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的散文

2024-04-13

礼记的散文(共9篇)

篇1:礼记的散文

礼记的散文

我的这篇《礼记》可不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宝库中那个《礼记》,决不能与之同日而语,只是一片杂感或说一个随礼的过程而已。而其内容意义也是狭义的,也只是局限在“随礼”、“送礼”方面的的那个“礼份子”而已。

时值仲夏,天气十分炎热,每天都汗淋淋的。也正值一年一度的闹“**”时期,而这一年一度的闹“**”远比这燥热的酷暑还要难过的多。因为受损的不只是兜里的钱票,受罪的还有有怨有悔的身心和本来就不太健康肠胃。

在家出来前,心里就有说不出来的感觉,因为这些日的“礼”实在是太多了。基本上天天晚上都能听到放炮声,而且还不只是一家在放,闹得我兜里空空的,小偷见到我都得哭,但还要硬顶着。没办法,我们这儿就是这么习惯。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通知你,就是看得起你,你不去,就是不给人家面子。就像过去老百姓说的那样:瘦驴拉硬屎——也得硬挺着。

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我无心观景,在路边儿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目的地。

司机眼望前方对我说:老兄这是随礼去呀?

是。我回答。

现在正是闹**,你这挣工资的可够受哇。司机说。

可不是,这一段时间礼份子太多了,工资都拿不会去。我说。

你都随多少?司机问。

一百。我回答。

大哥。司机惊讶地转过脸来看了我一眼说:现在哪儿还有随一百的呀?

那是多少哇?我不解地问。

现在最少都二百,随一百等于没随一样。司机说。

我……我一时语塞,手不知不觉地伸进衣袋里。感觉自己有些失态,急忙抽出手来,挠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说:我还真不知道行情。嘴里这么说,心里却在想:前一段的礼不都白随了吗……白随就白随吧,心到佛知。要是按照现在的行情来随“礼份子”,我早就要饭去了。一百就一百吧,这也叫细水长流……

现在呀,什么都比工资涨的快。司机说:连礼份子都不知不觉地都涨了。

我觉得自己很尴尬,便自我解嘲地说:是呀,现在什么衣食住行的,都在涨价,就工资不涨。就连头发呀、手指甲呀、刺模糊呀、脚后跟的皴呀,那个都比工资涨得快。

大哥你真逗。司机笑着说。

可,这“礼份子”涨价,怎么连个文件都没有,最次的也通知一声啊。我说。

司机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

……

到了酒店,把打车钱递给司机,司机说了声:慢走。边开车走了。

酒楼外,人们有说有笑的、有严肃的、有冷漠的,表情各异地顺楼梯直奔宴席大厅。透过人们熙熙攘攘的喧闹声,就听见宴席大厅内的喧嚣的鼓乐声。走进大厅里,这震耳欲聋的鼓乐声就把人们喧闹声掩盖得如同蚊蝇。主持者手拿麦克风高声喊喝,指挥着他的下属和来宾。大厅里很热很热,天棚上的几个吊扇旋转着,但大厅内太热,根本借不上力,再加上来宾太多,简直令人有些透不过气来。人们去拉开窗帘,准备打开窗户通风,却激怒了主持人,他大声喊喝,用不尊重人们语言,让人们坐下来。片刻之间,人们就大汗淋漓,湿透衣裳。有的找到主人,把“礼”塞进手里,在鼓乐声中寒暄几句,便离开了大厅。有的则坐下来,在闷热烦躁中等待。

我在人群找到了主人,也把“礼”塞进了他的`手中,想离开这喧嚣又闷热的大厅,却被主人将我按进了椅子中。

酒菜早已上齐,而主持人的节目还在一步步进行中。酒店的服务员可能也等不及了,就把筷子发了下来。人们接过筷子,不等主持人发话,就开始吃喝起来。在吃喝时,稍有不注意,汗水就会落入菜盘子之中。餐巾纸擦过汗水后,被扔了一地。主持人的节目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好久好久,主持人才允许打开窗户,这也就宣告他的节目已经结束了。我们的莘莘学子,在父母和亲友、同学的簇拥下,开始到各桌敬酒。这时我才发现,大厅的30多桌酒席,只剩下了3桌人,其余的桌上除了酒菜,围坐的人们早已不知了去向。

