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徐的散文

2024-04-10

老徐的散文(通用9篇)

篇1:老徐的散文

老徐的散文

在那家油厂,老徐是会计,我是文员,杨是出纳。小小的办公室里,每天除了老板偶尔进来,大多数时间就只有我们三人。

说是文员和出纳,其实,我和杨要做的事情很杂,毕竟那只是一家老板和员工加起来只有二十几人的小厂。若真的只是做份内的文员和出纳该做的事,那还真是没有太多事情可做。所以,一些杂七杂八的,诸如原材料的进库、半成品的出库、职工食堂每天食用的饭菜等诸多事情我们两人都要兼着或是轮流着分管。

而相对来说,老徐的事情则显得要较为单一些,那就是老徐只要做他份内的会计该做的事。对于工厂那些杂事,老徐是不用去做的,当然,老徐也不太方便去做。

初时,看见老徐,只听杨介绍说那是会计,对老徐的其它情况我和杨都一概不知。大概是因为自己的一只手自胳肢窝处就没了自卑的缘故吧,那个时候的老徐看上去一脸阴郁,加之脸颊过于清瘦,成天到晚又对着账目一声不响,所以,给人感觉就是一位脾气死板古怪的老头形象。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徐和我及杨之间的话渐渐多了起来,这个时候,我才发觉老徐其实并不如初见时的那般阴郁。相反,开心起来时,老徐甚至比我和杨都要阳光开朗得多。

“哎,你说那个谭晶的歌唱得好嗦,我最喜欢的歌手就是谭晶了。”

“记得不,你记得谭晶唱的`那什么歌不,那些年真是好火哦!”

“哎,小姜啊,你不知道你和谭晶长得真的好像哦。尤其是你那脸型,简直就和谭晶一模一样。”

好些个午休时间,只要我们三人坐下来闲聊,或是当我正播放着电脑里存放着的那些歌曲时,老徐都要将他心中最喜爱的歌手谭晶眉飞色舞地夸赞一番。当然,同时夸赞的也还有老徐那个年代人人都喜爱的韩红、李谷一、李琼等一系列的专唱民族歌曲的歌星。

“哎,你个打字怎么打那么快哦!你说,像我这个年纪还学得会不?”有时,看我或是看杨使用电脑打着文件,老徐也不免有了想要学习使用电脑做账的决心。

“可以啊,当然可以啊!只要学会了用电脑做账,有些固定格式的报表你只要在上面改动改动数字就可以了,完全省去了你重复抄写的麻烦。”

“那下次有时间我跟你们两个学学,等学会了,我也试试用电脑做账。”听着老徐说要跟着我俩学习使用电脑的话语,我和杨有时还真的觉得老徐很不一般。

不过,有时想想也是,你看老徐都六十好几的人了,比起正常人来,老徐还少了一只胳膊,可做起账来,老徐却是一点不含糊。没有了左手,老徐就拿块铁板或是磨刀石压在账本上,权当是用左手按住了账本,而右手则如正常人一样填写账目。

其实,除了少只胳膊,老徐做事一点都不比正常人差。你看,打起算盘来,老徐噼里啪啦一阵响就能算出要算的账目。而至于填写账目,做了一辈子会计的老徐则更是字迹清楚端正,经他手出来的账目,除了不是电脑制作的,其它的绝对是无可挑剔。就连把所有的账本装订在一起,若没碰上我和杨在场帮忙时,老徐就算用牙齿咬着也要将他的账本装订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

“哎,你说老徐的胳膊咱就少了一只呢?”有时,和杨两人在一起时,我们都不免好奇。但终是揭人伤痛之事,所以,尽管每次和老徐在一起聊天聊得再起劲时,我和杨也不敢轻易打听老徐胳膊究竟如何没了的故事。

但有过那么一次,听老徐讲起年轻时在国营油脂化工厂上班的事,依稀记得老徐略微讲过自己那只胳膊没了的原因,但终是为何,如今已是记不清了。

半年后,工厂因为换了新的老板,似乎是说会有新的会计人员要来,所以老徐被迫离开。不久后,因为市场行情的不稳定,工厂停休,我和杨也相继离开了那家油厂。一直到今日,五年了,和老徐再也没碰过面。但每次静下心来之时,想起那段打工的岁月,便也不经意间又想起了没了一只手却依然把工作做得漂亮,把生活过得开朗阳光的会计老徐了。

篇2:老徐的散文

立秋之后,天气一扫夏季的闷热,让人感觉到凉爽了很多,特别是一早一晚的,更是秋意渐浓。

老徐是个厚道人,50多岁,一辈子勤勤恳恳的,是一把庄稼好手。老徐每天起的很早,在园子里伺候伺候这,侍候侍候那,再喂喂鸡鸭鹅,这些都弄完了,回屋做饭,从没看见他有呆着的时候。

老徐正忙着,忽然电话响了,老徐拿起电话:“喂!谁呀?”只听电话那头答到:“老徐大哥,今早吃完饭,来村里一趟。”

老徐一接电话就听出来了,知道是村长打来的,能有啥事呢?于是他接着问到:“有啥事呀?”

“来了你就知道了。”

“嗯呢!”

老徐答应着挂了电话,急忙进屋做饭,边做饭边猜测着,但怎么猜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索性不猜了,去了不就知道了吗!老伴也已经起床了,在屋里来回溜达着。老徐听着老伴来回溜达的脚步声,心里不觉有些凄然,哎!要不是老伴双目失明,自己也不会这么挨累,如果自己能出去打工,家里也不会这么穷,哎!老徐心里叹息着。

一切都收拾妥当了,老徐来到村里。这时村里已经有两个人了,一个是老歪,其实老歪姓齐,只因为先天性的小脑疾病导致的嘴眼歪斜,所以人们给起个外号“老歪”。另一个是孙大干,孙大干也是他的外号,因为年轻时特别能干,就此得名。后来有病了,顽固的慢性病,导致孙大干走路三节腰,一走一哼哼,很是遭罪。老徐一看,有点明白了,这两个人都是贫困户,原来今天的事指定和贫困户有关。老徐就和两个村民聊了起来,“把咱叫来干啥呀?”

