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申报材料

2024-05-21

传统文化申报材料(共6篇)

篇1:传统文化申报材料

文化礼堂申报材料

一、总体情况

社区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工作要求,弘扬文明风尚,提升农民素质,打造精神家园、繁荣农村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精神文明、塑造美好心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成文化礼堂。社区文化礼堂,由文化礼堂、公民素质讲习所、村民活动场所组成。主体展示由村史村情、乡风民俗、美好家园、崇德尚贤四个板块组成,突出海岛文化元素,进一步提升海岛文化内涵。

文化礼堂突出思想引导、道德教化、礼仪培训和文化熏陶,是渔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接受文明洗礼、丰富心灵世界的精神家园。通过文化礼堂这个窗口,向全社会全面展示社区历史文化和各项建设事业的成就,梳理社区特有的文脉,挖掘本社区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推进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为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先进文化奠定基础;同时挖掘、整理社区各类先进事迹,弘扬传统美德,激励村民争做道德正、为人好、本领强、受村民尊敬的人,形成崇尚榜样之风。

二、工作机制

社区文化礼堂建立了各项管理制度并积极实施,确保文化礼堂有序长效运行。

(一)管理制度。成立文化礼堂活动及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别配备一名管理员和信息员。领导小组负责人由社区党总支和社区主要干部担任。活动及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文化礼堂全年活动计划,落实相应资金、设备和师资力量,负责“两堂五廊”的设施完善等事宜。管理员负责保管和维护“两堂五廊”的硬件设备,保持文化礼堂室内的干净整洁,具体承办相关活动,整理活动内容,保管活动档案资料,解释更新活动照片和“两堂五廊”的展示内容。信息员要协助管理员及时搜集活动资料,记录、整理活动内容,保管活动档案资料,加强活动宣传,并及时更新“两堂五廊”的张贴展示内容。

(二)学习制度。利用学堂场所设备,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学习。根据社区实际,合理制定全年学习实践计划,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围绕“践行我们的价值观”等开展学习培训、主题实践活动。

(三)活动制度。利用文化广场,每月开展一次文化体育活动。根据每年的活动计划,结合“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春泥计划”活动、“学雷锋”活动、礼仪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

(四)宣传制度。加强对文化礼堂学习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的通知、宣传,通过温馨提示栏,发放通知书等方式将学习计划、活动安排、活动内容及时告知居民。对学习课程、文化体育活动以文字、图片、摄影等方式记录并展示出来,进行讲座知识的二次宣传,并展示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五)保障制度。社区每年拨付一定资金用于文化礼堂活动的开展,实行专款专用。专项经费优先用于文化礼堂的设备维护和相关活动所需经费。社区党总支每季度需召开一次文化礼堂活动及管理工作的专题会议,总结、知道和督促学习、活动计划的开展和落实。

三、管理运行

文化礼堂如何管理,如何正常运作,建立健全工作队伍是关键。

(一)建立社区管理员队伍。整合提升现有的网格宣传文化指导员、大学生村官、老年协会等基层文化建设力量,培养一支既能熟练操作、又能组织管理的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骨干队伍。各块工作进行分工,各项管理责任到人。

(二)建立农村宣讲员队伍。以自身素质强、道德素养高、文化修养好为标准,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道德宣讲员和乡风评议员,成立一支5-7人组成的道德宣讲队,定期或根据需要开展适时开展形势政策宣讲、热点问题引导和道德宣讲活动。

(三)建立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村群众自愿参与的内在积极性,采取多种方式,把更多的党员、干部、知识分子、能人,特别是县里的一些艺术能人吸纳和充实到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中来,鼓励他们以自己的知识、技能为群众提供公益服务。组织他们利用双休日、农闲日等时间,开展文化宣传、文化教育、文化培训、文化辅导、关爱留守儿童等多项服务。

四、特色亮点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灵魂”在于活动,文化礼堂硬件建设的完成只是基础,后续的软件建设、活动开展才是关键所在。我们重点开展以下几类活动:

(一)庄重肃穆,开展具有教化作用的礼仪活动。结合传统节日、重要节庆假日和村民结婚、参军、入学等特定时节,组织春节祈福迎新、诞生礼、儿童开蒙、重阳敬老、庆祝国庆、成人仪式等富有特色的礼仪活动。

(二)弘扬美德,开展传播道德正能量的评比活动。结合文明村创建,举行好媳妇、好婆婆、好邻里、致富带头人等“最美”系列评选,以评促学,在村里营造崇尚最美人物、争做最美人物的氛围,通过表彰奖励、道德荣誉榜展示、道德讲堂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及时宣传身边榜样,传递道德正能量。

(三)陶冶情操,开展汇聚人气的休闲娱乐活动。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参与面广的排舞、体育比赛、文化走亲等各类文体活动。为更好的发挥根雕、剪纸爱好者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社区文化礼堂专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相互切磋技艺。

(四)引领风尚,开展汇聚民智的议事评议活动。举行大事通报、村民选举等活动,把“文化礼堂”成为村民议事集会的重要场所。开展乡风评议活动,定期或根据需要召开道德风尚评议会,召集村民就村里存在的某些不道德、不文明、不和谐现象进行评议,协商解决邻里纠纷,遏制村里的歪风邪气,引领乡风文明。

五、工作成效

自今年10月,我社区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以来,社区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了居民自觉参与文化礼堂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举办了“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迎重阳金婚庆典活动、“感谢有你”感恩节系列活动,成效良好,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社区文化礼堂将办地更加有声有色,真正成为社区百姓们的精神家园。

篇2:传统文化申报材料

课题申报书

重庆市荣昌区大成小学——朱昌茂

一、课题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

二、课题负责人:朱昌茂

三、课题主要成员:大成教育研究院 德育组长 教科室主任 语文学科组

四、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14年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在北师大看望师生时,曾态度鲜明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早在2014年3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那么,中小学如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北京大学教授张联荣说:“中小学语文、历史、德育、艺术等学科教学,对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要有准确把握,这是传统文化的最核心部分,不能不看历史背景、不分良莠全盘吸收。”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倪文锦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核心工作的回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健全人格”。

“胡适、鲁迅、郭沫若等,都是四五岁开始熟读古文经典,这是他们走向大家的起点。”已是耄耋之年的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童庆炳说,“孩子15岁之前,应该大量阅读、背诵古文经典,增加积累,其次要从中学做人的道理,最终目的就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基因。”

除了古文经典,中秋、重阳、清明、春节等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传统戏曲戏剧,传统礼仪,等等,都是目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要适当加强乡土观念和地方乡土文化教育。”北京大学教授漆永祥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农村的孩子对家乡的历史、文化不了解,对故乡感情越来越淡薄,到城市上学、工作后,过年过节都不愿意回家。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2013年3月7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华民族伟大崛起首先是文化、精神在世界上的认可、追随和崛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2014年04月02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本指导纲要。提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大成教育集团提出“做最好的成长教育”办学使命,我们也对“做最好的成长教育”做了较具体的诠释,即最好的成长教育应该是围绕“认识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开发生命与圆满生命”而展开的全程生命教育;最好的成长教育是让孩子生命有根有魂、有灵性、充满智慧的教育;最好的成长教育应该是唤醒沉睡的大脑、唤醒生命、唤醒灵魂的教育;最好的成长教育就是用爱和智慧破译孩子生命潜能的密码,使其活出真我;最好的成长教育,是帮助孩子找到他(她)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最佳生命状态”的教育;最好的成长教育不能脱离民族文化,不能缺失圣贤经典的滋养,不能背离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根和魂;最好的成长教育应该是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做准备的教育;最好的成长教育既需要以人为本,又需要传承和创新。真正的教育应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最好的成长教育, 应该是大道至简的教育,一言一概之, 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性的教育。要“做最好的成长教育”,绝离不开经典国学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