喝完学子的敬酒,我们这桌人也起身离开酒店。到了外面,我拿出手机想看看时间,却发现有5个未接电话。一一回复,结果是又有2个升学的,1个儿子结婚的,1个老丈人去世的,还有1个小姨子二婚的。

我回完电话,在一旁听着的朋友A说:这不只是闹**哇,什么死人的、结婚的、生孩子的,怎么都跟着凑热闹啊!

另一位朋友B说:**就让我招架不起了。你说,一表的走大伙儿真为他高兴。这三表都是自费的,也还要大操大办,真让人受不了啦。他不嫌丢人,咱们口袋可承受不起了。

后面的一位朋友C说:咱们还行呢,这老家伙(指着我说)就今天出来了,其他的只把礼随了,连饭店都去不上。

为什么?朋友B问。

他得接孩子,回家给老妈做饭,哪有时间出来呀。朋友C回答。

那今天咋出来了呢?朋友A问。

他老婆放假,不然还是出不来的。朋友C回答。

我说怎么那么多场合看不到你呢。朋友A说。

……

我的手机又响了,接起来:哪天……在哪儿……一定一定。

又是学子宴?几个朋友齐声问道。

我手伸进衣兜回答说:不是,是我们的一位基层领导家的买卖第三次开业。

你们不是不准许做买卖吗?朋友A说。

是,可是哪个被禁止得住了?我回答。

都第三次开业了,你还去呀?朋友B问。

不去,下次就没法见面了。朋友c替我回答说。

为什么?朋友B问

就感觉你欠人家的呗。朋友C再次替我回答道。

朋友C接着说:第三次开业还不算啥,我认识的一位更厉害。去年孩子没考上,但花钱也走了,没安排酒场。今年不怎么突然想起来了,前两天张罗一个大场面,请了好多好多人,硬是把去年的场合给补上了。

我们几个人一阵叹息……

你这是上哪儿去呀?朋友A问我。

回家。我回答。

家那么远,还是打车吧。朋友B说

我又下意识的摸摸口袋说:还是走着回去吧,就当锻炼身体了。

篇2:礼记的散文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临财毋苟得,临难无苟免。——《礼记·曲礼上》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上》 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苟无礼义、忠信、诚悫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大乐必易,大礼必简。——《礼记·乐记》

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乐记》 恶言不处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 君子约言,小人先言。——《礼记·坊记》

善则称人,过则称已,则怨益亡。——《礼记·坊记》 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庸》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礼记·中庸》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礼记·中庸》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礼记·中庸》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礼记·中庸》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礼记·中庸》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表记》 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礼记·表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君以民从,亦以民亡。——《礼记·淄衣 》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淄衣 》 言必先信,行必中正。——《礼记·儒行》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礼记·大学》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礼记·大学》

篇3:《礼记》的教育思想研究

关键词:《礼记》,伦理道德,教育价值

一、伦理本位的孝道思想

(一) 孝道。

中国古代重视伦理纲常, 所谓“父慈, 子孝, 兄友, 第恭”。《礼记》作为儒家代表之作, 对于“孝”的重视是不言而喻的。但“孝”的涵义比今天的理解更为广泛和深刻。

首先, 《礼记》的孝道思想是始于祭祀的, 或者说是与祭祀紧密联系的。它重申了“立爱必自亲始”、“大孝尊亲”、“生则养, 没则丧, 丧毕则祭”、“三年之丧”等种种祭祀方式。这与我们古代的传统有关, 因为在商代以前, “孝”为“敬天”之意。到了周朝, 才被赋予了敬祖的人伦之意。所以, 周朝之后, “孝”才发展为一个伦理观念。

