的数据资源整合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流程,并对其中的部分环节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实践,为后续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本体,数据整合,共享

参考文献

[1]徐振宁,张维明,陈文伟.基于Ontology的智能信息检索[J].计算机科学,2001,(6).

[2]马文峰,杜小勇.数字资源整合: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2008.

篇4:经济本体论初探

【关 键 词】本体论 马克思 黑格尔 实践本体论

对马克思哲学的研究表明,马克思并没有明确而系统地使用过本体论的概念,但这不能说明他没有本体论思想。本体论是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大部分哲学都是通过对本体论问题的思考,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着解构与建构。因此当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实际上就是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成立的基础,是在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在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观点,如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生存本体论等等。

一、西方哲学本体论的历史演变

本体论的产生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古希腊时期,哲学开始于对自然的思索,它以认识世界的本原为目标。所以早期哲学家总是想寻找支配现象界的某种统一的本原。伊奥尼亚派大多用具体的物质来作为万物的本原,如赫拉克利特的“火”,而南意大利派多用抽象的原则为万物的本原,如毕达哥拉斯的“数”。巴门尼德则提出了更为抽象的“存在”,使哲学更加抽象和思辨。巴门尼德则的“存在”是表示世界本原的一个概念,但它并不是抽象的原则,而是处于时空中的实在,而且是滚圆的球体。他和其他自然哲学家一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处于时空之中的对象,既不是超时空的本质,也不是无形状的精神。

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把形而上学作为第一哲学,把第一哲学的对象规定为”作为存在的存在”。存在就是实体,实体是第一存在。他认为实体是最后的根据,不需要其它的事物来进行说明,具有独立的性质,其他事物都是与之分离并且是受制于它的。这样,实体就是感性世界运动发展的根据。亚里士多德对实体的讨论也就是对存在的讨论,也就是探寻现象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根源,试图寻求宇宙的本源或能够统摄或支配事物及其變化的物质或原则,就是本体。笛卡尔认为实体是其存在不依赖于其他东西的东西,上帝是唯一的实体。不过,在笛卡尔看来,尽管上帝是唯一处于最高层次的实体,但还可以有其它的实体。这是因为,虽然被造的实体只有依赖上帝才能存在,但是它们并不依赖于其他事物而存在,因而是独立的。在他看来,被造的实体有两类思维的东西(心灵广延的东西)物体。斯宾诺莎则认为实体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被认识的东西。意思是其概念不依赖于对其他事物,只有通过自己才能认识自身。因而在斯宾诺莎看来,被造的物体不应该是实体。实体是绝对的,不可能再有任何东西来限制它,因而是唯一的。黑格尔则认为只有一个实体存在绝对精神。

二、西方哲学本体论的特征

本体论的产生对人类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使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当中,把自己的认识对象分为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等。同时,对于人类不安于现状,在现实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理想,从而追求更高的生存状态,也有相当大的启示作用。本体论原是解释世界的产物,它的旨趣在于提供世界图景,因而就会追根寻源,于是就给现象界寻找了一个终极的和独立的本体,而这个本体是绝对的,是现实世界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原因。它这个目的和功能就必然最终把自己封闭起来,于是历史上的形形色色的本体论最终都形成了自我封闭的体系,最终把自己窒息致死。

具体来说,它们主要有以下特征:

首先,它们具有超验的性质。即它们对感性世界并不给予过多的关注,而是超越感性世界去探寻支配感性世界的存在和运动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现象界存在和运动的最终根据。因此,存在论也就有追根溯源的性质,自身就成为超越感性世界的先验理论系统。海德格尔认为从柏拉图开始,至晚希腊和基督教,超验领域一直被当作真实世界,而感性世界则是表象的和非现实的。如果感性世界可以被称作一般的人类可以通过直观而反映的世界,那么超感性世界就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学的世界,而很多哲学家都认为超感性的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

其次,绝对性与无限性。它们认为在现实世界当中我们所感受到的现象是不确定的,超感性的实体才是永恒持存的。海德格尔也认为,实体是不依赖于其它事物而存在的,而这种独立性的本质意义就是使人们的寻求最终根据的目标得到了满足。同时,它们也对感性世界的多样性不感兴趣,致力于寻求现象世界的最高的统一性,使其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过程中起着统摄作用。超感性实体是隐藏于现象背后的超验本质领域,而现象界则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因而实体才是最本真的所在。它是这样一个领域,在这里人们可以脚踏根基,从而发现其生命的意义。它提供给现象世界以永恒的真理,提供与历史无关的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从而寻求世界的统一性、知识的统一性和意义的统一性。通过以上我们对本体论的历史发展及其特征的探查,我们就会发现贯穿于其始终的思想的立足点。