荣昌教育离不开经典国学和传统文化教育。荣昌县自唐乾元元年建县以来,至今已经有125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先辈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息繁衍,造就了不少仁人志士、墨客文人,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荣昌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助推着全县统战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一千多年来,积淀了许许多多鲜活、生动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有的得到了传承发展和利用,有的正处于濒危状况,有待我们发现、挖掘、传承和利用。为了荣昌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响应荣昌区统战部、宣传部和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大成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研究和实践,为传统文化进校园在荣昌教育行业内树典型和榜样作用,为荣昌教育做出应有贡献。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经典诵读如何进校园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诵读,是一项大工程,在教材的选用、诵读的理念研究、诵读方式及教学方式的研究、课程设置、如何与现代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如何克服课时数不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评价等,都需要作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

(二)如何用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分显性和隐性文化,文化是学校办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办学和立校之本,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标志,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外可彰显个性,对内可影响师生成长。用传统文化来打造校园文化是大成小学的重要办学举措,学校将深入细致的开展相关工作。

(三)如何将荣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文化融入到学校文化中去

荣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丰富,也面临着传承和传播,学校是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一支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大成小学如何将荣昌折扇文化、陶瓷文化、夏布文化、地方戏曲等文化传承,面临着考验和挑战,大成小学也将深入研究,同时也需要社会广泛支持。(四)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来推动传统文化进校园

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是推动传统文化和影响师生的重要手段,传统文化活动的有效性,是开展传统文化必须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要内容。比如开展孝亲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孔子活动月活动等,将是大成小学要全力做的工作。

六、本课题国内研究的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一)传统礼仪教育在当代学校里几乎是空白,失去了从行为方式上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有力的抓手。

目前的“国学热”对于普及传统文化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如果学校不能成为进行传统文化主渠道的话,那么热很快就会变冷的。

(二)传统教育师资不足,教师本身的国学素养对传承传统文化造成致命的影响。

国学以儒学为主导,主张仁知统一,知行合一,即学问与道德的统一;学知的过程也是得到修养的过程。但目前应试横行,功利心横行,造成教师不学国学,自身无道,哪能传道。

(三)传统文化传承以点带面,不系统,不深入,代功利

目前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多是背背《弟子规》,开展一些感恩活动,给父母洗洗脚,读读经典,开展些传统书画,没有抓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不系统,不深入。比如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孝敬之心的培养,经典国学熏陶,家国情怀培养,身心和谐,至善之心培养,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说好中国话,连最起码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的教育都没有做到。目前很多学校开展传统文化就是走秀成分较多,没有深入细致,有层次,有主次,系统推进,没有真正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四)预计会取得的突破

1.我校经深入研究国学及传统文化的性质特征,深入学习习主席对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完成我校传统文化进校校园的规划方案及经典诵读的课程标准并经相关专家验证。

2.完成我校课程规划设置和校本教材编制。

3.广泛学习目前在国学研究方面和经典诵读方面取得的现有成果,拿为己用。

4.形成独具特色的适合我校校园建设的显性文化建设。

5..形成我校独具地域特色的地方非物质物化传承课程。

6.系统开展核心精髓文化的传承和传统,比如汉字课程,让学生感受汉字之美,汉字历史和汉字文化,培养孩子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崇敬感。

7.提升师生道德素养和国学素养,大大减轻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和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七、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构成、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

1.统一认识,广泛营造氛围。

成立以学校牵头,董事会推动,大成教育研究院协助,各部门分头行动和落实,全体参与的积极氛围。下设子课题组,广泛开展行动研究,并统一管理,统一指导。印制传统文化学习教材,习主席讲话文档材料及视频;教育部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文件材料;台湾大学教授王财贵相关经典诵读理念及方法介绍视频及材料;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健顺吟诵理念及方法介绍;特级教师陈健素读理念介绍;经典诵读教材四书五经学习等氛围营造,使全校教职工统一认识传统文化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搭建平台,助推传统文化建设。

聘请传统文化专家和教授来校讲学,通过专家对传统文化深入的理解和实践,让师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学校成立广播站,学校电视台,qq群,微信群等平台,广泛交流学习体会和感受,形成一种强烈的学习氛围,助推传统文化建设。

3.研训合一,成就本校传统文化。

认真组织参加各类培训,学校组织经典诵读展示课、研究课、同课异构、撰写学习心得、集体调研、晒课、观摩课等手段,形成研究和实践统一,使研究具有有效性。

4.开展多种形式活动,使活动成为传统文化催化剂。

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文化属性,活动让文化具有传播性、感染性、体验性和工具性,对文化的影响和传播具有独到的作用。

5.教育集团下拨专项资金,确保传统文化开展顺利进行。

大成小学定位双语教学和传统文化,这是学校发展之道,是学校内涵发展所必须,也是大成教育发展纲要所做的规划。所以,集团领导高度重视,会全力支持。

6.开办孔子学堂,国学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大成小学是中国孔子基金会在西南地区授权批准的第一块孔子学堂,以“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作为办学宗旨。我们将按这一办学宗旨办有特色的孔子学堂和国学班,将以国学为办学特色,在确保国家课程的前提条件下,把国学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

八、课题组分工情况

组长:朱昌茂

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工作、培训工作兼理论研究工作

副组长:何久明 负责课题的研究策划和指导工作

成员:叶昌利

负责课题的课堂建设及秘书工作

张军

负责课题的对内对外培训工作的开展

李欢

负责课题的活动开展

于春潮

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九、主要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启动阶段(2016年6月6日——2016年7月6日)目标:领会课题启动的意义和价值,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制定实施方案,清晰课题组成员各自的研究方向和职责要求。

第二阶段:课题培训阶段(2016年7月1日——2016年7月31日)目标:通过培训,达成共识并确定传统文化开展的可操作性。第三阶段:课题实践阶段(2016年8月1日——2017年2月28日)目标:通过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

第四阶段:经验总结,整理成果(2017年3月1日——2017年5月1日)

目标:形成大成小学特有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统资料(含文档、图片、视频、教案、教材、经验总结)

十、成果形式

1.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方案文档材料; 2.经典诵读课程标准; 3.经典诵读教材和教案; 4.孔子学堂方案及课程设计; 5.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和要求; 6.校园显性传统文化布置; 7.传统文化活动方案及视频。

申报人:大成小学 朱昌茂

篇3:传统文化申报材料

1 科研项目申报材料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科研项目的申报是我们开展科研工作的前奏, 而科研项目是否能够被批准立项, 关键在于项目申报材料的质量。在确定好科研项目选题的基础上, 我们如何来攻克这个项目课题, 在开展该工作方面是否有创新工作思路, 我们企业研发能力、研究基础如何, 完成该项目后其经济社会效益如何等问题是评审专家评审的重要依据。如何回答好这些问题, 如何在项目申报材料中表达出我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创新思路, 是项目申请成功的关键。因为项目申报材料是评审专家在不直接接触了解申请项目的情况下进行评审、论证的唯一依据, 它不仅起到桥梁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规范化的说明文书, 用最为简洁有力的语言概括一项科研项目的申报意义。

一般来说, 申报材料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必要性或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项目主要研究的内容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现有的工作基础和优势、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等方面。