其次, 《祭统》中清楚地给“孝”下了定义:“孝者, 畜也。顺于道, 不逆于伦, 是之谓畜。”[1]指顺从道义, 不悖伦常。孝是分等级的, “孝有三, 大孝尊亲, 其次弗辱, 其下能养”。[2]孝有三种境界和层次。首先是“大孝”, 即尊敬自己的父母双亲, 其次是不要使父母蒙受羞辱, 最后才是赡养父母。孝分为三个阶段, “生则养, 没则丧, 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 丧则观其哀也, 祭则观其敬而时也”。[3]即父母健在时尽心赡养和侍奉, 离世之后为其守丧和祭祀。“孝”不是一时的, 而是“有始有终”和“善始善终”的。

最后, “孝”的对象不是狭隘地指对自己的父母, 对周围的人都得有孝心。“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4]“曾子曰:‘夫孝, 置之而塞乎天地, 溥之而横乎四海, 施诸后世而无朝夕, 推而放之东海而准, 推而放之西海而准, 推而放之南海而准, 推而放之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 自南自北, 无思不服, 此之谓也。’”[5]可见“孝”这个概念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不应只存于一家之内, 而更应发挥出它的社会价值和作用。孝道在家庭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都是一以贯之的。孝道思想较今天更具有普遍性。

(二) 辩证地看待孝道思想。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礼记》中的孝道思想。一方面, 《礼记》中广义的孝道观对和睦家庭关系、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 也必须清楚认识到, 宗法等级制度下的孝道思想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束缚和限制, 以达到政治统治为目的。

二、尊师重道的教育传统

《学记》是中国古代, 也是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专著。该篇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目的、制度、原则和方法,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的内容。在这里主要是从师道之尊的方面挖掘其中的教育思想和价值。

(一) “师道尊严”。

“师道之尊”, 亦可称作“师道尊严”。《学记》中讲, “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6]即尊师, 尊有道之师。“严”是严厉、威严的意思, 而东汉郑玄却另有新解, 认为:“严, 尊敬也”[7], 故“严师”即尊师。这样翻译更为准确。倡导“师严而道尊”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尊师重道而推行社会教化, “师”与“道”是紧密相连的, 只有“师尊”才能“道传”, 因此这与《学记》中“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化民成俗, 其必由学”[8]的教育目的是相对应的。

尊师重道的思想在韩愈的《师说》一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韩愈宣扬儒家师道观, 提倡尊师重道。《师说》也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9]肯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10]是择师标准。对于师生关系, 韩愈认为首先应是平等的, 然后是相对的, 闻道在先, 术业有长, 才可为师。

(二) 关于“师道尊严”的质疑。

在今天, “师道尊严”正面临濒临破灭的境地。师生关系骤然紧张, 教师的权威受到社会质疑, 如此种种问题, 我们可以从“师道尊严”和“尊师重道”的词义上找到一些依据。

《学记》阐明了尊师重道的思想, 在这里有两个概念, 即“师”与“道”。两者的关系为:“尊师”是“重道”的前提, 只有“师尊”才能达到“道重”, 即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然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师道尊严”却在更大程度上强调的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和教师的权威, 以至于在当今“师道尊严”成为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词, 借以讽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的中心地位和绝对权威。所以说, 《学记》中的尊师重道思想是有其思想价值和地位的, 至于后来的对其的曲解不过是语词和时代演变的产物而已。

(三) 正确认识和理解“师道尊严”。

尽管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提倡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要求尊重学生, 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特点, 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 如果是打着反对“师道尊严”的旗号无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领导地位就必然要遭到反对。“师道尊严”的本意是强调尊师对于知识传播和社会教化的作用, 并没有后人所说其片面强调教师权威之意。“教育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离开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动, 也就不存在教育”[1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 它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活动不能离开教师的主导地位而进行。

三、博大精深的大学与中庸之道

在《礼记》中, 最具深刻教育思想的篇目是《大学》、《中庸》。这两篇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 其中融合了教育、哲学与人生的智慧、具有更为深刻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一)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12]这是开篇句, 提纲挈领地指出何谓大学之道。不仅是大学的教育目的, 也是为学与做人目标。“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纲领”。大学的宗旨就是使人天生的善性、品德发扬光大, 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最终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完善个人不是儒家追求的目标, 凡事都要推己及人, 应该把自身的善转化为他人的善, 以至于整个民众的善。大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至善”, 即达到绝对完美的善, “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 为人子止于孝, 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13]说明君臣父子之善是有区别的, 这也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人伦观念。无论何等地位和身份, 每个人都必须做到至善至美。