“不知道,也没说呀,就是让来。”老歪答到。

“指定是扶贫的事,你们看咱来的人。”孙大干苦笑着说到。

“嗯呢!咱三家都是贫困户,把咱三家叫来了,那不是扶贫的事,还能是啥。”老徐肯定的说。

这时,老歪有些神秘地说:“你们听说了吗,咱村上建的那个光伏发电,说是为咱贫困户建的,到时给咱发钱。”

“我也听说了,但不知道是真是假,你说国家花那些钱建个光伏发电,咱一点力气没出,一分钱没投入,到时人家就给咱分钱?”孙大干用怀疑的口气问到。

“这你问谁呢,谁知道啊?”老歪也反问道

几个人正聊得起劲呢,一辆白色的小车停了下来,从车里下来几个干部模样的人。他们都进了村部,不一会,村长就叫老徐:“老徐大哥,你先进来。”老徐答应着,就进了村部。刚进屋的那几个干部模样的人都已经坐好了,村长在旁边陪着,他们给老徐也拿了把椅子,让老徐坐下。老徐坐下,有些不自然。这时其中一个人笑着说到:“你不用紧张,我们问啥你说啥就行,实话实说。”老徐不住的点头。那个人又接着说:“你家是贫困户吗?”

“嗯!”

“那说说你家的情况。”

“我家两口人,我媳妇双目失明。”

“噢!怎么失明的?”

“十年前出的车祸,命是保住了,眼睛看不见了。”

“一点也看不见了?”

“一点也看不见。所以家里家外都得我忙活。”

“你家都有啥收入?”

“啥收入啊!就有8亩地,我也不能出去打工。”

“你家是贫困户,有没有干部去你家啊?”

“有,都来好几次了,具体哪天我没记住。”

“他们是怎么帮助你的?”

“我家不是土房吗,今年给我盖了房,真好!60平米的,不用我拿一分钱,啥也不用我管,我就拎着笤扫上炕。还给了我100个小鸡,说养大了,他们帮我卖。又给了我50个小鹅。”

“噢!你对他们的工作满意吗?”

“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他们都是为了我家好,让我们脱贫。”

干部模样的人笑了,又说道:“对,就是让你们这些贫困户,尽早的.脱贫。我们今天就是检查,一是看你们这些贫困户是否符合要求,二是看我们的干部对这项工作是否尽心尽力,你们是否满意。”

老徐也笑了,“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对我们贫困户这么扶持,我们还有什不满意的呢!”

“满意就好,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个贫困户尽早地摘掉贫困的帽子。”

“其实我也不想贫困,我不是懒人,我就是出不去,要是我能出去打工,一年也能挣个几万块钱,也就不用你们领导为我费心了。”

“这到没什么,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既然你出不去,可以在家致富吗,你有什么要求吗?”

“要求到有一个,现在苞米这么便宜,也卖不了几个钱,我想养猪,可猪圈我盖不起,你们能不能帮我一下?”

“好吧!你的要求我们知道了,我们可以研究一下,之后给你信儿。”

“嗯呢,那可太好了!我要是能养猪,就能脱贫,别看我50多了,身体好,有都是力气。我还想问你们个事,听别人说我们村上的光伏发电是给我们这些贫困户盖的,发的电卖掉,钱给我们分?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

“这咋啥好事都叫我们摊上了呢,我们要不好好干都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你们这些领导。”老徐有些激动。

干部模样的人也笑了,他的笑那么温暖,那么祥和。他对老徐说:“行了,你回去吧,回去之后好好干。遇到困难别灰心,来找我们。”

“嗯!”

篇3:老徐的散文

关键词:散文,描写,情感,佳句

散文在各方面都别具风格,我们在中学阶段的散文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散文的特点,将散文中最根本的东西准确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散文、感受散文的魅力,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让散文“活”起来。

一、关注描写,散文教学的“真”滋味

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散文中形象生动的描写语言,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散文的美与真。我在多年的散文教学中,经过不断地积累、探索与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譬如,在八年级上册《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仔细地阅读课文两遍,随后引导学生逐段进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提出问题:“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写自己的父亲的呢?哪些描写让你深有感触?”其中有几名学生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

生1:文中对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描写得非常详细, 父亲体态肥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和深青色的棉袍,作者又用“蹒跚”“慢慢”等词细致地描写了父亲的动作,可见父亲对作者的情真意浓。

生2:作者与父亲离别的那段描写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虽然作者在文中并没有用较大的篇幅来描写这一场景,但文中“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这一动作描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心中的那份不舍之情和为了谋生却又不得不离去的无奈之举。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激起了我内心的波澜,我深深地体会到每名学生都能沉醉在作品的情境之中,被文字的魅力所折服。

在散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关注散文中的描写,体会文章的内涵,品味散文的“真”滋味。

二、关注佳句,散文教学的“美”滋味

语文教师应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不断地积累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升级散文教学方法,通过对散文中的佳句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效果“佳”、课堂效率“佳”。

譬如,在八年级下册《海燕》一课的教学中,在正式讲课之前,我仍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文章两遍,随后我再放慢语速朗读这篇散文诗,并要求学生在我朗读时可以随时举手发言,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在这个过程中,平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王晓晓同学首先发言:“老师,我非常喜欢您刚刚读到的那句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乌云密布的大海之上,海燕快如闪电般在我的眼前穿梭,它好像给我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而后,班级中一直成绩平平、沉默寡言的郭瑞同学居然也站了起来,他声音洪亮地对我说:“老师,我喜欢文章里的每一句话,我感觉每一句话都能燃烧我心中的激情, 我敬佩所有敢于直面风雨的海燕,我希望自己也可以像海燕一样敢于直面困难,不惧风雨!”