2 如何撰写申报材料提升申报质量

申报项目是科研实力的较量与竞争。完整、规范的申报材料是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的必要条件。通过日常的工作, 我们发现项目申报失败存在的共性问题往往是对申报材料理解不深, 没有严格地按照申报指南要求编写, 申报材料没有真实地反映出企业在申报项目中的科研实力, 使得评审专家无法正确地评估, 从而造成项目申报失败。因此, 完整、规范、高质量的申报材料是项目申请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下面, 就针对提高项目申报质量的几个关键问题做系统的研究分析。

2.1 独特新颖的科研选题

项目申报能否获得成功, 选题的确定、选题的新颖程度至关重要。所谓新颖的选题一般包括四类:一是尚无人涉足的研究领域或选题;二是学科前沿的理论探讨;三是老问题的新研究视角、新材料发掘或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四是海外新理论、新观点的引进与推广。其中第一类最具创新性, 属于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或研究方向, 甚至是创立新学科的研究项目, 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价值, 申报这样的课题立项可能性最大。为此, 在申报项目确立选题前必须认真做好选题的“查新”工作。所谓“查新”, 就是通过查阅相关立项信息, 确定申报选题或课题立项是否具有新颖性。在确立选题前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查阅和以往立项信息查询, 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从事重复性研究。同时, 通过文献查新和信息查询, 还可以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和现阶段的研究热点, 这对于确定研究选题与研究方向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2.2 充分展现项目的必要性或意义

研究项目的必要性或意义, 是该项目的灵魂部分, 它反映了我们对项目研究所在领域的了解程度、知识结构和所研究目标的重要性, 应突出重点。研究的必要性或意义要争取开门见山, 应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角度分析, 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符合国家科学发展的趋势, 符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优先主题的要求;2从经济社会效益的角度分析, 项目是否可以提高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 缓解地区的能源需求压力, 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生产力;3从对行业影响的角度分析, 项目是否可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人才。

2.3 认真总结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申报前应通过文献查新、专利检索等方式对申报项目所涉及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有充分了解, 在申报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同行研究的新动向等加以阐述, 并附主要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并非简单的拼凑, 应是完整说明立项依据的有力辅证, 应尽可能是最新的、同行业内较权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不必太多, 参考文献要新, 要有权威性、时效性, 最好引用国内外同行最权威人士的资料。

该部分可归纳分析为谁在做、做什么、做得怎样、谁做得好或不足是什么、你打算怎么做才能更好。即:1问题来源是自己提出的, 还是别人提出的, 还是大家共知的问题;2与本项目相关的发展动态, 哪些问题解决了, 哪些还没有解决好, 问题的来龙去脉要叙述清楚, 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要有总体评价;3本人工作与他人工作的区别是什么, 是否有人做过, 做得如何, 是否别人做过而没有解决等;4对国内外该领域的专家要有恰当的评价, 评价时言辞要委婉客观。

2.4 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这部分是重点。研究目标是我们想要完成的研究立题, 是指要解决什么学术性、技术性的问题。企业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都有自己的研究方向, 围绕研究方向, 我们应当认识到该项研究能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和期望。因此,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目标:一种是技术目标, 通过该项研究, 可以填补技术的空白, 引导该行业内的技术发展, 推动行业的发展进步;另一种是经济目标, 科研项目的研究应该以能够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率, 提高生产力等为导向。

研究内容指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 研究内容切忌不要和题目脱节, 一定要围绕题目去展开。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相对应。阐明研究内容的依据、所要解决的问题及所用的方法、预期结果及简单讨论。表述上应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力求创新、科研必须是创新、不是创新就不是科研。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目标相呼应, 阐述时说明关键问题中可能出现的潜在技术问题, 要仔细分析, 阐明该问题对整个科研项目研究中产生的影响。这个问题是相对难以解决的, 是真正的难题所在, 需要经过艰苦地探索, 并结合自身的科研实力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2.5 详细分析现有的工作基础和优势

研究基础包括前期工作基础、实验条件、已承担科研项目情况、申请者资历与学术水平、课题组人员专业、职称搭配等。在这里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反映优势, 突出水平。因为有限的经费必是择优支持最有基础、最有实力的申请者。因此, 申请人及主要参加者所做的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和已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要尽可能详尽地在申请书中反映。

2.6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效益

申报的项目应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都想达到的目标。关于这一部分我们在编写的时要注意避免空洞的论述。要针对项目表述真正属于本项目的意义, 着重论述项目技术成果所创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一般可理解为直接效益, 该项目能否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可以创造多少价值, 增加企业多少收入、税收等方面;社会效益, 则可理解为间接效益, 项目的实施发展, 实现的社会效益主要可包括:1) 从技术层面来讲, 可填补技术领域内某项技术的空白, 促进技术和行业的发展;2) 从技术应用地区经济发展层面来讲, 提高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 缓解地区的能源需求压力, 加快地区的经济发展;3) 从产业发展链的角度来讲, 可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4) 从地区经济发展角度来讲, 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人才, 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3 结语

该文首先针对科研项目申报中项目申报材料的重要性及主要内容作了一个简要的阐述, 简明扼要地概括了项目申报材料的作用, 并讨论了项目申报材料中应如何把握各个重点的撰写来提升申报材料的申报质量。

重大项目因研究层次高, 其竞争激烈程度也远比一般项目要求高。要想取得申报成功, 只靠一时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注重平时的积累, 厚积薄发。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来说, 应注重加强信息积累, 掌握我们企业科研资源状况, 重视申报材料的形式审查, 充分依靠专家的力量。作为科研管理人员的我们, 除了平时要多和开发部研发人员多联系、加强沟通外, 还应与上级科研主管部门保持联系。一方面, 有助于领会文件精神, 对项目申请提出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 有助于及时了解项目有关信息, 必要时根据情况对申请材料作出调整和补充。项目申请环节虽然是项目管理中很重要的环节, 但是提到整个项目的实施管理, 它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部分, 我们作为科研项目的管理人员, 应该从整体入手, 把握每一个细节, 确保科研项目安全、高效地实施。

摘要:科研项目立项的数量与层次是衡量企业科研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高质量的项目申报材料是项目申报成功的前提。该文从现阶段各类项目的申报工作出发, 根据科研项目申报方法和项目管理理论, 对项目申报材料的意义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并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项目申请材料质量的个人建议。主要就项目申报材料中项目的必要性或意义,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项目主要研究的内容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现有的工作基础和优势,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等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简要地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科研项目申报,项目申报材料,申请书,撰写

参考文献

[1]陈省平, 李子和, 李涛.科技项目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 (1) .

[2]李晓航.科研项目立项的主体要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2) :67-68.