“三纲领”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前二者是前提和铺垫, 后者则是最终目的。“三纲领”教育人们首先通过自身的修养将善的德性发扬光大, 然后使得德性在所有人中存在, 最后达到至善的境界。

(二) 实现“大学之道”的具体步骤。

“三纲领”之后, 《大学》提出了“八条目”, 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前四者是对个体自身内在道德修养的要求, 后四者是对外在道德修养的要求, 这与“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14]的思想是一贯的, 是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三) “中庸之道”。

“中庸”也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对“中庸”的理解一直以来存有争议。但从德性的角度理解, 中庸可以解释为一种至善的、最高的“德”。孔子之所以提出中庸之道, 是因为“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5]就是说中庸作为一种至高的德性已经很缺失了。《中庸》开篇就讲:“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16]这是中庸的定义。只有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和禀赋做事, 按照道的原则进行修养, 才能达到至高至善的德性。

(四) 正确理解“中庸”。

首先, 应该将“中庸”定位在哲学范畴进行研究, 只有这样“中庸”中包含的深刻内涵才能在哲学的层面进行有高度的剖析。

其次, 中庸不仅是一个伦理道德概念, 而且是一种为人做事、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在为人方面, 中庸要求做人从人的善良本性出发, 真正做到不违背本心, 以至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做事更要不偏不倚, 不过分强求, 懂得轻重, 无过不及, 恰到好处。

最后, 需要注意, 中庸并不是一种妥协和折中的保守态度。中庸作为哲学范畴, 必然包含辩证思想和逻辑。中庸强调“和”, 即在一种斗争、排斥的状态下最终达到进步和和谐的意思。所以, 中庸不是消极被动, 而是积极权衡中的智慧。

四、“诚”之道与“慎独”的修养境界

(一) “诚”。

“诚”是《中庸》的一个哲学范畴。《中庸》认为, “诚者, 天之道也;诚之者, 人之道也”。[17]诚是天道的本然属性, 是超越万物独立自存的。诚也是人的自然禀赋和自然本性。“诚者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 从容中道, 圣人也。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者也”。[18]如果“诚”已经成为了一个人本性之中的东西, 那么这个人便无需刻意追求就能做事恰到好处, 从容不迫, 达到中庸的境界。这样的人只能是圣人。对普通人来说, 要达到“诚”的境界需要将“诚”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并不断进行修身, 需要秉持善念并不断坚守。

《中庸》的“诚”更多的是指人生修养。“唯天下至诚, 为尽其性;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19]“诚”是人的本性使然的状态, 也是人本性的一种自觉的状态。“至诚之道, 可以前知”、“至诚如神”。“诚”不是低层次、原始的纯朴状态, 而是蕴含着积极能动的力量, 是一种大智慧的所在。

(二) “慎独”。

《中庸》讲君子应该慎独。慎独是一种修养, 也是自律。在儒家, 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

“慎独”一般理解为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克己。《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20]要达到慎独, 必须时刻谨慎, 用坚定的意志控制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而《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如恶恶臭, 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 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人之视已, 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 形于外,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21]君子应慎独, 从而形成自觉的道德品质, 进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慎独不是外在强加于自身的规范, 而应该由“他律”转化为“自律”, 成为道德主体内化了的行为规范。

五、《礼记》教育思想的启示意义与价值

(一) 构建讲信修睦的和谐人际关系。

无论是“大同”社会, 还是“大道既隐”之后的“小康”社会, 共同点是人与人之间“讲信修睦”、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在文化多元化的社会, 各种价值观充斥其中。市场经济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竞争和利益的追逐, 诚信的缺失的问题最为严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利益为纽带, 变得冷漠和淡然。在这层意义上, 《礼运》所阐释的“讲信修睦”思想在当今的情形下可以说对于缓和社会矛盾、树立诚信之风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价值引导作用。