学生的发言震撼着我的内心,我没有预料到这堂课会有这么大的收获,学生的表现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所以,在散文佳句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教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而是要融入自己的感情,细细品味散文中的“美” 滋味。

三、关注情感,散文教学的“浓”滋味

每篇散文都饱含着作者浓郁的感情,我们在以往的散文教学中往往侧重学生普通知识的积累,很少甚至也从未带领学生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章中。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在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陆蠡的《囚绿记》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在课堂教学进行到一半时,我向学生提出了问题: “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随后组织大家分组进行讨论。

其中有一名学生向我提出质疑:“作者为什么老是和不会说话的绿枝条进行对话呢?”听完这名学生的问题,我首先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这名学生,因为他敢于质疑,敢于说出自己心中的迷惑。随后我向学生解释了这个问题:“作者只身一人,平时只能与绿枝条进行对话,用这样的方式来排解心中的寂寞和苦闷,绿枝条就是作者忠实的倾诉对象。作者所处的一室虽然很小,但其精神世界广阔无穷,只要心中有情,周围的一切事物便都充满灵性。”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能够自然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之中。

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应更加注重学生感情的融入,更加关注作者的情感,更好地品味散文中的“浓” 滋味。

篇4:喜欢老徐随笔欣赏

认识老徐,是那部《将爱情进行到底》,那时她还是清清纯纯的大学生模样。因为时间太久的原因,对剧情倒没什么太多印象了,但却实实在在记住了那个梳着两条细细小辫子的叫“徐静蕾”的演员,喜欢上了她带给人的那股清新如春风的感觉。

之后,在《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儿》里,又看到了徐静蕾以警察身份的出场,再次感受到她的纯情玉女风格,但又有不同的地方,似乎多了那么一点点“狠”、一点点“傻”、一点点固执和一点点浪漫。

我早就过了追星的年龄,也不是喜欢追星的人。只是,现如今,信息和网络实在是充满了每个人的生活,这些年耳濡目染的,陆陆续续看到、听到关于徐静蕾的消息:做了大学老师、当了导演、开了博客(曾经她的博客在大陆地区点击率排名第一)、创立了《开啦》电子杂志……于是很佩服她的才情、才气,佩服她的勇气和执着。好一个多才而能干的女子!当今,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的事情在娱乐圈里太普遍了,能自编、自导、自演的也不止这老徐一个。可不知怎么,我就是喜欢老徐,她的外表从不张扬,永远给人亲切清新的感觉。最近看了《杜拉拉升职记》的全球首映仪式,看到了老徐的变化,更有种成熟女人的气质和魅力。原来那个清清纯纯的学生模样,如今也出落得如此妩媚动人。女人的美是多样的,有的人美得不可接近,而老徐的美是一种亲切的美、清新的美。

喜欢老徐,当然不能仅在外表,更在于她的内在。她始终在工作,在追求梦想,工作成就了她的美。喜欢老徐的“傻”努力。她自言拍电影有些傻,比如为了演好杜拉拉,她仍然要遵循着传统的做法,到一个个企业去现场实地采访白领。就象张一白说的,“现在谁还这么拍电影啊?都是几个人凑在一起,拍脑袋急就章的编出一个天才故事。”可老徐不仅傻,还能够坚持这种傻,我就更加喜欢她。做任何事情,怕就怕“认真”二字。必须要认认真真地按照必不可少的环节去体验,才能真正学到东西,才能挖掘到真的感受。演白领,不实地体验怎能演得象?这在文学创作上叫做“体验生活”,没有生活的体验,怎么能真实地演绎生活?这也是对艺术负责、对创作负责、对观众负责的必然要求。

一个人的成长,不只是模样的改变,更是心理的成长,是为梦想奋斗的过程。老徐是一个有个性的人,通过她的.“傻努力”诠释了“我可以、我能做得到”的信条。我喜欢老徐,喜欢老徐的电影,因为它总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就象写文章,人家写过了你再写,如果没什么创新就没意思。从《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梦想照进现实》到《杜拉拉升职记》,立意和视角总会让人耳目一新,让我能看到她是在真正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诠释电影的创作理念、是真正的在学习电影创作、真正地在体会电影、在感受电影。

篇5:老徐的散文

一天傍晚,我从超市回来,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刚进小区门,便听到一声底气十足,但已有些嘶哑的声音:“谁占了人家的车位呀!人家回来了,请把车开走!”我不禁好奇,把东西放回家就出来寻找声音的来源。

是小区的保安老徐,他已五十多岁,但身板硬朗,走路都带风,平日里喜欢帮助他人解决生活的琐碎小事,而住户们呢,也乐得与他打交道,像那些家里水管坏了、燃气灶坏了等等小问题,不去找专门的维修人员,都来找老徐,所以他每天都过得充实快乐。

我看到他时,他额头上已渗满细密的汗珠,正拿着水杯在咕嘟咕嘟地灌水,他的棉袄已完全敞开,露出了里面已被汗水浸成深色的保暖内衣。我走上前去问他发生了什么,他仍然在喝水,直到把那杯水喝完,打了一个饱嗝,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微喘着对我说:“昨晚,有辆车停错车位了,现在人家回来了,车没地停,无奈,就来找我了。”“说着,露出一副洋洋自得、以小区事为己任的样子。但监控室门关了,录像看不成,又不好辜负人家的期望,就只好这么一栋一栋地喊过去了。”听他说完,我内心百感交集,又和老徐聊了两句,便默默地走开了。

我走了几步,就又听到了老徐那已强弩之末的声音再次响起:“谁占了人家的车位呀!人家回来了,请把车开走!”这一次,老徐说的每一个字都如重锤般砸在我的心上,此时已近六点,虽然早已过了立春,但天黑地仍然很快,我抬头看时,也只能看到那余晖在天边挣扎着,但被大片大片黑色的天幕侵蚀着,很快便消失殆尽,这不禁让我黯然神伤。

目光下移,又看见一行标语:“讲文明,树新风,遵守社会功德,人人有责。”看来这标语真的只是贴在墙上的语言啊,一点实际作用都没有!如果他起了作用,车就不会乱停放。老徐也就不会声嘶力竭。这时,我猛然醒悟,那如血的残阳,不也正象征着我们的社会的真善美被大片大片的假丑恶所侵蚀了。一旦有一天,他像夕阳那样被侵蚀掉了,那么,社会就死了,人类也为自己敲响了丧钟。所以如果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老徐的声音既激励着我,也警醒着我:只要举手之劳,便可为他人省去大麻烦。