篇4:传统文化申报材料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佐证材料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2)03-0129-0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1998年启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公告活动,2001年公布了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3年10月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深入人心,其保护工程也在各国声势浩大的展开[1]。中国政府为了抢救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于2004年8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履职尽责工作的意见》,要求全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工作,2006年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要求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按照文化部统一部署,各省市也积极开展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审工作。

内蒙古师范大学领导十分重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工作,整合学校民俗学、民间文学、民族音乐、民间美术、民族体育、科学技术史等相关专业人员共同组建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08年5月正式成为教育部重点人文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内蒙古工作站。自中心成立后,先后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作为项目保护单位,组织申报“科尔沁潮尔史诗”“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蒙古象棋木雕制作技艺”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中“科尔沁潮尔史诗”、“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成功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蒙古象棋木雕制作技艺”被评选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近年来,中心成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申报、评审等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中,申报书的撰写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本文试图就申报书撰写中佐证材料的问题谈一些个人认识,以为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尽微薄之力。佐证材料是申报书中的关键内容,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要求出发,充分论证该项目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标准,所以是决定项目能否通过的重要保证。我们只能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入手,在申报书中就申报项目进行佐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2]有关学者已经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条件做出科学、细致的说明。如从传承主体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以杰出传承人为依托,没有杰出传承人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时限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具有悠久历史,时间不足百年者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形态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以活态的原汁原味的传承为基本特征,非活态的、原汁原味的传承项目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品质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没有重要价值者不能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申报的项目必须是当地的地域标志性文化,必须具有普世价值[3]。

为了地方基层单位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条件,正确有效的撰写申报书,尽量使申报项目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条件,我们一般希望申报书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论证:(1)各族人民世代相承;(2)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3)项目的价值和影响。

一、世代相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赖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环境而存在的,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要保护其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传承”[4]。由此可见,“世代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也是评审过程中需要满足的首要条件。所谓“世代相承”,一般是指就是该项目的传承时间在百年以上,传承体系明确,各代传承人清楚。如果项目申报书中撰写的传承时间不够,或者传承谱系断裂,都会影响项目的申报。如某年“某某大饼制作技艺”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于1938年开始主营掉炉大饼,传承时间不足百年,明显不符合申报条件,无法通过也在意料之中。当然,这只是特例,绝大多数申报书都能确保传承时间。但是我们注意到为数不少的申报项目,确实拥有足够的传承时间,民族特色也很浓厚。如库伦旗申报的“布鲁”,进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肯定通得过。但“布鲁”的申报材料中,在介绍历史渊源时,其佐证材料也只是说“历史悠久,流传广泛”之类泛泛的言语,缺乏强有力的证据。下一步项目经自治区推荐得以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在区外专家对相关项目不了解的情况下,单凭这些空洞的介绍显然不足,可能会影响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常可以用出土实物和古籍中的记载来佐证项目的传承时间。如蒙古族的养马术作为传统知识类项目完全可以进行申報。2008年笔者之一曾前往一些盟市调查蒙古族养马术,了解到在通辽科左后旗有人十分擅长养马。蒙古族养马术可以包括养马、相马、疗马、驯马等内容,分开申报自然可以,但将养马术作为传统知识与技能进行整体申报,效果更好。当然,作为马上民族,养马术的传承历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完全可以加入出土文物和古籍记载作为佐证材料,不但有助利于申报,更有利于将来的保护与研究工作。据笔者所知,距离科左后旗最近的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语文办公室就藏有6卷《马经全书》,另外在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分别藏有《十二技能俱全三种骏马及其他诸骏马的特征》、《马头明王相马经》、《相马三十六鉴》、《相马宝鬘治疗法明鉴中药名录》等相关古籍,若能对其进行研究,并与田野调查中所得资料相比对,互为参照加入项目申报书中,这些内容定会为申报增色不少。

nlc202309031016

另外,科尔沁地区拟将科尔沁土语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眼下语言的抢救和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极为重要。语言的实物佐证很难找到,或许能从地方书籍中查询一些资料,所以田野调查就极为重要了。然而语言的调查与研究是一项科学性要求很高,有很复杂的工作,需要运用多学科、多手段的研究方法。现在自治区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工作刚刚起步,尚未顾及或者说难以承担民族语言以及各地方言土语的普查评审工程,所以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保护范围也仅限于口头文学。

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及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则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民间自发形成、延续的一种自然而然的活动。申报材料不但要体现该项目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更注意阐述项目本身为群众在生产、生活所提供的便利,如勒勒车制作工艺的产生,方便了游牧民族进行迁移;蒙古族由于经常骑马,常会产生骨折,于是催生出与之相应的蒙古正骨术等等,更可以提出该项目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以及审美品位。

同时,申报书中要注意该项目并非是在个人号召或政府指令下举办的有违群众心愿的形式化活动,而传承人也不必特意以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为对象。虽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或弘扬过程中,确实存在发挥过重要组织、领导及协调作用的行政官员,以及热心学习传统文化、号召社会关注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但如果这些人本身与传统艺人、匠人不具有正式师承关系或水平尚无法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标准,是不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条件的。

所以在撰写申报书之前,一定要深入项目传承地进行客观实在的田野调查工作,发现最具代表性的项目,真实地将其记录和描述下来。切不可不愿意下苦工夫做实地调查,以仅凭借自己的想象,或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趣味、或按照当前的政治口径和政策要求乱改乱编,随意拔高项目的思想性、艺术性[5]。只有坚持以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作为普查工作的指导原则,撰写的项目申报书才能内容翔实而又具有说服力。

现实生活中,传统表现艺术、体育竞技项目确实多有既符合传承人条件,又身为政府官员的人,在申报书中只需统一以传承人身份标注,尽量避开官员、学者身份,以显示申报项目的群众性,因为这些虚衔确实与项目以及项目的传承没有必然联系。虽然不是传承人申报,但传承人担负着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切不可轻视。明确并且保护传承人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得强调传习人的培养。通过传承人的传授,传习人学习、接受、掌握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技能,从而进一步发展该项目。[6]这些内容均为民间自发形成、延续的,不能全靠政府行政手段或者自己杜撰。

而文化表现形式,则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既不是单一的物,如建筑、乐器,也不是单一的人,如表演者、制作者,而是将物与人紧密连接在一体,构成完整而稳定的文化行为系统。例如通辽申报的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马具是物,肯定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艺人当然也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马具的制作技艺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另一方面,文化表现形式也不易进行人为的分裂,这点在地区辽阔的内蒙古自治区很典型。

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但过去的蒙古族部落多在现今已被人为分割的行政区划及边缘地带,如传统的科尔沁地区就包括在现今通辽、兴安盟和赤峰三个市级行政区划内。因此,具有同样文化表现形式的项目可以以民族分布的人文地理的范围为基础,同一民族、部落的相邻市、县进行联合申报。一些盟市申报的项目已经进入自治区或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他盟市如果存有类似的项目,也可以进行申报,如果新申报的项目价值没有先行申报的项目价值高,可以进入扩展项目;但如果后者价值更高,更具有代表性,则可以评为同档次或取代前者而成为该项目的代表作。这就要求后者申报书的佐证材料丰富有说服力,而评审专家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形下,一定会做出合理的决定。如赤峰阿鲁科尔沁旗申报勒勒车制作技艺获批,2008年笔者前往通辽调研,扎鲁特旗也有勒勒车制作工艺,完全可以继续申报。阿尔昆都勒苏木的蒙古包制作技艺也可以申报。

三、价值和影响

申报语言、礼仪、节庆类项目,要求这些项目代表一种活态文化,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功能,本身就有其价值和影响。若申报项目属于传统表现艺术、传统知识与技能,则需要在申报材料中体现出项目本身的绝活、绝技。我们以传统技艺为例,来看如何将此类项目的价值论述清楚。

手工艺品中所蕴含的绝技是成品的非物质的文化表现形式,所以将制作技艺完整(但不是全部)的展现出来,是此类项目通过评审的关键。全区各地起先普遍以音乐、舞蹈等传统认识上的文化项目进行申报,而忽略了传统技艺类项目的申报。最近认识到手艺也是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以各地申报传统技艺类项目数明显增多,当然,其中肯定有企业商业利益的驱使[7]。但并不是什么东西后面加上“制作技艺”,就符合条件的。通辽申报有两个传统技艺类项目申报多次,但总是未得通过,原因就在于制作技艺没有达到评审要求,当然,项目本身是否达到要求,可以再讨论。