(二) 弘扬尊师重道传统, 保障教师权利。

在现行的教育背景下, 我认为“尊师”的涵义也应该发生变化。当前情况下的“尊师”应该更多的是提高教师的待遇, 减少教师的课业负担, 完善绩效工资制度,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除此之外, 我认为组织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技能, 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心理咨询和帮助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以缓解教师压力都是“尊师”的一种新的形式。

(三) 完善道德主体, 重视道德实践。

在今天, “三纲领”和“八条目”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方面, 它体现的是一种伦理道德规范, 要求人们克服私欲, 克制自己不合理和不健康的欲望和情感才能修身。说明了道德主体自身主观努力的重要性。伦理道德规范并不是外在强加于道德实践主体的枷锁, 而应该是道德主体自身的东西。这与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22]的命题是一致的。因为这个“法”也含有“规范”的意思, 既可以是“自然之法”, 又可以是“道德之法”。人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 他的道德行为在更多程度上应该依赖于自身的道德修养。另一方面, 人是社会的产物, 人的道德信念必须化作道德行为实践对社会产生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才能实现其价值。

(四) 提升思想境界, 履行道德实践。

《中庸》中的“诚”是君子应该具有的品质, 王阳明说过:若“诚意”之说, 自是圣门教人用功第一义。[23]要求我们知行合一。君子之“诚”不仅停留于自身的信念之内, 而是应该“成己成物”, 将内在的道德理念转换为外在的道德行为实践, 实现内外兼得。

“慎独”在今天同样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在物欲横流的时代,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心存善念, 践行善行, 约束自我, 自觉地坚守和维护社会道德规范, 构建和谐的人际交往模式。

参考文献

[1][2][3]孙希旦.礼记集解 (下) [M].北京:中华书局, 1982:1227, 1225, 1237.

[4]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362.

[5][6][7][8]孙希旦.礼记集解 (中) [M].北京:中华书局, 1982:1227, 968, 918, 956.

[9][10]于拾.师说教育智慧品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1.

[11]王道俊, 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17.

[12][13][20][21]方向东.大学中庸注评[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6:2, 8, 27, 11.

[14]王浩良.孟子译注[M].武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0:252.

[15][16]方尔加.大学中庸意释致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128, 121.

[17][18][19]方尔加.大学中庸意释致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200, 200, 205.

[22]胡杰, 杨璐.对康德“人为自然界立法”的思考, 重庆维普期刊数据库 (南大镜像) [J], 2010:183.

篇4:王肃的礼记学及其后世影响

[关键词] 王肃;礼记学;后世影响

[中图分类号] K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6)02—0045—10

Abstract:As the scholar centering on the study of The Book of Rites after Lu Zhi and Zheng Xua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ang Su stands unique among other scholars with his Commentaries on the Book of Rites and On Taking Sages' Discourses as evidence. Wang Su's opinion is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Zheng Xuan's. His treatise on the study of The Book of Rites and its spread and inheritance has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ater scholars of the study. Especially, he disagreed with Zheng Xuan on understanding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Book of Rites. Meanwhile, later scholars from the Tang,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the modern times either confirm or disapprove Wang Su's study, which not only illustrat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ver the time of the academic inheritance of the traditional classics, but also presents that, apart from Zheng Xuan's study of The Book of Rites, there are other opinions with great academic significance, which deserves the scholars' concerns and researches in the later times.

Key words:Wang Su;study of The Book of Rites;influence on the later scholarship

一王肃礼记学的资料及传承

处在汉末三国时代,主要活动于曹魏时期的王肃,与礼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就其著述而言,如在《礼记》方面,继东汉卢植、郑玄分别有注《礼记》二十卷之后,王肃则有注《礼记》三十卷。

陆徳明《经典释文·序录》。张一弓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5页下栏。此外,郑玄有三《礼》音各一卷,王肃也有三《礼》音各一卷,而《七录》只说王肃撰有《礼记音》。