文|王驰

荐|汤云

篇6:《杜拉拉升职记》:老徐惊艳上位

:上位是惊艳

《杜拉拉升职记》

《杜拉拉升职记》:上位是惊艳

一直很钟爱老徐,印象中拜服老徐的文采是从哪些只言片语的博客开始的,那年月,才刚刚开始流行,不似如今微电影都是一种趋势了。

《杜拉拉升职记》能拍得如此行云流水,其实是令我惊呼意外,毕竟被《梦想照进现实》《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内容调侃了一下生活的悲剧,原本早对老徐的自导自演心有憧憬,买票就想管中窥豹。不料在影院内,更是毫无防备地喜欢上该片,再回顾各处精益求精的做工,更想负责地赞美徐静蕾,她能从文艺转型商业,不管今后他人如何争议,这种诚恳态度,理应受肯定。

改编自李可同名小说的《杜拉拉》,尽管影片不可能拍成职场指南书,大银幕也甚难呈现太多职场技能,但主线围绕着杜拉拉和王伟之间的感情,巧妙精炼了原著,而职场tips则用来调节气氛,偶尔插入的精妙台词,也堪称画龙点睛。再不谈时尚华丽的视效,再不谈旖旎浪漫的爱情,再不谈凌厉疾速的剪辑,光凭白领职场的不懈奋进,《杜拉拉》无愧近期国产片佳作。(高于《我们天山见》《美丽密令》《未来警察》《诸神》《爱丽斯》,逊于《岁月神偷》《火龙》)

拥有13位世界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和高管作为荣誉编剧,电影版《杜拉拉》把自己方向定得明确,就是讲好爱情与鼓志。尤以各人物登场时,不断的字幕与定格,更效仿着《猛龙》《建国大业》《风声》,此种看似笨拙,实为有效的叙述手法,指使《杜拉拉》在两个小时内职场与言情两兼得。女主角从下楼唱歌,偶然相遇王伟,再到二人旅游时,大玩一夜情,后来两人尽力隐藏恋爱关系,在办公室眉来眼去,再分手,再复合...种种曲折坎坷,种种跌宕起伏,皆倾诉出白领女性的苦衷。毕竟谁都知晓靠潜规则上位是容易的,而光靠自己真杀实砍,从小职员成长为外企主管,其间见好友被逼离职,其间获悉男友暗藏的隐私,再有周围员工不合作的“苦”,皆透出太多工作中的辛酸艰苦。

本片最大惊喜,莫过于走出《伤城》《新宿事件》的徐静蕾,她舍弃以往“黄脸婆”等花瓶形象,并恢复以往的自如与娇嗲,加上扮相时尚,于是书里那个姿色中等偏上,为事业打拼的白领女性演活了。小女子对工作的任劳任怨,对别人冷眼的回击,对自己身险办公室恋情的愁,皆拿捏得入木三分。同徐静蕾的“活”相对应的则是黄立行的“稳”,他大度洒脱架势,轻易拿捏住销售总监王伟的特征。还有操一口流利英文的莫文蔚,演绎精明泼辣的外企主管玫瑰,异常抢眼。

相比徐静蕾过去执导的三部文艺片,《杜拉拉》定位于“时尚爱情片”,由于邀请到《欲望都市》的造型师派翠西亚·菲尔德加盟,在某种程度展现一场华丽服装SHOW。除了老徐自己换了数套华服,吴佩慈、名模李艾等美女出镜更是如此,同样漂亮衣服没少换,造型变来变去,那么众佳丽千娇百媚的造型,更使该片充满了争奇斗艳,惹火养眼。当然那场传说中的激情床戏,仅是商业噱头,影片简洁含蓄处理,并没深陷色情。笔者极赞《杜拉拉》的流畅剪辑,这种结合了网络BBS,还有都市场景,多视角、多空间、多转换的快剪运镜,打破国产时装片的闭塞,增添了时尚元素,直接令信息量加大,节奏也毫无拖沓,应说剪辑在华语片里有突破性。另外女主角爱情事业两得意时,她走过墙边动画式的花朵瞬间绽开,再到后面慢慢凋谢,恰当融于情景,可谓神来之笔。而且本片我认为最大的亮点还是用并不奢华的时尚元素包装后的杜拉拉和DB公司显然比我们常见的职场环境要高一个层次,却并非遥不可及。《杜拉拉升职记》里的角色和表演虽然时尚地非常有层次,但是绝没有奢华到让我们感到不亲切。不同角色可以成为不同职场人的一个奋斗目标,这才是时尚片里那些理想化的脱离现实的角色所承载的意义。如果连做梦都不敢对自己提出“非分”要求,那这个女人一定是曾哥或春哥的信徒。

撇开了职场的形式化加工和职场语汇的不够专业,影片在形式上更易于理解。杜拉拉的个人奋斗历程变得更为清晰,也能够比较好地浓缩在100分钟时限之内。一个无出身、无背景、受过良好教育、姿色中上的普通女孩杜拉拉,可以看做是最普遍职场新人的代表。影片里的杜拉拉一步一步从职场菜鸟打拼并最终获得成功的经历就是无背景职场奋斗的样板。这一奋斗过程往往伴随着长时间的压抑和让人不愿提及的艰辛。成功的道路可能大致相同,然而受过的委屈则只有各自心底牢记。作为一个样板的杜拉拉,很难把每个个人的职场痛苦都综合起来,也完全没有必要再让大家痛苦一次。影片只截取了杜拉拉职场变化的节点,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些职场机遇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遇到或曾经遇到的,只是未必每次都被我们把握住了而已。杜拉拉为观众展现的,是在职场关键点时成功应对后的结果。每次成功把握住机遇的杜拉拉,都以自己的精准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观众从中可以看到在职场关键点把握住机遇后,需要付出什么和能够回报到什么。这对于那些没能抓住机遇,或者尚未遇到机遇的观众而言,不是具有了一定的行

篇7:老徐的散文

散文相较于小说, 它的受众面积显然要更狭小一些。少了跌宕起伏的情节, 缺了血肉丰满的人物, 一篇小小的散文到底凭什么打动读者, 甚至让读者深深地为之着迷呢?难道仅仅凭借我们在日常散文教学中所反复强调的那古老的散文写作规律——“形散而神不散”, 我们就可以说服我们的学生体会到散文独特的美吗?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年轻的鲁迅在仙台师从藤野先生学医期间, 为了好看的缘故, 在完成讲义的解剖图时, 故意将下臂的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事后藤野先生找到鲁迅“……自然, 这样一移, 的确比较好看一些, 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 实物是那么样的, 我们没法改换它……”[1]科学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艺术, 科学强调的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的东西, 而艺术却强调的是人的感觉, 显然它带有更强的主观色彩。如果承认了这一点, 再去反思一下我们平时解读散文的过程:先看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接下来分析为了抒发这样的情感作者组织了哪些材料。这样的阅读过程无异于是在对散文进行一种客观地解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缺乏美感, 而且它似乎也很难让读者体会到散文的美。将这样的理念用于高中语文教学恐怕也仅仅是教授学生如何更好地应付考试, 却很难激起青年学生对于散文的热爱。那么到底该如何去读散文, 我想应该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尽量去体会不同散文不同的美, 去感受作者的个性情怀, 个性格调。