进行评审时特别关注两点,一是项目中所列手工艺品是否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如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勒勒车制作技艺”传承人评审中,某人将制作小型工艺品勒勒车的照片添加到申报书中,画蛇添足,显然制作工艺品与真实的勒勒车大不相同,能够制作传统勒勒车的工匠不一定能制作工艺品的勒勒车,而能够制作工艺品勒勒车的艺人未必制作得了实际生活中使用的勒勒车,二者没有对价关系的。二是现在的技艺是否是传统技艺的延续,如果有明确的传承体系,比较容易判断,但是据称是传统工艺的复原,则着实不好评断,一般主要以是否使用现代的化工材料、是否使用现代的机器生产,成品外形、性能特征能否与现存历史实物相符合为评判标准。

内蒙古蒙古族传统工艺失传,大部分是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牧民生活向现代化变迁所导致,从失传时间上来看其实并不长,一些老手艺人或许还保留有这种工艺,只不过这些工艺品在现代生活中不用了,所以他们也就不制作,这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也是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点。还有些老人即使不知道完整的制作工艺,但知晓其中的某一部分,经过有心人大规模的调查、寻访,逐渐将失传的工艺进行还原。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去蒙古国进行调研,那里蒙古族某些传统工艺保留的情况比较好,内外蒙在一些项目上完全可以互相补充。这种传统技艺的复原工作,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使用传统的材料和工具真的恢复了这种技艺,其作品如果達到古代作品的水准,并受到国内外专家的认可,复原的技艺当然可以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内蒙古师范大学今年申报的“蒙古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就属此例。内蒙古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在解放之后一段时间内还是存在的,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后,国内大力推广玻璃钢弓,角弓逐渐淡出。项目传承人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遍访内蒙呼伦贝尔、赤峰、阿拉善、锡林郭勒等盟市,从老艺人口中逐渐还原角弓制作技艺,并前往外蒙寻求弓箭专家、著名制弓艺人的帮助。除了进行田野调查,他还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清代蒙古文古籍《射箭要诀》、《宝常聚之破窗射箭经》,从中找寻传统角弓制作技艺的线索,终于复原蒙古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他使用的原材料和大部分的工具都没有现代化用具的痕迹,制作出的角弓完全能和历史实物相对应,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哈尔滨等地民俗、民族体育、传统工艺、技术史等学科专家的称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专家实地考察后也肯定了这项复原工作。制弓技艺也最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nlc202309031016

但如果项目名义上称古代的技艺的复原,却无法将复原工作清楚完整的“复原”出来,甚至实际操作中使用的是现代技艺,这就很难通过评审。这些项目无论在名称之前冠以何种“贡品”“宫廷”“王府”“御膳”等字样,终究不能算是传统工艺而被列入保护对象。

除了复原技艺外,我区大部分是民族类传统技艺的申报,这些项目在本民族间广为流传,传承谱系很容易弄清楚,但是如果缺乏“技艺出众”的论证,普遍性太强,不具有典型性,尤其在传承人评审中,更需加强传承人技艺出众的佐证材料。一般来说,传承人技艺的获奖证书,编著的教材书籍,平面、声像媒体对传承人技艺所做的宣传报道,专家学者以及研究人员对该项技艺调查后的调查报告、论文等科研成果或者是传承人为传承、提高技艺所做的文字性记载与实物标本,上述材料都是极好的佐证材料。如在“某某蒙古族缝纫技艺”传承人的申报中,申报书A不仅将制作服饰的技艺详细描述,而且特别提到传承人将传统手工缝纫制作技艺用文字记录下来,编著出版物。申报书B则仅仅写到传承人师从母亲学习缝纫技艺,技艺特点没有交代。自然A较B好。其他奖励、称号等佐证材料亦如此类,不再赘述。

此外,申报书要极力反映出申报项目的最大价值。有些民族地区的群众活动包含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各遗产间具有明显的无法割舍的文化联系,不建议分列申报,最好是协调各方资源,将众多分散的项目合为整体,用“文化空间”的名义进行申报,以突出项目的最大价值[8]。

四、结语

申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申报书一定要以真实性、整体性为原则,充分挖掘材料,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当然,在撰写申报书时,行文一定要流畅,要把阅读对象想象成对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未直接接触过或者不十分熟悉的人,进行清晰说明和介绍遗产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另外,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项目申报专题片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而申报书实际上是专题片的脚本,更不能轻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材料文字向图像的转化的个案解读以及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可参见相关论文[9]。

当然,在评审过程中,也不是只看申报书而下决定,还需听取在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和学术方面有研究的文化学者、民俗学家、民族艺术家以及当地的老艺人的意见,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防止主观臆断,坚持以积极的、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工作。

我们将某一文化表现形式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抢救、保存、保护和振兴该项目,以利于弘扬民族、地域文化。我们应该始终怀有“申报是手段,保护才是真正目的”的申报意识。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由来和发展[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5-11.

[2]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2.

[3]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13.

[4]甘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靠“传承”[N].新京报·文化副刊,2005-07-06.

[5]刘锡诚.论新一次民间文学的普查、申报与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2):7-14.

[6]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114-123.

[7]董杰.“鴻茅药酒事件”及其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8-21.

[8]苑利,顾军.文化空间类遗产的普查申报以及开发活用[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4):63-71.

[9]朱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录像制作解析——以“陈李济中药文化”项目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0-22.

[责任编辑:吴平]

篇5:优秀文化成果申报材料

——校园优秀文化成果

在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中同时,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青年社团多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充分重视青年社团建设,使具有相同爱好特长的青年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社团交流平台。同时通过开展贴近青年兴趣,符合青年需求,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社团活动吸引力,并将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发挥出了青年应具有的蓬勃朝气与活力,活动前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人加入“大军”,积极开展活动帮助社会需要帮助的人,积极与外校交流,加强对外宣传。我们制定了“围绕育人中心、整合内外资源、打造一流水利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载体作用,突出“青年实践”,打造社团文化新主题,加强社团实践活动,丰富青年文化生活,为我院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一、加大宣传力度

秉承学生社团联合会“发展学生社团,繁荣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服务学生成才”的方针和“服务于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服务于广大学生的全面成才”的宗旨, 我部通过建立和发挥各种宣传阵地和宣传方式的作用,全方位宣传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各项活动,努力在全校师生心目中树立学生社团联合会的良好形象。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和各部门的热心帮助下,积极加强对社团的宣传工作,全面负责协会的宣传报道,制作协会的各类海报、写真、喷绘、宣传画,开辟协会的宣传专栏,并及时更新和维护,负责协会形象工程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协调各类大型活动的宣传和推广及协会各项活动的新闻报道。本学期,我院宣传部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完成社团篮球交流会的报导

在这次篮球赛中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加强了各社团之间的交流,是他们的友谊更进一步,部门成员在篮球赛中表现出来了很高的积极性,分工明确,从文字、摄影、电台三个方面对篮球赛的表现进行了多角度的报导。运动会期间,我部门为篮球赛在校报投稿5篇,电台采稿2篇,照片近2GB,宣传工作顺利完成,为社团篮球赛锦上添花。

2、为“青春在沃”楚河汉街展演进行了全面报导

“青春在沃”楚河汉街展演

月 日举行,我校社团积极参加了期间的各项活动,我校社团也对其进行了相关报导.使更多的人去了解社团,更多的人加入社团,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① 展演期间图片展