同上,第16页上栏。

根据《三国志·魏书》卷十三《王肃传》的记载,一方面王肃出身官宦之家,其父王朗为曹魏初期的重臣,其本人则自魏文帝曹丕至于高贵乡公曹髦时期,历任各种官职,是位重要的政治人物。另一方面,王肃又有家学渊源,其父即为经学家,曾经“著《易》、《春秋》、《孝经》、《周官》传,奏议论记,咸传于世”;王肃本人在十八岁时“从宋忠读《太玄》,而更为之解”,又在经学方面,最初是“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后来则“采会同异,为《尚书》、《诗》、《论语》、《三礼》、《左氏解》,及撰定父朗所作《易传》,皆列于学官”,并多有其他著述,“所论驳朝廷典制、郊祀、宗庙、丧纪、轻重,凡百余篇”,而且生前传学,至于“门生縗绖者以百数”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414、419页。,也就是说亲近而为师服丧服的学生弟子很多,足见其当时的学术影响。

就王肃对郑玄学术的态度来说,在《孔子家语序》中,王肃自有言说而略见其详。他说:“郑氏学行五十载矣,自肃成童,始志于学,而学郑氏学矣。然寻文责实,考其上下,义理不安,违错者多,是以夺而易之。然世未明其欵情,而谓其苟驳前师,以见异于人,乃慨然而叹曰:岂好难哉,予不得已也。”

《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95册,第页。由此可知,正因为当时郑玄学术的影响之大,王肃从一开始也多有学习,只是随着研习深入,王肃发现郑学中的问题并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而不能不发。无独有偶,与王肃的“不好郑学”及其官学地位成对比的,则是郑玄学派的传人依然以私学传承,并且与王肃相辩驳,有史为证:“时乐安孙叔然,受学郑玄之门,人称东州大儒。徵为秘书监,不就。肃集《圣证论》以讥短玄,叔然驳而释之。”

篇5:《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2. 玉不琢,不成器。《礼记》

3. 仁者莫大于爱人。《礼记》

4. 正已而不求于人。《礼记》

5. 其旨远,其辞文。《礼记》

6. 古之建国,教学为先。《礼记》

7. 风俗弊坏,由于无教。《礼记》

8.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9. 古者为政,爱人为大。《礼记》

篇6:礼记中的名言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2、“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礼记

4、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

5、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礼记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量入以为出。——礼记

8、学然后知不足。——礼记

9、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礼记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12、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礼记

13、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礼记

14、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15、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而后道尊。——礼记

16、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

18、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

19、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20、风俗弊坏,由于无教。——礼记

21、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2、择不食之地而葬。——礼记

23、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礼记

24、诚者,物之终绐,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礼记

25、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

26、仁者义之本也。——礼记

27、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28、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礼记

29、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礼记

30、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31、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

32、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君学。——礼记

3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34、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

35、其德薄者其志轻。——礼记

36、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37、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

38、古之建国,教学为先。——礼记

39、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4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41、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

42、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43、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

4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45、古者为政,爱人为大。——礼记

46、仁者莫大于爱人。——礼记

4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

篇7:礼记大传的文言文

礼不王不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诸侯及其大祖。大夫士有大事,省于其君,干祫及其高祖。

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于上帝,祈于社,设奠于牧室,遂率天下诸侯,执豆笾,逡奔走,追王大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不以卑临尊也。

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五者一得于天下,民无不足,无不赡者。五者一物纰缪,民莫得其死。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

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名著而男女有别。其夫属乎父道者,妻皆母道也。其夫属乎子道者,妻皆妇道也。谓弟之妻妇者,是嫂亦可谓之母乎?名者,人治之大者也,可无慎乎?