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有一句著名的论断——“我思故我在”。孙绍振先生则将其幻化为“我感故美在, 我不感故美不在。”[2]散文, 实际上传达地就是一种感觉, 是个人的一种审美经验!作者的某一次经历让其感受到了一种细腻深刻的美, 接下来, 他将这种体验诉诸文字, 从而将自己特殊的感觉准确地传达出来。因此, 相较小说而言, 散文往往带有更为浓厚鲜明的个性色彩。以实际的生活经验来看, 越是独特的、富有个性的东西, 就越不可能是那种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一眼望得到的美。以朱自清的散文为例, 欣赏他的, 热情地称颂“……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 除冰心外, 文章之美, 要算他了。”[3]不喜欢的则毫不留情地批判“想象不够充沛……欠缺开阖吞吐之势……句法变化少, 有时嫌太俚俗繁琐, 且带点欧化。他的譬喻过于明显, 形象的取材又过于狭隘。至于感性, 则仍停留在农业时代, 太软太旧……”[4]。其实赞美也好, 批判也罢, 都围绕着朱自清本人的创作展开, 他们都承认朱自清的散文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 只是作为读者在阅读时有不同的喜好而得出不同的评价罢了。仔细留意一下不难发现, 大多数读者在阅读散文时往往会呈现出一种类型化的需求。有人喜好周树人的睿智犀利, 有人赞赏汪曾祺的平和冲淡, 有人推崇舒舍予的温暖, 有人偏爱郁达夫的冷清……就想听歌, 有人专听某一个歌手, 有人为着类似的曲调, 有人则冲着优美的歌词。读散文时, 散文的文字美, 以及文字背后所透露出的格调, 都会成为我们喜欢某一类散文的理由。我想这里所说的格调便是“散文味”吧!

“散文味”或者可以说就像一个人所散发出的气质。作家本身的气质会决定他的散文所散发出的“味道”。在中国现当代的散文作家中, 郁达夫也是一位极富个性色彩的作家。《故都的秋》中一句“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便摄住了他笔下所描绘的故都北京秋日里的花花草草、闲人闲事的魂魄。这里最值得玩味的莫过于“悲凉”二字。“清”“静”当然令人回味, 古往今来也不知有多少文人写下了清静的秋的文字。可郁达夫所表现的“北国的秋”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他眼中看到了故都秋景中诗意的悲凉, 并且将这“悲凉”当作一种美来加以怀念欣赏!于是在他的文字中, 我们看到了郁达夫所怀念的北国之秋出现在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上, 他想念西山的虫唱, 玉泉的夜月, 潭柘寺的钟声。没有故宫的熙熙攘攘, 没有颐和园的摩肩接踵, 他所钟爱的都是些幽静、古老的所在。他甚至刻意过滤掉了秋阳下那五光十色的景象, 于是中山公园里花团锦簇的秋菊不见了, 景山上红黄相间的霜叶也消失了, 只留下冷冷淡淡白色蓝色的牵牛花, 以及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衰草。而且, 不仅在视觉上作者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还有听觉。在《故都的秋》中, 听不到繁华市井中交易的喧嚣, 听不到胡同深巷里小贩的吆喝, 只听到悠远的钟声、萧索的鸽哨。甚至郁达夫在嗅觉上也只偏爱连气味也没有的槐花的落蕊。细细比较, 我们会发现, 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少了老舍《北平的秋》中的五光十色、热热闹闹。也没有林语堂《动人的北平》中的五花八门、包罗万象。“故都的秋”只是郁达夫一个人感受到的宁静自然之美。这种美和他的文化修养以及与众不同的个性存在莫大的关系。也许别人并不觉得北方那稀里索落的秋雨有什么味, 也不觉得都是闲人悠闲微叹的问答, 可郁达夫偏偏“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

仔细品味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会发现, 他对于秋的描绘既不同于“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悲凉, 也不同于“我言秋日胜春朝”“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迈。他对于秋的审美有其独特的个性, 那样一种感受是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所迥然不同的。中国古代的传统文人经常会在诗文中表现秋天,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秋天在四季中是最富诗意的。然而, 在绝大多数时候, 由于个人经历、人生际遇的关系, 这些文人在秋天里是孤独痛苦的, 秋只是他们作品中深沉悲凉的底色, 而非单纯地欣赏对象。马致远写下“枯藤老树昏鸦”, 只是为了感慨“断肠人在天涯”。范仲淹吟唱“碧云天, 黄叶地”, 也只是想引出“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秋天在古代极易引发文人骚客感伤的原因自不必多说, 在古诗文中还有一类将秋天的格调表现得极其高远的, 则更多的是政治家的专利。从刘禹锡、黄巢, 直至毛泽东, 他们那表现秋天的诗词中异乎寻常的高昂的调子, 实际上更多的是他们作为政治家的一种独特的临秋情怀。郁达夫和他们都不同, 他对于北京的秋日的描绘是将秋的深沉、萧索甚至衰亡当作美来欣赏。趣味独特的作者偏要在繁华的北京城租一椽破屋去玩味扫帚在地上留下的细腻的灰痕, 甚至还有无生命的衰草、落蕊。这样的心境, 估计只有“诗鬼”李贺那种以死亡恐怖为美与之相类似。众所周知, 郁达夫曾留学日本。日本传统文学中的幽玄美、物哀美本来就推崇将苦闷、忧郁、悲哀作为美。川端康成就曾直言不讳——“悲哀这个词与美是相通的”[5]。在日本期间, 郁达夫必定会受到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 以至于他的文章才显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个人色彩。