活动期间社团安排专人负责拍照、摄影,拍摄到了很多优美和纪念意义的照片,留下了精彩的瞬间。回校后展示了照片,使更多的人了解了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力。同事也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评价。展演途中放映了我校社团风采的宣传片,是广大市民知道了我们,引起了很大反响。

② “百家争鸣”各校竞相上台展演

在展演期间,每个学院展演的都非常成功,取得了市民们的认可,故我部门也对其进行了重点报道,将对其的新闻发表于校网上,同时也登陆了江夏电视台,通过江夏电视台的播放使我校社团有增加了很大的名气。展演期间,我校社团取的了骄人成绩,武术协会的精彩表演,得到了雷鸣般的掌声,使广大市民情绪高涨。对于这个突破,本部门也做了相关报道。

3、为学院社团各大、小活动进行报导

本学期我院还开展了辩论赛辩、演讲比赛、征文活动等大大小小的活动。我社团在为其进行报导时注意到了体现出了学院的特色,采用了独特的报道视角,让人眼前一亮。

4、完成上级交待的各项任务

在这个学期的工作中,社团顺利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并在各个方面超越上届宣传部的水平,得到了张老师的肯定。

第一,在这几个月的工作期内,我校社团写稿数量就上一届而言有了明显提升,一改以往学院宣传稿件数量较少的局面,达标稿件数量为50篇,工作压力很大,但是经过部门成员的努力,并无稿件拖欠的现象发生,这一点能做到十分难得。

在各社团开展活动的同时,完成了活动海报、展板制作。在本学期社团全体同学一起完成了诗歌朗诵比赛、篮球交流赛、演讲比赛、残棋比赛、“汤逊湖杯”乒乓球比赛等系列活动海报大小近500张,保证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社团手拉手助残”活动

学院25个社团是“手拉手助残”互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广大青少年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学院所有社团成员作为健康的青少年“手拉手”,互相激励、共受教益、共同成长,它体现的是一种关心、关爱、助人为乐的社会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社团成员的集体主义思想,弘扬中华民族“助残济困”的传统美德。这种活动,不仅是物质上的互助,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感情的交流,广大青少年都可以从活动的实践去去认真的去了解生活现实,体验真诚与友爱的情感,培养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几年来,我院社团联合会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坚持注重实效,持之以恒的原则,认真开展了“社团手拉手助残活动”,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领导重视,加强指导

我院社团联合会一贯注视“手拉手助残”活动的开展,学校领导把“手拉手助残”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件大事来抓,加以关心并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帮助,把“手拉手助残”活动纳入到社团文化教育的体系中。号召所有社团学生认真开展“关爱社会弱势人群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德育的内涵,使手拉手助残活动成为社团自主的行为。

2、任务明确,责任到位

为了搞好“社团手拉手助残”工作,社团联合会先后多次召开了有关会议进行讨论。进行具体地分工,定任务、定指标、定责任,层层落实。加大“手拉手助残”活动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赢得广大师生的支持,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把活动落到了实处。领导的重视、各社团的配合、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形成了教育的整体合力,为“手拉手助残”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3.制定方案,积极实施

①为了把“手拉手助残”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各社团把“手拉手助残”活动列入社团经常性的活动之中。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以各社团为活动的主体、以会长成员为桥梁纽带,按照自愿、就近的原则,利用社团活动日等形式开展活动、展示成果、交流做法。使广大青少年在活动中逐渐形成了关注残疾人、帮助残疾人的意识和情感。我们在活动中坚持做到“用心“,即事事用心。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这项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建立了“手拉手助残”定期互访制度,提倡结对助残的社团成员利用节假日、社团活动日等就近看望残疾人朋友,互相学习、加深友谊。还建立了“手拉手助残”总结表彰制度,调动同学以及各社团参与的积极性、奖励在“手拉手助残”活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社团、成员。②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手拉手互助”活动的重要环节。活动是各社团组织的灵魂,没有活动依托,“手拉手助残”活动也就失去了魅力。如去年江花文学社组织成员举办了“手拉手助残”日,开展了“真爱永存,生命如歌”、“文学理解关爱”等活动,我院信息工程系2011级学生江阔脑出血手术后,江花文学社中的成员派代表自发地组成了小组,到医院陪同他,鼓舞他战胜病魔、早日康复,继续回校学习,院团委老师也带着各社团代表去医院看望他,各社团自发的组织义卖报纸活动。

阅读新闻

真爱永存,生命如歌 ——记为江阔同学送温暖

[日期:

来源:院团委 作者:张欣

2012-01-04] 12月31日上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脑部神经科病房洋溢着一片感动,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团委办公室副主任张欣、信息工程系副主任裴成超及三名志愿者代表看望脑出血患者——江阔,并为他送去我院团委、社团联合会,以及各社团的同学们走上街头,义卖报纸,一元一元地爱心筹款。

江阔,我院信息工程系2011级学生,1994年出生,湖北天门人,21日6点半,突然头晕并剧烈呕吐,通过CT检查后确认是脑出血,达到17毫升情况紧急,并送入重病监护室治疗。在得知江阔家庭情况和平时表现后,学院团委老师随机组织“阳光义卖”活动,通过义卖筹集善款。

[字体:大 中 小] 让这个年轻的生命更有希望与勇气走下去。相信,因为有你我的关怀和帮助,江阔同学定能痊愈并重新回到课堂,自由健康的生活学习。

各社团义卖活动现场

义卖报纸

院团委办公室副主任张欣、信息工程系副主任裴成超及三名社团代表

看望江阔同学

为江阔同学送去义卖报纸募集的爱心款

有这样一首歌唱道:“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们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为了救助患病的同学,各社团还提议发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间将变得美好人间”的倡议,号召大家捐款捐物。在各社团的号召下,全校师生先后为我江阔捐款5000多元。在2011年5月17日的“全国助残日”宣传活动中,我院社团联合会开展了以“助残济困”为主题的捐款式,广大师生慷慨解囊,为残疾人捐款。

4、活动体会

通过“手拉手助残”活动,广大社团成员及全体师生经过目光相撞、心灵相融、手臂相牵,在一次次相互激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中,达到境界潜移默化的升华,人格细无声息的互补,思想循序渐进的完善。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大家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培养了社团的团结互助、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学到了课堂上和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使大家增强了爱心,感受到助人的乐趣,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有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大家团结起来,才能办大事。

通过“手拉手助残”活动,使那些一直受别人关心的青少年开始学会关心别人,使他们懂得了怎样去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以及如何去学习残疾伙伴身上所蕴含的身残志坚、百折不饶的意志品质,激发了他们心灵真诚友爱的情感。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迈开坚的的步伐,关注残疾人,面向未来,共同撑起一片蓝天,共同去拥抱那辉煌的太阳!我相信,只要我们社团联合会坚持将此次系类活动坚持下去,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展现各社团风采

由共青团湖北省委、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中国联通湖北分公司、湖北省学生联合会、万达集团武汉市中央文化区楚河汉街商业中心主办的“青春在沃”2012年湖北省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在楚河汉街隆重举行,我院社团联合会的优秀社团代表参加活动。

乒乓球协会舞台展示

健美操协会舞台展示

武术协会舞台展示

龙腾跆拳道协会广场展示

活动意义

本次大学生社团文化展演以“我的青春·我的团”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纪念建团90周年和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促进我省高校大学生社团文化交流,展示我省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成果,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青年踊跃投身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青春豪情。