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其庶姓别于上,而戚单于下,昏姻可以通乎?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也。

服术有六:一曰亲亲,二曰尊尊,三曰名,四曰出入,五曰长幼,六曰从服。

从服有六:有属从,有徒从,有从有服而无服,有从无服而有服,有从重而轻,有从轻而重。

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名曰轻。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名曰重。一轻一重,其义然也。

君有合族之道,族人不得以其戚。戚,君位也。

庶子不祭,明其宗也。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有小宗而无大宗者,有大宗而无小宗者,有无宗亦莫之宗者,公子是也。

公子有宗道,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适者,公子之宗道也。

绝族无移服,亲者属也。

篇8:礼记的散文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是理学家用来讲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为了更好德教导君主和人民, 这些教育思想借用大量的引用、修辞等方法加以文学美化, 呈现出一种循循善诱的教育气息。

从全篇来说, 呈现总分结构。大学伊始的经一章直接点明大学之道的三个方面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接下来便是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具体内容, 即对“经”的解释和扩展, 与经一章纲领达到一一对应的完美契合。

除了全篇结构上的总体诠释, 中间小的章节也出现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从一个侧面, 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解释, 这种方式可以使内容更加完整, 解释总句和分句的内在联系, 道理清晰明朗, 让文章产生令人坚信不疑的力量, 从而达到教化目的。例 :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 言欲致吾之知, 在其物而穷其理也……此谓物格, 此谓知之至也。 (“传”第五章)

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如恶恶臭, 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 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 掩其不善, 而著其善。 (“传”第六章)

此外, 为了对语言的进行润色, 《大学》擅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在中国古人的语言修饰观念中, 伦理意识首先表现为一种“治国平天下”的语用认识。《尚书》中就已经将“政”和“辞”相提并论, 认为“政贵有恒, 辞尚体要, 不惟好异。”这种语用上的并列, 启示着政权的安宁与语文的得体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种联系即在于语文的得休是人际关系和谐、从而国泰民安的重要表征[1]。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代、夸张、对比等。《大学》中的修辞手法随处可见, 我们主要分析排比、反复、顶真、转品几类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法。

排比、反复可以加强语气, 强调观点, 一方面使得文章看起来整齐有序, 具有音韵美, 另一方面反复回踏, 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使人深信不疑。《大学》中的排比、反复的修辞占了很大篇幅, 有二十余处, 例 :所谓修身, 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 则不得其正 ;有所恐惧, 则不得其正 ;有所好乐, 则不得其正 ;有所忧患, 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 在正其心 (“传”第七章) 。这里通过排比、反复的修辞将“正心”及“絜矩之道”的各个方面列举出来, 使得道理更加全面深刻, 且增加了文章独特的艺术魅力。

顶真可以达到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的目的, 层层递进使得道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两者结合起来既可以增强语言自身的感染力, 又可以加强音韵美感, 读起来朗朗上口, 易于背诵。如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经文”章)

该章为达到“明明德”的目的, 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 由大到小, 由国到家, 并逐渐到个人做的细枝末节。其后又从致知到治国, 由小到大, 层层递进, 增强了“明明德”具体做法的说服力。

转品指在构句时, 改变词汇原来惯用的词性, 譬如将形容词或名词转成动词来使用, 实现词语的艺术化。文学家们为求得某种更强的表现张力, 在语言方面有了这一创新。《大学》最明显的语言特色之一便是转品的运用。词性的转变使得《大学》语言生动活泼性加强, 蕴含丰富的艺术性。例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经文”章) ;“上老老, 而民兴孝 ;上长长, 而民兴伟……” (“传”第十章)

从《大学》所用的引文看, 作为一部教育著作, 《大学》屡次引用《诗经》、《尚书》等书中的文句, 而其引文均是言国君之事[2]。《诗经》《尚书》等被引文献在当时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为了突出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 引用成为《大学》创作中常见的方法之一, 其中“传”十章中引用经典的章节高达五章, “传”第三章更是全章引用《诗经》来阐释道理。

此外, 《大学》中还运用了对偶、比喻、借代、反洁、异词、夸张、错综等等各种修辞方法, 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儒家文化不仅仅存在于温、良、恭、俭、让等思想行为的教育, 也在于儒家经典的语言文化特色, 许多写作手法延续至今, 成为我们作文入门的好帮手。《大学》加经文总共不到两千字, 却广布各种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分析《大学》的语言特色, 指在把大家的注意力从传统的教化思想转移到文本探索上面, 鉴赏其丰富的艺术魅力。