第一,知性化思维。知性思维是这样的,它遵循着同一性逻辑,以同一性为基础,使概念与其对象达到抽象的分离状态的思维方式。而恩格斯则把知性思维归结为一种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的“思维公式”。这种思维方式实质上类似于“归纳法”,先找出各种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性质,最后形成超感性的抽象概念。那些概念最终成了最高的存在和终极本原。依照这种思维方式,必然会形成一个以抽象概念为基础的逻辑体系,然后,在总体性概念的逻辑运演下,又必然会形成一些从属性的下级概念,这些概念都以一定的逻辑为规范。这样,无论是感性的事物还是基于感性事物之上的思维,其运动发展过程都可以通过纯粹概念的形式进行逻辑的推理,总之,知性思维为本体论的演变提供了逻辑方法论。如此,知性思维所构造的概念就具有了抽象性和普遍性,概念被绝对化唯一存在,其意义就是形而上学的。

第二,唯心性。在旧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发展过程中,唯心主义思想始终贯穿其中。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致力于追寻感性之外的超验世界。后来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现实世界的本质,从而哲学的任务就变成了对理念之间关系的探查,这就是后世所称谓的本体论。此后,各种本体论大都是以理念论为发端而建构的,以至于有人认为,一部西方哲学史几乎就是对柏拉图哲学的注解。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本体论的发展与唯心主义的发展如影随形,二者不能被彼此分开。实际上柏拉图哲学以来的唯心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虽然唯物论和近代经验论反对形而上学,但他们并没有真正超越形而上学。无可怀疑的是,旧形而上学本体论的确是以探寻超感性本体世界为旨趣的先验系统,它的实质就是崇尚理性的优先性和至上性。

第三,重理论而轻实践。在哲学史上,有不少哲学家都谈到过实践,然而,他们都不是真正重视实践或者说从客观上难以科学地对待不应该成为纯粹理论的实践。相反,他们大都更重视哲学理论的建构。他们并不是有意回避实践问题,而是由他们所致力于构建的本体论哲学所决定的。自古希腊开始,哲学家开始思考流变的物何以如此难以捉摸,一定有支配这一切的静止不动原因。这就引起了他们对世界本源的思索。于是,就有了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等等说法。这是哲学家对世界的最初探索。而他们得出的这些结论虽然有观察的成分在其中,但主要还是基于凭空的猜想。此后相当一段时期,哲学家都循着这一思路来进行探索世界本源的思考。他们的结论大都缺乏实践的基础,这当然是由当时的科学水平决定的。然而,当他们的思维形成了一种整体的习惯时,就造成了哲学家对实践的遗忘,而以思考和构建自己的哲学理论为旨趣。所以,本体论哲学家重理论而轻实践首先是因为古时科学水平不够发达从而使理论思考成为一种传统所致。

三、馬克思哲学实践观蕴含的本体论思想

马克思在对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旧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批判中,针对其知性化思维方式、唯心主义和理论高于实践的观念取向,运用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唯物史观和科学实践的观点分别对其进行了批判,从而使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旧形而上学本体论思想体系土崩瓦解。而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也构建了自己的本体论。在马克思的观念中,实践是实践主体对客体的改造过程,是人对自然界的否定,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进行分工,就必然会结成一定的关系并互换其活动成果,这是实践所必然带有的社会性所决定的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也是带目的性的活动,其目的先在于自身的实践活动。可见,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正是人类世界中的基本关系。