可以说《故都的秋》中的全部文字都是郁达夫自己的独特经验。他对于北国之秋有一种深沉的爱, 它青睐北方郊外那种“悲哉, 秋之为气”, 他会为那种“胡笳互动, 牧马悲鸣”的哀感而泣零。他是这样一位感性的作家, 假若你欣赏这样一种气质, 你就会深切地体会到他要表现的“草木摇落, 金风肃杀”的美, 也必定会喜欢上他所描绘的“严肃、凄凉、沉静”的北方之秋。

其实, 不仅仅是郁达夫, 每个人的散文恐怕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散文真正的美也就在此。为什么不去仔细品味散文中五彩缤纷的个性呢?要知道, 品读散文就像与不同的人闲聊, 在散文中, 我们结识不同的人, 看到他们别样的生活状态, 或许我们会体会到他们的甘苦, 会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落泪, 这恐怕才是阅读的真正乐趣所在。我总固执地坚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要比简单地从情感、材料的角度解剖文章有意思得多。毕竟, 优秀的文章都是浑然一体的。

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去读林语堂的广博, 去品谢冰心的清新, 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 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摘要:读出散文的散文味, 去读林语堂的广博, 去品谢冰心的清新, 去了解陆蠡的自我剖析, 去感悟史铁生的艰难成长。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在比较中欣赏散文真纯的美。

关键词:散文,散文味,《古都的秋》

注释

1[1]鲁迅.藤野先生[M] (选自《朝花夕拾》) .

2[2]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3

4[4]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

篇8:老徐的散文

散文到底是指哪些文章

什么样的文章称为散文, 一直有争论, 莫衷一是。

散文真的是个大箩筐。 散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 只是在文学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 (王荣生《散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原理》) “散文”的定义, 向来用排除法, 例如除去“小说、诗歌、戏剧”等纯文学, 以及“实用文章”, 凡是在文体上说不清、道不明的, 就会被放进“散文”这个框里。

在当代, “散文”的地盘被进一步挤压, 凡是形成了文类规范、能指明文学特征的文章, 逐渐从“散文”中分离出去, 比如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报刊言论文章、传记、演讲词、科普小品、寓言、童话、儿童故事等。 有些亚文类, 例如回忆录、采访、序言、杂文等, 尽管依然“赖”在“散文”这个框子里, 但因其文类规范和特征越来越明朗, 往往也被当作散文中的另类来看待。

散文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 “散文”这种文类都还没说清楚, 散文研究, 尤其是散文教学就更欠缺了。 中国散文理论话语的建构, 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才逐渐形成的。 “从整体上看散文研究还处在文学研究滞后的位置, 亦步亦趋地跟随小说与诗歌研究艰难前行。 ”中小学散文教学可资参考的, 主要是孙绍振、钱理群、王富仁等在解读一些散文文本时所显现的解读方式。 一方面, 散文是主导文类;另一方面, 散文理论研究缺位, 散文解读理论几近阙如。 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所处的困境。

“散文”的特点到底是什么? 几乎没有人说清楚过, 在散文大家族内部, 由于亚种类繁多, 差异性巨大, 使得人们煞费苦心地对散文特征进行的种种概括描述都显得漏洞百出。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笔调灵活”, 可是有的散文却写得老老实实, 有的还刻意写成流水账的样式……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可是许多经典散文的“形”并不见散, 结构严谨, 体式俨然……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情景交融”, 可是偏偏有的散文通篇直抒胸臆, 有的则通篇写景, 没有半点情感抒发……

有人觉得散文的特点是“含蓄”, 可是有的散文最直率、最不加掩饰地体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是导致散文教学设计缺乏制约性的先天缺陷。 散文这种文体从整体上说缺乏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本质特点。

当我们对散文很难界定的时候, 和其他文体做个比较, 是个好方法。 跟寓言、童话等比较, 距离太远;跟诗歌、小说比较, 或许能看出些问题。

看上面这张表格, 你当然也可以找出个例来反驳它的科学性, 但是, 你不能否认散文大体上有下面这些特点:

散文是有叙事性的, 无论是写人写景, 还是说理, 都要有例子, 都要有事件, 都有局部的叙述。

散文表面上是在写所见所闻, 实际上是通过所见所闻表达所感所悟所思所想, 而且是很个性化的感悟、思想, 这些主观的感悟、思想反过来也影响着客观的见闻。这就是主客观结合。

散文的作者在写作时构思最多的是句子, 对句子的谋划多于咬文嚼字, 多于谋篇布局。

一篇好的散文凸显的是“意境”。 意境是什么?要么是知趣, 要么是理趣, 要么是情趣, 要么是志趣。

散文要追索作者的原意

关于文本解读, 有几个词汇越来越深入人心, 例如“多元解读”。 读解理论发展得非常快, 整理一下中西方现代文学批评史的脉络, 可发现文学读解理论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 即由作者中心论发展到文本中心论, 再到现在的读者中心论。 所谓“读者中心”, 就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可以读出自己的观点。 但是这种“多元解读”, 主要是针对小说、诗歌而言的。 因此我们在读小说、诗歌时, 感悟无论怎么“深入”, 都不为过;观点无论怎么“新奇”, 都不为过;体验无论怎么“多元”, 都不为过。 但是, “多元解读”并不适合散文。 为什么?

现代散文的最大特征, 是每一位作家的每一篇文章里所呈现出来的个性。 什么意思呢? 散文中的所思所感, 是作者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 作者之所以写散文, 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 我们阅读散文, 是感受作者所见所闻, 体会作者所感所思。 那么有人要问, 我不喜欢作者的抒情, 不同意作者的思想怎么办? 没关系, 散文从来不祈求成为“公认”。 我们阅读论文报告、新闻通讯等, 最终要指向文章的外面:它们所论述的道理, 是否成立?所报道的事件, 是否真如所言? 而成立与否、是否如实, 有公认的判别依据。 之所以写论文、发新闻, 目的就在于要获得公认或成为公认。 但是, 散文从来不祈求成为公认, 阅读散文, 也不是为了获取什么公认。

每一个人眼中都有一个秋天, 但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我们首先要感受郁达夫心中的秋, 典型的文人眼中的“秋”有独特别致之处。

每一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的理解, 但读杏林子的《生命生命》, 我们首先要弄明白, 杏林子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什么关于“生命”的感悟。

每个人对时间都有自己的感想, 但读朱自清的 《匆匆》, 我们首先要弄明白, 朱自清24岁时写《匆匆》, 究竟想表达什么?