摘要:传统对《礼记·大学》 (以下简称《大学》) 的研究, 集中于政治、哲学、伦理等方面。作为儒家经典之一, 《大学》在内容和语言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但是相对而言, 研究者对其语言艺术的分析少之又少。本文运用列举法对《大学》中多次出现的诠释、修辞、引用等不同的方法做简要分析, 并浅谈这些方法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礼记·大学,语言特色,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申小龙.论中国古代修辞学之伦理规范[J].探索与争鸣, 1992 (4)

篇9:礼记的散文

成者。

《学记》以儒家思想为主,尤其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指导思想,而且与《大学》关系尤为密切,是典型的儒家学派的著作。

《学记》具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因素,其辩证法思想主要来自《中庸》。那么,中庸的内涵是什么呢?孔子对它并未作具体的解释,但在《论语·先进》中有孔子与弟子子贡的一段谈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在这段谈话中孔子所谈及的“过犹不及”,则间接地揭示了中庸的基本特征。《论语·雍也》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郑玄于“君子中庸”下注曰:“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孔颖达曰:“君子之人用中以为常。”朱熹《中庸章句》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论语·为政》的“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的“损益”观,也与《中庸》的“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相契合。《中庸》云:“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个“执两用中”本身就是辩证法。在孔子看来,为达到处理一切事物和问题的“中”,就必须损有余而益不足,做到无过无不及,中庸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辞源》解释中庸为:“中庸,不偏叫中,不变叫庸。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综合以上言论,中庸主要指折中、适当、不走极端,即以中为用、取用其中的意思。

《学记》继承了《中庸》所包含的辩证法,它对于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考,从根本上说渊源于《中庸》。《学记》云:“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都是讲“时中”。既然“中”是为“两”而存在,无“两”不成为“中”,所以“中”本身就是讲矛盾的统一。《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此“学”“教”都意味着暂时的平衡,“知不足”“知困”意味着不平衡,“自反”“自强”则意味着新的统一。《学记》诸如“教”与“学”、“多”与“寡”、“易”与“止”、“兴”与“废”这一系列表述,在方法论上主要是遵循《中庸》的“中”与“和”。“和”由“中”来,即《中庸》所谓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另外,可联系到《礼记·大学》。《学记》与《大学》有内在的思想联系。《学记》的教育目的论述,都离不开《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于改造主观世界,“格物、致知、治国、平天下”属于改造客观世界。它意识到首先要塑造人的自身,健全人的身心。“化民”才能“易俗”,“化民”是为了改造“民”的主观世界,提高“民”的文化乃至思想政治素养,“易俗”则为了改造客观世界,促进社会进步。《学记》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思就是如此。《学记》的“发虑宪”,相当于贯彻统治者的思想和政治路线,这可用“修、齐、治、平”四个字来概括。但还要运用一定的教育政策来保证而实现它。这类似《大学》所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新民”就是“化民”,这需要借助于教育的力量,《学记》所谓“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学记》以孔子“六艺”为教学内容,并对“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教育思想进行了吸收,重视“礼乐教育”和教育教学规律,对孔子、曾子等人的教育思想高度重视。在方法论上,它体现了思孟学派的“中庸”指导思想,并对先秦道家的辩证法有所借鉴,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同时,又彼此间互相吸收对方思想,《学记》作为战国后期儒家的著作,受到当时墨家、道家、法家思想的影响。例如《墨子·大取》说:“子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讲的是“因材施教”。另外《老子》和《学记》一样,都认识到了教育的作用。老聃的辩证法对《学记》有很大的启迪意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对《学记》的“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同时,《管子·弟子职》对《学记》也有较大影响,两者都对礼制、教育规则和学生守则等比较重视,可见《学记》对其有所借鉴和吸收。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既相互争辩,又相互借鉴吸收。总之,《学记》以儒家“中庸”为哲学指导思想,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体,吸纳墨家、道家乃至法家的思想精髓,从而形成了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主导,墨、道、法家兼容的教育思想体系,对后世儒家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正义[M].中华书局,1980.

上一篇:考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下一篇:信息系统运行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