在马克思那里,人们创造历史的前提是维持基本的生存和生活,为了能够生活,首先必须进行实践活动,即必须对自然界进行改变,和它们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个体和其他个体由于其实践的内容不同,实践的成果也不尽相同,们为了其生存,认为社会关系必须互通有无,进行交换,这就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因而马克思“不过是他们的物质的和个体的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社会生产力本质上也是在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不断进步的。因此,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和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就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人类相互依存的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而实践也就成了整个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根据。传统本体论所追寻的本体是一个“不动的始基”,所以它是首先设定在感觉之外存有一个永恒不动的终极存在。马克思认为,“对象、现实、感性”不能只是从客体的形式来理解,而要同时“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从主体方面来理解”,并明确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这样,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开辟了一条从本体论角度来关注现实的理论路径。这样,马克思把实践作为哲学的根本原则,使自己的唯物论观、辩证法、历史观等思想都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使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扩展。这样,实践马克思哲学当中就具有了本体论的内涵。

参考文献:

[1]俞宣孟著.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陈先达.处在夹缝中的哲学——21走向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5:旅游经济预测初探

旅游经济预测初探

旅游经济预测是对旅游经济变动趋势的预计、分析和推断,直接影响着旅游经济决策与规划管理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借助现代预测学原理与方法,对旅游经济预测的作用、原则与方法作了初步的探讨.

作 者:张佩雯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学院,钱江学院,浙江,杭州,310012刊 名:咸宁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NING COLLEGE年,卷(期):23(4)分类号:F59关键词:旅游经济 预测 原则 方法

篇6:我区发展楼宇经济初探

一、我区发展楼宇经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楼宇经济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一般建立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对集中、并已形成一定的商圈基础之上。“一幢楼宇胜似一条街”、“一幢楼宇相当于一个工业小区”,楼宇经济所蕴涵的巨大能力,已在上海、浙江等地区得到充分证明。2004年,上海嘉里商务中心的一幢楼纳税高达3亿元,杭州市标力大厦纳税1.15亿元。当前,我区商务楼宇屈指可数,楼宇经济尚处于起始阶段,然而,突破资源瓶颈约束,实现制造业升级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等目标,都促使我们把发展楼宇经济摆上比较突出和重要的位置。

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推动城市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我区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展楼宇经济,可以变平面发展为立体发展,变实体经济为虚拟经济,向空间求发展,向楼宇要效益。楼宇经济所依托的商务写字楼汇聚大量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一方面可促使城市化加速推进,同时可实现在高价位上的土地再开发,达到可观的利润空间。

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楼宇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较多的商务写字楼集聚在一定的区域内,产生大量的信息服务、咨询服务、中介服务和物业服务市场,能够带动周边的信息、金融、餐饮、购物等企业聚集发展,形成功能良好、配套齐全的商务圈。同时楼宇中聚集的大量企业和员工所产生的知识培训、文化娱乐、交通住宿等需求,都能进一步促进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此外,楼宇经济还能够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现代服务,促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

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发展楼宇经济,建设一批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行政配套齐全、建筑风格鲜明的商务写字楼宇,必将大大提升城市的品位和档次。通过发展楼宇经济,致力引进大公司、大集团总部、研发中心和新型业态落户,可以加速信息、资金、人才、技术等关键要素在我区的集聚,不断提升城市服务、辐射功能,极大地改善我区的投资环境。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看出,发展楼宇经济将有助于我区提升区域竞争力,加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置身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聚地的大背景下,加快发展与发达的制造业相适应、与日益活跃的商贸活动相呼应、与拓展现代服务业相吻合的楼宇经济,我区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同在。但总体来说,已具备良好的基础和一定的条件,主要表现在: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Xx处于苏南最发达的苏、锡、常腹地,紧挨楼宇经济已较成熟的无锡中心城区,受楼宇经济高度发达的上海的经济辐射较强,区域优势十分明显。与此同时,xx为无锡市周边交通优势最显著的板块,是区域“大交通”的汇集处,京沪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推动我区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节点,与上海的发展也将更加紧密相连。绝佳的区位、交通优势为我区发展楼宇经济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产业基础具备。Xx及其周边地区制造业发达,经济国际化程度与日俱增。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框架初显。大型商贸、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城市服务业即将进入加速期,为发展楼宇经济创造了市场需求。

城市基础条件良好。近年来,我区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日益完善,资本、科技、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逐渐汇聚,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区创建积极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诚信xx”、“平安xx”建设有序推进,这些都为发展楼宇经济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我区发展楼宇经济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鉴于我区发展楼宇经济尚处于摸索起步阶段,尚无经验和规律可巡,为此我们专门研究了上海浦东、浙江萧山、苏州金阊、宁波江东和青岛市南等地发展楼宇经济的做法和经验,并结合我区实际,就我区发展楼宇经济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科学定位,加快形成楼宇经济发展思路与框架。