追索作者的原意要注意什么

有的老师, 可能会说, 我教散文一直在强调理解作者想表达什么啊。 这非常好, 但是这里可能有几个误区。

不要太快太早奔向主题

我一说追索作者原意, 很多人会联想到关于散文的认同度很高的一种说法“形散而神不散”。 对于如何理解“形散而神不散”, 一直有争论。 但是, 这句话的过度认同也导致散文创作和教学一度走入误区。 在创作上, 形成了主题先行, 单线推进, 欲扬先抑, 卒章显志的固定创作套路。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60年代的“杨朔”模式, 导致在教学上把作品丰富的意蕴简化、窄化、抽象化、概念化一言以蔽之的“中心思想”。 例如有很多老师教《一夜的工作》, 早早地得出一个结论———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整节课就是寻找理由证明这个结论。 这是典型的“主题先行”。所谓“主题先行”就是在“整体感知”阶段, 迫不及待地抛出一个肤浅化、标签化的主题, 然后让学生到文中散乱地去找哪些语段、词句表达了这个主题。

不要太多跑到文本外去空谈“思想”

王荣生教授描述过一种课, 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说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 在课堂上说一些假大空的话, 比如“不惧怕任何困难”“任何困难都能克服”等。 这样的课实际价值不大, “把人文上成了非人文”。 比如杏林子的《生命生命》,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额外地讲东西, 学生也“向外跑”, 讲一些爱惜生命、珍惜生命的例子, 没什么意思。 其实讨论生命可以, 不用长时间跑到文本外。 《生命生命》里写的“我”看到飞蛾求生, 看到瓜苗生长, 听到心脏跳动非常震惊, 那种震惊是擎天撼地的震惊。为什么会这样? 我们每一个人几乎都看到过这样的场景, 为什么没有“我”这样的震惊? “我”究竟有什么不一样?这是从文本里产生的不一样。 补充了解杏林子的身世背景以后, 我们再回到文章中去解答前面的疑问, 去感受杏林子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命的感动。

散文教学, 走到文本之外, 其实就是抛弃了作者的“语文经验”, 远离了作者通过独抒心机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所表现的“人生经验”。

追索作者原意的具体方法

但是, 要追索作者的原意, 也难。 因为语文教师, 乃至其他任何人, 不可能“具有”与作者等同的经验, 无论是阅读之前、阅读之中还是阅读之后。 “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 是作者的独特经验。 也正因为经验之独特, 我们才需要去读作品, 才能够通过其散文, 感受、体验、分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没有、所不可能有的人生经历和经验。

而作者的人生经验, 是融会在他的语文经验里的。 散文教学难就难在要通过“文字”感受作者的独特经验。 朱自清曾说过一段至今仍发人深省的话:“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 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 中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 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 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 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 没有什么用处。 ”

概括一下, 阅读散文, 就是要关注作者个性化的语文经验, 通过语言文字去追索作者想要表达的想法。

个性化的语文经验有时体现在“选材”上

例如冯骥才在写维也纳时, 不写闻名世界的金色维也纳大厅, 不写那些享誉全球的大音乐家, 不写那些家喻户晓的经典名曲, 那他在《维也纳生活圆舞曲》里都写了些什么呢? 他写鸟鸣, 写花钟, 写小路, 写老汉。 更奇怪的是, 他写鸟鸣、花钟、小路、老汉却仍让我们一次次想到“音乐”。 为什么会这样? “鸟鸣”“花钟”“小路”“老汉”和“音乐”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再比如冯骥才写鸟叫, 为什么不多写婉转、嘹亮、悠长的鸟叫声, 而去写那些难听的鸟叫声? 冯骥才写酒店里的人, 为什么不写小伙、姑娘、孩子, 而要写老人? 深入研读冯骥才选材上独特的衡量, 你慢慢就会感受到冯骥才想表达: 在维也纳, 人们热爱音乐, 他们有很好的音乐感觉, 有很深的音乐“造诣”, 他们听到生活中的声音, 能联想到音乐;他们看到生活中的景物, 能联想到音乐。 在维也纳无论男女老少, 无论贫富贵贱, 都在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威尼斯的小艇》在选材上也极具教学价值———“选取典型”。 写小艇的样子时, 作者选取了外形上的三个典型特点:像独木舟, 像新月, 像水蛇; 写船夫驾驶技术好时, 作者选取了三种特殊情况:极快时, 极挤时, 极窄时, 船夫是如何处理的;写小艇和人们关系密切时, 作者选取了四个典型人物:商人、青年妇女、孩子、老人;写小艇和威尼斯的关系时, 选取两个典型场景:白天、夜晚。

个性化的语文经验有时体现在“陌生化的表达”上

一个语文老师对文章中那些有特点的语段要保持足够的敏感, 并想办法带领学生去感受。 《地震中的父与子》里有一句话这样描述父亲的努力:“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 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作者为什么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 他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呢? 可以追问一下自己。

梁晓声在《慈母情深》里这样描述让他难以忘怀的一幕情景:“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 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作者为什么将一个主谓结构的连动长句一分为三, 为什么都将主语后置? 可以停下来想一想。 在《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里, 萧红的语言就是稚拙的, 那种反复的表面稚拙的语言背后却充满着情感张力, 在文学史上是非常独特的, 这也是和她追求自由生命的理想一脉相承的。

篇9:老徐的散文

美, 是人类的理想。如何把新闻作品写得更有文采, 更美, 更有情感, 更受读者的欢迎, 进而能感动读者, 走进读者的心里?新闻界老前辈穆青用其一生的实践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穆青的新闻作品, 尤其是其通讯的散文化写作特色, 给人留下强烈而又精彩的印象。

在上个世界的六十年代, 新闻界著名的老前辈穆青就曾经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的观点, 这一观点打破了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束缚。穆青说:“我觉得, 从广义上说, 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散文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既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 也可以那样写, 为什么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我看只要事实能交待清楚明白, 在写作上可以突破老一套的公式, 不一定非得第一段写导语、第二段写背景、第三段写……可以百花齐放, 大胆创造。”