四、与外校加强交流

1、我院江花文学社应邀参加高校“聆听海潮”系列征文活动颁奖典 6月3日下午,我院江花文学社应邀参加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聆听海潮”武汉高校征文活动颁奖典礼。

本次征文活动中,我院江花文学社分别荣获征文比赛“二等奖”和“优秀奖”的佳绩。

此次颁奖典礼共有三十多所高校文学社代表参加,除了颁奖仪式外,还组织开展了现场交流活动,以此促进各高校间的友好交流。

我院江花文学社社长刘懿在会上倡议:建立高校文学联盟,他号召会员们要积极探索,使传统文学社团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为我院社团文化建设添上绚丽的色彩。

2、我院口才艺术社在武汉高校演讲与口才联盟“美言杯”演讲总决赛中

喜获佳绩

5月13日下午,我院口才艺术社带队参加了由湖北省演讲协会主办的第三届武汉高校演讲与口才联盟“美言杯”演讲比赛总决赛。

在本次比赛中,我院口才艺术社荣获团体最佳表现奖。由我院推选的参赛选手韦倩婷和谢凯分别获得第七名和第八名的好成绩。

同学们表示:参加此次活动对于提高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同学们各具特色的演讲来充分展现“演”的艺术,“讲”的风采,同时也领悟到演讲的魅力。

我院口才艺术社社长张仁熙倡议:希望大家积极参加此类活动,将我院大学生精神风貌和会员风采展现在“演讲台"上,为我院社团文化建设添上绚丽的色彩。

社团积极开展与外校交流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社团文化经验,加快社团队伍的建设,挖掘优秀社团和潜力社团,提高学院整体实力。

篇6:校园优秀文化成果申报材料

**大学**创业教育学院

申报材料

申报学校:**大学 申报类别:实践育人

申报时间:二〇一一年九月八日

一、学院成立背景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及省委省政府所提倡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教育战略,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2009年10月,**大学成立**创业教育学院,为全省有志创业青年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创业教育学院的成立填补了青海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空白,成为我省高校创业教育界的主力军和高原文化建设的领头羊。

在青海省教育厅、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青海省以及**大学的共同关怀和协助下,向江苏**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引资200万元。在多方领导的支持下,创立了面向全省大学生开展系统化、专业化创业培训教育机构——**大学**创业教育学院。

二、学院宗旨

学院以“培养学生创业观念、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和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为办学宗旨,着力打造“学校与社会融为一体,学生与创业融为一体”的办学特色,根据社会需要,设置创业务实、学以致用、开启智慧的的课程,提升大学生在创业领域的领导力、人文精神及创造、创新能力,全力打造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摇篮。

三、学院现状

经校党委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现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条件,学院占地面积300余平方米。

1、办学条件

创业培训网络实训室:该网络实训室的建立是我院一大特色,主要进行电子沙盘模拟及进行创业游戏的场所,为学员的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搭建了理想的平台。

多媒体培训室:是我院主要进行理论教学及交流座谈的场所,教室中投影仪、功放机、无线麦等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创业咨询洽谈室:主要进行我院对外的创业相关的洽谈以及创业咨询活动,是我院对外交流的主要场所。

创业孵化器:孵化器是为我校大学生创业提供办公场所,内部水、电、暖、网等设施一应俱全。共设有七个办公隔断,可同时允许入驻七家企业。

2、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自己的导师顾问团,聘请新东方教育集团总裁俞敏洪老师担任我院导师顾问团团长,另邀请了青海省知名专家、创业成功人士作为我院创业导师,我院导师团现有导师50名。我院现有KAB导师2名,SIYB创业培训导师6名。经过两年教学经验及成果的积累,我院现已获得省人力资源保障厅认证的SIYB创业培训资质。

四、学院特色

学院成立两年以来,积极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教学特色。在“舍得,坚毅,自信,真诚”的院风指导下,学院逐步形成了以“理论授课+实践培训”为主体,“创业经验交流”为辅的教学模式。

1、理论授课

理论授课实行“KAB培训+SIYB创业培训+创业大讲堂”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旨在循序渐进的对学员进行创业引导,由浅入深,从而使学员能真正在培训过程中受益。

(1)KAB培训

KAB(Know About Business)是我院在全校大学生中所普及的创业知识的课程,是青海省高校中首个开设这门课的机构。其目的在于开启大学生创业梦想。该课程面向全校大一至大三学生开设,通过KAB课程学习,使大学生对于创业活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创业想法,构建创业蓝图。

(2)SIYB创业培训

创业培训(SIYB)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从国际劳工组织引进的、对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创业能力的人员实施的一个培训项目。目前,SIYB创业培训是在KAB教学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只针对于参加过KAB培训的在校应届毕业生进行,使参加培训的应届毕业生较其他更加有信心去创立自己的事业。对于缓解目前社会就业压力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3)创业大讲堂

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创业活动,完善创业理论知识。我院专门开设了“创业大讲堂”,特别邀请了法律、税务等公务人员来我院与学生进行现场交流答疑,对于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些疑问给以了专业的解答。同时根据专家、官员自己的切身经历,对创业学员进行引导与帮助。

2、实践培训

我院的创业实践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体系,各个环节紧扣,使学员对创业的理解循序渐进,理论知识的掌握运用也是步步深入,以“参观学习→网络沙盘模拟→创业交流座谈会→创业大赛→孵化器”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使学员带着兴趣去实践学习。

3、创业座谈会

我院定期邀请省内知名创业培训专家,创业成功人士来我院与学员及孵化器入驻企业负责人进行创业经验心得交流会。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与学员们进行交流,同时还邀请法律、工商、税务等官员进行相关的经验交流座谈。同时,也派我院学员与兄弟院校的创业人才进行交流以及我院新学员与老学员的学习经验心得交流。

五、学院活动

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院在学生工作开展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院领导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现有大学生创业协会、和演讲与口才协会两个学生社团挂靠我院,为我院的文化生活增加了动力。

主要的特色活动有:观看优秀创业节目——赢在中国、商解三国等;开展创业游戏;举办创业大赛、“我要创业”主题演讲比赛、创业相关辩题的辩论赛等课余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我院逐步形成了具有创业特色的校园文化亮点,也不失为我院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

六、骄人成果

1、赛场点兵——创业设计大赛

创业设计大赛是大学生创业基本功的大比武。我院在致力于实践教学工作的同时,也不忘对我们的教学成果进行检验。通过创业大赛的举办和参加,能够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责任感,同时增加了同学们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2009年11月我院举办了以“激情点燃梦想 创业成就未来”为主题的**大学首届创业设计大赛,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本次大赛是我校第一次创业为主题的大赛,开创了我校创业大赛的先河。此次创业大赛的举办,促进学生认识创业,加深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为学生的校园创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激励作用。

2010年6月,我院在青海省首届“28商机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其中由我院推荐的创业项目《Auter自动浇灌》获得青海省一等奖、《嘹咋嘞陕西美食》荣获入围奖。

2010年7月,我院办公室志愿者杜杨阳带队参加2010“英特尔—清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夏令营,在夏令营即将结束的创业答辩中获得“优秀团队奖”,创业项目《Auter自动浇灌系统》在2010“英特尔---伯利克”全球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区选拔赛中取得“第七名”优异成绩。

2010年8月,我院推荐的创业项目《Auter自动浇灌浇灌系统》顺利晋级第七届挑战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这也是青海省唯一一只晋级决赛的团队,并且于同年9月在吉林大学举办的第七届挑战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中荣获“银奖”。