发展思路:根据xx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商贸优势,结合重点板块产业发展特点和城市建设实际,确立楼宇经济发展思路,重点以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加快引进国内外大型公司、知名企业的区域总部或分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协调发展现代物流、广告中介、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等相关服务业,形成由区域性特色商务楼组成的产业链,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发展框架:在发展框架上,建议重点在我区最适宜发展楼宇经济的xx和xx地区规划建设商务楼宇。xx作为主城区“1+6”布局中的6个城中分区之一,从城市建设、工业化发展程度和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汇聚等角度分析都已具备发展楼宇经济的基本条件。相比较而言,从目前来说,xx发展楼宇经济的环境和基础条件要相对落后,但从长远来看,京沪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及轻轨等区域性快捷通道的建设完善,都将使安镇成为未来发展商务楼宇的佳所,此地的楼宇经济前景将可能超越xx

发展重点:在xx和xx地区,重点规划建设几大特色商务区。一是企业总部积聚区。以开发区和周边地区产业为基础,以引进跨国公司为突破口,以集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财务中心等高端服务业和中介服务、物流货代、对外贸易业为支撑,培养形成国内外大企业总部的积聚地。二是区域性综合贸易商务区。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加快建设完整意义上的商圈,加快构筑区位良好、交通便捷、配套齐全的中央商业区。三是特色街区。特色街区的建设建立在特色楼宇基础之上。按照产业特色,促进相同或相关行业在一栋或几栋楼宇内聚集,在企业间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努力形成一批电子信息特色楼宇、物流特色楼宇、餐饮楼宇、中介服务楼宇等。

(二)有序推进楼宇建设改造,加快搭建楼宇经济发展平台。

引导推进商务楼宇建设。在积极推进商品住宅类房地产发展的同时,加大城市经营力度,鼓励引导区内外各类社会资本在规划区内投资建设商务楼宇。据调查显示,客户在选择租住商务楼宇时最注重楼宇的档次形象,其次为交通便利程度,再次为租金和物业管理水平,另外对楼宇周边的停车、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也较为关注。为此,一方面要努力引导建设一批设施齐全、风格鲜明、档次较高的智能化楼宇;另一方面,要加强商务楼宇周边环境的改造建设,完善停车场、通讯等商务配套设施建设,引进培育高水平的物业管理公司,以实现楼宇经济效益最大化。

盘活整合现有存量资源。去年以来,我区对xx的部分闲置楼宇进行了改造盘活,并已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下一阶段,相关部门要继续对城区范围内可改造成商务楼宇的闲置可利用资源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引导业主加大开发改造力度,通过改造扩容、出售转让等方式加以盘活。同时,对经营中的楼宇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了解掌握各类情况,以在面上推广经验做法,或是帮助其解决各类困难矛盾。总之,要切实转变发展思路,像关心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一样来关心扶持楼宇经济发展。

(三)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运作特色楼宇。

加强商务楼宇招商。创新城市经营理念,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吸引国内外规模大、实力强、理念新的房产开发公司在锡东新城和安镇地区建设高品位、高格调、高档次商务楼宇。力争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逐步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商务区。

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以商务楼宇为载体,加大现代物流、电子信息、广告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入驻我区,并以这些龙头企业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引进相关产业企业群,促进相同或相关行业在一栋或几栋楼宇内聚集,逐步形成一批区域性现代物流楼、科研楼、中介楼等特色商务写字楼。

加大传统服务业招商。餐饮、商贸、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的兴旺发达决定着一个区域是否能集聚更多的人气、财气,xx的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都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发展传统服务业。要将发展传统服务业与发展楼宇经济相结合,加大对外招商引资,规划建设一批美食城、娱乐城和商业中心,完善城市生活服务功能。

(四)强化扶持措施,努力营造楼宇经济快速发展环境。

加强政策扶持。发展楼宇经济在当前已成为各地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的重要途径,将成为下一轮区域经济竞争的重点之一。仅从本市来说,无锡中心城区比较发达的楼宇经济将为其今后的发展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在中心城区之外,具有环境优势、区位优势的滨湖区提出将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从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已有基础条件分析,新区和我区也极有可能成为发展楼宇经济的新秀。为此,要尽快制定出台扶持促进楼宇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对商务楼宇开发建设、商务楼宇招商和入驻企业、物业经营管理企业等给予优惠扶持,以宽松优惠的政策培育楼宇经济做大做强。