以穆青之道, 我们赏析其新闻作品, 笔者认为散文化新闻的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穆青的新闻报道语言似散文般优美,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反映一个个不同的人、一件件不同的事这才是新闻作品的特点所在, 每一个人之间的性格不同, 所说的话自然也不相同。介于此, 新闻老前辈穆青非常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 对于不同的人物形象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例如在作品《两张闪光的照片》中对人物的刻画, 简单几笔, 就生动形象地把一个不惧怕生死的农民英雄刻画得栩栩如生, 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好奇心, 另外也增加了其感染力。

许多的新闻界朋友都认为, 新闻作品不等同于小说需要纪实, 只要说清意思就行了, 没必要过于追求语言的华丽、优美。穆青则不是这么想, 所以我们看他的新闻作品, 文章都充满诗意, 字里行间之间充满深情。在他的作品《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 作者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与一体, 悲愤与苍凉并存, 发人深省。

第二, 使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有一段关于周总理与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对话, 其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可谓是穆青作品中的典范。在文章中穆青通过对两位老人白描手法的运用, 一方面描绘了周总理对吴吉昌的期望很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身上的担子沉重而艰巨, 更深度刻画了吴吉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绝。穆青把两位老人家的对话这一段放在了报道的开头, 这样既起到了引子的作用, 也为下文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在文革被当作“敌人”时仍不屈不挠地为科学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做了铺垫。

白描的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很容易起到一个传神的作用。以少胜多, 不作过多的雕饰, 寥寥数语, 声态毕现。白描的手法在形式上与叙述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经常被人混为一体, 所以我们有时候听人说, 所谓的白描就是描写与叙述的高度结合,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白描只是以单纯的质朴的文字, 淡淡几笔抓住对象的重要特征, 通常不设喻, 少修饰, 简明生动不加渲染地勾画出形象来。使用白描手法, 正是写散文化新闻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 注重描写对象的细节。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在事件中, 那些细枝末节的部分。要知道事件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细节, 细节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事件上, 无细节就无事件。对于一个事件的描写就该恰如其分地运用细节描写, 如果缺少了细节描写, 就会缺少形象, 形象就没有血肉。众所周知, 文学上的细节描写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典型性细节描写, 二是非典型性细节描写, 它们之间的运用也不相同, 要是想突出文章的主题, 描绘人物形象就应该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要是想反映现场面貌、事件背景就应该运用非典型性描写, 采用非典型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加文章情趣。

穆青一直很看重细节描写, 而且他认为细节描写最具有表现力, 要想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 准确而又生动地运用细节描写, 就应该在平时的采访中多留心观察, 观察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细节描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很强的现场感, 现场感对于新闻报道来说非常重要。要知道语言文字并非是电视机, 能够直观明了地动态展现给观众, 但是借助于细节, 我们就可以把场景写得充满画面感。在穆青的文章《铁人王进喜》中有一个细节, 铁人王进喜开始的时候, 不会写“矛盾”这两个字, 就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贫农, 一个地主, 用来表示矛盾的意思。这个细节道出了千言万语, 表面上平平谈谈, 其实则是暗流涌动, 让人对于王进喜的细节过目不忘。

仔细阅读穆青的作品, 发现他在很多的作品中都通过大量生动的细节表现主题。新闻叙述不能虚构, 它是对真实事件的真实刻画, 但你的文字又不能写的太过于贫乏, 要深刻感人就需要花大力气思考,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第四, 采访写作饱含热情, 情感奔放。对祖国的热爱, 对党的热爱, 对人民的热爱, 对劳动者的热爱, 使穆青的笔调一直饱含着激情。用他的话说:“我一直主张记者应该拥有激情。我完成一些新闻作品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激动的过程。”

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深受迫害, 却顽强与之斗争, 不屈服于困难险阻, 穆青在对其进行报道的时候, 常常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愤慨。而焦裕禄的事迹, 作者是流着泪采访, 流着泪写作的。在其《历史的审判》中, 对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 作者嗤之以鼻, 无情地鞭笞与声讨。面对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 穆青老前辈万丈豪情跃然纸上, 唱起了“大江日夜流, 风帆起珠江”的高亢之颂歌。穆青说:“ (写通讯报道) 要积极投身于英雄人物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 热爱人民, 热爱生活, 有一种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加上火一般的激情。”“要使读者动感情, 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穷其一生, 老前辈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新闻名作被读者记住, 除了其爱憎分明之外, 还有其对于新闻报道形式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真实性是新闻活的灵魂,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新闻必须必备真实性与时效性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在现今社会中,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组成部分, 有记者的新闻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现场,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客观的再现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 不能在报到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自己对事件的评述, 这样, 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舆论导向。所以,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 要切实明白自己的角色, 为自己的角色寻找准确的定位, 不能超越角色要求报道新闻事件。

1新闻记者的角色误区

新闻事件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 大到国家政策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事件, 小到家庭纠纷、邻里矛盾, 新闻记者作为这些事件的可能主角, 在新闻事件到报道中无形之间就会忽略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 对事件进行评价论述, 有些记者甚至站在一方当事人的立场报道新闻事件, 忽略了自己采访者、报道者的身份, 严重的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与新闻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冲突。

1.1角色越位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越位是指新闻人员在报道新闻事件中, 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态度的表现形式直接超越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传播新闻事件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 忘记了新闻的基本属性与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报道时混入自己的主观情感, 没有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的原始面貌, 使民众在评论新闻事件时, 由于受记者先入为主的扭曲报道评论影响, 社会民众不能客观公正的评论新闻事件, 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事件中的一方当事人造成不公平的社会待遇。

新闻事件中的记者角色定位

文丨武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报道在民众生活中越来越获得关注, 民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是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与直接报道者, 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民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认识的提前, 影响着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舆论导向, 所以, 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品质

参考文献

[1]穆青等编.《穆青论新闻》, 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老徐的散文】相关文章:

伤感散文想哭的散文08-24

有关家的散文散文诗09-04

我的散文我的梦抒情散文05-13

玉的散文04-08

比喻的散文04-08

体面的散文04-08

兰草的散文04-09

猜的散文04-09

的美食散文04-12

礼记的散文04-13

上一篇:徕卡q相机中文说明书下一篇:最新中医诊所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