2011年5月,由我院二期学员梁译文等主持的创业项目“青海水滑石无机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被推荐参加“赛伯乐杯”第二届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该项目从全国符合报名参赛条件的1148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赛伯乐杯”第

二届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入围奖,该创业项目是我省唯一入围该大赛的创业项目。

实现自我创业是这一代大学生的梦想,而创业过程中无不充满着艰辛,创业大赛的举办与参加,是对大学生梦想追求的激励、自我期许的鼓励、创业全程的指导。为大学生将来真正走向创业之路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2、特色大讲堂

创业大讲堂的开设是我院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大特色。我们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专门针对学员面临的不同问题开设了各种讲堂,授课导师均为省内外知名企业家、政府公务人员、VC、法律专家。他们的言传身教让学员们感触颇多,在丰富了自己创业知识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创业成功人士的风采。导师团涉及生物制药、投资公司、律师行业和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工商局等部门行业,以及我校主管学生工作以及就业工作的领导和老师。自学院成立以来,共在我院进行了多大20余场的专业知识讲座和创业经验交流。其中,不乏有青海清华博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青海青年导师团副团长鲁长征先生等创业成功人士;青海省雪域青年歌舞团团长、全国青年志愿者常务理事徐老九先生、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西宁分所蔡延云律师、刘晓崎律师、刑志律师、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青海青联教育、社科界主任苏海红老师等官员。

3、KAB教学开展与风采

大学生KAB创业培训是我国目前普遍认可的创业启蒙阶段的教育,也是我院在青海省各大高校中首次开设这门课程,走在了青海省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前面。截止到目前,学院已面向全省开展KAB创业教育培训三次,累计招生265余人,取得KAB创业培训结业证书的学生达247人。KAB培训的成果有目共睹,在校领导的支持关心下,经校教务处考核后,决定将我院的KAB 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共计32个学时,2个学分,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对创业培训的积极性。

在接受学院创业基础知识培训后,已开展创业活动学生人数达150余人,实体店经营的达50余人,经营范围涉及校园产品代理、文化传媒、网络淘宝、软件开发、园林园艺涉及、装潢装饰等领域。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对于“创业”这一概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帮助一些同学走出了“创业仅属于有钱人、社会人等”的误区,让他们对于创业了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让他们意识到:其实,我们也可以创业,我们也会成功!

KAB培训还告诉学员们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创业教育能增加职业选择的机会;创业教育能加深对职场的认识;创业教育能提升职业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创业与职业发展的联系:创业教育促进职业发展;使我们懂得创业的艰辛,而更加珍惜工作的机会;让我们理解老板,更容易与老板沟通;知道工作的重点在哪里;从而最终使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4、文化载体—《创业 在路上》

期刊作为学院宣传工作的一个为有力的载体,我院自主创办了《创业 在路上》这一期刊,期刊内容以创业成功心得、最新创业资讯、创业教育经验及创业过程中的问题解答为主。期刊的创办加大了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同时也加深了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和和认知。

《创业 在路上》作为我院独立编撰发行的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期刊,现已成为我校创业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自学院成立以来,共出版了3期创业期刊,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5、成就创业梦想——大学生创业孵化器

我院于2010年10月27日成立了青海省迄今为止第一个设在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旨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并向入驻企业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及创业导师、创业政策咨询、公司注册流程等咨询服务。现在入驻企业行业涉及分别涉及到文化传媒、大学生综合服务、网络服务、服装销售、DM广告等商业领域。包括: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SOHO有限责任公司,Pretty boy & girl淘宝服饰,《Youth》校园报刊等企业。

在孵化器管理方面,我们借鉴了国内其他孵化器的先进管理经验进行管理。为入驻孵化器的企业营造一个温馨幽雅、积极向上的创业环境,我院孵化器管理中心制定了《**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管理制度》、《**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优惠政策》及《**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入驻企业考核办法》,签署了入住协议书,并交纳入住保证金并办理其它相关手续即可入驻。

创业者的入驻标志着我院创业教育开始由课堂理论授课向创业实践的拓展,**大学**创业学院的发展也日趋成熟。我院孵化器以扶持**大学生创业为核心目标,以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为特色,以广告传媒、网络营销和现代服务为主体,搭建集政策导航、创业指导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力争建设青海省一流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

6、SIYB风采及培训成果

经过两年的努力,我院于2010年12月获得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证的SIYB创业培训资质。SIYB创业培训是在我院KAB创业培训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课程,课程采取“U”字型授课模式,小班授课。广大在校师生对SIYB课程的开设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同时也受到了领导的关注。校领导乔正孝书记多次来我院视察工作,并表示在学院的建设方面学校将给予大力支持。

自开班以来,同学们报名积极踊跃。参加培训的学员表示,SIYB创业培训给他们开启了一扇创业的大门,为他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提升了创业的信心。

通过对一期学员培训的思考与总结,学院在教学上的不断探索,并仔细分析了学员反馈情况,二期培训在教学上更加强调目标导向性,并通过扩大时间的利用率,知识的空间,思维空间,教学效率来提升教学质量。在保证学员质量的前提下力求更多的学员能接受SIYB培训,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参加SIYB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学员,可以获得由国家人力资源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认可的SIYB创业培训合格证书,这无疑对即将要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拓宽了出路。

SIYB创业培训响应了国务院关于“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尽到了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的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进行切合实际的创业教育。

七、展望未来

回首创业学院成立两年以来,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我们并不满足,对于未来我们有自己的设想。展望未来,我们将会在现有的规模上,不断

扩大和提升我们的教学规模与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设施,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硬件设施方面,我们继续引进外资对我院进行规模的扩大,争取规模能够满足全校学生的创业培训,使之能够在大学生当中得到普及。

实践教学方面,在继承我院“三位一体”的理论教学和“两主体一辅助”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下,我们还将在总结既往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改进教学方法,拓宽创业教学的视野。从而使之更加完善,更加适合我校实际情况及青海省情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

孵化器是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的基地,为学生从理论创业设计到初现创业雏形,以及最终向实体店迈进,提供了软硬件的支持。孵化器的完善将是我们下一阶段工作重点之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而帮助更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有一片自己发展的空间,让创业不再是梦想。

创业大赛作为展现创业才华,激发创业想法的的平台,我们将继续面向我校大学生开展,我们的近期目标是能够组织一场全省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设计大赛,来一场全省范围内创业大学生之间的大比武。这样能够更加促进我省大学生创业。同时也将继续推荐我院学员的优秀项目外出参加创业大赛,汲取经验。

经过两年的奋斗,学院秉承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精神,形成了“舍得、坚毅、真诚、自信”的优良院风。在新的起点上,学院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育人”这个中心,以知识传授为出发点,以素质培养为突出口,把目标导向型学习、知识整合应用作为战略理念,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为把创业学院办成有特色、高质量的学院而努力奋斗,再接再厉,真正做到服务同学,实践育人。

八、致谢

学院自成立以来,曾先后受到青海省委、青海省教育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大学党委等各级党政机关单位的关心与支持。2009年11月,共青团青海省委副书记牛军一行在我校团委书记任延明陪同下莅临我院指导工作;2009年12月17日,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穆东升在青我校党委书记乔正孝的陪同

下,对我院进行视察指导;2010年10月26日,省教育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普权到我院进行调研。2011年4月15日,青海省工会主席、省委常委苏宁在校党委书记乔正孝、院长赵明的陪同性对我院进行了视察指导工作,并就创业问题与孵化器入驻企业进行了交流探讨并给予了指导。

上一篇: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下一篇:员工离职申请表样本