篇7:经济本体论初探

从社会存在本体论到实践本体论--卢卡奇重建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评析

卢卡奇重建的马克思哲学的社会存在本体论,通过对三十年代原苏联哲学界建构的`具有明显自然本体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之自然主义、机械主义、客体主义和教条主义等严重缺陷的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马克思新哲学的本真精神;但若与此后不久我国哲学改革所提倡的实践本体论相比,则显露出其由于未完全脱离近代哲学本体之实体性、本原性和事实判断性的影响而未充分彰显马克思哲学本体之关系性、本质性和价值判断性的现代意义.

作 者:朱宝信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卫生学校,河南,驻马店,463000刊 名:攀登英文刊名:ASCENT年,卷(期):200322(1)分类号:B1关键词:卢卡奇 马克思 社会存在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

篇8:经济本体论初探

学者认为人们建立知识本体 (Ontology) 的主要理由包括:人与软件代理之间能否分享信息结构, 重复使用领域知识, 进而分析领域知识。随着现今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网络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种模式, 分散的信息即可整理为有用的知识, 以提供给使用者通过网络传送并进一步浏览信息。近年来, 校园网的普及使得校园内的信息快速增长, 造成使用者必须耗费很多的时间来搜索所需的信息, 为了解决此一问题, 本研究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依据教学管理的行为加以分析处理, 构建一个属于教师个人知识本体架构及教学管理的资料分类系统, 并根据此架构分析教师所需信息的类型, 主动给予教师相关信息, 缩短教师搜索所需相关资料的时间, 从而方便教师使用。

2相关研究与探讨

知识本体 (Ontology) , 是用来描述现实事物的本质、是一个实体概念化的明确描述、Ontology是一个以概念来构建的系统, 当使用Ontology来描述特定领域的知识, 可将Ontology表示是一种概念、属性、实例与关系的组合。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应用Ontology来表达人类知识。Ontology在知识管理、语意网、信息检索、资料库设计及软件工程等方面均扮演极重要的角色。近年来, 已有许多Ontology Language被提出, 并在Semantic Web上已渐渐成为重要的组件。

(1) RDF Schema:

RDF是由全球信息网协会 (W3C) 主导发展而成的一个模式, 其提供具有语意网络机制, 可用来描述网页资源, 允许资源描述机构订定各自的控制词汇, 提供结构化的相互共容机制, RDF在语法上则是遵循XML。

(2) DAML+OIL:

DAML+OIL是由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研发, 为了比RDF更能表达RDF Class的定义, 在美国政府提议的努力下, 于2000年10月发行DAML-ONT, 它是RDF的延伸语言, 其具有对象导向和框架基础知识表达。DAML小组为提供更进阶的功能服务而结合OIL, 后来发展成为DAML+OIL。

(3) OWL:

OWL是一种最新被用来定义语意网的Ontology Language。OWL提供三种不同表现能力的子语言以用于不同的使用者社群。其中, 包括OWL Lite、OWLDL以及OWL Full。

3教学管理知识本体架构

3.1教学管理知识本体架构

教学管理知识本体架构分为5部份, 其定义简述如下:

(1) Domain (领域) :所代表的是本体所要描述的特定领域, 在本研究中以Teacher为主体。

(2) Category (类别) :多个概念组成, 本研究分别为教学导向、研究导向及服务导向。

(3) Class (类) :为本体中最主要的部分, 用来描述所要说明领域中的概念。

(4) Attribute (属性) :是用来描述类或关系的特性或属性。

(5) Relation (关系) :是用来说明类与类的间的关系。

本研究将教师区分为教学导向、研究导向及服务导向等三个类型, 每一个类型的教师都有其各自的行为分析, 可以让Teaching Ontology用来归纳其个人归属类型, 并且可整合成Teaching Ontology, 往后, 这些架构即可应用在各个不同的领域, 针对不同的需求做不同的调整, 以满足各类型系统的所需。

针对某一领域的本体开发是持续且反复的过程, 其设计所谓的对与错, 通常较好的解决方式是依赖在预期的应用上, 也就是问题-解决模式。在本体架构中关系的描述就是事实的呈现, 因而这些关系也可以延用在相同类似的问题上, 若问题不相似只是表视在此问题上不具有已描述的关系, 但并不代表此关系就不存在, 因此在本体的概念中应要能反映事实与领域上的关联, 且本体发展者不是要去涵盖所有的问题, 而是需要抓住解决问题的核心。

3.2系统流程

使用者首次登录时, 通过基本资料构建的程序将使用者的基本资料记录在描述数据库;使用者再次登录后, 日志会记录其上网行为并储存于动态行为数据库。通过个人本体构建机制提取描述数据库与动态行为数据库资料, 自动转换成OWL描述的文件, 模糊逻辑推理系统抓取OWL文件内容值做模糊推论, 进而推算出教师所属的类型领域。

本系统的文献检索代理可从互联网上提取符合概念的相关文件以做资料分类。文献检索代理方面会把从互联网所提取到的资料, 传送给文件分类机制, 再从此机制接收资料作分类, 最后将结果储存至文档库供模糊逻辑推理比对。推算出教师所属类型, 再和分群好的资料做比对。例如:如果推论出某位教师为研究类别, 则该教师在下次上网时, 便可收到本系统依据该教师的类型而分类好的相关资料, 以减少使用者花费大量时间去搜索所需资料。

本系统架构主要分成三大部分:Teaching Ontology Construction (教学本体构建) 、Documents Retrieval (文献检索) 及Fuzzy Inference (模糊逻辑推论) 。

第一部份主要工作为教师本体的构建, 第二部份为文件提取, 第三部分则是比对推论。在教师本体构建中, 本系统提出教师本体代理人及日制记录机制;而在文件提取部份中, 提出检索代理;最后在比对部分中, 本系统提出文献分类代理及模糊映射机制。各项代理人及机制功能简述如下:

(1) Profile Construction:记录首次登入本系统使用者的个人基本资料。

(2) Log Recording Mechanism机制:记录使用者每一次上网的浏览行为。

(3) Personal Ontology Construction Mechanism机制:利用提取描述数据库以及在数据库的动态行为的资料, 自动转换成以OWL描述的文件。

(4) Documents Retrieval 代理: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资料并且将资料传送至分类机制。

(5) Documents Classification 机制:将互联网所提取的文件进行分类并储存至Documents Repository。

(6) Fuzzy Mapping 机制:从教师本体以及文档库中所得到的资料进行模糊逻辑找出使用者所需的相关文件及资料。

4模糊推论机制

模糊推论本体与领域知识本体不同之处在于将归属程度嵌入每一个概念里, 构成模糊概念。在模糊推论本体中, 其每一个模糊概念都含有两种模糊概念关联。

4.1教师行为推论

Lee et al提出的Fuzzy Inference机制推论出教师类型的归属程度, 在此将教师上网的浏览信息, 分别以浏览网页的次数、时间以及互动性作为模糊变数进行推论, 且搭配OWL 文件中定义Ontology架构, 进而推断教师行为类型。

(1) 输入语言层:

此层第一层是负责直接将输入的值传送至下一层, 假设第i个“教师”的输入向量为Xi= (X1i, Xi2..., Xij) , 则Xij为第i个“教师”的第j个模糊变数。

μundefined= ( (xi11, xi12, …, xi1k1) , (xi21, xi22, …, xi2k2) , (xij1, xij2, …, xijkj) )

(2) 输入项:

这一层次是执行第一个推论步骤, 即计算输入模糊变数的每个模糊语意项的M隶属程度。本论文里采用的为三角形归属函数, 而三角形的归属函数可用三个参数[α, β, γ]所决定, 其函数如下所示:在教学管理行为知识本体系统中, 给予四个输入的模糊变数。

μundefined= ( (xundefined, xundefined, …, xundefined) , (xundefined, xundefined, …, xundefined) , (xundefined, xundefined, …, xundefined) )

(3) 规则节点:

此层是规则层, 每一个节点代表用以表示一条模糊推论规则, 这一层级的连结完成模糊逻辑规则前项假设的Match, 因此, 规则节点必须执行模糊AND运算, 且其输出必须连结至第四层级的关连语意节点, 在本研究中, 这些规则是由专家事先定义的, 其中模糊变数TIT表示教师上网浏览时间, 模糊变数TIF教师上网浏览频率, 模糊变数TII表示教师上网互动性, TBT表示教师所属的类型。假设第i个“教师”里的j个模糊变数, 分别算出的Match Degree都是第1个语意项。

(4) 输出项层:

该层的输出节点是执行模糊OR运算来整合有相同后项的模糊规则, 假设:FL、FM及FH为输出的规则节点, 并且分别连结到Low、Medium及High的语意项, 函数Centroid () 为解模糊化重心法的处理程序。

undefined

(5) 输出语言层:

主要在于完成解模糊化的处理, 以求得教学管理类型 (TBT) 的归属程度。将所算出来的重心做加权平均的运算, 则第i个“教学管理类型”的输出结果如下所示:

undefined

最后, 比较各类型教学管理的归属程度, 取其最大值为该教师知所属类型。例如:A教师的行为类型归属经模糊推论后, 各类型归属程度分别为教学导向:中、研究导向:高、服务导向:中, 则该教师推论结果则为研究导向的教师。

4.2模糊均值分类

理想的分群法则是希望将n个资料分成k个群数, 使得同一群中的资料相似性高于其它资料;而所谓相似性就是该点到类聚中心点的归属度大小, 故归属函数与类聚中心点得的位置就是Fuzzy C-Means所要求的, 为了求得最佳解, 我们定义效能指标与阀值, 一旦效能指标越小于等于阀值, 表示有较佳的分群结果。至于文献检索的部分, 本研究中的文献检索代理从网络上提取相关资料, 其提取资料的依据是来自所定义的概念;所谓的概念是一些与教学、研究与服务资料相关的关键词的同义词, 而分类的结果将会分为教学、研究与服务三种导向的资料, 再分别将这三种类型的资料储存至文件库, 以供模糊推论比对后可将分类好的资料呈现给使用者。

5系统实现

5.1系统功能概述

系统网页中主要分为5大部分:

(1) 在校务相关信息:包含教学信息、最新消息和行政会议的记录等。

(2) 课程信息中:列出教师可能的相关用书, 包含了系统书目及管理学书目等。

(3) 教学资源:包含远距教学网、国内教育资源网与本校特色教育资源等。

(4) 研究发展:列出了国内一些相关的研究中心和研究机构等。

(5) 论文信息:记录学校最新的论文记录。

5.2系统实现

登录系统利用申请的账号跟密码, 登录本系统且开始使用服务。

(1) 未分类文件显示文献检索代理根据定义到互联网搜索比对概念而得到的文件。

(2) 分类文件的呈现使用者可在下次登录系统后, 收到自己可能需要的相关文件, 分类的信息是利用模糊推论技术进行资料分类。

(3) 记录教师在线浏览行为在教师浏览网页时, 系统便会记录教师的在线浏览行为, 以便后续的分析与研究, 使用者结束浏览行为时, 点选推论的连结, 系统便会对教师浏览行为进行模糊推论。

(4) 教师类型转变时, 模糊映射机制便会分析比对的前的数据, 判断该教师类型是否改变, 并于下次登录系统时, 呈现其所属类型的信息。

6结束语

本研究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 通过系统分析与规划, 开发教师本体架构。由实验结果可知, 此基于知识本体的模糊推论方式, 减少昂贵的搜寻成本,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还配合OWL语法、模糊理论等技术, 研究宛成代理人的技术研发, 本研究以人工方式构建教师本体。为了解所建构的教师本体的实用度, 邀请信息技术教师四名进行知识本体论建构分类测试, 使用效果良好。未来希望可以进一步将此系统与研究分析架构应用到相关领域知识教学中去。

参考文献

[1]江鹏.Ontology知识表示的艺术[J].计算机教育, 2004 (7) :41-43.

[2]宋炜, 张铭.语义网简明教程[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李善平, 胡玉杰, 郭鸣, 等.本体论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4, 7:1040-1050

[4]郁书好, 郭学俊.基于本体的教学知识库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7, 8:161-164.

[5]郝泳涛, 刘峥.基于几何本体的特征建模及制造行为推理[J].微计算机应用.2010, 8:1-8.

[6]谢东成.教师个人知识本体建构技术及其运用.http://ec2006.atisr.org/proceeding/Paper/ec1392.pdf.

上一篇:黄布倒影四年级作文下一篇:数控加工技术实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